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出國報告(出國類別:考察) 鐵道工程及建築資訊建模(BIM)技術應用 服務機關: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 姓名職稱:東部工程處 何正吉 副處長 工務組 曾義探 代科長 派赴國家:中國大陸香港、上海 報告日期:105 年 12 月 出國期間:105 年 9 月 26 日~10 月 1 日 系統識別碼:

鐵道工程及建築資訊建模(BIM)技術應用 · 藉由3d 立體視覺化的資訊解析功能,進行工程有效的溝通與整合應用,以提升規 劃、設計、施工及維管之品質與效能的新技術。

  • Upload
    others

  • View
    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出國報告(出國類別:考察)

鐵道工程及建築資訊建模(BIM)技術應用

服務機關: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

姓名職稱:東部工程處 何正吉 副處長

工務組 曾義探 代科長

派赴國家:中國大陸香港、上海

報告日期:105 年 12 月 日

出國期間:105 年 9 月 26 日~10 月 1 日

系統識別碼:

統識別碼:

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公務出國報告提要

頁數:67 頁 含附件:□是■否

報告名稱:鐵道工程及建築資訊建模(BIM)技術應用

主辦機關: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

聯絡人/電話:曾義探 02-89691900 分機 1970

出國人員/服務機關/單位/職稱/電話:

何正吉/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東部工程處/副處長/簡任(派)

04-22150408

曾義探/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工務組/簡派工程司/簡任(派)

02-89691900

出國類別:考察

出國期間:民國 105 年 9 月 26 日至 民國 105 年 10 月 1 日

出國地區:中國大陸香港、上海

報告日期:105 年 12 月日

分類號目:H1/交通建設

關鍵字 :建築資訊建模、BIM、地鐵

1

內 容 摘 要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係在工程生命週期中之規劃、設計、施工

及營管各階段,在電腦虛擬空間中使用 3D、即時及動態建模的軟體模擬真實工程

作為,建置、管理與記錄基地地理資訊、空間關係、幾何元件性質與其他資訊,

藉由 3D 立體視覺化的資訊解析功能,進行工程有效的溝通與整合應用,以提升規

劃、設計、施工及維管之品質與效能的新技術。

本次考察之重點包括香港、上海之鐵道工程及 BIM 發展應用趨勢、相關單位

推動情形與寶貴經驗及參訪上海丁香國際商業中心工程實際應用案例,瞭解香港

在土地與營建人力有限下,主要以民間營建產業主導並帶動推廣,透過應用 BIM

可以減少浪費資源及降低成本;另上海市政府亦已規定 2017 年 90%以上的市政建

設都要採用,瞭解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及上海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導入

BIM 技術歷程、建模標準與規範、應用之效益、人員培訓、相關軟體之研發及發

展應用趨勢等,希望藉此考察經驗及取得之相關資訊,供作本局工程導入建築資

訊模型(BIM)推動參考。

考察香港、上海之鐵道工程及 BIM 技術應用與經驗,心得包括「BIM 技術在

工程規劃、設計、施工及營管各階段之相關軟體及應用,可依需求持續研發」、「以

工程導入 BIM 技術之成本考量,工程生命週期各階段分別導入之成本,較建設公

司或 BOT 工程(規劃、設計、施工及營管一體)或統包工程(設計及施工一體)

導入之成本高」、「產業及學研界 BIM 技術之應用與研發較政府機關快且積極,後

續由相關主管機關引領推廣」、「政府主管機關統一訂定公共工程 BIM 技術之招標

文件及建模標準與規範,可避免執行爭議並可加速推廣」及「BIM 技術人才之積

極培育、鼓勵及認證,有助 BIM 技術之推廣及應用研發」;依據上述心得提出對

本局可行之建議包括「訂定 BIM 技術之招標文件及建模標準與規範」及「BIM 技

術人才之培育」,俾利加速推動。

2

目 錄

壹、目的……………………………………………………………………………………3

貳、考察行程………………………………………………………………………………5

參、考察過程……………………………………………………………………………6

一、香港………………………………………………………………………6

( 一 ) 拜訪香港地鐵公司……………………………………………… 6

(二 )拜訪香港建築信息模擬學會……………………………………… 1 0

(三 )拜訪香港新世界建築公司………………………………………… 1 6

四、上海……………………………………………………………………………18

(一)拜訪上海 Aconex 公司……………………………………………………18

(二 )拜訪上海 BIM 技術創新聯盟………………………………………21

(三 )拜訪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26

(四 )拜訪上海建工公司 BIM 發展聯盟…………………………………45

(五 )參訪上海丁香路 778 號商辦大樓…………………………………55

(六 )參觀虹橋車站…………………………………………………………60

肆、考察心得與建議……………………………………………………………………63

3

壹、目的

BIM 技術早於 2000 年由民間專業軟體公司引進國內獲獲少數建築師事務所採

用,2006 年臺灣大學、成功大學及臺灣科技大學開始陸續研究 BIM 於工程之相關應

用,接續於 2010 年政府公共工程及民間建設建築管理相關部門開始導入,時間點與

香港約略同時比大陸上海更早引入,在香港其營造業議會利用其本身營建產業之官

方與民間中介溝通管道特殊地位,參考英國及美國先進國家,積極結合民間及政府

相關單位組成 BIM 推動小組進行推廣工作,上海市 BIM 技術之應用亦在市政府引導

下在產、官及學界已具相當實用成果。目前我國公共工程建設相關部門在政府推動

下正積極導入 BIM 於工程之應用,其中交通部已規定一定規模以上交通建設使用

BIM 及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參考國外資料並依本土營建環境條件及需求,初擬「建築

