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糖糖糖糖糖糖糖 糖糖糖糖 糖糖糖糖 WANGQI

糖尿病教育资料

  • Upload
    avani

  • View
    40

  • Download
    5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糖尿病教育资料. 艾维科技 WANGQI. FreeStyle. http://www.therasense.com. 怎样看尿液化验单 怎样看血液化验单 糖尿病人饮食误区 糖尿病营养治疗总原则 您明白了糖尿病治疗的原则吗 餐前血糖过高该怎么办 餐后高血糖的重要性 糖尿病治疗促使瘾君子们戒烟 最常见的对糖尿病的错误认识 糖尿病教育的方法 糖耐量低减 —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教育的目标 糖尿病教育的对象 糖尿病教育的基本内容 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哪些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糖尿病会遗传吗 糖尿病人需要良好的脂代谢 糖尿病的自我疗法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糖尿病教育资料

糖尿病教育资料糖尿病教育资料

艾维科技艾维科技 WANGQI

艾维科技艾维科技 WANGQI

Page 2: 糖尿病教育资料

FreeStyleFreeStyle

http://www.therasense.com

Page 3: 糖尿病教育资料

怎样看尿液化验单

怎样看血液化验单

糖尿病人饮食误区

糖尿病营养治疗总原则

您明白了糖尿病治疗的原则吗

餐前血糖过高该怎么办

餐后高血糖的重要性

糖尿病治疗促使瘾君子们戒烟

最常见的对糖尿病的错误认识

糖尿病教育的方法

糖耐量低减—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教育的目标

糖尿病教育的对象

糖尿病教育的基本内容

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哪些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糖尿病会遗传吗

糖尿病人需要良好的脂代谢

糖尿病的自我疗法

高脂血症与糖尿病

胰岛素如何保存

医生诊断您患糖尿病的根据

糖尿病人易生骨质疏松

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吗

糖尿病并非不可战胜

糖尿病病人饮食禁忌

糖尿病人的自我护理

什么人容易得糖尿病

低血糖反应时您该怎么办

倒班的人如何控制血糖

为什么早上的血糖水平最高

糖尿病为什么容易漏诊

什么是糖尿病肾病

降血糖、稳血压、调血脂、防血粘

为什么城市糖尿病发病率高

糖尿病人膳食安排原则

糖尿病科普教育是当务之急

对糖尿病患者的忠告

糖尿病危险因素—脂肪

胰岛素泵有助于预防并发症

怎样当好糖尿病病人的家属

天气变化和情绪紧张对糖尿病人的影响

肥胖病人一定要减轻体重

糖尿病病人手术注意什么

为什么糖尿病人越来越多

糖尿病病人家属要注意什么

Page 4: 糖尿病教育资料

怎样看尿液化验单( 1)

尿十一项(尿液自动分析仪) (1)

[ 正常值 ]

PRO (蛋白质) neg (<0.25 ~ 0.3g/L, 或 <25 ~ 30mg/dl)

pH (酸碱度)反映 4.5 ~ 9.0 范围变化

GLU ( 葡萄糖 )norm (<2.8mmol/L, 或 <50mg/dl)

KET( 酮体 )乙酰乙酸 <0.86mmol, 或 <5mg/dl) ;丙酮 <6.89mmol, 或 <40mg/dl)

BIL (胆红素 )neg (<8.55umol/L, 或 <0.5mg/dl )

NIT (亚硝酸盐) neg (<0.03mg/dl )

LEU (白细胞) neg (<25/μl)

ERY 或 BLD (红细胞或隐血) neg (<10/μ1)

SG (比重)随机尿 1.005 ~ 1.030 ,晨尿 1.015 ~ 1.025

UBGURO (尿胆原) norm (<2.8mmol/L, 或 <50mg/dl)

VTC (维生素 C) <0.6mmol/L (<10mg/dl)

注: neg: 阴性 ,norm: 正常。

Page 5: 糖尿病教育资料

[ 临床意义 ] ( 1 )蛋白质( PRO ):

在正常人的肾小球滤液(原尿)中,主要含有一些低分子蛋白质,它们的总量约为 0.10 ~ 0.20g/L(10 ~ 20mg/dl) 。原尿在流经肾小管时,通过上皮细胞的胞饮和吞噬作用,这些低分子蛋白质几乎全部被重吸收,因此在正常人 24 小时的尿液内,所含蛋白质只有 20 ~ 80mg 。正常人每天的尿量在 1000 ~ 1500毫升之间,因此每百毫升尿液的蛋白含量只有 2 ~ 5mg 。

当肾小球通透性能亢进(如肾炎),或血浆中低分子蛋白质过多,这些蛋白质大量进入原尿,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时,便产生蛋白尿,前者称为肾小球性蛋白尿,后者称为血浆性(或溢出性)蛋白尿。此外,当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受损,重吸收能力降低或丧失时,则产生肾小管性蛋白尿(如汞、铅、镉及药物中毒)。常见原因如下:

①肾小球性蛋白尿: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肾肿瘤等。

②肾小管性蛋白尿:间质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重金属(汞、铅、镉)中毒,应用庆大霉素、多黏菌素 B及肾移植术后发生排异反应等。

③混合型蛋白尿:肾脏病变同时累及肾小球与肾小管,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

④溢出性蛋白尿:尿中出现大量低分子量蛋白质,如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常出现本一周氏蛋白尿;骨骼肌严重损伤及大面积心肌梗塞时,常见肌红蛋白尿。

⑤生理性蛋白尿:因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对机体影响而导致的蛋白尿。如功能性蛋白尿,指剧烈运动、发热、低温刺激、精神紧张所致暂时性、轻度的蛋白尿,定性一般在±~ +;体位性蛋白尿(直立性蛋白尿 ) ,因直立体位腰部脊柱向前弯曲、突出使肾血运异常引起的蛋白尿,晨尿定性常阴性,直立若干时间后尿蛋白 2+~ 3+。

Page 6: 糖尿病教育资料

( 2 )尿液酸碱度( pH):

正常人的尿 pH在 6.0左右波动,但受饮食的影响很大。强酸性尿见于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痛风及服用酸性药物等。强碱性尿见于代谢性碱中毒、应用碱性药物后。

(3)葡萄糖( GLU):

尿液中的糖类,主要是葡萄糖,在正常情况下,尿中含微量葡萄糖,其浓度为 2 ~ 20mg/dl ,每天排出总量为 40 ~ 85mg ,用一般检查方法呈阴性反应。在血糖超过肾糖阈或肾糖阈降低时,便产生葡萄糖尿,糖尿分以下几类:

①饮食性糖尿:健康人短时间内服用大量糖类或一次性进 200克以上的葡萄糖,即可产生糖尿。

②暂时性糖尿:因暂时性原因而引起糖尿。如剧烈运动后、头部外伤、脑溢血癫痫发作、各种中毒、皮质激素用量过多,可有暂时性糖尿。

③持续性糖尿:见于糖尿病,甲亢等。

发现尿糖阳性后,除了反复作尿糖检查之外,还要检查血糖,必要时作糖耐量试验。

( 4 )酮体( KET):

KET 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妊娠剧烈呕吐、子痫、禁食过久及全身麻醉后。

Page 7: 糖尿病教育资料

( 5)BIL (胆红素):

胆红素是由衰老红细胞被破坏后的血红蛋白产生的。在阻塞性黄疸或肝细胞性黄疸,血液中滞留的直接胆红素达 2.0 ~ 3.0mg/dl以上时,则排至尿中。溶血性黄疸时的间接胆红素不能通过肾脏排至尿中。尿内胆红素的检查对于黄疸的诊断和判断预后上有重要的价值。

阳性见于:阻塞性黄疸、胆石症、胆道肿瘤、胰腺肿瘤、肝硬变、肝炎。

( 6)亚硝酸盐( NIT):

已知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及绿脓杆菌有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的能力,凡由这些细菌引起的泌尿系感染NIT 呈阳性反应。而肾盂肾炎、膀胱炎多由大肠杆菌引起,其NIT 阳性率可达 69%~ 80%。所以尿检亚硝酸盐阳性时,多见于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泌尿系感染。

( 7)白细胞( LEU):

在正常人的尿液中可以有少数白细胞,当每微升( μ1 )尿液中的白细胞数 >25 个时, LEU为阳性反应,主要见于细菌性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

( 8)红细胞( ERY)或隐血( BLD):

尿液中如混有 0.1%以上的血液时,用眼睛可以看到血尿,血量在 0.1%以下时,便只能用隐血反应或借助仪器检测才能发现。在正常人的尿液中允许有极微量的红细胞( <10/μ1 ),当每微升尿液中红细胞数量 >10个时, ERY 或 BLD则呈阳性反应。多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泌尿系结石、肿瘤,肾结核等。另外,某些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也可引起血尿;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引起血尿。

Page 8: 糖尿病教育资料

( 9)比重( SG):

以水的比重作为 1.00 ,因为尿里含有体内代谢产物在内,所以尿的比重应该大于 1.00 。尿比重的高低随尿中水分、盐类及有机物含量而异,病理情况下还受尿蛋白、尿糖及细胞成分等影响。尿比重的数值可粗略的反映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

( 10 )尿胆原( UBG或 URO ):

尿胆原是无色的,在体外容易被氧所氧化变为褐色的尿胆素,因此也把两者合称为尿胆素体。阳性见于溶血性贫血、疟疾、严重烧伤所致黄疸和肝细胞严重受损。由于尿中尿胆原的排出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变动很大,所以当尿胆原含量仅有少许变化时,很难说明有什么意义,只有明显增高或缺如时,才有明确的临床意义。

( 11 )维生素 C( VTC):

尿液中维生素 C 的含量 >0.6mmol/L(>10mg/dl) 时,会对上述 10项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当检测结果反映 VTC超过标准时,应考虑其对结果的影响,可让病人暂停使用维生素 C 制剂后再进行检测。

Page 9: 糖尿病教育资料

尿沉渣镜检( US-Mi)

1.红细胞

〔正常值〕

混匀一滴尿 0 ~偶见 /HPF(每高倍视野)

离心尿 0 ~ 3/HPF(平均每高倍视野 0.4 ~ 1.0个)

自动分析仪混匀尿男性 0 ~ 12μ1 ,女性 0 ~ 24μ1 。

〔临床意义〕

如果每高倍视野红细胞在 1个以上,离心尿大于或等于 3 个即为镜下血尿。主要见于急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结核等。另外,成年妇女的尿液,常因混入月经血而有许多红细胞,应注意区别。

2. 白细胞

〔正常值〕

混匀一滴尿 0 ~ 3/HPF

离心尿 0 ~ 5/HPF(平均每高倍视野 0.6~ 2.1个)

自动分析仪混匀尿男性 0 ~ 12/μ1 ,女性 0 ~ 26/μ1

〔临床意义〕

增多常见于细菌性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肾脓肿、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

Page 10: 糖尿病教育资料

3.上皮细胞

〔正常值〕

鳞状上皮细胞及移行上皮细胞:偶见。

肾小管上皮细胞:无。

〔临床意义〕

在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损伤、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利尿期、肾移植术后排异反应时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时多见移行上皮细胞并伴有较多白细胞。

4.管型

〔正常值〕

除激烈运动后、发热、麻醉后及老人偶见透明管型外,正常尿中见不到管型。

〔临床意义〕

管型产生于肾实质,其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即尿液的酸化、尿液的浓缩、尿液的停滞。最简单的管型为透明管型,主要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中形成。在透明管型的基质发生凝胶化时,如果同时包上了来自于肾小管上皮的脱落、破坏产物或红、白细胞等,便形成上皮管型、颗粒管型、血细胞管型等。因此可以根据管型的种类和情况,推测肾小管的破坏过程和尿液停滞程度,从而测知肾损伤的严重程度。

