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No.1 TIME EDUCATION Jan 关于小学生古诗文背诵有效方法的探究 左武萍 黄莺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里对小学生阅读量提出了具体要求 :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关于课文内的古诗词 ,教师进 行 了教 学讲 解等 方式使 学生理 解背诵 ,而课 文之外 的古诗 词 背诵 则没有理 解的基础 ,大 多数 的小学 生都是 死记硬 背地进 行古诗词 背 诵 ,以完成任务 。这 样的背诵现状是 不可取的 ,面对 中华 民族 留下的 宝贵 文学财富 ,学生只是把 它 " - 3作一堆文字符号去记忆。这里笔 者就小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外古诗词背诵这一主 旨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生 古诗词 背诵 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5.02.001 1 分析小学生课外古诗词背诵的价值 1.1个人价值 1.1.1培养美感 第一,语言美。如《江雪》中“孤”、“独”二字,既给人一种清冷 的感觉,又跟“绝”、“灭”的情景形成强烈对比,显得雪野空旷、寒 冷 和凄清 。第 二 ,画面美 。如杜 甫的《绝句》:“两个 黄鹂 鸣翠柳 , 行 白鹭上青天。”短短两句诗中,就有“黄”、“翠”、“白”、“青”四 种 鲜明 的色 彩 ,织 成 了一 幅瑰 丽 的图景。第三 ,意境 美。要体会 意境美 ,确是件不容 易的事 ,只有进入作者 的境 界之中 ,才能 引起 情 感的共 鸣。有感情 的朗诵诗歌 也是一种 “美 ”的意 境 。如在 朗 诵诗句“白日依山尽 ,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 目,更上一层楼。” 时,要激昂兴奋 ,在朗诵《蚕妇泪》时,就要悲伤愤慨。读得其法, 不 但 了解 了诗 中之 意 ,还 能与作者心 灵相通 ,即由认 识世界进 而 体 会 了人 生 ,发挥 了 动之 以情 的情 感性 审美 作 用 。第 四 ,旋律 美 。古诗 由于对仗工整 ,平仄押韵 ,读起来 琅琅上 口,使 它具有 了 音乐美、韵律美。《乐记》说:“凡声之起,由人心生世,人心之动,物 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 ,故形于声 。”一首优美 的乐 曲 ,能感染人 , 愉悦人 ,节奏 与乐调有 最强烈 的力 量浸入心灵 的最深处 ,如果 在 古诗教学中自然融洽地引入音乐的手段,并使二者完美的结合。 那么 ,它们就会用美来滋润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的心灵也就因此 而美化。 1.1.2培养语感 语感 ,是 比较直接 、迅 速地感悟语言文字 的能力 ,也 是语 文水 平 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个 人对语言文字分析 、理解 、体会 、吸 收全过程 的高度 浓缩 。语 感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 的能力 ,其 中牵 涉到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 ,包含着理解能力 、 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诸多因素。人对语言的直觉的全体的感 受 ,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精华就是整体 感 知 、整 体吸收 ,而在这 一过程 中语感 有着举 足轻重 的作用 。我 们 知道 没有积累就谈 不上 良好 的语感 的培养 ,所以让学生反复诵 读古诗 ,形成积 累 ,可 以培养他们 的语言感知能力 ,这也是培养语 感 的最佳方 法 。