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 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2008-4-8 2008-4-8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张汝恩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 所数据中心数据室 2008-4-8. 分四部分 :. 第一部分: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发展概况 第二部分:标引基本知识及 《 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 》 ( MeSH )的简介 第三部分: 《 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 》 ( 2007 版)简介 第四部分: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方法. 第一部分: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发展概况.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张汝恩张汝恩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数据中心数据室所数据中心数据室

2008-4-82008-4-8

Page 2: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分四部分 :

• 第一部分: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发展概况• 第二部分:标引基本知识及《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 ( MeSH )的简介• 第三部分:《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 2007 版)简介• 第四部分: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方法

Page 3: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第一部分: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发展概况• 1984 年,我所开始中医药学文献数据库研制工作,同时着手中医药学专业主题词表的编纂。两项任务同步进行,使词表的编写牢牢扎根于文献标引实践,从而大大提高了词表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在吴兰成教授的带领下 ,经过近四年的反复实践、研究和编写,《中医药学主题词表》 1987版终于问世。

• 该词表出版后获得广泛应用。此后经过数年的实践,在对近 30万篇中医药学文献标引(目前己标引近 80万篇)与检索应用基础上,于 1996 年出版了词表的修订版,并以机读版和印刷版两种形式出版,更名为《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该表与其第一版相似和《汉语主题词表》以及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主题词表》( MeSH )相兼容,保证了其自身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成为目前使用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中医药学主题词表。它是国内中西医药大型数据库建设的支撑。

Page 4: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自 2002 年以来,由于科技部重点课题 -基础性工作的建库需要,中医药文献数据库的标引工作进行了大的变革,由一地标引人员局域网内的单点加工,变为全国范围内异地远程多点分中心加工。几年来,共有十几个分中心的科研人员参加了中医药文献的标引培训,并承担了大部分标引工作,完成了 2005——2007 年 650 种中西医期刊中的近 20万篇的标引任务,同时使标引工作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培养了一支专业的中医药文献标引、审校队伍。

• 随着中医药文献标引工作的普及和发展,随着标引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各种管理制度的完善,对我们的标引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保证标引的准确性、一致性,实现查全率、查准率,为提供全方位、多角度、快速准确的查询检索功能,是每个标引人员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的。

Page 5: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第二部分:什么是标引 ? 它和检索的关系 ?

• 一一 . . 标引的概念 标引的概念 • 我国国家标准局 GB3860-83 《文献主题标

引规则》对标引的定义是 : • 标引--是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从自然语言

转换成规范化的检索语言的过程。对文献给予分类号标识的过程称为分类标引;给予主题词标识的过程,称为主题标引。

Page 6: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二 . 标引的类型标引的类型• 关于文献标引方式的种类,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

的划分标准,每一种标引方式,都反映了某种特征属性的划分要求。

• 从文献的不同检索方式 • 从标引的不同动作者 • 从使用的检索标识规范化程度 • 从标引的不同组织形式 • 从文献标引结果是否恰当• 从标引的深浅程度

Page 7: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三 . 标引和检索的关系

• 1. 信息检索的概念

• 信息检索:狭义的解释就是指根据用户特定的情报需求,从检索系统中查找文献线索的过程。

Page 8: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2. 标引和检索的关系• 标引和检索的关系:• 标引的目的是建立检索系统,而检索系统的建立也

必须依赖于标引。所以,标引是手段,检索是目的,标引是为检索服务的。

Page 9: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 MeSH )的简介

• 一 . 主题词表的概念 • 二 . MeSH 的收词 • 三 . MeSH 的结构 • 四 . 医学主题标引的总原则

Page 10: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一 . 主题词表的概念• 主题词表的概念

• 主题词表也称叙词表。它是将文献标引人员或用户的自然语言转换成规范化名词术语的一种术语控制工具;是概括各门或某一门学科领域,并由语义相关、族性相关的术语组成的规范化的动态词典。

• 主题词表的作用

• 1. 对主题词法的实施起管理作用。主题词表就是提供现行的、与事物概念唯一对应的、标准的标引—检索用词的权威性词表。

• 2. 保证文献的作者、标引者和检索者之间用词一致。• 3. 编排和组织检索工具。

Page 11: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主题词表的结构

• 主题词表一般是由一个主表和若干个辅表构成。• 主表是其主体,包括主题词的完整注释,可以独立

存在。• 辅表则是为了帮助主表的使用而编制的各种辅助索

引,只能和主表配合使用。

Page 12: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二 . 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 MeSH )的收词

• 《医学主题词表》是由 NLM (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于 1963年编制的世界知名的医学叙词表,其结构由一个主表和若干个辅表构成。

• 主表: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英汉对照) • 辅表:• 医学主题词轮排表(仅有机读版)• 树状结构表(分类索引)• 汉语索引

Page 13: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一、收词数量和种类

• (一)数量• 到 2007年为止,共收录医学主题词 22,997 个,入口词 24,505个。

• (二)种类• 1.叙词• 2.款目词,也称入口词。• 3.非主题词,也称类目词。• 4 .副主题词。

Page 14: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二、收词原则

1.稳定性:决定一旦作出,就应当尽量保持稳定。 2.正确性:符合本国语言的构词法及有关语言、文字方面的规定。 3.单义性 :指在专业范围内一个词汇应该只表示一个概念。 4. 系统性:应有一定的层次结构,能够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基本

关系。 5. 简明性:尽可能简短明了、易读易记、易输易检。 6. 成族性:例如:“皮炎”可以派生出“皮炎,剥脱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刺激性”、“皮炎,光毒性”、“皮炎,光变应性”、“皮炎,药物性”、“皮炎,脂溢性”等词。

7. 必须由专家推荐和审定 。

Page 15: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三、 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的结构

• 《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是医学主题词表的主表,其中每个主题词下都有完整的主题词款目结构,款目结构是注释字顺表中主题词的基本结构单元,它包括起标目作用的主题词,树状结构号,注释系统和参照系统四部分。

Page 16: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MeSH树状结构表

为了显示主题词的学科体系, MeSH 将字顺表中的主题词按学科从分类角度进行划分,编制了分类索引。该索引将 22,997 个主题词划分成 16 个大类。再从大类展开,分为 114个二级类目,各子类目下又逐级展开,层层划分,最多可达 11级。

Page 17: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四、医学主题标引的总原则(一)真实性 必须标引在手的全文文献,而非文摘性文

献。(二)客观性 必须忠实于原文,根据作者的意愿标引,

而非标引者自己的判断。(三)全面性 标引深度要适当,分配的主题词应尽量全面反映文献各个方面的内容,以适应文献的实际情况和不同检索者的需求。

(四)准确性 包括分析准确,尤其是隐含概念的分析要准确; MeSH 转换准确,即所选词必须是 MeSH 中的正式主题词,其书写形式、组配方式均要与 MeSH一致。

Page 18: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五)专指性 根据文献论述的实质内容,在分析和转换主题概念时,首先选用词表中与之完全对应的、最专指、最恰当的主题词标引,即不随意扩大,也不特意缩小主题概念。

(六)一致性 对于内容相同的文献,选词时同一标引员在不同的时间,不同标引员在同一或不同时间均应力争保持一致。

Page 19: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选词原则选词原则• (一)首选专指词(一)首选专指词 首先选用与原文献主题概念完全对应的、最首先选用与原文献主题概念完全对应的、最专指的主题词。此条与基本原则的第专指的主题词。此条与基本原则的第 55 条专指性原则一致。条专指性原则一致。

• (二)次选组配词 当无完全对应的主题词时,则选用主题词与(二)次选组配词 当无完全对应的主题词时,则选用主题词与副主题词组配或主题词与主题词组配的方式进行表达。副主题词组配或主题词与主题词组配的方式进行表达。

• (三)选择上位词或靠近义词(甚至反义词) 当不能采用组配标引时,可直接选用与文献主题概念临近的上位词或靠一个近义词标引。

• (四)自由词 对于无法使用上述方法标引的概念,尤其是反映某学科领域最新进展的新概念、新术语等,可以直接采用自由词标引,但要将这些词输入标引工作单的自由词字段。

Page 20: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MeSH 的局限性

1.质或量的程度(中毒除外)也不能反映副作用的作用程度。

2.时间关系(“时间因素”这个主题词除外),不能反映早或 晚,经常或罕见等概念。

3. 原发与继发(肿瘤除外)。 4.较大或较小以及颜色等。 5.上或下,左或右的关系。 6.除了几种规定的手术术式有专指主题词(如…切除

术,…造口术、…分流术等)外,不少术式均未列为主题词。

7.药物治疗的量。 8. 有关中医中药的主题词极少。

Page 21: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概念组配

• 第一、 组配和概念组配 • 第二、 概念组配的方法和类型

Page 22: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第一 组配和概念组配• 一、概念

(一)组配 在标引过程中,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词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加以组织以表达文献的复合主题内容,叫做组配。