( 1 )透明管型:是单纯蛋白质在肾小管内凝固而成的。它是一种变性的蛋白质,像凝固的蛋清一样透明,不含有其他成分。在尿蛋白多时,有利于透明管型的形成。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早期及恢复期、急性肾盂肾炎、恶性高血压及肾动脉硬化,充血性心功能不全。

Page 11: 糖尿病教育资料

( 2 )红细胞管型:是尿蛋白与红细胞在肾小管内凝固在一起而形成的。常与镜下血尿同时存在,多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移植术后排异反应、肾出血、肾梗塞等。

( 3)白细胞管型:肾小管的尿蛋白与白细胞凝固在一起形成的,管型内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肾脏有感染性病变,如急性肾盂肾炎。

( 4 )上皮细胞管型:是由脱落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团形成的管型,表示肾小管有病变。见于妊娠子痫、重金属或药物所致的急性肾小管坏死及肾移植术后发生排异反应。

( 5)颗粒管型:在管型基质中含有许多大小不等的黄褐色颗粒,这些颗粒主要是肾上皮细胞的碎解产物,含粗大颗粒的叫做粗颗粒管型,含细小颗粒的为细颗粒管型。细颗粒管型偶见于正常尿,易见于运动后,脱水及发热时,如大量出现应考虑有肾实质损伤。粗颗粒管型常提示肾小管病变严重,可见于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病人的尿中。

( 6)蜡样管型:为一种微黄色蜡样形状,是由于尿蛋白在已经变形、增粗的远端肾小管内凝固且时间较久所形成的管型。可见于严重肾小管变性坏死,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晚期、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及肾淀粉样病变时。

( 7)脂肪管型:管型内含有大量脂肪颗粒,该颗粒是细胞脂肪变性的裂解产物。多见于肾病变和肾类脂性变,如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肾病期。

( 8)宽大管型:也叫肾衰竭管型。这种管型的直径为普通管型的 2 ~ 6倍,故名宽大管型。其组成基质是各种各样的,最多见的类型是宽大的蜡样管型。尿内出现宽大型表明在扩张的肾小管和集合管内发生过阻塞,见于肾功能衰竭、肾移植排异反应等。

Page 12: 糖尿病教育资料

怎样看血液化验单( 1 )

红细胞计数( RBC)

红细胞人们通常叫红血球,化验单上常用英文缩写字母简写成 RBC。红细胞生于红骨髓,主要以蛋白质和铁为原料,其次还需要微量的铜、维生素 B6、维生素 B12 和叶酸。此外,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有促进骨髓红细胞生成的作用。红细胞的发育、成熟约需 3.5~ 7天 ,一般能生存 120 天。衰老的红细胞主要在肝、脾等器官中被吞噬和分解。在神经体液因素调节下,红细胞不断地新生、衰老、死亡,在血液中保持相对恒定的数目。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血红蛋白(其中包括蛋白质和铁)。血红蛋白是人体内运输氧( O2 )和二氧化碳( CO2 )的工具,把从肺部吸入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个细胞,又把细胞内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装载上,随血液循环运到肺呼出体外,往返于肺与各细胞之间,一刻不停地工作着,红细胞数量的变化影响到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使人体发生病理生理变化。

[ 正常值 ]

初生儿( 6.0 ~ 7.0 )×1012/L(600万~ 700万 /μ1)

婴儿( 5.2 ~ 7.0 )×1012/L(520万~ 700万 /μ1)

儿童( 4.2 ~ 5.2 )×1012/L(420万~ 520万 /μ1)

成年男性( 4.0 ~ 5.5)×1012/L(400万~ 550万 /μ1)

成年女性( 3.5~ 5.0 )×1012/L(350万~ 550万 /μ1)

Page 13: 糖尿病教育资料

[ 临床意义 ]

减少 :见于各种类型的贫血 ,如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感染、肾病、胃切除术后、出血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白血病以及接触苯、胺等化学物质引起职业性中毒等所引起的贫血。

增多:

①严重的先天及后天性心、肺疾病和血管畸形,如法鲁氏四联症、肺心病、肺气肿、肺动静脉瘘等,由于慢性缺氧刺激骨髓增生。

②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③大面积烧伤、严重呕吐、腹泻、多汗、多尿,以及晚期消化道肿瘤长期不能进食等所引起的大量失水和血液浓缩。

④慢性一氧化碳中毒。

⑤长期在高原生活的人,剧烈的体力活动者可出现生理性红细胞增多。

Page 14: 糖尿病教育资料

血红蛋白测定( HGB或 Hb)

血红蛋白是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结合而成的,人们通常称其为血色素。合成血红素的原料是甘氨酸、琥珀酰辅酶 A和铁。当铁缺乏时,血红素形成减少,引起血红蛋白降低,造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叶酸和维生素 B12 是合成脱氧核糖核酸必需原料,也是红细胞生长、成熟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缺乏维生素 B12或叶酸,可造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此外,维生素 B2 、维生素 B6均参与血红蛋白的形成。当红细胞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以后,血红蛋白分解,其中铁质和蛋白质部分重新被利用制造红细胞,其余部分则变成胆红素从肝脏排入毛细胆管,成为胆汁的组成部分,最后从粪和尿中排出。

[ 正常值 ]

初生儿 170 ~ 220克 /L ( 17.0 ~ 22.0克 /dl )

婴儿 160 ~ 200克 /L ( 16.0 ~ 20.0克 /dl )

儿童 110 ~ 160克 /L ( 11.0 ~ 16.0克 /dl )

成年男性 120 ~ 165 克 /L ( 12.0 ~ 16.5 克 /dl )

成年女性 110 ~ 150克 /L ( 11.0 ~ 15.0克 /dl )

[ 临床意义 ]

血红蛋白的测定主要用于贫血的诊断并判断其程度:

轻度贫血血红蛋白在 90克 /L ~ 120克 /L

中度贫血血红蛋白在 60克 /L ~ 90克 /L

重度贫血血红蛋白在 30克 /L ~ 60克 /L

严重贫血血红蛋白在 30克 /L以下

Page 15: 糖尿病教育资料

红细胞比积( HCT 或 PCV)

[ 正常值 ]

儿童 0.35~ 0.43(35%~ 43%)

男性 0.40 ~ 0.50(40%~ 50%)

女性 0.35~ 0.45(35%~ 45%)

[ 临床意义 ]

增高 : 初生儿可有生理性增高。病理性增高见于大面积烧伤、反复呕吐、腹泻、多汗、多尿等导致的血液浓缩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减低:见于各种贫血、白血病、血液稀释等。

Page 16: 糖尿病教育资料

红细胞沉降率 (ESR)或动态红细胞沉降率 (A- ESR)

红细胞沉降率就是通常所说的血沉。当血浆中带正电荷的球蛋白及纤维蛋白原增加时,红细胞失去负电荷,不互相排斥而易形成缗线状时,血沉就增快;反之血浆中带负电荷的白蛋白增加时或红细胞增多时,血沉就变慢。

〔正常值〕

成年男性 0 ~ 15mm/ 小时

成年女性 0 ~ 20mm/ 小时

〔临床意义〕

一般来说,凡体内有感染或组织坏死的情况,血沉就加快,所以,血沉增快提示有病变存在。

( 1 )生理性增快:血沉随年龄的增长而加快, 65岁以上的老年人,血沉有时可达 40mm/ 小时。孕妇由于血浆容量增加,从第 3 个月起血沉就加快,分娩后三周才恢复正常。妇女在月经期血沉也稍快。

( 2 )病理性增快:显著增快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白血病、肉瘤、癌症、华氏巨球蛋白血症、重度贫血、严重的急性细菌感染、胶原病、门脉性及胆汁性肚硬化、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的肾脏病等。血沉中等度加快见于急、慢性炎症,急性局部感染、慢性感染活动期,如风湿热活动期、结核病、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病毒性肝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低,以及大手术、创伤、心肌梗塞引起的组织损伤及坏死或高胆固醇血症者。

( 3 )减慢:见于红细胞数显著增多及纤维蛋白原含量严重减低时,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DIC晚期。

Page 17: 糖尿病教育资料

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就是人们常说的白血球,英文缩写为WBC。它是人体内的 " 卫兵 ",执行着防御功能,对外来的病原物有吞噬消灭的作用。

〔正常值〕

初生儿( 15~ 22 ) X 109/L ( 15000 ~ 22000/μl )

婴儿( 10 ~ 20 ) X 109/L ( 10000 ~ 20000/μl )

儿童( 5~ 12 ) X 109/L ( 5000 ~ 12000/μl )

成人( 3.5~ 10 ) X 109/L (3500 ~ 10000/μl)

〔临床意义〕

(1) 生理性增高:新生儿、妊娠、分娩、剧烈活动、饮酒、饭后等。

(2) 病理性增高:急性化脓性感染、组织损伤、急性出血、尿毒症、白血病等。

(3) 减少:某些传染病、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某些药物中毒、或过敏、放疗、化疗等。

Page 18: 糖尿病教育资料

白细胞分类计数( DC)

白细胞是一个 "大家族 ",根据其结构性质分为:哮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白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白细胞、淋巴白细胞。粒细胞因胞浆内含有颗粒而得名,中性粒细胞又分为杆状核粒细胞和分叶核粒细胞两种。淋巴细胞又分为 T细胞、 B细胞。各种白细胞的寿命长短不一,平均约为 13天,淋巴细胞的寿命差距较大,短的仅 3~ 4 天,有的 T细胞寿命可超过百日,甚至长达 20 天。

Page 19: 糖尿病教育资料

(1)中性粒细胞

[ 正常值 ]

显微镜计数法: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0.01 ~ 0.05(1%~ 5%)0.03~ 0.08(3%~ 8%)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0.5~ 0.7(50%~ 70%)0.3~ 0.65(30%~ 65%)

血细胞计数仪法 (GRAN):

百分率 0.46~ 0.765(46%~ 76.5%)

绝对值( 1.8~ 6.4 )×109/L

[ 临床意义 ]

①生理性增高 : 新生儿、妊娠、分娩和产伤、剧烈运动、严寒暴热刺激可使中性粒细胞增高。

②病理性增高:反应性增高见于急性化浓菌感染,如化脓性扁桃体炎、大叶性肺炎等,严重时

可在镜下见到病理状态的中性粒细胞。另外,严重的组织损伤、严重烧伤、心肌梗塞、大手术后、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也可使中性粒细胞增加。肿瘤性增多见于粒细胞性白血症病。

③减低:某些细菌(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肿瘤化疗后、脾功能亢进,长期接触有毒理化物质所致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

Page 20: 糖尿病教育资料

(2)淋巴细胞

[ 正常值 ]

显微镜计数法:

成人 0.2 ~ 0.4(20%~ 40%)

儿童 0.3~ 0.56(30%~ 56%)

直接计数 (LYM.C) :

成人( 1.280 ~ 2.088)×109/L (1280 ~ 2088/μ1)

儿童 (2.800 ~ 4.254)×109/L (2800 ~ 4254/μ1)

血细胞计数仪法( LYM):

百分率 0.187~ 0.47(18.7%~ 47%)

绝对值 (1.0 ~ 3.3)×109/L

[ 临床意义 ]

①生理性增高:出生 1周的新生儿至 5岁的儿童。

②病理性增高: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可见相对性增高;某些传染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见绝对性增高;某些慢性感染,结核病恢复期,淋巴细胞白血病,某些类型的淋巴瘤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前期等。