诵读要 求学生做 到眼到 、耳到 、心到 、口到 ,强调 对语言文字的直观的整体的领悟 ,这与语感的直觉感悟是完全一 致的 ,这是学 生将 所感 觉到的规范的言语对象 (古 诗词)转化 为基 本 实 践 的途 径 。 1.1.3提高人文素养 所谓人文 素养 即人 文科学 的研究 能力 、知识水平 ,和人 文科 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 、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 质。人文素养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 ,就是 “人文精神 ”。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 的基本 的“德性”、“价值 观” 和“人 生哲学 ”,科学精神 、艺术 精神和道德精 神均包含 其中。人 文精神 的表 现之一是对 他人 的关 怀 ,对 人 民的关爱 ,对 国家疾苦 的悲痛。如王翰《凉州词》中的“夜光杯”、“沙场”、“征战”等等,这 些都体现出一种浓郁的边地色彩和营生活的风味。王昌龄《出 塞》中“但 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慨 叹边塞 战争 不断 ,国 无良将,同时也表现百姓对安定的生活的渴望。通过这些诗词可 以培养学生的忧国忧民意识。人文精神的体现还表现在人与 自 然 的相 处 中。古诗 词 中有大量 描写 自然景 观 的诗词 ,如 自居易 《忆江南》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贺知章《咏 柳》中的“碧玉妆成 一树高 ,万条垂 下绿丝绦 ”,王维《送 元二使安 西》中的“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叶绍翁《游园不值》 中的“春 色满 园关 不住 ,一枝红杏 出墙来 ”等等 。大量 阅读此类文 章 ,可以让他 们体 会大 自然的博大 ,感受 万物的奥秘 ,领悟人生 的 真谛。从而提高学生的素养 ,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全面提高学 生的综合素质 。 1.1.4提高学习兴趣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 、研究 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 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 ,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 而提高学 习效果 。从对 学习的促 进来 说 ,兴趣可 以成 为学 习的原 因;从 由于 学习产生新 的兴趣 和提 高原有兴趣 来看 ,兴趣又是 在 学 习活动 中产生 的 ,可以作为学 习的结果 。所 以 ,学习兴趣 既是 学 习的原 因 ,又是学习的结果 。培养孩子 的学 习兴趣 首先要 呵护 孩子 的好奇心 。小学生 的好 奇心十分强烈 ,如果 老师 在教授古 诗 词 时 ,插入 与教学 内容相关 的典故 ,则可 以把学 生的好奇心转 化 为学习兴趣。如在背诵《三字经》中“惜孟母 、择邻处、子不学、断 机杼 ”时 ,可 以适当的讲些孟母 三迁 的故 事 ,在教授《七步诗》时 , 可 以插入曹植 和曹丕之 间的故事 。培养孩子 的学习兴趣其 次还 要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开阔眼界。古诗词中有很多描写春夏秋冬 不同时期大自然不同景象的古诗词,如《风》、《春晓》、《绝句》、《春 基金项 目:201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 _lki)rI练计划项目,项目名称是徐州市南郊城镇结合部小学生家庭教育状况调查研究(项目编号:201311998004), 指导教师杨年丰副教授 ,起始时间2013年5月,完成时间2015年5月。 1

