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养廉 2020年6月28日 星期日 7 责任编辑:郝思斯 电话:010-59594881 邮箱: jjbhaoss@163.com 为六角钱作检讨 徐杨 中国家书 血火洗礼 坚定选择 重温三封革命家书 田心 ▲史砚芬家书。 钟士灯家书。 (资 料 图 片)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时,中国共产党所有党员不过50余人。今天,中国共产党已有九千多万党员 —来自五湖四 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走到一起,同时,也带着每个人的信念和故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99周年之际,我们一起重温 三封革命家书,从点滴字句中感悟革命先烈身上奔涌的救国救民的理想与奋争。 一场豆腐宴 王学言 胥加洲 编者按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各项 支出务必精打细算,一定要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在 过“紧日子”上,老一辈革命家是我们的最好榜样。一起通过两则故 事,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1942 年 ,抗 日 战 争 处 于 一 个 艰苦的阶段。建阳县(现江苏省 建湖县)县委县政府临时驻扎在 长北滩,县委县政府机关设在王 氏宗祠,工作人员分住在长北滩 群众家里。那时,干部群众是血 肉相连的关系,亲密得像一家 人。遇到紧急情况时,群众们冒 着生命危险为他们做掩护工作。 为答谢长北滩人民的深情厚谊, 县委县政府决定在除夕夜办几桌 便饭,请各位“房东”来聚一聚。 当时建阳县成立不到半年, 政府机关人员的给养十分不足, 加上敌人对我根据地开始全面封 锁,就是有钱也买不到办饭的菜 肴,拿什么来宴请乡亲?正当县 委书记金韬、县长唐君照为难之 时,粮食科长虞廷松出了好主意, 他说: “仓库内存有一坛子路墩糟 坊产的地方酒,还有40多斤黄 豆,这些都是知名人士杨幼樵老 先生送来慰问县里同志的,一直 未敢动用,现在可派上用场了,用 黄豆做豆腐,用豆腐宴招待乡亲 们,同样能热热闹闹。” 县委县政府赞同这一设想, 随即向当时兼任中共苏北区委书 记的新四军第3师师长黄克诚作 了报告,黄克诚十分支持,并托县 领导向乡亲们问新年好。得到批 准后,县领导一边安排人浸豆子、 磨豆浆、做豆腐;一边写春联、剪彩 旗,张灯结彩,布置豆腐宴现场。 除夕下午,县领导亲自登 门,请来了前庄后舍二十多位 “房东”和几位农救会代表。待 客人到齐就座后,炊事班开始上 菜,全是豆腐“翻新”,有辣豆 腐、焖豆腐、炸豆腐、豆腐羹、 豆腐丸子、红烧萝卜豆腐、青菜 豆腐汤…… 唐君照作了开场白。他首先 向长北滩父老乡亲拜年,并转达 了黄克诚对乡亲们的新年祝福。 “感谢大家对县委、县政府工作的 支持,战时无以待客,豆腐、水酒 不成敬意。”他举起杯,请在座一 齐干杯。 金韬一边敬酒,一边满怀歉意 地说: “这里没有打百叶、做茶干的 工具,只能在豆腐上做文章,让诸 位见笑了。”席间,乡亲们你一言 我一语地称赞,都说县领导费心 了,人民政府为人民,人民支持政 府抗日是应该的,在这兵荒马乱 的年头,能吃到“白马肉”(百姓对 豆腐的美称),就算有口福了。 宴会开始后不久,县总队副 总队长郑贵卿带着胜利的喜悦推 门而入,开口就向大家报告好消 息,说是今天下午接到情报,得 知西荡一伙土匪回马厂崔家楼老 窝过年,我总队立即派出一支武 装,配合一区区队,包围了土匪 窝,30名匪徒当场被捕获,还 缴获快慢机、驳壳枪两支,白朗 克手枪一支,子弹44发,我方 无一伤亡。 大家听了拍手称快,连忙请 郑贵卿入席,向他敬上一杯胜利 酒。他又向在座回敬了一杯,这 时群情振奋,大家兴高采烈,欢呼 胜利,迎接新年。散席后,乡亲们 回去就放鞭炮,祝贺新年大胜。 紧接着,各家各户鞭炮齐鸣,长北 滩人民迎来了新春。 七十多年过去了,长北滩这 场别开生面的豆腐宴,至今仍被 当地群众传为佳话。 20世纪40年代,董必武任 中共南方局统一战线工作委员会 书记、中共与国民党谈判代表,长 期住在红岩村,同时承担了南方 局很多具体事务。一天晚上,办 事处的同志围坐在红岩村救亡室 里开了一次特别的会议。这次会 议是应董必武的要求召开的,会 议开始后,董必武取下老花镜,翻 开笔记本,认真地看了看大家,就 开始作检查。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不久前,红岩村办事处 招待所的所长把报账的票据拿给 董必武签字。董必武翻看发票, 都是买菜、买米、买煤、车票之类 的日常开销,经审核后属于报销 范围,就签了字同意报销。所长 在报账的时候,办事处的出纳却 发现有六角钱的车票是私人坐 车,按规定是不能报销的。此事 很快反馈到董必武那里,董必武 又重新审查了一遍,认定那六角 钱的车票确实不能报,便叫所长 把六角钱的车票取出来了。 那个时候红岩村的生活条件 很艰苦,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 泽东来到红岩村,看到办事处的同 志天天吃空心菜、胡豆,比延安的 伙食还要差,便提出给大家增加伙 食标准。就是这样,也还是很困 难,财务收支控制很严,不能报的 坚决不报,由董必武亲自审核。 这件事情完全是工作上的一 个小失误,按理说,发现后纠正过 来就行了,但董必武却没有这样 看,而是把它提到一个高度上来, 要在办事处召开会议作检查。 