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7 2017 4 4 24 24 星期一 星期一 A26 責任編輯:尉瑋 版面設計:謝錦輝 本版「書評」欄目開放投稿,字數以1,300~1,500為宜,請勿一稿多投。如獲刊登,將致薄酬。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徵稿啟事 書介 圖文:草草 我們一無所有 一九三○年代,一位不成 材的肖像畫家受到蘇聯審查 當局指派,刪除出現在官方 照片和藝術作品之中的政治 異議分子,而頭一個對象就 是他的弟弟。當一幅題名為 「午後的空曠牧野」的田園 風情畫碰巧出現在他桌上, 他蓄意顛覆,故意把他弟弟 的面孔畫進這片有鄉間小屋 坐落的田野中,自此之後, 他變本加厲地偷偷把弟弟畫入每一幅經他審查的圖片 中……繼暢銷首作《生命如不朽繁星》後,作者安東 尼.馬拉的全新作品,是一部耀眼且相互關聯的故事 集,以前蘇聯為背景,長達八十年的時間跨度,利用 九個相互關聯的故事集,訴說關於親情、悲劇時代及 藝術不朽的救贖力量,悲傷中懷帶幽默。 作者:安東尼.馬拉 譯者:施清真 出版:時報文化 極北 故事一開始,梅克皮斯已 是城鎮裡唯一的倖存者,其 他鎮民不是死於暴力和疾 病,就是絕望地逃離。這一 個破碎的世界幾乎成為人類 文明遺忘的歷史……小說刻 畫出一個有關未來的冷酷光 景,引領讀者們進行一場難 忘的北極大陸之旅,從人類 的起源到最後可能的終結。 文風簡樸,難以釋懷,卻充 滿希望,讓我們認識到這個世界的脆弱與美麗。其中 最為精彩和最令人難忘的時刻在於:當時間的終點來 臨時,最糟糕的事情莫過於孤獨和恥辱,但作者用主 角梅克皮斯這個角色來證明,一個人的自信、正直、 誠實的美德能夠挽救一個垂死的世界。 作者:馬賽爾.索魯 譯者:李靜宜 出版:春天出版 黑暗中芬芳的謊言 雙眼失明的村上和久,想 將自己的腎臟移植給因洗腎 而苦的年幼孫女,但檢查結 果發現,腎臟的健康狀況不 佳而無法移植。在極度絕望 之下,不得已只好回去拜託 一直有強烈違和感的大哥 龍彥,但大哥卻徹底拒絕。 失明已久的和久,感受到大 哥曖昧不明的態度,開始懷 疑因戰爭而滯留中國 40 年 後才返回日本的他,會不會是冒牌貨?此時,家中開 始收到來歷不明的點字警告信,再加上前往老家時, 發現照顧年邁母親的大哥竟然私藏毒藥,和久只好以 盲人無助的狀態,對大哥的真實身份展開了艱難的調 查…… 作者:下村敦史 譯者:李彥樺 出版:悅知文化 不管多寂寞,我依然放送歡笑: 窗邊小荳荳的真實人生 在日本藝能界,誰能從電 視台開播就紅到現在?誰能 以84歲高齡還在線上主 持?誰能打破「電視談話類 節目播出期數最多」的金氏 世界紀錄?誰能在拘謹的日 本社會中,活出自己奇特的 天性?誰的影響力,獲得諾 貝爾獎得主大江健三郎的肯 定?誰寫的書,至今仍是日 本出版史上最暢銷?從被退學的小荳荳到長大後進入 演藝圈,黑柳徹子的人生寫下空前絕後的紀錄。在這 本散文回憶錄中,她書寫演藝圈從藝六十多年的酸甜 苦辣,更分享一籮筐爆笑事件! 作者:黑柳徹子 譯者:柯欣妤 出版:原點出版社 後現代變形記:曱甴好想變蝴蝶 《當蘇格拉底遇上金寶 湯》後,資深藝術行政人何 卓敏帶來了她第二本書。在 這本圖文並茂的小書中,何 卓敏讓筆下的主角如卡夫卡 《變形記》的主角般變身昆 蟲,再在不斷的追問中尋找 回自己人生的位置,由曱甴 變蝴蝶。在主角追尋自我的 夢境中,何卓敏將自己喜愛 的哲學著作、藝術名畫、當 代藝術品串聯其中,讓讀者如同走入不同觀念相互交 織的迷宮,不停回望、思索,打破現有的思維框框, 由前人的思想與創作中汲取養分,進而關照自身。 「認識你自己」,是哲學恒久的課題,也是每個人必 修的學分。 