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精神衛生護理雜誌 131期.中華民國107614 Social Support and Resilience in Halfway House 康復之家慢性精神病患社會支持與復原力探究 黃智玉 1 曾明月 2 1 臺北榮民總醫院玉里分院護理部副主任  2 美和科技大學護理系助 理教授 通訊作者地址:曾明月  91202屏東縣內埔鄉屏光路23電  話:08-7799821 doi:10.6847/TJPMHN.201806_13(1).03 摘 要: 精神疾病屬慢性化疾病,會影響社會適應技巧, 增加復原的困難度,當精神復健團隊協助病患 回歸社區生活時,應提昇其因應環境變化的能 力,並運用支持系統協助渡過生活的壓力與困 境。本研究為橫斷式描述相關性研究,研究目的 為瞭解康復之家慢性精神病患社會支持與復原力 現況及其影響因素,採問卷調查,以花蓮地區某 精神專科教學醫院附設康復之家的慢性精神病患 為收案對象,共收集150位個案參與,研究工具 包括三大部分:基本資料、社會支持量表、復 原力量表,以SPSS/PC 23.0進行獨立樣本t-testANOVAPearson積差相關,及複迴歸等統計分 析。結果顯示康復之家慢性精神病患社會支持主要 來源為機構工作人員,家人次之,親戚朋友最少, 復原力平均總分為35.39,屬於高度復原力,其主 要影響因素包括家人的社會支持、機構工作人員的 社會支持、及有固定工作,可共同解釋20.6%變異 量。研究結果可作為精神醫療團隊成員,在未來提 供精神病患復健服務時的參考依據,強化其社會支 持的功能與來源並提供適切之職業復健,有助於提 升復原力與回歸社區之能力。 關鍵詞: 康復之家、慢性精神病患、社會支持、復原力 前  言 根據 2016 12 月底統計,領有身心障礙手冊 之慢性精神病患共計 124,999 人,占所有身心障礙總 人數 10.68%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7)。精神疾 病是屬於長期慢性化的疾病,因認知功能的障礙, 會影響其社會適應技巧,造成人際關係互動的退縮 與孤立,社會關係和網絡變狹窄,且因部分功能缺 損喪失工作能力及就業機會 (Santosh, Roy, & Kundu, 2013),增加復原過程的困難度,在適應社會生活過 程中 ,也常需面對疾病與生活的各種挑戰與壓力。自 西方精神醫療推展社區心理衛生方案,台灣精神照 護模式由機構化轉為社區復健及以病患需要為中心的 復元模式(李、蔡,2017),除了傳統的住院治療方 式 ,協助病患成功適應社區生活成為照護新趨勢與目 標,精神衛生法第一條即明文指出照顧精神病患「應 支持並協助病人於社區生活」為目標。根據精神衛生 法施行細則第 5 條,對精神復健機構的定義為「能提 供有關病患工作能力、工作態度、社交技巧及日常 生活處理能力之復健治療 ,以協助病人逐漸適應家庭 及社會生活之機構」,有分日間型與住宿型精神復健 機構,住宿型精神復健機構即是所稱的康復之家。 康復之家居住的病患屬於第四級障礙、精神症狀穩 定、部分功能退化具復健潛能、可不需全日住院但 需積極參與復健治療者(衛生福利部,2017),藉由 提供精神病患具備工作能力、工作態度、社交技巧 及日常生活處理能力的復健活動 ,訓練病患獨立生活 能力,協助提升職業復健功能,使其適應家庭及社 會生活之機構 ,是提供回歸家庭及社區生活的中途站 (王、尚,2016;李 、許 、李 ,2013)。 協助精神病患復元過程中,社會支持是最常被 提及的重要因子 ,社會支持是指個人從人際網絡或社 會支援中獲得之各項協助 ,即從他人處獲得自己是被 愛的、被照顧的、被尊重的且有價值的訊息(黃, 2010Colvin, Cullen, & Thomas, 2002),學者整合相 關文獻指出社會支持的內容包括有尊嚴的支持 、訊息 的支持、社會情誼、評價支持、及實質的幫助;來 源可區分為正式性與非正式性,正式支持系統是指 有組織的單位,包括各種機關、政府單位等;非正 式則是指基於情感或義務,通常無特定組織,且不 涉及金錢,包括鄰居、親人、朋友等(黃,2010)。 精神病患社會支持來源主要包括有家人 、親友及醫護 人員,其功能為增加病患自我認同、生活品質與生 活適應、緩和壓力對身心之負向影響與情緒困擾、 維持人際關係、及促進恢復與復元,進而增加重返 社會之能力( 陳 、林 、李 ,2013Munikanan et al.,

康復之家慢性精神病患社會支持與復原力探究 · 需積極參與復健治療者(衛生福利部, 2017),藉由 提供精神病患具備工作能力、工作態度、社交技巧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精神衛生護理雜誌 13卷1期.中華民國107年6月

14 Social Support and Resilience in Halfway House

康復之家慢性精神病患社會支持與復原力探究

黃智玉1 曾明月2

1臺北榮民總醫院玉里分院護理部副主任 2美和科技大學護理系助

理教授

通訊作者地址:曾明月  91202屏東縣內埔鄉屏光路23號電  話:08-7799821doi:10.6847/TJPMHN.201806_13(1).03

摘 要: 精神疾病屬慢性化疾病,會影響社會適應技巧,增加復原的困難度,當精神復健團隊協助病患

回歸社區生活時,應提昇其因應環境變化的能

力,並運用支持系統協助渡過生活的壓力與困

境。本研究為橫斷式描述相關性研究,研究目的

為瞭解康復之家慢性精神病患社會支持與復原力

現況及其影響因素,採問卷調查,以花蓮地區某

精神專科教學醫院附設康復之家的慢性精神病患

為收案對象,共收集150位個案參與,研究工具包括三大部分:基本資料、社會支持量表、復

原力量表,以SPSS/PC 23.0進行獨立樣本t-test、 ANOVA、Pearson積差相關,及複迴歸等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康復之家慢性精神病患社會支持主要