• 例如:胃溃疡出血 胃溃疡 + 出血

腿骨折 腿 + 骨折

Page 23: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二)概念组配

• 是指用能够确切表达复合概念词构成成份的各个主题词的组配,来表达复合概念含义的一种方法,它不着重于字面上是否与自然语言的复合词形相符。

• 例如: 腿骨折 例如: 腿骨折 • 腿损伤 腿损伤 + + 骨折骨折• 腿 腿 + + 骨折骨折

• 胃溃疡出血 胃溃疡出血 • 胃溃疡 胃溃疡 + + 消化性溃疡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 胃溃疡 胃溃疡 + + 出血 出血

Page 24: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二、基本原理

• 所谓确切表达是要求组配所选的词必须是欲表达的所谓确切表达是要求组配所选的词必须是欲表达的复合概念最邻近的上位概念。即叙词要求的组配是概复合概念最邻近的上位概念。即叙词要求的组配是概念组配,而非字面组配。念组配,而非字面组配。

• 例: 腿骨折 例: 腿骨折 • 腿损伤 腿损伤 + + 骨折 骨折 • 胃溃疡出血 胃溃疡出血 • 胃溃疡 胃溃疡 + + 消化性溃疡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

Page 25: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第二 概念组配的方法• 一、概念相交• 是指两个表达相同性质(同类的)概念的主题词之

间的逻辑组配。如两个词表达的概念都是器官,都是疾病,都是化学物质等等。

• 例如: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脏病( C类) • 心肌炎 (C类 ) • 病毒信使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病毒 (D类 )• 核糖核酸,信使 (D类 )

Page 26: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二、概念限定

• 也称方面组配。是指两个不同性质(不同类的)概念主题词之间的组配。其中一个表示事物,另一个则表示事物的某一方面。其组配方式可以是主题词和副主题词组配,也可以是主题词和主题词组配。

• 例如: 肾畸形、 锰中毒、 锌缺乏 • 主 + 副组配 肾 /畸形,锰 /中毒,锌 /缺乏

• 主 +主组配• 食管异物 食管( A类) + 异物( C类) • 贲门肿瘤 贲门( A类) + 胃肿瘤( C类)

Page 27: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三、组配优先级

• 许多复合概念词在进行组配时常常可以同时采用上述两种组配方式。

• 例如:胰腺坏死,可以标引• 胰腺疾病( C类) + 坏死( C类)• 也可以标引• 胰腺( A类) + 坏死( C类)• 思考:哪组标引是正确的?为什么?

Page 28: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1) 先组主题词• 是指词表事先组配好的主题词类型。对于文献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些复合概念词,为保证检准率,词表事先将其组配好,标引时必须首选。

• 例如: • 阴虚火旺的病机探讨     阴虚火旺 /中医病机

  

四、概念组配的类型

Page 29: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2) 主题词 + 副主题词• 是用副主题词限定主题词的组配类型,也称

方面组配。这类组配仅用于概念限定。• 例如 :• 活血祛瘀药治疗胸痹探讨• 胸痹 /中医药疗法• 活血祛瘀药 / 治疗应用• 新腕踝针治疗消渴 60例• 消渴 /针灸疗法• 腕踝针 /方法

Page 30: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3) 主题词 +主题词• 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主题词的组配,来表达某

一复合概念的类型,采用概念相交或概念限定均可,但首选概念相交。

• 例如 :• 肾虚血瘀与衰老的关系 肾虚 血瘀 衰老• 《伤寒论》救逆思想初探     《伤寒论》     回阳救逆

Page 31: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4) 主题词 +特征词• 是指需要特征词来补充组配的类型,也称主特组配。• 例如:• 老年血虚证血液流变学变化规律初探 血虚 /血液 血液流变学 老年人(特征词) 人类(特征词)• 女性肩凝症的辨证分型 肩凝症 /诊断 辨证分型 女(雌)性(特征词) 人类(特征词)

Page 32: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副主题词概述 • 一、概念

• 副主题词 :• 也称限定词。是指明主题词所论述的重点课题的

自然范畴或通常发生的某一方面,对主题概念起限定作用的一类词汇。

• 截至 2008年, MeSH拥有副主题词 83 个。副主题词加在主题词之后,两者之间用“ / ”分开。

Page 33: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二、类型 • (一)专题副主题词• (二)地理副主题词• (三)资料类型副主题词• (四)语言副主题词

• 注意: 后三种副主题词类型仅用于图书编目,• 不用于期刊标引。

Page 34: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副主题词树形结构

• 同主题词一样, MeSH 中的 83 个副主题词之间也有树形结构关系,其主要功能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 便于查找专指的副主题词,缩小检索范围,减少噪声,提高查准率;

• 通过树形结构,可以了解副主题词的族性关系,实现扩展检索,提高检全率。

Page 35: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副主题词扩展

治疗 膳食疗法 预防和控制 药物疗法 中医药疗法 放射疗法 中西医结合疗法 康复 气功疗法 护理 按摩疗法 外科学

Page 36: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副主题词标引原则一、一般原则 (一)主题词多需组配副主题词 主题词与副主题词组配是文献标引中最常见的形式,约 90%的文献在标引时应考虑组配合适的副主题词。

(二)严格遵守副主题词的适用范围 MeSH 给每个副主题词都下了定义,并明确规定了副主题词允许组配的主题词范围。标引者必须根据其适用类目正确选择。

例:肾炎细胞学,哪一个正确?为什么? 肾炎 / 病理学 肾炎 /细胞学

Page 37: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三)严格遵守副主题词的特殊组配要求

除遵守副主题词一般规定外,还应遵守 MeSH 主题词款目下副主题词的特殊规定。理解不能组配 , 仅仅成组配 , 或无限定词等含义。

例如:心脏病理学, MeSH 的解释是 / 病理学只能和心肌组配,不能和心脏组配,所以心脏病理学的标引结果应该是心肌 / 病理学。

Page 38: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四)注意主题词和副主题词概念相同时的选择• 在 MeSH 中,所有的副主题词都有相对应的主题词,

标引时应注意正确选择。如• /诊断——诊断• / 病理学——病理学• / 外科学——外科,手术• /放射疗法——放射疗法• 通常情况下,上述这些词很少用作为主题词标引。

Page 39: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 五 ) 成对选择副主题词 为揭示多主题概念间的关系,许多副主题词需要成对标引。 例如: /药理学和 /药物作用, / 病因学和 /并发症,/化学诱导和 / 副作用, /药物疗法和 / 治疗应用, /诊断和 /诊断应用等等。

(六)选用最专指的副主题词 和主题词一样,副主题词也有等级结构,在标引时依据专指性原则,要首选与该概念最接近的副主题词。

• 例如:用 CT诊断肝癌,哪一个正确?为什么? 肝肿瘤 /诊断 肝肿瘤 /放射摄影术

Page 40: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七)杜绝强行组配• 当与文献内容不符时,不要强行用意义不相关的或

有疑问的副主题词与主题词进行组配。• 例:灾害( G3 ) /利用,虽然 /利用可以和 G3 类

组配,但与灾害组配显然是不合逻辑的。

• (八)错误组配不如不组配• 例:肝炎,乙型 / 继发性就是错误组配,因为 / 继

发性只能和 C4肿瘤类组配。

Page 41: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二、组配细则

• (一)不能多级组配• 多级组配是指一个主题词同时组配多个同类型的副

主题词。标引要求的是单级组配,即一个主题词只能组配一个同类型的副主题词,不能连组。

• 例:溴中毒的治疗,不能标引为溴 /中毒 /治疗。

Page 42: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二)不能越级组配

越级组配是指在标引时以粗代细,以上位副主题词代替下位或专指副主题词的组配。(选用最专指的副主题词)

例:氯丙嗪引起粒细胞缺乏,哪一个正确? 粒细胞缺乏 /病因学 粒细胞缺乏 /化学诱导

Page 43: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五)同一主题,涉及多方面问题时,一般情况下,每个主题词最多允许组配 3 个副主题词

• 具体规则如下:• 1.涉及的多个副主题词之间,若有树形结构关系,则选其上位副主题词并加权标引。

• 例:胆囊炎的药物治疗、膳食治疗和手术疗法• 胆囊炎 /治疗。

• 2. 若无上下位关系,则仅将主题词加权,其余选< 3 个主题词与副主题词组配作 NIM 词标引。

• 例:心肌炎的病因、诊断和治疗• 心肌炎 + 心肌炎 /病因学 • + 心肌炎 /诊断• + 心肌炎 /治疗

Page 44: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六)不同主题涉及同一方面的问题时,组配共同的副主题词 ,并同时作为重点

• 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时膝关节的胶原降解 • 关节炎,类风湿性 /代谢• 膝关节 /代谢• 胶原 /代谢

