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A Study of Pan Chi-heng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A Study of Pan Chi-heng and His Performing Arts Criticism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A Study of Pan Chi-heng
Page 2: A Study of Pan Chi-heng
Page 3: A Study of Pan Chi-heng

謹 獻 給

先父 張義雄 先生

先母 張陳文惠 女士

謹獻給

Page 4: A Study of Pan Chi-heng

潘之恆及其品劇觀研究

A Study of Pan Chi-heng and His Performing Arts Criticism�

謝 誌

感謝業師 陳芳英先生。

由於 先生的引領與支持,

讓我可以放開心胸、放大膽量,

盡情恣肆地優游於戲劇專業及其他領域,

得以拓展眼界,加深觀照。感謝

先生的包容與關懷,

使我在戲劇研究的路途上與論文寫作的過程中,

得以沉浸在自由且溫暖的氛圍,並因此逐步成長。而

先生自身對於學問及生活的態度,

則更是我在做人、處事、求學上,之所以能夠朝向自我鞭策與要求

的方向前進的重要因素。

感謝

林國源老師、

王安祈老師、

李惠綿老師對本論文提出精闢而寶貴的意見,

使修改工作得以在更完整而縝密的思考架構上進行。

葉長海老師、

李惠綿老師、

張傳財先生慨贈書籍資料,

上海圖書館任光亮先生大力協助,

以及諸位師長的關心,

皆使我在感謝的基礎上,

奮力向前。

論文寫作期間同學及朋友們的加油、打氣,

尤其是根泉與雅勤,

還有家人及

岳志中老師的支持與鼓勵,都是

本論文得以順利完成的

重要原因。

由衷感謝!

