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少年儿童是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的未 来。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付出很多、担负很 大责任的,不仅是和孩子朝夕相处的家人师 长,还有儿童文艺工作者这群特殊的“农 夫”。“农夫”和孩子们或许不曾谋面,却得到 他们无条件信任,可以自由出入孩子内心世 界,耕种孩子精神之田。 从上世纪初叶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端至 今,我们从未缺乏以赤子之心郑重对待小读 者、小观众的文艺大家和名家。党的十八大 以来,以儿童文学、儿童戏剧为代表的儿童文 艺更是迎来作品井喷式增长和原创力稳步提 升。在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中推动儿童文艺 再上层楼,蓄势攀登高峰,需要厘清认识,提 升观念,促进更多更优质文艺精品产生,奉献 给广大少年儿童。 坚持儿童本位,让作 品真正抵达儿童 儿童是儿童文艺的受众主体。只有具备 接近儿童身心现实的儿童观,才可能真正做 到儿童本位,创作出来的作品才可能真正抵 达儿童。“儿童观”即“观儿童”,它需建立在成 年人对儿童世界的中立观察、积极倾听基础 上,尊重儿童本来样子,而不是将童年视为成 年“预备役”,不是以预设立场和既有概念去 “想象童年”、创建出一个符合成年人标准的 童年。 瑞典儿童文学作家林格伦笔下的疯丫头 马迪根、“吵闹村的孩子们”、长袜子皮皮,尤 其“小飞人卡尔松”,为什么半个多世纪以来 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长销不衰?因为在这 些既淘气又可爱的文学人物身上,孩子们找 到心灵的默契和天性的出口。文学批评家刘 绪源提出儿童文学有三大主题:母爱主题、父 爱主题和顽童主题。从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 发展史来看,最为薄弱的正是顽童主题,其原 因或许在于我们习惯追索“有意义”而忽视 “有意思”。丰子恺写儿童或者为儿童而写的 篇章为什么深受人们喜爱?因为他写出儿童 本来样貌,不做片面评价亦不急于说教。 秉承儿童本位不仅要求创作者悦纳孩子 每一个成长阶段,而且要求创作者最好掌握 一定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对成长不同阶段有 所研究。儿童心理学家通过观察得出结论: 孩子两岁之前是模仿阶段、七岁以后重心是 学习,只有两岁到七岁最天马行空,孩子在这 个阶段也最调皮、最飞扬恣肆,常常分不清现 实和想象界限。如果有更多创作者这样去观 察孩子、尊重阶段性成长的客观特点,我们的 顽童主题作品将迸发怎样的生机! 儿童不是温室花朵,儿童本位还意味创 作者充分认识到儿童的社会性和生命本质的 完整性。认识到儿童的社会性,就会不仅给 孩子提供蜜糖和星空,还会像安徒生《没有画 的画册》、林海音《城南旧事》那样把人间百 态、冷暖人生以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讲给他 们听,正视孩子经历的烦恼甚至艰难;认识到 儿童生命本质的完整性,则是认识到每个孩 子内心都有一个大大宇宙,创作者因而会捧 出自己最珍爱的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结晶,主 动和孩子探讨时间、永恒、生死、意义等生命 课题和哲学命题。 “热闹”“好看”还不 够,还需坚持艺术高度 “畅销”的未必“长销”,“童书作家”也不 等于“儿童文学作家”。一个真正的儿童文艺 工作者在具体创作时不仅不会认为给孩子创 作“容易”而注水,相反会对自己提出更为严 苛的艺术要求。 从客观上来说,这是孩子成长特性“迫 使”创作者如此自我要求。比如,当幼儿文艺 创作者了解到孩子在学龄前阶段尚未具有完 备的逻辑思维能力,自然会加强形象、感性、 情感的艺术手法。