③减少:免疫缺陷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淋巴细胞减少症、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器官移植后某些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放射病或急性化脓性感染时因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淋巴细胞呈相对性减少。

Page 21: 糖尿病教育资料

(3)嗜酸粒细胞

[ 正常值 ]

显微镜计数法:

成人 0.005~ 0.05(0.5%~ 5%)

儿童 0.005~ 0.05(0.5%~ 5%)

直接计数 (EOS.C )

(0.05~ 0.3)×109/L (50 ~ 300/μ1)

血细胞计数仪法(MID)(嗜酸、嗜碱及单核细胞之和):

百分率 0.035~ 0.079(3.5%~ 7.9%)

绝对值 (0.2 ~ 0.7)×109/L

[ 临床意义 ]

①反应性增高 :见于过敏性疾病、某些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如湿疹、银屑病、剥脱性皮炎、天疱疮,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

②肿瘤性增高: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氏病,肺癌等。

减少: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Page 22: 糖尿病教育资料

(4)嗜碱粒细胞

[ 正常值 ]

显微镜计数法:

成人 0.00 ~ 0.01(0 ~ 1%)

儿童 0.00 ~ 0.01(0 ~ 1%)

直接计数 (BAS.C)

(0.02 ~ 0.05)×109/L (20 ~ 50/μ1)

血细胞计数仪法(MID)(嗜酸、嗜碱及单核细胞之和):

百分率 0.035~ 0.079(3.5%~ 7.9%)

绝对值 (0.2 ~ 0.7)×109/L

[ 临床意义 ]

增多 :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罕见的嗜碱粒细胞白血病 ,骨髓纤维化和某些转移癌 ,黏液性水肿 ,变态反应 ,甲状腺机能减退、溃疡性结肠炎。

减少:速发型变态反应,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糖皮质激素过量,甲状腺机能亢进、柯兴氏征。

Page 23: 糖尿病教育资料

(5)单核细胞[ 正常值 ]显微镜计数法:成人 0.03~ 0.08(3%~ 8%)儿童 0.02 ~ 0.08(2%~ 8%)直接计数 (MON.C)(0.067~ 0.325)×109/L (67~ 325/μ1)血细胞计数仪法 (MID)(嗜酸、嗜碱及单核细胞之和 ) :百分率 0.035~ 0.079(3.5%~ 7.9%)绝对值 (0.2 ~ 0.7)×109/L[ 临床意义 ]①生理性增多:见于出生后 2周的婴儿。②病理性增多:某些感染,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伤寒、疟疾、黑热病、活动性结核、急性感染的恢复期;某些血液病,如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的细胞病。③减少:一般无临床意义。

Page 24: 糖尿病教育资料

血小板( PLT 或 BP )计数

血小板的机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前者是指血管破损而出时,血小板具有制止作用;后者是指血液加速凝固成块。因此,测定血小板数有助于出血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 正常值 ]

( 100 ~ 300 )×109/L (( 1 ~ 3)×104/μ1 )

[ 临床意义 ]

( 1 )增多:血小板 >400×109/L 为增多 ,见于急性大失血和溶血后一过性增多 ; 持续性增多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及某些恶性肿瘤早期。

( 2 )减少:血小板 <100×1099L 为减少。

①血小板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某些药物中毒或过敏;

②血小板破坏,消耗过多,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和体外循环、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结缔组织病。

Page 25: 糖尿病教育资料

糖尿病人饮食误区:只要不吃动物油,就不需要限制植物油摄入

无论动物油还是植物油都是脂肪,脂肪仍是高热量食物。如果不控制脂肪就容易超过每日所规定的总热量,使体重增加而影响血糖的控制。

因此吃油脂时,即使是植物油也应计算入量。

糖尿病人饮食误区:饮食控制已非常严格,吃点零食充饥没有关系

部分患者三餐控制比较理想,但由于饥饿或其他原因养成吃零食如花生、瓜子、休闲食品等的习惯。

其实这样也破坏了饮食控制。大多数零食均为含油脂量或热量较高的食品,任意食用会很快超出总热量范围。

糖尿病人饮食误区:多吃了食物只要加大口服降糖药剂量就可以消化掉

一些患者在感到饥饿时常忍不住多吃饭,此时他们可能采取自行加大原来的服药剂量的方法,误认为饮食增加了,多吃点降糖药可把多吃的食物抵消。

事实上,这样做不但使饮食控制形同虚设,而且在加重了胰腺 ( 岛 ) 的负担 ,同时增加了低血糖及药物毒作用发生的可能,非常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Page 26: 糖尿病教育资料

糖尿病人饮食误区:咸的食品或含甜味剂的糖尿病专用食品不用控制食入

部分患者错误认为,糖尿病就是不吃甜的食物,吃饭要控制,但咸面包、咸饼干以及市场上大量糖尿病专用甜味剂食品不含糖,饥饿时可以用它们充饥,对它们不需控制。

其实各种面包饼干都是粮食做的,与米饭馒头一样,吃下去也会在体内转化成葡萄糖而导致血糖升高。因此这类食品仍应计算入总热量范围内,但它们可以改善单调的口味,提高生活乐趣。

Page 27: 糖尿病教育资料

糖尿病营养治疗总原则 ·控制每日摄入所有食物提供的总热量,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

·平衡膳食,选择多样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限制脂肪摄入量、适量选择优质蛋白质。

·放宽对主食类食物的限制,减少或禁忌单糖及双糖的食物。

·高纤维膳食。

·减少食盐摄入。

·坚持少吃多餐,定时定量定餐。

·多饮水,限制饮酒。

Page 28: 糖尿病教育资料

您明白了糖尿病治疗的原则吗?我们已经把糖尿病现代营养治疗的原则详细地讲述给您,您应当了解糖尿病饮食治疗是怎样一回事;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以及在治疗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简单地说,我们希望您能够做到:

·每日定时定量定餐。

·每日食物应包括 4大类食品:谷薯类,蔬菜水果类,肉、禽、鱼、乳、蛋、豆类,油脂类。

·减少脂肪摄入,不用或少用精制糖及糖制甜食,禁酒或只饮少量低热量酒。

·如果肥胖者应首先需要减体重。控制全天总热量是减体重的首选方法。

·吃饭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应确保您的每一餐都有好的口味和营养质量。

Page 29: 糖尿病教育资料

餐前血糖过高该怎么办 餐前高血糖说明你肝脏生产过多的血糖,应该设法让它慢一点!它需要的信号就是胰岛素。

由于胰岛素通过表皮吸收需要时间以及降低肝脏葡萄糖的生产量还需要一些时间,所以建议你在注射普通的胰岛素后等待 60~90 分钟(而不是通常的 30~45分钟)再进餐。这将使你的血糖水平在餐前降至正常范围,保持胰岛素有一个“好的开始”。其目标是不要在餐前使血糖变得太低,并还能对高血糖起到控制的作用。

另一种方法是在餐前 15 ~ 30 分钟注射 lispro 胰岛素,和普通胰岛素相比,它能使血糖较快地降下来。

Page 30: 糖尿病教育资料

餐后高血糖的重要性 在 2型糖尿病的诊治过程中,以往仅重视空腹血糖,而忽略了餐后血糖的监测与治疗。所以当医师或您的朋友家人问及您糖尿病控制得怎么样了的时候,您可能会说:“不错,每次检查空腹血糖都是正常的。”那么您最多只讲对了一半。因为空腹血糖只能代表您夜间至此日早餐前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情况。多年来的糖尿病防治经验告诉我们,尽管空腹血糖控制良好,如果餐后 (即饭后 ) 血糖长期不能处于正常范围,则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 ( 如心脏病、肾脏病、白内障、神经病变 )等还是难以幸免。餐后高血糖在 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地位。

一、餐后高血糖为糖尿病最早出现的异常

2型糖尿病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一 ) 糖代谢正常,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人体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以克服敏感性的降低 ;这是不伴有糖代谢异常的“胰岛素抵抗 ( 高胰岛素血症 )状态”。

(二 ) 糖代谢开始出现异常往往空腹血糖还为正常,或仅略高一些,但餐后出现较明显高血糖。其原因是空腹时 ( 基础状态时,即不进食状态下 )维持血糖正常仅需少量胰岛素,胰岛 β细胞尚能应付。

进食后,食物吸收,引起血糖急骤升高,此时需胰岛 β细胞迅速释放大量胰岛素 (数倍或 10-20倍于空腹时分泌量 )才能使餐后血糖控制至正常范围,如果 β细胞的能力下降,反应不足,不能达到这种要求,餐后血糖则会超过正常,即出现餐后高血糖。

这种状态称为“糖耐量低减 (IGT)”,如果空腹血糖还未超过 126mg/dl ,有人称之为“餐后糖尿病”。

(三 ) 当胰岛 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的情况加重,糖代谢异常变得明显,空腹及餐后血糖皆高于正常,成为糖尿病。

Page 31: 糖尿病教育资料

二、糖尿病时餐后高血糖的危害性最大,引起的不良后果最严重,为主要的糖尿病并发症危险因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餐后高血糖对于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有重要的影响,这些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残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糖尿病人如只控制空腹血糖,而餐后高血糖控制不良,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增高。强化血糖控制可使 2型糖尿病人心血管事件发生下降 1/3。

同时餐后高血糖要进一步引起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下降,称之为“葡萄糖毒性作用”。所谓葡萄糖毒性作用,即指慢性高血糖症所来的任何长期的对身体的毒害性作用,餐后高血糖所致的葡萄糖毒性作用,可能因此引起病情进展。

( 一 ) 糖尿病时餐后高血糖为一天中血糖水平最高的阶段,其相加的持续时间可达 8-10 小时,甚至更久。

(二 )长时间高水平血糖加重糖尿病本身,使血糖进一步升高。

这是由于: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更为降低了,同时胰岛 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进一步衰退了。胰岛素的数量和效能都下降,于是血糖更为升高,形成恶性循环。

(三 )长时期高水平血糖可危害到人体的多种重要脏器,包括心、脑、血管、眼、神经、肾脏等,这些重要器管受损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是危害糖尿病病人的健康、威胁病人生命的原因,而在引起糖尿病并发症的多种原因中,最重要的因素为餐后高血糖,因为血糖愈高,进入各种细胞的量愈大,造成的损害愈重,而且这种损害作用可维持很长的时间,在严重高血糖过后并不立即消退。

Page 32: 糖尿病教育资料

三、餐后高血糖最能反映糖尿病中代谢异常的严重程度。

为了明了糖尿病病人糖代谢异常的程度,多年来主要依靠测定空腹时血糖,近年研制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即测定红血球中血红蛋白的糖化程度,就是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它能反映近 2月内血糖持续的积累作用。如果给糖尿病病人在三餐前后测定血糖,再来分析何时的血糖与糖化血蛋白的关系最为密切,结果发现关系最密切的是餐后高血糖。所以测定餐后血糖是反映糖尿病严重程度的良好的指标。

四、医治糖尿病,以控制餐后高血糖作为目标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多年来医治糖尿病都是以控制空腹血糖作为治疗目标,这样可取得一定的效果。近年来有研究开始以控制餐后血糖作为治疗的目标。和以控制空腹血糖作为治疗目标的病人相比较,以控制餐后血糖目标的病人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得列为显著一些,临床上的效益也更明显一些。怀孕期糖尿病病人是以控制餐后血糖为治疗目标的。

