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

 · 陈伯海 陈尚君 邵汉明 林 沄 罗志田 周光辉 柳海民 顾明远 党国英 韩东育 樊 纲 戴 逸 ...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ꎬ广东广州510275)

  • Upload
    others

  • View
    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管 /主办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 目  录2018 年第 12 期

    总第 282 期

    编  委(按姓氏笔画排列)

    于  沛  马  戎  马  克王  宁  王利明  王岳川王南湜  王家福  韦  森方克立  冯天瑜  刘信君刘跃进  孙正聿  李学勤李培林  李景林  李  强李德顺  杨  义  邴  正张文显  张世英  张立文张  军  张曙光  陈玉梅陈伯海  陈尚君  邵汉明林  沄  罗志田  周光辉柳海民  顾明远  党国英韩东育  樊  纲  戴  逸魏  杰  Jos de Mul (荷)David G Johnson (美)Andrew Eisenberg (美)

      民族走廊研究

    如何理解中国: 民族走廊研究的历史

    与现实意义 周大鸣  张  超 ( 1 )

    南方丝绸之路与苗疆走廊

    ———兼论中国西南的 “线性文化空间” 问题

    杨志强  安  芮 ( 9 )

    跨境民族走廊新视野: 口岸人类学初探

    邓玉函  秦红增  陈子华 ( 2 0 )

      孟子研究

    “浩然之气” 与孟子的人格修养论 杨海文 ( 2 8 )

    «日讲四书解义» 与清代孟学的兴盛 刘瑾辉 ( 3 8 )

      理论经济

    自由主义与主流经济学: 基于经济思想史的

    考察 杨春学 ( 4 7 )

    分享经济如何促进社会福利提升

    ———分工结构演进的超边际一般均衡分析 郑小碧 ( 5 8 )

      就业与分配研究

    贸易开放对城镇非正规就业的影响

    ———基于 CHNS 数据的倍差法分析 曾湘泉  杨  涛 ( 6 9 )

    中国省区间要素收入的整体同构化研究

    吴  凯  范从来 ( 7 9 )

      中国古代史

    明清前东亚封贡体系的演变实态 韩东育 ( 8 9 )

    唐前期一位京畿农人的人生史

    ———以大唐西市博物馆藏 «辅恒墓志» 为中心 徐  畅 ( 101)

  • “人牲” “人殉” 辨

    ———兼谈安阳后冈圆形葬坑的性质 杨  弃  朱彦民 ( 112)

      区域历史与文化

    唐代桂州地方神祠与祈雨空间研究

    ———以李商隐诗文集为中心 江田祥 ( 119)

    文化场域中的地方书写与地域诗派

    ———以南园五先生的岭南书写为例 陈恩维 ( 130)

      近现代文学研究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对视

    ———从精神指向的变化看近现代中国文学中的古今之争

    耿传明 ( 139)

    五四新文学文论传统的历史变迁 张  弓  张玉能 ( 148)

      词学研究

    论承龄词清雅幽邃的词境 孙艳红 ( 153)

    传统词谱学向现代词体学的转型

    ———林大椿及其 «词式» 考论 李飞跃 ( 159)

    稼轩风唱和与清初词风、 词学中心变迁 葛恒刚 ( 168)

      法学理论

    平衡法理论回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思考 贺  电 ( 177)

    大数据方法在法治评估中的应用: 理论前景及

    技术架构 杜维超  钱弘道 ( 191)

    论依法立法原则的实现 孙  波 ( 200)

    不真正不作为犯 “作为义务二元论” 再提倡

    ———兼论作为义务与等价性之关系 郝  川  詹惟凯 ( 206)

    本刊主页 www.shkxzx.cn电子邮箱

    主  编 zxzbcym@ vip.163.com副社长 7zxbj@ vip.163.com哲  学 1zxbj@ vip.163.com经  济 2zxbj@ vip.163.com历  史 3zxbj@ vip.163.com文  学 4zxbj@ vip.163.com社会学政治学

    5zxbj@ vip.163.com

    法  学教育学

    6zxbj@ vip.163.com

    技术编辑 zxbj12@vip.163.com编辑室电话 0431-84612431          0431-84610968编务室电话 0431-84638362编辑部传真 0431-84638345

    第 12 期目录

  • 非法占有目的: 值得反思的路径依赖

    王志远  齐一村 ( 218)

      教育学理论

    社会学视阈下教师课程权力的合法性审视

    李洪修  张晓娟 ( 229)

    全球化视阈下中国大学学术职业制度建构

    路向研究 常艳芳 ( 237)

      学术论丛

    “一带一路” 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

    挑战及对策 景跃军  李  涵 ( 246)

    试析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对中国东北妇女的控制

    刘怡君  高乐才 ( 251)

    古汉语 “书写记录” 类动词的发展演变

    闫斯文  武振玉 ( 256)

    鲍桑葵 “使情成体” 的对象化建构 郭福平  刘雅倩 ( 261)

    全媒体融合语境下的传播话语权辨析 王  源 ( 266)

    资本认缴制下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探究 孙青山 ( 271)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

    现代转换 牛凤燕 ( 276)

    英文摘要 ( 281)

    封面    孔子圣迹图删述六经 佚  名

    封二    学人

    彩页一  孟勤国著作系列

    彩页二  王辉宇绘画作品

    封三    我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暨王元骧教授从教 60 周年学术讨论会

    封四    雪地里的火车 [法国] 克劳德莫奈

        封面设计  尤  雷 技术编辑  王广瑞  马  颉

    编辑出版

        «社会科学战线» 杂志社    (长春市自由大路 5399 号)邮政编码 13003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22-1002 / C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0257-0246

    国内发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吉林报刊发行分公司

    国内邮发代号 12—28国外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外发行代号 BM11印    刷 长春新华印刷集团有限公司订    阅 全国各地邮局出版日期 2018 年 12 月 1 日定    价 35 00 元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

    国家规划办举报电话:010-63094651

  • ContentsVol 282ꎬNo 12ꎬ2018

    The Editorial Committeeof “Social Science Front”

    ( The Names are Arranged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Strokes of Chinese Charactersfor Surnames)

    Yu Pei        Ma RongMa Ke Wang NingWang Liming Wang YuechuanWang Nanshi Wang JiafuWei Sen Fang KeliFeng Tianyu Liu XinjunLiu Yuejin Sun ZhengyuLi Xueqin Li PeilinLi Jinglin Li QiangLi Deshun Yang YiBing Zheng Zhang WenxianZhang Shiying Zhang LiwenZhang Jun Zhang ShuguangChen Yumei Chen BohaiChen Shangjun Shao HanmingLin Yun Luo ZhitianZhou Guanghui Liu HaiminGu Mingyuan Dang GuoyingHan Dongyu Fan GangDai Yi Wei JieJos de Mul David G JohnsonAndrew Eisenberg

    An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of Ethnical Corridor Study in Better

    Understanding China Zhou Daming  Zhang Chao ( 1 )

    A Study of the Southern Silk Road and the Borderland

    Corridor of Miao Ethnical Group:

    with a Discussion of “Linear Cultural

    Space” in Southwest China in Southwest China

    Yang Zhiqiang  An Rui ( 9 )

    New Perspective on Cross-Boundary Ethnic Corridor:

    Trading Port Anthropology

    Deng Yuhan  Qin Hongzeng  Chen Zihua ( 20)

    “Hao Ran Zhi Qi” and Mencius̓ Idea on Personality

    Building Yang Haiwen ( 28)

    Daily Interpretations of the Four Books and the Rise of the

    Study of Mencius in Qing Liu Jinhui ( 38)

    Liberalism and Mainstream Economics: An Inquiry

    Based on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Yang Chunxue ( 47)

    On Sharing Economy̓ Improvements to Social Welfa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ra-marginal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of the Labor Division

    Structure̓ Evolution Zheng Xiaobi ( 58)

    The Impact of Opening of Trade on Urban Informal

    Employment: Difference-in-difference Analysis

    of CHNS Data Zeng Xiangquan  Yang Tao ( 69)

    Global Isomorphic Analysis of Factor Income between

    Chinese Provinces Wu Kai  Fan Conglai ( 79)

    An Exploration of the Reality of the East Asia Tributary

    System Development before the Ming-Qing Period

    Han Dongyu ( 89)

    A Life Portrait of A Farmer in the Capital Suburb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The Case of Fu Heng Epitaph

    in Tang West Market Museum Xu Chang (101)

  • Debating “Rensheng” and “Renxun”: Also on TheNature of Hougang Round Burial Pit of Anyang

    Yang Qi  Zhu Yanmin (112)Shrines and Rain Praying Space in Guizhouꎬ Tang Dynasty:

    The Case of Li Shangyin̓s Collection of Poems andLiterature Jiang Tianxiang (119)

    Local Literature and Regional Poetry School in CulturalSpace: The Case of Lingnan Literature by NayuanFive Gentlemen Chen Enwei (130)

    A Study on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Ancient and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he Change ofSpiritual Orientation Geng Chuanming (139)

    Historical Change of Literary Theory Tradition of May4th New Literature Zhang Gong  Zhang Yuneng (148)

    On the Elegance and Tranquility Quality of ChenglingPoem Sun Yanhong (153)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Study of Ci Format to ModernStudy of Ci Style: Lin Dachun and His Ci Shi

    Li Feiyue (159)Jiaxuan Style and the Change of Early Qing Ci Style and

    Studies Ge Henggang (168)New Ideas on the Balance Theory of Law̓s Response to

    the Change of Major Social Contradictions He Dian (177)Big Data̓s Application in Rule of Law Assessment:

    Theoretical Prospect and Technical StructureDu Weichao  Qian Hongdao (191)

    The Practice of Legislation Based on Law Principle Sun Bo (200)Re-advocating “Dualism of Act and Obligation” of

    Crime of Omiss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Actꎬ Obligation and Equivalency

    Hao Chuan  Zhan Weikai (206)Motives of Illegal Possession: Rethinking Path Dependence

    Wang Zhiyuan  Qi Yicun (218)Legitimacy of Teacher̓s Power in Class in Sociology

    Perspective Li Hongxiu  Zhang Xiaojuan (229)Development of Academic Career System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Chang Yanfang (237)

    Social Science FrontCN22-1002 / CISSN 0257-0246Publisher: Social Science FrontAddress: No 5399  Ziyou RoadꎬChangchunꎬ ChinaPostcode: 130033Foreign Standard: BM11Overseas Distributor:China International BookTrading Corporation(P.O.Box 399ꎬ Beijingꎬ China)Published: 1 / 12ꎬ 2018

  • 作者简介: 周大鸣ꎬ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ꎬ 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主任ꎬ 研究方向: 移民与城市化、 族群理论ꎻ张超ꎬ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副研究员ꎬ 研究方向: 文化人类学ꎮ

