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 2 责任编辑:周玉宁 电话:(010)65914510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理论与争鸣 2019年7月5日 星期五 新时代诗歌 新时代诗歌 再出发 再出发 文艺部 关于旧体诗词该如何用韵的问题,诗词界一直争论 不休。一种是传统派,固持《平水韵》《词林正韵》等传统 韵书为圭臬,认为旧体诗词必须恪守传统,遵循传统韵 律,否则便不能称其为旧体诗词;另一种是创新派,认为 应该推陈出新,顺应时代,旧瓶装新酒,使用新韵。两种 观点针锋相对,莫衷一是。从时下诗坛看,好像是传统派 占了上峰,有一种不用《平水韵》等就不是旧体诗的倾向, 因此要求如果使用新韵应该特别注明。要厘清这一问题, 我们有必要对诗词用韵进行一番历史和现实的疏理。 诗韵是随着语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诗词用韵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语言的发 展变化不断地发展变化。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中将 用韵标准分为三个时期。唐以前为第一期,完全依照口 语而押韵,比如《诗经》《楚辞》中的许多诗按现在语音来 读是不押韵的,但在古音里应该是押韵的,只是古音的 变化太大,今天除部分地区还保留了一些古音之外,多 数已不可考了。 从唐以后至五四运动以前为第二期,诗词创作原则 上依照韵书。即便如此,韵书也是不断总结变化的。从六 朝李登的《声类》、吕静《韵集》、夏侯该《韵略》到隋朝陆 法言等人著的《切韵》、宋代陈彭年等重修的《广韵》,到 丁度等修改的《集韵》《礼部韵略》,以至于金人王文郁编 著的《平水韵》,韵部最终由 206 部减到 106 部,走的是 合并邻近韵部,押韵从宽的路子,充分显示出诗韵的发 展变化是以简约化和口语化为方向的。 五四运动以后是第三期,随着新诗的出现,用韵完 全以口语为标准。尽管在旧体诗词创作过程中,大部分 作者此时还在沿用《平水韵》,但诗韵的发展脉络已经非 常清晰了,时代性、口语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押韵是根据作品的需要而随时变化的 在如何用韵这件事,古人是搞得很明白的。且不说 在唐以前没有韵书的近两千年的诗歌创作史上,诗人完 全以当时的口语发音来押韵,就是在韵书出现以后的几 百年里,诗人也不是完全拘泥于韵书,而是根据作品的 需要灵活地选用韵部。后人将一些出韵的作品归纳成孤 雁入群格、孤雁出群格、进退格、辘轳格等等,完全是闭 门造车的臆测。如果这些韵格还有定式的话,那么像苏 轼《次韵答宝觉》(芒鞋竹杖布行缠,遮莫千山更万山。从 来无脚不解滑,谁信石头行路难。)分别押《平水韵》中的 一先、十五删、十四寒韵;杨万里的《晨炊玉田闻莺观鹭》 (晓寒顾影惜金衣,著意听时不肯啼。飞入柳阴多去处, 数声只许落花知。)分别押五微、八齐、四支韵,又该如何 解释呢?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韵书是对当时人们用韵一 般规律的总结,而不是先天的金科玉律。诗人用韵可以 依据韵书,但从根本上还是依据时代发音的标准根据作 品的需要灵活运用。 词的用韵就更宽,其中入声几乎是通押的,比如辛 弃疾的《贺 新 郎·把 酒 长 亭 说》用 了 第 十 七 部“ 质 陌 ” (瑟字)、第十八部“物月 ”(说、葛、雪等字)、第十九部 “ 合 洽 ”(合字)等多个韵部,而在《贺新郎·柳暗凌波 路》中更是去声的“路”与入声的“绿”通押等等,这样的 例子也不胜枚举。王力先生认为,由于词曲不受科举的 拘束,用韵是以口语为标准的。而实际上,词曲是对律 诗的一种解放,说明旧的格律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 的需要了,诗人们必须摆脱束缚,找到一种新的形式来 更好地完成情感的表达,不仅是长短、平仄的突破,更 是节奏、韵律的创新。 用韵是伴随着争议而不断突破的 其实,诗词用韵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只是诗词 经过唐宋的发展更趋成熟,达到了中国诗词发展史上的 巅峰,又总结出了许多规律性的东西。其后的诗词创作 每况愈下,于是后来者便把那个时代总结出来的规律作 为圣经,不敢突破,就好比徒弟不敢否认师傅一样,将师 傅留下的东西尊为祖训,不敢越雷池一步,好像除《平水 韵》《词林正韵》之外,便别无分号了。但是许多有识之士 对此是有清醒认识的,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李渔在《诗韵 序》中就指出,“使古人至今而在,则其为声也,亦必同于 今人之口……我既生于今世而为今人何不学《关雎》悦 耳之诗,而必强效《绿衣》《鹑奔》之为韵,以聱天下乏牙 而并逆其耳乎?” 到了近代,尤其是随着白话诗的流行,用韵问题再 次成为焦点。旧体诗词界祭出老祖宗的法宝,希望能够 守住这块阵地。对此,朱光潜老先生在《诗论》一书中指 出,“中国旧诗用韵法的最大毛病在拘泥韵书,不顾到 各字发音随时代和区域而变化。现在流行的韵书大半 是清朝的佩文韵……是合并隋唐北宋以来二百零六韵 产生的。所以我们现在用的韵至少还有很大一部分是 隋唐时代的。这就是说,我们现在用的韵仍假定大部分 字的发音还和一千多年前一样,稍知语音史的人都知 道这种假定是很荒谬的。许多在古代同韵的字在现在已 不同韵了。做诗者不理会这个简单的道理,仍旧盲目的 (或则说聋耳地)把‘温’、‘存’、‘门’、‘吞’诸音和‘元’、 ‘烦’、‘言’、‘番’诸音押韵……读起来毫不顺口,与不押 韵无异。这种办法实在是失去用韵的原意。”因此他认 为,“诗如果用韵必用现代语音,读的韵,才能产生韵 所应有的效果。”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中通过对 韵语的起源及流变的疏理也得出结论,“除非写方言 的白话诗,否则还应该以新的诗韵为标准。这种新诗 韵和旧诗韵的性质并不相同:旧的诗韵是武断的,新的 诗韵是以现代的北京实际语意为标准 的。