董必武在会上说: “当前办事 处除了工作处在虎穴之中,做事 要认真、谨慎外,生活也很困难, 必须艰苦度日,每一样东西都要 从节约出发,不能铺张浪费,每分 钱都要计划着用。” 董必武说到这里,把话题一 转,说到自己头上来:“同志们在 生活上这样勤俭节约,但我在审 核发票的时候,却犯了一个错误, 把不该报账的六角钱车票签了字 报销。幸好被出纳同志及时发 现,不然会造成公家的损失。这 件事发生后,一些同志觉得没有 什么大不了的,但我认为这不是 小事,这关系到党的财务纪律问 题。我们办事处在白色恐怖的包 围之中,做任何事情都来不得半 点马虎。” 见同志们听得很认真,董必 武继续说:“六角钱这件事情, 起码说明我的工作不认真,责任 心不强,对办事处所处的地位和 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所以我必 须为此作深刻检讨,从中吸取教 训,严格执行财务纪律,努力把 今后的工作做好。也请同志们对 我进行监督。” 董必武检讨后,参加会议的 同志纷纷作了发言。有的发言 道,这件事情并不是董老的错,董 老也不必太苛求自己。一位同志 说:“谁都知道董老一向很节 俭,他爱人在延安要生孩子了, 董老在重庆无法照顾家庭,在写 信慰问爱人的时候,还专门提出 条件:‘孩子出生以后,也要让他 养成艰苦朴素的习惯,衣服不要 穿得太好,只要干净就行了。’董 老还把从延安带来的包裹布寄回 延安,留给孩子打补丁用。” 邓颖超也在会上作了发言。 她对这件事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 析,既强调了办事处的财务纪律, 同时也肯定了董老严于律己、对 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会议开得 既严肃又融洽,达到了目的。后 来,董必武回到延安,向中央汇报 南方局在重庆的工作,也把这件 事情提出来,作了自我批评。 新中国成立后,邓颖超有一 次到重庆重访红岩村,在参观了 董必武卧室的陈列后,向身边的 人谈起了六角钱车票报销的故 事。说着说着,她的语气从平和 变为了严肃:“为了六角钱,董老 都作了检讨,现在有些人贪污、浪 费国家资产几万元、几十万元、几 千万元,甚至上亿呀!我们要向 董老学习,牢记红岩村的革命历 史,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时间回到九十多年前。那时,百 姓在痛苦中煎熬,新中国的影子还看 不见,中国共产党还只是很弱很小的 组织。就是在这样的时刻,一群革命 先行者,经过在黑暗中苦苦的探索与 追寻,毅然加入到共产党的队伍中来。 他们走上这样一条道路,不是为 了个人打天下,而是要找到一条正确 的救国救民的路。找到了,就投身进 去,从此不回头。 “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 家和人类” 史砚芬,1903年3月生于江苏省 宜兴县。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 青年团,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任 共青团宜兴县委书记,1928年调任共 青团南京市委书记。 1928年5月5日,史砚芬在南京参 加共青团中央大学支部会议时,因叛徒 出卖不幸被捕。他被关押了四个月,面 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不松口、不低 头。在阴暗的牢狱里,他以手中的笔为 武器,写下了《夜莺啼月》等文章,揭露 国民党统治的黑暗,表达对共产主义美 好理想的向往。敌人对他束手无策,最 后以“意图颠覆党国”为名判处死刑。 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史砚芬 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未成年的弟弟妹 妹。他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坐在狱 中昏黄的灯光下,尽全力在纸上写下 了留给亲人的最后一封信: 亲爱的弟弟妹妹: 我今与你们永诀了。 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 是光荣的,是必要的。我死后,有我千 万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 进,我们的革命事业必底于成,故我虽 死犹存。我的肉体被反动派毁去了,我 的自由的革命的灵魂,是永远不会被任 何反动者所毁伤!我的不昧的灵魂必 时常随着你们,照护你们和我的未死的 同志,请你们不要因丧兄而悲吧! 妹妹,你年长些,从此以后你是家 长了,身兼父母兄长的重大责任。我本 不应当把这重大的担子放在你身上,抛 弃你们,但为着了大我不能不对你们忍 心些,我相信你们在痛哭之余,必能谅 察我的苦衷而原谅我。 …… 这封信是在宣纸上写就的,竖 书,24行。点划干净利落,走笔十分 整齐,可知其时心情正如信中所说 “很镇静”。信中,他强调自己能够为 社会、国家、人类而死,是光荣且自豪 的,希望弟妹们能够继承他的志愿, 继续奋斗前进。字里行间映射出对信 仰的忠诚,对理想的坚守,为革命不 怕牺牲的顽强意志,同时,流露出对 亲人的深深牵挂和柔情。 “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很多 革命先烈在家书中的共同心声。在那 个年代,找到共产党不容易。