关于小学生古诗文背诵有效方法的探究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小学生 古诗 背诵 方法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关于小学生古诗文背诵有效方法的探究

No.1

TIME EDUCATION Jan

关于小学生古诗文背诵有效方法的探究

左武萍 黄莺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里对小学生阅读量提出了具体要求: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关于课文内的古诗词,教师进

行了教学讲解等方式使 学生理解背诵,而课文之外的古诗词背诵则没有理解的基础,大多数的小学生都是死记硬背地进行古诗词背

诵,以完成任务。这样的背诵现状是不可取的,面对中华民族 留下的宝贵文学财富,学生只是把它"-3作一堆文字符号去记忆。这里笔

者就小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外古诗词背诵这一主 旨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生 古诗词 背诵 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5.02.001

1 分析小学生课外古诗词背诵的价值

1.1个人价值

1.1.1 培养美感

第一,语言美。如《江雪》中“孤”、“独”二字,既给人一种清冷

的感觉,又跟“绝”、“灭”的情景形成强烈对比,显得雪野空旷、寒

冷和凄清。第二,画面美。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 行 白鹭上青天。”短短两句诗中,就有“黄”、“翠”、“白”、“青”四

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了一幅瑰丽的图景。第三,意境美。要体会

意境美,确是件不容易的事,只有进入作者的境界之中,才能引起

情感的共鸣。有感情的朗诵诗歌也是一种“美”的意境。如在朗

诵诗句“白日依山尽 ,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 目,更上一层楼。”

时,要激昂兴奋 ,在朗诵《蚕妇泪》时,就要悲伤愤慨。读得其法,

不但了解了诗中之意,还能与作者心灵相通 ,即由认识世界进而

体会 了人生 ,发挥了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审美作用。第四,旋律

美。古诗由于对仗工整,平仄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使它具有了

音乐美、韵律美。《乐记》说:“凡声之起,由人心生世,人心之动,物

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 ,故形于声。”一首优美的乐曲,能感染人,

愉悦人,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在

古诗教学中自然融洽地引入音乐的手段,并使二者完美的结合。

那么,它们就会用美来滋润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的心灵也就因此

而美化。

1.1.2 培养语感

语感 ,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也是语文水

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人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

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感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其中牵

涉到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 ,包含着理解能力 、

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诸多因素。人对语言的直觉的全体的感

受 ,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精华就是整体

感知、整体吸收,而在这一过程中语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

们知道没有积累就谈不上良好的语感的培养,所以让学生反复诵

读古诗,形成积累,可以培养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这也是培养语

感的最佳方法。诵读要求学生做到眼到、耳到、心到、口到,强调

对语言文字的直观的整体的领悟,这与语感的直觉感悟是完全一

致的,这是学生将所感觉到的规范的言语对象(古诗词)转化为基

本实践的途径。

1.1.3 提高人文素养

所谓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 ,和人文科

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 、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

质。人文素养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就是

“人文精神”。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

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人

文精神的表现之一是对他人的关怀,对人民的关爱,对国家疾苦

的悲痛。如王翰《凉州词》中的“夜光杯”、“沙场”、“征战”等等,这

些都体现出一种浓郁的边地色彩和军营生活的风味。王昌龄《出

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慨叹边塞战争不断,国

无良将,同时也表现百姓对安定的生活的渴望。通过这些诗词可

以培养学生的忧国忧民意识。人文精神的体现还表现在人与 自

然的相处中。古诗词中有大量描写 自然景观的诗词,如自居易

《忆江南》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贺知章《咏

柳》中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王维《送元二使安

西》中的“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叶绍翁《游园不值》

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等。大量阅读此类文

章,可以让他们体会大自然的博大,感受万物的奥秘,领悟人生的

真谛。从而提高学生的素养,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全面提高学

生的综合素质。

1.1.4 提高学习兴趣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 、研究

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

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 ,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

而提高学习效果。从对学习的促进来说,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原

因;从由于学习产生新的兴趣和提高原有兴趣来看,兴趣又是在

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所以,学习兴趣既是

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呵护

孩子的好奇心。小学生的好奇心十分强烈,如果老师在教授古诗

词时,插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故,则可以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化

为学习兴趣。如在背诵《三字经》中“惜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

机杼”时,可以适当的讲些孟母三迁的故事,在教授《七步诗》时,

可以插入曹植和曹丕之间的故事。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其次还

要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开阔眼界。古诗词中有很多描写春夏秋冬

不同时期大自然不同景象的古诗词,如《风》、《春晓》、《绝句》、《春

基金项 目:201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_lki)rI练计划项目,项目名称是徐州市南郊城镇结合部小学生家庭教育状况调查研究(项 目编号:201311998004),

