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作品名稱: 日月潭拉魯島科學探秘 團隊名稱:靜心真善美 作品類別: 部落的古蹟、文化遺址的地理與科學 指導老師:陳俐茹 參展學生:陳冠穎、石懿 參展學生班級:二年義班 參展單位:台北市私立靜心國民小學 1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 Upload
    others

  • View
    1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作品名稱: 日月潭拉魯島科學探秘

團隊名稱:靜心真善美

作品類別: 部落的古蹟、文化遺址的地理與科學

指導老師:陳俐茹

參展學生:陳冠穎、石懿

參展學生班級:二年義班

參展單位:台北市私立靜心國民小學

中 華 民 國 一 ○ 八 年 四 月 二 十 日

1

Page 2: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一) 科展作品摘要。關鍵詞:邵族、拉魯島。

日月潭的水光山色,不僅台灣人耳熟能詳,在國際也是名聞四海,而日月潭中的

拉魯島(Lalu)更是日月潭的重要地標,根據邵族的傳說拉魯島(Lalu)是邵族最高祖靈的居

處,而日據時代尚未興建水庫之前邵族人舊居 Tarin Kwan 舊社,邵族人將水稻種植於

拉魯島四周,邵族人將拉魯島收穫之糧稻,收成運回邵族早期的聚落 Tarin Kwan,因此

拉魯島周邊對於古代邵族人是很重要的糧稻產地,所以古代邵族人的許多祭典都是面向

拉魯島,所以拉魯島在邵族人心中有其神聖的地位。因此本研究探討日月潭拉魯島對於

邵族的文化與歷史的關聯性與意義對於邵族是很重要的。然而拉魯島在歷經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的 921 大地震後,造成嚴重坍塌與土石崩落以及面臨拉魯島面積嚴重縮水

的只剩下 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究將探討日月潭拉魯島的科學探秘,以科學發展觀探討日月潭拉魯島的發展與環境變遷

歷程,以及拉魯島對邵族的歷史文化價值,以科學角度解析拉魯島對典型邵族部落文化

內涵的重要精隨。

本研究方法為文獻檢索、邵族耆老專家訪談以及實地踏勘,針對拉魯島及龍鳳宮

月下老人亭實地踏勘與進行歷史文化考證,彙整對拉魯島邵族的歷史文化價值發現結論

為:(1)拉魯島一詞「Lalu」包含邵族傳說中的背景與起源,象徵著祖靈信仰母體之意

象,在現今社會中作為邵族主權的象徵,而拉魯島也是邵族新任女祭司取的祖靈認可擔

任祭司的場所,故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2) 就地理文獻上的考證,在日據時代未興建

水壩之前拉魯島周邊是一片良田,所以拉魯島周邊是邵族重要的糧食生產地,因此邵族

的許多重要祭典都要朝向拉魯島祭拜(3)就考古文獻上的考證於拉魯島採集到 196 件陶

2

Page 3: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片及 183 件石器。從考古發現拉魯島是古代人類活動頻繁之區域,與日據時代未興建水

壩之前拉魯島周邊是一片良田相互驗證。

本小組在觀察過程中發現只要有遊艇近距離經過拉魯島,不僅消波草排上下震動

的很厲害,而我們所搭乘的遊艇也會因為其他遊艇近距離經過產生的水浪造成劇烈的搖

晃。因此本團隊發現若是長時間有遊艇近距離經過拉魯島以及環形消波草排,遊艇所產

生的水浪確實會對拉魯島以及環形消波草排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因此建議未來主管單