來源為機構工作人員,家人次之,親戚朋友最少,

復原力平均總分為35.39,屬於高度復原力,其主要影響因素包括家人的社會支持、機構工作人員的

社會支持、及有固定工作,可共同解釋20.6%變異量。研究結果可作為精神醫療團隊成員,在未來提

供精神病患復健服務時的參考依據,強化其社會支

持的功能與來源並提供適切之職業復健,有助於提

升復原力與回歸社區之能力。

關鍵詞: 康復之家、慢性精神病患、社會支持、復原力

前  言

根據2016年12月底統計,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之慢性精神病患共計124,999人,占所有身心障礙總人數10.68%(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7)。精神疾病是屬於長期慢性化的疾病,因認知功能的障礙,

會影響其社會適應技巧,造成人際關係互動的退縮

與孤立,社會關係和網絡變狹窄,且因部分功能缺

損喪失工作能力及就業機會 (Santosh, Roy, & Kundu, 2013),增加復原過程的困難度,在適應社會生活過程中,也常需面對疾病與生活的各種挑戰與壓力。自

西方精神醫療推展社區心理衛生方案,台灣精神照

護模式由機構化轉為社區復健及以病患需要為中心的

復元模式(李、蔡,2017),除了傳統的住院治療方

式,協助病患成功適應社區生活成為照護新趨勢與目

標,精神衛生法第一條即明文指出照顧精神病患「應

支持並協助病人於社區生活」為目標。根據精神衛生

法施行細則第5條,對精神復健機構的定義為「能提供有關病患工作能力、工作態度、社交技巧及日常

生活處理能力之復健治療,以協助病人逐漸適應家庭

及社會生活之機構」,有分日間型與住宿型精神復健

機構,住宿型精神復健機構即是所稱的康復之家。

康復之家居住的病患屬於第四級障礙、精神症狀穩

定、部分功能退化具復健潛能、可不需全日住院但

需積極參與復健治療者(衛生福利部,2017),藉由提供精神病患具備工作能力、工作態度、社交技巧

及日常生活處理能力的復健活動,訓練病患獨立生活

能力,協助提升職業復健功能,使其適應家庭及社

會生活之機構,是提供回歸家庭及社區生活的中途站

(王、尚,2016;李、許、李,2013)。協助精神病患復元過程中,社會支持是最常被

提及的重要因子,社會支持是指個人從人際網絡或社

會支援中獲得之各項協助,即從他人處獲得自己是被

愛的、被照顧的、被尊重的且有價值的訊息(黃,

2010;Colvin, Cullen, & Thomas, 2002),學者整合相關文獻指出社會支持的內容包括有尊嚴的支持、訊息

的支持、社會情誼、評價支持、及實質的幫助;來

源可區分為正式性與非正式性,正式支持系統是指

有組織的單位,包括各種機關、政府單位等;非正

式則是指基於情感或義務,通常無特定組織,且不

涉及金錢,包括鄰居、親人、朋友等(黃,2010)。精神病患社會支持來源主要包括有家人、親友及醫護

人員,其功能為增加病患自我認同、生活品質與生

活適應、緩和壓力對身心之負向影響與情緒困擾、

維持人際關係、及促進恢復與復元,進而增加重返

社會之能力(陳、林、李,2013;Munikanan et al.,

精神衛生護理雜誌 13卷1期.中華民國107年6月

康復之家社會支持與復原力 15

2017; Song, 2017; Southwick et al., 2016)。雖然社會支持對精神病患的恢復是一相當重要的關鍵要素,但文

獻中也提及精神病患所接受到的社會支持並不高,

相關的探究也不多(Kamenov et al., 2016; Munikanan et al., 2017),影響精神病患接受社會支持的因素,研究中最常被提及的變項包括個案基本屬性及疾病

因素,年齡、性別、婚姻狀況、教育程度、工作狀

況、生病時間、疾病診斷、身體功能狀況、及有無

接受復健服務使用,但相關研究發現仍缺乏一致性結

果(Kamenov et al., 2016; Munikanan et al., 2017; Song, 2017; Vaingankar, Abdin, & Chong, 2012)。

復原力的概念廣泛且具多元面向,被認為是一動

態的過程,指個體面對逆境或危機,有保護因子幫

助正向促進或者降低負向之結果,亦即在不利的情境

下,積極面對挑戰和壓力,促進正向自我調適結果

之能力,會受到個人特質、生理狀況及外在環境的影

響(Aburn, Gott, & Hoare, 2016; Herrman et al., 2011)。慢性精神病患的復原力包括來自他人的支持、日常

生活支持、精神支持、醫療服務方案系統、專業人

員系統,其中正面扶持的社會支持可提升精障者的復

原(宋,2005;黃、陳、鄭、宋,2014)。相關研究中指出男性、年紀較輕者、有工作、精神症狀較輕

者、及與家人朋友擁有較好關係者,會有較高的復

原力,但宗教信仰、生病時間則無統計上顯著差異

(黃等,2014;劉,2011;Lamond et al., 2008; Yu et al., 2011)。

對於慢性精神病患來說,社會支持與復原力都

是相當重要的概念,透過文獻回顧發現國內外相關的

探究仍不多,尤其國內精神康復之家之設立雖證實對

慢性精神病患有正向影響,但相關研究仍相當不足

(李、毛、呂、林,2015)。因此,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居住在康復之家慢性精神病患之社會支持、復原力

現況,影響社會支持與復原力之相關因素,探究社

會支持與復原力之間的關係,及尋找顯著預測復原力

之重要因子,以提供精神醫療人員作為規劃康復之家

慢性精神病患醫療照護處置與復健活動之參考。本研

究架構如圖一所示。

方  法

一、研究設計與對象

本研究採橫斷式、描述相關性研究設計,以

Soper(2016)網站進行樣本數估算(引自Munro, 2005),設定顯著意義(α)為 .05、檢定力(power)為 .80,影響力(effect size)為 .15,計算所需樣本數至少為122人。於花蓮地區某精神專科教學醫院附設康復之家進行收案,研究對象收案條件包括:符合

