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4 2016 10 目錄: 編者的話 P1 復康教室 P2-P3 社區資訊 P4 好書推介 P.5 活動分享 P6-10 活動預告 P11-12 職員動向 P13 活動花絮 P14 督印人: 王淑怡 編輯委員: 吳春生、姜玉琼 P.1 ~ 洪雅倩、張楹瑩 張麗兒 編者的話 一年又—年,轉瞬間本會獲社署資助三年 -「結伴行:燃亮人生計劃 (SHINE Project)」自閉人士緊急介入家庭支援服務,已提供了二十一個 月的服務。 一直以來,我們堅守「家庭為本」及「伙伴同行」的理念,透過多樣化 服務,例如:全方位家庭評估、靈活的離户式專業支援、電話問候和防 危家訪等,有效地鞏固自閉人士家庭間的聯繫、情緒紓緩和照應,預防 危機爆發及不幸家庭事件出現。 除上文提供的家庭支援工作外,我們的服務使命是為自閉人士燃亮其人 生,以「度身訂造」的照顧和訓練計劃,使他們一步—步融入群體,對 他們來説,就仿如是「太空人踏進太空的第—步、第二步…」,成績令 人鼓舞。 …回望我們服務的日子,有賴服務使用者及其家庭對本服務的信任、支 持和配合;以及「結伴行」團隊—直信守「竭盡所能」的服務態度。所 以,鼓勵大家細閱内文,咀嚼共同經歷的時光。 在未來的日子,我們除繼續提供優質服務外,亦將為這計劃向社署申請 延續資助,成功與否,也就是「結伴行」能否繼續為大家提供服務的重 要因素。我們會努力的,亦請大家為我們打氣。

2016 10 - salvationarmy.org.hk...有所幫助,值得大家在生活上多作練習。 練習步驟如下: 選一個安靜及舒適的位置坐下 然後進行呼吸鬆弛練習:

  • Upload
    others

  • View
    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第 4 期

2016 年 10 月

目錄:

編者的話 P1

復康教室 P2-P3

社區資訊 P4

好書推介 P.5

活動分享 P6-10

活動預告 P11-12

職員動向 P13

活動花絮 P14

督印人:

王淑怡

編輯委員:

吳春生、姜玉琼

P.1

~

燃亮人生計劃

洪雅倩、張楹瑩

張麗兒

編者的話

一年又—年,轉瞬間本會獲社署資助三年 -「結伴行:燃亮人生計劃

(SHINE Project)」自閉人士緊急介入家庭支援服務,已提供了二十一個

月的服務。

一直以來,我們堅守「家庭為本」及「伙伴同行」的理念,透過多樣化

服務,例如:全方位家庭評估、靈活的離户式專業支援、電話問候和防

危家訪等,有效地鞏固自閉人士家庭間的聯繫、情緒紓緩和照應,預防

危機爆發及不幸家庭事件出現。

除上文提供的家庭支援工作外,我們的服務使命是為自閉人士燃亮其人

生,以「度身訂造」的照顧和訓練計劃,使他們一步—步融入群體,對

他們來説,就仿如是「太空人踏進太空的第—步、第二步…」,成績令

人鼓舞。

…回望我們服務的日子,有賴服務使用者及其家庭對本服務的信任、支

持和配合;以及「結伴行」團隊—直信守「竭盡所能」的服務態度。所

以,鼓勵大家細閱内文,咀嚼共同經歷的時光。

在未來的日子,我們除繼續提供優質服務外,亦將為這計劃向社署申請

延續資助,成功與否,也就是「結伴行」能否繼續為大家提供服務的重

要因素。我們會努力的,亦請大家為我們打氣。

無論家庭照顧、工作要求及日常生活事務的安排等均容易讓我們疲於奔命和造成身心緊張。對於大部

分育有特殊需要子女的家長來說,其所承受的壓力往往比一般人高。

引致身心緊張的因素非常廣泛,不如就讓我們向大家分享一些應對心得。緊張的形成總括可分為「外

在因素」和「內在因素」兩方面。「外在因素」包括:(一)生活壓力,例如繁重的工作及經濟困擾等;

(二) 重大的生活轉變,如結婚、親人離世和失業等;(三)人際相處問題,例如夫妻間、親子間關係欠

缺和諧等。「內在因素」包括:(一)個人性格;(二)思想模式;(三)面對問題態度;(四)自我放鬆能力等。

當我們感到緊張時,身體可能出現以下的症狀: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肌肉緊張及面紅耳赤等。適度

