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广 广广广广广广广广 西 广 广广广广广广广广 西 广 广 广 广 广 广 广 广 广 广 广 广 广 广广 广广广 西 2013 广 6 广4广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 Upload
    stacie

  • View
    143

  • Download
    3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2013 年 6 月 4 日. 广西日报 周仕兴. 一、夯实基础写新闻. (一)新闻的定义 什么是新闻?历来说法不一。国内外众多资深新闻学专家和新闻工作者,给新闻下了 170 多种定义。 “ 新闻就是 新近 发生的 事实 的 报道 ” ( 二) 新闻分类:  新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新闻就是消息 。 广义的新闻除了包括消息外,还有通讯、 深度报道、 特写、评论、综述等等。. (三)新闻稿件应具备的几个特征: 新闻稿件的特征之一: 新闻事件具有能够满足读者好奇心的特征。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新 闻 写 作 十 谈广西日报 周仕兴

2013年 6月 4日

Page 2: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一、夯实基础写新闻(一)新闻的定义 什么是新闻?历来说法不一。国内外众多资深新闻学专家和新闻工作者,给新闻下了 170 多种定义。 “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二)  新闻分类: 新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新闻就是消息。 广义的新闻除了包括消息外,还有通讯、深度报道、特写、评论、综述等等。

Page 3: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三)新闻稿件应具备的几个特征: 新闻稿件的特征之一:新闻事件具有能够满足读者好奇心的特征。 新闻稿件的特征之二:新闻事件具有典型性特征。

– 大家都在做同样的工作,谁做得好,谁就是典型。– 谁做了大家都想做但基本上都没做好的事情,谁就是典型。– 谁做了与当前的宣传教育主题有着密切关联的事情,也可以作为特殊情况,成为一个特定时间段的典型。

Page 4: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新闻稿件的特征之三:新闻事件具有指导性特征。– 与新闻事件的典型性特征相比,新闻事件的指导性特征既需要具有典型性特征,还要具有可推广、借鉴的特征。也就是说,指导性特征是建立在典型性特征之上,并高于典型性特征。

新闻稿件的特征之四:新闻事件具有焦点性特征。– 任何优秀的新闻稿件,都肯定有焦点性特征的存在。焦点性特征明显的稿件,是所有新闻媒体所追寻的稿件。

上述四个特征可以独立存在,即只要拥有其中一个特征,就是一篇完整意义的新闻稿件;也可以二个特征或三四个特征同时存在,同时存在的特征越多,新闻稿件的价值就越高。

Page 5: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新闻的 5 个要素: 5W1H——5W:When、Where、Who、Why、What 1H:How 何时、何地、何人、何故、何事以及怎样 报道要具有客观性,一般以第三人称来讲述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要做到客观地陈述。 报道具有时效性,事件结束,必须立刻完成新闻稿件,特别是会议的稿件。 报道的注意点:校园新闻必须注重领导的称谓、以及职务职称(特别不能把名字或职称写错)(举例“胡金涛”、“温家室”)。 报道具有多样性,鼓励大家创新。

Page 6: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新闻报道的注意事项: ◆ 会议报道要认真记录领导讲话重点,再高度提炼归纳总结,尽可能做到最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最多的内容。 ◆ 体育报道,注意用专业术语,多关注精彩赛点。 ◆ 其他活动报道要清楚整个流程以及现场嘉宾。 ◆ 有些稿件必须写得有气势,如广播操、校运会的开场稿件。 ◇◇在活动结束后,可以适当进行一些采访活动,增添自己报道的亮点。

Page 7: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1 、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 什么叫新闻敏感或新闻触角呢?简言之,它就是新闻工作者识别新闻的敏锐能力。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别人不能看出它是新闻,而你却一下就能识别它是新闻,这就是新闻敏感。没有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很难写出一篇像样的新闻稿。 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就能够当事情还在“风起于清萍之末”时,就敏感地察觉到它,并预见它的去向,从而比较得心应手地写出一篇新闻稿。 具有了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不会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会兴奋地发现“生活处处皆新闻了”。 2 、对学校工作既能“跳进”又能“跳出” 跳进:全面了解和熟悉学校、学院和班级各项工作和活动 跳出:跳出自己学校、学院、班级的圈子,在一个新的高度和更大的范围去看待学生工作和活动 跳进是为了深入了解要采写的新闻内容,跳出是为了更准确的把握要采写新闻的主题和挖掘新闻的意义。 3 、锤炼新闻写作基本功 这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基础,因为我们的大多数学生记者都不是专业出身,所以要强调这一点。大家要掌握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基本的写作技巧,通过自学都可以掌握。 开始写稿的时候,可以先找一些类似的稿件模仿,熟悉了,就可以自如的去表现。 勤写勤练勤看,相信大家一定提高很快。

二、透过校园观天下

Page 8: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校园新闻的发现: 1 、国家当前教育热点在学校工作中的体现; 2 、社会热点和学校活动的有机结合; 3 、学校工作要点和宣传重点 4 、各类节日和纪念日 5 、学校重要活动 6 、学校典型人物 7 、学校的典型管理模式 8 、学校的典型教学模式、教学成果举例:《当手机在课堂上响起》《走读生游离校园文化外》《勤工俭学竞聘上岗》《论文抄袭》《高高的剩饭堆》

Page 9: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三、五分采访五分写 很多人都说,新闻作品是“七分采访三分写”,认为采访比写作更重要。但实际上,写作同样重要。写作是个苦力活,往往要挑灯夜战,苦思冥想。这功夫一点也不亚于采访,所以我认为,写作和采访同等重要。就像一个厨师,买菜回来,没有好的手艺,也做不出美味佳肴来。 在采访中要注意重要的 4 点:观察、访问、思考和记录(简称:看、听、记、问)。我们身边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可能成为一个新闻线索,作为一名记者,要时刻做有心人,否则很难发现。综合来看,记者应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当得到了线索,首先分析它的新闻价值,确定采访去向、主动出击,占取优势权。到达新闻现场时,找好位置、用心观察、用心去看。

Page 10: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在采访时一定要多听多问,访问的内容具有广泛性的特点,通常,记者能由一个问题而引导出很多问题,“深挖”出的新闻想必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拿笔和本做记录,这是为后面写作打“基础”,当然,一支录音笔也是必不可少的,它能更客观、准确的记录采访内容。总之,记者在采访时,一定要做到多听、多看、多问,让自己的访问内容越丰富越好。采访就像“搜集”做饭的材料一样,材料“搜集”的越多,选择性就越多,最后,做出来的饭菜就会越丰盛。 搜集到“丰富”的材料后,就考验厨师的手艺了,我们要用简而精的语言把新闻做出来。在写作上,用事实说话,这是每个记者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模式上要注意新闻的 5 要素是必不可缺,同时标题要有噱头,才有吸引力。以我自己的经验来看,想写好一篇新闻稿子,首先,要有很好的文字功底。写完一篇新闻后,如果时间有限,应当把文章反复读几遍,查看内容的字词是否需要修改,能否经得起读者们的“检验”;其次,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写新闻的结构(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式、逻辑关系式等),在以后的新闻写作上能得心应手。

