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14 2019 年 11 月 12 日(星期二) 責任編輯:張夢薇 版面設計:謝錦輝 為西北地區最大的影像類綜合性展覽,本屆陝西 國際絲路影博會由陝西省攝影家協會、西安市總 工會、西安市文聯、西安市攝影家協會共同主辦。博 覽會展覽總面積 11,000 平方米,共設七大展區:「我 和我的祖國」主題攝影展區、政府企業社團展區、國 際旅遊產業展區、高校攝影展區、攝影攝像器材展 區、攝影講座互動娛樂區、收藏精品老相機展區。 龍江:人要敬畏自然 在展覽現場,一組《絕命海拔》的作品吸 引了眾多觀眾駐足,展出的 28 幅作品涉及珠 穆朗瑪峰、安娜普爾納峰、馬納斯魯峰等 8,000米以上山峰的登峰照片。「這組照片 主要想表達的就是人和自然、生存和死亡的 關係。」攝影師龍江告訴記者,近十年來, 他已經攀登了 8 座 8,000 米的山峰,登頂 6 座,在每次登峰拍攝的過程中,都會遇到 各種各樣的突發事件。同時,也讓他真真 實實地感受到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多麼渺 小,「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敬畏自然。」 「之所以將作品展命名為《絕命海 拔》,是因為登山實在是一項非常危險 的極限運動。」龍江說,這十多年來,和他一起登 山的很多兄弟朋友都離開了,他一直堅持拍攝,也是因為 有一份情懷在裡面,希望紀念這些曾經一起登山的兄弟。 作為龍江鏡頭下的模特之一,來自陝西的何靜亦攀登了 安娜普爾納峰、馬納斯魯峰等三座 8,000 米以上的雪山。 她在展覽現場告訴記者,跟大自然親密接觸後,自己更加 熱愛生活。而和龍江的相處,亦讓她學會了如何將愛好與 工作、生活做平衡。 對於未來,龍江說,他的願望是將 14 座 8,000 米的高峰 都登完、拍完。近兩年,他亦會針對何靜專門出一本畫 冊,希望能通過自己的鏡頭和定格的畫面,將一些正能量 的東西傳遞給大家。 主題展區現百名老兵照片 在新中國成立 70 周年之際,本屆絲路國際影像博覽會 組委會亦特意設立了「我和我的祖國」主題攝影展區。來 自河北邯鄲武安市的攝影家劉軍昌攜自己拍攝的 100 位老 兵照片亮相展覽,通過展示老兵的舊照、榮譽證書、現今 肖像以及個人介紹等內容,較為完整地再現了老兵一生的 歷程,亦受到眾多觀 眾熱捧。 劉軍昌告訴記者,他的家鄉武安市是革命老區,家鄉 很多老兵都曾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 爭,但戰爭結束後就回鄉務農,迄今依然生活在農村。 「戰爭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軌跡,其中很多人在部隊還受 過嘉獎。但他們對自己曾作過的貢獻和現在的處境無 怨無悔。」劉軍昌說,自己從 2013 年開始關注這個群 體,就是希望採訪、記錄、傳承他們的無私奉獻精 神。 記者並從現場獲悉,除了專業的相機作品,手機攝 影作品亦是本屆博覽會的亮點之一。據相關負責人介 紹,當下,手機攝影以其草根性、全民性和娛樂 性,正催生着自媒體全民「娛樂攝影」。此次手機 攝影大賽共收到全國各地乃至國外的手機攝影作品 3,000 餘幅,最終評選了 135 幅入圍作品。他並相信 隨着 5G 正式投入商用,手機攝影亦將迎來井噴時代。 3500 3500 餘件作 餘件作從鏡頭看世界 從鏡頭看世界極限攝影師致敬生命與自然 極限攝影師致敬生命與自然 2019 2019 陝西第四屆國際絲路影像博覽會日 陝西第四屆國際絲路影像博覽會日 前在西安開幕 前在西安開幕本屆博覽會以 本屆博覽會以本土的 本土的世界的 世界的為主題 為主題共展出來自全國各地的 共展出來自全國各地的 攝影藝術家作品 攝影藝術家作品 3 3, ,500 500 餘幅 餘幅涵蓋風光 涵蓋風光建築 建築創意 創意旅拍等多方面內容 旅拍等多方面內容眾多的參展作品中 眾多的參展作品中 極限攝影師龍江的 極限攝影師龍江的 絕命海拔 絕命海拔》, 》,通過定格人類在山巔之上 通過定格人類在山巔之上 的行走攀登瞬間 的行走攀登瞬間為觀眾展現了生而為人 為觀眾展現了生而為人 的勇敢進取精神 的勇敢進取精神以及面對未知的恐懼與 以及面對未知的恐懼與 挑戰 挑戰人們對自然的敬畏與嚮往之心 人們對自然的敬畏與嚮往之心得觀眾嘖嘖稱讚 得觀眾嘖嘖稱讚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仕珍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仕珍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章蘿蘭)在猶 太民族與中國的交往過程中,上海有 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從 20 世紀初起, 上海就被譽為猶太人的「東方諾亞方 舟」。