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分項計畫名稱: 兩岸三地青少年約會暴力現象之比較分析 計畫主持人:沈瓊桃 社工系副教授 研究摘要 本研究以女性主義為理論基礎,探討在不同的華人社會中,性別角色與青少 年約會暴力的關係為何。具體而言,本研究將比較兩岸三地(台灣、香港、上 海)青少年的約會暴力現象,是否會因父權思想的差異而有所不同,並檢視遭 受約會暴力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長期影響為何。 本研究的設計是縱貫性量化研究的跨文化比較分析。研究將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量表的修正與預試;第二階段是正式施測;第三階段是追蹤施測。 本研究對象是在兩岸三地(台灣、香港、上海)就讀國高中的青少年。預計抽 取預試的隨機樣本約 300 位(包括每個地區國中與高中各 50 位學生)、正式量 表施測的隨機樣本約 3000 位(包括每個地區國中與高中各 500 位學生)。測量 工具是自我報告式的問卷調查。內容將包括性別角色量表、中國人傳統觀念量 表、約會暴力量表、貝式憂鬱量表、與 PTSD 量表。資料處理將運用 SPSS 統計 套裝軟體,將以描述性統計方法(百分比、次數分配、集中與分散趨勢測量法) 來呈現樣本的基本資料,並以 ANOVA 與多元迴歸來檢驗研究假設。本計畫預期 發表 2 SSCI 期刊論文。 壹、研究背景 花蓮雙屍案偵破 男友摧花 母親指導剝衣棄屍 「發生在花蓮縣秀林鄉的雙屍命案,13 日宣告偵破。警方查出死者是 15 歲 的陳姓少女與國一的李姓學妹,主嫌是陳姓少女的郭姓男友。…郭嫌夥同四名 友人以外套蒙住陳女臉部,並拿石頭砸對方頭部致死,陪同的李姓學妹也被外 1

壹、研究背景homepage.ntu.edu.tw/~ntuccs/uploads/research/paper-10.pdf · 其是僵化的性別角色將女性定位於附屬男性的位階,並賦予男性掌控女性的正當

  • Upload
    others

  • View
    4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分項計畫名稱: 兩岸三地青少年約會暴力現象之比較分析

    計畫主持人:沈瓊桃 社工系副教授

    研究摘要

    本研究以女性主義為理論基礎,探討在不同的華人社會中,性別角色與青少

    年約會暴力的關係為何。具體而言,本研究將比較兩岸三地(台灣、香港、上

    海)青少年的約會暴力現象,是否會因父權思想的差異而有所不同,並檢視遭

    受約會暴力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長期影響為何。

    本研究的設計是縱貫性量化研究的跨文化比較分析。研究將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量表的修正與預試;第二階段是正式施測;第三階段是追蹤施測。

    本研究對象是在兩岸三地(台灣、香港、上海)就讀國高中的青少年。預計抽

    取預試的隨機樣本約 300 位(包括每個地區國中與高中各 50 位學生)、正式量

    表施測的隨機樣本約 3000 位(包括每個地區國中與高中各 500 位學生)。測量

    工具是自我報告式的問卷調查。內容將包括性別角色量表、中國人傳統觀念量

    表、約會暴力量表、貝式憂鬱量表、與 PTSD 量表。資料處理將運用 SPSS 統計

    套裝軟體,將以描述性統計方法(百分比、次數分配、集中與分散趨勢測量法)

    來呈現樣本的基本資料,並以 ANOVA 與多元迴歸來檢驗研究假設。本計畫預期

    發表 2 篇 SSCI 期刊論文。

    壹、研究背景

    花蓮雙屍案偵破 男友摧花 母親指導剝衣棄屍

    「發生在花蓮縣秀林鄉的雙屍命案,13 日宣告偵破。警方查出死者是 15 歲

    的陳姓少女與國一的李姓學妹,主嫌是陳姓少女的郭姓男友。…郭嫌夥同四名

    友人以外套蒙住陳女臉部,並拿石頭砸對方頭部致死,陪同的李姓學妹也被外

    1

  • 套勒斃(中國時報資料庫,2005)。」

    青少年是許多現代人開始經驗到兩性親密關係的階段,也可能是交往中的情

    侶第一次經歷到約會暴力的階段。從 1980 年代開始到現在,已有超過 50 份的

    研究報告顯示,約會中的情侶比已婚的伴侶更可能發生暴力,且年紀越輕的伴

    侶越可能產生親密關係暴力。研究顯示,16-24 歲是親密伴侶暴力發生最嚴重的

    時期。也就是說,許多人在青少年時期,就已經歷過親密關係暴力或約會暴力。

    據估計,約有 10%-48%的青少年曾經歷過約會關係中的肢體暴力。此外,根據

    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統計,在 1993-1999 年間所發生的青少女被謀殺案件中,高

    達 10%的國中生與 22%的高中生,是被男朋友謀殺的。而兩岸三地尚無針對青

    少年約會暴力現象所做的全國性調查研究。

    從女性主義的觀點而言,親密關係暴力的發生是源自於父權意識的文化。尤

    其是僵化的性別角色將女性定位於附屬男性的位階,並賦予男性掌控女性的正當

    權力,而親密關係暴力即是一種權力控制的表現。國內外的實證研究亦顯示,父

    權思想與性別刻板印象是約會暴力行為的相關因素之一。而華人社會即是一個父

    權的社會,五千年的儒家思想鞏固了男尊女卑、兩性權力不平等的文化特性。然

    而近代中國史與台灣史的發展,也使得傳統的父權思想受到許多衝擊。以兩岸三

    地為例,相對而言,台灣仍較保有較傳統的父權思想;香港則長期受英國統治與

    歐美思想的薰陶;大陸則是服膺毛澤東「女人能撐邊天」的思潮,使得大陸的兩

    2

  • 性較為平權,尤其是上海的兩性關係常呈現女強男柔的現象。基於此一特殊的歷

    史發展脈絡,若能比較兩岸三地在性別角色與青少年約會暴力關係的異同,則可

    進一步地驗證女性主義的觀點,探究出深植於文化脈絡中的父權思想對約會暴力

    關係的影響,結果將有助於華人社會青少年約會暴力的預防與處遇。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如下:

    1. 了解兩岸三地青少年約會暴力的盛行率及其與性別角色的關係為何。

    2. 檢視青少年約會暴力對其心理健康的長期影響為何。

    3. 探究青少年約會暴力的預測因子。

    以下就本研究中的重要名詞加以解釋:

    1. 約會暴力:本研究所稱之約會暴力指的是發生在未婚情侶間的暴力,包

    括肢體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與跟蹤。根據此概念性定義,研究對

    象將包含同居的未婚情侶以及同性戀情侶。

    2. 青少年:本研究所稱之青少年是指 12 歲以上、18 歲以下的國高中學生。

    二、研究之重要性

    約會暴力可視為婚姻暴力的前奏,婚前約會暴力的現象極可能延續到婚後,

    並形成終生的行為模式(Makepeace, 1981; O’Leary, Malone, & Tyree, 1994)。尤

    其是求學中的青少年通常是處於發展適當親密行為的模塑期,此時期所呈現出

    的行為模式通常也會成為持久的關係特性(Straus, 2004)。因此,對約會暴力的

    了解與研究將有助於婚姻暴力的預防(王燦槐,1999)。研究顯示,在庇護所尋

    求協助的受暴婦女,有 51%的受訪者表示在婚前就已經受到過身體的虐待

    (Roscoe & Bernaske, 1985)。在約會關係中,伴侶可能較無法分辨推打等肢體

    3

  • 動作與親密行為的不同,較容易忽略暴力行為的存在性,或將暴力行為解讀成

    「打是情、罵是愛」(Levy, 1998;修慧蘭,2002;林淑敏、李宗派,2003)。因

    此,了解與發現未婚情侶間的約會暴力可說是暴力防治系統中的第二級預防工

    作。如果在婚前的交往中就有暴力事件的發生,而學校輔導體系或暴力防治系

    統可以適時適當的介入處理,就有機會預防日後婚姻暴力、甚至是兒童虐待的

    發生。相反的,如果漠視現代青少年的交往特性與約會暴力問題而不加以防範

    或處理,可能會造成青年沒有把婚前的親密關係暴力當作警訊,而與有暴力傾

    向者結婚,日後所要付出的家庭暴力防治之社會成本是更加龐大驚人的。

    在兩岸三地跨文化比較的部份,現有約會暴力文獻多以西方社會為研究對

    象,雖然攻擊是跨文化、種族、與性別的人類行為,但是對暴力的定義是文化建

    構的。不同文化對暴力攻擊行為的評價、判斷標準、與規範不同。因此有必要在

    親密關係暴力相關研究中,關注不同文化背景與暴力行為的關係(劉嬌、鄭涌,

    2004)。透過此研究計劃,可以比較分析在不同的華人社會中,青少年所處的文

    化背景的異同與約會暴力的關係及其影響為何。研究結果亦可彌補現有親密關係

    暴力文獻多以西方社會為研究對象,鮮少有其他文化探究的不足與缺限。

    貳、文獻檢閱

    自從 Makepeace 於 1981 年發表第一篇關於約會暴力的文章之後,國外近二

    十多年來的研究焦點集中在約會暴力相關因素之探討,尤其是加害者與受害者

    的特質、發生率、影響、與相關因素等。然而,相對於成人親密關係暴力的國

    外文獻而言,甚少有研究關注到青少年的約會暴力現象(Hickman et al., 2004),

    而國內關於青少年約會暴力的研究更是付之闕如。以下就約會暴力的相關理

    論、盛行率、相關因素、影響、以及大陸與香港相關文獻等加以分析評述。

    一、約會暴力之相關理論

    目前有關約會暴力的理論多承襲於家庭暴力的理論(Foo & Margolin, 1995;

    林淑敏、李宗派,2003),以下分別說明之。

    4

  • 1. 精神分析模式(Psychiatric Model)

    精神分析模式強調施虐者的心理異常、性格缺陷、精神疾病、反社會行

    為、濫用藥物和酒精等與暴力行為之間的關係。但是根據研究報告顯示,只

    有低於 10%的家庭暴力事件,是因為這些性格特質、心智疾病或是精神疾病

    所造成的。

    2. 社會情境與學習論(Social Situational and Learning Model)

    社會情境理論認為暴力行為與社會化過程有相關性,個體透過家庭與社

    會環境學習性別角色期待。家庭是人類學習各種角色的最初場所,也是最有

    可能經驗暴力的地方,當家庭中成員經常以暴力作為解決紛爭的手段時,成

    員無形中會認可暴力是可以被接受,是有效解決問題的方式,因此暴力就可

    能淪為代間傳承的惡性循環中。

    3. 人格特質理論(Trait Theory of Personality)

    會對親密關係之人施暴的人格特質包括:大男人主義;不會表達或處理

    怒氣,且較正常人為高的敵意水平;低自尊,加上高依賴、猜疑心與忌妒心;

    親密關係中常感到擔心害怕;憂鬱;出身暴力家庭;伴侶間缺乏互動技巧;

    對情感表達感到困難,及難以和伴侶形成信賴關係。

    4. 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

    Bowlby 的依附理論強調,早年與重要他人形成密切依附與連結互動關係

    的重要性。他認為一個人童年時期能得到主要照顧者充分的愛與關懷,則能

    產生正向的依附關係,如果果未能得到充分的關懷,而處在父母離婚或不安

    的環境,就容易轉變為強烈的痛苦情緒中,成年後就可能難與他人建立信

    任、穩定的關係。Mayseless 提出關係暴力的發生,主要是因為親密的衝突

    行為引起伴侶間的分離,其中一方因感到威脅而採取的反應。因此,家庭暴

    力與一個人童年所經歷的分離,與失落事件具有強烈的相關性。

    5. 系統理論(System Theory)

    系統理論認為,受虐者不願意離開施暴情境,是由於受虐者將自己視為

    5

  • 與施虐者是一體且不可分的,而個人的一切權利與福祉,是屬於他人的,自

    我是不存在的。此理論認為,由於整個社會對男性暴力事件的容忍,導致男

    性不斷得到正回饋,而女性得到負回饋,使得暴力模式更加穩固,因此當受

    虐者如果沒有在第一次暴力事件後就離開施虐者,則他的行為將增強下一次

    暴力事件的發生。

    6. 女性主義觀點(Feminist Theory)

