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听林崇德老师讲基础教育》为一线教师提供理论指导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和北京师范大学音 像电子出版社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听林崇德老师讲基础教育》成果发布暨基础教育研 讨会。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涂清云、教授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董事长吕建生、总编辑李艳辉,中 国教育电视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力等与会。成果发布会由北师大心理学部分党委书记乔志宏主持。 会上,主办方发布了《听林崇德老师讲基础教育》视频课程。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清华大 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曹保义、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社长吕同舟、北京师范 大学实验小学校长吴建民、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芦咏莉、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等围绕基础教育展 开学术研讨。 据了解,《听林崇德老师讲基础教育》是林崇德几十年来教学经验和毕生研究成果的凝聚体现。围绕学生发 展核心素养的建立和各项要求,向外拓展延伸,林崇德详细讲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教师面临的挑战, 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学科能力等教学中的重难点。《听林崇德老师讲基础教育》通过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 养研究、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从核心素养到学科能力等15个专题,系统介绍了推动我国基础教育发 展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可以为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教学提供专业的理论指导,对帮助教师探索新的教 学模式、帮助校长实现更好办学、帮助学生发展智能和培养思维能力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江玉婷) 23 本版编辑:江玉婷 E-mail[email protected] 排版:彭庆伟 2019 10 22 星期二 第25682569 期合刊 近年来,阅读教育成为一个新现象、新趋势、新课题。对此,《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 成长教育周报》 将围绕阅读教育,从特色书香校园推展、阅读教育先锋教师、阅读教育观点及方法等方面推出系列报 道,以求为相关领域提供借鉴、交流的平台;本期特别推介山西省阳泉市五所学校开展书香 校园建设的经验,欢迎相关机构、相关人士推荐可供报道的个案、现象及思考。 / 书香校园 2019 2019 寻找特色书香校园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江玉婷 关键词 国学经典 读写结合 常态化阅读 山西省阳泉市北岭小学图书馆藏书1.43万册,班 级平均藏书达1280册。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 特点,学校为不同班级精心选择、科学分配图书:低段 以绘本、童谣、童话故事为主;中段以课标必读系列丛 书和名人故事、儿童小说、动物小说为主;高段则以名 著居多,如《西游记》《三国演义》《鲁滨逊漂流记》等。 经过两次补充,班级图书生均30余本。 为引导学生亲近图书,学校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通过省级课题《小学生读经诵典行动研究》和市级课 题《小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原著的策略研究》, 学校在利用多媒体促进小学生对古典名著原著的阅 读方面形成了“三步走”模式。 