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全国药品监管人员教育培训规划教材 职业化专业化药品检查员培训教材 组织编写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 颜正华 (按姓氏笔画排序) 闫永红 吴嘉瑞 张硕峰 高增平 中药学基础 (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 Upload
    others

  • View
    1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全国药品监管人员教育培训规划教材

职业化专业化药品检查员培训教材

组织编写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

主  编 张 冰

副 主 编 崔 瑛

主  审 颜正华

编  者 (按姓氏笔画排序)

 刘 斌 闫永红 李 飞 吴 清

 吴嘉瑞 张 冰 张硕峰 高增平

 崔 瑛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北 京

中药学基础wq-7.indd 1 2020/3/26 星期四 17:13:05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2: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内 容 简 介

  本书立足药品监管人员对中药学基础知识的实际需求,简明而系统地介绍了中药学科的多种基本理论和知识。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基础理论篇,详细介绍了中药基础理论、中药应用理论及临床中药治疗的基本过程等内容;下篇为专业技术篇,系统介绍了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供相关中药学学习者参阅。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药学基础 / 张冰主编.—2 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4

 (全国药品监管人员教育培训规划教材·职业化专业化药品检查员培训教材)

ISBN 978-7-03-064643-9

 Ⅰ.①中… Ⅱ.①张… Ⅲ.①中药学-教育培训-教材 Ⅳ.① R28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20)第038635号

责任编辑:沈力匀 / 责任校对:王 颖

责任印制:吕春珉 / 封面设计:耕者设计工作室

出版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717

http://www.sciencep.com

 印刷

科学出版社发行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2010年10月第 一 版 开本:787×1092 1/162020年 4 月第 二 版 印张:14 3/42020年 4 月第二次印刷 字数:350 000

定价:49.00元(如有印装质量问题,我社负责调换)

销售部电话 010-62136230 编辑部电话 010-62130750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4030229;010-64034315;13501151303

中药学基础wq-7.indd 2 2020/3/26 星期四 17:13:06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3: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在第一版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贴合药品监管人员实

际工作中的基本需要,简明而系统地介绍中药学科所涵盖的多种基本理论、知识,以及中

药学领域的最新进展,旨在使我国药品监管人员全面了解中药学学科,系统综合地了解

中药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中药学基本实践技能,以便更好地从事药品监管工作。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基础理论篇,包括中药基础理论、中药应用理论及临

床中药治疗的基本过程。下篇为专业技术篇,包括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

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临床中药学,重点介绍中药鉴定的技术

与方法;中药主要化学物质的类型、常用提取分离技术;各类中药与药效相关的药理活

性研究;中药炮制的基本原则、常用中药减毒增效等炮制手段;中药制备的关键工艺和

常用中药剂型制备方法;中药制剂含量测定、质量标准建立的一般技术和方法;各类中

药功效特点、临床分类、应用原则与临床合理用药知识。本书以中药学学科的基本知识

为框架,根据药品监管人员在职学习特点及实训要求,在编写体例上进行了创新,设有

学习导航、问题、知识链接、案例分析、习题等栏目,能够帮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建

立中药学的基本知识体系,满足非中药学专业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需要。

本书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冰教授设计内容框架并组织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

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临床中药学等方面的

专家、学者共同编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上篇由张冰教授、吴嘉瑞教授编写;

下篇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

析分别由闫永红教授、刘斌教授、张硕峰教授、李飞教授、吴清教授、高增平教授编写,

临床中药学由崔瑛教授、张冰教授编写。全书由张冰教授、吴嘉瑞教授完成统稿工作。

感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在本书编写中给予的指导。感谢国医大师颜

正华教授在书稿编写中给予的指导并承担书稿的主审工作。

在编写过程中,本书参考和引用了众多专家、学者的著作和论文,在此一并表示诚

挚的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缺点和不足,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9 年 12 月

第二版前言PREFACE

中药学基础wq-7.indd 1 2020/3/26 星期四 17:13:06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4: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中药学基础wq-7.indd 2 2020/3/26 星期四 17:13:06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5: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第一版前言PREFACE

本书兼顾药品监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需要,将中药学学科所涵盖的多学科基

本知识,简明扼要地进行介绍,力求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使药品监管人员获取中药学的基

本知识,全面了解中药,以便更好地从事药品监管工作。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中药基本理论篇,包括中药基础理论、中药应用理论

及中药药物警戒理论。下篇为专业技术篇,包括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化学、

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分析、临床中药学 7 个方面,重点介绍中药鉴定的

技术与方法;中药炮制的基本原则、常用减毒增效等炮制手段;中药主要化学物质的类

型、常用提取分离技术;中药制备的关键工艺和常用中药剂型制备方法;各类中药与药

效相关的药理活性研究;中药制剂含量测定、质量标准建立的一般技术和方法;各类中

药功效特点、临床分类、应用原则与临床合理用药知识。为了兼顾药品监管人员在职学

习特点及实训要求,在编写体例上进行了创新,列入学习要点、学习小结、案例示例、

知识链接与拓展等项目。

本书邀请了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学、中药药理学、

中药制剂分析、临床中药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共同编写,是中药学行业专家集体智慧

的结晶。其中,上篇由张冰教授、崔瑛教授、吴嘉瑞博士撰写;下篇中药鉴定学、中药

炮制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分析分别由闫永红教授、李飞

教授、刘斌教授、吴清教授、洪缨教授、高增平教授编写,临床中药学由崔瑛教授、张

冰教授编写。

由于目前国内没有类似的书出版,本书是在集思广益基础上的一个创新和尝试,其

中难免有缺点和不足。由于成书时间仓促,加之作者水平有限,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

指正。

编 者

2010 年 9 月

中药学基础wq-7.indd 3 2020/3/26 星期四 17:13:06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6: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中药学基础wq-7.indd 4 2020/3/26 星期四 17:13:06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7: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目  录CONTENTS

上篇 基础理论篇

第一章 中药基础理论 ...............................................................................................................................3

第一节 药物性味理论 .....................................................................................................................3

一、四气 ..........................................................................................................................................3

二、五味 ..........................................................................................................................................4

第二节 药物趋向理论 .....................................................................................................................5

一、升降浮沉 ..................................................................................................................................5

二、归经 ..........................................................................................................................................6

第三节 药物毒性理论 .....................................................................................................................7

第二章 中药应用理论 ...............................................................................................................................9

第一节 对证用药 ..............................................................................................................................9

第二节 配伍用药 ............................................................................................................................10

一、中药七情 ................................................................................................................................10

二、君臣佐使配伍 ........................................................................................................................12

三、配伍禁忌 ................................................................................................................................12

四、用药禁忌 ................................................................................................................................12

第三节 用量与用法 .......................................................................................................................13

一、剂量 ........................................................................................................................................13

二、用法 ........................................................................................................................................14

第三章 临床中药治疗的基本过程......................................................................................................15

第一节 四诊合参 ............................................................................................................................15

一、望诊 ........................................................................................................................................15

二、闻诊 ........................................................................................................................................16

三、问诊 ........................................................................................................................................16

四、切诊 ........................................................................................................................................16

第二节 辨证论治 ............................................................................................................................16

一、辨证 ........................................................................................................................................16

二、论治 ........................................................................................................................................16

第三节 选药组方 ............................................................................................................................17

一、选药组方的概念 ....................................................................................................................17

中药学基础wq-7.indd 5 2020/3/26 星期四 17:13:06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8: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vi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二、选药组方与合理用药 ............................................................................................................17

第四节 处方与调剂 .......................................................................................................................17

一、处方的概念和意义 ................................................................................................................18

二、中药处方的特点 ....................................................................................................................18

三、处方应付原则 ........................................................................................................................18

四、中药调剂操作常规 ................................................................................................................19

第五节 中药药物警戒理论 .........................................................................................................20

一、中药药物警戒的学术渊源与内涵 ........................................................................................20

二、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22

三、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的基本知识 ............................................................................................26

下篇 专业技术篇

第四章 中药鉴定学..................................................................................................................................33

第一节 中药鉴定学概述 ..............................................................................................................33

一、中药鉴定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34

二、中药的产地与采收 ................................................................................................................34

第二节 中药鉴定的技术与方法 ................................................................................................37

一、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和项目 ................................................................................................37

二、中药鉴定的方法 ....................................................................................................................41

第三节 中药的质量标准 ..............................................................................................................54

一、我国现行的中药质量标准 ....................................................................................................54

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的原则 ....................................................................................................55

三、中药药材商品规格与等级 ....................................................................................................55

第四节 常用中药商品的鉴别特点及案例分析 ....................................................................58

一、人工栽培植物药材的特点及案例分析 ................................................................................58

二、人工养殖或合成动物药材的特点及案例分析 ....................................................................59

三、中药药材商品掺伪状况分析 ................................................................................................62

四、中成药商品的特点与检查要点分析 ....................................................................................65

第五章 中药化学 ......................................................................................................................................67

第一节 中药化学概述 ...................................................................................................................67

一、中药化学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67

二、中药化学研究的意义和发展趋势 ........................................................................................68

第二节 中药化学成分简介 .........................................................................................................69

一、生物碱 ....................................................................................................................................69

二、苷 ............................................................................................................................................70

中药学基础wq-7.indd 6 2020/3/26 星期四 17:13:06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9: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vii目  录

三、醌 ............................................................................................................................................71

四、苯丙素 ....................................................................................................................................72

五、黄酮 ........................................................................................................................................74

六、萜 ............................................................................................................................................75

七、甾 ............................................................................................................................................77

八、挥发油 ....................................................................................................................................79

九、鞣质 ........................................................................................................................................80

十、多糖 ........................................................................................................................................81

十一、有机酸 ................................................................................................................................82

第三节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 .......................................................................................84

一、提取方法 ................................................................................................................................84

二、分离方法 ................................................................................................................................85

第六章 中药药理学..................................................................................................................................90

第一节 中药药理学概述 ..............................................................................................................90

一、中药药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与任务 ................................................................................90

二、中药药理学的学科地位 ........................................................................................................91

三、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91

四、中药药理学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92

第二节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92

一、中药四性(四气)的现代研究 ............................................................................................92

二、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 ............................................................................................................93

三、中药归经的现代研究 ............................................................................................................94

四、中药毒性的现代研究 ............................................................................................................94

第三节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96

一、药物因素 ................................................................................................................................96

二、机体因素 ................................................................................................................................97

第四节 常用中药的药理作用 .....................................................................................................98

一、解表药 ....................................................................................................................................98

二、清热药 ....................................................................................................................................99

三、泻下药 ..................................................................................................................................100

四、祛风湿药 ..............................................................................................................................100

五、芳香化湿药 ..........................................................................................................................101

六、利水渗湿药 ..........................................................................................................................101

七、温里药 ..................................................................................................................................102

八、理气药 ..................................................................................................................................102

九、消食药 ..................................................................................................................................103

十、止血药 ..................................................................................................................................103

十一、活血化瘀药 ......................................................................................................................104

中药学基础wq-7.indd 7 2020/3/26 星期四 17:13:06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10: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viii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十二、化痰止咳平喘药 ..............................................................................................................105

十三、安神药 ..............................................................................................................................105

十四、平肝息风药 ......................................................................................................................105

十五、开窍药 ..............................................................................................................................106

十六、补虚药 ..............................................................................................................................106

十七、收涩药 ..............................................................................................................................107

十八、驱虫药 ..............................................................................................................................107

十九、外用药 ..............................................................................................................................108

第七章 中药炮制学................................................................................................................................ 110

第一节 中药炮制学概述 ............................................................................................................ 110

一、中药炮制学的概念 .............................................................................................................. 110

二、中药炮制的意义 .................................................................................................................. 110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 ................................................................................................... 112

一、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 ...................................................................................................... 113

二、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 116

第三节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121

一、炮制与中医临床疗效 ..........................................................................................................122

二、中药炮制增效的途径 ..........................................................................................................124

三、中药炮制减毒的途径 ..........................................................................................................126

第四节 中药饮片的质量 ............................................................................................................128

一、中药饮片质量的影响因素 ..................................................................................................128

二、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 ..........................................................................................................128

第五节 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保密与知识产权保护 .........................................................131

一、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保密的相关规定 ..................................................................................131

二、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 ..................................................................................131

第八章 中药药剂学................................................................................................................................133

第一节 中药药剂学概述 ............................................................................................................133

一、中药药剂学作用与发展 ......................................................................................................133

二、中药药剂学常用术语 ..........................................................................................................134

三、中药药剂学的工作依据 ......................................................................................................134

第二节 中药制药卫生与前处理 ..............................................................................................134

一、中药制药的卫生 ..................................................................................................................135

二、中药制剂的原料与辅料 ......................................................................................................138

三、中药制剂的前处理过程 ......................................................................................................140

四、制药新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144

第三节 中药制剂的剂型及制备 ..............................................................................................145

一、剂型概述 ..............................................................................................................................145

二、浸出制剂制备与质量要求 ..................................................................................................147

中药学基础wq-7.indd 8 2020/3/26 星期四 17:13:06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11: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ix目  录

三、液体制剂制备与质量要求 ..................................................................................................149

四、无菌制剂制备与质量要求 ..................................................................................................152

五、半固体制剂制备与质量要求 ..............................................................................................155

六、固体制剂制备与质量要求 ..................................................................................................158

七、其他制剂制备与质量要求 ..................................................................................................166

第四节 中药制剂的稳定性 .......................................................................................................169

一、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 ..............................................................................................170

二、中药制剂稳定化的措施 ......................................................................................................170

三、中药制剂稳定性的考核方法 ..............................................................................................171

四、包装材料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 ..........................................................................................172

第九章 中药制剂质量分析..................................................................................................................173

第一节 中药制剂质量分析概述 ..............................................................................................173

一、中药制剂质量分析的特点 ..................................................................................................173

二、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概述 ..............................................................................................174

第二节 取样及供试品的制备 ...................................................................................................175

一、取样和称量 ..........................................................................................................................175

二、供试品的制备 ......................................................................................................................177

第三节 中药制剂质量分析的主要内容 ................................................................................178

一、鉴别 ......................................................................................................................................178

二、检查 ......................................................................................................................................180

三、含量测定 ..............................................................................................................................180

四、中药指纹图谱 ......................................................................................................................183

第四节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 .........................................................................................185

一、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内容及起草说明 ..............................................................................185

二、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实例 ..............................................................................................189

第十章 临床中药学................................................................................................................................193

第一节 解表药 ...............................................................................................................................193

一、解表药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193

二、解表药的合理使用 ..............................................................................................................194

第二节 清热药 ...............................................................................................................................194

一、清热药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194

二、清热药的合理使用 ..............................................................................................................196

第三节 泻下药 ...............................................................................................................................197

一、泻下药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197

二、泻下药的合理使用 ..............................................................................................................197

第四节 祛风湿药 ..........................................................................................................................198

一、祛风湿药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198

二、祛风湿药的合理使用 ..........................................................................................................199

中药学基础wq-7.indd 9 2020/3/26 星期四 17:13:06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12: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x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第五节 芳香化湿药 .....................................................................................................................200

一、芳香化湿药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200

二、芳香化湿药的合理使用 ......................................................................................................200

第六节 利水渗湿药 .....................................................................................................................200

一、利水渗湿药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200

二、利水渗湿药的合理使用 ......................................................................................................201

第七节 温里药 ...............................................................................................................................202

一、温里药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202

二、温里药的合理使用 ..............................................................................................................203

第八节 理气药 ...............................................................................................................................203

一、理气药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203

二、理气药的合理使用 ..............................................................................................................204

第九节 消食药 ...............................................................................................................................204

一、消食药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204

二、消食药的合理使用 ..............................................................................................................204

第十节 止血药 ...............................................................................................................................205

一、止血药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205

二、止血药的合理使用 ..............................................................................................................206

第十一节 活血化瘀药 .................................................................................................................206

一、活血化瘀药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206

二、活血化瘀药的合理使用 ......................................................................................................207

第十二节 化痰止咳平喘药 .......................................................................................................208

一、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208

二、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合理使用 ..............................................................................................209

第十三节 安神药 ..........................................................................................................................210

一、安神药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210

二、安神药的合理使用 ..............................................................................................................210

第十四节 平肝息风药 ................................................................................................................. 211

一、平肝息风药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 211

二、平肝息风药的合理使用 ...................................................................................................... 211

第十五节 开窍药 ..........................................................................................................................212

一、开窍药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212

二、开窍药的合理使用 ..............................................................................................................212

第十六节 补虚药 ..........................................................................................................................213

一、补虚药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213

二、补虚药的合理使用 ..............................................................................................................214

第十七节 收涩药 ..........................................................................................................................215

一、收涩药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215

中药学基础wq-7.indd 10 2020/3/26 星期四 17:13:06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13: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xi目  录

二、收涩药的合理使用 ..............................................................................................................215

第十八节 驱虫药 ..........................................................................................................................216

一、驱虫药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216

二、驱虫药的合理使用 ..............................................................................................................216

第十九节 外用药 ..........................................................................................................................217

一、外用药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217

二、外用药的合理使用 ..............................................................................................................217

主要参考文献..............................................................................................................................................219

中药学基础wq-7.indd 11 2020/3/26 星期四 17:13:06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14: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中药学基础wq-7.indd 12 2020/3/26 星期四 17:13:06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15: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上 篇

基础理论篇

中药学基础wq-7.indd 1 2020/3/26 星期四 17:13:06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16: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中药学基础wq-7.indd 2 2020/3/26 星期四 17:13:06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17: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学习导航

(1)掌握四气、五味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中药毒性的概念。

(2)熟悉归经的概念、确定依据和临床意义。

(3)了解升降浮沉的概念、确定依据和临床意义。

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

质,其主要来源于天然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中药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

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中药的品种繁多,古籍记

载就有 3000 种以上,发展至今已达 12 800 余种。数千年来,中药对保障国人的健康和

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础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产地、采集、鉴定、炮制、成分、

药理、制剂、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既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中药各类从业人员必备的专业知识。中药学将中药与其疗效有关的性质称为中药药

性。中药药性理论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内容,是中药基础

理论的核心内容。

第一节 药物性味理论

问题

温热药性的药物具有哪些作用?寒凉药性的药物具有哪些作用?药物的辛、甘、

酸、苦、咸各味具有什么作用?

一、四气

中药药性中的四气是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按阴

阳属性,中药药性又可划分为寒凉与温热两类。寒凉为阴,温热属阳,二者作用相反。

而温与热、寒与凉之间则只有程度的差别,温次于热,凉次于寒。有些中医药著作对于

某些药物,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以示程度上的差别。

中药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后所发生的反应总结出来的,是与

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凡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即属于寒性或凉性;凡

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即属于温性或热性。温热性质的药物具有温里、散寒、助阳

等作用,如干姜、桂枝、鹿茸等;寒凉性质的药物具有清热、泻火、解热毒等功效,如

第一章 中药基础理论

中药学基础wq-7.indd 3 2020/3/26 星期四 17:13:06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18: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4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黄连、大黄、板蓝根等。

临床用药首先要区分疾病寒热的性质,在此基础上针对疾病的寒热性质而选择与

之相反药性的药物,即“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亦所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只有这样才能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达到机体阴阳平衡的目的。相反,如果热证用热

药、寒证用寒药,则不仅不能祛邪扶正,而且还会助邪伤正。其次,还应该针对病证

温与热、寒与凉的程度选择药物,若当用热药而用温药,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

药轻难以达到预期疗效;若当用温药而用热药,当用凉药而用寒药,则病轻药重易致

正气损伤。

二、五味

中药药性中的五味是指药物所具有的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此外还

有淡味和涩味,一般认为“淡附于甘”,往往甘淡并称,而涩味的特征与酸味相似,所

以仍称作“五味”。辛、甘、酸、苦、咸五味是与五行、五脏相配属对应的。

中药药性中药味的含义有二:一是反映了部分药物的真实滋味,是通过口尝而得来

的感性认识,与药物的实际味道相符,如甘草味甘,黄连味苦;二是在大量临床实践的

基础上推导总结出来的关于药物作用的理性认识,代表着药物的作用特点,是对中药作

用规律的概括,并非味觉器官所能感知的真实味道,如知母的甘味、玄参的咸味。

关于五味的作用,历代医家在辛散、甘缓、酸收、苦坚、咸软等理论的基础上不断

补充发挥进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

(1)辛味:能散能行,其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辛散:辛味有发散表邪作

用,辛味药大多能祛除在表的六淫之邪。例如,治疗表证常选辛味的麻黄、桂枝、荆

芥、薄荷等。②辛行:辛味药物能促进气血流通,行气消滞,活血化瘀。例如,辛味的

木香、陈皮、香附等,具有行气功效,治疗气机郁滞;辛味药当归、川芎、红花等,能

活血化瘀,治气滞血瘀。

(2)甘味:能补能和能缓,其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甘补:甘味药具有补益作

用,能补益人体的气血阴阳,或扶助人体正气,振奋脏腑功能,或滋补阴血不足,改善

虚弱状况。例如,人参、黄芪等甘温补气,当归、熟地甘温补血。②甘和:“和中、调

和诸药”。甘味药具有调和中焦、保护和增强脾胃运化功能的作用,还有调和药味,使

药物之间功能协调,改善味道等作用。例如,甘草、大枣常用于复方中调和诸药。③甘

缓:甘味具有缓解痉挛、疼痛,缓解毒性、烈性等作用。例如,甘草有缓急止痛、缓和

药性、解毒之功,可治脘腹或四肢痉挛疼痛;甘草、大枣、蜂蜜亦常用在复方中起缓和

药性作用。

(3)酸味:能收能涩,其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收敛固涩:具有止泻、敛汗、

涩精、缩尿、止带、止血、敛疮等制止人体阴液滑脱的作用。例如,五倍子、五味子收

敛止汗,乌梅、石榴皮涩肠止泻,金樱子、覆盆子涩精缩尿。②生津:可用于胃阴不足、

口干欲饮、舌红少苔,或舌苦剥脱等证,如乌梅、五味子等。

(4)苦味:能泄能燥能坚,其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苦泄:泄的含义有三,

即通泄、降泄和清泄。通泄腑气,如大黄、番泻叶,有泻下通便的作用,用于热结便秘

中药学基础wq-7.indd 4 2020/3/26 星期四 17:13:07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19: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5第一章 中药基础理论

之证;降泄肺气,如杏仁、厚朴,有止咳平喘作用,用于气逆喘咳之证;清泄火热,如

栀子、知母,有清火除烦作用,用于热盛心烦之证。②苦燥:即燥湿,治疗水湿之证。

由于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故苦味药也相应地分为苦寒燥湿和苦温燥湿两类,前者

如苍术用于寒湿证,后者如黄连用于湿热证。③苦坚:苦能坚阴,用于肾阴亏虚而致相

火亢盛之证。此处的“坚阴”并不是苦味的直接效应,而是通过苦味的清泻火热作用而

达到保存阴液的目的,代表药如黄柏、知母。④某些苦味药还有开胃进食、增进食欲的

作用。于饭前服用少量苦味药(如黄连、龙胆草)可提高食欲。因苦燥易伤阴津,阴津

不足者不宜用。苦寒之药易伤伐脾胃阳气,素体脾虚者亦当慎用。

(5)咸味:能下能软,其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咸下:咸味具有泻下作用,

用于热结大肠,大便秘结不通,或大肠津亏,大便干涩难下,如芒硝;②咸软:咸味药

能软坚散结,用于消散瘿瘤、瘰疬、痰核、疮痈、痞块等,如牡蛎、玄参、昆布、海藻、

水蛭、血竭、穿山甲、土鳖虫等。

第二节 药物趋向理论

问题

确定中药药性的升降浮沉的依据是什么?确定中药药性归经的依据是什么?