Page 5: A Study of Pan Chi-heng

晚明劇論臻於鼎盛,或如玄鐵重劍、或如自在飛花,無不流光溢彩

,各標一幟。潘之恆的戲曲論述之所以別具意義,是因為他從表演、導

演、以及觀眾的角度切入,有別於盛極一時關於流變、劇本、評點、格

律……等等討論,是相當珍貴的視角,這是他累積數十年觀劇經驗、並

指導演員或家班排演的精髓,其品劇相關著作,可以說深得明季戲曲演

出藝術的三昧。

可惜的是,潘之恆的論述,身後並未得到對等的注意與評價,直到

近三十年來,才逐漸受到關注,而為數不多的論文,也集中在討論表演

理論的層面。其實,潘之恆一生「品勝、品豔、品藝、品劇」,其詩文

論述,紀錄的不只是表演藝術評論,更載述了當時豐富的演劇活動、文

化狀況和家班演員等等晚明戲劇社會史料。為了「將潘之恆還原至晚明

的時空環境之中,重新探討,以求對潘之恆其人、其事、其論,皆有一

全面瞭解,並藉以探知潘之恆在晚明戲劇環境、乃至整體文化生態中所

扮演的角色及所曾發揮的能量」 �

,張啟豐先生在2000年,撰寫了《潘之

恆及其品劇觀研究》。

啟豐先生近年研究範疇,著重在清代台灣戲曲發展,發掘許多珍貴

的史料,綜理出讓人耳目一新的論點,不過,有關潘之恆的研究,則是

他學術研究的原點。當初,是從課堂上的一篇報告開始,然後發展成碩

士論文,如今再經修改,刊印成書。

因為潘之恆相關資料並不易得,啟豐先生當時真的是「上窮碧落下

黃泉」,而花在圖書館的漫長時間,往好處想,為他打下尋訪資料、爬

梳原典、蒐集勾沈的能力,後來在研究清代台灣戲曲時,尋找、發掘文

獻資料的能力,則又更上層樓。當年,他除了儘可能閱讀兩岸所可找到

的潘之恆相關古籍、論述,並親赴上海圖書館,在善本室中抄錄。其中

《曲讌》一卷、《鸞嘯小品》十二卷,屬於圖書館內珍藏,坊間無由得

見,啟豐先生特別將之置於書末附錄,以供學者參閱,可謂功德無量。

本書從文本(text)細讀和環境(context)的宏觀,雙軌並行,並

進而推衍出潘之恆的品劇觀。除了晚明社會、文化、戲曲概況,本書特

別拈出潘之恆出身於徽商富族。徽商賈儒相通的特質以及徽商在晚明對

文化戲劇的投入,對當時影響極大,對潘之恆一生更是終始相隨。啟豐

� 見本書〈導論〉頁9。

Page 6: A Study of Pan Chi-heng

潘之恆及其品劇觀研究

A Study of Pan Chi-heng and His Performing Arts Criticism�

先生在這部份下了極深功夫,雖然考慮全書架構,著墨篇幅並不算多,

但舉重若輕,可以看出切入點的精到,絕非僅僅泛述生平經歷而已,相

信這方面的功夫,對他日後的研究,也會是穩固的基石。從原典入手,

一字一句無不精詳其義,推論自然穩當切要,論演員、論表演、論境界

三章,對潘之恆的品劇觀,從表演到觀劇,做了深入、周延的詮釋。

啟豐先生性格醇厚,治學勤懇,為文不作驚人之論、華麗之語,但

層層剖析,鞭闢入裡,讀他的論文,是素樸而豐實的享受。這些年,他

已從學生變成同事,而且研究室就在比鄰,「鄰曲時時來」、「過門更

相呼」,既是論學或工作的好夥伴,各方面也多蒙他照顧。我生性疏懶

,對各種「必要之事」總是避之唯恐不及,每次看他任勞任怨為學校或

系所各種瑣務盡心盡力,除了心疼,也頗是敬佩;所幸在忙碌的教學和

行政事務間,他還是研讀不輟,日有所進。如今,啟豐先生當年費心完

成的論文,再經深化後,即將出版,除了祝福,也有著更深的期許。是

為序。

陳芳英2008孟夏序於優曇缽華室

Page 7: A Study of Pan Chi-heng

目 次

導 論  ....................................................................................... 9

第一節晚明社會狀況與戲劇活動...........................................................13

一、晚明社會狀況............................................................................... 13

二、晚明戲劇活動與發展............................................................... 17

第二節晚明社會中的徽商...................................................................... 21

一、徽商的文化特質......................................................................... 21

二、徽商與晚明文化活動............................................................... 23

第一章 潘之恆生平與交游 ..................................................27

第一節潘之恆家世及其幼年時代......................................................... 27

一、家世述略..............................................................................................28

二、幼年觀劇..............................................................................................30

第二節廣交海內名士................................................................................. 31

一、汪、王門下.................................................................................... 32

二、湯顯祖、袁宏道、袁中道、李贄.........................................36

三、風雅名士......................................................................................... 39

四、戲曲作家及家班主人............................................................... 40

第三節縱游山川勝地................................................................................. 45

一、廣游歷.............................................................................................. 45

二、方外交.............................................................................................. 47

第四節與歌妓演員游................................................................................. 49

一、徵歌度曲..............................................................................................49

二、歌妓.........................................................................................................52

三、演員.........................................................................................................53

第五節陽狂落魄以終......................................................................................56

一、家境窘困..............................................................................................57

二、金陵絕筆..............................................................................................58

目 

Page 8: A Study of Pan Chi-heng

潘之恆及其品劇觀研究

A Study of Pan Chi-heng and His Performing Arts Criticism�

第二章 潘之恆著作述論 .....................................................61

第一節著作述略................................................................................................61

第二節詩作...........................................................................................................67

一、游必有詩..............................................................................................68

二、詩作.........................................................................................................68

第三節地史輯著................................................................................................71

一、地史之董狐.........................................................................................71

二、《黃海》與黃山之開發..............................................................72

第四節雜文著作................................................................................................76

一、《亙史》..............................................................................................77

二、《鸞嘯小品》....................................................................................80

三、《曲讌》..............................................................................................82