    ①  费孝通: «谈深入开展民族调查问题»ꎬ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2 年第 3 期ꎮ②  李绍明: «李绍明民族学文选»ꎬ 成都: 成都出版社ꎬ 1995 年ꎮ③  李星星: «再论民族走廊: 兼谈 “巫山—武陵走廊”»ꎬ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年第 2 期ꎮ

    如何理解中国:民族走廊研究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周大鸣  张  超

    (中山大学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ꎬ 广东 广州 510275)

        摘要: 走廊与边界是一体两面的成对概念ꎮ 将藏彝走廊、 西北走廊、 南岭走廊看成是中国传统的边缘模式ꎬ 民族走廊研究的意义将指向一个较为基础的问题: 如何理解中国ꎮ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ꎬ 以民族国家的确立为分界点ꎬ 分两个阶段展开ꎬ 第一阶段研究致力于以走廊为思考起点来建构中国ꎻ 第二阶段研究则是以走廊为出发点来理解中国ꎮ 两者分别对应了民族走廊研究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ꎬ 并进而由此形成了一种走廊研究的学术范式ꎮ

    关键词: 民族走廊ꎻ 西北走廊ꎻ 南岭走廊ꎻ 藏彝走廊ꎻ 走廊范式中图分类号: C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7-0246 (2018) 12-0001-08

    一、 走廊与边界: 民族走廊研究的理论起点

        最先提出走廊概念的学者是费孝通先生ꎬ 费先生提出了藏彝走廊、 西北走廊以及南岭走廊等概念ꎬ 并将其定义成 “历史形成的民族地区” ①ꎮ 费先生初次提出的 “走廊” 概念并没有作为一个民族学概念ꎬ 而正式提出 “民族走廊” 概念的学者是李绍明先生ꎮ 李绍明认为民族走廊指一定的民族或族群长期沿着一定的自然环境如河流或山脉向外迁徙或流动的路线ꎬ 在这条走廊中必然保留着该民族或族群众多的历史与文化的沉淀ꎮ② 李绍明先生的民族走廊概念与地理意义上的走廊概念直接挂钩ꎬ有一定的局限性ꎬ 这种局限性经过学者李星星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廓清ꎮ 李星星将民族走廊放在了农耕文明所产生权力的 “中心-边缘” 框架内进行思考ꎬ 认为民族走廊实际上是农耕文明形成中心后向外扩张所形成的边缘地带ꎬ ③ 笔者认为走廊是华夏文明 “中心” 向 “边缘” 联系的地带ꎬ 走廊与边界是一体两面的东西ꎮ 如果我们进一步扩大视野ꎬ 就会发现民族走廊的本质特征是 “边界” 性ꎮ

    走廊虽然是通道ꎬ 但是之所以会存在这些细小繁多的通道的原因是边界的存在ꎮ 所以笔者在思考民族走廊研究时ꎬ 将视野定的更为宏大ꎬ 许多边界的研究也将拉入到走廊研究的范围之内ꎮ 在笔者看来ꎬ 走廊与边疆 (边界) 永远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对应关系ꎮ 这种视角的扩大实际上有利于更好地把握走廊研究ꎬ 也更有利于将民族走廊看成是一种理论视角ꎬ 这也提醒我们一个基本的思考: 民族走廊地区内的研究不一定就是走廊研究范式ꎬ 而非专门针对走廊地区的研究也不一定不是走廊研究ꎮ 这种

  • 不依据研究地点而定义的走廊研究涉及的一个根本点是: 什么是走廊研究的范式? 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ꎬ 笔者将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总结ꎬ 将其放入本文的结尾部分进行讨论ꎮ

    这种从边界角度来理解中国的视角ꎬ 实际上与许倬云等学者提倡的 “大历史” 研究是相辅相成的ꎬ① 许氏等以中华民族为讨论的中心ꎬ 探讨其日益扩大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体系ꎮ 而本文则从边界的视角来审视中国大历史的过程ꎮ

    二、 在华夏边缘中寻找 “中国”: 民族走廊研究的历史意义

        1. 西北走廊与中国的北部边缘西北走廊应该是最先被提起的走廊ꎬ 它是我国丝绸之路经过的一个重要地段ꎮ 大体来说ꎬ 西北走

    廊的核心地带就是地理上所说的河西走廊ꎮ 西北走廊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它独特的地理位置ꎬ 西北走廊真正引起学界注意的是其作为华夏边缘对中华民族的形成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ꎮ 从历史上而言ꎬ 西北走廊是三个经济类型的交汇地带: 北方游牧经济、 中原农业经济与西北部的绿洲经济ꎮ 这三个相互沟通的经济类型地带实际上恰恰形成了中国的北部边缘ꎬ 而对这一北部边缘的研究是这三个走廊相关研究中成果最为丰硕的一个ꎬ 它实际上形成了学术上的一种 “边疆范式”ꎬ 这种范式研究的代表人物是拉铁摩尔与巴菲尔德ꎮ

    拉铁摩尔与巴菲尔德都致力于回答一个问题: 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的机制是什么ꎮ 二者对于这一问题的分析与传统的汉族社会本身的机制分析不同ꎬ 而是将目光转向了 “边缘”ꎬ 探讨 “中国与边疆各部及整个边疆在历史中的相互作用的方式是什么?②” 拉铁摩尔只是提出了这种边缘视角ꎬ 但是并未对其进行详细的理论解释ꎬ 巴菲尔德则详细探究了这一理论ꎮ

    在拉铁摩尔的研究中ꎬ 提出了 “贮存地” 这一概念ꎬ 并成为分析中原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关系的关键ꎮ 在拉铁摩尔看来ꎬ “贮存地” 是一条由两种经济方式接触而产生的 “边疆”ꎬ 只不过这一边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ꎬ 边疆就成了草原部落团结与分裂循环的一个因素ꎬ 也是中国朝代兴亡循环的一个因素ꎮ③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ꎬ “中国与草原之间的经济差异并没有形成政治上的隔绝ꎮ 虽然费了很大力气将长城造起来ꎬ 边疆却从来没有一条绝对的界线ꎮ 就地理、 经济、 政治等方面而言ꎬ 它是一个过渡地带ꎬ 广狭不一”④ꎮ 贮存地经济是一种农业与牧业兼有的混合型经济ꎬ 是两种经济文化形态保持关系的关键ꎮ 草原的游牧经济是起源于贮存地的ꎬ 作为一种较晚的经济形态ꎬ 游牧的前提是对动物的驯化ꎬ 而驯化动物需要很长的时间ꎬ 也需要以农业作为基础ꎮ⑤ 在拉铁摩尔看来ꎬ 游牧经济方式来源于 “汉边” 的贮存地ꎬ 因为没有强大的灌溉体系 (河流较小)ꎬ 使得过渡地带的混合经济部落必须依附于双方中的一方ꎮ⑥ 草原游牧民族是这样ꎬ 实际上ꎬ 从汉族文化最基础的起源来说ꎬ 也是一种混合型经济形态ꎮ 游牧与农耕只是后续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两个具有较大差异的经济文化类型ꎮ 也就是说ꎬ 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实际上都起源于这一中间混合型经济地带ꎬ 只是在后续的发展中ꎬ 由于经济形式不同导致的不同社会发展水平ꎬ 才逐渐被标识为华夷之别ꎮ 而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替与治乱交替ꎬ 恰恰可以从 “贮存地” 的边界地带进行解释ꎮ 而对这一机制进行更为精细解释的则是后来的研究者巴菲尔德ꎮ

    与传统的历史研究有所差别ꎬ 巴菲尔德 “力图通过将部落与国家发展的人类学模式运用到那些

    2 社会科学战线2018 年第 12 期民族走廊研究

    ①②③④⑤⑥

    许倬云: «万古江河: 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ꎬ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ꎬ 2017 年ꎮ拉铁摩尔: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ꎬ 唐晓峰译ꎬ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ꎬ 2005 年ꎬ 第 11 页ꎮ拉铁摩尔: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ꎬ 唐晓峰译ꎬ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ꎬ 2005 年ꎬ 第 427 页ꎮ拉铁摩尔: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ꎬ 唐晓峰译ꎬ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ꎬ 2005 年ꎬ 第 45 页ꎮ拉铁摩尔: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ꎬ 唐晓峰译ꎬ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ꎬ 2005 年ꎬ 第 208 页ꎮ拉铁摩尔: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ꎬ 唐晓峰译ꎬ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ꎬ 2005 年ꎬ 第 211 页ꎮ

  • 紧邻中原北部边界的部落民众当中ꎬ 以揭示内陆亚洲的某些历史概况”①ꎮ 正是这种人类学角度的研究ꎬ 使其对中国历史的解释有了更为精妙的模式ꎮ

    巴菲尔德使用了 “外部边界战略” 与 “内部边界战略”② 这一对概念ꎬ 前者指草原部落视中原王朝为异己ꎬ 而后者指草原部落视其内部各部落间存在边界ꎮ 由此可见ꎬ 巴菲尔德更多地采取了一种边缘的视角ꎬ 从边疆草原部落的发展来看中原ꎮ “内部边界战略” 要求首领保持其自治性ꎬ 并避免汉人的直接控制ꎮ 这种情况只有当统一的草原联盟瓦解时方有可能出现ꎬ 因为在草原联盟保持完整之时ꎬ 边界上没有其他国家政权生存的空间③ꎻ 而 “外部边界战略” 则指联合草原部落ꎬ 一致从中原王朝获得经济利益④ꎮ 两种 “边界战略” 在其本质上说明的是一种边界意识的游离ꎬ 或许可以这样解释ꎬ 正是这种 “边界战略” 的游移使中国北方边疆成为一种 “贮存地”ꎮ

    基于此ꎬ 巴菲尔德对于中国历史兴衰的解释更为详细ꎬ 在其解释体系中ꎬ 中国北方的边疆存在着三足鼎立的势力: 中原王朝、 北方游牧民族以及东北混合型民族ꎮ 正是这三者间的交互关系构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变动ꎮ 在三足关系中ꎬ 中原王朝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无疑是这三股势力中的主要两方ꎬ 但是这两者的关系模式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此消彼长ꎬ 而是一荣共荣ꎬ 一损俱损ꎮ 也就是说ꎬ 强大的中原王朝反而促进草原帝国的强大ꎬ 而弱小的中原王朝却导致草原帝国的解体ꎮ 这实际上与草原帝国的政治组织形态有关ꎬ 北方游牧部落是一种松散的部落联盟组织ꎮ 草原帝国大多不是为了成功地入主中原ꎬ 而是为了索取金钱ꎮ 强大的中原王朝促使这些部落结成一个统一体ꎬ 从而在与中央王朝的对抗中获得经济利益ꎮ 而巴菲尔德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三足中的另一足: 东北地区的民族ꎬ 巴菲尔德用北方游牧民族、 中原汉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这三者的关系来解释中国的朝代更替ꎮ 蒙古帝国与汉族的相生相灭关系ꎬ 东北民族在与两者的关系中变更着自己的政治模式ꎮ 在巴菲尔德看来ꎬ 由于东北民族多样的生态ꎬ 导致了其农、 牧、 渔兼有的经济模式ꎬ 而这有利于建成一个较为稳定的政治体制ꎬ 而历史证明ꎬ 东北少数民族恰恰是在草原帝国与中原王朝俱损的时候入主中原ꎬ 在中原建立政权ꎮ

