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議題二:台灣新興高科技中小企業之發展趨勢與政策 2-1 台灣新興高科技中小企業之 發展趨勢與政策 王健全 * 、王素彎 * 、周宗慶 ** 、鄧軫元 ** 本文之主要目的有三:其一,觀察目前國內高科技產業內中 小企業的地位及其發展現況;其二,分析國際經濟環境變遷(如 網路科技的快速發展、數位聚合、服務業重要性凸顯等)對中小 型高科技企業可能造成的衝擊,或可能衍生之商機;其三,探討 政府支援中小型高科技產業的政策及其建議。 關鍵詞:高科技、中小型高科技產業、中小企業政策 *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 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

台灣新興高科技中小企業之 發展趨勢與政策並依定義分析中小企業在其中所占的地位。第三節分析新興高科 技中小企業的發展趨勢。第四節探討企業在新趨勢下之策略及政

  • Upload
    others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議題二:台灣新興高科技中小企業之發展趨勢與政策

    2-1

    台灣新興高科技中小企業之 發展趨勢與政策

    王健全*、王素彎*、周宗慶**、鄧軫元**

    摘 要

    本文之主要目的有三:其一,觀察目前國內高科技產業內中

    小企業的地位及其發展現況;其二,分析國際經濟環境變遷(如

    網路科技的快速發展、數位聚合、服務業重要性凸顯等)對中小

    型高科技企業可能造成的衝擊,或可能衍生之商機;其三,探討

    政府支援中小型高科技產業的政策及其建議。

    關鍵詞:高科技、中小型高科技產業、中小企業政策

    *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

  • 推動台日新興科技中小企業發展研討會

    2-2

    壹、前 言

    隨著數位傳輸技術的進步、網際網路應用的普及,雖然對中

    小企業帶來衝擊,但也產生不少的商機,尤其是 IT、通訊技術的

    跨 領 域 應 用 , 產 業 界 線 日 趨 模 糊 , 形 成 數 位 聚 合 ( digital

    divergence),也使高科技產業中的中小企業有了嶄新的面貌及版

    圖的重整。例如,通訊、網路的結合,使 3G、無線通訊蘊藏無限

    商機,而結合了 IT 技術、語言、文化內涵的數位內容產業更是全

    球矚目的焦點。因此,本文的目的旨在分析新高科技中小企業的

    發展現況及未來發展趨勢,進而探討企業未來的發展策略及政府

    可以支援的政策。

    本文共分五節,除前言外,第二節首先探討高科技的定義,

    並依定義分析中小企業在其中所占的地位。第三節分析新興高科

    技中小企業的發展趨勢。第四節探討企業在新趨勢下之策略及政

    府可以支援的政策。最後一節則為結論與建議。

    貳、新興高科技產業定義及中小企業所占地位

    一、新興高科技產業之定義

    所謂的高科技產業,指的是投入相當程度的研究發展(R&D)

    經費,並應用現代化的科技資訊、微電子、生化等技術於生產過

    程的技術、知識密集產業。不過,由於各國環境不同、技術發展

    的腳步亦互異,目前並無全球性適用的定義。利用投入面指標[如

  • 議題二:台灣新興高科技中小企業之發展趨勢與政策

    2-3

    研發支出占銷售額比例(研發密集度)或研究人員占總雇用人員

    比例]來判斷產業是否屬於高科技產業是最常被採用的(Chandana

    and Romesh 1989; Calor; and Noel 1986; Boretsky 1974, 1982; Kelly

    1974, 1977 等)(見表 1)。不過,也有採列舉式定義的作法,如歐

    市(即目前的歐盟)即依據國際貿易標準分類(SITC),明確地列

    出醫藥、核子反應器、電力機械、電信設備等 28 類高科技產品;

    日本長期放款銀行亦列舉出工業用機器人、積體電路等 92 項產業

    為高科技產業。

    有鑑於此,本文將結合投入面和產出面指標,並參酌政府目

    前大力推動的兩兆雙星產業,據此原則找出高科技產業。

    (一)投入面指標(研發密集度、研究人員/總雇用人員)

    根據國科會(2003)《中華民國科學科技統計要覽》之資料,

    就研發密集度而言,2002 年全體公民營製造業的研發密集度為

    1.22%,超過此一比例的產業計有化學製品業(1.39%)、機械設

    備製造修配業(1.97%)、電子零組件等(2.85%)、精密、光、醫

    療器材及鐘錶等(2.58%)、電腦設計服務業(2.96%)等。

    就研究人員/總研究發展人力的比率而言,2002 年全體製造

    業的研究人員/總研發人力比重為 58.7%,超過此一比率的產業

    共有電腦、通信及視聽電子產品業(59.9%)、電子零組件等(67.7

    %)、電腦系統設計服務業(65.33%)。

  • 推動台日新興科技中小企業發展研討會

    2-4

    兩項指標均符合的產業包括化學製品、電子零組件和電腦設

    計服務業。

    表 1 高科技產業之特徵式定義與範圍

    出處 /來源 定義指標 (INDEX) 定義說明 Chandana &Romesh (1989) 1. R&D 支出 /sales

    2. 科技人員 /總雇員數 3. R&D 支出 /總雇員數 4. industry 成長率 5. science-based product 6. nonroutine process-based knowledge

    未說明

    美國勞工統計局 1. 科技人員 /總雇員 2. R&D 支出 /sales

    產業之 1&2 高於全國產業平均值 2 倍以上

    Calori & Noel (1986) 1. High-tech know-how barriers 2. R&D 支出 /sales 3. production of engineer

    以 R&D 支出 /sales=15% 為準,選擇了 1. photovolatic panels 2. fibre optics 3. robotics 4. biotechnologies 等 4 個產業

    美國商務部 (An assessment of U.S. competitiveness in High-Technology Industry,1983) 定義 1. (DOC1.) Boretsky(1974, 1982)

    1. R&D 支出 /sales 2. 科技人員 /總雇員

    1&2 均大於 10%以上,定義醫藥、資訊、計算及會計用設備等 6 項產業

    定義 2. (DOC2.) 1. R.Kelly(1974, 1977) 2. Aho&Rosem (1980)

    R&D 支出 /sales=技術密集度 1 技術密集度在全部產品的前 1/4 者

    2. 技術密集度在全部產品的前 1/2 者,定義出飛機及零件、資訊、計算及會計用機器、變電及配電設備、光學及醫學儀器、藥物、人工合成品等 11 大產品。

    定義 3. (DOC3) C. Davis (1982)

