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菩薩的禪修 - muchcalm.com.t菩薩的禪修 1 大寂靜學會2010 年7 月~12 月課程 *免費課程 歡迎隨堂加入 上課日期 上課時間 課程名稱 講師 課程內容

  • Upload
    others

  • View
    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菩薩的禪修

    1

    大寂靜學會 2010 年 7 月~12 月課程 *免費課程 歡迎隨堂加入

    上課日期 上課時間 課程名稱 講師 課程內容

    每週二 19:00-21:00 禪坐/經行 大 寂 法 師

    禪坐共修

    每週三 14:00-16:30 禪修次第 佛學講座

    每週四 14:30-16:30 徹底斷除煩惱 佛學講座

    每週四 19:00-21:00 空性智慧 佛學講座

    每週一 14:00-16:00 歐式花藝 謝素珠居士

    插花技巧

    週五 (每月第 1、3 週)

    19:00-21:00 法器練習/ 唱誦

    洪清和居士

    梵唄共修

    週日 (每月第 1、3 週)

    14:00-17:00 六祖壇經 連啟超居士

    寂樂讀書會

    週日 (每月

    第 4 週) 14:00-17:00 看電影話人生 李碧鸞

    居士電影讀書會

    地點:台北市忠孝東路五段 510 號四樓之三 聯絡電話:02-27274438

    (永春捷運站 4 號出口,過陸橋直走即到達)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2

    次:

    壹、序言 ................................................................. ...

    5 貳、釋禪波羅蜜大意

    第一 ............................ …

    ...

    27

    一、簡非十種行人發心修行 .......................... ...

    27

    ︵一︶為利養故 .......................................... ...

    28

    ︵二︶邪偽心生為名聞稱歎故 .................. ...

    29

    ︵三︶為眷屬故 .......................................... ...

    30

    ︵四︶為嫉妒勝他故 .................................. ...

    31

    ︵五︶為畏惡道苦報息諸不善業故 .......... ...

    32

    ︵六︶為善心安樂故 .................................. ...

    33

    ︵七︶為得勢力自在故 .............................. ...

    34

  • 菩薩的禪修

    3

    ︵八︶為得利智捷疾故 .............................. ...

    36

    ︵九︶為升梵天處故 .................................. ...

    37

    ︵十︶為度老病死苦疾得涅槃故 .............. ...

    37

    二、正明所為 .................................................. ...

    42

    ︵一︶明菩薩發心之相︵四弘誓願︶ ...... ...

    43

    ︵二︶明菩薩行人修禪所為 ...................... ...

    62

    叁、釋禪波羅蜜名 第二 .................................. .

    147

    一、簡別共不共名 ........................................ .

    147

    ︵一︶共名︵禪︶ .................................... .

    147

    ︵二︶不共名︵波羅蜜︶ ........................ .

    149

    二、翻釋 ....................................................... .

    157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4

    ︵一︶共名︵禪︶ .................................... ...

    157

    ︵二︶不共名︵波羅蜜︶ ........................ ...

    197

    肆、附錄:

    Q&A ........................................................... ...

    215

  • 菩薩的禪修

    5

    序言 今

    天開始新課程││天台宗的第三部止觀。天台

    宗總共有四部止觀,前面已經為大家介紹過第一部止

    觀︽小止觀︾與第二部止觀︽六妙門︾,現在進入第

    三部止觀︽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手上這本書︽釋

    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看起來薄薄一本,不過,它的

    份量可是︽小止觀︾的十倍,也是︽六妙門︾的十倍。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這一本書到底要講甚麼

    呢?顧名思義,就是在解釋﹁禪定波羅蜜﹂。至於釋

    禪波羅蜜下面的﹁次第法門﹂,則是說明智者大師很

    有系統地把﹁禪波羅蜜﹂的次第介紹出來。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6

    ﹁禪波羅蜜﹂是什麼意思呢?各位還記得﹁六波

    羅蜜﹂吧!菩薩要修行的整個過程,就是要歷萬境而

    修六波羅蜜。六波羅蜜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

    禪定、般若。六波羅蜜的第五個,是禪定波羅蜜。智

    者大師撰寫的這本書,就是要解釋禪定波羅蜜。

    一般而言,大家都認為,菩薩度眾生是以布施、

    行善為主要任務,往往忽略了禪定的部分,所以,智

    者大師特別針對禪波羅蜜講了這一本書。禪定在修行

    上是很重要的一環,不僅對二乘很重要,對於能不能

    夠成為一個好的菩薩也很重要,這點請大家要牢牢記

    住。

  • 菩薩的禪修

    7

    接下來,開始介紹這本書的序。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大開為十意不同。所言十意者:

    ﹁修禪波羅蜜大意﹂第一。﹁釋禪波羅蜜名﹂第二。﹁明

    禪波羅蜜門﹂第三。﹁辨禪波羅蜜詮次﹂第四。﹁簡禪

    波羅蜜法心﹂第五。﹁分別禪波羅蜜前方便﹂第六。﹁釋

    禪波羅蜜修證﹂第七。﹁顯示禪波羅蜜果報﹂第八。﹁從

    禪波羅蜜起教﹂第九。﹁結會禪波羅蜜歸趣﹂第十。

    這本書的內容,一開始就點出來,可以分為十大

    章,或說分為十大要點來解釋,即第一章﹁修禪波羅

    蜜大意﹂,第二章﹁釋禪波羅蜜名﹂…,一直到第十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8

    章﹁結會禪波羅蜜歸趣﹂。這十章的要點會全部解釋

    給大家了解。不過,這裡的序言部份,祇先作概略的

    說明。

    今約此十義,以辨禪波羅蜜者。

    全文以十大章來分析禪波羅蜜。

    文、則略收諸佛教法之始終。

    在論文中的內容方面,已經把諸佛的教法,從頭

    到尾都收納在書裡面。也就是說,原始佛教講的、部

    派佛教講的,以及大乘佛教講的,包括初期大乘、中

  • 菩薩的禪修

    9

    期大乘、後期大乘,乃至密宗講的,這些林林總總八

    萬四千法門,都必須修禪定,都不可以欠缺禪定。所

    以說,所有佛法,包含佛陀所說的,或十方三世諸佛

    可能講的法,都已收納在這本書裡。

    理、則遠通如來之祕藏,一切圓妙法界。

    這本書所含藏的道理,能直通如來秘藏。什麼是

    如來秘藏︵簡稱如來藏︶?即自性清淨心。這一點非

    常重要。如果我們可以從自性清淨心來看世界,那

    麼,全世界會變成清淨的、正面的,全都完美無比。

    世間美好的一面,自會因自性清淨心而全然打開。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10

    換句話說,菩薩跟聲聞、緣覺不一樣。試想,阿

    羅漢起初修行時,從哪裡入手呢?從觀察苦!也就是

    從觀察生命的負面下手,知苦而離苦。先知道負面,

    然後去除負面的。

    反之,菩薩則是以如來藏為基礎,用正面的角度

    來看世界;不去看痛苦的一面,而是看光明、快樂的

    一面。這是菩薩思想與聲聞思想不同的地方。如果能

    通達如來祕藏,就可以通達一切圓妙法界,因為所有

    法界的妙理,都可以用如來藏來通達。不過,前提是,

    你必須要懂得用清淨心來看世界。

  • 菩薩的禪修

    11

    若教若行、若事若理,始從凡夫,終至極聖。

    這本書所講的教理與行法,以及事相或理體,都

    是在教我們如何從一個凡夫成為極至的聖人︵指佛陀

    的果位︶。

    所有因果行位,悉在其中。

    所以,從凡夫到佛果,全部都可以收納在這裡

    面。如以︽華嚴經︾來講,趨向佛果的五十二階位,

    也全都在裡面。

    若行人深達禪門意趣,則自然解了一切佛法,不俟餘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12

    尋。

    一個修行者,對於禪定這一門的大意與修持的道

    理,如果可以非常深切的通達,自然就能了解所有佛

    法了。為什麼?因為禪修這一門,已然收納所有佛

    法。因此,祇要好好修禪定這一門,則布施、持戒、

    忍辱、精進、般若,全部都在禪定這一門裡面收納了,

    不必再等待其他法門。

    故︽摩訶衍︾云:譬如牽衣一角,則眾處皆動。

    ︽摩訶衍︾是指︽大智度論︾,智者大師常會引

    用︽大智度論︾這一本書。古人使用︽摩訶衍論︾時,

  • 菩薩的禪修

    13

    有時指︽大乘起信論︾,但是智者大師使用︽摩訶衍︾

    時,所引用的句子經過查證,多出自︽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裏頭有一句話:祇要拿起衣服任何

    一邊的衣角,整件衣服就都會動。這個譬喻是告訴我

    們:雖然祇修禪定這一門,但是,祇要能把禪定掌握

    好,其餘五波羅蜜,以及其餘的菩薩萬行,全都收納

    在禪定這裡面了。所以,不要小看禪定這一門。

    如果有人想要了解某一座森林的生態與內涵,必

    須先了解整座森林的總體大概;其次,再來研究一棵

    一棵個體的樹。因此,以下且先解釋這十章的內容大

    意,至於各章詳情,容後說明。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14

    所以第一先明修禪波羅蜜大意者,菩薩發心所為正求

    菩提淨妙之法,必須簡擇真偽,善識秘要。

    第一章是說明修禪波羅蜜的大意是什麼?首

    先,要讓大家了解,菩薩所修的禪波羅蜜,與其他修

    禪定的人有什麼不一樣?換句話說,菩薩的不共之處

    在哪裡?