DSM-5診斷之精神病患,屬於精神病患照顧體系分類中的第四類,即精神病症狀穩定,局部功能退化,

有復健潛能需積極復健治療,居住於康復之家者,

年齡介於20至65歲,男女不拘,具有國小程度以上的閱讀能力,有能力認知及填寫問卷者。排除條件包

括:被輔助/監護宣告者。

研究通過安泰醫院人體試驗委員會審查(案號:

17-002-B1)及收案機構同意後,對康復之家住民解說本研究目的、施測過程、相關權益與隱私權的保

障,並簽署同意書後才開始收案。問卷施測過程中,

圖一 康復之家慢性精神病患社會支持與復原力相關性研究架構

復原力

社會支持

來源 功能

家人親戚朋友機構工作人員

情緒性評價性訊息性協助性

社會人口學變項

病患基本資料年齡性別職業狀況婚姻狀況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家人來訪頻率

疾病相關變項生病時間住院時間精神疾病診斷藥物副作用

精神衛生護理雜誌 13卷1期.中華民國107年6月

16 Social Support and Resilience in Halfway House

採不記名方式填寫以保護研究對象權益,填寫後直接

將問卷放入信封中密封,再交由康復之家資深護理

師轉交本研究者,過程約費時20分鐘。收案期間自2017年4月1日至4月30日,招募居住於康復之家的慢性精神病患為研究對象,問卷發放150份,經回收整理後有效問卷為15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二、 研究工具研究工具為研究對象的自填問卷,含基本資

料、社會支持量表、復原力量表,由康復之家資深

護理師協助進行收案。

(一 ) 社會人口學特性1. 基本資料:年齡、性別、職業狀況、婚姻狀

態、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及家人來訪頻率等7題。2. 疾病相關因素:生病時間、住院時間、精神疾

病診斷、藥物副作用等4題。(二 ) 社會支持量表

採用劉(1998)所修訂自Norbeck等人的社會支持問卷,著重在社會支持的來源與功能。此問卷共15題,測量方式採Likert五點計分,依受試者所感受到的支持程度,區分為「從來都沒有」、「很少」、「有

一些」、「很多」、「非常多」之順序,分別給予1、2、3、4、5分,每題可得1到5分。由患者自行填寫主觀感受來自家人、親戚朋友與機構專業人員在各面向

的支持程度,量表總分介於15分至75分,分數越高代表受試者主觀感受到該來源的社會支持程度越高,

情緒性支持得分範圍3至15分、評價性支持3至15分、訊息性支持4至20分、協助性支持5至25分。黃(2001)研究中對於此量表內在一致性檢定,家人部分達 .97、朋友部分達 .98、機構工作人員部分達 .95,兩週後以內在等級相關係數進行再測信度檢定,家

人的部分達 .94、朋友的部分達 .95、機構工作人員的部分達 .89,顯示量表一致性及穩定性佳。而本研究中社會支持量表信度評估的Cronbach’s alpha介於 .92至 .94之間。(三 ) 復原力量表

本 研 究 是 採 用CD-RISC(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量表,最初由Campbell-Still及Stein(2007)復原力原始量表萃取而來,後由Wang、Shi、Zhang及Zhang(2010)翻譯為中文版量表,問卷量表共10題,採Likert 5點計分,區分為「從不」、「偶而」、「有時」、「時常」、「總是」之順序,每題1至5分,量表總分由10分至50分,分數越高代表受試者

復原力越高。

10題中文版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為 .91 (Wang et al., 2010),而Scali等人(2012)研究證實本量表具有良好區別效度,且黃等(2014)運用於國內精神病患的研究其Cronbach’s alpha值達 .92,顯示本量表信效度佳。而本研究中復原力量表信度評估的

Cronbach’s alpha為 .96。Scali等人(2012)對復原力程度所提出之切點分數為小於等於23分為低度復原力,24至29分為中度復原力,大於29分為高度復原力。

三、資料處理與分析

利用SPSS 23.0統計軟體進行各項資料整理及分析,以描述性統計分析社會人口學特性、社會支持

及復原力現況。以獨立樣本 t-檢定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社會人口學變項與社會支持及復原力的相關情形,

當相關達顯著,則以Scheffe檢定進行多重事後比較,以進一步了解各變項組別間顯著差異情形。以皮

爾森積差相關分析檢驗社會支持與復原力之相關性。

最後,利用階層多元迴歸分析(hierarchical multiple regression)瞭解在控制社會人口學變項後,社會支持對於復原力的影響程度。

結  果

一、社會人口學特性

研究對象平均年齡為47.3歲(SD = 8.1),男女比例各50%,68.7%有固定工作,以未婚(63.3%)、高中職畢業(60.7%)、信仰佛教/道教(54%)、及家人來訪頻率半年一次(35.3%)為最多。在疾病相關因素中,生病時間平均17年(SD = 3.0),以介於11-20年(60%)最多、平均住院時間13年(SD = 1.0)、診斷為思覺失調症(75.3%)、及有藥物副作用,但不影響日常生活與活動(56%)的人最多(表一)。

