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 重庆两会特别报道 05 2020年1月13日 星期一 责编 赵小洪 视觉 黄明强 图编 陆晓霞 责校 刘玛利 赵蕾 决胜全面小康 记者手记 重报集团融媒体中心出品 1月12日 星期日 天气 连续四年关注生涯教育 让学生长成他们满意的样子 两会日记 两会日记 记事人:市政协委员、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欧健 生涯教育有了 但问题也接踵而至 四年前,当我提出生涯教育时,许多人都觉得很新 鲜,甚至问我,为什么新高考必须重视生涯教育? 于是我问他们:“我们为了什么而奋斗?又为什么 而欢呼?目标是什么?”我的三连问,让问我的朋友们开 始反思。 同理,我们的孩子,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他都 感受不到读书的目的与快乐,即便到了大学,他也会感 到茫然、无助。我想的是,要让孩子学习有目标。 值得欣慰的是,到现在,新高考背景下的生涯教育 在重庆已经实施了近两年,有了一定的基础。不过,目 前我们重庆的中小学生涯教育在实施中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体现在推动不足、欠缺整体设计、实施形式单一、师 资结构单一以及社会支持不够等方面。 我也相信,通过政策引导,进一步明确职业生涯规 划的阶段性目标,改变市内多数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不 足、生涯规划教育难以开展或者发展缓慢的现状,保障 生涯教育的正确实施和整体顺利推进,有利于我市西部 教育高地的打造。 重视综合实践 赋予孩子幸福一生的能力 现在,幸福对于我们的一生实在太重要。我经常看 到新闻上说,有些进入大学后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 的孩子,为此深感焦虑。 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有幸福,而这一切倒推 到初高中学习生涯,就是要让学生注重个体未来发展的 自主、体验、探究的实践,让生涯教育成为适应个性发 展、系统的综合实践。综合实践活动与生涯教育的途径 和目的高度一致。 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涯教育实践探索呢?其实 就是基于经验和实践去探索学生发展的道路和途径。基 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涯教育探索是指基于综合实践活动 与生涯教育在发展目标和实践途径上的一致性与融合共 生性,借助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劳技教育、研学旅行等生涯教育实践项目、主题和手段, 培养学生生涯素养,赋予其幸福一生的能力。 只有赋予了孩子们上述能力,今后走上社会,他们 才会有目标、方向,才会活得精彩,我也希望社会各界更 加重视生涯规划教育。比如,上级相关部门重视谋篇布 局,顶层设计,整合资源,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的积极性; 重视生涯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学生生涯教育的多途径实 践锻炼;提供丰富的校内外资源平台;开展以评促建的 质性评价,引导各区各校加大经费的投入;初步建立评 估体系,制订相关督导评估指标,建立健全中小学生涯 教育规范化、专业化的长效监督机制,有效提升重庆生 涯教育的整体水平。 全社会都支持 实现“六合”运行机制 目前,我们应该加快生涯体验场馆的建设和综合 利用。 一方面,各级财政应支持学校因地制宜地建立可利 用率高的生涯体验场馆;另一方面,可以引导既有城市 规划馆、博物馆、方志馆、人才交流中心、职教中心、高科 技体验中心、非涉密的大学、企业重点实验室、高科技 园、优质中学的生涯体验场馆寒暑假对外开放,校企政 合作,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生涯教育的格局。 另一方面,还要强化生涯教育教学资源的区域化统 筹工作。我想,尽管各校能力与资源不一致,但只要集 中资源合力共进,生涯教育的成果就会展现出来,这也 是推动我市生涯规划教育发展的不二选择。 另外,还要大力支持生涯教育培训,建立和普及生 涯导师制。建立以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综合实 践教师、研究性学习教师为基础,以班主任为骨干,学科 教师为依托的生涯教师队伍。以区县为单位,设置专兼 职的教研员、教研组长,配齐配强专、兼职生涯指导教 师。定期为教师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生涯教育相关培训 和继续教育,配套建立市、区、校三级生涯指导教师研训 制度,打造专业化中小学生涯教育教师队伍,在普通高 中学校率先建立和普及生涯导师制。 特别要提及的是,生涯教育甚至应该更早实现,从 学校的角度,构建中小幼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涯教育 课程。将生涯教育落实到综合实践活动,可避免生涯教 育的“空泛化”;综合实践活动为强化个体生涯发展而 “赋能”。 最终,学校应该构建生涯特色弹性课程体系,形成生 涯教育的序阶化平台,探索与研学旅行融合、与学科课程 整合、与泛在学习结合、与家校共育配合、与高校院所联 合、与社区育人组合的“六合”生涯教育运行机制。 重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王渝凤 整理/摄影 只有兴趣才能引领人前进 要让人在没有兴趣的领域里前行,是一件 很难的事情。记者多年采访欧健,也深知他重 视“生涯教育”的初心,在于培养幸福一生的人。 作为一位中学教育者,除了课业本身, 他最关注的就是生涯教育。 广义的生涯,原意为人一生的发展,也 可以指人一生的职业和角色的总和。生涯 教育发展旨在让学生通过自我兴趣、性格、 性向(能力)和价值观的探索,并加深对外在 环境中职业的了解,以保证学生接受学术训 练、社会意识和职业准备三者综合的教育。 而欧健更是发现,学生对本身就有兴趣 的那些科目,往往自得其乐、废寝忘食地学 习;如果没有兴趣的科目,即便费尽心思,也 难以有很好的结果。 很多人视新高考于猛虎,欧健不这样认 为。他觉得,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前瞻性布局, 包括分学段实施生涯教育,促进生涯教育落 地。将生涯课程融合于学校日常教育,完成 大中小的衔接,形成结构合理、层次渐进、各 有侧重的中小学生涯教育体系。其中,小学 阶段的生涯教育侧重于生涯启蒙,初中阶段 侧重于生涯探索,普通高中阶段侧重于生涯 规划,而中等职业学校则侧重于职业规划。 四年前,我的关注点集中到“生涯教育”上。 那个时候,“生涯教育”概念还不大普及。如今四 年时间了,我对“生涯教育”的关注度没有降低,反 而把它提上了更高的重视程度。 为何重视“生涯教育”?事实上,当年高考改 革的消息一出,作为一名中学教育者,我深刻地意 识到,只有学生明白了自己的兴趣在哪里、为了什 么而学,学习才能是有趣的,这是新高考中最至关 重要的一环。 我认为,我们学校的教育应该更多关注学生 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个性发展。我们要为学生 一生的生涯幸福奠基,让他们长成他自己满意的 样子。我们要让孩子在最适合的时候遇到最美的 自己。我觉得,这才是真的教育。 生涯规划课现场(资料图片) 欧健委员 生涯规划系列活动(资料图片)