一、升降浮沉

1.升降浮沉的概念

升降浮沉是指中药药物作用的趋向,即药物作用的定向。升是指向上升提,浮是指

向外发散,降是指下行降逆,沉是指泄利或收敛。临床上不同的疾病可表现出不同的病

理趋向,如表现为向上的呕吐、喘咳,表现为向下的泻痢、崩漏、脱肛,表现为向外的

自汗、盗汗,表现为向内的表证不解、麻疹内陷。针对病情,能逆转、改善或消除这些

病理趋向的药物,相对而言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药物向上、向外的作用

趋向称为升浮,向下、向内的作用趋向称为沉降。由于升与浮、沉与降的趋向类似,不

易严格区别,故通常以升浮、沉降合称。药物的作用趋向与所治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

2.确定药性升降浮沉的依据

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向下、向上、向内、向外等病势趋向的药物,就分别确

定为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确定药物升降浮沉的依据和影响因素主要有 6 个。

(1)药物的四气。药物的寒、热、温、凉影响着药物的作用趋向。温热性质的药物,

其作用趋向多升浮;寒凉性质的药物,其作用趋向多沉降。

(2)药物的五味。药物的五味及其阴阳属性也是影响药物作用趋向的重要因素。

辛、甘淡的药物,其属性为阳,作用趋向多升浮;酸、苦、咸的药物,其属性为阴,作

用趋向多沉降。

(3)药物气味的厚薄。气味厚薄是指药物气味的醇厚浓烈与轻清淡薄。例如,薄荷、

桑叶等气味淡薄则升浮,大黄、熟地黄等气味醇厚浓烈则沉降。

中药学基础wq-7.indd 5 2020/3/26 星期四 17:13:07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20: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6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4)药物质地的轻重。药性的升降浮沉与其质地的轻重也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而

言,花叶及质轻的药物大多能升浮,如辛夷、荷叶、升麻;子实及质重的药物大都能

沉降,如苏子、枳实、牡蛎、磁石。但也不尽然,如旋覆花不升浮反而沉降,蔓荆子

不沉降反而升浮。

(5)药物的炮制方法。药性的升降浮沉,可以随炮制而改变。有些药物“生升熟

降”,如生麻黄发汗解表,炙麻黄则止咳平喘;酒制可增强药物升散作用,如大黄、黄

连酒制后上行头面,清上部之热的力量增强;盐制则下行肝肾,如杜仲、巴戟天、补骨

脂等经盐制后可增强补肝肾作用;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

(6)药物的配伍。药性的升降浮沉,与其在方剂中的配伍密切相关。如黄芪,性味

甘温,益气升阳,本性升浮,配党参、柴胡、升麻则升提中气;配白术、防风则收敛固

表止汗;配白术、防己则沉降利水渗湿。一般而言,升浮药在与较多较强的沉降药配伍

中,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沉降药在与较多较强的升浮药配伍中,其沉降

之性也可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某些药物则有引导药物趋向的作用,如桔梗能“载药上

行”,牛膝可“引药下行”。

二、归经

1.归经的概念

所谓归经,“归”是指药物作用趋向、作用部位的归属,“经”是指人体的脏腑经络。

归经就是中药作用的定位,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联系起来,说明药物作

用的部位、范围。归某经的药物主要对该脏腑及其经络起治疗作用,对其他脏腑经络作

用较弱或者没有作用。归经理论对临床合理、准确地选用药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归经理论起源于《内经》中有关“五味入五脏”“五走”等论述,汉代《伤寒论》

的六经辨证为归经理论奠定了基础。至宋代,药物的归经理论逐渐形成,《苏沈良方》

中已有“某物入肝”“某物入肾”的记载。金元时期,归经理论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张元素提倡分经分部用药,《珍珠囊》中 30 余味药载有“某经药”“某行经药”的内容,

如川芎少阳本经药,入手足厥阴气分。李东垣、王好古等又加以补充,在《汤液本草》

中就对很多药物采用“入”“走”“引”经的术语加以论述,使归经理论逐步得到充实。

明代《本草品汇精要》将前人的“入”“走”“引”等术语统称为“行”,作为药性的一

项内容,但“经”仍沿用六经名称。至清代,沈金鳌正式提出“归经”一词,并将前人

关于归经的理论加以总结,在《要药分剂》一书中,每味药下均列“归经”一项,说明

药物作用部位。至此,归经理论得以完备,经过后世医家的继承和发展,成为中药药性

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确定归经的依据

确定药物归经主要有四方面的依据。

(1)经络学说。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是沟通机体内外的通道。经络既是

疾病病变部位的所在,也是药物作用的所在。凡能治疗某经疾病的药物,就归入某经。

(2)脏腑学说。中医学脏腑学说是阐明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核心理论。中药

的治疗作用是通过对脏腑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的调整、改善而实现的。药物的作用,往

中药学基础wq-7.indd 6 2020/3/26 星期四 17:13:07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21: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7第一章 中药基础理论

往标以脏腑名称,如清心、润肺、平肝、滋肾。药物的归经,也逐渐由用经络归纳转为

用脏腑归纳,即直接归于某脏某腑,或者在脏腑之后再加上经字,如归肝经、归脾经、

归膀胱经等。

(3)药物疗效。药物的临床疗效是药物归经的主要依据。药物归于某脏某腑某经,

最终是由其在临床应用中所表现的实际作用来确定的。某药对某脏腑或某经络的病变疗

效显著,即将其归入某脏腑或某经络,如龙胆草苦寒,能清泻肝火,归肝经。

(4)药物特性。药物的归经也与药物的形、色、气、味等特性有关,如五味与归经

关系密切。《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即有“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

咸先入肾”之论,并对早期的归经学说影响颇大;但这种五味各入一脏的说法,存在一

定的局限性,有不少药物的归经难以用此解释。此外,尚有以药物的质地、形态及颜色

作为归经的依据,其片面性则更大。

第三节 药物毒性理论

问题

中药药性中狭义的毒和广义的毒,其含义各是什么?

中医药学中的毒具有丰富的人文底蕴。欲准确理解其含义,首先应该明确汉字中

“毒”的本义。汉代许慎《说文解字·第一篇》云:“‘毒’,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

从‘艸’,毐声。”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第一篇》中具体解释道:“‘毒’兼善恶

之辞,犹‘祥’兼吉凶,‘臭’兼香臭也。”又云:“字义训厚,字形何以从艸?因害人

之草往往而生,往往犹历历也。其生蕃多,则其害尤厚,故字从艸,引申为凡厚之意。”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所谓“毒,厚也”的厚,本义应该是一个中性形容词,表示“多

也”“重也”“剧也”“峻也”等。据此推之,“恶而厚”可谓之“毒”,“善而厚”亦可谓

之“毒”。

中药药性中的“毒”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所谓狭义的“毒”,即指药物可以对人体

造成伤害的性质。有毒的药物,大多性质强烈,作用峻猛,极易损害人体,常用治疗量

范围较小,安全性低。药量稍微超过常用治疗量,即可对人体造成伤害。正如隋代《诸

病源候论·卷二十六》云:“凡药物云有毒及大毒者,皆能变乱,于人为害,亦能杀人。”

明代《类经·卷四》云:“毒药,为药之峻利者。”据此推断,砒石、雄黄、轻粉、千金子、

巴豆、芫花等有毒中药即为“药之峻利者”,而其中“毒”即为狭义概念,指药物可以

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性质。

所谓广义的“毒”主要有两种含义:

(1)药物的总称,即“毒”与“药”通义。如《周礼·天官·冢宰》云:“医师掌

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明代《类经·卷十二》云:“毒药者,总括药饵而言,凡

能除病者,皆可称之为毒药”;《类经·卷十四》又云:“凡可避邪安正者,皆可称之为

毒药”。以上文献中,“毒”即是指“药”。

中药学基础wq-7.indd 7 2020/3/26 星期四 17:13:07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22: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8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2)药物的偏性。中医药学认为,药物之所以能治疗疾病,就在于它具有某种偏

性。临床用药每取其偏性,以祛除病邪,调节脏腑功能,纠正阴阳盛衰,调整气血紊

乱,最终达到愈病蠲疾、强身健体之目的。古人常将药物的这种偏性称为“毒”。如金

代《儒门事亲·卷二》云:“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甘草、苦参不可不谓

之毒,久服必有偏胜。”明代《类经·卷十四》云:“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

以气味之有偏也。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是也,所以养人正气。气味之偏者,药饵之

属是也,所以去人邪气。其为故也,正以人之为病,病在阴阳偏胜尔。欲救其偏,则惟

气味之偏者能之,正者不及也。”可见,每种药物都具有各自的偏性,中药理论将这些

偏性统称为“毒”。

综上所述,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构成了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

四气论述了药物的寒、热、温、凉性质,对治疗热证、寒证时药物选择应用具有重要指

导作用;五味进一步阐明了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临床效果,与四气相得益彰;升降浮沉说

明了药物的总体作用趋向,与四气、五味之间关系密切;归经指出了药物的作用部位,

将药物的作用与脏腑经络联系起来,便于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合理选择药物;中药毒性

理论揭示了药物的安全性,介绍了临床安全用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四气、五味、升降

浮沉、归经、毒性理论五者之间既各成体系,又密不可分,分别反映了药物的性质、疗

效、作用趋向、作用部位、安全性等基本特征,临床用药必须从药物的四气、五味、升

降浮沉、归经、毒性五个方面综合考虑、全面把握,才能达到安全、有效、合理的目的。

习 题

1.试述五味的临床意义并举例说明。

2.试述中药毒性的概念。

3.试述中药毒性的影响因素。

4.简述影响中药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

5.简述四气在中医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6.简述归经的理论基础和确定依据。

中药学基础wq-7.indd 8 2020/3/26 星期四 17:13:07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23: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学习导航

(1)掌握中药七情配伍的形式和配伍禁忌的主要内容。

(2)熟悉中药对证用药的概念和证候禁忌、妊娠禁忌、服药食忌。

(3)了解中药的用量、用法。

中药应用理论是在中药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指导中药合理应用的理论知识和体

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对合理用药的界定,安全、

有效、经济、适当是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中药的合理应用也不例外。同时,中药应用

较化学药物复杂,受产地、采集、炮制、对证、配伍、用量、用法等许多环节的影响。其中,

对证、配伍、用量为关键环节。把握中药应用的关键环节,对保障中药合理应用具有重

要的意义。

第一节 对 证 用 药

问题

证的概念是什么?如何看待辨证和辨病的关系?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及

邪正关系,揭示了疾病发展某一阶段的病理实质。例如,外感表证,均可见恶寒(风)、

发热、喷嚏、流涕、脉浮等。这组有着相互关联的症状为证的外候,即证候。由于证候

随着疾病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一种疾病在不同的阶段表现为不同的证候,所以,中医对

证用药就是一种个体化的、动态的、针对病理实质的用药方式。从中药角度认识对证用

药,其形式是以中药的基本功效为依据,将中药功效与适应证密切联系起来。例如,发

散风寒药可治风寒感冒,发散风热药可治风热感冒,清热药可治里热证,泻下药可治里

实便秘,祛风湿药可治风湿痹证,化湿药可治湿阻中焦证,活血化瘀药可治瘀血证,补

虚药可治虚证,均体现了药物作用与疾病基本病机的对应性。

中药应用以对证用药为主体,也不排斥针对疾病的其他用药形式,如对症用药和对

病用药。症是指单一的症状,是由疾病引起的患者行为和功能的异常变化,如发热、口

渴、头痛、小便次数增多或减少等。有些中药可以超越证候的约束,表现出对症状治疗

的良好效果。例如,柴胡本是发散风热药,但该药疏散退热作用强,中医不仅用其治外

感风热发热,也可治少阳寒热往来,还可治疟疾憎寒壮热,因而对于实证发热,不论何

第二章 中药应用理论

中药学基础wq-7.indd 9 2020/3/26 星期四 17:13:07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24: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10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证,均可选用。疾病是在一定致病因素作用下,正常健康状态受到破坏,机体与周围环

境及机体内部各系统之间的生理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出现紊乱,发生了功能或形态方

面的异常变化,反映出一定的病理变化过程。每种病都有不同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

鉴别要点。在疾病发展的全过程中,随着病的变化,各个阶段可以表现为不同的证候。

在《中医内科学》中收载了许多病证,如感冒、咳嗽、自汗、盗汗、心悸、不寐等。有

些中药对某种疾病有突出的治疗作用,可以忽略疾病的证候使用,如中药昆明山海棠、

雷公藤,都属于祛风湿药,前者性温,适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后者性寒,适用于风湿热

痹。由于都对顽痹有较突出的疗效,两者成为治疗该类疾病可以忽略证候的用药。

中药都有各自的功效,使用中药治疗疾病就是要将其功效与适应的疾病证候对应起

来(对证用药)。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绝大多数情况下属于对中药的滥用,而滥用就

将使中药原本治疗疾病的作用,转变为影响机体阴阳平衡的不利因素,不良作用随时会

出现。每种中药通常不止一种功效,在使用中药治疗疾病过程中,常常不能利用其所有

功效,那些不能被利用的功效,往往会以副作用的形式出现,如用麻黄治疗咳喘,患者

出现小便量多就属此类。因此,为了保证中药的安全有效,首先应保证中药对证施用,

其次应在治疗中最大限度地利用每种药物的多种功效。

第二节 配 伍 用 药

问题

中药配伍的目的是什么?相须、相使等七情配伍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十八反、

十九畏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中药配伍就是按照病情的不同、药物的不同作用,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

一起应用,或避免某些中药合用,以提高疗效、降低或减轻毒副作用。由于机体疾病表

现比较复杂,或数病相兼,或表里同病,或虚实互见,或寒热错杂等,因此,单味药一

般难以取得较好疗效。为了增强中药疗效,适应复杂病情,减少毒副作用,中药联合使

用势在必然。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药物配合应用既能增进原有的疗效,也可以相

互抵消或削弱原有的功效;既能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也有因合用而产生毒副作用。了

解配伍用药时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对于安全、有效地使用中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就配伍形式而言,有同类药物配伍、针对病因配伍、针对兼证配伍、针对副作用配伍、

针对有毒药物配伍等。

一、中药七情

《神农本草经》曾提及中药的七情配伍:“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茎花实,草

石骨肉。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

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

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此虽未对七情作解释,但其中“当用”“勿用”“有毒宜制,

中药学基础wq-7.indd 10 2020/3/26 星期四 17:13:07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25: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11第二章 中药应用理论

可用”“不尔,勿合用”等,已表明了七情的临床意义。

中药七情是指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 7 种情况。

单行,就是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对于病情比较单纯的病证,往

往选择一种针对性较强的药物即可达到治疗目的。例如,古方独参汤可治疗大失血所引

起元气虚脱的危重病证;清金散(黄芩)可治疗肺热出血的病证。

相须,就是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例如,麻黄

配桂枝,能增强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

相使,就是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药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

效。例如,黄芪配茯苓可治脾虚水肿;枸杞子配菊花可治目暗昏花;石膏配牛膝可治胃

火牙痛;白芍配甘草可治血虚失养、筋挛作痛;黄连配木香可治湿热泻痢等。

相畏,就是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例如,半夏畏生姜,即生

姜可以抑制半夏的毒副作用。

相恶,就是一种药物能削弱另一种药物的功效。例如,人参恶莱菔子,莱菔子能削

弱人参的补气作用;生姜恶黄芩,黄芩能削弱生姜的温胃止呕的作用。

相反,就是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毒副作用,如甘草反甘遂等。

相杀,就是一种药物能够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例如,生姜杀半夏毒;绿豆杀

巴豆毒等。相畏和相杀没有质的区别,是从自身的毒副作用受到对方的抑制,和自身能消

除对方毒副作用的不同角度提出来的配伍方法,也就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不同提法。

中药七情除单行外,相须、相使可以起到协同作用,能提高药效,是临床常用的

配伍方法;相畏、相杀可以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以保证安全用药,是使用毒副作用较

强药物的配伍方法,也可用于有毒中药的炮制及中毒解救。相恶则是因为药物的拮抗作

用,抵消或削弱其中一种药物的功效;相反则是药物相互作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强烈

的副作用,故相恶、相反则是配伍用药的禁忌。

知识链接

中药七情的现代研究示例1.人参恶莱菔子

有研究表明,在补虚药物抗应激的经典实验方法——耐缺氧实验和负重游泳实

验中,莱菔子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小鼠的抗应激能力,特别是在游泳实验中,影响十

分显著。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人参与莱菔子配伍后部分抗应激能力受到拮抗。

莱菔子对人参促进人体糖原和三磷酸腺苷等能源物质的合理利用,有较明显的

拮抗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拮抗人参提高机体血氧的利用率、增加供氧量和降

低机体耗氧量等作用。

2.芍药配甘草

有实验证明,甘草具有镇静和神经末梢抑制作用,芍药对疼痛中枢神经和脊髓

兴奋有镇静作用,二者相合,适用于中枢神经与末梢性的肌肉痉挛,以及痉挛引起

的疼痛。

中药学基础wq-7.indd 11 2020/3/26 星期四 17:13:07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26: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12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二、君臣佐使配伍

君臣佐使配伍是中药七情配伍的发展,是中医遣药组方的原则。君药是针对主病

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一方面指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

物;另一方面指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一指辅佐药,即

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二指佐制药,即用以消除

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三指反佐药,即病重邪

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

格拒。使药,一方面指引经药,即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另一方面指调和

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三、配伍禁忌

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药物合用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或降低和破坏药效,因而应该避

免配合应用,包括“十八反”“十九畏”。

“十八反”收载相反中药为: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及、白蔹;甘草反甘遂、

大戟、海藻、芫花;藜芦反人参、丹参、玄参、沙参、细辛、芍药。

古代医家将反药概括为 18 种,但随着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十八反”的内容不

断丰富。在临床配伍时,应根据现代中药研究的最新进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简称《中国药典》)的有关规定,遵从配伍禁忌。

“十九畏”收载相畏中药为: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

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肉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四、用药禁忌

1.证候禁忌

中药的治疗作用有一定的范围,超出适应范围,就不能起到治疗作用,还有可能影

响机体的正常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临床用药要根据中药的基本作用,对中药

的应用证候有所禁忌,称“证候禁忌”。例如,麻黄性味辛温,功能发汗解表、散风寒,

又能宣肺、平喘、利尿,故只适宜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或肺气不宣的喘咳,而对表虚自

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则禁止使用。

2.妊娠用药禁忌

妊娠用药禁忌是指妇女妊娠期治疗用药的禁忌。根据药物对于胎元损害程度的不

同,一般可分为慎用与禁用两大类。慎用的药物包括通经祛瘀、行气破滞及辛热滑利之

品,如桃仁、红花、牛膝、大黄、枳实、附子、肉桂、干姜、木通、冬葵子、瞿麦等;

3.三棱和莪术

三棱单用,可使肠管张力提高;莪术单用,可使收缩幅度下降,二者合用,既

提高肠管张力,又保持一定的收缩幅度,可引起比较有力的、具有推进作用的收缩

效应。

中药学基础wq-7.indd 12 2020/3/26 星期四 17:13:07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27: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13第二章 中药应用理论

而禁用的药物是指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商陆、麝香、三

棱、莪术、水蛭、斑蝥、雄黄、砒霜等。凡禁用的药物绝对不能使用,慎用的药物可以

根据病情的需要斟酌使用。

3.服药饮食禁忌

服药饮食禁忌是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简称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

口。服药期间,一般应忌食生冷、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此外,根据病情的不

同,服药饮食禁忌也有区别。如热性病患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食物;寒性病患

者,应忌食生冷食物、清凉饮料等;胸痹患者应忌食肥肉、动物内脏及抽烟、饮酒等;

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患者应忌食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等辛热助阳之品;

黄疸胁痛患者应忌食动物脂肪、辛辣食品,以及烟酒刺激物品;脾胃虚弱者应忌食油炸

黏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的食物;肾病水肿患者应忌食盐、碱过多和酸辣太过刺激的

食品;疮疡、皮肤病患者,应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

第三节 用量与用法

问题

中药剂量的确定应该考虑哪些因素?中药特殊的煎法包括哪些?

一、剂量

中药剂量是指临床应用时的分量。对于中药饮片,它主要指明了每味中药的成人一

日量。现行中药的剂量单位为国际单位制:千克(kg)、克(g)、毫克(mg)。对于中

药的使用剂量应采取科学、谨慎的态度。确定中药的剂量应考虑如下几方面的因素。

1.根据药物性质考虑用量

剧毒药或作用峻烈的药物,应严格控制剂量,开始时用量宜轻,逐渐加量,一旦病

情好转后,应当立即减量或停服,防止过量或蓄积中毒。羚羊角、麝香、牛黄、鹿茸、

珍珠等贵重药材,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用量。

2.根据剂型、配伍考虑用量

在一般情况下,同样的药物入汤剂比入丸散剂的用量要大些;单味药使用比复方药

中应用剂量要大些;在复方药配伍使用时,主要药物比辅助药物用量要大些。

3.根据患者年龄、体质、病情考虑用量

由于患者年龄、体质的不同,对药物耐受程度的不同,药物用量应有差别。一般小

儿、妇女产后及体质虚弱的病人,都应减少用量,成人及平素体质壮实的患者用量宜大。

5 岁以下的小儿用成人药量的 1/4,5 岁以上的儿童按成人用量减半服用。病情轻重、病

势缓急、病程长短与药物剂量也有密切关系。一般病情轻、病势缓、病程长者用量宜小,

病情重、病势急、病程短者用量宜大。

4.根据季节变化考虑用量

夏季发汗解表药及辛温大热药不宜多用,冬季发汗解表药及辛温大热药可以多用;

中药学基础wq-7.indd 13 2020/3/26 星期四 17:13:07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28: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14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夏季苦寒降火药用量宜大,冬季苦寒降火药则用量宜小。

除了剧毒药、峻烈药、精制药及某些贵重药外,一般中药常用内服剂量为 5~10g;部分中药常用剂量较大,剂量为 15~30g;新鲜药物常用剂量为 30~60g。

二、用法

1.汤剂煎煮法

汤剂制作的煎具以砂锅、瓦罐为好,用水以水质洁净、新鲜为好,火候一般是先武

后文;一般一剂中药煎服两次。某些药物因其质地不同,煎法比较特殊,处方上需加以

注明,主要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溶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

2.服药法

(1)服药时间。汤剂一般每日 1 剂,煎 2 次分服,两次时间间隔为 4~6h。临床用

药时可根据病情增减。通常,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

服;病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肾等脏腑疾患,则宜饭前服;某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

物宜饭后服;补益药多滋腻碍胃,宜空腹服;治疟药宜在疟疾发作前 2h 服用;安神药

宜睡前服;慢性病应定时服;急性病、呕吐、惊厥、石淋及咽喉病须煎汤代茶饮者,均

可不定时服。

(2)服药方法。丸剂颗粒较小者,可直接用温开水送服;大蜜丸者,可以分成小粒

吞服;若水丸质硬者,可用开水溶化后服。散剂、粉剂可用蜂蜜加以调和送服,或装入

胶囊中吞服,避免直接吞服而刺激咽喉。膏剂宜用开水冲服,避免直接倒入口中吞咽,

以致黏喉引起呕吐。冲剂宜用开水冲服。糖浆剂可以直接吞服。

习 题

1.详细论述“十八反”和“十九畏”的内容。

2.试述君臣佐使的基本含义。

3.试述七情配伍的基本含义并举例。

4.简述证、症、疾病的含义和区别。

5.何谓中药配伍?配伍的目的是什么?

6.中药用药禁忌有哪些?

7.妊娠禁忌包括哪两类?

8.确定中药的剂量应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

中药学基础wq-7.indd 14 2020/3/26 星期四 17:13:07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29: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15第三章 临床中药治疗的基本过程

学习导航

(1)掌握中药处方的特点和应付原则,中药药物警戒的内涵和中药不良反应的影

响因素。

(2)熟悉选药组方的基本内容、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的基本知识。

(3)了解四诊和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中药药物警戒的历史渊源。

中医治疗手段丰富多样,主要有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等,但以中药治疗

应用最为广泛,理论内涵也最为丰富。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就已

经涉及中药治疗的理论,如《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等。

中医中药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

有的诊断和治疗体系。中医师首先需要通过四诊来达到辨证的目的,然后在中医药理论

的指导下,根据患者证候特点和机体情况辨证施治;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应考虑多方

因素慎重组方选药,谨记药物的配伍禁忌和用药禁忌等;在处方调剂的过程中也应根据

中药处方的原则,严格遵守处方应付原则。

第一节 四 诊 合 参

问题

中医诊察疾病,望、闻、问、切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中医诊察疾病的方法,主要有望、闻、问、切四项内容,又称为“四诊”。其各具

独特的作用,不可分割,不能取代,在临床运用时,必须有机地结合,取长补短,即

“四诊合参”。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而系统地了解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指导治则与治

法的确立,指导药物的合理选择与配伍运用。

一、望诊

望诊是通过对患者外在可见的形色等进行观察,以察知机体内部变化的诊断方

法。临床上主要通过有目的地观察患者的全身、局部,以及排泄物色质等异常变化,

以测知内脏病变,了解疾病情况及变化。中医临床常用的望诊包括望神、色、形、态,

望头面、五官、颈项、躯体、四肢、二阴及皮肤等,望舌质、舌苔,望分泌物、呕吐

物及排泄物等。另外,儿科有望食指络脉的诊法。

第三章 临床中药治疗的基本过程

中药学基础wq-7.indd 15 2020/3/26 星期四 17:13:07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30: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16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二、闻诊

闻诊是运用听觉和嗅觉手段通过对患者发出的声音和体内排泄物发出的各种气味,

察知患者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临床上主要通过听患者声音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

以及呃逆、嗳气、喷嚏、喘哮、太息等变化,或者通过闻嗅患者的口气、二便、痰涎、脓液、

带下等气味的异常,以分辨并判断患者病情的寒热虚实。

三、问诊

问诊是通过对患者或其陪诊者有目的的询问,从而察知患者疾病的病因病机、脏

腑相关性及各种影响因素与疾病的关联,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问诊主要问询患者

疾病发生的时间、原因、经过、既往病史、病痛所在,兼顾问询患者的生活习惯、饮

食爱好等与疾病有关的情况,是了解病情和病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四诊”中占有

重要的位置。

四、切诊

切诊是运用指端的触觉,在患者的一定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感知疾病变化

的一种诊断方法,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

脉诊又称“切脉”“诊脉”,是指医生用手指按压患者手腕寸、关、尺三部动脉跳动

处,通过体察脉象变化,从而辨别患者的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脏腑相互影响

等与疾病变化有关的因素。

按诊是指医生在了解患者病情基本情况的前提下,选择对胸胁、虚里、脘腹、腧穴

等部位进行触摸、按压或叩击,以了解局部冷热、润燥、软硬、压痛、肿块或其他异常

变化,从而推断疾病的部位、性质和病情轻重等。

第二节 辨 证 论 治

问题

中医辨证和论治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一、辨证

辨证是按照中医基本理论,对“四诊”所收集的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

析,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辨证是认证、识证的过程。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主要有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

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临床辨证需综合应用。

二、论治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并以方药或其他医技加

中药学基础wq-7.indd 16 2020/3/26 星期四 17:13:07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31: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17第三章 临床中药治疗的基本过程

以体现的过程。

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辨证准确是完成中医临床诊疗的基础。只有辨证精确、明晰,才能灵活、准确地运

用中医治则、治法,合理选药组方,达到祛邪而不伤正、补益而不滞邪的治疗目的,完

成安全有效的诊疗过程。

第三节 选 药 组 方

问题

选药组方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是什么?