二、社會支持與復原力現況

(一 ) 社會支持現況將研究對象社會支持功能狀況及來源得分統計整

理如表二所示。社會支持來源分析中,研究對象感受

到來自家人的社會支持得分最高為情緒性支持,依序

為評價性支持、協助性支持、訊息性支持;來自親戚

朋友的社會支持得分最高為評價性支持、依序為情緒

性支持、協助性支持、訊息性支持;來自機構工作人

員的社會支持得分最高為訊息性支持,依序為協助性

精神衛生護理雜誌 13卷1期.中華民國107年6月

康復之家社會支持與復原力 17

支持、情緒性支持、評價性支持。依據問卷的描述性

統計分析,研究對象社會支持來源以機構工作人員最

高;其次為家人社會支持、親戚朋友社會支持。社會

支持功能分析結果,則以評價性支持最高,其次依

序為情緒性支持、訊息性支持、協助性支持。在情緒

性、評價性的支持方面,以家人的支持最高,而訊

息性、協助性的支持以機構的工作人員最高。

社會支持量表各題目分析發現,在家人社會支持

來源中,各題平均得分最高得分前三名依序為「在我

有需要的時候,給我經濟上的支持」、「關心我的健

康狀況及病情變化」、「面臨做決定時,可以給我建

議或勸告」;各題得分最低三名依序為「告訴我如何

處理藥物副作用」、「提供我關於疾病認識或治療的資

料」、「在我有需要的時候,提供我工作的協助」。

在親戚朋友社會支持來源中,各題平均得分最高

得分前三名依序為「讓我覺得是被尊重和信任的」、

「同意或支持我的看法或決定」、「面臨做決定時,可

以給我建議或勸告」;各題得分最低三名依序「告訴我

如何處理藥物副作用」、「提供我所需要的復健機構及

其他相關的醫療資源」、「提供我關於疾病認識或治療

的資料」。

在機構工作人員社會支持來源中,各題平均得

分最高得分前三名依序為「提供我所需要的復健機構

及其他相關的醫療資源」、「提醒我或告訴我要按時服

藥」、「在我有需要的時候,提供我工作的協助」;各

題項得分最低三名依序「在我有需要的時候,給我經

濟上的支持」、「同意或支持我的看法或決定」、「聽

我訴說生病所帶來的苦惱和困擾」。

(二 ) 復原力現況表三呈現研究對象復原力狀況,總得分平均為

35.39分,其中得分最高前三名依序為「由於經歷過磨練,我變得更堅強了」、「當處理生命中的挑戰和

困難時,我想我是一個堅強的人」、「在壓力下,我

能夠集中精神地思考問題」。各題得分最低三名依序

為「不管我的人生路途中發生任何事情,我都能處

理」、「當我面對問題時,我試著去看事情積極的一

面」、「當發生變化時,我能夠適應」(表三)。

三、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社會支持之關係

從表四可知,顯著影響家人社會支持的變項有

性別(t = -2.935, p = .004)、婚姻狀況(F = 5.403, p = .005)、教育程度(F = 4.694, p = .011)、及家人來訪頻率(F = 5.380, p = .002),事後檢定分析發現女性,未婚,教育程度為大學以上,家人來訪頻率介於1-3個月來一次者,感受到來自家人的社會支持較高。年齡

(F = 2.870, p = .039)及宗教信仰(F = 4.202, p = .017)在機構工作人員社會支持上達統計上的差異,事後檢

表一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特性 (N = 150)

變項 n %

年齡(歲)25至3435至4445至54≥ 55

7416834

4.727.345.322.7

性別男性女性

7575

50.050.0

職業無固定工作有固定工作

47103

31.368.7

婚姻狀況未婚已婚離婚

953619

63.324.012.7

教育程度國中小高中職大學以上

309129

20.060.719.3

宗教信仰無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

188151

12.054.034.0

家人來訪頻率從來沒有一年一次半年一次1至3個月來一次

9525336

6.034.735.324.0

生病時間(年)< 1011至20≥ 21

209040

13.3 60.026.7

住院時間(年)<1011至20≧21

626325

41.342.016.7

精神疾病診斷思覺失調症其他a

11337

75.324.7

藥物副作用無有,不影響日常生活與活動有,會影響日常生活與活動

61845

40.756.0 3.3

a其他包含:憂鬱症、躁鬱症、情感性思覺失調症、物質引發精神病

精神衛生護理雜誌 13卷1期.中華民國107年6月

18 Social Support and Resilience in Halfway House

表二 研究對象社會支持功能與來源狀況 (N = 150)

題 目家人 親戚朋友 機構工作人員

Mean SD Rank Mean SD Rank Mean SD Rank

情緒性 3.55 0.89 2.88 0.82 3.40 0.88

關心我的健康狀況及病情變化 3.61 0.95 2 2.83 0.92 8 3.46 0.95 9

可以分擔我對生病的擔心及害怕 3.55 1.01 4 2.87 0.90 7 3.43 1.03 10

聽我訴說生病所帶來的苦惱和困擾 3.49 1.07 5 2.95 0.95 5 3.32 0.99 12

評價性 3.44 0.90 3.05 0.80 3.36 0.85

同意或支持我的看法或決定 3.33 1.06 8 3.05 0.98 2 3.24 0.97 13

讓我覺得是被尊重和信任的 3.41 1.02 6 3.10 0.91 1 3.43 0.96 10

面臨做決定時,可以給我建議或勸告 3.59 1.01 3 3.00 0.96 3 3.42 0.99 11

訊息性 2.96 0.90 2.63 0.84 4.01 0.88

告訴我如何處理症狀 3.01 1.08 10 2.64 1.01 10 3.99 1.12 5

告訴我如何處理藥物副作用 2.69 1.10 15 2.37 1.00 15 4.00 1.07 4

提供我關於疾病認識或治療的資料(如:書籍、剪報、衛教單張等)

2.81 1.11 14 2.52 1.11 13 3.90 1.09 7

提醒我或告訴我要按時服藥 3.34 1.10 7 2.97 1.17 4 4.15 0.93 2

協助性 3.15 0.88 2.65 0.82 3.70 0.77

當我有不舒服的症狀時陪伴我、關心我 3.31 1.08 9 2.93 1.05 6 3.71 1.07 8

在我有需要的時候,給我經濟上的支持 3.67 1.03 1 2.55 0.94 12 2.65 1.23 14

在我有需要的時候,提供我工作的協助 2.84 1.12 13 2.56 1.02 11 4.01 0.97 3

在我需要時,提供醫療照顧服務(例如:陪我到醫院看病或幫我拿藥)

2.99 1.15 11 2.76 1.09 9 3.94 1.01 6

提供我所需要的復健機構及其他相關的醫療資源

2.96 1.18 12 2.43 1.08 14 4.17 1.00 1

總分平均值 48.59 11.67 41.54 10.81 54.82 10.95

表三 研究對象復原力分佈狀況 (N = 150)

