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69 2013 冬季號 內附 贈券 有機優惠 綠田園基 綠田園基金 PRODUCE GREEN FOUNDATION PRODUCE GREEN FOUNDATION FSC position 日節

按此下載第69 期《稻草人》電子版(pdf, 10.6MB)

  • Upload
    phamnhu

  • View
    22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按此下載第69 期《稻草人》電子版(pdf, 10.6MB)

692013冬季號

內附

贈券有機優惠

綠田園基金綠田園基金PRODUCE GREEN FOUNDATIONPRODUCE GREEN FOUNDATION

FSCposition

食出冬日節慶恩典

Page 2: 按此下載第69 期《稻草人》電子版(pdf, 10.6MB)

早造 ── 插秧日 2014 年 4 月份內

防鳥日約 5 - 6 月份內

收成日約 7 月份

晚造 ── 插秧日 2014 年約 7 月尾或 8 月初

防鳥日約 8 - 9 月份

收成日約 10 月或 11 月份

上午 10 時至下午 12 時 30 分 或

下午 1 時 30 分至 4 時(每次 2.5 小時)

若於 7 月份內參加可選擇 1 天內全體驗 3 項活動,

所須時間約 5 小時

因工作性質及場地所限,每項目每次人數上限:

插秧日 - 約 30 人 防鳥日 - 約 30 人 收成日 - 約 40 人

每團每造 $23,000(包括 3 項活動)

** 3 月 31 日前報名優惠價為 $21,900 **

種植面積約 900 平方呎,包括所有相關種植物資、材

料、導師指導及其他日常照顧,分裝小包服務費,以及

連繫受助慈善團體

新界粉嶺鶴藪村 18 號綠田園基金鶴藪有機農場

2674-1190

日期:

時間:

人數:

費用:

地址:

查詢:

主辦:

插秧日: 親身體驗赤腳踏泥漿,彎腰插秧的樂趣,並有導師講解

種植稻米的知識、介紹稻米農具,學習擔挑搬秧,並可

參觀農場,了解有機耕種原理及實踐。

防鳥日: 雀鳥是稻米的重要天敵,想有收成,便要合力搭起防鳥

網。同日更會為禾田施肥及參觀稻米工具。

收成日: 用禾鎌把金黃成熟的稻穗割下,打脫穀粒,再將禾草紮

好,並學習以簡易方法去掉穀殼以取得糙米。稻榖會於

曬乾並礱(脫去榖殼)好後,送交回主辦機構或受助慈

善團體。

活動內容

備註: (1) 如希望在活動時間以外到農場觀賞禾稻,可先與我們聯絡。

(2) 活動日期及內容可能會因天氣影響而須要作出更改,若有此需要,必先與機構聯繫。

7 月份內參加更可選擇以 1 天時間完全體驗 3 個活動項目,所需

時間約 5 小時。

讓機構員工走出辦公室,在大自然環境下努力合作,種出自己的米,同時為同事職工提供聯誼、

溝通和發揮團隊合作精神的機會。有關收成更可安排送贈社福機構以作慈善用途。

商業團隊自種有機米,發揮合作精神,造福社群

Page 3: 按此下載第69 期《稻草人》電子版(pdf, 10.6MB)

綠田園基金簡介綠田園基金是一個註冊非牟利慈善團體,於1988年由一群關心現代農業、

關心人類環境的人士組成。我們一直致力推廣有機耕種及綠色生活訊息,並

發展適合本地情況的綠色教育活動。在粉嶺鶴藪建有全港第一個有機農場。

自農場開放以來,舉辦不同活動,讓參加者在大自然之中共享田園之樂。

基金亦出版了多種介紹有機耕種及綠色生活的書籍。現在香港有數個商營機

構的名稱與我們雷同,如公眾對本會工作有疑問,歡迎與我們聯絡。

歡迎轉載,惟必須經本會事先同意。

詳情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本刊採用:

FSCTM 森林認證紙來自能滿足當代和後代的社會、經濟和生態需求的森林,

以支持負責任的森林經營。

大豆油墨取自天然,可無限再生,又能生物分解,是無毒性油墨,不單有利

環保,同時保障工人及讀者健康。

編者的話:

2 - 8 今期專題

綠田園基金 2013 年理事會主席:周兆祥博士

副主席:趙崇烈博士

成員: 余儷玲、車慧蘭、馬淑瑩、張熾標博士、畢金楫、

畢浩明、陳財喜、黃煥忠博士、黎翠兒

出版:綠田園基金

編輯:默泉

設計 / 承印:gutsage.com

發行:綠田園基金發展組

電話:2674 1190

傳真:2674 8077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址:www.producegreen.org.hk

地址:新界粉嶺鶴藪村 18 號綠田園基金鶴藪有機農場

發行及廣告查詢熱線:2674 1325

10 月時,小編跟朋友到清水灣參加由本地素食團體策劃的

「素食嘉年華」。等車途中,跟排在前面的男孩搭訕,得知

他是位「新晉」素食者。廿多歲的他茹素兩年,這天專程前

往嘉年華,捧臉書群組「素食青年」的場。

男孩說,當初吃素既為了動物權益,同時也想親身驗證吃素

會否「唔夠營養」,因為一直沒有人能給他一個確實答案。

結果兩年下來,他親身證明了吃素不礙健康,也體會到:素

菜也可以多姿多采!「以前食水果,我只食蘋果橙,食素之

後才發覺水果款式多的是。」他說,現在常去超市買素食材

回家,供家人烹調。

18 都市愛農說

花生的輪迴

19 小狗農事

番茄的快樂聖誕

20 生活小美學

薰衣草的馮京與馬涼

21 綠色醫療

順勢情緒急救

22 大自然寶寶

6歲前的孩子「玩」甚麼?

23 有機小廚房

台式泡菜

COLUMNS

REPORTS

69 期2013 冬季號 目錄

9 - 11 綠色專題

夾縫裏的生機民間撐小店運動現況

12 - 13 生態影集

后海灣的候鳥

14 - 15 生態遊蹤

上山訪藥馬鞍山草藥行

17 綠色話題

幸福有道的阿祥廚房

聽完這個葷轉素的故事,小編頗有感觸。因為幾年前自己也

試過轉為素食者,卻因不適應、嫌麻煩、怕朋友不喜歡和懶

惰等原因,很快便放棄。現在素菜館比以前多,又有 Green

Monday 等全力推動,但很多人仍像當年的我一樣,無法持

之以恆地吃素 ── 縱然心知吃素對動物、對世界、對自己

都好。趁着佳節當前、食指大動的月份,今期《稻草人》特

別籌劃了「素食廚房」專題,帶來法國、墨西哥廚師和一個

香港素食家庭的特色素菜,希望讀後令你對素食動心。

除了大餐,佳節也是挑起消費欲望的日子。就像吃葷一樣,

我們習慣了到商場和連鎖店購物 ── 縱然心知這等於助長

地產霸權,令小店生存空間更窄。今期「綠色專題」,我們

嘗試剖析近年民間撐小店運動的現況。希望讀後會激發你重

新思考個人購物習慣和街道面貌的關係。

封面說明:所謂美食,就是簡單的食物。由農莊直接到餐桌,即摘即煮的蔬菜、香草、水果,生命力滿分。圖為 IPC++Foodlab 餐廳的都市農圃田園沙律。(廖志添攝)

素食廚房食出冬日節慶恩典

Page 4: 按此下載第69 期《稻草人》電子版(pdf, 10.6MB)

2

最便宜只需 68 港元,就可吃到 From Farm To Table —— 由

農場到餐桌即摘即煮 —— 的法菜,讓人感覺不可思議。這些

食物,部分更是產自餐廳樓上的菇場及天台農圃,連貨 van

的丁點碳足跡都慳番,正到痺。

這個不可思議的地方,隱身於粉嶺安樂門街一幢工廈。地下

是餐廳 IPC++Foodlab,6 樓是菇場,天台是有機農圃。餐廳

今期專題

2013 冬季號

12 月的聖誕、 1 月底 2 月頭

的農曆新年,是跟派對和大餐打交道的日子。說到聖誕大餐自然會

聯想到火雞、燒牛仔骨之類,但有沒有想過,以素食來慶祝節日,反而更切合祥和的節日氣氛?

不時不食,香港的秋冬季時令菜蔬款式繁多。12 月有番茄、茼蒿、粟米、蜜糖豆等,1、2 月還

有紅菜頭、紅蘿蔔、椰菜、芹菜、西蘭花等。今期專題我們順勢來一頓豐盛的節慶素食大薈萃,

體會來自法國、墨西哥的廚師如何料理冬日素食,以及一個香港素家庭的飲食方式,

希望帶給你一點素食靈感。

IPC++Foodlab 香港總 經 理 、 著 名 法 廚Louis-Antoine Giroud說,即摘即煮,由農 場到餐桌,是他們的信念。

外還特設生活雜貨店,售賣餐廳可以吃到的所有食物及調

味料,以及有機生活必需品如無污染洗衣粉等,實行裏外無

添加。

菇場主要出品姬松茸和紫木耳(見另文)。數百呎的天台農

場種滿有機香草和沙律菜,工作人員 Eddie 帶我們進行了一

場味覺導賞,用嘴巴和雙眼淺啖了蘿蔔苗、甜菊、紫蘇葉、

撰文:梁穎勤攝影:廖志添(廖志添攝影工作室)

即摘即煮的法式口味

食出冬日節慶恩典

Page 5: 按此下載第69 期《稻草人》電子版(pdf, 10.6MB)