Page 11: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四、上天入地三贴近 新闻宣传肩负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任务,所谓“上天入地”,这就要求我们吃透上头,吃透下头,否则新闻就是无本之末,无源之水。 吃透两头 -吃透“上头”是指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地方党委的政策指示精神;吃透“下头”是指掌握丰富的实际情况。中央的重要决策方向、重要会议精神,我们都要胸有成竹,在具体的采访中,对照落实。 “ 心入”与“身入”,就是采访既要形体深入,更要思想深入。所谓“身入”,就是要到新闻现场去,到群众中去,脚底板下出新闻;所谓“心入”,就是要深入到事物内部去,弄清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抓住特点和本质,找出规律性。 校园新闻,就是要贴近校园生活、贴近专业行业、贴近老师学生。举例: 《山谷传音报民生》,第一时间引入十七大报告关注民生思想。 《舞动思想的杠杆》,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如何在基层“落地”? “《 新中国让我活了第二个 60岁”》,新中国成立 60年取得的成就,如此宏达的主题如何展现?选取一个人,见证前后 60年,独一无二。

Page 12: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Page 13: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舞 动 思 想 的 杠 杆——大会战胜利促进东巴凤走科学发展道路广西日报记者 周仕兴

公路 · 思路 “开门见山山清水秀,在家赚钱钱途无量。” 东兰县巴拉村女青年黄小燕家门楣上,贴着一副崭新的对联。午饭后,黄小燕坐在门前,娴熟地刺起绣来。她边刺边哼着山歌,快乐的音符在手指和针线间穿梭。 黄小燕是东巴凤数千名“在家里打工”的青年之一。两年前,村里通了公路,乘着班车,大胆的黄小燕第一次进城,到广东“闯世界”。 后来,她和老板达成协议,把原材料带回来,与村民一道“在家里打工”:每月准时让班车把刺好的绣带去,便可到邮局领“工资”。 现在,邻村的女青年利用茶余饭后在家刺绣,每月便可挣六七百元。其他群众或种桑养蚕,或自由经商,昔日满面尘灰的“庄稼人”,成了手不粘泥的“养蚕户”、“小老板”。 “路不通,所以闭塞;闭塞,必然落后!”谈起大会战带来的直接效益,东兰县委书记廖昌军说:“有路就有新观念!”公路犹如思路。公路畅通,思路也就宽阔了。 大会战不仅仅给东巴凤修了几条公路,更是创造了一个发展的新支点,东巴凤人在轰轰烈烈的战役中,挥舞起科学发展的杠杆,再次撬动这红土地。 凤山县长峒乡,原居住在金沟洞屯的杨柳燕有一个梦:离开弄场,住上楼房。 这梦想,一梦就是30多年。 除了经济的限制,更有丈夫观念的守旧。 2003年,大会战的号角吹响,杨柳燕坐不住了。她费尽心思,“打通”了丈夫的“思路”,夫妇俩携子女一起,到工地做工,同时,承包几百亩油茶林。苦心劳作一年多,掘到了“第一桶金”。有了资金,梦想便触手可及。去年10月,他们掀翻了破旧的泥墙瓦房,沿着只能落脚的羊肠石阶,举家迁到公路边,建起了3层小楼。 “如果没有公路,我们肯定还蜗居在山 里!”杨柳燕略显皱纹的脸上,绽放出满腔青春的欢乐。住进新房,这一家并没有躺在温床上歇息,而是在思考长远的发展之计。她们把原有的坡地都退耕还林,还承包了200多亩八角林,两个儿子都到沿海“淘金”,年收入可达五六万元。 毋庸置疑,是这场告慰先烈、强县富民的大会战,使杨柳燕家一朝梦圆!似曾相识“燕”归来。今日东巴凤,处处都是黄小燕、杨柳燕。 今日东巴凤,不管从群众到领导,都树立起了科学的发展观,在积极探寻一条适合自身长久发展的道路。 过去,由于路不通,招商引资对远居深山的东巴凤来说,无异于“痴人说梦”。然而,随着大会战的胜利,一个个“梦”正向老区人民阔步走来。 观念一变天地宽。近两年来,三县的发展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招商引资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2004年至今,三县共签订项目323个,总投资339692万元。 如今,河丰药业、花神缫丝等落户东兰,宏宇木业、润达制药等进入凤山,培元神酒厂、建邦公司等长驻巴马,它们带来了巨资,更带来了先进的理念,为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据统计,2004年,东巴凤三县GDP分别达69349万元、79210万元、48279万元,分别比会战前增长41.68%、26.6%、49.52%。 水贵 ·水柜 原先,东巴凤缺水!在这里,滴水贵如油!“送礼要送自来水!”前几年,当某保健品广告家喻户晓的时候,东巴凤群众中也流行着一句具有本地特色的“送礼广告”。 凤山县不少领导就送过这样的“礼”。 县委书记韦善国说,2002年以前,他每次下乡,都是“车马出动,水桶随行”——吉普车的后排位置,铁定要“坐”着几桶水,作为送给当地干群的“见面礼”。

