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报地址:南京市草场门大街 133 邮编:210036 广告登记: 32000000238 承印:江苏鸿兴达邮政印刷有限公司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和燕路 440 印刷投递质量监管中心: 025-86275689 订阅:全国各地邮局 全年定价: 1804 2019 10 23 星期三 教育 责任编辑:童凌翔 E-mail:[email protected] 上班途中, 不时闻到一缕缕清香, 沁人心脾。 扭头一看,原来是路边的桂 花开了。 那浓郁的花香,不禁勾起了我 浓浓的乡愁。 故乡位于广袤的江海平原上, 村庄 不大,仅有 20 多户人家,几乎家家庭院 里栽着桂花树。 桂花终年常绿, 枝繁叶 茂。 它虽不如广玉兰那样蓬蓬勃勃,也不 如杨柳那样婀娜多姿,但树干笔直,犹如 亭亭玉立的少女, 给故乡增添了一道亮 丽的风景。 春天百花开,而桂花不与群芳 斗艳,总在金秋时节悄悄开放,花生叶腑 间,合瓣花冠四裂,虽小巧玲珑,可花极 芳香, 可以说没有哪一种花香能比得上 桂花的香浓。 桂花开得极盛的时候,说 “香飘十里”一点也不夸张。每当金秋桂 花盛开之时,整个故乡都浸润在香海中, 故乡的人全都陶醉在香海中。 我喜爱桂花, 不仅因为它的花极 香,还因为桂花能做成各种各样美味的 食品。 记得金桂飘香之际,故乡的各家 各户便开始“摇桂花”了。趁着晴好天 气, 乡亲们在桂花树下铺一块大塑料 布,大人小孩齐上阵,抱着桂花树使劲 摇。 桂花纷纷扬扬落下来,仿佛在下桂 花雨,落得人们满头满身。 有的树干粗壮,小孩子摇不动, 就拿来竹竿仰着头伸向树枝敲打,大人便赶紧制止“使不 得,使不得,你把了,年就没有桂花了。”懂事 的孩子便放下竹竿,下来去捧落下的桂花,放里, 便还几瓣桂花尝尝。“ ”孩子们一边 着桂花一边大年还要兴奋收获桂花,家中的主妇们就桂花子里,枝叶,然后摊在竹暴晒几天。 干了, 瓷罐里,时都可做桂花面、桂花糕、桂花饼、桂花各样的食品。我欢吃母亲做的桂花亲是 村里做桂花高手,品尝过亲做的桂花的人都 比村里其他主妇做的桂花糕要得多。 亲做好 桂花给乡上一,乡有好的也给我 点。 做桂花时,瓢糯米粉和半瓢面粉上桂花和红糖量热水拌匀取糕屉洗净湿布,放半糕粉刮平,将豆沙均匀地撒在上再把 下的一半糕粉铺在豆沙面刮平,随即用旺火沸水蒸待汽透出面粉时,在糊状粉浆嵌入红枣、赤豆等再继 续蒸至糕熟离火将糕取出用刀切菱形糕状亲做 既松软又出锅,我便要吃轻声 “小馋猫烫啊凉凉再吃好不。”我及待地拿起一 块便又酥又软甜糯。 看着我津津有味, 微笑我说了桂花步步升高。”亲以 了桂花,不仅来能高升更会保。 香香桂花 ,浓浓来,我上了师范学院。在省城读书的几年里,几位同学请我品尝过南京桂花,可我怎么吃家乡桂花的香味。 每到桂飘香时节,亲便她自制的桂花。我习惯性地拈起一块放到里,门牙 刚领略到桂花糕酥软滋润的质感舌尖迅即敏感地接收甜津津讯号蕴藏糕粉深处的香味此刻愈发显得浓 郁,那种久违的清香直冲脑际,恣意振荡,食后余腔内回旋经久连手残留的桂花香也能让你嗅 上好几天,且洗之不。我同学吃吃后绝口: “好吃! 吃! 师范学毕业后到小,在成家立。 每年金秋时节一如地送做的桂花。大口吃土色土香的桂花,我它比我吃过任何外做的桂花食品都香都。