作者:何卓敏 出版: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重新審視旅順口的歷史 本書的作者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職業作 家,他雖然是國家公務員,可偏偏有無法 割捨的創作情結。但是,誰規定作家必須 是職業的?難道那些拿國家俸祿的所謂 幾級幾級作家寫出的東西就真的值得看 嗎?世界反烏托邦開篇之作《我們》的作 者扎米亞京是造船工程師,短篇小說之王 契訶夫是醫生。況且許毅先生有豐富的創 作經驗,曾出版中篇小說集《舉報人》 等,他以業餘的身份和專業的精神完成了 《黃渤海戀》這部長達 35 萬字的巨作。 作家所選擇的內容並不一定會讓多少人 眼睛亮起來,用他自己的話說,寫作不過 是「完成自我救贖」,但這在客觀上起到 了審視旅順口歷史的作用。也可能,他只 想在自己的心血之作裡感歎人生的無常, 勾勒歲月的變遷,體會政治的殘酷,悲哀 人性的險惡,他要告訴讀者,旅順口既能 影射近代中國的屈辱,也能反映了現代中 國的苦難。從更宏大意義上講,這部小說 甚至也是對蘇聯作家斯捷潘諾夫 1941 年創 作的長篇歷史小說《旅順口》遙遠的回應 和反駁。《旅順口》歌頌俄羅斯的優越 感,充斥大國沙文主義言說,對中國形 象的誤讀和有意的誤讀比比皆是。然而, 就是這樣一部殖民情緒濃重的作品卻在 1946年獲得了斯大林文學獎一等獎。可 見,文學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國家意志的曲 折而藝術的表達。遺憾的是,我們的文學 正在失去「文以載道」的傳統,成為消費 文化的幫兇,變成沒有邏輯的胡言亂語, 別說是國家意志,就連作家個人的思想也 充滿了悖論。《黃渤海戀》之所以值得推 崇,正是因為許毅先生擁有難得的家國情 懷,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忠實生活,直 面傷疤,只有熱愛自己故土的人才能有這 樣的勇氣。 回歸現實主義創作原則 就小說的寫作手法而言,作家採用了最 為簡單平淡的語言,他彷彿化身為鬧市中 的說書先生,驚堂木一拍,將一段歷史傳 奇向讀者娓娓道來。 作品以程氏家族藏書樓中珍貴文物的得 失歸屬等事件為經,以圍繞蘇聯軍隊、國 民黨和共產黨在旅順口多種勢力較量做 緯,上演了抗日戰爭之後旅順口這個軍事 要塞不平凡的歷史大戲,中間穿插了八路 軍幹部程魯民和蘇軍中校伊萬諾夫之女尼 娜的愛情糾葛等精彩橋段,人物雖然不 少,但線索清晰,多而不亂,且能做到草 蛇灰線伏筆千里。 我之所以喜歡這部作品,首先是因為作 家的審美與傳統的現實主義創作原則是一 致的,即文學並不是人們茶餘飯後的消費 品,文學從本質上講依然傳達「興觀群 怨」的靈氛。歷史就是這樣:共產黨和國 民黨原先在抗日大局上尚能一致對外,而 蘇軍出兵中國東北後,國共兩黨則由曖昧 到兵戎相見,蘇軍為了謀取國家的最大利 益,趾高氣揚地盤踞在旅順口這個大舞台 上。難能可貴的是,作家準確地把握了那 個波詭雲譎的時代語境,刻畫了程魯民、 周允聲等共產黨員形象;其次,現實主義 的創作原則要求作家不能粉飾歷史,偽裝 現實,要有批判意識。蘇軍在解放東北的 系列戰役中功不可沒,但他們的種種劣行 同樣也讓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不寒而慄。然 而,由於種種原因,我們的歷史文本和文 學作品對此常常以沉默來宣告自己的健 忘,似乎為了中蘇(俄)友誼,為了當下 兩國間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得以保持, 可以對歷史的真實視而不見了。許毅先生 能以良知來警醒自己,沒有對不堪回首的 過往規避遮掩,蘇聯的大國沙文主義和對 旅順口的覬覦通過貌似公允的中國通鮑里 斯.伊萬諾夫和安德列等人的行為得以展 開;再次,小說沒有把人物臉譜化,而是 根據人物的經歷、身份來刻畫人物的性格 和安排情節。