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民主與正當性 正當性(源自於拉丁文 legitimare, 意思為「宣稱合法」to declare lawful), 廣義而言意指「合法性」(rightfulness)。 當政治組織宣稱本身是正當的同時,本質上也是聲稱其具有民主的概念。 民主可以提升正當性的方式至少有三種: 透過同意(consent)的方式 民主治理的本質是妥協、調解與談判等過程 民主能作為一種趨向長期政治穩定的回饋系統 民主的有效性仍有可能會不穩定 資本主義與民主政治的矛盾 選舉投票率的下降 逐漸減少的主流政黨黨員人數。

民主與正當性 - IanChen.orgianchen.org/teaching/2017_SYS_S1_politics/ps10601-week6.pdf · 廣義而言意指「合法性」(rightfulness)。 當政治組織宣稱本身是正當的同時,本質上也是聲稱其具有民主的概念。

  • Upload
    others

  • View
    2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民主與正當性

◢ 正當性(源自於拉丁文 legitimare, 意思為「宣稱合法」to declare lawful),廣義而言意指「合法性」(rightfulness)。

◢ 當政治組織宣稱本身是正當的同時,本質上也是聲稱其具有民主的概念。

◢ 民主可以提升正當性的方式至少有三種:

• 透過同意(consent)的方式

• 民主治理的本質是妥協、調解與談判等過程

• 民主能作為一種趨向長期政治穩定的回饋系統

◢ 民主的有效性仍有可能會不穩定

• 資本主義與民主政治的矛盾

• 選舉投票率的下降

• 逐漸減少的主流政黨黨員人數。

民主四原則–「人民統治」

◢ 人民主權

• 國家最高的權力(主權)應歸於所有人,不屬於少數人或一個人。• 有意義的選舉:競爭性(應選≠當選)、選舉結果不確定性、定期改選

◢ 政治平等:每個成年公民都有同等機會參與政治決策過程

• 在自由選舉的前提之下要達到政治平等,最基本的就是「一人一票、票票等值」• 政治平等也強調每位公民應有平等陳述政治觀點,以及公平爭取政治職位的機會

◢ 大眾諮商

• 代議民主下,人民無法直接參與日常政務的決定,必須有機制,使官員能掌握人民的公共政策偏好;確認偏好後,政府官員基於公益(或不違背公益)下,不管贊同與否,都須斟酌採納。

◢ 多數統治

• 多數決原則,當人民對某項議題持不同意見時,政府應根據大多數而非少部分人的意見行事。• 不應以多數決顛覆民主政治本身,以及侵害少數族群基本權利,否則將淪為「多數暴政」

360K10K

民主政治的類型:直接民主與間接民主

直接民主 間接民主

特徵

1. 直接民主賦予一般公民參與政治的權利2. 每一個公民不只被統治也自我統治3. 直接民主要求人民普遍遵從公民善德原則

1. 代議制度:政策由代議士決定2. 定期改選:政治菁英競爭→影響政策3. 政黨政治:匯集人民意見、政治甄補4. 責任政治:選舉與罷免

優點每一位公民與其切身的公共事務是高度結合在一起的,全體公民都能最大程度地參與影響其生活的決策

1. 突破小國寡民的限制,提供大型國家一種在政治運作上可行的形式

2. 建立政治的專業化

困境

1. 直接民主只適用於小國寡民的政治體系2. 公民須積極參與政治,參政是權利也是義務3. 政務相當複雜,一般公民是否能夠掌握全局

並以不偏不倚的態度做出決定甚為可疑4. 直接民主有時容易為野心家所煽動,操縱投

票過程,甚至淪為獨裁統治

1. 間接民主將民主視為選舉與菁英之間的競爭,也引起強調公民參與價值之理論家的質疑

2. 間接民主無視於公民參與所具有的這些價值,一味將民主過程簡化為選舉的過程,恐將使少數菁英實質壟斷決策的權力

民主政治的類型:自由民主與社會民主

◢ 自由民主:以自由主義為基礎的民主

• 解決國家強制性權力與公民自由間的平衡難題,由此產生的即是「有限政府」的主張• 個人主義、財產神聖、契約自由、自由競爭• 理性個人在自由下極大化個人利益的結果→符合社會整體的公益• 將代議制度視為一種既負責又可行的政體,可以在較大的區域範圍內實現長治久安