有研究表明,妊娠糖尿病患者,以控制餐后高血糖为治疗目标较之以控制空腹高血糖为治疗目标者,其胎儿出生时的并发症如高体重、低血糖等显著减少。

五、控制糖尿病病人餐后高血糖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选用能明显降低餐后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是明智的、合理的。在众多抗糖尿病药物中, α-糖苷酶抑制剂对控制餐后高血糖具有独特的作用,因为它的作用机制在于通过竞争性抑制小肠绒毛上的 α-糖苷酶而延缓餐后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因此,在确诊患有 2型糖尿病之后,各位病友不仅需要经常性地检查空腹血糖和尿糖,更应不怕麻烦地监测餐后血糖。同时,糖化血红蛋白( HbA.C )这一指标能把餐后血糖的控制情况反映在内,因此在日常监测时也应注意。所以在考虑您糖尿病控制得如何的时候,要充分注意血糖的总体控制情况,而不能片面地只重视空腹血糖,也不能片面地认空腹血糖控制好了就行了。

Page 33: 糖尿病教育资料

糖尿病治疗促使瘾君子们戒烟 被诊断为糖尿病的吸烟者更容易戒烟,据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者称。 Linda Wray 博士和她的研究小组在早先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得过一次心脏病的人戒烟的可能性比普通人大 7倍。

“向其他许多人一样,我认为公共健康信息应该更加充分地劝说人们在诊断出糖尿病或心脏疾病之前就放弃吸烟,”博士说,“事实上,很多人是这么做的,但是很明显,仍有一些人在某些严重疾病发生后才放弃吸烟。”

在美国糖尿病联合会的本次年会上,Wray 介绍了她的小组的工作。她们研究了参加“健康和退休生活研究”中的 1945名在 1992年开始吸烟的中年人, 345人在 1996年放弃吸烟,其中 33人在 1994年患了 2型糖尿病。

尽管如此仍然有许多人烟瘾难戒,Wray 博士和她的小组发现在 1996年以前诊断出患糖尿病的人群中戒烟的人是其他人的 2.4倍。社会经济地位或种族背景并不能预测一个吸烟者是否有意放弃这一嗜好。

“因为他们是吸烟者中的特殊人群,我认为这表明‘适用于每个人’戒烟计划也许并不总是那么有效,”Wray博士说,“有时你需要做的更多——对于不同的对象你需要不同的方法。”

Page 34: 糖尿病教育资料

最常见的对糖尿病的错误认识 糖尿病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减少因为对糖尿病无知而付出的惨重代价。

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教育现状是非常落后的,有许多患者在得了糖尿病许多年之后,仍然对疾病一无所知。许多人不知道怎样检查、怎样正确处理自己的糖尿病。另外,目前社会上仍经常可以见到巫医假药的欺骗宣传,常常使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误入歧途。这些都说明健康的糖尿病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下面就几个患者最常见而且危害最大的错误认识做简单阐述。

“因为我有糖尿病,所以要空制喝水!

糖尿病常有口渴、喝水多的表现,病友们常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患糖尿病后应该控制喝水,这是大错特错的。喝水多是体内缺水的表现,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患糖尿病后控制喝水不但不能治疗糖尿病,反而使糖尿病更加严重,可引起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是非常危险的。

*喝水有利于体内代谢毒物的排泄

*喝水有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作用

*酮症酸中毒时更应大量饮水

*喝水可改善血液循环,对老年患者可预防脑血栓的发生

*严重肾功能障碍,尿少、水肿时,要适当控制饮水

Page 35: 糖尿病教育资料

“中医中药根治糖尿病!”

医学界目前还没有找到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中医同样如此。祖国医学博大精深,中药药性复杂,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尚待进一步研究,目前比较共同的认识是:中医、中药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有一定作用。但病友们如果盲信自称能根治糖尿病的“中医”,而终止现行的正常治疗,其结果往往是人财两空。

“我只吃糖尿病食品!”

有一定糖尿病饮食治疗知识的病友都应该知道:饮食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总热量和均衡饮食,而并不在于专门吃所谓的“糖尿病食品”。其实糖尿病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与普通食物没有什么不同。病友们如果不注意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原则而认为只要吃“糖尿病食品”血糖就没有问题,这是很危险的。

“胰岛素是鸦片,我坚决不打!”

对 1型糖尿病病友来说,因为口服药物对他们没有效果,因此他们别无选择,为了生存下去只得接受胰岛素治疗。

对于需要用胰岛素治疗的 2型糖尿病病友,要说服他们接受胰岛素治疗,往往是一件让许多医生都很头疼的事。原因就在于这些病友心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但却非常错误的观念:胰岛素是鸦片,打上之后就再也离不开了。这种观点之所以根深蒂固主要就在于我们曾经给两种糖尿病起了非常容易让人误解的名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正因为这个原因这两个不恰当的名称已渐渐被医学界废弃不用。另外,许多非专业医生的错误讲解和宣传也是造成这一错误观念的重要原因。关于胰岛素,在此我要为它鸣以下不平:

Page 36: 糖尿病教育资料

胰岛素是体内的正常激素,因为需要,正常人每天要产生并分泌大量的胰岛素。 1型糖尿病自身绝对不能产生胰岛素,因此需要终身使用外来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体内胰岛素是相对不足,因此起先可用口服药物促进人体胰岛素的产生和作用,但其中半数以上终因长期药物刺激使人体胰岛功能衰竭,而需用外来的胰岛素治疗。因此胰岛素治疗完全是因为病情的需要而定,而且胰岛素是正常人体激素,何以能用“鸦片”这种东西来形容它呢

2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后,仍能再次撤掉胰岛素。长期在口服药物刺激下的人体胰岛,使用外来胰岛素后,可得到很好的休息,胰岛功能恢复一段时间后,部分病人仍可能继续接受药物刺激,发挥分泌胰岛素的作用。

Page 37: 糖尿病教育资料

糖尿病教育的方法在公共场所举办“糖尿病日”咨询活动,电话咨询、电台咨询。

成立“糖尿病病友会”,定期举办糖尿病学习班,使病友树立健康新概念,把专业医生带会病人家里。住院、门诊糖尿病专科医生教育。

Page 38: 糖尿病教育资料

糖耐量低减——糖尿病前期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按照美国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凡是空腹血糖> 7.0毫摩尔/升或餐后 2 小时血糖> l1.1毫摩尔/升、或有糖尿病症状如多饮、多尿、烦渴和体重减轻,加上一天中任何时间血糖> l1.I 毫摩尔/升、上述指标中任何一条,经另一日重复检查证实无误,可诊断为糖尿病。

而正常人血糖水平为空腹血糖< 6.1毫摩尔/升,餐后 2 小时血糖< 7.8 毫摩尔/升。由此可见,在正常血糖水平与糖尿病诊断标准之间尚有一段距离,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和餐后 2 小时血糖超过正常水平而又不够糖尿病诊断标准者,称为糖耐量低减。这种情况在为中老年人作体检中是很常见的。

糖耐量低减者的转归可以有三种情况,一种是转变为真正的糖尿病,一种是保持不变,还有一种是恢复正常。根据临床观察,糖耐量低减的人如果任其不管,每年会有 5%— 15%的人转变为糖尿病,所以这类人群是糖尿病发病的高危人群,又可称为糖尿病前期。但如果对这类人群在生活方式上作适当的干预,如适当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则会降低约 50%的糖尿病发病率。由于糖耐量低减的人往往同时伴有肥胖、高血压、高血脂,所以适当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对减肥、控制高血压和高血脂症也有益处。

至于糖耐量低减者是否需要采用药物治疗,一般认为如果适当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血糖仍处在高于正常的较高水平,则要采用药物治疗,药物可首选α— 糖苷酶抑制剂如拜糖平,它能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的消化和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副作用小,唯少数人服用后会有腹胀腹泻,但不影响治疗。同时、有糖耐量低减者要密切观察和定期查血糖。

Page 39: 糖尿病教育资料

糖尿病教育的目标 那就是要把每个病人都培养成为一名自我保健医生,达到教育内容的基本要求,特别是要掌握:

1.摸清自己病情底细;

2. 是不是糖尿病;

3.类型胰岛功能情况;

4. 有否并发症等;

5. 明确自己的治疗方案:如一名中等程度肥胖的病人,其方案主要是:

6. 饮食疗法;

7.运动疗法;

8.口服降糖药物;

9. 防治慢性并发症的监视及用药;

10.掌握血糖、尿糖的自我监测;

11. 会根据血、尿糖变化选用口服降糖药及调整用量,或者使用胰岛素,从而基本做到能自我管理自己。

Page 40: 糖尿病教育资料

糖尿病教育的对象 作为一种治疗手段的糖尿病教育,当然对象是糖尿病人,而且特别是刚确诊的病人,但为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糖尿病人生活在一起的最密切的亲人也应为对象。再者就是非糖尿病病人,特别是那些可疑为糖尿病的危险人群及患有“过营养疾病”的病人,对于促发他们早期识别及预防其发生也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基层医院的医生、和糖尿病相关科的医生常常是糖尿病人的首诊医生,为了早期识别和建立一个正确的治疗方案,也应进行培训,使他们充分地掌握新糖尿病知识。

Page 41: 糖尿病教育资料

糖尿病教育的基本内容 糖尿病的一般概念及基本知识,糖尿病并发症及其危害,糖尿病饮食治疗,糖尿病与运动,糖尿病药物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治疗及自我注射技术,糖尿病自我监测,糖尿病与低血糖,糖尿病自我护理等等都是教育的内容。

Page 42: 糖尿病教育资料

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近年来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糖尿病联盟和国内外糖尿病专家高度重视。 1989年第 42界世界卫生组织大会要求各成员国要重视糖尿病的防治,要制定和实施糖尿病防治计划,逐步实现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是预防糖尿病的发病;二级预防是对糖尿病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三级预防是延缓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而糖尿病教育则是贯彻三级预防的关键。 1991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向全世界宣布,每年 11月 14日为“世界糖尿病日”。 1995年世界糖尿病日宣传的主题即为“糖尿病教育”,口号是“无知的代价”,指对糖尿病无知将付出高代价,指出糖尿病教育是防治糖尿病的核心。

我国未被诊断的糖尿病患者数量显著多于已被诊断的数量。据估计中国 30岁以上人口中每 100 人就有 2.5-3人患糖尿病,而就诊和正在治疗的只占 10%。被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决大部分是 2型糖尿病,这些人绝大多数是以并发症为首诊,从而延误了糖尿病的早期诊断,丧失早期治疗的机会。

我国目前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认识不足,有很多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的认识和概念。

糖尿病对人民健康危害很大,其并发症所引起的致残性、致死性已成为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第三大疾病,可造成失明、肾功能衰竭、脑出血、四肢麻木、全身疼痛等。世界卫生组织(WHO )统计,因糖尿病而导致失明者比一般人多 10~23倍,坏疽和截肢比一般人多 20倍,导致的肾功能衰竭比一般人多 17倍,发生冠心病及中风比一般人多 2~3倍。因此尽早治疗糖尿病,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病,需进行长期治疗。因此教育病人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就成为治疗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Page 43: 糖尿病教育资料

哪些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是指目前血糖完全正常,但得糖尿病的危险较大的人群。包括:

( 1 )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亲属有糖尿病者

( 2 )肥胖者特别是肚子胖较突出者

( 3)血糖曾经高过或者尿糖曾经阳性者

( 4 )曾经有过糖尿病的症状

( 5)生过 8斤以上的巨大婴儿的妇女

( 6)高血压、高血脂及吸烟者

高危人群是糖尿病人的后备军,如不进行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心理调节,他们得糖尿病的机会要比其他人大的多。糖耐量减低的诊断只能使用糖耐量试验,如只简单的测餐后二小时血糖介于140 ~ 200mg/dl 之间则不能诊为糖耐量减低。