这样,才不至于弄成四不像的韵语。” 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固守旧韵不 放呢?我想除了如钱玄同所说的,自以为 通了一点小学,于是做起古诗来,故意卖 弄学问以外,还有一层原因,可能是刘师 培在《正名隅论》中所说的,各古韵部中 的字都有共同的含义。诗家在潜意识中 认为使用古韵更能使诗词的情感达到统 一。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训诂学家得出的 这一结论,是源于字义起源于字音,所以 同韵的字,意义也大致相同。也就是说, 先有语言,后有文字,先有 字音,后有字意,是字音决 定了字意而不是字意决定 了字音。在现代字音已经发 生了演变的情况下,是否还 保留原来同样的字义是值 得探究的,而且按照字音决 定字义的理论,字音发生了 变化,字意也应该发生变 化,再把两种发音已经完全 不相同的字放在同一个韵 部里,以生拉硬扯地赋予其 共同的意义,无异于指鹿为 马,完全是不合时宜的。 新韵是能扩充诗词的 容量而有利于复兴的 尽 管 有 人 认 为《平 水 韵》是流行的官方韵书,历 经数次刊定,是历代诗人用 以考较平仄、韵脚的依据,亦是韵书中的集大成者。但不 可否认的事实是一朝文体用一朝音韵,在漫长的诗词发 展长河中,《平水韵》也仅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不应该一 成不变,也不可能独霸诗坛,时代呼唤符合自身创作需 要的新韵是不言而喻的。 中华诗词学会整理出了《中华通韵(十五韵)》,尽管 还有一些不足,有待完善,但其韵部划分以普通话为读 音的依据,根据《新华字典》的注音,将汉语拼音的三十 五个韵母,按同身同韵的标准划分为十五个韵部,是比 较符合时代用韵需求的。根据语音学原理,韵母可分为 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韵身相同的字,发音取同一 收势,读起来是和谐统一的,因而是押韵的。因此将韵身 相同的字,归于同一韵部,是有科学依据的。 这种划分避免了古代字与现代字不同的读音,解决 了《平水韵》中许多发音不同的字在同一韵部而发音相 同的字在不同韵部带来的困扰,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较 强的可操作性。并且新韵突破了《平水韵》中同一韵部字 数相对较少的束缚,使韵部更宽,用韵更易。同韵部的字 数多,创作的自由度就更大,作者仅凭汉语拼音的韵母 表就能轻松创作出符合用韵标准的作品来,对于格律诗 词的创作、传播和推广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更有利于 格律诗词的繁荣和复兴。 因此,写作旧体诗词也应该推陈出新,大力倡导 使用新韵。在这方面,建议应该在目前新旧韵并行过 程中明确,凡是公开发表的诗词提倡新韵,如果使用旧 韵应该特别注明,使诗词按现在的发音标准便能很好 地押韵。这样,旧体诗词才能充分体现出诗词特有的节 奏感和音乐美,符合今天人们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焕发出时代特色,走向新的复兴。 (作者为中华诗词学会理事) 使用新韵是诗词创作的时代要求 使用新韵是诗词创作的时代要求 吴宝军 谢镇泽凭着自己多年来从事研究软实力的独特人 生经验,从内蒙到广东的郭海军则立足于自己新移民 的工作实践,共同写出了中国当代文学现象的专题研 究著作《改革开放城市新移民文学书写研究》(人民出 版社 2018 年)。这本书通过扎扎实实的理论探讨和代 表作家作品的分析,让读者听到了改革开放40年真切 的前进脚步声,看到了新移民文艺工作者如何融入当 地社会,同时也看到了广东文学的可喜变化及其美好 前景。 评论应成为当代人的评论。在谢镇泽、郭海军的新 著中,与时代同行,与当代文学同步,它回答了如何看 待新世纪出现的城市新移民文学,而这种文学有着怎 样的思想内涵和审美范式等重要理论问题,开辟了新 时代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研究的新境界,具有思想性、 战略性和指导性的学术品格。 当前,全国都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 话,对文艺评论界来说,落实讲话精神就是要坚持问题 导向,坚持守正创新,而《改革开放城市新移民文学书 写研究》恰恰是“坚持问题导向”的文学评论专著。众所 周知,改革开放 40 年来出现了“孔雀东南飞”的大量新 移民。他们满怀各式各样的憧憬和梦想,企图改变自己 的命运,同时也改变国家的命运,为祖国更富强尽到自 己的一份力量。在这批新移民中,有文学素养和创作冲 动的人,拿起笔写自己的打工生活,为底层人民呐喊,为 城市的变迁做出见证,从而形成了不少重要的文学现 象。对这些现象应如何诠释,应如何总结底层写作者的 创作经验,如何评价他们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这就 是谢镇泽、郭海军著作“问题导向”的具体内容。大家知 道,《佛山文艺》曾是“打工文学”的重要阵地,佛山科学技 术学院佛山岭南文化研究院也把“打工文学”列入研究 课题。 《改革开放城市新移民文学书写研究》可贵之处在 于不满足于提出问题,还“坚持守正创新”。这就是说, “创 新”是在“守正”的基础上进行的。该书处处讴歌改革开 放,讴歌新时代文坛出现的新气象新现象,同时又不人 云亦云,提出自己的新见解。该书写得最精彩的是第五 章《新时代形态: “新市民文学”》。作者认为,改革开放出 现的“打工文学”、“底层写作”、 “城市文学”、“新市民文学”,均与 广东经济特区深圳、珠海,还有东 莞等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 转型试验有密切的关系。鉴于此, 作者将“广东性”列为“新市民文 学”的第一个特征。这当然不是 “地方主义”,而是新的创作主体 所展现的新写作姿态。这一独特 性,充分展现出新移民写作的不 同风貌,以及“文学粤军”在当代 中国版图上的特殊位置。 《改革开放城市新移民文学 书写研究》的另一亮点是新锐性 与学理性相结合。