    所以,從這一章可以知道:真正的菩薩與假的菩

    薩其差異在那裏?如果這一點可以瞭解,那麼,誰是

    真菩薩、誰是假菩薩;誰是附佛外道、誰是相似佛法,

    也就可以分辨了。

  • 菩薩的禪修

    15

    若欲具足一切諸佛法藏,唯禪為最。

    法藏,是指三藏經典,或全部的佛法。這邊又再

    次點醒大家,如果你想具足一切佛法,那麼,禪定或

    禪修是最重要的。

    如得珠玉,眾寶皆獲,是故發意修禪。

    就好像一個人,若能得到珠寶玉石,就等於獲得

    了所有寶物。若以現代語言來說,如果可以得到鑽

    石,其他寶物也就通通獲得了,因為鑽石最名貴。今

    將禪定比喻為珠玉寶物,如果修行者能拿到最珍貴的

    寶物,其他的寶物,也就不算什麼了。所以,在第一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16

    章,先讓大家知道禪定波羅蜜的重要。一個真正的菩

    薩,也是因為明瞭禪定的重要,而發心、發意修禪的。

    既欲修習,應知名字。尋名取理,其義不虛。以釋禪

    名,尋名求理。

    既然已經想要修禪波羅蜜了,那麼,就要先了解

    禪與禪波羅蜜的意義。因此,透過第二章,先讓行者

    了解,這些字的表面意思到底是什麼。接著,再透過

    解釋禪與波羅蜜這些字的名稱,藉以探求修禪所蘊含

    的深妙道理。究其實,所有的佛法,不是隨便寫出來

    的,其中的一字一言,都有它的內涵與重要性。

  • 菩薩的禪修

    17

    理則非門不通,次明禪門。

    修禪的道理,又必須透過實修才可通達,非得實

    際修行不可。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透過一個門路、門

    徑或方法,那麼,要通達禪修是很難的。這就是第三

    章要告訴我們的:﹁禪之門﹂到底是什麼?

    禪定幽遠,無由頓入,必須從淺至深,故應辯詮次。

    禪定,是一個很幽勝深遠的法門。祇要是有實修

    經驗的人,一定會知道,你修得越深,精神層面的感

    覺將越深邃,越無以言詮。這種精神層面的感覺,祇

    能透過實修去取證,自然會了解深刻的禪定裡面是什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18

    麼樣的世界。

    禪定不可能一下子就進去。比如說,第一次來這

    邊聽禪修法門的人,第一次修,肯定不可能一下子就

    長驅直入、進入深定,必須慢慢來。所以,禪定必須

    由淺到深,慢慢修,從淺的定慢慢修,往後才有可能

    入深定。

    定跟智慧不一樣,智慧是可以頓悟的。像︽六祖

    壇經︾裡面講的很多道理,你在當下,如果是契機的

    話,當下頓悟,是沒有問題的。可是,禪定這一門,

    除非你有宿世善根,過去世已經修過,否則,這一世

    一定是慢慢修、慢慢修,先從五分鐘、十分鐘、二十

  • 菩薩的禪修

    19

    分鐘、半小時、一小時逐步進入。

    剛開始的時候,你可能專心一個小時,才把心調

    整好,但還無法入定,不過,沒關係,不要氣餒,所

    謂持久必有功,到後來,你可以不必很費力修,隨便

    坐,便可入定,專心一下,就可以入定了。在第四章,

    對於這種禪修次第,會有深入的明辨與詮釋。

    夫欲涉淺遊深,復當善識禪中境智,是以次簡法心。

    當你從淺的禪定慢慢進入深定時,是甚麼在觀

    心?是甚麼在修?是你的心在觀察!是你的心在修

    禪定!無論你的所緣境是什麼,你都是用心在修。在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20

    禪定中,所緣境跟能緣智到底是甚麼樣的情況?能緣

    智,其實就是能觀察的﹁心﹂。所緣境,則是指心所

    觀察的﹁對象﹂。有關所緣與能緣,乃第五章所要分

    析的。

    既明識法心,若欲習行,事須善巧,次分別方便。

    如果你希望修行能夠有所進展,一定要有善巧方

    便。基本方法與大方向教給你之後,在實修過程中,

    還有很多小細節,比如貪欲如何對治?瞋恨如何對

    治?這些微細處的調伏與修正,需要善巧方便。這就

    是第六章所要講的。

  • 菩薩的禪修

    21

    依法而行,必有所證,次釋修證。

    按照前面的方法修禪定之後,必然會有所體證,

    然則,證得的境界是甚麼?例如你修的是念佛法門,

    證得的境界,必然是與念佛法門相應的境界。如果你

    觀呼吸,修出來的結果,必然也是與觀呼吸相應的取

    證。換句話說,有修必有證。第七章所談論的,就是

    在講這些修證。

    若得內心相應,因成則感果,次顯示果報。

    有修有證之後,表示因地已漸成熟,可以得到果

    報。這第八章,就是在說明,行者按照禪定波羅蜜的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22

    修法去修之後,最後得到甚麼果報。

    從因至果,自行既圓,便樹立益物之功,次釋教門。

    假若你的修行已然得到果報,表示修行已達圓滿

    之境,此時,就可著手開展利益世間的功用。當菩薩

    修到充滿許多能力的時候,他就可以開始度眾生了。

    然則,如何開展禪修後的益物之功?第九章所說的教

    門,也就是要行者懂得如何教化眾生。

    理教既已圓備,法相同歸平等,一實之道,次結會指

    歸。

  • 菩薩的禪修

    23

    當你已經曉了道理與修行的理路,也已經知道如

    何教化眾生,亦即理、教都圓備了;此時,就可了解

    諸法與諸法之間的所有法相,其實是全歸平等的。

    以前,心中或許還有不平等之處,以為自修是自

    修、利他是利他、眾生是眾生、自己是自己,還有諸

    不平等、不通達之處;可是當你理、教圓備的時候,

    一切都平等了,最後結歸到一實之道,唯一佛乘,這

    時候你就是可以完全收攝諸法實相。這就是第十章所

    談論的。

    以此十義相生,辯釋禪波羅蜜,總攝一切重行法門。

    這十章所談述的禪定波羅蜜,其各章所闡述的道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24

    理,彼此相生、相輔,相激、相盪。以這十義解釋禪

    定波羅蜜,可以總攝一切法門。所以,光是論修禪波

    羅蜜,就可以把其他五波羅蜜全部收攝在內。

    至下尋文,冷然可見。

    下文,我們且輔以經文內容,從中,可以清晰看

    見這十章所介紹的主旨與目標。

    故大品經云:菩薩從初以來,住禪波羅蜜中,具足修

    一切佛法。

    所以,在︽大品般若經︾說:﹁菩薩從初發心以

  • 菩薩的禪修

    25

    來,一直都是住在禪定中,以利益眾生。﹂換言之,

    不可能沒有禪定而能當菩薩的。

    乃至坐道場,成一切種智,起轉法輪,是名菩薩次第

    行、次第學、次第道。

    從初發心,甚至到最後成佛,具足一切種智,進

    而初轉、續轉法輪時,全部都要具足禪定,都是要住

    在禪定中。換句話說,整個菩薩道的過程,都要具足

    禪定波羅蜜。這就是所謂菩薩的修行次第、學習次

    第、與行持次第。因此,我們要按照菩薩修定的方式,

    來走這條菩薩道。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26

    以上為序言所述。這段序言,是要讓我們知道修

    禪定波羅蜜的重要性,以及禪定是菩薩不可或缺的重

    要資糧。

  • 菩薩的禪修

    27

    修禪波羅蜜大意第一(

    卷一)

    今明菩薩修禪波羅蜜,所為有二:一者簡非,二者正

    明所為。

    現在開始來說明第一章,即菩薩修禪波羅蜜的大

    意。有關菩薩修禪波羅蜜的大意,可以分為兩大要點

    來說明:第一個要點為簡非,第二個要點為正明所為。

    甚麼是簡非呢?就是把修禪波羅蜜的錯誤情

    況、發心的錯誤情況講出來,然後,再將錯誤的修法

    與發心,分別予以排除,這就叫簡非。

    第一、簡非者,有十種行人,發心修禪不同,多墮在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28

    邪僻,不入禪波羅蜜法門。何等為十?

    有十種修行者,其發心修禪定的動機,雖各自不

    同,然而,這十種的發心,卻都是錯的,是邪惡的,

    不可以算是菩薩的禪定波羅蜜。大家看了之後,可千

    萬要排除這十種錯誤的發心,可千萬要防止自己掉入

    這十種錯誤的情況。

    一、為利養故,發心修禪,多屬發地獄心。

    你們今天修禪定,是不是為了利養?這點要很注

    意。甚麼是利養?希求多一點人家的供養,想獲得更

    多的好處。有些人所以要修禪定,是希望別人讚嘆你

  • 菩薩的禪修

    29

    很有修行、有定力,亦即很有禪定功夫,進而能獲取

    更多的供養。

    自己要檢視自己修禪定的動機是不是為了利

    養,如果是,那就是地獄的心。甚麼是地獄心?當此

    生此世貪得無厭,下輩子就容易掉入地獄,如果為了

    利養而修禪定,這就叫發地獄心,可千千萬萬要避免

    啊!

    二、邪偽心生,為名聞稱歎故,發心修禪,多屬發鬼

    神心。

    為了成為一位名人而修禪定,喜歡被人家肯定、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30

    稱讚,如果為了這樣而修禪定,就是邪惡的心、是假

    心,不是為了解脫或成佛,不是為利益眾生而修禪

    定,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有名而修禪定,這就是發鬼神

    心。自己要很小心,不可落入鬼神心。為甚麼叫鬼神

    心?就是邪惡心,就是邪而不正,假而不真。

    三、為眷屬故,發心修禪,多屬發畜牲心。

    大部分的畜牲都會為了幼獸、幼蟲而造業。例如

    鳥類會銜叨食物回來給雛鳥吃。這就是為了自己的眷

    屬而行動造業。所以,且想想看,你今天修禪定的動

    機,是不是為了自己的眷屬呢?

    有很多人,其修行的目的是希望家庭更圓滿、事

  • 菩薩的禪修

    31

    業更亨通。其實,這本無可厚非。初步來講,你可以

    藉由禪修而獲得一些功德,但是,你是否因此在若有

    似無之間,犯下了貪、瞋、痴之惡業而不自覺?如果

    答案為是,請問,那是否也是因眷屬而造下了無邊的

    惡業?如果你能更深入一點,將自己的心靈層次,提

    升到更高的境界,成為一無所求的人,那豈不更理想

    嗎?