    總 R&D 支出 /sales=密集度

    較高密集度者為高科技產品,定義出 10 項產品。

    資料來源:蔡正揚等,國際科技移轉實務手冊及案例,中國生產力中心,1992。

  • 議題二:台灣新興高科技中小企業之發展趨勢與政策

    2-5

    (二)產出面指標

    在產出面指標中,我們僅以技術輸出額此一指標加以觀察。

    以技術輸出額觀察,電腦、通信及視聽電子產品業排名第一,其

    次為皮革、毛皮及製品業,第三為電子零組件等。而皮革及毛皮

    業和金屬基本工業之所以輸出額偏高,可能和廠商對大陸、東南

    亞大舉投資,設備或整廠輸出所致。

    綜合投入面、產出面指標,臺灣的高科技產業大抵還是圍繞

    在電子零組件業及電腦系統設計服務業等領域之上。

    (三)兩兆雙星產業

    根據行政院《挑戰 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的揭示,包括

    半導體、影像顯示、數位內容及生物科技產業在內的兩兆雙星產

    業為未來政府全力推動的關鍵產業,其產值及未來預估,請見表 2。

    表 2 兩兆雙星產業及其預估產值

    單位:新臺幣

    項 目 2006 年目標 2002 年產值

    1.半導體產業 產值 1.59 兆元 全球半導體設計製造中心 三家公司進入全球十大

    6,390 億元 兩 兆 2.影像顯示產業 產值 1.37 兆元 全球最大 TFT-LCD 產國 5,110 億元

    1.數位內容產業 廠商 3,000 家,產值 3,700 億元 亞太數位內容製作中心及華人市場主要供應者

    1,537 億元 雙 星 2.生物技術產業

    產值 2,500 億元 五年帶動 1,500 億元投資,十年成立 500家企業

    1,083 億元

    資料來源:何美玥「創造臺灣新一波競爭力」簡報資料,2003 年 10 月 16 日, 經建會。

    (四)本文研究範圍之界定

  • 推動台日新興科技中小企業發展研討會

    2-6

    故綜合前述投入、產出與兩兆雙星產業指標,我們大致可以

    歸納出:電子零組件等[(半導體工業、通訊工業、光電工業]、

    生物科技業、化學製品、數位內容及電腦系統設計服務業等符合

    本文所定義的高科技產業。不過,由於時間、人力的限制、本文

    僅就電子零組件業項下中小企業比例較高的 IC 設計、光電元件,

    數位內容產業,生物科技產業及服務業項下之技術服務、研發服

    務業產業等加以探討。

    二、新興高科技產業中小企業所處地位

    根據表 3 的數據顯示,在化學製品業中,中藥製造、農業及

    環境衛生用藥製造業中,中小企業所占比例最高,分別為 92%、

    83%。但營業額所占比例則祇有 55%、25%。而所有的細項行業

    中,除中藥製造外,出口值所占的比例均低於 50%,顯見出仍需

    一定程度的規模經濟。

    在電子零組件業中,規模經濟現象更是顯著,雖然電子企業

    家數均占總數的 50%以上,但營業額所占比例卻偏低。其中,中

    小業仍扮演比較吃重的角色在光電材料及元件產業,不論是營業

    額或出口值均占總額的 30%以上。

    在電信業中,中小企業的角色更是微小,雖然家數占了 88%

    左右,但營業額、出口值所占比例均徵不足道。積體電路設計產

    業亦然,顯見在設計行業中大者恆大的現象依然明顯,由於大型

    業者可以藉由上市(櫃)集資,網羅人才,大者恆大的趨勢逐漸

  • 議題二:台灣新興高科技中小企業之發展趨勢與政策

    2-7

    形成,故缺乏營業額及上市(櫃)潛力的中小企業在未來脫穎而

    出的機會相對降低。

    在資料處理及資訊供應服務及研究發展服務業中,中小企業

    比重均高,但營業額及出口值所占比例均不高,也意味著規模不

    大企業的競爭優勢亦相對較弱,至於在其他專業、科學技術服務

    業中,中小企業家數比例均超過 9 成,營業額及出口值所占比例

    則不差,規模經濟的影響較不明顯。

  • 推動台日新興科技中小企業發展研討會

    2-8

    表 3 中小企業在高科技產業中所占的地位

    單位:%;萬元新台幣

    產業別

    (大分類)

    細項產業 中小企業

    家數

    營業額 出口值 國內銷售值

    原料藥製造

    業(1821)

    17

    (68%)

    70,473

    (29.99%)

    1,440.6

    (3.07%)

    69,032

    (36.72%)

    西藥製造業

    (1822)

    171

    (75.33%)

    1,050,991

    (21.66%)

    36,254

    (17.87%)

    1,014,737

    (21.82%)

    生物藥品製

    造業(1823)

    21

    (55.26%)

    20,873

    (19.22%)

    6,969

    (45.96%)

    13,903

    (14.88%)

    中藥製造業

    (1824)

    138

    (92%)

    261,087

    (55.21%)

    51,879

    (71.16%)

    209,208

    (52.30%)

    化學製品

    製造業(18)

    農藥及環境

    衛生用藥製

    造(1826)

    55

    (83.33%)

    156,851

    (25.22%)

    1,677

    (1.19%)

    155,173

    (32.24%)

    半導體製造

    業(2710)

    458

    (64.69%)

    7,201,083

    (6.44%)

    4,354,778

    (4.86%)

    2,679,911

    (13.72%)

    光電材料及

    元件(2792)

    48

    (50.53%)

    9,530,225

    (30.95%)

    8,180,459

    (31.80%)

    1,349,765

    (26.50%)

    電子零組件

    製造業(27)

    第一分類其

    他電子零組

    件(2799)

    1,963

    (85.87%)

    10,320,620

    (18.34%)

    4,792,471

    (11.92%)

    5,548,686

    (34.46%)

    電信業(60) 電信(6000) 466

    (87.92%)

    375,174

    (1.56%)

    27,807

    (1.21%)

    349,634

    (1.61%)

    積體電路

    設計(7102)

    積體電路設

    計(7102-11)

    57

    (86.36%)

    56,340

    (6.79%)

    15,255

    (4.14%)

    41,084

    (8.89%)

    電腦系統設

    計服務

    (7201)

    4,918

    (95.85%)

    3,668,522

    (23.12%)

    370,965

    (7.36%)

    3,300,435

    (27.92%)

    電腦系統整

    合服務

    (7202)

    526

    (96.16%)

    429,515

    (28.64%)

    56,001

    (8.65%)

    373,513

    (43.81%)

    電腦系統

    設計服務業

    (72)

    其他電腦系

    統設計服務

    (7203)

    36

    (94.74%)

    25,282

    (11.88%)

    540

    (16.79%)

    24,742

    (11.80%)

  • 議題二:台灣新興高科技中小企業之發展趨勢與政策

    2-9

    產業別

    (大分類)

    細項產業 中小企業

    家數

    營業額 出口值 國內銷售值

    資料處理服

    務(7310)

    1,701

    (97.14%)

    1,029,139

    (13.93%)

    82,086

    (8.04%)

    974,053

    (14.87%)

    資料處理及

    資訊供應

    服務業

    (73) 網路資訊供

    應(7321)

    2,570

    (98.77%)

    792,948

    (29.04%)

    53,407

    (22.63%)

    740,155

    (29.67%)

    自然科學研

    究發展服務

    (7510)

    41

    (87.23%)

    35,371

    (1.65%)

    1,451

    (5.83%)

    33,919

    (1.60%)

    社會及人文

    科學研究發

    展服務

    (7520)