它虽然不是文 学史专著,但具有当代文学专题 史的学术品格,如第二章对“打 工文学”概念的生成过程尤其是 对谁第一个提出“打工文学”的 考证,均很有史料价值。从“打工文学”、“底层写作”到“城市文学”、“新市 民文学”这种层层递进的阶段性论述,不同于文学名词的诠释或关键词的 疏理,而是以深邃的文学理论与方法来重新审视文学空间的构成及新文 体的蜕变历程,这两位作者对新时代出现的文学新现象的捕捉和探究,除 了来自岭南区域史的研究外,还包括了新世纪文学的“总体史”和“长时 段”,以及新崛起的“文学地理学”在内的种种研究方法。第一章《广东新移 民文学的发生与介进》虽属“引论”性质,但与后面的论述环环相扣。其他 章节无不体现出地域特点、空间结构及新移民的互动机制,从而完成对改 革开放城市新移民文学书写的深度探讨。 如果从更高要求看,该书有些地方的论述还可更丰满一些,如“打工 文学”能否更名为“劳动者文学”,就很值得关注和探讨。即使这样,《改革开 放城市新移民文学书写研究》仍不失为新锐性与学理性、资料性与可读性 结合做得比较好的专题研究著作。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 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经典通过主题内蕴、人物塑 造、情感建构、意境营造、语言修辞等,容纳了深刻流动的心灵世界 和鲜活丰满的本真生命,包含了历史、文化、人性的内涵,具有思想 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因此才能成为不会过时 的作品。”(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 讲话》,人民出版社 2016 年版,第 18 页。)这一指示包含以下深刻 认识:文艺经典具有广泛影响、不会过时的外在特征,而其根本原 因在于内容深刻、丰富及其他各方面的综合创新性,新时代社会主 义文艺经典创作当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为最终目标。 这一深刻见解对当前文艺精品创作的启发价值在于:作家艺术家 坚持现实主义精神,扎根当下生活、厚积薄发、以人民喜闻乐见的 形式创作反映时代主题的力作,是实现从精品到经典跃升的根本 途径。 经典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 关于“经典”范畴的使用,我们经常有一些模糊认识。这主要表现 为:第一、经典是神圣的、神秘的,高邈而不可及的,只有前人才能创 造经典。当代创作切近现实,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与淘洗,无法判断 其是否“经典”。“我们有一种错觉,仿佛一说‘经典’,就是指古代人 或者至少是前代人的作品。也许时间可以造就经典,但经典不是个 时间概念,而是品质的概念,当代文学同样可以‘经典’起来”。(张 江等:《捍卫文学经典》,《人民日报》2014 年 5 月 16 日,第 24 版)第 二、经典具有跨时空品质,是留待后人阅读的。因此,创传世之作,可 以不考虑当代人的生活,可以天马行空反映一些所谓“普世”问题。 此认识极其错误,背离了文学是现实生活能动反映的根本道理。 “幻 想同代人不阅读、不接受的作品后代人会接受,这本身就是非常乌 托邦的。当代作家所表现的经验以及对世界的认识,是当代人更能 理解还是后代人更能理解?当然是当代人更能理解当代作家所表达 的生活和经验,更能够产生共鸣。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代人对一个时 代经典的命名显然比后代人更重要”(同上)。上述两种认识危害极 大,不仅混淆视听,而且给当前文艺精品创造带来消极影响。前者使部 分艺术家放弃艺术理想,放任自流,降低作品品质;而后者则导致其脱 离现实,创作所谓“高蹈”或“纯唯美”之作。 事实上,经典都是对其产生时代情绪和精神的凝聚,都是那个 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没有脱离时代的经典。经典首先是当 代经典。鲁迅的“国民性”批判虽然具有普遍意义,但其主要针对清 末民初的社会现实和思想启蒙语境。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更是文艺 复兴精神的形象书写,以此掀起了反抗黑暗中世纪的热潮。托尔斯 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深刻地揭示了俄国由农奴制到资本主义制 度转型时期各阶层人物的典型心态。同样,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 中,刘心武的“伤痕”意识、蒋子龙的“改革”精神、路遥的“平凡人 生”叙事、贾平凹的“浮躁”情绪书写、张炜的“融入大地”诉求等也 都浓缩着时代影子。当代文艺能够创作经典之作,当代精品也能成 为现代意义上的经典。虽然这一“现代经典”不等同于文学史经 典,但也要突出其可接受性及广泛影响。唯有根植现实,通过典型 形象凝聚时代精神的文艺精品才容易达到上述效果,成为时代的 史诗。 现实主义是新时代文艺经典创作的根本路径 现代经典不是神来之笔,不是模仿之作。它需要艺术家积极投 身实践,以“干预生活”的姿态回应现实,以妙笔生花的才能艺术地 呈现现实,书写当代中国人的奋斗与追求,凝聚中国精神,为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放歌。 第一、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当前文艺创作没有达到理想高 度,很大程度在于偏离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去历史化”创作不尊重 历史事实,穿越、玄幻不尊重生活真实,游戏、娱乐创作不严肃对待 生活事实,低俗媚俗之作躲避崇高、不揭示社会真相与历史发展规 律。改变上述繁而不荣、多而不精的创作现象,需要呼唤现实主义精 神。