    2. 藏彝走廊与华夏边缘让我们将目光从中国北部边疆与西北走廊转向藏彝走廊以及中国的西南边疆ꎬ 王明珂的相关研究

    为我们揭示了中国西部边界的真实图景ꎮ 总体而言ꎬ 历史上对羌族的认识是模糊的ꎬ 不同朝代对羌的认识是不同的ꎬ 羌是华夏族对西方异族的统称ꎬ 随着华夏边缘的西扩而不断向西迁移ꎮ 早在商代羌被认为是敌对的西方人群ꎬ 是 “非人” 的异族ꎬ 其地理位置大致在今河南西部、 山西南部与陕西东部一带ꎮ 到了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ꎬ 一部分羌人不断地被整合进周朝的主体民族之中ꎬ 而另一部分羌人则继续同西方的人群被称为 “戎狄”ꎬ 其边界范围大体在今宝鸡以西以北ꎮ 到了秦汉时期ꎬ 华夏的边缘继续向西推移ꎬ 范围大体在今陇西、 临洮一带ꎬ 而西方的异族被称为氐羌ꎮ 汉朝及其之后的朝代ꎬ羌一度向中国的西北方向迁移ꎬ 成为了天山南路的羌ꎮ⑤ 同时ꎬ 其向西南方向的迁移成了今天我们所说的羌族ꎮ 王明珂从华夏边缘的角度研究的羌族表面上说的是羌族的历史ꎬ 但本质上却是华夏民族的历史ꎮ

    之后ꎬ 随着羌族的边缘不断被推向西南地区ꎬ 其最终成为了一种夹在汉族与藏族之间缓冲地带的族群ꎬ 这就非常类似于拉铁摩尔的 “贮存地” 概念ꎮ 只不过ꎬ 王明珂对于这种中间状态的描述更多地采取了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ꎬ 从羌族主体的心理结构进行揭示ꎮ⑥ 心理层面的这种中间状态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处于岷江地带的羌族 “一截骂一截” 的民族认同模式ꎮ 这种认同模式大体就是ꎬ

    3如何理解中国: 民族走廊研究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①②③④⑤⑥

    巴菲尔德: «危险的边疆: 游牧帝国与中国»ꎬ 袁剑译ꎬ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ꎬ 2014 年ꎬ 第 1 页ꎮ巴菲尔德: «危险的边疆: 游牧帝国与中国»ꎬ 袁剑译ꎬ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ꎬ 2014 年ꎬ 第 79 页ꎮ巴菲尔德: «危险的边疆: 游牧帝国与中国»ꎬ 袁剑译ꎬ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ꎬ 2014 年ꎬ 第 79 页ꎮ巴菲尔德: «危险的边疆: 游牧帝国与中国»ꎬ 袁剑译ꎬ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ꎬ 2014 年ꎬ 第 306-307 页ꎮ王明珂: «羌在汉藏之间: 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ꎬ 北京: 中华书局ꎬ 2008 年ꎬ 第 146-147 页ꎮ这与王明珂在书中的论述方式刚好相反ꎬ 其先描述这种心理结构ꎬ 再描写羌族历史ꎮ

  • 处于岷江流域上游的人被认为是蛮子ꎬ 下游地带的人被认为是汉人ꎮ 也就是说ꎬ 如果从岷江流域的某一个点来考虑ꎬ 每一个村落的人群都有三种身份: 自称的尔玛、 上游人所称的汉人ꎬ 下游人所称的蛮子ꎮ

    羌族这种独特的认同模式是与华夏边缘的不断拓展有关的ꎬ 羌族是随着华夏边缘向西扩展过程中不断被称为 “蛮子” 的民族ꎬ 如果我们将历史中的这一过程变成一种线性叙事的话ꎬ 实际上也具有“一截骂一截” 的模式ꎮ 这种历史过程逐渐沉淀在羌族的历史记忆中ꎬ 成为一种作为心理基础的 “历史心性”ꎬ 这种不断创造边界的历史心性体现在王明珂所说的 “毒药猫” 之中ꎮ “毒药猫” 说的是羌族村寨内部创造异己的民俗模式ꎮ 这种民俗是与 “一截骂一截” 的模式相关的ꎬ 也就是说ꎬ 异己模式不断地从远及近扩展ꎬ 从最远的异己一直延续到最近的异己ꎬ 村寨中的这种异己成员被转化成了人们传说中的 “毒药猫”ꎮ 一个村寨内部的 “毒药猫” 常常被赋予社区中的女性身上ꎬ 按照王明珂自己的说法: “人们常将女性异类化、 带罪化或污化ꎬ 以表达对一层层外在世界的敌意与恐慌ꎮ”① 制造内部 “毒药猫”ꎬ 一方面避免了村寨中的所有女性都被看成是危险的ꎬ 另一方面强化了对 “异己” 的排斥性ꎬ 这种对社区内部某些危险个体的排斥也有利于社区的团结与稳定ꎮ 其实ꎬ 华夏民族不断制造西方异己的行动其实也是为了凝聚认同力量ꎬ 这类似于拉铁摩尔对北方长城修建作用的认识ꎬ 修建长城不仅是为了对抗外族ꎬ 而是巩固新的封建制度②ꎬ 创造统一的象征ꎮ

    3. 南岭走廊与岭南社会整合华南是传统历史上中国的南部边界地带ꎮ 在中原与华南之间东西横亘的山岭ꎬ 由五座主要的山峰

    组成ꎬ 所以被称为 “五岭”ꎮ “五岭” 形成了一条自然边界ꎬ 在这些山岭之间存在着一些通道ꎬ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南岭走廊ꎮ 南岭走廊沟通了中原与岭南的文化ꎬ 如果说ꎬ 华夏民族起源于黄河中上游ꎬ并在不断向南扩展的过程中成功地与长江流域整合ꎬ 那么ꎬ 南岭走廊正是华夏民族向南迁徙过程中所要经过的一些重要通道ꎮ 走廊与边界永远是一体两面的东西ꎬ 作为边界的南岭实际上也曾经是一条华夏边缘ꎮ 根据马立博的研究ꎬ 直至宋代ꎬ 汉族一直都无法深入岭南腹地ꎬ 北部山区如韶关才是汉族的经济文化中心ꎮ③ 只不过ꎬ 由于岭南的生态环境比北部草原更适宜农业生产ꎬ 所以在宋代之后ꎬ 岭南的广大地域被改造成适宜农业生产的经济体系ꎬ 被整合成了华夏民族的一部分ꎬ 作为华夏边缘的南岭也失去了边疆特征ꎮ 对于这一过程ꎬ 马立博从环境史的角度进行了卓越的研究ꎮ④ 至此ꎬ 我们可以比较中国的南部边疆与北部、 西部边疆的不同ꎮ 作为南部边疆的南岭所阻隔的地域并不像北部边疆与西部边疆那样差别巨大ꎮ 在北方ꎬ 华夏边缘以北是区别于农业经济的草原ꎬ 华夏的边缘很难越过 “贮存地” 而向草原内陆扩展ꎬ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西部边缘ꎬ 青藏高原的险峻地形也足以阻挡边缘的进一步扩张ꎬ 而中国的南部边缘却并不如此ꎬ 南岭以南的岭南地区ꎬ 实际上具有改造成农业土地的潜力ꎬ 许多入海口的淤积地带被改造成了沙田ꎬ⑤ 并发展了汉族传统的农业模式ꎮ 这种不同也就决定了中国南部边缘应该具有不同于北部、 西部边疆的独特特征ꎬ 这种独特特征被华南学派注意到ꎬ 从而成为了一个很有影响力的研究领域ꎮ

    在笔者看来ꎬ 整个华南学派的研究路径就是在寻找地方社会如何实现与中央王朝的一体性ꎮ 华南学派用一个地区甚至一个社区来反映整体性的国家历史ꎬ⑥ 研究基层社会如何践行国家理念ꎮ 如果从民族走廊与边界的角度来思考华南学派采用的这种研究路径ꎬ 正是因为华夏南部边缘扩张的独特性决

    4 社会科学战线2018 年第 12 期民族走廊研究

    ①②③④⑤

    王明珂: «羌在汉藏之间: 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ꎬ 北京: 中华书局ꎬ 2008 年ꎬ 第 89 页ꎮ拉铁摩尔: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ꎬ 唐晓峰译ꎬ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ꎬ 2005 年ꎬ 第 282 页ꎮ马立博: «虎、 米、 丝、 泥: 帝制晚期华南的环境与经济»ꎬ 王玉茹等译ꎬ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ꎬ 2011 年ꎮ马立博: «虎、 米、 丝、 泥: 帝制晚期华南的环境与经济»ꎬ 王玉茹等译ꎬ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ꎬ 2011 年ꎮ有关这方面的研究ꎬ 可参考刘志伟: «地域空间中的国家秩序: 珠江三角洲 “沙田-民田” 格局的形成»ꎬ «清史研究» 1999

    年第 2 期ꎮ刘志伟: «在历史中寻找中国»ꎬ 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ꎬ 2016 年ꎬ 第 129 页ꎮ

  • 定的ꎮ 正如拉铁摩尔所说的ꎬ 中原文化在向南的扩展中ꎬ 并没有形成如北方游牧民族那样的生态壁垒ꎬ 中国南方很容易适应中原的农业耕种模式ꎬ 中原汉族在南方的生态环境中生存了下来ꎮ① 也就是说ꎬ 中国南方很容易被整合进中原汉族的文化体系ꎬ 所以地方社会的整合成为了华南学派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ꎮ 华南学派致力于研究中国社会的一体性ꎬ 这种研究又特别重视实地式的历史ꎮ 南部边缘族群与华夏民族的整合不仅仅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ꎬ 还是一种现实性的存在ꎬ 并作为一种 “心智结构”继续存在于当下的地方文化中ꎮ

    4. 理解整合的中国笔者将走廊与边缘看成是一体两面的东西ꎬ 从而在对民族走廊历史意义的考察中分别将西北走

    廊、 藏彝走廊、 南岭走廊与中国的北部边界、 西部边界以及南部边界统合起来进行大视野的思考ꎮ 这些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在理解中国ꎬ 理解一种整合的中国图式ꎮ

