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92 2012.2 CHINESE JOURNALIST 案例与方法 Case And Method 四招抓住“速读一代”眼球 网络时代报纸面临诸多挑战之一是如何适应读者“浅阅读”习惯,吸引“速读一代”的眼球。在此背景 下,粗放型的厚报必然向集约型“质报”转变,新闻须易读才能使人愿意读喜欢读。 文/查本恩 精心“装修” 新闻更易读 报纸阅读普遍存在几个障碍,如版式 太繁复、标题不够明白、长文等。“浅阅 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扫除这些障碍, 让报纸更易读,在版面上体现为新闻的拆 解分块和图片图表的巧用善用等。 编辑:善于拆解、分块。 读报,最怕 长文,更怕黑压压、没有条块的长文。所 以报纸易读性的第一步是对稿件的拆解和 分块。一般来说稿件超过800字,必须加小 标题,来缓解文字压力;超过1000字,必 须配图,以调节阅读节奏;超过2000字, 则应进行切割分解,除新闻主体外,还要 将文字分解成提要、链接、背景、相关新 闻等,将长文打碎,然后以大小不一、错 落有致的条块出现在版面上,而且配图不 小于两栏。 对整版的专题而言,除了拆解、留 白、大胆使用大图外,控制字数非常关 键。如果一个对开大版的文字超过6000 字,四开小版面超过4000字,就很难把版 面做得清爽。 版式:善用图片、图表和3D图。报纸易读,扭转重文轻图的观念极为重要。 图片不能只演配角,文字也不能成为当然的 主角。 让版面活跃起来,就要用好图片图 表。一张有张力、冲突感强的照片胜过千 言万语,一张异形图更能吸引眼球。比 如,数字用柱状图、饼状图、条形图、曲 线图表达,一目了然;人物关系用分解图 更直观;交通变化用示意图和3D图比较 好;现场新闻采用“照片+3D图”的形式, 更形象更具表现力。《都市快报》已经开 始尝试使用手绘图来做版面的主打新闻图 片了,很有创意。 版面:节奏,有视觉中心。报纸版式 繁复也会导致阅读困难,以前那种横竖穿插 的版式基本被弃用,但现在的版式又出现了 另一种繁复:一是版面杂乱,没有主次;二 是“装修”过度,版面太花;三是平均用 力,没有层次。 因此,形成视觉中心对一个版面来 说非常重要。有了中心,才会有主次、有 层次。视觉中心一般而言多集中在版面的 中部或上部,一种是把版面的头条做成中 心,通过大图和大标题来凸显,大多数报 纸采取这种方式;另一种是把中部做成中 心,通过框线和大图来凸显。《厦门日 报》将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使用,并且更 多地采取第二种方式,形成一种由中心向 四周扩散的效果,避免头重脚轻。这种处 理方式,还可以在一个版面突出两条重要 新闻,即顶部有头条,中部有主打。如 此,版面由上而下便形成了“次强—强— 弱”的视觉节奏。 版面用色也很关键。色彩越多,版面越 花,所以像《纽约时报》《新京报》《东方 早报》等惜色如金,大部分都是黑白版。但 港台等地则偏爱彩色报纸,以吸引眼球,有 的用得很好,有的则花里胡哨,好看的新闻 反而“跳”不出来。一般而言,版面用色不 宜太多,色彩之间要有相近性,要与周边色 彩协调,不能有太大反差。 草根表达 新闻更易懂 一是明快的文体。 新闻报道冗长不外 乎几种情况:语言拖沓 嗦,堆砌材料,废 话太多。对应的办法就是多用短句短段,多 用动词,材料和例子要少而精,一个例子能 说清的决不用两个。 二是草根的表达。所谓草根的表达, 就是通俗易懂的口语,深入浅出地报道新 闻。特别是科技和经济新闻,要多用比 喻、拟人等形象化的手法表现,让人一看 就懂。如2011年4月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理查 德·赫克来厦门演讲,《厦门日报》记者 佘峥将化学家比作裁缝,把各类化学物质 比作布料,把他的工作描述成“裁剪碳原 子”。 三是清晰的结构。 新闻难懂有时 候难在结构混乱,没有逻辑,看得读者 云里雾里。把复杂的新闻事件简明化是 有方法的,如倒叙法、层层推进的演绎 法、摆事实的拼图法和娓娓道来的华尔 街日报体。 倒叙法,就是倒金字塔体。演绎法, 是指采取剥茧的方式,顺藤摸瓜,层层推 进,直逼真相和新闻核心。 拼图法是都市报常用的手法,即摆出

四招抓住“速读一代”眼球 - CORE · 华尔街日报体,是欧美报刊和通讯社 常用的新闻写作方法,特点是从小的角度切 入,先写与新闻主体有关的某个人,然后以

  • Upload
    others

  • View
    2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92 2012.2 CHINESE JOURNALIST