现实主义创作不仅在方法上强调立足现实、反映现实,而且在艺 术构思上突出再现性、客观性,在表现手法选择上强调写实性;现实 主义创作不仅重视细节真实,而且重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 塑造。这是一种永不过时的创作方法。在现实主义看来,无论是取材 历史还是当前生活,艺术家都要有一种现实关怀,有一种问题意识, 都要直面人生。 需要注意的是,坚持现实主义精神并不排斥浪漫主义情怀。“文 艺创作的目的是引导人们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 快乐的源泉。清泉永远比淤泥更值得拥有,光明永远比黑 暗更值得歌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 善于在幽微处发现美善、在阴影中看取光明”。(习近平: 《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 出版社 2016 年版,第 14页。)因此,在具体创作中,艺术家 应该将现实精神和浪漫情怀有机结合起来,注意塑造正面人物,赞 颂英雄形象,以其在平凡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的事迹鼓舞人民,向 人民昭示美好的生活前景,描绘民族发展的美好未来,激励大家为 实现各自的“梦想”而奋斗。 第二、努力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制约当前文艺经 典涌现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作品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较差,难以 唤起读者兴趣和观众欣赏欲望,难以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这主要 有两种情况:一是同质化、模式化、类型化创作盛行。作品取材“反 腐”或关注“底层生活”,意在传播社会正能量,本身有其积极意义。 但由于千人一面、万人一声,看其开头、知其结尾,不能引起读者兴 趣,其效果和影响可想而知。二是琐碎化、离奇化的情节呈现。为了 让读者感觉真实,事无巨细、照搬生活;为了吸引读者目光,夸张化 地虚构生活。有些作品虽然部分地达到了目的,但总体让人感觉并 不“真实”。突破上述“瓶颈”的根本途径在于作家提高艺术修为,以 现实主义方法塑造典型人物。作品主要人物既性格突出,个性鲜明, 又能反映生活中某类人的特点,具有典型意义。为了突出其典型性, 作品既强调细节真实,又注意将其放在典型环境中加以塑造,凸显 社会发展某些本质规律。如此处理,既能避免“席勒式”创作,又不至 于重蹈“琐碎的个人化描写”,有利于典型形象的塑造。 “典型人物所 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只有创作 出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同前,第 12页。)这一深刻认识为现代经典创作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牢记使命,积极投身社会实 践,倾情服务人民,倾心创作精品,热情讴歌全国各族人民追梦圆 梦的顽强奋斗,弘扬崇高理想和英雄气概,在文学、电影、电视、音 乐、舞蹈、绘画、综艺等领域涌现了大批精品力作,取得了突出成 就。电影《百团大战》、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海棠依旧》等都具有 传播正能量、温暖人心的功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优秀电 视剧展播”中的《长征大会师》《淬火成钢》等都具有思想精深、艺 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特质。它们是近年来文艺领域筑就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经典之作。面对火热的社会实践,作家艺术家 既要脚踏实地,心系人民;又要坚守艺术理想,精益求精。相信精品 创作繁荣指日可待,精品力作成为现代经典不是梦想。 坚持现实主义精神 创作新时代文艺经典 董希文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作家陈 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 2019 年 5 月20日在北京去世,享年102岁。 陈明,中共党员。1945 年开始发 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剧本《老少心》《窑工》《生死仇》 《六号门》,作品集《我说丁玲》,编辑 《丁玲文集》《书语》等。曾获文化部优 秀影片奖等。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 会原理事刘烨园同志,因病医治无效, 于 2019 年 6 月 30 日去世,享年 66 岁。 刘烨园同志1977年开始发表作 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 散文集《忆简》《途中的根》《栈—冬 的片断》《精神收藏》《领地》等。 刘烨园同志逝世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 会原副主席赵大年同志,因病医治无 效,于 2019 年 7 月 1 日在北京去世, 享年 88 岁。 赵大年,中共党员,满族。1950 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 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大撤退》 《女战俘的遭遇》,中短篇小说集《公主 的女儿》,散文集《梦里蝴蝶》,影视剧 本《车水马龙》《皇城根》 (合作)等。曾 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等。 赵大年同志逝世 陈明同志逝世

