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 今日 2020年11月3日 05 责编:胡晓枭 美编:徐 校对:张 新闻热线:85557727(传真)85535111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记者: 孩子上小学,不少父母也跟着 紧张起来。龚老师,你是否有收到过家 长的这类问题? 龚敏: 孩子上学去了,家长心里又有 无数个问号,“不适应学校生活怎么办?” “老师不喜欢他怎办?”“交不到朋友怎么 办?”“课堂不听讲怎么办?”后来我发现, 他们其实最怕的是“万一老师打电话来 单聊怎么办?” 记者: “打电话单聊”是不是意味着 老师要“告状”了? 龚敏: 其实没有。按照安排,老师们 要认真了解每一个孩子在家学习、生活 的状态,才能在学校有针对性地帮助他 们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也是从电 话中,我能感受到很多家长的焦虑,“老 师,他胆小,麻烦你要多关注哈!”“老师, 他回家没有完成作业的意识,在学校你 提醒哈她……”现在很多家长在积极参 与教育的同时,也会对孩子的发展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对孩子成长产生的各种 焦虑随之而来。 记者: 你是如何结合家长的反应,孩 子的表现,做一个更客观的导向呢? 龚敏: 在电话中,我也了解到,有些 家长看起来特别重视孩子的学习,却连 孩子的书本和作业本都没有打开看过; 很多家长看着急切地询问孩子在校表 现,却连孩子每天大概学了什么知识都 不清楚。其实,每个家长多了解孩子的 学习习惯,课堂态度,听课效果,好好地 陪一陪他做作业,听一听孩子讲讲学校 的趣闻轶事,内心的忐忑和不确定也许 就会消除。 记者: 那请你教家长一些方法吧, 如何从细节上关注到孩子的学习状态 和习惯? 龚敏: 可以看孩子的作业本,书写是 否工整,有没有乱涂乱画,老师在作业本 上的反馈是什么。可以关注孩子的学习 用具,是不是光滑平整,铅笔杆上是不是 有密密麻麻的牙齿印,橡皮擦是不是千 疮百孔,三角板是不是裂纹满身……还 可以关注孩子的友谊,交了新朋友,和朋 友有什么新游戏,一起看了什么好玩的 书……尽职尽责的家长一定能够走入孩 子的点滴生活,会知道老师最近培养的 学习习惯是什么,班级的主题活动怎样 开展,知道孩子最近在哪个板块有点困 难,也知道孩子在友谊上有什么收获和 挫折……想得多而关注少,不愿意花时 间和精力和孩子平等交流,倾听孩子的 声音,或者觉得只要老师没打电话或者 私聊就是万事大吉,这样的爸爸妈妈,显 然不能走近孩子的成长世界。 试着当一个好爸爸,好妈妈。孩子 是第一次当小学生,父母的信任和鼓励, 会给孩子不怕风雨不惧犯错的强大内 心,父母的陪伴和坚持,孩子的内心会充 满温暖和勇气。 (记者 胡晓枭) 日前,全国新教育实验第二十届研讨 会在江苏落幕。作为全国新教育实验区, 我区获得多项殊荣:武侯实验小学胡艳老 师荣获“年度榜样教师”,玉林小学李承军 老师所带班级荣获“年度完美教室”,石室 双楠实验学校王兮老师研发的课程获 “年度卓越课程“。 什么是新教育?新教育能给学生、老 师和家长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在不同的 学校、不同的班级面对不同的孩子,新教 育如何在实践中完成创新?走进“榜样教 师”、“完美教室”和“卓越课程”,也许更能 理解新教育的核心—过一种幸福而完 整的教育生活。 “娃娃画戏”花样多 胡艳是武侯实验小学的一名老师。 