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弘道 2008 年第 2 期 / 總第 3 5 期 114 術會議 「全真道與老莊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概述 戴少鈞 青松觀全真道研究中心 由香港青松觀全真道研究中心與 武漢華中師範大學道家道教研究中心合 辦,中國道教協會道教文化研究所、湖 北省道教協會與武當山道教協會協辦的 「全真道與老莊學國際學術研討 會」,已於四月份一連三天召開。本 文嘗試把其中全真道與老莊思想的論文 扼要報導,好讓大家略作瞭解。 道教自唐宋時期以來就發展出一 股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思潮。華中師 範大學熊鐵基教授在〈試論王重陽的 「全真」思想〉一文中認為,王重陽 祖師在宋金期間創立的「全真教」 派,其「全真」之意是要保全三教之 真、全老莊之真和全心性之真,是欲使 當時道教發展以外丹學為主之路復歸老 莊的思想方向,保全道教清靜無為、自 然自由之真,並以老莊思想為主導融合 三教之理,從而振興道教,這在道教發 展史上具有關鍵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王樹人教授的 〈全真道教之文化底蘊初探——王重陽 詩魂育全真評析〉好像回應了熊教授 文章的論點,他認為重陽祖師的「三 教合一」是全真道之文化特徵,主要 是道與佛而又以道教為出發點和歸宿的 「合一」,體現道教和老莊崇尚清淨 無為的精神境界。他並指出中國漢語言 文字以象形為根基,中國傳統文化是以 「象思維」方式為主導而形成,此具 有詩藝性、悟性之特徵。他認為王重陽 祖師在傳教方法上,多是通過間接誘導 方式,以「喚起精神趨向高境之內原 動力」而教化,研究王重陽思想的第 一手材料應是他的詩詞。 武漢大學唐明邦教授在其〈道教 內丹學與中國傳統文化——兼論《鍾 呂傳道集》〉一文中指出,道家從來 重視養生,《老子》提出的「致虛、 守靜、復命、抱一、滌除玄覽、專氣致 柔」等思想都是教人自我養生之道; 《莊子》則進一步發展老子思想而提

弘道35 - daoist.org · Title: 弘道35.xps Created Date: 5/31/2014 9:52:28 AM

  • Upload
    others

  • View
    4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弘道35 - daoist.org · Title: 弘道35.xps Created Date: 5/31/2014 9:52:28 AM

弘道 2008 年第 2 期 / 總第 35 期114

學術會議

「全真道與老莊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概述

戴少鈞 青松觀全真道研究中心

由香港青松觀全真道研究中心與

武漢華中師範大學道家道教研究中心合

辦,中國道教協會道教文化研究所、湖

北省道教協會與武當山道教協會協辦的

「 全 真 道 與 老 莊 學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已於四月份一連三天召開。本

文嘗試把其中全真道與老莊思想的論文

扼要報導,好讓大家略作瞭解。

道教自唐宋時期以來就發展出一

股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思潮。華中師

範大學熊鐵基教授在〈試論王重陽的

「全真」思想〉一文中認為,王重陽

祖 師 在 宋 金 期 間 創 立 的 「 全 真 教 」

派,其「全真」之意是要保全三教之

真、全老莊之真和全心性之真,是欲使

當時道教發展以外丹學為主之路復歸老

莊的思想方向,保全道教清靜無為、自

然自由之真,並以老莊思想為主導融合

三教之理,從而振興道教,這在道教發

展史上具有關鍵作用。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院 王 樹 人 教 授 的

〈全真道教之文化底蘊初探——王重陽

詩魂育全真評析〉好像回應了熊教授

文章的論點,他認為重陽祖師的「三

教合一」是全真道之文化特徵,主要

是道與佛而又以道教為出發點和歸宿的

「合一」,體現道教和老莊崇尚清淨

無為的精神境界。他並指出中國漢語言

文字以象形為根基,中國傳統文化是以

「象思維」方式為主導而形成,此具

有詩藝性、悟性之特徵。他認為王重陽

祖師在傳教方法上,多是通過間接誘導

方式,以「喚起精神趨向高境之內原

動力」而教化,研究王重陽思想的第

一手材料應是他的詩詞。

武漢大學唐明邦教授在其〈道教

內丹學與中國傳統文化——兼論《鍾

呂傳道集》〉一文中指出,道家從來

重視養生,《老子》提出的「致虛、

守靜、復命、抱一、滌除玄覽、專氣致

柔」等思想都是教人自我養生之道;