    針對傳統性別角色對人類的束縛,女性主義提出「父權」的觀念,係指

    女性被屈從、附屬於男性利益的權力關係。而伴侶暴力的根源也是來自父權

    思想─男人有權力控制「他們的女人」,且傳統習俗制度也支持男性使用暴

    力。其觀點認為,造成攻擊女性的原因,主要來自於社會對暴力的縱容與認

    可。而女性主義也提出強暴、攻擊普遍性的爭議,因為社會持續對約會強暴、

    婚姻強暴、虐妻、亂倫事件的沈默,使法律定義妻子是丈夫財產的正當性。

    而在男尊女卑、夫唱婦隨以及暴力行徑被社會文化所認同下,男人對妻子的

    毆打,也只不過是順應文化潮流,進而強化男性的支配以及女性的順從。

    綜合以上理論可得知,影響約會暴力發生的因素可歸納為個人因素(例如精

    神分析模式與人格特質理論)、家庭因素(例如社會學習與依附理論)、關係因素

    (例如系統理論)、與社會文化因素(例如女性主義觀點)。許多的文獻也以不同

    的理論切入研究約會暴力的相關因素。而本研究將以女性主義為理論基礎,探討

    在不同的華人社會中,性別角色與青少年約會暴力的關係為何。由於女兒主義關

    注的是兩性所身處的社會文化環境是否賦予男性掌控女性的權力,與本研究所欲

    探討的不同華人社會的跨文化比較分析最為相關,故選用此理論做為研究的理論

    基礎。

    二、約會暴力的盛行率

    青少年約會暴力的盛行率(prevalence rate)介於 10%-30%之間,視資料來源而

    6

  • 有所高低。以美國為例,全國性的統計調查顯示,約有 10%的高中生在過去一年

    間,曾遭受到約會對象的肢體暴力。區域性的調查研究則約在 30%或更高(Jouriles,

    et al., 2005)。根據美國一項全國性的數據分析顯示(Slashinski, Coker, & Davis,

    2003),若比較約會暴力中的肢體暴力、性暴力、與跟蹤(stalking)三者會發現,

    男性自陳最常經歷到的約會暴力形式是跟蹤,佔 62.5%(n = 184);女性則是以

    肢體暴力最多,佔 51.5%(n = 563)。就肢體暴力而言,男性與女性青少年施暴

    的比例接近,但理由卻不相同。學者發現(O’Keefe, 1997),女性使用暴力是因自

    我防衛,男性使用暴力則是為了控制約會對象。在性暴力的部份,施暴率則有顯

    著的性別差異,約有 13%的男性青少年與 3%的女性青少年曾對約會對象有性暴

    力的舉動。

    三、約會暴力的相關因素

    綜合國外的研究顯示,與約會暴力相關的因素(不限於青少年)可歸納成四

    個面向,包括:(1).個人因素(包含對親密關係暴力的態度、性別角色態度、自

    我概念、物質濫用);(2).原生家庭中的父母或親子間的暴力經驗;(3).關係因素:

    包括交往深度、對關係不滿意的程度、對對方行為有負向歸因等(Hilt, 1989;

    Kaura & Allen, 2004; Levy, 1998)。在青少年約會暴力的部分,相關因素尚包括

    學業成績、單親家庭、曾與同儕發生衝突、有朋友是約會受害者、性別刻板印

    象、以及對暴力行為的合理化(Cleveland, et al., 2003; Foshee, et al., 2004; Gagne,

    et al., 2005; O’Keefe, 1997; O’Keefe, 1998)。學者 O’Keefe (1997) 認為,對於約

    會暴力正當性與合理化的文化觀點,深切影響到青少年是否會對約會對象使用

    暴力,未來的研究應就暴力合理化(justification of violence)的文化現象做更深入

    的探究。

    台灣探討約會暴力的文獻極少,研究樣本多為大專學生,研究焦點集中在約

    會暴力的盛行率與相關因素之探討(例如江文賢,2001;孫頌賢、修慧蘭,2005)。

    在青少年的研究中,焦點則在於自身的暴力行為(但施暴的對象包括父母、師長、

    7

  • 同儕等)(例如陳毓文,1999 ;楊翠娟,2005)或是約會強暴(例如羅燦煐,1999;

    蔡德輝,2000),目前國內尚無針對青少年約會暴力現象所做的全面性研究(意

    指肢體暴力、精神暴力、與性脅迫),也沒有盛行率的數據可供參考。由於相關

    文獻缺乏,在此亦檢閱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的約會暴力文獻做為參考。

    江文賢(2001)以台灣中部 614 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 47.2%的大學生