的壓力可助我們提升效率,但過度的壓力卻為我們的身心健康帶來影響。過度壓力,除了降低工作效

率和表現,長期受壓更會令自己的身心健康受影響,例如,胃潰瘍、頭痛、高血壓和心臟病等。

因此,適當的身心鬆弛,對我們調適身心的緊張狀態非常重要。以下為大家介紹常用的身心鬆弛的方

法,包括:肌肉鬆弛法和呼吸鬆弛法。

肌肉鬆弛法

透過收緊及放鬆身體某部分的肌肉,使個人集中感受放鬆的狀態,從而舒緩緊張的情緒。

練習步驟如下:

選一張有靠背的椅子坐下

腳板要完全著地,需讓自己坐得舒服

合上眼睛,放軟手腳,讓肌肉逐步鬆弛,感覺無力的狀態(停頓 3 秒)

手部:雙手可放大腿上並張開手掌向上,兩手同時握拳,用力握拳,力量逐漸加大至感覺

用盡自己的力量,並感受手臂肌肉收緊,並維持三秒,「一、二、三」放鬆,保持放鬆狀

態三秒。(重複一次,放鬆時用心感受「肌肉放鬆」的那種輕鬆舒服的感覺,保持放鬆狀態

三秒)

P.2

腳部:腳伸直,「腳尖」離地,把腳尖用力向內壓,維持三秒(心數一、二、三」 放鬆,

將腳放地上,保持放鬆狀態三秒「一、二、三」。(重複一次,感覺「肌肉放鬆」時輕鬆舒服

的感覺,保持放鬆狀態三秒)

再把腳尖用力向內壓,同時用力收緊小腿肌肉及大腿肌肉,維持三秒,「一、二、三」放

鬆,保持放鬆三秒「一、二、三」。(重複一次,感覺「肌肉放鬆」時輕鬆舒服的感覺,保持

放鬆狀態三秒)

從手部做起,重複兩次,過程完全與上述做法一樣。

呼吸鬆弛法

透過有節奏的呼吸–「自然呼吸法」,達致鬆弛的效果。此外,呼吸鬆弛法對分散注意力和情緒控制亦

有所幫助,值得大家在生活上多作練習。

練習步驟如下:

選一個安靜及舒適的位置坐下

然後進行呼吸鬆弛練習:

- 在心裡數「1」並吸氣,維持 2 秒閉氣 2 秒然後心裡數「2」並呼氣,並維持 2 秒

- 重覆吸氣閉氣呼氣的步驟(為時約一分鐘)

- 感受身體因調節呼吸後出現的鬆弛狀態

資料來源:

黃 富 強 、 孫 玉 傑 合 著 (2007)《 駕 馭 焦 慮 ─ 「 認 知 治 療 」自 學 /輔 助 手 冊 》香 港 : 天 健

出 版 社 。

P.3

1 2 秒

吸氣

腹部

鼓起來

2

2 秒

呼氣

腹部

凹進去

回應關注團體對警方及早識別和了解特別需要的訴求,故警務處將於本年第三季推出「守護咭」計劃,

務求任何人不會因其殘障受到不公平對待,並期望藉著多機構協作模式,優化對精神上無行為能力人

士的服務。以下將概述相關計劃資料,惟最終推行詳情將以警務處官方資料為準。

資料來源:香港警察總部-守護咭計劃及合適成人通知書簡介會(2016)

P.4

計劃特點:

自願參與

資料自行填寫

不設登記/資料庫

以協助有關人士為本位

目的:

使執法人員及早識別精神上無行

為能力人士及其殘疾

及早了解其醫療、藥物和溝通需

知悉該人士的親屬的聯絡方法,

以便該人士更快得到其親戚協助

預期效益:

儘快尋獲家人協助有關人士

減低執法人員對有關人士不必要

的誤會

作為其他傷殘咭/院舍咭的輔助

工具,以符合警方/緊急服務人員

的需要

「守護咭」計劃旨在使執法人員能及早識別精神上無行為能力的人士,包括智障及自症人

士,並知悉其醫療和溝通上的需要,以及其親屬的聯絡方法。

計劃概念:

「守護咭」的概念是讓有需要人士自願填寫其醫療需要、溝通需要、緊急聯絡人以及其聯絡

方法,並可隨身攜帶該咭。當有關人士在沒有親友陪同下遇上緊急情況,如:迷路、意外受

傷、為刑事案件的受害者、或被執法人員調查時,執法人員可透過「守護咭」及早知悉持咭

人的醫療及溝通需要,並通知其親友提出協助。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作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1870-1937)是一位醫師、心理學家及兒童教育家,也是「個

