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媒媒媒 媒媒媒媒媒 媒媒媒媒 媒媒媒

媒體與民意

  • Upload
    bonnie

  • View
    3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媒體與民意. 媒體與政治支持 授課老師:劉嘉薇. 課程大綱. 壹、研究緣起 貳、媒體與政治 參、研究設計 肆、模型設定與資料分析 伍、結論與討論. 壹、研究緣起. ★ 資訊影響一個人的政治態度,唯有瞭解 人的態度如何受到資訊的影響,才能瞭 解態度形成。 ★ 大眾傳播媒介扮演政治社會化的功能, 提供政治資訊,對人們政治態度的持續 與變遷有所影響。. 壹、研究緣起. ★ 人民的政治信任感正是體現人民對政府、 政治人物作為回應性( responsiveness ) 的指標。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媒體與民意

媒體與民意

媒體與政治支持授課老師:劉嘉薇

Page 2: 媒體與民意

課程大綱 壹、研究緣起

貳、媒體與政治

參、研究設計

肆、模型設定與資料分析

伍、結論與討論

Page 3: 媒體與民意

壹、研究緣起 ★資訊影響一個人的政治態度,唯有瞭解 人的態度如何受到資訊的影響,才能瞭 解態度形成。

★大眾傳播媒介扮演政治社會化的功能, 提供政治資訊,對人們政治態度的持續 與變遷有所影響。

Page 4: 媒體與民意

壹、研究緣起 ★人民的政治信任感正是體現人民對政府、 政治人物作為回應性( responsiveness )

的指標。

★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的中堅份子,他們的 政治態度值得關注。

Page 5: 媒體與民意

貳、媒體與政治

一、政治學習:傳播媒介與政治社會化

二、媒介效果:政治資訊對政治態度的影響

三、信任或不信任:傳播媒介與政治信任感

Page 6: 媒體與民意

一、政治學習:傳播媒介與政治社會化

★ 「政治學習」是人從其所處的人群環境

中,獲取政治相關的態度與價值的過程

( Froman , 1962; Crystal and DeBell

2002 )。

Page 7: 媒體與民意

一、政治學習★傳播媒介與政治社會化:

政治社會化關注政治學習與政治系統的

互動 (Connover , 1991) ,好的政治學習將有利政治性統的穩定,維持民眾對政治系統的回應性。

Page 8: 媒體與民意

二、媒介效果:

★政治資訊對政治態度的影響:

   Robinson在 1976 年提出了「媒介抑鬱」 

 ( media malaise )的概念,包括了低度的政

  治信任感和疏離, Newton(1999) ,也獲 

  得類似結果。

Page 9: 媒體與民意

二、媒介效果:

Norris(2000: 199-205) 就指出媒介暴露會增

加公民義務感的觀點,他認為媒介暴露與政治興趣 (political interest) 、政治知識以及政治涉入感 (political involvement) 之間有一個「良性循環」( virtuous circle )。

Page 10: 媒體與民意

三、信任或不信任:

★傳播媒介與政治信任感

政治信任感是政治系統的輸出項,意指人民對政府的信心。當民眾的信任感高時,政府具有較高的正當性,推行政策也較容易。

Page 11: 媒體與民意

三、信任或不信任:

相對地,當人民的政治信任感低的時候,他們無法授權給政府作事,當信任感不斷下降時,也就是政府面臨危機的時候。

Page 12: 媒體與民意

參、研究設計★一、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政治大學陳義彥教授主持的國科會計畫「我國大學生政治價值與態度的持續與變遷之研究」

 採定群追蹤研究法( panel study ),計畫從 2004 年八月迄今

 執行單位為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Page 13: 媒體與民意

參、研究設計

★定群追蹤資料 (panel data) 的特性 1. 固定樣本連續訪問 2. 問卷設計的一致性 3. 抽樣代表性與樣本流失

Page 14: 媒體與民意

參、研究設計★執行過程遭遇的困難與解決方式:

1.受訪者追蹤困難。

2.受訪者拒絕接受訪問的情況增加。

3.受訪者對類似問卷內容沒有興趣。

Page 15: 媒體與民意

參、研究設計★ Panel data的處理方式 1.各波資料檢核與除錯 2.樣本代表性檢定與加權 3.重編題號 4.合併資料

Page 16: 媒體與民意

二、研究架構

政治信任感

圖一:研究架構圖(不在本研究討論之關聯,以虛線表示)

◆ 媒介認知:

媒介公正性評估

◆ 政治媒介行為:

政治媒介暴露程度 政治媒介注意程度

政黨認同

◆ 社會結構因素:

性別、省籍、家庭社經地位、修習政治相關課程學分數

Page 17: 媒體與民意

參、研究設計★三、研究假設

• 假設一:大學生政治媒介使用程度愈頻繁,政治信任感也愈高。

• 假設二:大學生認為媒介愈公正,政治信任感也愈高。

Page 18: 媒體與民意

參、研究設計• 假設三:大學生政治媒介使用程度愈高,且對媒介公正性評估愈高,政治信任感愈高。

• 假設四:大學生受訪者為泛綠認同者,且其政治媒介使用程度愈高、對媒介公正性評估愈高,其政治信任感相對更高。

Page 19: 媒體與民意

研究資料定群追蹤樣本連續訪問流失率

訪問執行時間 2004年 10月 2005年 5月 2006年 5月 2007年 5月 2008年 5月

年級 大一上 大一下 大二下 大三下 大四下

訪問時樣本數 1,600 1,369 1,113 999 887

成功率 85.56% 81.30% 89.76% 88.79% 85.79%

成功人數 1,369 1,113 999 887 761 資料來源:政治大學陳義彥與陳陸輝(2004;2005;2006;2007)。

Page 20: 媒體與民意

肆、模型設定與資料分析

★研究設計:第二波的母體為第一波成功的樣本,第三波訪問的母體僅為第二波成功的樣本,第四波訪問的母體僅為第三波成功的樣本。

Page 21: 媒體與民意

肆、模型設定與資料分析★在資料選擇方面,本研究為了極大化分 析樣本數,因此以第一波成功的

1369 位 受訪者為基礎,將四波資料合併。

★ 「平衡的」( balanced )以及「不平衡的」( unbalanced )的資料安排。

Page 22: 媒體與民意

肆、模型設定與資料分析★首先,本文將摘述政治信任感變化或穩 定的模式,利用McNemar檢定瞭解各波

的變化。★再利用 turn over table ,呈現前一時間點是 否影響下一時間點,呈現兩波之間變化 與穩定的細格( cells )何在。

Page 23: 媒體與民意

肆、模型設定與資料分析★接下來,本文擬將隨時間改變( time-varian

t ) 的自變數(媒介信任感、媒介使用、家

庭社經地位、修習政治相關課程學分數、

政黨認同)和不會隨著時間改變 ( time-invariant )的自變數(性別、省籍)納入分析。

Page 24: 媒體與民意

表四:政治信任感 two-way turnover table(第一波到第二波)

低 中 高 總和

255 213 0 468 低

54.5% 45.5% 0.0% 100.0%

111 483 20 614 中

18.1% 78.7% 3.3% 100.0%

2 20 7 29 高

6.9% 69.0% 24.1% 100.0%

368 716 27 1,111 總和

33.1% 64.4% 2.4% 100.0% 說明一:Pearson chi2(4) = 202.77 p<.001 說明二:Symmetry (asymptotic)<.001;Marginal homogeneity (Stuart-Maxwell)<.001;

Marginal homogeneity (Bickenboller)<.001;Marginal homogeneity (no diagonals)<.001 說明三:Contribution to symmetryχ2: 低_中&中_低 =24.66;低_高&高_低=2.00;中_高&高_中 <.001

Page 25: 媒體與民意

表五:政治信任感 two-way turnover table(第二波到第三波)

低 中 高 總和

226 107 0 333 低

67.9% 32.1% 0.0% 100.0%

173 456 11 640 中

27.0% 71.3% 1.7% 100.0%

0 22 4 26 高

0.0% 84.6% 15.4% 100.0%

399 585 15 999 總和

39.9% 58.6% 1.5% 100.0% 說明一:Pearson chi2(4) = 201.02 p<.001 說明二:Symmetry (asymptotic)<.001;Marginal homogeneity (Stuart-Maxwell)<.001;

Marginal homogeneity (Bickenboller)<.01;Marginal homogeneity (no diagonals)<.001 說明三:Contribution to symmetryχ2: 低_中&中_低 =15.56;低_高&高_低<.001;中_高& 高_中 =3.67

Page 26: 媒體與民意

表六:政治信任感 two-way turnover table(第三波到第四波)

低 中 高 總和

237 118 0 355 低 66.8% 33.2% 0.0% 100.0%

151 358 8 517 中 29.2% 69.2% 1.5% 100.0%

1 11 3 15 高 6.7% 73.3% 20.0% 100.0%

389 487 11 887 總和 43.9% 54.9% 1.2% 100.0%

說明一:Pearson chi2(4) = 170.50 p<.001 說明二:Symmetry (asymptotic)>.05;Marginal homogeneity (Stuart-Maxwell)>.05;