第五節文學創作觀...........................................................................................85

一、風格特色..............................................................................................85

二、創作觀...................................................................................................88

三、文學觀...................................................................................................93

第三章 潘之恆品劇觀之論演員 .........................................97

第一節潘之恆品劇觀......................................................................................98

一、品劇觀之形成....................................................................................98

二、定義與要件.........................................................................................99

第二節論演員之表演資質........................................................................103

一、地域特質...........................................................................................103

二、才、慧、致......................................................................................105

三、三際五美...........................................................................................111

第三節對演員之品藻與評傳...................................................................114

一、嗜戲重伶...........................................................................................115

二、對歌妓演員之品評......................................................................117

三、各類演員評傳.................................................................................118

Page 9: A Study of Pan Chi-heng

第四章 潘之恆品劇觀之論表演 .....................................123

第一節演唱及音樂........................................................................................123

一、字音之辨...........................................................................................126

二、調音......................................................................................................128

三、和曲之微...........................................................................................130

第二節演劇........................................................................................................134

一、度、思、步、呼、嘆.................................................................134

二、以情寫情...........................................................................................140

第三節戲曲表演之訓練與展現..............................................................143

一、訓義、合調、標式......................................................................144

二、曲精而百技隨之...........................................................................146

三、合於雍熙之度.................................................................................148

第四節腳色行當.............................................................................................150

一、腳色行當載述.................................................................................150

二、腳色行當之表演特質與風格.................................................155

第五章 潘之恆品劇觀之論境界 ......................................159

第一節表演境界.............................................................................................159

一、神合......................................................................................................159

二、致節......................................................................................................162

三、神效其力...........................................................................................164

四、進於和、游於化...........................................................................167

五、另一種境界......................................................................................168

第二節觀劇境界.............................................................................................170

一、以觀眾之角度觀劇......................................................................170

二、神合......................................................................................................171

結 論 ........................................................................................................................177

第一節晚明文化環境中的潘之恆........................................................177

一、好游好詩、著述豐富.................................................................177

目 

Page 10: A Study of Pan Chi-heng

潘之恆及其品劇觀研究

A Study of Pan Chi-heng and His Performing Arts Criticism�

二、求新慕奇、能變善化.................................................................180

第二節晚明劇壇中的潘之恆...................................................................181

一、潘之恆對崑山腔革新之觀察.................................................181

二、由《曲讌》看潘之恆品劇之所重......................................187

三、顧曲潘髯、評劇鸞嘯.................................................................193

附 錄 ...................................................................................199

附錄一、《曲讌》............................................................................................199

附錄二、重要詩文補輯.................................................................................206

重要參考書目 ........................................................................213