程氏家族是當地大戶,程老 夫人既體現了封建家長的專橫跋扈,對子 女婚姻生活的干預,也傳達了老派中國人 的剛直不阿的品格。當然,其他人物只是 綠葉,程魯民這個主人公傳奇的人生才是 小說的重點。 章回體書寫歷史傳奇 文學作品除了「載道」功能外,其可讀 性或者趣味性也是不能忽視的因素。為了 實現這一目的,許毅先生在敘事方面下了 很大功夫。程魯民和尼娜的跨國戀情使得 小說在強調文學的虛構性同時也增加了讀 者的審美愉悅。兩人相識於戰火紛飛的偉 大的衛國戰爭時期,程魯民作為蘇聯伏龍 芝軍事學院的優秀學員在尼娜的心中埋下 了愛的種子,機緣巧合,兩人在旅順口相 逢,相逢的場面沒有像電影中描寫的那般 驚艷,這大概就是什克洛夫斯基所說的 「陌生化」吧。作家把或然率和可然率之 間的關係拿捏得十分到位,使得小說中的 故事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比如, 在小說的開端,為了開展工作,程魯民接 受組織安排和蕎面兒結婚,在程序上兩人 是夫妻關係,但在感情上,程魯民只把她 當做自己的妹妹,但程家人可不這麼想, 黨組織也不這樣認為。所以,程魯民和尼 娜的跨國戀情從一開始就不順暢,但如果 小說以這種虐心的方式來描寫這段感情並 不符合讀者的期待視野,所以作家安排了 讓人們可以發揮想像力的結尾,「火車緩 緩地移動了,尼娜感到眼前的一切都靜止 了,全然不顧人們還在急切地呼喚」。除 尼娜外,作家還精心刻畫了鮑里斯、安德 列、彼得、柳波芙及柳德米拉等俄羅斯人 形象,這些形象的成功得益於許毅先生對 俄羅斯性格的深度理解和精確觀察,書中 涉及了許多俄羅斯文化元素,作家對這些 元素的完美把握使得這些俄羅斯人不至於 變成長外國人面孔的中國人,更不會發 生「文化休克」現象。 在形式上,作家採用了傳統的章回小說 手法,每章的引首部分均通過類似「格律 詩」來統攝全章的內容,如此寫法在目前 已不常見,頗有復古的傾向,我猜想,大 概作家希望通過這種手法來製造不同於當 下創作的震驚感。常言說,十年磨一劍, 《黃渤海戀》從創作到成書,遠遠不止十 年,正如作家自己所言:「這個故事一直 困惑我二十多年,如今五十歲的年紀,竟 然有數十年被那故事時常勾擾,經常折 磨。我像縫衣服裡縫進一根針,說不定什 麼時候就被扎了一下;我像罩一件粘滿 板栗殼的馬甲,動與不動都如芒在背。」 曹雪芹所說的「都言作者癡,誰解其中 味」與許毅先生的「板栗殼之說」如出一 轍,即經過時間釀造的文學作品不一定成 為經典,但沒有經過時間的沉澱和作家苦 心孤詣數十載的錘煉之作一定不會成為經 典。《黃渤海戀》是關於旅順口的故事, 也是那個時代歷史影像的文字版,讀者可 以在書中找到人民倫理的大敘事,也可以 欣賞個人的情感呢喃。文學,從來都是精 美的私人話語,也是表達作家某種精神的 語言產品,從這個意義上講,《黃渤海 戀》是純文學作品,是值得回味的佳作。 許毅 簡歷 許毅,1963 年 4 月出生於遼 寧省丹東市,目前供職於大連 開發區地稅局,曾發表《大碼 頭》、《幫忙》、《命脈的末 梢》、《不言放棄》、《政 績》、《舉報人》等 6 部中篇 小說,共近 30 萬字,並結集 出版。作者被稱為「以稅收素 材進行小說創作的第一人」, 作品被稱作「稅收小說的開先 河之作」。 1984 年 7 月解放軍測繪學院 畢業後,許毅來大連駐軍某測 繪部隊工作。在那段歲月裡, 他利用節假日,倒兩遍長途客 車,無數次地走進有「半部中 國近代史」之稱的旅順口,熱 衷於研究那裡發生的諸多事 件。身為測繪部隊的技術人 員,他一年有大半年時間奔波 於白山黑水之間。得知部隊奉 命執行中蘇兩國邊境聯合勘界 任務時,他閱讀了大量資料, 盡可能地多了解俄羅斯人的宗 教信仰、風土人情、文化差 異,等等。勘界工作尚未結 束,一個故事就在腦海裡不時 浮現,但他沒有急於動手,一 方面,書中可能要涉及尚未解 密的文件;另一方面,他深知 完成這樣一部巨作,以他當時 的人生感悟還欠火候。一晃又 是幾年過去,他轉業到稅務部 門工作,這時他才覺得時機成 熟,於是開始書寫這部醞釀已 久的作品。 