• (七)对于不能多级组配的概念,标引规则如下:• 1.主题词分别组配两个副主题词,前者作为重点• 例:肝畸形的外科手术• 肝 / 畸形 + 肝 / 外科学

• 因为肝可以和这两个副主题词组配。

Page 45: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第三部分:《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 ( 2007 版)简介

• 《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为国内外第一部被医学及中医药学信息界广泛采用的中医药学专业主题词表。词表以其科学性、适用性以及与 MeSH 词表的兼容性,获得了用户好评。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医药学信息处理和信息服务跨入了电子时代,并以其独特的学术内涵为中医药学信息产品在国内外的推广和应用创造了重要条件,提供了技术保障。

• 《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的研制起步于七十年代,发展于八十年代。早在 1976年,国家科委领导的七四八工程《汉语主题词表》中, 已将中医药学内容置于重要位置。这部大型综合性词表的中医药学部分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王雪苔教授等人经过数年的努力拟定的,它首开中医药学主题词表的先河,在这领域迈出可喜的第一步。

Page 46: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例如:• 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CBMDISC、中国中医科学院 TCMLARS等的建库工作,全国医学期刊索引的编制, MeSH词表的补充和完善都是以本词表为依据。

• 1997年中、港、台两岸三地信息专家研讨会充分肯定该词表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 本词表还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 2003-2004年度科学技术学术著作一等奖。

• 本词表的出版也引起全球最大的医学图书馆—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关注,该馆的标引专家 Thelma Charen及 MeSH词表组的领导 Stuart J.Nelson分别为本词表的 1996年版及 2007年版写序,同时MeSH 词表组参照本词表内容为新版 MeSH增加了一些有关中医药及针灸方面的主题词。

Page 47: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任何主题词表都应该是动态的,必须随着学科发展不断更新和完善。本词表于 1998—2000年根据标引人员的要求曾对中药相关主题词作了部分增删改,但因限于条件未能对词表进行全面修订。 1996年版词表无论在词汇完备性、词语标准化、范畴划分的科学性及主题词英译名的准确性方面都有待改进。

• 2004年 12月份中医药管理局将修订 1996年版《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列为标准化研究的项目。自立项以来,词表修订编委会广泛调研了国内外医学主题词表的理论、方法和经验,在进行大量词频统计及用户反馈意见分析后,充分吸收各家词表之所长,在基本保持原词表的体系结构及与 MeSH兼容外,重点在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和修订:

Page 48: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1. 增补新词,删除个别低频词:• 在收词方面要求做到主题词能够反映学科发展的新动态、新概念和新词汇,并兼顾到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 2007 版词表正式主题词达到 8308 个,入口词 5585个,正式主题词比原词表增加了 39.22%,入口词比原入口词增加将近 3.89倍。

• 2. 词语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主要采取两种途径:• 一个途径是引用已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国际标准,如针灸穴位名

称采用了国际标准,耳针穴位和地理名词采用了国家标准,病证名称采用国家或行业标准等。

• 另一个途径是参照权威词典、参考书和中医药学新版教材词汇以及核心医学期刊中最常见、使用频率最高、概念最明确的词语选用来增加新词或修订原有用词。

Page 49: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3. 对 1996 版词表的词条重新审定 :• 对词义、英译名、注释等都进行了补充,使每一个主题词均有明确的定

义、标引注释、历史注释、检索注释和编目注释。尤其着重词义审查,1996 版词表词义注释较简单,此次修订对主题词的定义尽量做到准确、具权威性并且有明确的出处。

• 4. 调整部分树形结构设置使之更趋科学合理:• 此次修订范畴表的调整重点是 TA类中医解剖学和 TG 类生物科学两个

词树。• TA类中医解剖学——汇集的词语有些属于中医学基本概念,将之归属

于中医解剖学不甚合适,故TA类目更名为中医形态。• TG 类生物科学——此类目下汇集的都是中医药学基础理论方面的词汇

及中医学相关学科的主题词,命名不够贴切,故将 TG 类目更名为中医药学及其相关学科。同时增加一个新类目 TJ类工艺学与中药技术,将TE5类中药其它技术及 TE8 类中药制药工艺的部分词汇合并后也归入此类目。

Page 50: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5. 完善主题词的参照系统:• 2007 版词表保留用代项参照及参项参照而取消了反参项参照。为方便

查询增加了入口词。

• 6. 继续保持一表多用的功能:• 本词表既适用于数据库的文献主题标引和检索,又适用于编制医药学期刊主题索引,而且可用于图书主题编目,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起到中医药学简明词典的作用。

• 7. 保持与国际权威性医学主题词表( MeSH )的兼容性:• 如体系结构与其基本保持一致,收录MeSH 中的全部中医词及部分中药植物科属词及中药化学成分词。药理作用主题词与 MeSH 词型一致,但在词尾加(中药)以示区别。

Page 51: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修订后的 2007年版《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共收录主题词 13893条,其中正式主题词 8308 ,入口词 5585条,主题词按中医学科范畴分属于 16 个类目 75个子类目。新版词表新增主题词 2504个,原词表改变词型以及删除共计 295个。

Page 52: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词表使用说明

• 1. 选用在中医药学文献中经常出现,有一定使用频率的名词术语;• 2. 入选词属词形简练,词义明确,一词一义,通过概念组配能表达特定的主题;

• 3. 选用一定数量的泛指词,使词间具有上下位关系;• 4. 选用一些先组词以避免过多组配;• 5. 按照MeSH 词表已收载词的处理原则: MeSH 词表中的中医药

学方面词汇尽量收全,该表的西医药词语一般不收。

选词原则

• 《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是一部规范化的动态检索语言叙词表, 它既适用于中医药学文献数据库的标引、检索和组织手工检索主题索引,也适用于中医药学书籍主题编目,还可起到专业汉英词典的作用。

Page 53: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体系结构

• 《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由前言、使用说明、字顺表、树形结构表、副主题词表、出版类型表、附表和索引表九部分组成。 2007年版词表共收录主题词 13842条,其中正式主题词8310条, 入口词 5532条。

Page 54: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1 字顺表 • 1.1 字顺表又称主表,是词表的主体部分,它是文献标引和检索的主要

根据。该表收录全部正式主题词及入口词,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便于查询,以主题词中的单字为单位拼写汉语拼音。同音字按字形集中,首字音形相同者均按第二字拼音排列,第二字相同时,按第三字排列,依此类推。词中出现括号、连字符、逗号等符号,不影响排序。

• 1.2 主题词款目结构• 1.2.1 汉语拼音 是排列词序的依据。• 1.2.2 主题词名称 主题词一般采用顺装形式,但为便于相似词形的集中,亦有少数用倒装形式。

• 1.2.3 主题词英译名 主题词一般采用意译,如疾病、证候、治则、治法、病因、病机等均用意译,但个别难以表达者用汉语拼音音译;

Page 55: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1.2.3.1 中草药、药用动、植物及矿物名称 用拉丁译名,不用英译名。凡某一主题词既是中草药名,又是药用植物名,则纲目科属名称用拉丁学名,药名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命名一致,用拉丁药材名,即含有药用部位的拉丁名。

• 1.2.3.2 方剂与中成药名称 采用汉语拼音音译。• 1.2.3.3 穴位名称 采用汉语拼音及国际标准化代码替代译名,但在穴位

名称前加“穴”字。• 1.2.3.4 典籍名称、地名、人名 均采用汉语拼音音译。• 1.2.4 树形结构号 树形结构号采用双字母数字混合的形式表达,是主题

词款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明主题词在树形结构表中的位置,并反映词间的属分关系。它是联系字顺表与树形结构表的桥梁;按其所属范畴,一个主题词有时可有一个以上词树号。凡树形结构号带 +号者,表示该主题词尚有下位词,否则为最低一级的词。

Page 56: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1.2.5 主题词定义 给出定义的目的是明确词义,主题词必须具有单义性即一词一义,这样才能保证文献标引与查找的准确性与一致性。本词表定义分别来源于权威词典、国家及行业标准、中国药典、新版中医药学教材及 MeSH 词表。

• 1.2.6 主题词注释 注释是标引与检索手册在主题词表中的简略反映,起到明确词义,指导标引、检索和编目的作用。本词表有四种注释:

• 1.2.6.1 标引注释 包括以下内容:指出其所属上位词,与副主题词组配的限制,简要的标引提示,作印刷本词或非印刷本词的提示。

• 1.2.6.2 编目注释 对书籍主题编目的提示。• 1.2.6.3 历史注释 凡新增主题词或原词词型有改变者均有历史注释,说明增词年代及原词形。如 2007年新增;以及 1987—2005年间原词的词形。

• 1.2.6.4 检索注释 凡原词词型改变的词均有检索注释,作为检索的提示。

Page 57: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1.2.7 参照项 除利用树形结构表全面揭示各主题词之间的关系以指导标引和检索外,字顺表中的词间关系参照项也是揭示词间关系的重要方法。本词表参照项有三种:用( Y)、代( D)、参( C);其中用( Y)项则列在入口词之后,指明该入口词用以标引及检索的主题词。