第一步,视频迁移,初识读本。利用低年级学生 的身心特点,教师从引导学生看《西游记》《水浒传》 《三国演义》《红楼梦》拍成的连续剧视频或动画片入 手,首先让学生对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故事产生兴趣, 进而鼓励学生接触注音彩绘读本。第二步,模仿表 演,走进名著。教师从四大名著入手,试着让学生为 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视频配音,模仿电视情节进 行名著章回表演。第三步,分享交流,爱上名著。学 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多媒体等设施设备,分 享阅读收获。在这样的模式下,不同年级的学生都能 更有效地阅读古典名著。 此外,经过多年实践,学校总结出了“三一四好” 模式,有助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三个一” 即读好一本书—师生携手共读一本书,读懂读透; 写好一个本—教师引领学生写好图文并茂的积累 本;编好一本书—教师指导学生编一本班级图书, 凸现班级特色。“四个好”,即上好阅读课—每周三 的校本阅读课教学生阅读方法;做好汇报课—每年 4月的班级读书汇报会展示学生一学期的收获;搭好 展示台—每学年一届的阅读系列活动包括世界读 书日活动、读书汇报会展评、“读书之星”评选、故事 (名著章回)演讲比赛、剪字贴、读书小报评选等;过好 达级关—分为“三级三关”,一星级、二星级、三星 级和亲子达级关、同伴达级关、快乐达级关,每个学生 都建立了资料夹《我的达级在线》。 北岭小学副校长张素芳表示:“孩子是最善于模仿 的。特别是从你拿起一本书,并且开始读的那天起,你 已经在教孩子读书了。”鉴于此,学校为一、二年级设计 了人手一份的《亲子同读共讲记录表》。三至六年级设 计了读书记录卡,记录每天读书的内容、时长和页数, 每周三下午交流读书内容。教师指导低年级学生做好 识字贴和古诗配画,中高年级则做好手抄报、自编书和 阅读积累。仅2018年,全校学生共读图书近600本、共 写约 900 万字、自编图书 96 本,手抄报、识字贴、诗配画 1908份。每位学生的优秀作品都收藏在自己的《达级 在线》和《成长记录袋》中。 山西省阳泉市矿区红岭湾小学秉承“为生命奠 基”的办学理念,以打造“幸福读写特色”为使命,通 过八大举措推进“幸福读写”工程。一是营造阅读氛 围。学校严格执行“30+30”读书制度,即“午读半小 时,晚读 30 分”。学校每天安排半小时午读:一年级 指读、二年级朗读、三至六年级默读,班主任与学生 在教室共读,科任教师在办公室阅读。 二是保障优质书源。学校图书室现有藏书约5 万册,人均33册,全部实现电子借阅。为将小学阶段 新课标规定的145万字阅读量落到实处,学校制定购 书计划,依据新课标规定的必读、选读书目,按年级 最高班额的复本量购买,有几个平行班就买几本。 同一年级之间循环阅读图书,每月循环一次。图书室 每年更新图书,以满足师生不断提升的阅读需求。 三是构建特色课程。学校精选《弟子规》《笠翁 对韵》《宋词》等古诗词、国学精粹,编辑印制《红岭湾 小学“幸福读写”诵读手册》,每年级一册,人手一本, 免费发放。为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学校针对低、中、 高段学生编辑读写特色校本课程《快乐说写》《读写 新天地》《语文乐游园》。 四是倡建阅读共同体。学校要求阅读做到学生 自读、师生共读、亲子阅读。首先,教师撰写读后感 为学生引路。每读完一本书,亲子共同制作一张精 美的好书推荐卡,在卡片上写下推荐理由,并推荐给 下一位即将阅读这本书的学生。“三读”在形成合 力,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方面大有益处。 五是探讨阅读课型。取法于课内,受益于课 外。除有方法、有深度地上好好书推荐课、阅读交流 课之外,学校还努力探讨阅读课的其他课型,如阅读 方法指导课、名家系列作品课、国学赏析课以及低段 绘本阅读课等。采取一本带多本、主题关联、迁移辐 射等方法,教师从兴趣激发、内涵挖掘、视野拓展方 面着力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六是课题引领,挖掘读写深度。近年来,学校积 极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小学生“绿 色作文”教学模式的研究》《“幸福悦读”主题实践活 动校本化研究》等省市级重点课题。七是实行全科 阅读。