資訊建模 BIM 應用指南」供業界參考,另工程會亦已委託中央大學研提「機關辦理

公共工程導入建築資訊建模 BIM 技術研究」,惟 BIM 推展相關政策引導標準制定、

推動方式、應用內容及未來發展等皆有精進的空間。

鐵工局在高雄鐵路地下化延伸鳳山計畫鳳山車站工程也在施工階段導入 BIM 技

術應用,對站體之機電管線設備及與土建工程衝突檢核,並建立工程設施資訊作為

移交營運機構維管使用,然在規劃(結合 GIS、方案分析比較與決策)、設計(遮陽、

採光、通風、水資源及智慧與綠建築分析)、施工(成本估算、時程控管與施工履歷)

及營運(管線設備維護管理系統)階段等相關之應用仍有待實施。本次考察希望藉

香港及上海執行建築資訊建模(BIM)技術之經驗及資訊,供本局鐵路改建工程在規

劃、設計及施工階段導入建築資訊建模(BIM)技術以提高工程品質及效益,考察之內

容如下:

一、 瞭解香港與上海 BIM 政策引導、推動現況及未來發展目標。

二、 瞭解實際工程案例導入 BIM 應用之實務、效益及除衝突干涉檢核、成

本估算與時程控管以外之應用與發展趨勢。

三、 瞭解相關配套的資訊技術研發與人員教育訓練。

4

四、 瞭解相關技術與應用、人才培訓及產官學研之合作。

5

貳、考察行程

考察行程表

日期 行程 地點

第一天

9 月 26 日(一)

上午:去程(臺北~香港)

下午:拜訪香港地鐵公司(1) 香港

第二天

9 月 27 日(二)

上午:拜訪香港建築信息模擬學會(2)

下午:拜訪香港新世界建築公司(3) 香港

第三天

9 月 28 日(三)

上午:拜訪上海 Aconex 公司(1)

下午:拜訪上海 BIM 技術創新聯盟(2) 上海

第四天

9 月 29 日(四)

上午:拜訪中國建築第 8 工程局有限公司(3)

下午:拜訪上海建工公司 BIM 發展聯盟(4) 上海

第五天

9 月 30 日(五)

上午:參訪上海丁香路 778 號商辦大樓(5)

下午:參觀虹橋車站(6) 上海

第六天

10 月 1 日(六)

回程(上海~臺北)

上海

6

參、考察過程

一、香港

(一)拜訪香港地鐵公司

此行拜訪感謝歐特克(Autodesk)遠東有限公司香港及澳門分公司總監李煥明

博士安排,並感謝香港地鐵公司樓宇及建築工程經理梁贊文先生與香港雪峰科

技總經理陳振康先生共同參與研討及實地參觀分享,內容概述如下:

1、香港地鐵公司及九龍站概述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MTR Corporation Limited;企業標誌