Page 14: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当年东巴凤,翻山越岭去挑水,是村民每天必修的“晨练课”。他们恨不能将一盆水当几盆用:先洗菜,然后洗脸,再洗脚,最后还给牲畜喝。在一些地方,牲畜难以忍受饥渴,只好被活活“渴死”。饮水难,成了困扰东巴凤人民生活,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千年之痛”。 “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东巴凤人的骨子里,始终流淌着一股不服输的豪气。他们竭力冲出思想的樊篱,想尽办法解决饮水难题。 历史的标尺刻在1996年。凤山县中亭乡顶沙屯,村民曾贵芳“发明”了广西第一个“地头水柜”。这个后来被称为“导弹发射基地”的水柜,立即如放卫星一般,冲出这个小小石山 ,走向广西!曾贵芳捧着水欢呼,顶沙人喝着水欢呼!然而,欢喜过后是忧愁。建一个地头水柜,对东巴凤许多普通家庭来说,并非易事。 2003年,大会战如一阵春雷,响彻东巴凤—一场千载难逢的及时雨,滋润了龟裂的土地:党委、政府大力出资,与群众“合建”水柜。 现在的东巴凤,早已被凿得遍地是“洞”——大会战加扶贫攻坚时所建的水柜,共达63733个,密密麻麻、星罗棋布,把大石山点缀成一幅彩色壮锦。 有了“就在地头的水池”,东巴凤农业告别了“等天靠天、丰歉不稳”的历史,实现了变一年一熟为一年多熟,变干旱地区为“鱼米之乡”的耕作变革。 据统计,有地头水柜灌溉的田地,粮食平均亩产量要比种植旱地作物高出2倍以上。同时,地头水柜还为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大搞农业综合开发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透过四季常“留”的“自留水”,东巴凤人看到了希望。一个山绿鸟栖、水秀鱼跃的东巴凤,正向世人展示着她亮丽的色彩。 东巴凤人赞叹:地头水柜是集丰收、致富和生态为一体的“多功能柜”。 沼气 ·朝气 “猪粪遍地,垃圾堆积,苍蝇成群,臭气熏天。”巴马练乡村同贺屯队长黄猛,以这16个字,描述3年前的同贺屯。 7月10日,记者来到这里,只见楼房鳞次栉比,路面洁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这分明是一座可以触摸的小城!追寻变化的根源,屋后那一排沼气池,便是不可替代的“无名功臣”。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同贺屯和其他村屯并无两样,通俗说,就是“脏、乱、差”。 一些“见过世面”的同贺人思考:“城市规划”这个时髦词,可否也用于“农村规划”?同贺人敢想敢做。几年后,他们在原先混乱无序的地基上,建起了一栋栋规划整齐、设计漂亮的小洋楼。然而,环境卫生并没有得到根治。“脏、乱、差”又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 沼气池建设,“一池五改”,即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建设生态家园。大会战开始后,关于沼气池的宣传让同贺人眼睛一亮。 “统一规划,分户管理!”同贺人善于创新。“沼气池建设不能走老模式!”技术员李康费尽心思,发明出一种椭圆型“盖中盖”式沼气池,可以自动排渣,外观漂亮而精致。 同贺人在屋后统一建起了23个沼气池群。验收时,被专家称为“全国少见的艺术品”。 随着大会战的告捷,东巴凤已建成沼气池88658个,入户率达69.66%,覆盖37个乡镇8万多农户近40万人。 而两年前,许多村民没想到,小小沼气池,发挥的效用如此巨大。“方便家用,只是其一。”巴马县委书记徐贵掰着手指,数列出它带来的一系列“连锁效应”:“五改”必将带来环境卫生的改变;维持沼气池运转,必然促使村民养猪,增加了收入;不用砍柴烧火,既减少了村民的劳动量,又改进了生态环境……乱砍滥伐,是东巴凤千年难治的“顽疾”。森林覆盖率本来就不高的大石山区,在刀斧的挥舞下,石漠化越来越严重。封山育林叫了多少年,仍为一场空谈。 然而,自从沼气池进家入户后,效果很快便立竿见影——曾经光秃秃的石山,如今已焕发出盎然的生机。东兰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4.9%,凤山也达到了40%。“开门见山山清水秀”,是对今日东巴凤最确切的阐释。 作为大会战项目,退耕还林在促进东巴凤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也促使农村产业结构实现了历史性的调整。 前年,东兰县三石镇村民韦运存把仅有的6亩地全退了。政府在8年内,每亩补贴300斤粮食,解决了吃饭之忧。现在,韦运存一边护理喜树,一边养蚕、养猪,逐年递增的收入,让他惊喜不已。 退耕还林以优化农村产业为载体,大力引进深加工企业,三县各自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而农户,始终是每一条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家园”,在东巴凤得到了深刻实践。 “沼气充满朝气,生态带来福气。”《农村沼气池宣传单》上这句话,一点也不假!

Page 15: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Page 16: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五、娓娓故事情道来 在人们通常的意识里 , 新闻报道和故事完全是两回事。其实 , 优秀的新闻报道就应当是生动的故事。换句话说 ,如果用讲故事的方式写新闻报道 ,那么新闻报道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死板、生硬、单调、枯燥的毛病 ,变得吸引人 ,打动人 ,感染人 ,从而易于传播 ,更收功效。

尤其是新闻宣传不要咄咄逼人,不要动不动就是喊口号、教育读者,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故事,潜移默化地传播你的思想。这就要讲好你的故事。作者就像编剧一样,把故事构思构架好,展现给观众(读者)。

这里所说的“讲故事” , 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 : 一是故事性 , 二是故事结构 , 三是故事教益。 文似看山不喜平。要充分运用吸引人的元素。让故事变得更耐读。一般几个元素:   (1)稀奇——闻所未闻 ,罕见。   (2) 新鲜——鲜为人知 , 耳目一新。   (3)神秘——有悬念 ,牵动人的好奇心。   (4)戏剧性冲突——人们关心结局 , 具有较高关注度。   (5) 时间——两个极端 : 越远越好 , 越近越好。   (6)范围——这事到底有多大 ? 在什么地方发生的 ? 有什么样的影响 ?   (7)变化——怎样了 ? 后来怎样了 ?   (8) 动感——静止的故事不受欢迎 ,受欢迎的是对立元素轮番出现 ,形成交锋的动感。   (9) 名人评论——借名人之口说事 ,利用名人效应。   (10) 人性展示——所有的被称为伟大的故事 , 都来自伟大的创意 , 而几乎在所有的伟大的故事创意中 ,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示。

Page 17: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运用文字魅力叙述好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写新闻报道 , 还要强调运用文字的魅力来叙述好故事这个问题。讲故事 ,进入、展开、描述、收拢等技巧是重要的 , 但语法、文法、逻辑、修辞等文字的基本方面也不能忽视。 1. 具体。不要大而化之地用模糊语言 , 多用实在的具体的让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   2. 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动词使人不感到枯燥 ,形容词使人对新闻产生疑虑。   3. 简洁。单刀直入 ,开门见山 , 不拖泥带水 , 不节外生枝。读者问的是时间 ,你不用告诉他钟表制作的原理。   4.描写。最能展示作者的才华 ,使故事变得生动有趣。   5.交谈感。作者给读者的感觉是个别聊天 ,而不是在体育馆里听演讲。   6.连贯性。故事要顺畅 , 一气呵成 , 不阻梗 , 不中断人的兴趣。为此 , 就要解决三个问题 : 一是过渡段落 , 写好转折和过渡。二是交代来历出处 , 以证实信息的可靠性。三是解释说明 , 不让读者纳闷和产生困惑。   7.数据的运用技巧。彻底改造数据 ,让数据多一些形象 ,少一些抽象 , 多一些简洁明快 ,少一些腹中计算。如果数据的具体信息不是特别重要 , 可以变成概数 :“2613115美元”不如“ 260万美元”简单清楚。如果某件事物“增长了 36.8%”, 不如说“增长幅度超过了三分之一”。如果是“增长了 98%”, 不如说“几乎翻番”。还可以提供一个参照对象 ,让数字更形象 ,更一目了然。比如说一顿饭吃了多少钱、一辆小轿车更换花了多少公款不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 用农民的口吻说“一顿饭一头牛 ,屁股下面一栋楼”就不同了,还有诸如“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大病拖小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等等。这就是换个说法 , 用比喻和常识代替枯燥的数字 ,叫做形象性替代。

