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9 2月20日-26日 安息日下午 善惡之爭與早期教會 耶穌與祂的追隨者之間的最大障礙,是他們先入為主的觀念。如果耶 穌所說的話不符合門徒的理想,那麼他們就不會留意那些話。一直到 耶穌升天的時候,門徒依然還在關心耶穌何時拯救以色列人脫離羅馬 人的統治。 過了十天的禱告以及在上帝面前緊密的團契之後,門徒那些先入為主 的觀念才開始被真理所取代,使他們準備好聆聽上帝要告訴他們的 話。而這些先前的準備之工,便是為耶穌死後的第一個五旬節所要發 生驚天動地之大事鋪路。 當然,教會依然面臨許多挑戰,尤其是來自當地的宗教領袖。其中一 些宗教領袖更堅決地要制止教會,如同他們堅決制止耶穌一樣。 因此,在本週的課文中,我們將看到善惡之爭的主題以不同的方式展 現出來。在當權者受到撒但的誘導時,他們便打壓真理,在這當中我 們看到善惡之爭的公開體現。但我們也會看到善惡之爭在一個更微妙 以及更關鍵的地方體現出來:人心。 ■研究本週學課,為227日安息日作準備。 閱讀本週學課經文 1682512;創1119;徒4130754101229存心節 「他們見彼得、約翰的膽量,又看出他們原是沒有學問的小民,就希奇,認明他們是 跟過耶穌的。」(徒413安息日學研經指引‧高級學課‧2016年第1季‧1~3月

第9課 2月20日-26日 安息日下午 安息日學研經指引‧高級學 …€¦ · 耶穌復活以後,用了四十天與門徒 相遇,讓他們確定祂復活,並幫助

  • Upload
    others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第9課 2月20日-26日 安息日下午 安息日學研經指引‧高級學 …€¦ · 耶穌復活以後,用了四十天與門徒 相遇,讓他們確定祂復活,並幫助

第9課 2月20日-26日 安息日下午

善惡之爭與早期教會

耶穌與祂的追隨者之間的最大障礙,是他們先入為主的觀念。如果耶

穌所說的話不符合門徒的理想,那麼他們就不會留意那些話。一直到

耶穌升天的時候,門徒依然還在關心耶穌何時拯救以色列人脫離羅馬

人的統治。

過了十天的禱告以及在上帝面前緊密的團契之後,門徒那些先入為主

的觀念才開始被真理所取代,使他們準備好聆聽上帝要告訴他們的

話。而這些先前的準備之工,便是為耶穌死後的第一個五旬節所要發

生驚天動地之大事鋪路。

當然,教會依然面臨許多挑戰,尤其是來自當地的宗教領袖。其中一

些宗教領袖更堅決地要制止教會,如同他們堅決制止耶穌一樣。

因此,在本週的課文中,我們將看到善惡之爭的主題以不同的方式展

現出來。在當權者受到撒但的誘導時,他們便打壓真理,在這當中我

們看到善惡之爭的公開體現。但我們也會看到善惡之爭在一個更微妙

以及更關鍵的地方體現出來:人心。

■研究本週學課,為2月27日安息日作準備。

閱讀本週學課經文徒1:6-8;2:5-12;創11:1-9;徒4:1-30;7:54;10:12-29。

存心節「他們見彼得、約翰的膽量,又看出他們原是沒有學問的小民,就希奇,認明他們是

跟過耶穌的。」(徒4:13)

安息日學研經指引‧高級學課‧2016年第1季‧1~3月

Page 2: 第9課 2月20日-26日 安息日下午 安息日學研經指引‧高級學 …€¦ · 耶穌復活以後,用了四十天與門徒 相遇,讓他們確定祂復活,並幫助

61page星期日 2月21日

耶穌復活以後,用了四十天與門徒

相遇,讓他們確定祂復活,並幫助

他們更清楚上帝的國(徒1:3;林

前15:4-7)。然而,即使他們在

耶穌即將升天之前聚在一起,可是

在他們的心中最重要的,此時是不

是耶穌要推翻羅馬人的時候(徒1:

6)。

門徒對什麼事情該發生有自己的一

套固執的想法,正因為此念頭太強

烈了,以致於他們根本沒留心聽耶

穌之前對他們說的話。即使接受過

歷史上最優秀教師三年半細密的指

導(相等於大學學位),門徒依然

有很多錯誤的觀念必須除掉。

讀徒1:6-8。面對這樣的無知,耶

穌怎麼回答呢?

