23
2013 企企企企企企企企企企 —— 企 企企企企企企企企企企企企企企企企企 企企企企企2013 企企 企企企企企企企企企企企企企 2013 企 12 企

2013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 年会 —— 暨 《 基于 社会责任视角的中国 企业公众透明 度 研究报告 ( 2013 ) 》 发布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2013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 年会 —— 暨 《 基于 社会责任视角的中国 企业公众透明 度 研究报告 ( 2013 ) 》 发布. 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所 2013 年 12 月. 《 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中国企业 公众透明度研究报告 ( 2013 ) 》 解读. 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所 所长 王晓光 博士. 目 录. 1. 前言. 主要研究成果发现 总体研究 思路. 2. 企业 公众透明度的定义. 透明度的定义 关于企业透明度的再 认识. 3. 企业 公众 透明度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的 关系.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2013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 年会 —— 暨 《 基于 社会责任视角的中国 企业公众透明 度 研究报告 ( 2013 ) 》 发布

2013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年会 —— 暨《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中国企业公众透明

度研究报告( 2013 )》发布

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所2013 年 12 月

Page 2: 2013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 年会 —— 暨 《 基于 社会责任视角的中国 企业公众透明 度 研究报告 ( 2013 ) 》 发布

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所 所长王晓光 博士

《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中国企业公众透明度研究报告( 2013 )》解读

Page 3: 2013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 年会 —— 暨 《 基于 社会责任视角的中国 企业公众透明 度 研究报告 ( 2013 ) 》 发布

目 录

5

前言

企业公众透明度的定义

企业公众透明度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透明度评价

主要结论和建议

主要研究成果发现总体研究思路

企业公众透明度评价模型总体研究结果基于不同维度的分析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

1

透明度的定义关于企业透明度的再认识

公众透明度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公众透明度管理流程

2

3

4

Page 4: 2013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 年会 —— 暨 《 基于 社会责任视角的中国 企业公众透明 度 研究报告 ( 2013 ) 》 发布

主要研究成果发现

4Module und Variations_E

(一) • 提出了企业公众透明度的概念。

(二) • 构建了企业公众透明度管理的研究分析框架。

(三) • 建立了基于社会责任角度的企业公众透明度评价指标体系。

(四)• 通过对中国 50 强企业的公众透明度进行分析评价,发现了当前中

国大型企业公众透明度的主要特征。

(五)• 在对企业公众透明度与其公众认可程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企业进行公众透明度管理的对策建议

Page 5: 2013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 年会 —— 暨 《 基于 社会责任视角的中国 企业公众透明 度 研究报告 ( 2013 ) 》 发布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政府层面 企业层面 社会层面

信息和数据采集

信息和数据分析

互联网搜索

平面媒体搜索

主动披露信息

被动披露信息

外部相关制度环境分析

社会信息传递条件分析

设计透明度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透明度计算方式

专家讨论企业座谈

构建透明度评价模型

界定信息披露与透明度梳理相关理论

梳理相关评价体系

梳理相关定义

梳理研究基础文献研究实践考察

总体研究思路

Page 6: 2013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 年会 —— 暨 《 基于 社会责任视角的中国 企业公众透明 度 研究报告 ( 2013 ) 》 发布

公众的定义

公众是指与企业发生相互联系、作用,其成员面临共同问题、共同利益和共同要求的社会群体。公众具有以下几层涵义:• 首先,公众是社会群体,这种社会群体具有明显的类别性,既包含了个

人、群体,也指其他社会组织。

• 第二,作为公众的社会群体必须与企业发生相互联系、作用。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人、群体或其他社会组织都可以成为企业的公众,只有那些与该组织发生的直接、间接相互联系、作用的人、群体、社会组织才成为企业的公众。

• 第三,成员间面临共同问题、共同利益和共同要求,因而才形成某种公众群体。

Page 7: 2013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 年会 —— 暨 《 基于 社会责任视角的中国 企业公众透明 度 研究报告 ( 2013 ) 》 发布

透明度的定义从信息传递流程的角度

狭义的企业透明度: 广义的企业透明度:不仅包括对企业信息披露行为的要求,还包括对信息流通渠道、中介机构、信息使用者的全面要求。

仅包括对信息源的信息披露要求,即要求企业能够做出充分、准确、及时、清晰的信息披露,这种对信息披露主体的要求是提高透明度的核心问题;