连续四年关注生涯教育 - epaper.cqwb.com.cn€¦ · 革的消息一出,作为一名中学教育者,我深刻地意 识到,只有学生明白了自己的兴趣在哪里、为了什

  • Upload
    others

  • View
    3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连续四年关注生涯教育 - epaper.cqwb.com.cn€¦ · 革的消息一出,作为一名中学教育者,我深刻地意 识到,只有学生明白了自己的兴趣在哪里、为了什

圆梦2020 重庆两会特别报道 052020年1月13日 星期一

责编 赵小洪 视觉 黄明强图编 陆晓霞 责校 刘玛利 赵蕾

决胜全面小康

记者手记

重报集团融媒体中心出品

1月12日 星期日 天气 晴

连续四年关注生涯教育让学生长成他们满意的样子

两会日记两会日记

记事人:市政协委员、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欧健

生涯教育有了但问题也接踵而至

四年前,当我提出生涯教育时,许多人都觉得很新鲜,甚至问我,为什么新高考必须重视生涯教育?

于是我问他们:“我们为了什么而奋斗?又为什么而欢呼?目标是什么?”我的三连问,让问我的朋友们开始反思。

同理,我们的孩子,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他都感受不到读书的目的与快乐,即便到了大学,他也会感到茫然、无助。我想的是,要让孩子学习有目标。

值得欣慰的是,到现在,新高考背景下的生涯教育在重庆已经实施了近两年,有了一定的基础。不过,目前我们重庆的中小学生涯教育在实施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推动不足、欠缺整体设计、实施形式单一、师资结构单一以及社会支持不够等方面。

我也相信,通过政策引导,进一步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阶段性目标,改变市内多数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不足、生涯规划教育难以开展或者发展缓慢的现状,保障生涯教育的正确实施和整体顺利推进,有利于我市西部教育高地的打造。

重视综合实践赋予孩子幸福一生的能力

现在,幸福对于我们的一生实在太重要。我经常看到新闻上说,有些进入大学后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的孩子,为此深感焦虑。

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有幸福,而这一切倒推到初高中学习生涯,就是要让学生注重个体未来发展的自主、体验、探究的实践,让生涯教育成为适应个性发展、系统的综合实践。综合实践活动与生涯教育的途径和目的高度一致。