    7

    (77.78%)

    288

    (0.80%)

    17.37

    (100%)

    270.64

    (0.76%)

    研究發展

    服務業

    (75)

    綜合研究發

    展服務

    45

    (93.75%)

    35,847

    (19.32%)

    0

    (0%)

    35,847

    (19.32%)

    環境檢測服

    務(7705)

    267

    (95.35%)

    238,249

    (53.12%)

    2,872

    (29.74%)

    235,466

    (53.61%)

    其他專業、

    科學及技術

    服務業

    (77)

    未分類其他

    專業、科學及

    技術服務業

    (7709)

    689

    (98.29%)

    343,716

    (41.41%)

    43,299

    (40.03%)

    300,417

    (41.62%)

    資料來源:根據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磁帶計算而來。

  • 推動台日新興科技中小企業發展研討會

    2-10

    參、全球科技環境變化對中小型高科技產業的影響

    近年來,隨著網路科技的普及與資訊技術的發達,全球經濟

    進入無國界時代,競爭也更劇烈。此一全球化、電子化趨勢,加

    上中國大陸經濟的崛起,攸關跨國企業的全球布局與中小型高科

    技產業的競爭優勢。以下分別就上述影響中小型高科技廠商的趨

    勢說明如下:

    一、網路科技的發達加上委外(outsourcing)的普及,產品、技術生命週期縮短,競爭全球化,雖然對中小企

    業創造委外的商機,但較缺乏全球布局、購併能力的

    中小企業壓力隨之增加。

    根據商業周刊(2004)的分析,網路科技的快速發展,創新

    的產品、服務或經營模式很容易被擴散、流傳出來,加上中國大

    陸經濟快速崛起為全球代工重鎮。一些創新的產品、服務理念,

    很輕易即透過委外來執行、貫徹,使得產品、技術生命週期縮短,

    全球化的競爭也趨於白熱化。為了因應全球化競爭、生命週期縮

    短的競爭,企業或委外、策略聯盟、購併,或前往海外投資乃蔚

    為趨勢。雖然委外創造商機,但一般中小企業因為人才、資金的

    缺乏,國際化及購併能力相對不足,除非具品牌、擁有利基優勢,

    否則在全球化競爭的潮流中將屈居劣勢。

  • 議題二:台灣新興高科技中小企業之發展趨勢與政策

    2-11

    二、企業將非核心業務委外,專心從事核心領域來強化公

    司競爭力,衍生不少商機

    隨著新興工業國家的快速崛起與製造能力的加強,全球的多

    數產業進入微利時代,加上資訊技術的進步易於掌握分工的效

    率,為了降低成本、掌握生產效率,跨國企業將非核心的製造,

    甚至服務領域的工作有系統、大規模地委外生產或服務,來強化

    公司的競爭優勢。委外風氣盛行之際,也為中小型高科技產業衍

    生不少商機。

    三、產業聚合與寡占化趨勢

    隨著 ICT 技術的突發猛進與寡占化,技術的應用跨越產業,

    產業聚合的態勢也愈來愈明顯,如資訊、通訊、消費性電子,乃

    至內容產業結合的 3C 產業與數位家庭等,即近年來 IT 產業廠商

    決戰的焦點領域。為了跨入嶄新領域,取得新技術、人才、購併、

    合併、策略聯盟的案件也愈來愈多。此外,科技產業的競爭愈來

    愈劇烈,所需的資金、人才等資源也愈來愈大,加上微利時代的

    來臨,集團化、寡占化的發展趨勢也愈來愈明顯,就實例的數據

    而言,2004 我國筆記型電腦的前五大廠商營收高達 84%(見圖

    1)。在行動電話上,前五大廠商也擁有 63%之多(見圖 2)。

  • 推動台日新興科技中小企業發展研討會

    2-12

    資料來源:本文自行整理。

    圖 1 2004 年我國 NB 相關族群營收比例分布

    資料來源:本文自行整理。

    圖 2 2004 年我國行動電話相關族群營收比例分布

    華寶

    15%

    英華達

    15%

    其他

    31%

    仁寶

    6%華冠

    6% 神達

    7%

    明基

    7%

    華碩

    13%

    廣達

    40%

    仁寶

    15%

    其他

    11%華碩

    5%

    緯創

    7%

    宏碁

    9%英業達

    13%

  • 議題二:台灣新興高科技中小企業之發展趨勢與政策

    2-13

    四、藉購併、合併以整合資源發揮綜效蔚為潮流

    隨著產業聚合的趨勢愈來愈明顯,藉由購(合)併、策略聯

    盟來發揮綜效的案例也愈來愈多。根據 KPMG 諮詢公司的研究指

    出,自 1997 年以來,企業購併的金額不斷攀升,祇有在 2000 年、

    2001 年才呈下降趨勢(見圖 3)。而國內的購併案件仍是方興未艾,

    在 2002 年 2 月 6 日的企業購併法公布實施後,平均每四天完成一

    件購併案,根據經濟部商業司統計,3 年內國內企業購併件數高達

    288 件,購併金額創下新台幣 1,518.9 億元的新高紀錄。以國際購

    併而言,科技業中的惠普購併康柏,聯想購併 IBM 的個人電腦事

    業群,以及最近明碁電通取得西門子手機部門均為相當受到矚目

    的例子。

    註:KPMG Consulting 的研究指出 59%的購併積效不佳 併購的綜效要經由整合過程才能發揮 資料來源:KPMG

    圖 3 全球購併的變化趨勢圖

  • 推動台日新興科技中小企業發展研討會

    2-14

    五、電子化的導入將影響未來中小企業的競爭力

    企業導入電子化影響了企業的營運、管理及行為模式及供應

    鏈的競爭,缺乏電子化能力的中小企業將不易和大企業競爭。一

    般而言,電子商務將為中小企業創造不少新的機會,例如電子商

    務使得許多中小企業更容易與客戶相互接觸,跨國行銷及交易的

    門檻降低,輕易達成銷售全球化的目標。同時,網路普及對中小

    企業的客戶支援及服務業務,提供相當大幫助。其次,拓展新興

    通路,並與上下游廠商密切聯繫,不僅可以降低客戶取得成本,

    亦可減少產品開發時間。此外,提高服務品質,增進與供應商或

    客戶之關係,及可提供更多潛力的中小企業夥伴加入合作。

    不過,電子化(電子商務)對中小企業也有相當衝擊,包括:

    第一,品牌投入成本大,大企業有品牌,聲譽轉移的優勢;第二,

    服務(尤其是物流)是中小企業發展上的障礙;第三,大企業因

    網路而使公司組織得以扁平化,並增加彈性,對中小企業的壓力

    也會隨之增加;第四,電子商務的廣泛採用,將會降低中間商的

    角色。

    有關電子商務對產業結構的影響,如圖 4 所示。

  • 議題二:台灣新興高科技中小企業之發展趨勢與政策

    2-15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2004.4.1,頁 189。

    圖 4 網際網路如何影響產業結構

    六、代工模式面臨瓶頸,從事創新、品牌、行銷往價值鏈

    兩端發展勢在必行,但上述活動對缺乏資源的中小型

    高科技產業相對困難

    台灣長於工程、製造,故過去的代工為台灣廠商帶來豐厚的

    利潤,但隨著 IT 產業進入微利時代,IT 產業的附加價值率(見圖

    5)也不斷下降,為了降低成本,維繫利潤,企業不斷被迫外移,

    產業也出現空洞化的疑慮。未來,企業界除了創新之外,往品牌、

    通路發展將勢在必行。而創新也不應局限在製程,應更強調產品、

    組織、策略、商業模式、通路上的創新才能提升附加價值。在品

    牌、通路上,韓國三星電子以品牌發揮綜效,帶動企業形象的努

    替代性產品

    供應商議價力量 現有公司間的競爭 客戶對通路議價力量及 對終端使用者議價力量

    註:(+)正面影響

    (-)負面影響

    (+)網際網路讓整體產業更加有效率,因

    此能夠擴充市場規模

    (-)網際網路的運用方法日漸增多,帶來

    新的替代威脅

    (+/-)運用網路採購往往可提高企業對供應商的議價力量,然而也同

    時讓供應商得到接觸更多客戶

    的管道

    (-) 網際網路讓供應商得以接觸終

    端使用者,降低了中間商的作用

    (-) 網路採購與數位市場往往為所

    有企業提供相同的供應商管

    道,而且採購的產品傾向標準

    化,降低了差異性

    (-) 進入障礙減低、競爭者數目增

    多,導致議價力量逐漸移轉至供

    應商

    (-)網際網路降低了競爭者之間的差異,因為獨家特色愈來愈不易維持

    (-)網際網路讓競爭的重心轉移至價

    格上

    (-)網際網路擴大了市場疆界,導致

    競爭者數目增加

    (-)網際網路降低變動成本,增加了

    降價壓力

    (+)網際網路降會洶汰強勢通路,或者提高購買者對傳統通路的議價力量

    (-)網際網路導致議價力量逐漸移轉至終

    端市場使用者

    (-)網際網路降低了終端使用者轉移購買

    對象的成本

    新加入者的威脅

    (-)網際網路降低了銷售人員、通路、實體資產等方面的進入障礙

    (-)網際網路的各種應用容易被新進入者

    所模仿

    (-)許多產業者有大量新對手進入

  • 推動台日新興科技中小企業發展研討會

    2-16

    力令人印象深刻。因此,台灣廠商朝品牌、行銷之路邁進不容耽

    擱。不過,對中小企業而言,資金、人才有限,透過共同品牌或

    異業結盟推展品牌,也是可行的作法之一。

    註:1.電子相關產業包括:“電腦、通信及視聽電子產品製造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電力機械器材及設備製造修配業"。

    2.附加價值率=產業 GDP/生產總額。 資料來源:參酌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國民所得歷年資料整理而成。

    圖 5 電子相關產業附加價值率變化趨勢圖

    七、服務業占 GDP 比重接近七成,但缺乏創新投入,且對知識產權、價值不重視,管制太深使知識產業型服

    務業的發展受到制約

    台灣服務業占 GDP 比重達 67%以上,因此,未來欲提升台灣

    的每人所得、產業附加價值唯有依賴服務業的加值,但根據《中

    華民國科學技術統計要覽》的資料顯示,2002 年非製造業的研發

    經費為 42.24 億元新台幣,僅占國家總研發經費 1,300 億元的 3.75

    22.00%

    24.00%

    26.00%

    28.00%

    30.00%

    32.00%

    34.00%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年別

    電子相關產業 製造業

  • 議題二:台灣新興高科技中小企業之發展趨勢與政策

    2-17

    %左右,比重偏低。以如此些微的研發經費帶動服務業創新、加

    值的能耐令人懷疑。加上社會上普遍對知識產權的價值不重視,

    使知識工作者的待遇偏低,願意投入的高素質人力也相當有限。

    此外,過去服務業以管制為主,而非以產業發展為考量,因此,

    跨部會的合作、法規的鬆綁,加上高素質人力的投入,台灣才有

    能力順利升級與轉型。

    八、科技產業和服務業的整合,推動產業的發展及廠商的

    新商機

    由於服務業占台灣 GDP 的比重已達七成左右,未來追求我國

    經濟再成長,勢必依賴研發製造業與創新服務業這兩個主要的推

    動力量,需要將科技資源逐步加強投入「以科技為驅動新興服務

    事業」的知識型服務業。除技術驅動外,如何結合顧客需求,經

    由創新管道模式與新興技術結合,推動研發可行的需求拉動服務

    事業的發展也必須正視。根據歐美的經驗,服務業帶動的創新或

    客戶推動的創新對產業附加價值及就業機會創造的比重較大(見

    表 4)

  • 推動台日新興科技中小企業發展研討會

    2-18

    表 4 服務業創新之附加價值及就業機會創造(2001)

    歐 盟 荷 蘭 比利時 德 國 美 國

    附加價值(當期價格)

    供應商主導創新 0.102 0.092 0.079 0.102 0.118

    服務業者帶動創新 0.544 0.536 0.505 0.544 0.557

    客戶推動創新 0.250 0.271 0.246 0.259 0.229

    專業服務業者提供創新 0.104 0.102 0.170 0.098 0.096

    就業機會

    供應商主導創新 0.147 0.145 0.117 0.152 0.165

    服務業者帶動創新 0.460 0.433 0.554 0.456 0.456

    客戶推動創新 0.306 0.330 0.257 0.304 0.304

    專業服務業者提供創新 0.089 0.091 0.073 0.089 0.074

    資料來源:Ark Bart Van, Lourens Broersma and Pimden Hertog (2003), Service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Policy: A Review, the Netherlands: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and the Conference Board.