耶穌寧可專注於解決真正的問題,

也不肯浪費時間試圖去糾正他們的

誤解。聖靈的給力遠比政治課題的

討論更為重要。

門徒看著耶穌升天消失在雲中之

後,發現有兩個人站在他們旁邊。

這兩個人告訴他們,耶穌必再回

來。正如祂以一位得勝之君的身分

被迎入天庭一樣;照樣,祂也必以

一位君王和得勝者的身分再來,這

就是門徒當年問耶穌關於以色列什

麼時候復國時所夢想的。但是,那

一天將要遠遠超越他們最大的夢

想;因為耶穌將會以宇宙之君的身

分到來,而不是以中東地區一小塊

土地之君身分降臨。

十一個門徒從橄欖山回到耶路撒冷

的時候,帶著滿腦子的回憶,心中

還燃燒著耶穌所說的真理之火焰

(至少他們知道那些事)。但他們

還需要知道更多的事。耶穌吩咐他

們再多等幾天,直到他們受聖靈的

洗(徒1:4-5);雖說仇敵已經

被擊敗,但他還不會就此罷休;所

以,他們還是需要從上頭來的能

力,以完成耶穌呼召他們去作的

工。

讀徒1:14。比起之前在太20:20-24所記載的門徒,現在的門徒在相互

的人際關係上,其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呢?這種態度的轉變給我們什麼信息

呢?你有什麼辦法可以拋開自我,以

準備接受聖靈的澆灌呢?

【一個全新的開始】

第9課‧善惡之爭與早期教會

Page 3: 第9課 2月20日-26日 安息日下午 安息日學研經指引‧高級學 …€¦ · 耶穌復活以後,用了四十天與門徒 相遇,讓他們確定祂復活,並幫助

62page 星期一 2月22日

【五旬節】

耶穌的跟隨者舉辦了十天的禱告

會。他們在《聖經》的光照下評估

了自己與耶穌的經歷,他們也彼此

表現出謙卑和接納的心;最後,他

們讓聖靈把真理烙印在他們心中。

正如在創造過程的起初有聖靈運行

在水面上,照樣,上帝的靈也運行

在每一個門徒身上,看似舌頭的火

焰分開落在他們各人頭上(徒2:

2-3)。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一

個新的創造。

讀徒2:5-12。這段經文所記載的事

件有什麼意義呢?與創11:1-9進行

比較。

在洪水之後的某時,地上的居民

決定建立一座通天塔(創11:1-

9)。為了阻止他們嘗試去作這種

傲慢和愚蠢的事(以及他們正策劃

的新惡,創11:5-6),上帝變亂

了他們的共同言語,並把他們分散

「在全地上」(創11:7-9)。

五旬節那天,上帝所作的恰恰相

反。祂看到一群人,不是在建立

另一座通天塔,而是正準備傳揚邪

惡有一天終必被永遠消滅的大好消

息。

「從天下各國來」的人,在那天聚

集在耶路撒冷(徒2:5;與巴別塔

的分散進行比較)。當他們個個都

聽到這些門徒用他們自己的鄉談說

話(徒2:6-11)的時候,都感到

無比震驚。

彼得用這機會來給他們講道。他說

聖靈要沛降以預備一班人來見上帝

(徒2:17-21)。他指出彌賽亞

的真正使命,並責備他們釘死耶穌

(徒2:23)。他們聽了「覺得扎

心」(徒2:37),於是三千人受

了洗並加入了門徒的行列(徒2:

41)。

以前受到撒但的煽動,允許耶穌被釘

死的人,到了這時,卻在聖靈的感化

之下,轉而歸向了耶穌。由此說明上

帝不僅有能力寬恕最嚴重的罪行,也

能改變最堅硬的心腸。關於上帝的大

能,這告訴我們什麼呢?

安息日學研經指引‧高級學課‧2016年第1季‧1~3月

Page 4: 第9課 2月20日-26日 安息日下午 安息日學研經指引‧高級學 …€¦ · 耶穌復活以後,用了四十天與門徒 相遇,讓他們確定祂復活,並幫助

63page星期二 2月23日

讀徒4:1-30。善惡之爭的主題如何

在這裏彰顯出來呢?這在哪些方面來

說只是一個例子,顯示出善惡之爭在

整個歷史中一直在進行著呢?我們怎

樣看到撒但在運作,又如何看見上帝

在運作呢?