體心理學」的創始人,與佛洛伊德、榮格同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

書本內容是關於一名憤世嫉俗的年輕人來到哲學家的小屋。當年輕人聽聞哲學家主張「世界無比單純,

人人都能幸福」,便決心前來推翻這種謬論。這個世界明明複雜混亂,哪裡單純了?但最後反而令年

輕人陷入沉思:如果幸福真的這麼容易,為什麼他還會過得這麼痛苦?這個世界,究竟是單純,還是

複雜?人,到底能不能得到幸福呢?……

有時候我們也像年輕人一樣,總會遇到這些問題:「為什麼一直無法改變?」、「為什麼自卑感總是

揮之不去?」、「為什麼我們總是活在別人的期待之下?」、「為什麼現在無法真實感受到幸福?」

原來或許是…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而在於「你」是什麼樣子。讓作者引導大家與年輕人

一起探索幸福,並跨出那一步的「勇氣」。

P.5

人與人之間若注入情感元素,彼此的關係便形成千絲萬縷和密不可分的狀態,尤是父母與子女的關係,

「情感互動」每刻都出現。

正因如此,我們把「情感互動」作為「同行天使心連心」本年度的主題,透過情感互動和情感連結理

論為基礎,配以實例講解、家長分享和組員互動,讓家長加深對子女的認識,盼望家人理解其自閉症

子女的表現時,加入「情感」的因素,從中發掘和查勘「自閉症子女」深藏内在的「情結」,再拆解

他們外顯表現,進而制訂合適的安排,讓彼此建立更正面的「情感互動」關係。

基順組

由於基順組的家長比較年輕,所以每次聚會安排不同活動,例如唱卡拉 OK、享用自助餐和放題等,

聚會形式多元化,滿足家長的不同需要。透過主題分享和反思,家長重新檢視有效的親子溝通模式。

有家長表示女兒經常以行為引她注意,反思後明白自己對女兒用了不當的溝通方式,當她改變對女兒

的溝通方式後,女兒表現有所改善,她亦以自己的經驗鼓勵同路人。

東九組

每次家長聚會,多選擇飲茶的方式進行,大部分組員樂於聆聽職員的講解和主動分享與主題相關的經

歷,當職員介紹一些實例時,家長主動分享自己子女的一些特殊行為,也聯想起相關行為或許與子女

的童年經歷相關。組員嘗試就此分析行為原因,主動建議行為介入和訓練方法,當組員遇到不明白時,

會主動尋求職員協助。此外,有不少家長亦積極分享自己成功的經驗,家長間互相支持和鼓勵,成就

了良好的凝聚力。

西九組

由於西九組家長經常聚會見面,故關係熟落,有助家長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增加共鳴感,聚會時氣氛

亦相當愉快。在分享主題方面,職員表示建議多從情感角度了解子女需要,附上實例說明時,家長能

專心聽職員講解,並重新反思有效認識子女的方式,願意在家中實踐。

P.6

沙田組

每次家長聚會,沙田組的家長均投入分享主題,大部份家長表示自己經常陪伴子女,雖然和子女有足

夠時間溝通,但家長反思自己和子女溝通的形式、內容,以及子女的反應和需要後,家長均能重新檢

視有效的溝通方式。在家長分享中,有家長表示女兒屬嚴重智障人士,沒有言語能力,表達丶溝通及

理解能力弱,所以她多從照顧方面表達對女兒的愛,例如帶她外出活動或煮她愛吃的飯菜,關心她的

需要,以行動來溝通。

荃葵組

由於聚會人數少,聚會中各家長有充足時間彼此關心和慰問,互相勉勵,關係親近。在分享主題方面,

家長大都表示經常陪伴子女,多以語言或動作和子女溝通。雖然家長有時未能完全明白子女表達的意

思,但會細心和盡力了解子女的需要。職員談及用「情感」角度了解子女的需要時,家長表示較少從

情感角度入手,經過職員提醒後,她們表示會嘗試運用。

青衣組

大部份青衣組家長會主動互相關心,所以每次聚會氣氛融洽。在分享主題方面,部份家長表示會以身

體接觸,例如擁抱和摸頭等,向子女表現親密感。職員講解用「情感」角度認識子女行為背後的原因

時,家長經過反思後,亦重新檢視從「情感」角度認識子女的表現。

P.7

家長興趣班 (22/05/2016)