    肆、政府支援中小型高科技產業之政策

    如同前述,中小企業在高科技產業所占家數不低,但營業額、

    出口值所占比例卻不高,代表中小企業創造價值、出口的能力仍

    有進步的空間。此外,面對數位時代、大者恆大,產業聚合的壓

    力,以及電子商務、服務業興起的商機,政府的協助,仍是中小

    型高科技產業再造競爭優勢的助力之一。爰此,我們在本節嘗試

    介紹政府在支援高科技中小企業的相當政策。根據 Rothwell 和

    Zegveld(1981)的看法,適當的產業科技發展可以提高產業生產

    力與國際競爭力,因而促進經濟發展。同時,產業技術基礎與科

    技措施的改善,能促進產業發展能力,並創造出科技方面的競爭

    優勢。

  • 議題二:台灣新興高科技中小企業之發展趨勢與政策

    2-19

    這些政策工具目前在國內運用的情形,我們依照 Rothwell 和

    Zegveld(1981)的分類方式,分成供給面、需求面及環境面三類,

    配合各政策的主辦或執行單位,列成一個簡表(見圖 6),以供給

    面的政策措施為例,它包括了財務、技術人力及土地的支援。財

    務支援又可再細分為補助、融資、創業投資、技術與人力。補助

    中,主導性新產品的開發係由工業局主其事,融資部分則交由交

    通銀行、中小企業銀行及信保基金負責承貸的任務,在技術的支

    援上,工研院的開發技術移轉民間扮演重要角色。而國防訓儲役

    的高級人力也是政府在人力支援上的一個重要管道。在需求面的

    產業政策上,政府及國營企業的政府採購,以及國科會的契約研

    究扮演重要的角色。在環境面政策上,科學園區、國家資訊通訊

    基礎建設(NICI)、電子化發展環境的建構等規劃均是民眾耳熟能

    詳的措施,而租稅優惠中的「促進產業升級條例」也是政府協助

    民間 R&D、自動化、人才培訓及獎勵新興重要策略性產業的最主

    要政策工具。此外,育成中心、開放實驗室等工具也是重要的支

    援措施。至於詳細的內容,和高科技中小企業關係較大的政策工

    具如工業技術研究院、「促進產業升級條例」、鼓勵中小企業開發

    新技術推動計畫(SBIR)、主導性新產品開發計畫、創新育成中心

    等,在後文中會做較深入的探討。

  • 推動台日新興科技中小企業發展研討會

    2-20

    資料來源:參酌 Rothwell and Zegveld(1981)之分類整理而成。

    圖 6 台灣產業發展與政策

    (a)補助(主導性新產品、鼓勵內企業在台設立研發中心等)…………………………………………………………工業局、技術處 (b)融資(振興產業新投資兆元優惠融資)………………………………………………………………………………交通銀行、信保基金 (c)創業投資(育成中心)…………………………………………………………………………………………………中小企業處 (a)人才培育、國防訓儲役人力……………………………………………………………………………………………技職學校、大學、研究所、國防部會 (b)訓練(包括學位教育及在職訓練)……………………………………………………………………………………內政部職訓所、工研院、青輔會、清大自強社等 (c)區域科技資源整合 …………………………………………………………………………………………………… 清大自強社、國科會 (a)技術支援或輔導(鼓勵中小企業開發新技術推動計畫,SBIR)………………………………………………… 工業局 (b)公營生產事業(公營事業率先使用新技術、再普及民間企業)……………………………………………………各國營企業 (c)公設研究機構(工研院、資策會等、財團法人開發技術轉移民間企業)…………………………………………工研院、資策會、金屬中心等 (d)資訊提供(政府提供資訊、降低創新的不確定性)…………………………………………………………………國科會科技資料中心 (e)國家實驗室………………………………………………………………………………………………………………工研院 -------- 006688 案………………………………………………………………………………………………………… ……工業局 (a)契約研究(政府部會將計畫契約外包)………………………………………………………………………………國科會、科技顧問室等 (b)政府採購…………………………………………………………………………………………………………………政府部會、國營事業 (a)訂定技術標準(以法規強制產品規格,因品質一致而加強國際競爭力)…………………………………………工研院 (b)貿易代理(政府建立海外貿易代理機構、搜集商情、海外商務辦事處技術情報以開拓海外市場) (1)有關產業發展的基礎建設(國家資訊通訊基礎建設、科學園區)…………………………………………………………………………行政院 NICI、交通部、國科會等 (a)租稅優惠(「促進產業升級條例」)……………………………………………………………………………………財政部、工業局 (b)專利及智慧財產權………………………………………………………………………………………………………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c)獎賞(國家品質獎、小巨人獎、磐石獎等)…………………………………………………………………………經濟部 (a)經濟管制政策 ─ 公平交易法(打破壟斷,鼓勵競爭及技術創新)………………………………………………公平交易委員會 (b)技術管制政策(技術引進加以選擇,以免浪費資源)………………………………………………………………經濟部 (4)優質環境製造(營運總部、電子化應用與推廣)……………………………………………………………………………………………行政院 NICI、交通部、國科會等

    間接介入 (環境面政策)

    需求面 政策

    (1)創造需求

    (2)干預市場

    (2)激勵創新 意願意願

    (3)導引創新 的規制性

    政策

    供給面

    政策

    直接

    介入

    (2)人力 支援

    (1)財務 支援

    (3)技術 支援

    產業政策

    (4)土地 提供

  • 議題二:台灣新興高科技中小企業之發展趨勢與政策

    2-21

    (一)工業技術研究院與科技專案計畫的技術支援

    為了解國內廠商從事研究發展活動規模不足的缺陷及提昇整

    體產業的技術水準,經濟部籌設了多所財團法人研究機構來支援

    民間技術升級,其中以工業技術研究院(工研院)規模最大、經

    費最多,人才也最充沛。目前工研院每年的預算超過 100 億元新

    臺幣,研究及行政人員高達 6 千多名,主要任務係從事與產業發

    展相關的技術及產品開發,並將技術成果擴散至民間廠商。此外,

    工研院更提供中小企業技術支援、服務,是政府介入工業研究發

    展的一個相當重要的管道。值得注意的是經費龐大的科技專案研

    究計畫中有絕大比例是由工研院及所屬各所來負責執行。

    自民國 68 年開始實施之經濟部科技專案計畫,從事應用和技

    術發展階段的研究,主要目的在於促進產業投入研發、厚植經濟

    實力和提昇國民生活品質,以確保經濟的發展。執行的方式係以

    委託工研院、資策會等十多個財團法人研究機構進行研發,再將

    研發成果移轉給民間廠商,提昇產業的技術能力。十幾年下來,

    科技專案計畫與工研院的合作模式衍生了聯華電子公司、台灣積

    體電路公司、世界先進半導體等知名的國際半導體大廠,同時,

    藉由單向合作或技術輔導,將技術移轉民間或輔導企業技術升級

    的確對台灣的產業升級有著不可抹煞的貢獻。

    (二)「促進產業升級條例」

    1980 年代中期以來,新臺幣大幅升值,勞工工資不斷升高,

    土地的取得也日益困難,使得台灣勞力密集產業逐漸喪失比較利

    益,進而削弱了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因此,以加速產業

  • 推動台日新興科技中小企業發展研討會

    2-22

    升級、提高產品之附加價值,來尋求新的競爭優勢,刻不容緩。

    政府有鑑於此,1990 年底通過「促進產業升級條例」(以下簡稱「產

    升條例」),取代「獎勵投資條例」,由行政院自 1991 年 1 月 1 日

    正式實施。「產升條例」有關租稅優惠的主要內容,包括利用租稅

    抵減獎勵措施來鼓勵廠商進行研究發展、自動化和人才培訓等(第

    六條),新興重要策略性產業持有股票之投資抵減(簡稱股東投資

    抵減)(第八條),重要科技、重要投資、及新興重要策略性產業

    五年免稅或股東抵減擇一適用(簡稱五年免稅)(第九條)等。

    「產升條例」針對產業升級最直接相關活動,如研究發展、

    人才培訓、自動化等「特定功能」提供抵減租稅減免措施,同時,

    也針對重要科技、投資事業提供股東抵減或五年免稅,基本上是

    一個透過租稅減免優惠措施來帶動產業升級的產業政策工具。

    實施十多年下來,「產升條例」不管在創造就業、GDP 上均發

    揮相當大的貢獻。因此,實施期間(10 年)屆滿後又延長另一個

    10 年。不過,在當前政府財政拮据下,「產升條例」的租稅損失及

    對高科技產業的優渥獎勵,卻成為抨擊的標的。因此,未來有必

    要大幅調整措施,多鼓勵創新、研發及品牌、行銷等高附加價值

    活動,進而帶動產業升級轉型。

    以下我們將其他幾項較為重要的產業政策工具加以說明如

    后。

  • 議題二:台灣新興高科技中小企業之發展趨勢與政策

    2-23

    (三)鼓勵中小企業開發新技術推動計畫(SBIR)

