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呂章申先生書法獎學金北京考察心得 一、基本資料 學生姓名: 林愷軒 系級: 國文碩 105 考察日期: 2018 12 13 日至 12 17 行程概述: Day1 搭飛機→南鑼鼓巷 Day2 故宮→景山公園→王府井大街 Day3 頤和園→北京大學 Day4 天壇→琉璃廠、大柵欄 Day5 雍和宮→搭機返台 二、心得 這次得到去北京機會,讓我十分興奮。北京是充滿中國歷史與政治意義的 城市,有許多有名的景點等著我去探索,另一方面,因為台灣是個溫暖的地 方,幾乎沒有體驗到冰天雪地的機會,所以這次出行我選擇在冬天的十二月出 發,想嘗試看看寒冷的溫度。五天的旅行時間不長,但是也看到許多歷史古 蹟,品嚐到當地的特色食物,窺見不同的城市風貌。 ()踏尋古蹟 在歷史上,從長安、洛陽、建康、開封等等……再到北京,這些都市是各 朝代的首都,不只是政治與權力的中心,也是經濟與文化薈萃之地。北京在元 代以後越發重要,最令人期待的莫過於故宮了,紫禁城裡發生過了無數的人物 與事件,雖然幾經改制,現在我們仍有幸參訪其中。在北京落地後,我第一個 造訪的古蹟景點就是故宮,在網路上有豐富的旅遊記錄,看到照片固然令人神 往,我更期待能真正置身其中。 故宮最壯觀的是外朝,從天安門、端門、午門到太和門,要走上好長一段 路,也是古裝劇裡大臣上朝常見的場景。走在廣場之間,想像自己成為考中科 舉、努力進入官場的年輕官員,心中浮起興奮和恍惚,彷彿能真正參與曾經的 歷史;踏過高聳的台階登上合稱「三大殿」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除了 可以俯瞰走過的廣場,更可以平視周遭明黃的屋宇,更能瞭解為何皇帝登基會 野心勃勃、躊躇滿志;為何官員會絞盡腦汁爬得更高、爭取更多,在殿上舉目 所見的不只是更廣闊的視野,更是權柄的高度與力度。 相較於外朝的宏大氣派,內廷顯得約束拘謹,傳說中佳麗無數的東西六 宮,比我想像的要狹窄得多。現代看到的故宮,只能在高牆間穿梭,參觀一個 個小格子,而且室內沒有開放,往屋子裡看,大部分都空蕩蕩的,家具或文物 很多都被收起來,或是封存著,逛久了有點單調。高牆小院,抬頭只有一方圈 好的陽光,我是遊客,看一看就會離開,可是書裡、古裝劇中的嬪妃卻要待一 輩子,就更顯得狹小了,難怪說是「深宮」。 除了外朝後宮,比較特別的還有乾隆退位當太上皇時居住的寧壽宮,被現

呂章申先生書法獎學金北京考察心得arts.ntnu.edu.tw/uploadfiles/singup/l/s1w__201901171142_26813894.pdf · 朝代的首都,不只是政治與權力的中心,也是經濟與文化薈萃之地。北京在元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呂章申先生書法獎學金北京考察心得