参照项种类、作用和符号

• 参照项名称 符号 简称 作用• 用项 Y 用 由入口词或代词指引至相 应的正式主题词 • 代项 D 代 指出正式主题词同义词或 代词• 参项 C 参 指引至概念相关的主题词

Page 58: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正式主题词款目示例• 汉语拼音 gan jing• 主题词名称 肝经• 主题词英译名 Liver Meridian• 树形结构号 TA17.015.005.010.030.005.005 TA17.015.005.010.030.025.005 TA17.015.005.010.035.010.005• 标引注释 属厥阴经及足三阴经• 定义 十二经脉之一;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向上沿足背至内 踝前 1寸处,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上 8寸处交出足太阴脾 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 阳器,至小腹,夹胃两旁,属肝,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 布于胁肋部。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接目 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其分支从肝分出,穿 过膈肌向上注入肺,经气由此处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21]• 历史注释 1995;1987-1994为足厥阴肝经或肝经• 检索注释 1995前用足厥阴肝经或肝经检索• 参项 C 穴位,肝经• 代参照项 D 足厥阴肝经 D 足厥阴经

Page 59: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入口词款目示例

• gan hou kang sheng 肝火亢盛 Y 肝火炽盛

• 2 树形结构表

• 2.1 树形结构表(范畴表) 是综合了范畴索引与词族索引的主题词等级分类表,它从学科范畴全面地显示了主题词之间的关系,便于从学科角度选用主题词;对限定词义、指导标引与检索用词、缩扩检索范围、实现族性检索等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它还有助于按主题词类别确定组配原则,实施标引与检索的自动控制等。本表是以中医药学学科体系为基础,同时兼顾了专业特点及词汇分类的需要,将全部主题词按学科门类划分,排列于 16 个类目 75个子类目。并注意尽量做到与 MeSH 词表的范畴类目相兼容。

Page 60: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2.2 树形结构号 采用字母数字混合型层累制符号。各类目采用 MeSH相应的字母,其前冠以 T( Traditional)组成双字母数字符号,各类目之下列出棣属于该类目的全部主题词,按主题词的属分关系逐级展开,呈树形结构。各词的词树号以最高一级类目的词号为首,下连数字组成,按级分段,以“ .” 分隔。根据树形结构号的分段可以显示主题词的级别。

• 2.3 主题词排列顺序 各类目按学科分类排列,其下属各词按主题词的概念等级关系排列;同级主题词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 2.4 主题词多向成族 有些主题词按词义概念分类可同属两个或两个以上类目,故在不同类目会重复出现;因而,一个主题词可能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树形结构号。本词表一个主题词最多同属 5个类目。

Page 61: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树形结构表示例

• [ 中医病证 ] [TC]

• 第一级 症状体征和证候 TC23+• 第二级 证候 TC23.005+• 第三级 气血津液证候 TC23.005.040+• 第四级 津液病 TC23.005.040.005+• 第五级 津液内停 TC23.005.040.005.020+• 第六级 痰饮 TC23.005.040.005.020.015+• 第七级 痰证 TC23.005.040.005.020.015.005+• 第八级 痰湿 TC23.005.040.005.020.015.005.065+• 第九级 痰湿中阻 TC23.005.040.005.020.015.005.065.015

Page 62: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3 副主题词表

• 3.1 两类副主题词表:专题副主题词表及编目副主题词表。• 3.2 专题副主题词表 收录副主题词 93 个,其中 10 为中医药学方面

的副主题词, 83 个为 MeSH 词表副主题词,在标引和检索时用副主题词限定主题词,使主题方面更加专指。每个副主题词都规定了明确的定义和范围,对其允许组配的主题词类目作了严格的限定。

• 3.2.1 专题副主题词款目 专题副主题词有以下款目:• 3.2.1.1 汉语拼音• 3.2.1.2 副主题词名称• 3.2.1.3 副主题词英文名称• 3.2.1.4 副主题词英文缩写• 3.2.1.5 允许组配的主题词类目 , 括在方括号内• 3.2.1.6 副主题词的定义和范围• 3.2.1.7 副主题词采用年分附在定义或范围结尾处• 3.2.2 专题副主题词树形结构表• 对中医药学方面的 10 个副主题词及 MeSH 词表中副主题词按上下位关

系列出树形结构,以有利于减少标引和检索时相似概念副主题词的使用。

Page 63: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专题副主题词款目示例

• 汉语拼音 zhong yi bing ji• 副主题词名称 中医病机• 副主题词英文名称 pathogenesis (tcm)• 副主题词英文缩写 ZB , pathogen (tcm)• 允许组配的主题词类目 [A, C, F3, TA, TC (TC24除外 ) TF3]• 副主题词的定义和范围 与脏腑、器官、疾病、症状、证候主题

词组配。 指按照中医基础理论对疾病、脏腑、器官、组织、气血等病理生理过程及其机理的认识。

• 3.3 编目副主题词表 供中医药学书籍编目使用,包括以下三种: • 3.3.1 资料类型副主题词表 收录副主题词 51条• 3.3.2 地理副主题词表 收录副主题词 79条• 3.3.3 语言副主题词表 收录副主题词 25条

Page 64: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4 出版类型表 收录MeSH 词表中出版类型 44个,供标引和检索用。• 5 附表 医学家姓名附表,收录医学家姓名 59条,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本表

供书本式检索工具书编制索引及书籍主题编目使用,在数据库的标引及检索时作主题姓名标引和检索的参考。

• 6 索引表 为帮助用户多途径快速查检主题词,本词表编制了三种主题词索引表,

包括:汉语拼音索引,汉字笔画索引、英(拉丁)汉对照索引。• 6.1 主题词汉语拼音索引 全部主题词及入口词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入口词后列出其所指引

的正式主题词,避免使用者辗转翻检,方便使用。此索引可以起到主题词简表的的作用,利于读者快速查词。

• 6.2 主题词汉字笔画索引 全部主题词及入口词按汉字笔画顺序排列,后面注明该词在字顺表中所

在的页码,便于翻查。• 6.3 主题词英(拉丁)汉对照索引 本索引表按主题词的英文译名字母顺序排列,后附汉语主题词。本索引除具有提供对译参考外,主要是有助于标引与检索另一种语种的文献。

Page 65: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树形结构类目及子类目

• TA 中医形态• TA01 形体• TA12 气血津精液• TA17 经络腧穴• TA18 中医解剖部位• TA19 脏腑• TA20 内景

• TB 药用动植物• TB01 药用动物• TB02 药用藻类• TB05 药用真菌• TB06 药用植物• TB11 药用矿物

• TC 中医病证• TC23 症状体征和证候• TC24 中医病因和病机• TC25 瘟疫• TC26 中医内科疾病• TC27 中医外科疾病• TC28 中医妇产科疾病• TC29 中医儿科疾病• TC30 中医骨伤科疾病• TC31 中医皮肤病• TC32 中医五官科疾病• TC33 中医男科病• TC34 伤寒和温病

• TD 中药和方剂• TD26 剂型• TD27 中草药• TD28 方剂 • TD29 中成药• TD30 中药化学成份• TD31 保健品• TD32 药理学作用

• TE 中医诊断治疗技术和设备• TE01 诊断• TE02 治疗• TE03 麻醉和镇痛• TE04 中医外科手术• TE07 中医医疗器械

• TF 中医精神疾病和心理学• TF1 行为• TF2 心理学过程• TF3 中医精神疾病• TF4 心理治疗

• TG 中医药学及其相关学科• TG01 中医药学• TG07 中医基础理论• TG12 中药药理学现象• TG13 医学,传统

Page 66: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TH 自然科学• TH1 气象学,医学• TH2 数学• TH3 天文学• TH4 时间• TH5 中医药现代化• TI 教育• TI2 教育,中医• TJ 工艺学与中药技术• TJ01 中药其他技术• TJ02 中药制药工艺• TK 人文科学• TK01 伦理学,医学•   TK02 语文学• TK03 医学史• TK04 哲学• TK05 宗教• TK06 中医学术发掘• TL 信息科学• TL01 信息源• TL02 医学信息学• TL03 中医名词

• TL 信息科学• TL01 信息源• TL02 医学信息学• TL03 中医名词• TM 各种人和各种职业名称• TM01 医务人员• TM02 人种群• TN 保健• TN01 人口统计学• TN02 中医药管理• TN03 中医药机构• TZ 地理名称• TZ01 北京• TZ02 东北地区• TZ03 华北地区• TZ04 华东地区• TZ05 西北地区 • TZ06 西南地区• TZ07 中南地区

Page 67: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中医药副主题词:

• 中医药疗法(可与 C、 F3 、 TC(除外 TC24中医病因病机)、 TF3 组配) 与疾病、症状及证候主题词组配,指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投予中药或正骨、刮搓、割治治疗疾病。如投予口服药物,可不加组配用法主题词,否则应组配投药途径。如外治法、薰洗疗法、直肠投药(保留灌肠法)等。中西药合并治疗时,不用此副主题词,而用 /中西医结合疗法。以气功、推拿、按摩等非药物疗法治疗疾病时,则用相应的副主题词。