位可以在更外圍區域再建造一圈環形消波草排,以降低遊艇近距離經過拉魯島水浪造成

拉魯島外圍土石侵蝕,已達保護拉魯島面積不再縮減之效。

3

Page 4: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二) 科展作品之背景與目的

2.1 研究背景及重要性

日月潭的水光山色,不僅台灣人耳熟能詳,在國際也是名聞四海,而日月

潭中的拉魯島(Lalu)更是日月潭的重要地標,根據邵族的傳說拉魯島(Lalu)是邵

族最高祖靈的居處,而日據時代尚未興建水庫之前邵族人舊居 Tarin Kwan 舊

社,邵族人將水稻種植於拉魯島四周,邵族人將拉魯島收穫之糧稻,收成運回

邵族早期的聚落 Tarin Kwan,因此拉魯島周邊對於古代邵族人是很重要的糧稻

產地,所以古代邵族人的許多祭典都是面向拉魯島,所以拉魯島在邵族人心中

有其神聖的地位。再加上南投縣政府指定拉魯島為邵族祖靈聖地,2000 年邵族

人在島上種下邵族人的聖樹-茄苳樹,象徵卲族子孫世代文化綿延不絕,因此拉

魯島確實有其神聖性和象徵的意義,而且邵族人相信他們的最高祖靈就是居住

在拉魯島,因此本研究探討日月潭拉魯島對於邵族的文化與歷史的關聯性與意

義對於邵族是很重要的。然而拉魯島在歷經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的 921 大地

震後,造成嚴重坍塌與土石崩落以及面臨拉魯島面積嚴重縮水的只剩下 20 坪,

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究將探討

日月潭拉魯島的科學探秘,以科學發展觀探討日月潭拉魯島的發展與環境變遷

歷程,以及拉魯島對邵族的歷史文化價值,以科學角度解析拉魯島對典型邵族

部落文化內涵的重要精隨。

4

Page 5: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2.2 重要參考文獻之評述

日月潭的地形地貌及淤積形態研究 [梁中寧,2015] [1]:梁中寧研究利用

日月潭水庫為實驗場所,利用多音束測深系統、側掃聲納及震測系統取得水下

資料,觀察此區域的水下地形及地貌,討論和水下考古有關的水下特徵,並說

明潭底沖積扇在過去十年來生長的狀態,間接預測水庫內沉積變化的趨勢,或

許可提供為水庫維護的重要參考依據。研究結果發現日月潭西側月潭多年來幾

乎無沉積物的產生,拉魯島之水下形貌幾乎一致;而西側日潭則會受東側引水

口所帶來之泥砂淤積所影響地形高程。地形資料顯由潭深處漸往淺水域

(721-748公尺),高程位置的變化趨勢分為三個段落,斜率最大的為 728m~739m

這段,為 2006-2014 年來淤積的主要區域位置,也是沖積扇主要生長的範圍。

新武界隧道在 2006 年啟用後,可以由 2006-2012 年變異圖上看到兩個淤積中

心,顯示了新舊武界出水口所送出的淤泥推積在不同的位置上,且新武界送出

的淤泥量比較多,並往正西方向推移,有向依達邵侵襲的趨勢;側掃聲納影像

資料對比,可以找到相對應之地貌特徵如梯田構造、道路、古河道等,表示這

117 餘年來水下樣貌幾乎沒有改變,且在水下發現和古地圖上相似之古建物樣

貌,但其真正結果下一步需要經由水下攝影機來佐證;震測資料可以發現地層

間有壓密現象的發生,且日潭東側大於西側。

日月潭的遊憩型態與空間模式之研究[施志昌,2009] [2]:施志昌應用現

象學概念之「田野調查」的方法,以個別遊憩產業者的生存世界現況,作為空

間經驗的切入,瞭解空間管理是否深受經驗之發展而有所隱藏。以觀察法、深

5

Page 6: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度訪談法、文件分析法等作為收集相關資料方式。從各種不同的遊憩產業型態

所提出遊客的空間路徑,在其空間層次上是否一致?以日月潭概念來研究遊憩

產業的類型發展,茲分下述:一、民宿莊園。二、 環潭飯店。三、邵族民宿。

四、社區民宿等,此維生主軸類型,是以其遊憩據點為開始,潭心(拉魯島)

的「環」中心圖示為空間元素,探討其真實性發展所形成自我的套裝行程圖(空

間經驗管理)。有別於先前「旅遊網站客制化」及「遊客類型滿意度」的兩大主

軸思維,本研究提供一個新的工具,來理解日月潭的遊憩型態的內涵。以觀察、

紀錄、訪問、參與活動等,來觀視日月潭地方主體規劃的空間經驗,亦理解在

地的生存世界主體性的存在經驗,是否融入其空間管理之中。

日月潭原生魚類與外來種的現況[莊鈴川,曾萬年,2005] [3] :根據(2003)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自然生態資源調查(二)」報告中魚類部份的資料顯示,目

前日月潭共有 6科 13 科 26 種魚類,其中包括鯉魚、草魚、鯉魚、翹嘴紅鯛(俗

稱曲腰魚或總統魚)、白籌(奇力魚)、白純、青魚、吳郭魚等經濟性魚 種,而

線鱧、暹邏雙邊魚(俗稱玻璃魚)則是新近發 現的外來種。另外,該報告中提及

日月潭區漁會 2001年的日月潭 漁獲產值資料中,以奇力魚的漁獲量最高,泥

鰍次之。此外,由漁 業署的「漁業年報」資料得知,南投縣的漁獲量來自水庫

漁撈與淡 水魚塭兩種漁業方式,而水庫漁撈部份,據瞭解絕大部份是來自於 日

月潭水庫,所以這部份的漁獲資料大致上可以表現日月潭水庫的 漁獲情況。由

2001 年到 2004 年四年的漁撈捕獲資料分析發現,日月潭的經濟性魚種,除了

鯉魚和吳郭魚類的漁獲量有較大幅度的增 加外,其餘幾種魚類只有小幅增加,

6

Page 7: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而且在 2003 與 2004 兩年,除鯉魚減少約 5 噸的漁獲量之外,其他魚種大致

上變化不大,同時各 魚種的捕獲量並不高,年產量均未超過 30 噸。不過這份

漁業 年報資料並未特别顯示出日月潭的兩大名魚一曲腰魚及奇力魚的 漁獲

量,這可能與當地為觀光勝地,餐廳林立,這兩種漁獲直接售 予餐廳,並未經

過日月潭區漁會的統計程序,因此無法在漁獲統計 上顯示其捕獲狀況。但與當

地漁民的訪談中可以得知,這兩種魚類 在日月潭地區的經濟漁獲中仍佔有相當

重要的地位。

拉魯島歷史與定位[維基百科][4] :拉魯島(邵語:Lalu)是一座位於台

灣南投縣日月潭中央的小島。清朝有珠嶼、珠仔山、珠潭浮嶼等稱呼。台灣日

治時期有玉島、水中島等稱呼,戰後被國民黨政府改稱光華島,日月潭周遭居

民習慣稱為珠仔山。後因為《原住民族與台灣新政府新的夥伴關係條約》之故

而恢復原住語今名。拉魯島是台灣原住民邵族傳說中祖先靈魂安息之處,因此

長久以來一直都是當地的重要地標。根據邵族傳說,邵族的祖先原來自南方,

由於打獵時發現一隻白色水鹿而沿路追逐到日月潭的拉魯島。但白鹿瞬間變成

一棵白茄冬樹矗立在島上,所以邵族的祖先也從此在潭畔定居下來。因此茄冬

樹成了邵族的聖樹,拉魯島也成了祖靈安息的聖地。拉魯島被邵族同時也是各

氏族祖靈的住所,因此邵族女祭司(先生媽)的宗師也住在島上。先生媽保管

的祖靈籃邵族族語為「烏拉拉魯灣」(Wulalaluwan),「拉魯」名稱來自於此,

故拉魯島有「心中聖島」之意。原本的拉魯島是日月潭觀光客常駐足的地方,

後來隨著原住民意識抬頭,地方當局將拉魯島劃歸為原住民區域並限制外人登

7

Page 8: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島,以尊重原住民信仰。在日月潭附近的德化國小,由於位處邵族聚落,校方