為MTR)於 1975年 9月 26日創立,當時名為地下鐵路公司(Mass Transit Railway

Corporation Limited),於 2000 年宣布私有化,同年 4 月 26 日註冊成為有限公

司,更名為地鐵有限公司(MTR Corporation Limited)。2007 年兩鐵合併,同年

12 月 2 日透過服務經營權營運九廣鐵路公司網絡及業務而改為目前名稱。

本次參訪港鐵九龍站(Kowloon Station)是港鐵機場快線及東涌線的中途

站,位於九龍油尖旺區西九龍填海區柯士甸道西 1 號,鄰近西區海底隧道九

龍入口及收費廣場。此站為地下車站(車站大廳設於地面層),地面的綜合發

展區名為「Union Square」佔地 13.54 公頃,包括住宅、辦公大樓、「圓方」商

場及酒店。九龍站位處於西鐵線延伸段(九龍南線)柯士甸站之西,該站通

車後雖然乘搭市區線於兩站之間徒步轉線不會享有優惠,但於九龍站乘坐機

場快線的乘客,在兩站均可享用免費港鐵接駁服務。

九龍站共設有 3 個大廳,包括機場快線市區預辦登機服務大廳、機場快

線大廳和東涌線大廳。機場快線市區預辦登機服務大廳,主要為乘客預先辦

領登機證及付運行李,無須等候機場登機櫃檯,惟乘客是必須預購車票方可

使用此服務。大廳設有航班顯示幕、行李寄存服務及車站商店,並與圓方商

場相連,乘客可在此購物及用餐。東涌線大廳位於九龍站建築群地面,連接

7

九龍站建築群及東涌線月台,在車站大廳內設有直接的扶手電梯或升降機往

返東涌線月台。

九龍站的市區預辦登機服務大廳、東涌線大廳、機場快線大廳及月台設

有免費電訊盈科提供的 Wi-Fi 熱點,乘客可在候車的時候透過有 Wi-Fi 功能的

電子設備存取網際網路。由於機場快線大廳為旅客而設,因此市區預辦登機

服務大廳及機場快線大廳的非收費區均設有公眾洗手間供乘客使用。

九龍站共設兩層月台,上層供機場快線使用,下層則為東涌線月台。機

場快線兩個月台屬於側式月台,而東涌線則為單一月台島設計,由於採用不

同收費系統,兩線之月台並無通道連貫,而機場快線的兩個月台因中間被連

接東涌線大廳與月台之扶手電梯分隔,故互不相通。東涌線月台位於最底,

而機場快線月台則位於其上層,往機場方向及往香港方向的月台及大廳被東

涌線月台的中庭分隔。

九龍站設有 12 個出入口,其中 C 及 D 出入口位於圓方商場及 Union Square

的建築群內,而圓方商場更連接行人通道及佐敦道行人天橋,以便乘客前往

公共運輸交匯處或渡船角一帶。而 A 及 B 出入口則位於車站的東涌線大廳的

地面,可分設前往車站停車場或機場快線穿梭巴士站,同層的市區預辦登機

大廳的上下客區亦可前往西區海底隧道的巴士站或西九龍海濱長廊。各出入

口均設有指示牌顯示出入口周邊的建築物及設施列表。

8

九龍站出入口外觀 進出站樓(電扶)梯

中庭挑空區 預辦登機服務大廳

2、BIM 技術之應用

九龍站設計之初即導入 BIM,將整個車站建模,並依據模型進行各樣分

析,其中關於人流分析值得學習,分析情境分成三項,平日尖峰時間、假日

尖峰時間、災害(如火災)發生時間,以 BIM 模型為基礎,輸入所有通道資料,

乘客部分則分男、女、兒童分別模擬疏散速度,經分析將可能產生瓶頸位置

改善,另外,也根據分析結果調整電梯上下方向,分析示意詳見下圖。

9

應用 BIM 技術分析避難逃生動線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於廣深港高速鐵路 (香港段) 西九龍總站中廣泛使

用 BIM,建立 BIM 模型係為動工前辨識空間衝突及解決建造協調問題,其後

更通過與其承包商之協同作業擴大模型的應用層面。該項目團隊計畫以「竣

工模型」的形式把 BIM 模型供總站營運人員使用,以輔助現行傳統的竣工圖。

1970 年代迄今每年花於港鐵車站翻修金額達十四億港元,工程複雜又缺

乏整體性規畫管理,事後也難以精確計算投資回報,自 2006 年開始以 BIM 模

型建立的各種模擬分析,可以計算翻新工程回報,並利用電腦模擬以改善人

流疏散和預測空調需求等。另車站經多次翻新且不少設備記錄不全,執行維

修保養有不少困難,故港鐵公司將 BIM 應用於維護管理階段,港鐵逐一為車

站建立 BIM 模型和資產清單,再結合港鐵的企業內容管理系統,未來整個港

鐵不同部門可分享 BIM 資料,改善設施管理和維修,BIM 技術將改變港鐵營

運及維俢模式。港鐵將以目前應用 BIM 的經驗為基礎,制定清晰的應用策略

及發展路線圖,建立配合應用 BIM 所需要的內部作業文化之變革時間表,以

應用 BIM 為主建立一個新型態的工程專案合作框架,並積極應用於未來的運

10

營和維護階段。

港鐵公司在建築結構檢查的工作流程中應用 BIM 技術,結構檢查前將建

築物制作成三維模型,結構檢查時督導員將檢查結果記錄,成為結構狀況資

料庫,方便結構評估及計畫維修工程,BIM 技術在各個流程上都擔當著重要

角色,不但使各部門更緊密合作,減少錯漏,更縮短工程時間。相對二維技

術在 BIM 協助下,繪畫起草圖的時間減少 50%,亦節省了工程師及督導員 10%

的工作時間,加快工作流程。

(二)拜訪香港建築信息模擬學會

此行拜訪感謝歐特克(Autodesk)遠東有限公司香港及澳門分公司總監李煥明

博士安排,並感謝香港建築信息模擬學會主席馮樹堅先生、副主席盧德祥先生、

秘書陳鏡元先生與香港雪峰科技總經理陳振康先生共同參與研討,內容概述如

下:

1、學會緣起

本次參訪由學會主席馮樹堅先生簡報,首先提到香港自 2002 年開始引入

BIM 應用軟體,香港建築信息模擬學會(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Building

