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戲戲戲戲戲戲戲 戲戲戲 戲戲戲 戲戲 資資資資 資資資資資資資 資資http://arts.edu.tw/art/web/index/learn/ media_view.jsp?MI=863

戲劇與表達溝通

  • Upload
    levana

  • View
    4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戲劇與表達溝通. 授課者 :黃迎春 老師. 資料來源:人文表演藝術網 網址: http://arts.edu.tw/art/web/index/learn/media_view.jsp?MI=863. 主題 :戲劇發現之旅. 希臘悲劇-人與超自然的關係,自由意志與神諭命定之對立. 戲劇的起源可追溯至遙遠的上古時代,先民載歌載舞的宗教祭典。然而,照今天較為嚴格的定義,戲劇應具備三項要件:一、表演內容(包括劇本、布景,或設計 )二 、表演(包括整個創造的過程,以及所呈現的演出 )三 、觀眾(感知者)。. 希臘悲劇.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戲劇與表達溝通

戲劇與表達溝通

授課者 :黃迎春 老師

資料來源:人文表演藝術網網址: http://arts.edu.tw/art/web/index/learn/media_view.jsp?MI=863

Page 2: 戲劇與表達溝通

• 主題:戲劇發現之旅

Page 3: 戲劇與表達溝通

希臘悲劇-人與超自然的關係,自由意志與神諭命定之對立

• 戲劇的起源可追溯至遙遠的上古時代,先民載歌載舞的宗教祭典。然而,照今天較為嚴格的定義,戲劇應具備三項要件:一、表演內容(包括劇本、布景,或設計)二、表演(包括整個創造的過程,以及所呈現的演出)三、觀眾(感知者)。

Page 4: 戲劇與表達溝通

希臘悲劇

一般認為,西方戲劇的起源在西元前五世紀,素有文明搖籃之稱的古希臘雅典。雅典是民主的發微之地,希臘人相信人的理性,認為人可以做自己命運的主人,但另一方面,他們也是極端迷信的。因此,人與超自然(神祗)的關係成了所有希臘悲劇的主題,而希臘戲劇的起源,也正是來自於希臘人對戴奧尼索斯的祭祀慶典。

Page 5: 戲劇與表達溝通

中古時期-人與宗教的關係,宗教凌駕一切之上

因西羅馬帝國滅亡,「黑暗時代」的來臨。當時封建割據帶來長年的兵荒馬亂,人民生活在物質生活貧乏、暗無天日的痛苦中,只好轉向宗教尋求慰藉。方興日盛的基督教於是迅速取得影響力,並與政治勢力結合,自此影響西方文明至今。

Page 6: 戲劇與表達溝通

中古時期 中世紀戲劇主要有兩種:一為神祕劇,神祕劇的

題材出自聖經,是中世紀最重要的戲劇種類,二為奇蹟劇,這類型戲劇主要在特定聖者或殉教徒的紀念日上演出;其它還有道德劇、鬧劇和世俗插劇。道德劇主要盛行於十四至十五世紀,主要是描繪世俗百姓的的心靈歷程。鬧劇則諧擬世人的愚言蠢行,搏君一笑。至於世俗插劇多穿插在慶典進行的空檔,但內容與宗教無關。

Page 7: 戲劇與表達溝通

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人可改變環境、決定自身的命運

中世紀宗教劇在十四世紀發展至巔峰,到了十五世紀開始走向衰微。這其中除了政治變動的因素外,也受到文藝復興的影響。相對於中古世紀的神教思想,文藝復興時期信奉人文主義,人們在政治安定,經濟富裕的大環境下,開始重視現世生活,而不將希望寄託於來世。文藝復興一字源自於法文,意即重生,這是個思想開放的發現時代。

Page 8: 戲劇與表達溝通

文藝復興時期

• 由於神聖羅馬帝國在文藝復興時期已然沒落,取而代之的是民族國家的興起, 歐洲各地一改過去獨尊拉丁的態度,開始以地方方言創作,劇場文化也各具特色。在英國,職業劇團在伊莉莎白時期發展至鼎盛,蘊育出許多偉大的劇作家,諸如莎士比亞、基德、喬叟和班強生等。

Page 9: 戲劇與表達溝通

新古典主義戲劇-理性時期,一切以古希臘為依歸

文藝復興時代一本人文主義,以追求無限為標竿,是充滿活力且富於想像力的。然到了十七世紀,這股風潮開始出現反動力量,時代從開放樂觀的氛圍中恢復了理性,講求秩序、勻稱、統一、和諧、協調、簡潔、嚴謹、客觀、節制與適分。此時期依舊崇尚古典,但他們推許的是古希臘文藝理論,如霍瑞斯《詩藝》及亞里斯多德的《詩學》,以其為創作和批評之圭臬,故稱「新」古典。

