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1 臺臺臺臺臺臺臺臺臺臺臺 臺臺臺臺臺臺臺臺臺臺臺臺 臺臺臺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1

臺灣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林萬億

Page 2: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2

報告內容大綱• 青年就業議題• 青年失業的原因• 青年就業非典型化與低薪化• 當前青年就業政策缺失• 青年就業對策

Page 3: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3

青年就業議題

Page 4: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4

一、臺灣失業問題

• 2002 、 2009 年兩次失業高峰。• 青年失業問題,也經歷兩次失業高峰

後,越來越嚴重。

Page 5: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5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失業率

2.99 4.57 5.17 4.99 4.44 4.13 3.91 3.91 4.14 5.85 5.21 4.93

0.5

1.5

2.5

3.5

4.5

5.5

6.5

臺灣失業率趨勢

%

資料來源: 2000-2011 年,人力資源統計報告

Page 6: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6

二、臺灣青年失業率的樣貌

• 青年失業率高於總體平均失業率。• 20-24 歲勞動人口失業率上升趨勢最為

明顯。 2002 年以後,超過 10% 以上,2011 年更高達 12.71 %

• 25-29 歲, 2004 年後微幅下降, 2008 年後,維持在 6% 以上, 2011 年又升高到 7.11% 。

Page 7: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67年

69年

71年

73年

75年

77年

79年

81年

83年

85年

87年

89年

91年

93年

95年

97年

99年

101年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失業人口組成百分比按年齡分

15-19 歲20-24 歲25-29 歲30-34 歲35-39 歲40-44 歲45-49 歲50-54 歲55-59 歲60-64 歲65 歲以上

失業

率%

(一)臺灣不同年齡層的失業率

Page 8: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15-19

9.04 13.64 14.59 13.84 13 11.97 11.46 11.13 11.42 13.55 10.93 11.22

20-24

6.89 9.65 11.31 10.95 10.44 10.33 10.1 10.56 11.89 14.67 13.51 12.71

25-29

3.77 5.46 6.46 6.26 5.69 5.75 5.92 5.87 6.38 8.77 8.15 7.11

全體

2.99 4.57 5.17 4.99 4.44 4.13 3.91 3.91 4.14 5.85 5.21 4.93

1

3

5

7

9

11

13

15 (二)臺灣青年失業率

%

資料來源: 2000-2011 年,人力資源統計報告

Page 9: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9

三、青年長期失業( 1 )

• 青年一旦成為長期失業者,生涯發展將極難翻轉。

• 2011 年 15-29 歲,有 28,000 人失業超過53 週。

• 20-24 歲青年長期失業率,呈現升高的趨勢。

• 25-29 歲、大專以上學歷的長期失業率,也出現明顯的上升趨勢。

Page 10: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10

臺灣青年長期失業者的年齡與教育程度分布(2004-2011,%)

長期失業者定義為失業 53 週以上,單位: %資料來源:主計處 2004-2011 年人力運用調查

報告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年 齡

15~19 8.36 14.83 - - 3.69 0.72 1.72 -

20~24 6.04 12.28 11.48 8.95 5.12 11.90 10.61 9.83

25~29 18.80 18.18 8.94 15.25 11.72 18.91 20.16 17.76

教育程度

國中以下 19.35 22.49 16.04 13.39 15.70 16.14 15.57 17.46

高中職 19.74 18.62 12.22 13.85 14.82 13.85 19.75 17.10

大專以上 15.46 18.19 13.95 14.35 12.37 17.02 21.42 16.44

Page 11: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11

三、青年長期失業( 2 )• 2012 年 1-5 月 25-29 歲的長期失業人

數增加了 2,000 人。• 2012 年 1-5 月大專以上畢業的長期失

業人數增加了 5,000 人。• 如果納入暑假畢業季節性失業高峰,今

年 6 、 7 月的統計資料,青年長期失業可能更為嚴重。

Page 12: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12

臺灣青年長期失業者的年齡與教育程度分布(2012年1-5月人數)

