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 7 责任编辑:王 2018年12月7日 星期五 少儿文艺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40 40 儿童文学承前启后 儿童文学承前启后薪火相传 薪火相传 张之路 张之路 社会科学文明的侧面映像 刘慈欣说:“在过去没有任何一代人,在将 来也没有任何一代人,能够经历我们这样的时 代巨变。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中,中华文化 也在变化,我们由一个内向的、向后看的文化, 逐渐地变成了一个外向、向外看、向前看的文 化。我觉得这就是中国的科幻小说,渐渐受到 外界关注的原因。” 19世纪后期以来,在学术研究中,人文学科 研究方法有向社会科学研究转向的倾向。而以社 会学、人类学、心理学为代表的社会科学基础学 科,以及以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为代表的应用 型社会科学学科,更是在人类思想领域占有越来 越重要的位置。社会科学依据已知的历史与现 实,总结社会科学规律、提出学说,为理解现实提 供思维范式与视角,为目前遇到的现实问题提供 解决方案,为未知的未来提供预测依据。 在中国大陆,社科思维是大众化的、全民化 的,而不仅仅是学者和知识阶层的思维模式。可 以说,马克思主义思想深入地影响了中国的思考 方式,使中国成为一个社会科学思维主导的国家。 发端于19世纪的科幻小说与动物小说,是现 代科学思潮与小说联姻的产物。科幻小说,是面 向未来无限可能性的文学。从人类科技发展的历 史来看,科学技术是改变未来的自变量,而社会环 境与人类心态是相应发生变化的因变量。可以 说,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提供了让社会科学预测未 来图景的思想实验室。当代中国社科思维的文明 基调,让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比欧美科幻小说的视 角更为深远。 而动物小说则是面向人类遥远过去的文学。 从19世纪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出现开始,人类与 其他动物的亲缘关系在科学主义的视角下被揭示 出来。北美的汤·西顿、杰克·伦敦等作家是动物 小说创作的先驱,在作品中体现了达尔文、斯宾塞 等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主义世界 观。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更侧重于对动物社会的书 写,在人类之外的生命中寻找一种原始的社会生 成逻辑,以此为参照系,探知人类天性的基础。相 比欧美动物小说,沈石溪赋予了动物小说鲜明的 社会科学观察视角,使动物小说成为一种具有更 深邃洞察力的小说题材。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和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产 生于当代中国,是以社科思维文明的视角观察世 界的一双眼睛,小说描述世界的方式是社会科学 文明的一个侧面映像。透过对刘慈欣的科幻小 说和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的解析,我们也可以更好 地理解以社科思维主导的当代中国思考世界的 方式。 刘慈欣科幻小说: 以科学思维审视人类社会 刘慈欣科幻小说的主导思维模式是科学思 维,而非技术思维。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技术化思维在从 猿人到人类过渡的时期就出现了,甚至黑猩猩、猕 猴等许多其他灵长类动物也掌握了使用工具的方 法,技术思维出现的时间要远远早于科学思维的 出现。可以说,技术思维几乎在从古到今所有人 类文明中普遍存在。新技术的出现对于一个文明 的影响是非常直观、也是非常具有戏剧性的。例 如,掌握火的使用方法之后,人类走出非洲,在更 寒冷的地区拓展生存空间,并为掌握冶金技术打 下基础。农耕种植技术的出现,使许多人类文明 从不断迁徙的游猎状态走向定居,成为农耕文明 产生的起点。 但是,技术思维并没能帮助人类找到一套有 效的方法,来认知世界的本质。正如刘慈欣在科 幻小说《三体》系列中的观点,通过基础科学建立 对世界本质的更深度认知,才是实现文明的飞跃 式进展、技术爆炸的原初动力。近现代科技的飞 速发展,受益于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在科学革 命后的短短几百年间,人类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 的变化,前沿技术成批量涌现,技术变迁的速度远 远超过人类在现代科学体系形成之前用成千上万 年的时间所进行的技术积累。 在许多西方经典科幻小说中,作者只是把科 技作为一种器具,但并不以科学精神将其作为理 解世界的思维方式,其实质是一种技术思维,而非 科学思维。从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 等早期科幻小说,到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期三巨 头(阿西莫夫、海因莱因、阿瑟·克拉克),无不如 此。但是,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思考世界的方法,与 这些都不同。科学精神是刘慈欣科幻小说的根本 思维方式。 在刘慈欣的《三体》系列中,通过科学探知世 界本质的一个向度,是以物理学为基础的自然科 学层面的:三体文明的智子为了限制人类科学技 术的发展,破坏了粒子加速器的实验结果,这样一 来,人类对自然科学的认知始终到达不了更深层 面。同时,刘慈欣作品对世界本质认知的另一个 向度,是社会科学层面的:在《三体 2》中,主人公 罗辑以科学思维的方法理解宇宙中的社会秩序, 创立“宇宙社会学”,发现了“黑暗森林”法则。在 刘慈欣的《三体》系列中,这种社会科学法则的发 现,竟然起到了不逊于自然科学进展的作用,同样 能够震慑住三体文明,使人类有资格与强大的外 星文明抗衡。