「『第二故鄉』中猶友誼國畫 展」日前在上海虹口區中猶文化科技 交流中心開幕,展覽展出了旅法畫家 潘先綱(亦飛)圍繞中猶友誼主題創 作的 30 幅水墨畫,描繪了 20 世紀三 四十年代猶太難民來到上海,與上海 人民比鄰而居,在艱難困苦歲月裡互 相扶持,結下深厚友誼的動人故事。 80 多年前的二戰期間,上海作為唯 一不需要簽證護照,就對猶太人敞開 大門的港口城市,接納了近 2 萬名猶 太難民,上海的猶太社團對猶太難胞 也全力施以救援,當時虹口地區的市 民還克服種種困難,騰出自己的住房 給難民居住。 潘先綱表示,今次展出的 30 幅畫創 作於五年前,為了準確還原歷史,除 了上網瀏覽大量資料,他還多次赴猶 太紀念館,為此做足了功課,猶太民 族的苦難史令他深受震撼,「這段歷 史更彰顯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我 們後代人應當將前一代大愛無疆的精 神發揚下去。」來自以色列駐滬領館 的以色列友人興致勃勃地參觀了畫 展,對用國畫這 樣一門中華傳統 藝術,來表現近 代故事充滿好 奇。 畫展開幕式 前 , 近 15 位 專 家學者還開展了 「國畫的國際 化」專題研討 會。「站在中國 畫的角度,我們 一直在思考一個 問題,中國畫的 現代性是什麼?」華師大藝術學院孫 乃樹教授說,今日大家都生活在科技 高速發展的時代,無論是西方人,還 是中國人,都在反思什麼樣的生活, 才是更應該追求的,「西方人很多地 方都從中國畫中『取經』,比如人和 自然的關係,天人合一、人與自然融 合等等,這些概念恰恰是中國畫常常 表達的主題,反映了中國人對世界的 認識。」 他續說,中國畫走到今天,也做了 很多思考、變革,我們力圖走向實 踐,在此過程中吸收了西方的一些思 想,比如繪畫應該向外,應該對社會 問題進行表態,又如潘先綱畫中有拓 印的成分,用銅版印文字,將文字和 繪畫串在一起,這些都是當代的概 念,包括使用馬克筆,都是對傳統語 言的一種突破。 孫乃樹亦直言,中國畫的改革還沒 有完全走出死胡同。「我們國畫中的 筆墨系統,是放棄了顏色、放棄了 『形』之後留下的,但是這個系統現 在走到了一條死胡同裡,」他說, 「今天的繪畫有沒有找到一個可以排 除筆墨、排除線條的語言系統?這是 我們的困境,也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 向。」 「第二故鄉」中猶友誼國畫展在滬開幕 百名老兵照片吸引觀眾駐足觀看。記者張仕珍 攝 極限攝影師龍江表示 極限攝影師龍江表示此次參展作品主要想表達人 此次參展作品主要想表達人 與自然 與自然生存與死亡的關係 生存與死亡的關係記者張仕珍 記者張仕珍 觀眾觀賞龍江作品 觀眾觀賞龍江作品絕命海拔 絕命海拔》。 》。 記者張仕珍 記者張仕珍 2019 2019 陝西第四屆國際絲路影像博覽會 陝西第四屆國際絲路影像博覽會 11 11 1 1 日在 日在 西安開幕 西安開幕記者張仕珍 記者張仕珍 龍江 龍江絕命海拔 絕命海拔系列作品之一 系列作品之一 龍江 龍江絕命海拔 絕命海拔系列作品之二 系列作品之二 龍江 龍江絕命海拔 絕命海拔系列作品之三 系列作品之三 龍江 龍江絕命海拔 絕命海拔系列作品之四 系列作品之四 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新社報道,當代著名彩墨 畫家、香港美協主席林天行與其弟子 8 日在香港 大會堂舉行《彩墨印象》書畫展,旨在讓更多人 感受到彩墨畫的魅力,以及不一樣的畫裡畫外的 故事。 林天行的彩墨畫獨具一格,二十多年來在全球 各地舉辦多次個人展覽。《彩墨印象》展出逾百 幅林天行以及他逾 40 名學生會員的彩墨及書法 作品。 提及本屆畫展自己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林天行 將中新社記者引至一幅火紅色菖蒲的彩墨畫前。 「菖浦是我今年剛開始畫的,我覺得菖蒲對於中 國文人歷代文人都非常喜歡,因為它代表一種崇 高,也代表一種生生不息,它有頑強的一種生命 力,也代表一種很與眾不同的君子的象徵。而紅 色,它代表希望,且充滿力量。」林天行認為這 是香港人的精神。 他直言,香港一直是世界上最好的、最安全的 地方,也是最美好的、生活最愉快的地方,他希 望香港能夠早日恢復。「我希望大家都能夠靜下 心來,讓美好的事多一點在心裡,在身邊,我想 這是我們美好的一種願望。」林天行如是說。 記者留意到,參展的會員來自社會不同界 別,包括商界、醫護界、法律界、教育界、會計 界等等,更有來自德國的學生會員參展。其中年 紀最小的作者、10 歲的林小姐告訴記者,自己 的媽媽就是林天行的學生,自己從 4 歲開始師從 林天行。在媽媽蕭女士的眼中,這也是一種傳 承。 「其實彩墨畫本身就是中國一種傳統文化藝 術,很重要的,傳承到今天,一直都在發展。印 象,我覺得生命中留下來的最美好的東西往往都 是印象,那一剎那我希望把這一剎那最美好的印 象把它保存下來,然後再發揚光大。」林天行也 希望,能把這些美好傳承給青年一代,讓他們感 受到文化的力量。 香港美協主席攜弟子開展 香港美協主席攜弟子開展 望彩墨文化影響青年一代 望彩墨文化影響青年一代 彩墨印象 彩墨印象展出逾百幅林天 展出逾百幅林天 行以及他逾 行以及他逾40 40 學生會員作品 學生會員作品林天行的菖蒲系列 林天行的菖蒲系列畫展嘉賓合影。 主辦方提供