◢ 社會民主:以社會主義為基礎的民主

• 抨擊資本主義的偏執與不公,進而主張社會變革• 契約自由使弱勢者受強勢者欺壓• 私有財產權使少數人不勞而獲,可能導致私有財產過度集中• 透過徵稅或其他社會福利措施的施行,企圖維持較為公平的財產分配狀況

民主政治的類型:多數民主與共識民主

當人民有不同偏好時,

應由誰統治?

多數人統治:• 排他、競爭、對抗、勝者全拿• 同質性較強的社會• 滿足單一多數即可• 典型:英國、紐西蘭

盡可能由多數人統治:• 協商、包容、合作、權

力分享• 分歧嚴重的社會• 複數機關、高門檻表決• 典型:比利時、瑞士

Pluralism Corporatism

民主政治的理論

◢ 古典民主理論:最純粹或最理想的公民參與體系

• 人生而平等,參與民主政治決策過程的主體是單獨且平等的個人,在理想的政治環境下,公民的政治行為是理性的,對政治參與有濃厚興趣,並具備相當程度的政治知識與判斷能力。

◢ 經驗民主理論

• 人民透過以公開競爭為核心特徵的自由選舉來選擇領導人,並確保人民能夠防止領導人濫權,但人民不必要積極參與決策制定的過程。

• 此種理論強調人民選出菁英為人民服務的觀點,亦稱為「菁英民主理論」。

◢ 參與民主理論

• 人民政治參與不應侷限在國會、政黨等政治組織,應普及到日常生活有關的各種建制中。• 避免任何社會勢力居於絕對控制地位

◢ 審議民主理論

• 人民積極參與公共事務,但民主的實際運作仍然持續被少數菁英壟斷• 在資訊充分、發言機會平等與決策程序公平的條件下,對公共政策進行公開的討論。

民主政治的實際

◢ 菁英論

• 菁英可以在不同的職務之間相互流轉,而且權力是會累積的• 政府由少數菁英控制,選舉僅具象徵意義• 寡頭鐵律無可避免的存在• 菁英團體是開放的(?),並不排斥新的菁英加入• 不認為菁英對政府的控制不利於民主

◢ 多元論

• 團體間存在競爭• 匯合的少數:多元社會不存在固定的少數與多數• 交疊的會員身分• 肯定選舉的功能

◢ Dahl:競爭式菁英主義(**重要**)

• 每個相互競爭的利益團體均由菁英領導,各團體的妥協與平衡影響政策結果• 言論自由、集會結社自由、新聞自由、普選權、公民參選權、自由公平選舉、民選主要決策者

刑法一百條(內亂罪)

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法

懲治叛亂條例

非民主正當性

◢ 否定人民主權、政治平等、大眾諮商、多數統治等原則,而有以下特徵:

• 重大決策權集中在一人或少數人手中,其決策過程甚少受民意影響。• 即使有國會存在,其在政府決策過程中扮演的乃是「橡皮圖章」的角色。• 與執政集團具平等競爭地位,並能依法取代以組織政府的合法反對集團或勢力是不存在的。

◢ 統治者擁有絕對權力的非民主政體,可進一步區分為威權獨裁與極權獨裁

獨裁政治

◢ 一黨制下的選舉,非競爭性或舞弊選舉,會賦予政體一個虛有其表的民主。

◢ 生活水準、社會治安、教育、醫療照顧的提升,作為尋求正當化實踐的基礎。

◢ 以意識形態正當化,不論在企圖維持領導者、軍隊或政黨的統治權,或是設立更廣大目標與原則來對更大政體賦予合法性意義。

極權獨裁

◢ 要求人民事事服從,不僅控制人民的行為,甚至試圖控制人民的思想。

◢ 極權獨裁有以下六項重要特徵:

• 全面性的官方意識形態

• 單一政黨與單一領袖

• 秘密警察

• 嚴密控制媒體與大眾傳播媒介

• 黨控制軍隊

• 實行計劃經濟

◢ 極左(革命並全面改造社會)←→ 極右(國家榮耀、民族、軍國主義)

威權獨裁

◢ 政府由少數菁英控制,統治者的決定和作為不受制衡,人民的自由與政治上的權利受到限制,但政府並未全面控制人民所有生活領域的統治型態。

◢ 威權體制具有以下特徵:

• 缺少主導性意識形態,統治奠基於某些傳統精神(例如宗教信仰或紀律)之上• 一人或寡頭領導:強人或少數菁英• 沒有廣泛的政治動員• 獨裁領袖的權力很大• 社會呈現階級化,強調命令、服從與秩序

威權獨裁 極權獨裁

對社會控制的領域與程度不同

獨裁者最主要在於集中政治權力於自己的身上,來控制管理人民,但是對人民非政治生活方面的領域則不一定採嚴加控制的方式

不僅政府的權力擴張到極點,人民一切的言論、思想、態度、行為都受到政府的控制

統治的目的 通常具有濃厚的保守性格,統治者僅是著眼於政權的維繫,不像極權獨裁具有高度的顛覆色彩

通常有在人類社會建立「烏托邦」的想法,企圖徹底改造既有的社會結構

政治發展

◢ 政治發展是指政治體系(例如國家)從落後的狀態演進至進步狀態的過程,而這個過程通常也是持續度過各種危機的過程。

◢ Lucian W. Pye 認為,在各種分歧的看法中,大體上涵蓋了三個相同的主題:

• 平等:成員普遍能參與政治• 分殊化:政治建置與角色有明確與專門的功能• 能力的提升:提升處裡各種社會問題的能力

◢ 政治發展曾先後經歷五項重大的難題與危機:

• 認同危機、正當性危機、深入危機、參與危機、參與危機• 西方國家政治發展歷程中的五大危機,也是二次大戰後許多新興國家所面臨的共同難題。• 不同的地方在於,在西方國家中,這五大危機通常是一個接著一個發生;但對於二次大戰後成

立的許多新興國家而言,這五大危機往往是同時出現,或是同時出現其中數種危機。

經濟發展與政治發展

現代化理論 依賴理論 發展國家理論

特徵

1. 一個國家只要經濟發展到一個程度,就能帶動全面的發展

2. 強調經濟發展→生活水準↑、教育↑、中產階級↑、公民社會↑→促成政治發展

3. 現代化理論忽略了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與歷史差異。

1. 後進國家雖脫離政治殖民,卻落入經濟殖民,形成對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依賴

2. 後進國家與先進國家的經濟與政治菁英彼此結盟,一方面削弱了後進國家中產階級進一步成長壯大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壓制了本土農工爭取政治權力的企圖

俗稱「東亞模式」,主要是用來解釋過去日本與亞洲四小龍經濟發展的成功:

1. 國家機關與民間企業緊密合作

2. 遵循資本主義而非社會主義路線,但經常干預上場

3. 具有高度的國家自主性,不受社會壓力影響

政治衰敗:政治暴力、革命與恐怖主義

◢ 政治暴力與革命的產生源於國家統治正當性被侵蝕。

◢ (一)政治暴力

• 為了爭取政治利益而進行的一種活動。• 常見的政治暴力有幾種主要的形態,包括暗殺、恐怖活動、暴動、政變、革命與戰爭。

◢ (二)革命

• 革命是快速、劇烈而涵蓋整個體系的結構性變遷,它往往含有摧毀舊體制,並且剝奪舊體制中的菁英一切權力與地位的涵意。

◢ (三)恐怖主義

• 為實現宗教與政治目的,針對無辜平民進行死亡或嚴重身體傷害之攻擊以威脅政府的行動策略。• 兩項重要特徵:宗教或政治的目的;塑造社會恐慌氣氛,攻擊的對象是無差別的

