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26 原教界201312月號54Frontier 原教 フロンテ是台灣原住民賽德克族德路固群人,據 我尋根的資訊,約在3百年前,我的祖先 是由南投祖居地移至天祥區內。在76年前,日 本人又迫使族人再移至今之花蓮縣萬榮鄉西林 村,該地處於中央山脈下知亞干溪(即現今的 壽豐溪)河階地的山坡上。 安然度過升學之路 19441月冬天夜裡,正值二次大戰美國 軍機橫掃台灣,家人一直避難在海拔4百公尺 的山中工寮,這時母親很辛苦地生下了我。當 我小學二年級暑假時,母親為了生二弟難產流 血過多而雙雙離開了我們。當時母親才28歲, 就留下我三兄弟和父親,心裡很傷心哀哭。父 親有2名同母異父的姊姊,父親出生前他爸就 病死了;當他出生後,媽也病死就變成遺腹 子、孤兒。到處流浪寄養,無親父母養育。 1945年日本戰敗,又有戰敗的國民政府 殖民統治者入侵同化。1951年我就讀山地的國 小,一年級全班共23人,老師校長們時常調 換,口音南腔北調,聽不曾聽的話,學不曾學 的語文。教材為山地學校專用本,被要求死背 國語。這招我用在每年的校際、鄉、縣山地國 語演講賽均得第一,最高一次獲全省第二的成 績。國小六年級時,學校才有新科教師用標準 國語教導我們,指導升學考試,我僥倖考上花 蓮中學初中部,所有費用全免。學校讓我們住 校,生活在一起,努力學習得以順利畢業。我 感謝政府與恩師們的愛心,給予我們擁有接受 現代教育的機會,但回山上時,因資訊不方 便,我錯過升學考期,於是休學一年,重溫單 純美麗的山林生活。 1960年我很僥倖地考上淡江中學,獲得 機會能繼續求學,這是我一生的轉捩點。在校 Education Is the Turning Point of My Life 參加發祥地──神石(牡丹岩)尋根活動中,在海拔3,000多公尺白石山白 石池附近的高山草原上驚見公鹿。 Pusi Nowmaw 退

教育是我一生的轉捩點 我 - alcd.twalcd.tw/uploads/aew/chapter/pdf/daa96d9681a21445772454cbddf0cac1.pdf · 導員、舍監、導師、教學組長等職務;我與各 原住民族山地生共同學習,獲益良多,奠定我

  • Upload
    others

  • View
    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26 原教界2013年12月號54期