    具体而言ꎬ 在中国北方ꎬ 这种整合是一种边界的往复 “扩缩”ꎬ 与边界 “扩缩” 相关的是处于边界 “贮存地” 的民族有时被整合进华夏民族ꎬ 有时被推向北方游牧民族ꎬ 这种 “扩缩” 的一个主要作用是巩固了华夏民族的认同边界ꎮ 拉铁摩尔与巴菲尔德研究的中国北部边界仍旧是一种类似边疆的形式ꎬ 而王明珂则走得更远ꎬ 王明珂不仅关注西部边疆ꎬ 还将这种边疆进一步心理学化ꎬ 探讨的是一种心理边界的 “扩缩” 过程ꎮ 对于华夏的南部边疆ꎬ 或许可以如此考虑ꎬ 前两者描述的都是华夏民族在向外扩张过程中所产生的边界的确认过程ꎬ 这种边界的确认实际上就是华夏民族与华夏族群边缘的创建过程ꎮ 而华南学派的研究则是内向性的ꎬ 他们研究的独特性决定了理论视角的不同ꎬ 华南学派研究的不是华夏民族外扩过程中的边界确立过程ꎬ 而是边界溶解过程ꎬ 即华夏民族外扩过程中各族群的整合过程ꎮ

    三、 以走廊为基点理解中国: 走廊研究的现实意义

        随着现代化与工业化的发展ꎬ 上述历史意义探讨中的华夏边缘正在逐步消失ꎬ 山川阻隔与道路障碍都随着现代技术的革新早已不成问题ꎬ 历史上形成的传统边界正在被一种民族国家式的有形边界所取代ꎬ 华夏民族与少数民族也被相应地改造成了多民族共存的国家ꎮ 在这一新时代ꎬ 我们倡导的走廊研究又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1. 从中国到世界: 民族走廊与开放的中国历史中动态的华夏民族与华夏族群边缘情形已经被现代国家背景下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格局所

    取代ꎬ 那种兼具模糊性与机动性的边界形式亦被民族国家的国界所取代ꎬ 作为民族国家的中国如何发展是我们在新时代需要回答的问题ꎮ 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ꎬ 民族走廊能够为我们提供思考视角ꎮ

    历史上的民族走廊是一种向心性过程ꎬ 即中国是怎样构成的ꎬ 不管是边界的扩展还是内部的整合ꎬ 都是在描述这一过程ꎮ 在笔者看来ꎬ 现时期的走廊研究具有一种更大的区域性视角ꎮ 从这种角度来说ꎬ 民族走廊所沟通起来的是一种更为广大的区域ꎬ 这一广大区域能够为理解中国提供新的视阈ꎮ

    如果我们以三大走廊为起点ꎬ 将目光聚焦到三大走廊所沟通的外部区域ꎬ 这或许能够勾勒出一个“互联互通” 的亚洲体系ꎬ 这大体上涵盖了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 “一带一路” 区域ꎮ 习近平总书记将 “一带一路” 比喻成 “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②ꎬ 而亚洲的互联互通则是 “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③ꎮ 我们所说的民族走廊就是这些 “血脉经络” 的表现之一ꎮ 这种互联互通在历史上也许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ꎬ 华夏边缘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生态与交通的影响ꎬ 其极限基本上就是几大走廊勾勒

    5如何理解中国: 民族走廊研究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①②③

    拉铁摩尔: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ꎬ 唐晓峰译ꎬ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ꎬ 2005 年ꎬ 第 228 页ꎮ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 2 卷ꎬ 北京: 外文出版社ꎬ 2017 年ꎬ 第 497 页ꎮ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 2 卷ꎬ 北京: 外文出版社ꎬ 2017 年ꎬ 第 497 页ꎮ

  • 的中央之国 (南岭走廊的情况较为特殊)ꎮ 在当代ꎬ 我们之所以能够如此谈论这种互联互通ꎬ 是因为山川阻隔与道路壁垒正在被社会发展所克服ꎮ 就亚洲的互联互通而言ꎬ 西北民族走廊沟通了亚洲内陆的中亚地区ꎬ 藏彝走廊使中国与南亚相沟通ꎬ 而南岭走廊连接了中国的海路与陆路ꎮ 当然ꎬ 这里所说的沟通并不是指民族走廊依然发挥历史上的沟通作用ꎬ 因为民族国家形成之后ꎬ “走廊-边界” 已经被明确的国界线所取代ꎬ 我们所要强调的是ꎬ 以走廊的视角来看中国ꎬ 呈现了一种中国的开放性特征ꎮ 民族走廊所沟通的几个地区ꎬ 也是中国 “一带一路” 倡议所涵盖的区域ꎬ 民族走廊研究表明ꎬ这几个区域在历史上存在着诸多的联系和交流ꎬ 各 “文明在开放中发展ꎬ 民族在融合中共存”①ꎮ

    从走廊视角思考 “一带一路” 倡议ꎬ 提醒我们应该注重一个关键性因素: 道路ꎮ 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ꎬ “一带一路” 应该 “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ꎬ 实现亚洲互联互通的早期收获”②ꎮ 正如走廊是一种形式的道路ꎬ 道路在中国的超越性构建中应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ꎮ 这是因为ꎬ 生态与道路是历史上华夏边缘扩展的限制性因素ꎬ 在现代社会ꎬ 生态壁垒已不是障碍ꎬ 因为工业化与现代化并不十分在意生态环境的差异ꎬ 如果不考虑环境承载力的话ꎬ 草原与农田都可以成为工业发展的基地ꎮ 而决定工业发展的往往是道路ꎬ 大量的工业原材料与工业品的运输都需要道路的承载ꎮ 正是这种原因ꎬ最近 “路学研究” 开始成为一种热门领域ꎮ 所以ꎬ 从走廊的视角看 “路学” 研究的意义ꎬ 是一种构建超越性中国的基础条件ꎮ

    2. 从一体多元到多元一体: 民族走廊与新时代中国的一体性构建历史上的几大走廊曾经作为华夏边缘ꎬ 见证了两个过程ꎬ 一是少数民族被构建的过程ꎬ 一是华夏

    民族被构建的过程ꎮ 而我们所说的华夏民族在向边缘扩展过程中整合了许多不同的文化因素ꎬ 这些文化因素虽然不同但最终融为了一体ꎮ 走廊研究的历史意义的一个关键点就是: 历史上的中国一体性在前ꎬ 多元性在后ꎮ 正如拉铁摩尔所说ꎬ 实际上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起源同在一个上古时期ꎬ 只是因各地的自然资源的不同ꎬ 在文化表现上存在若干差异ꎮ③ 也就是说中华民族各民族本来就是一体的ꎬ 多元是一种后续的发展ꎮ 但是民族国家形成之后ꎬ 一体与多元的逻辑却被颠倒过来了ꎬ 多元在先ꎬ 一体在后ꎮ 实际上ꎬ 这种逻辑仍然与现代国家的有形边界有关ꎮ 现代民族国家的前提条件是明确的国界线ꎬ之后才产生我们常说的领土完整与国家主权ꎮ 在用政治权力划定国家边界的过程中ꎬ 许多多元性被纳入民族国家框架之内ꎬ 但结果就是需要进一步整合这种多元性ꎬ 使其成为一体ꎮ

    先一体再多元ꎬ 还是先多元再一体ꎬ 二者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ꎬ 这是一种历史发展的自然转换ꎮ在现阶段民族国家框架内的多元一体逻辑下ꎬ 我们应该更多地注重一体性的构建ꎬ 因为多元是与民族国家同时产生的ꎬ 尤其是在经历了尊重多元的民族识别工作之后ꎮ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提出无疑是一种在民族国家框架下构建一体性的努力ꎮ 对于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方式ꎬ 我们能够在对民族走廊的研究中获得启示ꎮ 民族走廊地区是一种族群多样性的地区ꎬ 在历史上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丰富的整合经验ꎬ 比如瑶族与彝族之中ꎬ 存在着各自的家园想象与区域社会整合方式ꎮ

    彝族的传统经典 «指路经» 中ꎬ 蕴含着一种彝族自己的对于祖先家园的想象ꎬ 与此相关的是记载了一种重返祖居地的路线图ꎬ 由于彝族分布于较为广泛的藏彝走廊多山地区ꎬ 地形隔离明显ꎬ 如何在这种地貌之下使彝族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民族ꎬ «指路经»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ꎮ 每一个家支的彝族经过不同的具体路线ꎬ 都能返回祖先居住的地方ꎬ 即今云南昭通地区ꎮ 实际上ꎬ «指路经» 中的路线是各彝族家支的反向迁徙路线ꎬ 对于这些路线的叙述中又穿插了诸多有关彝族的历史记忆内容ꎬ 所有这些使分散的彝族整合成了 “一体”ꎮ 同样的整合方式在南岭走廊中的瑶族也存在ꎬ 千家峒想象已经成了整合山地瑶族的一种方式ꎮ 实际上ꎬ 我们能够从民族走廊地区存在的这种家园想象中提炼出一些文

    6 社会科学战线2018 年第 12 期民族走廊研究

    ①②③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 2 卷ꎬ 北京: 外文出版社ꎬ 2017 年ꎬ 第 507 页ꎮ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 2 卷ꎬ 北京: 外文出版社ꎬ 2017 年ꎬ 第 498 页ꎮ拉铁摩尔: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ꎬ 唐晓峰译ꎬ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ꎬ 2005 年ꎬ 第 407 页ꎮ

  • 化要素ꎬ 使之成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ꎮ3. 从有形边界到无形边界: 民族走廊与 “世界” 理念以三大走廊及其边界为基点ꎬ 实际上存在两种形式的 “中国”ꎬ 前者是华夏民族自我整合式的自

    主扩展的中国ꎬ 后者是作为具有明确边界的民族国家的中国ꎮ 在华夏边缘的研究中ꎬ 另一个方面也同样需要关注: 思想史视野下的中国 “天下” 观念ꎮ 作为传统中国治理理念的天下观念实际上是与华夏民族整合的中国相辅相成的ꎮ 既可以认为农业生产方式在边界的扩展局限所造成的不确定性与边界模糊性中产生了传统的不以国界为基础的天下观念ꎬ 也可以认为ꎬ 传统天下观念造成了历史上华夏边缘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ꎮ 而这种不确定性使天下观念不仅仅成为一种华夏民族的治理理念ꎬ 实际上也是一种中国沟通世界的理念ꎬ 朝觐制度实际上就是作为一种世界体系的治理秩序而存在的ꎮ 这种无边界式的世界理念还能不能适用于对现代民族国家体制下的世界新秩序的治理? 赵汀阳从政治哲学角度探讨了中国的天下体系理论能够作为一种治理世界的理念ꎬ “是任何可能的世界制度的形而上学”①ꎬ这有别于西方以民族国家为起点的治理理念ꎮ 西方的民族国家理念 “只有国家ꎬ 没有世界”ꎬ 而天下体系正好弥补了 “世界” 在世界体系中的缺席ꎮ 我们或许可以这样理解赵汀阳的天下体系理论ꎬ 其根本点是在用无形边界的理念突破有形边界的壁垒ꎮ 而民族走廊视角为我们呈现的就是一种无形边界的智慧ꎮ 对于无形边界或者说边界的弹性问题ꎬ 魏乐博提出边界模糊性理论ꎬ 探讨了边界模糊性的重要机制与意义ꎮ 魏乐博将理想的边界理解成一种细胞壁结构ꎬ 认为这种边界形式有利于多样性的存在ꎮ②