InformationModelling)在 2005 年還是一個興趣小組,共同研究 BIM 的應用及

舉辦活動介紹 BIM,隨著香港對 BIM 感興趣的人增加,全面使用是從 2008 年

起,應用的項目為建築設計以 BIM 進行(包括審批圖、施工圖)、建築及結

構設計、房屋委員會聘用顧問協助設計團隊建模,及高鐵總站使用處理複雜

幾何設計等,此時業界籌備成立一個獨立的 BIM 專業學會。2010 年 5 月香港

房屋委員會更宣布他們計畫於 2014/15 年度在所有新發展項目全面使用 BIM,

使得 BIM 人力資源需求變的大大增加,同年香港建築信息模擬學會正式成

立,登記成為專業化「香港建築信息模擬學會」,讓香港建造業間不同專業團

體能透過學會去瞭解、學習 BIM。創會會員 29 名,現有 119 名會員,為當地

11

早期成立的 BIM 技術應用學會之一,對推廣 BIM 不遺餘力。

與香港建築信息模擬學會研討 與學會主席馮樹堅先生合影

主要活動及參與活動

香港建築信息模擬學會宗旨為「應用 BIM 以提昇產業水準與利業」,主

要目的為對建築行業介紹 BIM 技術,每年舉辦座談會,邀請世界各地的專家

來香港演講。同時也和政府部門、相關學會保持緊密聯繫,如建築師學會、

12

工程師學會,並開展合作。此外在中國大陸也有一些合作項目,參與制定香

港和中國大陸的 BIM 標準。主要工作如下:

(1) 提昇 BIM 技術之教育、理解、應用。

(2) 增進建築元件相關議題的關注與理解。

(3) 建置並提昇 BIM 應用實務之相關標準。

(4) 建立產官學研間的聯繫管道。

(5) 研究提昇 BIM 應用,以提昇建築生命週期中產業界間的溝通合作、工

作效能。

(6) 提供 BIM 專業職業的生涯指導。

(7) 舉辦 BIM 教育訓練、考核認認及頒證。

香港建築信息模擬學會推動 BIM 歷程、現在作法及未來目標,詳見下圖:

推動 BIM 歷程

13

推動 BIM 現在作法

推動 BIM 未來目標

學會推動 BIM 採三方向同時進行,縱方向:工程從計畫開始,規劃、設

計、施工、營運等全生命週期各階段均導入 BIM,橫方向:結合各單位、各

領域在 BIM 平台上整合資訊,垂直方向:由基層單位至上級單位一起推動 BIM

應用。學會推動制定 BIM 標準,積極開設 BIM 訓練課程,另推動 BIM 認證,

經過專業考試核發證照,使 BIM 工程師職業獲得保障;辦理 BIM 競賽,提升

BIM 水準,與學校合作研發 BIM 相關應用。

14

2、香港近年 BIM 的應用案例

Hennessy Centre 重建工程

京華道辦公大樓工程

15

Heights 大學重建工程

高偉大樓工程

16

(三)拜訪香港新世界建築公司

此行拜訪感謝歐特克(Autodesk)遠東有限公司香港及澳門分公司總監李煥明

博士安排,並感謝新世界建築公司副董事長梁志旋先生與香港雪峰科技總經理

陳振康先生共同參與研討,內容概述如下:

1、香港新世界建築公司概述

新世界建築有限公司(New World Construction)由協盛建築有限公司(協盛)