那是故乡 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是亲的味道。 到了秋天,这座上,,我乎看到了故乡湛蓝的天,看到了秋静静肃 立的桂花树。 故乡桂花深处,有我永远魂牵梦绕的乡愁。 教育者的情怀 前选购绿时,有人在枝样的枝,说是以后会花的。 尽管疑虑,因价格便我便也了一,心使不 开也不了多少。 一家我便上一些水,家人很诧 :这枯枝也能开花我说,试试。说在的,我心里也没。 春节 里, 这枯丝毫,还是原 来的样子, 芽儿都不一点是上当受骗了, 还是天气既然不开花,看上去又不中看, 正逢春节, 家里难免时有亲访,我便搁置在一个不为人落里。 好几了,有一天在 朋友圈无中看到有朋友花, 起年前买的那枝,它可 还在那落里过去一看,眼前亮,紫色,直直的枝干,着一朵朵紫色的花,有的像紫色喇叭正快乐吹奏春的律; 有的如可爱的蓝精灵正调皮 长长的花蕊……我百一下, 达莱,是春天的使 坚贞美好吉祥幸福象征上美好的东西初往往很 很普通,不意和珍惜它成为品的,了它 往往冰寒苦痛,还伯乐,有,有,有花开的心,有成智慧记得一作文课,我让学先听同学在笔记段评价最后全班互相交流中有一,我让学听作文再让他拟题目文章容讲的是爸爸办厂后又厂失最后又东山起。 孩子们 交流下来,有人《男汉》这 题目( 文题目《爸爸是个汉》) 。我追问是“ 拟这题目? 孩子们坚强责任挠……,我们班里哪 些同学被称为“ ? 教室一阵个班中有一个, 是一个矮矮的小胖墩坐第。我对他,是来的,上记笔记,好多任务都没有成。 家也来 了多, 说也能为。 我心中一 动,让他对刚作文作一下点天, 说不来。 我他学生, 汉吗? 孩子们纷 纷摇头。 我,为么他不是汉? 孩子们说的一理由, 都是孩子身上所欠缺的。 下来, 我同学们说,我坚信过自,一成为一个有的“ 后面作文课上, 我没孩子,虽不是很精彩音洪亮,满满。 是一个多 以来,在我的上,他最的一。 是的,枝“金 ”开始孩子们说, 看到了一位在成中的着, 我孩子们一起为,我检查笔记记得正正满满当当…… 不是,能日千里, 现跨式发;教也不是,能猛药,立马药病除工细;教是中从根子上调理我不由想起了 特级 生小时候的上小贪玩,不 学习师同学都说 是“ 明面孔笨肚肠”,学习心。 就在到了钟英面对调皮捣蛋的孩子, 武老学会查字典着,给了一个“ 光荣任务让他自字典,每,都字词查黑板 大家学习下来,武老师又 读名爱的的一作文推荐方报 来。 武老做的环环入深满了育艺 智慧于一个孩子来说,在上一位有爱心、懂,是大的将深 改变影响的一生武老对学生的之爱, 并运用他快乐中,我们面对的孩子, 如一株株有的就如开花的金枝一 为一少一点法官思维, 多一点根雕艺术家的 生的能是以 检视光找病症法官能是以审视光找罪证根雕艺 家的能是以欣赏美。使面对的是,我们 努力去发美, 挖掘在的 美,其自然行艺术加工,使 成为美的艺术品。 我们有一种怀一种相信 看到花放,这需心,智慧。我,当我们有了怀心, 我们也自然成为了 一个作者系无锡市新吴区教师发 展中心党委书记正高级教师江苏 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 培养工程培养对象金军华 字工,我的都是大头的词典。 上小子看在里,不满道字典大,我新华字典我也要用纠缠之下,我答应我常现代语词典以为是孩子一时起,没却查挺认爸爸!你看,么意天, 词典“也”理解现代词典“也” 成了“也 1”“也 2” 我不以为 而不经意间,我“也”的一释义乎有点不劲。 