社会上各 派思潮风起云涌,只有经过反复的比 较、实践、思考,才能最后认定这唯一 正确的革命道路。为了找到这样一条 路,这些革命的先行者们努力读各 种书籍,积极参加各种革命活动,长 途跋涉,远离家乡,甚至远涉重洋。 其辛苦甚至甚于西天取经 —因为究 竟在哪里才能取到真经,谁也不知道。 成为了共产党人,也并不意味着 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人生道路的问题。 高官、厚禄、名利、生命……引诱或 逼迫他们离开这条道路的因素时时都 有可能出现。真正的革命者,永远忠 于自己面向党旗的誓言。坚定的意 志,坚定的信仰,使他们百炼成钢。 “大家都是为着抗日的” 在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中, 收藏着一位普通的红军指战员于1937 年4月30日写往江西老家的一封信: 父母亲大人膝下: 敬禀者堂前,万福金安!进〔近〕来 身体是〈否〉健康,饮食增加不?但现在 是而复事,想必家中合家平安,同家安 乐。但是,我离家已〔以〕后已有〈很〉久 了。自从反攻以来,未曾与家通信,我 想家中就〈像〉是忘了我一样。自我反 攻,以〔已〕到达陕西栒邑县太峪镇驻房 〔防〕,衣食住行是很平安,请你〈们〉在 家不要挂念。 但是,自三原与家通信一次,也未 曾〈知道〉家内接到了〈没有〉?现在也 未见回音来,可不知家内怎么样?自我 现在的国家,不过说,在外便为了国家 的事情。我在外,大家都是为着抗日 的,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庭,为着自己的 未〈来〉做事。 …… 儿钟士灯启 阳历四月卅日 这封信写得镇静而乐观。作者和 史砚芬一样,也是抱定牺牲的决心, 但更多的是充满胜利的信心。长征时 期,条件极其艰苦,写家书难,传递 家书难,保存家书更难。经过长征幸 存的红军到达陕北后,有了相对固定 的驻地,便开始与家里通信,因此这 时期的家书有些留下来了,钟士灯的 家书就是其中的普通一封。然而,关 于他的历史资料却只有这一封家书, 只知道他是江西籍,而他最终是否回 到家乡,还是在战火中牺牲,我们都 不得而知。这封匆匆写给父母的信, 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千千万万普通 战士的真实生活。 找到共产党,加入共产党,并不能 因此获得任何个人利益,相反,得到的 可能是颠沛流离、不被人理解、不断失 败,是被捕牺牲,甚至连累亲人。一封 封兼具时代印记与个人情感的家书,总 是能以极细微而最真实鲜活的方式诠 释出他们内心的价值排序。 “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 来酬报别后衷情” 左 权 ,1905 年 3 月 出 生 于 湖 南 省 醴陵县(今醴陵市)的一个贫苦农民家 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 10月参加长征,参与指挥强渡大渡河、 攻打腊子口等战斗。 1942 年 5 月 ,日 军 对 太 行 抗 日 根 据地实行“铁壁合围”大“扫荡”。25 日,左权在山西辽县麻田附近指挥部队 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 机关突围转移时,在十字岭战斗中壮烈 牺牲。在牺牲前几天,他给妻子刘志兰 写下最后一封家书: 志兰: 就江明同志回延之便,再带给你十 几个字。 …… 想来太北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 了。她在保育院情形如何,你是否能经 常去看她,来信时希多报导太北的一 切。在闲游与独坐中,有时总仿佛有你 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特别是 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下,一时爬着 妈妈怀里,又由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 来,闹个不休,真是快乐。可惜三个人 分在三起,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 了。 …… 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 分离廿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 念、念。愿在党的整顿三风下各自努力 力求进步吧!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 步来酬报别后衷情。 …… 信中的“太北”是左权的女儿左太 北。这封家书写作的时间正值百团大 战期间,尽管不得不面对险恶的战争环 —太行抗日根据地长期天不下 雨,既缺粮也缺枪炮弹药,我们却能 从中读出中国共产党人对抗战胜利的 坚定信心。 写作家书时,本来左权只想简单写 就“十几个字”以寄思念,但感情如潮水 涌流,一挥笔即挥就五六百字。正是在 这五六百字中,透露出他对刚刚投身革 命的妻子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呵护。而 当提到才出生几个月就离别的女儿时, 这个沉默刚毅的军事指挥员一变而为 慈父,字里行间凝结着柔情。 要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品性,家 书大概是最可靠的。因为对亲人可以 说真话,也并不会想到日后会发表这信 件。