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設計導論教學心得 楊朝陽 助理教授 長庚大學工業設計系 課程 訪談 主辦單位:智齡聯盟 指導單位:教育部 承辦單位:臺大智活中心 指導教授:劉佩玲、王秀槐、康仕仲 整理:王柔蘋 撰文:陳淑英

設計導論教學心得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設計這行迷人之處與教學觀念的啟迪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設計導論教學心得

設計導論教學心得

楊朝陽  助理教授 長庚大學工業設計系

課程訪談

主辦單位:智齡聯盟          指導單位:教育部        承辦單位:臺大智活中心指導教授:劉佩玲、王秀槐、康仕仲          整理:王柔蘋        撰文:陳淑英  

Page 2: 設計導論教學心得
Page 3: 設計導論教學心得

設計,不僅是畫畫而已,它也是⼀一項溝通工具,必須讓別人看得懂所要表達的是什麼。而設計領域最有趣、也是最大的挑戰是,有時候面對學生的問題,根本沒有標準答案。因此,楊朝陽不以老師的姿態,直接告訴學生解法,他喜歡跟學生⼀一起來想辦法,有時候獲得的成果令人驚訝!他認為,如果老師太強勢介入學生的作品,學生只依循老師的觀點來設計,很多創意點就不見了。也因為這行常有這些意外收獲,楊朝陽說:「除了設計,我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領域像這行有這麼多意外驚喜!」  

設計導論教學心得 1

Page 4: 設計導論教學心得

走進楊朝陽老師辦公室,不同於其他教授的空間那樣堆滿書籍、資料、檔案。楊朝陽的專屬空間,貼滿各色創意發想的便利貼,牆面卻不顯凌亂,反增添⼀一種造型的品味,處處佈滿設計思考的痕跡。

為何跨進設計領域?楊朝陽詼諧笑說:「因為這行有趣的地方,就是書不用念太多!哈~」但他後來澄清,「這是玩笑話,應該說,設計領域跟其他科係比起來,比較重視實作部分。知識的累積得靠學生自發性主動學習。」因重視實作,所以「我們腦袋所想的,可以讓它實現出來。看得到實品,會讓學生更有成就感。」能讓腦袋中的想法變成看得到、摸得到的東西,正是這領域最吸引人的地方!

誤打誤撞闖進來

說起楊朝陽之所以踏入工業設計領域的原因,他羞怯地笑說:「父親幫他選的。」咦?不是因為喜歡畫畫、或看見社會潮流取向而作決定?他說:「我求學的年代,大家對設計的概念還很模糊,不太清楚它的內容。再說畫畫,我並不特別出色,也沒待過畫室學畫。因為『設計』不只是畫畫而已,我把它當成是種溝通工具,所以要讓別人看得懂。因為設計是種創意,我現在回想,小時候還滿喜歡觀察別人、幫別人取綽號,這是創作的開始,創作⼀一開始就需要學習觀  察。同學也覺得綽號跟當事人的形貌很接近、也能引起當事人的共鳴時,我就很得意!我喜歡搞些小遊戲、小玩意兒,也許是這些部分,讓我父親覺得我應該挺適合走設計這行,事後也證明,我爸真的很瞭解我!」

設計導論教學心得 2

Page 5: 設計導論教學心得

設計領域迷人之處

楊朝陽⼀一腳踏進設計領域就沒再轉身,因為:「除了設計,我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領域會像這行有這麼多意外的驚喜!」⼀一開始,楊朝陽為著能進大公司工作才出國留學,回國之後,他先進⼀一般設計公司幫客戶設計網站,當接觸更多同業長輩之後,聽說台灣設計教育領域還有空缺,於是轉往教育界。他笑說:「其實我很喜歡教人家東西,即使自己才學⼀一招半式,也想教人家,看別人學習的成果比我好就很高興,因為,嘿~他有聽進我的話。我覺得能教別人東西比在業界做別人交付的事情有趣多了。在教別人的過程中,也讓我學習很多,有時候,我都不曉得這樣的結果是怎麼產生的,跟學生邊學邊討論的過程中,許多意想不  到的連結會突然發生,每次都是個surprise!」

設計領域教學的挑戰

設計領域有趣的部分、也是最具挑戰的部分,「面對學生的問題,有些根本無解,只能見招拆招!」楊朝陽說:「面對學生,我必須把他們當同輩看待,如果我以老師的角度來指導他,會讓他有壓力,創意會出不來。早期的設計教育,是老師把他的經驗告訴學生,學生多半依循老師的模式設計作品;但我覺得設計教育不應該是這樣子,應該要坐下來跟學生多討論,教師只能把以前的經驗當作設計思考激盪的元素之⼀一,要讓各種可能性都有發生的機會。由於設計是非常天馬行空的領域,萬⼀一學生面對的問題,讓老師無言以對,該怎麼解決?楊朝陽說:「我們口袋隨時都要有好幾種設計方法,當學生來問你時,要能判斷該給他什麼方法。如果我也不知道