企业信息披露行为包括强制性披露自愿性披露

衡量尺度广度深度速度

清晰度

信息披露的充分性真实性及时性

可理解性

信息披露透明度

能够及时、准确、清楚地了解

得到清晰、完整、可比、不失真的映像

通过披露的信息

企业一切经营活动以及这些经营活动的经济后果

信息使用者

信息披露行为

信息传递环节

信息接收环节

企业

Page 8: 2013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 年会 —— 暨 《 基于 社会责任视角的中国 企业公众透明 度 研究报告 ( 2013 ) 》 发布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ISO26000 的定义,透明度( transparency )指的是组织影响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决策和活动的公开性以及以清晰、准确、及时、诚实和完整的方式进行沟通的意愿。其包含两层意义:

• 一是组织宜以清晰、准确和完整的方式,合理并足够充分地披露其负责的政策、决策和活动对社会和环境的已知和可能的影响;

• 二是对那些已受到或可能受到组织重大影响的人员来说,所披露的信息宜是可容易获取、可直接获得和可理解的以及所需要的。

透明度的定义

Page 9: 2013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 年会 —— 暨 《 基于 社会责任视角的中国 企业公众透明 度 研究报告 ( 2013 ) 》 发布

关于企业透明度的再认识

信息披露行为

信息传递环节

信息接收环节

企业 提高企业透明度

降低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 解决方案

静态过程

动态过程

信息披露

信息需求

信息接收

信息理解

企业 外部信息使用者

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使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源

借助这些信息形成正确决策

了解企业经营理念、行为及对利益相关方所造成的影响

Page 10: 2013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 年会 —— 暨 《 基于 社会责任视角的中国 企业公众透明 度 研究报告 ( 2013 ) 》 发布

企业信息披露 公众信息接收

利益识别

行为反应

行为持续或调整

信息接收分析反馈

传播

利益共享与平衡

互动企业公众

(利益相关方)

协调可持续发展

企业公众透明度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关系

企业通过提高透明度管理,更多的考虑自身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协调平衡,及时、有效地披露公众需要信息,并在较大程度上符合公众的价值观或利益,从而获得公众的理解与支持,逐步形成企业与公众之间的动态的良性互动机制,形成对企业发展有利的外部环境。

Page 11: 2013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 年会 —— 暨 《 基于 社会责任视角的中国 企业公众透明 度 研究报告 ( 2013 ) 》 发布

企业公众透明度管理流程

企业在对不同公众群体的特点及其利益诉求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现自身战略目标的要求,确定披露信息的内容和披露的时点,选择披露信息的渠道,进行信息的披露与传播,公众在接收到传递的信息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与判断做出反应。这些反应通过两个渠道对企业的管理行为产生影响,一个是直接反馈到企业;另一个是通过企业的主动的跟踪评价。

企业战略目标

企业信息披露部门

公众信息接收与反应

选择信息传播渠道

确定披露信息内容与时点

分析公众诉求

效果评价

反馈

企业管理改进

Page 12: 2013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 年会 —— 暨 《 基于 社会责任视角的中国 企业公众透明 度 研究报告 ( 2013 ) 》 发布

企业公众透明度评价模型

指标设计:从企业披露信息的时间、内容、渠道、形式和数量五个维度,根据及时性、完整性、可靠性、规范性、可获得、回应性和充分性七个标准,形成一个对企业公众透明度进行评价的“二维矩阵”模型; 评价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一级指标的权重,采用熵权法计算企业透明度得分数值。 数据收集:通过官网、企业出版物、互联网等一般公众可获得的公开渠道收集。

时间维度 内容维度 渠道维度 形式维度 数量维度

及时性 √        

完整性   √      

可靠性   √      

可获得     √    

规范性       √  

回应性       √  

充分性         √

环 节标 准

Page 13: 2013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 年会 —— 暨 《 基于 社会责任视角的中国 企业公众透明 度 研究报告 ( 2013 ) 》 发布