「祭司和官長們看到基督受人稱頌

過於他們。當那些不相信有復活的

撒都該人聽見使徒宣稱基督已從死

裏復活,他們就大為激怒,認明如

果容許使徒傳講一位復活的救主,

並奉祂的名施行神蹟,那主張沒有

復活的道理就要被眾人所否定,結

果撒都該派不久必趨於消滅了。」

――懷愛倫著,《使徒行述》第60

頁,1995年版。

令這些領導人特別憤怒的是主耶穌

藉著彼得所行的醫治(參閱徒3:

1-10)。但是,當門徒受到這些領

導人的刁難時,他們並沒有動搖。

祭司沒有預料到這些「沒有學問的

小民」竟然會有這樣的反應(徒

4:13)。於是,他們吩咐門徒從公

會出去之後,就彼此商議,以為如

果他們命令這些人不要再奉耶穌的

名教訓人的話,他們便會乖乖就範

(徒4:18)。可是他們錯了。

相反的,門徒回去與其他人會合一

起讚美上帝(徒4:24)。他們祈

求更大的勇氣,求上帝伸出祂的手

施行更多的醫治(徒4:29-30)。

他們並不需要等待太久。由於門徒

越來越受人歡迎,人們把病人擡到

街上,讓彼得的影兒照在病人身上

(徒5:15)。群眾從附近的城鎮過

來,而他們的病人也全都得了醫治

(徒5:16)。

在這整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善

惡之爭:無良的領導人試圖壓制真

理;忠心的人們閱讀他們的《聖

經》並祈求上帝賜下力量,使病人

得以痊癒以及多人得救。雖然說,

至少在表面上,不是每一件事都有

這麼好的結果;然而,我們絕不能

忘記善惡之爭最終會如何收場。最

後的勝利是屬於我們的;因為耶穌

為全人類所成就的事是確鑿無疑

的。

【面對撒都該人】

第9課‧善惡之爭與早期教會

Page 5: 第9課 2月20日-26日 安息日下午 安息日學研經指引‧高級學 …€¦ · 耶穌復活以後,用了四十天與門徒 相遇,讓他們確定祂復活,並幫助

64page 星期三 2月24日

【司提反被石頭打死】

在教會最早期的時候,門徒們並不

是唯一的一群人得面對當時的宗教

當權派。「滿得恩惠、能力,在民

間行了大奇事和神蹟」(徒6:8)

的司提反,也被帶到他們面前。事

實上,司提反的見證是如此地令人

信服,以致他的敵人必須製造虛假

的罪證來誣告他,為此他被拉到公

會(徒6:9-14)。

在徒7:2-53,司提反向那些指控他

的人給予強烈的信息。讀徒7:54。這裏說,他們聽見便「極其惱怒」;

也就是說,他的話令他們知罪。在徒

2:37-41,其他人聽到彼得類似的

話之後也知罪。試問,這二個知罪的

反應,它們之間有什麼差異呢?論到

一顆願降服的心,它在上帝面前是多

麼地重要這件事情,它說了什麼呢?

使徒在挑戰領導人之後迄今並未受

到任何的懲罰,但是當司提反試圖

這麼做的時候,情況就不是那樣

了,他被一群憤怒的暴民所殺害。

司提反的死標誌著撒但開始協力消

滅這新的運動。在此之前,耶穌的

追隨者只受到了騷擾和威脅,但司

提反卻是第一個被打死的殉道者。

可是他們還能期望怎樣的結果呢?

如果撒但激發一些領袖來處死耶

穌,那麼祂的追隨者當然不應該期

望他們會過得比耶穌還好。

當然,在整個善惡之爭的過程中,

主會一次又一次地從看似失敗的情

形下帶來勝利。這裏也沒什麼不

同。

「在司提反受死之後,掃羅被選為

公會的議員,以獎勵他在這次事件

中所有的功績。他一時成了撒但手

中背叛上帝兒子的有力工具。但是

不久,這個殘酷無情的逼迫者卻要

被用來建立他這時所拆毀的教會。

一位較比撒但更有能力的主已經揀

選掃羅代替殉道者司提反的地位,

來為祂的名傳道受苦,並將那靠祂

的血而得救的信息廣傳到遙遠之

處。」―懷愛倫著,《使徒行

述》第79頁,1995年版。

有時候我們可以從明顯的惡中看到良

善的興起,這是好事。但是,當我們

在惡中看不到任何良善出現,反而只

有更大的惡出來的時候,我們該怎麼

辦呢?

