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臺灣長期照護的服務類型與照護範圍 林毓 朱信 謝佳容 ** 梁嘉慧 *** 周桂如 **** 臺灣之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加速,對長期照護之需求是現在及未來的迫切需要重視之 問題,專業醫療人員都應該具備對長期照護的瞭解,才能對個案做合適的轉介及資源的連 結。臺灣長期照護的系統是由三大行政體系管理(衛生署、內政部與退輔會),照護的服 務部分更有重覆提供及存在照護不明確的灰色地帶,以致於容易對服務類型與照護範圍造 成混淆。因此,本文的目的是藉由文獻統整長期照護的定義、緣起及概況,並說明長期照 護的服務對象、服務內容,也同時列表加以比較分析。另外,針對長期照護的喘息服務及 連結式服務做了介紹與分析,期盼藉由此統整性的整理,對長期照護及資源的連結能有相 當的助益。 關鍵詞:長期照護、服務類型、照護範圍。

臺灣長期照護的服務類型與照護範圍 - url.t30 源遠護理 3卷2期.中華民國98年11月 源遠護理 3卷2期.中華民國98年11月 31 長照的類型與範圍

  • Upload
    others

  • View
    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臺灣長期照護的服務類型與照護範圍 - url.t30 源遠護理 3卷2期.中華民國98年11月 源遠護理 3卷2期.中華民國98年11月 31 長照的類型與範圍

30 源遠護理 3卷2期.中華民國98年11月 31源遠護理 3卷2期.中華民國98年11月

長照的類型與範圍

臺灣長期照護的服務類型與照護範圍

林毓 朱信* 謝佳容** 梁嘉慧*** 周桂如****

摘 要

臺灣之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加速,對長期照護之需求是現在及未來的迫切需要重視之