一、选药组方的概念

选药组方是指“四诊合参”,辨证审因,确定治则、治法之后,医生需要选择适宜

的药物,酌定用药剂量、用法,使配伍用药符合组方原则,并具备一定的组方结构,这

一过程称之为选药组方。

二、选药组方与合理用药

选药组方是中医合理安全用药不可或缺的重要过程之一。清代医家徐灵胎说:“药

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高度概括了中药的功用虽各有所长,但药性也各有

所偏。选药组方的过程就是要对所用中药的药性和功效扬长避短,发挥与治则、治法相

适应的药性与功效之长,减弱或消除与治则、治法无关甚至产生不良反应的药性与功效

之短。具体而言,医生临床用药时,应根据病证的标本先后、轻重缓急、阴阳盛衰,选

择功效针对性强的药物并调配适宜的药量轻重,合理地配伍,增强中药原有的功效药

力,调适中药功效发挥作用的方向,纠偏制毒以消除或减缓药物对人体的不利因素,既

使各具特性的药物发挥综合药效的作用,又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例如,补阳还五汤中

重用生黄芪,选择少量的当归尾、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等活血药与其配伍,则黄芪

能补气行血以治疗气虚血瘀所致中风;补中益气汤中选用少量升麻、柴胡配伍黄芪,则

黄芪能补气升阳以治疗中气下陷证。

第四节 处方与调剂

问题

处方的概念和意义是什么?处方应付原则包括哪些?常规的调剂操作包括哪些?

中药学基础wq-7.indd 17 2020/3/26 星期四 17:13:08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32: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18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一、处方的概念和意义

处方俗称药方,是医疗和药剂配制的重要书面文件。从狭义上讲,处方是由医师为

患者开具的,由药品调剂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它是药品

调配、发药的书面依据,也是统计调剂工作量、药品消耗量及销售金额等的原始资料。

从广义上讲,凡制备任何一种药剂的书面文件均可称为处方。

处方在法律上、技术上和经济上具有重要意义。其法律意义在于因处方书写或调配

错误而造成医疗事故时,医师或药剂人员负有法律责任。因此,要求医师和药剂人员在

处方上签字,以示负责。其技术意义在于它写明了医师用药的药品名称、剂型、剂量、

规格、数量及用法用量,是药师配发药品和指导患者用药的依据。其经济意义在于可作

为患者已交药费的凭证及统计医疗药品消耗、预算采购药品的依据。

二、中药处方的特点

中药处方除了符合一般处方的基本要求外,在中药饮片处方中常应用不同的术语,

对药品的产地、炮制、质量、调剂和煎煮等特殊要求加以注明。与药名有关的有炮制要

求,如炙麻黄;有修治类,如远志去心;有产地类,如怀山药;有品质类,如明天麻;

有采时、新陈类,如绵茵陈(质嫩)、陈皮;有颜色、气味类,如紫丹参、香白芷。与

煎煮有关的术语常常附在药名旁,也称旁注。旁注一般包括煎服法,常见的有先煎、后

下、包煎、另煎、溶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

三、处方应付原则

中药处方应付是指中药名称应付,主要是指中药饮片(炮制品)的应付。处方应付

常规有以下几方面。

(一)中药别名应付

在调配处方时,常常遇到一味药物具有多个名称的现象,如黄芩写作子芩、枯芩、

条芩等。因此,要求调剂人员在掌握药物正名的同时,还应熟悉常用别名,结合审方,

保证调配准确药物。

(二)并开药物应付

在处方中以一名代表两种或多种药物的写法称“并开”。例如,二冬,应付天冬、

麦冬;焦三仙应付炒焦的山楂、神曲、麦芽。

(三)炮制品应付

炮制品应付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为处方中书写药名或炮制品名称时给付炮制品,

写生品时才付给生品。此类饮片一般需炮制后使用,很少生用。例如,写麦芽,给付

炒麦芽,写生麦芽,给付生品。另一种为处方中书写药名时给付生品,写炮制品时才

给付炮制品,因炮制品与生品的作用有较大不同。例如,写甘草,给付生甘草,写炙

中药学基础wq-7.indd 18 2020/3/26 星期四 17:13:08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33: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19第三章 临床中药治疗的基本过程

甘草,给付蜜炙甘草。

(四)指示药物数量关系的处方应付

在处方药名书写中,常见有“各”“合”“并”“全”等字。“各”字表示药名中每味

药物按处方量给付;“合”与“并”字表示药名中每味药物按处方量的半量给付;“全”

字表示一种药材的不同入药部位的合计全量,一般可按 1/2 或 1/3 取量。如谷麦芽各

10g;乳没合 20g;全紫苏 15g 等。

四、中药调剂操作常规

中药调剂操作包括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发药。

(一)审方

收方后应认真审查处方各项内容,确认内容完整准确、书写清楚;对不符合规定者,

要与处方医师联系,经医师修正后方可调配。当处方中有名称或剂量字迹不清时,有配

伍禁忌、超剂量用药时,有超时间用药、服用方法有误时,有毒麻药使用违反规定或临

时缺药时,均应与处方医师联系,请处方医师修改或释疑后重新签字,否则不予计价和

调配。审方人员无权涂改医师处方。

(二)计价

计价要准确,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写在处方相应位置。

(三)调配

计价收费后再次审方,以避免前次审方的差误,并为调剂作准备;要有序调配,防

止杂乱无章;选择合适的、经计量部门定期校验的衡器;监督饮片质量,对不符合《中

国药典》或地方标准的饮片不予调配。为了便于复核,应按顺序调配、间隔摆放。一方

多剂时,应按等量递减、逐剂复戥,误差控制在 5% 以内。需特殊处理的饮片,不论处

方有无脚注,都应按调剂规程处理;一张处方一人调配。含毒麻药处方的调配按《麻醉

药品管理办法》和《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3 号)]

的有关规定执行;调配完毕,应按处方要求进行自查,确认无误后签字,交复核人复

核。

(四)复核

要按处方逐项复核,有错、漏、重等及时纠正;一人值班时,调剂人员承担复核职

责,并在复核项下签字(双签字);复核无误后签字,分剂包装。

(五)发药

发药时应坚持“三对”,即对取药凭证、对姓名、对剂数;查外用药专用包装;向

患者说明用法用量、煎药方法及有无禁忌,并答复患者提出的有关问题;发药人签字。

中药学基础wq-7.indd 19 2020/3/26 星期四 17:13:08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34: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20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六)特殊中药的调剂和管理

此外,麻醉中药、有毒中药等特殊中药的调剂与管理,应按照国务院颁布的《麻醉

药品管理办法》和《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严格执行。

第五节 中药药物警戒理论

问题

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包括哪些?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

20 世纪 70 年代,法国学者首先提出药物警戒的概念,并将其解释为“监视、守卫、

时刻准备应付可能来自药物的危害”。2002 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药物警戒定义为:“有

关不良反应或任何其他可能与药物相关问题的发现、评估、理解与防范的科学与活动。”

近十几年来,含马兜铃酸中草药引起的肾损害事件及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严重不良反应使

人们对中药安全的警戒意识逐步增强,中药药物警戒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中药药物警戒的学术渊源与内涵

中药学历来重视药物毒性和用药安全,古代本草医籍中蕴含着大量与安全用药相关

的论述,主要包括服药禁忌,配伍、炮制等减毒方法,有毒中药的剂量控制原则,中药

毒性分级,以及中毒解救等内容。这些思想和理论都是中药药物警戒的主要组成部分和

学术内容。

(一)中药药物警戒思想的萌芽与初步形成

中药药物警戒思想是伴随着人们对中药毒性的认识而萌芽产生的。人类对中药

毒性的感知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如《淮南子·修务训》云:“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 谷……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周代,人们已懂得利用“毒药”来医治疾病,如《周礼·天官》有“医师掌医之政令,

聚毒药以供医事”的记载。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中也有“必齐毒药攻其中”和“毒

药治其内”的论述。虽然以上论述中的“毒药”未必专指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药物,

但至少说明当时的医药学家已认识到毒与药的密切联系性。这标志着药物警戒思想的

最初萌芽。汉代,医药学家对中药毒性的认识更加明确,药物警戒思想初步形成。如

现存最早的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在论述药性时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

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并将所载 365 种药物按功用及有毒无毒分为上、中、

下三品,云:“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

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下药一百二十五

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此处“多毒,不可久服”即是药物警

戒思想的初步体现。

中药学基础wq-7.indd 20 2020/3/26 星期四 17:13:08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35: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21第三章 临床中药治疗的基本过程

(二)中药药物警戒思想的发展

南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的问世,标志着药物警戒思想发展取得新的突破,其

在《神农本草经》等前世著作的基础上,首次系统整理了“畏恶反忌”“服药食忌”等

药物警戒内容,并在序录中设专项列出。其“畏恶反忌表”共收载相畏、相恶、相反

等配伍药组数百对,被后世本草医籍奉为经典,为金元时期“十八反”“十九畏”的

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隋唐时期,药物警戒思想进一步深化发展。如隋代巢元方在

《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六·解诸药毒候》中警示云:“凡药物云有毒及有大毒者,皆能

变乱于人为害,亦能杀人。但毒有大小,自可随所犯而救解之……从酒得者难治,……

因食得者易愈。”金元时期,医药名家辈出,药物警戒思想取得进一步发展。其中一个

显著标志就是经典的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被提出。如金代张从正《儒门事亲》

中首载十八反歌诀,云:“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

辛芍叛藜芦。”又如李杲《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中首载十九畏歌诀,云:“硫磺原是火中精,

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

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和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

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两首歌诀中所云“攻、战、叛、相争、最怕、难和、莫与、

不顺情”等均含有配伍禁忌之意。时至今日,“十八反”“十九畏”仍然是中药配伍禁忌

理论的核心内容。

(三)中药药物警戒思想的补充与进一步发展

明清时期,随着医药学的蓬勃发展,药物警戒思想也进一步丰满充实。明代,张

景岳强调凡药皆有毒,并以此为论据,对药物警戒思想进行了精辟的阐释。如《景岳全

书·卷四十八·本草正》云:“本草所云某有毒、某无毒,余则甚不然之,而不知无药

无毒也”;又云:“药以治病,因毒为能”。又如《类经》云:“毒药者,总括药饵而言,

凡能除病者,皆可称之为毒药。”张景岳亦有关于药物毒性分级的论述,云:“大毒之性

烈,其为伤也多。小毒之性和,其为伤也少。常毒之性,减大毒之性一等、加小毒之性

一等,所伤可知也。”清代医药学家对药物毒性分级的认识更加细化,如汪昂《本草易读》

突破前世本草四级分类法,将有毒药物分为大毒、毒、小毒、微毒和微有小毒五个等级。

一些清代著作从药物偏性角度阐释药物毒性,并提出警示。晚清名医凌奂所著《本草害

利》是一部浓缩了我国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精华的著作,其在自序中云:“凡药有利必有

害,但知其利,不知其害,如冲锋于前,不顾其后也。”又云:“知药利必有害,断不可

粗知大略,辨证不明,信手下笔,枉折人命。”《本草害利》在各论阐述每一味药物性能

主治特点时,均先言其害,后言其利;且书中所云每味药之“害”不仅涉及药物自身毒

性,还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服药食忌、证候禁忌等多方面。如论述诃子害时云:

“至于带下本于湿热,喘嗽实由肺火,用之立致杀人,宜当深戒其弊。”又如芎:“单

服久服,令人暴亡,亦泄其真气使然也。畏黄连、硝石,恶黄芪、山茱萸。”再如牡丹皮:

“胃气虚寒,妇人血崩,经行过期不净,妊娠者并忌之。”此外,书中还在“修治”项中

附有详细的解毒方法。因此,可以认为,《本草害利》是明清时期药物警戒思想进一步

中药学基础wq-7.indd 21 2020/3/26 星期四 17:13:08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36: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22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发展充实的代表作。

(四)中药药物警戒的内涵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药物警戒的定义,中药药物警戒即指与中药安全性相关的一

切科学与活动。其中,“科学”主要包括中药临床安全用药理论、中药不良反应理论和

中药毒理学等学术内容;“活动”则主要包括中药上市前与上市后的安全性监测与评价,

中药安全性实验室研究和中药安全用药普及宣传等内容。

中药药物警戒与西方药物警戒思想既有密切联系,又有自己明显的特色。这些特

色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中药药物警戒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安全用药思想一脉相

承,有着丰富的中医药理论底蕴;②中药药物警戒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行医用药经验的

精华浓缩,有着鲜明的中医药实践特色;③中药药物警戒不仅是中药安全性研究的指导

性理论,同时也对西方草药的安全性监测与使用具有借鉴意义;④中药药物警戒并不仅

是将中药上市后安全性监测作为核心内容,而是承袭了中医“治未病”思想,具有丰富

的前瞻性预防理念,强调通过临床合理用药将中药的潜在危害性降至最低。

综上所述,中药药物警戒是在中药安全性日益引起关注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概

念,是西方药物警戒理念与中医药特色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与中医药传统安全用药思想

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中药药物警戒理论内涵的提出与明确有助于更好地在中医药理论

指导下合理使用中药,有助于更好地开展中药安全性监测,有助于更加准确地认识与评

价中药安全性。

二、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较西药更为复杂,归纳起来主要包括药物因素、临床用药

因素、患者机体因素和其他影响因素等方面。

(一)药物因素

1.品种与来源

我国地域辽阔,中药药用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品种混淆,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

现象较为普遍。不同品种的药物之间所含成分和含量不同,其毒性有无和毒性大小也存

在着差异。如大戟,有京大戟、红大戟两种,前者属大戟科,含大戟苷等,毒性大;后

者属茜草科,含蒽醌类化合物,毒性小。临床用药中,如将来源于不同品种的药物盲目

替用和乱用必然会导致毒副作用或不良反应的发生。

2.产地

许多中药,尤其是植物类药所含成分的质和量因产地的不同而相异。从植物药的产

地来说,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如土壤、水质、气候、雨量、光照、温度及海拔等相差

很大,导致同种等量而产地不同的中药,其疗效与毒副作用各有不同。

3.采集时间

采集时间对植物类中药的成分与性效影响较大。这是因为植物的根、茎、叶、花、果、

种子及全草,都有一定的生长和成熟期,故采集时间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药物的有毒

中药学基础wq-7.indd 22 2020/3/26 星期四 17:13:08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37: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23第三章 临床中药治疗的基本过程

与无毒。例如,苦楝皮为驱虫药而有毒,活性成分主要是苦楝素,其含量以春夏季为最

高,此时采集的苦楝皮,虽驱虫效果佳,但毒性也大。

4.贮藏条件

贮藏药材的条件与方法对中药的质量与有毒无毒影响重大。因为以动植物为主要来

源的中药富含蛋白质、淀粉、脂肪、糖类等有机物与多种无机物,若贮藏条件不当,则

可产生复杂的理化变化,导致部分或整体质变,使原有的性效与毒性发生部分的量变或

整体性质变。例如,苦杏仁有小毒,是因其含有苦杏仁苷,若存放年久或方法失宜,被

虫蛀、泛油或过分酶解,则苦杏仁苷含量大减,疗效与毒性亦随之大减。

5.炮制

一些含有毒性成分的药物,在使用前必须经过规范的炮制,才能减轻毒性,保证

用药安全,如芫花毒性较大,生品尤甚。李时珍认为:“芫花留数年陈久者良,用时以

好醋煮十数沸,去醋,以水浸一宿晒干用,则毒减也,或以好醋炒者次之。”时至今日,

芫花的炮制方法仍采用醋炙。有人观察了芫花醋炙前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性的变

化,发现醋炙芫花对实验动物肠蠕动的促进作用较生品增强,而且醋炙芫花的 LD50(半

数致死量)较生品提高了 1 倍。这说明芫花经醋炙后药理作用增强、毒性降低。

6.剂型和制剂工艺

不同的剂型同样影响药物的毒性。例如,若将鲜苦杏仁直接研末服,则所含苦杏

仁苷在苦杏仁酶的作用下迅速分解,生成氢氰酸而毒害人体;若入汤剂煎煮,则苦杏仁

酶灭活,苦杏仁苷也不会因酶解作用在短时间内大量分解出氢氰酸而毒害人体,而是缓

慢分解,生成极微量的氢氰酸,显示出镇咳作用。中药各种剂型的生产工艺过程,对中

药的有毒与无毒亦有影响。同一单味药或复方,即使剂量、剂型相同,也会由于生产工

艺的差异,导致所含各种成分发生极其复杂的理化变化,产生相异的性效或不同程度的 毒性。

7.毒性成分

某些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其自身所含的毒性成分密切相关。这些毒性成分影响机

体功能、损害组织结构,是产生毒性作用的物质基础。例如,马钱子有大毒,主要是因

为马钱子含有番木鳖碱,即士的宁,其安全范围小,毒性反应严重,中毒后先四肢轻微

抽搐、吞咽困难、颈面部肌肉抽搐、精神不安或失常,继之则伸肌与屈肌同时极度收缩、

强直性痉挛而出现惊厥,甚至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二)临床用药因素

1.给药途径

中药给药途径可分为体内给药与体表给药两大类。体内给药包括口服、直肠滴注、

肌内及皮下注射、静脉注射等;体表给药包括皮肤与暴露黏膜给药等。由于体内给药是

药物直接与消化道黏膜、肌肉及结缔组织接触,或直接注入血液中,所以药物成分易被

机体吸收,并很快分布于全身;而体表给药是靠皮肤、黏膜等吸收药物成分,吸收速度

相对缓慢,吸收量相对小,对人体的作用也相对缓和。另外,同属体内给药范畴的不同

给药方法,因将药物送入机体的具体部位不同,而对药物成分的吸收速度及效应相差很

中药学基础wq-7.indd 23 2020/3/26 星期四 17:13:08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38: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24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大,从而影响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否。

2.用药剂量

用药剂量在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某些动物药用量欠规范。临床

上有些医生习惯于以“条”计算某些动物药的用量,这就会因动物的大小而导致用量的

差异,有时甚至是很大的差异。二是中药制定的有效量范围过大,如部分中药学教科书

及一些中药学著作中推荐的中药饮片成人一日用量:一般质地较轻者为 3~10g,质地

较重者为 10~30g,上下限量相差 3 倍之多,是造成中药用药剂量不规范的又一原因。

三是用药者的随意性大,部分医生认为中药是天然药物,毒副作用小,临床用药不够严

格和严谨。如牵牛子苦寒有毒,一般入汤剂 3~9g,入丸散 1~3g,但有医生处方用量

竟达 100g 以上,患者服后即腹泻,排出黏液样血便、肉眼血尿。

3.长期用药

长期用药是中药临床应用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中药

大多起效较慢,必须延长用药时间才能使药物充分发挥作用;二是中药大多用于治疗慢

性病,疾病本身的性质和病程要求长期用药;三是由于对长期应用中药的危害性认识不

足,未能中病即止,及时停药。长期应用某种药物,尤其是代谢速度缓慢的药物,容易

引起药物在体内蓄积而发生不良反应,特别是一些有毒的药物,短期应用尚不致有害,

但用药时间过长即会蓄积中毒。不仅有毒药物如此,一些药性平和的中药长期应用也会

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例如,甘草味甘、性平、无毒,但长期大剂量服用也会出现水肿、

高血压、低血钾等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4.药不对证

中医药学历来强调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因时、因地、因人治宜。临床辨证失误、

用药不当,或不经辨证、随意滥用,是导致中药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临床

辨证失误,热证、阳证误用温热药物,阴证、寒证乱投寒凉药物,则易导致耗损阴津或

损伤阳气之类的不良反应。对于这类不良反应,名医王叔和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即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5.配伍

配伍用药的目的在于利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扩大治疗范围,增强临床疗效,降

低药物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例如,麻黄、杏仁都能止咳平喘,但若单用

大剂量麻黄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过度兴奋而烦躁不安、心悸心慌,

若单用大剂量杏仁则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氢氰酸中毒而抑制呼吸;若在有效剂量范围内

将麻黄与杏仁配伍治疗咳喘,其疗效优于单用麻黄或杏仁,又不致产生不良反应。经过

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医药学家将不宜同时使用的中药总结归纳为配伍禁忌。目前,学术

界公认的配伍禁忌包括“十八反”和“十九畏”等。医生临床处方用药时,要讲究配伍

的法度,辨证施治,以法统方,君臣佐使合理配伍,切忌胡乱拼凑处方,凡属“十八

反”“十九畏”中的禁忌内容,若没有充分根据和应用经验一般应尽量避用。

6.合用西药

中西药合用不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注射剂发生理化反

应。如含有黄芩、黄连的注射剂与青霉素配伍后即出现沉淀。二是影响药物的吸收、分

中药学基础wq-7.indd 24 2020/3/26 星期四 17:13:08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39: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25第三章 临床中药治疗的基本过程

布、代谢、排泄等体内过程。例如,磺胺类药物与有机酸含量高的中药(乌梅、山楂、

五味子等)合用,大量的有机酸使尿液呈偏酸性,使磺胺类药物特别是其乙酰化产物在

尿液中的溶解度降低,易在肾小管中析出结晶,阻塞和损伤肾小管,引起腰痛、结晶尿、

少尿、血尿、无尿,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三是在药效学方面产生不利影响,使药物的

疗效下降或发生不良反应。例如,石膏、龙骨、牡蛎、海蛤壳、瓦楞子、海浮石等含有

Ca2+的药物若与强心苷类药物合用,不仅能增强强心苷类药物的强心作用,而且还易诱

发强心苷中毒,故临床应用强心苷类药物时要避免与含有 Ca2+的中药合用,必须合用

时则要减轻用量并密切观察,以防强心苷中毒。

7.煎服不当

正确的煎煮方法,一方面能使药物有效成分充分溶出而得以充分发挥疗效,同时还

能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例如,附子先煎,既可促进附子中所含的毒性成分——乌头碱

类生物碱的水解,降低附子的毒性,又可促进附子分离出消旋去甲乌药碱、氯化甲基多

巴胺、去甲猪毛菜碱等活性成分,从而提高疗效。又如,旋覆花对咽喉有刺激作用,因

此必须包煎。若煎煮方法不当不仅会使药物的疗效降低,还有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此

外,还要特别注意中药的服用方法,服药次数的多少,间隔时间的长短,饭前还是饭

后,宜温还是宜凉,都要根据药物的性质、药物的剂型、药物的功用、疾病的表现、病

情的缓急轻重等情况来确定。

(三)患者机体因素

1.年龄

一般来说,成年人机体发育成熟,脏腑功能完善,药物成分被吸收后,机体能较

快地分布、转化及排泄,敏感性低,耐药性强。而婴幼儿与老年人则相反,在常量应用

的条件下,有些有毒中药对成年人可不发生损害,而对婴幼儿与老年人则可能有害。因

此,临床使用中药时,应充分考虑患者年龄因素,灵活掌握用药剂量,将不良反应发生

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2.性别

不同性别的个体,体质差异很大。这些差别均能影响机体对中药的敏感性与耐受

性。因此,用药时应该考虑性别差异因素,否则就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不良反应。如

