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訂閱專刊 | 取消訂閱 | 其他期數 | 聯絡我們 | 人資學院首頁 專家文選 出刊日期:201403隨著世界各國競相加入WTO,以及企業全球化的競爭態勢日益加遽,人才資源的全球化 愈趨明顯。人才資源指的是企業中所有那些體現在企業員工身上的才能,包括企業員工 的專業技能、創造力、解決問題、領導與管理能力等。企業應善於運用全球人才資源, 優化組織人才資源之配置,提高人才資源效益與效率,以強化企業國際經營之核心競爭 力。近年來,許多跨國企業已將人才資源全球化作為重要戰略,積極推進國際經營人才 在地化、人才引進、人才運用與培養全球化,在更大的範圍內獲取更多的人才資源。因 應全球市場一體化及國內市場國際化之發展,我國企業應掌握人才資源競爭的核心觀念 ,全面開創人才資源全球化之競爭策略與管理,促進企業更快速地朝國際化經營發展。 綜觀全球企業對於組織人才之管理,在技術與工具運用方面,已預見幾個發展趨勢。 企業人才資源管理技術之發展趨勢 文/鄭晉昌 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 經過多年的努力,學術與實務界已對於人才資源之管理已發展出系統化的管理架構,包括人才盤點、人才規 劃、人才獲取、人才評鑑、人才發展與人才留任。人才盤點主要的工作內容是檢視企業人才配置的現況,規 劃關鍵職務的接班計畫,高潛力員工的個人發展計畫及企業對於人才的留任措施。人才規劃主要根據企業發 展策略規劃企業所需的人才,制定組織人才的規格,以做為後續人才評鑑、任用與發展的依據。人才獲取主 要的工作是設計組織獵取外部人才的策略與方法及組織內部人才職涯發展的制度與作業流程。人才評鑑主要 是運用各種不同測評工具來協助企業識別與分類人才,以為後續人才運用與發展之依據。人才發展主要設計 及運用不同的發展活動來提升組織人才的潛力與能力,有愈來愈多的企業運用工作上的指導回饋與經驗來發 展組織人才。下圖顯示70-20-10的人才發展架構。最後,人才留任主要的工作是設計及營造企業組織成為一 個可以讓員工有意願積極持續投入的工作環境。 系統化的人才管理制度與作業流程可以確保企業組織中各式各樣人才的供給源源不絕,同時能將人才資源做 有效的運用,讓企業可以持續保有競爭優勢。 一、 人才管理愈趨系統化

企業人才資源管理技術之發展趨勢 - ehr.104.com.twehr.104.com.tw/edm/Events201403/newsletter/NL14Mar.pdf · 應全球市場一體化及國內市場國際化之發展,我國企業應掌握人才資源競爭的核心觀念

  • Upload
    others

  • View
    9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企業人才資源管理技術之發展趨勢 - ehr.104.com.twehr.104.com.tw/edm/Events201403/newsletter/NL14Mar.pdf · 應全球市場一體化及國內市場國際化之發展,我國企業應掌握人才資源競爭的核心觀念