重新命名,於 2012 年成立,是新創建有限公司旗下的建築公司之一,並為新

創建有限公司及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新世界發展)的基建及服務旗艦公司。

新公司於 2013 年 10 月 7 日正式改名,為新世界集團管理並建造高質素的建

築項目。新世界建築擁有經驗豐富的管理人材及優秀技術員工,專門提供工

程承建及建築管理服務,公司致力成為香港領先的建築商之一,為新世界發

展提供可靠及具效益的建築服務。業務遍及香港、中國內地及澳門,基建業

務包含道路、能源、水務和港口及物流四大範疇;服務業則包括設施管理(香

港會議展覽中心之營運管理和「免稅」店)、建築及交通(建築、巴士及渡輪

服務)以及策略性投資。

2、BIM 部門與作法

香港新世界建築公司設立專責 BIM 部門之 BIM 工程師約 30 位,此次拜

訪對象為部門經理,經理表示公司推動 BIM 的主要目的為整合設計、施工、

營運介面,使工程順利推展。香港新世界建築從推案至完工營運,都由該公

司負責,因此從設計開始建置 BIM 模型起就將施工與營運所需資訊納入,設

計過程施工與營運人員一併參與討論。依其經驗在設計階段已解決 90%施工

與營運問題,包含各類衝突檢查、最佳空間運用、施工過程模擬、甚至日照

分析、景觀分析、空調佈設、人流疏散動線等,在設計階段就已詳細考慮。

施工過程在工法安排,機具物料進出、工程進度、預算等也以 BIM 作控管。

完工營運階段各項設備監控、維護修繕亦納入 BIM 管理。

17

BIM 使用在設計階段約增加設計工作約 50%工作量,設計時程與成本均

較傳統方式增加,但施工過程變更設計大量減少,並且可節省因施工錯誤拆

除重作時間及成本,對工期亦有幫助,以全生命週期評估,依實施經驗統計

總經費可節省 10%以上。BIM 應用最大的受益者是施工單位,香港的營造商

因享受到 BIM 的好處,大多已將 BIM 列為必備項目,以新世界設計施工營運

一條鞭的情況,推動 BIM 使用較無介面問題。

BIM 部門辦公室 與梁副董事長合影

18

二、上海

(一)拜訪上海 Aconex 公司

此行拜訪感謝歐特克(Autodesk)遠東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張學生先生安排,

並感謝 Aconex 公司銷售總監喻波先生簡報研討分享,內容概述如下:

Aconex 公司是家在世界上廣受企業工作管理廣泛使用的線上協同作業平台

軟體的研發商,報告中指出建案如無有效的管理,依據統計大部分都會超過原

定預算約 10-20%, Aconex 在線管理平台可為工程消除協同作業的障礙,提高

建築工程專案的效率、透明度及權責性,在全球 72 個國家, 有超過 35,000 個組

織正使用其系統來改善資訊管理和專案溝通。

工程全生命週期的作業平台

19

全生命週期參與者協同作業的平台

管理任何類型或規模的建築或工程項目都會涉及多方人員、分散的團隊和

關鍵的時間表、大量的資料經常的修訂及長期專案的人員流動如何維持有效的

協同作業變得至關重要,BIM 和 3D 模型的快速發展正促進工程專案管理的轉變,

同時帶來新的挑戰,良好的資訊和流程管理有助於解決全生面週期參與所有者

所面臨的許多挑戰。例如如何確保單一引用點、相關權責性與資料獲取、控制、

文檔分發和修訂、即時管理團隊之間的正式專案信函及在多個組織中實施流程

和管理批准。

Aconex 專門設計解決機構內部系統的設計無法推動多個組織的即時協作。

使用一個專為滿足建築需要而開發的、安全易用的線上協作平台來聯繫各方。

系統以具體專案為單位提供,簡化和標準化所有參與者的文檔和流程管理與通

訊 ,在一個安全可靠的地方獲取並根據關鍵資訊,為決策奠基。 因此 Aconex

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幫助控制專案風險。使用 Aconex 協作平台,可獲得與日

俱增的即時利益,從而提高回報率與滿意度,降低大量的文書管理、列印和分發

成本,提高流程自動化、效率、權責性與節省時間,降低延遲、返工、爭議和

訴訟的風險,全部過程中各種資訊一覽無遺盡在掌握中,推動專案獲得成功。

專案團隊涉及成百上千的人協作處理、成千上萬的文檔,交換幾百萬封的信

函,每個參與者獲取、分發、審查、批准和檢索資訊所花費的時間,可能會對

20

項目時間表和經濟利益產生巨大影響,這些資訊可能會受多個組織複雜流程的

影響,效率從在單個平台上管理這些流程開始,協助獲取更全面的資訊,降低專案

複雜度, 加強控制, 對於每一位專案參與者個體,均一視同仁,對自己的資料

都具有完全的控制,構建信任並產生更多的資訊獲取和更高效率,沒有意外,

不存在隱性成本,所有需求都已經包括在內並從一開始就明確所得到的系統組

態。不會有資訊丟失或被刪除的風險,也不會產生因檔案容量過大而無法共用,

並且一旦資訊保存到 Aconex 上,就會一直保留沒有上限。也沒有任何使用者數

量限制,沒有資料量限制,並且擁有無限的服務支援和對每個專案參與方組織

進行的使用者培訓 - 這些作業貫穿於整個專案生命週期中。

研究發現高達 66%的建築問題是由於資訊管理不善或團隊溝通不足而引起

的,許多問題可透過使用 Aconex 加以避免,Aconex 的導入將為專案 Aconex 線

上協作平台允許所有參與專案的組織 – 包括客戶,承包商,顧問和供應商使用

一個中央網上平臺來管理他們的專案資訊, 整個專案團隊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

地點即時訪問、分發、跟蹤及存檔他們的檔和信函。Aconex 協作平台為 BIM 作

中扮演資訊流通管理的重要角色,也影響 BIMA 作成效。

21

(二)拜訪上海 BIM 創新技術聯盟

此行拜訪感謝歐特克(Autodesk)遠東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張學生先生安排,

並感謝上海 BIM 技術創新聯盟常務副祕書長滕麗小姐率相關工程師共同參與簡

報研討分享,內容概述如下:

1、上海 BIM 技術創新聯盟概述

上海 BIM 技術創新聯盟(Shanghai BIM Technology Innovation Alliance 縮

寫 SHBIM)由對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研究、開發、應用、推廣之企業單位、

高校等機構自願組成,是集合專業性及行業性於一體之產業聯盟組織;接受

上海市經濟及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住房及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等市政府主

