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潮間帶的生態系及魚類 文、圖 / 邵廣昭 潮間帶是指海邊從高潮線到低潮線之間的海陸交界區域,隨著海岸的地形不同及潮汐大小 的影響,潮間帶的寬度可從幾公尺到幾百公尺。潮間帶佔全球海洋面積很小,但因為溫度、鹽 度、溶氧、pH、光照、水分、底質、養分、污染物質等環境因子變化大,以及受到浪濤不停的 衝刷,也孕育了不少能適應生活在這種變化劇烈的環境中的經濟性海藻及魚蝦貝介類,成為沿 岸採捕漁業的重要對象。 ■ 臺灣潮間帶生態及魚類的適應及多樣性 在臺灣本島,潮間帶可分為三大系 統。從北海岸、東北角一直到宜蘭的地形 多為岩岸,主要受到東海之海流所影響, 冬夏溫差大,東北季風時,海水溫度低。 從東部的花蓮到南部的墾丁,潮間帶受到 黑潮所影響,冬夏溫差小,全年平均海水 溫度都在20℃以上。臺灣西海岸主要為沙 泥地,潮差大,生物主要為螃蟹、蛤蜊及 蚵仔、海蟲、 蟲等。魚類種類少,以沙 梭、牛尾、比目、烏魚、雞魚、鯔為主。 紅樹林及河口區則以鱵、彈塗、蝦虎、龍 占、秋姑、笛鯛為主。 在岩岸潮間帶的生物是呈帶狀分佈。 除了在冬季的各種藻類繁茂外,在高潮區 常見的是玉黍螺;中潮區是藤壺、笠貝及 。低潮區則有更多種類,包括海膽、 寶螺及魚蝦貝介類。潮間帶魚類為了在此 討生活,也有各種適應的本領。譬如蝦虎 的腹鰭特化為吸盤可防止被浪沖走;彈塗 魚及 的眼睛長在頭上以便觀察敵人,胸 鰭特別發達可以用跳躍方式逃走;體表分 泌大量黏液可減少與礁石摩擦。 北部八斗子忘憂谷海邊的潮間帶為岩礁海岸,當潮水 退去之後的海邊仍有積水的坑洞即為潮池 臺灣南部以石灰岩為主的潮間帶及潮池 106年海洋講堂系列專書─ 28

潮間帶的生態系及魚類 · 潮間帶的價值及永續利用 潮間帶是先民最早捕撈海洋生物的地點,捕撈方式很傳統,故不會有過度捕撈的問題。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潮間帶的生態系及魚類 · 潮間帶的價值及永續利用 潮間帶是先民最早捕撈海洋生物的地點,捕撈方式很傳統,故不會有過度捕撈的問題。