    曾發生過肢體暴力,其中以用力推對方、抓痛等輕微暴力行為居多,且近五成的

    受試者在約會暴力中具有相互攻擊的現象。父權思想與性別刻板印象是約會暴力

    行為的相關因素。修慧蘭(2002)以台灣北、中、南三區,1021 位大學生為研

    究對象,發現高達六成左右的大學生曾經經歷過約會暴力(包括肢體暴力、口語

    暴力、與性暴力),但多以偶爾一、二次的發生頻率為主。此外,高達 48%的受

    試者屬於「同時施暴與受暴」,且受暴行為與施暴行為有配對關係,呈現親密對

    象之間暴力相向的圖像。另外,研究亦發現,有同居經驗的受訪者經歷約會暴力

    的程度較未同居者高。與約會暴力有直接性關係的因素包括原生家庭親子間的暴

    力經驗以及衝突的約會關係(孫頌賢、修慧藍,2005)。蔡德輝(2000)以 750

    位國中、高中、大專女性為研究對象,發現有 6%的女性曾遭受不同程度的性侵

    害(包括性侵害、企圖性侵害、撫摸身體等),且施暴者多為相識或熟識的同學、

    朋友等。羅燦煐(1999)以 2970 位高中職和大專生為研究對象,亦發現約有 6%

    的高中/職男女表示自己曾是約會強暴的加害者與受害者。並且,性別角色態度

    是影響男女對約會強暴寬容性的顯著影響變項(另一個顯著的變項是約會強暴的

    加害與受害風險意識)。

    檢閱約會暴力相關因素的文獻可得知,與約會暴力相關的因素有個人、家

    庭、同儕、關係等層面,而性別角色態度同時是約會肢體暴力與性暴力的顯著影

    響變項。至於國內約會暴力相關因素的文獻多以大專學生為對象。以青少年為研

    究主體的只有與性侵害、約會強暴寬容性的相關文獻。國內尚無任何文獻檢閱青

    少年約會的相關因素。因此,本研究目的之ㄧ是要探究青少年約會暴力的預測因

    子,尤其是約會暴力與性別角色的關係。

    8

  • 四. 約會暴力對青少年的影響

    遭受約會暴力對受害者的身心健康與社會生活皆有負面的傷害(Barnett,

    Miller-Perrin, & Perrin, 2005: 232)。在身心健康的部份,遭受約會暴力傷害(包

    括肢體暴力、精神暴力、與性暴力)的受害者可能會吸毒、酗酒、懷孕、感染

    性病、自殺、憂鬱、焦慮、自責、有創傷症狀(Holt & Espelage, 2005; Howard &

    Wang, 2003; Jouriles, et al., 2005; Slashinski, et al., 2003)。在社會層面,約會暴力

    受害者可能需要轉學、搬家、或是換工作以逃避受暴關係等(Barnett, et al.,

    2005)。在日後親密關係的建立上,亦可能會存在著某些心理障礙,深怕重蹈覆

    轍,再次受到傷害。

    筆者現在所進行的大學生約會暴力的深入訪談研究發現,7 位受訪者中有 2

    位提到在與暴力男友分手後的 2-3 年後得到憂鬱症(經過醫師診斷),在談到暴

    力經驗的影響時,受訪者也描述了一些類似PTSD的反應(例如對別人的肢體碰

    觸會有過度的反應、做惡夢等)。因此,本研究計畫亦將探討約會暴力對青少年

    的長期心理健康的影響,具體的指標是憂慮症狀與PTSD症狀。此外,在筆者先

    前的研究亦曾發現(Shen, 2005),有受暴經驗的受訪者對中國人傳統信念的認

    同(例如宿命連結)與其內向性行為(例如憂鬱、焦慮、退縮行為)、和創傷症

    狀有顯著的相關。也就是說,越相信宿命觀的暴力受害者,越容易有憂鬱、焦

    慮、和創傷症狀。因此,本研究亦將檢視中國人傳統信念與憂鬱和創傷症狀的

    關係。

    五、大陸與香港的相關文獻

    大陸與香港關於親密關係暴力的文獻非常缺乏,更遑論是探討青少年約會暴

    力的資料。大陸與香港對於 dating violence 多稱為戀愛暴力。

    香港第一份有關戀愛暴力的研究是由民間機構和諧之家在 1999 年時發表,

    稱為「香港青年人對戀愛中暴力及控制行為」的意見調查。在 1,222 名 15 至 25

    9

  • 歲的受訪者中,有 15.4%的香港人表示認識有朋友在拍拖或分手時,曾遭受暴力

    或控制行為對 0 待。2000 年,和諧之家再發表第二份有關香港戀愛暴力的調查,

    從統計三份香港出版的報紙(明報、東方及蘋果)在 3 個月期間有關戀愛暴力的

    報導,發現共有 43 宗個案,即平均約 2.1 日便有 1 宗個案發生。當中的暴力行

    為主要是自殺行為(62.8%)、傷人(27.9%)及性侵害(9.3%)。這些暴力多在分手

    (48.8%)及爭執(23.3%)時出現。和諧之家又於 2004 年調查 1067 位中學生遭受戀

    愛暴力的研究顯示,有七成的中學生曾遭受親密伴侶精神虐待,有一成二的中學

    生表示曾遭受戀愛暴力的困擾,亦有三成遭受伴侶限制結交朋友及受到已分手的

    伴侶騷擾〈引自葉長秀,2004〉。

    大陸目前尚無關於約會暴力的研究,只有一份調查是針對 600 位 18-60 歲至

    福建某婦產科看診的婦女的研究(Hollander, 2005; Xu,et al., 2005)。研究顯示,

    高達 43%的婦女曾被親密伴侶肢體虐待或性虐待。婦女受到親密關係暴力的相關

    因素之ㄧ是對傳統性別角色的持守。學者認為,由此盛行率可得知大陸親密關係

    暴力的嚴重性,而所謂婦女能撐半邊天的願景仍有待實現。

    綜上所述,基於兩岸三地在青少年約會暴力方面的文獻缺乏,本研究將以縱

    貫性的量化研究探討青少年約會暴力的盛行率及其對青少年的長期影響為何,並

    以女性主義為基礎,檢視性別角色與約會暴力的關係。

    參、 研究設計

    本研究的設計是縱貫性量化研究的跨文化比較分析。研究將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量表的修正與預試;第二階段是正式施測;第三階段是一年後的追蹤

    施測與後續的資料分析。研究架構及研究假設(代號為 a、b、c)如圖一,箭頭

    代表自變項與依變項的關係。主要變項為父權意識、約會暴力與心理健康。以下

    就研究樣本、測量工具、研究實施程序及資料的處理與分析加以說明。

    10

  • 父權意識 a 約會暴力 c 心理健康

    1.性別角色 1.有無 (一年後) 1.憂鬱 2.傳統觀念量表 2.特性 2. PTSD

    b

    圖一:研究架構

    研究假設:

    a. 父權意識越高的地區,約會暴力盛行率越高。

    b. 對中國人傳統觀念認同感越高的青少年,憂鬱與創傷症狀越嚴

    重。

    c. 不同的約會暴力的特性(例類型、嚴重程度、交往長短),可以

    預測一年後的憂鬱與創傷後壓力症狀嚴重程度。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是兩岸三地(台灣、香港、上海)就讀國高中的青少年。預計