Page 11: A Study of Pan Chi-heng

導 論

明代,特別是晚明時期,在中國戲劇發展歷程中是一個相當輝煌而燦爛的

階段。文人階層在此一發展過程中居於重要地位,或埋首創作,發為新聲;或

自抒創見,獨具隻眼;或粉墨登場,躬踐其中。凡此種種,皆成推波助瀾之勢

,具風行草偃之功。相對於明前中期戲劇發展的潛沉與枯索,晚明時期的戲劇

發展與活動則是大放異彩,繁華與敗葉繽紛並陳,表現得非常蓬勃,充滿活力

,其中有關戲曲演唱及演劇水準更是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在這樣一個戲曲文

本與演出並盛的時代,加之以文人階層與庶民階層的專注與投入,整體戲劇發

展在所有參與者不斷進行的實踐經驗與觀劇訓練中建構成形,而且在每一階層

中各自形成獨特的戲劇審美趣味。

明代文人對於戲劇的評論與鑒賞,就現今之資料以觀,所著重者多在曲評

、評點、創作、格律、曲譜⋯⋯等方面,至於專門針對於戲曲表演藝術的相關

著作與論述,相形之下則是少之又少。揆諸史籍筆記,可知晚明時期社會上的

演劇活動其實相當興盛,不論在士商豪宅園林之內、花廳堂筵之前,或是青樓

歌院之中、子弟流連之所,乃至通街大衢、遊人聚集之處,或鄉村廣陌之野,

均可見家班、歌妓、職業戲班,甚至串客的演出。文人投注大量的精神精力於

創作演出之中,再加上對崑劇的喜好與研究在儒商雅士間蔚然成風,以及購置

蓄養家班的情形普遍等等,皆大幅度地提升了戲曲的演藝水準及精緻程度,尤

其是崑劇。

在明人對於戲曲表演藝術的評論當中,潘之恆以其立論明確、條理清晰、

風格獨具的品評賞鑒,相當受到晚明劇壇人士的重視與肯定。細讀其詩文論述

,處處可見珠玉之作,不僅為晚明戲曲表演理論中的代表作,即使置諸當代戲

曲表演藝術理論之中,仍有其一定的價值與啟發。其實,從潘之恆一生交游與

觀劇的經歷來看,潘氏可謂為一專業且自覺的劇評家。潘之恆不僅為晚明文人

階層在戲劇發展方面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更大的意義,則在於潘氏一生的經歷

實與晚明文人戲劇活動相呼應。因為潘之恆本身不斷參與戲劇活動,並具有他

人難以企及的觀劇經驗,從而形成一套內容豐富、架構完整的品劇觀,具體而

導 

Page 12: A Study of Pan Chi-heng

潘之恆及其品劇觀研究

A Study of Pan Chi-heng and His Performing Arts Criticism�0

微地展現晚明時期文人參與戲劇活動的活力與戲劇審美的趣味。

潘之恆品劇觀一個相當重要的特點,即是藉由演員「唱與演」的層面,進

而達到觀眾「聽與看」的層面,其間從如何聆觀品評,到聆觀品評之內容,最

後則是聆觀品評的境界。潘之恆累積其數十年觀劇經驗所闡發的詩文論述作品

,主要收錄在《亙史》及《鸞嘯小品》中,從其中除了可對潘之恆品劇觀的理

論體系一窺全豹外,另一個重要之處,即是可藉相關載錄勾勒出晚明劇壇的一

個面象。如上所述,潘之恆的戲曲表演評論受到晚明劇壇人士的肯定與重視,

而在潘氏的評論中亦載述相關的演劇活動及其與風雅名士、家班主人、演員歌

妓之交游情形,為後世留下晚明戲劇發展中異常珍貴的社會史料。

有關潘之恆的研究,除了路工先生於一九六一年在《戲劇報》發表的一篇

文章外,實際上對潘之恆戲曲表演理論及評論進行研究探討,是近廿年間的事

。由於諸位學者的努力 1

,各自對潘氏的戲曲演評理論作了相當深入而系統性的

1 關於潘之恆戲曲表演評論及理論之研究,就蒐羅可得者,分為專文及書籍論著,依

出版年代順序臚列如下:

專文:

路 工 〈潘之恆—明代戲曲表演藝術評論家〉《戲劇報》第十四期 1961汪效倚 〈潘之恆生卒考〉《戲曲研究》第九輯 1983

〈潘之恆戲曲評論初探〉中國藝術研究院首屆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集.戲

曲卷》北京:文化藝術 1985齊森華 〈鸞嘯小品鉤沉〉《曲論探勝》 上海:華東師範 1985高 宇 〈潘之恆論導演與演員的藝術〉《古典戲曲導演學論集》 北京:中國戲劇

1985賈志剛 〈潘之恆文藝觀及表演理論探索〉《戲曲研究》第三十一輯 1989李惠綿 〈潘之恆表演藝術論分析〉《中國戲曲》第五輯 韓國中國戲曲研究會 1997

書籍論著:

葉長海 《中國戲劇學史》第五章第四節:潘之恆的戲曲表演理論 上海:上海文藝 1986

譚 帆、陸 煒 《中國古典戲劇理論史》第五章第一節:搬演理論概說;第三節:

程式化、技藝化的導演方法;第四節:「才、慧、致」:演員的素養;第

五節:由「傳神」而「進於道」:表演的理想境界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1993

謝柏梁 《中國分類戲曲學史綱》第八章第二節:明代演劇理論 台北:商務 1994吳毓華 《古代戲曲美學史》第四章第六節:四、戲曲表演美學的深入 北京:文化

藝術 1994

Page 13: A Study of Pan Chi-heng

��

研究,已累積一定的成果;另外尚有關於潘之恆戲曲詩文資料之蒐錄輯注 2

,其

中以汪效倚先生輯注《潘之恆曲話》最為完整。而關於潘之恆生平與其他方面

之研究,就目前蒐羅可得者,雖然只有林皎宏先生的兩篇論文 3

,但其所代表的

意義,不僅僅是為潘之恆研究開了另一扇窗,更重要的,是為晚明時期戲劇發

展、文化環境及其間之相關互動等研究,開闢一條新的道路。

目前對於潘之恆的研究,雖然已有一定的成果,但就數量來看,仍算是少

的,就內容來看,則多是深入的研究。由於深入的研究,使潘之恆得以晚明重

要戲曲表演評論家之身分為人所知,此一情形則剛好與潘之恆在世時相反,因

為潘氏在晚明乃是以詩人的身分揚名於時。本論文寫作的基本動機,即是想將

潘之恆還原至晚明的時空環境之中,重新探討,以求對潘之恆其人、其事、其

論,皆有一全面瞭解,並藉以探知潘之恆在晚明戲劇環境,乃至整體文化生態

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所曾發揮的能量。潘之恆有數十年的觀劇經驗,但並非一生

中所有的時間都在看戲;他的詩作極為當時人所讚譽,但揚名於今的,卻是他

的戲曲評論;潘之恆非常喜愛游歷,並因此促進黃山的開發;其徽商族裔之身

分,對他在參與戲劇活動時發揮某種程度的影響。凡此種種,都是本論文所試

圖要探討的內容,也希望能藉此探討,讓潘之恆回復到原來的時空座標,使有

興趣一探潘之恆究竟的人,可以清楚地看到潘之恆所在的定點,及其與整個時

趙山林 《中國戲劇學通論》第五章第二節:三、潘之恆的「才、慧、致」說;第四

節:一、潘之恆的「度、思、步、呼、嘆」及其他;第五節:一、潘之恆

的演習三部曲;第六節:三、潘之恆的「技-聲-神」說 合肥:安徽教

育 1995姚文放 《中國戲劇美學的文化闡釋》第十七章:潘之恆與狄德羅的戲劇表演論之比

較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1997葉長海 《中國藝術虛實論》〈明清戲曲演藝論〉 台北:學海 1997其中收錄於中國藝術研究院首屆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集.戲曲卷》之汪效倚先生

〈潘之恆戲曲評論初探〉一文,經查詢結果,應乃汪先生碩士論文全文。

2 潘之恆戲曲詩文輯注按出版年代臚列如下:

齊森華 《鸞嘯小品》選錄 《曲論探勝》附錄 上海:華東師範 1985趙山林 《安徽明清曲論選》 合肥:黃山 1987汪效倚 《潘之恆曲話》 北京:中國戲劇 1988