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有固定轨迹可寻的, 而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则为我们展示了外星文明与 未来人类社会各不相同的社会发展图景,展示了 各不相同的价值标准,以此作为人类社会的镜 像。比如,《梦之海》中崇尚艺术至上的低温艺术 家,《三体》中毁灭新生文明萌芽的歌者文明,《乡 村教师》中保护文明的碳基联邦舰队等。 然而,在刘慈欣笔下,生存与求知始终是其科 幻小说中人类社会最高价值判断标准。 首先,生存是生命的终极价值标尺。 在《朝闻道》中,刘慈欣借小说中的人物霍金 之口问道:“宇宙的目的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 没有人能够给出解答,就连洞悉了宇宙大统一方 程的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也无法给出答案。 尽管宇宙的终极目的与意义不得而知,但不 同时期的人类文明和个人为世界赋予了不同的意 义。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中,人类文明的终极意 义,是保证人类的延续与存在。比如,在《三体》系 列中,保证了人类物种的延续,站在人类道德的终 极制高点上。在《三体》的观念体系中,为了作为 一个物种的人类延续与存在做的任何努力,都应 当值得尊重。在《吞食者》中,地球战士为了让地 球生态系统得以存在,以自己的身体作为蚂蚁的 食粮。在《三体 3:死神永生》的结尾,主角程心为 了看到宇宙重启、文明重现,归还了自己生活的小 宇宙;又把一个包括金鱼与水草的微型生态系统 放在原来的小宇宙中,希望地球生态系统在小宇 宙中依然延续。 从物种层面到生态系统层面,生命的存亡都 是刘慈欣科幻小说的核心价值标尺。但是,进化 论式的思维模式并非刘慈欣科幻小说仅有的思维 内核。他的作品以冷静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思 维笔触,从多角度透视现实与未来的细节,在更宏 观的层面理解人类文明与人类社会。 其次,求知是人类的最高理想。 如果说,生存是刘慈欣科幻小说的价值标 尺。那么,科学精神中的求知,则是刘慈欣科幻小 说最崇高的理想。 科学求知帮助人类更好地生存下来,让人类 与地球上的其他所有动物有着根本的不同,让人 类拥有了文明。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中,科学本 身就是人类的希望之光。因此,把自己的生命奉 献给科学求知的人类个体是值得尊敬的。 不论是《朝闻道》的物理学家为了一睹大统一 方程而献出自己的生命,或是《思想者》中用一生 时光探索科学与星空奥秘的科学家,还是《中国太 阳》的水娃为了一睹远方的宇宙而任自己的一生 漂泊于宇宙尽头,在刘慈欣的科幻世界里,求知为 人类的灵魂赋予了超越生命本身的壮丽,让看似 平凡的人生一跃而成为可供审美的物象,让个体 的生命融汇到人类追求真知的不朽理想中。 并在刘慈欣笔下,个体具有反思的能力,具有 以科学思维方式思考并诠释自己看到的世界的能 力,无论他们是普通人,是学者,还是来自外星文 明的个体。《三体》中的罗辑,《中国太阳》中的水 娃,《乡村教师》中的外星探测员,《诗云》中的 “神”,《赡养上帝》中的“上帝”……随着故事的展 开,他们都会去逐步思考推想一种现象存在的原 因,而不是盲目地声称存在即合理,也不是盲目地 提出解决问题的呼吁。他们在一个宏观的科学思 维范式中思考解析自己所看到的现象,而不是轻 易相信任何既定的概念。 沈石溪动物小说: 以“生存意识”书写动物社会 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的出发点,面对的是与科 幻小说相反的向度。科幻小说是在科学技术不断 变迁的大历史线条中,对人类存在的多种可能性 的书写。动物小说更关注对原始生命状态的书 写。在人类出现之前,生命在地球上就已经存在 几十亿年了。人类固然与其他动物有不同之处, 但其实人类与动物的差异并没有人类想的那么 大,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还有我们通常所说的人 类本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共 同集合。 与杰克·伦敦、汤·西顿等西方作家笔下的动 物题材小说不同,沈石溪进一步延伸了动物小说 的概念,使动物小说成为了一种更具有思想深度 的文学形式。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侧重于对动物社 会的书写,以此为参照系,探知人性和动物天性的 基础。发端于 Edward O. Wilson 的社会生物学 研究思潮,发端于Konrad Lorenz的动物行为学, 是沈石溪动物小说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思想来 源。但是,沈石溪动物小说并非仅仅是对于科学 事实的复述,正如科幻小说的意义并非科学普及。 科幻文学面向的是未来,在科技与社会组织 方式的不断变迁中书写人类生存的预期。而沈石 溪的动物小说面向的是过去,在人类之外的生命 中寻找一种原始的生存逻辑。动物小说看似写的 是与人类毫不相关的动物故事,却在作家笔下与 人类的生存现实遥遥相通,且这种来自其他物种 的生存逻辑是有扎扎实实的现实基础的。 王德威曾经以“史统散,科幻兴”做为一篇科 幻研究论文的标题(2016),认为中国的科幻小说 的出发点是一种面对当下世界的“幽暗意识”, “是 一种脱离现实又无比现实的映射,引领我们思考、 反省一个更广大、更深不可测的生命领域”。我认 为,和中国的科幻小说一样,中国的动物小说的兴 起也和当下的生存现实密不可分。在科技不断变 革的中国当代社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社会 组织形式形态和价值判断标准变得越来越多样 化,其中既充满欣喜,也充满了困惑。其实,这不 仅仅是中国所面对的现实,也是充满了多元与异 质因素的当代世界所面临的普遍社会格局:新的 生活方式在不断生成,光怪陆离的社会组织形式 交相混杂。 