Page 18: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Page 19: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Page 20: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六、文章好坏题一半 标题是文章的脸蛋、眼睛。我们看一个人,首先看脸,看眼,第一印象很重要。现在是“读图时代”,“读题时代”,将心比心,我们拿来一份报纸,首先看标题,标题吸引不了你,就不会再往下看。即便文章内容再精彩,也是妄谈。所以,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脸蛋,是名片,写好一篇文章,首先要精心雕琢好标题,不仅对写作有直接作用,更能为你这篇文章吸引更多读者打“招牌”。 一忌“先写文章再写标题”。标题决定文章的主题思想,可以有一个大致的设想,再展开行文,否则会很散,没有方向。当然标题也不可能一次拟定,文章是改出来的,最后再慢慢修改雕琢。 二忌“千篇一律的标题”。标题和文章,要有对应性、惟一性。这篇文章的标题,不能用于另一篇文章,“牛头马嘴”。我们再报纸上,经常有的文章标题,放之四海皆准,比如写青年,就是《青春在基层闪光》;写老师,就是《托起山里的希望》,这样太大众化,也使得你的文章大众化,流于平凡。

Page 21: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Page 22: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 热 爱 生 命 的 , 举 起 手 来 ! ”——全国残运会冠军、贫困大学生方宏川的人生轨迹广西日报记者 周仕兴(刊发于《中国妇女报》)

    " 会回答问题的,请举手! "     休学半年后返校第一课,方宏川举起右手,老师傻眼了,同学们的目光齐刷刷扫射过来。 好奇,惊讶,同情……各种眼神交织在一起,方宏川的手微微一缩。可当目光转移向另一只手时,他又把手举得更高了。 这是一双与众不同的手 --- 一双没有手掌的 "小锤子 " 。 13年前,小学课堂上这一幕,方宏川至今仍历历在目。但此后,这双手一举起,就再没退缩过。 方宏川举起的,是一种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人生心态。 命运改变 有时候,人生的转变,就在一瞬间。 那是1993年冬的一个傍晚,方宏川走在放学的路上,边走边掏出中午捡到的两个 "圆宝 " ,把玩着朝家门走去。 快乐的方宏川哪里知道,那可是两枚猎炮啊!就在离家门只有几米的时候,意外发生了!随着 "嘭 " 的一声,眼前,一片漆黑……     醒来时,他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双掌,被截掉了 --这个年仅10岁的孩子,凝望着纱布包裹的双手,傻了! 伤痛和悔恨,死一般压在方宏川幼小的心上。 悲伤和绝望,伴着幼小的心度过了一个永远难忘的春节。 随着伤口慢慢痊愈,方宏川一下子从小朋友回到了 "小小朋友 "-- 生活自理,又从零开始。 首先就是吃饭难题。在母亲的帮助下,他用胶带把调羹和手腕绑在一起,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终于学会了自己吃饭。 然而,对一个失去双掌的孩子来说,最大的难题莫过于写字。亲朋好友无不扼腕叹息, "这书,恐怕是读不成了…… "     方宏川不愿,方宏川不信!     " 能吃饭,为什么不能写字! " 他以同样的方式,用胶带把笔绑在手腕上,学起了写字。 一次又一次,一天又一天……方宏川真的学会了写字,他真的又回到了久违的课堂! 小学时,学校离家近,方宏川在父母的照料下顺利读完了小学。但升初中时, 父母犹豫了,他们怎么忍心让孩子独自远行?     "手都没了,不读书今后还能做什么! "小方宏川说不出大道理,但就凭这一点,他把父母说服了。 然而,升初中后,一切都得自理,生活难度更大了。 洗衣服就是一大难题。 但方宏川不服输。 从入学开始,他就学着用手腕洗衣服,但要知道,被截掉的疤痕处可是 "细皮嫩肉 "啊!一件衣服洗下来,两手腕已脱皮了,那火辣辣的疼,刻骨铭心。 一次次脱皮,一次次起茧,衣服终于洗得 " 得心应手 " 了。此后每次回家,他还将父母的脏衣物包揽下来。 学会洗衣、淘米、刷牙……渐渐地,方宏川和正常人一样,过上了生活自理的日子。 改变命运 正如方宏川说的, "手都没了,不读书今后还能做什么! "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对这句话的体会更深了。    

中学时的方宏川说: "手都没了,不好好读书今后还能做什么! "    " 读书 "--" 好好读书 " ,两字之差,既是方宏川对知识的孜孜渴求,更是他对生命的万般珍爱。 初中3年,方宏川始终乐观向上、勤奋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被视为重点高中的苗子。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很残酷。中考时,因为手不灵便,方宏川体育分数过低,与重点高中失之交臂。 方宏川很遗憾,但没气馁。 那个伤情的9月,他独自一人卷起被子,来到一所普通高中。 高中3年,影子似乎是方宏川唯一的伴侣,但他无怨。他说, "如果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气馁!在苦恼时须要镇静,那快乐的日子,相信吧,定会来临…… "    普希金的《如果生活欺骗了你》,成了方宏川的座右铭。 果然, "镇静 "3年后, "快乐之日 "如约到来 -- 在这所几乎没有出过本科生的高中,一个失去双掌的残疾人,以优秀的成绩跨进了广西工学院的大门。 方宏川,创造了一个奇迹! 创造奇迹的方宏川说,路途虽艰辛,但每一步都坚定了心中的信念:没有什么不可以! 从中考体育不合格到成为优秀运动员,又是他实践这一信念的最好佐证。 一次,方宏川到县残联去换《残疾证》。闲聊中,得知有关招考残疾人运动员的信息。 多次在校运动会上获得名次的方宏川,大胆自我推荐。 几天后,残联工作人员找上门,叫他去参加体能测试。400米跑下来,大家兴奋得竖起拇指:回去多锻炼,争取在全国赛上拿名次! 再后来,方宏川参加了广西残疾人田径队集训,备战第6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 两个月的汗水没白流,运动会上,方宏川一鸣惊人:不仅获得了多项冠亚军, 还打破了男子T45级400米全国纪录和世界纪录。 方宏川举起胜利的双手,再一次让世人刮目相看! 心向未来 步入大学校园,方宏川的人生掀开了全新一页。 但作为大学生运动员,既要学习,又要参加高强度的日常训练,健全人尚难以应付,更何况是失去双掌的方宏川。 一学期下来,他整整瘦了一圈。 父母心疼,劝孩子放弃训练。但他说: "那么好的机会,跑掉了,可惜! "     为不影响学习,训练基本安排在课余,每天从课堂到运动场,两点一线,一线两点,时间排得满满当当 --空闲,越来越奢侈。 方宏川的大学,就这样在训练和学习之间忙碌奔波。 有人劝方宏川,即使学业差些,你还是很出色的,何苦这么折腾自己?也有人 "警告 " 他,再这样下去,你连大学的浪漫是啥都不懂了……    面对友善,他浅浅一笑: "我,注定要比别人付出得多。 "     其实,没有什么是注定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大学3年,方宏川学习优秀,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专业奖学金;体育方面, 更是捷报频传:两次参加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一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取得了4个第一,一次打破世界纪录,两次刷新全国纪录……    捧着成绩,方宏川举起残缺的双手,感慨万千。 面对荣誉,方宏川举起健壮的双手,安之若素。 当一切归于平静,方宏川依旧过着拮据的生活。紧张的学习和训练之余,他还参加学校的勤工俭学,以补贴日常开支。 因为在他身后,有一个承载着重负的家庭:一个弟弟在读大专,两个弟妹在上中学。父母微薄的收入,早已力不从心。 唯让方宏川欣慰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上大学后,他再没花家里一分钱。 但方宏川不满足,他盼望着毕业早点到来。他坚信 --" 有了工作,一切都会更好!