《莊子》則進一步發展老子思想而提

Page 2: 弘道35 - daoist.org · Title: 弘道35.xps Created Date: 5/31/2014 9:52:28 AM

115弘道 2008 年第 2 期 / 總第 35 期

出導引、坐忘、心齋等養生方術。隨後

道教的發展最終從唐代外丹修煉轉向內

丹學,並發展至今。

四川大學李剛教授〈論早期全真

道的生命哲學〉分析了內丹學與全真

道在追求精神生命的永存上與隋唐以前

道教神仙學相信肉體不死有很大差別,

然而全真道教繼承及發揚道教生命主體

論的「我命在我不在天」,勸勉世人

在生命旅途上要無畏拼搏、勇猛精進,

直至到達那不死的現想境界。他認為早

期全真道的生命哲學還特別注重人的生

命與宇宙生命完美的和諧統一,這是中

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思維方式的表現。

南京大學孫亦平教授在〈論全真

道 對 老 莊 思 想 的 詮 釋 的 向 度 — — 以

《丹陽真人語錄》為例〉一文中引證

認為,全真道在力圖從人的本真的生命

存在中去追求生命的超越上,並非是簡

單地接受老莊道家思想回歸的,而是站

在道教立場上借鑑和吸收佛家尤以禪宗

的思想與方法,對老莊道家思想進行再

詮釋,深化全真道修行理論與實踐而更

新與發展。另一位南京大學學者鍾海連

先生在其〈王重陽修道論與老莊思想

的關係〉一文中,分析了王重陽創立

的以「全真而仙」為核心的修道論,

遠承老莊之學,融貫儒佛思想,分別從

「 全 真 」 、 「 修 心 」 、 「 真 行 」 等

不同層面,將老莊道家思想推向了一個

新的高度,體現了對老莊思想的復歸與

超越。

武漢的華中師範大學董恩林教授

〈簡論隋唐老莊學與全真道的思想淵

源〉一文,論述了全真道與隋唐老莊

學之間的關連。而湖北大學吳成國教授

的 〈 論 丘 處 機 和 諧 觀 的 老 莊 思 想 淵

源〉,則從「道生天地」與自然的和

Page 3: 弘道35 - daoist.org · Title: 弘道35.xps Created Date: 5/31/2014 9:52:28 AM

弘道 2008 年第 2 期 / 總第 35 期116

諧、「清心寡欲」與人的和諧、「一

言止殺」與社會的和諧這三方面分析,

指出丘處機和諧觀的思想淵源可追溯到

老子和莊子那裏。

廬山仙人洞道院葉至明監院〈重

走丘祖西行略——再探全真之精神〉一

文,把丘祖西行表現出來的全真道教精

神歸納為四點:一、審時度世的務實、

開放精神;二、博愛、仁厚的濟世精

神;三、心底無私、為事正義無畏無懼

的精神;四、信仰堅定。他認為發揚丘

祖精神就是全真精神,這些具體行為和

背後精神與老子所啟示的世人平等、慈

愛萬物、和諧包容的思想是一致的。

王 常 月 是 全 真 龍 門 派 的 大 律 宗

師,他對清初道教的中興可謂功不可

沒。廈門大學樂愛國教授在其〈王常月

的倫理思想〉中,闡述了這位全真龍門

高功法師的全真道思想,特別對何謂

「命在性中,見性為主」、「清淨身心,

絕緣舍愛」、「欲修仙道,先修人道」、

「濟渡眾生、功德圓滿」這些全真道教

義理加以論述。他認為王常月所追求的

死而不亡、功德圓滿,就是「留下一個

仙名於人間,傳下一部道言於世內」,

有如儒學的「立德」、「立言」、「立

功」三不朽,在建構人間理想倫理社會

上都具有異曲同功之用。另一位廈門大

學學者朱展炎的〈略論清初全真教教義

思想的幾個轉向〉,探討了全真道在清

初王常月龍門復興道教時在教義思想上

所出現的轉向,從生死形而上問題轉向