而中国的动物小说以动物的存在方式为背 景,以动物社会作为参照系,或直接或间接地,对 当下关注与焦虑的问题做了某种诠释。动物小说 中隐隐地包含一种预期,即在无规则的生命丛林 中,寻找最基本的生存规则。与中国的科幻小说 不同,中国动物小说的出发点并非是一种面对未 知与魅惑的“幽暗意识”,而是一种探寻潜在规则、 寻找确切生命答案的“生存意识”。 在刘慈欣的《三体》系列中,这种探寻潜在规 则的“生存意识”也有一定体现,但这种“生存意 识”是架构在思想实验中的,而沈石溪动物小说中 的“生存意识”根植于人类和动物生存的大地,书 写对象是现存的不同动物社会,并非是具有多种 可能性的未知的未来。不同的动物社会看似各不 相同,却也具有在科学解析层面可以理解的相通 之处。 沈石溪的代表作品,以对于动物社会与个体 生存处境的书写,提供了一种映射人类境况、特 别是当下生存现实的百科全书,通过对动物社会 的书写给出一种根植于自然的诠释方式。例如, 《诱雉之死》以人类对于动物的一次驯化,说明了 天性如何在强大的环境压力下被彻底扭曲,同时 也是对于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奴化人类的隐喻。 《鸟奴》通过两个物种的共生关系探讨了社会等级 问题和弱者的生存境遇。《狼王梦》采用了人类退 居幕后的全动物视角,通过对狼群社会的描述,映 射出一种极端的望子成龙意识和追求辉煌的偏 执。《混血豺王》以混血豺白眉儿的生命经历为线 索,将狗文化、豺文化、人类文化并置,对生命的壮 丽与丑陋进行拷问。《疯羊血顶儿》做了一个思想 实验,如果个体的行为方式违背了物种天性,会发 生什么样的后果,探讨不同动物物种的天性为什 么通常一成不变。 和发端时期的科幻小说一样,动物小说通常 被归为少年小说或儿童文学,并且构成了儿童文 学图书中的一个热点。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在少年 儿童读者中拥有庞大的读者群,因为少年儿童对 日常人类社会之外的经验具有更浓厚的兴趣、接 受度更高。但是,动物小说和科幻小说展现的许 多思想范畴,显然是儿童文学之外的。 社会科学文明的一双眼睛 评刘慈欣科幻小说和沈石溪动物小说 改革开放的 改革开放的 40 40 年是中国文学 年是中国文学也是中国儿童 也是中国儿童 文学承前启后 文学承前启后薪火相传的 薪火相传的 40 40 我们是亲历者也 我们是亲历者也 是实践者 是实践者20 20 世纪 世纪 70 70 年代末 年代末80 80 年代初 年代初我们还年 我们还年 看见老一代作家重新焕发了青春 看见老一代作家重新焕发了青春新一代作家 新一代作家 跃跃欲试 跃跃欲试当一个作家是那个时候青年人的梦想 当一个作家是那个时候青年人的梦想1978 1978 5 5 冰心先生的 冰心先生的 三寄小读者 三寄小读者 发表于 发表于 文革 文革后刚刚复刊的 后刚刚复刊的 儿童时代 儿童时代 杂志上 杂志上已经是 已经是 80 80 岁高龄的冰心再次为孩子们写了 岁高龄的冰心再次为孩子们写了 10 10 篇通讯 篇通讯她对 她对 孩子们说 孩子们说小朋友 小朋友记取 记取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国家和政府对青少年的关怀 国家和政府对青少年的关怀对儿童文学的重 对儿童文学的重 视至今令我们难忘 视至今令我们难忘1978 1978 10 10 来自全国的 来自全国的 200 200 多位相关领导 多位相关领导儿童文学作家 儿童文学作家理论批评家 理论批评家版家在庐山召开了 版家在庐山召开了 全国少年儿童读物出版工作座 全国少年儿童读物出版工作座 谈会 谈会不久 不久国务院以 国务院以 国发 国发[ [1978 1978] ]266 266 文件的 文件的 形式转发了这次会议报告 形式转发了这次会议报告 关于加强少年儿童读物 关于加强少年儿童读物 出版工作的报告 出版工作的报告 》。 》。这一报告对儿童文学本体论回 这一报告对儿童文学本体论回 常识 常识做了确认 做了确认1981 1981 国家出版局在山东 国家出版局在山东 泰安召开了全国儿童读物出版工作会议 泰安召开了全国儿童读物出版工作会议1985 1985 文化部在昆明召开全国儿童文学理论规划会议 文化部在昆明召开全国儿童文学理论规划会议 另外 另外文化部在 文化部在 1981 1981 年还分别举办南北两个 年还分别举办南北两个 作家讲习班 作家讲习班每个讲习班都有上百名学员参加 每个讲习班都有上百名学员参加这一系列举措 这一系列举措对中国儿童文学的繁荣和发 对中国儿童文学的繁荣和发 对儿童文学观念 对儿童文学观念形式和审美起到了重要的引 形式和审美起到了重要的引 导作用 导作用在改革开放的思潮引领下 在改革开放的思潮引领下几位青年作家带有 几位青年作家带有 先锋 先锋意味的探寻和实验成了当时很有轰动效应 意味的探寻和实验成了当时很有轰动效应 的文学事件和文学新探索的启蒙 的文学事件和文学新探索的启蒙人们认识到 人们认识到童文学不应该再是耳提面命式的教化的工具 童文学不应该再是耳提面命式的教化的工具而是 而是 启迪陶冶少年儿童的思想和真善美的文学形象 启迪陶冶少年儿童的思想和真善美的文学形象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 》《 东方少年 东方少年》、 》、 上海和江苏两地的 上海和江苏两地的 少年 少年 文艺 文艺 成了八九十年代那一批坚持精英式写作姿态 成了八九十年代那一批坚持精英式写作姿态 的儿童文学作家的园地 的儿童文学作家的园地尤其当文章被 尤其当文章被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 选刊 选刊 选载 选载对儿童文学作家来说 对儿童文学作家来说可以说是非常大 可以说是非常大 的肯定和荣誉 的肯定和荣誉作为中生代儿童文学作家的扶持者和见证人 作为中生代儿童文学作家的扶持者和见证人儿童文学选刊 儿童文学选刊执行主编周晓 执行主编周晓把王安忆的 把王安忆的 是未来的中队长 是未来的中队长比作 比作 公认的从中国儿童文学发 公认的从中国儿童文学发 祥地 祥地—上海的枝头飞起来的一只春燕 —上海的枝头飞起来的一只春燕而把上 而把上 海儿童文学中生代作家们孜孜追求所形成的艺术 海儿童文学中生代作家们孜孜追求所形成的艺术 新格局概括为 新格局概括为 以少男少女心理的审美表现为突破 以少男少女心理的审美表现为突破 