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5 Mar. 2014 建立台灣食品產業資訊標準 促企業 B2B 食品追溯再進化 專訪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前秘書長、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副秘書長 許輔博士 To Establish Standards for Taiwan’s Food Industry and Promote Enterprises’ Information, Improving B2B Food Traceability - An Interview with Dr. Fuu Sheu, Former Secretary General, Taiwan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Deputy Secretary-General, International Life Sciences of Taiwan Technology /GS1 Taiwan行銷企劃部經理 張錦萍 By Sarah Chang, Manager of Marketing Dept., GS1 Taiwan 2013年衛福部「食品衛生管理法」修訂版已加 入食品追蹤追溯相關條文,同時也公告了「食品追 蹤追蹤系統管理辦法草案」。由行政院科技會報所 負責推動的「食品雲」,在今(2014)年為強化源 頭與流向管理,計畫將提出台灣食品產業資訊追溯 標準,力促企業間B2B的食品追溯。本會特專訪台 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前秘書長、台灣國際生命科學 會副秘書長許輔博士,為各位報導之。 The revised version of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food traceability has been added to “Food Sanitation Law” by Ministry of Health, Welfare, and also announced the “food traceability systems management approach of the draft.” The Boar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ecutive Yuan is responsible for promoting the “Food cloud” in the year to strengthen the source and flow management, The “Food cloud” promoted by the Boar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ecutive Yuan will present information on Taiwan’s food industry standards in the year strengthen the source and flow management, urging the inter-enterprise B2B food traceability. GS1 Taiwan has made a special Interview with Dr. Fuu Sheu, former Secretary-General,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Deputy Secretary-General, Life Sciences of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Taiwan to report for you. 源頭與流向管理更需共通標準 Even More Common Standards Needed for the Source and Flow Managements 食品安全事件除讓民眾「食」在憂心,對國內食 品業者更是造成衝擊,業者開始正面思考一旦發生了食 安事件,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可以對外公告正確的召 回範圍與資訊?如何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召回動作,減 少對品牌的殺傷力?長期推動國內食品科技的許輔博士 說:「國內食品大廠在十餘年前經濟部的輔導下,各自 建立了生產、流通的E化或ERP系統,然而,要強化食 品安全、源頭管理,國內還欠一個業界的共通標準!」 (參考1許輔 博士 現任 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ILSI Taiwan副秘書長 國立台灣大學 園藝暨景觀學系 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 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共同儀器中心 執行秘書 衛福部藥物食品管理署基因改造食品審議委員會 委員 衛福部藥物食品管理署健康食品審議委員會 委員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國家標準技術委員會 委員 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 理事 台灣保健食品學會 理事 封面故事

封面故事 建立台灣食品產業資訊標準 促企業B2B食品追溯再進化 · 許輔 博士 現任 ILSI Taiwan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 )副秘書長 國立台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教授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封面故事 建立台灣食品產業資訊標準 促企業B2B食品追溯再進化 · 許輔 博士 現任 ILSI Taiwan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 )副秘書長 國立台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教授

5Mar. 2014

建立台灣食品產業資訊標準

促企業B2B食品追溯再進化專訪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前秘書長、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副秘書長 許輔博士To Establish Standards for Taiwan’s Food Industry and Promote Enterprises’ Information, Improving B2B Food Traceability - An Interview with Dr. Fuu Sheu, Former Secretary General, Taiwan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Deputy Secretary-General, International Life Sciences of Taiwan Technology

文/GS1 Taiwan行銷企劃部經理 張錦萍By Sarah Chang, Manager of Marketing Dept., GS1 Taiwan

2013年衛福部「食品衛生管理法」修訂版已加

入食品追蹤追溯相關條文,同時也公告了「食品追

蹤追蹤系統管理辦法草案」。由行政院科技會報所

負責推動的「食品雲」,在今(2014)年為強化源

頭與流向管理,計畫將提出台灣食品產業資訊追溯

標準,力促企業間B2B的食品追溯。本會特專訪台

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前秘書長、台灣國際生命科學

會副秘書長許輔博士,為各位報導之。

The revised version of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food traceability has been added to “Food Sanitation Law” by Ministry of Health, Welfare, and also announced the “food traceability systems management approach of the draft.” The Boar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ecutive Yuan is responsible for promoting the “Food cloud” in the year to strengthen the source and flow management, The “Food cloud” promoted by the Boar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ecutive Yuan will present information on Taiwan’s food industry standards in the year strengthen the source and flow management, urging the inter-enterprise B2B food traceability. GS1 Taiwan has made a special Interview with Dr. Fuu Sheu, former Secretary-General,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Deputy Secretary-General, Life Sciences of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Taiwan to report for you.