一、基本資料

學生姓名: 林愷軒 系級: 國文碩 105

考察日期: 2018年 12月 13日至 12月 17日

行程概述: Day1 搭飛機→南鑼鼓巷

Day2 故宮→景山公園→王府井大街

Day3 頤和園→北京大學

Day4 天壇→琉璃廠、大柵欄

Day5 雍和宮→搭機返台

二、心得

這次得到去北京機會,讓我十分興奮。北京是充滿中國歷史與政治意義的

城市,有許多有名的景點等著我去探索,另一方面,因為台灣是個溫暖的地

方,幾乎沒有體驗到冰天雪地的機會,所以這次出行我選擇在冬天的十二月出

發,想嘗試看看寒冷的溫度。五天的旅行時間不長,但是也看到許多歷史古

蹟,品嚐到當地的特色食物,窺見不同的城市風貌。

(一)踏尋古蹟

在歷史上,從長安、洛陽、建康、開封等等……再到北京,這些都市是各

朝代的首都,不只是政治與權力的中心,也是經濟與文化薈萃之地。北京在元

代以後越發重要,最令人期待的莫過於故宮了,紫禁城裡發生過了無數的人物

與事件,雖然幾經改制,現在我們仍有幸參訪其中。在北京落地後,我第一個

造訪的古蹟景點就是故宮,在網路上有豐富的旅遊記錄,看到照片固然令人神

往,我更期待能真正置身其中。

故宮最壯觀的是外朝,從天安門、端門、午門到太和門,要走上好長一段

路,也是古裝劇裡大臣上朝常見的場景。走在廣場之間,想像自己成為考中科

舉、努力進入官場的年輕官員,心中浮起興奮和恍惚,彷彿能真正參與曾經的

歷史;踏過高聳的台階登上合稱「三大殿」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除了

可以俯瞰走過的廣場,更可以平視周遭明黃的屋宇,更能瞭解為何皇帝登基會

野心勃勃、躊躇滿志;為何官員會絞盡腦汁爬得更高、爭取更多,在殿上舉目

所見的不只是更廣闊的視野,更是權柄的高度與力度。

相較於外朝的宏大氣派,內廷顯得約束拘謹,傳說中佳麗無數的東西六

宮,比我想像的要狹窄得多。現代看到的故宮,只能在高牆間穿梭,參觀一個

個小格子,而且室內沒有開放,往屋子裡看,大部分都空蕩蕩的,家具或文物

很多都被收起來,或是封存著,逛久了有點單調。高牆小院,抬頭只有一方圈

好的陽光,我是遊客,看一看就會離開,可是書裡、古裝劇中的嬪妃卻要待一

輩子,就更顯得狹小了,難怪說是「深宮」。

除了外朝後宮,比較特別的還有乾隆退位當太上皇時居住的寧壽宮,被現

在的管理方叫做珍寶館,是要另收門票的,室內有文物展覽,這個區域的建築

配置就像一個小型的朝廷,可見乾隆對自己的重要性還是很在乎的。從神武門

離開紫禁城以後我們還到景山公園,從小山頭俯瞰整座故宮,從這個角度可以

看到完整的皇宮區域,指出剛剛走過的宮院也是件有趣的事。

頤和園則是這次旅程的另一個重點古蹟。去北京前,我曾去過蘇州、杭

州,看過好幾座著名的園林,以為頤和園應該也是類似的樣子,真正見識到以

後才發現我想錯了,頤和園的面積不但比故宮還大,也包含更多更豐富的景

致,從北宮門進入後先看到仿西藏布達拉宮的建築依萬壽山而建,像攀岩一樣

爬過去,有眾香界、佛香閣、排雲閣等等,再次讓我意識到參觀清朝古蹟,總

是會連結藏傳佛教相關的事物,這是在台灣看不到的。當天,我們沿著昆明湖

中的長堤和湖邊走了一圈,皇家貴族為了享樂,園中的一方一吋都精心布置,

每座橋,每個方向,每個角落的花草,都能欣賞到不同的造景,古人對園林的

設計能力令人驚嘆。

在北京的這幾天,我還參觀了天壇公園和雍和宮,天壇是皇家祭祀處,占