指导教师杨年丰副教授 ,起始时间2013年5月,完成时间2015年5月。 一 1 一

Page 2: 关于小学生古诗文背诵有效方法的探究

No.1

塾 TIME EDUCATION Jan

夜喜雨》等等,老师在讲解这些古诗词时,可以带学生到大自然中

亲身体会诗中诗句所描写的情境。

1.1.5 提高写作能力

提高写作能力主要在于积累,大量诵读古诗词,可以开阔孩

子的思维。孩子们积累着诗的语言,感受着诗的情怀,懂得古人

惜墨成金,领悟词句中比喻、夸张、对 比的精妙之处 ,赏识能力得

到提高,语言底气就足了。有了底气,孩子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

思路才会开阔,想像力才会增强 ,下笔写作自然也会轻松许多。

而且,在大量诵读古诗词并理解意思的基础上,还可以将古诗词

运用于文章中,给文章增色。

1.2 社会价值

1.2.1 传承中国文化

中华诗词源自民间,是一种草根文学。古典诗词是我们祖先

智慧的结晶,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文明的核心,也是传

统文化中的奇丽瑰宝。它体现了各个朝代的精神面貌,同时它博

大精深,凝练厚重,意存高远,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

之根,只有培根固本,民族之树才能枝繁叶茂,勃发生机。

1.2.2 了解历史

古诗词大多是作者在 自己所处朝代的所见所闻以及 自己心

情的反映和体现,是较好的历史素材。小学生课外古诗词里有很

多反映朝代兴衰,社会风貌和社会习俗的古诗词。例如:曹操《蒿

里行》中的“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

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则反映了当时常年征战、遍地狼

烟,百姓流离失所 、客死异乡,田园荒芜、了无人烟的悲惨场景。

唐代杜甫的《三吏》、《三别》实录了唐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一系列

重大的事件。北宋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

惨惨戚戚。”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

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

忆山东兄弟》中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则反映了

唐朝重阳节人们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2 剖析小学生课外古诗词背诵的现状

针对当下小学生的古诗词背诵现状 ,我们对徐州市三十六中

学附属小学的小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 ,普遍反映出了当下的

小学生课外背诵现状——被迫死记硬背。

2.1从小学生的个人环境来说

根据我们发放给小学生的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

第一,大部分小学生都说,自己对古诗背诵没有兴趣,只是在

老师和父母的强制性要求下,“被背诵古诗”。他们自己对古诗一

点兴趣都没有,甚至是畏惧,导致了只知道死记硬背。

儿童发展心理学观点认为,影响儿童记忆保持时间的主要因

素有儿童对记忆对象的感知程度和儿童对记忆对象的兴趣等。

在古诗词背诵方面就具体表现为儿童对古诗词中的意象的感知

程度和对古诗词的兴趣。

小学生在低年级期间,尤其是一二年级 ,他们的无意记忆 占

主导位置,他们只对 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很好的记忆。像很多小学

生对古诗背诵本身就没有兴趣,又如何能有效地记忆呢?因为他

们对古诗词兴趣的缺乏 ,背诵的态度的消极 ,导致了背诵的效率

并不高。

第二 ,还有约50%的小学生觉得,自己背诵的古诗词根本记

不住。有的前不久刚刚记住,隔了几个小时、几天、几个月,头脑