管部門之業務指導,秉承「使命擔綱、協同創新、共贏發展」之宗旨,致力

如下:

(1)凝聚共識、整合資源及營造良好的政策與應用環境。

(2)全面導入建築領域信息化,加強產學協同合作,提升供給側能力,推進

BIM 技術及產品研究、開發與應用推廣,滿足建設領域信息應用與安全需

求。

(3)活耀產業氛圍,以各類交流、研討活動,促進聯盟成員之間信息共享及合

作。

(4)增強 BIM 技術的影響力,宣傳 BIM 技術有關政策、標準及優秀應用示範項

目。

聯盟成員目前計有 53 單位,本次參與研討之成員包括賓孚建設、巨一科

技、互聯網軟體、藍色星球、隧道股份、同筑、因恒科技、禹創工程、延華

智能與筑想等公司、楊浦區 BIM 推進聯席會、楊浦區建交委及上海理工大學

等單位。

22

交流:花效計劃新城車站公共藝術簡報 上海 BIM 技術創新聯盟經驗分享

2、市政工程 BIM 政策推動與設計應用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上海市政總院)成

立於 1954 年,從事規劃、工程設計和諮詢、工程建設總承包及專案管理全過

程服務。現擁有給水、排水、道路、橋樑、水利、軌道交通、磁浮、地下空

間、規劃、建築、環境工程、城市景觀、熱力、燃氣、岩土、測量、檢測、

施工管理和工程總承包等專業,涵蓋基礎設施建設行業各領域,綜合實力位

居國內同行前列。2008 年獲得首批國家工程設計綜合資質甲級證書,2010 年

完成公司制和集團化改革。上海市政總院現有員工 3500 餘人,擁有 1 位中國

工程院院士、5 位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7 位上海市領軍人才、8 位上海市

學科帶頭人、40 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90 位在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設有院士工作室、大師工作室和博士後工作站。

秉承“科學創新,誠信奉獻”的企業精神,累計完成 12000 餘項各類工

程勘察設計諮詢和總承包工程,專案遍佈各地。代表性工程有:上海南浦大

橋、楊浦大橋、盧浦大橋、東海大橋、長江大橋、閔浦大橋、重慶嘉陵江石

門大橋、杭州江東大橋、滬寧高速公路、滬杭高速公路、S4 高速公路、南北

高架道路、崇啟通道、浦東世紀大道、浦東磁浮列車示範運營線、虹橋綜合

交通樞紐工程、外灘交通綜合改造工程、武漢水果湖隧道、上海新建路隧道、

迎賓三路地道、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長橋水廠、四川都江堰西區水廠、

23

上海合流污水治理工程、白龍港城市汙水處理廠、重慶雞冠石汙水處理廠、

上海世博園區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和世博軸及地下空間綜合體工程等,在國內

外樹立“SMEDI”設計諮詢高端品牌。先後成立 26 家滬外設計公司或分支機

搆,做廣做深市場。發揮技術和人才優勢,拓展 EPC 總承包業務,向工程全

過程服務轉型。先後在尼日利亞、印尼、斯里蘭卡、安哥拉、坦桑尼亞等國

承接專案。

市政總院堅持科技創新,歷年來累計獲得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等多項獎

15 項。有 1000 餘項勘察、設計、諮詢、規劃業務獲得各類獎項,擁有專利

1000 多項,被評為科技進步先進集體、勘察設計創新典型企業、上海市優秀

高新技術企業和上海市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近年來,在大型現代橋樑設計、

綜合交通樞紐和生態道路、水處理技術集成、水資源利用、大型地下空間綜

合開發和高速磁浮工程等方面形成了 20 多項核心技術,並付諸工程實踐。

市政總院堅持文化塑院,踐行核心價值觀,樹立“創造城市未來、追求

和諧卓越”的核心理念,積極推進卓越文化、創新文化、服務文化、和諧文

化建設。

上海市推動 BIM 政策採取以下步驟:

(1) 建立技術應用推廣聯席會議, 由副市長任召集人,成員單位含住建委、

交通委、水務局、科委等,定期開會檢討推動進度及解決遭遇困難。

(2) 實施步驟分:試點培育、推廣應用、全面應用三階段,目標:

A. 2017 年起,本市規模以上政府投資(>1 億元),申報市優以上的勘察設

計、施工項目須應用 BIM 及市政工程 90%以上須應用 BIM。

B.明確 23 項基本應用,各類應用操作流程,各階段模型深度。

(3) 徵集試點工程,選拔示範工程,開展專題研究。

(4) 編制水務、水利、交通等非房建專案的應用指南。

(5) 實現 BIM 技術和裝配式建築融合。

(6) 明確了核算標準、管理方式、實施要求。

24

(7) 楊浦區為全市應用示範,納入區試點區屬項目配套專項經費。

(8) 試點項目進行指導和總結示範階段。

3、機會及挑戰

(1)使用現狀調查研究分析

《BIM技術在交通設工程領域政策、標準和監管體系》

1.團隊成長度

●13 家交通建設工程設計和施工單位

有 11 家建立了專門的 BIM 團隊組織,作為一個獨立的科研或

生產部門

●團隊成員以設計人員為主,還有部分 IT 人員程輔助建模員

25

表列主流軟件尚未完全解決市政行業 BIM 應用的所有問題須進一步研發應用

2.政策需求

●發展規則

●絕大部分選擇”大力發展”