3

薄荷葉,以及夏堇、車厘茄、有機薑、秋葵等。其中最有趣的要算薄荷葉,有朱古

力味、柚子味、胡椒味多種,完全超出都市人狹窄的想像力。

背靠高樓 種出菜蔬與香草據創辦人所講,一棵菜最美味的時候,就是剛剛由泥土摘起、帶有生命力的時候。

樓上出品當然不夠吃,其餘部分向元朗、錦田、馬屎埔、鶴藪、坪輋等不超過 11

公里的本地農場收菜。

Eddie 說這個天台農莊崇尚天然:耕種用的全部是有機泥;堆肥自己做;採輪種

法,種不同作物讓泥土休息,以提高生產力;薄荷老了會留種;不會用強硬手法如

光碟嚇雀仔;不會滅蟲,只會用種辣椒等天然方法提醒牠們「搬屋」。

今年 3 月,餐廳與 Green Monday 合作,逢周一推出 100% 素餐單。其餘日子多菜

少肉(有機雞肉、魚、蝦),是葷食者較易接受的素食入門方式。

吃快餐 欠缺想像力IPC++Foodlab 香港總經理 Louis-Antoine Giroud,身兼 Les Disciples d’Escoffier

中國區秘書長,入廚差不多 40 年,在鄉下長大的他,對大自然的食材有一份近

乎執着的尊重,他堅信:「頂級大廚是靠頂級出品,而不是靠把口。我從不執意

保密食譜,我只在乎你是否鍾意吃,吃了是否有用。現代都市人已失去與大地的聯

繫,一掛 8 號風球就擔心無啖好食,其實有大地生我養我,又何須擔心餐桌無着落

呢?」主廚 Mike 也贊同:「科技愈進步,人們愈退化,只識買快餐填肚,完全欠

缺想像力。」

餐廳自己種菇種菜上桌,正好實踐了兩人對食物理念的堅持。Mike 說:「美食就是

簡單食物。大廚不是明星,煮食也非工作,而是生活一部分。」

今期專題

2013 冬季號

有機菇菌意大利飯材料: 有機台灣池上米、herbs of

the month、紐西蘭白菇、澳洲野菌、忌廉

特色: 非原裝正版意大利米,但菇味濃鮮有勁道。

都市農圃田園沙律材料: 鮮摘車厘茄、無花果、意大

利小黃瓜、紅菜頭、黑芝 麻、黑橄欖油

特色: 顏色及口感多層次,蘊含了都市人睽違已久的植物生命力。沙律汁以特選芒果混入蜜糖、橄欖油做成。

IPC++Foodlab

粉嶺安樂門街 26 號地下

查詢:2676 6900

素食圖鑑

都市農圃田園沙律 有機菇菌意大利飯

高樓圍繞的天台有機農莊。數百呎範圍內種滿火箭菜、青檸等上百種作物。時令主打是刁草、百里香、香芹、羅勒、蕃茄、秋葵、薄荷葉等。主廚 Mike 也曾試種雅枝竹(artichoke),但他指氣候未必適宜,食味不同。

Page 6: 按此下載第69 期《稻草人》電子版(pdf, 10.6MB)

4

餐廳有機菇場的主角是姬松茸,又稱巴

西磨菇,原產於美洲,據說可減少都市

常見退化病。

100% From Farm to Table,摘下來運到

樓下廚房,零污染兼零碳足跡。只是

在城市營運菇場,無論電費、租金成本

皆不便宜,經營者仍屬小眾,且只能

做貴價品種,三、四百元只買到 6、7 隻

(250 克)。

姬松茸生長很快,起菌絲後半天內就可

變大。雖說種菇得菇,但它易受感染,

故技術人員進出種菇室、消毒室都有嚴

格限制。

菇的營養餐我們吃菇,到底菇又吃甚麼?木耳愛吃棉籽殼、蔗渣,而姬松茸比較矜貴,需吃禾稈草等培養出來的營養基,成份包括:烚小麥、蔗渣、禾稈草、菜頭等。菇場採用的禾草,部分產自本港,教五穀不分的都市人頗為驚訝。

造營養土需要發酵,過程用帆布蓋着,平均溫度不可高過攝氏 70 度,亦不可低於 60 度。發酵中會升溫,重點是疏氣。約 1 個月後,營養泥做好了,Eddie 說會入袋上盤,進消毒爐,以高溫 120 度消毒。然後照紫外光燈。

Louis 指着的禾稈草,正是預備給菇場的「食物」。

紫木耳喜愛濕潤的環境。起菌絲後有空間就會長出來。

像把黃金小傘的姬松茸。

種菇得菇,You Are What You Eat

鮮果汁材料: 有機蘋果 2 個、有機番茄

1 個特色: 鮮酸,after taste 持久。

食材仍保有從泥土帶來的生命力,1 杯頂 10 杯。

中西合璧甜品精緻的骰,創意無懈可擊。芝士蛋糕配以新鮮士多啤梨醬,上襯新鮮羅勒葉(左);九製陳皮、甘草、焦糖法式燉蛋(右),皆是香港仔 Mike 的出品。

Eddie 介紹:「種姬松茸,溫度須攝氏 20

至 25 度、濕度須 90% 以上,要靠空調系

統及霧化設備來模擬亞馬遜森林的氣候環

境。日照則靠辦公室時間着燈模擬。」

珍貴補血紫木耳很多人擔心茹素乏營養,但其實補血黑五

珍,即青仁黑豆、黑糯米、黑芝麻、黑木

耳及香菇皆是素。另一出品紫木耳可補

血,但發酵較久,種植者向來不多。

紫木耳最喜愛的生長環境為 25 至 28 度、

濕度 90% 以上。「當營養基起晒菌絲,

給它剖一刀,木耳自然會走出來。約個多

月,就可摘給廚房。」

鮮果汁

中西合璧甜品

今期專題

2013 冬季號

素食圖鑑

Page 7: 按此下載第69 期《稻草人》電子版(pdf, 10.6MB)

5

28 元一個墨西哥餐,去邊度搵?印象中香港只開過幾間墨西哥餐廳,全都

坐落甲級商場,埋單二三百起,但 3 年前開業的 Mr. Taco Truck 鰂魚涌店,

就義無反顧地為學生哥提供這個無敵優惠。其實就算在中環店,墨西哥素菇

4 吋薄餅也只售 22 元,6 吋至尊夾餅也只售 32 元而已,人手一卷,洋蔥、

碎番茄洋蔥芫茜、牛油果醬、牧場芝士與莎莎醬,交織出地道風味。

零損耗 夠環保提起墨西哥,大家很自然想起那頂墨西哥闊邊帽,和華麗的墨西哥服飾

charro。其實這個中美洲文明古國,曾孕育瑪雅文明,被西班牙統治過,加

上古印第安文化的影響,菜式非常多層次。

能夠以大眾化價錢吃到墨國美食,全因兩位饞嘴的金融財務專才 Calvin 與

Vivian,對舌尖上的墨西哥美味念念不忘,奈何在港踏破鐵鞋,都只能找到

高檔貴價墨菜,心想何不走大眾化路線,讓人人有機會品嚐這人間美味?

二人坐言起行,去墨西哥和美國親自觀摩,入廚學煮,然後在鰂魚涌試業。

「墨西哥菜表面千變萬化,但基本內容都只是番茄、辣椒、粟米、芫茜、洋

蔥、莎莎醬,由小至大辣相互配搭。夾餅與薄餅的餅皮都是相同材料,只

差在形狀大小有別。所以我們廚房的食物損耗率基本是零,非常符合環保概

念。」Calvin 說。

出家人 也捧場餐廳不是一開始就走素食路線的,奇怪常有尼姑、和尚來幫襯,打聽下才知

道在港吃素甚艱難,茹素者見到特色素食都如螞蟻見蜜糖,其後加入 Green

Monday 行列,增加了用橄欖油炒出來香噴噴的素菇,配飯與餅百搭。

墨西哥餐桌特色:● 墨西哥菜重酸辣,有古印第安文化遺風。● 餐桌傳統三大件:粟米、菜豆、辣椒。● 粟米食材多如繁星,包括 Taco(粟米餅)、

Nachos(三角形粟米片)等。● 正宗的墨西哥菜,醬汁 9 成以上由辣椒、番

茄調製。● 本土辣椒過百款,椒身愈小愈辛辣。

大廚 J Eligio Escobedo Medina 出身餐廳世家,入廚超過 30 年,功力深厚,一心一意在港推廣墨西哥美食。

墨式大碗飯材料: 墨西哥飯、斑豆茸、生

菜絲、素菜 / 素菇、碎番茄洋蔥芫茜粒、莫薩里拉(Mozzarella)芝士

配料: 酸忌廉、牛油果醬特色: 份量頗多,可二人分甘

同味。

墨西哥平民美食撰文:梁穎勤

攝影:廖志添(廖志添攝影工作室)

今期專題

2013 冬季號

素食圖鑑

墨式大碗飯

Page 8: 按此下載第69 期《稻草人》電子版(pdf, 10.6MB)

6

小店去年曾奪本地創業獎。搶眼標誌,取材自美國西岸的流動夾餅車。

Mr. Taco Truck

中環和安里 14 號地下 B 舖

查詢:2810 0888

咦,洛神花飲料?這是綠田園有機農場的招牌產品喔,每逢11 月,鶴藪就會見到如紅鑽石般的花萼綻放。Calvin 說因為食味不同,仍維持在墨西哥進口洛神花。記者試過,酸酸甜甜,跟墨西哥道地甜品、質地綿密甜糯的粟米糕都幾襯。另外肉桂米漿也是鎮店飲品。

墨西哥夾餅(Taco)材料: 麵粉 / 粟米薄餅、素

菜 / 素菇、Rancheso牧場芝士、洋蔥、碎番茄洋蔥芫茜粒

配料: 牛油果醬、莎莎醬特色: 夾餅打開上桌,吃時

才捲起。

瑞士忌廉焗芝士卷(Enchilada)材料: 麵粉 / 粟米薄餅、莫

薩里拉芝士、碎番茄洋蔥芫茜粒、莎莎醬

特色: 較腍身,有芝士香,是熱點小食。

瑞士忌廉焗芝士卷墨西哥夾餅

今期專題

2013 冬季號

「開業首年,墨西哥領事館就找上門,叫我們去他

的派對及活動」,Calvin 說,「這是對我們廚房

的高度肯定。此後他們在酒店的活動,都指定要

我們進廚房煮。好老實講,你在哪裏找得到墨西哥

廚師?」大廚 J Eligio Escobedo Medina 入廚超過

30 年,出身餐廳世家,絕對功力深厚。

主題飯局 推廣墨菜目前餐廳所有醬汁都是自家手製,當日大廚就親自

落上海街買料。為了推廣墨西哥平民美食,兩個拍

檔試過夥拍旅遊協會,在韓國《Cosmopolitan》

現身,也試過辦嘉年華,現在則每月搞主題飯局,

邀請拉丁文化大使加 8 至 10 個食客,以西班牙語

作文化交流,不另收費。

時值聖誕新年,Vivian 指墨西哥節慶素食有:

Tamale(粟米糭,用粟米葉包起粟米麵,捆成長

方形,蒸熟後食用);Atole(粟米粥,起源於墨

西哥及中美洲的傳統飲品,將粟米乾洗淨磨碎製成

生麵糰,加水、粗蔗糖、玉桂、雲呢拿調成,吃時

可加入朱古力或水果,通常配粟米 吃)。另外還

有 Huarache、Sopes、Tortilleria、Taco 等,都是

不同形狀、軟硬和大小的粟米餅,配餡料拌食。簡

直是現代粟米帝國!