里一片空白。

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在幼儿期,即3—7岁阶段,也可以说是

低年级阶段,儿童的记忆特点为:记得快,忘的快。该阶段儿童神

经系统可塑性高,但是缺乏经验,只有引起惊讶等产生的记忆深

刻。幼儿期潜伏期短,容易遗忘。

所以,这些小学生处于这样的年龄阶段,有着这样的记忆特

点,才会出现这些现状。

第三,小学生还普遍反映,他们不理解古诗的意思就对这些

古诗直接记忆,最后就像“小和尚念经 ,有口无心”似的背诵。

儿童发展心理学观点还认为,影,flJL童记忆保持时间的还有 一 大主要因素,即对儿童的知识经验和对记忆材料的理解程度。

在古诗词背诵方面就具体表现为儿童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程度。

小学三年级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记忆发展

上也尤为体现。7~12岁称 为儿童期,该阶段的发展主要是以下

几点:①从无意记忆占主导位置到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小

学生的有意记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的,随着学习动机

的激发,学习目的的明确,有意记忆的主导地位则愈加显著。②

从机械记忆 占主导地位向意义记忆 占主导地位发展。意义记忆

即理解记忆 ,它与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

以在幼儿期,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无法进行理解记忆,机械

记忆占主导。而在小学三年级之后 ,即儿童期开始后 ,而他的逻

辑思维能力增强,理解记忆也伴随着发展为主导地位。

根据以上的两大原因,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小学

生能够 自己自觉地理解古诗的内容 ,才能达到理解记忆的效果 ,

实现有意记忆的方法。

第四,另外,还有一小部分小学生出现这样的现象,他们的古

诗词记忆出现紊乱的现象,经常会将古诗词的作者、古诗词的诗

名和古诗词的内容混乱。不能直接对上,不能完成连贯记忆。

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的记 }乙的另一个特点是记忆不精

确。记忆内容完整性较差,容易混淆。儿童可能会以想象的内容

代替现实的内容进行记忆复述等。

针对以上四点 ,当下的小学古诗词课外背诵情况对于低年级

学生来说只是来得快去得快的文字符号,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来说

则是死记硬背的长短句。并没有在这个过程中因材施教 ,通过有

利的记忆策略对学生进行多元智力发展等。

2.2 从小学生的家庭环境来说

第一,现在很多父母一昧的接受社会的潮流,盲目地让自己

的孩子追赶当下的“古诗热潮”,强制性地要求小学生每天必备篇

目。如果没有达到目标 ,就要接受必备的体罚,如不准吃饭,罚跪

等等。

第二,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就应该理所当然地死记硬背去获

得考试中的高分,为自己争光,争得荣誉。

第三,当然,也有很多父母要求儿童背诵古诗词是为了锻炼

孩子的记忆力,为以后孩子的记忆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从 目前的学校环境来说

42o12年全曰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背颂优

秀的古诗文,其中具体推荐了小学生古诗文背诵的共 75篇。在

今年刚刚修订的《新课程标准》里,总目标中提出“在语文学习过

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 、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