我一语词典睛细看起来。 怎么 了, 爸爸? 有点 哈哈”我自笑起来, 词典也有错误,我现词典错误啦词典吗? 了。 ”我得意地看, 强调并列或对待’……”不醒悟来,应该并不能 理解 我说的是 。 于是我 命令 新华字典 拿来子仿佛到了特别任务抬腿 飞奔很快就拿来了的小字典紧张爸爸,我的 新华字典吗? “我来查查的小字典, 看看是不 是我的大词典了。 ” 下来, 新华字典释义表达问题。 我的心开始怦怦跳现代语词典里的错别字“我的小字典吗? 的小字典的。 ”我肯定道。 了一气, 赶紧新华字典随后有点遗憾向我 确认爸爸的大词典“我得它里有一个了。 ” 我有点按捺住激动,看了一释义强调并列或对待。“ 对待”,不是“ 对等”是错别字子没理解我的动,“一个字应该。”他又说道爸爸,那有没有比这本词典大的词典这话提醒了我,我命令我来着我,我们来。 我赶紧“也”的释义中是“ 表示并 列或对等”。“ 对等我的心了一下 子一,故夸张了起来。 对待’错现代语词典了, 对待’‘ 对待’‘ 对待’ ……”我 念叨着我个“ ”。 我出手机拍照及待想先个“ 朋友圈…… 爸爸对待么呀思绪拉来。 对待,在应该对等。 ”我不管儿子能是说词典里没有 对待吗? 子的提醒了我。 对呀,不,看看 现代语词 里它对待”的于是我现代语词典里“ 对待,一看了,“ 对待一个生 。”词典里还有例句与平地对 ,不,哪长见了。 看来, 现代词典于“也 ”的 释义并 没有 我一下子 了气, 突变爸爸吗? 到了。 ”我气,我的“ ”就没了。 “那 对待 吗? 我。 的。 ” “那的大词典吗? 的,大词典的。 的小字典的。 ” 啊! 虽小,孤陋寡闻,一种学习 的紧迫感上心头。 庄子说生也有,而。 ”看来学习 是时都不能懈怠呀! 作者系苏州高新区作协理事 供职于苏州古吴轩出版社南京到之深入的,还雨花去南京南京朋友雨花 上的知晓会意过雨花,在 包罗万网络雨花。当,我是在同事透明玻璃鱼缸里,满 雨花南京乎有游客抵,就有雨 到一颗颗泽斑斓的雨花我便自主地伸开五指的雨 石握心里。 那一,便有丝丝缕缕可以 浸人心的清润的东西,沁头,斑斓心里,勾栩栩如生想象来。 美丽的头,经过大江大年的荡洗研磨润了,了,丰富了,了。 心里,便会滋沉甸甸我便那之间对自然造化人,不是如,整个生,不就是一个 砥砺沉稳手将南京的一雨花石散放在上,它们的形状,它们的脉络纹。 它们虽小,但它们风雨岁月桑田透显 的时空底。 它们是大精灵,风雨打,可以改变它们的,但动摇不了它们 的品雨花心里缓缓滑下, 入水中。 经水的润,它们好沉睡,有了 ,有了,有了生那间,中便 是一个晶莹剔透、异彩斑斓。那头, 如玉,气如形状中, 中的雨花性、生动美。 ,是雨花的天有在中,它的美与婉约淋漓来了, 同事以在玻璃鱼缸雨花 是为着给那悠闲们添几气,有心为己枯的生添几年, 天玩光而有 头, 以常常到边的它们。 小里的头,与海边江边的 比,没。 但它们整天温柔,天,也磨掉,打 来。 小时候的那头, 之于常的石粒好看得多, 但一比乎是没有多少。我,人的头的应该是一 样的,经过的打总在不 容置疑地发生着的雨花,是人间,是人 生风雨的身,我们如有心的,一可以 它们的脉络纹、形状到一帧帧 己前世生的斑斓图景。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雨花石遐想 程应峰 和儿子查词典 徐小良 乡村秋色 汤青 教育 人生 闲庭 生活

