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信信信信信 信信信信信 信信信 信信信

信仰与人生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信仰与人生. 温金玉. 提要. 一、信仰建设与和谐家园 二、传统文化与公众信仰 三、心灵安顿与生命关怀. 一、信仰建设与和谐家园.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 文化是民族的血 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 建设创新型 国家,必须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 统,大力增强全民族的自强自尊精神, 大力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 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 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 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 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信仰与人生

信仰与人生信仰与人生

温金玉温金玉

Page 2: 信仰与人生

提要

一、信仰建设与和谐家园二、传统文化与公众信仰三、心灵安顿与生命关怀

Page 3: 信仰与人生

23/4/19 3

一、信仰建设与和谐家园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增强全民族的自强自尊精神,大力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Page 4: 信仰与人生

23/4/19 4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Page 5: 信仰与人生

当今社会道德扫描

Page 6: 信仰与人生

有人发文认为:中国改革开放 30年来,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均收入的直线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变,但同时也应看到精神层面与道德领域的缺失与困惑。经济快速发展了……与此同时,我们的内心又越来越脆弱,精神家园越来越荒芜,我们的核心价值观迷失在GDP上升的曲线中,很多时候分不清什么需要尊重,什么需要坚持……

Page 7: 信仰与人生

拷问诚信

在中国人心目中,诚信,就是一种近似天道的道德底线与人格基石。早在2 000年前,孔子就感叹:“人之无信,不知其

可。”言必信,行必果,是中国文化的操守。

Page 8: 信仰与人生

诚信教育与诚信管理

诚信教育要同时辅之以诚信管理。诚信教育虽然重要,但是有时仅靠教育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需要加强诚信管理,特别是要建立相应的诚信制度、诚信机制和诚信措施。

23/4/19 8

Page 9: 信仰与人生

靠什么面对

“中国教育最危险的信号”

23/4/19 9

Page 10: 信仰与人生

人要有“敬畏心”

不慕天堂,不惧地狱,天不怕、地不怕、神不怕、鬼不怕!什么都不怕,“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如果人们什么都不怕,那么人自身就会变得很可怕!

23/4/19 10

Page 11: 信仰与人生

信仰缺失导致肆无忌惮

中国改革开放 30年来成果斐然,但在歌舞升平的经济繁荣背后,却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信仰缺失危机,出现了诸如单纯物质追求、精神文明荒废、拜金主义严重、道德衰落、腐败猖獗等问题。这些仅在三十年多前还会令人感觉耸人听闻的道德沦丧行为,如今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社会常态。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安伦认为:当今难以找到任何国家的国民会如此肆无忌惮地不受伦理制约,道德衰败无论从程度上还是规模上都超过了中国以往任何朝代。我国的公民道德体系已经到了亟待重新建设的关键时刻。

23/4/19 11

Page 12: 信仰与人生

道德的源头是信仰。没有信仰就没有道德底线。信仰是一个人活着的精神寄托。没有真正的信仰,人们就没有正义感责任感,就会无所顾忌,无所敬畏,无有廉耻。信仰指向的是“意义”,并赋予人的生命以意义。因

为人的存在是需要意义的。

23/4/19 12

Page 13: 信仰与人生

提升国家“软实力”

上世纪 80年代,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中国不可能成为世界大国。”为什么?她说因为中国没有

一个可以输出的主流意识形态。

23/4/19 13

Page 14: 信仰与人生

信仰为何重要?同样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日前表示,在任何一个经济上繁荣起来的国家,都面临两个挑战,一个是如果确保经济发展成果为所有人分享,而不是只成为部分人的囊中物,另一个是,如何确保这个社会也有一些精神性的、价值观的追求,而不仅仅专注于物质上的丰裕。他认为这两个问题也正是当今中国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布莱尔强调,在不同地区,人们对于宗教的关注度不同。例如,根据一项民意调查, 30%多的英国受访者表示宗教对自己“重要”或“非常重要”,美国的这个比例为 60%多,中东地区则为 90%多。“如果达到了这么高的程度,那么你必须意识到,只有理解宗教问题才能理解中东。”

23/4/19 14

Page 15: 信仰与人生

他表示,随着物质上的繁荣,人们会更多思考一些精神性的东西,而这是经济增长中的中国所必须关注的。所有强劲的、健康的社会都拥有某些所有人共享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是必须存在的,而且不一定要来自宗教。因此,中国不仅要重新发现 20世纪共产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公平、平等等价值观,还要重新发掘过去的漫长历史中所拥有的那些价值观,儒家学说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如果一个社会只关心经济增长和赚钱,那将是危险的。”