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

一 2 一

Page 3: 关于小学生古诗文背诵有效方法的探究

No.1

堕 墼 塞 TIME EDUCATION Jan

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

样文化 ,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

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

方法。”这样的感情基调和教育 目标基准。

总体来说学习诵读背诵古诗词的一大根本目的在于认识中

华古代文学的价值所在,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精神态

度 ,提高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三观等。

在阶段 目标里 ,针对低年级学生列出的内容里有这样的两

点 :诵读儿歌 、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

验 ,感受语言的优美。背诵优秀诗文50篇 (段)。针对三四年级

则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

情。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

50篇(段)。五六年级的部分阶段 目标就是:阅读诗歌 ,大体把握

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

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诵读优秀诗文 ,注意通过

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

篇(段)。

于低年级学生只是要求诵读古诗以及感受体验语言的优美

以及初步的感情体验。可是却要求背诵优秀诗文50篇,在五十

篇优秀诗文中,浅近的古诗占少数,要求与任务相差甚远且有矛

盾之处。

三四年级与五六年级的目标对比,前者是初步把握内容体会

感情;后者是把握内涵 ,想象意境,接受熏陶。两者在学习能力程

度上有了一定的飞跃,但是背诵篇 目之间只相差十篇 ,这和能力

的把握上不够协调一致。

总体而言,新课改中对于小学生古诗词背诵的目标要求与之

语文学习的总目标略有出人,如何将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即完

成一定的背诵量又达到了 情感道德等多元教育的目的,是本文

后部分展开阐述的重中之重。正是因为新课改的一些 目标要求

发生的一系列偏移,导致了老师和学校的一些行为发生了本质性

的变化。

2.3.1 老师方面

学校教师一昧的追求应试教育下的升学率,加速加量地让学

生背诵记忆古诗词,没有让学生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反

倒是让学生厌倦和烦恼。在我们的调查中,学生们纷纷说,老师

每天都检查 ,如果不合格 ,还会被体罚,如罚站,或抄写50遍。

2.3.2 学校方面

各个学校也为了昧的追求应试教育下的升学率以及所谓的

特色办学,加强对学生古诗背诵的检查,尤其体现在各类考试试

卷中。

2.4 从 目前的社会环境来说

第一 ,社会一昧的为了提升表面性的国民素质,国民形象等,

让儿童大量背诵各类经书。经书中宣扬道德礼仪教育的尚可接

受,但其中的三纲五常等封建思想在当下的社会发展中是应该去

除的糟粕,一定要吸取古诗中的“精华”,并且将其发扬光大。

第二,还有时下热门的国学热和少儿读经热 ,都普遍反映了

当下的小学生课外背诵现状——被迫死记硬背。

最近还听说了,有的学校现在还出现了“小学生古诗考级”之

说,根据小学生能够背诵的篇目,来给小学生颁发不同的古诗等

级证书。

第三,我国现代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现状,普遍采用死

记硬背法,不注重学习中的理解能力的锻炼。这样的社会风气和

长久的学习习惯 ,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小学生古诗背诵的方式和方

法。

第四,现代社会重视教育,有关教育机构还经常举办一些关

于古诗背诵的竞赛,很多孩子和家长出于希望多拿证书和奖状的

目的,经常参加此类关于古诗背诵的比赛,这在不知不觉中,也加

强了社会对小学生古诗词背诵的要求。

以上便是我们对小学生古诗背诵现状的调查结果的分析和

现状的剖析。

3 古诗文背诵的有效性方法

3.1基于古诗词课外背诵的特色教学开发

3.1.1跟着古诗词去旅游

古诗词中对于各座城市的描写有很多,例如金陵(南京),杭

州,洛阳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现有的条件下无法带领学生

行万里路,只能在读万卷书的基础上“行万里路”。在古诗之后附

上相关城市的简介,历史 ,以及标志性建筑 、美食美景的图片等,

让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了解相关城市的风土人情,以图片等刺激

学生的思维和记忆 ,让她们产生深刻印象,从而不仅增加了古诗

词背诵的趣味性即兴趣,也提高了古诗词背诵的效果。该校本课

程的开发,可以使学生在课外阶段,没有老师的指导下,自发产生

兴趣从而 自主背诵学习。

3.1.2 美术与古诗词的融汇