阅读不只是语文老师的事,学校提倡各学科 教师积极投入阅读活动,打破学科壁垒,打通课内与 课外的界限,进行跨学科的主题式阅读。 八是开展读写活动。学校以世界阅读日为契机, 将每年4月定为全校阅读主题教育月,开展全员参与 的主题读写活动,例如名家进校园、读书节大型图书 交易市场、大型经典诗文诵读、书签设计大赛、“阅 · 悦心”教师读书沙龙等。除要求各班开辟“幸福 读写”竞赛专栏外,学校还大力开展“读写之星”评比 活动,颁发“读写之星”胸卡,并在“六一”文化艺术节 举办表彰活动,在全校营造起“比星争星”的氛围。 山西省阳泉市矿区沙台小学营 造阅读氛围,通过“晨读、午练、暮省” 的方式实现常态化阅读,以此拓展学 生阅读的时空。 根据特殊的地形特点,山西省阳 泉市矿区沙台小学巧妙融入中华传 统文化元素,建造了“沙台八景”。诗 联长廊有小学生必背经典诗词、古今 楹联、国学经典、论语名句;涵园中融 入了书法精品、名家对联、经典诗词、 戏曲脸谱、格言警句。师生可以观鱼 赏竹、欣赏乐曲,在潜移默化中感受 传统文化的魅力。学校创建学习型 领导班子,为师生推荐书目,起到表 率作用。校长张志明勤于笔耕,在 《中国教育报》《山西教育》发表文章 200 余篇,所著教育随笔《且听风吟》 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学校倡导“晨读、午练、暮省”的教育生活方式,推 动师生“同读同写,共同生活”。晨读,熟读成诵。每 天学生伴着歌曲《校园的早晨》进入校园,有序进入教 室后放声诵读半小时。诵读的内容以《日有所诵》为 主,每年级一册,每册有 160 篇,文本体裁包含儿歌、童 谣、现当代诗歌、古诗词曲、晨读对韵等。同时,学校 精选《论语》《孟子》《老子》以及寓言、散文中易于儿童 记忆、背诵和理解的章节,为一至六年级学生精心编 排了960篇诵读内容,总计500万字。 学校坚持使用《日有所诵》晨诵已有 10 年,学生在 诵读中找到自己,得到成长。自 2015 年起,沙台小学连 续 3 年被山西省小学师生中华经典阅读表达能力大赛 组委会、小学生拼音报社授予“中华经典教学特色校”。 暮省,读写结合。每天学生都会记录阅读收获, 思考与反省一天的生活,并且用随笔和日记等形式记 录下来。教师提倡学生在写作中使用阅读时积累的 字句,学生渐渐地意识到阅读能够提高写作水平。每 班都建立了“写作争星台”,教师用“红星”来评价优秀 日记,并在班级进行展示。教师会把班级优秀日记投 送到学校通讯站,每学期结束后学校会将优秀日记按 照年级整理印成册。此外,学校还专门创立了“种子 文学社”,学生在《青少年日记》发表日记文章 300 余 篇,有 8 名同学成为“全国日记之星”。 经典,师生同读。每个年级每周都有一节阅读 课,教师利用阅读课与学生共读经典。书目主要是课 内要求阅读的书目和课标推荐书目,以及“课外书吧” 推荐阅读的《爱的教育》《绿山墙的安妮》等图书。例 如,高年级学生学了《最后一头战象》,师生就延伸阅 读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狼王梦》。 山西省阳泉市实验小学在教室配备了班级图书 角,为学生推荐了一批适合学生阅读的优秀课外读物, 并安排专人管理图书,让“沉淀”的班级图书“流动”起 来。同时,学校新建了学生阅读教室、教师阅览室、师 生阅读长廊,规划完善了图书管理系统、借阅登记机 制,使图书管理科学高效。学校现有藏书2.5万余册, 种类齐全、更新及时,保障了全校师生的阅读质量。 此外,实验小学探究践行“10+1”阅读模式,助力 学生阅读能力提升。“10”指“十个一”常规阅读活动,即 清晨一读、午间一诵、课前一吟、晚间一记、每周一课、 每周一诗、每班一集、假期一书、每期一评、每年一展。 学校每天组织10分钟的晨读,学生进行朗读、背 诵;每天中午进行10分钟自由阅读;每节语文课前全 班齐吟一首诗词。放学后,低年级学生以亲子阅读、自 读形式进行家庭阅读,中高年级学生以日记随笔、摘 抄、作文等形式记录阅读心得。 教师以班级为单位,每周组织一节阅读课,有计划 地进行好书推荐、阅读指导、美文赏析。低年级学生每 周上一节《说话 写话》校本课程,教师引导学生由词到 句、由句到段、由文字到图画、由范本诵读到想象描述, 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表达能力。 每学期,学校根据学生年级特点,提前规划需要背 诵的课外诗词、古文。每周教师自行安排时间,教学生 熟背一首古诗,并及时跟进检查。每学期教师将学生 的阅读心得、阅读笔记整理成册,教会学生保存好自己 的读书笔记,并定期阅读、展评。假期前,教师从选择阅 读书目、安排阅读进度、运用阅读方法等方面指导学生。 每学期,班级组织一次阅读总结评比活动,评出本 学期班级阅读明星、书香少年。学校汇总班级开展阅读 活动的整体情况,评选书香班级。