設計導論教學心得 3

Page 6: 設計導論教學心得

該怎麼,這也沒關係,可以⼀一起從各樣的方法裡嘗試   找出答案,這也是教師自己必須不斷進修的地方,因為學生已經很會上網找資料、想各種辦法。」設計領域不是單元劇,⼀一個問題只能套⼀一組模式,他也可以轉換不   同情境、嘗試使用不同方法,會發現有不⼀一樣的效果發生。為了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楊朝陽盡量參加相關會議與講座,有了第⼀一線教學經驗,在吸收別人的知識經驗時,對於⼀一些重要的關鍵點會更容易掌握,再經過事後的反芻內化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設計領域可否越俎代庖楊朝陽說:「設計這領域,看起來像沒那麼有深度的專業科目,但它重視實作,能讓腦袋中的想法實際呈現出來,會讓學生有成就感,⼀一旦成就感被滿足,就有內在動力催促學生繼續前進。」即使設計沒有太深奧的學理,但這門課如果要由非設計科系的老師來執教,仍有困難。比如,其他領域的教師有沒有辦法接納不同的意見和觀點,並有效地引導學生往合適他們的方向思考?楊朝陽說:「若

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很難給學生視覺化的幫助,許多的意見和建議,會讓學生覺得你在批評他、而不是幫助他。無法帶著他⼀一起把創意完成。所以若要我們把設計領域的教學經驗移植到別的學校進行,比較困難。」但如果把別系   學生混進設計系⼀一起來上課,應可引起不⼀一樣的創意火花。楊朝陽說:「我們學校特別的地方是,有點半強迫要求別科系的學生混入設計系⼀一起學習,這種帶有目的性的修課,學生學習的意願會比較高。」至於該如何引導學生思考、教師的角色如何發揮作用?楊朝陽提到:「在課堂上,如果老師的意見太強烈、太直接,學生就只能跟著老師的想法走。雖然有些作品看起來也滿有梗的,但就設計的眼光來看,整體的創意感比較低,無法從作品中看出學生的想法與感受,學生得到的成就感相較就不會那麼高;但

設計導論教學心得 4

Page 7: 設計導論教學心得

如果太放給學生天馬行空的想像,太發散,他們會不知道該怎麼做,所以還是需要告訴他們⼀一些方法。」

設計不光只是設計

為了擴大同學觀察視野、了解不同領域的思考模式,讓設計能滿足需求,楊朝陽也邀請不同領域的教師來上課。他說:「這堂課,我用了不少兼任講師,有商管背景、也有偏向設計本  科的,在不同領域老師的帶領下,也是種跨領域教學,讓學生在正式實作之前,先充實基本觀念,以減少未來的歧見。」但商業角度與設計眼光,是兩種思考邏輯、偏重不同的價值角度,這兩廂溝通得來嗎?楊朝陽笑說:「對學生來說,最不需要的是⼀一個商管的人來告訴他們設計該怎麼做!在商言商,他們多半會從實質

收益與功能的角度來衡量,有時候他們的意見會把學生的創意點給cut掉。」但學生還是必須了解市場與消費者的想法,以免設計出來的東西乏人問津。⼀一般消費者還能理解商業觀點,但設計師的想法又是如何?楊   朝陽說:「若把商管的人都看成以利益為導向,有點不太公平。只能說,學設計的人,各種想法的接受度會比較高,我們看事情不只著重  買與賣這些表面上的事,我們看的其實是⼀一種感動,這種感動有點像⼀一部電影、文學、音樂給人的影響。我認為,現在的設計應該要能打動消費者的心,讓他能掏出錢包來消費、花錢花得心甘樂意。我常拿北風與太陽的故事跟學生做比喻,早期的做法會跟商業較相關,以廠商角度強力向消費者促銷,這是北風的角度;但我們現在用的是太陽的角度,讓消費者接觸到我們的產品就受感動,自然會買下它。比如蘋果電腦,它重視的不只是科技面的實用功能,而是它設計的每個小細節都讓消費者受感動;像iphone   3s的背殼噴漆就要噴八層,但⼀一般廠商不會這麼做,他們只要噴到差不

設計導論教學心得 5

Page 8: 設計導論教學心得

多程度、能通過品管檢測,耐磨、無毒、不掉漆就可以了,但iphone要的黑,就是要堅持那深不見底的黑,讓人⼀一見彷彿要掉進去的那種黑,才是黑。他們堅持就是要給人這種感動,強勢要求科技部門要配合這樣的設計,這是跟商業導向的考量很不同的地方。」

商業思考與設計思考的角力

商業角度主要從收益立場切入、而設計角度要讓人有感動的感覺,當兩造想法無法融合,甚至南轅北轍時,怎麼辦?