展开这三封家书,细辨字迹,让 人感慨良多。三封信都是竖书,所书 之物,有带血的宣纸,有来之不易的 信纸,有随手撕下来的笔记本纸页, 皆默默地昭示着其人、其地、其时的 特定背景。而写信者当时都是热血青 年,都是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时刻 准备牺牲的战士。他们一个成了名垂 青史的烈士,一个成了壮烈牺牲的将 军,一个没入历史的烟尘,代表着那 些无数的无名英雄。 这三封家书写作的年代不同,却 有一条红线一以贯之,就是牺牲个 人,献身革命,为国家、为民族不计 自己和家庭的得失。史砚芬信中说: “我死后,有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着 我的血迹奋斗前进,我们的革命事业 必底于成”;钟士灯说:“在外便为了 国家的事情”;左权说:“别时容易见 时难”。我们还可由此上推一千年,范 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上推两千年,司马迁说: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 毛”。其一脉相承的都是一种牺牲精 神,都展示出一种从未被杂音湮没的 信仰和追求。 光辉的人生道路,就是为绝大多 数人的利益而奋斗的道路,就是把自 己的一生融入到和人民一起共同奋斗 的事业中的道路。国歌唱道:“把我们 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还有歌唱 道:“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 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 的生命开鲜花。”正是这一代代人前赴 后继、不计牺牲,才铸就我们这个民 族,铸就中华文明,这是一种伟大的 民族精神。 时代在前进,今天我们面临的课 题也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但这样一 条道路还在向前延伸,呼唤着后来的 人们踏上征途。 我的外祖父叫刘祖昌,曾在解放战 争中出生入死,得了不少军功章。后 来,他放弃当领导的机会,申请回到农 村当了蘑菇技术员,为乡亲们服务了 一辈子。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是共 产党员,没有文化,在农村就是最好的 为人民服务!我的父亲担任了20多 年村支书,如今70多岁,依然最受村 民尊敬。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周末, 读小学的我陪他去例行检查村民家里 的电路。那一晚,我们足足走了30里 山路,而这几乎是他天天要做的事。 夜里1点钟回家的路上,我问他为什 么要做这些事,他的回答我至今记得: “我是党员,我不做,哪个去做?” 1996年7月1日,22岁的我光荣地加 入了中国共产党。我当时下定决心, 一定要成为像他们那样的党员。而 今,我是一名光荣的纪检监察干部, 和战友们一起同破坏党的团结统一、 影响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人和事作 斗争。我想,这将是我一生为之奋斗 的事业。 —重庆市云阳县纪委监委 瞿宗川 2018 年 初 ,来 到 纪 委 工 作 半 年 的 我申请入党。妻子曾问我为什么要入 党,当时我只是回答: “身边同事都是党 员,我要向先进靠拢。”但现在,这个答 案在我心中越发清晰:答案就在科室同 志们为办理南通市首例留置案而走南 闯北询问40多名证人的足迹里;就在 大家为了案件中几个贪污犯罪证据之 间的证明力而在办公室研究至深夜所 熬红的双眼里;答案就在临近退休的 “转隶”老前辈戴着老花镜一字一句反 复校对的笔录里……这些无形中像磁 场一样吸引着我。进入党组织只是第 一步,真正参与党的事业,付出的越多, 对党的感情越深厚,这种心灵上与党越 走越近的感受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江苏省海门市纪委监委第四 纪检监察室 葛鹏鹏 2013年,23岁的我结束了大学 生活,成为本地畲族乡的一名村官, 那年我也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后来 一次工作经历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立 志要去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我们乡 有位名叫兰恩兴的精准扶贫户,曾经他 因眼疾无法务工,带着家人回到老家生 活。面对着破旧房子、几亩薄田,他们 也曾迷茫过,但随着乡里、村里的干 部们一次次走访,他们种田、养羊、送 快递,还参加了家政培训,终于走出了 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有一次我下村 时,无意间看到了站在羊群中的兰恩 兴的笑脸。我被那个场景触动了,真 正明白“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是 共产党人最大的光荣。 —福建省福鼎市佳阳畲族乡纪 委 高燕燕 声音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当年一笔一划写下入党申请书的你, 党旗前举起手臂郑重宣誓的你,心中是怎么想的?我们邀请了一 些纪检监察干部讲述自己的入党故事。