    一個陌生人,我們不太可能會為他做一件惡事,

    但是,為了眷屬卻很容易造下無邊的惡業。這一點,

    可千萬要很小心。

    四、為嫉妒勝他故,發心修禪,多屬發修羅心。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32

    阿修羅的特質是甚麼?就是愛嫉妒別人、愛發脾

    氣、喜歡勝利。他們喜歡跟帝釋天打仗,想打勝帝釋

    天。有些人看別人修成初禪,起嫉妒心,就想修出二

    禪來勝過對方,甚至想修出三禪、四禪來強過對方。

    這種心態,就是為了勝他人而發心修禪定,這也要避

    免。

    五、為畏惡道苦報、息諸不善業故,發心修禪,多屬

    發人心。

    這是發凡夫的心。凡夫為了避免落入惡道去受

    苦,因此,就把所有的不善業止息下來,不造惡業,

    進而發心修禪定,這就是發人心。

  • 菩薩的禪修

    33

    一般人都很怕掉入三惡道受苦,因此,會有善惡

    的考量,並權衡利弊得失,這是人的特點。至於其他

    動物,則較為愚癡,不能也不會考慮那麼多,他們所

    擁有的,祇有與生帶來的習性。人類則較有智慧,會

    權衡利弊得失,為避免苦報因而覺得修禪定較優。

    六、為善心安樂故,發心修禪,多屬發六欲心。

    為了下輩子能活得更好、過更好的生活、吃得

    好、精神層面更好,因而發心修禪定。假若禪定功夫

    已然修到欲界定者,那麼,死後將生到欲界天;假若

    禪定功夫已達色界定或無色界定者,死後就可以生到

    相應的色界天或無色界天。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34

    假若純粹為了安樂而發心修禪定,叫﹁六欲天

    心﹂。六欲天是哪六種?一、四天王天,二、.

    忉利天,

    三、焰摩天,四、兜率天,五、化自在天,六、他化

    自在天。六欲天的最頂,是他化自在天,魔王波旬是

    他化自在天的天人,專門干擾修行者。希望大家提升

    自己的層次,超越魔王波旬,不要停留在六欲天,一

    定要超越欲界。

    七、為得勢力自在故,發心禪修,多屬發魔羅心。

    魔羅︵m

    ara

    ︶,就是魔王波旬。魔王轄內的眷屬

    有魔子、魔孫,祂一直希望自己的眷屬越龐大越好。

    甚麼是魔子、魔孫?

  • 菩薩的禪修

    35

    假若一個人追求五欲││色欲、聲欲、香欲、味

    欲、觸欲,那麼,這個人就是屬於魔子或魔孫。祇要

    這個人還在他的勢力範圍內,他就很高興。反之,如

    果你發出離心,甚至漏盡、解脫,那麼,魔王就開始

    擔心了。

    尤其當你修得越高,已然脫離了五欲的範圍,他

    因害怕魔子、魔孫減少,勢力減弱,因而會開始變化

    種種的模樣來恐嚇你,讓你起貪欲心。一個行者修禪

    定的動機,如果祇是為了得大勢力,祇是為了要讓你

    的眷屬或旁邊的人聽取你的命令,那麼,這就是發魔

    羅心。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36

    八、為得利智捷疾故,發心修禪,多屬發外道心。

    外道很喜歡辯論,在︽阿含經︾裡可以看到。在

    佛陀時代,佛陀屢遭外道問難,外道很想辯倒佛陀,

    但始終辯不倒。佛陀圓寂之後,歷代大師也一直遭受

    外道問難,這種情況無可避免的。即使是身處於現

    代,祇要你是宗教師,宗教與宗教之間就一定會有對

    話,對話後就會呈現出優劣。

    所以,古代的外道就是喜歡辯論,贏了就覺得戰

    勝對方。如果你今天禪修,是為了讓自己口才好一

    點,想讓智慧利得像一把刀,為的是要辯贏別人、辯

    倒別人,如果是這樣,那就叫外道心,這樣不好,是

  • 菩薩的禪修

    37

    錯的。

    九、為生梵天處,故修禪,此屬發色無色界心。

    為了生梵天處而修禪定,叫做發色無色心。梵天

    屬於色界天。色界天的初禪天,有梵眾天、梵輔天、

    大梵天。祇要你修禪定,證得初禪,死後即可得生初

    禪天。由於人間苦樂參半,而梵天處則比人間舒服,

    因此,如果是為了生到梵天處,去天上享樂而發心修

    禪定,有這樣的心也是不究竟的。

    十、為度老病死苦、疾得涅槃故,發心修禪,此屬發

    二乘心。

    這已經是屬於佛道內部的發心,但是,還是不夠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38

    深廣。為了超越生老病死苦,為了快速得到涅槃的緣

    故,因而發心修禪定,叫作發二乘心。你發聲聞、緣

    覺的心,這樣是不夠的,因為﹁不為眾生求安樂,祇

    為自己得離苦﹂,這樣的心量是不夠廣大的。大乘佛

    法的特色,是要求發廣大無邊的度脫眾生心,所以,

    也不可以祇發二乘心。

    就此十種行人,善惡雖殊,縛脫有異。既並無大悲正

    觀,發心邪僻,皆墮二邊,不趣中道。

    以上十種修行人,第一種地獄心,是最惡劣的;

    第十種二乘心,由於是朝向解脫,因此,是最高的,

  • 菩薩的禪修

    39

    是最好的善人。這十種修行人,他們的善惡各自不

    同,其中,第一到第九種心,都被綁在三界內,唯有

    第十種心是解脫的。可是,就算是第十種心,又如何

    呢?若從菩薩道來論,都不算圓滿,不算正確的動

    機。然則,什麼是正確的發心呢?

    論云:﹁既並無大悲正觀,發心邪僻,皆墮二邊,

    不趣中道﹂。即使到了二乘心,還是欠缺大悲正觀。

    甚麼是大悲?你看到眾生苦,不是祇看到眾生有身體

    上疾病的苦,甚至是看到他們內心的苦,此時菩薩的

    內心非常的不捨、不忍。

    因為我們的一句話、一個起心動念,驅使著眾生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40

    的心、心所產生變動,讓對方萌苦,這樣子,我們也

    都不忍心。換句話說,大悲,就是見不得眾生苦,不

    願因自己造業而讓對方苦,也不願看到因別人造業而

    讓其他人苦。發起這種廣大無邊的心就是大悲心。

    前面所講的十種人,沒有一樣是具足大悲正觀的

    心,唯有菩薩具足。這點我特別鼓勵大家,對於廣大

    無邊的眾生,一定要具足大悲心,對眾生無分別心、

    無二無別,對眾生同體大悲。

    上面所講的十種人,由於發心邪僻因而有所偏,

    皆墮兩邊;不是墮有,就是墮無。有的是完全不發心

    修善業,純粹造惡;有的已經發心修善業,修禪定,

  • 菩薩的禪修

    41

    可是卻墮入另一邊││有,執著我一定要解脫。我要

    怎麼樣、執著我要、我要、我要,完全忽略除了自己

    之外,還有廣大的眾生,因而墮入第二邊,無法進入

    中道。 甚

    麼是中道?就是,不僅追求真理││空的這一

    邊;也顧及幻有││假的這一邊。眾生苦是幻有,真

    理是空。空與有,空與假,兩邊都兼顧,這就是中道。

    天台止觀特別重視此點。

    若住此心修禪定,終不得與禪波羅蜜法門相應。

    一位行者,如果住於這樣子的心來修禪定,無論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42

    是住於十種心的任何一種,始終不會與菩薩的禪波羅

    蜜相應。然則,六波羅蜜的禪波羅蜜是甚麼呢?是排

    除這十種心的發心。如果有這十種心的任何一種,都

    不算菩薩的禪定波羅蜜。這一點,一定要很清楚。

    第二、正明菩薩行人修禪波羅蜜大意,即為二意:一、

    先明菩薩發心之相。二、正明菩薩修禪所為。

    經由以上的簡非之後,亦即排除了錯誤的發心之

    後,接著,就要進入第二大點﹁正明所為﹂,也就是

    要將菩薩真正該發的心講出來。以下,且把﹁正明所

    為﹂開展為如下兩義來說明:

  • 菩薩的禪修

    43

    一、先明菩薩發心之相。什麼是菩薩發心的相貌呢?

    二、正明菩薩修禪所為。菩薩的禪修到底做些甚麼

    呢?

    第一、云何名菩薩發心之相?所謂發菩提心。

    菩薩所發的菩提心,是追求真理的心,是始終都

    利益一切眾生的心,這才是所謂的菩提心。這一點,

    跟二乘有所區別。在︽阿含經︾中,較少看到當比丘

    修習禪定,於證阿羅漢後,會處處強調發心利益眾生。

    在︽雜阿含經︾裡面,雖然有﹁自利﹂、﹁利他﹂

    的字眼,換句話說,阿羅漢雖也自利、利他,但並非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44

    凡事都以利他而發心修行,因為阿羅漢並不特別強調

    利他。 相

    反的,菩薩的發心,就非常確定要利他,而且

    從頭到尾,沒有第二個心,就是為了利他。即使菩薩

    有能力入定,但入定的先決條件也是為了要利益眾

    生。菩薩修得的禪定,雖可證得非想非非想處定,乃

    至滅盡定,不過,如果不是為了利益眾生,他不會進

    入九次第定。

    菩提心者,即是菩薩以中道正觀,以諸法實相,憐憨

    一切,起大悲心,發四弘誓願。

  • 菩薩的禪修

    45

    這邊大家再度看到菩提心是什麼?菩薩要用中

    道來正觀、來觀照一切法,不偏有、不偏無;不偏空、

    不偏假,真正落實有無全收、空假一體。

    什麼是假?五花八門、芸芸眾生的世界是假。什

    麼是空?當你修禪定而入定的時候,那是一種空境或

    者定境,你能從中獲得﹁一切法皆是由因緣而起﹂的

    空性智慧。

    入定的空境或從定境所獲得的空性智慧,與芸芸

    眾生的假相世界,如果能一心明辨,朗照於兩邊,但

    是,卻不偏於一邊,這就是所謂的中道正觀。菩薩就

    是用﹁中道﹂來正觀諸法實相,也就是,當它是怎麼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46

    樣,就怎麼樣來看待它,O

    bserve it as it is

    。對

    於一切眾生,永遠用大悲心來看待,永遠起憐愍的

    心;然後,發四弘誓願。這四弘誓願,是很重要的發

    誓,一定要做到。

    四弘誓願者,一、未度者令度,亦云﹁眾生無邊誓願

    度﹂。二、未解者令解,亦云﹁煩惱無數誓願斷﹂。三、

    未安者令安,亦云﹁法門無盡誓願知﹂。四、未得涅槃

    令得涅槃,亦云﹁無上佛道誓願成﹂。

    所謂四弘誓願,說明如下:

    一、未度者令度: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很多眾

  • 菩薩的禪修

    47

    生還沒有學佛,我們要幫助他學佛;很多眾生還

    身陷苦海中,我們要幫助他離苦得樂。

    二、未解者令解:就是﹁煩惱無盡誓願斷﹂。眾生有

    苦惱,這些苦,必然是有因有緣,不可能無因無

    緣而來。我們要幫助眾生去了解這些苦的因緣在

    哪裡?是怎麼聚集而來的?我們要運用﹁四聖

    諦﹂中﹁集諦﹂的道理,幫助他解開煩惱。也就

    是說,不僅自己要斷煩惱,也要幫助眾生斷煩惱。

    三、未安者令安: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今天你

    要幫眾生斷煩惱的話,一定要教他方法。什麼樣

    的方法才可以斷煩惱呢?例如這本書所講的諸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48

    多禪定法門,祇要按照上記的方法去修,未安的

    心,也就安了。比如說,修念佛的人,能如實念

    佛;修觀呼吸的人,能如實觀呼吸,祇要照方法

    修下去,自然能令本來充滿不安、原本躁動的

    心,因而安了下來。

    四、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就是﹁無上佛道誓願成﹂。

    最後,再告訴眾生,其終極目標在哪裡?目標就

    是成佛,即到達涅槃、到達彼岸。

    此之四法,即對四諦。

    四弘誓願這四法,可以分別對應到四聖諦,如下:

  • 菩薩的禪修

    49

    一、﹁眾生無邊誓願度﹂對﹁苦諦﹂:因為看見眾生苦,

    想要幫助他。

    二、﹁煩惱無盡誓願斷﹂對﹁集諦﹂:眾生的苦,來自

    煩惱,來自眾多煩惱的聚集,當煩惱越聚越多,

    最後,煩惱的火山就會爆發,導致有的人會生

    氣、有的人會耍脾氣。易言之,煩惱無盡,會讓

    人怒漲全身,會讓人爆炸。祇要苦的因漸漸聚

    集,就會有苦的果。

    三、﹁法門無量誓願學﹂對﹁道諦﹂:道,就是滅苦的

    方法。

    四、﹁無上佛道誓願成﹂對﹁滅諦﹂:滅,就是苦已然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50

    完全滅除,內心呈現無苦的清涼狀態,也就是離

    苦得樂,成佛了。

    故︽瓔珞經︾云:﹁未度苦諦令度苦諦;未解集諦令解

    集諦;未安道諦令安道諦;未證滅諦令證滅諦。﹂

    接著,再用︽瓔珞經︾來做說明:眾生還沒超越

    痛苦的,幫助他超越痛苦;眾生還沒了解他的苦怎麼

    來的,幫助他了解;眾生的心還沒安住於修行方法

    的,幫助他安住於修行方法;眾生的心還沒證得涅

    槃、還沒成佛的,幫助他證得涅槃,幫助他滅除一切

    煩惱。

  • 菩薩的禪修

    51

    而此四法,若在二乘心中,但受諦名,以其緣理審實

    不謬故。若在菩薩心中,即別受弘誓之稱。所以者何?

    在二乘││聲聞、緣覺││的心裡,四聖諦祇能

    說是四聖諦,不可說為四弘誓願,因為他們祇是完全

    按照四聖諦的理,如實地去修而已。換句話說,在二

    乘的心中,你可以安立他有四聖諦的名稱,但卻不可

    以將四聖諦說成是四弘誓願。為什麼?

    因為菩薩一直都以眾生為前提,本來要把自己的

    苦滅除的,現在變成要滅除眾生的苦;本來是要幫助

    自己了解苦因的,現在則變成要幫助眾生了解苦因。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52

    所以,祇有在菩薩的心中,四聖諦才有可能轉化為四

    弘誓願。

    菩薩雖知四法畢竟空寂,而為利益眾生,善巧方便,

    緣此四法,其心廣大,故名為弘。

    在︽大般若經︾裡面,可以很清楚了解,當你在

    修空性智慧的時候,不可以認為有果位可得,應以無

    所得的心而學一切法,包括成佛,也應無所得。菩薩

    一直安住在空性中,了知一切法皆空,皆是無所得、

    不可求。

    換句話說,菩薩雖然知道四弘誓願也是畢竟空,

  • 菩薩的禪修

    53

    但是,菩薩還是會為了利益眾生,因而從空的境界裡

    面踏出來,以他所得的方法來教導眾生,幫助眾生,

    令眾生能夠離苦得樂。由於菩薩的發心廣大,緣取一

    切眾生之故,因而稱為﹁弘﹂。

    慈悲憐愍,志求此法,心如金剛,制心不退不沒,必

    取成滿,故名誓願。

    菩薩非常的慈悲,憐念眾生,愍念眾生,為了利

    益眾生,因而一直修禪定。在修行的過程中,為了得

    到禪定,他的心宛如金剛,堅不可壞。因此,在面對

    任何挫折、苦難及任何情境時,他的心永不退失。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54

    菩薩所以如此發心,勇往直前,精進修行,不懈

    怠、不放逸,並非是為了自己得離苦,而是為了幫助

    眾生,不希望眾生再受苦。縱然已滿菩薩願,已經成

    佛,菩薩所發的利生之心,仍舊沒有停止。

    佛陀成佛之後,也沒停止利益眾生,他還是化現

    千百億身在幫助眾生。所以,各位擬行走在菩薩道

    上,是不是也該永不退轉啊!可千萬別為了人家的一

    句話,因不順己意,就退轉了。千萬要隨時警惕,隨

    時觀察自己。

    行者若能具足發此四願,善知四心攝一切心。

  • 菩薩的禪修

    55

    修行者每天發四弘誓願,等於每天發一次誓,究

    竟代表什麼?表示你承諾一切眾生要幫助他們,承諾

    一切眾生我必定幫助你,每天發誓的用意就在這裡。

    要注意:許多人每天發誓,但每天所做的,卻都

    是自私自利的行為。千萬要小心,不要違背自己的誓

    言。發了誓,就要做到。但也不能因做不到,就不發

    誓。要當菩薩,必定要發誓,否則,就不算是菩薩,

    而是二乘。如果想當最頂尖的人,首先要發誓;發完

    誓,不能打妄語,一定要做到,一定要逼自己做到;

    縱使現在不夠圓滿,沒關係,未來自然會漸漸滿足所

    發的願。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56

    四弘誓願的心,總攝一切的心。當眾生的苦停止

    時,為什麼你的苦才能隨之停止?試想,如果你祇是

    停止自己的苦,而眾生還在苦中,你有辦法真正止息

    苦嗎?不可能!

    舉一個例子吧,今天大環境受到汙染,你卻祇顧

    及把家裡清理乾淨,把室內空氣改善好,防噪音設備

    做好,這樣子,苦有解除嗎?沒有!如果你鄰居的生

    活作息顛倒,有差勁的行為,也許一場火災延燒過

    來,身家性命受到威脅,苦就來了。除非一切眾生都

    正常,都上軌道,都成為聖人了,否則,你沒辦法真

    正安樂,你還是在這大環境中痛苦著。所以,要讓眾

  • 菩薩的禪修

    57

    生都離苦,其道理就在這裡。唯有眾生都離苦,你才

    能真正離苦。

    一切心即是一心,亦不得一心,而具一切心,是名清

    淨菩提之心。

    一切心是什麼?就是一切眾生的心。有情眾生是

    有情感的,無情眾生則無情感。例如地球、石頭,是

    沒有心的。

    一切心即是一心,其義又為何?是指一切眾生的

    心,都可以回到自己的﹁一心﹂中來探求。所謂人同

    此心,心同此理。不要以為眾生的心是眾生心,你的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58

    心是你的心,人類是有共通性的。

    所謂﹁異中有同,同中有異﹂。從異中有同的角

    度來看,你若想了解眾生的心,祇要了解自己的心就

    知道了。反之,從同中有異的角度來觀察,眾生的心,

    好像彼此有差異,因為你有你的貪、瞋、癡跟喜好,

    我有我的貪、瞋、癡跟喜好;你我之間的貪、瞋、癡

    跟喜好似乎不一樣,不過,這是很表面的。祇要大家

    都能停止貪、瞋、癡,直接進入禪定,進而將貪、瞋、

    癡三毒完全消滅,那麼,全部的眾生都可以彼此了解

    了。這就是﹁一切心即是一心﹂的內涵。

    所謂的﹁亦不得一心﹂,是何所指?當你往自己

  • 菩薩的禪修

    59

    的﹁一心﹂裡去探求,試問:一心到底在哪裡?在胃

    部、心臟、小腸、大腸?當你去求、去找,是找不到

    心的,因為它會跑來跑去。

    即使在禪定中,想看見那靈靈覺覺的心,也是找

    不到的。換句話說,根本沒有所謂的一心,一心根本

    就不可得。然則,為甚麼要講﹁亦不得一心﹂呢?當

    你把眾生收攝到自己的一心之後,你會認為﹁萬法唯

    心造﹂;可是,一心其實並不存在,因此,你最後將

    會發現,萬法無根源。也就是說,萬法唯心造的進一

    步,就是萬法無根源。

    如果是萬法無根源,那又該如何來修呢?究其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60

    實,﹁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一片葉子,就有一切

    法;一個聲音,就有一切法。你根本不需要收攝到自

    己的內心來了知一切法,因為在任何一花、一草、一

    法之中,早已具足了一切法。

    總括來說,一開始,是一心即具足一切心,今再

    推展,就成為一法即具足一切法。因此,不需要收攝

    回到自己的一心,才能了知一切法。所以說,亦不得

    一心。 取

    消一心之後,又是如何呢?就是任何一法中皆

    可得一切法,這就是清淨菩提之心,所以,當你的菩

    提心達到清淨時,你就可體會這種境界了。

  • 菩薩的禪修

    61

    因此心生,得名菩薩。

    當這種菩提心生起的時候,就堪稱是一位菩薩

    了。唯有菩提心真正清淨之後,才是菩薩,否則,我

    們都還是在菩薩之下,頂多是二乘人。尤有甚者,有

    的人祇發人天的願望,想得善報。

    故︽摩訶衍論︾偈說:﹁若初發心時

    是願當作佛

    過於世間

    應受世供養﹂

    ︽大智度論︾說,在初發心時,如果誓願當佛,

    已然超過世間俗人,堪受世人供養。在傳統佛教裡

    頭,佛與阿羅漢才是值得供養的聖人,可是這裡告訴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62

    我們,初發心就值得供養了。你今天初發菩提心,為

    了幫助眾生而修禪定,這種發心,就值得供養了。

    當你開始發心要成佛,或者發利益眾生的心︵利

    益眾生跟成佛要聯想為一件事︶,這種發心,已經超

    出世間人,因為世間人總是自私的,是為自己的利益

    而著想的,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當你發心

    成佛,利益一切眾生,早就超越世間人。所以,這樣

    的人應該受世間人供養。希望大家都能如是發大心,

    做大菩薩!