由於每個家長都擁有不同才能,所以「結伴行」舉辦不同類型的興趣班,讓家長發揮所長,家長之間

又可以彼此學習多種興趣。今年興趣班以烹飪為主題,由張偉濤家長教導其他家長製作泡菜、海南雞

飯和冬蔭公湯。每次開班時,家長們都專心學習,製成美食後大家一同分享食物及製作美食時的心得,

氣氛輕鬆和愉

快。

繪畫比賽 (02/04/2016)

結伴行參與香港世界關顧自閉日 2016<我和我

的同行者>香港自閉特色人士繪畫比賽,在公

開組繪畫比賽中,會員鍾智良得到亞軍,何俊

樂得到優異獎,在此熱烈恭賀得獎會員。我們

相信每個會員都有自己的才能,只要細心栽

培,給予機會,定能發揮所長。

同行雅聚 (18/03/2016)

由於平日的活動以分區形式進行,故一年兩度的同行雅聚能讓家長聚首一堂,彼此認識,有效促

進大家彼此關心和交談。活動上,家長分享使用服務及參與興趣班的感受和得著,其他家長均專

心聆聽並作出回應。其中,捲花班組員亦積極鼓勵其他家長就興趣班提出建議,並就個人專長作

出貢獻。此外,聚會中更邀請梅牧師作見證及信息分享,鼓勵家長建立正面思想,以活出正向人

生。

「職業治療」專業小組(逢星期二、四)

我們重視發展自閉症人士的才能和提升他們

個人表達能力,由職業治療師擔任統籌,並聯

同社工,於今年 5 月中開始,以開放方式進行

「職業治療」專業小組,並設定定期的檢視,

對象是使用「離户式服務」自閉症人士,住宿

期 7 天以上、每年至少使用 2 次住宿服務,加

入社工評估後,有機會被安排參加此小組;訓

練模式以「個人為本」需要下作安排,必須完

成既定訓練「目標」,務使提升他們的表達能

力和潛能。

P.8

「中秋樂天倫」 (17/09/2016)

活動當日,參加者首先參與猜燈謎,積極答問題並獲取禮物。然後,由義工進行才藝表演,表演拉

小提琴和唱歌,表演精彩絕倫。其後,義工帶領參加者一同跳舞及玩遊戲,參加者表現投入,氣氛

歡樂。隨後,大家一同外出享用自助餐,於餐廳用膳時會員在家長或義工看顧下有秩序地進食,同

時在用膳中家庭之間彼此交談,讓家庭之間互相認識、交流和祝福,互為同路人,透過活動鞏固家

庭支援網絡。

「歡暢度猴年」新春活動 (27/02/2016)

參加者表現投入,大家一同做拜年操,氣氛熱

鬧,遊戲時參加者和義工落力參與,互相祝福,

表現雀躍。音樂表演時,參加者也專注聆聽,更

一同到台上歌唱,氣氛熱鬧。享用午膳時,家庭

之間彼此分享及交流,促進家庭之間彼此認識,

提昇凝聚力。

「使命夥伴 2016」克己活動 (02/05/2016)

活動當日,會員合作地跟隨大隊,努力完

成整個步行路線。會員在活動中一邊欣賞

沙田景色,一邊拍照,表現開心。享用午

膳時,義工與會員家庭互動甚歡,彼此交

流,氣氛融洽。

專業講座 (08/07/2016)

溝通是人類基本生活的元素,掌握溝通的要素,有助建立良好和信任的關係。今年 7 月 8 日,「結

伴行」為會員舉辦「溝通由你創,燃點新希望」工作坊,邀請本會臨床心理學家黃啟恩小姐擔任

主題講者,與參加者進行分享及講授溝通知識;及至分享時段,參加者主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經