案例与方法 Case And Method

四招抓住“速读一代”眼球网络时代报纸面临诸多挑战之一是如何适应读者“浅阅读”习惯,吸引“速读一代”的眼球。在此背景

下,粗放型的厚报必然向集约型“质报”转变,新闻须易读才能使人愿意读喜欢读。

□ 文/查本恩

精心“装修” 新闻更易读

报纸阅读普遍存在几个障碍,如版式

太繁复、标题不够明白、长文等。“浅阅

读” 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扫除这些障碍,

让报纸更易读,在版面上体现为新闻的拆

解分块和图片图表的巧用善用等。

编辑:善于拆解、分块。 读报, 怕

长文,更怕黑压压、没有条块的长文。所

以报纸易读性的第一步是对稿件的拆解和

分块。一般来说稿件超过800字,必须加小

标题,来缓解文字压力;超过1000字,必

须配图,以调节阅读节奏;超过2000字,

则应进行切割分解,除新闻主体外,还要

将文字分解成提要、链接、背景、相关新

闻等,将长文打碎,然后以大小不一、错

落有致的条块出现在版面上,而且配图不

小于两栏。

对 整 版 的 专 题 而 言 , 除 了 拆 解 、 留

白 、 大 胆 使 用 大 图 外 , 控 制 字 数 非 常 关

键。如果一个对开大版的文字超过6000

字,四开小版面超过4000字,就很难把版

面做得清爽。

版式:善用图片、图表和3D图。让

报纸易读,扭转重文轻图的观念极为重要。

图片不能只演配角,文字也不能成为当然的

主角。

让 版 面 活 跃 起 来 , 就 要 用 好 图 片 图

表。一张有张力、冲突感强的照片胜过千

言 万 语 , 一 张 异 形 图 更 能 吸 引 眼 球 。 比

如,数字用柱状图、饼状图、条形图、曲

线图表达,一目了然;人物关系用分解图

更直观;交通变化用示意图和3D图比较

好;现场新闻采用“照片+3D图”的形式,

更形象更具表现力。《都市快报》已经开

始尝试使用手绘图来做版面的主打新闻图

片了,很有创意。

版面:节奏,有视觉中心。报纸版式

繁复也会导致阅读困难,以前那种横竖穿插

的版式基本被弃用,但现在的版式又出现了

另一种繁复:一是版面杂乱,没有主次;二

是“装修”过度,版面太花;三是平均用

力,没有层次。

因 此 , 形 成 视 觉 中 心 对 一 个 版 面 来

说非常重要。有了中心,才会有主次、有

层次。视觉中心一般而言多集中在版面的

中部或上部,一种是把版面的头条做成中

心,通过大图和大标题来凸显,大多数报

纸采取这种方式;另一种是把中部做成中

心 , 通 过 框 线 和 大 图 来 凸 显 。 《 厦 门 日

报》将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使用,并且更

多地采取第二种方式,形成一种由中心向

四周扩散的效果,避免头重脚轻。这种处

理方式,还可以在一个版面突出两条重要

新 闻 , 即 顶 部 有 头 条 , 中 部 有 主 打 。 如

此,版面由上而下便形成了“次强—强—

弱”的视觉节奏。

版面用色也很关键。色彩越多,版面越

花,所以像《纽约时报》《新京报》《东方

早报》等惜色如金,大部分都是黑白版。但

港台等地则偏爱彩色报纸,以吸引眼球,有

的用得很好,有的则花里胡哨,好看的新闻

反而“跳”不出来。一般而言,版面用色不

宜太多,色彩之间要有相近性,要与周边色

彩协调,不能有太大反差。

草根表达 新闻更易懂

一是明快的文体。 新闻报道冗长不外

乎几种情况:语言拖沓 嗦,堆砌材料,废

话太多。对应的办法就是多用短句短段,多

用动词,材料和例子要少而精,一个例子能

说清的决不用两个。

二是草根的表达。所谓草根的表达,

就是通俗易懂的口语,深入浅出地报道新

闻 。 特 别 是 科 技 和 经 济 新 闻 , 要 多 用 比

喻、拟人等形象化的手法表现,让人一看

就懂。如2011年4月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理查

德·赫克来厦门演讲,《厦门日报》记者

佘峥将化学家比作裁缝,把各类化学物质

比作布料,把他的工作描述成“裁剪碳原

子”。

三 是 清 晰 的 结 构 。 新 闻 难 懂 有 时

候 难 在 结 构 混 乱 , 没 有 逻 辑 , 看 得 读 者

云 里 雾 里 。 把 复 杂 的 新 闻 事 件 简 明 化 是

有 方 法 的 , 如 倒 叙 法 、 层 层 推 进 的 演 绎

法 、 摆 事 实 的 拼 图 法 和 娓 娓 道 来 的 华 尔

街日报体。

倒叙法,就是倒金字塔体。演绎法,

是指采取剥茧的方式,顺藤摸瓜,层层推

进,直逼真相和新闻核心。

拼图法是都市报常用的手法,即摆出

2012.2 CHINESE JOURNALIST 93

