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1 2012年中国社会企业报

China Social Enterprise Report 2012 - Executive Summary (Chinese).pdf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Research into the scale, impact and representation of social enterprises in China. By www.fyse.org

Citation preview

1

2012年中国社会企业报告

2

2012年中国社会企业报告尽管在中国公众的社会企业家精神意识正不断提高,人们对目前中国社会企业的发展状态,规模大小,运作范围和影响的了解仍十分有限。为了弥补这一空白,青年社会企业家基金会过去两年里进行了社会企业家年度调查,通过2012年社会企业报告分享我们的结果。

报告由青年社会企业家基金会的Andrea Lane,Sharan Basal根据2010年至2011年冬和2011年至2012年冬的调查数据和其他业内专家的文章写成,调查数据包括:

‣在线问卷调查,收集了中国52家社会企业的有效数据;

‣与来自12个支持社会企业家的组织的专家的访谈。

发展里程碑

推动社会企业家精神的力量三股国内趋势正在共同推动中国社会企业家精神的增长:

社会化媒体的兴起非政府组织缺乏资金日益扩大的社会经济差距过去,政府控制着媒体,媒体操纵着话题,社会化媒体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表达意见,分享事件,协作,以及讨论此前被禁问题的机会。随着中国互联网用户超过5.13亿,社交媒体正悄悄地改变民间社会。“网民”正日益成为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中国经济的崛起,使得传统的国外援助者减少了对中国的捐助,但中国的基金会和慈善家等新的捐助者提供的资金还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持。

因此,一些非政府组织开始走向市场化和商业化,继续提供他们的服务,以实现财政可持续性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国帮助数以百万计的人摆脱了贫困,但中国的经济发展导致了环境退化,加剧了城乡差距和社会差距,可能会危及国家的稳定。而民间社会和社会企业则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另一条途径。

‣ 首届中英社会企业和非盈利组织研讨会‣ 大卫伯恩斯坦《如何改变世界:社会企业家和新观念的力量》和查尔斯利德《社会企业家的崛起》中文版发行

‣ 恩派发起孵化器‣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成立

‣ 四川地震‣ 英国文化协会发起“社会企业家技能”培训和奖励计划

‣ 青年社会企业家基金会提出模范奖学金

‣ 舍恩菲尔德基金会推出中国社会创新领导者奖学金‣ 南都公益基金会发起银杏奖学金 

2004

2007

2008

2009

2010

Copyright FYSE 2012 China Social Enterprise Report

介绍在中国,社会企业家精神这一概念在2004年开始为人所知,但两年后,尤其是2008年四川地震后,这一概念才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识。之后,社会企业领域及其倡导者:孵化器,影响投资者,媒体和学术研究人员遍布全国,但这一新兴领域仍有很大的发展和增长空间。

只看数据的话,中国社会企业创造就业,自身规模发展,以及个人动机的潜力与包括英国,印度在内的国家类似。然而,由于中国政府的巨大影响和作用力,刚刚成型的支撑架构,中国社会企业运作的创业生态系统和面临的挑战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相信,通过落实我们的建议,如为早期的社会企业筹集资金,扩大支持网络和中介机构,加强整个行业的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中国的社会企业将有能力为发展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如果您有问题,意见和要求,请通过 [email protected]联系安德烈莱恩。

3

中国的社会企业家面临着多种多样的挑战,一些挑战与他们的国际同行面临的类似,另一些则是中国特有的。最重要的挑战围绕着以下三个关键问题:

‣如何获得资金,尤其是夹层资金是86%的社会企业家遇到的重要挑战。

‣尽管有社会意识的人才日益增多,58%的受访者认为如何获得和留住人才仍是严重的挑战。

‣中国政府的性质意味着政府对社会企业的立法将对社会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并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加速或遏

制其发展。47%的受访表明政府政策或缺乏相应的政策是其经营的一大挑战。

社会企业家大多是拥有高学历与国际眼光的中年人。的中国社会企业家年龄在31到40岁左右,在我们的调查中,所有的社会企业家都拥有本科学位。

此外,几乎一半的社会企业家在国外学习或工作过,他们在国外体会了社会企业家精神,受到启发,回国后进行实践。然而,与我们2011年的调查相比,具有国际经验的社会企业家的数量在减少,表明社会企业家精神正越来越本地化。

中国社会企业的员工以女性为主。几十年前,毛泽东提出“妇女能顶半边天”,现在,42%的社会企业家为女性,社会企业70%以上的员工为女性。

非政府组织逐渐商业化由于资金短缺和非政府组织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的非政府组织逐渐市场化和商业化。然而,由于非政府组织成为社会企业要面临重重挑战,加上可能会收到的赠款和

捐款,许多中国专家质疑非政府组织是否真正成为社会企业。他们认为,中国最有前途的社会企业会出现在工商领域,出现在那些甚至可能不认为自己是社会企业的企业中。

社会企业经营的地理范围有限。63%的企业运作是在市或乡镇范围,13%在省范围,17%为国家范围,8%为国际范围,而这通常意味着将产品销售到国际市场,

而不是服务国际受益者。三分之二的受访社会企业总部设在北京或上海,这两座城市使企业家有机会获得更多的人力资源和资本,更好网络,而且当地政府更具有前瞻性。

企业登记和良好的企业管理是面临的主要困难。由于本报告中定义的社会企业在中国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中国没有具体的立法,要求社会企业必须遵守现有的立法框架,这给社会企业带来了挑战,也使其得以从多种法律形式,如商业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社会福利企业中自由选择法律地位。确实如此,在我们的调查中,66%的社会企业作为公司注册,20%作为非政府组织注册,14%则没有登记。

社会企业的创办时间反映其直到近期才发展起来。54%的社会企业在过去三年内建立。38%的企业成立了5年以上,而2011年时只有15%的社会企业成立了五年以上。另一方面,早期国家性质的社会企业数量在减少,成立两年,或者三到五年的企业数量在减少。我们的研究表明,大部分社会企业无法建立从最初的创建发展到成熟阶段。

社会企业规模和经济影响仍很有限,主要原因在于成立时间较短。71%的受访企业年收入不到50万人民币,即使是成熟的社会企业规模仍相对较小。例如,调查中,只有两个社会企业实现了10万元以上的年收入。受访企业平均有7个全职职位和2个志愿者职位。

主要数据

社会企业面临的挑战

66%

54%

71%

42%

63%

63%

4

ABOUT FYSEFYSE enables social entrepreneurs to achieve their utmost impact. We identify needs and develop innovative solutions that enable social entrepreneurs to effectively tackle our societies most pressing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while expanding their business and creating jobs.

As a charitable foundation, we take a collaborative and hands-on approach, engaging a diverse network of partners including companies, government bodies,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universities.

CONTACTRegistered Office: c/o Hogan Lovells, 11th Floor, One Pacific Place, 88 Queensway, Hong Kong

China Office: 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左家庄中街6号豪成大厦1107室

Tel: +852 8170 [email protected]

FYSE is the trading name for the Foundation For Youth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a registered charity in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