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涯教育实践探索呢?其实就是基于经验和实践去探索学生发展的道路和途径。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涯教育探索是指基于综合实践活动与生涯教育在发展目标和实践途径上的一致性与融合共生性,借助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劳技教育、研学旅行等生涯教育实践项目、主题和手段,培养学生生涯素养,赋予其幸福一生的能力。

只有赋予了孩子们上述能力,今后走上社会,他们才会有目标、方向,才会活得精彩,我也希望社会各界更加重视生涯规划教育。比如,上级相关部门重视谋篇布局,顶层设计,整合资源,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的积极性;重视生涯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学生生涯教育的多途径实践锻炼;提供丰富的校内外资源平台;开展以评促建的质性评价,引导各区各校加大经费的投入;初步建立评估体系,制订相关督导评估指标,建立健全中小学生涯教育规范化、专业化的长效监督机制,有效提升重庆生涯教育的整体水平。

全社会都支持实现“六合”运行机制

目前,我们应该加快生涯体验场馆的建设和综合利用。

一方面,各级财政应支持学校因地制宜地建立可利用率高的生涯体验场馆;另一方面,可以引导既有城市规划馆、博物馆、方志馆、人才交流中心、职教中心、高科技体验中心、非涉密的大学、企业重点实验室、高科技园、优质中学的生涯体验场馆寒暑假对外开放,校企政合作,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生涯教育的格局。

另一方面,还要强化生涯教育教学资源的区域化统筹工作。我想,尽管各校能力与资源不一致,但只要集中资源合力共进,生涯教育的成果就会展现出来,这也是推动我市生涯规划教育发展的不二选择。

另外,还要大力支持生涯教育培训,建立和普及生涯导师制。建立以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综合实践教师、研究性学习教师为基础,以班主任为骨干,学科教师为依托的生涯教师队伍。以区县为单位,设置专兼职的教研员、教研组长,配齐配强专、兼职生涯指导教师。定期为教师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生涯教育相关培训和继续教育,配套建立市、区、校三级生涯指导教师研训制度,打造专业化中小学生涯教育教师队伍,在普通高中学校率先建立和普及生涯导师制。

特别要提及的是,生涯教育甚至应该更早实现,从学校的角度,构建中小幼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涯教育课程。将生涯教育落实到综合实践活动,可避免生涯教育的“空泛化”;综合实践活动为强化个体生涯发展而

“赋能”。最终,学校应该构建生涯特色弹性课程体系,形成生

涯教育的序阶化平台,探索与研学旅行融合、与学科课程整合、与泛在学习结合、与家校共育配合、与高校院所联合、与社区育人组合的“六合”生涯教育运行机制。

重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王渝凤 整理/摄影

只有兴趣才能引领人前进要让人在没有兴趣的领域里前行,是一件

很难的事情。记者多年采访欧健,也深知他重视“生涯教育”的初心,在于培养幸福一生的人。

作为一位中学教育者,除了课业本身,他最关注的就是生涯教育。

广义的生涯,原意为人一生的发展,也可以指人一生的职业和角色的总和。生涯教育发展旨在让学生通过自我兴趣、性格、性向(能力)和价值观的探索,并加深对外在环境中职业的了解,以保证学生接受学术训练、社会意识和职业准备三者综合的教育。

而欧健更是发现,学生对本身就有兴趣的那些科目,往往自得其乐、废寝忘食地学习;如果没有兴趣的科目,即便费尽心思,也难以有很好的结果。

很多人视新高考于猛虎,欧健不这样认为。他觉得,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前瞻性布局,包括分学段实施生涯教育,促进生涯教育落地。将生涯课程融合于学校日常教育,完成大中小的衔接,形成结构合理、层次渐进、各有侧重的中小学生涯教育体系。其中,小学阶段的生涯教育侧重于生涯启蒙,初中阶段侧重于生涯探索,普通高中阶段侧重于生涯规划,而中等职业学校则侧重于职业规划。

四年前,我的关注点集中到“生涯教育”上。那个时候,“生涯教育”概念还不大普及。如今四年时间了,我对“生涯教育”的关注度没有降低,反而把它提上了更高的重视程度。

为何重视“生涯教育”?事实上,当年高考改革的消息一出,作为一名中学教育者,我深刻地意识到,只有学生明白了自己的兴趣在哪里、为了什么而学,学习才能是有趣的,这是新高考中最至关重要的一环。

我认为,我们学校的教育应该更多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个性发展。我们要为学生一生的生涯幸福奠基,让他们长成他自己满意的样子。我们要让孩子在最适合的时候遇到最美的自己。我觉得,这才是真的教育。

▲生涯规划课现场(资料图片)

欧健委员

▲生涯规划系列活动(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