口而跃出创作的低谷 口而跃出创作的低谷以娱乐型的热闹派童话赢得 以娱乐型的热闹派童话赢得 更广大的读者 更广大的读者爆发式地进一步打破沉寂…… 爆发式地进一步打破沉寂……1981 1981 中国儿童电影厂成立 中国儿童电影厂成立1985 1985 全国 全国 优秀儿童文学奖 优秀儿童文学奖开始设立 开始设立在这前后 在这前后陈伯吹儿童 陈伯吹儿童 文学奖 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 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 冰心儿童文学奖丰子 丰子 恺儿童图画书奖相继设立 恺儿童图画书奖相继设立这都为儿童文学后来 这都为儿童文学后来 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到了 到了 90 90 年代后期 年代后期尤其是新世纪以来 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商业元 商业元 素更多地进入到儿 素更多地进入到儿童文学的出版中来 童文学的出版中来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 也出现了不同的写作方式和取向 也出现了不同的写作方式和取向从新世纪童书 从新世纪童书 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对伴随而来的唯市场化出版 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对伴随而来的唯市场化出版 的质疑来看 的质疑来看作家们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 作家们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坚守艺术品质 坚守艺术品质为少年儿童提供精美的精神食粮 为少年儿童提供精美的精神食粮 依然是儿童文学主流的声音 依然是儿童文学主流的声音可喜的是 可喜的是目前许 目前许 多优秀的成人文学作家也纷纷加入到儿童文学创 多优秀的成人文学作家也纷纷加入到儿童文学创 作中来 作中来世纪以来 世纪以来大量更年轻的作家不断涌现出来 大量更年轻的作家不断涌现出来为儿童文学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为儿童文学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他们在不同的题 他们在不同的题 材领域 材领域比如童话 比如童话校园小说 校园小说动物小说 动物小说探险小说 探险小说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历史题材小说等显现着自己的才华 历史题材小说等显现着自己的才华对我个人来讲 对我个人来讲我文学创作的起步正是沐浴在 我文学创作的起步正是沐浴在 改革开放的春风雨露中 改革开放的春风雨露中我至今还记得在沈阳参 我至今还记得在沈阳参 加由文化部举办的儿童文学讲习班上老作家的谆 加由文化部举办的儿童文学讲习班上老作家的谆 谆教诲 谆教诲在上海举办的全国儿童文学大会上 在上海举办的全国儿童文学大会上青年 青年 作家竞相发言 作家竞相发言为了谈写作彻夜不眠的情景 为了谈写作彻夜不眠的情景还记 还记 得自己的作品 得自己的作品 题王许威武 题王许威武 》《 》《 空箱子 空箱子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 选刊 选刊 选载 选载自己到邮局去等候刊物的热情 自己到邮局去等候刊物的热情80 80 年代 年代我创作了电影剧本和同名小说 我创作了电影剧本和同名小说 霹雳 霹雳 贝贝 贝贝 》, 》, 引起较大的反响 引起较大的反响90 90 年代 年代我创作的小说和 我创作的小说和 同名电视剧 同名电视剧 第三军团 第三军团 获得飞天奖 获得飞天奖现在想起来 现在想起来正是改革开放的春风为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正是改革开放的春风为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正是 正是 改革开放的雨露让我们埋在心底的种子生根发芽 改革开放的雨露让我们埋在心底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开花结果改革开放还给了我们持久的动力 改革开放还给了我们持久的动力让我一直以 让我一直以 儿童文学的创作为荣 儿童文学的创作为荣一直为少年儿童坚持写作 一直为少年儿童坚持写作我还曾经获得过 我还曾经获得过 8 8 次中国作协主办的全国优秀儿 次中国作协主办的全国优秀儿 童文学奖和其他奖项 童文学奖和其他奖项正如李敬泽所说 正如李敬泽所说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 从来就不仅仅是 从来就不仅仅是 文学 文学它体现着一个国家 它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深刻 一个民族最深刻基本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关切 基本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关切今天 今天我们要感谢 我们要感谢 改革开放最实在的方式就是把改革开放的道路走 改革开放最实在的方式就是把改革开放的道路走 下去 下去刚刚过去的 刚刚过去的 10 10 被业内许多同行称为中国 被业内许多同行称为中国 儿童文学的黄金 儿童文学的黄金 10 10 因为儿童图书消费量急剧 因为儿童图书消费量急剧 增长 增长儿童文学作家更是跻身作家富豪榜前列 儿童文学作家更是跻身作家富豪榜前列长们也不会再认为儿童文学是可有可无的 长们也不会再认为儿童文学是可有可无的 闲书 闲书我们热烈地盼望 我们热烈地盼望新一个十年不光是出版的黄 新一个十年不光是出版的黄 金十年 金十年也应该是创作繁荣 也应该是创作繁荣优质童书的黄金十年 优质童书的黄金十年回首四十年 回首四十年 放歌新时代 放歌新时代