    抽取預試的隨機樣本約 300 位(包括每個地區國中與高中各 50 位學生)、正式

    量表施測的隨機樣本約 3000 位(包括每個地區國中與高中各 500 位學生)。

    為了使研究結果具有推論性,本研究將以台灣、香港、與上海的國高中學

    生為研究的母群體,採隨機抽樣方式,將上述三個地區的國高中編號,以亂數

    表隨機抽取當地 10 所國中與 10 所高中(以及四個候補學校),每所學校隨機抽

    取 2 個班級(以及兩個候補班級)做為正式施測的樣本,預計每個學校有 50 位

    學生參與研究。本研究在取得學校班導師同意後,才會將該校學生列為研究對

    象。如果學校不同意,則聯絡後候補名單上的學校。如果班導師不同意,則聯

    絡後候補名單上的班級。由於本研究設計是需要做一年後的追蹤調查,故樣本

    11

  • 會以國二生與高二生為主,且在國三與高三時做追蹤調查。

    在樣本數方面,由於本研究的目的之一是要測量約會暴力的盛行率,為增

    加樣本代表性、避免樣本流失、以及樣本數過少(例如有性暴力經驗的受試者

    人數可能較少),並確保施測量表信效度統計分析結果的穩定性,故需要收集較

    大量的樣本資料。本研究所設計的問卷量表題項數目將超過 100 題(見以下測

    量工具的說明),按照因素分析的原則,每一個題項最好有 10 個樣本(100 題*10

    樣本=1000),故本研究將正式施測樣本數定為 1000 位,三個地區加總共有 3000

    個樣本數。此外,由於國中與高中生在身心發展上仍有其差異性與獨特型,青

    少年研究學者認為對青少年早期與青少年晚期的區分是必要的(early adolescent

    and late adolescent)(Ashford, et al., 2006),若每個地區的國中與高中能各有 500

    位樣本,則可以進一步地分析國中生與高中生約會暴力現象的異同。

    樣本選取的標準包括:(1)願意填寫問卷者;(2)曾有或現有親密伴侶達

    一個月以上的未婚國高中學生。此外,本研究將採取下列保護措施以避免受訪

    者在研究過程中遭受二度傷害或其他危險:(1)取得同意:事先獲得受訪者的

    自願參與,並告知受訪者有中途退出研究的權利。(2)資料保密:受訪者的身

    分與個人資料在研究過程與發表研究結果時,都會受到保密與保護。(3)確保

    安全:若受訪者在研究過程中有身心安全的顧慮或危險時,經受訪者同意後,

    將轉介至各校學生輔導中心作後續的處遇。

    三、測量工具

    測量工具是自我報告式的問卷調查。內容將包括基本資料、性別角色量表、

    中國人傳統觀念量表、約會暴力量表、貝式憂鬱量表、與 PTSD 量表。所有的量

    表將先修訂成台灣版,然後再修訂成香港版與上海版。各量表分別說明如下:

    1. 性別角色量表:

    本研究將採用「性別角色量表」(Bem Sex Role Inventory)以測量受訪

    者對性別角色的觀念。「性別角色量表」是最常被用來測量性別角色觀念的

    12

  • 量表,雖然是將近 30 年前所研發的量表,近年來的研究顯示此量表依然具

    有良好的現代效度,仍適用於測量現代的性別角色 (Holt & Ellis, 1998;

    Oswald, 2004)。「性別角色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介於.82 至.86 之間,再測

    信度介於.90-.93 之間。許多的研究顯示「性別角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Holt & Ellis, 1998)。

    2. 中國人傳統觀念量表:

    本研究將採用「中國人傳統觀念量表」(楊寶亞、王天苗,1994)以測

    量受訪者所具有的傳統價值觀。此量表共有六個分量表,包括:家族延續、

    父權體系、家族榮譽、服從權威、宿命連結、與家族和諧。每個分量表有六

    題,總題數為 36 題。此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介於.61 至.88 之間。建構效度

    之因素分析結果共可解釋 48.88%的變異量。各分量表與總量表間的相關則

    介於.17 至.53 之間。此量表採 Likert 式四點量表評量方式,得分愈高,則傳

    統觀念傾向愈強,反之則愈弱。本研究將選用此量表中的父權體系與宿命連

    結兩個分量表,以測量受訪者的父權意識強弱,以及是否會將人生際遇歸因

    於命運的傾向。

    3.約會暴力量表:

    本研究將以筆者在 95 年度國科會專題計畫所研發出的約會暴力量表

    (以大學生為對象)做為基礎,修訂成青少年版本,內容包括肢體暴力、精

    神暴力、與性脅迫。

    4. 貝氏憂鬱量表(Beck’s Depression Inventory, BDI):

    本研究將採用貝氏憂鬱量表來測量青少年是否有憂鬱症狀。最早的貝氏

    評量表是 1961 年由 Aron T. Beck, Ward, Mendelson, Mock 與 Erbaugh 所設

    計,用來評估 13-80 歲人的憂鬱程度,以作為診斷及處置參考。量表共有

    21 組題目,每組題目包括 4 個句子,與精神科醫師使用的參考標準”精神疾

    病的診斷與統計第四版”(DSM-IV)中的憂鬱症診斷一致。量表題項包括憂鬱

    心情、悲觀、感到失敗、缺乏滿足感等。貝氏憂鬱量表中文版是由柯慧貞

    13

  • 依據 1978 年之貝氏憂鬱量表英文版翻譯而來的自陳式問卷,以用來測量憂

    鬱症狀的嚴重性,得分越高則表示個體的憂鬱程度越高。由柯慧貞在 1998

    年所做的研究中發現,本量表之中文版內部一致性達 0.87,經由史-布氏公

    式校正後所得之折半信度為 0.94;另外,由王淑惠(2001)以 122 名大學

    生為受測者所得之內部一致性為 0.84。而由柯慧貞的研究指出最佳分界點

    為 10 分,與國外研究一致,研究並顯示此量表能夠有效的區分重鬱症、輕

    鬱症與非憂鬱症者,具有良好的臨床診斷效度(引自方曉諭,2003)。

    5. 創傷壓力反應量表(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Reaction Index,

    PTSD-RI):

    本研究將採用創傷壓力反應量表(PTSD-RI)來測量青少年是否有 PTSD

    的症狀。PTSD-RI 為 Pynoos 等學者於 1987 年研展,可用在學齡期、青少

    年時期及成年人遭遇威脅生命安全的意外或事件時之創傷後壓力反應(cited

    as Chen, 2002)。PTSD-RI 的內在信度為 0.87;效度部分,Pynoos 曾將同一

    樣本分別以 PTSD-RI 及 DSM-III 中 PTSD 之診斷標準做診斷,結果發現兩

    者有很強的相關性,代表 PTSD-RI 對於測量壓力症狀有良好的效度。

    PTSD-RI 共有 20 題,每一題依其症狀出現的頻率以 0-4 分來表示,0 分是”