潮間帶的生態系及魚類● 文、圖 / 邵廣昭

潮間帶是指海邊從高潮線到低潮線之間的海陸交界區域,隨著海岸的地形不同及潮汐大小

的影響,潮間帶的寬度可從幾公尺到幾百公尺。潮間帶佔全球海洋面積很小,但因為溫度、鹽

度、溶氧、pH、光照、水分、底質、養分、污染物質等環境因子變化大,以及受到浪濤不停的

衝刷,也孕育了不少能適應生活在這種變化劇烈的環境中的經濟性海藻及魚蝦貝介類,成為沿

岸採捕漁業的重要對象。

■ 臺灣潮間帶生態及魚類的適應及多樣性

在臺灣本島,潮間帶可分為三大系

統。從北海岸、東北角一直到宜蘭的地形

多為岩岸,主要受到東海之海流所影響,

冬夏溫差大,東北季風時,海水溫度低。

從東部的花蓮到南部的墾丁,潮間帶受到

黑潮所影響,冬夏溫差小,全年平均海水

溫度都在20℃以上。臺灣西海岸主要為沙

泥地,潮差大,生物主要為螃蟹、蛤蜊及

蚵仔、海蟲、 蟲等。魚類種類少,以沙

梭、牛尾、比目、烏魚、雞魚、鯔為主。

紅樹林及河口區則以鱵、彈塗、蝦虎、龍

占、秋姑、笛鯛為主。

在岩岸潮間帶的生物是呈帶狀分佈。

除了在冬季的各種藻類繁茂外,在高潮區

常見的是玉黍螺;中潮區是藤壺、笠貝及

石 。低潮區則有更多種類,包括海膽、

寶螺及魚蝦貝介類。潮間帶魚類為了在此

討生活,也有各種適應的本領。譬如蝦虎

的腹鰭特化為吸盤可防止被浪沖走;彈塗

魚及 的眼睛長在頭上以便觀察敵人,胸

鰭特別發達可以用跳躍方式逃走;體表分

泌大量黏液可減少與礁石摩擦。

▲ 北部八斗子忘憂谷海邊的潮間帶為岩礁海岸,當潮水退去之後的海邊仍有積水的坑洞即為潮池

▲ 臺灣南部以石灰岩為主的潮間帶及潮池

106年海洋講堂系列專書─

28

Page 2: 潮間帶的生態系及魚類 · 潮間帶的價值及永續利用 潮間帶是先民最早捕撈海洋生物的地點,捕撈方式很傳統,故不會有過度捕撈的問題。

▲ 北部八斗子忘憂谷海邊的潮間帶為岩礁海岸,當潮水退去之後的海邊仍有積水的坑洞即為潮池

▲ 臺灣南部以石灰岩為主的潮間帶及潮池

岩礁區的潮間帶魚類的種類和沙泥地差異大。岩礁區可分為(1)終身棲息者: 科、蝦

虎科;(2)暫時棲息者:鯙科、蝴蝶魚科、雀鯛科、角蝶魚科、刺尾鯛科、隆頭魚科、蓋刺魚

科、海龍科、箱魨科、天竺鯛、喉盤魚;以及(3)過客:烏魚、鯷、鱵、鯡等。

▲ 冬天時藻類繁盛,到春末因水溫升高,海藻逐漸消退

■ 潮間帶的價值及永續利用

潮間帶是先民最早捕撈海洋生物的地點,捕撈方式很傳統,故不會有過度捕撈的問題。

以澎湖為例,澎湖有廣大的潮間帶,可隨季節、潮汐、市場供需等情況、自由地進行巡滬、

拾螺、採貝、摃蟶、摃生蚶、抱墩、破蚵、照海、巡蟹、釘網仔等產業活動。近年來,隨著

海洋遊憩活動的方興未艾,漁村的轉型,休閒漁業也逐漸取代勞力密集的漁撈產業。此外,

也可到海邊去欣賞海景、吹海風或是玩水、釣魚、潛水乃至沙雕或舉辦音樂季等等。這些生

邵老師的海洋講堂

29

Page 3: 潮間帶的生態系及魚類 · 潮間帶的價值及永續利用 潮間帶是先民最早捕撈海洋生物的地點,捕撈方式很傳統,故不會有過度捕撈的問題。

▲ 台西海岸從關渡到枋寮之間的河口區常有紅樹林出現(七股潟湖的潮溝)

態旅遊的活動也為當地的漁村或社區帶來相當可觀的經濟收益。譬如苗栗灣瓦及外埔石滬的

採蛤,彰化芳苑海牛車採蚵或挖蛤、臺中高美及嘉義的鰲鼓溼地、臺南的七股鹽田及黑面琵

鷺等。這些活動也符合里海的精神,即藉由人為的操作,讓生產、生活與生態三生可以結

合,人與自然可以共存共榮,潮間帶的生物資源才得以永續利用。

■ 潮間帶和溼地是否相同?為何要保護好潮間帶?

其實潮間帶就是沿海溼地,包括泥質灘地、岩礁、河口、沙灘、珊瑚礁、海草床、紅樹

林、藻礁及潟湖等不同的生態系。沿岸溼地的潛在功能還包含了淨化水質、調節洪水、保護

海岸、過濾污染物、調節氣候、以及作為休閒及環境教育的場所等生態系服務的功能。所謂的

「藍碳」(blue carbon)是指沿岸沼澤、紅樹林及海草床吸收CO2的固碳功能遠大於陸地上的熱帶雨

林,因此保護溼地是減緩氣候變遷帶來衝擊的最佳自然解決方案。臺灣過去重陸輕海不重視溼

地的價值,以致於海岸潮間帶被大量地填海造陸做為住宅區、魚塭、工業區、公園、遊樂區…

106年海洋講堂系列專書─

30

Page 4: 潮間帶的生態系及魚類 · 潮間帶的價值及永續利用 潮間帶是先民最早捕撈海洋生物的地點,捕撈方式很傳統,故不會有過度捕撈的問題。

▲ 潮間帶除了棲地破壞之外,還有污染及垃圾的問題嚴重

▲ 2016年3月在北部石門海岸德祥台北輪因觸礁洩油污染了當地的潮間帶

▲ 在有岩礁的海岸再投放消波塊實在是多此一舉

等。要不就成為垃圾、工業有毒廢

棄物、建築廢土的堆置場。當溼地

被破壞後,產生水患、地層下陷、

地下水鹽化、漁產減少、海岸線退

縮、地下水污染等問題。然後再經

由魚類、農產品、飲水過程,回到

人體之中,危害我們及後代子孫健

康。

■ 潮間帶的保育問題

潮間帶雖是人們最容易親近、

直接觀察及欣賞海洋生物的地方,

但同樣的也是最易受到人為活動所

干擾的區域。特別是遊客們的踐踏

及海岸的開發利用。臺灣海岸線因

為填海、築堤、建港、投放消波塊

等工程,已使海岸人工化或水泥化

的比例已高達55%,嚴重破壞了潮

間帶的生態系。政府乃在2007年

推動「自然海岸零損失」的政策。

但是潮間帶仍然面臨著過多遊客的

壓力,包括人手一網去撈捕及採集

海洋生物。殊不知遊客的大腳對海

洋生物而言,就有如酷斯拉的大腳

一般。1998年8月麟麟碑酒(照海

篇) 的電視廣告因此被撤下。更令

人遺憾的是到了今年8月,某大電

視台的節目還在鼓勵大家夜間到綠

島的潮池去抓 科的魚類(卻說成

是彈塗魚)可以用油炸來吃,當宵

夜口感清脆,真的是非常離譜。這

也足以說明我們的海洋保育觀念非

常落後,教育宣導也相當的不足。

邵老師的海洋講堂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