改革开放40年:儿童文学承前启后,薪火相传wyb.chinawriter.com.cn/attachment/201812/07/810671c3-0658-4044-b700... · 责任编辑:王 杨 少儿文艺 2018年12月7日

  • Upload
    others

  • View
    1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37责任编辑:王 杨 2018年12月7日 星期五少儿文艺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4040年年::儿童文学承前启后儿童文学承前启后,,薪火相传薪火相传□□张之路张之路

社会科学文明的侧面映像

刘慈欣说:“在过去没有任何一代人,在将

来也没有任何一代人,能够经历我们这样的时

代巨变。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中,中华文化

也在变化,我们由一个内向的、向后看的文化,

逐渐地变成了一个外向、向外看、向前看的文

化。我觉得这就是中国的科幻小说,渐渐受到

外界关注的原因。”

19世纪后期以来,在学术研究中,人文学科

研究方法有向社会科学研究转向的倾向。而以社

会学、人类学、心理学为代表的社会科学基础学

科,以及以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为代表的应用

型社会科学学科,更是在人类思想领域占有越来

越重要的位置。社会科学依据已知的历史与现

实,总结社会科学规律、提出学说,为理解现实提

供思维范式与视角,为目前遇到的现实问题提供

解决方案,为未知的未来提供预测依据。

在中国大陆,社科思维是大众化的、全民化

的,而不仅仅是学者和知识阶层的思维模式。可

以说,马克思主义思想深入地影响了中国的思考

方式,使中国成为一个社会科学思维主导的国家。

发端于19世纪的科幻小说与动物小说,是现

代科学思潮与小说联姻的产物。科幻小说,是面

向未来无限可能性的文学。从人类科技发展的历

史来看,科学技术是改变未来的自变量,而社会环

境与人类心态是相应发生变化的因变量。可以

说,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提供了让社会科学预测未

来图景的思想实验室。当代中国社科思维的文明

基调,让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比欧美科幻小说的视

角更为深远。

而动物小说则是面向人类遥远过去的文学。

从19世纪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出现开始,人类与

其他动物的亲缘关系在科学主义的视角下被揭示

出来。北美的汤·西顿、杰克·伦敦等作家是动物

小说创作的先驱,在作品中体现了达尔文、斯宾塞

等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主义世界

观。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更侧重于对动物社会的书

写,在人类之外的生命中寻找一种原始的社会生

成逻辑,以此为参照系,探知人类天性的基础。相

比欧美动物小说,沈石溪赋予了动物小说鲜明的

社会科学观察视角,使动物小说成为一种具有更

深邃洞察力的小说题材。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和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产