Page 23: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七、首尾呼应成一体 开头 , 亦即导语 ,非常重要。写新闻报道 , 必须写好导语 ,寥寥数语 , 就要吸引读者 ,给读者一个必须阅读下去的理由。吸引人的导语 , 可以是重要的信息 , 给人以冲击或震撼 ; 也可以是文笔优美的描写 ,让读者觉得阅读是一种享受 ,希望继续得到更多的享受 ;而最好是神秘的悬念的牵引 , 是谁 ? 在哪里 ? 为什么 ? 怎么啦 ?非要看到底 ,弄个究竟不可。西方新闻界有人研究 , 在众多的吸引人的导语中 , 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 :神秘。此外 ,导语吸引人的方式还有一些 , 比如 : 新鲜的引语、名人的评论、惊人的数字、生动的描写、反差大的对比等。当然还可以大胆地推陈出新 , 但要记住 : 简洁、准确、紧扣主题。

结尾也很重要 ,古人有“虎头、猪肚、豹尾”之说 ,豹子尾巴 ,刚劲有力。结尾不外三种类型 : 一是前后呼应型。提醒读者 , 记住故事的中心思想或者关键元素。但这种提醒最好是间接、隐蔽、巧妙进行 , 不要生硬地说教。可以通过使用一些非事实性证据——象征、情感回应、观察后的评论甚至还有诗歌片断等浸润读者。二是展望未来型。故事的主体中 ,我们通常强调的是那些正在发生着的事情 ,而不是那些将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 ,这些看起来在故事中没有太大用处的推测和展望 ,往往能够成为结尾处发人深思的好材料。它可以帮助读者加深对故事的印象。三是深化拓展型。故事已经突出了报道重点 ,结尾通过介绍给读者一些值得深思的新东西 ,让他们的视野在瞬间扩大。从而扩大故事的影响力 , 深化故事的意义 ,令人回味无穷。

Page 24: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举例一:《折翅亦做凌云雁》,开头,展现画面: 1995年 9月 1日,开学第一天。   残疾教师阮文凭拄着拐杖,沿 33 道螺旋式盘山石阶蹒跚爬行。常人 1小时的路程,他用了 8小时,来到凌云县海拔最高的瑶族教学点——下甲乡河洲村弄怀小学。   眼前的校舍,残垣断壁,瓦片翻飞,横梁腐裂,缺门少窗;教室杂草齐腰,蛛网纵横密布,桌凳缺胳膊少腿——学生,一个都没有;学校,已停办 4年。   困难,重重的困难,像一副沉重的担子,压在阮文凭肩上。很难想象,瘫软无力的双腿,如何支撑这一重担…… 结尾,给人期待:即将告别时,阮文凭透露了另一个温馨的“秘密”:城里的壮家姑娘陆兰怀着感动而来,担起部分教学任务,并促成了一段美好姻缘。 12月 30日,他们将在学校举行婚礼。 这也为我们的“续集”埋下了伏笔,后续报道《连接城乡的红线》 举例二: 《一位异国友人的苗山涅槃》,开头“一位以毕生精力扶助 5775 名苗山贫困儿童的异国友人,在圣诞节前写就了一曲令人惋惜的生命绝唱”,……… 结尾“一个人是有国籍的,而爱无国界。   如一位天使,她从遥远的异国他乡,跋涉万里,用足迹把爱洒遍苗山。   如一道彩虹,她将民族文化之桥架在苗山与世界之间,完成使命后悄然离去。   方—芳——   一个铭刻在苗乡人民心坎上的名字,一个纯粹而无私的异国友人,她在大苗山得到永生。”升华了文章主题思想。 举例三:《山谷传音报民生》 开头先声夺人: "喂,喂,喂…… "     杨万宗正襟危坐,拍了拍话筒,轻喊几声。手中的报纸微微抖动,然后又清了清嗓子:     "各位农友,下面讲一讲十七大关于我们农村的内容…… "      在容县容西乡祖立村立垌屯,这个声音,全村人早已耳熟能详。不仅如此,远近十里八乡,大喇叭声音所及之处,无人不晓。 从 1984年起,这个声音一直在这片乡土上空回荡,从未间断。略有不同的是,声音质感由洪亮渐渐变得沙哑。 现已年近花甲的杨万宗,一个在家里义办广播室的普通农民。 23年来,他用声音奏响了一曲乡村和谐乐章。 结尾意犹未尽:连通大山内外的声音,声声不息。

Page 25: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八、抓住特色写精华 新闻通讯,尤其是人物通讯,我们现在写作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只把他的业绩写出来,采访到很多故事,但找不到这些故事和这个人的个性有何关联。我们不是在表现个性,而是罗列事迹,写成人物传记,高大全,假大空。 我们之所以写这个人,往往是因为这个人身上的某种个性吸引我们,成功也罢,失败也罢,或者这个人做出某种非同寻常的事也罢,都和这个人的个性有关。一个人一生做很多事情,而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向的事并不是很多,记者在采访中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多事情我们采访到了,哪些事情能进入我们文中,大有讲究。

一个人在重大关口所做出的选择最能体现这个人的个性。就拿一些创业英雄来说,之所以做成功,恰恰是这个人的个性决定的,是他和别人不一样的个性在起作用。  每人的性格都很复杂,有矛盾。每个人都有一个很朴素的底色。在有限的篇幅里,要能抓住这个人的底色展开。 写人物就是要突出人物的某个侧面。他在哪一方面做出的成就,甚至可以写一双手、一条腿。 举例一:《一双手的力量》 举例二:《一条腿,站起不屈信念》 举例三: 《一个人的长征》