A14 粹 責任編輯:張夢薇 版面設計:謝錦輝 2019 Í11 @12 hH9 S …pdf.wenweipo.com/2019/11/12/a14-1112.pdf · A14 藝粹 Ü O wR¹ £ b 2Rº 2019 Í11 @12 hH9 S #H:

  • Upload
    others

  • View
    8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A14 粹 責任編輯:張夢薇 版面設計:謝錦輝 2019 Í11 @12 hH9 S …pdf.wenweipo.com/2019/11/12/a14-1112.pdf · A14 藝粹 Ü O wR¹ £ b 2Rº 2019 Í11 @12 hH9 S #H:

藝粹A14

2019年11月12日(星期二)

20192019年年1111月月1212日日((星期二星期二))

2019年11月12日(星期二)■責任編輯:張夢薇 ■版面設計:謝錦輝

作為西北地區最大的影像類綜合性展覽,本屆陝西國際絲路影博會由陝西省攝影家協會、西安市總

工會、西安市文聯、西安市攝影家協會共同主辦。博覽會展覽總面積11,000平方米,共設七大展區:「我和我的祖國」主題攝影展區、政府企業社團展區、國際旅遊產業展區、高校攝影展區、攝影攝像器材展區、攝影講座互動娛樂區、收藏精品老相機展區。

龍江:人要敬畏自然在展覽現場,一組《絕命海拔》的作品吸

引了眾多觀眾駐足,展出的28幅作品涉及珠穆朗瑪峰、安娜普爾納峰、馬納斯魯峰等8,000米以上山峰的登峰照片。「這組照片主要想表達的就是人和自然、生存和死亡的關係。」攝影師龍江告訴記者,近十年來,他已經攀登了8座8,000米的山峰,登頂6座,在每次登峰拍攝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突發事件。同時,也讓他真真實實地感受到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多麼渺小,「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敬畏自然。」「之所以將作品展命名為《絕命海拔》,是因為登山實在是一項非常危險的極限運動。」龍江說,這十多年來,和他一起登山的很多兄弟朋友都離開了,他一直堅持拍攝,也是因為有一份情懷在裡面,希望紀念這些曾經一起登山的兄弟。作為龍江鏡頭下的模特之一,來自陝西的何靜亦攀登了