題目內容 Mean SD Rank

1. 當發生變化時,我能夠適應 3.45 1.01 8

2. 不管我的人生路途中發生任何事情,我都能處理 3.39 1.01 10

3. 當我面對問題時,我試著去看事情積極的一面 3.43 1.03 9

4. 由於經歷過磨練,我變得更堅強了 3.74 1.11 1

5. 在生病、受傷或苦難之後,我很容易能調整過來 3.48 1.08 7

6. 縱然有障礙,我相信我能夠實現我的目標 3.56 1.14 5

7. 在壓力下,我能夠集中精神地思考問題 3.59 1.04 3

8. 我不會輕易地被失敗打倒 3.51 1.11 6

9. 當處理生命中的挑戰和困難時,我想我是一個堅強的人 3.67 1.08 2

10. 我能夠處理一些不愉快或痛苦的感覺,例如悲傷、害怕和生氣 3.57 1.10 4

總分平均值 35.39 9.24

定分析顯示,年齡為45至54歲的研究對象來自機構的社會支持顯著高於大於等於55歲的研究對象,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組別在機構工作人員社會支持的感

受上比佛教/道教組別來的高。

四、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復原力之關係

社會人口學變項與復原力之分析,在職業方面(t = -2.031, p = .044)達統計上顯著差異。其他人口學變項與復原力的關係均未呈現顯著性(表五)。

精神衛生護理雜誌 13卷1期.中華民國107年6月

康復之家社會支持與復原力 19

表四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社會支持之關係 (N = 150)

項 目家人 親戚朋友 機構工作人員

Mean F /t p Mean F /t p Mean F /t p

年齡(歲)① 25至34② 35至44③ 45至54④ ≧55

45.4040.6148.1850.12

0.422 .73838.2939.8842.4742.35

0.760 .51759.1455.1756.4150.32

2.870 .039

③>④

性別① 男性② 女性

45.8751.32

-2.935 .004

②>①40.4542.63

-1.233 .21955.0554.59

0.260 .795

職業① 無固定工作② 有固定工作

50.5547.70

1.394 .16540.0042.24

-1.180 .24054.6854.80

-0.105 .917

婚姻狀況① 未婚② 已婚③ 離婚

50.8645.3943.32

5.403 .005

①>③43.1138.4739.53

2.843 .06155.9953.4751.53

1.688 .188

教育程度① 國中小② 高中職③ 大學以上

44.2748.5153.34

4.694 .011

③>①41.5041.0345.17

0.428 .65354.6355.2653.62

0.250 .779

宗教信仰① 無② 佛教/道教③ 基督教/天主教

51.5047.9548.59

0.679 .50943.00 40.0643.37

1.669 .19255.72 52.5758.78

4.202 .017

③>②

來訪頻率① 從來沒有② 一年一次③ 半年一次④ 1至3個月來一次

35.3348.3548.7452.06

5.380 .002

④>①38.5641.9041.4541.89

0.258 .85658.3355.0055.2553.06

0.674 .586

生病時間(年)① <10② 11至20③ ≧21

48.2547.5351.15

1.347 .26341.6041.0042.73

0.350 .70556.0055.3653.03

0.758 .470

住院時間(年)① <10② 11至20③ ≧21

49.0247.2151.04

1.037 .35740.3941.8943.52

0.802 .45054.9055.6552.52

0.731 .483

診斷① 思覺失調症② 其他a

49.2746.54

1.235 .219 40.9043.49

-1.264 .208 55.1053.97

0.541 .590

藥物副作用① 無② 有,不影響生活③ 有,會影響生活

50.4847.3546.60

1.354 .261 47.7540.6342.00

0.683 .507 54.2055.1157.60

0.286 .752

a其他包含:憂鬱症、躁鬱症、情感性思覺失調症、物質引發精神病

精神衛生護理雜誌 13卷1期.中華民國107年6月

20 Social Support and Resilience in Halfway House

五、研究對象社會支持與復原力相關性

以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探討康復之家住民社會支

持與復原力之間的相關性。發現社會支持來源包括家

人、親戚朋友、機構工作人員與復原力均呈現顯著

正相關,即社會支持越強其復原力越高(表六)。

表五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復原力之關係 (N = 150) 項 目 Mean ± SD F/t p