麝香虽善破血通经、消肿止痛,但有增加月经量与下胎之弊。常量应用,施于男性患者,

则不会有大害;施于经期或妊娠期妇女,则有导致血崩或堕胎之害。

3.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高敏性,有少数人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仅用

较小的剂量就会产生较强的药理作用,剂量稍大即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二是耐受性,

与高敏性相反,有少数人对某些药物特别不敏感,必须用较大剂量才能产生应有的药理

作用。耐受性的产生又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因遗传差异导致的先天耐受性,其二是因连

续用药产生的后天耐受性,耐受性降低了药物的疗效也抑制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同为

附子,有报道产生耐受性的患者煎服 120g 而不发生毒性反应。三是特异质,如酶缺陷人

群对药物的反应与正常人不同。先天缺乏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的患者在应用伯氨喹啉、

中药学基础wq-7.indd 25 2020/3/26 星期四 17:13:08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40: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26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磺胺类、呋喃类等强氧化性药物后即可能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和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4.病理状态

在病理状态下,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可能发生质与量的变化,而影响或改变药物的药

理作用,甚至产生不良反应。例如,热盛气分、阳明热炽的高热患者,对大苦大寒的清

热泻火药的耐受性增加,可以耐受一般人过量即会伤阴败胃而腹泻便溏、食欲减退的苦

寒之品,如黄芩、黄连、大黄、栀子等;如具有解热作用的中药可使发热者体温降至正

常而对正常的体温却没有影响;再如有肝肾疾病的患者,其对药物的代谢、排泄速度减

慢,容易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而发生中毒,特别是当使用有一定毒性的药物时,一定要

考虑药物因肝肾功能减退,代谢、排泄减慢这一因素,应适当降低用药剂量、缩短用药

时间,防止药物蓄积中毒。

5.精神因素

用药者的精神状态对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都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安定、乐观

的情绪,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克服、战胜疾病的坚强信心能使呼吸、循环系统功能

稳定,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协调,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从而增强药物的疗效。烦

躁焦虑、忧郁悲观、愤怒恐惧等情绪,能造成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从而降低药物的疗效。

(四)其他影响因素

除上述影响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外,中药制剂中添加的辅料也会造成不良反应的发

生。例如,经研究发现,鱼腥草注射液的严重不良反应与聚山梨酯 -80 关系密切,实验

表明,植物提取的鱼腥草油动物实验未见阳性反应,但加入聚山梨酯 -80 后,不良反应

马上呈现阳性;另外,穿琥宁注射液中的琥珀酸盐和莲必治注射液中的亚硫酸盐也可能

是造成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三、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的基本知识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指运用药物流行病学等方法对药品上市后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进

行收集、报告、评价和信息反馈,是药物警戒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中药安全

性问题日益引起关注的背景下,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概况

198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简称《药品管理法》)就规定对已具有批

准文号的药品应当进行组织调查,对疗效不确切、不良反应多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危害人

民健康的药品应当撤销其批准文号。1984 年卫生部在北京、上海指定十家医院开展药

品不良反应试点监测。1989 年又进一步增加试点单位数量;同年,我国成立了卫生部

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并在北京、天津等 10 个省、直辖市和解放军系统建立了地区

性监测中心。1998 年我国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药品监测合作计划的正式成员,并将

原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更名为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隶属于国家药品监

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于 2010 年 12 月 13 日经卫生部部务会

中药学基础wq-7.indd 26 2020/3/26 星期四 17:13:08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41: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27第三章 临床中药治疗的基本过程

议审议通过,2011 年 5 月 4 日发布,自 2011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

监测管理办法》中明确了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不良反应监测中的职责和任务。其中,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承担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技术工作。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

测中心自 2001 年 11 月起不定期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

报》是一个及时反馈有关药品安全隐患的技术通报,是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根据

现有资料提供的客观信息反映,目的是提醒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注意被通报

的药品品种的安全性隐患,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和医疗机构

临床用药提供参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的发布有利于提高医务工作者对药品不

良反应的正确认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监护水平,避免一些严重的药品不良

反应的重复发生;同时,提醒被通报品种的生产企业加强其生产品种的追踪监测,不断

深入研究,改进工艺,提高质量,更有效地保障人民安全用药。

(二)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监测体系

1.中药基础研究和临床监测相结合

除了在政策法规和具体实施工作环节上重视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之外,还应当

以科学的态度对其毒副作用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以评价中药安全性和有效性,主要包

括基础实验和临床实验两部分。1992 年 10 月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办事处,特别

制定了题为《评价草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指南》的文件,旨在加强对草药安全性和

有效性评价的研究,减少草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以便促进草药的合理使用。

在基础研究工作中,应建立中药不良反应信息库,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的不良反应植

物药分类原则——解剖学、治疗学、化学(anatomical therapeutic chemical,ATC)分类法,

将有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记录的药物进行分类、归纳、整理,

利用这些资料库进行详尽的文献调查,掌握各类草药的文献背景,从而作为进行中药研

究的参考。借助文献的调查可提出研究的目标、研究的假设、设计检验这一假设的实验

方法,从而制定出周密的研究方案。同时,将所研究草药的植物来源及其制剂质量、规

格做明确注释,以便重复性研究。再通过实验确定此研究是否支持该药的临床应用,明

确该药的药理作用范围,弄清其具有药理活性的天然产物的化学特性,阐明其作用及机

制。这些工作将有助于临床工作者了解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在临床研究工作中,将自愿报告系统与集中监测结合起来,及时发现中药 ADR 案

例并及时总结。对上市后药物,应当继续进行上市后监督,要求研制单位或生产单位提

供 ADR 监测报告,即在进行新药的第Ⅳ期临床试验的过程中,包含 ADR 监测的内容。

2.开展有中医药特色的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1)有重点地加强对含有毒性成分中药使用中 ADR 的监测。首先,根据科研实验

数据及临床药理学资料,收集、总结及分析,对可能引起 ADR 的各类反应的药物进行

归纳分类,并将有毒性、烈性的中药据其偏性强弱分为不同等级,严格管理。例如,砒

石、朱砂、轻粉等应就其来源、毒性成分严格执行其日常用量规定。对须炮制加工的药

物特别注明是否生品、炮制品,如川乌、天雄、冰凉花、半夏、南星等。临床对疑为此

类药物引起的 ADR 要依据其成分、用量,及时而有针对性地收集临床资料,同时采取

中药学基础wq-7.indd 27 2020/3/26 星期四 17:13:08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42: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28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必要的救治措施。其次,对于以往本草中记载为无毒性的,而现在发现也可引起 ADR的药物,应综合植物种属、使用剂量、药物剂型等多种因素,慎重看待药物的毒性,做

出正确评价。

(2)建立完善的中药 ADR 报告系统。开展中药 ADR 监测工作,首先,要提高医

务工作者对中药 ADR 的认识。中药 ADR 的监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加大宣传

力度,利用多种形式宣传中药 ADR 监测工作的目的、意义、作用,宣讲 ADR 监测工作

的重要性、ADR 危害性。其次,建立相应的中药 ADR 监测机构。该机构负责收集、整

理、分析中药 ADR 资料,既可以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信息咨询,指导合理用药,也可以

为科研人员提供新药研究和开发所需要的资料。

(3)建立长期有效的 ADR 监测报告制度。应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及整体宏观的特点,

制定符合临床中药 ADR 发生特点的监测报告表,以保证报告呈报的及时准确,提高报

告呈报率。中药 ADR 监测表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中药 ADR 的表现(症状、出现时间、

发生发展特征,以及症状出现、加重、缓解与用药的关系等);病人一般情况;治疗过

程(病人证型、药物适应证型、治疗效果);可疑药物(生产厂家、批号、药物基源、组成、

主要成分、制剂、药效、药理、毒理等);不良反应救治过程(用药、ADR 症状消退过程);

其他情况等。在日常 ADR 监测工作中,医师、护士、药师应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监测员应经常深入临床与医生交流,主动查看病历,当好医生的参谋,发现 ADR 要协

助医生及时上报,与此同时还可采取一定措施,定出各科呈报的任务。一旦发生 ADR,

多方协作共同做好 ADR 报告工作。

(4)加强各级监测报告工作。形成由上至下、横向联合的中药 ADR 监测报告系统,

并建立 ADR 信息网络系统,尽快缩小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与国际药品监察合作中

心接轨,使中药纳入我国药品 ADR 监测报告工作的同步轨道。

(5)加强有关中药 ADR 分析、评价和反馈工作。由于目前中药不良反应的大量

研究仍处于个案报告和一般综述的阶段,相关的计算机检索系统的情报收集也不够全

面,缺少分析和评价,不能达到监测的目的,因此只有建立中药 ADR 的评价标准,

加强临床分析,才能为中医临床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提供准确可靠的有关中药 ADR 的

参考数据。

3.建立中药 ADR 集中监测体系

所谓集中监测,是指集中人力、物力在指定地点、指定时间开展 ADR 监测。中药

ADR 的集中监测更能集中反映 ADR 发生的特点、流行病学趋势、药物 ADR 特征等。

集中监测目的之一就是有规律地总结报告 ADR 的情况,通过实施监测,了解中药 ADR的易发因素等情况,及时建立中药 ADR 数据库,为中医临床医生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

数据,进一步把集中监测的方法、程序推广应用于其他类型中药制剂,扩大监测范围。

故应大力开展中药 ADR 集中监测并设立试点医院,根据中药 ADR 医院内集中监测要

求,要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详细记录中药使用和中药 ADR 发生的情况,以此获得

医院内有关 ADR 的详细资料,探讨中药 ADR 发生的规律。同时,在资料积累和分析

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有关的药物和流行病学研究,为中医临床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提供准

确可靠的有关中药 ADR 的参考资料。这对全面提高中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指导临床

中药学基础wq-7.indd 28 2020/3/26 星期四 17:13:08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43: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29第三章 临床中药治疗的基本过程

正确合理使用中药,减轻患者医疗费用和社会的经济负担,保证人民身体健康和提高卫

生医疗保健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习 题

1.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有哪些?

2.简述选药组方的概念。

3.简述处方的定义和中药处方的特点,以及中药处方应付原则。

4.药物警戒的概念是什么?

5.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包括哪些?

6.中药药物警戒有哪些特点?

7.简述中药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发生的药物因素、临床用药因素、患者机体因素。

8.如何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监测体系?

9.中药传统药物警戒思想主要包括哪些?

中药学基础wq-7.indd 29 2020/3/26 星期四 17:13:08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44: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中药学基础wq-7.indd 30 2020/3/26 星期四 17:13:08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45: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下 篇

专业技术篇

中药学基础wq-7.indd 31 2020/3/26 星期四 17:13:08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46: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中药学基础wq-7.indd 32 2020/3/26 星期四 17:13:08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47: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33第四章 中药鉴定学

学习导航

(1)掌握中药鉴定学的定义、任务以及一般程序、鉴定流程与方法;我国现行的

中药质量标准,以及中药材商品规格与等级划分的依据与中成药商品的鉴别特点。

(2)了解引起中药材品种混乱的原因。

(3)了解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以及制定中药质量标准的原则。

2017 年 6 月 1 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2016 年度药品检查报告》公

布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核查中心 2016 年全年各类药品检查情况,其中 39 次药

品飞行检查中,中药类别检查占全部飞行检查工作的 51%。在 20 家中药类生产企业的

飞行检查中,12 家企业不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检查过程中发现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企业所存在的问题有: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物

料管理混乱,供应商管理环节薄弱,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真实性存疑,擅自改变工艺,

中药饮片批生产记录不真实,涉嫌外购饮片进行分装与销售等。

以上数据表明目前我国中药饮片、中成药质量仍然存在问题,而中药饮片的质量关

乎百姓的健康,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药饮片市场是典型的不完全信息市场,形成其信息不对称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同一种中药饮片的原料药千差万别。以沉香为例,按规格可分为国产沉香和进

口沉香,而这两种规格又各自划分为 4 个不同的质量等级。其中,国产沉香按油格量划

分为一等品(油格占整块的 80% 以上)、二等品(油格占整块的 60% 以上)、三等品(油

格占整块的 40% 以上)、四等品(油格占整块的 25% 以上);另外,即使质量等级相同,

不同的产地也会使质量有很大的区别。

(2)各地区加工炮制的标准不同、规范化程度不同,使得炮制后的中药饮片质量具有

多样性。要消除这种信息不对称所致的中药饮片质量问题,需要药品监管人员熟知我国现

行的中药质量标准及判定的主要依据和基本方法,不断提升中药质量的专业监管能力。

第一节 中药鉴定学概述

问题

中药材市场上常见的药材品种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几大类?每一类药材在生产、

质量检测和质量监管等环节有什么注意事项?如何从中药材产地、采收、加工等方

面加强质量管理?

第四章 中药鉴定学

中药学基础wq-7.indd 33 2020/3/26 星期四 17:13:08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48: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34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一、中药鉴定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

应用学科。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

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

寻找新药源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简而言之,就是一门对中药进行“保质寻新,整理提

高”的学科。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为中药,包括药材、饮片和中成药。药材及饮片在临床上

应用,绝大多数是以复方和中成药的形式入药。由此可见,对于中药的鉴定,只有把药

材、饮片和中成药的鉴定方法与鉴定特征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达到中药鉴定的目的。

二、中药的产地与采收

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有很多,除了药材的品种、产地和栽培技术外,还有药材的采

收时间、加工和贮藏方法等。这些因素都可以使中药化学成分和外观性状发生变化。

(一)产地与中药质量的关系

中药有效成分的形成和积累与其生长的自然条件有密切的关系。《神农本草经》载:

“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本草经集注》指出:“诸药所生,皆有境界。”还

列出 40 多味药材的最佳生境。《新修本草》亦载:“离其土,则质同而效异。”《本草纲

目》云:“性从地变,质与物迁。”这都说明产地与药材质量的相关性。我国土地辽阔,

同种药材会因产地的不同(土壤、气候、光照、降雨、水质、生态环境各异)而出现药

材质量上的差异。例如,防风产于东北及内蒙古,引种到南方后,其药材常分枝,且

木化程度增高,与原有的性状特征相差很大;葛根因产地不同,成分变化幅度也较大

(5~6 倍),其含量变化:葛根素为 1.04%~6.44%,总黄酮为 1.42%~7.88%。这些不仅

会影响中药质量的可控性,也会导致临床疗效的差异。因此,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

布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规范化种植中药材,在建立种植基地时一定要选

择该药材生长最适宜的地域。

(二)常用的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药材质优效佳,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药材标准化的概

念。道地药材是源于古代的一项辨别优质中药材质量的独具特色的综合标准,也是中药

学中控制药材质量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目前常用的道地药材包括以下几种。

1.川药

川药主产地四川、西藏,如川贝母、川芎、黄连、川乌、附子、麦冬、丹参、干姜、

白芷、天麻、川牛膝、川楝子、川楝皮、川续断、花椒、黄柏、厚朴、金钱草、五倍子、

冬虫夏草、麝香等。

2.广药

广药又称“南药”,主产地广东、广西、海南及台湾,如阳春砂、广藿香、广金钱

中药学基础wq-7.indd 34 2020/3/26 星期四 17:13:09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49: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35第四章 中药鉴定学

草、益智仁、广陈皮、广豆根、蛤蚧、肉桂、桂莪术、苏木、巴戟天、高良姜、八角茴香、

化橘红、樟脑、马钱子、槟榔等。

3.云药

云药主产地云南,如三七、木香、重楼、茯苓、萝芙木、诃子、草果、儿茶等。

4.贵药

贵药主产地贵州,如天冬、天麻、黄精、杜仲、吴茱萸、五倍子、朱砂等。

5.怀药

怀药主产地河南,如著名的“四大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天花粉、瓜蒌、

白芷、辛夷、红花、金银花、山茱萸等。

6.浙药

浙药主产地浙江,如著名的“浙八味”——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

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温郁金、莪术、杭白芷、栀子、乌梅、乌梢蛇等。

7.关药

关药主产地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如人参、鹿茸、辽细辛、辽五味

子、防风、关黄柏、龙胆、平贝母、刺五加、升麻、桔梗、哈蟆油、甘草、麻黄、黄芪、

赤芍、苍术等。

8.北药

北药主产地河北、山东、山西以及内蒙古中部,如党参、酸枣仁、柴胡、白芷、北

沙参、板蓝根、大青叶、青黛、黄芩、香附、知母、山楂、金银花、连翘、桃仁、苦杏仁、

薏苡仁、小茴香、大枣、香加皮、阿胶、全蝎、土鳖虫、滑石、代赭石等。

9.江南药

江南药主产地长江以南,南岭以北(湘、鄂、苏、赣、皖、闽等),如茅苍术、南沙参、

太子参、明党参、枳实、枳壳、牡丹皮、木瓜、乌梅、艾叶、薄荷、龟板、鳖甲、蟾酥、

蜈蚣、蕲蛇、石膏、泽泻、莲子、玉竹等。

10.西药

西药主产地“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以西的广大地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

新疆及内蒙古西部),如大黄、当归、秦艽、秦皮、羌活、枸杞子、银柴胡、党参、紫草、

阿魏等。

11.藏药

藏药主产地青藏高原地区,如著名的“四大藏药”——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

藏红花;甘松、胡黄连、藏木香、余甘子、毛诃子、麝香等。

(三)中药采收的一般规律

中药采收方法的确定通常要考虑诸多自然因素,如药材基源的生物学特性、药用部

位的生长特点、成熟程度、采收的难易和产量等,以决定每种中药的采收时间和采收方法。

1.植物药类

(1)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两季植物地上部分即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

刚露苗时采收,此时根或根茎中贮藏的营养物质最为丰富,通常所含的有效成分也比较

中药学基础wq-7.indd 35 2020/3/26 星期四 17:13:09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50: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36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高,如牛膝、党参、黄连、大黄、防风等。有些中药由于植株枯萎时间较早,则在夏季

采收,如浙贝母、延胡索、半夏、太子参等;但也有例外,如明党参在春天采收较好。

(2)茎木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此时有效物质积累丰富,如关木通、大血藤、

首乌藤、忍冬藤等。有些木类药材全年可采,如苏木、降香、沉香等。

(3)皮类: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此时树皮养分及汁液增多,形成层细胞分裂较

快,皮部和木部容易剥离,伤口较易愈合,如黄柏、厚朴、秦皮等。少数皮类药材于秋、

冬两季采收,此时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如川楝皮、肉桂等。根皮通常在挖根后剥取,或

趁鲜抽去木心,如牡丹皮、五加皮等。

知识链接

植物皮类药材采集技术采皮时可用环状、半环状、条状剥取或砍树剥皮等方法。如杜仲、黄柏采用的

环剥技术,即在一定的时间、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将离地面 15~20cm 处向上

至分枝处的树皮全部环剥下来,剥皮处用塑料薄膜包裹,不久便长出新皮,一般 3年左右可恢复原状。

(4)叶类: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如艾叶、臭梧

桐叶等。少数药材宜在秋、冬时节采收,如桑叶等。

(5)花类:一般不宜在花完全盛开后采收,开放过久几近衰败的花朵,不仅药材

的颜色和气味不佳,而且有效成分的含量也会显著减少。花类中药,在含苞待放时采收

的,如金银花、辛夷、丁香、槐米等;在初开时采收的,如洋金花等;在花盛开时采收

的,如菊花、西红花等;红花则要求花冠由黄变红时采摘。对花期较长,花朵陆续开放

的植物,应分批采摘,以保证质量。有些中药,如蒲黄、松花粉等,不宜迟收,过期则

花粉自然脱落,影响产量。

(6)果实种子类:一般果实多在自然成熟时采收,如瓜蒌、栀子、山楂等;有的

在成熟经霜后采摘为佳,如山茱萸经霜变红,川楝子经霜变黄;有的采收未成熟的幼

果,如枳实、青皮等。若果实成熟期不一致,要随熟随采,过早肉薄产量低,过迟肉

松泡,影响质量,如木瓜等。种子类药材须在果实成熟时采收,如牵牛子、决明子、

芥子等。

(7)全草类:多在植物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割,如青蒿、穿心莲、淡竹叶

等;有的在开花时采收,如益母草、荆芥、香薷等。全草类中药采收时大多割取地上部

分,少数连根挖取全株药用,如金钱草、蒲公英等。茵陈有两个采收时间,春季幼苗高

6~10cm 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春季采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的习称“花茵陈”。

(8)藻、菌、地衣及孢子类:不同的药用部位,采收情况也不一样。例如,茯苓在

立秋后采收质量较好;马勃宜在子实体刚成熟时采收,过迟则孢子散落;冬虫夏草在夏

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采挖;海藻在夏、秋两季采捞;松萝全年均可采收。

2.动物药类

动物药因不同的种类和不同的药用部位,采收时间也不同,大多数均可全年采收,

中药学基础wq-7.indd 36 2020/3/26 星期四 17:13:09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51: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37第四章 中药鉴定学

如龟甲、鳖甲、五灵脂、穿山甲、海龙、海马等。昆虫类药材,必须掌握其孵化发育活

动季节。以卵鞘入药的,如桑螵蛸,应在 3 月中旬前收集,过时虫卵孵化为成虫影响药

效。以成虫入药的,均应在活动期捕捉,如土鳖虫等。有翅昆虫,可在清晨露水未干时

捕捉,以防逃飞,如红娘子、青娘子、斑蝥等。两栖动物类、爬行类宜在春秋两季捕捉

采收,如蟾蜍、各种蛇类药材;亦有霜降期捕捉采收的,如哈蟆油。脊椎动物类全年

可采收,如龟甲、牛黄等;但鹿茸需在清明后 45~60 天(5 月中旬至 7 月下旬)锯取,

过时则骨化为角。

知识链接

我国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物种在《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中,将我国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物种分为三

级:一级为濒临灭绝状态的稀有珍贵野生药材物种;二级为分布区域缩小,资源处

于衰竭状态的重要野生药材物种;三级为资源严重减少的主要常用药材物种。根据

这一条例的规定,我国制定了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名录》,共 76 种,其

中动物 18 种,植物 58 种。在动物中,属一级保护的有 4 种,如虎、豹、赛加羚羊、

梅花鹿;二级保护的有 14 种,如马鹿、林麝、马麝、原麝、黑熊、棕熊、穿山甲、

中华大蟾蜍、黑眶蟾蜍、银环蛇等。在植物中,属二级保护的有 13 种,如甘草、

黄连、人参、杜仲、厚朴、黄柏、剑叶龙血树等;三级保护的有 45 种,如川贝母、

伊贝母、刺五加、黄芩、天冬、猪苓、龙胆、肉苁蓉、秦艽、细辛、五味子等。

3.矿物药类

矿物药没有季节限制,全年可挖。矿物药大多结合开矿采掘,如石膏、滑石、雄黄、

自然铜等;有的是在开山掘地或水利工程中获得的动物化石类中药,如龙骨、龙齿等;

有的是人工冶炼或升华方法制得,如轻粉、红粉等。

第二节 中药鉴定的技术与方法

问题

在开展中药鉴定前,对被检样品有何要求?应做哪些前期准备工作?不同类别

的中药饮片取样原则和取样方法是否都一样?“五大鉴定法”具体包括哪些?它们

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传统性状鉴定中的水试和火试在实践操作中有哪些

注意事项?