    第二、正明菩薩行人修禪所為者,菩薩摩訶薩既已發

  • 菩薩的禪修

    63

    菩提心,思惟為欲滿足四弘誓願,必須行菩薩道。所

    以者何?

    接下來說明﹁正明所為﹂的第二義。一個修禪的

    菩薩應該做些什麼事情?一個菩薩摩訶薩已經發了

    菩提心之後,要開始思惟什麼?為了要滿足四弘誓

    願,必須如實行持菩薩道,不能天天祇念著四弘誓願

    的偈頌,這是做白日夢。發願與發誓是必要的,但要

    去做,而且要確實做到。開始行菩薩道,要真正去行,

    不能空口說白話,為什麼呢?

    有願而無行,如欲度人彼岸,不肯備於船筏,當知常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64

    在彼岸,終不得度。

    如果你發願卻不去做,就如同有人想坐船到對

    岸,卻不肯準備船隻。想要過河,一定要有船。如果

    祇是一直在想過河,想到對岸,卻不找船隻來,可知

    這個人將永遠都留在此岸,到不了彼岸。所以,若想

    要成佛,就要去行、去做。

    如病者須藥,得而不服,當知病者必定不差。

    這裡又舉了一個比喻。就像一個生病的人,他必

    須要服藥才會好。如果醫生已經開藥給病人,但他遲

    遲不吃藥,請問這樣病會好嗎?當然不會好!同樣的

  • 菩薩的禪修

    65

    道理,聽了佛法,卻聞而不修;祇是在發願,每天卻

    發而不行;每天說要利益一切眾生,卻祇在做自私自

    利的事。這樣如何能成佛?所以,一定要去做,而且

    要如實做到。

    如貧須珍寶,見而不取,當知常弊窮乏。

    又舉另一個例子。就像一個窮人,需要財寶才可

    去除他的貧窮,不過,當他看見眼前有寶物時,卻也

    不動手拿取,祇是在看。光是看,並不能擁有。如果

    一個貧窮人祇看一個寶物,有辦法去除貧窮嗎?不可

    能!他必定經常處於貧窮中。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66

    我們也是一樣,聽聞到佛法,懂佛法之後也覺得

    不錯,卻不在日常生活中修,就跟這個貧窮人一樣,

    雖然看到寶物,卻不拿回家。今天學了佛法卻不用,

    不好好去修,就等於﹁入寶山空手而回﹂,永遠祇是

    一個貪、瞋、癡俱足的凡夫,無法成為一個聖人。

    切記:我等今日聽聞之後,一定要去實踐,一定

    要把凡夫的習氣去除。

    如欲遠行而不涉路,當知,此人不至所在。

    最後一個例子。又好像一個人,他想要到很遠的

    地方去遠遊,可是,祇是在想,而沒實際走出去,都

  • 菩薩的禪修

    67

    一直停留在計劃的階段。試問:這樣的人,可不可能

    到達他想要去的地方?比方說,有人想要去英國、有

    人想到印度、有的人想去美國,如果永遠停留在想去

    的階段,卻不動身出發,去搭飛機、坐船或坐車,請

    問能夠到達目的地嗎?當然是到不了!

    學佛這件事也是一樣,你懂了之後,要拿學到的

    方法實際去修,不要一直停留在欣賞的階段。如果祇

    是停留在欣賞階段,那就永遠沒辦法向前進,就像旅

    行的人永遠祇停留在計劃的階段一樣。

    菩薩發四弘誓,不修四行,亦復如是。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68

    菩薩發了四弘誓願之後,如果不去實踐,那也沒

    有用,祇是白發誓願一場。我們應該常以眾生為前

    提、為考量,不為自己,雖然這種動機很難做到,因

    為人都是自私的,﹁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不過,我

    們既然要發四弘誓願,就得把這種先天性的自私行

    為,透過精進力扭轉過來。

    復作是念:我今住何法門修菩薩道,能得疾滿如此四

    願?

    我應該安住在哪個法門,該怎麼修,才可以快速

    圓滿四弘誓願呢?

  • 菩薩的禪修

    69

    即知住深禪定,能滿四願。

    修行,不管是從教理去尋求,或從事上去磨練,

    繞了一大圈之後,必將會發現,無論是事、還是理,

    都要回歸甚深禪定的修習。所以說,好好入定,才能

    圓滿四弘誓願。

    何以故?如無六通、四辯,以何等法而度眾生?

    我們要度眾生,不能空口說白話,菩薩看到哪邊

    有苦,就往哪邊去救,如觀音菩薩尋聲救苦的這種實

    際行動。地藏菩薩其﹁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誓願,

    豈是空口說白話。這些菩薩都有真實本領,然則,甚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70

    麼是真實本領?

    就是六通、四辯。六種神通能千變萬化,可以有

    千百億化身。四無礙解呢?則可以調伏難調、難伏的

    眾生,讓鐵嘴的眾生軟化。

    前述所稱六通,為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

    心通、宿命通、漏盡通。前五通共外道,至於漏盡通,

    唯有佛家有。這六種神通,能讓菩薩無礙的解救眾生。

    何謂四無礙解?簡單的說,是﹁法、義、辭、辯﹂

    四無礙解。為甚麼叫無礙呢?度眾生的時候,用這四

    無礙解,可以無礙的去達到你想要的效果。

    法無礙解,是對於佛教術語無礙通達,要你說一

  • 菩薩的禪修

    71

    法的時候,能夠用一法貫通所有的法。如萬法唯心

    造,你可以說一法是﹁心﹂;要你用二法的時候,你

    可以說﹁止、觀﹂二法;要你用三法的時候,你會用

    三法印﹁無常、苦、無我﹂;用四法的時候,你會舉

    四聖諦﹁苦、集、滅、道﹂;要你說五法的時候,你

    又會用五根、五力﹁信、進、念、定、慧﹂;要你用

    六法的時候,你會用六妙門﹁數、隨、止、觀、還、

    淨﹂;要你用七法的時候,你又會用﹁七覺支﹂;要你

    用八法的時候,你又會用﹁八正道﹂;要你用九法的

    時候,你會用﹁九次第定﹂;要你用十法的時候,你

    會用﹁十法界﹂或﹁十遍處﹂等等。總之,你貫通了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72

    所有佛學術語之後,在法上無礙,因此,可以自在地

    使用佛學術語為眾生說法。

    義無礙解呢?就是說,光會講術語是沒有用的,

    必須能夠解釋出它的義理。一法是心,要如何解釋?