    1. 緣起

    經濟部技術處為鼓勵中小企業進行產業技術與產品之創新研

    究,仿美國 SBIR(中小企業創新研究)計畫精神,自民國 87 年

    11 月起規劃執行「鼓勵中小企業開發技術推動計畫」,以創新應用

    技術導入進行新產品研發、現有產品改良、新製程開發、新應用

    功能及新營運模式等研發計畫,希望可以加速提升我國中小企業

    之產業競爭力。

    2. 補助方式

    每案以低於計畫補助科目總經費之 50%,且以 100 萬元為上

    限。在研究開發計畫上,以明確研發具創新之技術為標的,且對

    先期研究已做評估,可直接切入作研究發展技術及產品;執行期

    限:個案計畫以 2 年為限,生技醫藥計畫經技術審查委員同意者

    得延長至 3 年;補助方式:每案以低於計畫補助科目總經費之

    50%,且以 1,000 萬元為上限,每年則以 500 萬元為補助上限。先

    申請先期研究,完成具體成果,再申請研究開發者,每年補助上

    限可提高至 600 萬元。

    自 1999 年 2 月至 2004 年 3 月止已有 1,845 家中小企業申請補

    助,通過的有 1,147 件創新研究計畫,政府補助金額累計已達新台

    幣 25.1 億元,帶動中小企業投入 56.06 億元之研究經費及超過

    10,000 餘人直接投入研發。

  • 推動台日新興科技中小企業發展研討會

    2-24

    (四)主導性新產品開發計畫

    1.目的:為鼓勵民間事業研究開發主導性新產品提升技術層

    次,提高國際競爭力,促進經濟成長。

    2.方式:由政府提供補助款及配合款鼓勵國內具有研究發展潛

    力之廠商研究主導性新產品。

    3.申請產品範圍

    (1)屬十大新興高科技工業,包括:通訊工業、資訊工業、

    消費性電子工業、航太工業、醫療保健工業、污染防

    治工業、高級材料工業、半導體工業、特用化學品及

    製藥工業、機密機械與自動化工業。

    (2)產品之關鍵技術需超越國內目前工業技術水準。

    (3)產品本身關聯效果強、市場潛力大,能帶動相關產業

    發展。

    4.補助辦法:計畫審議及核定配合款與補助款;由「新產品開

    投審議委員會」負責審議計畫、核定配合金額、支出項目、

    還款條件及回饋金繳納比例等項目,配合款金額以開發總經

    費中符合配合款列支範圍支 50%為上限;補款金額與配合款

    相等(惟補助款加配合款不得超過開發總經費之 50%)

  • 議題二:台灣新興高科技中小企業之發展趨勢與政策

    2-25

    (五)中小企業創新育成中心計畫

    1.緣起

    中小企業創新育成中心,在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運用中小企業

    發展基金的經費推動之下,短短四年中,很快的成立五十六所,

    進駐廠商已達六百七十餘家(至九十年七月底止)。

    中小企業創新育成中心,不僅是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搖

    籃,並促成重學理的學校跨進產業界了解工商實務,提供科技及

    管理資源的服務窗口,扮演地區性「研發中心」的角色,對於學

    校的成長、產業界的升級轉型,均有極大的助益。

    2.目的

    催生更多健全而具有競爭力的中小企業,並且協助經營有成

    的中小企業升級轉型,與大企業共同發展經濟。

    3.定義

    中小企業創新育成中心(Incubator)是一個提供個人或企業

    孕育新產品、新事業、新技術、創業及企業轉型升級的場所,提

    供創業或創新者良好的培育環境。

    4.功能

    (1)減輕創業過程的投資費用與風險,增進初創業者成功率。

    (2)協助產業孕育計畫、開發新技術與新產品。

    (3)引導研發成果商品化。

    (4)提供產學合作場所。

  • 推動台日新興科技中小企業發展研討會

    2-26

    (5)提供測試服務、加速產品開發。

    (6)輔導企業有關人才培訓、資訊提供及營運管理之諮詢服

    務。

    (六)推動創新服務業導向科技發展

    經濟部技術處為促成知識型服務產業發展,自 2003 年起委託

    工研院試辦「策略性服務導向科專推動及運作計畫」,成立推動計

    畫辦公室,並選擇「全溫層保鮮系統服務」、「遠距居家照護服務」、

    「全球供應鏈外包系統服務」等三項目進行技術、系統、經營及

    商業可行性等評估。2004 年進入系統開發工作,並結合相關業者

    建立新興服務業。經濟部將從 2005 年起推動資策會、金屬中心、

    食品所及車測中心等單位共同推動相關之「策略性服務業導向科

    專計畫」(已改名為「創新服務法人科專計畫」)。另鼓勵業界投入

    與產業技術發展相關之積體電路自動化設計、工業設計、專業測

    試及驗證、生技製藥契約研究、產業技術預測、創業育成中心、

    智財權包裝加值、鑑價、仲介及交易平台、系統、模式等為立,

    截至 2003 年底共有 65 項計畫簽約執行,計畫總經費達新台幣 14.4

    億元,其中政府補助經費為 4.3 億元,廠商投入經費達 10.1 億元,

    研發人力投入逾 300 人年。另自 2004 年 3 月將原「研發服務產業

    推動計畫」更名為「創新服務業界科專計畫」,以積極推動並鼓勵

    業界參與策略性服務產業(經濟部技術處,2004)。

  • 議題二:台灣新興高科技中小企業之發展趨勢與政策

    2-27

    (七)強化企業創新功能

    加強推動研究機構開放實驗室及創業育成中心之設立,使業

    界有效運用研發設施,強化科技產業化之功能,藉由提供人才、

    技術、資訊、通訊、設施、實驗設備、創業諮商等研發與創業要

    素,加速開創出新興,提高研發能力。目前計有工研院、生技中

    心、紡織中感、金屬中心、食品所、中科院等單位開放其實驗室。

    而創業育成中心在政府積極推動下,含括大學院校、財團法人、

    政府及民營,全國約有 85 個創育中心,且遍佈全國各地,協助科

    技產業的創造。此外,強化開放實驗室之產研合作的產業導向化,

    以加速合作研究成果產業化。

    (八)推動產業電子化發展環境

    為促成我國產業既有的競爭優勢,並延續經濟部已推動產業

    電子化標竿計畫(AB 計畫)、整合金流(Cash)、物流(Delivery)