長期失業者定義為失業 53 週以上,單位:千人

資料來源:主計處 2012 年人力資源調查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年 齡

15~19 1 0 0 4 0

20~24 5 6 5 0 4

25~29 19 20 19 19 21

教育程度

國中以下 16 15 14 14 14

高中職 28 29 30 27 25

大專以上 33 35 32 35 38

Page 13: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13

四、國際比較

• 臺灣 15-24 歲的青年失業率是總體失業率的 2.84 倍。

• 臺灣高於美國、日本、韓國,及 OECD的平均;且高於南歐的希臘、西班牙,只比義大利稍低。

Page 14: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14

國際青年失業率與總體失業率的比值

年齡

國家

2000年

15-24歲%

2009 年15-24

歲%

2010年

15-24歲%

2011年

15-24歲%

2011年

全體%

2011 年15-24 歲

與全體比值

臺灣 7.36 14.49 13.09 12.47 4.39 2.84

韓國 10.8 9.8 9.8 9.6 3.5 2.74

日本 9.2 9.1 9.2 8.0 4.8 1.66

美國 9.3 17.6 18.4 17.3 9.1 1.90

義大利 29.7 25.4 27.9 29.1 8.5 3.42

西班牙 25.3 37.9 41.6 46.4 21.8 2.12

希臘 29.5 25.8 32.9 44.4 17.9 2.48

OECD 12.1 16.7 16.7 16.2 8.2 1.97資料來源: 2012 , OECD ; 2000-2011 人力運用調查報告

Page 15: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15

臺灣青年失業的原因

Page 16: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16

一、青年尋職逛街• 傳統的經濟學「青年尋職逛街」理

論。• 青年容易因工作機會資訊不足與志向

未定,而導致尋職選擇錯誤,逛街尋職卻找不到合適工作。

• 青年求職期間的失業期不斷延長,高於平均失業的時間。

Page 17: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17

初次尋職、青年失業週數

年度 15-24 歲平均失業週

初次尋職 非初次尋職

15-19 歲 20-24 歲

2006 17.75 17.98 17.51 14.99 18.31

2007 17.72 18.05 17.37 14.77 18.31

2008 19.32 20.53 17.95 15.90 19.97

2009 23.03 24.63 21.55 19.08 23.72

2010 21.26 22.47 19.79 16.72 21.97

2011 19.75 20.83 18.39 16.94 20.22

資料來源: 2006-2011 年人力資源調查 單位:週

Page 18: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18

二、青年 YO-YO 現象( 1 )

• YO-YO :青年不斷進進出出工作職場。• 青年從學校到職場,面臨轉銜的高風險。• 當代青年的職涯,不同於傳統生涯模式。傳統

職涯是從青年到成年( Y→A ),當代青年職涯出現青年到成年,失業後再回到青年( Y→A→Y )現象。像溜溜球一樣,來來回回。

• 青年轉換工作的原因, 2004-2007 年第一位是「想更換工作地點」, 2008 年之後第一位是「待遇不好」。

Page 19: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19

青年就業者離職轉換工作的原因2004

年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

自願性失業 85.08 89.81 93.04 90.39 87.18 76.01 84.75 87.40

想更換地點

21.65 27.37 25.36 27.68 20.99 16.80 22.44 18.97

待遇不佳 19.52 21.88 24.80 25.92 30.40 17.72 23.48 23.67

環境不佳 11.60 12.02 9.04 7.14 11.51 8.66 7.05 13.21

時間不合 9.57 9.07 10.72 9.87 11.74 7.59 12.61 12.95

沒有保障 7.39 7.08 9.45 8.57 7.20 11.66 8.01 11.26

學非所用 -- -- 3.58 2.41 1.65 2.70 3.39 2.05

沒有前途 5.97 3.77 3.05 4.83 1.23 2.76 1.93 1.41

健康不佳 3.99 1.36 1.80 0.27 0.84 2.93 1.19 0.46

自行創業 2.42 0.49 1.36 1.80 0.30 0.47 0.45 0.00

結婚生育 -- -- 1.11 0.81 -- 2.75 2.65 0.62

其它 2.78 1.47 2.78 1.08 1.31 1.97 1.54 2.80

非自願失業 14.92 10.19 6.96 9.61 12.82 23.99 15.25 12.60

歇業緊縮 9.71 5.56 4.42 6.68 8.65 18.93 10.24 6.71

臨時工結束

3.20 2.45 1.62 2.62 3.44 4.36 3.12 4.01

職務調動 0.55 1.22 0.57 -- 0.14 0.44 1.50 1.88

整頓資遣 0.46 0.74 0.34 -- 0.59 0.26 -- --

資料來源: 2004-2011 年青年就業狀況調查

Page 20: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20

二、青年 YO-YO 現象( 2 )

• 青年有工作機會,但未穩定就業,最重要的原因是待遇不好佔三成,其次是地點不理想,再次是學非所用。

• 進入後工業社會,青年面對就業機會減少、勞動去標準化(彈性化、非典型化)、低薪化。 2009 年有 52.10% ,2011 年有 46.90% ,青年未就業的原因是「沒有工作機會」。