◢ (四)失敗國家

• 某些內部秩序極度混亂(經常伴有暴力衝突、戰爭和武裝割據)之國家的稱呼• 三大特徵:人民生活日趨惡化;政府名義上存在,無統治能力;支配者為在地軍閥等私人軍隊

民主化的解釋觀點

◢ (一)經濟途徑

• 經濟發展將會減少貧窮與階級衝突,並促成中產階級以及公民社會的出現,這兩者都是民主化創造了有利條件。

◢ (二)文化途徑

• 一個國家是否能走上民主轉型的道路,根本而言取決於該國的政治文化。• 個人主義 >集體主義的社會與政治文化• Putnam:公民互動網絡越密切,公民間信任感越強(社會資本),有助促成並維繫民主政治。

◢ (三)過程途徑

• 民主化為政治菁英間討價還價與妥協的結果,其行動與選擇與其對民主的支持程度有關。• 民主其實由上而下推動,因人民由下而上的力量若過猛,往往使威權政府把權力收縮得更緊。

◢ (四)結構途徑

• 關注究竟是哪些權力結構的改變導致民主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公民社會」的出現。• 政府對於社會中言論自由、新聞自由、集會結社自由的掌控度。

民主化與三波民主化浪潮

◢ 民主轉型(Dahl七條件)四種主要轉型模式:

1. 外國勢力(特別是外國軍事干涉)撤除後,原本的非民主國家轉變為民主國家2. 由外國軍事力量直接入侵帶來民主化3. 「人民力量」自下而上所推動的民主化4. 由上而下,由舊有獨裁政權的執政者透過主動的政治改革而完成的民主轉型

◢ 三波民主化浪潮

時間 主要國家

第一波(美法革命) 18世紀-1926 美國、法國、英國等西方國家

第一波回潮(戰後經濟蕭條) 1922-1942 義大利、波羅的海三小國、德國、日本等國

第二波(二戰後) 1943-1962 西德、義大利和日本等

第二波回潮(殖民地獨立) 1958-1975 秘魯、阿根廷、巴西等拉丁美洲國家

第三波 1974-1991

1. 1970年代南歐的葡萄牙、西班牙2. 拉丁美洲、亞洲(菲律賓、韓國、台灣)3. 1980年代末期的東歐國家4. 1990年代之後走向民主(南非)

民主化與三波民主化浪潮

◢ 第三波民主化的成因

• 合法統治權威的衰落和政績的困局:軍事挫敗、經濟破產

• 1960年代的全球經濟大幅成長→教育、私有財富↑→都市的中產階級↑

• 天主教教會從現狀的維護者,轉變為威權體制的反對者,

• 社會、經濟和政治改革的擁護者

• 外來勢力的新政策都直接或間接誘發威權國家的民主化動力(歐盟民主條件)

• 滾雪球的示範效應

◢ 第三波民主化的影響與評估

• 目前很多新興民主國家當前都陷入民主的停滯期

• 第三波民主化陷入兩大困境:

1. 有的獨裁國家從事政治民主化的改革,但卻遲遲不推動政治自由化的改革。

2. 過程中衍生出司法不公、行政無效率、國會無能、官員腐化或極端種族主義等弊端。

民主化理論與民主鞏固

◢ 民主鞏固:民主的維持、穩固與落實生根

• Huntington:一個國家必須經過「兩次輪替的考驗」,才稱得上民主鞏固

◢ 民主鞏固的潛在障礙

• 族群對立激化的問題• 民主政府的治理能力不佳• 民選領袖的過度擴權,形成民粹主義的現象• 轉型正義的問題

◢ 臺灣是第三波民主化的成功範例,但臺灣迄今依舊面臨著民主鞏固的問題:

• 目前影響台灣民主鞏固最大的關鍵就在於國家認同的危機• 民主政府的管理能力(包括回應人民的需求、懲治貪腐、司法獨立、合理的分配等)• 中國大陸對於台灣民主政治的影響:政治與經濟的干預