总体评估结果

每家样本公司的各指标分值汇总成公司信息披露得分,本研究通过熵权法对指标进行赋以权重,以反映信息条目的重要程度,区分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然后再加权汇总。 从得分情况来看, 50 强企业中以公众服务型企业、上市公司、高度国际化的企业透明度较好,但有七成的企业透明度得分低于 75 分。因此,企业的整体透明度有待提高。

透明度 企业数量卓越( 85 分以上) 5家良好( 75-85 分) 10家模糊( 60-75 分) 17家黑箱( 60 分以下) 18家

Page 14: 2013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 年会 —— 暨 《 基于 社会责任视角的中国 企业公众透明 度 研究报告 ( 2013 ) 》 发布

总体评估结果

从企业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完整性、可靠性、可获得性、规范性、回应性及充分性七个方面来看,被评价企业及时性的得分较为一般,其中没有一家企业拿到满分,部分企业因缺乏负面信息的及时反馈出现倒扣分现象。

完整性:被评价企业大多已发布 CSR报告,得分较为理想

企业信息披露七个方面的

总体情况

可靠性:被评价企业大多已发布 CSR报告,得分较为理想

规范性:得分较为一般,多数企业只能达到基本要求

及时性:不同企业间有较大差别

回应性:得分较为一般,多数企业只能达到基本要求

可获得性:企业与相关方沟通的渠道较为单一

充分性:得分相对较好,多数企业利用网站、报纸、报告等向利益相关方披露信息,披露信息数量较大。

Page 15: 2013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 年会 —— 暨 《 基于 社会责任视角的中国 企业公众透明 度 研究报告 ( 2013 ) 》 发布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研究发现

基于所有制类型的分析:• 中央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公众透明度

得分相对较高;• 总得分前五名的企业中均为中央企

业与民营企业;• 62.5% 的企业总得分集中于 60-75

分;• 地方国有企业在其中的表现不理想,

总得分均在 75 分以下。

注:中国企业 50 强中由 33 家中央企业、 8 家中央金融企业、 4 家地方国有企业和 5 家民营企业构成。

基于所有制类型中国 50 强公众透明度得分

中央企业 中央金融企业地方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67.6

59.4

51.7

68.2

基于所有制类型的分析

Page 16: 2013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 年会 —— 暨 《 基于 社会责任视角的中国 企业公众透明 度 研究报告 ( 2013 ) 》 发布

高耗能或对环境影响较大的行业 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行业

研究发现

基于行业类型的分析:• 电子电器类得分 82.3最高, 3 家企

业有 2 家得分在 85 分以上;• 87.5% 的电力类及石油天然气类企

业得分在 60 分以上;• 75% 的金融类企业集中在 60-75

分, 75% 的电信邮政类及 50% 的建筑类企业的得分在 75 分以上;

• 其他行业得分一般,仅有 42.9% 在60 分以上,其中 66.7% 的为矿业类行业。

注:中国企业 50 强中共有 4 家电力、 4 家石油天然气、 1 家船舶和运输、 8 家金融、 4 家电信邮政、 6家建筑、 8 家汽车及机械制造、 10 家矿业、 3 家电子电器及 2 家商贸类行业。基于行业类型中国企业 50 强公众透明度得分

(1)电力类

(2)石油、天然气类

(3)船舶和运输类

(4)金融类

(5)电信邮政类

(6)建筑类

(7)汽车及机械制造类

(8)矿业类

(9)电子电器类

(10)商贸类

0102030405060708090

72.972.8

59.465.269.567.6

59.358.8

82.3

49.5

基于行业类型的分析

Page 17: 2013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 年会 —— 暨 《 基于 社会责任视角的中国 企业公众透明 度 研究报告 ( 2013 ) 》 发布

多地上市公司上市公司

研究发现

基于上市情况的分析:• 在上交所和港交所上市的企业公众

透明度得分明显较高,其中 75% 的企业得分在 60 以上,并有 2 家企业名列前五;

• 深交所上市企业的透明度得分为53.2 ,其中 75% 的企业得分在 60以下;

• 未上市企业的透明度得分为 62.1 ,且 54.5% 的企业得分在 60 以上,并有 3 家位于前五名。

注: 1. 上市情况仅包括集团于上交所、深交所和港交所上市,不包含企业集团在其他国别上市的情况。2. 50 强企业中有 14 家企业同时在上交所和港交所上市、 4 家企业仅在上交所上市、 6 家企业仅在港交所上市、 4 家企业在深交所上市,并有 22 家未上市企业。基于上市情况中国 50 强公众透明度得分

