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GP E02 綠色生活-綠色校園 香港神託會主辦馬錦明慈善基金馬可賓紀念中學 組長:周盈 組員:黃詩敏 李彰言 陳敏慧 歐曉婷 張婉華 繆婧儀 鄧穎聰 李昇澤 陳俊彥

綠色生活 綠色校園 - upload.unesco.hkupload.unesco.hk/E02_SMKMCF Ma Ko Pan Memorial College.pdf · 電腦控制的智慧監測系統,例如:系統收集感測器,小型氣象站的資料,並應對

  • Upload
    others

  • View
    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1

GP E02

綠色生活-綠色校園

香港神託會主辦馬錦明慈善基金馬可賓紀念中學

組長:周盈

組員:黃詩敏 李彰言

陳敏慧 歐曉婷

張婉華 繆婧儀

鄧穎聰 李昇澤

陳俊彥

2

知「築」常「綠」

引言

我們這次的計劃書是以可持續發展為指標,而可持續發展的定義是在追求經濟富

裕、生活改善的同時,亦要減少污染環境和浪費資源(環保是其中重要的一環)以

及減少對鄰近區域造成環保負擔,協力保護共同擁有的資源。所以我們選取了綠

色建築為主題,標題為知「築」常「綠」,希望把綠色建築的理念應用在校園中。

現今,香港地少人多而人口密度又高,很多密集式的建築因而出現。我們倡議從

建築設計著手,建設可持繼發展的社區,而學校乃擔當社區設施中甚為重要的角

色,所以把綠色建築理念應用在校園中是十分有價值。而且建立綠色校園並非複

雜和技術化的概念,更不是一項奢侈的工程。只是在設計、建造、翻新,營運和

再使用方面,會透過生態學和資源節約的方法,以達到特定的目標。

接下來,我們會先闡述現今香港學校的建築特點,後再介紹環保的建材,繼而講

述綠色建材如何運用於校園設施上使全港學校達致綠色校園。

研究綠化學校的目的

學生最熟悉的地方當然是學校,我們也亦不例外,但當我們看看學校胴遭的範

圍,我們發現學校所消秏的資料十分大。如電燈(光管),空調等等。這令校園的

舒適度下降,並且十分浪費。因此我們盼望藉著綠色建材去改善校內的資源的浪

費。除減少資源浪費外,亦能以身教的方式教導學生環保的重要性,令學生明白

自己身為地球的一分子,就須有責任為環境出一分力!縱然使用環保建材是需付

出金錢的代價,但其實後來省卻的電費是絕對足以彌補所付的金錢代價,當然減

少破壞地球才是最重要的!

3

可持續發展與綠化校園

可持續發展的定義為追求經濟富裕。生活改善的同時,亦要減少污染環境和浪費

資源以及減少對鄰近區域造成環保負擔,協力保護共同擁有的資源,而綠化校園

則能達到此目標。

香港的學校,無論設備,環境都比國內的某些地區優勝,例如,四川山區。在這

樣富裕資源的情況下學習,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所以我們更要珍惜資源,而綠

化校園就是一個好辦法。

綠化校園是可以減少污染環境和浪費資源的情況,例如:採光光導管,是收集自

然光以作照明,減低對人工照明所需的能量﹔另外,綠化天台是可以減少空氣污

染,因為綠化天台的植物可吸收附近的二氧化碳,減少空氣污染的情況,更甚的

是,綠化校園,環保由校園做起,能減少對鄰近環境造成的環境負擔,例如:學

校在日間會長期用電(冷氣機)排放出更多的廢氣,但綠化校園可以減低室溫,從

而減少冷氣機的使用次數。

以上就是可持續發展與綠化校園的關係。

香港學校的建築特色

本港校舍的設計由八,九年代的標準設計與彈性設計到最新的千禧校舍設計演變

都以改善教育環境及擴大可使用空間,並沒有從建築設計著手,例如:設計太過

統一,沒有彈性,未能配合環保概念,以提升校園建築的可持繼性與環保。故此

多年來,香港的校舍建築皆在與環境融合以及善用能源,建材和各環境生態條件

原地踏步,例如:在建材方面,一直使用不環保不能再造的水泥﹔在設計方面一

直沿用上世紀的簡約主義,未有顧及採納自然光,缺乏環保的意念。

4

「標準設計」學校:

最基本的學校模式,沒有太多設施,禮堂位於校舍內,大部分戰前學校都為這類

學校模式。

「彈性設計」學校:

使用這類校舍最明顯的特色為禮堂獨立於校舍主樓外。

5

「千禧」學校:

千禧學校有較多設施,設計亦與我們的意念最為接近

(以上圖片來源:香港教育博物館:「從天台學校到後千禧學校:戰後香港學校

建築的演變」專題展覽場刊)