楊朝陽說:「這部分目前的環境還是有點挑戰,台灣的商業模式還是

強調要收到短期效益,兩邊的溝通仍有落差。我曾聽說⼀一位台灣設計師到大陸工廠找領班討論,產品的質感不是這樣子,但領班不接受設計師的堅持,不耐煩地拿鎚子⼀一直敲。最後設計師也沒辦法,只好妥協『沒關係,這樣就好』。諸如此類,還有很多外力因素在考驗設計師對⼀一件事的堅持。我相信這樣的產品還是能賺錢,但就是差了⼀一點。這就是他追不上領導品牌的差別,也是我們做設計的⼀一直想要追求的點。身為管理者如果不懂得創意的價值,很快就會被淘汰。」因消費者仍然在找尋有質地並能感動他的設計。這也是長庚大學將工業設計系放在管理學院的原因,商管的同學除了

設計導論教學心得 6

Page 9: 設計導論教學心得

學習締造更高的產值與有效的管理之外,也需要接受創意設計的思維;而設計系同學除了對美感的追求之外,也需瞭解⼀一般消費者的需要與當前的商業訴求。楊朝陽說:「兩個系磨合了⼀一段時間以後,這樣混合上課的方式,已起潛移默化的作用,讓不同科系能互相體諒跟理解彼此堅持的點在哪裡,而商學系的也慢慢能接受這領域的心情。所以我覺得這⼀一堂課真的是很好,經過這段磨合的訓練之後,讓商學院的人增添了創意方面的加值,未來當他們出社會後,有設計方面的訓練,對他們會是很重要的優勢。因為他跟設計之間的距離沒那麼遠,未來溝通上互相堅持的緊張氣氛會慢慢消弭。

感動力的培養

產品設計以情感訴求做出發點,是滿抽象的概念。要如何培養學生感性層面的敏感度,讓設計出來的產品消費者會覺得貼心、受感動?楊朝陽說:「感覺,這種事似乎很難著力,我能做的只是引進門,同學需要的是讓生活多些歷練。像我有小孩後,看到家暴的社會新聞就感觸頗深、看到成長或成功的故事,會莫名的感動,因我有人生經

驗的累積,能感同身受發生的事件。所以,我要學生做的其實是『感受』,不要⼀一直宅在家裡,多出去跟他人互動,這就在累積情感方面的經驗,仔細去觀察每個枝微末節,體會當中發生的事情,慢慢的,很多事情都可以感動人。設計師若缺少這樣的感動,就沒辦法把設計做好。設計,必須先放大感動,再收斂回⼀一般人能接受的樣子。如果沒有感動點,會沒有東西可以放大。」但設計的執行無法等到大家的生命都有番經歷之後才展開,這時,教師的引導變得很重要。楊朝陽說:「設計要先從故事開始,教師必須協助他把故事延展下去,並幫忙接到合適的位置。感動的點,必須在前端就能感受到,你如果沒辦法在前端點就找到梗把故事接龍下去的話,後面就無法繼續做感動人的事,我自己覺得,學生經過這樣的訓練之後,對情感的

設計導論教學心得 7

Page 10: 設計導論教學心得

接收度會開始變寬,這樣的教學好處其實不少。」但感受性的教育歷程,若遇到無感的同學,豈不像對牛彈琴、⼀一竅不通,遇到這種沒反應的狀況,該怎麼引導?楊朝陽承認,的確有這樣的學生。通常低年級生剛從高中升上來,自主意識不高,老師講什麼他就聽什麼,以為問題只有⼀一個標準答案,也期待老師直接告訴答案。楊朝陽說:「面對新生,他們才剛開始接觸創意設計,如果⼀一開始要他們獨立思考,會讓他們覺得很挫敗,反而會斷了他對設計這條路的興趣,所以我們⼀一開始還是會  照本宣科,讓他亦步亦趨地跟著:但到後半段會慢慢放鬆自由度,這是我們安排課程的邏輯,讓學生可以慢慢感受做設計有趣的地方,我們也在盡力調整教學的地方,能更清楚地引導學生學習。」

加入智齡聯盟的獲得楊朝陽在智齡聯盟裡算是非常活躍積極的老師,智齡聯盟需要援手,總不推辭,出人、出力協助智齡聯盟開課、辦工作坊。但他很謙遜地說:「參加智齡聯盟最大的收穫是,感受到有群人雖然非設計本  科,但他們很努力、很認真的想讓