問題,專業醫療人員都應該具備對長期照護的瞭解,才能對個案做合適的轉介及資源的連

結。臺灣長期照護的系統是由三大行政體系管理(衛生署、內政部與退輔會),照護的服

務部分更有重覆提供及存在照護不明確的灰色地帶,以致於容易對服務類型與照護範圍造

成混淆。因此,本文的目的是藉由文獻統整長期照護的定義、緣起及概況,並說明長期照

護的服務對象、服務內容,也同時列表加以比較分析。另外,針對長期照護的喘息服務及

連結式服務做了介紹與分析,期盼藉由此統整性的整理,對長期照護及資源的連結能有相

當的助益。

關鍵詞:長期照護、服務類型、照護範圍。

前  言

人口老化是國際的議題,根據聯合國的

定義,社會中65歲以上老年人口超過7%即為

高齡化社會,當老年人口超過14%時,就進

入老化型的高齡化社會。西方國家從上個世

紀初、中葉開始即面臨人口老化的社會變遷

經驗,對人口老化的課題有長時間去做好準

備,而我國面對人口老化時間倉促,由於戰

後嬰兒潮、衛生醫療的進步使國民平均壽命

延長,同時因生育率逐漸下降,人口老化趨

勢加速明顯。從1993年9月65歲以上人口已達

總人口數的7.2%,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至

2008年底,老人已佔總人口數10.4%,老化指

數61.5%(65歲以上人口/14歲以下人口)(內政

部統計處,2009)。根據經建會最新的推估,

至2018年65歲以上高齡人口將占總人口比例為

14.7%,我國將由高齡化社會開始進入老化型

的高齡社會,估計至2026年老年人口比例將

達到21.3%,即每五人當中就有一位是老年人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8)。

相較於歐美各國歷經數十年的發展才成為

老化型的高齡化社會的國家,我國則面臨更為

艱鉅的挑戰,政府與社會各階層都還沒有妥善

的準備之下,便已必須面對快速老化的社會結

構及對醫療照護體系所產生的衝擊。所以,老

人長期照顧服務體系的建立成為刻不容緩的議

題。如何瞭解長期照護服務體系對於整體性的

老人照護,首先就必須對於長期照護及其服務

類型與照護範圍具有更清楚之思維。

長期照護的定義及緣起

長期照護泛指對於失能者提供長時間的健

康、生活及社會性的照護支持,增進自我照顧

及獨立自主之生活能力,以維持其功能狀態。

較常被採用的定義為Kane & Kane(1987)「長期

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研究生 *國防醫學院航太醫學研

究所助理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助理教授 ***財團

法人天主教耕莘醫院血液透析中心血液透析師 ****臺北醫

學大學護理學院教授暨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醫學研究

中心研究成員

受文日期:98年1月9日  接受刊載:98年10月27日

通訊作者地址:周桂如 11031 台北市信義區吳興街250號

電  話:(02)2736-1661轉6302

照顧是對於先天或後天失能者,在一段連續性

長時間或也可能是間歇性時間內,提供醫療、

護理的健康照護之外,也包含個人照顧和社會

支持性的服務」,將原本服務的對象界定以

「疾病診斷」為依據改為以「功能程度」來當

作指標。另外,Evashwick(2005)「長期照

護為針對有失能的人,提供一段長時期、正式

或非正式的健康照護相關支持性服務,以使個

案能達到維持最高獨立性的自主生活功能」。

由政府的觀點,美國聯邦政府對長期照護的定

義是「針對慢性病或精神病患所提供的包括診

斷、治療、復健、預防、支持與維護等一系列

的服務,其服務措施包含機構式與非機構式的

照護,目的在提昇或維持受照顧者最佳的身、

心、社會功能狀態。」(阮等,2004);而我

國行政院衛生署(1995)則定義為「長期照護

指針對需長期照護者提供綜合性與連續性之服

務;其內容可以從預防、診斷、治療、復健、

支持性、維護性以至社會性之服務;其服務對

象不僅需包括病患本身,更應考慮到照顧者

的需要。」(臺北市議會圖書館,2009)。所

以,長期照顧為一持續性、跨專業領域的照護

概念。

長期照護的緣起主要是家庭因為人力、經

濟等各種因素,家庭成員因疾病、衰老或殘障

導致之先天性或後天性失能及失智,導致無法

自理日常生活時,而家庭又無法完全負擔起照

護責任,進而使長期照護需求增加,由社會及

政府提供支持及協助(Pratt, 2006;行政院,

2007)。我國長期照護的緣起是由於平均壽命

延長,老年人口快速增加、慢性病的盛行率也

提高,加上家庭結構轉變,少子化及女性勞動

參與率提高,家庭內的照護工作人力萎縮,使

得需求照顧人口遽增,而家庭內的照護人力減

少。依據內政部2005年「我國長期照顧財務

制度規劃研究」的報告顯示,預估2006年全

人口當中ADL(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自我

照顧功能)及IADL(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功能)失

能者人數合計將達55萬餘人,估計2016年將到

達72萬餘人,總人數較2006年增加近30%(鄭

等, 2005)。另外,家庭結構居住方式的改變,

與子女同住率減少,由1993年67.17%減至2005

年為59.06%,獨居長者增加由1993年10.47%

增至2005年為13.66%(內政部社會司老人福利

服務,2006)。這些結構性的變化使得長期照

護的潛在需求隨而增加。而長者及失能者入住

長期機構人數增加,長期機構設置的數量也與

日增多,截至2008年底止,我國老人長期照顧

及安養機構計有1,074所,可提供進住人數為6

萬5,358人,實際進住者有4萬8,113人,使用率

73.61%(內政部統計處,2009),顯示出長期

照顧需求問題的重要性,相關長期照護、養護

及安養機構概況詳見(表一)。

表一 長期照護、養護及安養機構概況 (2006~2008年)

機構類別機構數

(所)

可供進住人數

(人)

實際進住人數

(人)

使用率

(%)

2006年底 977 60,409 44,795 74.15

2007年底 1,034 62,801 46,699 74.36

2008年底內政部

 長期照護機構

  長期照護型機構

  養護型機構

 安養機構

 社區安養堂

 老人公寓

榮民之家(含公自費)

1,0741,0561,000

519494295

18

65,35853,94543,2762,675

40,6019,465

344860

11,413

48,11338,56831,5961,654

29,9426,510

75387

9,545

73.6171.5073.0161.8373.7568.7821.8045.0083.63

(資料引用自內政部統計處,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