诗可以成画,画可以作诗。各年龄段学生对于简单的涂鸦都

具有浓厚的兴趣 ,部分学生对于美术具有强烈兴趣。针对该情

况,可以设计与美术课相结合的校本课程。如在教学《咏鹅》一诗

时,“曲项向天歌”,用白色粉笔画出一只鹅的轮廓;“白毛浮绿

水”,用绿色粉笔点染一池清水,再用白色粉笔淡淡地点出雪白的

鹅毛;“红掌拨清波”,用红色粉笔勾出浓浓的冠、红掌。从而使得

整首诗活脱脱展现于黑板之上。最后在画旁附上诗句。这样诗

画相配,激起学生浓厚兴趣之余,也一下子将学生投入诗境之中,

使得学生迅速对诗有了大概理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

定期举办一些诗画展,让学生 自己去学习古诗 ,用绘画的方式来

展现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度。通过为古诗配图,通过为古诗作画这

种方式可以增加古诗词在学生脑海里的印象,增加学生对古诗词

的感兴趣程度和理解程度,从而在课外提高古诗词背诵效率。

3.1.3 音乐与古诗的融合

就艺术起源讲 ,诗、乐原本一体 ,或者说诗歌、舞 、乐原本三位 一 体,早在古代,诗人们就以音乐这种形式来传颂古诗。诗词与

音乐联称并举是从《诗经》开始的,诗经、楚辞、汉魏南北朝乐府、

唐律绝、宋词都是合乐诗。可见,古诗与音乐从一开始就结合在

了一起,在历史的潮流中相互依附、荣辱与共。音乐与古诗词的

融合,对音乐而言,古诗词丰富了音乐的内涵,给予了音乐在传承

上的意义 、提供了音乐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对古诗词而言,音乐

的律动美有利于古诗词更为广泛的传诵 ,同时也增加了我们对传

统文化的关怀与热爱;它们的交相辉映,满足了我们的审美需要,

提供了我们对古诗词背诵的有效方法。在现在的乐坛中已经有

不少关于古诗词的音乐了,如儿童歌谣《唐诗三百首》、王菲的《水

调歌头》等等。教师和家长可以采取这种方式让孩子在课堂中、

平时的生活中陶冶情操的同时学习古诗词。古诗词歌曲的教学

能让中国的孩子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幼年时

期依靠音乐帮助所掌握和学到的东西让人难以遗忘 、终生受益。

一 3 一

Page 4: 关于小学生古诗文背诵有效方法的探究

No.1 TIME EDUCAT10N dan

3.1.4 以演现古诗

小学生是活泼好动,爱表现的,学校应该创设一个轻松 、愉

快、开放的平台让他们尽情发挥,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通过表演

的形式来展示对古诗词的学习成果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

法。表演可以化抽象的文字为生动直观的形象 ,可以加深学生对

古诗的理解、感悟和体验,还可以在表演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结

合作意识。因而适时地在课堂中、在学校活动中多增加一些这样

的教学是很有意义的。早在200"/年杭州就率先举办了小学生古

诗词表演大赛,在该大赛中《游子吟》、《江南风》等纷纷获一等

奖。学生们在表演中感受到古诗词魅力的同时,更加增强了对中

华文化的热爱。

3.1.5 古诗词世界中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

古诗词中引用了大量的古代德育典故,传诵古诗的同时要深

刻挖掘古诗中蕴含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可以进行相关小故事

的讲述,使之生动形象化,更加易使学生理解古诗词中的深刻涵

义。不仅有利于记忆的深刻性,而且同时有利于开展的德育教

育。这样更容易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并牢记在心。比如孟郊的

《游子吟》中:“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教导学生要孝顺父母,

懂得感恩回报。又如《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等诗篇,联系孩

子的实际生活 ,教育孩子要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以诚待人。

3.2 学校制定科学的背诵策略以及内容

第一 ,古诗文教学最主要的方式是背诵积累。任何一种学习

都离不开良好的学习环境,只有处在浓浓的古风古韵中,学生才

能受感染、受驱动。为此,设立一个“古风古韵”活动角。号召学

生每天利用晨读课、课余时间,在“古风古韵”吟诵诗词,让古诗词

的诵读声充满校园,成为一首最美的乐曲;校园里开辟一个“我会

学古诗”橱窗,提供学生展示 自己关于古诗文学习成果的基地,让

学生在你追我赶中学古诗,让学生在分享学习成果中学古诗;在

“古风古韵”活动角,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古诗词学习情况定期举

办一些趣味活动。如古诗词接龙 ,看谁背得熟;赛诗会,看谁背得

多;诵诗会,看谁吟得好;举办诗词赏析、学习诗词体会小讲座

等。让一次次丰富多彩的活动转化为一股股催动学生诵读古诗

词的动力。在推行古香古韵活动角时,首先,以学习古诗为主,趣

味活动为辅。小学诵读古诗词的目的在于积累语言、学习道理、

传承文化 、增强语感、提高文学素养。所以,重点要放在引导学生

大致了解诗词大意,然后去美读背诵 、感悟。学生读得琅琅上 口、

有滋有味,这就达到 目的了而不必像正规教学古诗那样字字理