Page 26: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Page 27: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Page 28: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Page 29: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蓝 云 礼 赞本报记者 周仕兴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身为山里人,谁人不识云?看云识天气,预知雨或晴。  更有一朵“云”,是山里人的一片天,为乡亲们送来及时雨。守护健康,解除病痛,“云”到之处,阴霾顿消。  “人民健康好卫士”、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蓝云,弃教从医 10余载,坚守深山,救死扶伤,至死不渝,被誉为瑶乡“生命守护神”。  祥 云

   瑶乡大化,最偏乡村——板升乡弄丛村。这里千山万 ,乱石成堆,交通闭塞,发展滞后,世代贫穷。   1988年,蓝云高中毕业,成为一名代课教师。同为山里人,他期望用知识,改变山村贫穷面貌。  然而,教学之外,目睹山区百姓备受病痛折磨,有的还丧失了宝贵生命,蓝云感同身受、心潮难平。  于是,教书之余,他自学医术,随后到都安卫校进修 3年,取得行医资格证。   2000年 8月,蓝云改行,弃教从医。  从此,深山有了自己的医生。  半路出家,蓝云倍加用心。他刻苦钻研医术,时刻把群众健康挂在心上,不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他翻山越岭,走村串户,以精湛医术、高尚医德,赢得乡亲们的尊敬。  可惜,命运弄人。 2006年,蓝云患上鼻咽癌,且日趋严重。  昔日救人,今日自救。蓝云四处寻医,倾家荡产,家徒四壁。  村民捐款相助,政府免费治疗……即便各界爱心接力,仍未战胜死神。 2011年 5月,蓝云不幸离世。  他的离去,给瑶乡留下无尽遗憾,人们有感而发,创作一首《祥云》,传唱他的精神:  你是一朵祥云,飘在瑶家的乡村,化作滴滴甘露,滋润远近乡邻;你是一朵祥云,呵护每个亲人,你是白衣天使,温暖每一颗心……    白 云

  一袭大褂,白衣在身,使命在心。  蓝云背上药箱,行走乡里,把所学知识,全部献给乡亲。他像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不分昼夜,随叫随到,马不停蹄。  一天深夜,农妇夏美娥身体不适,摸黑从抽屉里找一瓶药喝下。一会儿便上吐下泻,昏迷不醒,鼻青脸肿,情况危急。  蓝云赶到,打开抽屉,发现半瓶甲胺磷。  他立即呼叫救护车,一边输液,一边转移。跑步行进 3 个小时, 20 多公里,才把病人抬到在公路边等候的救护车上。   

Page 30: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第二天,夏美娥脱险获救。  村民蒲亨世的女儿出生不久,突患重病,高烧昏迷,奄奄一息。夫妇俩惊慌失措,看都不敢看,村里人劝他们弃之荒野。  爷爷于心不忍,一大早背着孙女,找到蓝云。  蓝云一看,孩子眼睛紧闭,呼吸微弱。他立即采取措施,紧急抢救。一天到晚,直至凌晨,女婴终于哭出声来。  百般焦急的爷爷喜极而泣,泣不成声。  白衣天使,救死扶伤,处处撒播爱心。对于蓝云,这是职业习惯,更是一种本能反应。  去年 10月的一天,上丛屯葛奶奶 3岁孙子癫痫发作,突然昏迷倒地,口吐白沫,全身痉挛。  孩子送到诊所,蓝云稍作检查——掐人中、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没过多久,孩子苏醒了。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瑶乡弄场里、乡道上,处处留下蓝云的脚印。他 10年跋涉,救人无数,如一朵白云,用洁白无瑕的心,呵护每一个生命。 浮 云

   群众健康,蓝云看得比生命还重;身外名利,他看得比浮云还轻。  方圆十里,独家诊所,蓝云并未趁机赚钱,而是坚持微利经营。对困难群众,他常免费诊治,不计得失。  多年来,他的诊所每月仅有六七百元收入,再无其他经济来源。   2007年,他病情加重,连续几次放疗,花费数万元。高额医疗费用,使家里债台高筑。  “村民那么信任我,我的病万一治不好,今后他们找谁看病?”苦思冥想,蓝云不顾家贫子幼,决定让妻子去学医,准备“接班”。  家人和乡亲获知,都不赞成,也不愿借钱给他。更有甚者,传一些闲言杂语,担心他的妻子到外面后远走高飞。   知妻莫如夫,患难见真情。  蓝云丝毫未动摇。他终以治病为名,借钱送妻到卫校就读。  妻子在校学习,也放心不下家里;每隔两周,都回家探亲。  一有机会,蓝云就带妻子下乡,向乡亲们推介:“她比我学得还全面,今后你们可以放心让她看病。”  渐渐地,大伙接受了蓝云妻子。  然而,由于借钱送妻读书,延误了治病。   2009年 7月,妻子学成归来时,蓝云已病入膏肓。  “有你接班,我就放心了!”蓝云像是卸下重担,满脸欣慰,一声叹息。  如今,妻子背上药箱,行走在丈夫走过的乡村小路上。  他健在时,夫唱妇随;他走后,妻承夫业——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感动?  蓝云回眸应笑慰,擎旗已有后来人。

Page 31: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九、旧饭炒出新香味 记者就是厨师。上一餐的“剩饭”,还能不能吃?怎么吃?俗话说“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其实也不然,味道当然是有的,但如果仅停留在和别人一样“嚼”,自然是味同嚼蜡,甚至令人反胃。如果再做精心加工,照样也美味可口。 在当前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独家新闻”已经很少了。很多采访,都是别人炒过的旧饭,多家媒体面对“同题作文”。每个记者都应该思考,如何在竞争中胜人一筹?这就要我们在构思写作上多下功夫,特别是勇于创新。要在构思和形式上创新。 举例一: 《一位孤儿特困生的感恩追问》,多家媒体报道后,如何整合资源,形成自己的文章?放在时代背景中去看这一新闻现象。 举例二: 《让恩德种子在童心中发芽》,商业性稿件,挖掘出新闻性。 再比如地震,那么多媒体涌进去,随处都是新闻素材,如何取舍?新华社《一位灾区校长的避险意识》。

Page 32: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Page 33: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让 恩 德 种 子 在 童 心 中 发 芽———广西首部少儿音乐电视系列片《孝敬父母高过天》诞生记本报记者 周仕兴