●收費

●絕大部分選擇”合理”

●收費依据

按建築面積為基數

按工程項目總投資額為基數

按工程項目設計費用

●政策需求

●明確的 BIM 技術應用費用參照收費標準

●重大項目和重點區域工程應用 BIM 技術的強制要求

●招投標中體現 BIM 技術應用

3.主要問題和風險

●技術風險

●BIM 技術不成熟

●BIM 軟件不完善

●BIM 交付標準不完善

●人力資源問題

●綜合人才緊缺

●現有設計人員沒有意願學習

●專業 BIM 人員缺乏工程經驗

●經濟風險

●收益前景不明確 8 票

●投資回報期較長 7 票

●投入成本太高 5 票

(2)市政行業現狀軟件應用

26

推動 BIM 技術仍有下列各項挑戰:

(1)政策層面:體制規範推動力、人力及經費等資源不足、設計及施工工期緊、

發展規劃不明確及政府管理部門期望過高。

(2)標準層面:應用標準之未完備、資訊無法落實及成果交付不完整。

(3)技術層面:技術發展待精進、軟硬體之限制、設計變更頻繁之模型配合修

改頻繁及規範檢查與模型審核難。

(4)人才層面:設計者不主動導入及工程專業與 BIM 專業複合性人才少。

(三)拜訪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此行拜訪感謝歐特克(Autodesk)遠東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張學生先生安排,

並感謝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 BIM 工作站姚守儼站長率相關

工程師共同參與簡報研討分享,內容概述如下:

1、公司概述

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八局)是中國建築股份有

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始建於 1952 年,1983 年整體改編為企業,總部現位於

上海市。現有員工 2 萬多人,其中擁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教授級高

工、魯班傳人、高級職稱等專家人才 1700 多名;英國皇家特許建造師、國際

傑出項目經理、大陸註冊壹級建造師、註冊結構工程師、註冊建築師、大陸

優秀項目經理等高端人才 1600 多名;榮獲“大陸國有企業先進集體”。並建

立了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省級技術中心,積聚了雄厚的科技優勢,被評為“大

陸建築業科技進步與技術創新先進企業”。截至 2012 年底,共獲大陸科技進

步獎 6 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254 項;擁有專利 357 項(發明專利 57 項);編

制國家級工法 30 項、省部級工法 357 項。

中建八局是大陸住建部頒發的新房屋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企

業,主要經營業務包括房建總承包、基礎設施、工業安裝、投資開發和工程

27

設計等,下設 20 多個分支機搆,經營區域遍及長三角、珠三角、京津環渤海灣、

中部、西北、西南等區域,海外經營區域主要在非洲、中東、中亞、東南亞

等地。近年來主要經濟指標實現快速增長,綜合實力位居大陸同級次建築企

業前列,是大陸最具競爭力和成長性的建築企業之一。以承建“高、大、精、

尖、新”工程著稱於世,在國內外建造了一大批地標性建築精品,是大陸承

建機場航站樓、會展博覽、體育場館、醫療衛生、高檔酒店、文化旅遊等項

目最多的企業,。先後榮獲 “大陸品質獎”、“ 大陸優秀施工企業”、“大

陸用戶滿意企業”、“大陸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大陸模範職工之家”

等多項國家級殊榮。“鑄造精品、美譽全球”是該公司的不懈追求。截至 2012

年底,累計創魯班獎 91 項、大陸優質工程獎 76 項、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 10

項、省部級優質工程獎 1497 項;有 4 項工程榮獲新大陸成立 60 周年“百項

經典暨精品工程”;“魯班獎”總量在同級次建築企業中名列前茅,是“創

魯班獎工程特別榮譽企業”。

中建八局牢記“為人類建設美好的生活空間”的神聖使命,以成為“大

陸著名、國際知名、員工滿意、各方認同的現代建設企業”為願景,為顧客

提供全生命週期的快速、專業、貼心的服務,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簡報研討分享 拜訪合影