Frontier原教前線 フロンテイア

我是台灣原住民賽德克族德路固群人,據

我尋根的資訊,約在3百年前,我的祖先

是由南投祖居地移至天祥區內。在76年前,日

本人又迫使族人再移至今之花蓮縣萬榮鄉西林

村,該地處於中央山脈下知亞干溪(即現今的

壽豐溪)河階地的山坡上。

安然度過升學之路

1944年1月冬天夜裡,正值二次大戰美國

軍機橫掃台灣,家人一直避難在海拔4百公尺

的山中工寮,這時母親很辛苦地生下了我。當

我小學二年級暑假時,母親為了生二弟難產流

血過多而雙雙離開了我們。當時母親才28歲,

就留下我三兄弟和父親,心裡很傷心哀哭。父

親有2名同母異父的姊姊,父親出生前他爸就

病死了;當他出生後,媽也病死就變成遺腹

子、孤兒。到處流浪寄養,無親父母養育。

1945年日本戰敗,又有戰敗的國民政府

殖民統治者入侵同化。1951年我就讀山地的國

小,一年級全班共23人,老師校長們時常調

換,口音南腔北調,聽不曾聽的話,學不曾學

的語文。教材為山地學校專用本,被要求死背

國語。這招我用在每年的校際、鄉、縣山地國

語演講賽均得第一,最高一次獲全省第二的成

績。國小六年級時,學校才有新科教師用標準

國語教導我們,指導升學考試,我僥倖考上花

蓮中學初中部,所有費用全免。學校讓我們住

校,生活在一起,努力學習得以順利畢業。我

感謝政府與恩師們的愛心,給予我們擁有接受

現代教育的機會,但回山上時,因資訊不方

便,我錯過升學考期,於是休學一年,重溫單

純美麗的山林生活。

1960年我很僥倖地考上淡江中學,獲得

機會能繼續求學,這是我一生的轉捩點。在校

教育是我一生的轉捩點

教育は我が生涯のターニングポイント

Education Is the Turning Point of My Life

參加發祥地──神石(牡丹岩)尋根活動中,在海拔3,000多公尺白石山白石池附近的高山草原上驚見公鹿。

文.圖︱P

usi Now

maw

楊盛凃︵花蓮縣秀林鄉秀林國中退休校長︶

原教界54-print.indd 26 2013/12/11 下午9:32

27原教界2013年12月號54期

Frontier原教前線 フロンテイア

承蒙師長們多方關愛與課業輔

導,施以重視天、地、人的全

人教育,並得到全省各原住民

族優秀學生的相互勉勵。然

而,就讀大學的費用昂貴,我

因家境太清寒而決定不報考。

師長們發現後,此事就備受關

注,校長特別叮嚀我無論如何

一定要考,費用全部幫忙解

決。心中感謝他們的關愛,安

然度過感性、難忘的高中3年生

活,且也順利參加大學聯考。

當年山地考生的錄取通知

是由教育部負責個別聯絡,不

登報,於是我等到9月仍沒音

訊。10月11日才輾轉獲知考上政治大學,就到

校補辦註冊。4年的食宿費用全由母校轉請加

拿大某信徒認養資助外,其餘費用全免,讓我

順利當大學生,不愁經費便能專心求學。大學

生活充實而多元,學不完,但我也不忘參與民

族調查活動,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史,並在這良

好的求學環境下順利畢業。唯一最遺憾的是在

大學三年級時,父親因病逝世,不能參與我的

大學畢業典禮。他曾答應要參加我的高中畢業

典禮,也因重病不能參加,如今父親永遠不會

來看我了,但我相信他永遠在我的身邊,一直

都在看我、保護我。

文武全才的教師生活

大學畢業後到金門服役一年。1968年8

月,我回高中母校任職兩年,並兼任山地生輔

導員、舍監、導師、教學組長等職務;我與各

原住民族山地生共同學習,獲益良多,奠定我

在教師工作的根基與動力。1970年8月,我回

教育是我一生的轉捩點

1960

年我很僥倖地考上淡江高中,獲得機會能

繼續求學,這是我一生的轉捩點。在校承蒙師

長們多方關愛與課業輔導,施以重視天、地、

人的全人教育,並得到全

省各原住民族優秀學生的

相互勉勵。

南投縣立中興國中舊校門,校門造型V形連著,象徵作育英才,

後因受921地震損毀而由慈濟基金會改建。

原教界54-print.indd 27 2013/12/11 下午9:32

28 原教界2013年12月號54期

Frontier原教前線 フロンテイア

家鄉萬榮國中服務並在年底結婚,陸續育有3

子。這時為實施國中義務教育的第三年,各項

軟硬體設施等正亟待充實,我到各部落宣導國

教政策、關懷訪視,並兼導師、組長、主任、

營養午餐部與值夜等數職,課教文史、理工與

藝能科,時數多,其他教師亦同,各個養成文

武齊全才能勝任。6年換了3位校長,教師們的