教育 行思 人生 行板 教育者的情怀epaper.jsenews.com/mp1/pc/att/201910/23/84d5d672...深改变与影响他的一生! 引领钱梦 龙成长的武老师, 拥有对学生的深

  • Upload
    others

  • View
    8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教育 行思 人生 行板 教育者的情怀epaper.jsenews.com/mp1/pc/att/201910/23/84d5d672...深改变与影响他的一生! 引领钱梦 龙成长的武老师, 拥有对学生的深

本报地址:南京市草场门大街 133号 邮编:210036 广告登记:32000000238 承印:江苏鸿兴达邮政印刷有限公司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和燕路 440号 印刷投递质量监管中心:025-86275689 订阅:全国各地邮局 全年定价:180元

42019年 10月 23日 星期三

教育人文责任编辑:童凌翔 E-mail:[email protected]

桂花深处是吾乡

■如皋市白蒲镇奚斜小学

吴建

上班途中, 不时闻到一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扭头一看,原来是路边的桂花开了。 那浓郁的花香,不禁勾起了我浓浓的乡愁。

故乡位于广袤的江海平原上, 村庄不大,仅有 20 多户人家,几乎家家庭院里栽着桂花树。 桂花终年常绿, 枝繁叶茂。它虽不如广玉兰那样蓬蓬勃勃,也不如杨柳那样婀娜多姿,但树干笔直,犹如亭亭玉立的少女, 给故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春天百花开,而桂花不与群芳斗艳,总在金秋时节悄悄开放,花生叶腑间,合瓣花冠四裂,虽小巧玲珑,可花极芳香, 可以说没有哪一种花香能比得上桂花的香浓。 桂花开得极盛的时候,说“香飘十里”一点也不夸张。 每当金秋桂花盛开之时,整个故乡都浸润在香海中,故乡的人全都陶醉在香海中。

我喜爱桂花, 不仅因为它的花极香,还因为桂花能做成各种各样美味的食品。 记得金桂飘香之际,故乡的各家各户便开始“摇桂花”了。 趁着晴好天气, 乡亲们在桂花树下铺一块大塑料布,大人小孩齐上阵,抱着桂花树使劲摇。 桂花纷纷扬扬落下来,仿佛在下桂花雨,落得人们满头满身。 有的树干粗壮,小孩子摇不动,就拿来竹竿仰着头伸向树枝敲打,大人便赶紧制止:“使不得,使不得,你把枝条打断了,明年就没有桂花吃了。”懂事的孩子便放下竹竿,蹲下来去捧落下的桂花,放进布兜里,顺便还抓几瓣桂花丢到嘴里尝尝。“呀,真香!”孩子们一边嚼着桂花一边大呼小叫,真比过年还要兴奋。

收获桂花后,家中的主妇们就把桂花倒在筛子里,拣去枝叶,再清洗干净,然后摊在竹席上暴晒几天。晒干了,收在瓷罐里,随时都可做桂花面、桂花糕、桂花饼、桂花糖等各式各样的食品。我最喜欢吃母亲做的桂花糕。母亲是村里做桂花糕的高手, 品尝过我母亲做的桂花糕的人都说她比村里其他主妇做的桂花糕要好吃得多。 母亲做好桂花糕都要给乡邻们送上一些, 乡邻有好吃的也会给我家送点。 做桂花糕时,母亲取一瓢糯米粉和小半瓢面粉,撒上桂花和红糖,用少量热水拌匀。 取糕屉,垫上洗净的湿布,放入一半糕粉刮平,将豆沙均匀地撒在上面,再把剩下的一半糕粉铺在豆沙上面刮平,随即用旺火沸水蒸。待汽透出面粉时,在糊状粉浆上嵌入红枣、赤豆等,再继续蒸至糕熟离火。 将糕取出,用刀切成菱形糕状。 母亲做的糕,既松软又香甜。刚一出锅,我便抢着要吃。母亲轻声说:“小馋猫,烫啊,凉凉再吃好不。”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便咬。 呀,又酥又软,甜糯可口。 看着我吃得津津有味,母亲微笑着对我说:“吃了桂花糕,步步都升高。 ”母亲以为吃了桂花糕,不仅将来能高升,更会保平安。 香香桂花糕,浓浓母爱情。

后来,我考上了师范学院。在省城读书的几年里,曾有几位同学请我品尝过有名的南京桂花鸭,可我怎么吃也吃不出家乡桂花的香味。 每到丹桂飘香时节,母亲便托人捎来她自制的桂花糕。 我习惯性地拈起一块放到嘴里,门牙刚领略到桂花糕酥软滋润的质感,舌尖迅即敏感地接收到甜津津的讯号, 蕴藏于糕粉深处的香味此刻愈发显得浓郁,那种久违的清香直冲脑际,恣意振荡,食后余香仍在口腔内回旋,经久不息,连手上残留的桂花糕香也能让你嗅上好几天,且洗之不去。我将它分给同学吃,他们吃后都赞不绝口:“好吃!好吃!”师范学院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小城工作,在此成家立业。 每年金秋时节母亲仍一如既往地送来她做的桂花糕。 大口大口吃着土色土香的桂花糕,我觉得它比我吃过的任何外地做的桂花食品都香都甜。那是故乡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是母亲的味道。