23/4/19 15

Page 16: 信仰与人生

信仰界定 信仰,又作仰信。信心瞻仰之意。信,信奉。仰,仰慕。信

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有学者定义为信仰是对价值确定性的追求。

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信仰,是人们对于世界及人生的总看法和总方针,它是一种精神纽带,是一个组织或阶层,一个社会或国家的成员团结奋进的精神基础和精神动力,具有生活价值的定向功能,社会秩序的控制功能,社会力量的凝聚功能,行为选择的动力功能。

23/4/19 16

Page 17: 信仰与人生

宗教信仰是世界普遍性的存在

信仰宗教不信宗教者

宗教是世界上十分普遍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据根据美国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 Pew Research Center)发表的最新《全球宗教景观》报告,在全球 69亿人口中,有84% 的人( 58亿人)有宗教信仰,其中,基督徒占 32% 、穆斯林 23% 、印度教徒 15% 、佛教徒 7% ,至于没有宗教信仰的 10亿人中,有 62% 的人住在中国。

Page 18: 信仰与人生

如果不知道信仰就去看看哭墙 哭墙,犹太民族历史上第二圣殿遗留的唯一一段城墙,

一千多年来,它始终是犹太民族的精神支柱。 追溯犹太人的历史,第二圣殿的被毁是一道悲伤的分界线。在此之前,犹太人与所有民族一样,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那是上帝赐予犹太人的“应许之地”,然而罗马统治者在公元 70 年以后将犹太人赶出自己的家园,并最终摧毁第二圣殿,犹太人开始近 2000多年的流浪。然而,在犹太人心中,重返家园的梦想从未磨灭。无论犹太人身处何地,他们在礼拜时都必将朝着哭墙的方向。

23/4/19 18

Page 19: 信仰与人生

信仰人群的变革 旧三多:老人多、病人多、妇女多。 新三多:高职多、高薪多、高知多。 29% 的中国百万富翁是佛教徒,而中国全国只有 18%

的人口信奉佛教。 新财富 500富人:有 30% 信仰佛教。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富人开始争做有信仰的人,皈依各

种宗教。公开资料显示,富人中,有 30% 信仰佛教, 7%信仰基督教,另有 3%信奉伊斯兰教等。这些信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处世哲学,也无可避免地渗透入企业管理。

23/4/19 19

Page 20: 信仰与人生

你是否相信? 西柏坡纪念馆里,至今仍陈列着这样一张字条,上面写着:  把最后一碗米用作军粮,  把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  把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  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上战场…… 在规模空前的淮海战役中,仅 65天,蒋介石 80万精锐之师就有近 56万被歼灭。其中, 150万支前民工、 41万辆小推车,确保了源源不断的后勤供给,构成了一道壮丽的景观。对此,陈毅元帅曾感慨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23/4/19 20

Page 21: 信仰与人生

相信有骨肉相连的亲情 相信有生死不渝的友情 相信有刻骨铭心的爱情

只有重构社会信任的氛围和文化土壤,人与人之间多一点亲情、少一点私利,多一点真诚、少一点猜疑,我们才能享受来到人世因相遇、相识、相知而得到的这份缘分,以及这份缘带给我们的那份美好和温馨。

23/4/19 21

Page 22: 信仰与人生

十八大的信念

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

23/4/19 22

Page 23: 信仰与人生

二、传统文化与公众信仰

Page 24: 信仰与人生

儒学与终极关怀

儒家的传统:“圣人语常而不语怪,语德而不语力,语治而不语乱,语人而不语神。”

子不语怪力乱神。 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祭神如神在、敬鬼神而远之。 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3/4/19 24

Page 25: 信仰与人生

23/4/19 25

《论语 ·为政》: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精神修养的发展过程。

Page 26: 信仰与人生

读书的目的在于明理

教育的宗旨在于做人

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四书》应当依照《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次序来读。

23/4/19 26

Page 27: 信仰与人生

次读《论语》,以立根本。《论语》是孔门诸弟子答问的记录,孔子的语默静动皆有记载,最为亲切可信。儒家思想的精义亦囊括其中。次读《论语》,可以从中了解与体悟圣人中正平和之道。

23/4/19 27

Page 28: 信仰与人生

再读《孟子》,以激其发越。《孟子》言:“吾养吾浩然之气。”《孟子》的文气极为雄壮,如孟子其人,势如泰山。儒家以孔子发端,孟子畅其源流。朱子以《孟子》次《论语》,是在学者大根大本确立之后,激发其昂扬的志气。如《易 ·乾》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读《孟子》,以激其发越,即是期望通过阅读《孟子》来激发学者乾健不已的精神。

23/4/19 28

Page 29: 信仰与人生

最后读《中庸》,以尽其精微。《中庸》一书难读,初学者未当理会。需要在其他三书都读完了,于其中道理都有所了悟之后再来读。朱子在《中庸章句》中称其为“孔门传授心法”,“ 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因此,《中庸》的道理非常精奥,要放在最后来研究。

