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迎向翻轉教學的新時代 王松木 高雄師大國文系教授

翻轉新世代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迎向翻轉教學的新時代王松木 高雄師大國文系教授

當你離開課堂我想要讓你帶走甚麼呢?

甚麼才是你終身受用的能力?

20歲的你正處在最悲慘的時代卻也是最幸運的年代

學用落差

課堂教學的重點,與社會實際需求,存在明顯差距

學習資源無所不在

21世紀的文盲不是那些不懂得讀寫的人。而是不懂如何學習(learn)、如何拋棄所學(unlearn)、重新學習(relearn)的人

自學力就是你的超能力,你是否已具備了呢?

大學教育的宗旨讓學生具備自主學習的動機與能力

教師的職責

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

Motivation強化自學的動機與能力遠比熟記學科知識重要

跟我們內心發現的自然相比,我們從別處得來的幫助是機械的。從前者學到的東西令人愉悅,而且效果長存

--愛默生(Ralph W.Emerson,1803-1882)

對上學期的成績滿意嗎?是否主動謀求改善之道呢?寒假主動閱讀多少課外書籍?每周花多少時間充實專業知能?

面對真實的自我

如果欠缺自學動機與能力你將錯失哪些機會?你將遭遇哪些困難?你要如何自我提升?你要如何拓展視野?

預見不遠的未來

為何還裹足不前?因為眼前欠缺強大的誘因

老師不應只滿足於單向灌輸,要為學生提供誘因、搭建舞台

Let’s play想想:甚麼時候,你會勇敢表現、不怕犯錯,且樂在其中?

1.自組團隊

分組辦法

• 全班共分成10組,每組5-6人

• 組員自找,各組自行選出組長

• 若有找不到同志者,由老師抽籤決定,補入人數較少之組別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組別 第5組

編號 5-1 5-2 5-3 5-4 5-5 5-6

組員 魯夫 索隆 騙人布 娜美 喬巴 羅賓

• 每組編號1者,為該組組長

• 以團體加總分數,決定競賽名次

• 組長在課前,應召集組員討論預習問題

2.競賽

進行方式

• 課前預習指定進度,依據討論題目自行找出答案

• 抽籤決定組別與答題人選• 中籤者上台回答問題 (可帶小抄,但不得拿書逐字照念,時間以7分鐘為限)

• 若中籤者無故缺席,改抽其他組別與答題人選;若中籤者因事請假,改抽該組其他組員

• 已中籤之組別,不再置入籤筒內,直到他組皆已輪過

預先準備把握每一次可以展現自我的機會

評分方式

• 除答題者該組外 由其他9組公開、即時評分(給1-5分)

• 各組評分者每周遞換,例如:第一周由各組1號評分;第二周改由各組2號評分

• 將各組成績加總,滿分為45分

組別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分數 3 2 4 3 4 4 2 3 1

總分 26

假設:第一週上課,中籤答題者為5-3

• 除第五組之外,由各組編號1者評分

• 若該題加總分數低於23分,由教師決定是否再另抽一人答題

分組名單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總計

1

2

3

4

5 26

6

7

8

9

10

評分總表

下課前,由組長登錄各組當週所得分數可了解本組目前累積的分數與暫居名次

題目類型

• 預習題目由教師設計,以申論題為主

• 題目分成幾種類型:

• 抽籤題—以此類型為主

• 保留題—為名次落後組別保留若干題目,以便拉近分數,避免落後者中途放棄

• 搶答題—由教師視課堂討論需要,不定

時開放各組搶答,俾使準備充分、籤運不佳者,也能有表現機會(搶答題由老師評分,給1至10分)

評分標準

• 委由全體同學評分,培養對資訊來源與口語表達之鑑察力

• 評分者應秉持著理性客觀、公平正直的態度

• 評分者須依照答案的內容是否充實完滿、論述是否邏輯清晰、舉證充分,給予適當的分數

自由給分,考驗你的判斷力與正義感

若評分者太鄉愿

第一名只能有一組,對競爭對手仁慈,就是對隊友殘忍

若評分者太嚴苛只要評分公平,能有砥礪之效,若有私心,相信多數人的內心是雪亮的

不要冀望未來你遇到的人都能對你投以讚賞的目光

3.獎賞

分別於期中考、期末考前一周,統計各組總分

分數最高之組別,該組可選擇不參加筆試 (如果堅持要

參加筆試也可以) ,全組組員分數均以90分計

培養自學能力

強調團隊合作

引入同儕競爭

訓練口語表達

逆轉枯燥課堂

多元的教學目標

一位聲韻學教授的

觀察與思考

無論教得多出色,無論學習機會多麼難得,沒有學習動力者學不到任何東西

--《翻轉式學習》

理想的教學互動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論語·述而第七》

誘發飢渴讓學生渴望學習。真正值得學的東西是教不出來的

唯變所適教學內容、方法必須順應時代趨向

翻轉課堂不是盲目跟隨流行浪潮而是理性順應時代趨勢

教學目標—讓學生成為好之者、樂之者

不只教授聲韻學知識;更想透過聲韻學引導學生批判思考、主動學習,並示範自己如何在研究聲韻過程中享受求知樂趣

未來,或許用不著聲韻學知識,但批判思考、主動學習的習慣,將是你可終身受用的能力

教學方法—讓自己成為指導者與提問者

翻轉課堂,讓學生自行尋找答案,並向同學講述

引入遊戲化思維,透過分組→競賽→獎賞,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

同學,該輪到你上場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