又到了秋天,站在这座城市的高楼上,越过这个城市的上空,我似乎看到了故乡湛蓝的天空,看到了秋阳下静静肃立的桂花树。 故乡桂花深处,有我永远魂牵梦绕的乡愁。

教育者的情怀年前选购绿植时,见有人在买

一捧枯枝样的枝条,说是以后会开花的。 尽管有些疑虑,因价格便宜,我便也跟着买了一捧,心想即使不开也亏不了多少。 一回家我便把它插入花瓶,浇上一些水,家人很诧异:这枯枝也能开花? 我说,试试看吧。 说实在的,我心里也没底。 春节里,这枯枝丝毫不见动静,还是原来的样子, 连芽儿都不发一点儿。是上当受骗了, 还是天气冷的缘故? 既然不开花,看上去又不中看,正逢春节, 家里难免时有亲友来访,我便把它搁置在一个不为人注意的角落里。

一晃开学好几周了,有一天在朋友圈无意中看到有朋友在晒花,忽然想起年前买的那捧枯枝,它可还在那角落里? 过去一看,眼前一亮,竟然满捧紫色,直直的枝干,顶着一朵朵紫色的花,有的像紫色的小喇叭,正快乐地吹奏着青春的旋律;有的如可爱的蓝精灵,正调皮地吐着长长的花蕊……我百度了一下,这花叫金达莱,是春天的使者,坚贞、美好、吉祥、幸福的象征。

世上美好的东西,最初往往很平凡、很普通,不被人注意和珍惜,而真正能让它成为珍品的,除了它自身往往要历经冰寒,历经成长的苦痛,还需要有伯乐,有良师,有慧

眼,有静待花开的耐心,有成其大器的智慧。

记得一次上作文课, 我让学生先听同学的习作,再在笔记本上写一段评价的话,最后全班互相交流。其中有一篇, 我先让学生听作文内容, 再让他们自拟题目。 文章大体内容讲的是:爸爸办厂倒闭,后又开厂失火, 最后又东山再起。 孩子们交流下来,有人拟出了《男子汉》这个题目(原文题目是《爸爸是个男子汉》)。 我追问,什么是“男子汉”? 为什么拟这个题目?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男子汉要坚强、有责任、有担当、百折不挠……我问,我们班里哪些同学能被称为“男子汉”? 教室里又一阵热闹。 这个班其中有一个同学, 是一个矮矮的小胖墩, 坐第一排。 我对他有所了解, 是外地转学过来的,上课不会记笔记,好多次我布置的任务都没有完成。 家长也来了多次, 说也无能为力。 我心中一动,让他对刚才的作文作一下点评,他犹豫了半天, 说不出来。 我问其他学生, 他是男子汉吗? 孩子们纷纷摇头。 我问, 为什么他不是男子汉? 孩子们说的一些理由, 都是这孩子身上所欠缺的。 接下来, 我对同学们说,我坚信,他通过自己的努力, 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担当、 有责任、肯上进的真正的“男子汉”!

后面的作文课上, 我没忘记让这孩子再次发言,虽然不是很精彩,但声音洪亮,自信满满。 这是一个多学期以来,在我的课上,他最完整、最清晰的一次发言。 是的,这枝“金达莱”开始发芽了! 我对孩子们说,老师看到了一位正在成长中的男子汉。 接着, 我和孩子们一起为他鼓掌。 课后,我检查他的课堂笔记本,记得端端正正、满满当当……

教育不是工业,能够一日千里,实现跨越式发展; 教育也不是灵丹,能够下猛药,立马药到病除。 教育是农业,需要精工细作,耐心侍弄;教育是中医,需要望闻问切,用文火,从根子上调理。

我不由想起了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小时候的经历。 他上小学五年级前留了三次级, 顽皮贪玩,不爱学习,经常旷课,老师同学都说他是“聪明面孔笨肚肠”,他一度对学习失去信心。 就在这个重要关口,他遇到了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武钟英。 面对这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武老师先是教钱梦龙学会查字典,接着,给他布置了一个“光荣任务”:让他自备一本字典,每教一篇新课文,都要把生字词查出,抄在黑板上供大家学习。 接下来,武老师又让钱梦龙读名著《爱的教育》,并把他写的一篇小作文推荐到地方报