綠色建築的概念

綠色是一種善用環境資源的態度。我們應主動配合環境而並非以被動的方式處

理,因為沒有陽光、風或大樹,就可能沒有建築的存在。而方便綠色校園的運作,

電腦控制的智慧監測系統,例如:系統收集感測器,小型氣象站的資料,並應對

微氣候的變化,再進行相關動作,例如:下遮陽光系統。

總括而言,「綠色建築」不止單單種植綠化,而是全方位的環保生態建築設計理

念。強調環境與生態的配合,提供建築物所使用資源,例如:能源、水、材料等

效應,符合了「花費最小的資源與建造,產生最少的廢棄物」的理念。

6

本地即使有綠色建築,亦是發展商自發的,這證明了政府宣傳和實證不足。2002

年香港環保建築協會(BEAM Society)成立,負責推廣 BEAM,致力改善本地建築

物的環保表現。它們的審核有既定而統一的準則,主要針對華南氣候,以及本地

高密度城市的建築物的環境表現。現分為五個範疇來涵蓋;

1. 節地:伏化地點規範、交通配套、旨在降低城市溫度,綠化環境。

2. 節材:引入透過創新的建築方法,減少廢物增加回收再用。

3. 節能:在建築物設計期間,以可再生能源減低排放及改善空氣質素。

4. 節水:從飲用、節約和循環,以致污水排放管理方面進行伏化

5. 室內環境質素;在天然,後天,室外室內的層面均有涉及。

來源:<<低碳有前途>>

因此我們按照以上這幾點來為香港學校校園引入一些綠建材,讓香港校園達致節

材,節能,節水,擁有良好的室內環境質素,達致可持繼發展的目標,並且讓綠

色校園於香港普及化。

而我們綠化校園的計劃將會針對節地:綠化天台計劃。節能:光導管技術,收集

天然光供電。室內環境質素:在室內,利用赤陶遮光擋有助減低室內氣溫。在天

台上設立綠化令環境更美觀。

現在我們用環保建材代替舊式建材

1. 用聚丙烯(PP)來取代一般用木製的遮架

1. 聚丙烯的特性耐熱至100~140℃耐酸鹼、耐化學物質、耐碰撞,而且比

聚乙烯輕,無毒無味,強度、剛度、硬度耐熱性均優於低壓聚乙烯,常見的

製品有盆桶、家具、瓶蓋、汽車保險杠等,所以也適用於製造傘架。

2. 聚丙烯的缺點是耐低溫沖擊性差,較易老化,可分別通過改性和增加抗氧

劑予以克服,因此不用擔心有塑料老化的問題。故此用聚丙烯製的傘架壽命

可以很長。

3. 當聚丙烯製的傘架破爛時需要棄用時,可以回收及循環再用,因為在塑膠

分類標誌中,聚丙烯的代碼是5,因此也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標準。

7

木製遮架

(圖片來源 :馬可賓中學)

2.外牆赤陶遮光擋:

8

(圖片來源: 香港環保園網頁影片)

(圖片來源 :馬可賓中學一課室)

9

赤陶遮光擋能減少太陽的熱力滲透入校園的外牆,減低了使用空調所需的能源。

由於學校的課室數量很多,而每間課室有 2 部空調,全校的空調假若全開的話,

起碼有 90 部空調同時有開啟。假若能活用赤陶遮光擋,必定能減低如此驚人的

秏電量 ﹗而製造遮光擋的物料是泥土,100%是天然物料,並且不需要塗上額外

的塗層,便能提供優良的防火效果。最重要的是它能循環再造,是一種有無限壽

命的物料,絕對符合可持繼發展的原則。最後赤陶遮光擋對環境不會造成傷害,

自然品質配合自然景致,令外表更為美觀。

赤陶遮光擋唯一的缺點是其造價相當昂貴。不過長遠來說,赤陶遮光擋所省去的

電費,絕對大於興建時的價格,因此長遠而言,價格問題絕不成問題,所以此建

材是十分適合安裝於學校外牆。

3.採集太陽光的光導管綠色照明技術

(圖片來源 :香港環保園網頁影片)

10

(圖片來源 :馬可賓中學)