十年磨一劍,許毅耗費在 《黃渤海戀》上的心血也許不 能用時間來計算,僅寫作提綱 就進行了近百次修改,每個章 節前的引首詩,都反覆吟詠。 許毅,詩意地棲息於文學之 中,這就是他的生存方式。 莫斯科著名的新聖女公墓一個低調的墳塚 裡,安葬長篇小說《旅順口》的作者亞歷山 大.斯捷潘諾夫。 作家於 1892 年出生在烏克蘭城市敖德薩的軍 人家庭,後隨父親定居旅順口。1904 年,12 歲 的斯捷潘諾夫以父親尼古拉.斯捷潘諾夫(時 任電岩炮台的指揮員)通訊兵的身份,參加了 日俄戰爭並身負重傷,險些丟掉一條腿。 《旅順口》發表於 1941 年,到目前為止,已 再版 39 次,被稱為俄羅斯戰爭文學的經典,作 家因此榮獲 1946 年蘇聯文學的最高榮譽大林文學獎一等獎。國內最早的譯本由畢業於 莫斯科中山大學的我黨早期革命家陳昌浩翻 譯,1953 年作家出版社出版。 作家把這場發生在中國大地上的戰爭稱之為旅 順口保衛戰,似乎這裡本就是沙俄的領土。在他 的筆下,俄羅斯軍隊英勇無敵,為了尼古拉二世 和軍人的榮譽不惜灑血疆場。周恩來總理在讀過 此書後有過如下評論:「《旅順口》寫得不好, 小說中寫的中國人不是漢奸、特務,就是娼妓、 乞丐,這是對中國人的侮辱。」 事實的確如此,中國人或面孔模糊,或形象 猥瑣,列入人物表中的只有一個叫尼古拉.伊 萬諾維奇.紀鳳台的中國商人,單看這長長的 名字,就知道是個親俄分子。另外一人是只有 姓沒有名的溫,他負責講述日本人的殘忍和俄 羅斯人的善良。小說裡的中國人不過是優雅高 貴的俄羅斯人的生存背景和陪襯。 文:鄭永旺 亞歷山大.斯捷潘諾夫和他的小說《旅順口》 縱觀當今中國文學創作的態勢 縱觀當今中國文學創作的態勢不難發 不難發 很多作家所追求的不再是用語言的力 很多作家所追求的不再是用語言的力 量發現生活中的美與醜來提升人的思想境 量發現生活中的美與醜來提升人的思想境 而是盡量尋找各種賣點 而是盡量尋找各種賣點以獲取 以獲取關人士 關人士的喜歡 的喜歡儘管閻連科 儘管閻連科莫言 莫言華和殘雪等人的純文學創作在人們的閱讀 華和殘雪等人的純文學創作在人們的閱讀 中佔有重要的位置 中佔有重要的位置 但大量以盜墓 但大量以盜墓 歷史戲說為題材的小說因為能準確地 歷史戲說為題材的小說因為能準確地 揣測聖意 揣測聖意」, 」,所以也就贏得了市場的青 所以也就贏得了市場的青 都說作家是時代的良心 都說作家是時代的良心最能感受人們 最能感受人們 普遍的精神訴求 普遍的精神訴求然而 然而在巨大的生存壓 在巨大的生存壓 力面前 力面前良心難免蒙塵 良心難免蒙塵物質主義的碾壓 物質主義的碾壓 讓作家這個崇高無比的稱號被 讓作家這個崇高無比的稱號被寫手 寫手詞所代替 詞所代替 其實 其實 人們大可不必為此悲 人們大可不必為此悲 無論是俄語的 無論是俄語的 писатель писатель還是英語的 還是英語的 writer writer其準確的翻譯也無非是寫字的人 其準確的翻譯也無非是寫字的人唯獨漢語非要給 唯獨漢語非要給寫手 寫手冠以高大上的作 冠以高大上的作 家稱謂 家稱謂羅蘭 羅蘭 · · 巴特早就發現 巴特早就發現在消費社 在消費社 文學就是商品 文學就是商品作品在讀者那裡成為 作品在讀者那裡成為 文本 文本從而獲得多重意義 從而獲得多重意義變為思緒遄飛 變為思緒遄飛 的存在 的存在他斷定 他斷定作者死了 作者死了並非聳人聽 並非聳人聽 而是客觀現實 而是客觀現實竊以為 竊以為文學在 文學在者死了 者死了的哭泣聲中如何完成自己的審美 的哭泣聲中如何完成自己的審美 造型 造型的確是時代的重大問題 的確是時代的重大問題也許 也許毅先生的 毅先生的黃渤海戀 黃渤海戀》( 》(安徽文藝出版社 安徽文藝出版社 2017 2017 3 3 月出版 月出版能為這個問題提供一個 能為這個問題提供一個 參考答案 參考答案黑龍江大學教授 黑龍江大學教授 鄭永旺 鄭永旺 許毅 許毅