會在畢業典禮的時候讓原住民畢業生划獨木舟舉行登島儀式。[5]拉魯島上原有

供奉月下老人的祠堂,921 大地震後月下老人神像遷至日月潭周圍的日月潭龍

鳳宮。

拉魯島抬高計畫[維基百科] [5]:受到 921 大地震還有長期波浪沖蝕的影

響,拉魯島面積越來越小。到了 2006 年拉魯島在滿水位時的最小面積只剩下二

十坪,因此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決定在年底展開抬高拉魯島的工程。整個

工程預計會使用一千多萬的填土並在 2007 年 2 月時動工。預估完工時拉魯島的

面積會擴大成 2006 年的八倍、也就是一百六十坪,而拉魯島的海拔也會提升到

七百五十一點五公尺。同時島的底部也會增設擋土牆設施以減少沖刷。拉魯島

抬高計畫因為牽扯到改變自然景觀的緣故而有許多的爭議。部分人士認為拉魯

島的下沉是屬於自然現象、不應該干擾。

2.3 研究目的

本參展作品的研究之目的為透過文獻檢索法,探討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

境變遷以及拉魯島對邵族的歷史文化價值,並訪談邵族耆老,紀錄整理拉魯島

的文化活動或祭典事蹟。團隊成員陳冠穎及石懿將進行邵族耆老訪談了解傳說

中拉魯島是邵族祖先靈魂安息之處的原因,參展作品透過小朋友與邵族耆老的

高度互動並透過訪談深入了解拉魯島對邵族的歷史文化價值,呈現原住民文化

的永續薪傳。

8

Page 9: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三) 研究方法、進行步驟及執行結果

3.1 拉魯島的名稱、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

3.1.1 拉魯島的名稱變化

胡老爹部落格紀錄拉魯島今昔[6] , 胡老爹指出拉魯島在不同時期有不同

的名字;漢人入山以前邵族人就叫它「Lalu」,清朝時期稱「珠嶼」,因漢人以

堪輿的角度,看日月潭四週的山脈一直延向潭中有如群龍投水,而小島正如龍

群戲珠故有此名,但其實早在漢人取這名字前,邵族便已經住在這裡了。康熙

六十一年(1722 年),巡臺御史黃叔璥來臺考察,寫下的〈番俗六考〉中,便

已提及住在水沙連(日月潭畔一帶)與珠山上的邵族。清朝時期為防止西方傳

教士的勢力進入,清廷曾在島上建有「正心書院」教授漢學。到了日據時期日

本人將拉魯島改稱「玉島」。台灣光復以後中華民國政府改稱作「光華島」,緣

於國府要員到訪,為清除日據的象徵─「玉島」和神社─而改名「光華島」。921

大地震後,震毀島上所有建物,百年榕樹、涼亭一片凌亂,經過日月潭國家風

景管理處加以修建,政府於民國八十九年二月十九日正名恢復為 Lalu,改名為

現在的「拉魯島」。

3.1.2 日據時代的拉魯島

經濟部水利署全球資訊網報導日月潭水庫興建歷史[7],指出由於日月潭水

庫興建後形成拉魯島,日月潭水庫位於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潭原為天然湖泊,

於 1934年日本人統治台灣期間於其周圍水社、頭社兩地分築土壩而成水庫,該

二壩均為混凝土心牆土壩,主要水源由武界壩所引濁水溪溪水,為一離槽水庫;

9

Page 10: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溢洪道為無閘門控制喇叭口式。日月潭水庫興建後形成拉魯島,根據原住民文

獻[8]一書記載,日月潭水庫未興建之前拉魯島周邊是一片良田,其照片如圖

3.1.1 所示,拉魯島周邊是邵族重要的糧食生產地。1934年日本政府將水庫興建

完成時拉魯島現址由八公頃減至不到一公頃,原本的稻田全數被淹沒,邵族人

也被迫搬遷到伊達邵(Barawbaw)。為了在伊達邵重建新的聚落,邵族人的生活

也面臨相當大的衝擊。不過,當時日本政府實施「邵族以外的人禁上到伊達邵

開墾、居住」的禁令,讓邵族人在伊達邵仍有部分的水田以繼續耕種。

圖 3.1.1 日據時代日月潭水庫未興建之前拉魯島照片

資料來源:原住民文獻

1921年的日治二萬分之一台灣堡圖如圖 3.1.2所示,從這張圖來看,就能

10

Page 11: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很清楚看到日、月之形以及拉魯島的位置,對照現在日月潭的地圖(圖 3.1.3所

示) ,發現日月潭的形狀有大幅改變且拉魯島的面積也大幅縮減。為何現在的

日月潭會變成如此?原因便是 1934 年,知名的「日月潭水力電氣工程」。由於

日本人於 1919年開始籌建發電廠,日本人為求順利興建水庫,特別從廣島的佐

伯郡嚴島神社供奉的女水神「市杵島姬命」分靈,在拉魯島上建神社祭祀,當

時命名為玉島神社(如圖 3.1.4-圖 3.1.6所示)。

圖 3.1.2 1921年的日月潭二萬分之一地圖

資料來源:http://taipei-legend.blogspot.com/2015/05/blog-post_20.html

11

Page 12: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圖 3.1.3 2019年日月潭地圖

資料來源:google地圖

圖 3.1.4 日據時代拉魯島-玉島神社照片

資料來源:胡老爹部落格

12

Page 13: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圖 3.1.5 日據時代拉魯島地圖

資料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Nsynb7_f3A

圖 3.1.6 日據時代拉魯島玉島神社漲潮時的照片

資料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Nsynb7_f3A

13

Page 14: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3.1.2 921大地震之前的光華島

台灣光復以後中華民國政府將拉魯島改名為「光華島」,因為要清除日本佔

據台灣的象徵─「玉島」和神社─因而改名「光華島」,意為「光耀中華」。921

大地震之前的光華島照片如下圖 3.1.7-圖 3.1.9所示。

1978年南投縣政府為吸引光光人潮來日月潭旅遊,特別在光華島上設置了

「月下老人亭」,供遊客膜拜祈願,同時每年舉行的「水上集團結婚」總吸引不

少情侶來參加。

圖 3.1.7 1973年時的光華島照片

資料來源:https://web2.nmns.edu.tw/PubLib/NewsLetter/88/145/06.htm

14

Page 15: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圖 3.1.8 1996年時的光華島照片