    止、觀二法,又如何解釋,才能讓眾生了解?所以,

    義無礙解,就是不僅背了很多術語,還要會解釋。

    辭無礙解呢?特別是指對於每個地方的方言,都

    要能夠通達無礙。到了台灣南部,會用台語講話;到

    了北部,會用國語;到了日本,會用日語;到了英美,

    會用英文;到印度,會用梵文;到西藏,會用藏文等

    等。學會很多國的語言及地方方言,而為眾生說法。

  • 菩薩的禪修

    73

    當然,這是我們無法與佛望其項背的地方,所以,

    我們要好好修學,生生世世累積福德資糧。

    最後,何謂辯無礙解呢?有了法、義、辭這三種

    能力,總和起來,才算辯才無礙。用佛學術語,為人

    開解;在義理上通達無礙;此外,當對方沒辦法說我

    們的語言時,你會用他的語言跟他講,讓他對佛法生

    起淨信。這就是所謂辯無礙解。

    以上所述,為四無礙解。不僅要在﹁事﹂上如實

    去修,且修出神通;在﹁理﹂上又要能通達,修出四

    無礙解。神通是事,四無礙解是理。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74

    若修六通,非禪不發。

    如果你要修神通,沒有禪定是沒辦法發出神通

    的。在禪定中,至少要得到四禪,比較好發動神通。

    所以大家要經常捫心自問:目前自己停留在哪一個禪

    定?有沒有到達﹁未到地定﹂,即初禪的前分定?有

    沒有達到剎那定?即電光石火的一剎那定。若都沒

    有,就是散心,跟普通老百姓一樣沒甚麼差別。

    故經言:﹁深修禪定,得五神通﹂,

    如果你好好修禪定,縱然未得漏盡通,也會得前

    五種神通。

  • 菩薩的禪修

    75

    欲斷煩惱,非禪不智。

    想要斷除煩惱,要靠智慧劍,但是,沒有禪定,

    是不可能有智慧的。為什麼?因為三增上學的順序是

    ﹁戒、定、慧﹂,有戒才有定,有定才有慧。沒有戒,

    定是邪定;沒有戒、定,慧是邪慧。所以,要斷煩惱,

    非禪不智。沒有禪定,是不可能有智慧的。

    從禪發慧,能斷結使;無定之慧,如風中燈。

    從禪定開發出來的智慧,可以斷除煩惱。禪定與

    智慧的差異何在?禪定只是壓伏煩惱、壓住煩惱,而

    由禪定開發出來的智慧,才可以斷除煩惱,這二者不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76

    一樣。 前

    者,是壓,只是壓住,﹁斬草不除根,春風吹

    又生﹂,當我們用岩石將雜草壓住時,雜草易從旁邊

    長出來。所以,禪定只是一種工具,是開發智慧的工

    具。禪定主要是作為讓智慧能夠斷煩惱的背景,令智

    慧能夠穩定的斷煩惱、能夠犀利的斷煩惱。如果沒有

    禪定的功夫,光是世智辯聰,可以斷煩惱嗎?是沒辦

    法的。 我

    們發現,有很多高級知識份子沒有斷煩惱,做

    出傻事的大有人在。﹁無定之慧,如風中燈﹂。沒有禪

    定的智慧,就好像風中的蠟燭一樣,晃動得很厲害。

  • 菩薩的禪修

    77

    當你拿一本書在晃動的蠟燭下看,是看不清楚的。蠟

    燭的燈火必須夠穩定,才容易看書,所以,一定要有

    定,由定而發慧才行。

    欲知法門,當知一切功德、智慧並在禪中。

    想要知道修行方法,就必須知道,所有的功德、

    所有的智慧都是蘊藏在禪定中。禪定已經隱藏著所有

    的功德與智慧,所有潛能都在禪定中,你必須把它開

    發出來;六種神通都在禪定中,四無礙解也在禪定

    中,必須把它開發出來。

    如︽摩訶衍論︾云:﹁若諸佛成道,起轉法輪,入般涅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78

    槃,所有種種功德,悉在禪中。﹂

    ︽大智度論︾提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所以會

    成佛,之所以轉法輪,位眾生說法,乃至最後圓寂、

    入涅槃;也就是從成道、轉法輪到涅槃的整個過程,

    自是具足很多功德,但都離不開﹁禪定﹂。

    佛陀從成道一直到涅槃的四十五年當中,沒有一

    天離開過禪定。他不是為弟子說法,就是經常在樹下

    或屋子裏打坐;他不是出去托缽一下、在森林中遊行

    或經行一下,就是經常處於禪悅中。

    佛陀一輩子過這種生活,非常單純,是一種極為

  • 菩薩的禪修

    79

    高層次的精神生活。如今,佛陀都已成佛了,還是沒

    離開禪定。我們是否應該加把勁,是否應該摒棄所有

    的世間五欲與緣務,好好修習禪定?

    所有世間的快樂,都是因為我們的五種感官受到

    刺激而產生,即﹁色、聲、香、味、觸﹂,刺激﹁眼、

    耳、鼻、舌、身﹂而產生快樂。然而,禪定之樂,不

    需要靠感官刺激,而是在寂靜中自動生出喜樂。如山

    泉水般,從地底自動湧出,不假外求。禪悅之樂,即

    是如此。

    復次,菩薩入無量義處三昧,一心具足萬行,能知一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80

    切無量法門。

    這邊看到一種三昧,就是﹁無量義處三昧﹂。這

    是哪一種三昧呢?︽法華經︾的^序品﹀中,佛陀就

    是入這種三昧。佛陀所說的︽法華經︾,從^序品﹀

    開始,後面又講了很多品。然而,在開講前,就先入

    ﹁無量義處三昧﹂,再從這種三昧而說出︽法華經︾

    來。如果你想講出深奧的佛法,也要入三昧才行,因

    為從三昧而發出的法義,才有深奧之義。所以,無量

    義處三昧,是佛陀講︽法華經︾時所入的三昧。

    ﹁一心具足萬行﹂呢?佛陀處在三昧的一心時,

  • 菩薩的禪修

    81

    可以說五乘法,也可以說三乘法,或一乘法,他要說

    甚麼就可以說甚麼。當然,︽法華經︾的旨趣,最終

    是要講唯一大乘。但是,佛陀也可以具足善巧方便為

    眾生說法。

    本來已經有很多弟子聽不下︽法華經︾而離席

    了,可是,最後仍有很多聲聞弟子,都被授記成佛,

    甚至佛號都給了。這是無量義處三昧廣大發揮的作

    用,於一心之中,能知一切無量法門。為甚麼叫無量

    義處三昧?因為可以知道無量的法門,所以叫無量義

    處三昧。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82

    若欲具足無上佛道,不修禪定,尚不能得色、無色界

    及三乘道,何況能得無上菩提?

    如果你想要具足無上佛道、想成佛,卻不修禪

    定,尚且沒辦法得色界定︵即初禪、二禪、三禪、四

    禪︶與無色界定︵即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

    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怎麼可能成佛呢?

    修禪定,才可以進入色界定或無色界定;外道尚

    且會修這些禪定,何況是想成佛的人?不修這些禪定

    是不可能成佛的。

    前述所謂三乘道,就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 菩薩的禪修

    83

    三乘行者,如果不修禪定,也沒辦法證阿羅漢、辟支

    佛、佛。想成佛,更需要修禪定。

    我們北傳國家盛行菩薩道,盛行幫助眾生,盛行

    做慈善事業去利益一切眾生。這些利益眾生的事情固

    然是成佛應該做的,但是,你不可以不修禪定。菩薩

    應該要修禪定。試想,阿羅漢、辟支佛都在修了,菩

    薩怎麼可以不修?以後你們做慈善事業之餘,回到

    家,請好好修定。如果你要到外面服務人群,請帶著

    四念處出門,因為四念處可以讓你在動中保持禪定;

    回到家,也請好好盤起腿來修定。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84

    當知欲證無上妙覺,必須先入金剛三昧,而諸佛法乃

    現在前。

    菩薩道的五十二階位中,第十地上面是等覺,再

    上去就是妙覺,妙覺就是佛。想要成佛,必須先入金

    剛三昧。此話怎講呢?當你證得妙覺佛果的前一剎

    那,是先入金剛三昧,後一剎那,才進入佛果。事實

    上,不僅成佛有這種理論,要證阿羅漢還是有這種理

    論。證阿羅漢的前一剎那,要先進入金剛三昧,後一

    剎那,才證阿羅漢,此事記載於︽俱舍論︾。成佛的

    時候,諸佛法乃現在前。換句話說,當你成佛的時候,

  • 菩薩的禪修

    85

    種種功德已然圓備,所有佛法必將現前。

    菩薩如是深心思惟,審知禪定能滿四願。

    菩薩要深刻思考一些事情,要確實了知:禪定才

    可以滿足四弘誓願。

    如︽摩訶衍︾偈說:

    如︽大智度論︾裏面的偈頌所講:

    禪為利智藏

    功德之福田

    意思是說,禪定,是犀利智慧的前行方便,而智

    慧則是一個大寶藏,在這個大寶藏裏面,充滿了許多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86

    功德福田,但是,都必須先有禪定,好來開發智慧的

    大寶藏。簡單的說,在智慧大寶藏裏面,有許多功德

    福田,而禪定卻是它的基礎。

    禪如清淨水

    能洗諸欲塵

    禪定就好像清淨的水流,可以洗去我們內在所有

    欲望的塵埃。當你出門在外,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時,怎麼辦?回到家,盤起腿來修定,所有塵埃就落

    下了。以︽般若經︾空性智慧來講,有所謂的塵埃嗎?

    沒有!﹁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根本就沒有塵

    埃。然而,神秀大師認為,塵埃要天天靠禪定,時時

  • 菩薩的禪修

    87

    勤拂拭,才能把塵埃洗乾淨。

    有人問說:﹁師父!自古以來只有慧能大師有此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功力,大部分人的根