借助校园读书节、文化 艺术节及六一活动,学校每年进行一次阅读汇报展演。 “1”指的是每年一届主题读书节。学校每年4月 制定读书节的具体方案,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专题(主 题)阅读活动、阅读展评活动。例如,学校针对教师开 展朗读技能、阅读比赛,针对学生开展古诗词背诵比 赛、阅读知识竞赛、优秀读书随笔征文、习作比赛等活 动,从而激发师生阅读兴趣。 实验小学根据班级常规阅读情况进行抽检、综合 评定,依据展示活动成绩,开展书香少年、书香教师、书 香班级、书香校园、书香家庭评选活动,并将评选结果 纳入教育教学量化考核中。此外,班级建立阅读评价 长效机制,如班级阅读激励制度、学生阅读之星表彰制 度、阅读等级考核制度、阅读成长记录评价制度等。评 价形式多样化,学生设计具有班级特色的评价工具,例 如班级荣誉手册、班级阅读存折、阅读积分兑换等。 山西省阳泉市北岭小学 “三一四好”助力阅读习惯养成 山西省阳泉市北岭小学坚持“少成若天性,习 惯成自然”的办学理念,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阅读兴 趣,通过“三一四好”模式培养阅读习惯。 西山西省阳泉市矿区红岭湾小学 八大举措推进“幸福读写”工程 山西省阳泉市矿区红岭湾小学通过营造阅 读氛围、保障优质书源、构建特色课程、开展读写 活动等八大举措,立体化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西山西省阳泉市实验小学 10+1”将阅读纳入常规教学 山西省阳泉市实验小学探究“10+1”模式,将阅读纳 入常规教学,实现阅读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并且建立 评选、激励长效机制。 北岭小学教室内的阅读空间 沙台小学举办表彰会 红岭湾小学开展“图书交易”活动 小河滩小学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实验小学教师田忠上阅读指导课 山西省阳泉市矿区小河滩小学以“幸福 悦读快乐成长”为主题,构建了师生、亲子共读 共写的家校互动网络,通过阅读与写作实现家校 共赢。 2018 年 10 月 ,山 西 省 阳 泉 市 矿 区小河滩小学利用微信平台创建 “小河滩小学读书会”。教师们精心 为学生选书、朗读,用荔枝 APP 录制 音频,每天定时发送,让家长和孩子 在家就能听到教师的朗读声。学校 开展教师阅读沙龙,每周开展一次 阅读摘记活动,教师定期进行分享。 校长王红莲表示,为了让学生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开展了 “家校共育 亲子共读”活动。2018年 10 月,学校成立了“父母大学”,努力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三结 合、三促进、三培养”教育体系。学 校完成国家级总课题《家校合作的 国际化经验与本土实践的研究》中 的子课题《家校共育对学生成长促 进的研究》的研究,有力地促进了亲 子共读活动的开展。 家长在亲子读写活动中的引 领、指导与榜样示范的作用至关重 要。学校分年级依次组织家长进行 了为期 1 个月的专题学习,同时“亲子阅读”活动在 全校范围内开启。每周家长签字反馈,每月班级总 结评优。每期活动,学生至少读两本书,一本为必 读书目,主要依据语文教材涉及到的课外阅读篇目 确定,另一本为自选书目,教师会向学生推荐优秀 读物。家长至少读一本书,学校向家长提推荐《好 家教好父母》《赏识你的孩子》《哈佛家训》等图书。 为了让学生养成“熟读精思”的阅读习惯,班级 逐渐形成了常规的阅读活动。学生选择一本书作为 精读图书,并养成思考、勾划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 书,教师提示学生可以从写作方法、品析好词佳句、 阅读感受三方面批注。针对精读图书,学生至少写 一篇读后感,篇幅上不作规定。班级提倡家长每周 开展一次“家庭读书交流会”,以及“假日串门阅读” 活动。节假日期间,家长可以组织家庭住址相近的 孩子集中到一位学生家里共同阅读。此外,班级还 将定期评选“读书小明星”,颁发荣誉证书。 为了让师生勤于阅读、逸于写作,学校定期将 学生的作品择优推荐在报纸上发表。看到自己的 文字出现在报纸上,学生的成就感、获得感非常强, 促使他们更好地阅读写作。暑假外出旅游、观察蚂 蚁搬家、成功地做了实验,以及春花秋月、动物植 物、风筝秋千,学生看到、听到、经历过的事情都能 成为写作素材。只有内心有想法,有情感,学生写 出来的文章才能具有可读性。为了发挥家长的榜 样引领作用,学校还提倡亲子同写。