設計教育慢慢擴散出去,我其實有點感動,另外也覺得汗顏,竟然不是設計本科的人在為這領域努力,但我能夠加入,讓我覺得也在努力的行列裡面,這對我來講是很大的鼓勵,我竟然沒有缺席!另外⼀一個刺激是,大家都用很嚴謹的態度在做這件事情,影響我更認真看重自己的本行,加入智齡聯盟我自己也學到很多。  」

學生心得

不一樣的思考方法

由於設計導論在長庚大學是必修科目,工商管理學系與工業設計系學生齊聚⼀一堂⼀一起上課,其中也發生微妙的反應。工商管理系的林士翔說:「這堂課讓我學到另⼀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老師介紹了九宮格法,將⼀一個問題擴散延伸出很多問題,找到問題之

設計導論教學心得 8

Page 11: 設計導論教學心得

中的問題後再⼀一⼀一解決他,是   我在工管學不到的。」同樣是商管系的馬瑄懷補充說:「所有答案都可能是正確答案,只要你說得通,不管符不符合課本教導,只要講得通,都算正確答案。」

如果說,設計必須先發散思考提出各種想像與可能性,從中再收縮提煉出最適切可行的做法,那商管系的思考方式又是如何?同樣是商管系的杜奕葶說:「商管的學習方式是,遇到問題就去圖書館查資料、或上網找答案,我們不會去想,這問題之後可能還有問題,沒想那麼多。」馬瑄懷也說:「我們要找到很精準的答案,可是設計導論讓我們的問題能夠延伸出更多問題,然後更多問題會延伸出更多更多的問題,最後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來自工設系的徐冬則說:「平常不太有機會跟跨領域的同學⼀一起合作,跟他們合作,想法會變得很不⼀一樣。譬如說,我們設計系思想會比較發散,但發散到哪裡,還是受限於我們之前的經驗,但跟其他專業同學⼀一起合作,他們會帶出從他們專業裡延伸出來的思維,我覺得非常好。他們可能會比較著重於東西的商業價值,還有宣傳之類的,

我們都不會想到,只會注重產品本身而已。」

跨領域學習心得

商管系領域同學跨進工設系學習,是否會產生水土不服的適應障礙?商管系馬瑄懷直言不諱:「我覺得跨了⼀一個領域,真的是跨進另外⼀一個世界,因為光是叫我畫出⼀一個產品圖,就傻住了,但你要我設計⼀一個slogan、或計畫怎麼  去行銷,我就沒問題,設計產品還是需要工設系同學的幫忙。」同系的杜奕葶則認為:「我覺得工設系同學的想法更多元,因我們在想⼀一個產品怎麼設計時,直覺椅   子就是椅子,沒什麼特別的,可是他們卻可以想出各種形狀,或讓它觸感更好,造型、顏色更出色的樣式,他們的想法比較豐富多元,我們就不會想這麼多。」而林士翔同學說:「我們商管跟工設學生,看事情的方式很不⼀一樣,譬如說,設計⼀一張椅子,我

設計導論教學心得 9

Page 12: 設計導論教學心得

們會想這張椅子要怎麼設計、成本多少、可以賣多少錢?可是工設同學就不⼀一樣,他們會去想它的長相、設計給哪些人坐,思考的方向、模式都不太⼀一樣。」

如此不⼀一樣的思想角度,萬⼀一意見南轅北轍,怎麼處理?關於這個提問,同學們不約而同回答:「我們應該蠻好溝通的!」馬瑄懷進⼀一步說:「如果某種材質太耗成本,我們會找找看有沒有替代的材質。」但工設系的徐冬說:「我會想辦法站在他們的角度去說服他們,譬如說,我們平常不太會關注產品行銷的部分,我就會利用這個想辦法跟他們達到共識。」

兩個科系同學縱使回答問題的切入點不⼀一樣,但彼此想努力瞭解對方的立場、達成⼀一致的共識,這門課已為他們在跨領域合作上,奠立美好的基礎。

 

 

   

設計導論教學心得 10

Page 13: 設計導論教學心得
Page 14: 設計導論教學心得

智齡聯盟

教育部智慧生活人才培育計畫

計畫主持人    劉佩玲  特聘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應用力學所)共同主持人    王秀槐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康仕仲    副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系)              

專案助理      葉湘如、彭靖文、陳淑英

聯絡電話:(02)3366-­‐3366#55201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郵寄地址: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4段1號              (臺大土木研究大樓電輔組610室)

.聯絡地址:北市大安區辛亥路3段188號610室

智齡聯盟網站:http://t-edu.tw

智齡

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