地廣大,祭壇與周圍的格局也相當恢弘氣派,建築物中有詳盡的解說,讓遊客

更加認識祭祀的情形;雍和宮自有特色,前身是雍正的潛龍府邸,改建成喇嘛

廟,比起前幾天看到的皇家古蹟,具有更濃厚的宗教氣息,每個樓閣院落室內

放了眾多佛像,解說不同佛陀和尊者的涵義,在香霧冉冉中,氣氛莊嚴肅穆,

還有很多專門來參拜的香客,是很特別的景點。北京是個充滿歷史氣息的城

市,就連逛王府井大街的時候,我也偶遇見了特色小廟和年代久遠的天主教

堂,探索這個城市,發現了很多歷史的腳印。

(二)味覺饗宴

對我來說,旅遊的樂趣,除了參訪各大景點,同等重要的還有發現當地的

美食。當我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來到當地超市,看看超市裡賣的蔬果、零

時,了解當地的飲食生活。在北京沒有太多超市,街上卻有很多小吃,甜、

鹹、葷、素,各種口味都有,每天的行程中,我和伙伴都安排至少要嘗試一些

特色食物,在幾天之內,我們吃了爆肚、炒肝、滷煮、烤串、羊腿、蟹黃湯

包、糖葫蘆、驢打滾、文宇奶酪等等。

第一天在南鑼鼓巷吃到蟹黃湯包和文宇奶酪,蟹黃湯包要用吸管進食,戳

下去以後,湧出來的湯十分燙口,但是帶著鮮味;文宇奶酪口感濃郁,跟紅豆

很搭配。第二天我們在王府井的東華門夜市附近解決晚餐,香菜和青菜墊在牛

肚下,澆上各種醬、芝麻醬和熱湯,是街頭快速完成版的爆肚,旅遊書上介紹

更高級、更道地的爆肚,作法更講究繁複,但是街頭買的爆肚也挺香的,熱熱

濃濃的湯在寒冷的溫度下,喝起來特別舒服;烤肉串香料豐富,還有手臂長的

大羊腿,撕咬起來不太雅觀,但是很過癮;此外,我們在王府井還吃到有名的

天津狗不理包子,大約手掌大小,扁扁的,形狀很特別。在北京這幾天,要體

驗街頭小吃,有時還要有巧遇的機運。我曾經在文學作品看過炒肝、滷煮等幾

樣食物,這次住在雍和宮附近,不用刻意去找,但是偶然發現了幾家在大眾點

評上口碑不錯的店,吃起來更有融入當地的感覺。北京人似乎喜歡吃包子和一

碗炒肝當作早餐,住宿旅館附近的早點店,大嬸總是對著客人喊「吃包子、吃

炒肝──」炒肝卻不是用炒的,而是調成稠羹狀,裡面有豬肝、豬腸和各種我

分辨不出來的內臟,味道有點像台灣的大腸麵線,但是勾芡更重。滷煮則是滷

汁中加了很多豆皮、豆干、香菜、豬腸多種料,並且把餅切塊泡進去,味道比

較單一,但是一碗可以吃得好飽。除了上述的這些,牛肉燒餅則是我意外的收

穫,到北京的前兩天,都看到一家綠招牌的小店前排了好多人,排隊買滷牛

肉、滷羊肉,店家賣的牛肉燒餅則是用自家滷牛肉剁碎包進燒餅裡,一個 7元

人民幣的牛肉燒餅,肉多到快買出來,大口咬下,是紮實而豐富的早餐。

除了庶民小吃,當然不容錯過的還有北京最有名的烤鴨。有名的烤鴨店有

很多家,我和朋友選擇了四季民福來進行烤鴨的品嘗初體驗,烤鴨都是現點現

烤,在好幾次看著別桌流口水之後,終於輪到我們的烤鴨上桌了!光是蘸料就

有一大盤好幾格,每種蘸料有不同的用途,還有去油膩的山楂,首先上鴨皮,

盛放烤鴨皮的盤子也很講究,盤子底下點著燭火保持溫度,鴨皮油光飽滿,蘸

白糖吃,真的會像服務員所說的「入口即化」,真是太震撼了!雖然女生都怕

胖,但是鴨皮的油脂沾過白糖後,糖不但沒有喧賓奪主,反而更凸顯油脂本身

的甜味,接著鴨肉包餅皮吃,也有好幾種不同的包法,自己動手包,加上烤鴨

精緻的口味,讓我們吃得不亦樂乎,把肉片下來的鴨骨架也沒有浪費,煮成高

湯送上桌,胡椒和骨頭的精華都融合在湯裡,真是享受的一餐!