驗。分組滙報時,各人用心聆聽,之後向講者提出問題,過程互動及氣氛良好。

P.9

結伴行每年為照顧者舉辦「沿途有您」治療小組,除有特設的主題和内容外,會安排朋輩輔導員分

享親身經驗,為同路人提供支援,一起共渡難關。

P.10

「基順組」

今年沿途有您小組「基順組」讓家長學習不同訓練自閉人士的工具,從而提升他們的

溝通、社交和學習能力。大部分家長專心聽職員介紹不同訓練工具,當職員介紹一些

實例時,家長願意嘗試分析行為原因,並主動建議行為介入和訓練方法。當家長實踐

寫社交故事和做應用行為分析練習時,大都表現投入,遇到不懂的地方,會主動尋求

職員協助。

「荔景組」

今年年中沿途有您小組「荔景組」,讓家長學習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以及探討

如何有效處理自閉症子女行為。六次的小組聚會中,除講解理論外,每次家長均主

動分享自己的生活挑戰,期間由朋輩輔導員講述親身經驗,嘗試提出處理這些挑戰

的建議,除為小組成員燃點希望外,確實感到「沿途有您」,共渡難關。

10 月份主題「秋季樂逍遙」

讓會員進行不同秋季活動,以感受秋季氣氛。

月份 日期 小組主題 目標及內容

10 1 感冒怎麼辦 讓會員認識感冒的成因、特徵及預防方法,學習保持個人

衛生。

* 8 野餐樂 讓會員一同製作美食和到公園野餐,享受野餐的樂趣。

15 新形象 讓會員製作天然手膜學習護膚,以及學習穿合適衣物保

暖。

* 22 糖水 Yummy 讓會員一同製作和享用糖水,以作滋潤。

29 飲品製作家 讓會員一同製作特色飲品,以作滋潤。

11 月份主題 「社區生活真姿彩」

透過外出活動接觸不同社區設施,提升社區生活技能。

月份 日期 小組主題 目標及內容

11 * 5 認識不同社區設施 帶會員參觀及認識荔景邨內的不同社區設施。

12 購物篇 讓會員學習購物技巧。

* 19 餐桌禮儀篇 讓學員一同分享美食,學習餐桌禮儀。

26 過馬路篇 讓會員學習使用交通燈和斑馬線,安全過馬路。

12 月份主題 「感恩。聖誕」

與會員一同回顧 2016 年所舉辦的活動和自己所發生的事情,學習感恩。

月份 日期 小組主題 目標及內容

12 * 3 生日會 讓會員參與生日派對,以遊戲、小食慶祝等活動,增加交

流及互相祝福。

10 聖誕節的起源 讓會員認識聖誕節的起源及意義。

/@

17 親子聖誕一日遊 是日為親子活動,歡迎報名參加,週未有情天將暫停一次。

24 聖誕舞會 讓會員進行才藝表現,並分享小食,以感受節日的氣氛。

* 31 回顧。感恩。分享 與會員一同回顧 2016 年所舉辦的活動和自己所發生的事

情,學習分享和感恩。

* 為電盈義工提供服務日期。 @ 為大型親子活動,週末有情天將暫停一次,歡迎大家報名參與。

P.11

聖誕活動

日期:2016 年 12 月 17 日 (六)

時間:上午 9:00 至下午 4:45

內容:親子本地一日遊,讓會員及家人走出社區,歡度

聖誕。

P. 12

同行雅聚

日期:2016 年 11 月 25 日 (五)

時間:上午 10:30 至下午 1:00

地點:明星海鮮燒鵝專門店(油麻地店)

(九龍油麻地彌敦道 387 號平安大廈二樓)

內容:會員聚首一堂,回顧本年度服務及活動,計劃來年發展方向。

「暖在心秋」義工秋季聚會暨嘉許禮

日期:2016 年 11 月 19 日(六)

時間:上午 10:30 至下午 1:00

地點:荔景院

內容:會員、家長及義工燒烤聯誼,互相認識,提昇凝聚力。

結伴行社工張蘊風姑娘已於 2016 年 7

月份離職,其工作已由新到職社工楹瑩

姑娘接手,在此謹祝張姑娘前程錦繡,

主恩滿溢。另外,計劃主任姜姑娘已於

2016 年 10 月份晉升荔景院隊長一職,

謹祝姜姑娘工作順利,並感謝其一直以

來的用心和付出。

大家好,我是結伴行新入職的社工

楹瑩姑娘。在過往的學習和經歷

中,學員的純真和照顧者的無私付

出總是令我難忘和感動,亦使我對

復康服務感濃厚興趣。因此,我慶

幸能加入救世軍「結伴行」這個大

家庭。雖然到職的時間尚短,但我

已深深感受到團隊的團結、認真和

專業;亦對會員的熱情和活力感到

深刻和興奮。感恩能遇上各位,期

望日後能在中心的服務和活動上與

大家加深認識,一同「結伴、同行」。

結伴行社工

張楹瑩 (楹瑩姑娘)

P.13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