Page 44: 糖尿病教育资料

糖尿病会遗传吗

糖尿病能遗传,答案是肯定的。有 20.%~ 30%糖尿病人具有家族史。

无论是 1型糖尿病还是 2型糖尿病都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只是 2型糖尿病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 1型糖尿病。据近代孪生学的研究, 1型糖尿病中共显性 (即两个孪生子均患糖尿病 ) 为 50%,而1型糖尿病中达 90%以上,说明后者发病有铰多遗传因素存在。许多糖尿病人担心会把自己的病遗传给下一代,其实并不是说糖尿病人的下一代一定都得糖尿病。双亲均是糖尿病者,其子一代约有 5%得糖尿病,若双亲中只有一个有糖尿病,则于一代得糖尿病的机会更少,且常常隔代遗传。瑞典卢夫特教授认为:糖尿病的遗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对糖尿病的易感性。

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种子在土壤里,必须有适宜的阳光雨露,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糖尿病易感性就象是“种子”,必须有某些环境因素的作用,才能发生。所以糖尿病患者的子女如果注意节食、减肥及运动,则不易发生糖尿病,否则就容易发生糖尿病。值得注意的是,近亲结婚者得糖尿病的机会比较多。因为近亲结婚不仅使有糖尿病遗传基因的后代人数增多,而且也使遗传的作用增强。例如西太平洋的裴济、印度族盛行近亲结婚,糖尿病发生率很高,就是一个证明。

Page 45: 糖尿病教育资料

糖尿病人需要良好的脂代谢 目前全世界糖尿病患病率为 4%,我国于 1995年至 1996年的调查为 3%左右,目前全国约有糖尿病患者 2000至 3000万人,据调查,在我国还将以每年 75万人的速度递增。

北京市葡萄糖耐量低减( IGT)者有 40万人,共计有糖代谢异常者近 80万人,约占北京市人口的 6%至 8%。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和合并症发生的因素是复杂和综合性的,主要的诱发因素可分为两个方面:

不可改变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的糖尿病的病程;

可改变的因素:包括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所致胰岛素抵抗、血液高凝状态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等。

为预防、减少和延缓Ⅱ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必须全面控制好病人的病情,包括纠正异常的血脂,降低高血糖,控制高血压,戒烟等。为了预防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就应该纠正其危险因素,其中纠正Ⅱ型糖尿病人的异常血脂尤为重要。

糖尿病合并血脂代谢异常的治疗措施包括非药物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调节、必要的体育锻炼)和调节血脂药物的选择两个方面。调节血脂的药物主要有,降低总胆固醇为主的药物:他汀类、血脂康、胆汁酸螯合剂、丙丁酚等;降低甘油三酯为主药物:贝特类、烟酸类、鱼油制剂等;综合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药物:血脂康。对Ⅱ型糖尿病合并血脂代谢异常的患者应定期检测、监控血脂。

Page 46: 糖尿病教育资料

糖尿病的自我疗法 糖尿病是一种影响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其患病率与年龄和体重超重有显著关系。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正逐年上升。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 1.2亿糖尿病患者,其中我国约有 1000 多万。一个患了糖尿病的人,极易发生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失明、肢端坏疽等严重并发症。

专家建议:糖尿病应及早预防。尤应注意少吸烟、进低盐饮食、合理补充营养、经常运动以防止肥胖、保持心情愉快等。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健康人应定期测血糖、尿糖,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遗憾的是糖尿病是终身疾病,不能根治。患者应到正规医院在医务人员专业指导下进行长期合理的治疗。

专家建议不妨试试以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的自我疗法。

食疗:首先用简易公式算出理想体重,理想体重( kg ) =身高( cm ) -105,根据理想体重和工作性质,参考原生活习惯,计算每日所需热量。轻体力劳动者每日每公斤体重需 30 ~ 35千卡热量,中度体力劳动者每日每公斤需 35~ 40千卡热量,重体力劳动者每日每公斤则需 40 ~ 45千卡热量。对儿童、孕妇、母乳及营养不良者应酌情增加,反之,肥胖者酌减。粗制米、面和一定量的杂粮,忌食高糖食品,如:各种糖果、甜糕点饼干、冰淇淋、含糖软饮料等。饮食中宜多配些蔬菜。植物纤维对治疗糖尿病有一定效果。

运动疗法:适当的体育运动(医疗体育)能降血糖,使尿糖减少或消失,从而减少药物用量,同时还能防治过度肥胖,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如:步行、快走、慢跑、上下楼梯、骑自行车、爬山和游泳等。练习太极拳、轻松的体操、散步等等。特别注意,运动应在饭后 1 ~ 2 小时内进行。

糖尿病的治疗,关键在于持之以恒。

Page 47: 糖尿病教育资料

高脂血症与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在其病程中容易并发两类血管病变,一种称之为微血管病变,另一种称为大血管病变。国际上一些大型糖尿病治疗研究表明,严格控制血糖接近正常,可大大减少微血管病变,而对大血管并发症的作用却并不十分显著,说明还有血糖之外的其他因素起作用。高脂血症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糖尿病患者患以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为特征的大血管病变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人群的 3—4倍,而且病变发生早,进展快,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这种大血管病变导致的死亡,与糖尿病人的血脂代谢异常密切相关。

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特点是:

①甘油三酯升高(有 30%— 40%的病人甘油三酯水平〉 2. 25mmo1/ L );

②餐后血脂水平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③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防止血管硬化的脂蛋白)下降;

④致病性很强的 LD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由于糖化和氧化,清除减慢,故其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危害性最大。因此纠正血脂紊乱十分重要。

国际上已经进行或正在进行多个大型糖尿病降脂试验,经长期( 5年以上)临床研究证实,通过调节糖尿病患者的异常血脂,可减少冠心病的发生,降低冠心病、脑中风的死亡率。从这个观点来说,医生、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除了要关注患者的血糖情况,更要留意患者的血脂异常,及早去除隐患。

Page 48: 糖尿病教育资料

对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的积极治疗:

主要是直接降低血中致病很强的 LDL 水平,使之达到≤ 2. 6mmo1/ L 。首先是生活规律,戒烟、戒酒;

第二是合理调节膳食,不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带鱼、黄油、奶油等。

第三是进行规律的运动,运动量至少 30 分钟/次,使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 2/ 3,至少坚持每周1 小时运动。

第四是药物治疗,首先选用他汀类,务求使 LDL 小于 2. 6mmo1/ L;同时还要考虑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如氟伐他汀(来适可),可以安全地与多种降糖药联合应用而没有相互作用。对甘油三酯升高者,宜首先控制血糖,对甘油三酯和 LDL均升高者,则可采用较大剂量的他汀类药物。

Page 49: 糖尿病教育资料

胰岛素如何保存 胰岛素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分解失效,一般必须保存在 10℃以下冷藏器 ( 如冰箱 ) 内。

长效及中效胰岛素在 5℃时,可放置 3年效价不变,而普通胰岛素及结晶锌胰岛素在 5℃放置 3个月后效价稍减,放置 3年则可减效 20%。一般来说,中效及长效胰岛素比较稳定,使用时放在室温中 30 天不会有改变。但应注意,绝不能在强烈阳光下照射,因夏 B强烈阳光下温度可达 55~ 60℃,各种胰岛素都将失效。

湿度太低也会使胰岛素失效,所以胰岛素不能结冰。我国北方冬季寒冷,如把胰岛素放在窗外,会因结冰而失效。根据不同类型胰岛素的特点,如无冰箱条件的病人,可将胰岛素放在暖瓶里,或在水缸旁边挖一个小洞,把胰岛素放进去,是一种简单保存胰岛素的较好方法。至于正在使用中的胰岛素,只要放在室内阴凉处就可以了。

胰岛素在出厂后,一般规定有效时间为 l ~ 2年。如果保管得当,过期不久的胰岛素还可以使用。但过期 l ~ 2年的虽仍可用,其效价已有降低,所以用量应比原计划的要多些。

Page 50: 糖尿病教育资料

医生诊断您患糖尿病的根据 目前临床使用的标准是按照 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制订的标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可诊断糖尿病:

1.有糖尿病症状(多尿、烦渴、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及典型三多一少等)空腹血糖两次超过或等于 7.8mmol/L 。

2.有糖尿病症状,一天内任何时候血糖超过或等于 11.1mmol/L 。

3.疑有糖尿病者,应作口服 8.75 克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服糖后 2 小时血糖超过或等于11.1mmol/L 。

新诊断标准〔美国糖尿病学会(ADA, 1996)新建议〕

以空腹血糖( FBG)诊断:

正常: FBG< 6. 1mmol/L

空腹血糖异常( IFG): 6. 1mmol<=FBG<7.0mmol/L

糖尿病( DM): FBG>= 7. 0mmol/L

Page 51: 糖尿病教育资料

以 OGTT诊断:

正常:服糖后 2 小时血糖( PBG2h) <7.0mmol/L

糖耐量减退 (IGT):7.0mmol/L<=PBG2h<11.1mmol/L

糖尿病: PBG2h>=11.1mmol/L

无症状者临床诊断糖尿病需要 2次异常血糖值,即( 1 ) FBG>=7.0mol/L;

( 2 ) PBG2h>=11.1mmol/L或随机血糖值 PBG2h>=11.1mmol/L 。

新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尚没经过WHO 糖尿病专家委员会通过,在未通过之前,仍采用旧标准。

*上述血糖为静脉血浆葡萄糖值。

Page 52: 糖尿病教育资料

糖尿病人易生骨质疏松 糖尿病人发生骨质疏松较为常见,表现为腰腿痛、背痛和四肢无力,容易发生骨折。糖尿病发生骨质疏松的原因有:

(1) 胰岛素不足,使蛋白质分解增加,合成受抑制。造成了负氮平衡。蛋白质是构成骨架的基本物质,蛋白质减少可导致骨基质减少,使钙、磷不能在骨筋中沉积,而造成骨质疏松。另方面胰岛素又是软骨和骨生长的调节因子,对软骨和骨的形成有直接刺激效应,能激发糖蛋白及胶原蛋白的合成,还参与骨矿化效应,对钙吸收和骨矿化可能起间接的作用,即通过 l , 25- 二羟维生素 D3:介导。因为肾合成维生素 D3代谢物是需要胰岛素的,故认为糖尿病骨质减少和缺乏胰岛素及维生素 D代谢异常有密切关系。

(2) 我国人每日钙的摄人量偏低,加之糖尿病人严格控制饮食,不注意钙的补充,血钙水平低,可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可动员钙进入血循环,又加重了骨质疏松。

(3) 糖尿病时,从尿中大量排出葡萄糖的同时,钙也从尿中排出,排出量比非糖尿病人更多,因此糖尿病人比非糖尿病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4) 糖尿病人合并肾病时,维生素 D在肾脏激括受阻,不能转变成有活性的维生素 D,结果导致小肠钙吸收减少,肾脏排泄钙、磷增多,骨钙沉着减少。

应针对骨质疏松的原因,积极进行治疗。如胰岛素过低引起的,应注射胰岛素;如钙摄人偏低引起的,可静脉注射钙剂或口服活性钙、金钙胶囊等钙剂,同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 D 制剂,如阿法—— D3等。

Page 53: 糖尿病教育资料

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吗 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已众所周知。遗传说观点表明,因调节血糖的基因组合异常,而导致发病。调查中发现,国内阳性家族史者占8.7%,国外高达25%~50%。孪生儿家史中发现有高达85%~91%者。英国B arnett等在1981年报告200对孪生儿中二人同在5年风患病者,Ⅱ型高达91%,I型者为54%。说明两型糖尿病都和遗传有关,只是遗传方式不同,前者和遗传因素更为密切。近年来研究中国人与HLA-DQA1-0301和0501与I型糖尿病易感性相关联,GCK(葡萄糖激酶)基因与Ⅱ型糖尿病相关联。