年齡(歲)① 25至34② 35至44③ 45至54④ ≧55

35.00 ± 8.9336.41 ± 8.8534.62 ± 9.6835.79 ± 9.09

0.348 .791

性別① 男性② 女性

34.72 ± 9.5436.07 ± 8.94

-0.892 .374

職業① 無固定工作② 有固定工作

33.15 ±10.6536.42 ± 8.37

-2.031 .044② > ①

婚姻狀況① 未婚② 已婚③ 離婚

35.88 ± 8.9434.28 ±10.0135.05 ± 9.50

0.406 .667

教育程度① 國中小② 高中職③ 大學以上

34.93 ± 9.1734.59 ± 9.3038.38 ± 8.78

1.917 .151

宗教信仰① 無② 佛教/道教③ 基督教/天主教

35.06 ± 9.9734.40 ± 9.0837.10 ± 9.16

1.360 .260

來訪頻率① 從來沒有② 一年一次③ 半年一次④ 1至3個月來一次

32.78 ± 10.5735.71 ± 9.4035.34 ± 9.0035.67 ± 9.31

0.268 .848

生病時間(年)① <10② 11至20③ ≧21

32.60 ± 9.7135.48 ± 9.4636.60 ± 8.39

1.264 .285

住院時間(年)① <10② 11至20③ ≧21

34.73 ± 9.5135.57 ± 9.4836.60 ± 8.03

0.384 .682

診斷① 思覺失調症② 其他a

34.95 ± 9.4136.76 ± 8.67

-1.035 .302

藥物副作用① 無② 有,不影響日常生活與活動③ 有,會影響日常生活與活動

36.90 ± 8.5834.25 ± 9.5936.20 ±10.16

1.486 .230

a其他包含:憂鬱症、躁鬱症、情感性思覺失調症、物質引發精神病

六、康復之家住民復原力重要預測因子

以階層多元迴歸分析康復之家住民人口學變項、

社會支持對復原力之影響,依變項為復原力,分析

結果如表七所示,先將顯著影響復原力的人口學變

項,有無固定工作放入模式中控制,再放入家人、

精神衛生護理雜誌 13卷1期.中華民國107年6月

康復之家社會支持與復原力 21

親戚朋友、及機構工作人員社會支持為預測變項,

以無固定工作為參考組,結果發現社會人口學變項可

解釋2.7%復原力的變異量,有固定工作會有較佳的復原力,而不同來源的社會支持可增加17.9%復原力的解釋變異量,模式中除親戚朋友社會支持未達顯

著性外,其餘變項皆達統計上顯著差異,顯示家人

及機構工作人員社會支持有助於增加康復之家住民復

原力,含社會人口學變項,可共同解釋20.6%(F = 9.413, p < .001)變異量。

討  論

研究發現康復之家精神病患之社會支持,不同

支持來源主要提供的社會支持類別也不同,整體而

言,以機構工作人員所提供之社會支持最高,家人

次之,親戚朋友最低,其中機構工作人員以提供訊

息性支持為主,家人提供情緒性支持,親戚朋友主

要為評價性支持。此結果與學者調查959位思覺失調症個案社會支持來源以朋友最低(Vaingankar et al.,

2012),但與Munikanan等人(2017)研究發現社區中思覺失調症個案的社會支持以家人及朋友為主要來源

的研究發現不同,探究其原因,個案居住場所及與相

關人員的接觸時間會影響社會支持來源和種類,在研

究調查過程中部分住民提到生病住院久了很少有親戚

朋友往來,生活上有任何需要都習慣找專管員及其他

專業人員協助處理,故康復之家住民所感受到的社會

支持來源以機構工作人員及家人為主。在社會支持影

響因素部份,研究發現不同的社會支持來源,其影

響因素亦不同,當住民為女性、未婚、教育程度為

大學以上及家人常來探視者,感受比較多來自家人的

社會支持;而年齡較輕及信仰基督 /天主教的住民,感受到較多來自機構工作人員的社會支持。相關研究

中並未區分不同來源社會支持的影響因素(Kamenov et al., 2016; Munikanan et al., 2017; Vaingankar et al., 2012),將研究中以社會支持總分進行分析,社會人口學變項中只有婚姻狀況達顯著,未婚者顯著較離婚

者感受到較多的社會支持,此部份與其他研究發現婚

姻狀況並非顯著影響因素不同(Kamenov et al., 2016;

表六 研究對象社會支持與復原力之相關分析 (N = 150)

來源 家人r

親戚朋友r

機構工作人員r

復原力r

親戚朋友 .605***

機構工作人員 .208* .387***

復原力 .330*** .286*** .306***

*p < .05. ***p < .001.

表七 康復之家住民復原力預測因子 (N = 150)

變項迴歸係數(B)

標準化迴歸係數 (β)

t p VIF

模式一

常數 33.149 24.863 < .001

有固定工作 3.269 .165 2.031 .044 1.000R2 = 0.027(調整後R2 = 0.021);F = 4.127; p = .044

模式二

常數 9.914 2.305 .023

有固定工作 3.966 .200 2.622 .010 1.061

家人社會支持 .247 .312 3.278 .001 1.660

親戚朋友社會支持 -.015 -.017 -.173 .863 1.861

機構工作人員社會支持 .207 .246 3.056 .003 1.180R2 = 0.206(調整後R2 = 0.184);F = 9.413; p < .001

精神衛生護理雜誌 13卷1期.中華民國107年6月

22 Social Support and Resilience in Halfway House

Munikanan et al., 2017),推論本研究對象未婚者,主要家屬為父母親與兄弟姊妹,而離婚者過去因離婚過

程中經過許多不愉快衝突,離婚後各自生活往來變

少,而原生家庭早已脫離,且在各類社會支持平均

分數亦偏低,顯示離婚者是缺乏社會支持的高危險

群,值得多加注意與關懷。機構工作人員所提供之社

會支持會隨著研究對象年齡增加而遞減,大於等於55歲住民感受來自機構工作人員的支持最低,此部份

與Kamenov等(2016)研究發現年齡越低其社會支持越多的結果一致,故機構工作人員應主動關懷年齡漸

長的康復之家住民,依其需求提供個別性的支持與服

務。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的住民感受到來自機構工作

人員的社會支持較高,此結果與闕等(2011)研究中顯示宗教信仰為影響病患社會支持的重要預測變項相

似,本研究康復之家附近教會的志工團體長期帶領住

民活動,且歡迎住民參加假日聚會,亦與機構工作

人員合作辦理各項聖誕晚會與園遊會,因此信仰基督

教/天主教之住民感受到來自機構工作人員社會支持

較高,顯示宗教信仰的活動連結可增進個案的社會支

持。

復原力部份,研究發現居住於康復之家住民之復

原力,平均總分為35.39,依Scali等人(2012)對復原力程度所提出 ≤ 23分為低度復原力,24分至29分為中度復原力,> 29分為高度復原力作為切點,本研究對象屬於高度復原力。此結果與黃等(2014)針對180位住院慢性精神病患復原力的研究中顯示平均總分為

24.86,屬中度復原力不同,顯示康復之家住民因精神症狀較穩定且藉由提供職業復健,訓練病患獨立

性,故較一般慢性住院精神病患具較高復原力。研究

亦發現有固定工作者較無固定工作者復原力高,此與

劉(2011)研究來自台灣各地復健中心與康復之家310位社區慢性精神病患,有工作者其主觀感知的精神復

原程度顯著優於沒有工作的人的研究結果相同,顯示

固定工作能有效提昇住民的復原力。研究中顯著影響

復原力的社會人口學變項只有有無固定工作一項,與

相關研究提及的年齡、性別亦為顯著的影響因素不

同(黃等,2014;劉,2011;Lamond et al., 2008; Yu et al., 2011),探究原因可能與研究對象來自單一家機構,生病及住院時間長,其同質性與穩定性高,以