安娜普爾納峰、馬納斯魯峰等三座8,000米以上的雪山。她在展覽現場告訴記者,跟大自然親密接觸後,自己更加熱愛生活。而和龍江的相處,亦讓她學會了如何將愛好與工作、生活做平衡。對於未來,龍江說,他的願望是將14座8,000米的高峰

都登完、拍完。近兩年,他亦會針對何靜專門出一本畫冊,希望能通過自己的鏡頭和定格的畫面,將一些正能量的東西傳遞給大家。

主題展區現百名老兵照片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本屆絲路國際影像博覽會

組委會亦特意設立了「我和我的祖國」主題攝影展區。來自河北邯鄲武安市的攝影家劉軍昌攜自己拍攝的100位老兵照片亮相展覽,通過展示老兵的舊照、榮譽證書、現今肖像以及個人介紹等內容,較為完整地再現了老兵一生的

歷程,亦受到眾多觀眾熱捧。劉軍昌告訴記者,他的家鄉武安市是革命老區,家鄉

很多老兵都曾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但戰爭結束後就回鄉務農,迄今依然生活在農村。「戰爭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軌跡,其中很多人在部隊還受過嘉獎。但他們對自己曾作過的貢獻和現在的處境無怨無悔。」劉軍昌說,自己從2013年開始關注這個群體,就是希望採訪、記錄、傳承他們的無私奉獻精神。記者並從現場獲悉,除了專業的相機作品,手機攝影作品亦是本屆博覽會的亮點之一。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當下,手機攝影以其草根性、全民性和娛樂性,正催生着自媒體全民「娛樂攝影」。此次手機攝影大賽共收到全國各地乃至國外的手機攝影作品3,000餘幅,最終評選了135幅入圍作品。他並相信隨着5G正式投入商用,手機攝影亦將迎來井噴時代。

35003500餘件作餘件作品品「「從鏡頭看世界從鏡頭看世界」」極限攝影師致敬生命與自然極限攝影師致敬生命與自然

20192019陝西第四屆國際絲路影像博覽會日陝西第四屆國際絲路影像博覽會日

前在西安開幕前在西安開幕。。本屆博覽會以本屆博覽會以「「本土的本土的、、

世界的世界的」」為主題為主題,,共展出來自全國各地的共展出來自全國各地的

攝影藝術家作品攝影藝術家作品33,,500500餘幅餘幅,,涵蓋風光涵蓋風光、、人人

文文、、建築建築、、創意創意、、旅拍等多方面內容旅拍等多方面內容。。在在

眾多的參展作品中眾多的參展作品中,,極限攝影師龍江的極限攝影師龍江的

《《絕命海拔絕命海拔》,》,通過定格人類在山巔之上通過定格人類在山巔之上

的行走攀登瞬間的行走攀登瞬間,,為觀眾展現了生而為人為觀眾展現了生而為人

的勇敢進取精神的勇敢進取精神,,以及面對未知的恐懼與以及面對未知的恐懼與

挑戰挑戰,,人們對自然的敬畏與嚮往之心人們對自然的敬畏與嚮往之心,,贏贏

得觀眾嘖嘖稱讚得觀眾嘖嘖稱讚。。

文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仕珍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仕珍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章蘿蘭)在猶太民族與中國的交往過程中,上海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從20世紀初起,上海就被譽為猶太人的「東方諾亞方舟」。「『第二故鄉』中猶友誼國畫展」日前在上海虹口區中猶文化科技交流中心開幕,展覽展出了旅法畫家潘先綱(亦飛)圍繞中猶友誼主題創作的30幅水墨畫,描繪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猶太難民來到上海,與上海人民比鄰而居,在艱難困苦歲月裡互相扶持,結下深厚友誼的動人故事。80多年前的二戰期間,上海作為唯一不需要簽證護照,就對猶太人敞開大門的港口城市,接納了近2萬名猶太難民,上海的猶太社團對猶太難胞也全力施以救援,當時虹口地區的市民還克服種種困難,騰出自己的住房給難民居住。潘先綱表示,今次展出的30幅畫創

作於五年前,為了準確還原歷史,除了上網瀏覽大量資料,他還多次赴猶太紀念館,為此做足了功課,猶太民族的苦難史令他深受震撼,「這段歷史更彰顯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我們後代人應當將前一代大愛無疆的精神發揚下去。」來自以色列駐滬領館的以色列友人興致勃勃地參觀了畫