安息日學研經指引‧高級學課‧2016年第1季‧1~3月

Page 6: 第9課 2月20日-26日 安息日下午 安息日學研經指引‧高級學 …€¦ · 耶穌復活以後,用了四十天與門徒 相遇,讓他們確定祂復活,並幫助

65page星期四 2月25日

門徒先入為主的成見,阻礙他們明

瞭耶穌的教導,也受到民族偏見的

影響。其中一個例子就是撒馬利亞

婦人的故事。耶穌向她要水喝。門

徒很希奇耶穌居然和一個婦人說話

(約4:27)。

民族偏見也在該撒利亞的羅馬百夫

長哥尼流的故事中顯露無疑。 哥尼

流「是個虔誠人,他和全家都敬畏

上帝」(徒10:2),並為當地人所

稱讚(第22節)。一位天使指示他

去約帕請彼得過來(第22節;參閱

第3-8節)。

與此同時,彼得在約帕上房頂去禱

告(第9節)。他在陰涼之處有涼

爽的海風輕輕吹過,便放鬆心情,

開始覺得餓了,而正當他在等待

主人家準備午餐的時候,他看到了

一個奇怪的異象。天開了,好像有

一塊繫著四角的大布的東西縋了下

來。大布裏面有各種他認為是俗的

或「不潔淨」的動物,有聲音吩

咐他把這些動物宰了吃(第11-14

節)。

彼得在受令去吃「不潔淨」食物時,他

作出什麼樣的反應呢?這個異象又有什

麼意思呢?徒10:12-29。

在這異象中,上帝教導彼得重要的

一課。今天有些人以為從這個時候

開始,上帝改變了人類的飲食,允

許人們吃他們喜歡的東西。這不是

彼得從異象中所得的信息。他想知

道這是什麼意思,開始時異象的含

義是不明顯(徒10:17)。當哥尼

流的人抵達彼得府上,解釋他們的

來意,彼得感到無從推辭,不得不

和他們同去(徒10:22-23)。當

彼得見到哥尼流,他告訴哥尼流那

異象的含義。基督是全世界的救

主。外邦人也是寶貴的人;因基督

也為他們受死(徒10:34-48)。

彼得學到的教訓,是我們大家要學

的。在基督裏,所有的隔閡都已被

拆除,猶太人和外邦人的區別,所

有人的區別已不復存在,「原來,

各國中那敬畏主、行義的人都為主

所悅納。」(徒10:35)

相信我們在基督裏都是一體,這個信

念固然是好的;這也是《聖經》的教

導。然而不幸的是,即使是在教會,

我們心裏卻不是常常這麼覺得,是不

是呢?首先,我們要怎樣才能認清我

們所持的偏見呢?其次,靠著上帝的

力量,我們如何除去這些偏見呢?

【轉變態度】

第9課‧善惡之爭與早期教會

Page 7: 第9課 2月20日-26日 安息日下午 安息日學研經指引‧高級學 …€¦ · 耶穌復活以後,用了四十天與門徒 相遇,讓他們確定祂復活,並幫助

66page 星期五 2月26日

進修資料

俄羅斯作家多斯托耶夫斯基,他寫

了一篇關於耶穌回來地球的文章,

但他沒有按照《聖經》預言的說法

撰寫。相反的,在這虛構的故事

中,耶穌是在宗教裁判的高峰期回

來的;當時宗教領袖利用手中的權

力來行邪惡的事。那至大裁判官把

化身為卑微農民的耶穌逮捕並扔在

地牢。那天晚上,他到監獄探望耶

穌,還斥責耶穌給人類自由。他宣

稱:「你沒有奪走人的自由,反而

使它變得更大!難道你忘了,人更

愛和平,即使是要付上死亡的代

價,過於能分別善惡的自由選擇權

嗎?世上沒有比人的良心自由更誘

人的東西了,但這種自由也是人類

痛苦的最大原因。」儘管他的大膽

和諷刺,這個裁判官講得的確有道

理。看看人拿他們的自由來做什麼

了。疼痛、邪惡、罪惡、苦難、死

亡,通通都出於自由,或者出於濫

用自由。但是上帝所創造的人類是

充滿愛心的,而我們能夠去愛的唯

一辦法就是讓創造主給我們自由。

這場善惡之爭在世界上如何演變,

多半是受到人們如何運用他們神聖

且貴重(十字架顯示了其價值)的

自由恩賜所影響。正如我們在本週

所看到的,有些人聽到福音便悔

改,把心交給耶穌;其他人聽到福

音卻把福音的使者給殺了。自由是

一份寶貴的恩賜,但我們必須格外

小心地去行使這自由。

討論問題

1毫無疑問,《新約》強調我們在基

督裏是合一。這是一個非常有力的

概念,這在當時還是一個革命性的概

念。不幸的是,即使是在第二十一世

紀的今天,世上依然存在的最大惡事

之一,就是民族、種族和國家的偏

見。只有上帝才知道這惡所造成的問

題有多大。雖然我們對社會存有這些

偏見不感意外,但如果是教會又是怎

麼樣,甚至是我們自己的教會呢?這

些偏見究竟是如何體現出來的呢?為

什麼這種態度,與福音最基本和根本

的教導之間,竟是產生如此大的矛盾

呢?

2有時候,聖靈叫我們知罪而覺得扎

心。當這種知罪臨到時,你有何反應

呢?善惡之爭真正角力的地方就是在

我們的心中。當聖靈讓你知罪時,你

所作出的選擇是如何顯示你是站在哪

一方的呢?

安息日學研經指引‧高級學課‧2016年第1季‧1~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