• 按摩疗法(可与 C、 F3 、 TC(除外 TC24中医病因病机)、 TF3 组配) 与疾病、症状及证候主题词组配,指用按摩、推拿、捏脊等手法治疗疾病,但穴位按压用 /穴位疗法。

• 气功疗法(可与 C、 F3 、 TC(除外 TC24中医病因病机)、 TF3 组配) 与疾病、症状、证候主题词组配,指使用气功(如外气)或指导病人练功,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穴位疗法(可与 C、 F3 、 TC(除外 TC24中医病因病机)、 TF3 组配) 与疾病、症状、证候主题词组配,指在穴位上施用各种刺激,如激光、微波、红外线、指压或药物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穴位埋药、穴位磁疗等物理、化学刺激文献以治疗疾病。针刺及灸法用副主题词 /针灸疗法。

Page 68: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针灸疗法( C、 F3 、 TC(除外 TC24中医病因病机)、 TF3 ) 与疾病、症状、证候主题词组配;指按照中医理论及经络学说,用针刺、灸法

(包括电针、耳针、头针、艾卷灸、艾炷灸等)治疗疾病,但不包括穴位埋藏疗法、激光、微波、穴位按压等非针和灸的穴位疗法及药物穴位贴敷等方法,也不包括穴位注射。此等疗法用 /穴位疗法。用此副主题词一般尚需组配专指的针灸疗法主题词。

• 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与 C、 F3 、 TC( TC24 除外)、 TF3 组配) 与疾病、症状、证候主题词组配,指同时采用中西医两法或综合应用中西药物疗

法治疗疾病。• 生产和制备(可与 TD类组配) 与中草药、中成药、剂型等主题词组配,指其生产、加工、炮制和制备。如为中草药的炮制,应组配主题词“炮制”。

• 气功效应(可与 A、 D6 、 D8-13 、 D24、 F1-2 、 G4-12 、 TA、 TF1 、 TF2 、 TG7组配 ]

与器官、组织、内源性物质、生理或心理过程主题词组配,指气功对其产生的效应。

• 针灸效应(可与 A、 D6 、 D8-13 、 D24、 F1-2 、 G4-12 、 TA、 TF1-2 、 TG7 组配)

与器官、组织、内源性物质、生理或心理过程主题词组配,指针灸对其产生的效应。

• 中医病机(可与 A、 C、 F3 、 TA、 TC( TC24 除外)、 TF3 组配) 与脏腑、器官、疾病、症状、证候主题词组配。指按照中医基础理论对疾病、脏腑、器官、组织、气血等病理生理过程及其机理的认识。

Page 69: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第四部分:中医药学文献标引方法• 1. 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860-83 《文献主题词标引规则》对标引

一词下的定义是:标引--是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从自然语言转换成规范化的检索语言的过程。对文献给予分类号标识的过程称为分类标引;给予主题词标识的过程,称为主题标引。中医药学文献的标引过程,可以说就是从《中医药学主题词表》及 MeSH 词表中选用能最好地描述文献内容和实质的主题词的过程。

• 2. 组配标引 中医药学文献标引基本参照MEDLARS 系统的标引原则,其特点与 MEDLAR

S 标引相似,是采取概念组配。所谓概念组配标引就是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词进行不同的组合以描述一篇文献的内容。(有的主题词反映文献主要论点,可在印刷版检索工具书中出现,称为 IM 词,加 *符号以示区别;有的主题词仅反映文献的次要论点,或用以限定 IM 词。这些主题词只存贮于计算机,为机检词或非印刷版词,称为 NIM 词 ,不加 *号。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标引是连机标引,目前并不印刷版出版,所以不分 IM 与 NIM ,也不加 *号。)

Page 70: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4. 组配优先顺序• 任何一篇文献都可用上述任何一种组配形式的组合进行标引。但在原则上应按照以下顺序选择组配方式:如有先组主题词应首先选用;如无先组词,则先选主题词与副主题词的组配;没有合适的主题词与副主题词组配时,最后才选择主题词与主题词的组配。

• 5. 内容分析• 文献的主题分析是标引工作的重要环节,标引时首先分析一篇文献并弄清以下问

题 :• (1) 这篇文献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 使用手工检索工具书的用户会用这篇文献的哪些概念去检索这篇文献 ?

• (2) 这篇文献的次要论点是什么 ?• (3) 哪些概念应贮存在计算机内供以后计算机检索,虽然这些概念不是文献的主

要论点;• (4) 哪些概念是文献讨论的而不是仅仅提到的 ?• (5)结合期刊的专业考虑,这篇文献的倾向和重点是什么 ? 与既定的标引原则有何关系 ?这篇文献是关于实验研究的还是临床方面的 ? 是哪个专业的 ?

• (6)权衡题名及文内泛指的概念和专指的概念,何者更为重要 ?• (7)标引是否基于正文得出的结论,而不是暗示的、建议的、未讨论的结论性叙述 ?

• (8) 选作标引的概念是否根据文献的实质内容而不是根据标引人员个人的或主观的评价 ?

Page 71: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标引时按照所规定的组配规则及标引深度,应用主题词完全地,精确地描述一篇文献的内容,对文献的分析采用阅读兼浏览的方法。

• 步骤• (1)阅读题名,并按要求作记号;• (2)了解题名,因为文题上的每个概念都非常重要;• (3)阅读文章第一段引言或头几段,直到作者说“本研究目的是 ...”为止。• (4)引言中的材料不要标引,除非文中作了进一步讨论,这时可选来标引;• (5) 逐段浏览,注意黑体字、斜体字的小标题;• (6) 按文内讨论的顺序逐段指定主题词,不要跳来跳去,防止遗漏;• (7)标引讨论过的问题或有关问题重点方面,不要标引文中仅提到的方面;• (8)阅读小结或结论;• (9)文内“讨论”部分中的问题凡属实质性的而非推测的都要标引;• (10)注意文末的参考文献,作为标引的线索;• (11)看作者所给的关键词(如果有的话),作为标引参考;• (12)注意是否有摘要,仅在文内实际讨论过的需要标引;• (13)检查你所给的主题词:题名的各部分是否都包括了?组配是否合适?• (14)检查主题词书写是否正确,并改正题名或文摘中的错字。

6. 文献分析的方法

Page 72: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两层标引 (1) 第一层:文章的主要论点及必需的组配词(组配词、特征词);  (2) 第二层:讨论的次要方面,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但非主要论点; (3) 第三层:提到的而非讨论的,不标引。

• 7. 标引的质量标准 经过上述标引步骤并给文献指定主题词后应达到以下质量标准;这些标准也反映

了标引的基本方针:• (1) 采取了组配标引;• (2) 采取了尽可能专指的主题词;• (3)保持了标引的一致性。在标引类似文献时,分配和选择主题词、副主题词前后一致;

• (4)保持标引符合性。标引严格按照《中表》和《 MeSH 注释本》的规定及本手册和《 MEDLARS 标引手册》的方针和规则,参照《中表》和《 MeSH 》的树形结构表和其他工具书及参考书进行标引;

• (5) 忠实原文,不带偏见;标引者对文章的观点和内容忠实地、客观地标引,不对内容进行评价;

• (6)进行多重性标引;对文章讨论主题的各个方面都选择主题词进行标引,使标引能全面反映文章各方面的内容。

• (7)标引准确;选择主题词能真正反映文章内容。

Page 73: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8. 标引深度 标引深度指对文献给予的主题词数量的多少,根据标引深度不同可分为深度标引及非深度标引两种,其区别如下所述:

• 深度标引:• 就是对每篇文献的内容做完全的标引。不仅标引每篇文献的主要方面还标引文献更详细的内容,即次要的但仍有重要性的数据、有关的信息(非无关紧要的细节)和讨论过的内容(非仅仅提到的内容)。

   深度标引:平均 8-12 个主题词。   非深度标引:平均5-6 个主题词。• 选作深度标引的概念 :• (1)作者认为重要的概念,这些多出现在题名、引言、研究的目的、小结或结论中;• (2)对文章叙述的研究有重要意义的数据或概念(讨论过的但不一定是重点);• (3)具有重要意义的阴性结果,否定的结论(如对某一种化合物作有关拟交感神经活的研究,结果发现并无此药效,此种药物仍应标引为“拟交感神经药”);

• (4)用特征词表示的概念,每篇文献均应常规标引;• (5)与主题有关的章节、段落;• (6) 图表(仅限于其项目曾加以讨论者)。

Page 74: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非深度标引:• 非深度标引则是只标引每篇文献的主要方面,标引中选用的主题词数目较少,但选用特征词与深度标引相同。