    與協同設計(Engineering Collaboration)之 CDE 計畫等推動成果,

    並配合挑戰 2008 之數位台灣計畫與營運總部計畫,擴大輔導產業

    參與「產業協同設計電子化計畫」,以藉重資訊電子業與國際客戶

    及上游供應商協同設計經驗(E 計畫),持續輔導產業建立早期設

    計的電子化協同作業環境;以及「產業全球運籌電子化深化計

    畫」,以 ABCD 計畫所建立之供應鏈及金流與物流之電子化為基

    礎,持續推動資訊技術之深入應用,建立創新模式,如即時需求

    預測、最佳化製程規劃等,並帶動產業學習效果,充分發揮電子

    化之功能與效益。

  • 推動台日新興科技中小企業發展研討會

    2-28

    (九)強化智財權管理機制

    科技專案成果及智財權原歸屬國有,配合科技基本法,允許

    政府出資研發成果下放,由財團法人研究機構自行擁有並自由運

    用後,而為確保研發成果下授,能確實達到技術擴散於產業之目

    標,研究機構除已建立智財權管理制度外,並逐步建立加值機制,

    推動專利組合與佈局,而將研發成果擴散至業界,以促使研究機

    構更有效利用成果與智財權。如鼓勵研究機構將原已獲得但因產

    業需求或技術層次的改變,未能及時授權至產業界之專利,以公

    開轉讓標售方式將專利移轉產業界。以工研院為例,於 2003 年 8

    月釋出目前不屬於工研院的核心技術、專利期限至少在五年以

    上、沒有其他授權狀況等三項專利選案原則,共釋出 380 件專利

    權,售出 135 件包含 16 個專利組合(85 件)、12 個一案多國組合

    (22 件)及 28 個單件專利,總價達新台幣 3,000 多萬元。

    (十)鼓勵業界投入創投基金

    鼓勵業界募集投資我國知識產業基金,目標為 100 個基金,

    合計新台幣 1,000 億元,直接投入知識密集產業。對於優良創業投

    資基金,則由行政院開發基金於基金規模 30%以內配合出資。另

    行政院開發基金於 2003 年 3 月 20 日正式通過,以「育成新興重

    要產業投資」為主的創投基金,開發基金參與投資比例最高可提

    高至 45%,且不受現行新台幣 6 億元投資門檻限制,其中已明確

    列舉為「新興重要產業」者,有生物科技與數位內容二項,未列

    舉者如奈米科技等。開發基金投資之創業投資基金,其投資於國

    內產業之比重需達 50%以上,惟為鼓勵投資對象以生技產業為主

  • 議題二:台灣新興高科技中小企業之發展趨勢與政策

    2-29

    之創投基金,僅要求其投資國內產業之比重為 20%即可。截至 2003

    年底,開發基金累計已核定 20 家創業投資公司,核准投資金額達

    新台幣 56.1 億元,預計可帶動民間資金投入約 169 億元。

    (十一)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

    政府為協助中小企業融資,設立「中小企業信用保證金」,其

    職能為執行政府輔導中小企業政策、排除中小企業申請融資時擔

    保品欠缺的障礙、提高金融機構辦理中小企業融資意願、配合有

    關輔導機關擴大輔導效果。而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所提供之信

    保項目有二,一為中小企業信保項目,包括一般貸款、商業本票

    保證、購料週轉融資等;二是各項專案基金信保項目,包括青年

    創業貸款、微型企業創業貸款。

    (十二)擴大國防役人力投入產業界

    擴大國防工業訓儲為預備軍(士)官研究人力,自 1999 年開

    始分配至教育單位及民營單位,國防訓儲研究人員亦逐年增加,

    如 1999 年有 1,051 人,其中至民營單位人數為 138 人,占總國防

    訓儲人力的 13.1%,至 2003 年國防訓儲人力為 3,107 人,民間單

    位已高達 2,205 人,比例達 65.2%,符合經發會決議將民間企業儲

    訓額分配比例由 2000 年 40%提升為 60%。自 1999 年至 2003 年

    止已有 5,612 名碩、博士投入民間企業研發工業,以補充重要研發

    人力之不足。

  • 推動台日新興科技中小企業發展研討會

    2-30

    伍、結論與建議

    處於全球化、數位化時代,中小型高科技產業面對的環境考

    驗更嚴峻,但也衍生不少新的商機。惟有持續創新、設計、強化

    品牌、行銷投資,培養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凸顯和競爭對手的差

    異性,才能在劇烈的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並維持永續經營。至

    於政府,在於扮演促進、推動者的角色,藉由良好環境的提供、

    人才、資金的支援,協助高科技中小企業網羅人才、募集資金、

    分擔投入創新、品牌、行銷的風險,使其將以在風險較小的情況

    下提高創新、行銷的誘因。有鑑於此,筆者認為政府未來在協助

    高科技中小企業時應有以下幾點的策略思維:

    (一)針對高附加價值服務業特別設計政策工具,以推動其茁長

    壯大:

    目前政府的獎助工具並未排除服務業或服務業創新,但在政

    策工具的設計上卻鮮少針對服務業或服務業創的獎勵。未來政府

    的思維及政策工具的設計應有所突破,才足以在短期內對服務業

    及其創新有顯著的提升作用。此外,除了技術創新外,非技術層

    面的創新,如組織、策略、商業模式上的創新也一樣的重要,因

    此,純粹製造業、技術層面的思考已不敷時代所需,未來需求面、

    服務業層面的創新也應該受到重視,在政策的制度、設計上也應

    更精緻、更周延的思考,才能因應製造/服務雙引擎導向的新紀

    元。此外,創意園區的規劃相當重要,它一方面聚集人才,另一

    方面讓年青人參與、體驗;同時,透過形象製造、價值認同擴散,

    未來可以培養潛在的消費人口來擴大市場規模。

  • 議題二:台灣新興高科技中小企業之發展趨勢與政策

    2-31

    (二)政府觀念的突破才能推動服務業的發展:

    政府觀必須有所突破才能順利推動服務業的發展:政府推動

    知識經濟的重點在於思維的突破,因此,過去完全以“製造"為

    導向的思維、教育、租稅優惠、法令、工業區管理等或不當的管

    制均有檢討的必要。例如目前工業局專案計畫的輔導係以“工

    廠"為對象,沒有工廠的知識(或技術)服務業將被排除在輔導

    對象之外,值得檢討,否則將無法促使該產業茁長。更長遠之計,

    政府甚至應成立專案小組,針對知識服務業推動的配套措施加以

    檢討、整合,才足以達成預期的目標。

    (三)「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的調整以鼓勵創新及品牌的發展:

    加強創新,品牌、行銷通路的布建,以提升產品附加價值,

    才能協助台灣加速邁入「知識經濟」時代。未來「促進產業升級

    條例」翻修時,應思考如何協助台灣廠商往價值鏈兩端-創新、

    品牌發展。因此,可以考慮將行銷納入研發範圍適用投資抵減獎

    勵,以及強化共同研發、委外研發,來加速產業創新的腳步,並

    選擇未來重要的新興重要策略性產業予以獎勵,即為政策規劃的

    重點。

    接著,本文分別就人才、資金、技術、資訊,以及服務業的

    發展,品牌通路的推動策略,提出以下的建議:

    (一)充裕人才的供應

    人才的供應可以由正規的教育體系、非正規的培訓、海外延

    攬人才及部門間人才的互動來達成。台灣從正規教育體系所培育

  • 推動台日新興科技中小企業發展研討會

    2-32

    的博、碩士,乃至大學生均相當充足,但仍有相當的供需缺口,

    主要在於若干專業領域的供需失衡,以及學生的素質不如業界所

    需。因此,我們的主要建議包括:

    1. 政府應持續且系統性的進行調查,以進一步了解產業取才

    來源、教育程度及人才需求,並強化人力資源的運用及規

    劃。同時,調整教育課程安排兼具理論與實務,技職校院應

    擴大引進具實務經驗的師資,結合產業發展方向、需求。其

    次,研定優遇的延聘辦法,對於國外的碩、博士來台工作之

    工作經驗之限制予以放寬。

    2. 增加國防訓儲人員名額,並放寬碩士、博士之資格限制將

    門檻降低至“優秀"之大學畢業生。其次,增加新興產業(如

    數位內容、生物科技、服務業等)以及行銷、設計、管理之

    名額,使新興產業得以吸收更多高級人力投入產業發展。

    3. 在鼓勵人才流動上,目前國內三分之二博士級研究人力工

    作於學術界,在產業界工作的祇有 10%左右,因此,為強化

    產業界的高級人力素質,應建立公、勞保接軌制度,以促進

    產、學和公、私部門間的人才流動。

    (二)新創事業的資金協助

    在資金的協助上,由於不少新興產業初創公司,或服務業廠

    商普遍規模不大,對初期時期資金的需求特別迫切,因此,創投

    資金或商業天使的協助就相當重要。另一方面,若干新興產業廠

    商手上握有智慧財產權等無形資產,如能透過適當的鑑(評)價,

    使其易於自銀行取得相關貸款,對這一類的科技或新創公司將有

    莫大的助益。建議政府可以採取以下的策略:

  • 議題二:台灣新興高科技中小企業之發展趨勢與政策

    2-33

    1. 參考韓國政府之作法,由公權力機關對鑑價結果背書,或

    設立半官方之財團法人組織進行鑑價工作,以增加其公信

    力,似為可行之作法。

    2. 提升創業投資對於產業創新的支持:促進創投基金挹注於

    新創企業種子期之發展,政府相關基金可扮演創投基金角

    色,積極支援新創企業種子期之發展,以引領民間創投基

    金並分攤其參與風險。

    3. 政府提供天使基金投資者股權租稅獎勵,以推動商業天使

    的茁長,進而有助於新創企業在種子期之發展。其次,仿

    德國或新加坡作法,對國內外創投公司投資台灣境內之新

    創公司,由政府提供對等投資,以帶動國內創新企業的發

    展。

    (三)技術的支援

    在技術的支援上,財團法人研究機構如工研院、資策會的角

    色相當重要,是政府介入民間技術發展的中介管道,未來上述單

    位應加強前瞻性研究(當然,政府在評估其績效時應有一套不同

    的標準,使其勇於嘗試先進技術的研發),不過,若干前瞻性較低

    之計畫,應在量產前一、二年引進民間資金,並進行衍生公司

    (spin-off)的規劃,使技術的開發更能配合民間業者的需求。

    (四)出口資訊的提供與協助

    不少中小型高科技服務業或新興產業業者規模不大,國際化

    能力雖不足,但如經由適當的資訊或輔導協助,將極具出口潛力。

    因此,政府可以參考英國、愛爾蘭作法,針對具出口潛力之新與

  • 推動台日新興科技中小企業發展研討會

    2-34

    產業或服務業,籌組顧問團或設立科技與市場觀察單位,蒐集國

    際市場資訊並提供出口諮詢及相關協助。

    (五)服務業創新的強化

    服務業占台灣 GDP 的 67%以上,因此,推動服務業的創新及

    加值,將大大地提升台灣的 GDP。不過,服務業的發展和製造業

    不同的是,它受到制度、法規的制約較大,而且政策工具的支援

    也不如製造業。有鑑於此,政府未來可支援的策略大致彙列如下:

    1. 跨部會的協調、合作(主管層級的提升及資源的整合),並

    針對系統性失靈(systemic failure)加以突破如(管制鬆綁、

    人力培育、資料庫的建構等)。

    2. 整合對外貿易機構(如國貿局、外貿協會及金融機構等)

    加強對文化創意產業之出口協助。

    3. 參考韓國發展數位內容產業經驗,尋求形象認同,價值擴散。

    由於服務業規模小,發展初期亟須市場支持才能生存,因此,

    政府可以考慮透過創意園區的規劃,聚集人才,同時讓年青人

    感受文化、創意,轉為認同、參與,甚至成為潛在消費者,擴

    大市場規模。

    (六)推動企業品牌與通路的布建

    長期以來,品牌的建立及通路的布建花費大、風險高,加上

    和代工訂單的衝擊,故廠商一直裹足不前,也比較為政策在政策

    支持上所忽略,相關工具的支援也付之闕如,但在代工、製造毛

    利率降低,整體經濟發展因代工、製造面呈現停滯之際,品牌、

    通路的布建也應得到正視。未來應朝以下方向規劃,使企業重視

  • 議題二:台灣新興高科技中小企業之發展趨勢與政策

    2-35

    品牌及通路的布建,進而提升產業的附加價值。首先,可以考慮

    對推動國際品牌並在重大國際比賽或活動的廣告費費由政府提供

    配合款以鼓勵企業界進行品牌廣告。其次,對自創品牌貸款及相

    關條件的鬆綁,同時,對企業購併國外通路提供貸款,以利企業

    擴展國外通路。

  • 推動台日新興科技中小企業發展研討會

    2-36

    參考文獻 1. 小宮隆太郎、奧野正實、鈴木興太郎、今井賢一(1986),

    台灣經濟研究院編譯,日本的產業政策,台北:台灣經濟研

    究院。

    2. 王健全、麥朝成(1999),“產業結構變遷與產業發展策略”,

    一九八 0 年代以來台灣經濟發展經驗,施建生主編,台北:

    中華經濟研究院。

    3. 經濟部技術處(2004),2004 產業白皮書,台北:經濟部技

    術處。

    4. 王健全、傅豐誠、蘇顯揚等,台灣與美國及亞洲高科技國家

    產業競合策略之研究,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行政院科技

    顧問組委託計畫。

    5. 楊家彥(2004),技術服務業的發展與未來,台北:財團法

    人時代基金會。

    6. 楊家彥(2005),提昇我國知識產業服務業競爭力之研究以

    知識產業型工商服務業為核心,台北:行政院研考會委託計

    畫。

    7. Rothwell, Roy & Walter Zegveld (1981), Industrial Innovation

    and Public Policy, Frances Printer Ltd., Lo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