血火洗礼 坚定选择 - jjjcb.cn · 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走到一起,同时,也带着每个人的信念和故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我们一起重温

  • Upload
    others

  • View
    1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血火洗礼 坚定选择 - jjjcb.cn · 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走到一起,同时,也带着每个人的信念和故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我们一起重温

养廉2020年 6月 28日 星期日 7

责任编辑:郝思斯 电话:010-59594881 邮箱:jjbhaoss@163.com

为六角钱作检讨徐杨

中国家书

血火洗礼 坚定选择重温三封革命家书

田心

▲史砚芬家书。

◀钟士灯家书。 (资料图片)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时,中国共产党所有党员不过 50余人。今天,中国共产党已有九千多万党员——来自五湖四

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走到一起,同时,也带着每个人的信念和故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99周年之际,我们一起重温

三封革命家书,从点滴字句中感悟革命先烈身上奔涌的救国救民的理想与奋争。

一场豆腐宴王学言 胥加洲

编者按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各项

支出务必精打细算,一定要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在

过“紧日子”上,老一辈革命家是我们的最好榜样。一起通过两则故

事,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1942年,抗日战争处于一个

艰苦的阶段。建阳县(现江苏省

建湖县)县委县政府临时驻扎在

长北滩,县委县政府机关设在王

氏宗祠,工作人员分住在长北滩

群众家里。那时,干部群众是血

肉相连的关系,亲密得像一家

人。遇到紧急情况时,群众们冒

着生命危险为他们做掩护工作。

为答谢长北滩人民的深情厚谊,

县委县政府决定在除夕夜办几桌

便饭,请各位“房东”来聚一聚。

当时建阳县成立不到半年,

政府机关人员的给养十分不足,

加上敌人对我根据地开始全面封

锁,就是有钱也买不到办饭的菜

肴,拿什么来宴请乡亲?正当县

委书记金韬、县长唐君照为难之

时,粮食科长虞廷松出了好主意,

他说:“仓库内存有一坛子路墩糟

坊产的地方酒,还有 40 多斤黄

豆,这些都是知名人士杨幼樵老

先生送来慰问县里同志的,一直

未敢动用,现在可派上用场了,用

黄豆做豆腐,用豆腐宴招待乡亲

们,同样能热热闹闹。”