素食圖鑑

Page 9: 按此下載第69 期《稻草人》電子版(pdf, 10.6MB)

7

每逢做冬過年,不少媽媽大清早

便競相往街市劏雞殺魚,弄出滿

桌佳餚做節。大家都習慣以大魚

大肉來慶祝,但對茹素的阮氏一

家來說,過節的好心情不曾來自

盤中肉──他們每一啖送進嘴裏

的餸菜,均添加了不殺生的祥和

作調味,使他們任何時候都吃得

開懷。

精采的素大食會「大時大節,我們都會買多點菜,

但就不需要同人爭同人迫。」阮

太 Wendy 笑稱,家中過年過節所

吃的不外乎燒焗蒸煮瓜菜等家常

菜式,反而年中在家中常辦的大

食會,更見瞄頭,每回均吃得像

聖誕、元旦聚餐般喜氣洋洋。

譬如訪問當晚,阮宅開派對,菜單

便很豐富。頭盤有(1)以豆腐卜

和馬鈴薯粒做的咖喱「魚蛋」,

湯 有兩款:(2)以蟲草花、栗

子、紅蘿蔔、粟米、合桃和素燉

肉煲成的老火湯,(3)以冬筍、

冬菇、芽菜、素雞和乾如意煮成

的碗仔翅;主菜則有(4)雜錦素

菜天婦羅,(5)以黃芽白、冬菇、

兒童素食秘訣香港素食學會會長孔慶玲指,不論成人或兒童,飲食都要全面,才可吸收到均衡營養。一棵植物的根莖葉花果種子,每一個部位都要吃。且要吃時令、大造的,如現在正適合吃紅菜頭,水煮、煲湯、打汁皆可。「不要一年四季 都 只 吃 菜 心 、 西 瓜 等 一 兩 種 蔬果。」她說,隔天可給小孩打杯果菜汁,讓他們可快速吸收營養,但與此同時,還要吃新鮮水果吸收纖維。另盡量吃不同顏色(綠黃橙白紅紫黑等)的食物,即使是燈籠椒,也有青紅黃橙不同顏色可供選擇。還可多嘗試生吃,小孩可先從沙津入手,醬汁盡量自製,如腰果沙律醬、番茄醬 、 黑 芝 麻 醬 等 ( 做 法 詳 見 香 港素食學會:www.vegsochk.org/Happy/hr_sauce.htm)。

若吃杏仁、合桃、腰果、松子等種子,則宜選新鮮的,盡量不要吃鹽焗等製過的。「我們的牙齒天生就是要用來咀嚼果仁等堅果和糙米等粗糧。」她還教路,一般將糙米浸過夜,已很稔軟,如仍吃不慣,可先摻些白米,慢慢再 增 加 糙 米 份 量 。 給 小 孩 吃 之 初,亦可先煮成糙米粥,或加些有機番薯粒同吃。

素家庭的節慶餐桌文:李慧敏

圖:李慧敏、受訪者提供

銀杏、枝竹炒成的炒素雜錦,(6)炒米粉,(7)以西生菜包着芽菜、青瓜

絲、甘筍絲做的菜包,以及讓 Wendy 兩個兒子 Justin(5 歲)和 Kinstin(近

3 歲)玩和吃個不停的(8)DIY 手卷(材料有青瓜絲、西芹絲、甘筍絲、素

火腿絲和醃漬蘿蔔絲)。

稚子的惻隱之心「他們每次可以吃好幾個手卷,份量多過一碗飯哩。」Wendy 說。在旁的

Justin 像被道破了饞嘴秘密般,低頭笑一笑便一溜煙似的跑去玩。Wendy 的

兩個孩子像有無窮精力般,整天動不停。她不時被質疑孩子吃素會不夠營

養,但兩兄弟的胃口和活力足以說明一切。且他們鮮有生病,令她愈發感到

孩子吃素的好處。

阮家茹素多年,小兄弟是名副其實的素寶寶。幼兒的飲食習慣基本上承襲自

父母那一套,Justin 年紀小小,已甘願不吃葷。Wendy 猶記得,有次他們一

家在外用餐,當所點的印尼炒飯端到面前,愛吃香口煎炸物的 Justin,本想

拿起飯面的蝦片,但一知道那是用蝦做的,便立即縮手。「其實對小孩子來

說,蝦片和薯片的外表分別不大。」Wendy 訝異於兒子的懂事。

Kinstin(左)和 Justin 很愛吃壽司,每次開大食會都以此為主食。

素食是 Leo(左)和 Wendy 生活的重心,他們當年的素婚宴延開三十幾席,Wendy 懷孕、坐月也全程吃素。她感觸地說:「我們不要三十幾隻乳豬和東星班因為替我們的婚宴贈慶而犧牲。」

今期專題

2013 冬季號

Page 10: 按此下載第69 期《稻草人》電子版(pdf, 10.6MB)

8

節慶素食譜( 8 至 12 人份量)

雜錦素菜天婦羅材料: 甘筍 1 小條、日本南瓜 1/6 個、

細隻鮮冬菇 12 至 15 隻、蓮藕 1節、茄子 1 小條、天婦羅炸粉半包

做法:1. 將材料洗淨,全部切薄片。2. 用 清 水 將 天 婦 羅 炸 粉 開 成 稠 麵 糊

狀,全部菜蔬蘸上一層薄薄炸粉糊。3. 將電炸鍋調校至攝氏 180 度,把約

半鍋食油加熱至出現小氣泡,每次可放進五六十片菜蔬進鍋內,炸至金黃色即可撈起。

素雲吞材料: 白菜半斤、唐芹少量、冬菇 6

至 7 隻、甘筍 2 條、素免治牛肉1 包、雲吞皮 2 至 3 斤、水 1 碗

做法:1. 先浸發冬菇至軟身,擠乾水份,去

蒂 。 甘 筍 去 皮 , 白 菜 、 唐 芹 洗 淨 備用。

2. 將冬菇、甘筍、白菜、唐芹灼熟,撈起,葉菜以灼至翠綠色為佳。切成小粒,以適量豉油或鹽調味,並將之全部放進魚袋內隔水。與素免治牛肉拌勻,作雲吞餡料。

3. 將 一 茶 匙 餡 料 放 進 一 片 雲 吞 皮 中 間 , 摺 疊 , 在 皮 邊 塗 上 一 點 水 封 口,再屈曲成雲吞狀。

4. 將雲吞放進沸水煮 5 至 8 分鐘,撈 起,加少量豉油、麻油佐食。

自少吃慣餃子雲吞的 Wendy,包素雲吞有一手,不少試過她手勢的來賓都預訂一些帶回家。

阮氏一家十分好客,家中常辦大食會。

Wendy 曾在 Justin 學校慶祝活動中,以不同水果砌成一盤花和聖誕樹等有趣造 型,讓孩子與同學分享。

今期專題

2013 冬季號

他們夫婦倆都說,平常甚少向孩子講及殺生的事,最多像早前適逢電視播放獵鯊割鰭

的節目,便讓他們看看。「Justin 很怕痛,有次沖涼,他見自己有條小疤痕,就不斷話

痛。於是我乘機話,我們整親少少都好痛,想一想將魚劏來食,條魚會有幾痛?」

Wendy 以切身經驗作點到即止的教導很湊效,兒子即時明白了,及後有家庭相約一起

釣魚,Justin 馬上謝絕。「有大人故意留難他問,為何不吃肉?他告訴他們,小動物好

可愛,吃牠們要切開牠們、流很多血,我們不要這樣做。」Wendy 本來擔心孩子將來

抵抗不了外間的飲食誘惑,但聽畢頓時放下心頭大石。

Justin 現就讀幼稚園高班,3 年前甫入學時 Wendy 已向校方交代清楚,他只吃蔬果,不

吃魚和肉,但牛油、牛奶和雞蛋除外。她說老師大多對素食一知半解,唯有不嫌其煩

作解說。她也樂意多花心思為學校活動 DIY 一些造型有趣的果盤帶回去,如以奇異果、

橙、火龍果等砌成一盆花,同學仔會紛紛搶着吃,令課室滿是笑聲。

Justin 的社交生活也沒有因飲食習慣而收窄,常獲邀參加同學仔的生日派對。「主人家

都好識做,我們總有兩三盆食物可選擇,例如雜果沙律、茄蛋三文治、番茄意粉(走肉

醬)等。」Wendy 說。

無礙出外搵食與兩個兒子一樣愛吃的爸爸 Leo,戒葷之初,曾一餐吃下五六碗飯,半年後才回復平常

份量。「食物不需要太奢華和講究,畢竟那是用來充飢。」Leo說,然而在妻子眼中,

丈夫對食頗有要求。看他只嚐了一口老火湯,便直呼「栗子唔靚」,可略知一二。她常

笑稱 Leo 的口味不像吃素,番茄、芝士等濃味是他最愛。從事婚禮攝影的他,因工作

關係,常光顧茶餐廳,西炒飯走肉走蔥蒜是他的例牌午餐。有時也會外出用膳的

Wendy,則點過粟米西芹飯、西芹蛋飯等在丈夫眼中頗奇怪的組合。Leo 說:「其實有

八成茶餐廳都願意配合,但我試過點焗豬扒飯炒底走豬扒,他們不肯做。」Wendy 對

此頗理解,始終他們混在以肉食為主流的餐飲文化中,其素食習慣或會為廚房帶來不便。

不過這無損一家上館子的雅興,尤其近年流行

素食,他們在各國餐牌上總找到一些素選擇,

尤以供應意粉、薯皮的西餐廳光顧得最多,較

油膩的傳統齋舖則最怕。Wendy 自小已讓孩子

吃得清淡、少調味,當中以紅腰豆、黑豆、蠶

豆、番茄和馬鈴薯粒等含不同天然味道和質

感的食物拌飯,是他們最愛。她說:「他們吃

得最濃味的是外出那一餐,一星期最多一兩次

吧。」還有家中的大食會,都可讓小兄弟倆的

味蕾再受濃味衝擊哩。

Page 11: 按此下載第69 期《稻草人》電子版(pdf, 10.6MB)

綠色專題

9

2013 冬季號

帶着這問題,我來到銅鑼灣希雲社

區。希雲街和加路連山道中間有幾

幢舊式住宅大廈,近年一些新潮小

舖和食肆陸續進駐向街和巷弄裏的

地舖,跟舊式小店(如丹麥餅店)

構成一幅新舊融合的有趣景象。

2011 年 8 月首先在希雲街落戶的

「文化屋雜貨店」老闆 Rex,是這

個 fusion 社區的拓荒者,「當時機

緣巧合入到嚟間大廈,見到鋸木

舖、印刷店、梳化工場等,我知這

就是我想找的舖位。我不想在商場

開舖,因為想有唔同階層嘅人嚟

我間舖。」他說這裏的街坊都很好

人,「有時我會幫隔離舖湊仔,佢

哋又會帶飯俾我食。」

一年後,陸續有不同風格的小店

進駐;2013 年 3 月,小店店主們

更聯合起來,繪製小區地圖和成立

「加路連希雲小社區」臉書專頁,

又籌辦畫展。當時有近 20 家商戶

參與,社區一時充滿能量。

這幾年,香港街道風景劇變。在自由行的衝擊下,藥房金舖化粧品店如野草蔓延,租金狂飆下,老字號

和小店一間間捲閘、謝幕、離場。尤幸一些有心人仍試圖力挽狂瀾,以各種方式告訴我們:小店絕對

deserve 一個生存空間。他們之中,有不齒地產霸權的民間組織、記錄小店歷史的街坊、靠自己或仍然

有夢的小店老闆⋯⋯面對荒謬的香港,他們有何對策?撐小店運動可如何走下去?