• 深度标引与非深度标引比较: 深度标引:主要论点及次要论点均标引。  非深度标引:只标引主要论点。  MEDLARS 系统文献标引深度的规定为:将收录的所有期刊分为三个优先级:期刊的优先级分类事先由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确定,标引人员仅能照办,不能擅自更改,但标引员可根据文献内容灵活掌握。Ⅰ、Ⅱ类期刊属深度标引,但简要短文可做非深度标引;Ⅲ类期刊属非深度标引,但内容多,质量高的文章可做深度标引。

   MEDLARS 系统对文献标引深度的规定可以供我们借鉴。例如,在对核心期刊可做深度标引;也可采取对一些基础或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深度标引等的做法。

• 综述性文献: 所有综述文献,不论文章有多长,也不论登载在哪类期刊上,均作非深度标

引。而且特征词一般仅用人类或动物两项,不用专指的特征词。

Page 75: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联机标引工作单• ID号:数据库中顺序号码。• 中文题名:文献的中文题名• 英文题名:文献的英文题名• 个人著者:文献的作者,可能是多位。• 著者单位:第一作者单位• 著者地址:第一作者省或直辖市• 刊名:杂志名称• 年 卷 期 页:杂志的出版年、卷、期、页码• 出版类型:为多选• 特征词:为多选• 医学史:为多选• 主题姓名:文献中主要讨论的人物姓名• 病例数:临床文献中所涉及的病例数,指 10例以上,包括对照组病例数。• 动物品种:所用实验动物的品种,为多选。• 剂型:中药的剂型,可多选。• 中药药理:有关中药药理研究文献中具有的中药药理性质,可多选。• 西药药理:有关中药药理研究文献中具有的西药药理性质,可多选。• 专题名:针灸专题,中药药理专题,中药化学专题,可多选。• 主标:标引人员账号或姓名,可根据数据库要求著录。• 参考文献数:文献的参考文献数,为阿拉伯数字。• 中文文摘:文献的中文摘要。• 英文文摘:文献的英文摘要。• 关键词:无相应的主题词而选用的对文献内容有针对性意义的词。• 标引词:根据标引规则著录的主题词与副主题词。

Page 76: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联机工作单的加工方法:• 1 、 ID:不需加工,已由录入人员先期导入,在局域网加工界面可在查询框根据 ID号查询。

• 2 、中文题名:不需加工,已由录入人员先期导入,如有文题错误可通知数据库管理人员更改。

• 3 、英文题名:不需加工,已由录入人员先期导入,如有文题错误可通知数据库管理人员更改。

• 4、个人著者:不需加工,已由录入人员先期导入,如有作者姓名错误可通知数据库管理人员更改。根据原文献中著录的著者姓名著录,可以是多位作者。

• 5、著者单位:不需加工,已由录入人员先期导入,为文献中第一作者的单位,如有单位错误可通知数据库管理人员更改。

• 6 、著者地址:第一作者省或直辖市,不需加工,已由录入人员先期导入,如河北、北京。

• 7 、刊名:不需加工,已由录入人员先期导入,如有刊名错误可通知数据库管理人员更改。

• 8 、年:不需加工,已由录入人员先期导入,为 4位阿拉伯数字。• 9、卷:不需加工,已由录入人员先期导入,为阿拉伯数字。• 10 、期:不需加工,已由录入人员先期导入,为阿拉伯数字。• 11 、页码:不需加工,已由录入人员先期导入,为阿拉伯数字。

Page 77: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12 、出版类型 -1 (多选项)

类型 概念含义

实验研究 (PT) 标引用于动物实验研究,在动物或实验室里收集数据,利用数据对解剖、病理、生理、病因、病机、药理、药物毒性、剂量等各方面或其它方面进行探索研究,或对某种假说进行探讨等的文献属此类文献,选用此特征词。但对实验室指标观察,以评估药物疗效或判断病情或预后等方面的文献属临床文献。

对照临床试验 (PT) 指临床对照但不是随机分配的临床文献

随机对照试验 (PT) 指临床文献是随机对照的

临床试验 (PT) 具体分:临床试验, I 期 (PT) ;临床试验, II 期 (PT) ;临床试验, III 期 (PT) ;临床试验, IV 期 (PT)

临床文献 (PT) 指对病例较多的一种或多种疾病临床研究的文章。无病例分析内容,仅探讨临床诊治问题的文章不选用此特征词。临床文献又附有典型病例报告者,只选用临床文献,不选用病例报告这一特征词。

历史文献 (PT) 有关的历史注释或历史方面的文献,均属历史文献;无论文献是通篇有关历史的或只是部分有关历史方面的均属此引文类型。在标引历史文献时,应选用此特征词,还应选用年代及朝代特征词;此外,在所选用标引该文献的主题词应组配副主题词 / 历史,并组配地理名称主题词。

临床讨论会 (PT) 指病例讨论会或临床病理讨论会记录。

Page 78: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传记 (PT) 指论述医师或医学家对医学方面贡献的文章,或论述非医学界的著名人物与医学有关的方面;但该医师、医学家或著名人物在文章所刊载的期刊出版前两年已经逝世。标引只选用有实质内容的文献。在标引历史传记引文类型时,除选用历史传记这一特征词外,还应选用历史文献这一特征词,以及年代或朝代特征词。同时在主题姓名栏内填写传记主人公的姓名,标引其有贡献学科、领域主题词,组配副主题词 / 历史。还须标引其所在地区地理名称主题词。历史传记类型引文的标引不用人类、性别等特征词以表示传记主人公的性别。但在标引有关记载名人所患疾病时应加人类及年龄、性别等特征词。标引名人除在主题栏内填写其姓名外,还要标引名人这个主题词。

专题讨论 (PT) 组织专家及有关人员对医药学某一专题如痛证、疾病诊断、辨证分型、治疗、药物应

用等方面进行讨论或笔谈。 综述文献 (PT) 指对近年文献的综述。如属古代文献的综述,则用历史文献这一特征词。古今文献综

述兼有时,可用综述特征词。在选用综述的同时,应在综述参考文献栏内填写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的条数。除标引综述本身的主题方面的主题词外,并应选用专指综述主题词,专指综述主题词有以下几个:综述文献;赞同开发会议;综述,学术性;综述,多病例;综述,病例报告;综述,指导性

文摘 (PT) 指不刊登原文的文章摘要。 译文 (PT) 指由外文译为中文的文章。在外文期刊上刊登的由其它语种译来的文献,亦用此特征

词。

试题 (PT) 各种专业方面的考试题目或其答案。

出版类型 -2

Page 79: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其他类型 其他类型机构信息 (PT) 政府报告 (PT)

讲话 (PT) 指南 (PT)

讲座 (PT) 医师指南 (PT)

法规 (PT) 新闻 (PT)

书信 (PT) 双胎研究 (PT)

词典 (PT) 有效性研究 (PT)

一稿双投 (PT) 多中心研究 (PT)

述评 (PT) META 分析 (PT)

评价研究 (PT)

出版类型 -3

Page 80: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13 、特征词(多选项)

类型 概念含义 妊娠 文章内容涉及人类或动物的妊娠或妊娠时的疾病,或妊娠动物作为实验动物

时,均选用此特征词。尽管标引已选用了妊娠并发症;妊娠剧吐;妊娠,动物;分娩;母体-胎儿间交换;流产等很明显地与妊娠有关的主题词,也还需要选用妊娠这一特征词,其原因也是为了方便检索。

新生儿( <1月) ;婴儿( 1-23月) ; 儿童( 6-12) ;青年人(13-18); 成年人( 19-44) ;中年人( 45-64) ;老年人( 65-79); 老年人( >=80)

年龄组必须常规标引,尽管年龄组对一篇文献来讲并不重要,或是属不言而喻的。例如,一篇刊载在儿科期刊的介绍小儿水痘的文章,也要标引年龄特征词。

病例报告 以医案、病例报告为主要内容的文章选此特征词。临床文献附有典型病例者,亦选此词。但后者应同时选用临床文献特征词。但如题名中虽用了若干例报告字样,但文内未附典型病例则不选此特征词。除人类外,尚可用于兽医动物的病例报告。

人类 所有涉及人类的文献都选用特征词人类。人类用以区别于动物。所选用的临床的或生理学的主题词即使隐含有人的概念,也要选用。例如,婴儿或妊娠,(不包括动物妊娠)这样似乎累赘,但为方便检索仍是必要的。在同一篇文章中既讨论了人类又讨论了动物,人类和动物两个特征词均应选用。但在标引关于政府、政治、社会福利、医科学校等纯属人类活动有关的概念主题词时,则不需要选用人类特征词。

男(雄)性 ; 女(雌)性 此两特征词既用于人类,又用于动物,在标引每篇文章时都要详细查阅,看能否标引此两特征词,但文中未指明性别时不要去推测。文中提及在雌雄不拘时则同时选用此两特征词。尽管有的主题词带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如阴道或阴茎),在标引时仍应选用性别特征词,这也是为了方便检索。