一、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和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

中药鉴定就是依据《中国药典》、局(部)颁药品标准等,对检品的真实性、纯度、

质量进行评价和检定。在常规工作中,一般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中药学基础wq-7.indd 37 2020/3/26 星期四 17:13:09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52: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38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一)样品登记

在进行鉴定工作之前,首先对送检样品进行登记,包括送检单位、日期、鉴定目的、

样品数量、一般状态和包装等。

(二)取样

中药的鉴定,一般都是通过估计取样的方法来进行的。估计取样就是从整批的中药

中抽出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供试品进行分析、观察,从而得出规律性的一种方法。供鉴定

用中药样品的采取,对于鉴定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应当由药品检

验人员或检验机构指定专门人员按要求亲自进行,这样才能获得符合鉴定要求的样品。

在取样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取样前的准备工作

需鉴定的中药可能是大批的,也可能是少量的,但取样前均应注意品名、产地、批

号、规格等级及包件式样是否一致,然后进行一般性检查,如包装的完整性、清洁程度、

有无水迹、霉烂或其他物质污染等。在取样前,还应根据规定打开一定数量的包件,用

感官比较不同包件间药材的一致性,凡有异常情况的包件,应单独检验。如发现有腐

败、霉烂、严重虫蛀或色、气、味显著异常的药材应当另行处理,可以分析其原因,但

不宜列入取样的范围。如发现混杂有他种有毒物质或掺杂有多量的杂草、砂土、纸张等

物质的药材,或其中只有极少数发生霉烂、虫蛀的药材,可以做适当的加工处理后,再

进行取样检查。上述情况均应详细记录。

2.抽取样品的原则

(1)中药材。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供检验用样品时,总包件在 100 件以下的,取

样 5 件;100~1000 件的,按 5% 比例取样;超过 1000 件的,超过的部分按 1% 取样;

贵重药材及不足 5 件的一般药材,逐件取样。破碎的、粉末状的或大小在 1cm 以下的药

材,每一包件至少在不同部位抽取 2~3 份样品,包件少的抽样总量应不少于试验用量

的 3 倍。包件多的,取样量一般按下列规定:一般药材 100~500g;粉末状药材 25g;贵重药材 5~10g。

(2)中成药。液体制剂,如酊剂、酒剂、糖浆剂和口服液等,一般取样 200mL,同

时需注意容器底部是否有沉渣,若有则应摇匀后均匀取样。固体制剂,一般片剂取样

200 片,未成片前可取已制成的颗粒 100g;丸剂一般取 10 丸;胶囊剂取样不得少于 20个胶囊,倾出其中药物并仔细将附着在囊壁上的药物刮下,合并,混匀,以总重量减去

空囊壳的重量计算药物的取样量,一般取样 100g;粉状中药制剂,如散剂、颗粒剂等,

一般取样 100g。其他剂型的中成药可根据具体情况随意抽取一定数量,作为随机抽样。

贵重药应酌情取样。

3.取样的方法

各种药材取样方法因其性质和种类而异,但必须保证样品具有足够的代表性,这样

才能得出正确的鉴定结果。为了能取得合乎要求的样品,一般根据鉴定对象不同选用下

列适应的方法。

中药学基础wq-7.indd 38 2020/3/26 星期四 17:13:09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53: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39第四章 中药鉴定学

(1)从打开的每个包件,用取样器(如探针)或手从包件的四角及中间或顶部、中

部和底部分别取样。

(2)某些固体药材,可将其倒出,摊成正方形,依对角线划“×”字形,分成 4 等

份,取对角 2 份,再如上操作,即连续四等分法取样。亦可采用连续二分法取样。

(3)液体药材混合均匀后取样,不易混匀者按不同部位取样。由每一包件中取得混

合样品称为“袋样”。大批药材全部袋样混合均匀所取得的样品,即为“混合袋样”,也

叫“初样”。将初样根据不同种类按上述方法反复数次取样,直至最后剩余的药材量足

够完成必要的试验及留样数为止,此为平均样品。贵重药不取平均样品,逐件取样。取

得的平均样品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所需的 3 倍数,即 1/3 供检验用,另 1/3 供复核用,

其余的 1/3 留样保存。

在取样时还要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和取样数量之间的关系。个体质量较大的药材,其

取样量应比个体较小的多,因为个体样品的代表性主要取决于取样的个数。如对各类一

般药材的平均样品量可按《中国药典》的规定执行。取样是中药鉴定工作中非常重要的

环节,因为取样后的一系列工作都是针对这个具体样品进行的,所以,必须认真对待取

样工作。

(三)鉴定的项目及程序

1.一般程序及主要项目

中药鉴定工作比较复杂,对一般性的中药来说是要求鉴定该样品是否符合法定的药

用标准。其鉴定目的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真伪鉴别、纯度检查(检查异质有机物和一

般杂质)、品质鉴定。鉴定流程通常按上述三个方面依次进行。根据《中国药典》规定,

以中药材为例,主要有下列鉴定内容:来源→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1)来源:首先要观察样品的类别、药用部分是否与送检时提供的情况相符。中药

中同名异物者、同物异名者甚多,因此对药物的来源必须认真考察。例如,看其是属植

物药、动物药、矿物药,还是加工品;然后看其药用部位是否相符,有无非药用部位,

是否符合产地加工的要求;等等。对于常见混乱品种较多的药材,尤其应特别注意来源

的鉴别。

(2)性状:主要是与中药标准中描述的特征相对照,看其有无差异。必要时可与标

准药材相比较。

(3)鉴别:包括经验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一般鉴别试验只能体现某一药

材的某一特性,而不能将某一个鉴别试验作为鉴定的唯一依据,应结合其他项目全面考

察。例如,化学鉴别试验是根据中药所含某种成分的化学结构特性,选择用以识别此种

成分的试剂来完成的,那么对含相同成分的中药材来说,采用同一种化学鉴别法就起不

到鉴别的作用。

(4)检查:主要是对药材纯净与否的限度检查,以控制其质量。检查内容是指药材

在加工、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可能含有并需要控制的物质,包括有害物质、水分、灰分或

浸出物等需测定的项目。

(5)含量测定:是控制中药质量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用于有效成分已经明确的药

中药学基础wq-7.indd 39 2020/3/26 星期四 17:13:09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54: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40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材品质鉴定。目前对于有效成分不明确的药材尚无含量测定这一项目。在测定中药的有

效成分含量时,首先要对试样进行提取、净化及分离,除去供试样品中混存的杂质成分,

而使其被测的化学成分能定量地被提取完全。此外,要注意操作尽量简便,方法适宜,

以减少误差。

上述鉴定程序,亦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例如,供鉴定用样品为完整药材的,

一般先按“来源”“性状”“鉴别”项下的规定进行真伪鉴定。若根据“来源”或“性状”

已能确定其真伪,则“鉴别”项下的规定可不进行。药材经鉴定无误后,再按“检查”

及“含量测定”项下的规定,进行纯度和品质优劣的鉴定。此外,供鉴定用药材的样品

在进行各项测定时,凡需粉碎的药材,亦应尽量切碎或捣碎。药材中如混有异物,在粉

碎前应先将杂质拣出。

2.鉴定记录及结果判断

鉴定记录是科技档案材料,也是撰写鉴定报告书的依据,因此鉴定记录要求详细、

真实和整洁。记录内容主要有检品名称、规格、产地、批号、包装、抽样送检单位(或

人名)、鉴定目的、抽样及送检日期、送检数量、鉴定方法及结果、鉴定者、核对者等,

其中鉴定目的、鉴定项目及方法、观察的现象、试验数据及结果为记录的主要部分。

对于检验过程中一些现象的变化、试验数据,要详细记下全部的情况。鉴定项目、方法

可简略扼要记录,要从实际出发,不可照抄某些药品标准。在检验中,若需废弃的试验

记录,均应在其试验结果部分注明“本结果作废”,并写明作废原因及经验教训。当检验

工作完成后,再细致、全面、客观地分析研究一下有关问题,做出对被检中药的评价,

并综合各鉴定项目的结果做出结论。然后,应按规定的格式填写鉴定报告书。

国家指定的检验机构发出的鉴定报告书,具有法律上的意义,要求书写清楚,意思

明确,不得涂改。

案例分析

【案例】多名患者服用中药复方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严

重者出现腹水、深度昏迷等。经查验,多名患者就诊辨证不同,医师处方也都各异,

各复方中无剧毒药,也不含“十八反”“十九畏”所提及药味。经仔细核对后,发

现这一批复方中均含有“沙苑子”。

【分析】案例中提及的中药沙苑子,其正品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的干燥成

熟种子。然而,有些地区以豆科野百合属的崖州野百合、凹叶野百合或者猪屎豆的

干燥成熟种子代用。其代用品中含野百合碱,对肝脏有损害。本案例是典型的由于

中药品种混乱造成严重的临床不良反应。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野茴香与八角茴

香的形色相似,常被误认为八角茴香而作食料或入药,然而野茴香(木兰科植物莽

草)有毒性,中毒量一般为 5~8 粒,误食后 1~6h 后即出现中毒症状,造成消化

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损坏,严重者发展成急性中毒性脑病,死于脑水肿、呼吸功能 衰竭。

中药学基础wq-7.indd 40 2020/3/26 星期四 17:13:09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55: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41第四章 中药鉴定学

二、中药鉴定的方法

中药鉴定的方法主要有基源鉴定法、性状鉴定法、显微鉴定法、理化鉴定法、生

物鉴定法,简称为五大鉴定法。这几种鉴定方法各有特点及主要适应对象,既可独立使

用,又能互相配合。

中药材与中成药的鉴定方法基本相同。本节重点叙述中药材及其饮片的鉴定,同时

在阐述中药鉴定的一般技术及方法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反映出当代中药鉴定的技术水平。

(一)基源鉴定法

基源鉴定法(origin identification),又称来源鉴定法,是应用植物、动物或矿物形态

和分类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中药的来源或原料药进行鉴定,确定其正确的学名(或矿物的

名称)或中成药的原料组成,以保证应用中品种准确的一种方法。这是中药鉴定的基本方

法,也是中药生产、资源开发及新药研究工作的基础。基源鉴定法的特点是宏观,主要用

于完整的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药材的真伪鉴别。以原植物鉴定为例,步骤如下所述。

1.观察及描述

观察时遵循先观察整体、后观察局部形态的原则,通过观察掌握检品形态上的共性

和特性。对较完整植物检品,应仔细观察其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对花、果、

孢子囊、子实体等繁殖器官,可借助放大镜或解剖显微镜观察其微小的特征,如毛茸、

腺点等的形态构造。

描述时要准确使用植物形态学知识及专业术语,要按上述观察的顺序依次描述,并

要详细记录。通过认真的观察、解剖和描述之后,抓住检品的特殊本质,掌握其具体特

征,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以达到确定被检品种的目的。

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检品多是不齐全的,除了极个别的品种特征十分突出可以鉴

别外,常须深入产地调查和采集实物,了解其名称(俗名或土名)、分布、生境、习性、

用药习惯、采收加工等情况,再进行对照鉴定。

2.核对文献

根据已观察到的形态特征和检品的产地、别名、功效等线索,查阅《中国药典》或

相关中草药书籍和图鉴,加以分析对照。在具体核对文献时,首先应查考植物分类方面

的著作,如《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新华本草纲要》、“中国中药资源丛

书”及有关的地区性植物志等;其次可查阅有关论述中药品种方面的著作,如《新编中

药志》《中药材品种论述》《中药大辞典》《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全国中草

药汇编》《中药鉴定学》等。由于各文献记载植物形态的详略不同,对同一种植物的记

述也会不完全一致,因此,还须进一步核对原始文献,以便正确鉴定。原始文献即指第

一次发现该种(新种)植物的植物工作者,描述其特征予以初次定名的文献。

3.核对标本

当基本确定检品属于的科属后,可以和植物标本实体核对已定学名的该科属的标

本。在核对标本时,要注意同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期形态的差异,这需要参考更多的标本

和文献资料,以使所鉴定样品的学名准确。如有条件,尽可能与模式标本(发表新种时

中药学基础wq-7.indd 41 2020/3/26 星期四 17:13:09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56: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42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所被描述的植物标本)进行核对,或寄送有关专家、植物分类研究单位协助鉴定,以保

证鉴定物学名的准确性。

(二)性状鉴定法

性状鉴定法(macroscopic identification)就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

火试等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这些方法是中医药学中的经验传承,具有简单、

易行、快速的特点,是中药鉴定工作者应掌握的基本方法之一。

性状鉴定法和基源鉴定法步骤一样,除仔细观察样品外,有时亦需核对文献和标

本。对一些地区性或新增的品种,鉴定时若缺乏相关文献和标准样品,可寄送生产该药

材的省、自治区等药品检测部门协助鉴定。必要时可到产地调查,采集实物标本,了解

生产、加工、销售和使用等情况。性状鉴定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鉴定步骤。

1.形状

药材的形状与药用部位有关,每种药材的形状一般比较固定。例如,根类药材有圆

柱形、圆锥形、纺锤形等;皮类药材有卷筒状、板片状等;种子类药材有类球形、扁圆

形等。对于多皱缩的叶、花类等商品药材,鉴定时须先用热水浸泡,展平后观察。

描写时对形状较典型的用“×× 形”,类似的用“×× 状”,必要时可用“×× 形

×× 状”,形容词一般用长、宽、狭,如长圆形、宽卵形、狭披针形等。

许多形象生动、易懂好记的经验鉴别术语,如海马的外形为“马头蛇尾瓦楞身”,

山参的主要特征为“芦长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松贝的形状为“怀中抱月”等,

也需要理解与牢记。

2.大小

药材的大小指其长短、粗细、厚薄。要得出较正确的大小数值,应观察较多的样品。

有些很小的种子类药材,如葶苈子、车前子、菟丝子等,应在放大镜下测量。表示药材

的大小,一般有一定的幅度。实际测量的大小与规定有差异时,可允许有少量稍高于或

低于规定的数值。

3.颜色

各种药材的颜色是相对固定的,是其重要的鉴别特征,如丹参色红、紫草色紫、乌

梅色黑、黄连断面红黄色。色泽变化与药材质量变异有关,如黄芩主要含黄芩苷、汉黄

芩苷等,如保管或加工不当,黄芩苷在黄芩酶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醛酸与黄芩素,黄芩

素具 3 个邻位酚羟基,易氧化成醌类而显绿色,黄芩变绿后质量降低。因此,药材的色

泽也是衡量药材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

药材的色泽一般应在日光下观察。色泽的描述应包括表面和断面色泽的内容。描写

色泽时应注意大部分药材的色调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色;同一个药材,有的因贮藏时

间等不同,色泽为一个范围,常描述为“×× 色或 ×× 色”或“×× 色至 ×× 色”。

一般把质量好的色泽放在前面,两种色调组成描述的应以后一种色为主,如黄棕色,即

以棕色为主。色泽描述避免用各地理解不同的术语,如“青色”“土黄色”“粉白色”等。

4.表面特征

表面特征指药材的表面(有的包括外表面和内表面、上表面和下表面,如皮、叶类

中药学基础wq-7.indd 42 2020/3/26 星期四 17:13:09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57: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43第四章 中药鉴定学

药材)所能看到的特征,包括光滑、粗糙,有无皮孔、毛茸、鳞叶及其他附属物,有无纹、

皱、槽、沟(均指表面皱纹的形状),有无节(包括细节、环节等)等。如川木香具纵皱纹,

紫苏子表面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网纹,辛夷(望春花)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茸

毛等。党参根头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而栽培品环状横纹少或无;龙胆根头部表面多有

显著的横皱纹,而坚龙胆表面无横皱纹。这些均为重要的鉴别特征。

5.质地

质地是指用于折试药材所感知到的特征,一般用轻重、软硬、坚韧、疏松(或松泡)、

致密、黏性、油润、粉性、柴性、绵性、糟、角质等术语加以描述或形容。这些术语,

均有一定含义,要准确使用。例如,“松泡”表示质轻而松,断面多裂隙,如南沙参;

“粉性”表示含有一定量的淀粉,折断时常有粉尘散落,如山药;“黏性”表示具黏液

质,如石斛嚼之则显黏性;“油润”表示其质地柔软,含油而有润泽,如熟地黄;“角

质”表示质地坚实,断面且呈半透明状或有光泽(常因含多量淀粉,蒸煮时致使糊化

而成),如法半夏;“糟”表示枯朽,呈朽木状,如川木香;“柴性”表示纤维性强,

木质成分较多,折之如柴,敲之作响,如桑白皮。折试及描述时,需用未经处理的干

燥药材,并要注意有些药材因药用部位或加工方法不同,质地也不一样。例如,附子

药材中不同的加工品盐附子、黑顺片和白附片,前者质重而坚硬,后两者质硬而脆且

呈角质样。

6.折断面

折断面包括自然折断面和横切(或削)的平面。

(1)折断面主要观察和描述:①折断时的现象,如折断的难易程度,折断时的声

响,有无粉尘飞扬,新鲜的药材有无汁液流出,等等。②折断后的断面特征,如是否平

坦、纤维状、刺状、颗粒性、层状或有无胶丝等。例如,茅苍术易折断,断面放置能“起

霜”(析出白毛状结晶);白术不易折断,断面放置不“起霜”;甘草折断时有粉尘散落

(淀粉);杜仲折断时有胶丝相连;黄柏折断面,显纤维性;苦楝皮的折断面,裂片状分

层;厚朴折断面可见亮星。

(2)横切(或削)成的平面注意观察和描述皮部与木部的比例、维管束的排列方式、

射线的分布、油点的多少等特征。对于横切面特征的描述,经验鉴别也有很多术语,常

用的有:“菊花心”,指根或根茎的横切面的中心部位具有类似菊花瓣状的放射状纹理,

如黄芪等;“车轮纹”,指药材的断面纹理呈车辐状,如防己;“网纹”,指断面具网状花

纹;“油点”或“朱砂点”,指具有红色或红棕色的油细胞或油室;“星点”,指大黄髓部

的异型复合维管束;“云锦花纹”,指何首乌的花朵状纹理(异型复合维管束,存在于皮

层),又称“云纹”;“金井玉栏”,指某些根类药材断面浅棕黄色的形成层环与类白色的

皮部,如桔梗;有的木部具小孔(导管),如川木通等。这些特征可以用于鉴别易混药

材的饮片,如土茯苓片的片面淡棕色,有光滑感;萆薢片的片面淡黄色,有弹性;姜黄

片棕黄色,断面角质性,内有黄色环纹;片姜黄片面淡土黄色,片面无横纹而有筋脉纤

维;青皮片皮薄,中空而虚;枳实片皮厚,中心充实。

7.气

气指药材具有特殊的香气或臭气。药材的气是由于含有挥发性物质的缘故,有些药

中药学基础wq-7.indd 43 2020/3/26 星期四 17:13:09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58: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44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材的气十分特殊,可作为鉴别的主要依据,如阿魏具强烈的蒜样臭气,白藓皮有似羊膻

气,檀香具有其固有的特异芳香气,等等。有些药材还以其气命名,如麝香、败酱草等。

用嗅法对药材的气进行鉴别描述时,可直接嗅闻干燥的药材。如无特殊的气存在,可用

“气微”、“气无”或“无臭”等词描述。如果某些药材气不强烈,或因干燥后不易嗅出

时,可将样品砸碎、切断或揉搓后再嗅闻;或放在有盖的杯子里,用热水湿润或浸泡后

再嗅;或用火烧后再嗅。例如,薄荷可揉搓,血竭可燃烧后嗅气等。

8.味

用味觉来识别药材,又称尝法。有些药材以味取名,直接可以反映出药材各自味的

主要鉴别特征,如苦参、甘草等。药材的味与其含有的成分有关,每种药材的味感是比

较固定的,所以药材的味也是评价质量的标准之一,如乌梅以味酸为佳;甘草以味甜为

佳;黄连、黄芩以味越苦越好;肉桂以味甜辣为佳。通过尝味,可鉴别某些易混药材,

如当归和独活,当归先苦辛而后微甜,独活先苦辛而后麻辣;肉桂与桂皮,肉桂味甜而

微辛,桂皮则味辛辣而凉。此外,亦可用于鉴别某些药材是否符合炮制的要求,如半

夏、乌头等。在描述时,对于无味者,可写“味淡”或不写。

口尝鉴别药材时首先要了解舌头各部位对味觉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舌尖部对甜味

较敏感,舌根部对苦味较敏感,所以尝药味时,要取少量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在口里咀

嚼至少 1min,使舌的各部位都充分与药液接触,这样才能正确地尝到药味。此外,药

材的部位不同,味道可能也不同,如皮部与木质部、内侧与外侧、果皮与种子等各部位

的气味常有区别。对于叶类和全草类药材,最好是加少量水煮几分钟后,再尝药液的

味。对于有强烈作用或毒性的药材,口尝时要特别小心,取样不可太多,尝后一定要

吐出来,并用水漱口,以免中毒,如半夏、草乌等。《中国药典》中未规定味感的药材,

可不尝味。

要注意药材口尝的味,与四气五味的味不能等同。四气五味的味一般是指药物的性

味,也是药物机体作用的反映,经临床验证,与药材功能相匹配。例如,葛根味辛,是

从其能发散风热而反推其辛味的,实际用口尝并不能尝出葛根的辛味。

9.水试法

水试法是利用药材在水中或遇水发生沉浮、溶解、颜色变化、透明度、膨胀性、旋

转性、黏性、酸碱变化等特殊现象进行鉴别药材的一种方法。例如,西红花加水浸泡后,

水液染成金黄色;秦皮水浸,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苏木投入热水中,水显鲜

艳的桃红色;葶苈子、车前子等加水浸泡,则种子变黏滑,且体积膨胀;小通草(旌节

花科植物)遇水表面显黏性;熊胆粉末投入清水杯中,即在水面旋转并呈黄色线状下沉

而短时间内不扩散。这些现象常与药材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或组织构造有关。因此,水

试法亦可用于鉴别药材的优劣。注意,水试法所用的水一般指清水。

10.火试法

火试法是指用火烧、煅药材,观察所产生的现象,以鉴别药材。有些药材用火烧后,

能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和响声等现象,如降香用火烧之微有香气,点燃

则香气浓烈并有油流出,烧完灰烬为白色;血竭粉末放在白纸上,下面用火烤即熔化,

色泽鲜红如血,且透明无残渣;海金沙点燃可发出爆鸣声及闪光,可与相似品松花粉及

中药学基础wq-7.indd 44 2020/3/26 星期四 17:13:09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59: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45第四章 中药鉴定学

蒲黄区别;麝香少许用火烧之有轻微爆鸣声,起珠状油点,香气浓烈,无毛肉焦臭气,

灰烬为白色。

以上所述,是药材性状鉴定的基本顺序和内容,在描述中药的性状或制定质量标准

时,要全面而仔细地观察这几个方面,但对不同药材,可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取舍各项。

除上述对完整药材的性状鉴别外,还应了解掌握中药饮片的鉴别特征。饮片与完

整药材鉴别特征的区别在于,多数改变了形状、大小、颜色,甚至气味(某些炮制品),

加之用机器切片也改变了原手工切片(如圆片、斜片、平片、节片等)的规则性,可利

用横切面、表面和气味的特征对比加以鉴别。

应该指出的是,有些药材的野生品和栽培品有较大的差异,新鲜药材与干燥药材也

有区别。

(三)显微鉴定法

显微鉴定法(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就是利用显微镜、显微技术及显微化学等

方法,来观察中药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及内含物的特征,以确定其真伪、纯度或品质,

是鉴定药材品种和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用于品种鉴定,如麦冬与山麦冬、山药与混淆

品,通过显微鉴定,很容易区分;用于质量分析,如薄荷的有效成分主要为挥发油,存

在于茎、叶表皮的腺毛中,通过显微镜观察可发现叶上的腺毛比茎多,挥发油的含量

测定也是叶比茎高,因此商品以叶多为佳。同时,应用显微化学方法还可确定某些品

种有效成分在组织中的分布,这对指导药材的采收、加工、鉴定和贮藏都很有价值。

如试验证明,麻黄的有效成分麻黄碱主要存在髓部,因此采收时,一定不能等到髓 空心。

显微鉴定法是一项专门技术,需要有植物(动物)解剖学、矿物晶体光学、植物显

微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并应掌握显微制片等基本技术。显微鉴定的仪器主要有各类

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通常光学显微镜使用较多。显微鉴定常配合基源鉴定、性

状鉴定及理化鉴定等方法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当药材的外形不易鉴定或药材破碎

或呈粉末状时,此法更为常用。由于鉴定材料的不同(完整、破碎、粉末)和药用种类

及药用部位的不同,选择显微鉴定的方法也不同,鉴定时,首先要根据观察的对象和目

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药材,制备不同的显微制片。

1.显微制片方法

在进行显微鉴定时,首先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检品,制作成显微标本片,然后在显微

镜下进行观察。显微标本片根据制作方法和保存的需要,分为半永久制片、永久制片和

临时制片三大类。半永久制片的封藏介质是半固体,可作暂时性保存;永久制片的封藏

介质是固体,可作长期保存,但其制作费时,多用于特殊目的,如供显微摄影和核对标

本等应用;临时制片的封藏介质是流动性液体,容易损坏,不耐久藏,但制作简单、迅

速,适用于一般观察及进行显微化学反应,在中药鉴定工作中应用最多。在鉴定工作

中,由于观察的目的不同,不同检品采取的制片方法也不同,分为切片标本片(包括横

切片、纵切片,纵切片又包括切向纵切片和径向纵切片)、解离组织标本片、表面标本片、

粉末标本片、花粉粒与孢子片、磨片等。

中药学基础wq-7.indd 45 2020/3/26 星期四 17:13:09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60: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46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1)切片标本片。选取药材适当部位切成厚度 10~20μm 的薄片,用甘油醋酸试