流動率也大。

當關仲謀校長調回南投縣中興國中時,他

一再地希望我能到中興幫忙。經1年餘之請益

與研判,各有優劣,於是以孩子前途為由決定

應聘。1976年暑期時,舉家遷至當時台灣省政

府所在的南投縣中興新村中興國中。本校以省

府公務員工的子弟為主,全校共25班,標準國

中規模學校。13年的教學工作裡,為因應時代

與社會國家的急遽變化,我把握參與各種的課

程研習與進修機會,增進自身技能;藉由豐富

的各項省政資訊、都會建設蓬勃

的發展,親自探視我族群祖居地

的文史與現況。

校長生涯的努力

1985年,我成為全省第四位

原住民國中校長,先後調派至花

蓮縣內之東里國中、秀林國中兩

校服務,其中秀中是本族子弟為

主的學校。10年的校長任內,適值

全國實施縮短城鄉教育差距、教

育優先區方案、發展多元文化教

育、鄉土教材編輯等教改重要階

段,藉以充實、改善軟硬體設

施,提供優質教育與機會,培育

人才,也引起原住民族還我土

地、正名、語言文化等運動,這

配合實施族語文史教育工作,擔任族群文史

發展協會理事幹部、民族文化活動、松年團

體志工、法院通譯員、教會長執信仰等工

作,作為對急遽衝擊、演化調適中之族群生

命和個人小生命終生努力

學習項目。30餘年來的振

興族語文字化、落實族語

教育工作,致使族語不漸

漸消亡。

南投縣立埔里國中與花蓮縣立秀林國中合辦之城鄉交流活動──於花蓮縣秀林鄉崇德村海邊從事牽

罟活動,讓學生體驗漁民生活。

原教界54-print.indd 28 2013/12/11 下午9:32

29原教界2013年12月號54期

Frontier原教前線 フロンテイア

時山地同胞才正名為台灣原住民族。

台灣政治日趨民主化,社會經濟繁榮進

步。我在校除正常教學、加強升學就業輔導

外,特別重視弱勢學生生活、人格教育、族群

文史教育,建立學生肯定自己的自信心,甚至

還建立中途學校宿舍及技藝大樓,強化弱勢家

庭教育等。此外,我還參與《原住民族教育基

本法》的訂定、主辦「全國原住民教育會議資

料展覽會」、主辦母語文史教材編輯與研習、

編輯族語九階教材、族語競賽、本族歷史尋根

與修編、《台灣地名辭書(卷二)花蓮縣 》

及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調查資料等繁多工作。我

為專心對民族文史教育盡一己之心力,於1999

年退休轉入民族與文史工作至今,其中以參與

賽德克族的正名活動最為得意。我在學校服務

32年,承蒙長官們的關懷指導、全體教職員學

生的分工合作與努力,作育英才,貢獻國家,

平安完成這階段性任務,順利傳給下一棒,是

我終生最感恩、最有意義的一段生命過程。

退休後,我真正完全進入社會大學裡學

習,回到傳統生活的原點,開始再體驗。我結

合自己的歷史,書寫、訪視仍

健在的耆老,確認相關資料;

經歷連續3年的傳統狩獵活

動,懷念祖先們高山採集生活

環境、天地人合一生活觀及環

保保育觀念,熟練高山野外謀

生技能、自救互救,認識各類

動植物生活狀況等。我從小就

愛遊山玩水,登山釣魚,如參

與我們的故鄉太魯閣國家公園

尋根活動,尋訪白石山之牡丹

岩、能高山、玉山、玉山北峰、阿里山、雪山

等,飽覽天地間自然美景奧秘、享受大自然悅

耳的交響樂,鍛鍊堅強體能。

在社會服務方面,配合實施族語文史教育

工作,擔任族群文史發展協會理事幹部、民族

文化活動、松年團體志工、法院通譯員、教會

長執信仰等工作,作為對急遽衝擊、演化調適

中之族群生命和個人小生命終生努力學習項目

之一。其中,30餘年來的振興族語文字化、落

實族語教育與具體實用族語等工作,致使族語

不漸漸消亡,是當前政府與我族人亟待優先共

同努力挽救的目標。

教育是我一生的轉捩點

Pusi Nowmaw 楊盛凃

花蓮縣萬榮鄉西林村(Cyakang

支亞干部落)賽德克族德路固群

人,1944年生。政大教研所結

業,70年代末起至今參與族語復

振工作,又依序經歷台北淡江、

花蓮萬榮、南投中興、花蓮東

里、花蓮秀林5所國中之教師兼

導師、組長、主任、校長等職。從教學生涯中體認每個人

每一階段的民族生命重要性,提倡原住民族人應盡心力發

揮特有的山海智慧精神,勇敢表現自己。特別是語言教

育,應努力延續民族文化,與他族共存共榮。

前往花蓮縣立東里國中參加寒假自強活動,校園建在小山坡上,風景優

美。

原教界54-print.indd 29 2013/12/11 下午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