对比研究 指作者有意识地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作用、化学成分、治疗或诊断方法、测定方法、器官或组织的代谢,微生物对药物的抗药性……等进行比较,亦即任何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的比较。常规的对照研究不用此特征词。

Page 81: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14 、医学史(多选项)

• 年代及朝代特征词常与历史文献、历史传记、现代传记-讣告等特征词配合使用。年代及朝代特征词既可作特征词,又可作主题词使用。如用作主题词时须在主题词栏内填写其全称,如:

•  医学史,古代       (指公元500年以前 )• 医学史,中世纪      (指公元500-1450年 )• 医学史,近代       (指公元 1450年至今 )• 医学史,近代无论作为特征词或主题词都应尽量避免,而应选用具体的下位词,如医学史, 15世纪;医学史, 16世纪等等……。有关中国医学史的文献,作者常用朝代,这时须选用朝代特征词,但同时也用年代特征词。在英文数据库则将朝代特征词转换为相应的年代特征词。朝代特征词全称是医学史,汉朝;医学史,唐朝;医学史,元朝;而在特征词栏内分别缩写为汉;唐;元;年代及朝代特征词的对应关系,除按朝代与公元年代可以相互换算外,古代,中世纪和近代的对应关系定为

•  古代    前秦至南北朝(公元前至公元589年)•  中世纪   隋朝至明朝 (公元581至 1644年)•  近代    清以后   (公元 1645年以后)

Page 82: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医学史类型(多选项)

医学史,古代 ( 公元 500 年以前 )

医学史,隋朝 (581-618 A.D

医学史,中世纪 ( 公元 500-1450)

医学史,唐朝 (618-907 A.D)

医学史, 15 世纪 医学史,五代十国 (907-960 A.D)

医学史, 16 世纪 医学史,宋朝 (960-1279 A.D)

医学史, 17世纪 医学史,辽代 (957-1125 A.D)

医学史, 18 世纪 医学史,金朝 (1115-1234 A.D)

医学史, 19世纪 医学史,元朝 (1271-1368 A.D)

医学史, 20世纪 医学史,明朝 (1368-1644 A.D)

医学史,夏朝 (2100-1600 B.C) 医学史,清朝 (1644-1911 A.D)

医学史,商朝 (1600-1100 B.C) 医学史,民国 (1912-1949 A.D)

医学史,周朝 (1100-300 B.C) 医学史,解放后 (1949 A.D- )

医学史,春秋 (770-476 B.C.) 医学史, 21世纪

医学史,战国 (475-221 B.C.) 医学史,早期近代 (1451-1600 A.D.)

医学史,秦朝 (221-207 B.C) 医学史,近代 (1601 A.D. –至今 )

医学史,汉朝 (206 B.C -220 A.D)

医学史,三国 (220-265 A.D)

医学史,晋朝 (265-420 A.D)

医学史,十六国 (304-439 A.D)

医学史,南北朝 (420-589 A.D)

Page 83: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15、主题姓名:• 在历史文献、历史-传记、传记-讣告等类文献中,往往会提到主人公

的姓名;在介绍某位医学家或医生的临床经验、经验方时也会提到他们的姓名。在标引时,应将该主人公姓名、医学家或医生姓名填在此栏中,如文章讨论或提到两个或三个传记主人公或医生时,可以在该栏中填写2个或3个姓名。

• 如文章讨论了三个以上的人物时,则全部都不填。• 主题姓名填写方式与作者相同。

• 16 、病例数:• 临床文献中所涉及的病例数,指 10例以上(包含 10例),包括对照组病例数。

Page 84: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17 、动物品种(多选项)类型 概念含义

体外研究 仅限用于标引有关将生物体内的组织或器官移至体外 (与原生物体脱离 )进行实验研究的文章 ,不包括常规在体外的实验或检验,如细菌学、病毒学、真菌学或寄生虫学的研究;组织培养、血液、体液、尿液分析、化学物质、药品分析等亦不用此特征词。

随机分配

动物 特征词动物及文献中经常出现的 11种动物名称已列为特征词打印在标引工作单上,标引时只需打×以示选择,未列在特征词项内的动物名称,须标引在主题词项内。如作者用近交系小鼠 C57BL进行研究,标引的方法是在主题词栏内标引主题词小鼠,近交系 C57BL;并选择动物及小鼠特征词。其它近交系小鼠及大鼠的标引方法同此。又如作者用猪为实验动物时,应选用特征词动物,并在主题词项填写猪这一主题词。选用了具体动物特征词时,还要同时选用动物这一特征词的原因,也是方便检索。

大鼠 大鼠,近交WF 小鼠,近交DBA

白足鼠 大鼠, SPRAGUE-DAWLEY

大鼠,突变系 大鼠,近交OLETF

仓鼠

大鼠,WISTAR 大鼠,裸 大鼠,近交 DAHL

小鼠,近交 ICR 大鼠,近交SHR 大鼠, ZUCKER

小鼠,击倒 狗

大鼠,近交系 小鼠 小鼠,近交MDX

小鼠,近交MDX LPR

大鼠,近交WKY 小鼠, JIMPY 小鼠,昆明 牛

大鼠, GUNN 小鼠,近交系 小鼠,近交 NOD

小鼠,近交 NZB 大鼠,近交 ACI 小鼠,裸 鼹鼠 豚鼠

大鼠,近交 BB 小鼠,近交 A 小鼠,近交 SENCAR

小鼠,近交 AKR 大鼠,近交 BN 大鼠,近交 LEW

田鼠亚科 树鼬

大鼠,近交 BUF

小鼠,近交 BALBC 小鼠,突变系 小鼠,近交HRS 小鼠,近交 CFTR 小鼠,近交 C3H

小鼠,肥胖 鹌鹑

大鼠,近交 F344

小鼠,近交 C57BL 小鼠,震颤 大鼠,近交 LEC 小鼠,近交 CBA 小鼠, SCID 鸡胚 兔

小鼠,转基因 小鼠,同基因异系 小鼠,神经突变 猫

动物品种如下:

Page 85: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18 、剂型类型(多选项)

鼻用制剂 粉剂 经方 乳状剂 茶剂 赋形剂 酒剂

软膏 饮片 搽剂 复方 颗粒剂 散剂 注射剂

迟效制剂 复方合剂 口服液 湿润剂 熨剂 冲剂 膏剂

露剂 栓剂 酊剂 袋泡剂 膏药 蜜丸 水丸

丹剂 灌肠剂 膜剂 炭药 单方 合剂 浓缩丸

汤剂 单味药 糊剂 炮制品 糖浆剂 滴鼻剂 糊丸

片剂 丸剂 滴耳剂 煎膏剂 片剂,肠衣 洗剂 滴丸剂

胶剂 气雾剂 橡胶膏剂 锭剂 胶囊 气雾喷射剂 眼用制剂

胶囊,肠溶 溶液 药线 方剂 阴道霜,泡沫和凝胶剂

Page 86: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19、中药药理类型(多选项)

收敛药(中药)

解毒药(中药)

止咳药(中药)

补血药(中药)

补阳药 开窍药 润下药 软坚药 补肾药 理气药

止吐药(中药)

止痛药(中药)

止血药(中药)

麻药(中药)

逐水药 消导药 疏肝解郁药

理血药 补气药 安神药

泻下药(中药)

风药(中药)

有毒药物(中药)

补阴药 清热解毒药

辛凉解表药

祛风药 祛风湿药 平肝熄风药

补益药

清热药(中药)

固涩药(中药)

祛痰剂 (中药 )

祛湿利水药

引经药 清热泻火药

芳香化湿药

清热凉血药

辛温解表药

祛寒药

驱虫药(中药)

止咳平喘药 解表药 止咳化痰平喘药

清虚热药 活血祛瘀药

清热燥湿药

祛暑药 涌吐药 攻下药

Page 87: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20 、西药药理类型(多选项)

GABA调节剂

避孕药,性交后,合成

催产药 GABA激动剂

表面活性剂

催泪瓦斯 GABA类药

病原和有害物质

催眠药和镇静药

GABA拮抗剂

GTP磷酸水解酶激活剂

补体灭活剂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HIV蛋白酶抑制药

补血药 单菌胺类 氨基糖苷类

除臭剂 胆碱能激动剂

补体

安定药(中药)

除莠剂 胆碱能药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除莠剂,氨基甲酸酯

胆碱能拮抗剂

保肝药(中药)

除莠剂,尿素

胆碱酯酶抑制药

催吐药

鼻充血减轻剂(中药)

除莠剂,三嗪

胆碱酯酶再激活剂

避孕药(中药)

雌激素类 蛋白酶抑制药

避孕药,口服

雌激素类,非甾类

蛋白质合成抑制药

碘附

避孕药,男用(中药)

刺激剂 调味剂 避孕药,口服,激素

雌激素拮抗剂

避孕药,口服,复合

避孕药,口服,合成

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雌激素类,合成

低温防护剂

避孕药,女用(中药)