液、水合氯醛试液或其他试液处理后观察。对于根、根茎、茎藤、皮、叶类等,一般制

作横切片观察,必要时制备纵切片;果实、种子类须作横切片及纵切片;木类须观察三

维切片(横切、径向纵切及切向纵切)。组织标本片切片的方法有徒手切片法、滑走切

片法、石蜡切片法、冰冻切片法等。其中,以徒手切片法最为简便、快速,较为常用。

手切的薄片为了能够清楚地观察组织构造和细胞及其内含物的形状,必要时可把切片用

适当的溶液进行处理和封藏。

(2)解离组织标本片。如需观察细胞的完整形态,尤其是纤维、导管、管胞、石细

胞等细胞彼此不易分离的组织,需利用化学试剂使组织中各细胞之间的细胞间质溶解,

使细胞分离。如样品中薄壁组织占大部分,木化组织少或分散存在的,可用氢氧化钾

法;如样品坚硬,木化组织较多或集成群束的,可用硝铬酸法或氯酸钾法。

(3)表面标本片。鉴定叶、花、果实、种子、全草等类药材,可取叶片、萼片、花

冠、果皮、种皮制成表面标本片,加适宜试液,观察各部位的表皮特征。

(4)粉末标本片。粉末标本片多用于观察组织碎片、细胞及后含物或某些中药颗粒

的特征。粉末状药材可选用甘油醋酸试液、水合氯醛试液或其他适当试液处理后观察。为

了观察清楚细胞组织,须用水合氯醛液装片透化。其透化的目的是溶解淀粉粒、蛋白质、

叶绿体、树脂、挥发油等,并使已收缩的细胞膨胀。透化方法为取粉末少许,置载玻片上,

滴加水合氯醛液,在小火焰上微微加热透化,加热时须续加水合氯醛液至透化清晰为度。

为避免放冷后析出水合氯醛结晶,可在透化后滴加稀甘油少许,再加盖玻片。

(5)花粉粒与孢子片。取花粉、花药(或小的花朵)或孢子囊群(干燥样品浸于冰

醋酸中软化),用玻璃棒捣碎,过滤于离心管中,离心,取沉淀加新鲜配制的醋酐与硫酸

(9∶1)的混合液 l~3mL,置水浴上加热 2~3min,离心,取沉淀,用水洗涤 2 次,加

50% 甘油与 1% 苯酚 3~4 滴,用品红甘油胶封藏观察。也可用水合氯醛试液装片观察。

(6)磨片。坚硬的矿物药、动物药,除直接粉碎成细粉观察外,还可进行磨片观察。

如对透明矿物可磨成薄片在偏光显微镜下,根据光透射到矿物晶体内部所发生的折射、

反射、干涉等现象进行鉴定;对不透明矿物可磨成光片,在矿相显微镜下,根据光在磨

光面上反射时所产生的现象,观察测定其反射力、反射色、偏光图等进行鉴定。例如,

青礞石过去误认为其来源于绿泥石片岩,近年来经偏光显微镜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已查明

青礞石的商品种类,绿泥石片岩实际上在药用青礞石中是不存在的,当前所用的青礞石

是以黑云母片岩为主,其次尚有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

2.显微化学鉴定法

在进行显微鉴定工作中,经常用显微化学反应检查中药中细胞壁和细胞内含物的化

学物质的性质来达到鉴定的目的。当药材的数量很少、其中的某些成分化学反应较灵敏

时,可使用显微化学鉴定法。

(1)细胞内含物鉴定。观察中药组织切片或粉末中的后含物时,一般用醋酸甘油试

液或蒸馏水装片观察淀粉粒,并利用偏振光显微镜观察未糊化淀粉粒的偏光现象;用甘

油装片观察糊粉粒,加碘试液,显棕色或黄棕色,加硝酸汞试液显砖红色;观察菊糖,

可用水合氯醛液装片不加热立即观察。草酸钙结晶在装片时加入硫酸溶液逐渐溶解,并

中药学基础wq-7.indd 46 2020/3/26 星期四 17:13:09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61: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47第四章 中药鉴定学

析出针状硫酸钙结晶;碳酸钙(钟乳体)加入稀盐酸溶解,同时有气泡产生;硅质加硫

酸不溶解。黏液细胞遇钌红试液显红色。在脂肪油、挥发油或树脂中,加苏丹Ⅲ试液呈

橘红色、红色或紫红色;加乙醇脂肪油不溶解,挥发油则溶解。

(2)细胞壁性质检查。木质化细胞壁加间苯三酚试液 1~2 滴,稍放置,加盐酸 l 滴,因木化程度不同,显红色或紫红色。木栓化或角质化细胞壁遇苏丹Ⅲ试液,稍放

置或微热,呈橘红色至红色。纤维素细胞壁遇氯化锌碘试液或先加碘试液再加硫酸溶液

显蓝色或紫色。硅质化细胞壁遇硫酸无变化。

(3)显微定位。就是用显微化学的方法确定药材中化学成分的存在部位(有效部

位),以此鉴定药材的质量和品种。显微定位的应用必须在所鉴定的药材有效成分明确

的情况下,然后选择对有效成分具有特殊反应的化学试剂,使之产生颜色或结晶,用显

微镜确定有效成分的存在部位。具体方法是:取药材用水浸软或软化后,切成薄片,滴

加特定的化学试剂,封片检查。该法是中药鉴别和质量评价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但选择特有反应的化学试剂较为困难。

3.显微测量法

观察细胞和后含物时,常需要测量其直径、长短(以微米计算),作为鉴定依据之

一。测量可用目镜测微尺进行,先将目镜测微尺用载物台测微尺标化,计算出每一小格

的微米数,应用时将测得目的物的小格数,乘以每一小格的微米数,即得所欲测定物的

大小。测量微细物体时宜在高倍镜下进行,因高倍镜下目镜测微尺的每一格的微米数较

少,测得的结果比较准确,而测量较大物体时可在低倍镜下进行。

4.显微常数测定法

常见的显微常数主要有用于植物叶类中药鉴别的栅表细胞比、气孔数、气孔指数、

脉岛数和脉端数等,这些显微常数常因中药原植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常用于叶类

药材、部分花类和带叶的全草类药材的定性鉴别。尤其是一些同属不同种来源的药材,

当其他显微特征如毛茸、结晶等比较相似而难以鉴别时,这些显微数据的测定对于品种

鉴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5.电子显微镜的应用

电子显微镜(简称电镜)中透射电镜、扫描电镜、扫描电镜与 X 射线能谱分析联

用等在中药显微鉴定领域的应用都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扫描电镜的应用越来越受到

重视。

扫描电镜的结构包括镜筒、电子信号的收集与处理系统、电子信号的显示与记录系

统、真空系统及电源系统。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二次电子信号成像来观察样品的表面形

态,即用极狭窄的电子束去扫描样品,通过电子束与样品的相互作用产生各种效应,其

中主要是样品的二次电子发射。二次电子发射能够产生样品表面放大的形貌像,这个像

是在样品被扫描时按时序建立起来的,即是用逐点成像的方法获得的放大像。

扫描电镜鉴定的重点是样品的制备,首先经过取材、清洗、固定、脱水等样品的

初步处理,并进行样品的干燥,其方法有空气干燥法、临界点干燥法、冷冻干燥法(包

括含水样品直接冷冻干燥法、样品脱水后冷冻干燥法、乙腈真空干燥法);其次将样品

导电处理,其方法有金属镀膜法(包括真空镀膜法、离子溅射镀膜法)、组织导电法等。

中药学基础wq-7.indd 47 2020/3/26 星期四 17:13:09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62: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48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此外,还有几种特殊的样品制备技术,如细胞内部结构冷冻割断法、铸型技术、盐酸化

学消化法等。

扫描电镜现已应用于动物学、植物学、医药学等多种学科,尤其对同属不同种药材

表面细微特征的鉴别效果显著,对种与变种间的鉴定也都显示出稳定的区别,为近缘植

物分类提供了新的证据,如种皮、果皮、花粉粒的纹饰,茎、叶表皮组织的结构(毛、

腺体、分泌物、气孔、角质层、蜡质等),个别组织和细胞(管胞、导管、纤维、石细胞)

及后含物晶体等。有的动物药材的体壁、鳞片及毛等在光学显微镜下特征相似,但通过

扫描电镜提供的细微构造,可准确地加以区别。

(四)理化鉴定法

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

度,统称为理化鉴定法(physicochemical identification),即通过这些方法与手段,分析

中药中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或有效成分的有无和含量的多少,以及有害物质的有无等。

根据应用目的不同,理化鉴定法可分为定性鉴定法和定量鉴定法两大类,按照所采用的

手段不同,又分为物理常数测定、化学定性分析、化学定量分析、微量升华、色谱和光

谱等方法,这些方法不但可以用于品种真伪鉴定,也可以用于药品质量控制与评价。现

将常用的理化鉴定方法介绍如下。

1.物理常数测定

物理常数测定包括相对密度、旋光度、折光率、硬度、黏稠度、沸点、凝固点、熔

点等的测定,其是对挥发油、油脂类、树脂类、液体类药(如蜂蜜等)和加工品类(如

阿胶等)药材的真实性和纯度的鉴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类药材中如掺有其他物

质时,物理常数就会随之改变,如常用中药蜂蜜中掺水就会影响黏稠度,使相对密度降

低;如掺有蔗糖,经旋光度检查,正品蜂蜜(含蔗糖量约为 5%)为左旋,掺蔗糖的蜂

蜜(蔗糖含量超过 20%)变为右旋。因此《中国药典》对有些药材的物理常数做了规定,

如蜂蜜的相对密度在 1.349 以上,薄荷油的相对密度为 0.888~0.908;冰片(合成龙脑)

的熔点为 205~210℃;肉桂油的折光率为 1.602~1.614 等。

2.常规检查

(1)水分测定:中药中含有过量的水分,不仅易霉烂变质,使有效成分分解,而

且会因相对减少了实际用量而达不到治疗目的。因此,中药中水分的含量与中药质量

有密切关系。《中国药典》规定了水分的含量限度,如牛黄≤9.0%,红花≤13.0%,阿 胶≤15.0% 等。《中国药典》规定水分测定方法有 5 种,即费休法、烘干法(干燥失重法)、

甲苯法、减压干燥法和气相色谱法。烘干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甲苯

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减压干燥法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贵重中药。使用的

方法和仪器详见《中国药典》通则。另外,也可应用红外线干燥法和导电法测定水分含

量,其特点为迅速而简便。

(2)灰分测定:将中药粉碎、加热,高温灼烤至灰化,则细胞组织及其内含物灰烬

成为灰分而残留,由此所得的灰分称为“生理灰分或总灰分(不挥发性无机盐类)”。各

种中药的生理灰分应在一定范围以内,故所测灰分数值高于正常范围时,有可能在加

中药学基础wq-7.indd 48 2020/3/26 星期四 17:13:10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63: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49第四章 中药鉴定学

工或运输、贮存等环节中有其他无机物质污染或掺杂。中药中最常见的无机物质为泥

土、砂石等,测定灰分的目的是限制药材中的泥沙等杂质。《中国药典》规定了中药总

灰分的最高限量,对保证中药的纯度具有重要意义,如灵芝≤3.2%,阿魏≤5.0%,安息 香≤0.50% 等。

(3)膨胀度检查:膨胀度是衡量药品膨胀性质的指标,是指按干燥品计算,每 1g药品在水或其他规定的溶剂中,在一定的时间与温度条件下膨胀后所占有的体积毫升

数,主要用于含黏液质、胶质和半纤维素类的中药,如葶苈子、车前子等果实。种子类

药材种皮含有丰富的黏液质,其吸水膨胀的程度和其所含的黏液成正比。葶苈子有南葶

苈子和北葶苈子之分,外形有时不易区分,但两者的膨胀度差别较大,《中国药典》要

求北葶苈子膨胀度≥12,南葶苈子膨胀度≥3。(4)酸败度:酸败度是指油脂或含油脂的种子类药材,在贮藏过程中发生复杂的化

学变化,产生游离脂肪酸、过氧化物和低分子醛类、酮类等分解产物,因而出现异臭味,

影响药材的感官性质和内在质量。通过酸值、羰基值或过氧化值的测定,可控制含油脂

种子类药材的酸败程度。酸败度限度制定要与种子药材外观性状或经验鉴别结合起来,

以确定上述各值与种子泛油程度有无明显的相关性,具明显相关性的才能制定限度。如

《中国药典》规定苦杏仁的过氧化值≤0.11;郁李仁的酸值≤10.0,羰基值≤3.0,过氧化

值≤0.050。(5)色度检查:含挥发油类成分的中药,常易在贮藏过程中氧化、聚合而致变质,

经验鉴别称为“走油”。《中国药典》规定检查白术的色度,就是利用比色鉴定法。检查

有色杂质的限量,也是了解和控制其药材走油变质的程度。

(6)有害物质的检查:中药的有效成分和有害物质的研究两者同样重要,对中药中

无机成分和有害、有毒成分的分析鉴定已引起药物工作者的极大重视。中药的有害物质

主要有内源性有害物质和外源性有害物质两大类。

内源性有害物质,主要为中药自身含有的毒性成分。例如,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

主要存在于马兜铃属植物马兜铃、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天仙藤、朱砂莲等药材中;

肝毒性成分吡咯里西啶生物碱,主要存在于款冬、佩兰、千里光、农吉利、猪屎豆等药

材中。对这两类成分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及其与质谱

联用等技术。

外源性有害物质主要是残留的农药、黄曲霉毒素、二氧化硫、重金属及砷盐等。

① 残留农药的检测。农药主要有有机氯、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等。有机氯类农

药种类很多,其中滴滴涕(总 DDT)和六六六(总 BHC)是使用最久、数量最多的农药。

虽然我国于 1983 年 4 月 1 日开始停止生产滴滴涕和六六六,但由于它们在土壤或生物

体中长期残留和蓄积而危害人体健康,故各国依然都非常重视食品和药品中有机农药残

留量的检测和限量问题。《中国药典》2015 年版采用气相色谱法和质谱法测定药材及制

剂中部分有机氯、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的农药残留量。

② 黄曲霉毒素的检查。世界各国对食品和药品中黄曲霉毒素的限量都做了严格的

规定。目前,对中药中霉菌污染的研究报道较多,其检测方法主要是根据黄曲霉毒素中

毒性最大的成分黄曲霉毒素 B1、黄曲霉毒素 B2 和黄曲霉毒素 G1、黄曲霉毒素 G2 能溶于

中药学基础wq-7.indd 49 2020/3/26 星期四 17:13:10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64: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50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氯仿、甲醇而不溶于己烷、乙醚和石油醚的性质,在紫外光灯下(365nm)观察,分别呈

蓝色和黄绿色荧光。或通过薄层色谱,用黄曲霉毒素标准品作对照,根据斑点大小定量。

此外,还有免疫亲和层析柱 -荧光光度计法、免疫亲和层析柱 -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③ 二氧化硫检查。不少药材由于加工或贮藏等原因含有二氧化硫,其检测方法有

酸碱滴定法、气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等。

④ 重金属检查。重金属是指在试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

属杂质,如铅、镉、汞、铜等。《中国药典》收载重金属、砷盐限量及其他金属盐检

查的中药主要是矿物药类,如石膏含重金属≤10mg/kg;少数植物提取物,如薄荷脑

含铅≤5mg/kg,镉≤0.3mg/kg;个别加工品,如阿胶含铅≤5mg/kg,镉≤0.3mg/kg。重

金属限度根据国内现有资料一般多制定在 20mg/kg 以下。

⑤ 砷盐检查。《中国药典》用古蔡氏法或二乙基硫代氨基甲酸银法进行砷量测检。

两种方法中取标准砷溶液 2mL(相当于 2μg 的砷)作为对照。要求根据供试品含砷的限

量,适当调整供试品的取用量,与标准砷溶液(2μg 的砷)所产生的颜色比较,否则影

响比色的正确性。《中国药典》规定玄明粉含砷量≤20mg/kg;石膏含砷量≤2mg/kg;阿

胶含砷量≤2mg/kg。一般中药(或其制剂)多为有机药物,因砷在分子中可能以有机状态结合,如有机

结构不加以破坏,则砷盐不易检出。有机物质分解法有湿法(尤以对含糖量高者为宜),

即用硝酸 - 高氯酸、硫酸进行加热使有机物质分解;另有干法(灰化法),用氧化镁、

10% 硝酸镁溶液,蒸干后,550℃炽灼 3~4h 使完全灰化,再做含砷量检查,可参阅《中

国药典》中阿胶的砷盐检查。对新药需做有机破坏与不经有机破坏的试验对比,以确定

何种处理对检查砷盐更为正确。

3.一般理化鉴别

(1)呈色反应:利用药材的某些化学成分能与某些试剂产生特殊的颜色反应来鉴

别。一般在试管中进行,亦有直接在药材饮片或粉末上滴加各种试液,观察呈现的颜色

以了解某成分所存在的部位。例如,马钱子胚乳薄片置白瓷板上,加 1% 钒酸铵的硫酸

溶液 1 滴,迅速显紫色(示番木鳖碱);另取切片加发烟硝酸 1 滴,显橙红色(示马钱

子碱)。甘草粉末置白瓷板上,加 80% 硫酸 1~2 滴,显橙黄色(示甘草甜素反应)。

(2)沉淀反应:利用药材的某些化学成分能与某些试剂产生特殊的沉淀反应来鉴

别。例如,山豆根 70% 的乙醇提取液,蒸干,残渣用 1% 盐酸溶解,滤液加碘化汞钾,

可生成明显的淡黄色沉淀。赤芍用水提取,过滤液加三氯化铁,生成蓝黑色沉淀。芦荟

水提液,加等量饱和溴水,生成黄色沉淀。

(3)泡沫反应和溶血指数的测定:利用皂苷的水溶液振摇后能产生持久性的泡沫和

溶解红细胞的性质,可测定含皂苷类成分药材的泡沫指数或溶血指数作为质量指标。通

常如有标准皂苷同时进行比较,则更有意义。

(4)微量升华:是利用中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一定温度下能升华的性质,

获得升华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晶形状、颜色及化学反应作为鉴别特征。如大黄粉末

升华物有黄色针状(低温时)、枝状和羽状(高温时)结晶,在结晶上加碱液则呈红色,

可进一步确证其为蒽醌类成分。牡丹皮、徐长卿根的升华物为长柱状或针状、羽状结晶

中药学基础wq-7.indd 50 2020/3/26 星期四 17:13:10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65: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51第四章 中药鉴定学

(牡丹酚)。斑蝥的升华(30~140℃)物为白色柱状或小片状结晶(斑蝥素),加碱液溶解,

再加酸又析出结晶。

(5)显微化学反应:显微化学反应是将中药粉末、切片或浸出液,置于载玻片上,

滴加某些化学试剂使之产生沉淀、结晶或特殊颜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并鉴定的一种方法。

如黄连粉末滴加 30% 硝酸,可见针状小檗碱硝酸盐结晶析出。紫苏叶的某些表皮细胞

中含有紫色素,滴加 10% 盐酸溶液立即显红色;或滴加 5% 氢氧化钾溶液,即显鲜绿色

后变为黄绿色。丁香切片滴加 3% 氢氧化钠的氯化钠饱和溶液,油室内有针状丁香酚钠

结晶析出。肉桂粉末加氯仿 2~3 滴,略浸渍,速加 2% 盐酸苯肼 1 滴,可见黄色针状

或杆状结晶(桂皮醛反应)。槟榔粉末 0.5g,加水 3~4mL 及稀硫酸 1 滴,微热数分钟,

取滤液于载玻片上,加碘化铋钾试液 1 滴,即发生浑浊,放置后可见石榴红色球形或方

形结晶(槟榔碱)。

显微化学定位试验是利用显微和化学方法,确定中药有效成分在中药组织构造中的

部位。例如,北柴胡横切片加 1 滴无水乙醇 - 浓硫酸(1∶1)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

见木栓层、栓内层和皮层显黄绿色至蓝绿色,示其有效成分柴胡皂苷存在于以上部位。

直立百部鲜块根切片,滴加氯化金试液,于皮层细胞中有微黄色玫瑰花状结晶(生 物碱)。

(6)荧光分析:利用中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紫外光或自然光下能产生一定

颜色的荧光性质进行鉴别。①直接取中药饮片、粉末或浸出物在紫外光灯下进行观察。

例如,国产沉香与进口沉香的显微特征比较近似,但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国产沉香

粉末中部分颗粒显海蓝色,部分显灰绿色荧光;进口沉香粉末的部分颗粒显竹篁绿色,

部分显枯绿色荧光。含有伞形花内酯成分的药材,新鲜切片显亮绿色荧光,如常山等。

浙贝母粉末在紫外光灯下显亮淡绿色荧光。秦皮的水浸出液在自然光下显碧蓝色荧光。 ②有些中药本身不产生荧光,但用酸、碱或其他化学方法处理后,可使某些成分在紫外

光灯下产生可见荧光。例如,芦荟水溶液与硼砂共热,所含芦荟素即起反应显黄绿色

荧光。枳壳乙醇浸出液滴在滤纸上,干后喷 0.5% 乙酸镁 -甲醇溶液,烘干显淡蓝色荧

光。矿物药所含锌、硼、铅等元素和某些有机试剂作用能产生荧光现象。③有些中药表

面附有地衣或真菌,也可能有荧光出现。因此,荧光分析还可用于检查某些中药的变质

情况。④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中药化学成分存在的部位。例如,黄连含小檗碱成分,折

断面在紫外光灯下,显金黄色荧光,木质部尤为显著,说明在木质部小檗碱含量较高。

用荧光法鉴别,需将药材(包括断面、浸出物等)经酸或碱处理后,置紫外光灯下约

10cm 处观察所产生的荧光现象。紫外光波长为 365nm,如用短波 254~265nm 时,应

加以说明,因两者荧光现象不同。

4.色谱法

色谱法又称层析法,是一种物理或物理化学分离分析方法,也是中药化学成分分离

和鉴别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流动相与固定相的分子聚集状态及操作形式进行分类,可

分为纸色谱法、柱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蛋白电泳色谱法等。

5.光谱法

光谱法是通过测定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

中药学基础wq-7.indd 51 2020/3/26 星期四 17:13:10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66: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52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一般常用波长为:紫外光区 200~400nm,可见光区

400~850nm,红外光区 2.5~15μm(或按波数计为 4000~667cm−1)。所用仪器为紫外分

光光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或比色计)、红外分光光度计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6.色谱 -光谱联用法

每一种分析技术均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将单一的分析技术联合起来,不仅能获

得更多的信息,而且可能产生单一分析技术所无法得到的新信息。因此,联用技术已成

为分析仪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7.浸出物测定

对于有效成分尚不明确或尚无精确定量方法的中药,一般可根据已知成分的溶解性

质,选用水或其他适当溶剂为溶媒,测定中药中可溶性物质的含量,以示中药的品质。

在一定的条件下药材浸出物的含量大致有一定的范围。通常选用水、一定浓度的乙醇(或

甲醇)、乙醚做浸出物测定。供测定的生药样品须粉碎,使能通过 2 号筛,并混合均匀。

测定时根据《中国药典》规定的溶剂,或根据已知成分的溶解性质选用溶剂,采用冷浸

法或热浸法提取测定。

8.含量测定

中药材含有多种成分,常共具临床疗效,有时甚至具双向调节作用,很难确定某一

化学成分即是中医用药的唯一有效成分,有些尚不一定能与中医药疗效完全吻合,或不

能与临床疗效直观地比较。然而药物有效必定有其物质基础,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

现代科学研究择其具生理活性的主要化学成分,作为有效或指标性成分之一,进行含量

测定,鉴定评价中药质量。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清楚的可进行针对性定量;有效成分

尚不清楚而化学上大类成分清楚的可对总成分如总黄酮、总生物碱、总皂苷、总蒽醌等

进行含量测定;含挥发油成分的可测定挥发油含量。

含量测定的方法很多,常用的如经典分析方法(容量法、重量法)、分光光度法、

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扫描法、薄层扫描 - 分光光度法等。

含挥发油类、脂肪油类、树脂、蜡等药材,除进行油、脂、蜡等含量测定外,尚需

进行物理常数和化学常数测定,如羟值、酸值、皂化值、碘值等,以表示药材品质的优

劣度。

挥发油含量测定是利用药材中所含挥发性成分能同水蒸气同时蒸馏出来的性质,在

挥发油测定器中进行测定,分为甲法和乙法两种。甲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 1.0 以下