但必须指出,并非糖尿病本身可遗传,而只是易感性可遗传。即某些HLA等位基因能增加对胰岛素依赖型的病人的危险性(突变基因),称易感性抗原,所以说糖尿病属遗传易感性疾病。糖尿病易感者,对胰岛素的适应能力很差,极易发生糖尿病。

Page 54: 糖尿病教育资料

糖尿病并非不可战胜 对于全球一点二亿名糖尿病患者来说 ,九月二十二日实在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来自美国的二十五岁的加里·霍尔,一个严重的糖尿病患者走上了奥运会男子五十米自由泳冠军的领奖台,成为世界上游得最快的人。连续夺得五届奥运会赛艇金牌的英国人雷德格雷夫也在饱受糖尿病的煎熬。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给我们以启发 ----

简单地说,糖尿病是身体不能充分利用糖的一种疾病,分为 1型和 2型,以前分别叫做“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孩子和青少年(加里·霍尔患的就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身上,主要是身体内缺乏胰岛素,治疗以补充胰岛素为主。超过 85%的患者属于 2型糖尿病,多在成年或老年发病,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怎样才能觉察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呢﹖“三多一少”即是一半糖尿病患者的早期症状,如饥饿、口渴、小便次数增多,虽然饭量增加,可是体重却不断下降。出现以上症状时应立即去看内分泌科医生,测试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值后再予以确诊。

自我控制少吃多动是关键

尽管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很复杂,但是吃得太好、动得太少、营养过剩、身体肥胖等是引发糖尿病的重要因素。所以对于所有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控制尤其是热量控制和运动都是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专家介绍说,控制饮食的原则是控制主食摄入的总量,忌含糖高的食物,简单地说,就是每顿饭不超过 2两主食,每天不超过半斤,多吃蔬菜。另外,选择食物之前,还要测一测自己的体重是否超重,因为肥胖是引发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你的体重比标准体重(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 105)超重 10%以上,则属于肥胖范围。选择食物时就更要注意,不妨选一些纤维多的食物,如芹菜、苦瓜、芥兰、麦片及豆类等,这些食物有降血糖的疗效;饮食宜清淡,烹调采用植物油,如花生油、菜籽油等;禁用纯糖食物;少食或不食富含胆固醇的蛋黄、蟹黄、鱼子、肝、腰和脑等。在很多时候,饮食控制加上日常自我检测血糖已可以控制体内血糖水平。这确实是一项真正考验耐力和自我约束力的难题。

Page 55: 糖尿病教育资料

量身订做运动计划

有关专家介绍说,其实无论你是否是糖尿病患者,运动总是重要的。适量和定期的运动可直接改善身体健康状况,运动还可加强血液循环,帮助减轻体重。

因为运动时,肌肉中的糖分会首先被用作能源,跟着肌肉便开始消耗血液中的糖分,血糖随之降低。运动后肌肉要摄取糖分补充能量,血糖会继续下降。此外,定期运动可改善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内血糖,并保持稳定。一旦你的血糖得到控制,你可以与你的医生一起为自己设计一套最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

适合糖尿病人的运动有慢跑、打球、骑车、跳舞和游泳等有氧运动,这些运动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而且也能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压。比较合适的运动时间可以是每周三次,每次 15分钟。

目前糖尿病仍是不能治愈的,但它可以被很好地控制,从而消除症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以上专家的建议不仅仅是针对糖尿病患者,对正常人也是如此。如果你(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者)能按照糖尿病人的饮食和运动方式生活,糖尿病便很难靠近你。

Page 56: 糖尿病教育资料

糖尿病病人饮食禁忌 糖尿病病人忌饮酒

酒类每克中含 14.64千焦( 3.5千卡)热量,为高热量食物,有消耗体内热量的作用。过量的酒类可以发生高脂血症或造成代谢紊乱,使肝脏负担加重。糖尿病病人在饮酒时,进食一些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血糖即可升高,使糖尿病失去控制。

常饮酒而不吃食物,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使血中葡萄糖量减少,出现低血糖症状。

因此,重症糖尿病合并肝胆疾病者,尤其是正在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物的患者,要严禁饮酒。

糖尿病病人不宜多吃水果

水果中含有较多的果糖和葡萄糖,而且能被机体迅速吸收,引起血糖增高。

因此,重症糖尿病病人,不宜吃过多的水果。为预防低血糖的发生,病人应在医生指导下,于两顿饭之间或运动后食用少量水果,但应注意血糖和尿糖的变化。

如果吃水果后尿糖增加,则应减少主食的摄入量,以免出现血糖过高。如果病人平素就喜食水果,并且病情也比较稳定时,可吃少量水果,但须减少主食的量。

一般方法是,每天吃 200克水果,如梨、苹果、桃等,可减主食 25 克。总之,糖尿病病人最好少吃水果,特别是含糖量高的水果,如香蕉、葡萄、柿子、橘子等,最好不吃。

Page 57: 糖尿病教育资料

糖尿病病人不能用不吃主食来控制血糖

有些人认为,在糖尿病的治疗中,重要的是饮食治疗,而饮食治疗是以控制主食摄入量来达到控制血糖升高的目的。这种想法,是不够正确的。

因为葡萄糖是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若不吃主食或进食过少,葡萄糖来源缺乏,身体就必然要动用脂肪,脂肪在体内分解生成脂肪酸,并在体内燃烧后释放出能量。由于脂肪酸产生过多,常伴有酮体生成,经肾脏排泄可出现酮尿。因此,无论是正常人或是糖尿病病人,每日主食不能少于 150克,即碳水化合物进量不能低于 150克,否则容易出现酮尿。

此外,不吃主食也可以出现高血糖。由于体内需要热量,在饥饿状态下,需动用蛋白质、脂肪,使之转化为葡萄糖,以补充血糖的不足。长此下去,病人可出现形体消瘦,抵抗力减弱很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

糖尿病病人不宜多吃盐

对于糖尿病的认识,医生们通常是把限制饮食,特别是限制进食含糖高的食品,作为重要的防治方法来指导患者。但是,对限制盐的摄入量则很少引起注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过多的盐,具有增强淀粉酶活性而促进淀粉消化,和促进小肠吸收游离葡萄糖的作用,可引起血糖浓度增高而加重病情。因此,糖尿病病人也不宜多吃盐。

Page 58: 糖尿病教育资料

糖尿病人的自我护理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治疗、体育锻炼同药物治疗一样,对于有效地控制血糖、稳定病情、减少并发症有着重要的意义。

有专家曾说,糖尿病的治疗中有70—80%的问题与饮食控制的好坏有关,足见饮食治疗的重要。因此,每位病人自确诊之日起,就应合理安排饮食。一、确定自身体重范围。以实际体重超过或低于理想体重的10%以内为正常,超过20%为肥胖,低于20%为消瘦。二、按理想体重、自身的劳动强度和肥胖程度确定每日所需总热量,并合理分配总热量,订出全日食谱中主要主、副食数量。饮食一般应每日三餐,早餐为总热量的1/5,中、晚餐各为2/5。亦可在三次正餐中间适当加餐,但加餐的食物应计入总热量控制。

用胰岛素治疗和病情不稳定、血糖波动较大的病人,每日应进食五至六餐,并尽量选用富含纤维素的谷类、菜类,少食脂肪过多、胆固醇过多的各种动物油脂、动物内脏、奶酪,避免食用含糖过高的各种糖果、饮料、蜂蜜。零食也应算在总热量内。另外,酒烟均能加重病情,应杜绝。

适宜的运动可以使病人血糖下降,同时还可促进脂肪代谢,减少并发症。

但应记住,运动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避免激烈运动、空腹运动,如有急性感染应暂停运动。一般每日运动一到三次,每次20至30分钟。

Page 59: 糖尿病教育资料

什么人容易得到糖尿病 糖尿病并不会传染,但有下列几种人较容易得病:

1. 家族中有人罹患糖尿病者。

2.年龄 40岁以上者。

3. 肥胖或摄食过多、运动不足者。

4.其它因素:如情绪压力、营养失调、病毒感染、怀孕、某些药物等诱发。

Page 60: 糖尿病教育资料

低血糖反应时您该怎么办 ·立即吃“糖”增加您的血糖水平,只要能够快速吸收,吃任何形式的精制糖都可以,如:

·一杯普通饮料(雪碧、可乐、果汁等)

·糖果(水果糖、奶糖、巧克力糖)

·糖水(温开水冲白糖或葡萄糖 25 克~ 50克)

·口服葡萄糖片

·一勺蜂蜜或果酱

请注意:不要用低热量饮料或甜味剂食品治疗低血糖

Page 61: 糖尿病教育资料

倒班的人如何控制血糖 很明显,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找你的领导协商一下,把工作时间全部调成白班(或都调成夜班)。

如果确因工作所需你不得不“三班倒”,那么你就应该为自己制定一个更加灵活的胰岛素治疗方案。比如购买一个胰岛素泵,这些措施可以满足你更加灵活地使用胰岛素。但是这其中存在一个问题,机体在夜间睡觉时会释放一些激素,这些激素能够减弱胰岛素的作用,一旦这种睡眠规律受到破坏,就将打乱这些激素的正常释放,这样你就不能知道机体在什么时候释放这些激素,结果呢,很自然的你也就不能知道机体内的胰岛素是如何影响血糖的,从而对你制定胰岛素使用方案造成很大困难。

Page 62: 糖尿病教育资料

为什么早上的血糖水平最高 早晨起床时的血糖水平高是由于你在晚饭前或睡觉前所注射的胰岛素不能满足机体在整个晚上的需要。对于许多糖尿病患者来讲,即使使用中效胰岛素( NPH)如低鱼精蛋白锌胰岛素也是不够的,因为它的作用高峰只持续 6-8小时,所以在晚饭时注射 NPH就不能保证血糖在一个晚上维持在低水平。

解决办法之一就是把 NPH改在睡觉前使用。如果这种方法效果不好,可以考虑改用长效胰岛素如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大多数人每天使用两次长效胰岛素(每日三餐前的普通胰岛素仍继续使用)就能使早晨血糖明显改善。

另外一种方法也是目前最有效、最好的方法—带胰岛素泵。可以设定胰岛素泵在清晨多注射胰岛素,以满足机体的需要。

Page 63: 糖尿病教育资料

糖尿病为什么容易漏诊?