資料來源:胡老爹部落格

圖 3.1.9 2009年拉魯島的照片

15

Page 16: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3.1.3 921大地震之後的拉魯島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 921 大地震,造成南投日月潭中的拉魯島整個被震

垮以及月下老人亭被震垮(如圖 3.1.10及圖 3.1.11)。921 大地震重創日月潭,

其地標「拉魯島」原名為光華島,島上原本有座月下老人祠,是情侶、夫妻蜜

月旅行必訪之地,月老祠卻遭震垮,地震後日月潭升級為國家級風景區,日月

潭國家公園管理處將島上月下老人移至龍鳳宮供奉,同時日月潭國家公園管理

處決定整建光華島。

圖 3.1.10大地震造成南投日月潭中的拉魯島整個被震垮的照片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9]

16

Page 17: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圖 3.1.11 921大地震造成南投日月潭中的拉魯島月下老人亭被震垮的照片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9]

胡老爹部落格[6]指出日月潭原屬南投縣政府管轄,921 地震後改隸交通部

觀光局並成立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拉魯島在地震後浮出水面的面積僅剩

66.2㎡(20坪)左右,如果讓這個當年曾是先住民聖地以及重要景點的小島就

此沉浮在水中,除了可惜外,對整體景觀來說其實也相當難看的,在發展觀的

政策下,經費相當充裕的風管處決定要整建拉魯島,2000年開始與邵族共同設

計,2007年初開始下降水位 7m,進行「填土抬高島體」土方工程,至 8月恢復

原水位。(3)胡先生指出 2000 年拉魯島擴建的設計過程為:設計師的構想是以

邵族傳統 3大元素:茄苳樹、白鹿傳奇、邵族七大姓氏(袁、石、毛、陳、高、

筆/白、丹/朱)與拉魯島結合;展示的規畫則依據現存最早的珠嶼的那張相片,

17

Page 18: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以浮田(含多樣性水生植栽,及七組保留給七個姓氏日後自行發揮的空白浮框)

及遊客觀景浮臺圍繞拉魯島,島體本身仍為邵族聖地,以 11株茄苳樹象徵祖靈

所在(4株成型之大樹為設計單位栽種,另有七株為邵族各姓氏栽種),傳統上,

邵族人認為茄苳樹的每一片葉子都代表一個邵族的生命,因此對這幾棵茄苳樹

投以高度關注,島上的其餘地面再以金針、山蘇覆被(拉魯島展示設計圖如圖

3.1.12所示,拉魯島島體設計完工照片如圖 3.1.13所示)。

拉魯島白鹿石雕的設計:白鹿的設計以躍入水中的動作表現當年逐鹿的故

事,材質是進口的漢白玉石,總重 12噸,由於運送不便,裁成 3塊後送至島上

組合現地雕鑿;為尊重邵族的主體性,主辦單位特別邀請一位花蓮的先住民藝

術家設計及雕塑,並由 2 位邵族人士施工;白鹿身長 2.1 公尺,高 1.6 公尺,

水下基座 30 公分(白鹿石雕照片如圖 3.1.14 所示)。邵族的「先生媽」曾對白

鹿的意象有過意見,因為邵族的「祖靈信仰」是一種「不具象」的信仰,但鑒

於白鹿在「祖靈信仰」中的角色極重,幾經溝通才獲得「先生媽」們的同意,

並且要求絕對不可有「人形」意象的展現。由於整修後的島體高度為 5 公尺,

再加上明湖及明潭抽蓄電廠運轉時會影響水位高低,因此遠觀時島體大小會略

有差異,故最高水位設計在白鹿的兩隻前蹄,也因為高低潮的變化而有不同的

景觀效果,由北向南看,島體側面白鹿的身後,二列漢白玉石牆與近水面的一

堵砌石是一種豐富景觀的「水與樹林結合」的設計。

18

Page 19: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圖 3.1.12拉魯島展示設計圖

資料來源:胡老爹部落格

圖 3.1.13拉魯島島體設計完工之照片

資料來源:胡老爹部落格

19

Page 20: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圖 3.1.14拉魯島白鹿石雕照片

資料來源:胡老爹部落格

2008年 9月 8日 TVBS報導拉魯島擴建[10]指出 1999年 9月 21日發生 921

大地震,造成南投日月潭中的拉魯島土石蹦落,從 921 大地震以後,面積一直

逐漸縮小,原本 100多坪的面積,滿水位時只剩下 20坪大,日月潭國家風景管

理處,決定花 4500萬擴建,把拉魯島面積擴大到 160坪,建商利用運輸船一噸

一噸的將泥土運送到拉魯島上,以人工的方式填土,希望將拉魯島整個面積,

擴大 8 倍,用 3 千立方米的石塊,把高度拖到 751 米(海平面)。不只擴建,拉

魯島上還用大理石,舖上原住民圖騰,以保存邵族原住民的文化。施工照片如

圖 3.1.15-圖 3.1.17所示。2008年 8月 7日整建完工後後的照片如圖 3.1.18-

圖 3.1.22所示。

20

Page 21: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圖 3.1.15拉魯島擴建到 160坪的施工照片 1

資料來源:https://news.tvbs.com.tw/life/312012

圖 3.1.16拉魯島擴建到 160坪的施工照片 2

資料來源:https://news.tvbs.com.tw/life/312012

21

Page 22: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圖 3.1.17拉魯島擴建到 160坪的施工照片 3

資料來源:https://news.tvbs.com.tw/life/312012

圖 3.1.18 2008年 8月 7日整建完工後後的照片 1

參考文獻:https://mapio.net/pic/p-20225247/

22

Page 23: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圖 3.1.19 2008年 8月 7日整建完工後後的照片 2