除了四季民福的烤鴨,在北京交換的好朋友帶我去吃了一家叫「小吊梨

湯」的餐廳,這家連鎖餐廳主打宮廷菜,每間分店都需要排隊等候,很受客人

歡迎。店內擺了金魚缸,除了有聚財的涵義,店內的招牌點心──「乾酪魚」,

也互相呼應,乾酪魚是結成凍狀的奶酪做成魚形,淋上花蜜,口感滑嫩嫩,白

裡透著金黃,很討喜。與店名相同的飲品小吊梨湯,像是我平常習慣喝的白木

耳,不過白木耳換成梨子,用紅棗枸杞熬煮,喝起來口感甘甜又潤喉。此外我

們還點了炒羊肉、梨球果仁蝦、牛肉燴飯等幾道菜,飯後再吃點心,除了乾酪

魚,我還點了一直沒吃過的豌豆黃,唐魯孫筆下、宮廷劇裡都提過這種點心,

吃起來是很紮實的豌豆泥,很適合配茶聊天,這一餐我吃得飽飽的,對這家餐

廳很滿意。

(三)體驗城市

五天時間很短暫,我把行程塞得滿滿的,力求在短時間內可以看到更多北

京的風貌。雖然這次特意選擇十二月去期待能摸到人生中第一次的雪,但很可

惜我還是沒有遇到下雪天,但是也初步感受到北方的冬天是什麼感覺了,每天

從旅店出門,我都在口袋裡塞兩個暖暖包,配上圍巾、口罩、耳罩,包得厚厚

實實,這樣都讓我冷到不行,如果遇到濕冷的下雪天一定更可怕了!在寒冷的

北京,我看見室內的暖氣,原來是用熱水管循環的。不只是旅館的房間,在故

宮等景點的公共廁所,也有一面牆,牆邊有熱水管,提供給洗完手的人們取

暖,有的人甚至脫下外套整個靠在暖管上,表情享受的樣子十分有趣。

北京最有名的,大概就是「胡同」的街道風貌,一環二環有很多購物商

場、高樓大廈,但是走出高樓,不用多遠就都是胡同,從市中心擴散出去,整

齊的排列成格子狀,有的胡同越走越窄,隱藏著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幽靜得不

像是大城市。北京作為一個國際有名的大城市,卻讓我覺得特別的地方,就在

於一個大城市中,彷彿形成兩個世界,有高級金融區、商業區的繁華,也有郊

區的自得平凡,街上的人們還保留著懷舊的純樸規律。這次旅行,我的住宿在

雍和宮附近,早上很多佛具店升起冉冉香煙,整個街道白煙盤桓,形成一股寧

靜凝和的氣氛;但是走在胡同巷子裡,可以看到吆喝著賣早餐的阿婆、帶著小

狗散步的男子、騎著小機車送活的快遞員、排隊買燒餅的人群,還有店家在門

前灑一把小米吸引麻雀和鴿子,日常的人聲喧鬧加上街道的氣氛,讓我覺得這

是一個很有個性的城市,人們不會因為自己住在首都北京而顯得倨傲或時尚,

仍然按照著平靜的步調生活,讓人想跟著他們的步調,更深入探尋並了解北

京。

五天的北京行,雖然不能徹底融入當地的生活,但是我想我努力的探索了

很多景點和街道,每天留下很多足跡。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北京兼

具現代潮流與老派懷舊,經過這次旅行,我與這個城市產生了交集,北京這個

名字變得更加豐富,更加鮮活,足跡踏過,心中則留下珍貴的回憶。

三、照片錦集

1. 故宮光明正大匾

2.俯瞰故宮

3.頤和園

4.天壇

5.雍和宮

6.天津狗不理包子

7.小吊梨湯餐廳:乾酪魚、豌豆黃

8.四季民福烤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