源頭與流向管理更需共通標準Even More Common Standards Needed for the Source and Flow Managements

食品安全事件除讓民眾「食」在憂心,對國內食

品業者更是造成衝擊,業者開始正面思考一旦發生了食

安事件,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可以對外公告正確的召

回範圍與資訊?如何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召回動作,減

少對品牌的殺傷力?長期推動國內食品科技的許輔博士

說:「國內食品大廠在十餘年前經濟部的輔導下,各自

建立了生產、流通的E化或ERP系統,然而,要強化食品安全、源頭管理,國內還欠一個業界的共通標準!」

(參考圖1)

許輔 博士現任 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ILSI Taiwan) 副秘書長

國立台灣大學 園藝暨景觀學系 教授國立台灣大學 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共同儀器中心 執行秘書衛福部藥物食品管理署基因改造食品審議委員會 委員衛福部藥物食品管理署健康食品審議委員會 委員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國家標準技術委員會 委員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 理事台灣保健食品學會 理事

封面故事

Page 2: 封面故事 建立台灣食品產業資訊標準 促企業B2B食品追溯再進化 · 許輔 博士 現任 ILSI Taiwan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 )副秘書長 國立台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教授

346 Mar. 2014

由於國內對於原物料業者的相關產品資料非強制性

要求,因此從商業考量上,先從食品廠商與原物料業者

共擬與推動,應是共通標準建立的契機。許輔博士說:

「國內食品廠商多達6,000多家,然而具有GMP與一定規模的業者約400家,透過這些業者在食品供應鏈的帶動,落實自主衛生,將是食品服務推動第一階段的重點工

作。」「相對於歐洲國家是透過業界來推動標準、強化

食品安全,台灣雖然起步慢,但是憑著更先進的資訊工

具、軟體能力、資通設備,這些食安事件反而有助國內

食品業界在自動化的應用、產業升級。」

「也如GS1在追蹤追溯(Traceability)所提及,追蹤追溯有分外部(External Traceability) 與內部(Internal Traceability),由於後者是企業內的商業流程與運作,我們在「食品雲」所提供的是原則性的作法;而外部

追蹤追溯則涉及企業間,也是B2B的商業流程與資訊/資料交換,這就需要共通標準的要求。」食品雲工作

團隊預計在今年底提出良好追蹤追溯程序GTP(Good Traceability Practice)、指導手冊與範例、雲端資訊溝通格式等。

規劃中的作業方法,例如原料業業者在列印條碼標

籤之時,可以將加密資料上傳雲端環境,限定一定客戶

閱讀;而製造工廠購得原料後,掃瞄標籤上的條碼,可

以自雲端環境取得由原料業者所提供的特定資料,免去

重複輸入資料到各私有雲的困難,也能藉由商品條碼標

準,自動對應商品批次與電腦資料庫中的資訊,達到全

圖1、「食品雲」中對食品流向管理構想

※資料來源;行政院科技會報

面性的資訊管理。

條碼應用優化成本、材料管理Barcode Application to Optimize Cost and Material Managements

「借鏡歐洲經驗,歐盟的食品追溯強調在食品鏈

的所有階段,包括食品和飼料,在需要的時候,要可取

得批次資訊,他們在2009年就公告了良好追溯程序的Protocol,在條碼應用上制定了相當多應用標準,值得台灣學習。」(參考圖2)

「GS1國際條碼在國內流通業雖應用多年,不過,成為食品的資訊標準才只是開始。」現有中、小型食品

廠商在資訊概念上與自主管理上還尚欠成熟,「條碼做

為一個產品標示的媒介,卻在不同業者、不同階段,供

應商、批發商、流通商等業者,各自貼各自的標籤。」

「事實上,國內食品原料多自國外進口,在入關時

就該有GS1國際條碼與批號,國內業者應善用這些資訊納入後續流程管理;輔以電腦化記錄與分析,才能強化

自身在生產排程、成本管理以及原料最佳化,提升自已

的產業競爭力。」一旦食安事件風波再起,「當企業可

以確認問題的範圍時,就不會有全面性的恐慌。」

B2B的確實才確保B2C的品質Only Actual B2B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B2C

近期的智慧型手機普及與食安問題,業界也出現一

股產品加標QR Code,強調產品的安全性與可追蹤性。

Cover Story

條碼識別

封面故事

Page 3: 封面故事 建立台灣食品產業資訊標準 促企業B2B食品追溯再進化 · 許輔 博士 現任 ILSI Taiwan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 )副秘書長 國立台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教授

7Mar. 2014

圖2、「食品雲」期望分階段落實自主管理及追溯資訊電子化

圖3、「食品雲」的三大規畫重點

註1. ISO 22005:2007 飼料和食品鏈的可追溯性體系設計與實施的通用原則和基本要求。

註2. HACCP 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系統制度,確保食品在消費的生產、加工、製造、準備和食用等過程中的安全。

註釋

※資料來源:行政院科技會報

※資料來源:行政院科技會報

許輔博士提醒:「QR code是藉由一個二維條碼導引消費者到特定的網頁,取得被指定的資料。」這樣的

「透明化」、「資料提供」其實有一大隱憂,「因為

消費者要怎麼驗證?他又如何解讀網頁的內容?該食

品的上、下游資訊又如何串連?」這樣的B2C加值服務所能帶來的食品安全效益有限。(參考圖3)

「相較於美國現有的業者自我管理,台灣至少在

食品GMP加工這塊是強制要求第三方驗證。」「而ISO 22000(註1)、HACCP(註2)等國際化標準應用,

才能確保食品的必要資訊,在上游與下游的連結。」

「今天的食品廠所耗資建構的ERP系統,所以沒法直接嘉惠於下游的流向管理,就是因為缺乏一個這樣的共通

標準與跨企業的上傳平台。」許輔博士強調:「只有在

企業間B2B的食品追溯資訊能確實,不管是QR code或一維條碼所帶出的資料品質,才值得消費者信賴。」

封面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