生于当代中国,是以社科思维文明的视角观察世

界的一双眼睛,小说描述世界的方式是社会科学

文明的一个侧面映像。透过对刘慈欣的科幻小

说和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的解析,我们也可以更好

地理解以社科思维主导的当代中国思考世界的

方式。

刘慈欣科幻小说:以科学思维审视人类社会

刘慈欣科幻小说的主导思维模式是科学思

维,而非技术思维。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技术化思维在从

猿人到人类过渡的时期就出现了,甚至黑猩猩、猕

猴等许多其他灵长类动物也掌握了使用工具的方

法,技术思维出现的时间要远远早于科学思维的

出现。可以说,技术思维几乎在从古到今所有人

类文明中普遍存在。新技术的出现对于一个文明

的影响是非常直观、也是非常具有戏剧性的。例

如,掌握火的使用方法之后,人类走出非洲,在更

寒冷的地区拓展生存空间,并为掌握冶金技术打

下基础。农耕种植技术的出现,使许多人类文明

从不断迁徙的游猎状态走向定居,成为农耕文明

产生的起点。

但是,技术思维并没能帮助人类找到一套有

效的方法,来认知世界的本质。正如刘慈欣在科

幻小说《三体》系列中的观点,通过基础科学建立

对世界本质的更深度认知,才是实现文明的飞跃

式进展、技术爆炸的原初动力。近现代科技的飞

速发展,受益于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在科学革

命后的短短几百年间,人类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

的变化,前沿技术成批量涌现,技术变迁的速度远

远超过人类在现代科学体系形成之前用成千上万

年的时间所进行的技术积累。

在许多西方经典科幻小说中,作者只是把科

技作为一种器具,但并不以科学精神将其作为理

解世界的思维方式,其实质是一种技术思维,而非

科学思维。从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

等早期科幻小说,到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期三巨

头(阿西莫夫、海因莱因、阿瑟·克拉克),无不如

此。但是,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思考世界的方法,与

这些都不同。科学精神是刘慈欣科幻小说的根本

思维方式。

在刘慈欣的《三体》系列中,通过科学探知世

界本质的一个向度,是以物理学为基础的自然科

学层面的:三体文明的智子为了限制人类科学技

术的发展,破坏了粒子加速器的实验结果,这样一

来,人类对自然科学的认知始终到达不了更深层

面。同时,刘慈欣作品对世界本质认知的另一个

向度,是社会科学层面的:在《三体2》中,主人公

罗辑以科学思维的方法理解宇宙中的社会秩序,

创立“宇宙社会学”,发现了“黑暗森林”法则。在

刘慈欣的《三体》系列中,这种社会科学法则的发

现,竟然起到了不逊于自然科学进展的作用,同样

能够震慑住三体文明,使人类有资格与强大的外

星文明抗衡。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有固定轨迹可寻的,

而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则为我们展示了外星文明与

未来人类社会各不相同的社会发展图景,展示了

各不相同的价值标准,以此作为人类社会的镜

像。比如,《梦之海》中崇尚艺术至上的低温艺术

家,《三体》中毁灭新生文明萌芽的歌者文明,《乡

村教师》中保护文明的碳基联邦舰队等。

然而,在刘慈欣笔下,生存与求知始终是其科

幻小说中人类社会最高价值判断标准。

首先,生存是生命的终极价值标尺。

在《朝闻道》中,刘慈欣借小说中的人物霍金

之口问道:“宇宙的目的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

没有人能够给出解答,就连洞悉了宇宙大统一方

程的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也无法给出答案。

尽管宇宙的终极目的与意义不得而知,但不

同时期的人类文明和个人为世界赋予了不同的意

义。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中,人类文明的终极意

义,是保证人类的延续与存在。比如,在《三体》系

列中,保证了人类物种的延续,站在人类道德的终

极制高点上。在《三体》的观念体系中,为了作为

一个物种的人类延续与存在做的任何努力,都应

当值得尊重。在《吞食者》中,地球战士为了让地

球生态系统得以存在,以自己的身体作为蚂蚁的

食粮。在《三体3:死神永生》的结尾,主角程心为

了看到宇宙重启、文明重现,归还了自己生活的小

宇宙;又把一个包括金鱼与水草的微型生态系统

放在原来的小宇宙中,希望地球生态系统在小宇

宙中依然延续。

从物种层面到生态系统层面,生命的存亡都

是刘慈欣科幻小说的核心价值标尺。但是,进化

论式的思维模式并非刘慈欣科幻小说仅有的思维

内核。他的作品以冷静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思

维笔触,从多角度透视现实与未来的细节,在更宏

观的层面理解人类文明与人类社会。

其次,求知是人类的最高理想。

如果说,生存是刘慈欣科幻小说的价值标

尺。那么,科学精神中的求知,则是刘慈欣科幻小

说最崇高的理想。

科学求知帮助人类更好地生存下来,让人类

与地球上的其他所有动物有着根本的不同,让人

类拥有了文明。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中,科学本

身就是人类的希望之光。因此,把自己的生命奉

献给科学求知的人类个体是值得尊敬的。

不论是《朝闻道》的物理学家为了一睹大统一

方程而献出自己的生命,或是《思想者》中用一生

时光探索科学与星空奥秘的科学家,还是《中国太

阳》的水娃为了一睹远方的宇宙而任自己的一生

漂泊于宇宙尽头,在刘慈欣的科幻世界里,求知为

人类的灵魂赋予了超越生命本身的壮丽,让看似

平凡的人生一跃而成为可供审美的物象,让个体

的生命融汇到人类追求真知的不朽理想中。

并在刘慈欣笔下,个体具有反思的能力,具有

以科学思维方式思考并诠释自己看到的世界的能

力,无论他们是普通人,是学者,还是来自外星文

明的个体。《三体》中的罗辑,《中国太阳》中的水

娃,《乡村教师》中的外星探测员,《诗云》中的

“神”,《赡养上帝》中的“上帝”……随着故事的展

开,他们都会去逐步思考推想一种现象存在的原