    从走廊-边界的角度看天下观ꎬ 天下观所说的基本模式可以如此概括: 有一个中心ꎬ 但是却没有明确的边界ꎮ 如果将这种模式应用于世界体系ꎬ 将其代入每一个民族国家之中ꎬ 则会产生一种世界图景ꎬ 多个向外辐射的中心点ꎬ 而每个中心辐射波纹交织在一起ꎬ 就会形成一张网状结构ꎮ 越多的辐射波相交织ꎬ 网孔就会越密小ꎬ 而这种交织的一个结果就是中心点本身的消失ꎬ 而这些中心点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有形边界的民族国家想象ꎮ 笔者将这种机制看成是一种用无形边界克服有形边界的内在逻辑图式ꎮ 这一世界图景是一个 “坚持交流互鉴ꎬ 开放包容的世界”③ꎬ 在这一网络体系中ꎬ 每个国家都与其他国家互联ꎬ 世界被联结成一个共同体ꎬ 在这一共同体中ꎬ 每个国家需要共同发展ꎬ 正如习总书记在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所论述的 “大家一起的发展才是真发展”④ꎮ 在这一网络体系中ꎬ 存在着不同的文化体系ꎬ 对此ꎬ 要求各国 “尊重各种文明ꎬ 平等相待ꎬ 互学互鉴ꎬ 兼容并蓄”⑤ꎮ

    四、 结语: 走廊何以成为一种研究范式

        现在是回答一个最为基本的问题的时候了ꎬ 判断是否为 “走廊研究” 的标准是什么ꎬ 而这一问题向更为基本性的层次去思考的话ꎬ 则是走廊研究的基本范式是什么ꎮ 而上述对民族走廊历史与现实意义的研究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ꎮ

    我们所说的走廊研究范式指的是由几大走廊所标示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的一种 “波状” 模式ꎬ是一种从中心不断向外扩展的动态图式ꎮ 作为一种研究范式ꎬ 不仅仅能够应用于其所产生的某一学术领域ꎬ 更深远的作用是能突破这一领域ꎬ 从而成为一种有力的解释普遍性的工具ꎮ 如果走廊能够成为一种范式的话ꎬ 就应该具有这种特征ꎮ

    7如何理解中国: 民族走廊研究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①②

    ③④⑤

    赵汀阳: «天下体系: 世界制度哲学导论»ꎬ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ꎬ 2011 年ꎬ 第 26 页ꎮAdam B Seligman & Robert P Wellerꎬ Rethinking Pluralism : Ritualꎬ Experienceꎬ and Ambiguityꎬ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ꎬ 2012.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 2 卷ꎬ 北京外文出版社ꎬ 2017 年ꎬ 第 545 页ꎮ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 2 卷ꎬ 北京外文出版社ꎬ 2017 年ꎬ 第 525 页ꎮ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 2 卷ꎬ 北京外文出版社ꎬ 2017 年ꎬ 第 525 页ꎮ

  • 从 “波状” 模式所产生的民族走廊与边界领域来说ꎬ 走廊研究是传统意义上的几大走廊所构筑的华夏边缘的研究以及对华夏边缘动态性、 沟通性的研究ꎮ 在理解中国的过程中ꎬ 表面上看是华夏民族不断地扩展边界从而加强华夏民族认同的过程ꎬ 但实际上ꎬ 这一过程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华夏民族扩张与认同ꎬ 而是不断将华夏边缘族群融合进华夏民族的过程ꎬ 正如拉铁摩尔与巴菲尔德所说明的ꎬ 中国的北部边界是一种 “贮存地”ꎬ 并不是一条隔绝的边疆ꎬ 即使修建了一条明晰的长城ꎬ 但是最主要的目的却不是为了隔离长城之外的游牧民族ꎬ 而是为了 “稳定中国内部被征服的地区ꎬ 并建立新的社会秩序”①ꎮ 历史上中国北部边疆的这一特征ꎬ 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融合性ꎬ 这种融合保证了中华民族的一体ꎮ

    就范式的超越性而言ꎬ 在最为基本的层次ꎬ 走廊研究可以作为一种思维结构ꎬ 而中国较为基本的几个文化内核便可以以此进行连贯的理解ꎮ 比如ꎬ 迪斯科拉所说的中国基本的类比思维模式ꎬ② 就可以从走廊范式中进行解答ꎮ 因为ꎬ 类比思维之所以能够容易地在各种事物之间建立联系ꎬ 主要原因就是 “波状” 模式ꎬ 由于 “波状” 模式的边界并不清晰ꎬ 并不断外展ꎬ 这就为联系的建立模式创造了基础性条件ꎮ 而这也是与类比思维相对的逻辑思维需要一种清晰分类体系的原因所在ꎮ 按照这种思维路径ꎬ 我们同样可以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小宇宙与大宇宙模式ꎬ 乃至费孝通所提出的中国人伦社会亦可以做相关的解释ꎮ

    中国正在迈入新时代ꎬ 民族走廊研究也正走进它的新时代ꎬ 这种新时代的主要特征是站在民族走廊上来突破民族走廊ꎬ 通过对走廊研究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的考察而提出的走廊研究范式在笔者看来是这些突破中最有价值的方面ꎬ 并期冀这种突破能够为新时代的学术研究贡献力量ꎮ

    责任编辑: 张利明

    8 社会科学战线2018 年第 12 期民族走廊研究

    ①②

    拉铁摩尔: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ꎬ 唐晓峰译ꎬ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ꎬ 2005 年ꎬ 第 282 页ꎮPhilippe Descolaꎬ Beyond Nature and Cultureꎬ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ꎬ 2013.

  • 作者简介: 杨志强ꎬ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教授ꎬ 研究方向: 民族学与人类学ꎻ 安芮ꎬ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民族学学院博士生ꎬ专业方向: 民族学ꎮ

    ①  屈小玲: «中国西南与境外古道: 南方丝绸之路及其研究述略»ꎬ «西北民族研究» 2011 年第 1 期ꎮ

    南方丝绸之路与苗疆走廊

    ———兼论中国西南的 “线性文化空间” 问题

    杨志强1  安  芮2

    (1 贵州大学 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ꎬ 贵州 贵阳 550025ꎻ 2 中山大学 社会学与民族学学院ꎬ 广东 广州 510275)

    摘要: 在中国西南山地ꎬ 受复杂地理条件的影响ꎬ 自古以来ꎬ 勾连内外连接不同区域的交通线对国家、区域及民族社会带来了持久、 广泛而深刻的影响ꎮ 此前ꎬ 有关西南地区古代交通的研究ꎬ 大多局限在行政区划框架内ꎬ 关注的是处在中外交接或边缘地带的 “商道” 研究ꎬ 对元明清时期云贵高原中心区域的 “官道” 的作用及影响ꎬ 以及政治、 经济的 “国家化” 整合过程与 “文化走廊” 的关系、 文化空间的整体性等重要问题未予以充分的关注ꎮ 文章以南方丝绸之路和苗疆走廊为中心ꎬ 初步梳理 “商道” 和 “官道” 的不同性质和影响ꎬ 并首次提出 “线性文化空间” 概念ꎬ 旨在强调以交通线为中心勾连的ꎬ 跨越行政区划的经济、 政治和文化的整体性关联ꎮ

    关键词: 南方丝绸之路ꎻ 苗疆走廊ꎻ 线性文化空间ꎻ 西南边疆ꎻ 古代交通中图分类号: C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7-0246 (2018) 12-0009-11

    一、 南方丝绸之路研究的回顾与讨论

        自 1980 年代后期ꎬ 以云南、 四川两省学者为主提出的 “南方丝绸之路” (亦称西南丝绸之路)引起了全国学界乃至社会的广泛关注ꎮ 所谓南方丝绸之路ꎬ 是指历史上中国与东南亚、 南亚缅甸、 印度诸国的一条古代贸易线路ꎬ 大约以今四川成都为起点ꎬ 南下经云贵高原后出缅甸ꎮ 在中国境内ꎬ 南方丝绸之路被分成两条主要线路: 一是西路的 “旄牛道” (汉称 “灵关道”、 唐称 “清溪关道” )ꎮ此道从成都出发ꎬ 至邛崃后转而向南ꎬ 沿横断山脉经名山、 雅安、 越西、 西昌、 会理、 攀枝花等地至云南永仁ꎬ 然后从大理、 保山、 腾冲出境至缅甸、 印度等地ꎻ 二是东路的 “五尺道” (唐称 “石门道” 等)ꎬ 走向为自成都沿岷江经乐山、 宜宾ꎬ 然后沿五尺道经大关、 威宁、 昭通至曲靖、 昆明ꎬ 复经楚雄至大理ꎬ 西线与东线两道在大理汇为一途ꎬ 复南下至保山—腾冲—缅甸密支那 (或从保山南下瑞丽进入缅甸八莫)ꎬ 再西行经印度东北阿萨姆至恒河平原ꎬ 经巴基斯坦、 阿富汗至中亚和西亚ꎬ此即历史上的 “蜀身毒道” ①ꎮ 从地理空间上看ꎬ 学术界一般是把其范围限定在以成都为起点向南延伸的川滇两地ꎬ 也包括接壤的贵州部分区域ꎻ 其后有学者认为应将元代以后开辟的 “官道” 也纳入其中ꎬ 范围进而向东扩展到贵州东部等地ꎬ 有关于此ꎬ 将在下文具体讨论ꎮ

    自南方丝绸之路概念产生以后ꎬ 对其历史渊源、 线路走向和涉及的地域空间等问题ꎬ 学者们都进行了大量的文献梳理和实地调查等工作ꎮ 在溯源问题上ꎬ 西汉张骞在出使西域的过程中ꎬ 曾在大夏看