Page 21: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21

青年有無工作機會與未就業原因( 15-24 歲)

項目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有機會但未就業原因

64.18 60.82 59.49 47.90 59.33 53.10

待遇太低 36.50 29.97 27.96 16.52 22.18 30.11

地點不理想 10.27 10.49 9.44 10.33 11.42 10.74

學非所用 4.24 3.90 3.30 1.87 7.12 3.37

興趣不合 2.87 4.55 6.72 6.49 5.03 3.21

工作環境不良 4.92 4.20 6.31 4.47 7.39 2.96

工時不合適 3.21 7.39 3.19 5.20 3.56 1.89

遠景不佳 0.64 - 1.84 2.25 2.63 0.82

其他 1.52 0.31 0.72 0.78 - -

沒有就業機會 35.82 39.18 40.51 52.10 40.67 46.90

資料來源: 2011 年青年就業狀況調查

Page 22: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22

三、人力資本不足• 青年因高等教育過度擴張,升學率提

高,獲得名目上的大學學位,但不一定學到一技之長。全國大專院校 164所,每年招生 27萬 5000 人左右。

• 大學的教育內容未配合產業結構變遷調整,致產學脫節;部分大學科系僅以系名調整吸引學生,並未達到畢業生實質就業力的提升。

Page 23: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67 年 72 年 77 年 82 年 87 年 92 年 97 年 98 年 99 年 100 年 101 年

國小及以下 0.6400000000000

01

1.23 0.6200000000000

01

0.47 1.65 4.1 2.66 4.35 3.27 2.52 2.35

國 中 2.28 3.07 1.77 1.38 2.97 6.11 4.52 6.83 5.84 4.44 4.01

高 中 3.72 4.43 2.33 1.82 2.85 5.28 4.36 6.07 5.43 4.75 4.96

高 職 3.67 4.81 2.83 1.95 3.18 5.71 4.33 6.23 5.63 4.63 4.31

專 科 3.75 4.6 2.6 2.25 2.9 4.32 3.44 4.96 4.33 3.4 3.09

大學以上 2.54 3.42 2.06 2.07 2.67 3.82 4.78 5.98 5.62 5.18 5.09

0.50

1.50

2.50

3.50

4.50

5.50

6.50

7.50

失業

率%

失業率變化:按教育程度

Page 24: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24

四、青年怯志現象• 青年因為職業生涯的高風險、沒有就業

機會、或好品質的就業機會選擇離開職場,成為非勞動力的一部份。

• 青年失業率已相當高,若加上怯志的青年,又稱隱藏性青年失業, 2011 年15-29 歲,有 47,000 人,可知青年失業的嚴重性。

Page 25: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25

怯志青年;青年隱藏性失業(想找工作而未找工作且隨時可以工作)

年度 15-24 歲 25-29 歲2004 37,000 34,000

2005 30,000 30,000

2006 29,000 32,000

2007 30,000 33,000

2008 25,000 29,000

2009 25,000 27,000

2010 26,000 27,000

2011 26,000 21,000

資料來源: 2004-2011 年人力資源調查 單位:人

Page 26: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26

青年非典型勞動與低薪化

Page 27: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27

一、臺灣青年的非典型勞動

• 近年,臺灣非典型勞動,包括部分工時、臨時性或派遣勞工的人數激增,已逐漸形成低薪化、工作貧窮化的社會。

• 19-20 歲青年就業者中,有 20% 從事非典型勞動;大學以上學歷的就業者中,有 37% 從事非典勞動。

Page 28: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28

青年從事部分工時、臨時性或派遣工作人數與比率

型態

項目

青年就業者總人數

非典型青年工作者

占青年就業者比率 %

部份工時青年工作者

占青年就業者比率 %

臨時性或派遣青年工作者

占青年就業者比率 %

年齡15-19 118,00

060,000 50.97 46,000 39.21 44,000 37.19

20-24 626,000

129,000

20.61 101,000

16.14 98,000 15.72

教育程度國中以下 43,000 6,000 12.96 3,000 6.67 5,000 12.04

高中 60,000 5,000 8.35 1,000 2.03 4,000 6.64

高職 233,000

39,000 16.67 21,000 9.22 31,000 13.19

專科 75,000 15,000 20.51 14,000 19.37 9,000 11.55

大學以上 334,000

125,000

37.35 107,000

32.21 94,000 28.16資料來源: 2011 年人力運用調查

Page 29: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29

二、臺灣青年就業者低薪化• 青年就業者的工資下降, 2006 年是23,136元, 2011 年下滑到 21,403元。

• 近兩年來,青年勞工的收入,以低於基本工資者與 2-2.5萬元的比率占最高,兩者合計有五成以上,青年勞工低薪化現象明顯。

• 2009 年前,以 2-2.5 萬元的比率最高。

Page 30: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30

青年有酬就業者每月主要工作收入( 15-24 歲)