促尿酸尿药

毒蕈碱激动剂

避孕药,性交后

促凝药(中药)

多巴胺激动剂

毒物 ……

Page 88: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21 、专题名:• 目前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设有的专题名为三个,分别为临床药理、针灸针麻、

中药,可根据文章的类型分别选用。凡涉及针灸方面的研究(包括各个方面的文献)均选用针灸针麻专题,凡涉及中药领域的各项研究(不包括用中药治疗临床疾病)均选用中药专题名,临床药理学文献主要指在人体进行的药理研究选用临床药理专题名。

• 22 、主标:• 为加工人员的姓名或账户名,根据数据库制作的要求填写。• 23 、参考文献数:• 指本篇文献篇尾引用的参考文献的数量,为阿拉伯数字。为数据库先期导入,

不需加工。• 24、中文文摘:• 为原文献自带的中文摘要,目前由于 CMCC有部分文献的中文接要是自动抽取的,

中医药文献数据库要按照CMCC抽取的文献著录。为数据库先期导入,不需加工。• 25、英文文摘:• 为原文献自带的中文摘要,目前由录入人员录入,不需加工。• 26 、关键词:• 无相应的主题词,无法用现在的主题词与副主题词准确的表达文献的内容,而选

用的对文献内容有针对性意义的词。

Page 89: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主题标引部分

• 27 、标引词:• 主题词与副主题词• 标引人员选择能确切反映文章内容的主题词和副主题词,整洁、清楚地填写在

主题词栏内。主题词与副主题词之间以 /(斜线)相隔,主题词与主题词之间用“;”相隔。  

• 副主题词使用规则

• (1) 参照副主题词允许组配的类目表、《中表》、本标引《手册》、 MeSH 词表、《 MEDLARS 标引手册》及 MeSH Sope Notes 等规定选用合适的副主题词。

• (2) 一般情况下主题词都应组配副主题词,尤其 A、 B 、 C、 D类及 TA、 TB 、TC、 TD类主题词,但是检索参词可以不组配副主题词。有时主题词不允许组配某些副主题词又没有合适的副主题词则宁可不组配也勿作错误组配。有的主题词在词表注释中说明无限定词,意思就是不允许组配副主题词。

• (3) 一个主题词最多允许组配3个副主题词,而其中一般只有一个可以作 IM 词,最多为二个。

Page 90: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中医药学副主题词定义及允许组配的类目

• 1. /中医药疗法 • TCM therap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ZY (tcm ther)• (C 、 F3 、 TC 、 TF3)• 与疾病、症状、证候等主题词组配,指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用诸如正骨、括搓、割治、发泡等方法进行治疗。但不包括投给中药、针灸、穴位、气功、按摩、中西医结合等疗法,因已有相应的副主题词;该词也用于中医的综合疗法。 (1994)

  • 举例:•   手法治疗颈推病      颈推病 /中医药疗法 正骨手法 • 活血化瘀药配合灸法治疗脑血管性痴呆 痴呆,血管性 /中医药疗法 活血祛瘀药 / 治疗应用 灸法 针药并用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慢性 /中医药疗法

Page 91: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2. / 按摩疗法

• (massage therapy) AL (/mass ther) • (C、 F3 、 TC、 TF3)• 与疾病、症状、证候主题词组配,指用按摩、推拿、捏脊等手法治疗疾病。但穴位按压用 /穴位疗法。 (1990年 )

• 举例:•    按摩治疗失眠 57例 失眠症 / 按摩疗法

• 推拿治疗痹证 30例临床观察 痹证 / 按摩疗法 推拿• 捏脊治疗小儿疳积 20例 疳 / 按摩疗法 捏脊

Page 92: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3. /中西医结合疗法

• [ TCM-WM therapy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ZJ (/tcm-wm ther)

• (C 、 F3 、 TC 、 TF3) 与疾病、症状、证候主题词组配,指同时采用中西医两法或综合应用中西

药疗法治疗疾病。

• 举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 35例      哮喘 /中西医结合疗法 麻杏石甘汤 / 治疗应用 青霉素类 / 治疗应用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46例 多神经根神经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二妙散 / 治疗应用 泼尼松 / 治疗应用 青霉素 /治疗应用

Page 93: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4. /针灸疗法

• [acup-mox therapy (acupuncture-moxibustion therapy)] ZL (/am ther) • (C 、 F3 、 TC 、 TF3) 与疾病、症状、证候主题词组配,指按照中医理论及经络学说,用针刺、灸法治疗疾病(包括电针、耳针、头针、艾卷灸、艾炷灸等)。但不包括穴位埋藏疗法、激光、微波、穴位照射、穴位按压等非针的穴位疗法及药物穴位贴敷等方法,也不包括穴位注射。此等疗法用副主题词 /穴位疗法。除采用体针疗法外,其它针法或灸法,均需组配专指的针灸疗法主题词。 (1987)

• 举例 :• 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 84例 (用体针 ) 面神经麻痹 /针灸疗法 • 耳针治疗胆石症 12例 胆结石 /针灸疗法 耳针 • 艾灸足三里穴治疗慢性结肠炎 结肠炎 /针灸疗法 慢性病 灸法 穴,足三里

Page 94: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5. /穴位疗法

• (acupoint therapy) XL ( /acupoint ther)• (C、 F3 、 TC、 TF3) 与疾病、症状、证候主题词组配,指在穴位上施用物理或化学刺激方法以治疗疾病,如激光、微波、红外线、指压或药物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穴位埋药、穴位磁疗等。但针刺及灸法则用 /针灸疗法。 (1990年 )

• 举例:•   氦 -氖激光照射颊车穴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40例 流行性腮腺炎 /穴位疗法 激光针刺 穴,颊车

• 低能量激光照射治疗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 /放射疗法 激光 /治疗应用 • 按压至阳穴缓解心绞痛 24例 心绞痛 /穴位疗法 穴,至阳      穴位按压 

Page 95: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6. /气功疗法

• (qigong therapy) QL (/qigong ther)• [C 、 F3 、 TC(TC24 除外 ) 、 TF3)] 与疾病、症状、证候主题词组配,指使用气功(如外气)或指导病

人练功,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如有合适的专指的气功疗法主题词,可进行组配。 (1987年 )

• 举例:•   气功外气法治疗耳鸣 8例 耳鸣 /气功疗法 外气• 站庄功治疗高血压 120例 高血压 /气功疗法 站庄功

Page 96: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7. /中医病机

• [pathogenesis (TCM)] ZB (/pathogen tcm)• (C、 F3 、 TC、 TF3)• 与脏腑、器官、疾病、症状、证候主题词组配,指按照中医基础理论

对疾病、脏腑、器官、组织、气血等病理生理过程及其机理的认识。 (1987)

• 举例:•    肺气虚的病机 肺气虚 /中医病机 • 高血压中医发病机理初探• 高血压 /中医病机

Page 97: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8. / 生产和制备• (production & preparation) SZ (/produc)• (TD)• 与中草药、中成药、剂型等主题词组配,指其生产、加工、炮制和制备。如为中草药的炮制,尚须组配主题词“炮制”或其下位词。 (1987年 )

• 举例 :• 芍药药用的炮制研究 芍药 / 生产和制备 炮制 • 炮制对马钱子中生物碱煎出率的影响 马钱子 /生产和制备 炮制 生物碱类 /分析 煎出率

Page 98: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9. /针灸效应

• [acup-mox effects (acupuncture-moxibustion effects)] ZX (/am eff)• (A、D6 、D8-13 、D24、 F1-2 、 G4-12; TA、 TG7)• 与器官、组织、内源性物质、生理或心理过程主题词组配,指针灸对其产生的效应。 (1987年)

• 举例:• 针刺足三里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高血压 /免疫学 玫瑰花结形成 抗体形成 /针灸效应 穴,足三里 大鼠,近交 SHR      动物 (特征词 ) 大鼠 (特征词 )

• 电针对冠心病患者甲皱微循环的影响 冠状动脉疾病/针灸疗法 冠状动脉疾病/病理生理学 指 (趾 )甲 /血液供给 微循环 /针灸效应 电针 人类 (特征词 )

Page 99: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10./气功效应

• (qigong effects) QX (/qigong eff) • (A、 D6 、 D8-13 、 D24 、 F1-2 、 G4-12;TA、 TG) 与器官、组织、内源性物质、生理或心理过程主题词组配,指气功对其产生

的效应。 • 举例:•   气功对老年人血浆环核苷酸及性激素的影响 环 AMP/气功效应 环 AMP/ 血液 环 GMP/气功效应 环 GMP/ 血液 性激素类 /气功效应 性激素类 / 血液 人类 (特征词 ) 老年人 (特征词 )

Page 100: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 中医药学主题词各类目 (TA-TZ)标引细则见讲义之二

Page 101: 中医药学文献主题标引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