斷愛斷欲的形而下問題,由早期重性命

雙修轉向戒性,由原來的重精、氣、神

轉向重人的身、心、意。香港道教學院

鄺國強教授及李永明主任在〈王常月

《龍門心法》(碧宛壇經)中「清靜」與

「心」兩大概念之考察〉一文中,分析了

王常月悟道修真的道,基本上是受《清

靜經》思想影響及其脈胳中隱含老莊思

想與智慧。

北京大學許抗生教授在其〈略論

先秦道學的自由思想〉論文中,分析了

道家推崇的自由概念。他認為在老子道

家思想中,自由是與「自然」有密切關

係,是從「道法自然」中推演而出的,

而「無為而治」就給百姓那「自由」發

展的思想空間,這在黃老之學中又得到

進一步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胡孚琛教

授的〈道教文化的新科學觀〉一文就以

科學研究的推理方法研究「道」這個「大

象無形」,提出道學文化心、物、能一

元論的新科學觀,並對甚麼是道、道學

的宇宙演化圖式作了逐層剖析。

中國社會科學院戈國龍在其〈從

全真道解脫的形成看道教的「民族性」

與「世界性」〉一文中論述了全真道的解

脫觀。他認為全真道的解脫觀一方面繼

承了道教自身固有的傳統觀念如「煉丹

成仙」、「神形合一」等,使道教作為

本土宗教仍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另一

方面又在與(世界性宗教)佛教的對話

與交融的歷史機緣中深化和完善了自己

的解脫觀,使道教的解脫觀逐漸走向圓

滿而具有了永恆性、普遍性和超越性等

普適宗教的特徵,從而使道教突破民族

性的限制。他認為道教是有條件成長為

世界性宗教的,而全真道教以道為體的

Page 4: 弘道35 - daoist.org · Title: 弘道35.xps Created Date: 5/31/2014 9:52:28 AM

117弘道 2008 年第 2 期 / 總第 35 期

學議會術

三教合一發展,對推動道教成為世界性

的宗教應可擔當重要角色。

本文嘗試在此探討當今道教研究

與發展的一些問題。我們了解,全真道

祖師王重陽多以詩詞去凝結全真道教的

思想,並用以陶鑄自身、教化弟子和推

動全真道教發展,然而此法用於現今社

會弘教似乎效用有限,當今弘道實需要

依賴大眾傳播及現代教育的推動;前者

是有關弘教方法,後者有關弘道的內

容。

回顧過去的研究,道教界及學者

對全真道的創立、基本教義教理、成長

過程、人物和科儀等這方面的史實資料

實在下了相當努力,成就亦不少。在未

來全真道研究工作方面,我們可否多關

注如何能在當今時代為道教弘揚事業拓

展更大空間,與時並進地發揚全真道教

的精神,把全真道研究作為有生命的組

織來研究去開創未來。

在這裏,特別要引述武漢大學宮

哲兵在其〈當代道教主神的結構體系

論——兼論邏輯與歷史的一致〉論文

中對道教的卓見:在社會基層與民間道

教活動中,每多有術而無道,信神不通

道,那樣道教無道祇會變成是占卜或鬼

神之教而失去其「教」的意義。上海

社會科學院陳耀庭教授在大會總結中,

亦引述了一段評論當代道教的發展狀況

的話:「神仙有餘,黃老不振;山窮

水盡,柳暗老明;全真精神,道教生

命」。因此,筆者認為道教在復興及

持繼發展上,是否可以在「黃老」方

面多下一些功夫,也許深入地將老莊學

與全真道的教義如「道法自然、清靜

無為、長生久視」和「九美德:忠、

孝、廉、節、義、信、仁、惠、禮」

等這些道教的核心義理,與現代科學理

論及教育結合,相信更能有效地弘揚道

教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