县委县政府赞同这一设想,

随即向当时兼任中共苏北区委书

记的新四军第3师师长黄克诚作

了报告,黄克诚十分支持,并托县

领导向乡亲们问新年好。得到批

准后,县领导一边安排人浸豆子、

磨豆浆、做豆腐;一边写春联、剪彩

旗,张灯结彩,布置豆腐宴现场。

除夕下午,县领导亲自登

门,请来了前庄后舍二十多位

“房东”和几位农救会代表。待

客人到齐就座后,炊事班开始上

菜,全是豆腐“翻新”,有辣豆

腐、焖豆腐、炸豆腐、豆腐羹、

豆腐丸子、红烧萝卜豆腐、青菜

豆腐汤……

唐君照作了开场白。他首先

向长北滩父老乡亲拜年,并转达

了黄克诚对乡亲们的新年祝福。

“感谢大家对县委、县政府工作的

支持,战时无以待客,豆腐、水酒

不成敬意。”他举起杯,请在座一

齐干杯。

金韬一边敬酒,一边满怀歉意

地说:“这里没有打百叶、做茶干的

工具,只能在豆腐上做文章,让诸

位见笑了。”席间,乡亲们你一言

我一语地称赞,都说县领导费心

了,人民政府为人民,人民支持政

府抗日是应该的,在这兵荒马乱

的年头,能吃到“白马肉”(百姓对

豆腐的美称),就算有口福了。

宴会开始后不久,县总队副

总队长郑贵卿带着胜利的喜悦推

门而入,开口就向大家报告好消

息,说是今天下午接到情报,得

知西荡一伙土匪回马厂崔家楼老

窝过年,我总队立即派出一支武

装,配合一区区队,包围了土匪

窝,30名匪徒当场被捕获,还

缴获快慢机、驳壳枪两支,白朗

克手枪一支,子弹 44发,我方

无一伤亡。

大家听了拍手称快,连忙请

郑贵卿入席,向他敬上一杯胜利

酒。他又向在座回敬了一杯,这

时群情振奋,大家兴高采烈,欢呼

胜利,迎接新年。散席后,乡亲们

回去就放鞭炮,祝贺新年大胜。

紧接着,各家各户鞭炮齐鸣,长北

滩人民迎来了新春。

七十多年过去了,长北滩这

场别开生面的豆腐宴,至今仍被

当地群众传为佳话。

20 世纪 40 年代,董必武任

中共南方局统一战线工作委员会

书记、中共与国民党谈判代表,长

期住在红岩村,同时承担了南方

局很多具体事务。一天晚上,办

事处的同志围坐在红岩村救亡室

里开了一次特别的会议。这次会

议是应董必武的要求召开的,会

议开始后,董必武取下老花镜,翻

开笔记本,认真地看了看大家,就

开始作检查。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不久前,红岩村办事处

招待所的所长把报账的票据拿给

董必武签字。董必武翻看发票,

都是买菜、买米、买煤、车票之类

的日常开销,经审核后属于报销

范围,就签了字同意报销。所长

在报账的时候,办事处的出纳却

发现有六角钱的车票是私人坐

车,按规定是不能报销的。此事

很快反馈到董必武那里,董必武

又重新审查了一遍,认定那六角

钱的车票确实不能报,便叫所长

把六角钱的车票取出来了。

那个时候红岩村的生活条件

很艰苦,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

泽东来到红岩村,看到办事处的同

志天天吃空心菜、胡豆,比延安的

伙食还要差,便提出给大家增加伙

食标准。就是这样,也还是很困

难,财务收支控制很严,不能报的

坚决不报,由董必武亲自审核。

这件事情完全是工作上的一

个小失误,按理说,发现后纠正过

来就行了,但董必武却没有这样

看,而是把它提到一个高度上来,

要在办事处召开会议作检查。

董必武在会上说:“当前办事

处除了工作处在虎穴之中,做事

要认真、谨慎外,生活也很困难,

必须艰苦度日,每一样东西都要

从节约出发,不能铺张浪费,每分

钱都要计划着用。”

董必武说到这里,把话题一

转,说到自己头上来:“同志们在

生活上这样勤俭节约,但我在审

核发票的时候,却犯了一个错误,

把不该报账的六角钱车票签了字

报销。幸好被出纳同志及时发

现,不然会造成公家的损失。这

件事发生后,一些同志觉得没有

什么大不了的,但我认为这不是

小事,这关系到党的财务纪律问

题。我们办事处在白色恐怖的包

围之中,做任何事情都来不得半

点马虎。”

见同志们听得很认真,董必

武继续说:“六角钱这件事情,

起码说明我的工作不认真,责任

心不强,对办事处所处的地位和

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所以我必

须为此作深刻检讨,从中吸取教

训,严格执行财务纪律,努力把

今后的工作做好。也请同志们对

我进行监督。”

董必武检讨后,参加会议的

同志纷纷作了发言。有的发言

道,这件事情并不是董老的错,董

老也不必太苛求自己。一位同志

说:“谁都知道董老一向很节

俭,他爱人在延安要生孩子了,

董老在重庆无法照顾家庭,在写

信慰问爱人的时候,还专门提出

条件:‘孩子出生以后,也要让他

养成艰苦朴素的习惯,衣服不要

穿得太好,只要干净就行了。’董

老还把从延安带来的包裹布寄回

延安,留给孩子打补丁用。”

邓颖超也在会上作了发言。

她对这件事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

析,既强调了办事处的财务纪律,

同时也肯定了董老严于律己、对

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会议开得

既严肃又融洽,达到了目的。后

来,董必武回到延安,向中央汇报

南方局在重庆的工作,也把这件

事情提出来,作了自我批评。

新中国成立后,邓颖超有一

次到重庆重访红岩村,在参观了

董必武卧室的陈列后,向身边的

人谈起了六角钱车票报销的故

事。说着说着,她的语气从平和

变为了严肃:“为了六角钱,董老

都作了检讨,现在有些人贪污、浪

费国家资产几万元、几十万元、几

千万元,甚至上亿呀!我们要向

董老学习,牢记红岩村的革命历

史,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时间回到九十多年前。那时,百

姓在痛苦中煎熬,新中国的影子还看

不见,中国共产党还只是很弱很小的

组织。就是在这样的时刻,一群革命

先行者,经过在黑暗中苦苦的探索与

追寻,毅然加入到共产党的队伍中来。

他们走上这样一条道路,不是为

了个人打天下,而是要找到一条正确

的救国救民的路。找到了,就投身进

去,从此不回头。

“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

史砚芬,1903年 3月生于江苏省

宜兴县。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

青年团,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任

共青团宜兴县委书记,1928年调任共

青团南京市委书记。

1928年 5月 5日,史砚芬在南京参

加共青团中央大学支部会议时,因叛徒

出卖不幸被捕。他被关押了四个月,面

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不松口、不低

头。在阴暗的牢狱里,他以手中的笔为

武器,写下了《夜莺啼月》等文章,揭露

国民党统治的黑暗,表达对共产主义美

好理想的向往。敌人对他束手无策,最

后以“意图颠覆党国”为名判处死刑。

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史砚芬

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未成年的弟弟妹

妹。他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坐在狱

中昏黄的灯光下,尽全力在纸上写下

了留给亲人的最后一封信:

亲爱的弟弟妹妹:

我今与你们永诀了。

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

是光荣的,是必要的。我死后,有我千

万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

进,我们的革命事业必底于成,故我虽

死犹存。我的肉体被反动派毁去了,我

的自由的革命的灵魂,是永远不会被任

何反动者所毁伤!我的不昧的灵魂必

时常随着你们,照护你们和我的未死的

同志,请你们不要因丧兄而悲吧!