  • 到蜀地出产的 “蜀布、 邛竹杖”ꎬ 由此推测存在一条从蜀地通往身毒至中亚的通道ꎻ 这条初见于 «史记» 的记载是印证这条古商道早已存在ꎬ 几乎论者必引的一段著名的文献资料ꎮ 其后ꎬ «蛮书»«新唐书地理志» 及 «华阳国志» 等文献对这条古商道的走向及所经地区、 里程等也有若干记述ꎮ① 此外ꎬ 在时期溯源上ꎬ 一般认为此路在汉代以前就已存在ꎬ 一些学者据印度古文献记载ꎬ 将其追溯至公元前 4 世纪前甚至更早时期②ꎮ 就南方丝绸之路的性质、 作用和影响等问题ꎬ 学者们看法比较一致ꎬ多认为这是一条自古以来连接中国西南与东南亚、 南亚诸国商贸关系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商道ꎬ 相关研究也多侧重在经贸、 文化和族群关系等方面ꎮ 从经贸关系上看ꎬ 因蜀地历史上所产的丝织品久负盛名ꎬ 一些学者据古代印度文献中就有关于中国丝绸传入之记载ꎬ 判断至迟在公元 4 世纪以前ꎬ 蜀地的蜀布及丝绸产品可能就已通过这条古商道向外流通至古印度乃至更远的地区ꎻ③ 由蜀地向东南亚及南亚输出的主要有铁器、 漆器、 蜀布、 邛竹杖等商品ꎻ 输入则是作为货币使用的海贝、 金银等贵金属以及琉璃、 翡翠、 光珠、 蚌珠等各种珍宝ꎮ 文化研究方面ꎬ 在南方丝绸之路提出之初ꎬ 童恩正先生就关注到由这条古商道连带起来的中国西南至东南亚的这一广阔区域中由粟米种植、 岩葬、 石棺葬、 船棺葬等呈现的文化相似性问题ꎻ④ 进而随着各地陆续出土的文物ꎬ 尤其是 1980 年代后半期在云南石寨山遗址和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发掘出大量海贝与青铜器ꎬ 学者们开始关注南方丝绸之路上的 “贝币”流通形成的区域性经济和文化关系ꎬ 对贝币的流通区域及变迁、 青铜文化的传播及影响、 南传佛教进入线路等问题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ꎻ 此外南方丝绸之路与西南地区民族 /族群流动与迁徙、 文化交融与变迁等等也是学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ꎮ⑤ 2013 年秋ꎬ 自中国提出 “一带一路” 倡议后ꎬ 南方丝绸之路又引起广泛关注ꎬ 相关论述不少ꎬ 但在基础研究方面并未有大的突破ꎮ

    总之ꎬ 自南方丝绸之路概念提出后ꎬ 在学者们的共同推动下ꎬ 取得不少成绩ꎮ 同时川滇两省的政府部门也十分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ꎬ 媒体积极进行宣传ꎬ 使南方丝绸之路就成为家喻户晓的社会关注热点ꎮ 然综合此前的相关研究ꎬ 尚有若干不足或有待辩证的误区ꎮ

    一是由于时间跨度大而文献资料又相对匮乏ꎬ 因此要想弄清楚这条古商道的历时性状况实为至难之举ꎮ 此前相关的历史溯源研究ꎬ 从内容上看大多集中在唐宋时期以前ꎬ 涉及区域主要是以成都为起点的ꎬ 由 “灵关道” 和 “五尺道” 勾连的川滇两地ꎬ 也部分涉及蜀地与古代越南 (交趾) 间的通商线路等问题ꎻ 对国外段线路除引用部分外文资料和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外ꎬ 尚无明显的进展ꎮ 对此川滇两地的学者们除致力于资料的搜集整理外ꎬ 还多次组织力量展开实地调查ꎬ 算是摸清了南方丝绸之路国内段沿线的一些基本情况ꎬ 还发现了不少遗存的古迹ꎮ 但总体上看ꎬ 自南方丝绸之路提出后ꎬ 由于这条古商道长期以来处在中原国家的视野之外ꎬ 留下的文献记载很有限ꎬ 所以学术界虽然大多肯定了这条通道的存在ꎬ 但真实状况依然被淹没在时间的重重迷雾中ꎬ 也有部分学者对南方丝绸之路的存在一直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ꎮ⑥

    二是在研究视野上因为文献匮乏ꎬ 所以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南方丝绸之路研究的深入和拓展ꎮ 此前学界对中国西南与中原王朝的关系ꎬ 包括南诏、 大理政权时期云南的对外关系及文化交流等不乏论

    01 社会科学战线2018 年第 12 期民族走廊研究

    ④⑤⑥

    参见伍加仑、 江玉祥主编: «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ꎬ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ꎬ 1990 年ꎻ 江玉祥主编: «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 第 2 辑ꎬ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ꎬ 1995 年ꎻ 段渝主编: «南方丝绸之路研究论集»ꎬ 成都: 四川出版集团、 巴蜀书社ꎬ 2008 年ꎮ

    参见陈茜: «川滇缅印古道初考»ꎬ «中国社会科学» 1981 年第 1 期ꎻ 江玉祥: «古代中国西南丝绸之路»ꎬ 载江玉祥主编:«西南丝绸之路研究» 第 2 辑ꎬ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ꎬ 1995 年ꎬ 第 42-63 页ꎮ

    童恩正: «试谈古代四川与东南亚文明的关系»、 罗二虎: «汉晋时期的中国 “西南丝绸之路” »ꎬ 载段渝主编: «南方丝绸之路研究论集»ꎬ 成都: 四川出版集团、 巴蜀书社ꎬ 2008 年ꎬ 第 46-66 页ꎮ

    童恩正: «试谈古代四川与东南亚文明的关系»ꎬ «文物» 1983 年第 9 期ꎮ袁晓文等编: «西南民族与南方丝绸之路»ꎬ 北京: 民族出版社ꎬ 2017 年ꎮ王友群: «西汉中叶以前中国西南与印度交通考»ꎬ «南亚研究» 1988 年第 3 期ꎻ 顾学稼: «南方丝绸之路质疑»ꎬ «史学月

    刊» 1993 年第 3 期ꎻ 吴焯: «张骞指求的身毒国国道应该是哪条线路»ꎬ «南亚研究» 1998 年第 1 期ꎻ 吴焯: «西南丝绸之路研究的认识误区»ꎬ «历史研究» 1999 年第 1 期ꎮ

  • 述ꎬ 然具体切入到道路交通来探讨政治、 经济诸问题的研究并不多见ꎮ① 其实如按照学者们的观点ꎬ这条古商道的存续时间既然已经长达 2000 多年ꎬ 而且与北方游牧地区地界宽广、 族群流动性大不同的是ꎬ 南方丝绸之路的线路相对固定ꎬ 沿线地区各民族 /族群人口分布稳定且保持着历史的延续性直到今天ꎬ 那么势必在经济或文化等方面会留下某些空间性关联和文化现象ꎬ 如果借助人类学、 语言学、 宗教学、 广域经济史等多学科的参与ꎬ 就有可能弥补文献之不足而拓展出某些新的研究视野ꎮ 近年来如林文勋教授提出的 “贝币经济圈” 观点就是对南方丝绸之路的 “空间” 关联进行的一次有益的探索ꎻ 他认为南方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贝币流通ꎬ 是一条 “贝币之路”ꎬ 历史上云贵高原地区曾与东南亚、 南亚诸国同属一个货币体系ꎬ 因此可视其为一个具有一体化特征的区域市场或文化圈ꎮ② 然而目前这种从区域整体性切入的研究尚不多见ꎬ 期待今后能有更多的成果涌现出来ꎮ

    三是将 “官道” 纳入 “商道” 研究框架而未作必要的梳理ꎬ 导致出现 “泛南方丝绸之路化” 现象ꎬ 这也是本文欲加以辨正的主要问题ꎮ 此前就南方丝绸之路的国内线路走向而言ꎬ 初期大多集中在唐宋时期以前的历史时段ꎬ 范围则以四川成都为起点ꎬ 主线分为 “灵关道” 和 “五尺道” 东西两线交汇于大理南行至缅甸ꎻ 然自汉代开发 “西南夷” 后ꎬ 云贵地区曾长期处在中原王朝国家直接统治的视野之外ꎬ 因此元代统一云南之前有关这条古商道的情况基本上是不清楚的ꎮ 也许是为了解决在基础研究方面难以突破的局面ꎬ 一些学者主张应将元明以后开辟的 “官道” 也纳入南方丝绸之路的范围ꎬ 时间下限则推至近代ꎬ 并将空间范围扩展至整个西南地区ꎬ 认为西南的所有古代交通驿道都可视为南方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ꎮ 如此一来ꎬ 把原本属于边缘地带的民间商道与国家在核心区域开辟的“官道” 都纳入同一框架下讨论ꎬ 但又未对二者的不同性质和影响作必要的梳理辨正ꎮ③

    历史上ꎬ 中原王朝对云贵地区的政治经营与道路建设息息相关ꎬ 自秦汉时期陆续开通和拓宽“灵关道” “五尺道” 等道路以后ꎬ 中原国家对云贵地区的政治经营以及经济文化交流主要是以蜀地为中心呈南北走向展开ꎬ 然唐宋以后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中心的东移和南下ꎬ 加上战乱的影响ꎬ 川蜀逐渐丧失了曾经的经济及文化中心地位ꎻ 元代以后ꎬ 云贵边疆地区最终结束了分离状态而成为中华帝国的行省之一ꎬ 这时期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ꎬ 中原王朝深入西南边疆的路径ꎬ 已由过去的南北走向变为东西走向ꎬ 明清时期国家对西南边疆地区的一系列军事、 政治经营以及大量汉民的移入和与东南亚、 南亚的往来交流等ꎬ 已改由元代开辟的由湖广入滇的东西两路ꎬ 其中又尤以东路为主ꎬ 从湖广经过贵州连通云南至东南亚等地ꎮ 因此只简单地把元明时期的开辟的 “官道” 纳入广义的南方丝绸之路的延伸部分ꎬ 但思路上仍偏颇于原来的经贸文化关系和线路图ꎬ 有很多问题是难以自圆其说的:

    其一ꎬ 驿道交通作为王朝国家实施政治统治和一切内外交流的基础和前提ꎬ 兼有政治、 军事、 商业、 交通等多种功能ꎬ 其触角所及之处ꎬ 对地域或民族社会的影响极为广泛与深刻ꎬ 这在交通条件颇受限制的西南山区尤其如此ꎮ 相对于湖广入滇的 “东路” 对西南地区地缘政治关系以及由其所彰显出的国家力量在政治、 军事、 经济各层面的作用和影响而言ꎬ “官道” 上的商贸活动和文化交流其实是属于另一个方面的问题ꎮ

    其二ꎬ 明清时期西南边疆地区的 “国家化” ———即王朝国家自上而下地进行政治、 经济、 文化整合的过程ꎬ 主要是通过东西两路 “官道”ꎬ 尤其是从湖广经贵州进入云南的东路驿道由东向西地把军事、 政治力量投射到西南各地ꎻ 在这过程中ꎬ 贵州地区作为连接内地与边疆的门户ꎬ 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 “国家化” 和 “内地化” 进程影响至深ꎬ 但此前的研究除很少涉及这一区域外ꎬ 甚至把西