任溶溶代表作《没头脑和 不高兴》就是通过两个活灵活现的孩子形象, 在童言童趣中告诫孩子不可养成马马虎虎的 习惯,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使得它多次再版, 受到几代儿童欢迎。 孩子对真善美的直觉感受力也让创作者 不容小觑。这一点在儿童戏剧上体现得更为 直接和突出。当代儿童戏剧不论中外,所以 佳品迭出,离不开许多儿童戏剧工作者都在 使用的创作方法:邀请孩子和自己共同培育 作品,在作品创排阶段就一次次走进幼儿园 和学校,听取来自孩子第一时间的现场反 馈。我们很多儿童文学作家,也会在作品创 意阶段或初具雏形时就念给小读者听。 追慕最严苛的艺术标准还出于创作者的 使命担当。“他最初看见的东西,他就变成那 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诗人惠 特曼洞察到孩子心灵吸收能力强大—一个 人在人生最初阶段接触到的文艺作品,不仅 关乎审美趣味养成,还关乎精神底色铺就。 因此,给孩子的文艺作品不可满足于“热闹” 或“好看”、不可满足于“采风素材”的堆砌和 简单再现。一部真正艺术性强的作品不可能 没有思想,举凡经历时空考验、被世界儿童文 学视为圭臬的作品,无不经得起严苛艺术品 评,甚至为后世写作贡献母题和原型,其传递 的思想智慧至今熠熠生辉。反观今天儿童文 学现场,一些成熟作家已凭借此前创造的 IP”名利双收,是继续坐享 IP 成果、满足于 一部部推出系列续集,还是勇于挑战自我,另 起炉灶,真正对文学创作本身有所突破创新, 对孩子们心灵有更多启迪呢? “唯有爱和美不想征服却总能征服。”戏 剧评论家这句话套用在儿童文艺上同样适 合。儿童文艺作品不仅要符合艺术创作基本 规律,而且当是精品之作;儿童文艺精品代表 的也不仅是儿童文艺高峰,而且可标识整座 文艺金字塔的高度—儿童文艺工作者当有 此“雄心”。 捕捉时代脉动,与时 俱进创造儿童文艺精品 如今,我们正经历社会重大转型期,我们 的孩子和我们一样,行进在这条机遇和挑战 并存的道路上。他们此时此刻的欣喜是什 么、困惑是什么、梦想是什么,他们的喜悦与 烦恼、梦想与奋斗带有怎样的时代烙印?歌 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所以流传百世,仅仅因 为它写出少年单纯热烈的情感吗?恐怕不 是。它写出了狂飙突进时代特有的精神。我 们今天不乏讲述当代儿童现实的非虚构写 作、报告文学,但充分体现当代脉动、提炼少 年儿童在今天这个时代的特性、积极回应当 代儿童“时代之问”的文艺作品并不多见。 儿童文学在这方面相对敏锐,已有不少 作家作品自觉做出回应。作家胡继风的短篇 小说集《鸟背上的故乡》主人公是农村孩子, 有的是留守儿童,有的跟随父母进城,他们身 后是一个庞大的未成年人群体。为什么写这 群孩子?不仅因为这是需要关注的群体,更 因为他们“身上所闪烁出来的那种不仅会让 我们这些成年人为之感动、更会让我们这些 成人肃然起敬的精神光芒”。汤素兰最新童 话《犇向绿心》则是为今天的城市孩子代言: 当城市里的绿色屡屡被拔地而起的高楼取代 时,有谁听到城市孩子在满满当当课外班间 隙渴望田园、渴望与大地连接的心声?剧作 家冯俐创作的独角戏《木又寸》、常新港《五头 蒜》、舒辉波《梦想是生命里的光》,也都是具 有时代感、切近当代儿童生活现实和内在现 实的作品。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足以标志当代中国 儿童文艺高峰的作品、成功彰显当代中国少 年儿童精神风貌的典型形象仍然匮乏,少年 儿童变化发展的文艺需求有待进一步满足。 对于介乎儿童和成年之间的少年群体,我们 的儿童文艺更是少有涉猎。行销于市场上的 青春文学或青春题材电影多聚焦于校园恋 情。少年时代的精神成长关系一生,尤其身 处信息化时代,海量信息和多样化价值判断 更使少年儿童外在生活与精神世界产生新的 时代特点,这都有待儿童文艺创作者去深挖、 去倾听、去表现—进而去帮助。 在《寄小读者》中,冰心这样写道:“我写 儿童通讯的时节,我似乎看得见那天真纯洁 的对象,我行云流水似的,不造作,不矜持,说 我心中所要说的话。”彼时的冰心还是一位年 轻人,在其之前,是鲁迅、郑振铎、叶圣陶、老 舍、赵元任等一批文化大家、教育大家托起中 国现代儿童文艺最初的身姿—期待今天的 我们能够集结当今时代最优秀的文艺人才为 孩子们创作,同时大力加强儿童文艺理论与 批评,共同孵化当代儿童文艺精品之作、高峰 之作。 