关键词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江玉婷dzzy.cbbr.com.cn/resfile/2019-10-22/23/23.pdf · 山西省阳泉市北岭小学图书馆藏书1.43万册,班 级平均藏书达1280册。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听林崇德老师讲基础教育》为一线教师提供理论指导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和北京师范大学音

    像电子出版社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听林崇德老师讲基础教育》成果发布暨基础教育研

    讨会。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涂清云、教授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董事长吕建生、总编辑李艳辉,中

    国教育电视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力等与会。成果发布会由北师大心理学部分党委书记乔志宏主持。

    会上,主办方发布了《听林崇德老师讲基础教育》视频课程。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清华大

    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曹保义、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社长吕同舟、北京师范

    大学实验小学校长吴建民、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芦咏莉、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等围绕基础教育展

    开学术研讨。

    据了解,《听林崇德老师讲基础教育》是林崇德几十年来教学经验和毕生研究成果的凝聚体现。围绕学生发

    展核心素养的建立和各项要求,向外拓展延伸,林崇德详细讲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教师面临的挑战,

    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学科能力等教学中的重难点。《听林崇德老师讲基础教育》通过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

    养研究、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从核心素养到学科能力等15个专题,系统介绍了推动我国基础教育发

    展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可以为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教学提供专业的理论指导,对帮助教师探索新的教

    学模式、帮助校长实现更好办学、帮助学生发展智能和培养思维能力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江玉婷)

    23本版编辑:江玉婷E-mail:[email protected]排版:彭庆伟2019年10月22日 星期二 第2568、2569期合刊

    近年来,阅读教育成为一个新现象、新趋势、新课题。对此,《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成长教育周报》将围绕阅读教育,从特色书香校园推展、阅读教育先锋教师、阅读教育观点及方法等方面推出系列报

    道,以求为相关领域提供借鉴、交流的平台;本期特别推介山西省阳泉市五所学校开展书香

    校园建设的经验,欢迎相关机构、相关人士推荐可供报道的个案、现象及思考。

    / 书香校园

    20192019 ((七七))寻找特色书香校园■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江玉婷关键词 国学经典 读写结合 常态化阅读

    山西省阳泉市北岭小学图书馆藏书1.43万册,班

    级平均藏书达1280册。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

    特点,学校为不同班级精心选择、科学分配图书:低段

    以绘本、童谣、童话故事为主;中段以课标必读系列丛

    书和名人故事、儿童小说、动物小说为主;高段则以名

    著居多,如《西游记》《三国演义》《鲁滨逊漂流记》等。

    经过两次补充,班级图书生均30余本。

    为引导学生亲近图书,学校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通过省级课题《小学生读经诵典行动研究》和市级课

    题《小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原著的策略研究》,

    学校在利用多媒体促进小学生对古典名著原著的阅

    读方面形成了“三步走”模式。

    第一步,视频迁移,初识读本。利用低年级学生

    的身心特点,教师从引导学生看《西游记》《水浒传》

    《三国演义》《红楼梦》拍成的连续剧视频或动画片入

    手,首先让学生对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故事产生兴趣,

    进而鼓励学生接触注音彩绘读本。第二步,模仿表

    演,走进名著。教师从四大名著入手,试着让学生为

    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视频配音,模仿电视情节进

    行名著章回表演。第三步,分享交流,爱上名著。学

    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多媒体等设施设备,分

    享阅读收获。在这样的模式下,不同年级的学生都能

    更有效地阅读古典名著。

    此外,经过多年实践,学校总结出了“三一四好”

    模式,有助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三个一”

    即读好一本书——师生携手共读一本书,读懂读透;