纸发表出来。 武老师做的这几件事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充满了教育艺术与智慧。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在他孩提时代能遇上一位有爱心、 懂教育的老师, 是莫大的幸运! 这将深深改变与影响他的一生! 引领钱梦龙成长的武老师, 拥有对学生的深切之爱, 并运用他的教育才情与智慧,享受着教育的快乐。

教育过程中,我们面对的孩子,亦如一株株形态、品性各异的植物,有的就如开花前的金达莱, 枯枝一般。 作为一名教师,应少一点医生、法官的思维, 多一点根雕艺术家的眼光和心态。 医生的专业本能是以检视的目光找病症, 法官的专业本能是以审视的目光找罪证, 根雕艺术家的专业本能是以欣赏的目光发现美。即使面对的是枯木残根,我们也要努力去发现美, 挖掘其潜在的美,顺应其自然,进行艺术加工,使其成为美的艺术品。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有一种情怀、一种期盼,相信总会看到花儿绽放,这需要耐心,更需要智慧。我想,当我们有了这种盈盈于怀的师心, 我们也自然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教育者。

(作者系无锡市新吴区教师发展中心党委书记,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金军华

因从事文字工作,我用的都是大部头的词典。 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看在眼里,不满道:“你查的字典那么大,我用的《新华字典》那么小! 我也要用大字典! ”纠缠之下,我答应先将我常用的《现代汉语词典》借给他。

我本以为这是孩子一时兴起,没想到儿子却查得挺认真。

“爸爸! 你看,这是什么意思? ”隔天, 儿子像模像样地翻看词典, 指着“也”字问。 他不理解为什么《现代汉语词典》里将“也”分成了“也 1”“也 2”并分别做解释。

“你查这个字做什么? ” 我不以为然。 然而不经意间,我瞥见“也”的一条释义似乎有点不对劲。 我一把夺过《现代汉语词典》,瞪大眼睛细看起来。

“怎么了,爸爸? ”儿子见状有点吃惊。

“哈哈! ”我自顾自笑起来,“词典里也有错误,我发现词典的错误啦! ”

“什么? 词典也会错吗? ”儿子更加吃惊了。

“嗯! ”我得意地指给他看,“你看这

里:‘强调两事并列或对待’……”不过我马上醒悟过来,明白儿子应该并不能理解我说的是什么。 于是我命令道:“快,把你的《新华字典》拿来! ”

儿子仿佛接到了特别任务, 抬腿飞奔而去,很快就拿来了他的小字典,紧张地问:“爸爸,我的《新华字典》也错了吗? ”

“我来查查你的小字典, 看看是不是我的大词典真的错了。 ”

查下来,《新华字典》的释义表达没问题。 我的心脏开始怦怦跳了:我真的发现《现代汉语词典》里的错别字了!

“我的小字典对吗? ”儿子很关切。“你的小字典对的。 ”我肯定道。这下儿子松了一口气, 赶紧收好

《新华字典》。 随后,他有点遗憾地向我确认:“爸爸,你的大词典真的错了? ”

“我觉得它这里有一个字写错了。 ”我有点按捺不住激动,又看了一遍那条释义:强调两事并列或对待。“对待”,莫不是“对等”?“待”是错别字?

儿子没法理解我的激动,只是替我难过, 安慰道:“一个字应该没什么关

系。 ”想了想,他又说道:“爸爸,那你还有没有比你这本大词典更大的词典? ”

他这话提醒了我,我又命令道:“跟我来! ”

儿子跟着我,我们将《辞海》从书橱里面搬了出来。 我赶紧翻看《辞海》中“也”的释义。 果然,《辞海》中是“表示并列或对等”。“对等”!我的心脏又是猛地一跳,忍不住“啪”地拍了一下《辞海》。儿子一吓,故作夸张地缩了起来。

“‘对待’错了!《现代汉语词典》里写错了,‘对待’‘对待’‘对待’ ……”我不停地念叨,飞快地想着我该如何公布我这个“重大发现”。 我掏出手机拍照,迫不及待想先发个“朋友圈”……

“爸爸,‘对待’什么呀? ”儿子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

“‘对待’,在这里写错了啊。 应该是‘对等’。 ”我不管儿子能否听懂。

“你是说词典里没有‘对待’吗? ”儿子的话又提醒了我。

对呀,不信的话,看看《现代汉语词典》里它自己对“对待”的解释是什么。于是我翻到《现代汉语词典》里“对待”