Page 10: 戲劇與表達溝通

新古典主義戲劇

• 新古典主義運動肇始於學院,其中又以法蘭西學院為核心。此學院設立的主要目的,除了在規範標準法文文法外,也在制定一套文學創作的準則及方法。他們的典範主要承襲自義大利,其基本原則可規納出六點:講求肖真、講求合宜性、講求文類的純粹、講求五幕結構、講求勸懲、講求三一律。

Page 11: 戲劇與表達溝通

浪漫主義戲劇-貴族的沒落,中產階級的興起

• 十九世紀上半之浪漫主義呈現詩歌獨占鰲頭的藝文風貌,戲劇只能敬陪末座。當時流行的戲劇並不是才藝縱橫的騷人墨客所寫就的詩劇,反而是頗受新興中產階級歡迎的通俗劇。

Page 12: 戲劇與表達溝通

浪漫主義戲劇

• 一般而言,浪漫主義戲劇頗具民主精神,對社會的不公不義大加撻伐,劇作家筆下的貴族人物常為反派,專門欺負那些屬於正派的平民。就這個層面而言,浪漫主義戲劇頗具反骨精神,但因大部分劇本都在揭示「精神戰勝肉體」、「理想勝於實質」的抽象理念,使這些劇本失之空泛,且有與當權派妥協的嫌疑。

Page 13: 戲劇與表達溝通

寫實主義-個人為社會的產物,強調社會關係

寫實主義的興起,和時代思潮有關。十九世紀以前,西方社會奉行基督教,以聖經做為思想與道德的最高準則。然而,到了十九世紀末,幾位先知先覺的思想家相繼挑戰這個準則。首先是達爾文在一八五九年發表物種原始一書,認為所有的生命都是經由演化而來,適者生存,不適者將被自然淘汰。

Page 14: 戲劇與表達溝通

寫實主義

• 另一位引爆思想革命的思想先驅是佛洛伊德。佛洛伊德指出,人類與天具有攻擊性和性慾,即自衛和繁衍的本能。他們會為滿足欲望而無所不用其極,但若能適時施予管教,善賞惡罰,他們會逐漸明辨是非,學得所謂的良知。

故寫實主義是基於科學的觀點上,即從因果論的角度去了解人類行為。寫實主義劇作家相信真理可藉由人類的視、聽、味、觸、嗅五感得到實證;了解和認識這個世界必須透過對它的最直接觀察。

Page 15: 戲劇與表達溝通

現代主義戲劇-反科學、超社會,對潛意識及超自然力量的探索

寫實主義為現代戲劇的先驅,於此同時,另一更激進的形式 —自然主義也隨之興起。自然主義者主張藝術即科學,藝術家的當務之急,是要像科學家一樣把所觀察到的社會現象忠實地記錄下來,猶如將一段生活橫切面原封不動搬上台面。

Page 16: 戲劇與表達溝通

現代主義戲劇

• 十九世紀末開始了一波波反科學、超社會的風潮,首先發難的是以梅特林克等人為代表的象徵主義 象徵主義流行至二十世紀初即告衰微,取而代之的是一九一 ○ 年左右興起於德國的表現主義。在結構上,表現主義者捨棄過往「善構劇」式的構劇技巧,改以點線串珠式的插曲組成,段落與段落間並無絕對的因果關係,僅以一個貫穿全劇的中心思想加以統一。

Page 17: 戲劇與表達溝通

後現代劇場-遊戲人間及媒體化文化

現代戲劇走到荒謬劇場算是到了盡頭。荒謬劇作家承續沙特與卡謬對人類處境的看法,認為整個宇宙不再存有任何目的,從前所確信的客觀真理變得飄忽不定,人失去了中心和信仰,就像神話裡的薛西佛斯般,永無止境地重複著追尋復失落的無限迴圈。

Page 18: 戲劇與表達溝通

後現代劇場

• 後現代劇場,但可簡要歸結出三項特徵:1. 後現代戲劇對原著不存敬意,原著只是新作的藉口,原著作者對自己的作品並無詮釋權。

2. 後現代劇場著重的不是成品,因為所有成品都有被再次解構的可能,故對他們來說,創作是加工成形的過程。

3. 後現代劇場有濃厚的後設劇場的味道,具高度的反身性和自省能力,無時無刻不在審視甚至建構自己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