A26 責任編輯:尉瑋 版面設計:謝錦輝 歲月有痕pdf.wenweipo.com/2017/04/24/a26-0424.pdf2017/04/24  · A26 責任編輯:尉瑋 版面設計:謝錦輝 讀 書 人

  • Upload
    others

  • View
    1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A26 責任編輯:尉瑋 版面設計:謝錦輝 歲月有痕pdf.wenweipo.com/2017/04/24/a26-0424.pdf2017/04/24  · A26 責任編輯:尉瑋 版面設計:謝錦輝 讀 書 人

20172017年年44月月2424日日((星期一星期一))讀 1051673 書 1051673 人A26 責任編輯尉瑋 版面設計謝錦輝

本版「書評」欄目開放投稿字數以1300~1500為宜請勿一稿多投如獲刊登將致薄酬投稿信箱featurewenweipocom或bookwwpgmailcom徵稿啟事

書介 圖文草草

我們一無所有

一九三年代一位不成材的肖像畫家受到蘇聯審查當局指派刪除出現在官方照片和藝術作品之中的政治異議分子而頭一個對象就是他的弟弟當一幅題名為「午後的空曠牧野」的田園風情畫碰巧出現在他桌上他蓄意顛覆故意把他弟弟的面孔畫進這片有鄉間小屋坐落的田野中自此之後

他變本加厲地偷偷把弟弟畫入每一幅經他審查的圖片中helliphellip繼暢銷首作《生命如不朽繁星》後作者安東尼馬拉的全新作品是一部耀眼且相互關聯的故事集以前蘇聯為背景長達八十年的時間跨度利用九個相互關聯的故事集訴說關於親情悲劇時代及藝術不朽的救贖力量悲傷中懷帶幽默

作者安東尼馬拉譯者施清真出版時報文化

極北

故事一開始梅克皮斯已是城鎮裡唯一的倖存者其他鎮民不是死於暴力和疾病就是絕望地逃離這一個破碎的世界幾乎成為人類文明遺忘的歷史helliphellip小說刻畫出一個有關未來的冷酷光景引領讀者們進行一場難忘的北極大陸之旅從人類的起源到最後可能的終結文風簡樸難以釋懷卻充

滿希望讓我們認識到這個世界的脆弱與美麗其中最為精彩和最令人難忘的時刻在於當時間的終點來臨時最糟糕的事情莫過於孤獨和恥辱但作者用主角梅克皮斯這個角色來證明一個人的自信正直誠實的美德能夠挽救一個垂死的世界

作者馬賽爾索魯譯者李靜宜出版春天出版

黑暗中芬芳的謊言

雙眼失明的村上和久想將自己的腎臟移植給因洗腎而苦的年幼孫女但檢查結果發現腎臟的健康狀況不佳而無法移植在極度絕望之下不得已只好回去拜託一直有強烈違和感的大哥龍彥但大哥卻徹底拒絕失明已久的和久感受到大哥曖昧不明的態度開始懷疑因戰爭而滯留中國40年

後才返回日本的他會不會是冒牌貨此時家中開始收到來歷不明的點字警告信再加上前往老家時發現照顧年邁母親的大哥竟然私藏毒藥和久只好以盲人無助的狀態對大哥的真實身份展開了艱難的調查helliphellip

作者下村敦史譯者李彥樺出版悅知文化

不管多寂寞我依然放送歡笑窗邊小荳荳的真實人生

在日本藝能界誰能從電視台開播就紅到現在誰能以 84 歲高齡還在線上主持誰能打破「電視談話類節目播出期數最多」的金氏世界紀錄誰能在拘謹的日本社會中活出自己奇特的天性誰的影響力獲得諾貝爾獎得主大江健三郎的肯定誰寫的書至今仍是日