2017年暑假,她给班上的孩子们布置了一 项特色作业:每位同学制作一个戏曲绘 本,《娃娃画戏》诞生了。 2018 年,《娃娃画戏》有了升级版, 胡艳效仿明清传奇剧本的形式,以成都 历史上著名的女诗人薛涛的故事为主 要内容,编写了昆曲剧本《浣花笺》。一 个偶然的机会,《浣花笺》入选了武侯社 区基金会的“春耕计划”,申报《浣花笺》 绘本的出版。学生凌可人是主绘,负责 把剧本中每一出的内容以画面的形式 绘制出来;龚旭初负责绘制戏服插画, 根据人物所处的环境、经历的事件设计 配套服装、鞋帽、装饰等;何佳炫设计戏 曲人物表情……在创作过程里,孩子们 把这些手绘的戏曲表情做成表情包,成 都市小学生的第一套正式原创表情包 上线。 绘本创作过程中,诞生了主题曲《满庭芳》,由全班同学演唱。胡艳老师 说:“三年中的三个暑假,《娃娃画戏》课程 从全班的自由发挥到师生合作,从模仿到 原创,从画戏到说戏,从一个班级文化项 目成为了一本真正的书籍。” 写一本大自然的笔记 “一年级的孩子小,我把儿歌按照天 气、四季、自然、动物、植物等主题进行了 归类整理,构建系列晨诵主题组诗。到 了四年级,我加入了一些哲学元素,用 ‘平长仄短’‘平高仄低’的声音变化让学 生理解诗歌。”王兮是石室双楠学校的老 师,在她看来,读诗是给孩子们做“减 法” —纾解灵魂中的压力,寻觅更多的 人生智慧。 王兮带着孩子们走出教室,“笔记大 自然”课程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孩子们 端着小板凳,来到了四楼的种植园里跃跃 欲试。王兮发现,这样的课程对孩子极具 吸引力。那天正是“白露”,孩子们打着 伞,或蹲在石坎上,或围在小池子旁看景 物的变化,观察视角也从菜园里的小小植 物扩大到观察大自然的昆虫。回到教室 里,王兮格外感动,孩子们的语言真实、细 腻、风趣又生气蓬勃,大自然就是他们取 之不尽的写作源泉。 遇到问题,孩子们向科学老师求教, 或请爸爸妈妈帮忙,或查阅资料,翻阅书 籍。王兮俨然成了孩子们眼中的动植物 学家,她说:“学科整合带来的还有学习 方式的变革,实践体验、问题探究、小组 讨论、表演展示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 习支架。” 打造幸福的书香教室 “如何让孩子从强制阅读到自觉阅 读,从抵触反感到如饥似渴,是每一个充 当领读者的教育人需要思考的问题。”玉 林小学教师李承军对于“完美教室”有自 己的认识,“它吸引的不仅是学生,也应该 是老师。” “小书虫爬爬记”为学生设计了“阅 读存折”,记录学生每天的阅读量,每月 进行统计和评比,评选出当月的“小书虫 “。到了三四年级,李承军的课堂里增加 了辩论赛、戏剧社、诗词大会。上文学鉴 赏课时,李承军带着小记者们走上街头, 对市民进行阅读情况调查。为解决调查 中的问题,孩子们做了很多工作,如:组 建调查小分队,到图书馆收集资料,设计 问卷调查表,到街头、图书馆、书店等地 做调查,写出报告,提出推动市民阅读的 构想等等。 每一次活动刚结束,就有学生追着 问:“李老师,什么时候又组织一次活动 呀?”让李承军惊喜的是,学生对语言文字 的理解能力和驾驭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他 们开始尝试写散文、小论文、杂文、调查报 告甚至小说,成千上万的文字从他们的笔 尖汩汩而出。 老师突然打电话来单聊,怎么办? 校长名师 面对面 本期嘉宾: 龚敏 成都市棕北小学语文老师,成都市优秀班主任 武侯融媒记者 胡晓枭 新教育下的“完美教室” “榜样教师” 胡艳的戏曲课 胡艳的戏曲课 大自然笔记课现场 大自然笔记课现场 儿童戏剧社表演 儿童戏剧社表演 龚敏和孩子们在一起 龚敏和孩子们在一起