    從未如此”、1 分為”很少如此”、2 分代表”有時候如此”、3 分為”大部分時

    間如此”、4 分是” 總是如此”,分數越高代表創傷後壓力症狀越嚴重,其症

    狀的嚴重程度依總分可區分為:12-24 分為輕度,25-39 分為中度,40-59

    代表創傷後壓力症狀為重度,60 分以上則為非常嚴重(cited as Chen,2002)。

    四、研究實施程序

    本研究擬運用社工系所、修習過家庭暴力相關課程之高年級學生人力作為

    預試與正式問卷調查的訪員。筆者將會對訪員進行訪員訓練,讓訪員瞭解問卷

    填寫的程序與注意事項。預試與正式問卷填答的方式是以班級為單位的團體施

    14

  • 測。程序是首先向受訪者解釋研究的目的、研究設計、問卷填寫的程序與注意

    事項、並向受訪者確保資料的保密性以降低作答的疑慮。再來請受訪者簽同意

    書,表示是自願參與此研究計劃。作答的地點則是在教室。問卷填寫結束之後,

    訪員將致贈小禮品給受訪者,以感謝他們的參與。在香港與上海資料收集的部

    份,會先請教該地的顧問(香港Marcus Chiu教授與上海高建秀教授,請見本文

    最後附錄一與附錄二的同意書),要採取何種策略才能順利地在當時收集資料。

    與顧問們共同擬定資料收集策略之後,再開始聯繫當地的學校,並展開訪員招

    募。接著由筆者與專任研究助理赴當地進行訪員訓練。原則上會儘量控制讓三

    個地區的問卷調查過程和品質是一致的。此外,為避免同一時間收集三個地區

    的資料會顧此失彼,無法掌握資料收集過程的品質與可能的突發狀況,故本研

    究將採三區輪流的方式,而非同一階段三區同時進行的方式收集資料。順序是

    先完成台灣的資料收集,再進行香港的部份,最後完成上海的資料收集,故在

    研究期程上,需要比較多的時間。第二年將針對相同的樣本做追蹤調查,預計

    兩年內可完成。

    五、資料分析

    資料處理將運用 SPSS 統計套裝軟體,針對問卷量表之信度、效度進行項

    目分析、信度分析、與因素分析。另外,將以描述性統計方法(百分比、次數

    分配、集中與分散趨勢測量法)來呈現樣本的基本資料,並以 ANOVA 與多元

    迴歸來檢驗研究假設。

    六、研究步驟與執行進度

    本研究預計進行二年,自民國九十七年一月開始至九十八年十二月結束。

    研究共分為三個階段:一、量表的修訂與預試;二、正式施測;三、追蹤施測

    15

  • 與資料分析,分別列舉如下

    (一)、量表的修訂與預試

    1. 將大學生版的「約會暴力量表」修訂成青少年版。

    2. 進行專家效度的審查。

    3. 發展香港與上海的「約會暴力量表」青少年版。

    4. 抽取預試樣本與聯繫學校。

    5. 量表預試(台灣、香港、大陸三個地區)。

    6. 預試資料整理與量表信度效度檢定。

    7. 編訂正式的量表。

    (二)、正式施測

    1. 選取樣本並尋求學校與受訪者的同意

    2. 進行訪員招募與訓練,說明資料收集之注意事項

    3. 進行台灣的正式施測

    4. 進行香港的正式施測

    5. 進行上海的正式施測

    6. 資料的整理與登錄

    7. 統計分析

    8. 撰寫並完成期中研究報告。

    (三)、 追蹤調查與資料分析

    1. 再次進行追蹤調查的訪員招募與訓練,說明資料收集之注意

    事項

    2. 聯繫學校與樣本

    3. 進行台灣的追蹤調查

    16

  • 4. 進行香港的追蹤調查

    5. 進行上海的追蹤調查

    6. 資料的整理與登錄

    7. 統計分析

    8. 撰寫並完成研究報告。

    9. 找尋學術研討會與期刊發表研究結果。

    七、預期成果與貢獻

    華人社會是一個父權的社會,兩性權力不平等的文化特性已有五千年的歷史

    (Ho, 1987)。然而由於近代中國史與台灣史的發展,使得傳統的父權思想受到許

    多衝擊與挑戰,且造就兩岸三地在傳統父權意識與性別角色態度上的差異。此一

    特殊的華人社會歷史發展脈絡,也形成自然而獨特的研究場域。雖然同受中華文

    化影響,但現代化的台灣、香港、和上海各自有其獨特的社會面貌與人際關係。

    若能比較兩岸三地在性別角色與青少年約會暴力關係的異同,則可進一步地探究

    出深植於文化脈絡中的父權思想對約會暴力關係的影響。而此研究結果亦可彌補

    現有親密關係暴力文獻多以西方社會為研究對象,鮮少有其他文化探究的缺憾。

    因此,本計畫預期發表至少 2 篇 SSCI 期刊論文,分別從父權意識、性別角色、

    與心理健康等角度來探討青少年的約會暴力現象。本研究計畫主持人與香港的顧

    問教授已發表過多篇的 SSCI 論文,相信能答成預期的研究成果發表。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項目執行經費表

    申請單位: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分項計畫名稱:兩岸三地青少年約會暴力現象之比較分析

    17

  • 經費總額: 317,900 元 ( 第一年預算)

    經 費 明 細 經 費 項 目

    單價(元) 數 量 總 價 說 明

    PDA 手機 18000 1 18,000 赴國外開會時, 可聯繫

    海外顧問與簡易紀錄資

    料與會議類內容的手

    機.