的词条,一看傻眼了,“对待”竟然有这么一个生僻的解释:“处于相对的情况。 ”词典里还有例句:“高山与平地对待,不见高山,哪见平地? ”

长见识了。 这么看来,《现代汉语词典》里对于“也”的释义并没有错。我一下子泄了气,笑容全无。 儿子见我神情突变,问我:“爸爸,你找到‘对待’了吗? ”

“找到了。 ”我叹了口气,我的“重大发现”就这么没了。

“那‘对待 ’对吗? ”儿子自顾自问我。

“对的。 ”“那你的大词典对了吗? ”“对的,大词典对的。 你的小字典也

对的。 ”真是学无止境啊! 这件事虽小,却

让我发现了自己的孤陋寡闻,一种学习的紧迫感顿时涌上心头。 难怪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看来学习真是时刻都不能懈怠呀!

(作者系苏州高新区作协理事 ,现供职于苏州古吴轩出版社)

走一趟南京, 所到之处, 最能深入心灵的,还数雨花石。

去南京之前, 听南京的朋友提到过雨花石,通过媒体上的文字知晓会意过雨花石,在包罗万象的网络世界见识过雨花石。 当然,最初,我是在单位同事家透明的玻璃鱼缸里,满心欢喜地观赏过雨花石。

在南京,似乎有游客抵达的地方,就有雨花石的踪影。 见到一颗颗色泽斑斓的雨花石,我便会不由自主地伸开五指,抓一把细碎的雨花石握在手心里。 那一刻,便有丝丝缕缕可以浸人心扉的清凉而温润的东西,沁入体内。 这奇异的石头,纹路斑斓地躺在手心里,勾勒出许多栩栩如生、如诗如歌、如锦如画的想象来。这些美丽的石头,经过大江大河千万年的冲涤荡洗,跌打研磨,圆润了,光滑了,丰富了,完整了。 握在手心里把玩,便会滋生沉甸甸的感觉,我便会在刹那之间对自然造化之功肃然起敬。人,何尝不是如此,整个生命过程,不就是一个不停地砥砺历练、趋向沉稳成熟的过程么。

信手将南京带回的一把雨花石散放在书桌上,它们的形状色泽,它们的脉络纹理,让人倍感亲切。 它们虽小,但它们见证过世事变迁,守候过风雨岁月,经历过沧海桑田,透显出厚重的时空底蕴。 它们是大地的精灵,风吹雨打,可以改变它们的外形,但动摇不了它们的品质。

让雨花石从手心里缓缓滑下, 沉入水中。一经水的润泽,它们好像从沉睡中苏醒,有了魂魄,有了灵韵,有了生命力。 刹那间,水中便是一个晶莹剔透、异彩斑斓的世界。 那些石头,或洁白如玉,或气如蒸霞,或形状奇特,或纹理别致。 感觉中, 水中的雨花石变得益发富有灵性、生动柔美。 水,是雨花石的天堂,只有在水中,它的柔美与婉约才更加淋漓尽致。忽然就悟过来了, 同事之所以在玻璃鱼缸内置几颗雨花石,怕是为着给那些悠闲的鱼们添几许灵气,抑或有心为自己枯寂的生活添几许灵动吧。

想起自己的童年, 天性爱把玩光滑而有光泽的石头, 所以常常到门前小河边的沙滩上寻找它们。 小河里的石头,与海边、江边的石头相比,没见过大世面。 但它们整天接受河水温柔的冲刷,天长日久,也磨掉了棱角,打造出谜一般的光滑来。 小时候捡的那些石头,虽然较之于寻常的石粒要好看得多, 但同雨花石一比较, 确乎是没有多少把玩和观赏的价值。 我想,人的眼光和石头的经历应该是一样的,经过流光的打磨之后,审美感觉总在不容置疑地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灵性的雨花石,是人间万物的观照,是人生风雨的化身,我们如果有心的话,一定可以通过它们的脉络纹理、形状色泽,找到一帧帧寓意着自己前世今生的斑斓图景。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雨花石遐想■程应峰

和儿子查词典■徐小良

乡村秋色

汤青 摄

教育 行思人生 行板

闲庭 随笔

生活 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