    器像神秀大師一樣,還是有塵埃的。有塵埃,還是要

    慢慢的去除,不可能說一切皆空就沒有塵埃。這是無

    法自欺欺人的!﹂

    是的,有塵埃,無法自欺欺人,空性智慧是漸漸

    圓滿的。就好像念佛,我們在念佛的時候,極樂世界

    並不在眼前,可是,我們不斷的念佛,念到後來,極

    樂世界就在眼前了。

    同樣的,空性智慧不可能一下子在眼前,而是要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88

    靠我們不斷去思惟空性智慧。比如,當我們布施的時

    候,並沒有覺得自己在布施;我們在持戒的時候,沒

    有覺得自己在持戒;我們在修忍辱波羅蜜的時候,沒

    有感覺自己很努力在忍辱。

    有的人修忍辱,心裏氣得不得了,可是他仍舊忍

    了下來。這樣修忍辱,沒有符合空性智慧。符合空性

    智慧的忍辱行,是沒有一個人在修忍辱波羅蜜。以這

    種空性智慧慢慢練習,到後來,就可以真正做到慧能

    在︽六祖壇經︾中所講的﹁本來無一物﹂,本來就沒

    有境界。諸位可以慢慢、不斷用這種方式思考,﹁頓

    悟﹂必然會漸漸來臨的。在禪宗裏面,小悟不計其數

  • 菩薩的禪修

    89

    之後,才有大悟產生。

    禪為金剛鎧

    能遮煩惱箭

    禪定,就好像一件用金剛做的鎧甲。如果把金剛

    做成一件鎧甲來保護身體,刀箭不入。同樣的,禪定,

    能遮止煩惱,任何煩惱想射進我們內心,也都進不

    來,惡、不善法,亦都無法漏進我們的心。

    雖未得無為

    涅槃分已得

    阿羅漢能夠徹底無為,因為﹁所作已作,自知不

    受後有﹂,因此,他不會再有為了。雖然我們還沒真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90

    正證到無為的聖果,不過,如果能好好修禪定,展現

    出來的,就是一副對世間法沒興趣的態度,因而不會

    再熱心投入世間,此時,你會經常處於閒靜之處,在

    山林中、田野間,閒靜自己的身心,然後修定。所以,

    表面上你還沒斷盡一切煩惱,可是,少分的涅槃味,

    已經可以品嚐、感受到了。

    得金剛三昧

    摧碎結使山

    得六神通力

    能度無量

    三昧的梵文是S

    amadhi

    ,或譯為三摩地,意思就

    是禪定。金剛三昧是一種定,若能得到金剛三昧,就

  • 菩薩的禪修

    91

    可以摧碎煩惱山。成佛之前所得的金剛三昧,能摧毀

    一切的惑,如塵沙惑、無明惑、見思惑,金剛三昧都

    可以將其摧毀,不使有餘。

    阿羅漢也是因為得金剛三昧,才能把所有的見思

    惑斷盡。換言之,金剛三昧,能把所有的內在煩惱,

    全部徹底摧破。此外,也因為禪定,我們才有辦法得

    六神通力,有了六神通力,才能度無量人。所以,大

    家若想度無量人,非得有六神通不可,否則,只能度

    少數的人;更有甚者,不僅沒度到人,反而被人家度

    走,完全沒有度人的作用。

    為何一定要有六神通力?例如,有他心通的話,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92

    就能完全知道眾生的心,知道他需要甚麼,缺乏甚

    麼。需要什麼樣的關懷,我們就可以應機、對機,給

    他要的關懷,若此,他會覺得我們很貼心,就會好好

    學佛。可惜,我們沒有這種能力,沒辦法知道別人到

    底需要甚麼,而且往往事倍功半,甚而經常做錯事情。

    囂塵蔽天日 大雨能淹之

    如果你們去過大陸敦煌,就會知道,那邊有很多

    沙漠、戈壁。當車輛進入沙漠時,只要有風就會塵土

    飛揚,讓人有沙塵暴的感覺。但是,即使是滿天的沙

    塵已然遮蔽天日,只要一場大雨下來,所有沙塵,都

  • 菩薩的禪修

    93

    將落定,因為塵埃會被雨水沖刷下來,降回地面。同

    樣的,禪定,就是具有把所有內在塵埃洗刷乾淨的功

    效。

    覺觀風動之

    禪定能滅之

    我們的內在有很多覺觀風。甚麼是覺觀風?就是

    覺觀諸法的心念。其實,覺觀是好的,如果你善用覺

    觀,你的覺觀就會制心一處。反之,如果你不善用覺

    觀,這些覺觀會是散亂的,最後,將體現成散心、亂

    心。

    所以,覺觀風太強會變成散心,會讓修行者變成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94

    普通的老百姓、凡夫。然則,怎麼樣才可以滅除太強

    的覺觀風呢?祇要運用禪定,自然可以滅除。所以,

    還是要回到禪定。

    以上這些偈頌,都在說明禪定的好處與優點,因

    此,大家是否應該好好運用禪定來修行呢?

    此偈所說,即證因修禪定,滿足四願。

    以上的偈頌可用以說明或證明:我們因為修禪定

    而能滿足四弘誓願。

    問曰:菩薩若欲滿足四弘誓願,應當徧行十波羅蜜,

    何得獨讚禪定?

  • 菩薩的禪修

    95

    有人問:﹁一個菩薩如果想要滿足這四弘誓願,

    應該要徧行十波羅蜜,何以獨獨稱讚禪定波羅蜜

    呢?﹂在十波羅蜜裏頭,禪定波羅蜜也只是其中一

    個。事實上,比較常說的是六波羅蜜,即布施波羅蜜、

    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除了六波羅蜜之外,十波羅蜜於後又加

    了四個,即方便波羅蜜、力波羅蜜、願波羅蜜、智波

    羅蜜。 方

    便波羅蜜的﹁方便﹂,是指善巧方便。當有了

    般若波羅蜜之後,要有善巧方便,用種種的間接方

    法,啟發眾生的智慧;因為太直接易有反效果。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96

    事實上,善巧方便的展現,要因應眾生的根機而

    定。有的人適合直心,就直接跟他講,他承受得了,

    這種是大根性的人;有的人受不了,你必須婉轉的

    講,所以要間接。有的人再怎麼間接,他也受不了,

    此時,要很有善巧方便,隱藏於無形中來跟他講;如

    果完全不能講的時候,就通通不需要有任何間接或善

    巧方便,此時,善巧方便也易造成反效果。所以,善

    巧方便的展現應需視情況而定。

    所謂力波羅蜜,就是培養實踐善行與判別真偽的

    能力。至於願波羅蜜的﹁願﹂,是常持願心,並付諸

    實現。菩薩與阿羅漢有很大的不同,阿羅漢是實踐三

  • 菩薩的禪修

    97

    解脫門: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阿羅

    漢無願,終其一生沒有願望,沒有計畫想要做甚麼。

    菩薩呢?剛好相反,則是常持願心,經常抱持著願,

    想幫助眾生。

    但是,光有願是不行的,願波羅蜜強調要付諸實

    現。︽入菩薩行論︾裏面講得更清楚,當你計畫做一

    件事情的時候︵按照菩薩的道路,可以有願,願是正

    常的︶,有願之後要考量因緣能不能做。

    如果分析當下各種因緣之後,發現這件事情不能

    做,就暫時放下不做,因為此時的因緣不具足。萬一

    還是做了,就要勉勵自己,儘可能把它完成,不要中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98

    途而廢,因為如果養成半途而廢的習慣,你生生世世

    都會依循這種習慣。

    切記:考量清楚,不能做就不要做;假若因緣具

    足,就勇往直前,努力去做,這樣才有智慧。

    所謂智波羅蜜,就是了知一切法的智慧。然而,

    般若波羅蜜也是智慧,其與智波羅蜜有何差異?第十

    個智波羅蜜跟第六般若波羅蜜的差別在於:般若波羅

    蜜是開真實智慧,了知諸法實相;智波羅蜜則特別強

    調佛的一切智,了知一切法的智慧。

    曾有學者針對﹁般若﹂與﹁智﹂,用︽舍利佛阿

    毘曇論︾分析過。依研究分析者所稱:般若的梵文是

  • 菩薩的禪修

    99

    prajna

    ,智的梵文是j

    nana

    。prajna

    通常指圓頓的智

    慧,j

    nana

    則指一步一步修上去的智慧。舉例來說,

    prajna

    是指於一剎那相應般若、了知一切法,所以,

    般若是頓的,可以知一切法。j

    nana

    是斷一分煩惱、

    證一分菩提。這是從︽阿毘曇︾裡面取得的說法。

    可是,你從︽釋禪波羅蜜︾看到,此中說法沒有

    標準答案。剛剛有說過,j

    nana

    的解釋反而是了知一

    切法的智慧,同於前述學者說的般若││於一剎那相

    應般若、知一切法。般若,在這本書的解釋是:了知

    諸法實相,每一種思想都了知。所以,看起來沒有定

    論,這兩個詞,都可以當成智慧。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100

    有人問智者大師:為什麼沒有全部說明十波羅蜜

    的修法,而獨獨稱讚禪定波羅蜜呢?

    答曰:前四義劣,後五因禪,今則處中而說。

    智者大師接著回答:所謂前四,是布施、持戒、

    忍辱、精進。因為前面四個波羅蜜有所不足,而後五

    個波羅蜜則是因禪定而有。沒有禪定的智慧,是邪慧。

    所以,如果沒有禪定,後面的般若波羅蜜是邪

    慧;善巧方便,變成邪惡的方便;如果缺乏禪定,後

    面五個都是不究竟的。原文的﹁今則處中而說﹂,意

    指:因為禪定剛好在十波羅蜜的中間,處中而說可收

  • 菩薩的禪修

    101

    攝前後的波羅蜜。

    所以者何?菩薩修禪,即能具足增上四度,下五亦然。

    菩薩光是修禪定就可以讓前面的布施、持戒、忍

    辱、精進這四波羅蜜獲得增上,不再是做一些普普通

    通的慈善事業,而是在行動中,馬上讓禪定遍於四度

    裡面。 我

    曾經期許大家,凡是來修天台止觀的人,希望

    出門之後,不論是在幫人、或在做慈善工作的時候,

    你們都要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氣質,那種氣質,就是禪

    定。在行善中,要具有定力,而不是持著散心、亂心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102

    去做慈善。如此,即能具足增上四度。

    至於下五亦然呢?下面五個,是指般若、方便、

    力、願、智。這五個波羅蜜,也都是因為有禪定,因

    而全體獲得增上。

    在這十個波羅蜜裡頭,除了禪定本身,若能於其

    餘九波羅蜜加入禪定,將會使其整體提升。為什麼?

    下面開始說明:先說布施。

    如菩薩發心,為修禪故,一切家業,內外皆捨。

    如果真是一位菩薩,當他發心修禪定時,他將會

    捨棄一切的家業,不管是內在家業或外面的事業。內

  • 菩薩的禪修

    103

    在家業包括你的眷屬、親戚。換句話說,菩薩為了修

    禪定,一切的家業會全部捨掉,包括內在家業、眷屬、

    親戚,以及外在種種事業,都會全部捨掉。

    不惜身命,寂然閒居,無所慳吝,是名大捨。

    不惜身命。不擔心捨掉許多東西後,以後怎麼

    辦?不擔心沒有退休金,下半輩子怎麼過?也不擔心

    到野外去修禪定時,蚊子叮我怎麼辦?都不管這些

    了,而是非常安靜、悠閒的居住在沒有人的地方修禪

    定。

    這樣子的情況,心中沒有任何的吝嗇,沒有任何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104

    的不捨,這是真正的大捨,這叫作布施。所以,你今

    天因為修了禪定,使得普通的布施成為大捨、大布

    施,你可以為了禪定將所有的東西通通拋棄。

    復次,菩薩為修禪故,身心不動、關閉六情,惡無從

    入,名大持戒。

    菩薩為了修禪定的緣故,身心通通不動,六情

    ﹁眼、耳、鼻、舌、身、意﹂都關閉了,惡就無從侵

    入。惡,不外乎從六情侵入。從眼睛看到一些吸引我

    們的東西,或耳朵聽到一些吸引我們的聲音,就開始

    造惡。如果關閉六根,就不會造惡,因為沒有甚麼可

  • 菩薩的禪修

    105

    以影響我們了,這就是大持戒。

    所以,真正的持戒是在這裡,真正的持戒精神,

    不是比丘戒、比丘尼戒,或上百條的戒律;也不是菩

    薩的十重、四十八輕戒;也不是在家五戒、八關齋戒。

    這些戒律,是怎麼立出來的?本來無戒,佛陀成

    佛之時,沒半條戒,是﹁隨犯隨立﹂出來的。某人犯

    了一件惡行,被人舉發,佛陀因而制戒;某人又被舉

    發,佛陀又制戒;是這樣慢慢立出戒條的。這些戒,

    都是為了斷除所有可能放縱六根的情況而制。

    譬如六群比丘,經常到在家居士家裡索討財物,

    跟在家居士索討無厭,讓在家居士從富翁變貧窮。佛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106

    陀就呵責六群比丘:﹁怎麼可以這樣,以後不准再打

    擾在家居士!﹂

    還有一次,六群比丘下午的時候,跑去看軍隊演

    習,結果軍隊練箭、射箭時,一位僧人被射中肩膀。

    佛陀就責備六群比丘:﹁不好好精進修行,跑去看熱

    鬧做什麼!﹂所以,這些戒律是因沒有收攝六根而立

    的。如果懂得收攝六根,好好修禪定,這就是持戒的

    精神。

    復次,菩薩為修禪故,能忍難忍,謂一切榮辱皆能安

    忍。

  • 菩薩的禪修

    107

    菩薩為了修禪定,能夠忍耐所有很難忍耐的境

    界。境界很難忍,但是,你還是要忍。︽入菩薩行論︾

    中有說過:你不要忍得很難過、忍得很不情願或忍得

    硬梆梆的。

    ︽大寶積經︾也講:不要忍得起心動念很大;要

    忍得船過水無痕,事情過來就

    pass(

    穿越)