本出版史上最暢銷從被退學的小荳荳到長大後進入演藝圈黑柳徹子的人生寫下空前絕後的紀錄在這本散文回憶錄中她書寫演藝圈從藝六十多年的酸甜苦辣更分享一籮筐爆笑事件

作者黑柳徹子譯者柯欣妤出版原點出版社

後現代變形記曱甴好想變蝴蝶

《當蘇格拉底遇上金寶湯》後資深藝術行政人何卓敏帶來了她第二本書在這本圖文並茂的小書中何卓敏讓筆下的主角如卡夫卡《變形記》的主角般變身昆蟲再在不斷的追問中尋找回自己人生的位置由曱甴變蝴蝶在主角追尋自我的夢境中何卓敏將自己喜愛的哲學著作藝術名畫當

代藝術品串聯其中讓讀者如同走入不同觀念相互交織的迷宮不停回望思索打破現有的思維框框由前人的思想與創作中汲取養分進而關照自身「認識你自己」是哲學恒久的課題也是每個人必修的學分

作者何卓敏出版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重新審視旅順口的歷史本書的作者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職業作

家他雖然是國家公務員可偏偏有無法割捨的創作情結但是誰規定作家必須是職業的難道那些拿國家俸祿的所謂幾級幾級作家寫出的東西就真的值得看嗎世界反烏托邦開篇之作《我們》的作者扎米亞京是造船工程師短篇小說之王契訶夫是醫生況且許毅先生有豐富的創作經驗曾出版中篇小說集《舉報人》等他以業餘的身份和專業的精神完成了《黃渤海戀》這部長達35萬字的巨作作家所選擇的內容並不一定會讓多少人

眼睛亮起來用他自己的話說寫作不過是「完成自我救贖」但這在客觀上起到了審視旅順口歷史的作用也可能他只想在自己的心血之作裡感歎人生的無常勾勒歲月的變遷體會政治的殘酷悲哀人性的險惡他要告訴讀者旅順口既能影射近代中國的屈辱也能反映了現代中國的苦難從更宏大意義上講這部小說甚至也是對蘇聯作家斯捷潘諾夫1941年創作的長篇歷史小說《旅順口》遙遠的回應和反駁《旅順口》歌頌俄羅斯的優越感充斥大國沙文主義言說對中國形象的誤讀和有意的誤讀比比皆是然而就是這樣一部殖民情緒濃重的作品卻在1946年獲得了斯大林文學獎一等獎可見文學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國家意志的曲折而藝術的表達遺憾的是我們的文學正在失去「文以載道」的傳統成為消費文化的幫兇變成沒有邏輯的胡言亂語別說是國家意志就連作家個人的思想也充滿了悖論《黃渤海戀》之所以值得推崇正是因為許毅先生擁有難得的家國情懷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忠實生活直面傷疤只有熱愛自己故土的人才能有這樣的勇氣

回歸現實主義創作原則就小說的寫作手法而言作家採用了最

為簡單平淡的語言他彷彿化身為鬧市中的說書先生驚堂木一拍將一段歷史傳奇向讀者娓娓道來作品以程氏家族藏書樓中珍貴文物的得

失歸屬等事件為經以圍繞蘇聯軍隊國民黨和共產黨在旅順口多種勢力較量做緯上演了抗日戰爭之後旅順口這個軍事

要塞不平凡的歷史大戲中間穿插了八路軍幹部程魯民和蘇軍中校伊萬諾夫之女尼娜的愛情糾葛等精彩橋段人物雖然不少但線索清晰多而不亂且能做到草蛇灰線伏筆千里我之所以喜歡這部作品首先是因為作

家的審美與傳統的現實主義創作原則是一致的即文學並不是人們茶餘飯後的消費品文學從本質上講依然傳達「興觀群怨」的靈氛歷史就是這樣共產黨和國民黨原先在抗日大局上尚能一致對外而蘇軍出兵中國東北後國共兩黨則由曖昧到兵戎相見蘇軍為了謀取國家的最大利益趾高氣揚地盤踞在旅順口這個大舞台上難能可貴的是作家準確地把握了那個波詭雲譎的時代語境刻畫了程魯民周允聲等共產黨員形象其次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要求作家不能粉飾歷史偽裝現實要有批判意識蘇軍在解放東北的系列戰役中功不可沒但他們的種種劣行同樣也讓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不寒而慄然而由於種種原因我們的歷史文本和文學作品對此常常以沉默來宣告自己的健忘似乎為了中蘇(俄)友誼為了當下兩國間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得以保持可以對歷史的真實視而不見了許毅先生能以良知來警醒自己沒有對不堪回首的過往規避遮掩蘇聯的大國沙文主義和對旅順口的覬覦通過貌似公允的中國通鮑里斯伊萬諾夫和安德列等人的行為得以展開再次小說沒有把人物臉譜化而是根據人物的經歷身份來刻畫人物的性格和安排情節程氏家族是當地大戶程老夫人既體現了封建家長的專橫跋扈對子女婚姻生活的干預也傳達了老派中國人的剛直不阿的品格當然其他人物只是綠葉程魯民這個主人公傳奇的人生才是小說的重點