參考文獻:https://mapio.net/pic/p-20225247/

圖 3.1.20 2008年 8月 7日整建完工後後的照片 3

參考文獻:https://mapio.net/pic/p-20225247/

23

Page 24: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圖 3.1.21 2008年 8月 7日整建完工後後的照片 4

參考文獻:https://mapio.net/pic/p-20225247/

圖 3.1.22 2008年 8月 7日整建完工後後的照片 5

參考文獻:https://mapio.net/pic/p-20225247/

3.1.4 拉魯島消波草排整修歷程

2016 年 9 月 21 日蘋果日報報導[13]指出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 921 大地

震,921 大地震重創日月潭,其地標「拉魯島」原名為光華島,島上原本有座

月下老人祠,是情侶、夫妻蜜月旅行必訪之地,月老祠卻遭震垮,地震後居民

將島上月下老人移至龍鳳宮供奉,日月潭升級為國家級風景區,日管處整建光

24

Page 25: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華島,傳說光華島是邵族最高祖靈地,正名為拉魯島,並在周圍築消波草排,

避免因水浪沖刷而毀損。日管處表示,14 年前(2007 年)興建的拉魯島消波草

排,長年受到波浪衝擊已損壞,已大幅降低保護島體邊坡功能,其照片如圖

3.1.23所示。

圖 3.1.23拉魯島消波草排整修前的照片

資料來源: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88370/

2016 年 9 月 21 日中時電子報報導[14]: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民國 96

年興建拉魯島消波草排,防止拉魯島受波浪沖刷,經過近 10年,消波草排已漸

損壞且呈現老舊樣態,消除波浪及保護島體邊坡功能逐漸降低。交通部觀光局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表示,為提升日月潭湖面遊憩景觀、保護邵族傳統文

25

Page 26: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化,預計投入新台幣 1200 萬元預算,優先辦理「拉魯島草排改善工程」,整建

拉魯島消波草排,提升日月潭湖面風光。日月潭管理處指出,工程先移除舊有

損壞的廢棄草排,再新設 14座消波草排、修繕 6座既有草排,並綠美化消波草

排景觀。日管處表示,除整修草排,也以島體為主角,重新設計排列,以浮筒

排列羅馬拼音「LALU」及日、月形象,營造具地方特色景觀,讓遊客一眼就能

認出拉魯島,此外,草排周邊栽種水生植物及野薑花,可維護島體邊坡,也可

供魚類產卵繁殖。預估 2016年底完工後的模擬圖如下圖 3.1.24所示。

圖 3.1.24 拉魯島消波草排改善工程預估完工後的模擬圖

資料來源: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921001806-260402?chdtv

2017 年 9 月 25 日自由時報電子報報導[15]:日月潭風景區去年在整修環

繞拉魯島周邊的消波草排時,因過於工整的設計,遭外界批評有如「喪禮大花

26

Page 27: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圈」,後經日月潭風景區管理處(簡稱日管處)討論修正,才將環形草排回復成

舊有的錯落、參差風格,近來草排整修完成,植栽也萌生綠意,不論搭船或是

遠眺,都能欣賞到自然又翠綠的拉魯島草排景致,成功甩掉汙名。日管處表示,

修正設計後的草排已於 2017年四月完工,總經費是一千五百萬元,利用廿塊大

小不一的鋼構草排,並聯拼成環狀造型,藉此減少潭水以及船隻水浪對拉魯島

的侵襲,而草排間的間隙,也能因應水位高低變化,其下還設置沉塊固定,可

降低颱風侵襲。修正設計完工後的消坡草排圖如下圖 3.1.25所示。

圖 3.1.25 拉魯島修正設計完工後的消坡草排照片

資料來源: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138165

27

Page 28: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3.2 邵族耆老深度訪談

訪問邵族耆老以了解拉魯島的歷史與文化。實地訪談邵族耆老重點整理如

下:

(1) 傳說中拉魯島是邵族祖先靈魂安息之處,請問為什麼會有此傳說? 為什麼

拉魯島是邵族的聖地?

耆老訪談內容摘要:耆老並不確定有關拉魯島是邵族祖先靈魂安息之處的傳

說,但他說以前古時候還沒建造水庫之前拉魯島是一塊良田,祖先在拉魯島現

址附近捕魚耕作維生(如圖 3.2.1 左側小朋友手上的黑白照片),後來在日本人

統治的時代,日本人在日月潭蓋水壩,因此在拉魯島現址形成一座小島,而原

來居住在拉魯島現址附近的祖先就往高處搬遷。日本人在日月潭水壩蓋好後在

拉魯島上蓋一個鳥居,類似日本人的廟供奉日本的神明,後來漢人把拉魯島稱

為珠仔山,而中華民國政府來台統治之後改名為光華島並在島上種植邵族的聖

樹茄冬樹(如圖 3.2.2 右側小朋友手上的彩色照片)。近年來在邵族的爭取下,

才將光華島更名為拉魯島。而拉魯島是年輕的「先生媽」候選人被認證為正式

的「先生媽」的地方因此才被認為是邵族的聖地。

(2) 邵族祖先早期在拉魯島有哪些的活動與文化或祭典事蹟?

耆老訪談內容摘要:拉魯島上最重要的活動為認證負責邵族與祖靈溝通的「先

生媽」,邵族在傳統上有一位女性的祭司或靈媒稱為「先生媽」,先生媽主要負

責在祭典時與祖靈溝通,而年輕的「先生媽」候選人在還沒成為正式的「先生

媽」之前,必須由資深的「先生媽」帶領「先生媽」候選人登上拉魯島,由資

28

Page 29: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深的「先生媽」用邵族跟祖靈溝通的母語先向祖靈溝通,經過一定的儀式並且

資深的「先生媽」觀察拉魯島的水面祖靈傳達的訊息據以判斷年輕的「先生媽」

候選人是否能被祖靈認可成為正式的「先生媽」。

(3) 拉魯島的月下老人設置過程為何?