使用新韵是诗词创作的时代要求 探讨新时代 ...wyb.chinawriter.com.cn/attachment/201907/05/41a7d119-0efd-459b … · 弃疾的《贺新郎·把酒长亭说》用了第十七部“质陌”

  • Upload
    others

  • View
    8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使用新韵是诗词创作的时代要求 探讨新时代 ...wyb.chinawriter.com.cn/attachment/201907/05/41a7d119-0efd-459b … · 弃疾的《贺新郎·把酒长亭说》用了第十七部“质陌”

32

探讨新时代出现的新文学现象

——

评谢镇泽、郭海军著《改革开放城市新移民文学书写研究》□古远清

责任编辑:周玉宁 电话:(010)65914510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理论与争鸣 2019年7月5日 星期五

新时代诗歌新时代诗歌再出发再出发

文艺部

关于旧体诗词该如何用韵的问题,诗词界一直争论

不休。一种是传统派,固持《平水韵》《词林正韵》等传统

韵书为圭臬,认为旧体诗词必须恪守传统,遵循传统韵

律,否则便不能称其为旧体诗词;另一种是创新派,认为

应该推陈出新,顺应时代,旧瓶装新酒,使用新韵。两种

观点针锋相对,莫衷一是。从时下诗坛看,好像是传统派

占了上峰,有一种不用《平水韵》等就不是旧体诗的倾向,

因此要求如果使用新韵应该特别注明。要厘清这一问题,

我们有必要对诗词用韵进行一番历史和现实的疏理。

诗韵是随着语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诗词用韵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语言的发

展变化不断地发展变化。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中将

用韵标准分为三个时期。唐以前为第一期,完全依照口

语而押韵,比如《诗经》《楚辞》中的许多诗按现在语音来

读是不押韵的,但在古音里应该是押韵的,只是古音的

变化太大,今天除部分地区还保留了一些古音之外,多

数已不可考了。

从唐以后至五四运动以前为第二期,诗词创作原则

上依照韵书。即便如此,韵书也是不断总结变化的。从六

朝李登的《声类》、吕静《韵集》、夏侯该《韵略》到隋朝陆

法言等人著的《切韵》、宋代陈彭年等重修的《广韵》,到

丁度等修改的《集韵》《礼部韵略》,以至于金人王文郁编

著的《平水韵》,韵部最终由206部减到106部,走的是

合并邻近韵部,押韵从宽的路子,充分显示出诗韵的发

展变化是以简约化和口语化为方向的。

五四运动以后是第三期,随着新诗的出现,用韵完

全以口语为标准。尽管在旧体诗词创作过程中,大部分

作者此时还在沿用《平水韵》,但诗韵的发展脉络已经非

常清晰了,时代性、口语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押韵是根据作品的需要而随时变化的

在如何用韵这件事,古人是搞得很明白的。且不说

在唐以前没有韵书的近两千年的诗歌创作史上,诗人完

全以当时的口语发音来押韵,就是在韵书出现以后的几

百年里,诗人也不是完全拘泥于韵书,而是根据作品的

需要灵活地选用韵部。后人将一些出韵的作品归纳成孤

雁入群格、孤雁出群格、进退格、辘轳格等等,完全是闭

门造车的臆测。如果这些韵格还有定式的话,那么像苏

轼《次韵答宝觉》(芒鞋竹杖布行缠,遮莫千山更万山。从

来无脚不解滑,谁信石头行路难。)分别押《平水韵》中的

一先、十五删、十四寒韵;杨万里的《晨炊玉田闻莺观鹭》

(晓寒顾影惜金衣,著意听时不肯啼。飞入柳阴多去处,

数声只许落花知。)分别押五微、八齐、四支韵,又该如何

解释呢?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韵书是对当时人们用韵一

般规律的总结,而不是先天的金科玉律。诗人用韵可以

依据韵书,但从根本上还是依据时代发音的标准根据作

品的需要灵活运用。

词的用韵就更宽,其中入声几乎是通押的,比如辛

弃疾的《贺新郎·把酒长亭说》用了第十七部“质陌”

(瑟字)、第十八部“物月”(说、葛、雪等字)、第十九部

“合洽”(合字)等多个韵部,而在《贺新郎·柳暗凌波

路》中更是去声的“路”与入声的“绿”通押等等,这样的

例子也不胜枚举。王力先生认为,由于词曲不受科举的

拘束,用韵是以口语为标准的。而实际上,词曲是对律

诗的一种解放,说明旧的格律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

的需要了,诗人们必须摆脱束缚,找到一种新的形式来

更好地完成情感的表达,不仅是长短、平仄的突破,更

是节奏、韵律的创新。

用韵是伴随着争议而不断突破的

其实,诗词用韵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只是诗词

经过唐宋的发展更趋成熟,达到了中国诗词发展史上的

巅峰,又总结出了许多规律性的东西。其后的诗词创作

每况愈下,于是后来者便把那个时代总结出来的规律作

为圣经,不敢突破,就好比徒弟不敢否认师傅一样,将师

傅留下的东西尊为祖训,不敢越雷池一步,好像除《平水

韵》《词林正韵》之外,便别无分号了。但是许多有识之士

对此是有清醒认识的,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李渔在《诗韵

序》中就指出,“使古人至今而在,则其为声也,亦必同于

今人之口……我既生于今世而为今人何不学《关雎》悦

耳之诗,而必强效《绿衣》《鹑奔》之为韵,以聱天下乏牙

而并逆其耳乎?”