糖尿病临床漏诊率很高,这直接影响了临床的治疗效果,医生对此应予重视。由于糖尿病的复杂性,医生专业面狭窄,中西医双重诊断规范的不完善等,均是造成糖尿病漏诊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属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变可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是一种呈慢性发展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仅常见的并发症就有 10余种。人们所熟悉的“三多一少”症状,只是糖尿病典型症状之一,并非是糖尿病临床表现的全部。实际上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是在诊治合并症、体检化验中被发现的。这些患者多无明显“三多一少”症状,尤其是降糖药物已能使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因血糖浓度过高引起的“三多一少”症状和各种糖尿病昏学迷在临床显著减少,而慢性合并症的表现则日益突出,如中风、肾病、心肌梗死、末梢神经炎、失明等,现已成为患者要求住院治疗的主要病痛。临床医生如果没有对糖尿病足够的警惕性,漏诊是极易发生的。有关资料分析,单纯糖尿病住院的占总数不足 1/3,而因合并症住院者占 2/3 以上。在住院患者中大多身患数种慢性病,在不同专业病区治病的重点也不同,因此出院诊断也比较复杂。有的仅写一个本专业病名,其它病有也不写;有的在本专业病名之外再罗列几个其它病名。受医生专业面的限制,专业分科越细,医生们对本专业以外疾病的复杂性越认识不足,此是造成临床漏诊最常见的原因。

在中医院的病历中,尤其住院病历均要求有中西医双重诊断,但在诊断的规范化上尚无完善的模式。一般来说,中医病名和西医病名多有大致对应的关系,但并非是一对一的绝对相等关系。中医病名诊断原则,基本上是以临床主要症状命名的,有此症才能诊为此病。根据《中医内科学》中关于消渴病的定义,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就不能诊为消渴病,然而当今消渴病与西医糖尿病的同义关系,又已被社会上大多数人所公认。临床遇到没有“三多一少”症状而只有合并症表现的糖尿病患者,按中医应如何诊断,临床医生常感为难,只好各行其是,此是造成糖尿病临床漏诊的常见原因之一。

Page 64: 糖尿病教育资料

为了尽可能降低糖尿病临床漏诊率,医生要重视对每位患者进行常规的血糖及尿糖化验,并酌情进行系统检查,并尽早发现合并症,这对控制和稳定病情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各专科医生要自觉扩大知识面,注重对其它专业疾病的诊断,这是提高临床准确率、减少漏诊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Page 65: 糖尿病教育资料

什么是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早期多无症状,血压可正常或偏高。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 200微克/分钟,此期叫做隐匿性肾病,或早期肾病。如能积极控制高血压及高血糖,病变可望好转。如控制不良,随病变的进展可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此时可有如下临床表现:

1 、蛋白尿

开始由于肾小球滤过压增高和滤过膜上电荷改变,尿中仅有微量白蛋白出现,为选择性蛋白尿,没有球蛋白增加,这种状态可持续多年。随着肾小球基底膜滤孔的增大,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而出现非选择性临床蛋白尿,随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尿蛋白逐渐变为持续性重度蛋白尿,如果尿蛋白超过3 克/日,是预后不良的征象。糖尿病性肾病患者蛋白尿的严重程度多呈进行性发展,直至出现肾病综合征。

2 、浮肿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一般没有浮肿,少数病人在血浆蛋白降低前,可有轻度浮肿,当 24 小时尿蛋白超过 3 克时,浮肿就会出现。明显的全身浮肿,仅见于糖尿病性肾病迅速发展者。

3、高血压

高血压在糖尿病性肾病患者中常见。严重的肾病多合并高血压,而高血压能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和恶化。故有效的控制高血压是十分重要的。

4 、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性肾病一旦开始,其过程是进行性的,氮质血症、尿毒症是其最终结局。

Page 66: 糖尿病教育资料

5、贫血

有明显氮质血症的糖尿病病人,可有轻度至中度的贫血,用铁剂治疗无效。贫血为红细胞生成障碍所致,可能与长期限制蛋白饮食,氮质血症有关。

6、其它症状

视网膜病变并非肾病表现,但却常常与糖尿病肾病同时存在。甚至有人认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可能存在糖尿病性肾病。

Page 67: 糖尿病教育资料

降血糖、稳血压、调血脂、防血粘 众所周知,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糖尿病的治疗目的就是使病人有基本正常的代谢水平,防止或延缓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让他们有良好的体力及精神状态,正常地生长、生活、工作。要达到这些目的,就必须与糖尿病患者的 4个杀手———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粘做斗争。

降血糖

控制糖尿病,首先就是要控制好血糖。国外已对 1型糖尿病和 2型糖尿病做过重大研究,发现对 1型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可使视网膜病变减少 76%,蛋白尿早期肾病减少 39%,临床肾病减少 54%,神经病变减少 60%。对 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能减少心肌梗塞和心力衰竭 16%,视网膜病变减少 21%,糖尿病肾病减少 33%。怎么控制好血糖?不外乎是驾好糖尿病教育与心理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糖尿病监测五套马车,使血糖维持在基本正常的水平。具体地说,要使空腹血糖低于 140mg/ dl ( 7. 8mmol/ L ),餐后两小时血糖低于 180mg/ dl ( 10. 0mmol/ L ),而又不发生低血糖。

稳血压

高血压与糖尿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有人把高血压比作“无形杀手”,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往往有血糖高、血脂不正常、血粘也高,再加上高血压,血管进一步收缩变窄,很容易发生阻塞或出血。阻塞的结果就是脑血栓、脑梗塞、心绞痛、心肌梗死、下肢溃烂……国外研究发现,对于 2型糖尿病来说,高血压的危害甚至比高血糖更加严重。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须十分注意、经常监测血压的变化。即使血压不高,每 3个月也必须监测血压 1次。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降压药之前,必须注意生活习惯的改善,包括多进高纤维低脂少钠饮食、减肥、忌烟酒等,如果采取这些措施后血压仍高于 140/ 90mmHg 时,应立即服用降压药。如果他们用了药血压还高,那就一律要换药或者加药,务必使血压至少保持在低于 140/ 90mmHg 的水平。

Page 68: 糖尿病教育资料

调血脂

糖尿病患者血脂容易不正常,主要表现在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该低不低,高密度脂蛋白该高不高,结果造成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病增多,严重者造成患者死亡。此外,血脂异常症患者肥胖、高血压、痛风、肝胆及胰腺疾病的发生率也增高,必须加以防治。血脂异常症的主要预防方法,首先应该是改变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模式,减少食物中总热量特别是高糖、高甘油三酯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取,戒烟并少饮酒,增强体力活动,避免或者逆转肥胖。经常参加锻炼对减肥和调脂也十分重要。另外,定期查体以及早发现并有效治疗血脂异常症也是重要的一环。当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还不能使血脂基本正常时,则应采用药物治疗。目前尚未发现一种完全满意的调脂药,调脂药多需长期甚至终生服用。

防血粘

影响血液黏稠度的因素很多,包括血细胞因素(如红细胞数量、大小和形态,血小板功能),血浆因素(如血浆蛋白质、血糖、血脂、纤溶活性)以及血管因素(如血管长度、口径和血管内壁黏稠度)。

这 3方面出现障碍,血液黏稠度长期处于增高状态时,可发生高粘滞血症,简称高血粘。高血粘对糖尿病患者的危害很大,可引起血液瘀滞、供血不足、血管损伤、局部缺氧缺糖和酸中毒,最终加速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及神经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所以也不得不防、不得不治。高血粘的防治包括饮食疗法,清淡、低脂、低糖饮食,多吃鱼肉、瓜菜、黑木耳、蒜、茶等。适当锻炼可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粘。高血粘者必须戒烟,因为吸烟可使血管收缩,血粘加重。

如果采取了这些措施后高血粘的问题还不能解决,就应该采取药物疗法。首先要降糖、降压、调脂以利于降粘,同时还可使用有降粘作用的中西药物,使血液的黏稠度保持在基本正常的水平。

Page 69: 糖尿病教育资料

为什么城市糖尿病发病率高 城市居民收入较多,可能摄取脂肪与糖类的量比农村要多。体力劳动少,肥胖者增多,各方面应激广,造成糖尿病发病的机会就相应增多。

另一方面,城市糖尿病患者,由于医疗、环境、自我保养等因素优越,糖尿病患者的寿命延长,携带某些隐性遗传病的机会也增多,因此,城市糖尿病的发病率比农村高。

Page 70: 糖尿病教育资料

糖尿病人膳食安排原则 糖尿病病人的膳食安排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吃饭”的基本知识病人必须掌握,因为病人都是自家安排饮食起居,只在出现严重并症时才住在医院里。

有些病人以为吃糖食血糖就会升高,不吃粮食就能控制糖尿病 ,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粮食是必需的,糖尿病病人的饮食应该是有足够热量的均衡饮食 ,根据病人的标准体重和劳动强度,制定其每日所需的总热量。总热量中的 50%— 55%应来自碳水化合物,主要由粮食来提供; 15%— 20%的热量应由蛋白质提供;其余 25%— 30%的热量应由脂肪提供,脂肪包括烹调油。如果不吃或很少吃粮食,其热量供应靠蛋白质和脂肪,长此以往,病人的动脉硬化、脑血栓、脑梗塞、心肌梗死及下肢血管狭窄或闭塞的发生机会就会大大增加。不吃粮食,还容易发生酮症。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无糖”的食物,一般是指这些食品中没有加进白糖,而是采用甜味剂制成的。美国纽特健康糖是天门冬氨酸和苯丙氨酸组成的双肽糖,是较好的甜味剂。吃甜味剂与麦粉制作的各种食品时,麦粉或米粉等这些粮食应该计算在规定的主食量中,也是不能随意吃的,多吃后血糖是会增高的。

既然甜食不敢多吃,肉类等是否可以多吃呢 ?我认为肉类食品过多,也会使病人血脂升高,增加冠心病的发生机会,肉类食品提供的热量较高,病人容易发胖。因此,肉类食品的摄取量应计算在蛋白质和脂肪的分配量中。

糖尿病病人宜少量多餐。每天多吃几顿饭,每顿少吃一点,可以减少餐后高血糖,有助于血糖的平稳控制。

Page 71: 糖尿病教育资料

此外,糖尿病病人的饮食宜低盐、低脂,多吃新鲜蔬菜。对能否进食水果的问题,我认为,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是控制总热量的均衡饮食。根据食品所含热量,我们制定了食品交换份,每份 90千卡。例如 25克大米是 1份, 200克的苹果也是 1份。假如某病人每日需热量 1800千卡,就是 20份。粮食占 10份,吃 1份苹果就少吃 25克大米。吃水果也应计算在总热量内,并且不要和饭同时吃,而是作为两餐之间的加餐,这样安排比较恰当。食品交换份的办法,病人需要掌握。

Page 72: 糖尿病教育资料

糖尿病科普教育是当务之急 卫生界有关人士近日指出,在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有效药物的情况下,加强糖尿病科普教育,增进患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以控制糖尿病症状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已是当务之急。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持续上升,目前已达2%以上,患者近4000万人。国际知名糖尿病研究专家程南征博士明确提出:糖尿病属疑难病症,仅靠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必须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疾病管理理念,教育糖尿病患者加强自身的综合“管理”。

北京唐安营养保健品有限公司所开展的糖尿病教育现在受到卫生部、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的重视。目前唐安公司已设立专门机构对患者进行对点辅导,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度身订做”综合治疗方案,并在国内率先提出“五驾马车”综合治疗方法,即饮食治疗、药物治疗、运动治疗、自我监测和心理治疗相辅相成,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Page 73: 糖尿病教育资料

对糖尿病患者的忠告 1.去一设备齐全的医院找糖尿病专科医生。糖尿病专科医生是指那些专门从事糖尿病防治的大夫。他们会给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通过检查,专科医生会告诉您,您患的是不是糖尿病?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糖尿病?是 1型还是 2型或是其它类型?您的疾病发展到什么程度,是早期、中期还是晚期?您是否需要减肥?您的饮食控制量和每日进几餐比较合适?您是否需要药物治疗等等。

2.学习糖尿病知识,弄懂如何对待自己的疾病。糖尿病目前有人称它为终身疾病。“终身”是指疾病确诊之日起,您体内自然调节血糖的机能发生障碍,每天要靠人为方法帮助调节自己的血糖水平。也就是说,从此每天要想法控制您的体重,调节饮食和运动量,监测自己的血糖及尿糖值,有些患者需要每天使用药物。要做到这些,必须掌握糖尿病基本知识。若有条件,力求参加一次糖尿病病人教育学习班。另外,选择几本适合自己阅读的糖尿病科普书籍。这方面知识懂得越多,您驾驭生命的能力就越强,合并症就会推迟出现。