案例与方法Case And Method

新闻事件的几个方面,或是将新闻的多方

当事人及其声音呈现出来。这种方法因为

结构明了,在版面上 容易拆解,但缺点

是罗列多于剖析,不适合表现复杂的新闻

事件,也不太适用于人物新闻。

华尔街日报体,是欧美报刊和通讯社

常用的新闻写作方法,特点是从小的角度切

入,先写与新闻主体有关的某个人,然后以

小带面,带出新闻主题。这种方法常常以讲

故事的口吻,写出大新闻里的小细节和小新

闻里的大意义。

巧做标题 新闻更易记

惊人不耸人的标题。 报纸标题可以借

鉴新闻网站标题的做法,将新闻点、新闻

眼拎到标题里,可以不耸人,但不可以不惊

人、引人。“标题的视觉化”就是其中一

种。所谓视觉化就是用形象化的词语,将新

闻做得绘声绘色,让读者看到新闻便会在脑

海中浮现一个场面。如:2007年一位幼童天

生没有眼睛,《厦门日报》做了一个既形象

又充满人文关怀的标题:《天生没眼睛,幼

童泪水往心里流》;《辽沈晚报》有个标题

也很形象:《“乞丐装”上身 “黑心钱”到

手》。

其他的方法还有:多做实题、拎抓细

节、用好热词俗语、用好比喻拟人手法、直

接引语入题等。

抢眼不扎眼的图片。 版面和新闻能否

抢眼,图片是关键。一个版面如果没有一张

三栏以上的大图,就会碎片化,没有重点,

再好的新闻也会被淹没。

除 了 运 用 大 图 外 , 还 可 以 适 当 用 抠

图、异形图吸引读者。美国许多报纸,很

爱用异形图,特别是头版和重要新闻版,

一张通栏的“宽屏幕”图片占据版面的上

端或中部,牢牢锁住了读者的目光。如:

2008年奥巴马就任总统时,美国报纸几

乎不约而同在头版使用异形图片。有的将

就职的现场照片竖在头版,占据三分之二

位置;有的通栏横在中间,占据半版;有

的 干 脆 整 个 封 面 就 是 一 张 就 职 典 礼 的 照

片。

深耕细作“浅”而不薄

“浅阅读”时常会给人以误导,认为

“浅”就是短,就是新闻的简单化处理。其

实,“浅阅读”理念针对的是艰深、繁复、冗

长、啰嗦的新闻和处理方式。但“浅”,不是

乏而无味,不是不要深度,不是牺牲厚度。

“浅”而不薄有厚度。 有厚度不是让

文章拉长变厚,而是让新闻有信息量和更多

价值,让新闻丰满,好看耐读。对于会议新

闻来说,有厚度就是“长话短说,官话民

说”,把真正与读者有关、受读者关注的新

闻拎出来。

“有厚度”一定意义上还是一种心理

和地理的关联度。比如,越来越多的报纸重

视社区新闻,为的就是拉近报纸与读者在心

理上和地理上的距离。所以,社区新闻要做

到“有厚度”重在温度、亲和度,真正深入

社区,报道社区居民身边的人和事。

“浅”而不浮有深度。“浅阅读”不是

浮在新闻的表面,也不是放弃深度,而是将

深度新闻“浅化”处理,让新闻读起来容易

又印象深刻。

“浅”而有深度较常采用的方法是做

新闻的第二落点。做第二落点有几种方法:

解读法,请专家或内部人士分析政策、事件

的意义和影响;复活法,再现事情的真相

和现场;前传法,挖出事情发生前的状况,

从中发现导致事件发生的因素,或者做新闻

人物出道前、成名前的故事;究因法,通过

对事件的剖析,探讨事件发生的原因;反思

法,反思、检讨如何避免类似的事件不再发

生;发散法,由一个单一的事件,联想开

去,将同类的事件做透;评论法,就新闻事

件进行评论,与新闻一起配发,通过分析、

质疑、赞叹、针砭、讽刺,来增加新闻的深

度和力度。

“浅”而不泛有精度。 重大新闻,特别

是成就报道,声势很大,但往往因为内容大而

空,结果抢了眼球丢了读者。其实这类新闻有

许多真材实料,关键是有没有真正深入挖掘。

《厦门日报》每年在举行“中国国际贸易投资

洽谈会”期间,都要推出“国际贸易投资促进

导刊”,因为抓住参加会议的国际国内政要和

商界巨贾,大量推出“风云人物”,加上版面

易读化的包装,不仅市民爱看,与会嘉宾也

爱看,有的还收藏作为纪念。例如,2011年的

“导刊”连续5天,日均6个版,做了几十位新

闻人物,成为报道亮点。

“ 浅 阅 读 ” 于 社 会 新 闻 而 言 , 在 操

作上同样值得探索。报纸要转为集约型的

“质报”,社会新闻的整合极为重要,既

可以避免版面的鸡零狗碎,还可以给精彩

的新闻腾出版面,让更好看的新闻“跳”

出来。比如,可以“大新闻做大,小新闻

做小”,突出好看的,弱化小新闻,毙掉

小而无聊的“伪新闻”;也可以“同类项

合并,母鸡带小鸡”,通过归类让版面更

有秩序感,更易读。 (作者是厦门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厦门日报》首

席编辑)

编 辑 陈国权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