到了近代,尤其是随着白话诗的流行,用韵问题再

次成为焦点。旧体诗词界祭出老祖宗的法宝,希望能够

守住这块阵地。对此,朱光潜老先生在《诗论》一书中指

出,“中国旧诗用韵法的最大毛病在拘泥韵书,不顾到

各字发音随时代和区域而变化。现在流行的韵书大半

是清朝的佩文韵……是合并隋唐北宋以来二百零六韵

产生的。所以我们现在用的韵至少还有很大一部分是

隋唐时代的。这就是说,我们现在用的韵仍假定大部分

字的发音还和一千多年前一样,稍知语音史的人都知

道这种假定是很荒谬的。许多在古代同韵的字在现在已

不同韵了。做诗者不理会这个简单的道理,仍旧盲目的

(或则说聋耳地)把‘温’、‘存’、‘门’、‘吞’诸音和‘元’、

‘烦’、‘言’、‘番’诸音押韵……读起来毫不顺口,与不押

韵无异。这种办法实在是失去用韵的原意。”因此他认

为,“诗如果用韵必用现代语音,读的韵,才能产生韵

所应有的效果。”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中通过对

韵语的起源及流变的疏理也得出结论,“除非写方言

的白话诗,否则还应该以新的诗韵为标准。这种新诗

韵和旧诗韵的性质并不相同:旧的诗韵是武断的,新的

诗韵是以现代的北京实际语意为标准

的。这样,才不至于弄成四不像的韵语。”

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固守旧韵不

放呢?我想除了如钱玄同所说的,自以为

通了一点小学,于是做起古诗来,故意卖

弄学问以外,还有一层原因,可能是刘师

培在《正名隅论》中所说的,各古韵部中

的字都有共同的含义。诗家在潜意识中

认为使用古韵更能使诗词的情感达到统

一。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训诂学家得出的

这一结论,是源于字义起源于字音,所以

同韵的字,意义也大致相同。也就是说,

先有语言,后有文字,先有

字音,后有字意,是字音决

定了字意而不是字意决定

了字音。在现代字音已经发

生了演变的情况下,是否还

保留原来同样的字义是值

得探究的,而且按照字音决

定字义的理论,字音发生了

变化,字意也应该发生变

化,再把两种发音已经完全

不相同的字放在同一个韵

部里,以生拉硬扯地赋予其

共同的意义,无异于指鹿为

马,完全是不合时宜的。

新韵是能扩充诗词的容量而有利于复兴的

尽管有人认为《平水

韵》是流行的官方韵书,历

经数次刊定,是历代诗人用

以考较平仄、韵脚的依据,亦是韵书中的集大成者。但不

可否认的事实是一朝文体用一朝音韵,在漫长的诗词发

展长河中,《平水韵》也仅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不应该一

成不变,也不可能独霸诗坛,时代呼唤符合自身创作需

要的新韵是不言而喻的。

中华诗词学会整理出了《中华通韵(十五韵)》,尽管

还有一些不足,有待完善,但其韵部划分以普通话为读

音的依据,根据《新华字典》的注音,将汉语拼音的三十

五个韵母,按同身同韵的标准划分为十五个韵部,是比

较符合时代用韵需求的。根据语音学原理,韵母可分为

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韵身相同的字,发音取同一

收势,读起来是和谐统一的,因而是押韵的。因此将韵身

相同的字,归于同一韵部,是有科学依据的。

这种划分避免了古代字与现代字不同的读音,解决

了《平水韵》中许多发音不同的字在同一韵部而发音相

同的字在不同韵部带来的困扰,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较

强的可操作性。并且新韵突破了《平水韵》中同一韵部字

数相对较少的束缚,使韵部更宽,用韵更易。同韵部的字

数多,创作的自由度就更大,作者仅凭汉语拼音的韵母

表就能轻松创作出符合用韵标准的作品来,对于格律诗

词的创作、传播和推广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更有利于

格律诗词的繁荣和复兴。

因此,写作旧体诗词也应该推陈出新,大力倡导

使用新韵。在这方面,建议应该在目前新旧韵并行过

程中明确,凡是公开发表的诗词提倡新韵,如果使用旧

韵应该特别注明,使诗词按现在的发音标准便能很好

地押韵。这样,旧体诗词才能充分体现出诗词特有的节

奏感和音乐美,符合今天人们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焕发出时代特色,走向新的复兴。

(作者为中华诗词学会理事)