推动儿童文艺创作 再上层楼 副刊 副刊 2019 5 31 日 星期五 20 20 本社社址:北京市朝阳门外金台西路 2 号 电子信箱: rmrbpeople.cn 邮政编码: 100733 电话查号台:(010 65368114 印刷质量监督电话:(010 65368832 广告部电话:(010 65368792 定价每月 24.00 零售每份 1.80 元广告许可证:京工商广字第 003 儿童文学不是从来就 有的,而是诞生于人类对 于自己年幼生命有了更准 确的认识、更人性和艺术 的关怀、更恰当的故事和 书籍给予之时。人类成熟 的儿童文学史总共也就二 三百年。让现代人在童年 时阅读到儿童文学,是诗 意文明、浪漫文明的重要 标志,其实也含有对生命 的实用意义。真正的诗意 和浪漫向来不空洞,优美 的抒情向来都是生命的呼 吸,是听得见生命行走的 有力脚步声的。 童年时光会有许多内 容陪伴,儿童文学是其中一 个高级部分。文学、艺术本 是人的生命所创造,却常常 被悬置,因为人更注重看得 见的物质和利益,却不是如 泰戈尔所说,更愿意把“无 物”的诗握在手里。巴金 说,童话虽然讲的都像梦 话,但是这些梦话里有新鲜 空气,值得生活里的人进来 呼吸。拥有儿童文学阅读 的童年,便有一生和文学亲 近的可能,童年的接触和喜 爱最有可能延长为终身记 忆和习惯。一个期望拥有 高级趣味的人,是必须有文 学阅读习惯的。 文学阅读是对母语更 高层次的学习。这便是孩 童语文课本中必须有文学 篇章、而且应当选取优质文学篇章的理由。母语最优美的 语气、搭配、节奏、表达力都在母语文学里,孩童若拥有丰富 的文学阅读,便从小就有了更形象、更干净、更准确运用母 语的能力。我深信中国各个地区的语言和发音都有其特别 的声线和气息、有其各自的微笑酒窝,它们如果都能持续经 历文学叙事和抒情的锤炼,一定会有更优雅的表现力。优 美的儿童文学语言令人安定,心平气和,值得被记忆储存, 以为日常运用。 幽默、诙谐是儿童文学的天然素质,是优秀儿童文学作 家的大本领,是可爱、智慧人类的人格成分,是生活着的日 子里优美的交往能力和呼吸中的香水味道。只有不具备幽 默感和诙谐力的人,基本没有不喜欢、不欣赏幽默和诙谐的 人。幽默和诙谐很有可能来自天生,也有可能在成长中渐 渐增添。无论是先天已经具备还是后天渐渐生成,儿童文 学阅读都具备唤醒和提供幽默诙谐的能力。所以在儿童文 学阅读中,要十分看中“笑起来”的效果,很多无端的“笑起 来”有可能建立一个人后来的明亮性格和处世的豁达。当 然引动笑起来的原因和审美起点有高低之分,真正的品味 高级的幽默儿童文学写作和出版是我们需要努力的。 文学阅读给人积累高级故事记忆的机会。有文学故事 的记忆和只有生活经历的记忆很不一样。因为文学故事中 有更大的人类世界、更开阔的自然天地。阅读文学的人,可 以拥有《小王子》的行走路线,不是只在自己星球,也可以到 达别的世界;文学故事中的想象力是对有局限的个人想象 力的增添和补充,合成为你现在和后来的想象力。有诗意 的人生肯定不是只知道哪条马路上曾经发生过什么、哪个 市场可以买到土豆和西红柿,而且还讲得出鲁迅、巴金,诵 得出李白、泰戈尔,知道安徒生、曹雪芹。能讲些文学的儿 童和人生都是有趣味有吸引力的。 在儿童文学里,儿童是一个广泛的主人公。他们既有 真实的淘气,也有天真的坦白;不是天生完美,却很可能方 向明亮;他们也许很不懂这个世界,但他们不会在故事中落 魄和不可救药,而是昂扬、有往上生长的力量。他们都是生 命起跑和加速跑阶段的运动员,优秀儿童文学不刻意描写 终点的撞线,《丑小鸭》最后的天鹅湖也不是终点而只是起 点,因为它还根本没有飞往高高的天空。 儿童文学不是《论语》不是《道德经》,但它充满《论语》 式的精神和《道德经》式的善意和智慧。它不说教,但它富 有情感、富有思想辨析、富有哲学启明,它令人愉快地把道 德之微粒撒在人的记忆土壤,耕作时不用犁耙,收获更不用 镰刀。 儿童文学里几乎有着一个人应该有的一切美好,世界 需要这一切美好。阅读儿童文学更多的意义,没有篇幅让 我在这里继续写出,儿童阅读者们在他们渐渐长大时会渐 渐写出。 梅子涵,生于 1949 年,上海人,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 范大学教授。代表作有《女儿的故事》《戴小桥和他的哥们 儿》《绿光芒》《十二个月的嘀嗒诗意》《阅读儿童文学》《相信 童话》《麻雀》《敲门小熊》《乡下路》《过年》《春天》等。 