致於結果不如預期顯著,但研究發現也支持來自家

人及機構工作人員的社會支持確實有助於康復之家住

民的復原力,此部份則與Southwick(2016)等學者提及社會支持在個案復原力佔有重要角色的論述可相佐

證,其可透過增進個案在壓力下情緒調節、問題解

決能力、維持友誼和親密的關係等機制來強化其自尊

與自信。

研究另一重要發現為不同社會支持來源,主要

提供不同的社會支持功能,但對個案而言,不管是

訊息性、情緒性、評價性、及協助性社會支持都有

其必要性,且不同來源的社會支持都與研究對象復

原力存在著顯著正相關的關係,控制社會人口學變

項後,不同來源的社會支持可增加17.9%復原力的解釋變異量,尤其是家人及機構工作人員,建議精神

康復之家可透過活動辦理,如家屬會客或聯誼活動

時,提供家屬學習攸關疾病認識或治療、精神症狀

處理、藥物副作用處理等相關資訊,增進其對疾病

的瞭解也讓家屬或親戚朋友有能力提供訊息給住民並

討論,另以開放的方式讓住民使用行動電話或視訊方

式鼓勵其與他人聯繫互動,以增加其來自家人及朋友

的社會支持。研究發現機構工作人員社會支持仍是精

神康復之家最主要的社會支持來源,且與住民的復原

有顯著而直接的影響,建議除訊息性與協助性社會支

持的提供外,未來可多加強提供住民心理層面(情緒

性與評價性)的社會支持及連結建構住民與家人和朋

友的關係網絡,亦需多關注年長及婚姻狀況為離婚的

住民。康復之家的功能不是醫院,因此居住於康復之

家所提供的是社會化的支持性照護環境與功能,期望

透過關懷居住者的需求,以「家」為概念,讓在康復

之家的住民學習重返社會的相關技巧,藉由機構人員

的服務、社會支持的建立、復健工作的提供,協助

住民獨立生活的能力,當住民遭遇生活事件的挫折與

挑戰時,學習適應與成長,幫助提升復原力進而重

返社會的能力與信心。

研究限制

本研究收案對象只限於花蓮地區某精神專科教學

醫院居住於康復之家的150位慢性精神住民且非隨機抽樣,因此會限制研究結果的推論性及代表性,無

法推論到台灣地區所有康復之家住民,研究結果僅能

代表本次接受研究調查居住於康復之家的慢性精神住

民現況,且因採橫斷性研究,無法作進一步因果關

係推論。

參考文獻

王翊涵、尚和華(2016).協助精障者社區融合:康復之家

精神衛生護理雜誌 13卷1期.中華民國107年6月

康復之家社會支持與復原力 23

推展精障者社區融合經驗初探.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

研究學刊,6(1),139-174。[Wang, Y. H., & Shang, H. H. (2016). Helping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for social inclusion: Exploring the experiences of promoting social inclusion in Halfway houses. Journal of Community Work

and Community Studies, 6(1), 139-174.]宋麗玉(2005).精神障礙者之復健與復元-一個積極正向

的觀點.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8(4),1-29。[Song, L. Y. (2005). Rehabilitation and recovery of persons with psychiatric disability: A progressive and positive perspective. Formosa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18(4), 1-29.]

李孟達、毛慧芬、呂淑貞、林克忠(2015).臺灣精神康復之家發展現況之探討:文獻回顧.臺灣職能治療研究與

實務雜誌,11(1),33–49。[Lee, M. T., Mao, H. F., Lu, S. J., & Lin, K. C. (2015). The developmental situation of psychiatric halfway houses in Taiwan: A literature review. Journal of Taiwan Occupational Therapy Research and

Practice, 11(1), 33-49.] doi:10.6534/jtotrp.2015.11(1).33李昭憲、許秀月、李雅卿(2013).探討康復之家精神分

裂症患者生活品質之相關因素.美和學報,32(1),27-29。[Lee, C. H., Hsu, H. Y., & Lee, Y. C. (2013). Demographic influences on quality of life among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n halfway house. Journal of Meiho

University, 32(1), 27-29.]李錦彪、蔡欣玲(2017).台灣精神衛生護理的展望-

復元觀點之再思.護理雜誌,64(3),5-11。[Li, J. B., & Tsai, S. L. (2017).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iatric and mental health nursing in Taiwan: Refle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overy. The Journal of Nursing, 64(3), 5-11.] doi: 10.6224/JN.000034

陳萩芬、林麗瑞、李易駿(2013).精神障礙者社區就業歷程之個案研究.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

3(1),23-60。[Chen, C. F. (2013). A case study about the employment in community for the mental disability. Journal of Community Work and Community Studies, 3(1), 23-60.]

黃智玉、陳如容、鄭淦元、宋素卿(2014).探討慢性精神病人之復原力及其相關因素.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

10(2),154 163。[Huang, C. Y., Chen, R. R., Cheng, K. Y., & Sung, S. C. (2014). Exploring resilience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mental illness. Journal of Nursing and Healthcare Research, 10(2), 154-

163.] doi:10.6225/JNHR .10.2.154黃瑞琦(2001).社區精神分裂症病患之病識感、社會支持

與生活適應(未發表的碩博士論文).高雄市:高雄醫

學大學護理研究所。[Huang, R. J. (2001). Insight, social

support, and life adjustment of schizophrenic patients in

the community (Unpublished master thesis).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School of Nursing, Kaohsiung City, Taiwan, ROC.]

黃寶園(2010).社會支持在壓力反應歷程中的中介效果.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3(3),401-436。[Huang, B. Y. (2010). The mediatory effect of social support in the stress response proceoss. Formosa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23(3), 401-436.]劉玉雲(1998).精神分裂症病患之疾病不確定感及其相

關因素探討(未發表的碩博士論文).台北市:國立

台灣大學護理研究所。[Liu, Y. Y. (1998). The related

factors of perceived uncertainty in illness for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Unpublished master thesi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City, Taiwan, ROC.]

劉素芬(2011).社會功能與社區慢性精神病人復元之相關性研究-以社區復健中心與康復之家為例.台

大社會工作學刊,23,137-180。[Liu, S. F. (2011). A correlation study of social functioning and recovery on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patients: Examples of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centers and halfway houses. NTU

Social Work Review, 23, 137-180.] doi:10.6171/ntuswr 2011. 23.04

衛生福利部(2017,5月).臺灣精神衛生體系之發展與社區復健.取自http://www.mohw.gov.tw/dl-572-975e584a-2fdc-4f77-aa0f-bf4ad540d4c4.html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7,11月).身心障礙者人數案新舊制分.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cp-1745-3328-113.html

闕昀珮、張東杰、林秀峰、游靜宜、鄭夙芬、康仲然、

陳一豪(2011).口腔癌病患社會支持、憂鬱焦慮之探討與社會支持介入之影響.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雜

誌,46(6),329-339。[Chueh, Y. P., Chang, J. T., Linl. H. F., Yu. C. Y., Cheng. S. F., Kang. Z. R., & Chen, I. H. (2011). Impact of social support service on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oral cavity cancer patients. Journal of Taiwan

Otolaryngology-Head Neck Surgery, 46(6), 329-339.] doi: 10.6286/2011.46.6.329

Aburn, G., Gott, M., & Hoare, K. (2016). What is resilience?