    小計 18,000

    耗材與雜支

    1.問卷影印

    2.訪員調查費

    3.受訪者禮品費

    4.受訪學校老師禮

    品費

    5.電腦耗材,例如碳

    粉匣,隨身碟,光

    碟,筆電電池等

    6.助理保險費

    7.顧問費

    8.台灣訪員差旅費

    9.資料輸入費

    5

    600

    15

    200

    10,000

    2,500

    5,000

    2,000

    11

    2200

    48

    2200

    48

    1

    1

    2

    20

    3,000

    11,000

    28,800

    33,000

    9,600

    10,000

    2,500

    10,000

    40,000

    33,000

    1. 第一年 2000 份+預試

    200 份

    2. 預計訪問 20 個學校

    *2 個地區(上海/香

    港)+8 個預試學校

    3. 擬致贈受訪者禮品,

    以增加其受訪意願

    4. 擬致贈受訪學校老

    師禮品, 以增加學校

    同意其學生受訪之意

    7. 給香港與上海的研

    究顧問共 2 人

    8. 預計訪問 20 個學校

    (台灣地區)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

    費用

    0 0 0 邀請國外專家來訪,依

    照國科會最新之交通費

    (限補助經濟艙) 與生

    活費補助標準實施,檢

    據核銷。

    兼任助理薪資 6000 12 月 72,000

    小計 249,900

    赴國外或大陸地區

    差旅費

    25000 2 次 50,000 依照國科會最新之交通

    費 (限補助經濟艙) 與

    生活費補助標準實施,

    檢據核銷。

    1. 香港與上海一年各

    一次,共 2 年

    小計 50,000

    18

  • 經費總額: 246,500 元 ( 第二年預算)

    經 費 明 細 經 費 項 目

    單價(元) 數 量 總 價 說 明

    0 0 0

    小計 0

    耗材與雜支

    1.問卷影印

    2.訪員調查費

    3.受訪者禮品費

    4.受訪學校老師禮

    品費

    5.電腦耗材,例如碳

    粉匣,隨身碟,光

    碟,筆電電池等

    6.助理保險費

    7.顧問費

    8.資料輸入費

    5

    600

    15

    200

    10,000

    2,500

    5,000

    10

    2000

    40

    2000

    40

    1

    1

    2

    3,000

    10,000

    24,000

    30,000

    8,000

    10,000

    2,500

    10,000

    30,000

    1. 第二年 2000 份

    2. 預計訪問 20 個學校

    *2 個地區(上海/香港)

    3. 擬致贈受訪者禮品,

    以增加其受訪意願

    4. 擬致贈受訪學校老

    師禮品, 以增加學校

    同意其學生受訪之意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

    費用

    0 0 0 邀請國外專家來訪,依

    照國科會最新之交通費

    (限補助經濟艙) 與生

    活費補助標準實施,檢

    據核銷。

    兼任助理薪資 6000 12 月 72,000

    小計 196,500

    赴國外或大陸地區

    差旅費

    25000 2 次 50,000 依照國科會最新之交通

    費 (限補助經濟艙) 與

    生活費補助標準實施,

    檢據核銷。

    1. 香港與上海一年各

    一次,共 2 年

    小計 50,000

    參考書目

    方曉諭(2003):《由性格因素探討婦女憂鬱焦慮之共病現象》。國立成功大學行

    19

    http://etds.ncl.edu.tw/theabs/site/sh/search_result.jsp?hot_query=%E5%9C%8B%E7%AB%8B%E6%88%90%E5%8A%9F%E5%A4%A7%E5%AD%B8&field=SChttp://etds.ncl.edu.tw/theabs/site/sh/search_result.jsp?hot_query=%E8%A1%8C%E7%82%BA%E9%86%AB%E5%AD%B8%E7%A0%94%E7%A9%B6%E6%89%80&field=DP

  • 為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燦槐(1999):〈約會暴力—兩性平等關係的殺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6 期,

    頁 50-54。

    中國時報資料庫(2005)。《花蓮雙屍案偵破 男友催花 母親指導剝衣棄屍?》。

    2005/12/14。http://kmw.ctgin.com.

    江文賢(2001):《大學生約會暴力現象與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

    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敏、李宗派(2003):〈變質的親密關係—青少年約會暴利的認知與探討〉。《社

    區發展季刊》,103 期,頁 157-169。

    孫頌賢、修慧蘭(2005):〈親子肢體暴力與大學生約會暴力行為之關係—尋找代

    間傳遞中的危機與轉機〉。《教育與心理研究》,28 卷 2 期,頁 267-296。

    修慧蘭(2002):《大學生約會暴力行為之研究》。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之研究計

    劃成果報告(NSC 90-2413-H-004-010-SSS)。政治大學心理系。

    陳毓文(1999):〈論少年暴力行為與暴力環境之相關性〉,《台大社會工作學刊》,

    1:1-33。

    葉長秀(2004):《加強兩性平等關係教育以預防戀愛暴力》。香港和諧之家。

    楊翠娟(2005):《青少年暴力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以台中縣市為例》。中

    國醫藥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寶亞、王天苗(1994):〈中國人傳統量表初步編製報告〉。收錄於中國測驗學

    會主編《華文社會的心理測驗》。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德輝(2000):《約會強暴與熟識者強暴之研究》。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

    劉嬌、鄭涌(2004):〈親密關係暴力:男性與女性誰更具有攻擊性〉。《社會》,4

    期。

    羅燦煐(1999):〈事出有因,情有可原?台灣青少年對約會強暴寬容性之研究〉。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2 卷,1 期,頁 57-91。

    Levy, B. (1998):《約會暴力》。(張淑茹、劉慧玉譯)。台北:遠流。

    20

    http://etds.ncl.edu.tw/theabs/site/sh/search_result.jsp?hot_query=%E8%A1%8C%E7%82%BA%E9%86%AB%E5%AD%B8%E7%A0%94%E7%A9%B6%E6%89%80&field=DP

  • Ashford, J. B., LeCroy, C. W., & Lortie, K. L. (2006). Human behavior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3rd ed.). Belmong, CA: Thomson Brooks/Cole.

    Barnett, O. W., Miller-Perrin, C. L., & Perrin, C. D. (2005). Family violence across

    the lifespan: An introduc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Bowlby, J. (1973). Attachment Loss: Vol. 2. Separation, Anxiety, and Anger. New

    York: Basic Books.

    Chen, S. H., Lin, Y. H., Tseng, H. M., & Wu, Y. C. (2002). Post-traumatic stress

    reaction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one year after the 1999 Taiwan Chi-Chi

    earthquake. Journal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Engineers, 25(5), 597-608.