近几年,我国新出版童书品种每年保持 2 万到 3 万种之间,加上以前出版、而今重 印的图书品种,市场上至少有 4 万种童书在 架。如此广阔的童书海洋为读者提供充足阅 读资源,却也让读者眼花缭乱,不知该如何选 择。让好书和读者找到彼此,是读者的需求, 更是出版行业的责任。 一般说来,读者接触图书信息主要通过 实体书店、网上书店以及各种榜单、书评、老 师、朋友的推荐。通过不同途径接触到的图 书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这也让大家产生选择 困惑。从培养儿童爱上阅读的角度来说,每 种渠道都有自身特点,任何一次与图书的亲 密接触都有可能找到好书,帮助孩子爱上阅 读,多多益善。毕竟,目前儿童阅读的数量和 质量都有较大提升空间。 具体到如何才能选到好书,一是要认识 到童书专业性,从专业童书出版社和童书品 牌选书;二是要了解儿童阅读特点和需求多 样性,多类型、多角度选择童书;三是要结合 孩子兴趣和家长判断,双方都不应缺位。 目前全国出版社涉足童书出版的有 500 多家,专业少儿出版社 30 多家。结合各出版 社独特资源进行童书多元出版是显著特点。 比如说,专业少儿出版社在原创儿童文学领 域拥有众多名家资源和编辑资源,具有较大 优势,但在儿童科普方向上,传统少儿社的资 源积累却不足,缺少相关优秀作者和编辑;相 较于此,一些科技专业出版社以自身科普作 者和编辑资源为基础,策划儿童科普图书选 题,做出专业性特色。不过,也有一些出版机 构只是跟风进入童书领域,出版的图书既不 具备拓展性,也没有专业性。所以,读者选择 童书时,在具有专业能力的出版社和形成良 好口碑的童书品牌里进行筛选,和好书相遇 的几率会增加许多。 我们说,儿童是最好的读者,因为儿童会 对多种不同类型的图书感兴趣,阅读需求大, 阅读速度不容小觑;儿童是难得的乐于进行 重复阅读的读者;儿童在阅读中具有执着研 究精神,一段时期内可能会对某种类型图书 产生强烈兴趣,乐于阅读众多相关书籍。在 这里谈儿童阅读特点,是想探讨图书榜单的 意义。目前,各种榜单和推荐越来越多,有相 关部门推荐,有行业榜单,有媒体榜单,也有 民间阅读机构榜单。应该说,绝大部分榜单 是通过专业人士广泛阅读、认真挑选给出 的。虽然涵盖不一定全面,选择不一定精准, 但一定具有参考意义。结合儿童阅读需求和 特点来看,就算把所有榜单加在一起,品种数 量恐怕也难以满足适龄儿童读者阅读需求。 所以,与好书相遇,除参考当年各大童书榜 单,还应参考包含经典图书以及往年出版图 书在内的阅读书目,如此才能形成丰富、多 元、立体的阅读。其实,每个榜单能够到达和 影响的人群也是有限的,媒体榜单影响一部 分大众读者,图书馆榜单影响和图书馆有密 切联系的读者,书店榜单影响书店消费者 ……只有各方面力量都发动起来,才能不断 拓宽和放大好书的传播。 书应该由孩子来选还是家长来选,这也 是一个争论了很久的话题。这个话题的出现 是因为二者选择常常大相径庭。如何看待孩 子自己选择的“玩、闹、笑”的书,如何让孩子 接受家长推荐的图书,每个家庭应该有自己 的方式。家长不仅要发现孩子兴趣,也要了 解书,这样的推荐才会更有效。孩子兴趣在 不断扩展和变化,家长要捕捉这些变化,帮助 孩子不断扩展阅读领域;孩子阅读品位也会 不断提高,当他读过许多好书,就会慢慢忽略 那些家长认为不那么好、不那么有意义的 书。让孩子在阅读好书中逐渐形成和建立自 己的品味,发现一个又一个感兴趣的领域,逐 渐养成阅读习惯。这个过程不需要太着急, 也不需要太功利。因为,与好书相遇,是一生 的事情。 童书阅读热,选择成难题 与好书相遇是一生的事 张昀韬 儿童文学里几乎有一个人应该有的 一切美好,它富有情感、富有思想辨析、 富有哲学启明,令人愉快地把道德之微 粒撒在人的记忆土壤 一个人在人生最初阶段 接触到的文艺作品,不仅关 乎审美趣味养成,还关乎精 神底色铺就。因此,儿童文 艺绝非“容易”之作,不能满 足于“热闹”或“好看”,而应 以赤子之心郑重对待小读 者、小观众,拿出精品力作, 满足少年儿童变化发展的精 神文化需求 核心阅读 在充分认识童书专业性, 认识儿童阅读特点以及需求 多样性基础上,多类型多角度 引导儿童阅读 图片分别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品《寒 风暖鸽》《万花筒》插图。 制图:

推动儿童文艺创作 再上层楼 - paper.people.com.cnpaper.people.com.cn/rmrb/page/2019-05/31/20/rmrb2019053120.pdf · 意阶段或初具雏形时就念给小读者听。 追慕最严苛的艺术标准还出于创作者的

  • Upload
    others

  • View
    3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少年儿童是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的未

来。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付出很多、担负很

大责任的,不仅是和孩子朝夕相处的家人师

长 ,还 有 儿 童 文 艺 工 作 者 这 群 特 殊 的“ 农

夫”。“农夫”和孩子们或许不曾谋面,却得到

他们无条件信任,可以自由出入孩子内心世

界,耕种孩子精神之田。

从上世纪初叶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端至

今,我们从未缺乏以赤子之心郑重对待小读

者、小观众的文艺大家和名家。党的十八大

以来,以儿童文学、儿童戏剧为代表的儿童文

艺更是迎来作品井喷式增长和原创力稳步提

升。在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中推动儿童文艺

再上层楼,蓄势攀登高峰,需要厘清认识,提

升观念,促进更多更优质文艺精品产生,奉献

给广大少年儿童。

坚持儿童本位,让作品真正抵达儿童

儿童是儿童文艺的受众主体。只有具备

接近儿童身心现实的儿童观,才可能真正做

到儿童本位,创作出来的作品才可能真正抵

达儿童。“儿童观”即“观儿童”,它需建立在成

年人对儿童世界的中立观察、积极倾听基础

上,尊重儿童本来样子,而不是将童年视为成

年“预备役”,不是以预设立场和既有概念去

“想象童年”、创建出一个符合成年人标准的

童年。

瑞典儿童文学作家林格伦笔下的疯丫头

马迪根、“吵闹村的孩子们”、长袜子皮皮,尤

其“小飞人卡尔松”,为什么半个多世纪以来

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长销不衰?因为在这

些既淘气又可爱的文学人物身上,孩子们找

到心灵的默契和天性的出口。文学批评家刘

绪源提出儿童文学有三大主题:母爱主题、父

爱主题和顽童主题。从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

发展史来看,最为薄弱的正是顽童主题,其原

因或许在于我们习惯追索“有意义”而忽视

“有意思”。丰子恺写儿童或者为儿童而写的

篇章为什么深受人们喜爱?因为他写出儿童

本来样貌,不做片面评价亦不急于说教。

秉承儿童本位不仅要求创作者悦纳孩子

每一个成长阶段,而且要求创作者最好掌握

一定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对成长不同阶段有

所研究。儿童心理学家通过观察得出结论:

孩子两岁之前是模仿阶段、七岁以后重心是

学习,只有两岁到七岁最天马行空,孩子在这

个阶段也最调皮、最飞扬恣肆,常常分不清现

实和想象界限。如果有更多创作者这样去观

察孩子、尊重阶段性成长的客观特点,我们的

顽童主题作品将迸发怎样的生机!

儿童不是温室花朵,儿童本位还意味创

作者充分认识到儿童的社会性和生命本质的

完整性。认识到儿童的社会性,就会不仅给

孩子提供蜜糖和星空,还会像安徒生《没有画

的画册》、林海音《城南旧事》那样把人间百

态、冷暖人生以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讲给他

们听,正视孩子经历的烦恼甚至艰难;认识到

儿童生命本质的完整性,则是认识到每个孩

子内心都有一个大大宇宙,创作者因而会捧

出自己最珍爱的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结晶,主

动和孩子探讨时间、永恒、生死、意义等生命

课题和哲学命题。

“热闹”“好看”还不够,还需坚持艺术高度

“畅销”的未必“长销”,“童书作家”也不

等于“儿童文学作家”。一个真正的儿童文艺

工作者在具体创作时不仅不会认为给孩子创

作“容易”而注水,相反会对自己提出更为严

苛的艺术要求。

从客观上来说,这是孩子成长特性“迫

使”创作者如此自我要求。比如,当幼儿文艺

创作者了解到孩子在学龄前阶段尚未具有完

备的逻辑思维能力,自然会加强形象、感性、

情感的艺术手法。任溶溶代表作《没头脑和

不高兴》就是通过两个活灵活现的孩子形象,

在童言童趣中告诫孩子不可养成马马虎虎的

习惯,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使得它多次再版,

受到几代儿童欢迎。

孩子对真善美的直觉感受力也让创作者

不容小觑。这一点在儿童戏剧上体现得更为

直接和突出。当代儿童戏剧不论中外,所以

佳品迭出,离不开许多儿童戏剧工作者都在

使用的创作方法:邀请孩子和自己共同培育

作品,在作品创排阶段就一次次走进幼儿园

和 学 校 ,听 取 来 自 孩 子 第 一 时 间 的 现 场 反

馈。我们很多儿童文学作家,也会在作品创

意阶段或初具雏形时就念给小读者听。

追慕最严苛的艺术标准还出于创作者的

使命担当。“他最初看见的东西,他就变成那

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诗人惠

特曼洞察到孩子心灵吸收能力强大——一个

人在人生最初阶段接触到的文艺作品,不仅

关乎审美趣味养成,还关乎精神底色铺就。

因此,给孩子的文艺作品不可满足于“热闹”