在庆祝第 30 个“世界儿歌日”的那天,历时半年精心打造,我区第一部少儿音乐电视系列片诞生了。   这部名为《孝敬父母高过天》的电视片,歌曲首首源自生活,歌词字字叩动心灵。   电视片一面世,业界人士一致首肯:它填补了我区乃至全国少儿歌曲市场的空白,堪称“精品”之作。 这部“精品”之作,引发了人们关于青少年教育问题的一些思考。   思考一:从“抱一抱,抱一抱,抱着妹妹上花轿”到“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以及自编自唱的“在我心中,老师最凶”……当这一系列流行歌曲和灰色童谣在青少年中流行,人们疑问:天真活泼的儿童,为何唱起了与年龄不相符的歌谣?   “喜欢儿歌吗?”“不喜欢。”“为什么?”“不好听。”   在一所小学,当记者问起与儿歌相关的问题时,孩子们一个劲儿地摇头,一个劲儿地说“不”。   “孩子道出了儿歌的尴尬局面。”著名作曲家、广西文联副主席傅磬说,儿童不唱儿歌,症结主要是创作者有心无力,儿歌市场萎靡不振。   儿歌缺席了,流行歌曲和灰色童谣自然就趁虚而入。 歌为心声。纯真烂漫的童心,岂能没有健康儿歌的滋润? 黄锡红,广西红黄蓝影视公司董事长,曾是一名小学教师,离开教坛多年来,一直心怀一份为孩子健康成长做点事的渴望。她认为,“德育教育,要潜移默化地走进孩子的心灵”。   “何不打造一批精品儿歌,把恩德良种播在童心中!”一个“大胆”的想法闪现出来。   黄锡红没想到,这个想法立即得到那么多人的关注:我区著名文艺工作者来了,关工委领导来了,亲朋好友来了……他们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一场阻击低俗歌曲和灰色童谣的“儿歌攻坚战”悄然在我区打响。   经过半年多的精雕细琢,以“爱祖国、爱父母”为核心主题的《孝敬父母高过天》终于问世。其中收录的歌曲,全部由广西本土著名词曲作家原创,每一首歌,都饱含着原汁原味的亲情体验。   为避免与青少年“脱节”,《孝敬父母高过天》完全从少儿的视角拍摄,融入鲜明的民族特色,音乐旋律优美、脍炙人口, MTV画面制作考究精美,给予孩子极大的想象空间。   歌曲走向校园后,立即在师生中激起了美丽的音符。南宁市北湖路小学音乐教师卢艳云感叹:“好久没有这么好的音乐‘教材’了!”学生林成辉更是抑制不住兴奋:“这些歌唱起来,亲切!就像在跟爸妈说心里话。”   《礼记 · 本论》云,“儿歌乃有声母乳,其入人也深,其化人也深”。   一首好的儿歌,能激发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引起人们对美好童年的回忆,伴随着一代代人健康地成长。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系研究生导师翁葵表示,《孝敬父母高过天》的适时推出,无疑为下一代送上了一份享用终生的精神食粮。   思考二:“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呕心沥血地付出,不少孩子却认为是天经地义,不仅不为所动,反而动辄对父母大动肝火,更有甚者把父母送上不归路……面对种种痛心疾首的迹象,人们疑惑:父母的心何以变得如此“可怜”?孩子的感恩之心哪去了?   “生日快乐!”   在孩子中,这样的祝福十分常见。但有多少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快乐”是建立在母亲的“痛苦”之上?   《孝敬父母高过天》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名小朋友在 6岁生日这天,并没有向父母亲索要礼物,而是亲手制作了一张精美贺卡送给父母,上面写着“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行动,是爱的表达。孩子知道,自己的生日就是妈妈的“受难日”——   “没有花蕊就没有鲜花,没有种子就不能发芽,我的生

Page 34: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命谁给予,我的爸爸妈妈;没有滋润就没有花果,没有浇灌就不能长大,我的成长谁养育,我的爸爸妈妈……”   悦耳动情的旋律,唱出了孩子对父母赋予生命的崇高敬意。一字一句,唤起的是沉淀于心灵深处的感恩之心。   生命、呵护、关爱……父母给予的太多太多,孩子能回报什么呢?   这组歌曲中,《我为妈妈做点啥》给出了答案 --- 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成了妈妈的“小帮手”:“我为妈妈做点啥?妈妈回家我给她把拖鞋拿;我为妈妈做点啥?妈妈做饭我去把饭桌擦……”   稚嫩的小手,小心翼翼递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笨拙地擦拭着爸妈的皮鞋,认真地收拾自己的房间……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早已让父母的心为之深情陶醉。   深奥道理不易懂,儿歌一唱心里明。孝敬父母并非要做什么惊天大事,孝心往往像湖光山色那样,映照于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间。   细细品味这组温馨的儿歌,原自治区副主席、现任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韦继松动情地说,“感恩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通过儿歌的传唱,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这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意义太大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份真挚感情的传承,一年年,一世世,一代代,就像永不凋零的花园,永远充满勃勃生机。 思考三:“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当越来越多的孩子盲目媚外,从嫌弃父母到嫌弃家乡,总认为外面的月亮比自家的圆,人们疑虑:我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何在?谁来建设我们的家乡?   在《孝敬父母高过天》中,收录了两首“孝敬父母”以外的歌曲:《有爱的地方》和《我们爱广西》。   但,这并不“偏题”。“爱家乡恰恰是感恩之心的升华,与孝敬父母一脉相承。”黄锡红感言,创业这些年,自己一直固守在家乡的怀抱,是因为“时刻被家乡的温情所包容”,那种幸福,无人能懂。   正如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脚下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家乡,是心灵的港湾;家乡,是有爱的地方。   伴着《有爱的地方》悠扬欢畅的旋律,镜头掠过充满生机的八桂田园,时间跨越变幻的春夏秋冬,一股醉人的暖流在心里黯然涌动 ---   “一脉山水两相望,一村一寨稻谷香,一字一句说乡音,一曲山歌到天亮,有爱的地方是家乡……”   孝心的升华,是爱国爱家。只有当一个人深爱着自己的家乡,才能树立起自信心和自豪感,才会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   歌曲《我们爱广西》的创作,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   “我们爱广西,广西很美丽,红红的木棉花,开在春风里;我们爱广西,山水四季绿,清清的漓江水,诗情又画意……”   透过声音和画面,孩子们游遍了广西的名山大川,不再“不识庐山真面目”,不再“身在福中不知福” -- 认识,是热爱的前提。   “优秀儿歌,是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文化养料,是孩子了解并认识这个世界的窗口,它承载着优秀的文化和道德观念,有助于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广西广播电影电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何丹说,《孝敬父母高过天》为孩子打开了一扇心灵之窗。

Page 35: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十、小处着眼亦出彩 什么是新闻?何处有新闻?这本是初学者关心的问题。但作为新闻从业者,也要常问自己。正如孔子说,“入鲍鱼之肆,久闻而不知其臭;入幽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除了一些突发的新闻,我们更多的时候和“新闻”朝夕相处,那么,如何在微妙之处发现新闻?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光。这就要求有细微之处,发现的眼光。 举例一: “《 我要看看厕所”》 举例二:《谁说不一样》 举例三:《农村变化“听”得见》 类似的例子还有《这两个字不能加》《取下神像挂地图》范敬宜的《两家子公社干部开始睡上安稳觉》《这堂课时闹着玩的》。