因,而不是盲目地声称存在即合理,也不是盲目地

提出解决问题的呼吁。他们在一个宏观的科学思

维范式中思考解析自己所看到的现象,而不是轻

易相信任何既定的概念。

沈石溪动物小说:以“生存意识”书写动物社会

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的出发点,面对的是与科

幻小说相反的向度。科幻小说是在科学技术不断

变迁的大历史线条中,对人类存在的多种可能性

的书写。动物小说更关注对原始生命状态的书

写。在人类出现之前,生命在地球上就已经存在

几十亿年了。人类固然与其他动物有不同之处,

但其实人类与动物的差异并没有人类想的那么

大,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还有我们通常所说的人

类本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共

同集合。

与杰克·伦敦、汤·西顿等西方作家笔下的动

物题材小说不同,沈石溪进一步延伸了动物小说

的概念,使动物小说成为了一种更具有思想深度

的文学形式。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侧重于对动物社

会的书写,以此为参照系,探知人性和动物天性的

基础。发端于Edward O. Wilson的社会生物学

研究思潮,发端于Konrad Lorenz的动物行为学,

是沈石溪动物小说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思想来

源。但是,沈石溪动物小说并非仅仅是对于科学

事实的复述,正如科幻小说的意义并非科学普及。

科幻文学面向的是未来,在科技与社会组织

方式的不断变迁中书写人类生存的预期。而沈石

溪的动物小说面向的是过去,在人类之外的生命

中寻找一种原始的生存逻辑。动物小说看似写的

是与人类毫不相关的动物故事,却在作家笔下与

人类的生存现实遥遥相通,且这种来自其他物种

的生存逻辑是有扎扎实实的现实基础的。

王德威曾经以“史统散,科幻兴”做为一篇科

幻研究论文的标题(2016),认为中国的科幻小说

的出发点是一种面对当下世界的“幽暗意识”,“是

一种脱离现实又无比现实的映射,引领我们思考、

反省一个更广大、更深不可测的生命领域”。我认

为,和中国的科幻小说一样,中国的动物小说的兴

起也和当下的生存现实密不可分。在科技不断变

革的中国当代社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社会

组织形式形态和价值判断标准变得越来越多样

化,其中既充满欣喜,也充满了困惑。其实,这不

仅仅是中国所面对的现实,也是充满了多元与异

质因素的当代世界所面临的普遍社会格局:新的

生活方式在不断生成,光怪陆离的社会组织形式

交相混杂。

而中国的动物小说以动物的存在方式为背

景,以动物社会作为参照系,或直接或间接地,对

当下关注与焦虑的问题做了某种诠释。动物小说

中隐隐地包含一种预期,即在无规则的生命丛林

中,寻找最基本的生存规则。与中国的科幻小说

不同,中国动物小说的出发点并非是一种面对未

知与魅惑的“幽暗意识”,而是一种探寻潜在规则、

寻找确切生命答案的“生存意识”。

在刘慈欣的《三体》系列中,这种探寻潜在规

则的“生存意识”也有一定体现,但这种“生存意

识”是架构在思想实验中的,而沈石溪动物小说中

的“生存意识”根植于人类和动物生存的大地,书

写对象是现存的不同动物社会,并非是具有多种

可能性的未知的未来。不同的动物社会看似各不

相同,却也具有在科学解析层面可以理解的相通

之处。

沈石溪的代表作品,以对于动物社会与个体

生存处境的书写,提供了一种映射人类境况、特

别是当下生存现实的百科全书,通过对动物社会

的书写给出一种根植于自然的诠释方式。例如,

《诱雉之死》以人类对于动物的一次驯化,说明了

天性如何在强大的环境压力下被彻底扭曲,同时

也是对于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奴化人类的隐喻。

《鸟奴》通过两个物种的共生关系探讨了社会等级

问题和弱者的生存境遇。《狼王梦》采用了人类退

居幕后的全动物视角,通过对狼群社会的描述,映

射出一种极端的望子成龙意识和追求辉煌的偏

执。《混血豺王》以混血豺白眉儿的生命经历为线

索,将狗文化、豺文化、人类文化并置,对生命的壮

丽与丑陋进行拷问。《疯羊血顶儿》做了一个思想

实验,如果个体的行为方式违背了物种天性,会发

生什么样的后果,探讨不同动物物种的天性为什

么通常一成不变。

和发端时期的科幻小说一样,动物小说通常

被归为少年小说或儿童文学,并且构成了儿童文

学图书中的一个热点。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在少年

儿童读者中拥有庞大的读者群,因为少年儿童对

日常人类社会之外的经验具有更浓厚的兴趣、接

受度更高。但是,动物小说和科幻小说展现的许

多思想范畴,显然是儿童文学之外的。

社会科学文明的一双眼睛——评刘慈欣科幻小说和沈石溪动物小说 □袁 博

改革开放的改革开放的4040年是中国文学年是中国文学,,也是中国儿童也是中国儿童

文学承前启后文学承前启后、、薪火相传的薪火相传的4040年年,,我们是亲历者也我们是亲历者也

是实践者是实践者。。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末年代末、、8080年代初年代初,,我们还年我们还年

轻轻,,看见老一代作家重新焕发了青春看见老一代作家重新焕发了青春,,新一代作家新一代作家

跃跃欲试跃跃欲试。。当一个作家是那个时候青年人的梦想当一个作家是那个时候青年人的梦想。。

19781978年年55月月,,冰心先生的冰心先生的《《三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发表于发表于

““文革文革””后刚刚复刊的后刚刚复刊的《《儿童时代儿童时代》》杂志上杂志上,,已经是已经是8080

岁高龄的冰心再次为孩子们写了岁高龄的冰心再次为孩子们写了1010篇通讯篇通讯。。她对她对

孩子们说孩子们说::““小朋友小朋友,,记取记取,,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国家和政府对青少年的关怀国家和政府对青少年的关怀、、对儿童文学的重对儿童文学的重

视至今令我们难忘视至今令我们难忘。。19781978 年年 1010月月,,来自全国的来自全国的

200200多位相关领导多位相关领导、、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文学作家、、理论批评家理论批评家、、出出