耆老訪談內容摘要:1978年南投縣政府在劉縣長任內為吸引觀光人潮,於光華

島上設置了「月下老人亭」,供遊客膜拜祈願,每年舉行的「集團結婚」以吸引

情侶來參加增加日月潭的觀光人潮。

(4) 請問拉魯島的月下老人搬遷過程為何?

耆老訪談內容摘要:由於 1999年 9月 21日上午 1時 47分發生於臺灣中部山區

的 921大地震,造成拉魯島的「月下老人亭」倒塌,於 2000年底,由日月潭國

家風景區管理處將月下老人神像遷往日月潭北岸的「龍鳳宮」祭祀。原設於拉

魯島上之月下老人亭已有大量信徒登島旅遊、祭祀月老,移至龍鳳宮以後更為

知名,享有龐大香火,成為中臺灣月下老人信仰重地。

29

Page 30: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圖 3.2.1兩位小朋友與耆老訪談合照的照片 1

圖 3.2.2兩位小朋友與耆老訪談合照的照片 2

30

Page 31: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3.3 拉魯島及龍鳳宮月下老人亭實地踏勘與歷史考證

3.3.1 拉魯島歷史文化考證

根據原住民文獻[8]一書記載,「Lalu」包含邵族傳說中的背景與起源,象

徵著祖靈信仰母體之意象,在現今社會中作為邵族主權的象徵,也是新任女祭

司求巫的場所。在邵語中,祭祀「mulalu」、以及祭祀用品祖靈籃「Ulalaluan」,

都以 lalu 為字根衍伸。1934 年日本政府將水庫興建完成時拉魯島現址由八公

頃減至不到一公頃,原本的稻田全數被淹沒,邵族人也被迫搬遷到伊達邵

(Barawbaw)。為了在伊達邵重建新的聚落,邵族人的生活也面臨相當大的衝擊。

不過,當時日本政府實施「邵族以外的人禁上到伊達邵開墾、居住」的禁令,

讓邵族人在伊達邵仍有部分的水田以繼續耕種,直到中華民國政府統治時取消

這項禁令,並於民國 72 年將伊達邵視為無主地而強制進行市地重劃,至此邵

族的耕地正式全數喪失,而原應莊嚴神聖的祭場也淪落為車水馬龍的大馬路。

邵族所有祭典仰賴 Shinshi(邵族女祭司,又稱先生媽)與祖靈的溝通,Shinshii

的誕生相當不容易,不僅難以取得資格,學習的過程艱難且為終身職。鞦韆祭

的隔天正是新任 Shinshi 前往 Lalu求巫的日子, 須乘坐小船抵達,途中要觀

察水直跡象來得知祖靈的意思。邵族一年當中大大小小的祭典多達 14個,是日

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其中佔多數為陸稻及水田等農作種植的祈福儀式,

其餘為漁撈狩獵及豐收的祭典儀式。例如:農曆三月的 Lhalhaushin (鞦韆

祭),要朝著 Lalu、乘坐竹子搭建的耿巍擺盪,向最高祖靈祈求全族的糧食豐

31

Page 32: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收,擺盪的越高、稻作將越飽滿,象徵稻穗隨風搖曳的景象。

中央通訊社報導邵族於 2017年 4月 1日登日月潭拉魯島進行求巫儀式如圖

3.3.1所示[11],遊艇碼頭配合儀式封閉禁航,因祭儀順利產生新任「先生媽」

祭司,碼頭較原定時間提早開放。

圖 3.3.1邵族於 2017年 4月 1日登日月潭拉魯島進行求巫儀式照片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

自 1954 年至 1955 年,南投縣文獻會曾在日月潭附近及光華島上做考古學

調查[12],因水位降落 9公尺,在 13個調查區內找到不少史前石器及陶片標本。

其中尤以光華島、潭北文武廟石階下西側之小突角以及日月潭南側之崙龍突角

三個地點採集的遺物最多,並在崙龍突角找到古代人居住的文化層。1973年「濁

32

Page 33: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大計畫」的孫寶鋼一起在日月潭附近做考古學調查,於光華島採集到 196 件陶

片及 183 件石器。採集的陶片中以黑色粗砂陶為主,灰褐色細砂陶次之,以及

少量黑色粗砂陶、紅褐色粗砂陶。器形以缽(圖 3.3.2)及罐為主。大部分為

素面陶,紋飾有方格紋、籃紋及繩紋。陶器大多手製,尚未發現輪製者。921

震災之後,考古學者也抽空到光華島調查。在地表上撿到一些陶片及石器,其

中尤以灰色方格紋、魚骨紋陶片之出現備受注目(圖 3.3.3~3.3.5)

圖 3.3.2 1973年在光華島發現的灰色陶缽

資料來源:https://web2.nmns.edu.tw/PubLib/NewsLetter/88/145/06.htm

圖 3.3.3 921大地震後光華島採集的打製石鋤

資料來源:https://web2.nmns.edu.tw/PubLib/NewsLetter/88/145/06.htm

33

Page 34: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圖 3.3.4 921大地震後光華島採集的灰色方格紋陶片