3.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防止病情恶化。糖尿病的病因复杂,它与遗传因素、某些病毒感染、自体免疫、不良饮食习惯、不良饮食结构、某些药物、精神过度紧张、吸烟、其它内分泌紊乱等有关。患糖尿病后,应严禁暴饮暴食、力求戒烟、避免过度紧张,特别应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以防病情恶化。

Page 74: 糖尿病教育资料

4.学会并坚持自测血糖或尿糖。糖尿病是一种血液中葡萄糖水平过高、代谢紊乱的疾病。要想控制自己的血糖,纠正代谢紊乱必须学会自测血糖或尿糖。

那种单凭猜测或靠自己感觉判定自己血糖水平是绝对不行的。直接测血糖是一种可靠方法,市面出售的血糖测定仪,仅用一滴血,滴在试纸条上放入测定仪中,能直接显示血糖值,方法十分简便。那些经济有困难或血糖比较平稳的患者,也可用尿糖试纸,通过测定尿糖来推断自己的血糖水平。正常人尿中没有葡萄糖,当血糖高过 180mg/ dl 时(医学上叫肾糖阈),尿中才出现糖。糖尿病患者肾糖阈变化较大,所以测尿糖不如测血糖准确,另外测尿糖不能发现使用降糖药引起的低血糖反应,测定一定要长期有规律坚持进行,测定用试纸条是一种标明着有效期的产品,购买时请注意出厂日期。

5.外出活动应做到五个携带。第一随身携带一张自制的糖尿病卡。卡中写明自己姓名、住址、住宅电话。所患糖尿病类型、正在使用的降糖药名称,以便发生紧急情况时,有助于医生及时治疗。第二,远离城镇时应携带矿泉水或饮水杯,口渴要及时饮水,以防高渗性昏迷的发生。第三,衣袋内常备几块水果糖,当不能按时吃饭时,或过度运动后出现头晕、手颤、出冷汗、四肢发软、心跳加快等低血糖反应时,可及时食用。第四,出差前一定携带您平常使用的自测血糖或尿糖的试纸和仪器,决不要随便中断测定。第五,凡使用降糖药治疗的患者,应随身携带正在使用的药物,不能误认为出差时间短就随意中止治疗。每天需要多次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改用胰岛素泵是一种安全理想的选择,它不仅能消除您的焦虑,使您外出生活更自由,而且使您的生命得到一种高层次的保护。

6.与医生交朋友。您患糖尿病之后,随时都可能遇到一些医学问题需要咨询,为了便于联络,您应主动与一位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或内科医生交朋友,在相互交往中,争取得到更多的医学关照。当遇到一些难题困扰您的时候,只要拨通电话,他一定能给您一个满意的回答,这样能减少许多麻烦。

Page 75: 糖尿病教育资料

糖尿病危险因素—脂肪 美国医学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诱发糖尿病进一步恶化的最危险因素不是糖而是脂肪。

负责该研究的杜克大学精神病学教授理查德·瑟威特说:“我们用人工培育并使之患有Ⅱ型糖尿病的老鼠甚至痊愈。”

瑟威特教授说,医生或病人把糖看作是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错误的,试图用低糖饮食的方法来控制糖果尿病纯粹是浪费时间,然而,如果糖果尿病患者坚持接受低脂饮食,将脂肪的摄取量减少到较低水平,比如把摄取脂肪提供的热量从 40%减少到 10%,糖尿病则会得到较好的控制。

在美国微软公司,有较多人患有Ⅱ型糖尿病,这些人大都从脂肪中获得 30%以上的热量。事实上,大多数西方人都喜欢摄影取高脂肪食物,这也是西方人为什么多患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Page 76: 糖尿病教育资料

胰岛素泵有助于预防并发症 胰岛素泵能有效地把你的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那么就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DCCT 结果已证实了带胰岛素泵有助于预防并发症。

如果你不能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选择带一个胰岛素泵是个明智之举。胰岛素泵也称作“持续皮下胰岛素缓释系统”或 CSII,它的作用是传统的胰岛素注射所做不到的。

今天,新型胰岛素泵的功能更加完善,使用起来也更加安全可靠,这些完善的功能使你选择更加灵活多样的生活方式有了可靠保险。

Page 77: 糖尿病教育资料

怎样当好糖尿病病人的家属 亲人患了糖尿病,家属会更忧愁,这是人之常情,但面对现实,家属应控制自己,尽快消除恐惧和顾虑,因为糖尿病病友对家属的表情,态度以及举止言行都十分敏感,无论亲人的病情如何,家属在病人面前都要镇静自若,使病人得到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支持,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糖尿病病友治疗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与家属的配合是分不开的,家属除了在精神上支持,生活上照顾病人外,更重要的是起了医生和护理的作用,因此家属首先要对糖尿病有个基本的正确认识。如:

( 1 )糖尿病虽然不能根治,但并不是不治之症,家属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劝说病人很好地配合治疗;

( 2 )糖尿病并不是传染病,不要嫌弃病人,增加病人的心理压力;

( 3)对出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要给予充分理解,不能给病人增添困扰等等;

( 4 )患者由于需要长期控制饮食或(和)用药,尤其是注射胰岛素的病友,或其它各种原因,有时可表现性情急躁,情绪低落等,家属要配合医护人员尽最大可能劝说和鼓励病人,树立和疾病长期决战的信心;

( 5)家属要在遵守糖尿病饮食治疗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花色品种多样,病人爱吃而又富于营养的饭菜。鼓励病人少吃多餐;

( 6)家属还要尽力解决病人的思想问题或分散其注意力,使其从忧愁中解脱出来;

( 7 )家属还应督促病人按时按量服药,不要出主意乱投医,以免耽误了治病的良机。

Page 78: 糖尿病教育资料

天气变化和情绪紧张对糖尿病人的影响 多种因素都可能影响糖尿病的控制,天气变化也是这众多影响因素之一。

控制不好的糖尿病,病人对天气变化的抵抗力下降,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病人容易发生感冒或其他疾病,这些继发疾病和糖尿病互相影响,使糖尿病难以控制,继发疾病也不易治愈。

糖尿病病人在冬季血糖比较难于控制。这主要是由于冬季寒冷,刺激糖尿病病人肾上腺素的分泌,而肾上腺素又能促使肝内储藏的糖分释放,还使肌肉等组织对糖分的吸收和利用减少,结果导致血糖的升高。

另外,我们中国人最为重视的节日,如:元旦、春节、元宵节都在冬季。

有的人觉得一年都在控制饮食,够苦的了,新春佳节应该对自己“好点儿”了,结果容易在别人的劝诱或者外界的诱导下放松饮食控制,停止体育锻炼,导致血糖波动。所以糖尿病病人在冬季应更加注意病情的监测和控制。

同样,夏天对糖尿病病情控制也有不利影响。主要是因为夏季天气炎热,可能影响病人的饮食和睡眠,既而影响血糖的控制。另外,夏天各种饮食和水果上市较多,有的病人经不起这些美味食品的诱惑,抱着侥幸一试的思想食用含糖冷饮,或者大量进食含糖量较高的水果,这也可能引起血糖的波动,值得注意。

Page 79: 糖尿病教育资料

那么,精神紧张对糖尿病控制有什么影响呢?

人不同于动物,人是有复杂的思想和心理活动的,所以心理治疗对糖尿病控制至关重要。一方面精神紧张可能造成病情波动,另一方面血糖波动又会引起精神紧张,结果陷入恶心循环的怪圈。精神紧张、焦急忧虑、愤怒、恐惧等都会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体内的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浓度急剧升高,血糖水平上升,血脂分解加速,甚至会造成酮症。反过来血糖升高、酮体阳性又会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使病人心慌意乱,进一步刺激交感神经。对这种情况,我们应采取双管齐下的方法加以处理。一方面要劝导病人保持思想乐观、情绪稳定、心理平和、处事冷静、待人宽厚;另一方面要积极找出引起病情波动的其他原因,并予以纠正,尽快使血糖得到满意的控制。

Page 80: 糖尿病教育资料

肥胖病人一定要减轻体重 肥胖者减轻体重极为重要。体重减几千克,即可使病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所改善,血糖下降。主要措施是限制膳食热量和运动疗法,热量在 4184-5021J/D之间。

减轻体重对预防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也是很重要的。

Page 81: 糖尿病教育资料

糖尿病病人手术注意什么 当糖尿病病人并发外科疾病而需要手术治疗时,因外科疾病,加上病人精神紧张,麻醉、手术等因素使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多,使血糖增高,少数病人可诱发酮症及酮病酸中毒。因此,糖尿病病人术前应作好充分的准备,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

1 、病人至少应在术前 3天入院,测血糖、尿糖、尿酮体、电解质、肾功能、二氧化碳结合力及血脂、心电图等,以对血糖控制情况、心肾功能(尤其是肾糖阈)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对合理应用胰岛素有指导意义。

2 、轻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良好,做消化道以外不影响进食的小型手术,可继续原来的口服药物治疗。

3、大型手术术后须禁食,胃肠减压者或甲状腺切除、骨折等手术而原来口服降糖药治疗者须在术前改为普通胰素治疗,已用长效或中效胰岛素治疗的病人,亦应改为普通胰岛素治疗,以便于调整。

4 、手术中及手术后应严密观察血糖、尿糖、尿酮体、电解质及肾功能的变化,需输注葡萄糖时应加用胰岛素,可按 3-6 克葡萄糖给 1 单位胰岛素计算。

5 、术前血糖控制标准,一般空腹血糖在 83mmol/L以下, 24 小时尿糖定量低于 10克,无酮症的情况下,可进行手术治疗。

Page 82: 糖尿病教育资料

为什么糖尿病人越来越多 最新资料表明,我国糖尿病患者从 10年前的 1300万激增到目前的 3000万人左右。有专家指出,1980年糖尿病的发病率是 1%,而 90年代末已达到 2.5%。出现这种发病率快速增长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由于生活条件改善,人的寿命延长,患糖尿病的机会自然增多;我国目前已进入老龄社会,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 14%,而 45岁以上人群的胰岛功能降低,是糖尿病的多发人群。

其次,生活条件的大大改善,体力活动相应减少,有一项统计表明,战后日本的糖尿病人数与汽车产量呈正相关增长。

第三,饮食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如过多摄入高脂肪及高蛋白质食物,而饮食中纤维量却相应大大减少,肥胖者随之大量增加,使具有糖尿病遗传因素者发病。

第四,由于糖尿病人寿命延长,所生子女也增多,使得患糖尿病的人也增多。

此外,由于大众对糖尿病知识的重视和糖尿病普查的开展以及诊疗技术的提高,使一些未被发现的糖尿病病友能得到及时诊断。

Page 83: 糖尿病教育资料

糖尿病病人家属要注意什么糖尿病的治疗除了医护人员及病人的努力外,家属的作用也较为重要。糖尿病病人的家属应注意:

1 、关心病人,尤其是对老年病人更应备加关心和爱护,给病人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

2 、配合医师,鼓励和督促病人积极配合治疗,严格控制饮食并按饮食治疗要求作好食谱花样,督促病人自我监测血糖和尿糖及定期去医院复查,督促病人按时按量用药,切不可突然中断治疗。

3、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督促病人戒酒戒烟,协助病人进行体育锻炼,并注意在运动中保护病人,防止足的损伤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4 、了解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表现为预防治疗措施,一旦发现低血糖反应,家属应能立即识别并作简单处理。

Page 84: 糖尿病教育资料

郑州艾维科贸有限公司地址:郑州市东大街 205号长江广场 A座 608室

电话: 0371-6375288 6375388

邮箱: [email protected]

郑州艾维科贸有限公司地址:郑州市东大街 205号长江广场 A座 608室

电话: 0371-6375288 6375388

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