使用新韵是诗词创作的时代要求使用新韵是诗词创作的时代要求□吴宝军

谢镇泽凭着自己多年来从事研究软实力的独特人

生经验,从内蒙到广东的郭海军则立足于自己新移民

的工作实践,共同写出了中国当代文学现象的专题研

究著作《改革开放城市新移民文学书写研究》(人民出

版社2018年)。这本书通过扎扎实实的理论探讨和代

表作家作品的分析,让读者听到了改革开放40年真切

的前进脚步声,看到了新移民文艺工作者如何融入当

地社会,同时也看到了广东文学的可喜变化及其美好

前景。

评论应成为当代人的评论。在谢镇泽、郭海军的新

著中,与时代同行,与当代文学同步,它回答了如何看

待新世纪出现的城市新移民文学,而这种文学有着怎

样的思想内涵和审美范式等重要理论问题,开辟了新

时代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研究的新境界,具有思想性、

战略性和指导性的学术品格。

当前,全国都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

话,对文艺评论界来说,落实讲话精神就是要坚持问题

导向,坚持守正创新,而《改革开放城市新移民文学书

写研究》恰恰是“坚持问题导向”的文学评论专著。众所

周知,改革开放40年来出现了“孔雀东南飞”的大量新

移民。他们满怀各式各样的憧憬和梦想,企图改变自己

的命运,同时也改变国家的命运,为祖国更富强尽到自

己的一份力量。在这批新移民中,有文学素养和创作冲

动的人,拿起笔写自己的打工生活,为底层人民呐喊,为

城市的变迁做出见证,从而形成了不少重要的文学现

象。对这些现象应如何诠释,应如何总结底层写作者的

创作经验,如何评价他们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这就

是谢镇泽、郭海军著作“问题导向”的具体内容。大家知

道,《佛山文艺》曾是“打工文学”的重要阵地,佛山科学技

术学院佛山岭南文化研究院也把“打工文学”列入研究

课题。

《改革开放城市新移民文学书写研究》可贵之处在

于不满足于提出问题,还“坚持守正创新”。这就是说,“创

新”是在“守正”的基础上进行的。该书处处讴歌改革开

放,讴歌新时代文坛出现的新气象新现象,同时又不人

云亦云,提出自己的新见解。该书写得最精彩的是第五

章《新时代形态:“新市民文学”》。作者认为,改革开放出

现的“打工文学”、“底层写作”、

“城市文学”、“新市民文学”,均与

广东经济特区深圳、珠海,还有东

莞等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

转型试验有密切的关系。鉴于此,

作者将“广东性”列为“新市民文

学”的第一个特征。这当然不是

“地方主义”,而是新的创作主体

所展现的新写作姿态。这一独特

性,充分展现出新移民写作的不

同风貌,以及“文学粤军”在当代

中国版图上的特殊位置。

《改革开放城市新移民文学

书写研究》的另一亮点是新锐性

与学理性相结合。它虽然不是文

学史专著,但具有当代文学专题

史的学术品格,如第二章对“打

工文学”概念的生成过程尤其是

对谁第一个提出“打工文学”的

考证,均很有史料价值。从“打工文学”、“底层写作”到“城市文学”、“新市

民文学”这种层层递进的阶段性论述,不同于文学名词的诠释或关键词的

疏理,而是以深邃的文学理论与方法来重新审视文学空间的构成及新文

体的蜕变历程,这两位作者对新时代出现的文学新现象的捕捉和探究,除

了来自岭南区域史的研究外,还包括了新世纪文学的“总体史”和“长时

段”,以及新崛起的“文学地理学”在内的种种研究方法。第一章《广东新移

民文学的发生与介进》虽属“引论”性质,但与后面的论述环环相扣。其他

章节无不体现出地域特点、空间结构及新移民的互动机制,从而完成对改

革开放城市新移民文学书写的深度探讨。

如果从更高要求看,该书有些地方的论述还可更丰满一些,如“打工

文学”能否更名为“劳动者文学”,就很值得关注和探讨。即使这样,《改革开

放城市新移民文学书写研究》仍不失为新锐性与学理性、资料性与可读性

结合做得比较好的专题研究著作。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

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经典通过主题内蕴、人物塑

造、情感建构、意境营造、语言修辞等,容纳了深刻流动的心灵世界

和鲜活丰满的本真生命,包含了历史、文化、人性的内涵,具有思想

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因此才能成为不会过时

的作品。”(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

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8页。)这一指示包含以下深刻

认识:文艺经典具有广泛影响、不会过时的外在特征,而其根本原

因在于内容深刻、丰富及其他各方面的综合创新性,新时代社会主

义文艺经典创作当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为最终目标。

这一深刻见解对当前文艺精品创作的启发价值在于:作家艺术家

坚持现实主义精神,扎根当下生活、厚积薄发、以人民喜闻乐见的

形式创作反映时代主题的力作,是实现从精品到经典跃升的根本

途径。

经典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

关于“经典”范畴的使用,我们经常有一些模糊认识。这主要表现

为:第一、经典是神圣的、神秘的,高邈而不可及的,只有前人才能创

造经典。当代创作切近现实,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与淘洗,无法判断

其是否“经典”。“我们有一种错觉,仿佛一说‘经典’,就是指古代人

或者至少是前代人的作品。也许时间可以造就经典,但经典不是个

时间概念,而是品质的概念,当代文学同样可以‘经典’起来”。( 张

江等:《捍卫文学经典》,《人民日报》2014年5月16日,第24版)第

二、经典具有跨时空品质,是留待后人阅读的。因此,创传世之作,可

以不考虑当代人的生活,可以天马行空反映一些所谓“普世”问题。

此认识极其错误,背离了文学是现实生活能动反映的根本道理。“幻

想同代人不阅读、不接受的作品后代人会接受,这本身就是非常乌

托邦的。当代作家所表现的经验以及对世界的认识,是当代人更能

理解还是后代人更能理解?当然是当代人更能理解当代作家所表达

的生活和经验,更能够产生共鸣。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代人对一个时

代经典的命名显然比后代人更重要”(同上)。上述两种认识危害极

大,不仅混淆视听,而且给当前文艺精品创造带来消极影响。前者使部

分艺术家放弃艺术理想,放任自流,降低作品品质;而后者则导致其脱

离现实,创作所谓“高蹈”或“纯唯美”之作。

事实上,经典都是对其产生时代情绪和精神的凝聚,都是那个

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没有脱离时代的经典。经典首先是当

代经典。鲁迅的“国民性”批判虽然具有普遍意义,但其主要针对清

末民初的社会现实和思想启蒙语境。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更是文艺

复兴精神的形象书写,以此掀起了反抗黑暗中世纪的热潮。托尔斯

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深刻地揭示了俄国由农奴制到资本主义制

度转型时期各阶层人物的典型心态。同样,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