    写好一个本——教师引领学生写好图文并茂的积累

    本;编好一本书——教师指导学生编一本班级图书,

    凸现班级特色。“四个好”,即上好阅读课——每周三

    的校本阅读课教学生阅读方法;做好汇报课——每年

    4月的班级读书汇报会展示学生一学期的收获;搭好

    展示台——每学年一届的阅读系列活动包括世界读

    书日活动、读书汇报会展评、“读书之星”评选、故事

    (名著章回)演讲比赛、剪字贴、读书小报评选等;过好

    达级关——分为“三级三关”,一星级、二星级、三星

    级和亲子达级关、同伴达级关、快乐达级关,每个学生

    都建立了资料夹《我的达级在线》。

    北岭小学副校长张素芳表示:“孩子是最善于模仿

    的。特别是从你拿起一本书,并且开始读的那天起,你

    已经在教孩子读书了。”鉴于此,学校为一、二年级设计

    了人手一份的《亲子同读共讲记录表》。三至六年级设

    计了读书记录卡,记录每天读书的内容、时长和页数,

    每周三下午交流读书内容。教师指导低年级学生做好

    识字贴和古诗配画,中高年级则做好手抄报、自编书和

    阅读积累。仅2018年,全校学生共读图书近600本、共

    写约900万字、自编图书96本,手抄报、识字贴、诗配画

    1908份。每位学生的优秀作品都收藏在自己的《达级

    在线》和《成长记录袋》中。

    山西省阳泉市矿区红岭湾小学秉承“为生命奠

    基”的办学理念,以打造“幸福读写特色”为使命,通

    过八大举措推进“幸福读写”工程。一是营造阅读氛

    围。学校严格执行“30+30”读书制度,即“午读半小

    时,晚读 30 分”。学校每天安排半小时午读:一年级

    指读、二年级朗读、三至六年级默读,班主任与学生

    在教室共读,科任教师在办公室阅读。

    二是保障优质书源。学校图书室现有藏书约 5

    万册,人均33册,全部实现电子借阅。为将小学阶段

    新课标规定的145万字阅读量落到实处,学校制定购

    书计划,依据新课标规定的必读、选读书目,按年级

    最高班额的复本量购买,有几个平行班就买几本。

    同一年级之间循环阅读图书,每月循环一次。图书室

    每年更新图书,以满足师生不断提升的阅读需求。

    三是构建特色课程。学校精选《弟子规》《笠翁

    对韵》《宋词》等古诗词、国学精粹,编辑印制《红岭湾

    小学“幸福读写”诵读手册》,每年级一册,人手一本,

    免费发放。为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学校针对低、中、

    高段学生编辑读写特色校本课程《快乐说写》《读写

    新天地》《语文乐游园》。

    四是倡建阅读共同体。学校要求阅读做到学生

    自读、师生共读、亲子阅读。首先,教师撰写读后感

    为学生引路。每读完一本书,亲子共同制作一张精

    美的好书推荐卡,在卡片上写下推荐理由,并推荐给

    下一位即将阅读这本书的学生。“三读”在形成合

    力,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方面大有益处。

    五是探讨阅读课型。取法于课内,受益于课

    外。除有方法、有深度地上好好书推荐课、阅读交流

    课之外,学校还努力探讨阅读课的其他课型,如阅读

    方法指导课、名家系列作品课、国学赏析课以及低段

    绘本阅读课等。采取一本带多本、主题关联、迁移辐

    射等方法,教师从兴趣激发、内涵挖掘、视野拓展方

    面着力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六是课题引领,挖掘读写深度。近年来,学校积

    极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小学生“绿

    色作文”教学模式的研究》《“幸福悦读”主题实践活

    动校本化研究》等省市级重点课题。七是实行全科

    阅读。阅读不只是语文老师的事,学校提倡各学科

    教师积极投入阅读活动,打破学科壁垒,打通课内与

    课外的界限,进行跨学科的主题式阅读。

    八是开展读写活动。学校以世界阅读日为契机,

    将每年4月定为全校阅读主题教育月,开展全员参与

    的主题读写活动,例如名家进校园、读书节大型图书

    交易市场、大型经典诗文诵读、书签设计大赛、“阅

    读·悦心”教师读书沙龙等。除要求各班开辟“幸福读写”竞赛专栏外,学校还大力开展“读写之星”评比

    活动,颁发“读写之星”胸卡,并在“六一”文化艺术节

    举办表彰活动,在全校营造起“比星争星”的氛围。

    山西省阳泉市矿区沙台小学营

    造阅读氛围,通过“晨读、午练、暮省”