或“好看”、不可满足于“采风素材”的堆砌和

简单再现。一部真正艺术性强的作品不可能

没有思想,举凡经历时空考验、被世界儿童文

学视为圭臬的作品,无不经得起严苛艺术品

评,甚至为后世写作贡献母题和原型,其传递

的思想智慧至今熠熠生辉。反观今天儿童文

学 现 场 ,一 些 成 熟 作 家 已 凭 借 此 前 创 造 的

“IP”名利双收,是继续坐享 IP 成果、满足于

一部部推出系列续集,还是勇于挑战自我,另

起炉灶,真正对文学创作本身有所突破创新,

对孩子们心灵有更多启迪呢?

“唯有爱和美不想征服却总能征服。”戏

剧评论家这句话套用在儿童文艺上同样适

合。儿童文艺作品不仅要符合艺术创作基本

规律,而且当是精品之作;儿童文艺精品代表

的也不仅是儿童文艺高峰,而且可标识整座

文艺金字塔的高度——儿童文艺工作者当有

此“雄心”。

捕捉时代脉动,与时俱进创造儿童文艺精品

如今,我们正经历社会重大转型期,我们

的孩子和我们一样,行进在这条机遇和挑战

并存的道路上。他们此时此刻的欣喜是什

么、困惑是什么、梦想是什么,他们的喜悦与

烦恼、梦想与奋斗带有怎样的时代烙印?歌

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所以流传百世,仅仅因

为它写出少年单纯热烈的情感吗?恐怕不

是。它写出了狂飙突进时代特有的精神。我

们今天不乏讲述当代儿童现实的非虚构写

作、报告文学,但充分体现当代脉动、提炼少

年儿童在今天这个时代的特性、积极回应当

代儿童“时代之问”的文艺作品并不多见。

儿童文学在这方面相对敏锐,已有不少

作家作品自觉做出回应。作家胡继风的短篇

小说集《鸟背上的故乡》主人公是农村孩子,

有的是留守儿童,有的跟随父母进城,他们身

后是一个庞大的未成年人群体。为什么写这

群孩子?不仅因为这是需要关注的群体,更

因为他们“身上所闪烁出来的那种不仅会让

我们这些成年人为之感动、更会让我们这些

成人肃然起敬的精神光芒”。汤素兰最新童

话《犇向绿心》则是为今天的城市孩子代言:

当城市里的绿色屡屡被拔地而起的高楼取代

时,有谁听到城市孩子在满满当当课外班间

隙渴望田园、渴望与大地连接的心声?剧作

家冯俐创作的独角戏《木又寸》、常新港《五头

蒜》、舒辉波《梦想是生命里的光》,也都是具

有时代感、切近当代儿童生活现实和内在现

实的作品。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足以标志当代中国

儿童文艺高峰的作品、成功彰显当代中国少

年儿童精神风貌的典型形象仍然匮乏,少年

儿童变化发展的文艺需求有待进一步满足。

对于介乎儿童和成年之间的少年群体,我们

的儿童文艺更是少有涉猎。行销于市场上的

青春文学或青春题材电影多聚焦于校园恋

情。少年时代的精神成长关系一生,尤其身

处信息化时代,海量信息和多样化价值判断

更使少年儿童外在生活与精神世界产生新的

时代特点,这都有待儿童文艺创作者去深挖、

去倾听、去表现——进而去帮助。

在《寄小读者》中,冰心这样写道:“我写

儿童通讯的时节,我似乎看得见那天真纯洁

的对象,我行云流水似的,不造作,不矜持,说

我心中所要说的话。”彼时的冰心还是一位年

轻人,在其之前,是鲁迅、郑振铎、叶圣陶、老

舍、赵元任等一批文化大家、教育大家托起中

国现代儿童文艺最初的身姿——期待今天的

我们能够集结当今时代最优秀的文艺人才为

孩子们创作,同时大力加强儿童文艺理论与

批评,共同孵化当代儿童文艺精品之作、高峰

之作。

推动儿童文艺创作再上层楼

徐 馨

副刊副刊 2019年 5月 31日 星期五2020

本社社址:北京市朝阳门外金台西路 2号 电子信箱:rmrb@people.cn 邮政编码:100733 电话查号台:(010)65368114 印刷质量监督电话:(010)65368832 广告部电话:(010)65368792 定价每月 24.00元 零售每份 1.80元 广告许可证:京工商广字第 003号