憲政研究

◢ 憲政研究關心國家權力的歸屬與分配形式,簡略而言包括國體與政體。

憲政流域別 上游:制度選擇 中游:制度運作 下游:制度影響

研究議題 制度設計的原因與邏輯制度的特性、政府類型與成因,例如分立政府、共

治政府

民主鞏固、政府穩定、立法效能、制度演化與

轉型

總統制

◢ 總統制在制度設計上最顯著的特徵是「雙元民主正當性」(dual democratic legitimacy),以及衍伸出來的權力分立與制衡(checks and balances)原則。

◢ Sartori:總統制具有三個特徵

• 國家的領袖在固定的任期內以直接或是具有直接意義的民選產生• 政府(行政部門)不是依據國會投票而組成或是解散• 總統直接領導政府,任命官員

◢ 行政與立法分立的憲政架構,總統領導政府,行政權的一致性;而國會監督行政,代表立法權。

◢ 總統制的特色:

• 勝者全拿• 兩元政治競爭:民粹溫床• 個人化領導:總統脫離政黨政治、素人政治

選民

國會總統分立制衡

解散倒閣

議會內閣制

◢ 議會內閣制是以國會為基礎,強調行政與立法權力融合(fusion of powers),而國會則是國家主權行使的中心。

◢ 議會內閣制要求行政首長及內閣團隊向國會負責,以建立權力融合與信任的基礎。為了避免行政與立法兩權之間的信任關係瓦解,影響權力融合的精神,因此會有倒閣權與解散權的制度設計。

◢ 國家元首(虛位)與行政首長分開

◢ Linz內閣制順利運作的條件:

• 黨紀堅強• 政黨忠誠度高• 政黨間合作能力高• 沒有反體制政黨

◢ 內閣制可能出現少數政府

選民

國會

內閣

不信任投票 解散國會

議會內閣制

◢ 西敏寺模式

◢ 多數民主,如英國、紐西蘭

◢ 主要特徵

• 單一政黨政府• 行政部門與國會之間的權力融合• 國會若非一院制就是軟弱的兩院制• 兩黨制• 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領先者當選制度• 單一制或中央集權政府• 不成文憲法與具主權的國會

◢ 協和式民主

◢ 共識民主,以政黨制度為基礎

◢ 協議談判、權力分享,如比利時、瑞士

◢ 主要特徵

• 聯合政府• 行政部門與國會之間的權力分立• 有效的兩院制• 多黨制• 比例代表制• 聯邦制或權力下放(devolution)• 成文憲法與權利法案(bill of rights)

半總統制

◢ Duverger定義半總統制:

• 存在一個具有普選(universal suffrage)基礎的總統• 共和國的總統具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權力(considerable political powers)• 總統任命總理,總理及各部部長行使行政權,只有在國會不表示反對下得以持續行使其職權。

◢ 半總統制兼具總統制與議會內閣制部分元素,又具有自身的獨特性,因此在運作上有相當大的彈性,也發展出許多不同的運作經驗與次類型。

◢ 總理總統制(premier-presidential system)

• 總理只需對國會負責,總統權力較小,偏向議會內閣制。

◢ 總統議會制(president-parliamentary system)

• 總理需同時對總統與國會負責,總統權力較大,偏向總統制。

◢ 共治(cohabitation):

• 總統與國會多數不同黨,依據國會多數組閣,形成二元行政分屬不同政黨而共治的概念。

總統

內閣

國會

臺灣的半總統制

◢ 1997年第四次修憲以後,總統不需立法院的同意,可以依其意志任命行政院長,而立法院則可以對行政院行使不信任投票,唯不信任案通過以後,行政院長亦得提請總統解散國會。就制度而言,形式上吻合了半總統制的定義。

◢ 實際運作而言,總統慣例上兼任執政黨黨魁、立法院避免被解散,難以倒閣。2008年以後,選制與選舉時程調整,總統更容易掌握國會多數,因此偏向總統主導,屬於總統議會制。

◢ 台灣半總統制經驗中,政府改組的關鍵在於總統

• 就制度言:總統絕對任命權+過高倒閣成本=鞏固總統領導行政• 非制度言:總統常態性兼任黨魁→透過政黨發揮決策影響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yYwnPvuTQ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G5QP2EVUV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