的挥发油,乙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 1.0 以上的挥发油。

(五)生物鉴定法

生物鉴定法(bioassay)又称生物检定法或生物测定法,是利用中药或其所含的化

合物对生物体的作用强度,以及用 DNA 特异性遗传标记特征和基因表达差异等来鉴别

中药的品种和质量的一种方法。通常分为生物效应鉴定法和基因鉴定法两大类。

生物效应鉴定法是利用药物对生物(整体或离体组织)所起的作用,测定药物

生物活性强度或药理作用,以鉴别中药真伪优劣的方法。该法以药理作用和分子生物

学为基础,以生物统计为工具,运用特定的试验方法和病理模型,通过被测物与相应

中药学基础wq-7.indd 52 2020/3/26 星期四 17:13:10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67: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53第四章 中药鉴定学

的对照品在一定条件下比较其产生特定生物反应的剂量比例,测出药物的活性作用。

常用的方法有免疫鉴定法、细胞生物学鉴定法、药物效价测定法和单纯指标测定法

等。基因鉴定法包括 DNA(deoxyribonucleic acid,脱氧核糖核酸)遗传标记鉴定法和

mRNA(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信使核糖核酸)差异显示鉴定法等。现将部分方

法简述如下。

1.免疫鉴定法

免疫鉴定法是利用中药含有的特异蛋白为抗原制备的特异抗体,与供试品中特异抗

原结合产生沉淀反应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制备特异抗原试剂,采用免疫电泳或琼脂免

疫扩散等方法达到鉴定目的。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的特点,可以准确地进行中药的品种

鉴别。

2.生物效价测定法

生物效价测定法就是测定药物对生物机体某方面作用的强度,如对黄连、黄柏、黄

芩等具清热功效中药的抑菌率或抗菌效价的测定,对洋地黄强心指标生物效价的测定

等。生物效价测定法,也称生物检定法或生物测定法,换言之,是利用生物体的反应来

鉴定中药有效成分的含量或效价,测定药物的疗效和毒性的方法。

有些中药,如洋地黄及其制剂、铃兰毒苷及其注射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一种

比较合适的化学分析方法来确定它们的有效成分含量或效价,所以,就宜用生物检定法

进行效价测定。生物检定法的主要原则是将供试品与对照品(包括中药,纯成分)在严

格规定的条件下,比较它们对生物体所产生的反应强度,再计算出中药或其制剂的剂量

标准。中药的效价通常以 1g 中药中所具有的作用单位数来表示。这种单位是指在一定

条件下所表现一定生理作用的最小剂量。例如,《中国药典》规定洋地黄制剂的质量标

准:洋地黄叶要保证同洋地黄制剂的各种商品的效价一致,而并不是为了使不同的精制

强心苷效价相等。因为这种方法不能把它在肠内吸收的差别、作用的快慢以及效力的久

暂等估计在内。鉴于现时尚缺乏可靠的定量法,故可利用动物试验以检定药物的效力。

此种生物检定法包括蛙法、猫法、豚鼠法及鸽法等。

3.DNA 遗传标记鉴定法

DNA 分子是由 G、A、C、T 4 种碱基构成,为双螺旋结构的长链分子,生物体特

定的遗传信息便包含在特定的碱基排列序列中,遗传上的差异便表现在 4 种碱基排列顺

序的变化之中,这就是生物的遗传多样性。比较物种间 DNA 分子的遗传多样性的差异

来鉴别物种就是 DNA 分子遗传标记鉴别。在 DNA 分子上,有编码与物种密切相关的

基因区域、不十分密切相关的基因区域和非编码基因区域。这些基因区域在生物进化过

程中所受的压力不同,前者所受选择压力大,表现出高度的保守性;后者所受选择压力

小,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正是这种压力的不同,使得 DNA 分子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程

度的遗传多样性。因此,可以选择适当的 DNA 分子遗传标记,在科、属、种、亚种、

居群和个体上对研究对象进行鉴别。

动植物类中药材大多数是死亡的干燥生物体或生物的组织器官、分泌物等,而在

生物体死亡的过程中,细胞会产生核酸酶大量降解 DNA,这就给中药材的 DNA 分

析带来了困难。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微量 DNA 提取技

中药学基础wq-7.indd 53 2020/3/26 星期四 17:13:10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68: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54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术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的发展,使从中药中提取

微量的 DNA 进行分析成为现实,也为用 DNA 技术对中药材种质资源的鉴定奠定了 基础。

DNA 遗传标记鉴定法是根据不同生物类中药个体遗传物质 DNA 的差异来鉴定

中药的一种方法。动植物的外部形态和所含化学成分的多少往往随生态环境的改变

而发生变化。中药(特别是动植物类中药)的形状随入药部位、加工方法的变化而

变化,这些变化常给中药的鉴定带来困难。众所周知,动植物依靠细胞分裂繁衍后

代,在这种繁殖过程中亲代将保持种群外部形态、组织功能、生理和生化特征等遗

传信息遗传给子代,即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遗传物质由亲代遗传给子代。大量的研

究证明,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是遗传基因的载体。染色体

的数目和形态是动物和植物体内比较稳定的重要特征。在由 DNA、RNA 和蛋白质组

成的染色体中,DNA 是绝大多数生物(除少数病毒外)的遗传物质。同种生物的细

胞中具有相同的 DNA,不同种生物的细胞中具有不同的 DNA。采用细胞与分子遗

传学技术鉴定中药就是以上述理论为依据,借助相应的技术达到鉴定的目的。该方

法分为细胞遗传学技术和分子遗传学技术两大类。例如,采用分子遗传学技术鉴定

鸡内金,即利用微量 DNA 提取技术,从鸡内金(鸡的干燥沙囊内壁)中提取 DNA,

以线粒体 DNA 细胞色素 b(mtDNA cyt b)通用引物中的 L14 841 和 H15 149 为引物,

进行 DNA 特异性扩增片段的 PCR 反应,并测定其 DNA 143 碱基序列,能区分鸡内

金和鸭内金。

采用 DNA 遗传标记鉴定中药的主要方法有 DNA 序列测定法、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指纹分析、随机引物 PCR(arbitrarily primed PCR,AP-PCR)反应技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分析、PCR 扩增特定片断的限制性位点分析等方法。

第三节 中药的质量标准

问题

对中药及其相关产品进行监管,目前可依据的法定标准有哪些?每一种标准的

适用范围和使用特点是什么?

一、我国现行的中药质量标准

(一)国家药品标准

我国现行的中药质量标准主要依据国家药品标准。常用的中药质量标准有以下

几种。

1.《中国药典》

《中国药典》是国家法定的药品质量技术标准。它规定了药品的各项要求,全国的

中药学基础wq-7.indd 54 2020/3/26 星期四 17:13:10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69: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55第四章 中药鉴定学

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等单位都必须遵照执行。国家先后出版了十版

药典,即 1953 年版、1963 年版、1977 年版、1985 年版、1990 年版、1995 年版、2000年版、2005 年版、2010 年版、2015 年版。2015 年版一部收载中药材 619 种,中药成方

及单味制剂 1492 种,将 2010 年版《中国药典》附录整合为通则,并与药用辅料单独成

卷作为《中国药典》四部。四部收载通则总数 317 个,其中制剂通则 38 个,检测方法

240 个(新增 27 个),指导原则 30 个(新增 15 个),标准品、标准物质及试液试药相关

通则 9 个。

2.局(部)颁药品标准

局(部)颁药品标准是指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原卫生部批准颁布的药品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部分中药材标准、中成药标准和进口药材标准,以及《新药转正标准》。《新

药转正标准》是对原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复上市的新药药品标准的汇总,

目前共计 104 册,其中 1~48 册是由原卫生部组织编写,49~104 册是由国家药品监督

管理部门责成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写汇总。

(二)地方药品标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中药材标准,收载的药材多为国家药品标准未收

载的品种,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区性习惯用药,该地区的药品生产、供应、

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必须遵照执行,而对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无法定约束力,

但可作为参照执行的标准。其所载品种和内容若与《中国药典》或局(部)颁药品

标准有重复或矛盾时,首先应按《中国药典》执行,其次按照局(部)颁药品标准

执行。

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的原则

制定中药质量标准是对药品进行科学化、标准化、法制化管理的重要措施。国务院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国家药典委员会负责国家药品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对未收录入

国家标准的各地习用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则制定“地区习用中药规范”进行标

准化、规范化管理。

制定药品标准要尽量体现药品的质量、生产技术水平和监督管理水平。遵循技术

先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原则。要通过生产、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了解影响药

品质量的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规定检测项目。药品标准中规定的检验方法应符合准

确、灵敏、简便、快速的要求,根据实际条件,结合新技术的应用作选择。药品标准

中各种限度的规定应理论结合实际,以保证药品在生产、贮藏、销售、使用过程中的

质量。

三、中药药材商品规格与等级

中药材既有药用性,又有商品性。为了适应商品性的要求和临床用药,必须按照质

量的优劣,划分规格与等级,以制定相应的销售价格,体现按质论价的特点,在市场上

进行商品交换。为了易于推广、便于掌握使用,在制定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时,

中药学基础wq-7.indd 55 2020/3/26 星期四 17:13:10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70: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56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仍以传统的外观质量和性状特征为主。因此,中药材的规格、等级是传统习惯结合现代

标准制定的品质外观标志。

药材的规格、等级也是药材的质量的标准。由于各地传统划分方法不一,目前

仅有部分中药材商品有全国统一的规格、等级标准,其他药材的统一标准正在制 定中。

知识链接

中药商品学国家及有关药品标准中规定使用的中药均为商品中药,其是市场流通、交换和

经营中的特殊商品。研究商品中药的学科称为“中药商品学”,它是一门以中药商

品质量和经营管理为核心内容来研究其鉴别特征和使用价值的应用学科。该学科从

商品学的角度研究临床使用的基本中药,阐述中药在流通领域中来源、产地、商品

规格、质量的变化规律,以及保证中药商品质量有关的经营管理等基本理论与实用

鉴别技术问题。也就是说,中药商品学是一门研究在商品流通领域中如何保证中药

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学科。

中药商品学研究的范围主要有中药的名称、来源、产地与销售、生产工艺或加

工方法、商品特征、规格等级、主要化学成分、鉴别、检查、质量要求、贮藏等。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研究,分析和阐明中药商品的适用性,监测中药商品在流通和使

用过程中质量的变化规律,制定中药商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以利于对中药商

品的全面质量管理。

(一)中药药材规格的划分

中药药材规格划分的依据各有不同,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加工方法不同划分,如山药,带表皮的称为毛山药,经过除去表皮、搓光揉

直等加工后的称为光山药。又如,附子分为盐附子和附片两类,其中附片又按加工时放

入的辅料不同而划分为白附片、黑顺片等多种规格。

(2)按入药部位划分,如当归分为全当归、归头和归尾等。

(3)按分布区与产地划分,如白芍,产于浙江的称杭白芍,产于安徽的称亳白芍,

产于四川的称川白芍。又如甘草,主产于内蒙古西部等地的称为西草,主产于内蒙古东

部等地的称为东草等。

(4)按成熟程度划分,如连翘分为青翘和老翘,鹿茸分为初生茸和再生茸等。

(5)按采收季节划分,如三七分为春三七和冬三七,天麻分为春麻和冬麻。

(6)按药材基源划分,如麻黄分为草麻黄、中麻黄和木贼麻黄。

(7)按生长模式(人工或野生)划分,如牛黄分为(天然)牛黄和人工牛黄,人参

分为野山参和圆参等。

(8)按加工净度划分,如知母分为毛知母和知母肉。

(9)按炮制方法划分,这类商品最多,如白术分为生白术和炒白术。地黄分为生地

中药学基础wq-7.indd 56 2020/3/26 星期四 17:13:10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71: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57第四章 中药鉴定学

和熟地。

(二)中药药材等级的划分

中药药材的等级,是指同种规格或同一品名的药材按加工部位、形状、色泽、大小、

重量等性质要求,制定出若干标准。每一个标准即为一个等级。通常以质量最优者为一

等品,最次者(符合药用标准的)为末等,一律按一、二、三、四……的顺序排列,一

般不以“特等”或“等外”的字样来分等。中药药材的等级标准较规格标准更为具体。

分等级的依据各有不同,主要有如下几种。

(1)依单个药材的大小和重量分等,如筒朴等。

(2)依单个药材的重量分等,如雅黄等。

(3)以单位重量中所含的药材个数分等,如西大黄和春三七等。

(4)以表面色泽和饱满程度分等,如五味子等。

(5)以纯净程度分等,如金银花等。

(6)综合以上各种指标进行分等。

知识链接

三七药材等级划分在三七药材等级划分时,以“头”作为表示三七大小的等级单位,特指质量

为 500g 的干燥三七主根个数。例如,春三七的一等品:呈圆锥形或圆柱形。表面

灰黄色或黄褐色。质坚实,体重。断面灰绿色或灰褐色。味苦、微甜。每 500g 20头以内,长不超过 6cm。无杂质、虫蛀、霉变。二等品:每 500g 30 头以内。余同

一等品。三等品:每 500g 40 头以内,长不超过 5cm。余同一等品。四等品:每

500g 60 头以内,长不超过 4cm。余同一等品。五等品:每 500g 80 头以内,长不

超过 3cm。余同一等品。六等品:每 500g 120 头以内,长不超过 2.5cm。余同一等

品。七等品:每 500g 160 头以内,长不超过 2cm。余同一等品。八等品:每 500g 200 头以内,长不超过 2cm。余同一等品。九等品(大二外):每 500g 250 头以内,

长不超过 1.5cm。余同一等品。十等品(小二外):每 500g 300 头以内,长不超过

1.5cm。余同一等品。十一等品(无数头):每 500g 450 头以内,长不超过 1.5cm。

十二等品(筋条):每 500g 在 450~600 头,支根上端直径不低于 8mm,下端直径

不低于 5mm。十三等品(剪口):主要是三七根的茎基(芦头)。

(三)统货

统货是对既无规格也无等级的中药材通称。在商品药材中,对品质基本一致或部分

经济价值低、优劣差异不大、不影响生产加工者,均列为统货。

目前的规格、等级标准是在传统习惯的基础上,结合产地现状制定的,其中也有不

甚合理之处,有待以后逐步修订。药材购销的原则是以质论价,要求从业人员必须熟知

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把好药材质量关。

中药学基础wq-7.indd 57 2020/3/26 星期四 17:13:10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72: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58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第四节 常用中药商品的鉴别特点及案例分析

问题

中药商品区别于中药饮片,需注意哪些商品属性及其鉴别要点?市场流通和商

品价格对中药材质量有哪些影响?中药商品常见的掺伪手法和工具有哪些?

一、人工栽培植物药材的特点及案例分析

当今药材市场上,多种人工栽培的中药药材已逐步成为主流商品。但研究发现,某

些药材的野生品与栽培品性状区别较大,在实际工作中常误将栽培品作伪品处理,这

种现象说明生长模式的改变给药材特性带来了较大变化,依据中药鉴定理论分析,这些

药材野生与栽培品的质量可能有差别。为此,许多专家呼吁有关部门重视栽培品药用标

准和药用准则的及时建立,建议对栽培品应与传统野生品进行成分、疗效和安全等项目

的比较,方可考虑收录到药品标准或在药材市场上流通使用。2015 年版的《中国药典》

收录了黄芩、丹参和银柴胡等品种的栽培品性状特征。从药材市场看,防风、知母、牛

膝和泽泻等多种药材的栽培品与野生品性状有较大的区别。下面介绍几种性状变化较大

的典型中药药材,以便读者了解中药药材商品市场的变化动态。

(一)防风

防风来源为伞形科(Apiaceae Lindl.)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rucz.)Schischk.]的干燥根,药材习称“关防风”,主产于东北及内蒙古东部。现大量栽培。

1.性状鉴别

防风野生品根呈长圆柱形,下部渐细,有的略弯曲,长 15~30cm,直径 0.5~

2cm。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环纹上有的有棕褐色毛状残存叶基。

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纵皱纹,多数横长皮孔及点状突起的细根痕。体轻、质松,易折

断,断面不平坦。皮部为浅棕色,有裂隙,称“菊花心”,散生黄棕色油点,木质部为

浅黄色。气特异,味微甘。

防风栽培品根粗大且长,多分枝。根头部无明显密集的环纹,稍粗糙,少见残存毛

状叶基,地上茎基粗大。表面颜色浅棕色。体重,质较硬。断面较平坦,木质部为淡黄

色,皮部为类白色,裂隙不明显。气淡,味甘。

2.显微鉴别

野生防风横切面:①木栓层为 5~30 列细胞。②皮层窄,有较大的椭圆形油管。 ③韧皮部较宽广,有多数类圆形油管,周围分泌细胞 4~8 个,管内可见金黄色分泌

物;射线弯曲,外侧常成裂隙。④形成层明显。⑤木质部导管甚多,呈放射状排列。 ⑥薄壁组织中散有少数石细胞。

栽培防风横切面:①木栓层较薄,多为 5~10 列细胞;②韧皮部较宽广,外侧裂隙

少;③油管较少,管内分泌物少,色浅。

中药学基础wq-7.indd 58 2020/3/26 星期四 17:13:10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73: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59第四章 中药鉴定学

(二)黄芩

黄芩来源为唇形科(Labiatae)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

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等省、自治区。以山西产量较大,河北承德质量较好,

已开始大量栽培。

野生黄芩呈圆锥形,扭曲,长 8~25cm,直径 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

稀疏的疣状细根痕,顶端有茎痕或残留的茎基,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的

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间红棕色。老根中间呈暗

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状或已成空洞者称为“枯芩”。新根称“子芩”或“条芩”。气弱,

味苦。

栽培黄芩较细长,多有分枝。表面浅黄棕色,外皮紧贴,纵皱纹较细腻。断面黄色

或浅黄色,略呈角质样。味微苦。

二、人工养殖或合成动物药材的特点及案例分析

我国不仅动物类中药资源丰富,其生产发展也十分迅速。由于药用动物大多为野

生,而变野生为家养是防止野生药用动物资源减少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对濒危野生药

用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生活习性、生态环境、繁殖条件、正常生理生化特征、疾病

防治及遗传特征等)的全面研究,为人工引种驯养创造条件和提供科学依据。

据不完全统计,现已人工养殖的动物药材有 30 种左右,其中很多都已成为商品药

材的重要来源。如人工养麝、活体取香;鹿的驯化和鹿茸的生产;河蚌的人工育珠;蛤

蚧、金钱白花蛇、蕲蛇、全蝎、刺猬、复齿鼯鼠等的养殖。近年来研究人员又成功地进

行了人工培植牛黄的工作,由手术育黄发展到用注射法牛体培育牛黄,现在又发展到人

工体外培育牛黄。而人工养熊、活体引流胆汁、以熊胆汁代替药材熊胆,是近年动物药

代用品研究中的又一个可喜成果。此外,对动物药的化学成分进行人工合成的研究也在

大力进行,如麝香的主要成分麝香酮已人工合成;斑蝥等昆虫中的抗癌成分斑蝥素的半

合成品的作用与羟基斑蝥胺类似,但毒性都比斑蝥素轻。

(一)牛黄系列

牛黄为常用贵重药材,由于国内天然牛黄资源日益稀缺,难以满足临床用药的需

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自 1972 年起陆续批准了三个牛黄代用品,即人工牛黄、培

植牛黄和体外培育牛黄。《中国药典》收载了除“培植牛黄”之外的 3 种。下面分别介

绍天然牛黄及这几种代用品。

1.牛黄(天然牛黄,《中国药典》品种)

牛黄来源为牛科(Bovidae)动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干燥的胆结石,

习称“天然牛黄”,全年均可收集。宰牛时注意检查胆囊、胆管及肝管,如有结石,立

即取出,除净附着的薄膜,用灯心草或棉花等包上,外用毛边纸或纱布包好,置阴凉

处,至半干时用线扎好,以防裂开,阴干。胆囊结石习称“蛋黄”或“胆黄”,肝管及

胆管结石习称“管黄”。

中药学基础wq-7.indd 59 2020/3/26 星期四 17:13:10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74: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60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蛋黄:多呈卵形、类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大小不一,直径 0.6~3(4.5)cm。

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

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落。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

心层纹,有的夹有白心。气清香,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黏牙。

管黄:少数牛黄呈管状,表面不平或有横曲纹,或为破碎的小片,长约 3cm,直径

1~1.5cm。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有裂纹及小突起。断面有较少的层纹,有的中空,色

较深。一般以完整、色棕黄、质松脆、断面层纹清晰而细腻者为佳。

经验鉴别的方法有:染甲法,即取本品粉末少量涂抹在用水湿润的指甲上,指甲立

即被染成黄色,经久不褪,习称“挂甲”;针刺法,即用烧红的针刺入本品药材中,分

裂,裂片呈层状,质细密酥脆,内心有白点,气清香。

天然牛黄主要含胆色素(其中胆红素及其钙盐含量为 25%~70%),胆酸 7%~10%(去氧胆酸 1.96%~2.29%、鹅去氧胆酸等及其盐类),胆固醇类 1%~5%,脂肪酸

1.0%~2.1%,卵磷脂 0.17%~0.2%,黏蛋白,肽类,多种氨基酸及无机盐。2015 年版

《中国药典》规定按干燥品计算,含胆酸(C24H40O5)≥4.0%,含胆红素(C33H36N4O6)≥

25.0%。

天然牛黄性凉,味甘,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可用于热病神昏、

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2.人工牛黄(《中国药典》品种)

该品是按照天然牛黄的主要成分,人工配制的一种牛黄代用品,其制作工艺简单,

价格便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普通用药需求。目前,该品种占据了牛黄 98% 的市场

份额,成为天然牛黄的主要替代品。但是,人工牛黄与天然牛黄相比,在药效上还存在

着一定差距。

该品系自牛或猪等的胆汁中提取成分,参照天然牛黄的已知成分配制而成:胆红素

0.7%、羊胆酸 12.5%、猪胆酸 15%、胆甾醇 2%、无机盐 5%,淀粉加至 100%。为黄色

疏松粉末。味苦,微甘,入口无清凉感;亦能“挂甲”。《中国药典》规定按干燥品计算,

含胆酸(C24H40O5)≥13.0%,含胆红素(C33H36N4O6)≥0.63%。

人工牛黄具有清热解毒,化痰定惊的作用,可用于痰热谵狂,神昏不语,小儿急热

惊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3.培植牛黄

根据天然牛黄生成的原因和机理,以外科手术在健康牛体的胆囊内埋入异物核和注

入非致病和毒力弱的大肠埃希菌,使胆汁在空心球内外表面滞留,进行环形层状沉积,

2~3 年后取出空心球,收集的即培植牛黄,阴干后可药用。

培植牛黄呈不规则的块片或粉末,棕黄色或黄褐色;质较疏松,间有灰白色疏松状

物和乌黑硬块;气微腥,味微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可以“挂甲”。该品与天然牛黄碎片

相似,只是断面不具同心层纹。其主要成分、药理作用和功能主治与天然牛黄基本相同。

但是培植牛黄培育过程难以控制,因而质量参差不齐。为此,1990 年卫生部曾发出通

知,规定培植牛黄的胆红素含量达到 35.0% 以上才可替代天然牛黄入药,胆红素含量为

18.0%~35.0% 的不能用于急救药配方,胆红素含量在 18.0% 以下的不可入药。此外,

中药学基础wq-7.indd 60 2020/3/26 星期四 17:13:10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75: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61第四章 中药鉴定学

由于培植牛黄毕竟还是要在牛体内接种,对动物伤害较大。且一般需要半年至一年才能

形成结石,一块结石只有 3~5g,获得优质培植牛黄的成功率较低,难以形成规模化生

产,因而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微乎其微。

4.体外培育牛黄(《中国药典》品种)