未上市 上交所 深交所 港交所 上交所、港交所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62.1

79.4

53.2

65.469.1

未上市公司

基于上市情况的分析

Page 18: 2013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 年会 —— 暨 《 基于 社会责任视角的中国 企业公众透明 度 研究报告 ( 2013 ) 》 发布

后 5名企业前 5名企业

研究发现

网络主要搜索引擎:• 以网络的正面信息作为反映公众对

企业进行正面评价的参考,分别检索网页、博客、论坛,以三者的搜索结果来反映公众认可的情况;

• 公众透明度高的企业的正面信息远远多于公众透明度低的企业,其所有搜索引擎及全部关键词的搜索结果的平均值比达1,435,688:538,440 ,即接近

3:1 的比例。

谷歌关键词“承担社会责任”搜索结果

企业公众透明度与企业公众认可关系分析

网页 博客 论坛0

500,000

1,000,000

1,500,000

2,000,000

2,500,000

3,000,0002,922,500

6,228 4,813

1045500

572 270

Page 19: 2013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 年会 —— 暨 《 基于 社会责任视角的中国 企业公众透明 度 研究报告 ( 2013 ) 》 发布

后 5名企业前 5名企业

研究发现

重要报刊数据库搜索:• 重要报刊数据库不同关键词有一定差别,在信息数量级足够大的情况下,公众透明度高的企业的正面信息普遍多于公众透明度低的企业。

研究结论:• 尽管困于数据收集手段和方法的局限,尚不能准确确定企业公众透明度与公众认可程度之间的相关度,但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的关系。

• 提高企业的公众透明度有助于企业赢得公众的理解和认可,从而帮助企业改善外部发展环境。

重要报刊全文数据库搜索结果

企业公众透明度与企业公众认可关系分析

优秀企业 值得信任 公开透明 承担社会责任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1975

45

558

945

1733

78189 198

Page 20: 2013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 年会 —— 暨 《 基于 社会责任视角的中国 企业公众透明 度 研究报告 ( 2013 ) 》 发布

研究结论

1. 企业公众透明度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 主营业务直接面对公众的行业,其企业的公众透明度得分普遍较

高。• 整体而言,金融行业、电子电器行业、电信行业的企业的信息披

露比其他行业更加全面;• 电子电器行业、电信行业、电网行业的企业在信息披露的形式、渠道的运用方面明显比其它企业丰富。

2. 透明度对企业在公众中的正面评价有直接影响• 公众透明度较高的企业获得的公众的正面评价明显多于公众透明

度较低的企业。这表明企业提高公众透明度,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对于改善企业的外部发展环境有着积极的意义。

Page 21: 2013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 年会 —— 暨 《 基于 社会责任视角的中国 企业公众透明 度 研究报告 ( 2013 ) 》 发布

研究结论

3. 企业对重大事件的披露与回应亟待加强• 上一年度发生重大负面影响事件的企业占比高达 26% 。其中,仍有高达 38% 的企业未对重大负面信息做出回应。

4. 企业对其产生的经济、社会、环境影响的信息披露不足• 被评价企业在披露信息方面主要披露自身的经营管理行为,但对

这些行为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的相关信息披露存在较大的不足。

5. 企业缺乏对公众披露信息的有效性评估与评价• 除少数情况外(如部分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中附读者反馈表),

被评价企业很少对所披露信息是否产生预期的效果进行评价。

Page 22: 2013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 年会 —— 暨 《 基于 社会责任视角的中国 企业公众透明 度 研究报告 ( 2013 ) 》 发布

对策建议

(一)企业应当树立公众透明度的概念,对信息披露进行系统的协调管理。

(二)企业应加强对信息披露对象需求的分析,提高信息披露的有效性。

(三)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制定系统的信息披露策略与方案,保证企业运营的顺利开展。

(四)企业应当重视对信息披露效果的评估,建立评估标准。

Page 23: 2013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 年会 —— 暨 《 基于 社会责任视角的中国 企业公众透明 度 研究报告 ( 2013 ) 》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