年月 未滿15840

15840-20000

20000-25000

25000-30000

30000-40000

40000-50000

50000元以上

平均收入

(元)200

611.82 17.09 28.57 23.02 16.22 2.45 0.82 23,136

年月 未滿17280

17280-20000

20000-25000

25000-30000

30000-40000

40000-50000

50000元以上

平均收入

(元)200

717.09 9.84 28.66 23.94 16.48 2.79 1.19 23,419

2008

20.20 12.61 28.69 21.42 12.87 3.17 1.04 22,564

2009

24.94 14.64 29.03 18.33 10.61 1.98 0.47 20,752

2010

26.32 13.77 26.79 17.67 12.38 2.35 0.72 21,121

年月 未滿17880

17880-20000

20000-25000

25000-30000

30000-40000

40000-50000

50000元以上

平均收入

(元)201

125.28 12.80 25.28 20.97 13.10 1.96 0.61 21,403

資料來源: 2011 年人力運用調查 單位: %

Page 31: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31

當前青年就業政策缺失

Page 32: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32

行政院「協助青年就業接軌方案」

• 99 年起由青輔會邀集勞委會、教育部等 7個部會訂定「協助青年就業接軌方案」,推動52項措施計畫。

• 目標:配合青年職涯發展階段,協助青年與職場接軌

一、「協助職涯探索」:協助職涯探索透過學校、民間團體及政府機關之多樣化管道,協助青年進行職涯探索,並建立職涯發展觀念。

Page 33: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33

二、增進職場實務體驗:提供在學青年各種職場體驗的管道,透過與職業世界接觸,探索職業興趣,增加職場實務經驗,提升就業力。

三、加強就業媒合服務:提供充分的就業資訊,並辦理各項就業促進計畫,增加青年進入職場媒合管道。

四、提供創業服務:提供創業知能培育、資金協助及諮詢輔導,協助創業青年成功經營並健全發展事業。

五、培訓後推介就業:透過各種訓練機制,強化青年勞動人力素質,並於培訓後協助推介就業。

Page 34: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34

協助青年就業接軌方案缺失

• 過度將就業風險,歸因於青年個人,如怯志、人力資本不足、尋職逛街。

• 執行力不足、政策效果不彰,青年就業機會與所得,正面臨嚴重的風險與低薪處境。

• 協助青年就業的專業人力嚴重不足,如就業諮詢人員,往往本身就是人力派遣的不穩定就業人員,如何協助失業青年?

Page 35: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35

長期失業者法令定義的缺失

• 就業服務法第 2條:長期失業者指連續失業期間達 1 年以上,且辦理勞工保險退保當日前 3 年內,保險年資合計滿 6個月以上,並於最近 1個月內有向公立 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職登記者

• 以加入勞工保險為前提的定義,已排除絕大多數失業青年接受服務的機會!

Page 36: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36

臺灣青年就業的對策

Page 37: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37

臺灣青年就業的對策( 1 )

• 調整以低耗能、高就業、在地化為導向的經濟發展策略。

• 建立青年個別化就業諮詢方案。• 針對不同失業原因,建立針對青年失業者的職

業訓練與就業服務方案。• 強化教育體系內的職業生涯輔導,及早協助學

生進行生涯規劃。

Page 38: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38

臺灣青年就業的對策( 2 )

• 加強青年進入職場前的職場體驗。如職場見習、職場體驗等。

• 提供青年創業輔導與補助。• 訂定派遣勞動相關法規,保障派遣勞工的權益。

• 公部門率先改善依賴派遣勞力的不正常人事制度。

• 建立長期失業者的失業救助制度。

Page 39: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39

臺灣青年就業的對策( 3 )

• 當經濟持續不景氣,雇主雇用意願低落的前提下,推出「青年再就業」方案,提供雇主雇用青年失業者的「雇用獎助」。如薪資補助、勞工保險費補助等。

• 在青年失業參加職訓期間,發給「青年職訓津貼」,維持其基本所得。

• 修正就業服務法第 2條將青年長期失業者納入服務範圍。

Page 40: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40

敬請指教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