儿童文学不是从来就

有的,而是诞生于人类对

于自己年幼生命有了更准

确的认识、更人性和艺术

的关怀、更恰当的故事和

书籍给予之时。人类成熟

的儿童文学史总共也就二

三百年。让现代人在童年

时阅读到儿童文学,是诗

意文明、浪漫文明的重要

标志,其实也含有对生命

的实用意义。真正的诗意

和浪漫向来不空洞,优美

的抒情向来都是生命的呼

吸,是听得见生命行走的

有力脚步声的。

童年时光会有许多内

容陪伴,儿童文学是其中一

个高级部分。文学、艺术本

是人的生命所创造,却常常

被悬置,因为人更注重看得

见的物质和利益,却不是如

泰戈尔所说,更愿意把“无

物”的诗握在手里。巴金

说,童话虽然讲的都像梦

话,但是这些梦话里有新鲜

空气,值得生活里的人进来

呼吸。拥有儿童文学阅读

的童年,便有一生和文学亲

近的可能,童年的接触和喜

爱最有可能延长为终身记

忆和习惯。一个期望拥有

高级趣味的人,是必须有文

学阅读习惯的。

文学阅读是对母语更

高层次的学习。这便是孩

童语文课本中必须有文学

篇章、而且应当选取优质文学篇章的理由。母语最优美的

语气、搭配、节奏、表达力都在母语文学里,孩童若拥有丰富

的文学阅读,便从小就有了更形象、更干净、更准确运用母

语的能力。我深信中国各个地区的语言和发音都有其特别

的声线和气息、有其各自的微笑酒窝,它们如果都能持续经

历文学叙事和抒情的锤炼,一定会有更优雅的表现力。优

美的儿童文学语言令人安定,心平气和,值得被记忆储存,

以为日常运用。

幽默、诙谐是儿童文学的天然素质,是优秀儿童文学作

家的大本领,是可爱、智慧人类的人格成分,是生活着的日

子里优美的交往能力和呼吸中的香水味道。只有不具备幽

默感和诙谐力的人,基本没有不喜欢、不欣赏幽默和诙谐的

人。幽默和诙谐很有可能来自天生,也有可能在成长中渐

渐增添。无论是先天已经具备还是后天渐渐生成,儿童文

学阅读都具备唤醒和提供幽默诙谐的能力。所以在儿童文

学阅读中,要十分看中“笑起来”的效果,很多无端的“笑起

来”有可能建立一个人后来的明亮性格和处世的豁达。当

然引动笑起来的原因和审美起点有高低之分,真正的品味

高级的幽默儿童文学写作和出版是我们需要努力的。

文学阅读给人积累高级故事记忆的机会。有文学故事

的记忆和只有生活经历的记忆很不一样。因为文学故事中

有更大的人类世界、更开阔的自然天地。阅读文学的人,可

以拥有《小王子》的行走路线,不是只在自己星球,也可以到

达别的世界;文学故事中的想象力是对有局限的个人想象

力的增添和补充,合成为你现在和后来的想象力。有诗意

的人生肯定不是只知道哪条马路上曾经发生过什么、哪个

市场可以买到土豆和西红柿,而且还讲得出鲁迅、巴金,诵

得出李白、泰戈尔,知道安徒生、曹雪芹。能讲些文学的儿

童和人生都是有趣味有吸引力的。

在儿童文学里,儿童是一个广泛的主人公。他们既有

真实的淘气,也有天真的坦白;不是天生完美,却很可能方

向明亮;他们也许很不懂这个世界,但他们不会在故事中落

魄和不可救药,而是昂扬、有往上生长的力量。他们都是生

命起跑和加速跑阶段的运动员,优秀儿童文学不刻意描写

终点的撞线,《丑小鸭》最后的天鹅湖也不是终点而只是起

点,因为它还根本没有飞往高高的天空。

儿童文学不是《论语》不是《道德经》,但它充满《论语》

式的精神和《道德经》式的善意和智慧。它不说教,但它富

有情感、富有思想辨析、富有哲学启明,它令人愉快地把道

德之微粒撒在人的记忆土壤,耕作时不用犁耙,收获更不用

镰刀。

儿童文学里几乎有着一个人应该有的一切美好,世界

需要这一切美好。阅读儿童文学更多的意义,没有篇幅让

我在这里继续写出,儿童阅读者们在他们渐渐长大时会渐

渐写出。

梅子涵,生于 1949 年,上海人,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

范大学教授。代表作有《女儿的故事》《戴小桥和他的哥们

儿》《绿光芒》《十二个月的嘀嗒诗意》《阅读儿童文学》《相信

童话》《麻雀》《敲门小熊》《乡下路》《过年》《春天》等。

真正的诗意从不空洞

——谈阅读儿童文学的意义

梅子涵

近几年,我国新出版童书品种每年保持

在 2 万到 3 万种之间,加上以前出版、而今重

印的图书品种,市场上至少有 4 万种童书在

架。如此广阔的童书海洋为读者提供充足阅

读资源,却也让读者眼花缭乱,不知该如何选