23/4/19 29

Page 30: 信仰与人生

儒家的“仁爱”学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选贤与能,天下

为公。 ——《礼运》 “仁者,人也;从人,从二。”

23/4/19 30

Page 31: 信仰与人生

道家与终极关怀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 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 ,强字之曰道。

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庄子 ·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这是道家对终极关怀的态度。23/4/19 31

Page 32: 信仰与人生

自然无为老子讲:“大道废, 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礼也者,忠信之薄而后乱之首。”庄子说:“有亲,非仁也。” “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于江湖。”

23/4/19 32

Page 33: 信仰与人生

23/4/19 33

佛学的终极关怀

Page 34: 信仰与人生

23/4/19 34

诸行无常诸行无常:「诸行」是指一切事物和一切现象;「行」又有迁流、转变的意思。世间上一切形形色色的事物,没有一样是常住不变的;没有一样不是在剎那剎那之间迁流、转变。因为世间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所生的诸法,空无自性,它随着缘聚而生,缘散而灭。譬如有情世间的人有生老病死的现象,器世间的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的演变,心念有生住异灭的变化。因此,一切法在时间上是剎那不住,念念生灭﹔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现在的即生即灭,它是三世迁流不住的,所以说「诸行无常」。

Page 35: 信仰与人生

23/4/19 35

诸法无我诸法无我:「我」是主宰和实体的意思,能够称「我」的,必须具有恒常的、主宰的、不变的、自在的。但是,世间一切有为法、无为法,并无独立的、不变的实体或主宰者。譬如,一般人执着为「我」的身体,是依烦恼业缘、五蕴诸法所成,是虚幻不实的,如梁柱瓦椽和合而有房舍,离开梁柱瓦椽则别无房舍,因此「我」只是假名而已,并无实体。再如世间一切事事物物,也是依靠种种条件因缘而生成,没有本来固有的独立本性,也就是空无自性,因此说「诸法无我」。

Page 36: 信仰与人生

23/4/19 36

涅槃寂靜

涅槃寂静:「涅槃」是四圣谛 -苦、集、灭、道中的「灭谛」,是破除贪瞋痴,断灭一切烦恼、痛苦、人我等无明火焰,而达于寂灭无染,充满快乐、光明、自由自在的境界,也就是身无恶行、心无恶念,身心俱寂的一种解脱境界。

Page 37: 信仰与人生

如何才是修道人 从前有位老妇人,建了座茅庵,供着一个禅僧修行多年。 一天她想试一试这位修行人禅定工夫怎样了,便让自己的孙女送饭,并嘱咐了几句话叫她这么去做。

那少女抱住和尚说:“你喜欢我吗?” 不料那和尚却冷冰冰地用偈语答道: “枯木倚寒岩, 三冬无暖气!” 少女回报了这情形后,老妇人叹了口气说:“想不到我二十

年供养,只得个无情俗汉!”她赶走了和尚,放把火把茅庵烧了。

23/4/19 37

Page 38: 信仰与人生

因果律是释迦牟尼佛亲口宣说的真理!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有痛苦,就说明这个人的内心一定有和这个痛苦相对应的恶存在。如果一个人的内心已经没有任何恶,那么这个人的心灵是根本不会感到痛苦的。如果没有不净的心念,那么也就不会有那样恐怖的举动。

六祖慧能大师曰:“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

23/4/19 38

Page 39: 信仰与人生

三教互补 儒家关切社会的治理,道家关怀生命自然状态的保持,佛家关心人生痛苦的解除。故此,历史上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和儒家入世,道家隐世,佛家出世之说。儒、道、佛三家虽各有所重而相径庭,然仍能融合会通,相济相补,和而不同,构成彼此共存共荣的文化格局,长期以来支配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中国文化形成儒、道、佛三大脉络,共同撑起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天空。

《周易》中有一句名言,叫“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体现出中国的人文传统、人文精神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完善社会、完善人生。

23/4/19 39

Page 40: 信仰与人生

尊重传统文化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并提出“要全面认识

祖国传统文化,……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23/4/19 40

Page 41: 信仰与人生

23/4/19 41

三、心灵安顿与生命关怀

传统文化使人学会谦卑,以更虔诚的姿态去面对生命和无常。

Page 42: 信仰与人生

1.生死观 生死是人生命过程的两道门,从一道门进来,又从一道门出去。

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

黑夜赋予我们黑色的眼睛,而我们却会用它寻找光明。死亡只是证明我们曾经活过。

23/4/19 42

Page 43: 信仰与人生

2.情爱观

23/4/19 43

Page 44: 信仰与人生

3.世界观

23/4/19 44

Page 45: 信仰与人生

4.人生观

Page 46: 信仰与人生

23/4/19 46

5.生活观

一日平安,一日感谢。

Page 47: 信仰与人生

23/4/19 47

祝大家身心自在!

23/4/19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