資料來源:https://web2.nmns.edu.tw/PubLib/NewsLetter/88/145/06.htm

圖 3.3.5 921大地震後光華島採集的灰色紋飾陶片

資料來源:https://web2.nmns.edu.tw/PubLib/NewsLetter/88/145/06.htm

34

Page 35: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3.3.2 拉魯島實地踏勘

2019 年 3 月 16 日拉魯島現地勘查:本科展製作團隊主要成員,石懿及陳

冠穎小朋友現地勘查拉魯島,兩位小朋友搭上日月潭遊艇聖豐號(如圖 3.3.6及

圖 3.3.7),前往日月潭拉魯島觀察環形消波草排以及拉魯島現況(如圖

3.3.8),由於拉魯島周邊有立牌公告:「拉魯島是邵族最高祖靈聖地,禁止登島」

(如圖 3.3.8),因此只能讓船隻靠近消波草排作近距離的觀察。本科展製作團

隊觀察發現,船隻在日月潭移動水浪對拉魯島的侵襲情況確實有很大的影響,

本團隊所租借遊艇聖豐號為便於安靜的近距離觀察拉魯島以及環形消波草排,

因此在近距離觀察期間聖豐號遊艇司機將遊艇熄火以便能安靜地觀察周邊行進

的船隻的波浪對拉魯島以及環形消波草排衝擊影響,在觀察過程中發現只要有

遊艇近距離經過拉魯島,不僅消波草排上下震動的很厲害,而我們所搭乘的遊

艇也會因為其他遊艇近距離經過產生的水浪造成劇烈的搖晃。因此本團隊發現

若是長時間有遊艇近距離經過拉魯島以及環形消波草排,遊艇所產生的水浪確

實會對拉魯島以及環形消波草排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因此建議未來主管單位

可以在更外圍區域再建造一圈環形消波草排,以降低遊艇近距離經過拉魯島水

浪造成拉魯島外圍土石侵蝕,已達保護拉魯島面積不再縮減之效。

35

Page 36: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圖 3.3.6 石懿及陳冠穎小朋友拉魯島搭乘日月潭遊艇聖豐號照片 1

圖 3.3.7 石懿及陳冠穎小朋友拉魯島搭乘日月潭遊艇聖豐號照片 2

36

Page 37: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圖 3.3.8 石懿及陳冠穎小朋友近距離觀察拉魯島以及周圍消波草排照片

拉魯島現地勘查另外一個收穫是聖豐號遊艇司機介紹日月潭邵族的捕魚神

器魚筌,魚筌是放在日月潭裡用來抓魚的陷阱,根據魚種不同,有各式各樣的

尺寸和樣子,聖豐號遊艇司機展示的這個魚筌是用來抓奇力魚的(如圖 3.3.9),

邵族的魚筌裡有兩個倒刺結構,奇力魚只要進入魚筌就很難逃脫。

圖 3.3.9 聖豐號遊艇司機幫石懿及陳冠穎小朋友介紹日月潭的捕魚神器-魚筌照片

37

Page 38: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3.3.3 龍鳳宮月下老人亭實地踏勘

龍鳳宮月下老人亭實地踏勘及相關文獻內容如下。

維基百科紀錄龍鳳宮月老祠重建過程[16]:日月潭龍鳳宮,又稱日月潭龍鳳宮月

下老人祠或龍鳳宮月老廟,台灣南投縣日月潭風景區的一間近百年歷史的寺廟,為古

時日月潭地區居民的信仰中心之一,龍鳳宮的月下老人祠亦為日月潭風景區的著名景

點。龍鳳宮內奉祀北極玄天上帝、天上聖母、慚愧祖師,採用龍鳳造型的立體浮雕,

與一般彩繪門神的廟宇不同。此外,原拉魯島上的月下老人祠,安置於廟門左側的亭

子奉祀,成為龍鳳宮另一個熱門景點。西元 1934年日月潭興建水力發電工程,原建於

水社舊址的龍鳳宮,遷移日月潭北旦。西元 1978 年南投縣政顧問黃大受教授進行演

講,對南投縣政府提出建議,模仿「西湖」建立月下老人祠,以發展日月潭觀光。因

此於西元 1980 年適逢南投縣建縣 30 周年紀念,於拉魯島上設立月下老人像,成為台

灣第一座主祀月老的廟宇,並於 10月 21日揭幕時,舉行水上集團婚禮活動,由 30對

佳偶共乘「喜船」登上拉魯島,並在月下老人亭集體結婚。此後,日月潭月下老人不

僅是遊客乘船遊湖必往之地,也是電視節目取景之處,且南投縣政府幾乎每年辦理水

上集團結婚活動,吸引眾多情侶來此進行結婚典禮,頗負盛名。西元 1999年發生 921

大地震,拉魯島月下老人亭坍毀,在重建工作時,日月潭邵族族人爭取恢復祖靈地,

於 2000年底,由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將神像遷往日月潭北岸的「龍鳳宮」祭祀。

因位處知名觀光勝地,原設於拉魯島上之月下老人亭已有大量信徒登島旅遊、祭祀月

老,移至龍鳳宮以後更為知名,享有龐大香火,成為中臺灣月下老人信仰重地。

2019年 3月 24日拜訪龍鳳宮探究月下老人亭現況 (如圖 3.3.10-圖 3.3.12)。拜訪

38

Page 39: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龍鳳宮發現月下老人香火鼎盛,膜拜人潮洶湧,詢問廟方人員月下老人亭搬遷過程,

廟方人員表示因為 921大地震拉魯島月下老人亭被震垮,月下老人透過龍鳳宮乩童表

示希望遷移到龍鳳宮。

圖 3.3.10 拜訪龍鳳宮及月下老人亭照片 1

39

Page 40: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圖 3.3.11 拜訪龍鳳宮及月下老人亭照片 2