首先,光導管是有分主動式與被動式。主動是通過一個能跟蹤太陽光的聚光器,

這樣的收集陽光的方式很有效,其聚光器的價錢是非常昂貴;而被動式則是聚光

罩與光導管本身就連在一起並固定不動,因為被動式並不需要聚光器,所以價錢

相應較低。而我們認為,被動式的光導管價格較主動式的便宜,所以被動式的光

導管較適合於校園採用。

光導管結構簡單,安裝拆卸靈活,並且造價低廉,把這環保系統建於校園有以下

的好處:其一是能夠將自然光引至室內,並避免了因陽光熱能而帶來的不良效

應,會導致開空調的時間增加,所消耗的能源就更多。其二,光道管是可以有效

減少室內對人工照明,特別在日間的情況。而現在的教室裡需要光管26支,以一

層六個班房、高六層計算,即要936支的光管,所需的能源更加大,但若套用這

系統,可減少70%的電費,更能節省電源。

11

另外,光導管的大小亦可以因應空間而調配,十分適合在校園於不同大小的課室

中使用,這樣就可以減少光管的使用數量。

以上是安裝了光導管(右)與未安裝光導管的情況(左)。

(圖片來源:google圖)

4. 綠化天台

減少天台排水壓力

天台上的積水主要來自雨水,如在天台上進行植被綠化可以減少天台排水的壓力

。下雨天的時候,位於天台的植物可以對雨水進行截流,讓雨水先與植被接觸,

減少雨水直接落到天台表面,從而減少天台積水問題以及減低天台排水的負擔。

另外,被植被截流的雨水亦能夠為植物作澆灌,節省了為植物澆灌的水源。

調節室內溫度

植物也可以降低建築物頂層室內溫度。建築物大多由水泥物料建成,而水泥經陽

光照射後會把熱力吸收,然後釋放到下層的樓層。天台種滿植物,可以減少陽光

直接照射天台表面的機會,使天台表面吸收較少熱力,以降低水泥釋放熱力到下

層的能量,從而降低頂層的室內溫度。有報告指出這做法更可以降低溫度達 4

度之多。

其效能方面,從個人層面而言,進行天台綠化可以減少冷氣用量及建築物塵埃,

而從公眾層面而言,天台綠化更能增添環境美觀環境保育和生活多元化。

12

不過,進行天台綠化亦有一定限制,因大多學校都有接近二十年樓齡,天台受近

二十年的日曬雨淋,天台表面難保有點破損,所以未必能夠負荷太多大型植物例

如瓜類,以及土壤的重量。

我們在這裡建議天台可以引入薄身花圃 (深度少於 150mm ),這種花圃容易打

理,亦不需太多時間打理,較適合學校天台使用。

結語

現時香港學校的建築物大多數採用傳統建築物料,這些建築物料多為不能循環再

用,當建築物料棄置後,都變成廢物。這些廢物會被送往堆填區,永遠留在堆填

區內,增加堆填區的負擔,這是非常不環保並且不能達至持續發展的效果。現在

我們為香港學校的設施引入可循環再用的綠色材料代替舊有設施,更有部份建材

利用廢物製作,進而減少因建築廢物排放而帶來的污染問題。

綠色建築不但引領建築設計和建造的潮流,更加對城市發展有莫大的益處,符合

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雖然綠化學校只是綠色建築的其中一員,但是也能替我們節

約不少能源,這不僅省下金錢,還可以改善空氣與健康品質,為人類世世代代的

子孫保存一個有藍天,有綠草的地球出一分力。

後記

這個計劃是我們一整組人第一次參加校外的比賽,沒有經驗可言,一開始走了不

少冤枉路,所選擇做的題目也改了二次,大家所搜尋不少資料皆無用武之地,因

此大家難免有些洩氣,而且浪費了不少時間。最後於此文稿截止前,全組人需要

留校完成,然這非常辛苦,但是每個人皆盡力做好自己所負責的,並無半句怨言。

雖然這樣,我們亦因此而懂得如何搜尋資料、整合資料,知道團結是何物,是多

麼的重要,相信在往後一定大派用場。這個計劃只是完成了一部份,我們吸收了

之前的教訓,相信在未來日子必定做得更出色!

13

參考資料:

網頁:

環保園。赤陶遮光版、太陽光導管的資料。12 年 3 月 6 日,取自:http:

//218.103.45.182/tc/facilities-video.aspx

香港綠色建築議會綠建指引:把活化工業大廈方法套用於學校。12 年 3 月 6 日,取自:

http:

//www.hkgbc.org.hk/upload/resources/HKGBCgreenguide/2010-04-03_HKGBC_IB_Revitali

sation_C.pdf

香港綠色建築科技網頁。綠色建築的概述。12 年 3 月 6 日,取自:http:

//gbtech.emsd.gov.hk/tc_chi/gen/overview.html

香港綠色建築科技網頁。建築物內的水源節約的資料。12 年 3 月 6 日,取自:

http://gbtech.emsd.gov.hk/tc_chi/other/other.html

書籍:

陳曉蕾(2010)。《低碳有前途》。香港:萬里機構萬里書店。

邱茂林,郭英釗,張清華。(2011)《有氧建築:綠建築的足跡與對話》。台灣:

出版社:積木文化。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