章回體書寫歷史傳奇文學作品除了「載道」功能外其可讀

性或者趣味性也是不能忽視的因素為了實現這一目的許毅先生在敘事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程魯民和尼娜的跨國戀情使得小說在強調文學的虛構性同時也增加了讀者的審美愉悅兩人相識於戰火紛飛的偉大的衛國戰爭時期程魯民作為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的優秀學員在尼娜的心中埋下了愛的種子機緣巧合兩人在旅順口相

逢相逢的場面沒有像電影中描寫的那般驚艷這大概就是什克洛夫斯基所說的「陌生化」吧作家把或然率和可然率之間的關係拿捏得十分到位使得小說中的故事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比如在小說的開端為了開展工作程魯民接受組織安排和蕎面兒結婚在程序上兩人是夫妻關係但在感情上程魯民只把她當做自己的妹妹但程家人可不這麼想黨組織也不這樣認為所以程魯民和尼娜的跨國戀情從一開始就不順暢但如果小說以這種虐心的方式來描寫這段感情並不符合讀者的期待視野所以作家安排了讓人們可以發揮想像力的結尾「火車緩緩地移動了尼娜感到眼前的一切都靜止了全然不顧人們還在急切地呼喚」除尼娜外作家還精心刻畫了鮑里斯安德列彼得柳波芙及柳德米拉等俄羅斯人形象這些形象的成功得益於許毅先生對俄羅斯性格的深度理解和精確觀察書中涉及了許多俄羅斯文化元素作家對這些元素的完美把握使得這些俄羅斯人不至於變成長外國人面孔的中國人更不會發生「文化休克」現象在形式上作家採用了傳統的章回小說

手法每章的引首部分均通過類似「格律詩」來統攝全章的內容如此寫法在目前已不常見頗有復古的傾向我猜想大概作家希望通過這種手法來製造不同於當下創作的震驚感常言說十年磨一劍《黃渤海戀》從創作到成書遠遠不止十年正如作家自己所言「這個故事一直困惑我二十多年如今五十歲的年紀竟然有數十年被那故事時常勾擾經常折磨我像縫衣服裡縫進一根針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被扎了一下我像罩一件粘滿板栗殼的馬甲動與不動都如芒在背」曹雪芹所說的「都言作者癡誰解其中味」與許毅先生的「板栗殼之說」如出一轍即經過時間釀造的文學作品不一定成為經典但沒有經過時間的沉澱和作家苦心孤詣數十載的錘煉之作一定不會成為經典《黃渤海戀》是關於旅順口的故事也是那個時代歷史影像的文字版讀者可以在書中找到人民倫理的大敘事也可以欣賞個人的情感呢喃文學從來都是精美的私人話語也是表達作家某種精神的語言產品從這個意義上講《黃渤海戀》是純文學作品是值得回味的佳作

歲月有痕

許毅簡歷許毅1963年4月出生於遼寧省丹東市目前供職於大連開發區地稅局曾發表《大碼頭》《幫忙》《命脈的末梢》《不言放棄》《政績》《舉報人》等6部中篇小說共近30萬字並結集出版作者被稱為「以稅收素材進行小說創作的第一人」作品被稱作「稅收小說的開先河之作」1984年7月解放軍測繪學院畢業後許毅來大連駐軍某測繪部隊工作在那段歲月裡他利用節假日倒兩遍長途客車無數次地走進有「半部中國近代史」之稱的旅順口熱衷於研究那裡發生的諸多事件身為測繪部隊的技術人員他一年有大半年時間奔波於白山黑水之間得知部隊奉命執行中蘇兩國邊境聯合勘界任務時他閱讀了大量資料盡可能地多了解俄羅斯人的宗教信仰風土人情文化差異等等勘界工作尚未結束一個故事就在腦海裡不時浮現但他沒有急於動手一方面書中可能要涉及尚未解密的文件另一方面他深知完成這樣一部巨作以他當時的人生感悟還欠火候一晃又是幾年過去他轉業到稅務部門工作這時他才覺得時機成熟於是開始書寫這部醞釀已久的作品十年磨一劍許毅耗費在《黃渤海戀》上的心血也許不能用時間來計算僅寫作提綱就進行了近百次修改每個章節前的引首詩都反覆吟詠許毅詩意地棲息於文學之中這就是他的生存方式