中,刘心武的“伤痕”意识、蒋子龙的“改革”精神、路遥的“平凡人

生”叙事、贾平凹的“浮躁”情绪书写、张炜的“融入大地”诉求等也

都浓缩着时代影子。当代文艺能够创作经典之作,当代精品也能成

为现代意义上的经典。虽然这一“现代经典”不等同于文学史经

典,但也要突出其可接受性及广泛影响。唯有根植现实,通过典型

形象凝聚时代精神的文艺精品才容易达到上述效果,成为时代的

史诗。

现实主义是新时代文艺经典创作的根本路径

现代经典不是神来之笔,不是模仿之作。它需要艺术家积极投

身实践,以“干预生活”的姿态回应现实,以妙笔生花的才能艺术地

呈现现实,书写当代中国人的奋斗与追求,凝聚中国精神,为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放歌。

第一、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当前文艺创作没有达到理想高

度,很大程度在于偏离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去历史化”创作不尊重

历史事实,穿越、玄幻不尊重生活真实,游戏、娱乐创作不严肃对待

生活事实,低俗媚俗之作躲避崇高、不揭示社会真相与历史发展规

律。改变上述繁而不荣、多而不精的创作现象,需要呼唤现实主义精

神。现实主义创作不仅在方法上强调立足现实、反映现实,而且在艺

术构思上突出再现性、客观性,在表现手法选择上强调写实性;现实

主义创作不仅重视细节真实,而且重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

塑造。这是一种永不过时的创作方法。在现实主义看来,无论是取材

历史还是当前生活,艺术家都要有一种现实关怀,有一种问题意识,

都要直面人生。

需要注意的是,坚持现实主义精神并不排斥浪漫主义情怀。“文

艺创作的目的是引导人们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

快乐的源泉。清泉永远比淤泥更值得拥有,光明永远比黑

暗更值得歌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

善于在幽微处发现美善、在阴影中看取光明”。(习近平:

《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

出版社2016年版,第14页。)因此,在具体创作中,艺术家

应该将现实精神和浪漫情怀有机结合起来,注意塑造正面人物,赞

颂英雄形象,以其在平凡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的事迹鼓舞人民,向

人民昭示美好的生活前景,描绘民族发展的美好未来,激励大家为

实现各自的“梦想”而奋斗。

第二、努力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制约当前文艺经

典涌现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作品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较差,难以

唤起读者兴趣和观众欣赏欲望,难以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这主要

有两种情况:一是同质化、模式化、类型化创作盛行。作品取材“反

腐”或关注“底层生活”,意在传播社会正能量,本身有其积极意义。

但由于千人一面、万人一声,看其开头、知其结尾,不能引起读者兴

趣,其效果和影响可想而知。二是琐碎化、离奇化的情节呈现。为了

让读者感觉真实,事无巨细、照搬生活;为了吸引读者目光,夸张化

地虚构生活。有些作品虽然部分地达到了目的,但总体让人感觉并

不“真实”。突破上述“瓶颈”的根本途径在于作家提高艺术修为,以

现实主义方法塑造典型人物。作品主要人物既性格突出,个性鲜明,

又能反映生活中某类人的特点,具有典型意义。为了突出其典型性,

作品既强调细节真实,又注意将其放在典型环境中加以塑造,凸显

社会发展某些本质规律。如此处理,既能避免“席勒式”创作,又不至

于重蹈“琐碎的个人化描写”,有利于典型形象的塑造。“典型人物所

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只有创作

出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同前,第

12页。)这一深刻认识为现代经典创作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牢记使命,积极投身社会实

践,倾情服务人民,倾心创作精品,热情讴歌全国各族人民追梦圆

梦的顽强奋斗,弘扬崇高理想和英雄气概,在文学、电影、电视、音

乐、舞蹈、绘画、综艺等领域涌现了大批精品力作,取得了突出成

就。电影《百团大战》、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海棠依旧》等都具有

传播正能量、温暖人心的功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优秀电

视剧展播”中的《长征大会师》《淬火成钢》等都具有思想精深、艺

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特质。它们是近年来文艺领域筑就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经典之作。面对火热的社会实践,作家艺术家

既要脚踏实地,心系人民;又要坚守艺术理想,精益求精。相信精品

创作繁荣指日可待,精品力作成为现代经典不是梦想。

坚持现实主义精神 创作新时代文艺经典□董希文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作家陈

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 5

月20日在北京去世,享年102岁。

陈明,中共党员。1945年开始发

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剧本《老少心》《窑工》《生死仇》

《六号门》,作品集《我说丁玲》,编辑

《丁玲文集》《书语》等。曾获文化部优

秀影片奖等。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

会原理事刘烨园同志,因病医治无效,

于2019年6月30日去世,享年66岁。

刘烨园同志1977年开始发表作

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

散文集《忆简》《途中的根》《栈——冬

的片断》《精神收藏》《领地》等。

刘烨园同志逝世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

会原副主席赵大年同志,因病医治无

效,于2019年 7月 1日在北京去世,

享年88岁。

赵大年,中共党员,满族。1950

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

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大撤退》

《女战俘的遭遇》,中短篇小说集《公主

的女儿》,散文集《梦里蝴蝶》,影视剧

本《车水马龙》《皇城根》(合作)等。曾

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等。

赵大年同志逝世

陈明同志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