    Cleveland, H. H., Herrera, V. M., & Stuewig, J. (2003). Abusive males and abused

    females in adolescent relationships: Risk factor similarity and dissimilarity and

    the role of relationship seriousness.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18, 6, 325-339.

    Foo, L., & Margolin, G. (1995). A Multivariate investigation of dating aggression.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10(4), 351-377.

    Foshee, V. A., Benefield, T. S., Ennett, S. T., Bauman, K. E., & Suchindran, C. (2004).

    Longitudinal predictors of serious physical and sexual dating violence

    victimization during adolescence. Preventive Medicine, 39, 5, 1007-1016.

    Gover, A. R. (2004). Risky lifestyles and dating violence: A theoretical test of violent

    victimization.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32, 2, 171-181.

    Gagne, M-H., Lavoie, F., & Hebert, M. (2005). Victimization during childhood and

    revictimization in dating relationships in adolescent girls. Child Abuse &

    Neglect, 29, 10, 1155-1172.

    Greenfeld, L. Al, Rand, M. R., Craven, D., Klaus, P. A., Perkins, C. A., Ringel, C., et

    al. (1998). Violence by intimates (NCJ Publication No. 167237). 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Hickman, L. J., Jaycox, L. H., & Aronoff, J. A. (2004). Dating violence among

    21

  • adolescents: Prevalence, gender distribution,a nd prevention program

    effectiveness. Trauma, Violence, & Abuse. 5(2), 123-142.

    Hilt, T. H. (1989). Attribution Theory and the Origins of Couple Violenc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ollege Student Dating Violence and Attributions of

    Negative Intention.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A.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50, 4102-A.

    Ho, M.K. (1987) Family Therapy with Ethnic Minorities. Newbury Park, CA: Sage.

    Hollander, D. (2005). Traditional gender roles and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linked in

    China. International Family Planning Perspectives, 31(1), 1-3.

    Holt, M. K., & Espelage, D. L. (2005).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between dating

    violence victimization and depression/anxiety among African American and

    Caucasian adolescents.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34, 3, 309-328.

    Howard, D. E., & Wang, M. Q. (2003). Psychosoci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dolescent boys’ reports of dating violence. Adolescence, 38,151,519-533.

    Howard, D. E., & Wang, M. Q. (2003). Risk profiles of adolescent girls who were

    victims of dating violence. Adolecence, 38, 149, 1-15.

    Jouriles, E. N., McDonald, R., Garrido, E., Rosenfield, D., & Brown, A. S. (2005).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17(4), 469-475.

    Kaura, S. A., & Allen, C. M. (2004). Dissatisfaction with relationship power and

    dating violence perpetration by men and women.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19, 5, 576-588.

    Kinsfogel, K. M., & Grych, J. H. (2004). Interparental conflict and adolescent dating

    relationships: Integrating cognitive, emotional, and peer.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8, 3, 505-515.

    Mayseless, D. L. & Sirkin, M. (1984). Measuring a macho personality constellation.

    22

    http://www.amazon.com/Traditional-intimate-partner-violence-DIGESTS/dp/B000ALQPJE/sr=1-27/qid=1165893334/ref=sr_1_27/105-9011849-2239617?ie=UTF8&s=bookshttp://www.amazon.com/Traditional-intimate-partner-violence-DIGESTS/dp/B000ALQPJE/sr=1-27/qid=1165893334/ref=sr_1_27/105-9011849-2239617?ie=UTF8&s=books

  •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18, 150-163.

    Molidor, C., & Tolman, R. M. (1998). Gender and contextual factors in adolescent

    dating violence. Violence Against Women, 4, 2, 180-195.

    Makepeace, J. M. (1981). Courtship violenc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Family

    Relations, 30, 97-102.

    O’Keefe, M. (1998). Factors Mediating the link between witnessing interparental

    violence and dating violence. Journal of Fmaily Violence, 13, 1, 39-57.

    O’Keefe (1997). Predictors of dating violence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12(4), 546-568.

    O’Leary, K. D., Malone, J., & Tyree, A. (1994). Physical aggression in early marriage:

    Prerelationship and relationship effect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2, 594-602.

    Pflieger, J. C., & Vazsonyi, A. T. (2006). Pareting processes and dating violence: The

    mediating role of selfesteem in low- and high-SES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9, 4, 495-512.

    Roscoe, B., & Bernaske, N. (1985). Courtship violence experienced by abused wives:

    Similarities in patterns of abuse. Family Relations, 34, 419-424.

    Shen, A. Chiung-Tao (2005). Long-term Adjustment to Witnessing Marital Violence

    and Experiencing Child Maltreatment.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amily

    Violence. CA: San Diego. (2005/9/20)

    Slashinski, M. J., Coker, A. L., & Davis, K. E. (2003). Physical aggression, forced sex,

    and stalking victimization by a dating partner: An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violence

    against women Survey. Violence and Victims, 18, 6, 595-617.

    Stets, J. E., & Straus, M. A.(1989). The marriage license as a hitting license: A

    comparison of assaults in dating, cohabiting, and married couples.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4, 161-180.

    23

  • Straus, M. A. (2004). Prevalence of violence against dating partners by male and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worldwide. Violence against Women, 10, 7, 790-811.

    Xu, X., Zhu, F., O’Campo, P., Koenig, M. A., Mock, V., Campbell, J. (2005).

    Prevalence of and risk factors for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in China.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95(1), 78-85.

    Wolf, K. A., & Foshee, V. A. (2003). Family violence, anger expression styles, and

    adolescent dating violence.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18, 6, 309-316.

    24

  • 附錄一

    FUDAN UNIVERSITY

    沈老師:您好!

    我很樂意協助您有關青少年約會暴力與求助行為的研究,雖然大陸有關這方面的

    研究不多,但我對該主題的研究是有興趣的,我能協助您完成上海資料的收集。

    如有需要可以聯絡我。

    祝平安!

    高建秀

    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復旦大學

    86-21-50328166

    [email protected]

    上海 Shanghai 電話 Tel: (8621) 656 43490 傳真 Fax: (8621) 6564 3490 電郵 [email protected]

    25

    mailto:[email protected]

  • 附錄二

    香港 九龍塘 Kowloon Tong, Hong Kong 電話 Tel: (852) 3411 7105 傳真 Fax: (852) 3411 7145 電郵 email: [email protected]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