    的方式实现常态化阅读,以此拓展学

    生阅读的时空。

    根据特殊的地形特点,山西省阳

    泉市矿区沙台小学巧妙融入中华传

    统文化元素,建造了“沙台八景”。诗

    联长廊有小学生必背经典诗词、古今

    楹联、国学经典、论语名句;涵园中融

    入了书法精品、名家对联、经典诗词、

    戏曲脸谱、格言警句。师生可以观鱼

    赏竹、欣赏乐曲,在潜移默化中感受

    传统文化的魅力。学校创建学习型

    领导班子,为师生推荐书目,起到表

    率作用。校长张志明勤于笔耕,在

    《中国教育报》《山西教育》发表文章

    200余篇,所著教育随笔《且听风吟》

    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学校倡导“晨读、午练、暮省”的教育生活方式,推

    动师生“同读同写,共同生活”。晨读,熟读成诵。每

    天学生伴着歌曲《校园的早晨》进入校园,有序进入教

    室后放声诵读半小时。诵读的内容以《日有所诵》为

    主,每年级一册,每册有160篇,文本体裁包含儿歌、童

    谣、现当代诗歌、古诗词曲、晨读对韵等。同时,学校

    精选《论语》《孟子》《老子》以及寓言、散文中易于儿童

    记忆、背诵和理解的章节,为一至六年级学生精心编

    排了960篇诵读内容,总计500万字。

    学校坚持使用《日有所诵》晨诵已有10年,学生在

    诵读中找到自己,得到成长。自2015年起,沙台小学连

    续3年被山西省小学师生中华经典阅读表达能力大赛

    组委会、小学生拼音报社授予“中华经典教学特色校”。

    暮省,读写结合。每天学生都会记录阅读收获,

    思考与反省一天的生活,并且用随笔和日记等形式记

    录下来。教师提倡学生在写作中使用阅读时积累的

    字句,学生渐渐地意识到阅读能够提高写作水平。每

    班都建立了“写作争星台”,教师用“红星”来评价优秀

    日记,并在班级进行展示。教师会把班级优秀日记投

    送到学校通讯站,每学期结束后学校会将优秀日记按

    照年级整理印成册。此外,学校还专门创立了“种子

    文学社”,学生在《青少年日记》发表日记文章300余

    篇,有8名同学成为“全国日记之星”。

    经典,师生同读。每个年级每周都有一节阅读

    课,教师利用阅读课与学生共读经典。书目主要是课

    内要求阅读的书目和课标推荐书目,以及“课外书吧”