该品以牛科动物牛的新鲜胆汁作母液,加入去氧胆酸、胆酸、复合胆红素钙等制成,

是在工厂化的环境中,模拟牛胆结石的生成原理,人工合成的牛黄代用品。其药效和品

质已得到认可,且质量可控、安全隐患小。

该品呈球形或类球形,直径 0.5~3cm。表面光滑,呈黄红色至棕黄色。体轻,质松

脆,断面有同心层纹。气香,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黏牙。可以“挂甲”。

《中国药典》规定按干燥品计算,含胆酸(C24H40O5)≥6.0%,含胆红素(C33H36N4O6)≥

35.0%。

体外培育牛黄,具有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的作用,可用于热病神

昏,中风痰迷,惊厥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5.吃胆牛黄

吃胆牛黄是由于宰杀牛后未检查,牛黄在胆囊内时间过长,胆汁渗入黄内而成。

该品多呈暗红棕色或黑色;质较硬,不松脆;断面似胶状,显黑色或墨绿色,同心

性层纹不明显或隐约可见;无香气,味苦。

该品含胆酸约 10.5%,含胆红素约 16.7%,一般认为其质量较次。

(二)麝香

1.天然及人工饲养品

麝香来源为鹿科(Cervidae)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

泌物。野生麝多在冬季至次年春季猎取,捕获后,立即割取香囊,阴干,习称“毛壳麝

香”;除去囊壳,取囊中分泌物,习称“麝香仁”。

人工饲养麝可直接从活体香囊中挖取麝香仁,阴干或用干燥器密闭干燥。每年可根

据麝香成熟的情况,取香 1~2 次。活体取香后,动物能继续饲养繁殖,并能再生麝香,

产量高于野生。

毛壳麝香:该品呈扁圆形或类椭圆形的囊状体,直径 3~7cm,厚 2~4cm。开口面

为皮革质,棕褐色,略平,密生白色或灰棕色短毛,从两侧围绕中心排列,中央有一小

囊孔。另一面为棕褐色略带紫色的皮膜,微皱缩,偶显肌肉纤维,略有弹性。剖开后可

见中层皮膜呈棕褐色或灰褐色,半透明状,内层皮膜(习称“银皮”)呈棕色,内含颗

粒状、粉末状的麝香仁和少量细毛,质较柔软,有特异香气。一般以饱满、皮薄、捏之

有弹性、香气浓烈者为佳。

麝香仁:野生品质软,油润,疏松;其中颗粒状者习称“当门子”,呈不规则圆球

形或颗粒状,表面多呈紫黑色,微有麻纹,油润光亮,断面深棕色或黄棕色;粉末状者

多呈棕褐色或黄棕色,并有少量脱落的内层皮膜和细毛。气香浓烈而特异,味微辣、微

苦带咸。

中药学基础wq-7.indd 61 2020/3/26 星期四 17:13:10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76: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62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饲养品呈颗粒状、短条形或不规则团块;表面不平,紫黑色或深棕色,显油性,微

有光泽,并有少量毛和脱落的内层皮膜。气香浓烈而特异,味微辣、微苦带咸。

麝香仁一般以当门子多、质柔润、香气浓烈者为佳。

在显微镜下观察,该品呈淡黄色或淡棕色团块,由不定形颗粒状物集成,半透明或

透明。团块中包埋或散在有方形、柱形、八面体或不规则的晶体,并可见圆形油滴,偶

见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组织。

还可采用“冒槽”“手试”“火试”等经验鉴别方法鉴定麝香仁。

2.人工麝香

人工麝香是根据天然麝香的分析研究结果,以合成麝香酮为主要原料,按规定比例

与其他物质配制而成,目前已有产品销售。经药理试验、理化分析、临床试用证明,人

工麝香与天然麝香的性质和作用相似,但尚不能完全取代天然麝香。该品为粉末状,颗

粒大小均匀,略显油性,红棕色或棕褐色。

三、中药药材商品掺伪状况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上常用中药药材的掺伪现象不断地变化,给中药药材的鉴别

增加了难度。下面将近年来中药药材掺伪状况汇总如下。

(一)以其他药材伪充正品

1.川贝母

市场上常以较小的浙贝母、湖北贝母、伊贝母、平贝母、太白贝母、江西贝母、东

贝母等伪充川贝母,尤其要注意以小东贝母等伪充价格较贵的松贝。

(1)松贝:为百合科(Liliaceae)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 Don)、暗紫贝母

(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的干

燥鳞茎。

松贝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 3~8mm,直径 3~9mm。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两

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内有

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 1~2 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

有一灰褐色的鳞茎盘,偶有残存须根;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2)东贝母:为百合科(Liliaceae)植物东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 var. chekiagensis Hsiao et K. C. Hsia)的干燥鳞茎。浙江东阳一带栽培。在浙江作浙贝母用。

东贝母呈类卵圆形至长圆形,长 10~13mm,直径 7~10mm,表面白色至稍带淡黄

色,由 1 枚较大的鳞片和 1~2 枚较小的鳞片抱合而成,顶端钝圆,小裂或微裂,质坚

实,气微,味苦。

2.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由于名称相近及各地用药习惯不同,常以苦地丁、甜地丁伪充。

(1)紫花地丁:为堇菜科(Violaceae)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nensis Makino)的

干燥全草。

该品多皱缩成团。主根长圆锥形,直径 1~3mm;淡黄棕色,有细纵皱纹。叶基

中药学基础wq-7.indd 62 2020/3/26 星期四 17:13:10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77: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63第四章 中药鉴定学

生,灰绿色,展平后叶片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 1.5~6cm,宽 1~2cm;先端钝,

基部截形或稍心形,边缘具钝锯齿,两面有毛;叶柄细,长 2~6cm,上部具明显狭翅。

花茎纤细;花瓣五,紫堇色或淡棕色;花距细管状,蒴果椭圆形或三裂。种子多数;淡

棕色。气微,味微苦,稍黏。

(2)苦地丁:为罂粟科(Papaveraceae)植物紫堇(Corydalis edulis Maxim.)的干燥 全草。

该品为缩皱成团的干燥全草,主根圆锥形,长 3~5cm,直径 1~3mm,有纵沟及

皱纹,常呈二股扭曲状。有支根和须根,表面粗糙,根茎短,有节,可见叶痕。叶暗绿

色或灰绿色,有长柄,2~3 回羽状全裂,裂片纤细柔软。花淡紫色,蒴果灰绿色,扁

平,长椭圆形。种子黑而发亮,扁心形。气微,味苦。

(3)甜地丁:为豆科(Leguminosae sp.)植物米口袋[Gueldenstaedtia verna(Georgi) Boriss]的干燥全草。

该品根呈圆锥形或圆柱形,上粗下细,长 9~18cm,直径 0.3~0.8cm;表面红棕色

至淡黄棕色,粗糙,具细长须根。茎、叶及叶柄均为灰绿色。茎圆柱形,短而细,丛生

于根头部;单数羽状复叶成丛,小叶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

0.6~2.2cm,花紫色。荚果圆柱形,长 1.5~2.5cm,棕色。种子细小而扁,黑绿色或棕

黑色。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

3.木通

市场上常以川木通、关木通等伪充木通。

(1)木通:为木通科(Lardizabalaceae)植物木通[Akebia quinata(Thunb.)Decne.]、三叶木通[Akebia trfoliata(Thunb. )Koidz.]或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 )Koidz. var. australis(Diels)Rehd.]的干燥藤茎。

该品呈圆柱形,稍扭曲,长 30~70cm,直径 0.5~2cm。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外

皮粗糙而有许多不规则的裂纹或纵沟纹,具突起的皮孔。节部膨大或不明显,具侧枝断

痕。体轻,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皮部较厚,黄棕色,可见淡黄色颗粒状小

点,木部黄白色,射线呈放射状排列,髓小或有时中空,黄白色或黄棕色。气微,味微

苦而涩。

(2)川木通:毛茛科(Ranunculaceae. Juss.)植物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i Franch.)或绣球藤(Clematis montana Buch. -Ham. ex DC.)的干燥藤茎。

① 小木通:该品呈长圆柱形,略扭曲,直径 2~3.5cm;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

纵向棱线,粗皮多已除去,残余皮部易撕裂,节膨大;质坚硬;圆柱形或斜切片长

20~40cm,边缘不整齐,残存皮部黄棕色,木部浅棕色或浅黄色,宽广,小孔排列成

若干同心环状,射线类白色放射状;髓位于中央,类白色或黄棕色,有时中心有空洞。

体轻,难折断,断面不整齐;气微,味淡。

② 绣球藤:断面大小维管束相间排列。

(3)关木通:为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植物东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mansh-uriensis Kom.)的干燥藤茎。

该品呈长圆柱形,稍扭曲,长 l~2m,直径 1~6cm,两端平截。表面灰黄色或浅

中药学基础wq-7.indd 63 2020/3/26 星期四 17:13:11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78: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64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棕黄色,有浅纵沟及斑状浅棕色残余栓皮;具微膨大的节,节上有明显的枝痕。质坚体

轻,不易折断;横切面黄色或黄白色,皮部较窄,色较浅,木部宽广,众多小孔状导管

排成同心环层,与类白色射线相交而呈蜘蛛网状纹理;髓部扁缩成条状。摩擦残余粗

皮,有樟脑样臭气,味苦。

此外,市场上还有以蟾蜍油、田鸡油伪充哈蟆油,以金环蛇、赤链蛇、水赤链游蛇混

充金钱白花蛇,以羊角藤、假巴戟、恩施巴戟(四川虎刺)伪充巴戟天,以牛筋、鹿筋加

工后代鹿鞭、虎鞭,以广山药伪充山药,以水菖蒲伪充石菖蒲,以迷果芹伪充(不苦不辣)

当归,以水栀子伪充栀子,以理枣仁伪充酸枣仁,以苦石莲伪充石莲子,等等。

(二)不同的掺伪现象

药材市场掺伪现象多发生于供小于求或价位上扬的中药饮片,特别是体积较小的种

子、果实、花类药材中多见。

1.以其他种药材掺入正品

西红花:掺红花、莲须、玉米须、黄花菜丝等。

坚龙胆:掺桃儿七等(系小檗科多种植物根与根茎,断面白色,显粉性,有大毒)。

车前子:掺葶苈子、荆芥子、大车前子。

2.掺入药材的非药用部分

柴胡、龙胆、款冬花、秦艽、黄芩、黄芪、牛膝等掺入大量地上茎;太子参、甘遂、

麦冬掺大量细根;蒲黄掺入大量花丝、花药、苞片;西红花掺入花丝、雄蕊、花冠;夏

枯草、徐长卿、谷精草、甘松等以全草入药;海金沙中掺入茎叶;沉香使用不含或少含

树脂的木材等。

3.掺入其他异物

柏子仁中掺大米、砂粒;僵蚕中掺石灰石;桑葚、龙眼肉、天冬、瓜蒌丝中掺糖、

淀粉;菟丝子中掺细砂;红花、金银花喷石膏粉、糖;冬虫夏草掺伪严重,有泥土、金

属粉、铁丝、草棍等;麝香中掺动物肌肉、肝脏、血粉、雄黄、干酵母、泥沙、砖粉、

植物组织等。

知识链接

打  矾在近年中药药材制假掺伪的方法中,有一个较为常用而又不易被发觉的方法就

是药材被“打矾”,即利用较高浓度的明矾水溶液浸泡药材,然后干燥,使明矾自

然存留在药材内部,从而使其增重,而药材性状却变化不大。在市场上常见到的经

过明矾处理过的中药材有土鳖虫、水蛭、白豆蔻、砂仁、山萸肉、枸杞子、全蝎、

炮甲珠等多种。

虽然经过明矾水泡过的药材从外表来看一般不会与正品有很大区别,但若仔细

观察,还是会发现很多破绽。常用的鉴别方法有:①眼观,即仔细察看药材表面,

凡是在皱纹或凸凹不平处有白霜者(如枸杞子、山萸肉等)或者在剥开果实的外壳

中药学基础wq-7.indd 64 2020/3/26 星期四 17:13:11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79: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65第四章 中药鉴定学

四、中成药商品的特点与检查要点分析

中成药是根据传统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以中药药材为基本原料,采用相应的工艺

流程和加工方法,依据病情需要制备的随时可以服用的中药剂型。中成药也是我国传统

的特有药品,在组成上讲究饮片的配伍,在剂型上注重中药的功效和疾病的性质,在应

用上重视辨证用药,在生产和经营管理上与中药药材不同,而与药品相同。因此,中成

药具有其独特的性质。

中成药包括许多剂型,传统的有丸剂、散剂、膏剂、丹剂、露剂、胶剂、酒剂、酊

剂等,现代的有片剂、颗粒剂、糖浆剂、注射剂、滴丸剂等。

基于以上特点,中成药商品的质量鉴定包括的检查项目如下所述。

1.内外包装的检查

包装是药品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护药品、便于运输、贮存和使用的作用。

(1)内包装检查:检查药品的瓶、塞、纸盒、塑料袋、纸袋、铁听等容器及容器外

的标签、瓶内的填充物等是否规范标准。检查避光、密闭、密封、熔封等的包装情况。

内包装要清洁干燥,纸箱封牢,捆扎紧固等。

(2)外包装的检查:外包装必须印有品名、规格、数量、批号、有效期、注意事项、

批准文号、商标、厂牌等,还要有包装标志,如“易碎”“小心轻放”“请勿倒置”“防

潮”“防热”“防冻”等,箱内必须附有合格证。

2.标签检查

标签检查包括品名、规格、主要成分的含量、厂牌、批号、用途、用法、用量、禁

忌、批准文号、注册商标、有效期、贮存条件等。检查标签印字是否清晰规范,粘贴是

否牢固标准。

3.中成药商品的质量检查

中成药商品的质量检查包括药品的定性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具体检查内容及

要求参见《中国药典》等标准。

习 题

1.导致中药材品种混乱的原因有哪些?

2.详细分析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

3.举例论述中药采收的一般规律。

后种子表面有白霜者(如砂仁、白豆蔻等),均十分可疑;②手摸,即用手将药材

翻动,轻轻捏握,仔细体会药材触手的感觉,凡是打过矾的药材均略显干涩,手感

僵硬,翻动时甚至会有轻微响声;③口尝,即用舌舔或口尝药材,打矾后均有明矾

的酸、咸、涩等味道;④光照,即用光照射药材表面,如发现有闪烁的反光亮点,

即是明矾溶液干燥后留下的细小结晶。总之,通过这几个步骤检查,就可初步断定

该药材中是否含有明矾。

中药学基础wq-7.indd 65 2020/3/26 星期四 17:13:11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80: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66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4.从同批中药材包件中,抽取样品的原则有哪些?

5.常用的中药鉴定方法有哪些?最简单易行的鉴定方法是什么?

6.现有一包粉末中药材,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鉴定?

7.我国现行的中药标准有哪些?制定中药质量标准的原则是什么?

8.划分中药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的依据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9.市场上牛黄药材有哪几种?如何进行鉴别?

10.列举 3 种中药材市场上常见的掺伪类型。

中药学基础wq-7.indd 66 2020/3/26 星期四 17:13:11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81: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67第五章 中 药 化 学

学习导航

(1)掌握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含义,生物碱、苷、醌、苯丙素、黄酮、萜、甾、

挥发油等主要类型中药化学成分的概念、结构特征和主要理化性质,常见中药中的活

(毒)性成分,以及中药化学传统提取方法和经典分离方法及其应用。

(2)熟悉鞣质、多糖、有机酸的结构特征、分类和理化性质,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微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酶法提取法的特点,大孔吸附树脂法和膜分离法的提取

分离原理及特点。

(3)了解中药化学研究的任务、目的和意义及其发展趋势,双水相萃取法和分子

蒸馏法的特点,排阻色谱法和逆流色谱法的原理及应用,以及生物色谱法的基本概念

和常见类型。

中药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苷、醌、苯丙素、黄酮、萜、甾、挥发油、鞣质、多

糖和有机酸等,均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是中药的常见而重要的有效成分。本章将

主要介绍这些常见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特征、主要理化性质,以及经典的提取分离方

法等。

第一节 中药化学概述

问题

如何通过中药化学研究阐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中药化学与中药炮制和加工、

中药制剂生产、中药质量控制有什么关系?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对中药药性的

认识有何帮助?

一、中药化学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

他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中药化学以中药为对象,研究其药

效的物质基础,即具有生物活性或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有

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结构鉴定或确定,以及有效成分的生

物合成途径、结构修饰或改造、化学合成或半合成、生物转化、构效关系等。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包括有效部位(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

成分的提取分离部位,如总皂苷、总生物碱、总黄酮)和有效成分两个层面,中药功

第五章 中 药 化 学

中药学基础wq-7.indd 67 2020/3/26 星期四 17:13:11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82: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68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效的多样性取决于其有效部位或有效组分的多样性。此外,一些中药中的化学成分本

身不具有生物活性,也不能起防病治病的作用,但是它们在采收、加工、炮制或制剂

过程中产生的次生产物,或它们口服后经人体胃肠道内的消化液或细菌等的作用后产

生的代谢产物,以及它们以原型的形式被吸收进入血液或被直接注射进入血液后在血

液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却具有防病治病的作用,这些化学成分无疑也应被视为有效成分。

二、中药化学研究的意义和发展趋势

中药化学研究有助于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探索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促进中

药药性理论研究的深入,阐明中药炮制和中药配伍的机理。以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

为主要内容的中药药性理论是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近年来,一些学者针对中

药化学成分与中药药性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例如,通

过对热证和寒证大鼠治疗前后植物神经平衡状态的测量与尿中儿茶酚胺类及 17- 羟皮质

酮的系统测定,发现寒证大鼠表现为心率减慢,尿中儿茶酚胺和 17- 羟皮质酮的排出量

减少,氧耗量降低;热证大鼠则相反。温热药附子、吴茱萸、细辛、蜀椒、高良姜、丁

香等都含有消旋去甲乌药碱,该成分为 β- 受体激动剂,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

率,促进脂肪、糖代谢等作用,推测其可能是热性中药的物质基础。麻黄、陈皮、青皮

等一些温热药有升压、强心作用,其中麻黄含麻黄碱,陈皮、青皮含新福林,这两种化

学成分及去甲乌药碱与肾上腺素一样,都具有儿茶酚胺的类似结构,由此进一步推测中

药中具有儿茶酚胺类结构的化学成分可能是热性中药的物质基础。

中药化学研究,对于推动中药标准化、国际化和产业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

用,是中药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或养殖的重要技术基础,是建立和

完善中药质量的评价标准,优化中药复方,改进中药制剂工艺和剂型,提高药物质量和

临床疗效的重要手段,是新药研制开发的重要源泉。

我国中药化学成分研究始于 20 世纪 20 年代,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

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 200 余种取自中草药的有效成分被制成各种制剂,500 余

种用于临床防治疾病。近年来,更加追踪有效成分的分离,并且从中药单味药研究向中

药复方研究发展,则是这种研究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在研

究中的应用,中药中微量、水溶性、不稳定、大分子物质的研究方兴未艾。

知识链接

中药功效成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大黄,《本草纲目》记载“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

推陈出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下痢赤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

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大黄能有如此多的功效,是与其含有的多种

化学成分直接相关的,如番泻苷类成分具有泻下作用,游离蒽醌类成分具有抑菌作

用,二苯乙烯类成分具有调脂抗氧化作用,苯丁酮类成分具有镇痛抗炎作用,鞣质

类成分具有降低血清尿素氮作用。

中药学基础wq-7.indd 68 2020/3/26 星期四 17:13:11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83: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69第五章 中 药 化 学

第二节 中药化学成分简介

问题

中药化学成分常见结构类型有哪些?各有何结构特征?具有哪些主要理化性

质?常见代表性化合物有哪些?分别具有什么药理活性或毒性?

一、生物碱

(一)结构类型

生物碱是指来源于生物界(主要是植物界)的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生物体必需的

含氮有机化合物,如氨基酸、氨基糖、肽类、蛋白质、核酸、核苷酸及含氮维生素等)。

其大多有较复杂的环状结构,氮原子结合在环内;多呈碱性,可与酸成盐;多具有显著

的生理活性。

生物碱的分类方法较多,可按植物来源(如黄连生物碱、苦参生物碱等)、溶解

性(如水溶性生物碱、脂溶性生物碱)、N 原子的存在状态(如伯胺碱、仲胺碱、叔胺碱、

季铵碱)、N 原子所在母核化学结构类型(如吡啶类生物碱、异喹啉类生物碱等)、特

殊官能团(如酚性生物碱、酯型生物碱等)、生源途径(如鸟氨酸系生物碱、赖氨酸

系生物碱、色氨酸系生物碱、组氨酸系生物碱等)进行分类。常见生物碱类型有吡咯

烷类(如水苏碱)、莨菪烷类(如莨菪碱)、吡咯里西啶类(如大叶千里光碱)、蒎啶

类(如槟榔碱)、喹诺里西啶类(如苦参碱)、吲哚里西啶类(如一叶萩碱)、苯丙胺类(如

麻黄碱)、异喹啉类(如小檗碱、罂粟碱、延胡索乙素、青风藤碱、可待因)、喹啉类(如

白鲜碱)、吲哚类(如吴茱萸碱、利血平、士的宁)、萜类(如石斛碱、乌头碱)、甾类(如

贝母甲素)等。

(二)理化性质

1.物理性质

(1)性状:生物碱多为结晶形固体,苦味,一般无色或白色。少数生物碱呈液态,

具挥发性,如槟榔碱。个别生物碱具升华性,如咖啡因。部分生物碱有颜色,如小檗

碱。很多生物碱具有旋光性,其药理活性与旋光性密切相关,通常左旋体作用强于右旋

体。莨菪碱左旋体的散瞳作用比其右旋体大 100 倍。

(2)溶解性:对游离生物碱而言,大多数叔胺碱和仲胺碱具亲脂性,一般易溶于亲

脂性有机溶剂(如氯仿等),可溶于甲醇、乙醇,不溶或难溶于水。季铵碱则可溶于水、

甲醇、乙醇,难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某些小分子生物碱(如麻黄碱)、生物碱氮氧化

物(如氧化苦参碱)、酰胺类生物碱(如秋水仙碱)等既可溶于水、醇,也可溶于亲脂

性有机溶剂。具酚羟基或羧基的生物碱(如吗啡、槟榔次碱等)既可溶于酸,也可溶于

碱。生物碱盐一般易溶于水,可溶于醇类,难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

中药学基础wq-7.indd 69 2020/3/26 星期四 17:13:11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

Page 84: 中药学基础 - abook.cn · 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质量分析和临床中药学等学 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全书内容严谨规范、简明实用,可作为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教材,也

70 中药学基础(第二版)

2.化学性质

(1)碱性: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上的孤电子对能给出电子或接受质子而使生物碱

显碱性。生物碱 pKa 越大,碱性越强。其碱性大小与生物碱分子结构中氮原子的杂化方

式、电效应(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场效应、空间效应、氢键效应等有关。

(2)沉淀反应:生物碱在酸性或稀醇溶液中可与生物碱沉淀试剂生成难溶于水的复

盐或络合物沉淀。常见生物碱沉淀试剂有碘化铋钾、碘化汞钾、碘 - 碘化钾、硅钨酸、

苦味酸和雷氏铵盐等。

(三)活(毒)性

生物碱多具有显著而特殊的生物活性。如麻黄碱有收缩血管、兴奋中枢神经、增加

汗腺及唾液腺分泌、缓解平滑肌痉挛等作用;伪麻黄碱有升压、利尿等作用;甲基麻黄

碱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吗啡和延胡索乙素有镇痛等作用;小檗碱有抗菌、抗炎、

抗病毒等作用;莨菪碱(阿托品)有解痉镇痛、解有机磷中毒和散瞳等作用;东莨菪碱

有镇静、麻醉等作用;山莨菪碱和樟柳碱有抗胆碱、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有消肿利尿、抗肿瘤、抗病原体、抗心律失常、抗缺氧、扩张血管、

降血脂、调节免疫等作用;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有镇痛、抗炎、抗菌、降压、肌肉

松弛、抗肿瘤等作用;利血平有降血压作用;奎宁有抗疟作用;喜树碱、秋水仙碱、长

春新碱、三尖杉碱、紫杉醇等有不同程度的抗癌作用等,而马钱子碱、士的宁、乌头碱

等具有很强的毒性。

二、苷

(一)结构类型

苷类是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

物。非糖部分称为苷元(genin),苷元与糖之间的化学键称为苷键,苷元上形成苷键以

连接糖的原子,称为苷键原子(苷原子)。根据苷键原子的不同,苷类可以分为氧苷、

硫苷、氮苷和碳苷。其中氧苷是数量最多、最常见的苷类,根据形成苷键的苷元羟基类

型的不同,又进一步分为醇苷(如红景天苷)、酚苷(如天麻苷)、酯苷(如山慈菇苷 A)

和氰苷(如苦杏仁苷)等。硫苷是糖的半缩醛羟基与苷元上巯基缩合而成,如萝卜苷、

芥子苷;氮苷为糖的端基碳与苷元氮原子相连接而成,如腺苷、巴豆苷;碳苷则是一类

糖的端基碳原子直接与苷元碳原子连接而成的苷,如牡荆素、芦荟苷、葛根素。

(二)理化性质

1.物理性质

(1)性状:苷类均为固体,其中糖基少者可为结晶,糖基多者多为具吸湿性的无定

形粉末。苷类一般是无味的,但也有很苦(如龙胆苦苷)或很甜(如甜菊苷)的苷。苷

类具有旋光性,多数呈左旋。

(2)溶解性:苷类的溶解性与苷元和糖的结构有关。一般而言,苷元是弱亲水性物

中药学基础wq-7.indd 70 2020/3/26 星期四 17:13:11

科学出版社

www.aboo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