Marginal homogeneity (Bickenboller)>.05;Marginal homogeneity (no diagonals)>.05 說明三:Contribution to symmetryχ2: 低_中&中_低 =4.05;低_高&高_低<1.00;中_高&高_中 =0.47

Page 27: 媒體與民意

政治信任感 four-way turnover table(第一波到第四波)

(Ⅳ)低 中 高

(Ⅲ)

低 中 高 總和 低 中 高 總和 低 中 高 總和

(Ⅱ )

低 115 24 139 34 26 60 1` 1

中 41 37 78 31 55 86 2 2

(Ⅰ )

總和 156 61 217 65 81 146 3 3

低 31 22 53 20 19 39

中 49 65 1 115 32 229 5 266 3 3

高 17 1 18 1 1 中

總和 80 87 1 168 52 265 6 323 3 1 4

低 1 1 1 1

中 1 3 4 7 4 11 1 1 2

高 5 1 6 1 1 高

總和 1 3 4 1 12 5 18 2 2 4

穩定:低低低低(115, 13.0%)、中中中中(229, 25.8%)、高高高高(1, 0.1%)

變遷:

低低中低(24, 2.7%)、低低低中(34, 3.8%)、低低中中(26, 2.9%)、低中低低(41, 4.6%)、低中中低(37, 4.2%)、低中低中(31, 3.5%)、低中中中(55, 6.2%)

中低低低(31, 3.5%)、中低中低(22, 2.5%)、中低低中(20, 2.3%)、中低中中(19, 2.1%)、中中低低(49, 5.5%)、中中中低(65, 7.3%)、中中低中(32, 3.6%)、中高中中(17, 1.9%)

高中中中(7, 0.8%)、高高中中(5, 0.6%)、高中高中(4, 0.5%)

Page 28: 媒體與民意

肆、模型設定與資料分析★定群追蹤資料具有時間點縱貫時序特性,因此在變數性質上也需加以區分成是否隨時間點變化。

★若把樣本的差異視為固定值,其模型設定便為「固定效果模型」( fixed effect mode

l ),但若把樣本的差異視為從母體當中抽取的隨機變數,便稱為「隨機效果模型」( random effect model )(黃紀 2005, 864 )。

Page 29: 媒體與民意

肆、模型設定與資料分析

★在社會科學的研究當中,幾乎無法有實驗 室控制的情境,因而在以下的模型估計中, Xit與 αi幾乎不可能無關,既然無法確知本 研究是否能夠完全滿足隨機效果模型的假 定,因此本研究同時採用兩種模型。

it i it itY X U

Page 30: 媒體與民意

政治信任感四波定群追蹤「隨機截距比例勝算模型」 Coef. SE odds 性別(對照:女性) 0.28** 0.10 1.328 省籍(對照:本省閩南人) 本省客家人 0.02 0.15 1.016 大陸各省市人 -0.28* 0.13 0.753

家庭社經地位(對照:低) 高(組內平均) 0.47* 0.20 1.605 高(與組內平均之差) -0.14 0.24 0.873 中(組內平均) 0.32* 0.15 1.375 中(與組內平均之差) -0.06 0.18 0.944

修習政治相關課程學分數(組內平均) -0.02 0.02 0.982 修習政治相關課程學分數(與組內平均之差) 0.04 0.02 1.043 媒介相關變數

政治媒介暴露程度(1~4)(組內平均) -0.47 0.34 0.622 政治媒介暴露程度(與組內平均之差) 0.65 0.55 1.915 政治媒介注意程度(1~4)(組內平均) 0.16 0.21 1.176 政治媒介注意程度(與組內平均之差) -0.28 0.31 0.755 媒介公正性(1~10)(組內平均) 0.14 0.13 1.146 媒介公正性(與組內平均之差) 0.44* 0.22 1.560

政黨認同(對照:泛藍) 泛綠(組內平均) 0.87* 0.38 2.386 泛綠(與組內平均之差) -0.01 0.59 0.987 中立無反應(組內平均) 0.17 0.31 1.180 中立無反應(與組內平均之差) 0.36 0.51 1.434

媒介使用與認知交互作用 政治媒介暴露程度*公正性(組內平均) -0.01 0.07 0.993 政治媒介暴露程度*公正性(與組內平均之差) -0.12 0.11 0.887 政治媒介注意程度*公正性(組內平均) 0.03 0.03 1.035 政治媒介注意程度*公正性(與組內平均之差) 0.00 0.04 0.997