3 〈晚明黃山旅游的興起〉,《史原》第十九期 1993;〈晚明徽州商人的文化活動-以徽商族裔潘之恆為中心〉《九州學刊》六卷三期 1994。

導 

Page 14: A Study of Pan Chi-heng

潘之恆及其品劇觀研究

A Study of Pan Chi-heng and His Performing Arts Criticism��

空之間的脈絡關聯。

本論文題目-「潘之恆及其品劇觀研究」-之訂定,乃基於上述考量,即

是將潘之恆回復到原來的時空座標,使明顯地具現出潘氏與整個晚明時空之間

的脈絡關聯,並續而對於其植基於該時空環境之下的品劇觀進行探討。所以本

論文所重者二,第一部分為潘之恆的生平著述,第二部分為其品劇觀之內容。

惟其先瞭解潘之恆其人其事其論,則或可對於其品劇觀之所從出有較具立體感

及脈絡性的掌握,亦即對於潘氏生平著述的探討,不論在本論文的題目訂定與

內容述論方面,皆為有機且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再者,題目中「品劇觀」之

所指,乃潘之恆對戲曲表演進行品評與品藻的理論體系,亦即潘之恆品劇觀所

品者,乃「演出文本」,包含場上演出之所有一切,而非「戲劇文本」。也就

是說潘之恆品劇觀之所品,與呂天成《曲品》及祁彪佳《遠山堂曲品》、《遠

山堂劇品》等之所品,是有所不同的。

論文章節之編排,分為導論、第一章至第五章、結論。導論先概述晚明社

會狀況及戲劇活動,以對該時空有一基本認識,繼述晚明社會中的徽商,以明

瞭徽商的文化特質及其在晚明時期所從事的文化活動。由於潘之恆乃徽商族裔

,所以對於徽商文化特質及文化活動的認知,當有助於續行瞭解潘之恆其人其

事其論。第一章潘之恆生平與交游,在此章中對潘之恆的一生作基礎而詳盡的

述論,亦可就此而知潘氏品劇觀產生的背景;第二章潘之恆著作述論,依潘氏

著作形制內容分為三類:詩作、地史輯錄、雜文著述,並就每一類著作及其中

之可觀者進行探討,之後則析論潘之恆著作的風格特色、創作觀及文學觀。第

三章潘之恆品劇觀之論演員,首先探究潘氏品劇觀之形成,並對品劇觀之定義

與要件作一界說。之後則進行潘之恆品劇觀中有關演員方面的論述,包括「論

演員之表演資質」及「演員評傳」兩部分,以期對戲曲場上演出主體-演員-

的表演資質及生平、所擅有一全面的瞭解。第四章潘之恆品劇觀之論表演,分

為「演唱及音樂」、「演劇」、「戲曲表演之訓練與展現」、「腳色行當」四

部分,由於潘氏品劇觀強調「曲戲雙美、唱演兼備」,故先行論述戲曲演出中

有關演唱及音樂的部分,再探討演劇的技法,繼而就演出訓練與場上表演為內

容,瞭解潘之恆所認同的方式與所讚賞的展現,最後則就腳色行當的類別,分

別論述晚明時期演員的表演特質及風格。第五章潘之恆品劇觀之論境界,分為

Page 15: A Study of Pan Chi-heng

��

表演境界及觀劇境界,從潘之恆的戲曲評論詩文,瞭解潘氏積其觀劇數十年經

驗所感知到的表演境界與觀劇境界及其呈現。結論中則置潘之恆於晚明文化環

境與劇壇,回復至原屬座標,將潘之恆其人、其事、其論、其觀與晚明時空脈

絡的關聯,再作一番檢視與定位,以為結束。

由於潘之恆的詩文輯錄資料並不普及,所以在本論文中多以全文轉錄的方

式呈現,既可達資料輯錄之功效,亦期能以此一窺全豹,探得前後文義與其間

之因果關係。這是在進入論文本文探討之前,首需說明的。

第一節 晚明社會狀況與戲劇活動

晚明時期不論在政治、思想、經濟,乃至藝文思潮、社會風氣各方面,皆

較諸明前中期有相當大的變化,而晚明的戲劇活動與發展自亦融捲於這一鋪天

蓋地的世變洪潮之中,並受其深廣影響;復加之以晚明商品經濟發達、商人地

位提高,此一現象不僅與晚明社會的種種狀況與變革有所關聯,亦相當程度地

促使戲劇活動更加蓬勃發展。

一、晚明社會狀況

晚明時期政治腐敗昏暗,官員黨爭激烈,生活競誇奢豪,民亂兵變蜂起;