民間自發的支持小店行動,近年贏得極大關注。譬如你應該還

記得,碼頭工運時,大家會特地幫襯「深水埗明哥」買飯盒

給工人吃;由 Benson Tsang 發起的「平等分享行動」,會專

程去小店買物資,分發給有需要的人;傳媒更是年終無休地發

掘小店老舖裏的人間情味之類的故事。

Rex 的「文化屋雜貨店」和古着店「Luddite」,是最先在希雲社區落戶的新派小店。

大家知道小店重要,也懼怕有朝一日全港只剩一式一樣的商場,

但往往因為惰性和慣性,大部分人(包括記者自己)還是會貪方

便,幫襯連鎖超市和食肆算數。要讓更多人自覺地行多兩步、俾

多兩毫去幫襯小店,也許就像改變慣性扭開某電視台的習慣般,需

要時間。那麼怎樣可以令更多人培養出光顧小店的新習慣呢?

店舖遷徙無以為繼小店凝聚起來,推廣自家社區,在

社交網絡盛行的今天已非難事,這

會是撐小店運動的新方向嗎?無奈

Rex 給的答案是:店舖的遷徙,會令

社區難以維繫下去。「最近相繼有

兩間小店搬走,最常牽頭搞活動的

InBetween 老闆也因加租太勁,12

月會搬去太平山街。我都希望延續這

社區,但恐怕又要去番以前咁。」

為人低調的 Rex 擔心事情將無以為

繼,但這又實在勉強不來,實情他

對推廣之類的事從來不上心,「我

哋最近推出社區購物優惠咭,客人

在聯盟商店買滿 100 元會有一個印

仔,可於聯盟食肆享折扣,相反亦

然,哈哈,但至今沒有一個人來我

間店 claim 折扣!」小店社區的聚與

散,在香港就是如此無常。

InBetween 的老闆 Kinn,曾為希雲小區繪製漫畫化地圖和優惠咭。

聚與散

希雲小區

夾縫裏的生機文 / 圖:默泉(小店壁畫攝於 Café Je T’aime)

民 間 撐 小 店 運 動 現 況

Page 12: 按此下載第69 期《稻草人》電子版(pdf, 10.6MB)

10

綠色專題

2013 冬季號

除了人情,小店營造的獨特空間,亦可激發社區的無窮創意。

位於上水舊墟的咖啡店 Café Je T’aime,就是如此一個魔法空間。熱愛咖啡文化的 George 和 Sharon 夫婦,去年 2 月大着膽子開 了全上水第一間 café,「我在這區長大,心裏一直有個問號:為 何這裏沒咖啡店?甚至連鎖 Starbuck 都無!」曾是中文老師的Sharon,跟丈夫用了大半年搵舖,終於在石湖墟內一條橫街(新功街)落戶,「當時喜歡這裏夠寧靜,和後面細細哋的戶外空間」,

舊區小店生命短促,也總算存在過,更慘情是在新式社區,

連小店可以停駐的街道也沒有了,只是天橋接天橋,商場接

商場,居住者早習慣了不帶情感的買賣關係(簡稱消費)。

要重新勾起習慣了消費的香港人走入小店的意欲,必須搭一

條橋,讓人和小店交流,感受到小店對社區的紐帶作用。

2013 年才成立的小型民間組織「橫街小店」,就是想扮演

這條促進交流的「橋」的角色。

唸 Humanities 的浩盈和唸設計的 Mandy,是「橫街小店」

發起人。兩人最初因參與「唔幫襯地產商的聖誕」而認識,

今年在地鐵重遇,覺得不是聖誕時也應該做點甚麼,延續和

小店的連繫,於是在臉書開設「橫街小店」專頁,試着舉辦

小店導賞團、工作坊等。

讓小店自主發聲香港近年常有小店導賞活動,「橫街小店」有何不同?浩盈

「橫街小店」搞過中環導賞團,參與小店包括嘉咸街的吉光片羽。

經過大裝修,原本的元寶蠟燭店和雀仔舖,變身成高樓底、繪了漂亮壁畫的咖啡店。

物以類聚的平台有趣的是,咖啡店漸漸成了物以類聚的平台:有人在此重遇多年 不見舊友;有志同道合者在此認識,傾吓講吓促成各種有趣事情發生,「石湖墟文化節」也是在此育成。熱心的 Sharon 更免費提供空間,在文化節當晚搞露天電影放映。

能為社區帶來新元素、新氣象,Sharon 很高興,也樂於在此空 間試驗各種可能性,「搞過讀書會、分享會,甚至有機生態遊。」

小 店 空 間 孕 育 創 意

浩盈(左)和 Mandy(右)在臉書成立「橫街小店」專頁,不定期舉辦小店導賞團和工作坊。搭條橋

橫街小店

介紹小店和巴基斯坦文化的 henna 手繪工作坊,是「橫街小店」搞的另一活動。

說,她們強調建立關係,「我們着重行動,譬如搞第一個

導賞團(中環)時,會先去那裏跟店主傾偈,建立信任。

導賞應是一種互相合作,不是我們在幫他們。」她又說,

「希望小店能多發聲,並將他們對行業或產品的知識,和

大眾分享。」

兩人都相信,社區的多元化跟人的生活質素密切相關。最

近她們都辭了全職工作,全力搞活動,「會一區區去做

導賞,同時也在摸索更多可能性。譬如除了逐間小店去了

解,能否加進更多社區想像?將社區、街道、小店等結合

起來?」有時也有小店找她們幫手宣傳,「我們現時便正

為馬鞍山石門工業區的一些小商戶,構思工作坊和活動,

令更多人認識他們。」但說到尾,兩人的心願是有朝一日

她們這條「橋」可以消失,店主能自主地開拓空間和打造

社區氛圍,「我在台灣時見過花蓮的小店以食為主題搞慢

食花蓮,店主會每月聚在一起,構思活化社區的點子,點

解香港唔可以?」Mandy 一臉羨慕的說。

Page 13: 按此下載第69 期《稻草人》電子版(pdf, 10.6MB)

綠色專題

11

2013 冬季號

有人到不同地區搭橋,也有人

由自己生活的社區做起。傳道

人 Elton 是上水街坊,看着上水

急 速 變 化 , 加 上 受 朋 友 做 的

《紙筲箕》區報和突破《趁還

有墟》紀錄片的 inspire,促使

他「想記下幾十年歷史的上水

小店故事,以抗衡都市化的發

展。」2012 年夏天,他聯繫了

身邊一些朋友在茶餐廳見面,

「最初只打算做文字紀錄,後

來有拍錄像的朋友加入才開始

製作短片。」於是「趁墟@北

區」誕生了,有臉書專頁和博

客,十個人的團隊,當中九人

是北區居民。

流動的好處由街坊自發,建構小店鄰里網

絡,也許是最理想的撐小店模

式。Elton 回想,以前北區人的

諗法是長大就搬出去住,不願

留在這裏,「因為上水連戲院

都無!但近年社區急劇轉變,

想留下來的人反而多了。」不過

像大部分網絡群組,「趁墟@

雖然「趁墟@北區」的 YouTube

短片點擊率有千幾,夜市地圖有

二百多個轉載,但 Elton 不肯定

幾多上水街坊知道他們的存在。

「虛擬和落地始終唔同。所以之

後也會將訪問印出來,落區派。」

街坊可慢慢凝聚,但有些東西卻

不能等 ── 處身劇變環境,支持

社區小店隨時變成對已逝小店的

憑弔和追憶。「本來我們計劃一

年內做 8 至 10 個小店訪問,但上

水變得太快,幾個月內有幾間老

舖陸續執笠,結果我們要改為做

特發採訪,譬如能記瓷器店的訪

問便是如此完成。」面對不斷蠶

食上水社區生態的水貨客和專為

北區」是個頗流動和鬆散的組織,「多數靠網上或 WhatsApp

聯絡,需要一起工作時才碰面。」太流動或會欠缺長遠策略和

方向,但也有好處:沒繁文縟節,說做就做。好像早陣子他們

搞「石湖文化節」,在上水行人專用區做導賞、live band 及舞

蹈演出等,就是很 casual 地和志同道合朋友傾談時「腦震盪」

出來的成果,從籌備到成事不到兩個月。

咖啡店的生態遊?她解釋,「本來不認識做有機耕種的人,但我們有位客人原來是『有心機農場』場主炳哥,一次跟他傾 開,想在店裏提供本地有機沙津菜,卻苦無門路,他竟爽快說『我車過嚟俾你!』」於是大家做了朋友,還構思出在咖啡店吃完 brunch 再參觀農場的特色生態遊。

但社區空間卻隨時有可能消失。新功街近來已不再寧靜,水貨客佔用了所有行人路空間在打包貨物,多間舊式老店因租金倍升被迫走⋯⋯面對愈來愈不對路的氛圍,Sharon 唯有兩手準備,一方面繼續經營,同時在附近馬會路另覓了樓上舖,「那邊地方大,除了教人做餅,大家可搞各種 event⋯⋯」環境縱使惡劣,樂觀的 Sharon 心裏總還有夢。

(左)Café Je T’aime面積雖不大,但裝修雅致。

(右)Sharon 樂於為社區提供一個交流平台,「咖啡店向來都是孕育作家、音樂家的地方。」她說。

Elton 是「趁墟@北區」的主腦,圖為 10 月時他為「石湖文化節」做小店導賞。

街坊出馬

趁墟@北區

後記

上水急速變化,Elton 說雖然無奈仍會柔韌地前行。

水貨客而開的店舖,會沮喪嗎?「很無奈,無力感很強。」但說

話永遠淡定的 Elton 說,會以《堆土機前種花》的作者為榜樣,

面對改變,仍柔韌地繼續前進。

做完幾個訪問,記者聽得最多是「無奈」二字。幸而各

路撐小店份子沒被悲涼現實熄滅心中那團火,繼續各施各法,為

尋回那有情有味的香港而盡力。此刻香港小店的命運看來危在旦

夕,但在甚麼也有可能的香港,誰又估到明年今日是何模樣?正

如《堆土機前種花》裏說:「在歲月中所盡的力,播下的種

子,仍在每日開花,每日結果。」

Page 14: 按此下載第69 期《稻草人》電子版(pdf, 10.6MB)