精神衛生護理雜誌 13卷1期.中華民國107年6月

24 Social Support and Resilience in Halfway House

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72(5), 980-1000. doi: 10.1111/jan.12888

Campbell-Sills, L., & Stein, M. B. (2007). Psychometric analysis and Refinement of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Validation of a 10-item measure of resilience.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20, 1019-1028.

Colvin, M. F., Cullen, T., & Thomas, V. V. (2002). Coercion, social support, and crime: An emerging theoretical consensus. Criminology, 40(1), 19-42. doi: 10.1111/j.1745-9125.2002.tb00948.x

Herrman, H., Stewart, D. E., Diaz-Granados, N., Berger, E. L., Jackson, B., & Yuen, T. (2011). What is resilience?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56(5), 258-265.Kamenov, K., Cabello, M., Caballero, F. F., Cieza, A.,

Sabariego, C., Raggi, A., Anczewska, M., Pitkänen, T., & Ayuso-Mateos, J. L. (2016). Factors related to social support in neurological and mental disorders. PLoS One,

11(2), e0149356. doi: 10.1371/journal.pone.0149356Lamond, A. J., Depp, C., Allison, M., Langer, R., Reichstadt,

J. Moore, D. J., & Jeste, D. V. (2008). Measurement and predictors of resilience among community dwelling older women.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43(2), 148-154. doi:10.1016/j.jpsychires.2008.03.007

Macdonald, E. M., Hayes, R. L., & Baglioni, AJ. Jr. (2000).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he social networks of young people with early psychosis compared with closely matched controls. Schizophrenia Research, 46(1), 25-30.

Munikanan, T., Midin, M., Daud, T. I. M., Rahim, R. A., Bakar, A. K. A., Jaafar, N. R. N., Sidi, H., & Baharuddin, N. (2017). Association of social support 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people with schizophrenia receiving community psychiatric service: A cross-sectional study. Comprehensive

Psychiatry, 75 , 94-102. doi:10.1016/j.comppsych. 2017.02.009

Munro, B. H. (2005).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health care

research (5th ed., pp. 259-284). Philadelphia, PA:

Lippincott William & Wilkins. Santosh, S., Roy, D. D., & Kundu, P. S. (2013). Psychopathol-

ogy, cognitive function, and social functioning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East Asian Archives of Psychiatry,

23(2), 65-70.Scali, J., Gandubert, C., Ritchie, K., Soulier, M., Ancelin, M.

L., & Chaudieu, I. (2012). Measuring resilience in adult women using the 10-items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Role of trauma exposure and anxiety disorders. PLoS One, 7(6), e39879. doi:10.1371/journal.pone.0039879

Song, L. Y. (2017). Predictors of personal recovery for persons with psychiatric disabilities: An examination of the Unity Model of Recovery. Psychiatry Research, 250, 185-192. doi: 10.1016/j.psychres.2017.01.088

Soper, D. (2016). A-priori sample size calculator for multiple Regression [Software]. Available from http://www.danielsoper.com/statcalc

Southwick, S. M., Sippel, L., Krystal, J., Charney, D., Mayes, L., & Pietrzak, R. (2016). Why are some individuals more resilient than others: The role of social support. World

Psychiatry, 15(1), 77-79. doi: 10.1002/wps.20282Vaingankar, J. A., Abdin, E., & Chong, S. A. (2012). Exploratory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es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Comprehensive Psychiatry, 53(3), 286-291. doi:10.1016/j.comppsych.2011.04.005

Wang, L., Shi, Z. B., Zhang, Y. Q., & Zhang, Z. (2010).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10-item Conne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in Chinese earthquake victims. Psychiatric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 64, 499-504. doi:10.1111/j.1440-1819.2010.02130.x

Yu, X. N., Lau, J. T. F., Mak, W. W. S., Zhang, J., Lui, W. W. S., & Zhang, J. (2011). Factor structure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Comprehensive Psychiatry, 52(2), 218-224. doi:10.1016/j.comppsych.2010.05.010

精神衛生護理雜誌 13卷1期.中華民國107年6月

康復之家社會支持與復原力 25

1MS, RN, Deputy Director, Department of Nursing, .Taipei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Yuli Branch. 2PhD, R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Nursing, Meiho University. Address Correspondence to: Ming-Yueh Tseng, No. 23, Pingguang Rd., Neipu, Pingtung, 91202, Taiwan, ROC.Tel: 886 (8) 779-9821; E-mail: [email protected]

Exploring the Social Support and Resilience of the Patient with Chronic Mental Illness in Halfway House

Chin-Yu Huang1 • Ming-Yueh Tseng2

ABSTRACT: Numerous mental illnesses are chronic diseases that affect patients’ social adaptive skills; thereby it increases the difficulty of returning to their community life after initial treatment. Mental rehabilitation teams should assist in enhancing patients’ ability to respond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teach them how to utilize resources to deal with their life dilemmas. 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resilience systems among patients having chronic mental illnesses in a Halfway House. A questionnaire was developed for this investigation and 150 psychiatric patients from the psychiatric college of Hualien District in Taiwan participated in the survey. The developed questionnaire comprised three parts: participant characteristics, a social support scale, and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SPSS/PC 23.0, a t test, a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hierarchical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main sources of social support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mental illnesses in the Halfway House were institutional staff and immediate family members; lesser sources of support were other relatives and friends. The total average resilience score was 35.39, indicating high resilience.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resilience of the patients were stable employment and social support from family members and institutional staff.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may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community psychiatric team members in addition to improving patient rehabilitation services. Specifically, the findings may support the efforts to enhance patients’ social support systems and facilitate their returning to community life.

Key Words: Halfway house, chronic mental illness, social support, resil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