妹妹,你年长些,从此以后你是家

长了,身兼父母兄长的重大责任。我本

不应当把这重大的担子放在你身上,抛

弃你们,但为着了大我不能不对你们忍

心些,我相信你们在痛哭之余,必能谅

察我的苦衷而原谅我。

……

这封信是在宣纸上写就的,竖

书,24行。点划干净利落,走笔十分

整齐,可知其时心情正如信中所说

“很镇静”。信中,他强调自己能够为

社会、国家、人类而死,是光荣且自豪

的,希望弟妹们能够继承他的志愿,

继续奋斗前进。字里行间映射出对信

仰的忠诚,对理想的坚守,为革命不

怕牺牲的顽强意志,同时,流露出对

亲人的深深牵挂和柔情。

“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很多

革命先烈在家书中的共同心声。在那

个年代,找到共产党不容易。社会上各

派思潮风起云涌,只有经过反复的比

较、实践、思考,才能最后认定这唯一

正确的革命道路。为了找到这样一条

路,这些革命的先行者们努力读各

种书籍,积极参加各种革命活动,长

途跋涉,远离家乡,甚至远涉重洋。

其辛苦甚至甚于西天取经——因为究

竟在哪里才能取到真经,谁也不知道。

成为了共产党人,也并不意味着

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人生道路的问题。

高官、厚禄、名利、生命……引诱或

逼迫他们离开这条道路的因素时时都

有可能出现。真正的革命者,永远忠

于自己面向党旗的誓言。坚定的意

志,坚定的信仰,使他们百炼成钢。

“大家都是为着抗日的”

在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中,

收藏着一位普通的红军指战员于1937

年 4月 30日写往江西老家的一封信:

父母亲大人膝下:

敬禀者堂前,万福金安!进〔近〕来

身体是〈否〉健康,饮食增加不?但现在

是而复事,想必家中合家平安,同家安

乐。但是,我离家已〔以〕后已有〈很〉久

了。自从反攻以来,未曾与家通信,我

想家中就〈像〉是忘了我一样。自我反

攻,以〔已〕到达陕西栒邑县太峪镇驻房

〔防〕,衣食住行是很平安,请你〈们〉在

家不要挂念。

但是,自三原与家通信一次,也未

曾〈知道〉家内接到了〈没有〉?现在也

未见回音来,可不知家内怎么样?自我

现在的国家,不过说,在外便为了国家

的事情。我在外,大家都是为着抗日

的,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庭,为着自己的

未〈来〉做事。

……

儿钟士灯启

阳历四月卅日

这封信写得镇静而乐观。作者和

史砚芬一样,也是抱定牺牲的决心,

但更多的是充满胜利的信心。长征时

期,条件极其艰苦,写家书难,传递

家书难,保存家书更难。经过长征幸

存的红军到达陕北后,有了相对固定

的驻地,便开始与家里通信,因此这

时期的家书有些留下来了,钟士灯的

家书就是其中的普通一封。然而,关

于他的历史资料却只有这一封家书,

只知道他是江西籍,而他最终是否回

到家乡,还是在战火中牺牲,我们都

不得而知。这封匆匆写给父母的信,

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千千万万普通

战士的真实生活。

找到共产党,加入共产党,并不能

因此获得任何个人利益,相反,得到的

可能是颠沛流离、不被人理解、不断失

败,是被捕牺牲,甚至连累亲人。一封

封兼具时代印记与个人情感的家书,总

是能以极细微而最真实鲜活的方式诠

释出他们内心的价值排序。

“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

左权,1905 年 3 月出生于湖南省

醴陵县(今醴陵市)的一个贫苦农民家

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

10月参加长征,参与指挥强渡大渡河、

攻打腊子口等战斗。

1942 年 5 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

据地实行“铁壁合围”大“扫荡”。25

日,左权在山西辽县麻田附近指挥部队

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

机关突围转移时,在十字岭战斗中壮烈

牺牲。在牺牲前几天,他给妻子刘志兰

写下最后一封家书:

志兰:

就江明同志回延之便,再带给你十

几个字。

……

想来太北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

了。她在保育院情形如何,你是否能经

常去看她,来信时希多报导太北的一

切。在闲游与独坐中,有时总仿佛有你

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特别是

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下,一时爬着

妈妈怀里,又由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

来,闹个不休,真是快乐。可惜三个人

分在三起,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

了。

……

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

分离廿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

念、念。愿在党的整顿三风下各自努力

力求进步吧!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

步来酬报别后衷情。

……

信中的“太北”是左权的女儿左太

北。这封家书写作的时间正值百团大

战期间,尽管不得不面对险恶的战争环

境——太行抗日根据地长期天不下

雨,既缺粮也缺枪炮弹药,我们却能

从中读出中国共产党人对抗战胜利的

坚定信心。

写作家书时,本来左权只想简单写

就“十几个字”以寄思念,但感情如潮水

涌流,一挥笔即挥就五六百字。正是在

这五六百字中,透露出他对刚刚投身革

命的妻子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呵护。而

当提到才出生几个月就离别的女儿时,

这个沉默刚毅的军事指挥员一变而为

慈父,字里行间凝结着柔情。

要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品性,家

书大概是最可靠的。因为对亲人可以

说真话,也并不会想到日后会发表这信

件。展开这三封家书,细辨字迹,让

人感慨良多。三封信都是竖书,所书

之物,有带血的宣纸,有来之不易的

信纸,有随手撕下来的笔记本纸页,

皆默默地昭示着其人、其地、其时的

特定背景。而写信者当时都是热血青

年,都是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时刻

准备牺牲的战士。他们一个成了名垂

青史的烈士,一个成了壮烈牺牲的将

军,一个没入历史的烟尘,代表着那

些无数的无名英雄。

这三封家书写作的年代不同,却

有一条红线一以贯之,就是牺牲个

人,献身革命,为国家、为民族不计

自己和家庭的得失。史砚芬信中说:

“我死后,有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着

我的血迹奋斗前进,我们的革命事业

必底于成”;钟士灯说:“在外便为了

国家的事情”;左权说:“别时容易见

时难”。我们还可由此上推一千年,范

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上推两千年,司马迁说: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

毛”。其一脉相承的都是一种牺牲精

神,都展示出一种从未被杂音湮没的

信仰和追求。

光辉的人生道路,就是为绝大多

数人的利益而奋斗的道路,就是把自

己的一生融入到和人民一起共同奋斗

的事业中的道路。国歌唱道:“把我们

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还有歌唱

道:“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

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

的生命开鲜花。”正是这一代代人前赴

后继、不计牺牲,才铸就我们这个民

族,铸就中华文明,这是一种伟大的

民族精神。

时代在前进,今天我们面临的课

题也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但这样一

条道路还在向前延伸,呼唤着后来的

人们踏上征途。

我的外祖父叫刘祖昌,曾在解放战

争中出生入死,得了不少军功章。后

来,他放弃当领导的机会,申请回到农

村当了蘑菇技术员,为乡亲们服务了

一辈子。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是共

产党员,没有文化,在农村就是最好的

为人民服务!我的父亲担任了 20 多

年村支书,如今 70 多岁,依然最受村

民尊敬。上世纪 80年代的一个周末,

读小学的我陪他去例行检查村民家里

的电路。那一晚,我们足足走了 30里

山路,而这几乎是他天天要做的事。

夜里 1 点钟回家的路上,我问他为什

么要做这些事,他的回答我至今记得:

“ 我 是 党 员 ,我 不 做 , 哪 个 去 做 ?”

1996年 7月 1日,22岁的我光荣地加

入了中国共产党。我当时下定决心,

一定要成为像他们那样的党员。而

今,我是一名光荣的纪检监察干部,

和战友们一起同破坏党的团结统一、

影响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人和事作

斗争。我想,这将是我一生为之奋斗

的事业。

——重庆市云阳县纪委监委 瞿宗川

2018 年初,来到纪委工作半年的

我申请入党。妻子曾问我为什么要入

党,当时我只是回答:“身边同事都是党

员,我要向先进靠拢。”但现在,这个答

案在我心中越发清晰:答案就在科室同

志们为办理南通市首例留置案而走南

闯北询问 40多名证人的足迹里;就在

大家为了案件中几个贪污犯罪证据之

间的证明力而在办公室研究至深夜所

熬红的双眼里;答案就在临近退休的

“转隶”老前辈戴着老花镜一字一句反

复校对的笔录里……这些无形中像磁

场一样吸引着我。进入党组织只是第

一步,真正参与党的事业,付出的越多,

对党的感情越深厚,这种心灵上与党越

走越近的感受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江苏省海门市纪委监委第四

纪检监察室 葛鹏鹏

2013 年,23 岁的我结束了大学

生活,成为本地畲族乡的一名村官,

那年我也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后来

一次工作经历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立

志要去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我们乡

有位名叫兰恩兴的精准扶贫户,曾经他

因眼疾无法务工,带着家人回到老家生

活。面对着破旧房子、几亩薄田,他们

也曾迷茫过,但随着乡里、村里的干

部们一次次走访,他们种田、养羊、送

快递,还参加了家政培训,终于走出了

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有一次我下村

时,无意间看到了站在羊群中的兰恩

兴的笑脸。我被那个场景触动了,真

正明白“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是

共产党人最大的光荣。

——福建省福鼎市佳阳畲族乡纪

委 高燕燕

声音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当年一笔一划写下入党申请书的你,

党旗前举起手臂郑重宣誓的你,心中是怎么想的?我们邀请了一

些纪检监察干部讲述自己的入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