新教育下的“完美教室“”榜样教师”jrwh.cdwh.gov.cn/Upload/doc/2020/11/03/1604368671.pdf · 目成为了一本真正的书籍。” 写一本大自然的笔记 “一年级的孩子小,我把儿歌按照天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新教育下的“完美教室“”榜样教师”jrwh.cdwh.gov.cn/Upload/doc/2020/11/03/1604368671.pdf · 目成为了一本真正的书籍。” 写一本大自然的笔记 “一年级的孩子小,我把儿歌按照天

教育 今日2020年11月3日05 责编:胡晓枭美编:徐 松 校对:张 霁

新闻热线:85557727(传真) 85535111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记者:孩子上小学,不少父母也跟着紧张起来。龚老师,你是否有收到过家长的这类问题?

龚敏:孩子上学去了,家长心里又有无数个问号,“不适应学校生活怎么办?”

“老师不喜欢他怎办?”“交不到朋友怎么办?”“课堂不听讲怎么办?”后来我发现,他们其实最怕的是“万一老师打电话来

单聊怎么办?”

记者:“打电话单聊”是不是意味着

老师要“告状”了?

龚敏:其实没有。按照安排,老师们

要认真了解每一个孩子在家学习、生活

的状态,才能在学校有针对性地帮助他

们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也是从电

话中,我能感受到很多家长的焦虑,“老

师,他胆小,麻烦你要多关注哈!”“老师,

他回家没有完成作业的意识,在学校你提醒哈她……”现在很多家长在积极参与教育的同时,也会对孩子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孩子成长产生的各种焦虑随之而来。

记者:你是如何结合家长的反应,孩

子的表现,做一个更客观的导向呢?龚敏:在电话中,我也了解到,有些

家长看起来特别重视孩子的学习,却连孩子的书本和作业本都没有打开看过;很多家长看着急切地询问孩子在校表现,却连孩子每天大概学了什么知识都

不清楚。其实,每个家长多了解孩子的学习习惯,课堂态度,听课效果,好好地陪一陪他做作业,听一听孩子讲讲学校的趣闻轶事,内心的忐忑和不确定也许就会消除。

记者:那请你教家长一些方法吧,如何从细节上关注到孩子的学习状态和习惯?

龚敏:可以看孩子的作业本,书写是否工整,有没有乱涂乱画,老师在作业本上的反馈是什么。可以关注孩子的学习用具,是不是光滑平整,铅笔杆上是不是有密密麻麻的牙齿印,橡皮擦是不是千疮百孔,三角板是不是裂纹满身……还可以关注孩子的友谊,交了新朋友,和朋友有什么新游戏,一起看了什么好玩的书……尽职尽责的家长一定能够走入孩子的点滴生活,会知道老师最近培养的学习习惯是什么,班级的主题活动怎样开展,知道孩子最近在哪个板块有点困难,也知道孩子在友谊上有什么收获和挫折……想得多而关注少,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和孩子平等交流,倾听孩子的声音,或者觉得只要老师没打电话或者私聊就是万事大吉,这样的爸爸妈妈,显然不能走近孩子的成长世界。

试着当一个好爸爸,好妈妈。孩子是第一次当小学生,父母的信任和鼓励,会给孩子不怕风雨不惧犯错的强大内心,父母的陪伴和坚持,孩子的内心会充满温暖和勇气。

(记者胡晓枭)

日前,全国新教育实验第二十届研讨会在江苏落幕。作为全国新教育实验区,我区获得多项殊荣:武侯实验小学胡艳老师荣获“年度榜样教师”,玉林小学李承军老师所带班级荣获“年度完美教室”,石室双楠实验学校王兮老师研发的课程获

“年度卓越课程“。什么是新教育?新教育能给学生、老

师和家长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面对不同的孩子,新教育如何在实践中完成创新?走进“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和“卓越课程”,也许更能理解新教育的核心——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娃娃画戏”花样多胡艳是武侯实验小学的一名老师。