版家在庐山召开了版家在庐山召开了““全国少年儿童读物出版工作座全国少年儿童读物出版工作座

谈会谈会””,,不久不久,,国务院以国务院以““国发国发[[19781978]]266266号号””文件的文件的

形式转发了这次会议报告形式转发了这次会议报告《《关于加强少年儿童读物关于加强少年儿童读物

出版工作的报告出版工作的报告》。》。这一报告对儿童文学本体论回这一报告对儿童文学本体论回

归归““常识常识””做了确认做了确认。。19811981年年,,国家出版局在山东国家出版局在山东

泰安召开了全国儿童读物出版工作会议泰安召开了全国儿童读物出版工作会议。。19851985

年年,,文化部在昆明召开全国儿童文学理论规划会议文化部在昆明召开全国儿童文学理论规划会议

等等。。另外另外,,文化部在文化部在19811981年还分别举办南北两个年还分别举办南北两个

作家讲习班作家讲习班,,每个讲习班都有上百名学员参加每个讲习班都有上百名学员参加。。

这一系列举措这一系列举措,,对中国儿童文学的繁荣和发对中国儿童文学的繁荣和发

展展,,对儿童文学观念对儿童文学观念、、形式和审美起到了重要的引形式和审美起到了重要的引

导作用导作用。。

在改革开放的思潮引领下在改革开放的思潮引领下,,几位青年作家带有几位青年作家带有

““先锋先锋””意味的探寻和实验成了当时很有轰动效应意味的探寻和实验成了当时很有轰动效应

的文学事件和文学新探索的启蒙的文学事件和文学新探索的启蒙。。人们认识到人们认识到,,儿儿

童文学不应该再是耳提面命式的教化的工具童文学不应该再是耳提面命式的教化的工具,,而是而是

启迪陶冶少年儿童的思想和真善美的文学形象启迪陶冶少年儿童的思想和真善美的文学形象。。

《《儿童文学儿童文学》《》《东方少年东方少年》、》、上海和江苏两地的上海和江苏两地的《《少年少年

文艺文艺》》成了八九十年代那一批坚持精英式写作姿态成了八九十年代那一批坚持精英式写作姿态

的儿童文学作家的园地的儿童文学作家的园地。。尤其当文章被尤其当文章被《《儿童文学儿童文学

选刊选刊》》选载选载,,对儿童文学作家来说对儿童文学作家来说,,可以说是非常大可以说是非常大

的肯定和荣誉的肯定和荣誉。。

作为中生代儿童文学作家的扶持者和见证人作为中生代儿童文学作家的扶持者和见证人,,

原原《《儿童文学选刊儿童文学选刊》》执行主编周晓执行主编周晓,,把王安忆的把王安忆的《《谁谁

是未来的中队长是未来的中队长》》比作比作““公认的从中国儿童文学发公认的从中国儿童文学发

祥地祥地———上海的枝头飞起来的一只春燕—上海的枝头飞起来的一只春燕””。。而把上而把上

海儿童文学中生代作家们孜孜追求所形成的艺术海儿童文学中生代作家们孜孜追求所形成的艺术

新格局概括为新格局概括为““以少男少女心理的审美表现为突破以少男少女心理的审美表现为突破

口而跃出创作的低谷口而跃出创作的低谷,,以娱乐型的热闹派童话赢得以娱乐型的热闹派童话赢得

更广大的读者更广大的读者,,爆发式地进一步打破沉寂……爆发式地进一步打破沉寂……””

19811981年年,,中国儿童电影厂成立中国儿童电影厂成立。。19851985年年““全国全国

优秀儿童文学奖优秀儿童文学奖””开始设立开始设立,,在这前后在这前后,,陈伯吹儿童陈伯吹儿童

文学奖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丰子丰子

恺儿童图画书奖相继设立恺儿童图画书奖相继设立。。这都为儿童文学后来这都为儿童文学后来

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到了到了9090年代后期年代后期,,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商业元商业元

素更多地进入到儿素更多地进入到儿童文学的出版中来童文学的出版中来。。儿童文学儿童文学

也出现了不同的写作方式和取向也出现了不同的写作方式和取向。。从新世纪童书从新世纪童书

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对伴随而来的唯市场化出版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对伴随而来的唯市场化出版

的质疑来看的质疑来看,,作家们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作家们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而而

坚守艺术品质坚守艺术品质、、为少年儿童提供精美的精神食粮为少年儿童提供精美的精神食粮

依然是儿童文学主流的声音依然是儿童文学主流的声音。。可喜的是可喜的是,,目前许目前许

多优秀的成人文学作家也纷纷加入到儿童文学创多优秀的成人文学作家也纷纷加入到儿童文学创

作中来作中来。。

新新世纪以来世纪以来,,大量更年轻的作家不断涌现出来大量更年轻的作家不断涌现出来,,

为儿童文学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为儿童文学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他们在不同的题他们在不同的题

材领域材领域,,比如童话比如童话、、校园小说校园小说、、动物小说动物小说、、探险小说探险小说、、

科幻小说科幻小说、、历史题材小说等显现着自己的才华历史题材小说等显现着自己的才华。。

对我个人来讲对我个人来讲,,我文学创作的起步正是沐浴在我文学创作的起步正是沐浴在

改革开放的春风雨露中改革开放的春风雨露中。。我至今还记得在沈阳参我至今还记得在沈阳参

加由文化部举办的儿童文学讲习班上老作家的谆加由文化部举办的儿童文学讲习班上老作家的谆

谆教诲谆教诲;;在上海举办的全国儿童文学大会上在上海举办的全国儿童文学大会上,,青年青年

作家竞相发言作家竞相发言,,为了谈写作彻夜不眠的情景为了谈写作彻夜不眠的情景;;还记还记

得自己的作品得自己的作品《《题王许威武题王许威武》《》《空箱子空箱子》》被被《《儿童文学儿童文学

选刊选刊》》选载选载,,自己到邮局去等候刊物的热情自己到邮局去等候刊物的热情。。

8080年代年代,,我创作了电影剧本和同名小说我创作了电影剧本和同名小说《《霹雳霹雳

贝贝贝贝》,》,引起较大的反响引起较大的反响。。9090年代年代,,我创作的小说和我创作的小说和

同名电视剧同名电视剧《《第三军团第三军团》》获得飞天奖获得飞天奖。。现在想起来现在想起来,,

正是改革开放的春风为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正是改革开放的春风为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正是正是

改革开放的雨露让我们埋在心底的种子生根发芽改革开放的雨露让我们埋在心底的种子生根发芽、、

开花结果开花结果。。

改革开放还给了我们持久的动力改革开放还给了我们持久的动力,,让我一直以让我一直以

儿童文学的创作为荣儿童文学的创作为荣,,一直为少年儿童坚持写作一直为少年儿童坚持写作。。

我还曾经获得过我还曾经获得过88次中国作协主办的全国优秀儿次中国作协主办的全国优秀儿

童文学奖和其他奖项童文学奖和其他奖项。。

正如李敬泽所说正如李敬泽所说,,儿童文学儿童文学““从来就不仅仅是从来就不仅仅是

‘‘文学文学’’,,它体现着一个国家它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深刻一个民族最深刻、、最最

基本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关切基本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关切””。。今天今天,,我们要感谢我们要感谢

改革开放最实在的方式就是把改革开放的道路走改革开放最实在的方式就是把改革开放的道路走

下去下去。。

刚刚过去的刚刚过去的1010年年,,被业内许多同行称为中国被业内许多同行称为中国

儿童文学的黄金儿童文学的黄金1010年年。。因为儿童图书消费量急剧因为儿童图书消费量急剧

增长增长,,儿童文学作家更是跻身作家富豪榜前列儿童文学作家更是跻身作家富豪榜前列,,家家

长们也不会再认为儿童文学是可有可无的长们也不会再认为儿童文学是可有可无的““闲书闲书””。。

我们热烈地盼望我们热烈地盼望,,新一个十年不光是出版的黄新一个十年不光是出版的黄

金十年金十年,,也应该是创作繁荣也应该是创作繁荣、、优质童书的黄金十年优质童书的黄金十年。。

回首四十年回首四十年放歌新时代放歌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