    過去,不

    要映入腦子;不需讓一個深深的刻痕,留在你的印象

    中,從此成為你這輩子的痛,生生世世都無法忘懷。

    所以,要學習廣欽老和尚﹁無來無去,無代誌﹂

    (

    台語)

    。沒來沒去,就沒有甚麼事;有來有去,就有

    事。這也符合︽般若經︾的空性智慧。在現象界,有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108

    沒有來去呢?當然有!人們來來去去,所以,在現象

    界,一定有來去。可是,在空性智慧中,來無所見,

    去也無所見,不見來去;雖有來去的現象,但是,沒

    有見到來去。

    ﹁能忍難忍﹂,你要對所有境界的生滅、來去,

    忍受得很平靜;一切的榮辱,皆能安忍。人家給你榮

    譽,你可以忍受;給你毀謗,你也可以忍受。當榮譽

    來時,不要得意忘形、驕傲自大。榮譽與毀謗,兩邊

    都要忍。

    你看虛雲老和尚,紅衛兵這樣對他,把他打得半

    死,他還是能夠忍下來。貢葛旺秋仁波切被中共關了

  • 菩薩的禪修

    109

    那麼多年,他還是一心用︽入菩薩行論︾的話來告訴

    自己:﹁往昔,我就是有造這些惡業;今天,就要好

    好接受業報。被關,是一種業報,要好好接受。﹂就

    是這樣子,能忍難忍。

    設為眾惡來加,恐障三昧,不生瞋惱,名為忍辱。

    假設有種種罪惡加到我們身上來,恐怕會障礙我

    們達到三昧,這時候,不可以生起瞋恨心或諸惡、不

    善法。只要是不如意的人、事、物;不如意的色、聲、

    香、味、觸、法,只要是惡的境界過來,你一生氣,

    一動怒,一胡思亂想,恐怕會障礙自己的禪定。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110

    所以,要忍,就要忍得很平靜。雖然很難,但還

    是要練習,否則,修行就沒有困難度可言。修行的困

    難度就在這邊,道理懂了還要訓練自己做到。

    復次,菩薩為修禪故,一心專精進,設身疲苦,終不

    退息,如鑽火之喻。

    菩薩為了修禪定,不斷地精進。今天沒有入定;

    不信邪,明天再坐。最近,有一位男眾居士精通︽阿

    含經︾,想要入定,因為他很嚮往︽阿含經︾裡面,

    七個月就能取證。可是,發現快要有一些好消息時,

    蚊子就來;所以,他買了蚊帳,不准蚊子再來打擾。

  • 菩薩的禪修

    111

    你們有沒有像他一樣具有這種修禪定的決心?

    希望大家都能在正向的佛道上積極,彼此互相勉勵。

    假設身體非常疲倦、很苦,終究不會退道心,不可以

    讓精進的火熄滅。不精進,就會退道心。就像鑽火的

    比喻,鑽木還沒取到火,不可以停止,一旦停止,就

    功虧一籄了。為了禪定,應不斷的精進。

    常坐不臥,攝諸亂意,未嘗放逸。

    ﹁常坐不臥﹂,就是經常打坐,不要躺下。當然,

    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不倒單﹂。佛陀沒用這個方式

    過生活,他是有躺臥睡覺的,所以,不需要每個人都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112

    做到這種十二頭陀行之一││﹁常坐不臥﹂。

    有的人覺得,佛陀的聲聞弟子是小乘,沒甚麼;

    但是,大迦葉就做到常坐不臥,反而佛陀沒做到。其

    實,我們只要按照佛陀的方式,該睡就好好睡覺。千

    萬不要讓﹁亂意﹂無限上綱;因為如果沒攝諸亂意,

    就會越來越亂,最後,就可能會精神分裂。必須做到

    沒有一天放逸,沒有一秒鐘放逸,要一直精進。

    設復經年無證,亦不退沒,是為難行之事,即是大精

    進也。 假

    設一整年都沒有任何取證,你也不退失道心,

  • 菩薩的禪修

    113

    這是難行的事情呀!如果世間法你有所成就,就會有

    成就感。可是,修行路上,一直沒有成就,你卻還願

    意繼續修行下去,這個就不簡單了。

    我們發現實際情況是,許多人修行沒甚麼感覺之

    後,就換其他事情做,經常換嗜好。對於修行一直提

    不起勁,久了就會換跑道;最後,沒取證時,就不想

    修了。這邊告訴大家,不可以!就算你沒取證,也不

    要退失道心,這就是大精進。

    故知修禪因緣,雖不作意別行四度,四度自成。

    由於禪修的緣故,你雖沒有特別作意要修四波羅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114

    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可是四波羅蜜就自

    己成就了,這都是因為你修禪定的緣故。光是禪定修

    好,很多事情就成辦了。

    復次,菩薩因修禪定具足般若波羅蜜者,菩薩修禪,

    一心正住,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智慧勇發

    如石中泉。

    一個菩薩因為修習禪定,就可以具足般若波羅

    蜜,因為他一心住在禪定中。由於心經常住在禪定,

    就可以知道世間一切的生滅法相;因而智慧不斷冒出

    來,就像山中的泉水,不斷從石頭裡面冒出來。心要

  • 菩薩的禪修

    115

    常常在禪定中,才可以知道世間一直在生滅。當你在

    看電視時,已經忘記生滅了;當你在吃飯時,已經忘

    記生滅了;當你在講話時,也忘記生滅了。但是,如

    果住在禪定中,你會知道無常與生滅;你會讓自己的

    心情,維持在這個概念上。

    最好修到對任何一舉一動都很清楚,吃飯、睡

    覺、談天、說話,你都知道這些舉動之中的生生滅滅。

    由於這種境界比較高,要做到這境界,必須久修,很

    熟練之後,你才能有成就。

    如果在任何的行為之中,都保持觀照世間的生滅

    現象,這時,就不可能退轉。因為你做任何事情,例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116

    如跟人家聊天,不論做什麼事,你都正知一舉一動的

    生滅,此時,你的出離心就在那裡;那一顆出離心、

    超然的心、超越於世間染污法的心永遠在那裡;超越

    的心像一位目擊者在那邊保持觀照著。這種心不得

    了,已然遠離塵垢。大家要慢慢訓練自己,讓自己擁

    有一顆寧靜觀照的心。

    故︽摩訶衍︾偈說:

    般若波羅蜜

    實法不顛倒

    一個有修出般若波羅蜜的行者,他已經了解諸法

    實相,不會顛倒了。

  • 菩薩的禪修

    117

    念想觀已除

    言語法皆滅

    內心有很多的妄想雜念,都已經除去,這時候,

    任何的言語,尤其是戲論的言語也都消滅了。

    無量眾罪除

    清淨心常一

    發展出般若波羅蜜的時候,甚至不用懺悔,無量

    眾罪自然都會去除。雖然由般若波羅蜜去除眾罪,但

    是,就根源來講,他還是因為修禪定而有般若波羅

    蜜,所以,追根究柢還是因為修禪定。

    你的清淨心,若能經常保持㏄,這種清淨心跟諸

    佛菩薩的清淨心,無二無別。所有眾生,從無始以來,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118

    其自性清淨心,本就與諸佛無二無別。理上,是無二

    無別;事上,我們的清淨心是被塵垢所覆蓋。因此,

    我們無法朗照萬物,而佛菩薩則是全然朗照萬物。我

    們現在要做的,是去除塵垢,讓清淨心恢復出來。

    如是尊妙人

    則能見般若

    這種值得尊敬的修行者,是可以見到般若、見到

    空性智慧的。

    這是︽大智度論︾裡面的偈頌,你們也要時時刻

    刻警惕自己,努力修出禪定。附帶一提般若波羅蜜的

    好處,淨土宗,是教我們念阿彌陀佛聖號,死後得往

  • 菩薩的禪修

    119

    生極樂世界。現在告訴你們,有一個更佳、更寬廣的

    選擇,即:生前好好修空性智慧。

    在六百卷︽大般若經︾裡面的第七卷,舍利佛問

    世尊:﹁一個修空性智慧、修習般若波羅蜜的菩薩,

    死後到哪裡?﹂佛陀告訴他說:﹁一個修般若波羅蜜

    的菩薩,從這一生死後,一直到他成佛之前的這一大

    段期間,生生世世在諸佛國土轉生,常常值遇諸佛,

    供養讚歎諸佛。﹂逍遙自在,不被綁在一處。

    由於你修般若波羅蜜,因而生生世世到諸佛國土

    去,這樣寬廣的境界,歷代祖師很少宣傳,相當可惜。

    依︽大般若經︾所說的意趣,等於告訴你們多一種去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

    120

    處的選擇了。

    我在佛學院講給其他法師聽時,有法師說:﹁極

    樂世界的諸上善人,經典說,他們常常從極樂世界到

    十方國土,去供養諸佛,一樣是很自在啊!﹂我說:

    ﹁對啊!可是他仍歸屬在極樂世界,不屬於諸佛國

    土。︽大般若經︾裡講的是可以生生世世遊諸國土,

    並生生世世中,屬於不同佛國淨土的菩薩,不歸屬特

    定的淨土。﹂所以,︽大般若經︾勸修空性智慧,是

    如此甚深寬廣的境界。這裡面還有兩種選擇:

    一、你可以選擇獨自一人自由行。

    二、也可以選擇結伴團體行。

  • 菩薩的禪修

    121

    當你修般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