生態影集

12

文 / 圖:蘇毅雄(生態協會)

后海灣的候鳥

香港是每年往返西伯利亞和澳洲的候鳥遷徙的必經之地,亦是東亞地區一個重要的

候鳥補給站,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新界西北地區的沼澤地及潮間帶泥灘,是水鳥覓

食的重要環境。這片濕地對地區生態甚至全球候鳥的重要性,一再獲得國際社會的

肯定,譬如后海灣的濕地便於 1995 年被列為「國際重要濕地」,並在 2004 年國

際鳥盟出版的名錄之中被列入「重要鳥區」。

候鳥們沒有疆界的羈絆,不受地域的限制,為了生命的繁衍而穿洲越洋。圖中的飛

鳥主要由澤鷸所組成,這些長途旅客在上路時需要合適的環境歇息。身處在香港這

個大都會之中,我們有幸能夠和成千上萬的候鳥們同處一地,分享每一分陽光的溫

暖,體會徐徐微風的輕拂,除了讓我們感受到生命力的澎湃之外,亦可在緊張的生

活節奏中尋覓到點點寧靜空間。

蘇毅雄 Samson So生態協會總監,香港大學生態及分類學系理學士及哲學碩士,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新聞碩士。自 90 年代起,一直從事有關香港及中國大陸自然保護區人員培訓及生態考察工作,並進行各類自然教育推廣工作,包括環境教育課程、導賞活動、公開演講、工作坊及自然攝影課程等。(Facebook:生態協會 Eco Institute)

Page 15: 按此下載第69 期《稻草人》電子版(pdf, 10.6MB)

生態影集

13

蘇毅雄 Samson So生態協會總監,香港大學生態及分類學系理學士及哲學碩士,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新聞碩士。自 90 年代起,一直從事有關香港及中國大陸自然保護區人員培訓及生態考察工作,並進行各類自然教育推廣工作,包括環境教育課程、導賞活動、公開演講、工作坊及自然攝影課程等。(Facebook:生態協會 Eco Institute)

Page 16: 按此下載第69 期《稻草人》電子版(pdf, 10.6MB)

生態遊蹤

14

2013 冬季號

究竟是甚麼時候開始,這個藥師的形象烙進了我的腦海中?為甚麼隱者

要去採藥?為甚麼是深山而非草原?為甚麼總是雲霧繚繞而非陽光普

照?為甚麼要去尋找?也許,一切都源於更深層的記憶。

在馬鞍山村總站下車後,沿左邊的樓

梯直上,不久就到達馬路。在這裏轉

右,沿着車路上山。道路寬闊,兩旁

雜草叢生,偶見小花兩三。從較開闊

的馬路走進樹林,右邊是溪流,這個

季節,流水已少,隱沒於草叢中。

尋找藥師的身影沿着小徑上山,斜度不大,一邊問

花訪藥,一邊想着那個唐代隱者,經

過較陰濕的樹林,到達一處高地。左

往企嶺下,直去則是大水井和基維爾

營。我們往大水井的方向走。緩緩

下山,繞過山腰,經過昂平高原,只

見稀疏的草地上,黃牛盤踞四周。風

上山訪藥馬鞍山草藥行

很大,下起絲絲細雨。於下坡路見一

指示牌,一邊往北港,另一邊往梅子

林。我們往梅子林走去。

梅子林是一個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的

風水林,位處海拔 130 至 160 米,比

起香港其他風水林要高。沿路濕滑陰

暗,苔蘚和蕨類蔓生,面對一地的草

藥,這個年代,不用再採了,只需靜

心欣賞、拍照、記錄即可。

離開樹林,到達大馬路,往下面的富

安花園走去。

環紋游蛇是香港不常見的蛇類,馬鞍山地區的溪澗是其生活環境之一。

南海溪蟹是香港特有種,在馬鞍山地區的溪澗亦有分布。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尋隱者不遇》唐 ● 賈島

迷霧,是生命的另一種可能。

質地堅硬的炭角菌樣子黑實,和一

般的菇類外型有極大區別,這種菌

是重要的木材分解者。

絹斑蝶是冬季常見的蝴蝶種類之一。

Page 17: 按此下載第69 期《稻草人》電子版(pdf, 10.6MB)

生態遊蹤

15

2013 冬季號

文 / 圖:歐陽卓立、蘇毅雄、鄧銘澤

路程及交通資料 路程:從馬鞍山村出發至大水坑,全程 8 公里,需時 4 小時。

交通:可在馬鞍山新港城巴士站乘搭村巴 84R 至馬鞍山村,唯村巴班次較疏,建議出發前先查清楚。回程可於大水坑乘搭港鐵或巴士。

纖細線柱蘭 Zeuxine affinis(蘭科)

林下是一地的植物與枯葉,假如不仔細

觀察,實在難以發現它的存在。這棵纖

細的蘭花,悄悄地隱沒在枯草叢中。靠近

一看,褐色的花莖毛絨絨的,花朵白中帶

黃,披滿柔毛,只有幾個毫米大。各種蘭

花均受林務規例保護,千萬不可採摘。

羊乳 Codonopsis lanceolata

(桔梗科)

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具白色乳汁,

葉片常呈二至四片輪生。美麗的花朵

呈鐘狀,單生於枝條頂端。羊乳的根

沿途特色植物介紹

鄧銘澤,香港大學生物學學士、

植物生態學碩士、真菌學博士、

國際樹木學會註冊樹藝師及註冊

樹木危機評估員。經常獲邀為不

同團體主持講座、研討會、人員

培訓及生態考察。工作和興趣都

與大自然密不可分。

蘇毅雄,自小學時代便喜歡郊遊,

大學時期主修生態學,開始將行山

活動延伸為自然觀察活動,現時將

興趣配合工作,有幸每星期進行兩

至三次野外考察,並致力推動由欣

賞到珍惜的生態保育工作。

歐陽卓立,畢業於中文大學地

理與資源管理學。平日愛行山,

愛看雲。

小葉假糙蘇 Paraphlomis javanica var. coronata

(唇形科)

假如不是有人帶路,在陰暗的樹林下,實在難

以發現這朵艷黃色的小花。小葉假糙蘇為草本

植物,高約 1 米。輪

傘花序密集地長出一

叢叢小黃花,披有小

硬毛。全草可入藥,

可 止 咳 潤 肺 , 補 血

調經。野菰 Aeginetia indica(列當科)

在草叢中,冒出幾朵淡紫色的小花,是

野菰!為一年生寄生草本,葉片已退化成

鱗片狀,難以察看,花朵卻是大大的,單

生於莖部,花冠稍下垂。其花與根均可入

藥,具清熱解毒的功效。

可入藥,益氣養陰,解毒消腫。惟在香港屬珍稀品種,僅見於馬鞍

山,絕對是可近觀而不可採摘的植物。

小葉瑞香 Daphne championii

(瑞香科)

常綠灌木,株高約 1 米。其枝條纖細,披

有灰色的絲狀粗毛。圓圓的葉片互生,嘗

試摸一摸它,發覺葉片很薄,兩面均披有

柔軟的毛。小葉瑞香在香港很少見,生於

低地密林,其模式標本由 J.G.Champion

於 1847 至 1850 年在香港島採集。

起點

終點

大水坑

富安花園

梅子林路

梅子林

吊手岩 牛押山

馬鞍山馬鞍山郊野公園管理站

馬鞍山村

廢礦場

大金鐘

昂平

大水井

茅坪北港

Page 18: 按此下載第69 期《稻草人》電子版(pdf, 10.6MB)

查詢:2674 1190

電郵:[email protected]

地址:新界粉嶺鶴藪村 18 號綠田園基金鶴藪有機農場

網頁:www. producegreen.org.hk

綠田園基金企業伙伴計劃以普及綠色教育為目標,為商界策劃

不同的贊助活動,藉以讓企業發揚社會責任,造福社群。

綠田園基金 企業伙伴計劃

Page 19: 按此下載第69 期《稻草人》電子版(pdf, 10.6MB)

2013 冬季號

文 / 圖:周兆祥博士

綠色話題

17

幸福有道的阿祥廚房

「阿祥廚房」不是一個地方,而是周兆祥這個野人博士的一套廚藝理念。流動生命多年來

秉承箇中哲理、精神、原則來做菜,致力向本地公眾介紹真正回歸自然的飲食方式,作為食生

運動的具體行動,讓未有緣份接觸綠色飲食的朋友,初步品嚐到食生的滋味,也幫助有志

食生、已開始實踐的勇士更深入認識食生菜式的製作,深化了解、增加信心好好堅持下去。

周兆祥博士,著名綠色運動先鋒,先後參與創立

「綠色力量」、「綠田園基金」、「綠色生活教育

基金」等本地綠色團體。2005 年離開大學工作崗

位,全情投入綠化人類文明的工作。網址:

www.simonchau.hk/Chinese_B5/

http://www.lifeflowhk.org/

做菜基本信念與指引

1. 態度心情

■ 心情好才下廚。進入廚房前放下一切

負性能量。

■ 下廚之前做靜心,令心情理想。

■ 大家有止語的默契:非必要的不講,

私事不講,負性的更不講;要講時長

話短說輕聲表達。

■ 讓直覺導航:靜聽上天的指示,信任

當下的感覺。

■ 盡量先跟食物溝通,多多欣賞、讚

美、感謝它們。

■ 專注精神做菜,心無旁贅。

■ 活在當下,全程享受欣悅、專注、溫

馨、虔敬之情。

2. 選食材

■ 盡量簡單,包括將程序及每道菜的材

料種類減到最低。

■ 盡量減低對身體的刺激度及可能產生

的不良反應。

■ 盡量減少濃味。

■ 盡可能吃本地產品。

吃些甚麼我們完全 raw vegan(純素食生)。純素即是不吃任何由動物而來的東西(包括蛋、奶、蜂蜜等);食生是指吃 living food(仍然保

持生命的食物)。原則上我們只採用明知、肯定是未經加熱到 41℃ 以上的食材。有時基於特別的原因(例如為了達到某些效果),

也會破例極少量使用明知超過了 41℃ 處理過的產品(例如「冷壓」的芝麻油或牛油果油)。

■ 盡可能吃有機產品。

■ 盡可能吃時令產品。只吃冷壓的油。

■ 盡量買天然狀態的材料 。

■ 知所取捨

- 酌量多用和妙用芽苗及含有優質膽固

醇及脂肪的食材。

- 完全不採用以下食材:人工糖、一切

菌類、五辛。

- 盡量不採用薑、非有機的軟水果。

- 少用埋在地面以下的食材。

■ 盡量光顧街市及本區小店舖。

■ 盡量光顧優質能量的農場和批發商。

■ 盡量光顧有綠色精神的商號,以行動

支持綠色生意。

3. 食物處理

■ 可以用手摘的盡量不用刀剪,如需用

則盡量用陶瓷刀剪。

■ 凡種子及果仁盡量先泡水或催芽才吃。

■ 盡量吃室溫的食物及飲品,不吃冰冷

或燙熱的。

■ 盡量吃室溫的食物及飲品,寒天可以

稍加熱暖到 41℃。

■ 盡量讓食材先吸收陽光才做菜。在合

適情況下,入廚前將佐料放在太陽下

曬一會。

4. 餐單設計

■ 注重食物配合組合原則(food combi-

nation) 。

■ 盡量減少食材種類(注重單一飲食

mono-diet 原則)。

■ 盡可能飯水分離,食時不喝,喝時

不食。

5. 上菜次序

■ 先吃易消化的、多水份的,後吃難消

化的、濃縮的。

■ 吃了按照上述理念創造的高能量食

物,身心靈狀態保證完全非一般──

更舒服、更開心、

■ 更安全、更有福氣,健康漸入佳境。

■ 用這樣的方法下廚,一定更多滿足

感、幸福感。

大家習慣了這樣用廚藝祝福自己祝福世

界,人間好快回復成為樂園。

更詳盡的回歸自然飲食概念:

http://simonchauhk.weebly.com/332582

89823915439135.html

Page 20: 按此下載第69 期《稻草人》電子版(pdf, 10.6MB)

當假日農夫,除了時時能吃到自家蔬菜外,還擁有一個特權:每當想起要看某種農作物的「真身」

時,他都可以即時跑到田裏,灑一把種子,覆上泥土,澆點水,隔些時日便可得答案──簡直就像

擁有戶外動態版 Google 般。

而且在觀察農作物生長時,還常常有意外驚喜。

花生的輪迴

18 文 / 圖:默泉

都市愛農說

2013 冬季號

默泉,自由文字工作者。愛閱讀,

愛哲學,愛耕種。今年再次覓得小

片土地,享受耕耘之樂。

今年初春 4 月,我便想起要種花生。一直都很想知道,這種見慣見熟的豆莢果實是怎樣長進地下

的?也沒特別到種子店買種子(實情那兒也沒得賣),只是踢着拖鞋到附近雜貨店,買幾蚊煲湯

用花生(已去殼的未熟花生米),泡水後埋進泥裏。幾天之後到田裏看,一對對打開的花生肉中

間已冒出嫩芽來,拿起一看,樣子就像飛翔的小人兒般可愛!

飛翔小人兒回歸到了 6 月,花生已長很高,美

麗的黄色小花也陸續凋謝。仔

細察看,由花柄基部延伸長出

了一條條啡啡紫紫的果柄兒。

這些被稱為子房柄或花針的東

西,活像有意志的小手指般,

會一路伸展探路,直至 進泥

土,然後便安心地漲起尾端,

變成我們熟悉的花生果。

非常滿足地看過花生的「真

身」後,7 月尾採收了所有花

生,回家用鹽水烚來吃,真是

滋味無窮。但故事還未完。一個月後,當我還在慢吞吞構想拔走花生後留下的空位可種甚麼時,

那位置竟冒出了幾棵嫩芽,看來似曾相識⋯⋯一組四片圓圓的葉,哈哈,不用兩秒,我已認出是

飛翔的小人兒!

原來之前採花生時,因泥土太實,有些花生豆莢被遺留在泥土裏;這些離開了母體的豆莢,在雨

露滋養下很快記起它們傳宗接代的使命,於是掙脫外殼,長成新花生苗(有些花生殼還完整地留

在泥面呢)。雖然種菜時,也常會出現上年種的菜所結的子,在泥裏休眠一年後齊齊發芽,但像

花生這般快速冒出第二代的,我卻未遇過。直至後來查書,才知道 4 月跟 8 月都是花生下種期,

難怪會出現花生連環生長事件了。

借暴雨飄浮繁衍花生的確有性格。它是豆科,卻不像別的豆類在地面長豆莢,而是在黑暗中結果。一直奇怪為何

它的生長模式如此奇特,甚至不利傳播繁衍?曾聽過一個說法:野生花生原產南美安第斯山麓,

當地常下傾盆大雨,而長在泥土淺層、很輕身又浮力強的花生豆莢,正好可以借暴雨造成的水

流,輕易飄浮到別處落戶。不知此說法是否真確,但它解釋到花生為何會生成現今模樣。

寫稿之際,輪迴的花生第二代仍在田裏

長着。胡思亂想:待我採收了這一造花

生後,或會再有被遺孤兒在明春長出第

三代,明夏長出第四代⋯⋯不用再勞動

便可沒止境收成花生,誠美事也。

飛翔的小人兒。

花生苗

黃色蝶型花朵

紫啡色的子房柄

採收花生

Page 21: 按此下載第69 期《稻草人》電子版(pdf, 10.6MB)

小狗農事

19

2013 冬季號

寒冬降臨喜盈盈,溫馨暖意甜心頭,聖誕新年團聚時,福祿平安齊到賀。

農家到了這個時節,充滿了希冀,是豐收慶祝的快樂時光。

番茄的快樂聖誕

馮明康,「小狗阿康有機農場」場主,踏進有機農耕第 10 年,很開心可以加

入這個行業,亦大開眼界,加上現時世界糧食緊張,覺得這行業蠻有意義。

有機耕種是良心事業,種出美味、漂亮及健康的蔬果是農場的終極目標。

文 / 圖:馮明康

上天保佑,今年強颱風沒有到來,比起台灣及日本

兩地,這真是香港十分幸運的一年,對於以農耕為

生的我們,很值得慶賀。雖然今年雨季足足有半年

之長,好多農友都身受其苦,但已是不幸中之大幸。

乾燥天 蟲蟻少好不容易才捱過漫長的炎熱多雨夏季,到了秋季,

中午仍保持 30 度高溫,不少幼苖被燒傷,要加遮

陽物料才保得住。可幸今年秋天十分乾燥,部分

時間濕度下降到 30 幾度,十分適合秋冬季作物生

長,種起來可謂得心應手。而且濕度低,夜間天氣

較涼,蟲蟲蟻蟻都開始減少了。

在秋冬季十分適合種植茄科植物,包括甜椒、薯

仔、番茄、車厘茄等,但很多時它們都有生長不良

的情況,例如果實稀少或植株枯萎等。以番茄為

例,最適合種植的時間是 10 月初,過早種植,植

株會抵受不住炎熱天氣,容易被細菌感染而死亡,

或打花後不結果等,但過了 10 月才種,收成期會

變得很短。

番茄小知識又名西紅柿,茄科番茄 屬 植 物 。 原 產 中 南 美 洲,16 世紀被引進歐洲時,富人因使用合金餐具,導致吃酸性的番茄時出現中毒情況,因此很長一段時間番茄被視為觀賞植物。及後意大利人將番茄用於製作薄餅,它才以食物的姿態廣泛流傳。

密封式 管理易茄科對土地的要求比較嚴格,番茄

比車厘茄更容易受細菌感染而枯萎,最好在一處乾

淨沒有被污染的土地上種植便最理想。曾種過茄科

的土地,最好兩三年後再種比較安全。在棚室之類

的密封式地方種植較佳,那可確保不受春雨影響而

爆裂,回暖後也不會受瓜果蠅破壞。最低限度也應

在有蓋的地方種植,比較容易管理。

種植番茄也不要過早施肥,最好在生長一個月後,

植株開始打花才輕輕施以粒肥,肥料不要接觸植

株的莖部,用泥土把肥料覆蓋住,讓它慢慢發揮作

用。幸運地如植株開始成長,便要把多餘的子蔓摘

除,只留主蔓或多一條子蔓便足夠,否則果實便會

變得細小及管理十分困難,而招至產量下降。

番茄喜歡較乾的土質,每天給予適量的水份後便

不用再澆水,這也有助增加番茄的甜度,定時定

量的水份,可減少爆果裂果的情況出現。祝大家

成功。

Page 22: 按此下載第69 期《稻草人》電子版(pdf, 10.6MB)

生活小美學

20

2013 冬季號

陳嘉麗,香港有機美容先行者,推動綠色品味生活 20

年。身體力行「小是美、新有機」、自主自在的光合

生活。在素樸美與精緻美間游移。從眼耳鼻舌身意中

尋找美的本質。網址:www.herbalbliss.com.hk;面

書:www.facebook.com/herbalblisshk。

文 / 圖:陳嘉麗

薰衣草的馮京與馬涼

最具生命力的有機美容品、精華油,源自生產者、製造者,甚至銷售者對植物的一顆

熱熾求知、交流對話之心。自己種植,及到外國看道地藥草、香氛植物,體驗當地的氣候

風土、地華(terroir)、人民特質、社會氛圍,和植物能量互相對應,才可透徹瞭解。

醒目薰衣草(Lavandin)

0-800 公尺

較高大,每株有兩支幹,花頭大,呈較奪目的紫藍色,由 及 雜交而成

甜、花香、香草、粉味

抗菌、支氣管炎、呼吸、肌肉及循環問題、護膚

護膚品、肥皂、乾花、香囊、頭枕、家居清潔用品

3種普羅旺斯薰衣草的分別

細緻 /真正薰衣草(True Lavender)

>800 公尺

小棵,每莖只長一花穗

花香、粉味、輕、淨

各種身心靈問題,壓力、焦慮、心臟問題、高血壓、慢性病、癌症、燒 傷、撞瘀、蟲咬、傷口癒合、護膚

護膚品

穗花薰衣草(Aspic/Spike Lavender)

0-600 公尺

較高大,每株有數枝支幹,每莖長出數小花

樟腦、香草、粉味

風濕、關節炎、麻痺、化痰、咳嗽、香港腳、燒燙傷、金黃葡萄球菌引致之肺炎、護膚

生長地帶

外觀

氣味

療效

工商業用途

就算同一種植物,不同的品種、種

植在不同的地域,也有迥異的獨特

身心靈療效,薰衣草便是一例。

筆者曾到訪法國南部四次。排列整

齊、氣味濃馥,大片大片的醒目薰

衣草(Lavandin)田,這樣的「標

準」景致,在 1950 年代之後才在

普羅旺斯出現。

雜交品種對,現在超過九成種植及使用於工

業、食品、美容及家居用品的薰衣

文 Lavare,是洗濯之意,羅馬人以之入浴。追本

溯源,薰衣草是由古波斯、加馬利群島經希臘人

引入法國的。

穗花薰衣草(又稱男性薰衣草 Male Lavender)