圖 3.3.12 拜訪龍鳳宮及月下老人亭照片 3

40

Page 41: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結論與建議

1. 結論

(1) 根據文獻考證拉魯島一詞「Lalu」包含邵族傳說中的背景與起源,象徵著祖

靈信仰母體之意象,在現今社會中作為邵族主權的象徵,而拉魯島也是邵族

新任女祭司取的祖靈認可擔任祭司的場所,新任女祭司 (Shinshi 邵族女祭

司,又稱先生媽)需在農曆三月鞦韆祭的隔天前往拉魯島進行求巫的儀式,須

乘坐小船登上拉魯島,現任女祭司途中要觀察水中跡象來得知祖靈的意思。

邵族一年當中大大小小的祭典多達 14 個,所有祭典仰賴與祖靈的溝通,女

祭司的誕生相當不容易,不僅難以取得資格,學習的過程艱難且為終身職。

(2) 就地理文獻上的考證,在日據時代未興建水壩之前拉魯島周邊是一片良田,

所以拉魯島周邊是邵族重要的糧食生產地,因此邵族的許多重要祭典都要朝

向拉魯島祭拜,例如農曆三月的 Lhalhaushin (鞦韆祭),要朝著拉魯島、乘坐

竹子搭建的耿巍擺盪,向最高祖靈祈求全族的糧食豐收。1934 年日本政府將

水庫興建完成時拉魯島現址由八公頃減至不到一公頃,原本的稻田全數被淹

沒,邵族人也被迫搬遷到伊達邵(Barawbaw)。

(3) 就考古文獻上的考證,自 1954 年至 1955 年,南投縣文獻會曾在日月潭附近

及光華島上做考古學調查。其中尤以光華島、潭北文武廟石階下西側之小突

角以及日月潭南側之崙龍突角三個地點採集的遺物最多,並在崙龍突角找到

古代人居住的文化層。1973 年「濁大計畫」在日月潭附近做考古學調查,於

拉魯島採集到 196 件陶片及 183 件石器。從考古發現拉魯島是古代人類活動

41

Page 42: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頻繁之區域,與日據時代未興建水壩之前拉魯島周邊是一片良田相互驗證。

(4)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 921 大地震,造成南投日月潭中的拉魯島土石蹦落,

面積一直逐漸縮小,原本 100 多坪的面積,滿水位時只剩下 20 坪大,日月

潭國家風景管理處,花 4500 萬擴建,把拉魯島面積擴大到 160 坪,2008 年

8 月整建完成並於外圍建置消波草排保護拉魯島不受觀光遊艇造成拉魯島受

波浪沖刷。但 2016 年 9 月份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表示 2008 年興建拉魯

島消波草排,經過近 10 年,消波草排已漸損壞且呈現老舊樣態,消除波浪

及保護島體邊坡功能逐漸降低。交通部觀光局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表

示,為提升日月潭湖面遊憩景觀、保護邵族傳統文化,預計投入新台幣 1200

萬元預算,優先辦理「拉魯島草排改善工程」,已於 2017 年四月完工。

2. 建論

本小組在觀察過程中發現只要有遊艇近距離經過拉魯島,不僅消波草排上下

震動的很厲害,而我們所搭乘的遊艇也會因為其他遊艇近距離經過產生的水浪

造成劇烈的搖晃。因此本團隊發現若是長時間有遊艇近距離經過拉魯島以及環

形消波草排,遊艇所產生的水浪確實會對拉魯島以及環形消波草排造成一定程

度的破壞,因此建議未來主管單位可以在更外圍區域再建造一圈環形消波草

排,以降低遊艇近距離經過拉魯島水浪造成拉魯島外圍土石侵蝕,已達保護拉

魯島面積不再縮減之效。

42

Page 43: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參考文獻

1. 梁中寧,2015,日月潭的地形地貌及淤積形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

論文。

2. 施志昌,2009,日月潭的遊憩型態與空間模式之研究,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環

境藝術碩士班碩士論文。

3. 莊鈴川,曾萬年,2005,「日月潭原生魚類與外來種的現況」,台大漁推期刊,第十

七期,第 29 頁~36 頁。

4. 維 基 百 科 , 「 拉 魯 島 歷 史 與 定 位 」 , 網 址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B%89%E9%AD%AF%E5%B3%B6。

5. 維 基 百 科 , 「 抬 高 計 畫 」 , 網 址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B%89%E9%AD%AF%E5%B3%B6。

6. 胡 老 爹 部 落 格 : 紀 錄 「 拉 魯 島 今 昔 」 , 網 址 :

https://blog.xuite.net/alibudahu/twblog/135758670-%E6%97%A5%E6%9C%88%E6%BD%AD%E7%B3%BB%E5%88%97%E2%94%80%E6%8B%89%E9%AD%AF%E5%B3%B6%E4%BB%8A%E6%98%94。

7. 經 濟 部 水 利 署 全 球 資 訊 網 報 導 日 月 潭 水 庫 興 建 歷 史 , 網 址 :

https://www.wra.gov.tw/6950/7170/7356/14288/15517/。

8. 原住民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文獻」,2017,第六輯,第 32 期,第 86-87 頁。

9. 2016 年 9 月 21 日蘋果日報報導:「921 震垮拉魯島月老祠 整建後日月潭重生」,網

址: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60921/953131/。

10. 2008 年 9 月 8 日 TVBS 報導:「搶救日月潭拉魯島!填土擴建變 160 坪」,網址:

https://news.tvbs.com.tw/life/312012。

11. 2017 年 4 月 1 日中央通訊社報導:「邵族拉魯島求巫儀式 順利產生新任祭司」,網址:

https://www.cna.com.tw/news/aloc/201704010272.aspx。

12. 由 921 震 災 後 的 光 華 島 談 日 月 潭 考 古 , 網 址 :

https://web2.nmns.edu.tw/PubLib/NewsLetter/88/145/06.htm。

13. 2016 年 9 月 21 日蘋果日報報導,「921 震垮拉魯島月老祠整建後日月潭重生」,網址: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60921/953131/。

14. 2016 年 9 月 21 日中時電子報報導:「日月潭拉魯島草排翻修 效益多元」,網址: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921001806-260402?chdtv。

15. 2017 年 9 月 25 日自由時報電子報報導:「日月潭拉魯島草排 回歸「復刻」之美,網

43

Page 44: 第十屆原住民雲端科展成果報告 - yabit.et.nthu ...yabit.et.nthu.edu.tw/2018yabit/results/2018013/Results.pdf · 的只剩下20 坪,因此本研究也將探究日月潭拉魯島的地形變化與環境變遷,所以本研

址: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138165。

16. 2. 維 基 百 科 紀 錄 龍 鳳 宮 月 老 祠 重 建 過 程 , 網 址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7%A5%E6%9C%88%E6%BD%AD%E9%BE%8D%E9%B3%B3%E5%AE%AE。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