2017年暑假,她给班上的孩子们布置了一项特色作业:每位同学制作一个戏曲绘本,《娃娃画戏》诞生了。

2018 年,《娃娃画戏》有了升级版,胡艳效仿明清传奇剧本的形式,以成都历史上著名的女诗人薛涛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编写了昆曲剧本《浣花笺》。一

个偶然的机会,《浣花笺》入选了武侯社区基金会的“春耕计划”,申报《浣花笺》绘本的出版。学生凌可人是主绘,负责把剧本中每一出的内容以画面的形式绘制出来;龚旭初负责绘制戏服插画,根据人物所处的环境、经历的事件设计配套服装、鞋帽、装饰等;何佳炫设计戏曲人物表情……在创作过程里,孩子们把这些手绘的戏曲表情做成表情包,成都市小学生的第一套正式原创表情包上线。

绘本创作过程中,诞生了主题曲——《满庭芳》,由全班同学演唱。胡艳老师说:“三年中的三个暑假,《娃娃画戏》课程从全班的自由发挥到师生合作,从模仿到原创,从画戏到说戏,从一个班级文化项目成为了一本真正的书籍。”

写一本大自然的笔记“一年级的孩子小,我把儿歌按照天

气、四季、自然、动物、植物等主题进行了归类整理,构建系列晨诵主题组诗。到了四年级,我加入了一些哲学元素,用

‘平长仄短’‘平高仄低’的声音变化让学生理解诗歌。”王兮是石室双楠学校的老师,在她看来,读诗是给孩子们做“减法”——纾解灵魂中的压力,寻觅更多的人生智慧。

王兮带着孩子们走出教室,“笔记大自然”课程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孩子们端着小板凳,来到了四楼的种植园里跃跃欲试。王兮发现,这样的课程对孩子极具吸引力。那天正是“白露”,孩子们打着伞,或蹲在石坎上,或围在小池子旁看景

物的变化,观察视角也从菜园里的小小植物扩大到观察大自然的昆虫。回到教室里,王兮格外感动,孩子们的语言真实、细腻、风趣又生气蓬勃,大自然就是他们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

遇到问题,孩子们向科学老师求教,或请爸爸妈妈帮忙,或查阅资料,翻阅书籍。王兮俨然成了孩子们眼中的动植物学家,她说:“学科整合带来的还有学习方式的变革,实践体验、问题探究、小组讨论、表演展示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支架。”

打造幸福的书香教室“如何让孩子从强制阅读到自觉阅

读,从抵触反感到如饥似渴,是每一个充当领读者的教育人需要思考的问题。”玉

林小学教师李承军对于“完美教室”有自己的认识,“它吸引的不仅是学生,也应该是老师。”

“小书虫爬爬记”为学生设计了“阅读存折”,记录学生每天的阅读量,每月进行统计和评比,评选出当月的“小书虫

“。到了三四年级,李承军的课堂里增加了辩论赛、戏剧社、诗词大会。上文学鉴赏课时,李承军带着小记者们走上街头,对市民进行阅读情况调查。为解决调查中的问题,孩子们做了很多工作,如:组建调查小分队,到图书馆收集资料,设计问卷调查表,到街头、图书馆、书店等地做调查,写出报告,提出推动市民阅读的构想等等。

每一次活动刚结束,就有学生追着问:“李老师,什么时候又组织一次活动呀?”让李承军惊喜的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驾驭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他们开始尝试写散文、小论文、杂文、调查报告甚至小说,成千上万的文字从他们的笔尖汩汩而出。

老师突然打电话来单聊,怎么办?

校长名师面对面

本期嘉宾:龚 敏 成都市棕北小学语文老师,成都市优秀班主任

武侯融媒记者 胡晓枭

新教育下的“完美教室”“榜样教师”

胡艳的戏曲课胡艳的戏曲课

大自然笔记课现场大自然笔记课现场

儿童戏剧社表演儿童戏剧社表演

龚敏和孩子们在一起龚敏和孩子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