解,句句领会。其次,注重反馈,及时鼓励。学习要有适当的压力

才有学习的动力,学习积累了一两首古诗词后就要及时检查,人

人过背诵关。小学生的记忆特点是记得快,也忘得快,因此,还要

经常开展学习回乐见,形式多样的背诵活动。

第二,对于不同的年级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措施。根据

记忆曲线和学生在不同年龄段的 i1,理特点、记忆特点来制定科学

性的可行性的古诗词背诵内容和策略等。针对低年级学生,应当

选取简单的古诗词。这里的简单不仅指少量的生词量,琅琅上口

的韵律,同时还指该阶段儿童可以浅显理解的古诗词。有效背诵

需要两个相互联系的条件:熟读和背诵。背诵的基础是理解。对

于低年级学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

而涕下”的复杂感情是难 以理解 的,虽然古诗琅琅上 口,易于背

诵,但是背诵而成的只是一堆文字符号,并没有其他实质性内容,

更没有体现教育的意义,学习的意义价值所在。《赋得古原草送

别》中前四句可以作为独体理解背诵,其古诗的深层涵义在于后

四句,只有理解后四句的托物言志之情再理解前四句方可体会出

深刻之感。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背诵前四句古诗,知晓野火烧

不尽春草这一自然知识即可。而对于高年级学生,要求在背诵的

基础上注意诗文的声调,节奏,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

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 、人生的有益启示。所以针对不

同的年龄阶段的学生,背诵的内容选择上一定要慎重和合理。

第三,研究表明,在人类大脑记忆过程中,在某一时间内,会

形成三种记忆 ,即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联想记忆。三种记忆同

时作用所需记忆的事物,并随着天数的变化,记忆过程生成了曲

线。科学利用三种记忆类型的特点。以及根据记忆曲线制定合理

的诵读时问规律有益于学生提高古诗词背诵效率。对于古诗问

背诵,早起晨读,睡前朗读 ,会使得记忆更加持久。

3.3 家庭辅助背诵的相关措施

3.3.1 通过古诗词进行天气预报

藏在古诗文中的气象秘密有很多,古诗词中含有大量描写烈

日,大风,大雨等天气的语句。比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

处处蛙”形象地刻画了春末夏初梅子黄时的节令特点。唐朝诗人

杜牧的《清明》中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的佳

句,反映了每年清明前后 ,正值大陆上冷 、暖两股空气的势力相

当,相持滞 留在江南或者华南一带 ,造成当地连绵不断的霏霏细

雨的天气现象。可以在家中绘制引用古诗词句代表各类天气情

况的预报板 ,不仅使学生每 日温习,且使学生为 日后写作引用该

类诗句有了坚实基础。

3.3.2通过古诗词进行节假日播报

“爆竹声中一岁除”此类隐含节假日的诗句也比比皆是,家长

可以在节假日应景提出诗句,引导孩子再多背一些相关的诗句。

这样不仅提高了过节的文化质量,同时使古诗文生活化,更加贴

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缩短学生与古代文学之间的差距感。

3.3.3 通过古诗词辅助各类科普解释

学生在小学阶段也处在一个对世界不断认知的过程中,在此

阶段会认识各类动植物等,电视媒体也会放映诸如《动物世界》的

科普视频,古诗词同样可以给予学生以动植物等种类的形象。“鹅

鹅鹅”就是一列典范 ,古诗将鹅的形象动作刻画得淋淋尽致 ,栩栩

如生 ,使鹅的形象深入人心。还比如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 自

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物体内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作

无规则的运动。这是气体分子的扩散现象。船到江心抛锚迟,悬

崖勒马早已晚。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即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

性质。所以说船到江心很难停下。这样,不仅使学生更好的掌握

古诗文的背诵,提高背诵效果 ,同时也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科普

知识,实为佳策。

4 总结

本文从古诗文背诵的历史价值,背诵意义以及联系目前古诗

文背诵的实际现状,根据我小组的实践探究得出几点背诵古诗文

的措施方式。上述方法阐述实则个人建议,具体的时效性还有待

于实践的检验。但针对于目前教育对于古诗文死板僵硬的背诵

模式,实属一大创新之举,有推行的价值意义。

作者简介:左武萍(1993一),女,徐 H工程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

院本科生在读,江苏徐州 221000

黄莺(1993-),女,徐州工程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在

读,江苏徐州 221000

一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