    11南方丝绸之路与苗疆走廊

    ①②

    李晓斌、 段丽波、 周灿: «南诏国、 大理国文化与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与反思»ꎬ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13 年第 2 期ꎮ周智生: «中国云南与印度间商贸交流史研究综述»ꎬ «云南社会科学» 2003 年第 1 期ꎻ 林文勋: «从历史发展看云南国际大

    市场的构建»ꎬ «云南社会科学» 2001 年第 1 期ꎻ 林文勋: «“贝币之路” 及其在云南边疆史研究中的意义»ꎬ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3 年第 1 期ꎮ

    蓝勇: «南方丝绸之路»ꎬ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ꎬ 1992 年ꎻ 申旭: «关于 “西南丝绸之路” 概念的一点看法»ꎬ «思想战线»2001 年第 5 期ꎻ 方煜东: «西南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之重要通道»ꎬ «贵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4 年第 4 期ꎮ

  • 南云贵地区的所有 “官道” 都纳入商道讨论的框架内ꎮ 这实际上有点南辕北辙ꎬ 与王朝国家力量总体上由东向西渐入的趋势是背道而驰的ꎮ

    其三ꎬ 迄今的相关研究中ꎬ 基本上都把四川成都至大理的 “灵关道” 和 “五尺道” 作为主线ꎬ显然也缺乏一种历史的动态视野ꎮ 这是因为元明清时期ꎬ 东西两路驿道已取代上述呈南北走向的两条线路成为连接云贵边疆与中原内地的主要通道ꎬ 元代以后由云南及东南亚前往内地的使臣、 人员及商旅等基本都改走东路经贵州至湖广北上ꎬ 对此许多学者虽认识到这一点ꎬ 但仍坚持 “灵关道” 与“五尺道” 的原有路线图ꎮ 对此笔者认为ꎬ 需要对上述问题作必要的辩证与检讨ꎬ 否则我们不仅难以厘清元明清时期以后西南边疆地区一系列重大地缘政治格局变化背后的深层原因ꎬ 同时也很难把握西南边疆与中原王朝的政治关系变迁的历时性过程ꎮ

    二、 “苗疆走廊” 的提出及内涵

        2012 年初ꎬ 笔者及贵州大学民族学团队首次提出了 “苗疆走廊” (原称古苗疆走廊ꎬ 现亦称苗疆文化走廊) 概念ꎮ “苗疆走廊” 是指元明清时期连接湖广与西南边陲云南省的一条重要的驿道ꎬ 它起自今天湖南省的常德市ꎬ 沿水陆两路溯沅江而上ꎬ 经桃源、 沅陵、 怀化、 芷江、 新晃等地进入贵州省ꎬ 然后至镇远改行陆路ꎬ 东西横跨贵州中部的施秉、 黄平、 凯里、 麻江、 福泉、 龙里、 贵阳、 清镇、 平坝、 安顺、 关岭、 晴隆、 盘县等后进入云南省ꎬ 经过富源、 曲靖、 马龙等地后至昆明ꎮ① 这条通道系元至元二十八年 (1291) 新开之驿道ꎬ 此前文献中并无此路之记载ꎬ 开通后常被称为 “普安道” “一线路” “东路” 等ꎻ 此外ꎬ 还有另一条也是元代开辟的由云南曲靖分道北上经沾益及贵州威宁、 毕节、 赤水至四川泸州、 重庆的驿道ꎬ 这条路线文献中常称为入滇 “西路” 或 “乌撒道”ꎻ 在元代以后内地进入云南地区的数条交通线中ꎬ 当以上述这两条最为重要ꎬ 其中又尤以 “东路” 为主ꎮ有明一代ꎬ 因东路所经过的贵州地域多为土司控制或 “生苗” 盘踞的少数民族地区ꎬ 驿道犹如一线孤悬牵连两端ꎬ 故俗称 “一线路”ꎮ 至清代初期ꎬ 随着在西南地区推行大规模的 “改土归流” 政策和用武力 “开辟苗疆”ꎬ 基本消除了周边的少数民族或土司势力对道路安全带来的威胁及隐患ꎬ 故 “一线路” 之称也随之消失ꎮ 另一方面ꎬ 自东路驿道开通以后ꎬ 经过数百年的历史发展和变迁ꎬ 逐步形成以这条线路为干道ꎬ 并连带周边的省道、 府州县道、 盐道、 水道等为一体的、 呈狭长走廊带状的交通网络ꎬ 因此广义上的苗疆走廊应包括从曲靖分道至泸州的西路、 明初水西土司奢香修筑的 “龙场九驿”、 由贵定 (新添) 主干道分道经都匀南下至广西的南线、 从贵阳北上遵义至四川綦江的北线等ꎬ 此外清初实施大规模的 “改土归流” “开辟苗疆” 后疏通的清水江和都柳江水道也应视为苗疆走廊的组成部分ꎮ

    “苗疆走廊” 的提出ꎬ 旨在以交通线为中心ꎬ 探讨元明清时期 “官道” 与西南边疆地区 “国家化” 进程的关系ꎮ 在研究方法和视野上ꎬ 关注由交通线路连带起来的军事、 经济及政治等因素呈现的空间性关联ꎬ 将民族或族群社会置于具体场域中ꎬ 探讨国家力量和汉文化推动下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的整合过程、 地域文化形成和跨族际认同等问题ꎮ 自苗疆走廊提出以来陆续发表了多篇成果ꎬ 当前学界已把苗疆走廊列入中国主要的 “民族走廊” 之一ꎬ 与藏彝走廊、 河西走廊、 武陵走廊、 南岭走廊等相提并论ꎮ② 目前对这条线路的重要性已基本形成共识ꎬ 只是在如何冠名上尚有些不同的看法ꎮ

    元代之所以要开辟连接湖广云南的这条新通道ꎬ 从历史大背景看主要是受唐宋以后中原政治中心

    21 社会科学战线2018 年第 12 期民族走廊研究

    杨志强、 赵旭东、 曹端波: «重返 “古苗疆走廊” ———西南地区、 民族研究及文化产业发展新视阈»ꎬ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2 年第 2 期ꎮ

    参见赵旭东、 单慧玲: «中国走廊学发凡———从民族的 “藏彝走廊” 到世界的 “一带一路” »ꎬ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年第 3 期ꎻ 刘丹、 秦红增: «“一带一路” 与中国民族走廊研究再认知»ꎬ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年第 5 期ꎻ 邢启顺: «西南民族走廊空间结构与民族文化产业布局调整»ꎬ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 年第 3 期等ꎮ

  • 东移和江浙、 两湖地区经济先后崛起这一总体趋势的影响ꎻ 但直接原因却与曾经的 “天府之国” 四川的衰落有关ꎮ 在南宋与蒙古的战争中ꎬ 四川因成为双方争夺的重点而屡遭兵燹ꎬ 致使四川的户籍人口大量减少ꎬ 据元至元十九年 (1282) 的统计ꎬ 四川全省在籍人口仅存 12 万余户ꎬ 只相当于南宋宁宗时期 259 万余户的 1 / 20 不到ꎬ 其赋税收入也跌落到 10 个行省中的末端ꎮ① 在这一背景下ꎬ 至元二十七年 (1290)ꎬ 四川行省右丞耶律秃满答儿等上书朝廷ꎬ 建议在四川、 云南、 湖广三省交叉管辖下的今贵州地域内建立若干新的站赤 (驿站)ꎬ 从云南普安 (安顺) 向东开辟一条新线至湖广与常行道路相连ꎬ 如此可缩短 2000 余里路程ꎮ 次年朝廷批准了这一方案ꎬ 陆续在普安至沅州 (芷江) 间设立十余站赤ꎬ 与原有的常行道路相连ꎬ 正式开通了这条通道ꎮ 这样一来ꎬ 原位于三省交界、 被视为蛮荒之地的贵州地区ꎬ 因此路开通地缘重要性急剧上升ꎬ 一跃而成为 “湖广、 四川、 云南喉衿之地”ꎬ 其控扼西南诸省交通枢纽之地位也由此形成ꎮ («元史志第十五地理六»)

    洪武四年 (1371)ꎬ 明太祖朱元璋为征服云南ꎬ 罢八番顺元宣慰司都元帅府ꎬ 改置贵州卫ꎬ 陆续收服各地土司ꎬ 疏通湖广辰沅至云南普安的驿道ꎮ 明洪武十四年 (1381)ꎬ 朱元璋派遣 30 万大军分两路进攻盘踞云南的蒙古残余势力ꎮ 其中 5 万人取道四川泸州经沾益至曲靖ꎻ 主力部队 25 万人则从湖广之辰 (沅陵)、 沅 (芷江) 沿 “普安道” (即后来的入滇东路) 经贵州地区进至云南曲靖ꎮ 征服云南后ꎬ 因当地土司不断反抗ꎬ 朱元璋遂决定在云贵两地屯集重兵驻守ꎬ 沿交通线密集设置卫所ꎬ 并从内地的湖广、 江西、 安徽等地征发调集了大量的军队及民众移居云贵地区ꎬ 由此基本奠定了明王朝在西南边疆地区的政治统治及军事布防之格局ꎮ

    卫所作为明代创立的颇具特色的军事制度ꎬ 按定制ꎬ 每卫兵额为 5600 人ꎬ 下依序设若干千户所及百户所、 总旗及小旗ꎻ 卫所隶属各省的都指挥使司ꎬ 由朝廷的五军都督府及兵部管辖ꎮ 士兵有事调发从征ꎬ 无事则务农自养ꎬ 并设有专门的 “兵户” 户籍制度来保障军队稳定ꎮ 就云贵地区而言ꎬ 明初征服云南后ꎬ 洪武年间在云贵地区设置的卫所基本都部署在由内地通往云南的几条交通线上ꎬ 而重点又集中在由湖广经贵州至云南的驿道沿线ꎬ 形成以入滇东路即我们今天所说的苗疆走廊为军事防御重点的格局ꎮ 这种格局从明初洪武年间西南及中南地区的卫所分布总体态势也明显地反映出来ꎬ 其分布态势如下:

    湖广行省: 洪武年间共设置了 25 卫ꎬ 这些卫所大致分成两种类型: 一为驻扎在中心区域的腹地卫ꎬ 如武昌卫、 长沙卫、 岳州卫等ꎬ 多与府州同治ꎻ 二是边地卫ꎬ 主要分布在湖广地区西南部通滇黔驿道沿线地区ꎬ 如贵州境内的 “边六卫” (偏桥卫、 平溪卫、 镇远卫、 清浪卫、 铜鼓卫、 五开卫)、辰州卫、 永定卫、 沅州卫、 靖州卫等ꎬ 它们或驻扎在驿道线上ꎬ 或分布在驿道线的周边地区ꎬ 形成彼此呼应的防御态势ꎮ②