則生於 600 至 800 公尺間,含樟腦,樟腦氣味濃

烈。8 月,蜜蜂在穗花薰衣草間沾了花粉,再飛往

800 公尺山坡沾附真正薰衣草花粉,停靠在約 500

公尺的高處棲息,成就了醒目薰衣草的雜交品種。

它不像父母,它沒有種子,一直靠阡插繁衍。

細緻幽香

草,即在旅遊雜誌及明信片上看到的,只是醒目薰衣草

Lavandin 而已。Lavandin 自 50 年代起由真正薰衣草及

穗花薰衣草混種而成,其價格比真正薰衣草廉宜,而精

油產量卻是後者的五倍。真正薰衣草 Lavender(又稱女

性薰衣草 Female Lavender),即 Lavandin 的母親,大

多在海拔 800 至 1,400 公尺以上生長。其名稱源自拉丁

外型輕柔纖小的真正薰衣草,細緻幽香,是上佳香水原料,

和大眾熟悉的強烈、清晰的醒目薰衣草香氣有很大分別。

生產地、品種、種植或野生、藥療等級、家庭式或工業化生

產,用銅或不銹鋼蒸餾爐、生產者的道德,均影響精華油的品

質、功效。薰衣草等於安神減壓,迷迭香等於提神及增強記憶

力?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用心及對植物多些瞭解和尊重的人。

高地野生真正薰衣草

1 2

2

3

1

這些都不是真正薰衣草

Page 23: 按此下載第69 期《稻草人》電子版(pdf, 10.6MB)

綠色醫療

21

黃偉德,執業自然療法醫師,持澳洲健康科學學

士、古典順勢醫學專業文憑、傳統中醫學證書,

擅長採用順勢療法、花藥治療、整全營養學。相

信身病心醫。網址:www.GentleMedicine.info

2013 冬季號

文:黃偉德醫師 圖:Alex Polezhaev(Creative Commons)

順勢醫學(Homeopathic Medicine)是源自德國的自然醫學,

有二百多年歷史,溫和、安全,兼治身心整體。

出所料,有點意外,那晚就開始亢奮得

無法入眠。疑團頓解,原來是受了驚嚇!

我按整體身心症狀給他處方了順勢療劑

Phosphorus 30c,不到 15 分鐘,他的灼

熱感就退了下來,當晚睡眠甜甜的。

順勢醫學着重身體疾病的心因,和情緒

疾病的身體狀況。以下是一些較常用於

強烈情緒導致疾病的療劑。

Aconitum napellus (附子草)

強烈受驚,非常不安,害怕死亡,甚至

說能預視自己的死亡時間。整個人很敏

感:光線、聲音、氣味、疼痛、觸碰、

小事情都容易產生大反應。受驚後出現

迅速、劇烈的高燒,但卻乾熱無汗。

非常口渴,欲喝冷水。各樣不適於晚上

加劇。受驚後可能出現高燒、尿閉、喉

痛、口渴強烈。

一位 16 歲的男生,

由 母 親 陪 伴 來 到 診

室。他已發燒四天,

失眠、多夢、非常口

乾 , 這 幾 天 都 很 想

吃雪糕、多汁水果和

冷飲,持續處於精神

亢奮,小便清長。家

庭西醫看不出甚麼端

倪,也不似食物中毒

或感冒。

我細問男孩這幾天發

生甚麼事,原來前幾

天學校公布成績,本

估計是頭十名,結果

得到班上第一名,拿

了五科 A 級成績,大

Staphysagria

(虱草子)

這療劑的重點是感到

受羞辱、侵犯(精神

或肉體或性),對人

家的不禮貌、粗魯、

批評很敏感,非常憤

怒但難以表達,有可

能是出於尊嚴、保持

優雅而不欲還擊,或

是因害羞、害怕自己

會情緒失控、面對自

己陰暗面而一直迴避

衝突爭吵。容易有不

Ignatia amara(呂宋果)

失戀或失望後歇斯底里的主要療劑。誘發

的因素,可以是失去充滿憧憬的感情、失

落期待的考試佳績、被父母或老師懲罰或

斥責後的失望心痛、失去摯親、期待自然

分娩卻要剖腹而感到非常挫敗等。或出現

失眠、咳嗽、失聲、腹瀉、發燒等,發燒

時可能胃口很好,比平常的吃得更多。喜

歡獨處,抗拒別人的慰解、陪伴。常會有

不自覺的嘆氣,不想表達出來。情緒時高

時低,時而哭泣,時而大笑,時而發瘋抓

狂失控,常會有抽搐動作。

Phosphoricum acidum(磷酸)

對生活感到麻木,漠不關心,提不起勁,

記憶及理解力衰退、執筆忘字。原來是性

情溫和,易因憂傷、失戀、生活轉變、用

腦過度或疾病、失血消耗,而變得沮喪、

頹萎,食欲下降,或飯後疲累、口乾,

渴求醒神果汁、冷飲。盜汗,畏寒。被關

懷、慰問時,會生氣不耐煩,只給予單字

回答或或不吭聲。疲累感由精神、情緒層

面開始,然後身體虛弱。

停吞嚥的動作,吞下了情緒,也會用食

物去掩蓋不愉快,也易上癮:如暴飲暴

食、酗酒、工作狂、沉溺電視或電腦,

不讓自己空閒下來,免讓自己看到遏抑

的情緒。喜歡吃甜。容易有敏感症、劇

痛的尿道炎、牙痛、皮膚劇烈痕癢。排

洩物(糞便、屁、汗液、皮膚分泌物)

易有惡臭,似腐壞雞蛋味。

以上僅列舉一些較常用的療劑,欲瞭解

順勢療劑的使用方法,可諮詢專業順勢

療法醫師,讓他按性格、情緒、飲食喜

好等,作準確處方。

順勢情緒急救

順勢醫學兼治身心整體。

Page 24: 按此下載第69 期《稻草人》電子版(pdf, 10.6MB)

文:易夢雅 圖:stephendl(Creative Commons)22

2013 冬季號

易夢雅(Indera),自小追尋生命的意義,

在大學時修讀哲學及社會學,2001 年遠赴

紐西蘭修讀華德福教師培訓課程,回港後決

意推廣和實踐人本、綠色、順應孩子天性的

教育,創辦多個華德福幼兒班、父母教育工

作坊。曾於自然學校任教,現致力籌辦香港

第一間華德福學校,深深感到作為老師是一

個終身「不斷修行、自我完善」的過程。聯

絡電郵:[email protected]

大自然寶寶

朋友傳來高慧然的專欄文章「6 歲前的孩子做甚麼?」,引述德國法例規定,6 歲

前的小孩不能接受任何形式的學前教育。如果香港引入這條法例,很多父母必定嘩

然、反對!孩子會否落後於人?如果子女整天在玩,不是在浪費時間嗎?其實這些

想法已經落後於教育潮流了。

筆者 2013 年 4 月參加了香港中文大學主辦的

教育研討會,會上香港大學副校長徐碧美教

授的演講非常精彩。她引用了學者 Daniel

Pink 著作《A Whole New Mind》的內容:隨

着經濟愈來愈發展,商業世界亦需要發展創

意或認知才能,例如設計、講故事、團隊、

同理心、遊玩、意義;這些特質都指向發展

右腦。

她又引用另一本著作 Douglas Thomas & John

Seely 的《A New Culture of Learning》:學

會學習已不是最重要,思想取態更重要,如

濕潤,小孩會感受到細膩的觸感,滋養各種感官,從而保持心靈的

敏感度。記得女兒幾個月大時第一次把粗糙的小石子拿在手中,臉

上露出驚喜萬分的神情!我也曾把一個小松果放在一個燥動不安的

嬰兒手裏,他馬上沉靜下來、緊緊握着,把玩良久都不放手,像是

渴求和大自然重新連結一樣;似乎大自然的療癒力量在發揮作用。

孩子遊玩的質素決定其創造力、想像空間,甚至日後各種學習能

力,所以父母一定要珍惜孩子寶貴的童年!

想像力、熱情的態度,令人保持學習的興趣、探索及成長。而培養創新、想像力的基礎是在遊玩中的

探索、實驗及投入,遊玩就是幼兒學習的最有效方式!

玩具也要「留白」高慧然在文中又提到,「孩子應該用自己的雙手、自己的雙眼去感知這個世界」,而不是整天參加

密密麻麻的興趣班,令孩子身心俱疲,小小的腦袋只有充塞的知識,不懂思考!據筆者多年經驗,遊

玩其實也大有學問。如果孩子的遊玩充斥暴力、電子電腦遊戲等,並不能發揮創意,甚至扼殺了創造

力。那麼父母可如何為孩子預備高質素的遊玩呢?

據華德福的教育哲學,孩子最合適玩天然物料的玩具,盡量用木、竹、藤、棉、麻、羊毛等天然物料

製作的玩具,膠製的玩具觸感單一又有毒性,並不適合。滋養幼兒的觸感非常重要,是安全感的重

要來源之一。玩具愈簡單愈好,就像中國畫的「留白」一樣,留給孩子無窮的想像空間,愈少花紋圖

案、卡通公仔愈好!最好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做天然玩具,例如布娃娃、針織或縫製小羊小豬小兔,

孩子會愛不釋手,一直珍存到大。

大自然的小禮物另外,和孩子走過公園的路上,或到郊外遊玩時,可以一起拾一些小種子、小樹葉、小樹枝(長的樹

枝不太安全)、甚至花朵(盡量不採摘,只拾掉到地上的)、松果、石頭、貝殼等,都是大自然送給

我們的小禮物,可以帶回家,是絕佳的室內玩具!不過要培養小孩珍惜和尊重,不能予取予攜,亦不

能隨便掉棄。讓孩子嗅嗅花兒的香味、看看樹葉豐富的顏色、摸摸石頭粗糙的表面、試試泥沙不同的

6 歲前的孩子「玩」甚麼?

松果也可以是幼兒的玩具。

Page 25: 按此下載第69 期《稻草人》電子版(pdf, 10.6MB)

有機小廚房

23

2013 冬季號

文 / 圖:艾雲姑姑

Direction:1. Remove the outer leaves of the cabbage if they are dirty, no need to wash it. Core it with

a knife, then peel the leaves off one by one and tear them into 5cm x 5cm pieces. The midribs are the most tasty part, don’t discard them, just cut them into thin slices.