    推荐阅读的《爱的教育》《绿山墙的安妮》等图书。例

    如,高年级学生学了《最后一头战象》,师生就延伸阅

    读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狼王梦》。

    山西省阳泉市实验小学在教室配备了班级图书

    角,为学生推荐了一批适合学生阅读的优秀课外读物,

    并安排专人管理图书,让“沉淀”的班级图书“流动”起

    来。同时,学校新建了学生阅读教室、教师阅览室、师

    生阅读长廊,规划完善了图书管理系统、借阅登记机

    制,使图书管理科学高效。学校现有藏书2.5万余册,

    种类齐全、更新及时,保障了全校师生的阅读质量。

    此外,实验小学探究践行“10+1”阅读模式,助力

    学生阅读能力提升。“10”指“十个一”常规阅读活动,即

    清晨一读、午间一诵、课前一吟、晚间一记、每周一课、

    每周一诗、每班一集、假期一书、每期一评、每年一展。

    学校每天组织10分钟的晨读,学生进行朗读、背

    诵;每天中午进行10分钟自由阅读;每节语文课前全

    班齐吟一首诗词。放学后,低年级学生以亲子阅读、自

    读形式进行家庭阅读,中高年级学生以日记随笔、摘

    抄、作文等形式记录阅读心得。

    教师以班级为单位,每周组织一节阅读课,有计划

    地进行好书推荐、阅读指导、美文赏析。低年级学生每

    周上一节《说话 写话》校本课程,教师引导学生由词到

    句、由句到段、由文字到图画、由范本诵读到想象描述,

    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表达能力。

    每学期,学校根据学生年级特点,提前规划需要背

    诵的课外诗词、古文。每周教师自行安排时间,教学生

    熟背一首古诗,并及时跟进检查。每学期教师将学生

    的阅读心得、阅读笔记整理成册,教会学生保存好自己

    的读书笔记,并定期阅读、展评。假期前,教师从选择阅

    读书目、安排阅读进度、运用阅读方法等方面指导学生。

    每学期,班级组织一次阅读总结评比活动,评出本

    学期班级阅读明星、书香少年。学校汇总班级开展阅读

    活动的整体情况,评选书香班级。借助校园读书节、文化

    艺术节及六一活动,学校每年进行一次阅读汇报展演。

    “1”指的是每年一届主题读书节。学校每年4月

    制定读书节的具体方案,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专题(主

    题)阅读活动、阅读展评活动。例如,学校针对教师开

    展朗读技能、阅读比赛,针对学生开展古诗词背诵比

    赛、阅读知识竞赛、优秀读书随笔征文、习作比赛等活

    动,从而激发师生阅读兴趣。

    实验小学根据班级常规阅读情况进行抽检、综合

    评定,依据展示活动成绩,开展书香少年、书香教师、书

    香班级、书香校园、书香家庭评选活动,并将评选结果

    纳入教育教学量化考核中。此外,班级建立阅读评价

    长效机制,如班级阅读激励制度、学生阅读之星表彰制

    度、阅读等级考核制度、阅读成长记录评价制度等。评

    价形式多样化,学生设计具有班级特色的评价工具,例

    如班级荣誉手册、班级阅读存折、阅读积分兑换等。

    山西省阳泉市北岭小学

    “三一四好”助力阅读习惯养成

    山西省阳泉市北岭小学坚持“少成若天性,习

    惯成自然”的办学理念,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阅读兴

    趣,通过“三一四好”模式培养阅读习惯。

    山西省阳泉市矿区沙台小学

    以﹃晨读、午练、暮省﹄落实常态阅读

    山西省阳泉市矿区红岭湾小学

    八大举措推进“幸福读写”工程

    山西省阳泉市矿区红岭湾小学通过营造阅

    读氛围、保障优质书源、构建特色课程、开展读写

    活动等八大举措,立体化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山西省阳泉市矿区小河滩小学

    搭建家校共育平台促进家校读写共赢

    山西省阳泉市实验小学

    “10+1”将阅读纳入常规教学

    山西省阳泉市实验小学探究“10+1”模式,将阅读纳

    入常规教学,实现阅读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并且建立

    评选、激励长效机制。

    北岭小学教室内的阅读空间

    沙台小学举办表彰会

    红岭湾小学开展“图书交易”活动

    小河滩小学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实验小学教师田忠上阅读指导课

    阳泉篇

    山西省阳泉市矿区小河滩小学以“幸福

    悦读 快乐成长”为主题,构建了师生、亲子共读

    共写的家校互动网络,通过阅读与写作实现家校

    共赢。

    2018 年 10 月,山西省阳泉市矿

    区小河滩小学利用微信平台创建

    “小河滩小学读书会”。教师们精心

    为学生选书、朗读,用荔枝APP录制

    音频,每天定时发送,让家长和孩子

    在家就能听到教师的朗读声。学校

    开展教师阅读沙龙,每周开展一次

    阅读摘记活动,教师定期进行分享。

    校长王红莲表示,为了让学生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开展了

    “家校共育 亲子共读”活动。2018年

    10月,学校成立了“父母大学”,努力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三结

    合、三促进、三培养”教育体系。学

    校完成国家级总课题《家校合作的

    国际化经验与本土实践的研究》中

    的子课题《家校共育对学生成长促

    进的研究》的研究,有力地促进了亲

    子共读活动的开展。

    家长在亲子读写活动中的引

    领、指导与榜样示范的作用至关重

    要。学校分年级依次组织家长进行

    了为期1个月的专题学习,同时“亲子阅读”活动在

    全校范围内开启。每周家长签字反馈,每月班级总

    结评优。每期活动,学生至少读两本书,一本为必

    读书目,主要依据语文教材涉及到的课外阅读篇目

    确定,另一本为自选书目,教师会向学生推荐优秀

    读物。家长至少读一本书,学校向家长提推荐《好

    家教好父母》《赏识你的孩子》《哈佛家训》等图书。

    为了让学生养成“熟读精思”的阅读习惯,班级

    逐渐形成了常规的阅读活动。学生选择一本书作为

    精读图书,并养成思考、勾划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

    书,教师提示学生可以从写作方法、品析好词佳句、

    阅读感受三方面批注。针对精读图书,学生至少写

    一篇读后感,篇幅上不作规定。班级提倡家长每周

    开展一次“家庭读书交流会”,以及“假日串门阅读”

    活动。节假日期间,家长可以组织家庭住址相近的

    孩子集中到一位学生家里共同阅读。此外,班级还

    将定期评选“读书小明星”,颁发荣誉证书。

    为了让师生勤于阅读、逸于写作,学校定期将

    学生的作品择优推荐在报纸上发表。看到自己的

    文字出现在报纸上,学生的成就感、获得感非常强,

    促使他们更好地阅读写作。暑假外出旅游、观察蚂

    蚁搬家、成功地做了实验,以及春花秋月、动物植

    物、风筝秋千,学生看到、听到、经历过的事情都能

    成为写作素材。只有内心有想法,有情感,学生写

    出来的文章才能具有可读性。为了发挥家长的榜

    样引领作用,学校还提倡亲子同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