同時亦有前進的思想,誘發人心本性,刺激人民思考。此一時期社會風氣變化

巨烈,上下交相逐利,明王朝陷入危機,衰頹日深,而萬曆朝則是晚明政治沉

痾難起的關鍵時期。在經濟方面,農業生產力提高,推動商業及手工業發展,

使該時期商品經濟的繁榮形成一個高潮,城市經濟較諸以前有更為快速的發展

,而商品經濟發達,商賈雄財鉅資,亦與社會結構變動、新興階級產生等現象

息息相關。

張居正在政治方面銳意改革,立意乃為挽救大明王朝,但因其政治改革而

得罪許多權豪勢要、官僚地主,結果使得張居正在萬曆十年(1582)病逝而禍發

身後,全家被抄。從此之後,在整個行政權力架構中,明神宗沉溺於奢華享樂

的後宮生活,官僚們則是尸位素餐,熱衷朋黨之爭,使得明王朝陷入另一個危

導 

Page 16: A Study of Pan Chi-heng

潘之恆及其品劇觀研究

A Study of Pan Chi-heng and His Performing Arts Criticism��

機,衰頹之勢日益加深,終至無可挽回。明神宗「二十餘年深居靜攝,付萬事

於不理」 4

,致使政治中樞大半停頓,朝臣罷免致仕之空缺皆不增補,使行政體

系及權力運作無法有效進行。明初雖然建立一個相當完備的官僚體制,但從明

中期起即有腐敗的原因出現,而首輔張居正因力主改革落得身後全家不保,此

前車之鑑使後來的官員都明哲保身,缺乏政治責任感,置國家利益、人民痛苦

甚至明朝國祚於不顧,只是一味奉承皇帝的意願。從萬曆中期到明亡,政治一

直處於爭吵不休的狀況,除了王室本身的問題外,朋黨之爭亦非常嚴重,且為

當時的政爭核心。

在思想方面,則有被當時理學及衛道人士視為洪水猛獸的王學左派與李贄

。王學左派的代表人物是王艮。王艮出身於陽明學派,後來自創泰州學派,以

「百姓日用之道」為其所倡之「道」,此日用之「道」與當時程朱學派所主張

之「存天理,去人欲」為相當大的對立。王艮所倡之「道」乃以安身立命為先

,再來則是追求社會平等,否定封建特權與等級。泰州學派的主張相當程度地

反映出在當時社會激烈變動之下基層民眾的需求,特別是工商業活動繁盛的地

區與城市居民,因為他們有著更強烈追求個性和發展自主經濟的需求。另外,

李贄強烈主張追求個人個性,歌頌人的價值,提倡及時行樂,反對封建之下的

人身依附關係,認為人是天然平等,而且自私心才是人類的天性,並認為以「

天下之民,各遂其生,而獲其所望」 5

為最重要。李贄因強調抒發自然情感的主

張及縱欲主義的人生觀,被視為是當時社會偏差風氣的導引者。縱觀泰州學派

與李贄的主張,重點皆強調從「己身」出發,其思想實乃相當程度地反映當時

社會上新興階層及基層民眾的需求。

至於經濟方面的發展,在城市與農村都可看到明顯的轉變。在城市方面,

晚明時期的城市經濟較諸以前有更快速的發展。這些城市不單是商業中心,同

時也是手工業中心;不只是國內貿易中心,有的甚至還是對外貿易港口。以蘇

州為例,蘇州在當時是以工商業經濟為主的新型城市型態存在,為著名的手工

業品產地,城中有聞名國內外的商業區,凡日常所需皆可在市場上購得。在江

浙一帶,更常見的則是以衛星市鎮型態存在的專業市鎮,其多散布在上述新型

工商業城市附近。與絲織業有關的市鎮,有盛澤、濮院、南潯......等;與綿布有

4 楊鶴〈聖躬靜榻多年疏〉,《神廟留中奏疏》卷二。

5  李贄《明燈道古錄》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