莫斯科著名的新聖女公墓一個低調的墳塚裡安葬長篇小說《旅順口》的作者亞歷山大斯捷潘諾夫作家於1892年出生在烏克蘭城市敖德薩的軍

人家庭後隨父親定居旅順口1904年12歲的斯捷潘諾夫以父親尼古拉斯捷潘諾夫(時任電岩炮台的指揮員)通訊兵的身份參加了日俄戰爭並身負重傷險些丟掉一條腿《旅順口》發表於1941年到目前為止已

再版39次被稱為俄羅斯戰爭文學的經典作家因此榮獲1946年蘇聯文學的最高榮譽mdashmdash斯大林文學獎一等獎國內最早的譯本由畢業於莫斯科中山大學的我黨早期革命家陳昌浩翻譯195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

作家把這場發生在中國大地上的戰爭稱之為旅順口保衛戰似乎這裡本就是沙俄的領土在他的筆下俄羅斯軍隊英勇無敵為了尼古拉二世和軍人的榮譽不惜灑血疆場周恩來總理在讀過此書後有過如下評論「《旅順口》寫得不好小說中寫的中國人不是漢奸特務就是娼妓乞丐這是對中國人的侮辱」事實的確如此中國人或面孔模糊或形象

猥瑣列入人物表中的只有一個叫尼古拉伊萬諾維奇紀鳳台的中國商人單看這長長的名字就知道是個親俄分子另外一人是只有姓沒有名的溫他負責講述日本人的殘忍和俄羅斯人的善良小說裡的中國人不過是優雅高貴的俄羅斯人的生存背景和陪襯 文鄭永旺

mdashmdash許毅與他的小說《黃渤海戀》

亞歷山大斯捷潘諾夫和他的小說《旅順口》

縱觀當今中國文學創作的態勢縱觀當今中國文學創作的態勢不難發不難發

現現很多作家所追求的不再是用語言的力很多作家所追求的不再是用語言的力

量發現生活中的美與醜來提升人的思想境量發現生活中的美與醜來提升人的思想境

界界而是盡量尋找各種賣點而是盡量尋找各種賣點以獲取以獲取「「相相

關人士關人士」」的喜歡的喜歡儘管閻連科儘管閻連科莫言莫言余余

華和殘雪等人的純文學創作在人們的閱讀華和殘雪等人的純文學創作在人們的閱讀

中佔有重要的位置中佔有重要的位置但大量以盜墓但大量以盜墓玄玄

幻幻歷史戲說為題材的小說因為能準確地歷史戲說為題材的小說因為能準確地

「「揣測聖意揣測聖意」」所以也就贏得了市場的青所以也就贏得了市場的青

睞睞

都說作家是時代的良心都說作家是時代的良心最能感受人們最能感受人們

普遍的精神訴求普遍的精神訴求然而然而在巨大的生存壓在巨大的生存壓

力面前力面前良心難免蒙塵良心難免蒙塵物質主義的碾壓物質主義的碾壓

讓作家這個崇高無比的稱號被讓作家這個崇高無比的稱號被「「寫手寫手」」一一

詞所代替詞所代替其實其實人們大可不必為此悲人們大可不必為此悲

哀哀無論是俄語的無論是俄語的писательписатель還是英語的還是英語的

writerwriter其準確的翻譯也無非是寫字的人其準確的翻譯也無非是寫字的人

唯獨漢語非要給唯獨漢語非要給「「寫手寫手」」冠以高大上的作冠以高大上的作

家稱謂家稱謂羅蘭羅蘭middotmiddot巴特早就發現巴特早就發現在消費社在消費社

會會文學就是商品文學就是商品作品在讀者那裡成為作品在讀者那裡成為

文本文本從而獲得多重意義從而獲得多重意義變為思緒遄飛變為思緒遄飛

的存在的存在他斷定他斷定「「作者死了作者死了」」並非聳人聽並非聳人聽

聞聞而是客觀現實而是客觀現實竊以為竊以為文學在文學在「「作作

者死了者死了」」的哭泣聲中如何完成自己的審美的哭泣聲中如何完成自己的審美

造型造型的確是時代的重大問題的確是時代的重大問題也許也許許許

毅先生的毅先生的《《黃渤海戀黃渤海戀》(》(安徽文藝出版社安徽文藝出版社

20172017年年33月出版月出版))能為這個問題提供一個能為這個問題提供一個

參考答案參考答案 文文黑龍江大學教授黑龍江大學教授 鄭永旺鄭永旺 許毅許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