2. Shred carrots finely. Place carrot and cabbage into a plastic bag until about 80% full. Toss with the salt. Grab the bag opening firmly and shake well to allow even mixing. Leave for about 5 minutes and shake again, until cabbage releases liquid and becomes soft.

3. Rinse salted cabbage with cooled boiled water, then squeeze out as much liquid as possible.4. Clean garlic and red chili with cooled boiled water. Place raw sugar, white vinegar, garlic

and red chili into glass container, add cooled boiled water (of the same amount as the vinegar), mix well with sugar. Taste the sauce if it is sweet and sour in balance.

5. Place cabbage into the container. The vegetables have to be submerged in the seasoning sauce. If not, add more sauce. Cover the lid and put into fridge for half a day or over. It should be ready by then.

6. It would be more tasty if blended with a little bit of sesame oil when serve.

另,需備玻璃瓶或玻璃密封盒一個、大型塑膠袋一個

做法:1. 高麗菜先不洗,除去外層較髒葉子。拿刀挖除菜心,用手將葉子一片

片葉撥下並撕成 5cm X 5cm 葉塊。菜梗最好吃,千萬別丟棄,用刀子削薄菜梗即可。

2. 甘筍刨絲,與高麗菜一併放進袋子裏約八分滿。灑鹽於菜上,抓緊袋口搖晃,讓鹽均勻。放置五分鐘後再搖晃一次,至菜出水及軟身即可。

3. 鹽漬好的高麗菜用冷開水清洗乾淨,盡量擠乾水份。4. 用冷開水清洗蒜頭、辣椒。原蔗糖、白醋、蒜頭、辣椒放容器內,加

冷開水(與醋份量相同),攪拌均勻,試試味道是否適中。5. 清洗乾淨的高麗菜放進容器內,糖醋水必須蓋過菜,不足必須再添

加,蓋上蓋子放進冰箱半天以上,即可食用。6. 食用時拌入少許麻油會更可口。

Taiwanese Style Pickled Cabbage

艾雲姑姑,自小最大的興趣

就是搵食同煮食,最討厭浪

費食物。設法煮出美味的食

物,因為好吃的東西永遠沒

有浪費的藉口。當上農夫後

發現,最美味的食物是來自

最簡單而真實的材料,要用

心去領略這些真美味。

Auntie Ivory Searching for good foods and cooking have been her greatest interest since childhood. She hates wasting foods the most and loves to try cooking delicious meals, as the goodies leave no excuse for waste. After becoming a farmer, she finds that the most palatable dishes are come from the simplest and most authentic ingredients. The real taste has to be appreciated with heart.

台式泡菜

台式泡菜 Taiwanese Style Pickled Cabbage

小提示● 做泡菜成功的要訣是過程完全不能碰到生水。● 選擇高麗菜以扁身較淡綠色為佳,因為葉較脆。● 如醃泡中的泡菜全部浮上來,表示製作過程中菜曾碰到生水,

已經壞了,不能食用。 ● 做好的泡菜萬一味道不夠,太甜太酸都可以補救,千萬別丟

棄。味道不夠,只需添加糖或醋再拌勻,味道太重,添加冷開水即可。

● 取用泡菜時,要用乾淨不含油污及不含水的乾燥器具。

Tips● The secret of success to make good pickled cabbage is to make no contact with

unboiled water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When choosing cabbage, pick one with flat head and pale green leaves. It is

more crunchy.● If all the fermenting cabbage leaves float to the surface, it means the pickling

fails. It may due to the contact of unboiled water at certain point of the process accidentally. No matter what, the pickle is not edible any more.

● It is possible to rescue the pickle if it is too plain, too sweet or too sour. Just don’t discard it. If it is too plain, add some sugar or vinegar and mix again. If it is too strong, dilute it with cooled boiled water.

● Use clean, not greasy nor wet, utensils to take the pickles out each time.

材料:有機高麗菜(椰菜) 600 克有機甘筍 30 克有機紅辣椒 3 - 5 隻蒜頭 3 顆

白醋 200 毫升有機原蔗糖 150 克鹽 20 克冷開水 4 公升

Ingredient:Organic cabbage 600gOrganic carrot 30gOrganic red chili 3 - 5Garlic 3 cloves

White vinegar 200mlOrganic raw sugar 150gSalt 20gCooled boiled water 4l

在台灣生活時,晚上最想聽到屋外傳來臭豆腐的叫賣聲。小攤販會把車子駛到

你家樓下即點即炸,看着翻滾於油鍋中的豆腐,真想馬上放進嘴裏,但吃之前

必須加上它的最佳拍檔「台式泡菜」。這完美的組合,真的無與匹敵,香酥的

豆腐夾着既脆且酸中帶甜的泡菜,嘩!好想妳呀!

And, one airtight glass jar or glass box and one large plastic bag

Page 26: 按此下載第69 期《稻草人》電子版(pdf, 10.6MB)

有機耕種基礎課程三天有機種植實習課程,學員可於一個月

內學習基礎的農耕操作技巧,包括開田、

翻土、下種等知識。課程亦會包括有機肥

力管理、病蟲害管理及培苗技巧。

日期: 2014 年 2 月 16 日、3 月 2 日、

3 月16 日(日)

時間: 上午 10 時至下午 4 時

冬季課程

有機耕種體驗課程

課程地點:新界粉嶺鶴藪村 18 號綠田園基金鶴藪有機農場課程費用包括教材、出席證明及來回粉嶺火車站與農場的接駁交通 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詳情 /報名:www.producegreen.org.hk/pgfcourse_main.html 查詢:2674 1190

家居種植課程兩天室內種植課程,讓有興趣嘗試

在家中種植盆栽的朋友對植物有基

礎認識,了解如何選擇盆栽,種植

所需條件、日常料理技巧、不同植

料功能,並作播種、繁殖、照顧等

實習。

一天有機耕種體驗活動,讓未接觸過有

機種植的朋友有初步的認識,課程包括

認識有機農場、農務體驗活動、認識野

草及如何在家中實踐有機種植。

日期: 2013 年 12 月 29 日(日)

時間: 上午 10 時至下午 4 時

適合: 從未有農耕經驗的朋友

費用: 290 元

證書: 全程出席學員可獲發出席證明

備註: 此課程只涵蓋基本有機種植概

念,及體驗式種植活動,如要

對有機耕種有更深入的認識,

可修讀基礎課程。

對象: 教師、社工、喜愛戶外活動、

熱愛耕種的朋友

適合: 已修畢有機耕種體驗課程或對

種植有基本概念人士

費用: 900 元

證書: 出席率達 80% 的學員可獲發

出席證明

日期: 2014 年 1 月 19 日及 1 月 26 日(日)

時間: 上午 10 時至下午 4 時

對象: 喜愛盆栽種植的初學朋友

費用: 600 元

證書: 全程出席學員可獲發出席證明

綠田園基金「有機農友計劃」繼續展開有機農友招募大行動,農友可享受季節的祝福與大地的恩賜,與家人朋友一起栽種愛心有機蔬菜,感受泥土、陽光、清風等,體會下田之樂與勞動的喜悅。

提供︰土地、農具、天然肥料、種子、苗及淋水服務

適合︰任何年齡人士(主要申請人必須為 18 歲或以上人士)

支援︰假日有導師指導基本有機耕種技巧及種植不同作物的方法

地點:新界粉嶺鶴藪村 18 號綠田園基金鶴藪有機農場

報名及查詢:2674 1190

Page 27: 按此下載第69 期《稻草人》電子版(pdf, 10.6MB)

本刊電子版及索取地點可在綠田園基金網頁上瀏覽:www.producegreen.org.hk/pgq.htm

付款方法(不適用於 Green i-ber 會員)

個人資料

姓名:(中文) (英文)

電話:(日) (手提)

傳真: 性別: 男 女

電郵:

郵寄地址(中文):

收據抬頭:(只適用於捐款及訂閱季刊)

直接存入綠田園基金戶口(匯豐銀行:039-5-065568)

轉賬日期: (請連同存款收條正本寄回)

劃線支票(支票抬頭「綠田園基金」或“Produce Green Foundation”)

銀行: 支票號碼:

信用卡(付款 $100 或以上適用)

Visa Master

信用卡號碼:

信用卡持有人姓名(英文):

驗証碼號碼: (卡背簽名欄上右面最後 3 個號碼)

有效期至: 月 年(至少 2 個月內有效)

持有人簽署: 日期:

簽名必須與閣下的信用卡簽名完全相同,以上資料如有任何修改,請在旁簽署。

我 / 我們想捐款支持《稻草人》印製工作

(捐款 100 元或以上可獲發收據,憑收據可在香港申請免稅。)

200 元 500 元 1,000 元 其他:

為節省貴會的行政開支,本人不需收據。

訂閱免費季刊《稻草人》,每年郵費 20 元正

共訂閱: 1 年(4 期) 2 年(8 期) 費用: 元

為節省貴會的行政開支,本人不需收據。

成為 Green i-ber 會員可以:

■ 定期收到綠田園基金半月電子通訊

■ 每季收到《稻草人》網上版通知

■ 取得最新有機生活資訊及優惠

成為綠田園基金的 Green i-ber 會員(費用全免)

只需填寫個人資料,並傳真或郵寄至綠田園基金即可。亦可於

www.producegreen.org.hk/support_04.htm 下載會員表格。

查詢:2674 1325 傳真:2674 8077 地址:新界粉嶺鶴藪村 18 號綠田園基金鶴藪有機農場

自 1993 年至今,本會出版的《稻草人》季刊已逾 60 期,目的是推廣有機生活資訊,推動本土綠色生活發展。我

們的讀者包括本地有機消費者、健康生活社群及對環境保護關注人士。在此我們衷心感謝每一位多年來的支持。

要持續出版每年共 4 期合計 40,000 本高質素的有機生活季刊,免費派贈公眾,每年製作開支超過 200,000 元。

為了讓這份本地難得一見的綠色生活刊物可以繼續出版,我們極需各位的支持。

請您 /您們支持

如您 / 您們現時不想捐款,我們亦歡迎:

現金捐款(最低捐款額為港幣 100 元):

您可透過全港 以現金捐款予綠田園基金。收銀員於

完成交易後會發出交易紀錄給捐款者。請保留交易紀錄,再傳真或

郵寄至本會,本會將會寄上正式收據。到全港任何一間

捐款時,請出示本頁的慈善機構條碼。

聲明:本表格內的個人資料只供處理會員事務、通訊及綠田園基金日後推廣綠色

生活資訊之用,絕不外洩。如需查閱或更改個人資料,請以書面通知本會。

憑此券訂購 Garden of life 產品可作現金 30 元使用網址: www.powerfromnature.net 訂購電話: 8100 2815

Page 28: 按此下載第69 期《稻草人》電子版(pdf, 10.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