    贵州地区: 洪武年间先于云南设置了贵州都护使司ꎬ 下辖 18 卫: 即贵州卫、 永宁卫、 平越卫、乌撒卫、 毕节卫、 安庄卫、 普安卫、 赤水卫、 兴隆卫、 龙里卫、 新添卫、 都匀卫、 威清卫、 平坝卫、安南卫、 清平卫、 普定卫、 贵州前卫等ꎮ 贵州建省后ꎬ 省内设置的卫所前后共有 30 卫 (含 “边六卫” )、 140 余所ꎮ 这些卫所除 “西四卫” (永宁卫、 赤水卫、 毕节卫、 乌撒卫) 驻扎在西路 (乌撒道) 沿线、 都匀卫位于广西入黔孔道上外ꎬ 其余均分布在入滇东路沿线或周边地区ꎮ

    云南行省: 洪武年间共设置了 15 卫ꎬ 即云南左卫、 云南右卫、 云南前卫、 云南右护卫、 大理卫、楚雄卫、 临安卫、 景东卫、 曲靖卫、 金齿卫、 洱海卫、 蒙化卫、 平夷卫、 越州卫、 六凉卫ꎮ 这些卫所除个别外ꎬ 基本都分布在贵州至昆明的 “普安路” 以及从昆明至大理、 保山一线地区ꎮ③

    31南方丝绸之路与苗疆走廊

    ①②

    李治安: «元代四川行省沿革与特征»ꎬ «历史教学» 2010 年第 2 期ꎮ孟凡松: «明洪武年间湖南卫所设置的时空特征»ꎬ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7 年第 4 期ꎻ 孙兵: «明代湖广地区城池修筑研

    究»ꎬ 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ꎬ 2011 年ꎬ 第 22 页ꎮ陆韧: «明代云南汉族移民定居区的分布与拓展»ꎬ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6 年第 3 期ꎮ

  • 此外ꎬ 在相邻的四川省ꎬ 明洪武二十七年 (1394) 设置了四川行都护使司ꎬ 管辖云南至四川的“建昌路” 沿线的 6 卫 8 所ꎬ 即建昌卫、 宁番卫、 越雟卫、 会川卫、 盐井卫、 建昌前卫和守御礼州后

    明代西南边疆卫所屯军分布图

    千户所等 8 个守御千户所ꎮ① 由上述卫所分布的空间格局亦可窥见ꎬ 明代在西南云贵地区 (含湖广地区) 的大部分卫所都相对集中在 3 条交通线上ꎬ 一是由云南府经会理、 建昌 (今西昌) 至成都的“建昌路” 沿线的 “五卫八所” (建昌前卫后废)ꎻ 二是曲靖经乌撒至泸州的西路 (乌撒道) 上的“西四卫”ꎻ 三是云南经贵州至湖广的入滇东路即 “普安路” 和昆明至大理、 保山一线ꎬ 其中尤以“普安路” 沿线的卫所分布最为密集ꎮ 对于明初在西南的卫所布局ꎬ 此前有学者指出ꎬ 明王朝在全国的军事部署除一些边疆地区如东北等地建立羁縻卫所实施 “以夷制夷” 外ꎬ 北方边地的实土卫所主要集中在沿长城一线驻防的 “九边重镇”ꎬ 目的在于防御蒙古势力的南侵ꎻ 在南方地区除在一些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设置卫所外基本都分布在交通线上ꎬ 其中以西南地区为甚ꎬ 而湖广通滇黔的东路驿道沿线表现最为显著ꎮ② 笔者认为这事实上也凸显出明帝国整个国家军事防御布局的基本姿态: 即北方主要沿长城部署重兵防止游牧民族南下ꎬ 南方则沿湖广入滇交通线深入到西南边疆及相邻的东南亚地区ꎬ 形成 “北守南进” 之态势ꎮ 随着时代的推移ꎬ 这一政治、 军事格局极大地改变了西南地区的地缘政治经济面貌ꎻ 而大量汉移民以 “军屯” 等组织化形式进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ꎬ 也揭开了明清时期汉族移民大举进入西南的序幕ꎬ 由此也推动了云贵高原地区从 “疆域” 向 “版图”、 由 “边疆”而 “内地” 的根本转变ꎮ 国家力量和汉文化也因此成为新的区域性整合、 地域文化认同、 民族 /族群边界重构的主要推动力ꎮ

    清代ꎬ 中原王朝在西南云贵高原地区的统治在继承了前代王朝奠定的基础上ꎬ 进而以东路驿道为重点ꎬ 从 “线” 到 “面”ꎬ 不断将周边区域置于国家的直接控制之下ꎮ 清初康熙年间平定 “三藩之乱” (1673—1681) 后ꎬ 开始在西南地区实施大规模的 “改土归流”ꎬ 废除以往的土司制度ꎬ 改为由朝廷直接派遣官员治理的府州县体制ꎻ 同时对于一些不受官府及土司约束的地区的 “化外之地”ꎬ 如分布于贵州东北与湖南西部相交的腊尔山地区的 “红苗”、 今贵州黔东南地区的 “黑苗” 及贵州西南部的 “仲苗” 等则采取 “开辟苗疆” 的军事征服措施置于国家的直接统治之下ꎮ 这样一来ꎬ 不仅基

    41 社会科学战线2018 年第 12 期民族走廊研究

    ①②

    李宗放: «明代四川建昌地区的行政和军事建置及变化»ꎬ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2006 年第 10 期ꎮ郭红、 于翠艳: «明代都司卫所制度与军管型政区»ꎬ «军事历史研究» 2004 年第 4 期ꎮ

  • 本解除了沿线各地少数民族对驿道交通安全带来的威胁和隐患ꎬ 同时通过废卫设县、 修筑道路、 疏浚河流等措施ꎬ 以这条入滇东路驿道为主干道不断汇合周边道路而逐步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体系ꎬ其从中原进入西南边疆地区的交通大动脉地位更加巩固ꎮ

    三、 “线性文化空间” 视野下的苗疆走廊

        自 1980 年代以来ꎬ 南方丝绸之路、 茶马古道、 藏彝走廊 (藏羌彝走廊)、 苗疆走廊等相继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ꎬ 这些研究都聚焦于西南山区的古代交通线路或地理走廊ꎬ 考察其历史变迁、 经济往来、 族群迁徙和文化交融等ꎬ 笔者暂且将其特点概括为 “线性文化空间”ꎮ 这里所说的 “线性文化空间”ꎬ 是指人类社会在一些特定的重要交通线或地理走廊上ꎬ 因长期不间断活动形成的具有整体性关联的文化地理空间ꎻ 在这些区域内ꎬ 不同族群或地域社会间ꎬ 因频繁交流互动而产生某种共同的特质、 关联性和延续性ꎬ 从而文化在空间上会呈现出某些明显的因果关联ꎮ①

    云贵高原域内河流高山纵横ꎬ 地形地貌结构极为复杂ꎮ 在这样的环境下ꎬ 古代连接不同区域的交通线选择条件其实是非常有限的ꎬ 一旦形成基本会长期保持不变ꎻ 相应的ꎬ 人口分布、 族群流动迁徙、 文化互动交融等也会相对集中到沿线地区ꎬ 从而留下诸多相互关联的文化事象和历史积淀ꎮ 另一方面ꎬ 历史上每当中原王朝的国家力量进入这一区域之际ꎬ 首先要解决的也是交通问题ꎬ 需采取各种措施ꎬ 耗费大量的国家资源来维护通道安全ꎬ 这同样也会对地域或民族社会带来重大的影响ꎮ 也就是说ꎬ 由于国家的大量政治、 经济和军事资源首先会集中在交通沿线地区ꎬ 因此由交通线勾连的 “线性文化空间” 对周边地区的地缘政治、 经济格局等带来影响ꎬ 有时甚至会超过行政区划单位而呈现出明显的整体性关联ꎮ 此前既有的西南区域史或民族史框架ꎬ 基本上是以省级行政区划为单位分而叙之ꎬ 缺乏一种整体性关怀ꎬ 作为中间过渡地带的贵州地区在元明清时期西南边疆地区的 “国家化”过程中的重要性也因此长期被忽视ꎮ

    从 “线性文化空间” 角度上看ꎬ 南方丝绸之路作为古代连接中外的经贸关系的一条著名商道ꎬ它勾连中印两大古代文明ꎬ 促成了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和南亚次大陆间的某种广域性的经济及文化关联ꎬ 也奠定了跨越不同区域与文化间的 “民心相通” 社会基础ꎮ 而早在秦汉时期ꎬ “灵关道” 和 “五尺道” 等也曾扮演过 “官道” 的角色ꎬ 成为中原国家权力深入到西南边疆地区的触角ꎮ («史记西南夷列传»)此后在长达千余年的历史变迁中ꎬ 以云南为中心的云贵高原地区与中原王朝之间的关系时分时合ꎬ 一直持续到蒙元政权征服云南后方告结束ꎮ 元王朝十分重视对云南的经营ꎬ 开通了多条内地通往云南的道路ꎬ② 然而这时期由中庆 (昆明) 经贵州至湖广的 “普安路” (即苗疆走廊主干道ꎬ含西路 “乌撒道” ) 已取代 “灵关道” 和 “五尺道”ꎬ 成为连接内地与西南边疆的交通大动脉ꎬ 对中国西南地区的地缘政治、 经济和文化等都带来深远的影响ꎮ 综合目前的研究和讨论ꎬ 苗疆走廊的影响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ꎬ 政治上ꎬ 苗疆走廊是中原国家对西南边疆最终完成统一大业的 “统一之路”ꎬ 对元明清时期中国西南的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等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ꎮ

    元至元二十八年 (1291) 打通 “普安路” (即东路) 后ꎬ 次年元朝便整合贵州各地的大小土司ꎬ设立了 “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ꎬ 事实上成为后来贵州建省的发轫之举ꎮ③ 明初洪武十五年

    51南方丝绸之路与苗疆走廊

    ②③

    本文所提的 “线性文化空间” 与此前作为文化遗产保护概念的 “文化线路” 在内涵上有部分重叠之处ꎮ “文化线路” 系 1990年代以后国际文化遗产界提出的一种新型文化遗产保护类型ꎬ 主要指以交通线为中心构成的线性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群ꎬ 强调由水、 陆交通线等构成的 “线” 状带上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相互关系ꎮ 笔者在此提出 “线性文化空间” 概念ꎬ 强调的并不是文化遗存本身ꎬ 而是侧重考察以 “线路” 为中心连带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等诸层面的空间关联及相互影响的过程等ꎮ

    方铁主编: «西南通史»ꎬ 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ꎬ 2003 年ꎬ 第 513-517 页ꎮ史继忠: «试论贵州省的形成»ꎬ «贵州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