政黨認同、媒介使用與認知交互作用 泛綠*政治媒介暴露程度*公正性(組內平均) -0.10* 0.04 0.907 泛綠*政治媒介暴露程度*公正性(與組內平均之差) 0.08 0.07 1.086 泛綠*政治媒介注意程度*公正性(組內平均) 0.05 0.04 1.052 泛綠*政治媒介注意程度*公正性(與組內平均之差) 0.04 0.07 1.045 中立*政治媒介暴露程度*公正性(組內平均) -0.02 0.04 0.976 中立*政治媒介暴露程度*公正性(與組內平均之差) 0.04 0.08 1.038 中立*政治媒介注意程度*公正性(組內平均) 0.04 0.03 1.045 中立*政治媒介注意程度*公正性(與組內平均之差) -0.05 0.06 0.952

固定部分(fixed part):截點(thresholds)

第一截點 2.16 0.80 2.163 第二截點 6.84 0.82 6.842 log likelihood -2323.870 第一層(Level 1)觀察值總數(人*波) 3354 第二層(Level 2)樣本數(人) 1368 資料來源:陳義彥與陳陸輝(2004;2005;2006)。 說明一:* p<0.05;** p<0.01;*** p<0.001。 說明二:第二層樣本數為本文觀察的大學生個數 1368,第一層的觀察值總數則為四波總觀察次數,共 3354。

Page 31: 媒體與民意

肆、模型設定與資料分析 假設一認為「政治媒介使用程度愈頻繁,政治信任感也愈高」。假設二認為「媒介愈公正,政治信任感也愈高」。

以上兩個假設都植基於媒介對政治信任感的影響,然而,媒介使用屬於行為層次,媒介公正性評估則屬認知層次,在本研究中,僅有假設二得到驗證。

Page 32: 媒體與民意

肆、模型設定與資料分析 此一結果在理論上有重要的意涵:亦即大學生的媒介認知對其政治信任感有影響,但他們對媒介的使用行為反而對其政治信任感沒有影響。

媒介認知與媒介行為本屬不同層次,在對政治信任感的效果上也有所不同。

Page 33: 媒體與民意

肆、模型設定與資料分析 本研究的實證分析發現,良性循環論較具 解釋力,然而,當大學生對媒介有較高的 評估時,即使他們的媒介使用程度再怎麼 高,媒介公正性評估對政治信任感的影響 不會再增加。

Page 34: 媒體與民意

肆、模型設定與資料分析 這雖然無法驗證假設三「政治媒介使用程 度愈高,且對媒介公正性評估高,政治信 任感愈高」,但卻在媒介認知與媒介行為 兩者之中找到關鍵影響因素,亦即媒介認 知更能說明良性循環論是媒介認知與政治 信任感關係較佳的解釋途徑。

Page 35: 媒體與民意

肆、模型設定與資料分析 再者,政黨認同作為認知的捷徑,不只 單獨影響政治信任感,也透過媒介使用與 媒介認知的交互作用影響政治信任感,無 法驗證假設四「受訪者為泛綠認同者,且 其政治媒介使用程度愈高、對媒介公正性 評估愈高,其政治信任感相對更高。」

Page 36: 媒體與民意

肆、模型設定與資料分析

可見政黨認同、媒介暴露和媒介公正性評

估三者的交互作用之所以有顯著負向影響,應為媒介暴露的影響,由於媒介公正性評估和泛綠政黨認同對政治信任感的影響皆為正向。

Page 37: 媒體與民意

肆、模型設定與資料分析

但政黨認同、媒介暴露和媒介公正性評估三者交互作用的影響卻為負向,說明了媒介暴露程度對政治信任感的負向影響,符合媒介抑鬱論觀點。

Page 38: 媒體與民意

肆、模型設定與資料分析

 媒介暴露對政治信任感的影響與假設一

不盡相同,原因在於媒介公正性評估與媒介暴露本質的不同。

Page 39: 媒體與民意

肆、模型設定與資料分析 兩者雖皆為媒介因素,但因為媒介公正性評估為媒介認知層面,媒介公正性為大學生的政治信任感加分。

 然而,媒介暴露為媒介行為層面,對媒介的實質接觸為大學生的政治信任感減分,因此各自符合良性循環論符合媒介抑鬱論。

Page 40: 媒體與民意

伍、結論與討論 ★穩定

★變遷

★媒介資訊

★定群追蹤與其他政治社會化、政治行為

  研究相關主題。

Page 41: 媒體與民意

參考文獻

劉嘉薇、黃紀, 2010 ,〈持續與變遷:政治資訊對大學生政治信任感影響之定群追蹤研究〉,《政治學報》, 50期:111-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