訂閱專刊 | 取消訂閱 | 其他期數 | 聯絡我們 | 人資學院首頁

專家文選

出刊日期:2014年03月

隨著世界各國競相加入WTO,以及企業全球化的競爭態勢日益加遽,人才資源的全球化

愈趨明顯。人才資源指的是企業中所有那些體現在企業員工身上的才能,包括企業員工

的專業技能、創造力、解決問題、領導與管理能力等。企業應善於運用全球人才資源,

優化組織人才資源之配置,提高人才資源效益與效率,以強化企業國際經營之核心競爭

力。近年來,許多跨國企業已將人才資源全球化作為重要戰略,積極推進國際經營人才

在地化、人才引進、人才運用與培養全球化,在更大的範圍內獲取更多的人才資源。因

應全球市場一體化及國內市場國際化之發展,我國企業應掌握人才資源競爭的核心觀念

,全面開創人才資源全球化之競爭策略與管理,促進企業更快速地朝國際化經營發展。

綜觀全球企業對於組織人才之管理,在技術與工具運用方面,已預見幾個發展趨勢。

企業人才資源管理技術之發展趨勢文/鄭晉昌

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

經過多年的努力,學術與實務界已對於人才資源之管理已發展出系統化的管理架構,包括人才盤點、人才規

劃、人才獲取、人才評鑑、人才發展與人才留任。人才盤點主要的工作內容是檢視企業人才配置的現況,規

劃關鍵職務的接班計畫,高潛力員工的個人發展計畫及企業對於人才的留任措施。人才規劃主要根據企業發

展策略規劃企業所需的人才,制定組織人才的規格,以做為後續人才評鑑、任用與發展的依據。人才獲取主

要的工作是設計組織獵取外部人才的策略與方法及組織內部人才職涯發展的制度與作業流程。人才評鑑主要

是運用各種不同測評工具來協助企業識別與分類人才,以為後續人才運用與發展之依據。人才發展主要設計

及運用不同的發展活動來提升組織人才的潛力與能力,有愈來愈多的企業運用工作上的指導回饋與經驗來發

展組織人才。下圖顯示70-20-10的人才發展架構。最後,人才留任主要的工作是設計及營造企業組織成為一

個可以讓員工有意願積極持續投入的工作環境。

系統化的人才管理制度與作業流程可以確保企業組織中各式各樣人才的供給源源不絕,同時能將人才資源做

有效的運用,讓企業可以持續保有競爭優勢。

一、 人才管理愈趨系統化

Page 2: 企業人才資源管理技術之發展趨勢 - ehr.104.com.twehr.104.com.tw/edm/Events201403/newsletter/NL14Mar.pdf · 應全球市場一體化及國內市場國際化之發展,我國企業應掌握人才資源競爭的核心觀念

三、 科學化的人力資源分析技術

2

如同一般的人力資源管理,人才資源的管理過程中所產生的資料是可以運用資訊系統來進行管理,並有利於

後續企業人才決策分析。市面上有愈來愈多的系統供應商開發出類似的系統管理工具,國際大型的廠商如

SAP(併購了Success Factors,而擴充其原有人力資源系統模組的人才管理功能)、Oracle(併購了

Taleo,擴充原系統PeopleSoft的人才管理功能)、Workday 等,在歐美先進國家的大型企業已開始陸續運

用,蔚為風潮。至於國內企業對於人才管理工具的運用,仍處於懵懂階段。人才管理系統工具通常會包括以

下幾項功能:

   關鍵職務設定

   招募及人才資料庫

   績效管理

   職涯及發展規劃

   薪酬管理

   接班管理

   人才規劃及人才力分析 (talent force analysis)

目前這些國際級的系統廠商已同步開始利用雲端運算 (Cloud computing) 來提供人才管理系統之服務,取代

傳統企業自行擁有系統,其優點包括:

1. 採租賃的方式,使用者按期付費,可以讓企業的人才管理e化的費用支出固定。同時,系統廠商提供

  廉價的資料儲存設備、系統平台、軟體工具與硬體設施等,可以節省企業的成本,這中間包括系統

  授權費用、軟體版本升級費用、系統客製化費用及硬體購置費用等。

2. 較容易取得標竿人才管理績效資訊,以便比對仿效。以往人才管理關鍵績效指標之標竿資訊難以自

  市場上取得,致使各家企業人才管理成效難以相互比較。當所有系統軟體踏上雲端後,可以藉由後

  台系統資料的彙整,取得標竿資訊,以資比對。當然,資訊共享必須透過一定的合法程序。

3. 可降低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對於資訊部門的依賴性。同時,企業在人才管理上,亦可以享用最新的軟

  硬體科技。

4. 雲端運算可以降低不同組織因購併而產生人才管理資訊系統整合上的困擾,有利於效率化組織人才

  管理。

人力資源分析技術 (HR analytics) 是一項資料分析技術,主要是晚近企業從與人力資源有關之資料庫中,針

對所攫取之巨量資料 (big data),運用數學或統計資料分析技術,進行有意義的分析,以期從中發現一些具

有管理意涵的模型。除了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管理活動所產生的人事資料外,巨量資料的內容可能來自於外部

資料,也有可能來自於內部相關資料,包括客戶關係管理系統及會計資訊系統等。

二、 雲端人才管理工具日趨成熟

Page 3: 企業人才資源管理技術之發展趨勢 - ehr.104.com.twehr.104.com.tw/edm/Events201403/newsletter/NL14Mar.pdf · 應全球市場一體化及國內市場國際化之發展,我國企業應掌握人才資源競爭的核心觀念

巨量資料可以透過HR分析技術深入地探討資料間的多樣關係,充分展現人力資源企業智慧(HR Business

Intelligence),包括次序、共變、因果及群集等關係,有助於效益化組織營運管理。次序表示事情發生的前

後關係;共變表示兩個或多個變項在同時間發生質或量的變化;因果表示某項因素的變化影響另一個因素的

改變;群集表示因素間具有共同的屬性。各種不同的關係可以協助企業掌握各種因素,有效率進行人才資源

管理。例如,一家房屋銷售公司,可根據公司客戶關係管理系統與公司房仲業務人員的人事資料資料庫,來

分析不同客群的購屋偏好及成交結果與房仲業務人員個人特質間的關係,據之以安排特定房仲業務人員接觸

特定客戶族群,可以有效促成買賣,有助於公司業績的成長。

結語

許多企業已開始瞭解人才資源對於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性,而人才管理技術與工具的發展也愈趨成熟,企業

應積極地掌握這個趨勢,對於組織人才資源進行系統化的管理,並運用資訊工具與分析技術來深化人才資源

管理的深度,以有助於提升企業經營成效。

《尊重智慧財產權,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本網頁由一零四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設,禁止侵害,違者必究。copyright 2011 10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