Page 36: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 我 要 看 看 厕 所 !”本报记者 周仕兴

骄阳炙烤,热浪翻滚。   5月 19日,隆安县南圩镇中心小学。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区域办主任辛格一行到此考察“关爱女童项目”实施情况。  “等等,我要看看厕所!”参观完校园建设,当汽车缓缓启动时,辛格跳下车。  “这一行字是什么意思?”辛格指着厕所墙壁上的一幅漫画问道。  “自觉养成文明卫生习惯。”翻译告诉她。  “很好!”辛格会意地笑了笑。“但是,不知道里面怎么样?进去看看。”她说着,径直走进了女生厕所。  辛格数了数,有十多个便池,她又扭了扭自动冲水阀,很灵活。从外到里,从里到外,每走到一个便池前,她都要下意识地低下头去,看池壁是否冲洗干净。  几分钟后,辛格从厕所走出来,脸上写满欣慰的笑容。她说,尽管这间厕所建得比较早,但卫生清洁,污水处理得当,便池数量也不少,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  当获知学校正在按新规格兴建一栋漂亮厕所时,辛格竖起大拇指:“ Very good !”  在隆安县几所农村小学考察过程中,厕所是辛格必看且细看的地方。当发现个别厕所清洁卫生做得不够时,她会委婉地向校长提出,敦促尽早解决;当发现有的女孩儿没有使用卫生纸时,她悄悄告诉校医,建议加强生理卫生教育……  辛格说,厕所问题可不是小事。中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发育的特殊时期,许多疾病的发生和流行,都与粪便、水池的处理不当极有关系。现在,世界许多城市里都建起了漂亮的厕所,但不少农村地区还连厕所都没有,这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些中小学把校舍建得很漂亮,厕所却常常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显然是不可取的。  “养成卫生习惯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从厕所卫生做起,是最起码的卫生观念。”辛格认为,关爱未成年人尤其是农村女孩的身心健康,卫生安全绝不可忽视。

Page 37: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谁 说 不 一 样 —— 2006年桂台大学生夏令营开营仪式侧记 广西日报记者 周仕兴

一样灿烂的笑容,一样激动的心情。 8 月22日,2006年桂台大学生夏令营在广西大学拉开帷幕。 “台大成立于1928年,西大也成立于1928年。两校都有相同悠久的历史。”在开营仪式上,台湾大学校长李嗣涔饶有兴致地说起西大和台大的相同之处。 “西大是广西最好的大学,台大也是台湾最好的大学。这点也是一样的。”李校长饱含激情,台下热烈地鼓掌。 “曾在大陆、香港、台湾主持农业工作的负责人李崇道、黄成达、何康,也都是西大的毕业生,而且是同班同学。”广西大学校长唐纪良如数家珍。 台大文学院大四女生徐子玉笑着问李校长:“为什么西大有这么多的高楼大厦,台大却很少?”李校长含笑不语。 “ 其实不止西大,广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群中,不知是谁说了一句话。 “对,对!”从吴圩国际机场出发,经过郊区、市区,一路上绿树成荫、高楼林立,台大农艺硕二的王映皓感叹:“广西比想像中美丽繁荣多了!” “此前以为只有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才有比较先进的技术,想不到南宁也有,而且发展得非常快!”参观完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和高新区,台大政治系一年级学生蔡宇薇感言“见了一回世面”。 “ 大家深入广西各地,看见公路两旁那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甘蔗林了吧?”唐校长说,“其实,有很多就是台湾品种啊!” “水果也是一样的?”李校长惊喜。 …… “ 再想想,还有什么共同点?”唐校长和李校长同时发问。 “ 大家一样是黄皮肤黑眼睛,一样是中国人!”台下,两校学生异口同声。 是啊!一样的气候,一样的植被,一样的锦绣河山。 一样的青春,一样的激情,一样的华夏儿女。 仪式末了,唐校长代表西大向台大赠送了不同寻常的礼物:绣球和壮锦。 一针一线,织进去的都是“一样的深情厚谊”。

Page 38: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04/24/23

农 村 变 化 “ 听 ” 得 见本报记者 周仕兴

“农村孩子快没‘爹’了!”记者在桂西边境农村采访时,听到这么一句“怪话”。原来,“爹”这个对父亲的称呼,在这里正逐渐被“爸”取代。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变化。   18年前,在隆林各族自治县金钟山乡牛场村,第一位读过初中的农民张小狗,率先教孩子叫“爸”,立刻引来众人非议。最后,他只好又让孩改口学叫“爹”。  眼下,这样的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曾经“与世隔绝”的桂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5 月 5 日,记者乘车来到牛场村。透过青山绿水,一片片斑驳的白色,点缀出一幅和谐的乡村美图。徐徐凉风,带来一阵音响的吟唱;公路上,接二连三的摩托车在飞驰……  张小狗不在家。记者做好久等的准备。谁知,这时女主人放下手中的《农村致富 300例》,掏出手机:“他爸,家里来客人了……”   10 分钟后,张小狗骑着“太子”(摩托车)从田里回来。他招呼记者坐在沙发上,打开风扇、 DVD 。这些新玩意,是何时飞进这寻常百姓家的?  张小狗告诉记者, 7 年前去县城要走 30 多公里才有车。现在可好了,一条蜿蜒的公路,连起了村里村外的世界,许多村民或发展种植业或外出务工,建起了漂亮的白砖房,那些木架结构的小楼,正陆续被淘汰。   2001 年,记者也曾到过这里。那时,翻山越岭去挑水,是村民每天必修的“晨练课”,而现在,家家安上了水龙头。那时为找手机信号,记者爬过村里最高的山,现在随处都可通话。更欣喜的是,不少人已会用普通话交谈。  “我已改名叫张涛了!”张小狗,不,现在的张涛兴奋地说。前几年,他终于得以“平反”,“现在两孩子都叫我‘爸’”。  过去,汉族中的许多称呼在这里都难以付诸文字。比如叔叔叫“满(音)”,奶奶叫“徕(音)”,外婆叫“嘎(音)”,儿子叫“毛(音)”……这些称呼,在年轻一辈中,已很难听见。  “取名的变化也很明显。”张涛说。他以前的名字就是典型。过去取名总离不开阿猫、阿狗之类。“咱村就有 5 只‘狗’! ”他掐指一数:“黑狗,黄狗……”现在,“书乐、奋青”这样的名字已被广泛采用,许多人名还很有个性呢。  一位阔别家乡多年的老人慨叹:党的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巨变,尤其是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知识比黄金还贵!”张涛神情激昂。现在的牛场村,农民人均年收入已由一两百元跃到 1300  多元。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升中专、高中的人正逐年增多,近年还出了 10 多名大学生,中老年读“夜校班”也蔚然成风。

Page 39: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 闻 写 作 十 谈

谢谢!

QQ: 510459303信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