择。让好书和读者找到彼此,是读者的需求,

更是出版行业的责任。

一般说来,读者接触图书信息主要通过

实体书店、网上书店以及各种榜单、书评、老

师、朋友的推荐。通过不同途径接触到的图

书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这也让大家产生选择

困惑。从培养儿童爱上阅读的角度来说,每

种渠道都有自身特点,任何一次与图书的亲

密接触都有可能找到好书,帮助孩子爱上阅

读,多多益善。毕竟,目前儿童阅读的数量和

质量都有较大提升空间。

具体到如何才能选到好书,一是要认识

到童书专业性,从专业童书出版社和童书品

牌选书;二是要了解儿童阅读特点和需求多

样性,多类型、多角度选择童书;三是要结合

孩子兴趣和家长判断,双方都不应缺位。

目前全国出版社涉足童书出版的有 500多家,专业少儿出版社 30 多家。结合各出版

社独特资源进行童书多元出版是显著特点。

比如说,专业少儿出版社在原创儿童文学领

域拥有众多名家资源和编辑资源,具有较大

优势,但在儿童科普方向上,传统少儿社的资

源积累却不足,缺少相关优秀作者和编辑;相

较于此,一些科技专业出版社以自身科普作

者和编辑资源为基础,策划儿童科普图书选

题,做出专业性特色。不过,也有一些出版机

构只是跟风进入童书领域,出版的图书既不

具备拓展性,也没有专业性。所以,读者选择

童书时,在具有专业能力的出版社和形成良

好口碑的童书品牌里进行筛选,和好书相遇

的几率会增加许多。

我们说,儿童是最好的读者,因为儿童会

对多种不同类型的图书感兴趣,阅读需求大,

阅读速度不容小觑;儿童是难得的乐于进行

重复阅读的读者;儿童在阅读中具有执着研

究精神,一段时期内可能会对某种类型图书

产生强烈兴趣,乐于阅读众多相关书籍。在

这里谈儿童阅读特点,是想探讨图书榜单的

意义。目前,各种榜单和推荐越来越多,有相

关部门推荐,有行业榜单,有媒体榜单,也有

民间阅读机构榜单。应该说,绝大部分榜单

是 通 过 专 业 人 士 广 泛 阅 读 、认 真 挑 选 给 出

的。虽然涵盖不一定全面,选择不一定精准,

但一定具有参考意义。结合儿童阅读需求和

特点来看,就算把所有榜单加在一起,品种数

量恐怕也难以满足适龄儿童读者阅读需求。

所以,与好书相遇,除参考当年各大童书榜

单,还应参考包含经典图书以及往年出版图

书在内的阅读书目,如此才能形成丰富、多

元、立体的阅读。其实,每个榜单能够到达和

影响的人群也是有限的,媒体榜单影响一部

分大众读者,图书馆榜单影响和图书馆有密

切 联 系 的 读 者 ,书 店 榜 单 影 响 书 店 消 费 者

……只有各方面力量都发动起来,才能不断

拓宽和放大好书的传播。

书应该由孩子来选还是家长来选,这也

是一个争论了很久的话题。这个话题的出现

是因为二者选择常常大相径庭。如何看待孩

子自己选择的“玩、闹、笑”的书,如何让孩子

接受家长推荐的图书,每个家庭应该有自己

的方式。家长不仅要发现孩子兴趣,也要了

解书,这样的推荐才会更有效。孩子兴趣在

不断扩展和变化,家长要捕捉这些变化,帮助

孩子不断扩展阅读领域;孩子阅读品位也会

不断提高,当他读过许多好书,就会慢慢忽略

那 些 家 长 认 为 不 那 么 好 、不 那 么 有 意 义 的

书。让孩子在阅读好书中逐渐形成和建立自

己的品味,发现一个又一个感兴趣的领域,逐

渐养成阅读习惯。这个过程不需要太着急,

也不需要太功利。因为,与好书相遇,是一生

的事情。

童书阅读热,选择成难题——

与好书相遇是一生的事张昀韬

儿童文学里几乎有一个人应该有的一切美好,它富有情感、富有思想辨析、富有哲学启明,令人愉快地把道德之微粒撒在人的记忆土壤

一个人在人生最初阶段接触到的文艺作品,不仅关乎审美趣味养成,还关乎精神底色铺就。因此,儿童文艺绝非“容易”之作,不能满足于“热闹”或“好看”,而应以赤子之心郑重对待小读者、小观众,拿出精品力作,满足少年儿童变化发展的精神文化需求

核心阅读

在充分认识童书专业性,认识儿童阅读特点以及需求多样性基础上,多类型多角度引导儿童阅读

图片分别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品《寒

风暖鸽》《万花筒》插图。

制图:郭 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