展,對用國畫這樣一門中華傳統藝術,來表現近代故事充滿好奇。畫展開幕式

前,近 15 位專家學者還開展了「國畫的國際化」專題研討會。「站在中國畫的角度,我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中國畫的現代性是什麼?」華師大藝術學院孫乃樹教授說,今日大家都生活在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無論是西方人,還是中國人,都在反思什麼樣的生活,才是更應該追求的,「西方人很多地方都從中國畫中『取經』,比如人和自然的關係,天人合一、人與自然融合等等,這些概念恰恰是中國畫常常表達的主題,反映了中國人對世界的認識。」他續說,中國畫走到今天,也做了

很多思考、變革,我們力圖走向實踐,在此過程中吸收了西方的一些思想,比如繪畫應該向外,應該對社會

問題進行表態,又如潘先綱畫中有拓印的成分,用銅版印文字,將文字和繪畫串在一起,這些都是當代的概念,包括使用馬克筆,都是對傳統語言的一種突破。孫乃樹亦直言,中國畫的改革還沒

有完全走出死胡同。「我們國畫中的筆墨系統,是放棄了顏色、放棄了『形』之後留下的,但是這個系統現在走到了一條死胡同裡,」他說,「今天的繪畫有沒有找到一個可以排除筆墨、排除線條的語言系統?這是我們的困境,也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

「第二故鄉」中猶友誼國畫展在滬開幕

■百名老兵照片吸引觀眾駐足觀看。記者張仕珍攝

■■極限攝影師龍江表示極限攝影師龍江表示,,此次參展作品主要想表達人此次參展作品主要想表達人與自然與自然、、生存與死亡的關係生存與死亡的關係。。 記者張仕珍記者張仕珍攝攝

■■觀眾觀賞龍江作品觀眾觀賞龍江作品《《絕命海拔絕命海拔》。》。 記者張仕珍記者張仕珍攝攝

■■20192019陝西第四屆國際絲路影像博覽會陝西第四屆國際絲路影像博覽會1111月月11日在日在西安開幕西安開幕。。 記者張仕珍記者張仕珍攝攝

■■龍江龍江《《絕命海拔絕命海拔》》系列作品之一系列作品之一

■■龍江龍江《《絕命海拔絕命海拔》》系列作品之二系列作品之二■■龍江龍江《《絕命海拔絕命海拔》》系列作品之三系列作品之三

■■龍江龍江《《絕命海拔絕命海拔》》系列作品之四系列作品之四

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新社報道,當代著名彩墨畫家、香港美協主席林天行與其弟子8日在香港大會堂舉行《彩墨印象》書畫展,旨在讓更多人感受到彩墨畫的魅力,以及不一樣的畫裡畫外的故事。林天行的彩墨畫獨具一格,二十多年來在全球

各地舉辦多次個人展覽。《彩墨印象》展出逾百幅林天行以及他逾40名學生會員的彩墨及書法作品。提及本屆畫展自己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林天行

將中新社記者引至一幅火紅色菖蒲的彩墨畫前。「菖浦是我今年剛開始畫的,我覺得菖蒲對於中國文人歷代文人都非常喜歡,因為它代表一種崇高,也代表一種生生不息,它有頑強的一種生命力,也代表一種很與眾不同的君子的象徵。而紅色,它代表希望,且充滿力量。」林天行認為這是香港人的精神。他直言,香港一直是世界上最好的、最安全的

地方,也是最美好的、生活最愉快的地方,他希

望香港能夠早日恢復。「我希望大家都能夠靜下心來,讓美好的事多一點在心裡,在身邊,我想這是我們美好的一種願望。」林天行如是說。記者留意到,參展的會員來自社會不同界

別,包括商界、醫護界、法律界、教育界、會計界等等,更有來自德國的學生會員參展。其中年紀最小的作者、10歲的林小姐告訴記者,自己的媽媽就是林天行的學生,自己從4歲開始師從林天行。在媽媽蕭女士的眼中,這也是一種傳承。「其實彩墨畫本身就是中國一種傳統文化藝

術,很重要的,傳承到今天,一直都在發展。印象,我覺得生命中留下來的最美好的東西往往都是印象,那一剎那我希望把這一剎那最美好的印象把它保存下來,然後再發揚光大。」林天行也希望,能把這些美好傳承給青年一代,讓他們感受到文化的力量。

香港美協主席攜弟子開展香港美協主席攜弟子開展望彩墨文化影響青年一代望彩墨文化影響青年一代

■■《《彩墨印象彩墨印象》》展出逾百幅林天展出逾百幅林天行以及他逾行以及他逾4040名名學生會員作品學生會員作品。。

■■林天行的菖蒲系列林天行的菖蒲系列。。

■畫展嘉賓合影。 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