28

2、BIM 推動、研發、應用案例及推廣

中建八局從 2004 年開始將 BIM 導入工程規劃中,2010 年開始組織內部

BIM 培訓,至 2016 年已培訓 6000 人次以上,續將 BIM 廣泛應用於在建工程,

在組織上從各項目成立 BIM 工作室至局 BIM 工作站,全面推廣使用 BIM 技

術於工程項目上,並將 BIM 的技術應用於工程之品質、安全、進度、成本及

協同管理上,目前已將BIM應用於471項工程中,應用建築面積達38,000,000m2

以上,在建項目應用 BIM 已達 78%以上,八局並致力開發應用軟體與資訊管

理平台,將土建、裝飾、機電、通用等各領域軟體整合於資訊管理平台,開

放給使用者,使 BIM 能普遍應用於工程各領域,另外,八局與研究單位合作

進行 BIM 理論研究,深化 BIM 應用。

29

(1)推動歷程及組織

1.1 中建八局推動 BIM 歷程圖

1.2 中建八局推動 BIM 組織及階層項目管理圖

▓毛里求斯機場

第一次應用 BIM

(使用 Revit 軟件)

▓成立 BIM 工作站

▓制定 BIM 應用規

劃,開始大範圍推

▓組織 6 個試點項

▓成立局 BIM 工作領導

小組

▓累計培訓 3000 餘人,

累計 285 個項目應用

BIM

▓獲得最佳應用企業獎

▓北京機場 T3

航站工程應用

三維管線綜合

▓組織內部 BIM 培訓

▓第一個施工應用試

點項目(廣西體育中

心二期

▓各下屬單位均成

BIM 工作站

▓累計培訓 2000 餘

人,近 200 個項目應

用 BIM

▓獲得最佳應用企業

▓培育分公司區

域級 BIM 管理資

機構

▓共培訓 6,000 餘

人,362 個在建項

目應用 BIM

▓獲得”創新

杯”最佳應用企

業獎

BIM 工作領導小組

BIM 大賽

BIM 研討會

眾創+微創

局 BIM 工作站

分公司 BIM 工作站

項目 BIM 工作室

30

(2)應用內容

A.項目管理內容

中建八局 BIM 技術之應用

安全管理 質量管理

進度管理 成本管理 協同管理

控制施工工期

計劃工期與實際工期對比

成本控制

工程算量

實測實量、施工組織、物資採購

逆向施工、現場管理、協同管理

圖紙會審、專業協調、深化設計

方案策劃、資料管理、工藝交底

安全防護、成品保護

危險源識別、逃生救援

31

B.應用成果

中建八局推動 BIM 成果圖(至 2016 年)

C. 近三年授權的軟件著作情況

基於 Revit 鋼筋抽樣軟件 授權

基於 Revit 裝飾裝修軟件 授權

基於 Revit 協同工作的支吊架快速放置軟件 授權

基於 Revit 的綠色建造模板工程量計算軟件 授權

基於 Revit 架構的協同式結構預設計軟件 授權

中建八局開發軟件成果圖

(3)理論研究:該局近三年承擔大陸中央及省 BIM 技術、標準、應用指南如

A. 近三年承擔的國家級/省部級課題情況

基於 BIM 的信息化綠色施工技術研究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綠魢建造的協同管理技術研究 國家”二十五”科技支撐計劃

應用項目數 應用建築面積 在建項目應用率

各類大獎

32

施工與監理階段 P-BIM 應用技術研究 中國 BIM 發展聯盟項目

B. 近二年參編的 BIM 標準情況

建築工程施工信息模型標準 國家標準

上海市建築信息模型應用標準 地方標準

C. 近三年參編的 BIM 著作情況

建築工程施工 BIM 應用指南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中國建築施工行業信息化發展報告 中國城市出版社

上海市建築信息模型技術應用與發展報告 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

中建八局 BIM 理論研究

3、國家會展中心導入 BIM 應用

(1)工程概述

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四葉草」工程是世界最大展館,位於上海虹橋商

務區核心區西部,與虹橋交通樞紐的直線距離僅 1.5 公里,通過地鐵與虹

橋高鐵站、虹橋機場緊密相連。室內展覽面積 40 萬平方公尺,室外展覽

面積 10 萬平方公尺。整個綜合體的總樓地板面積達到 147 萬平方公尺,

是世界最大建築綜合體,展現大面積「無柱化」之展廳效果。整個會展中

心有 A、B、C、D 四片大葉,每個「葉片」下都有一個展館,總共有 13 個

2.88 萬平方公尺的大展廳和 3 個小展廳,小展廳面積也近 1 萬平方公

尺,13 個展廳的總面積相當於 52 個足球場,從空中俯瞰上海國家會展中

心,其建築整體呈四葉草造型,非常優雅。

國家會展中心專案由商務部和上海市政府聯合共同興建,專案總包工

程分為兩個標段,由中建工程有限公司與上海建工分別承攬施工。中建工

程承建 2 標段工程,樓地板面積約為 60 萬平方公尺,包括 C1 展館、C0

33

辦公樓、D0 酒店、F2 小展廳、E2 配套商業中心及 G 地下停車場,約為工

程總量的四分之一。總承包管理的內容計有土建、鋼結構加工吊裝、空調

通風、動力、給排水、天然氣系統、帷幕牆、屋面、電梯、消防、室外總

體及裝修等。工程應用 BIM 等創新技術,解決施工矛盾,消除隱患,避

免了重工、修整。

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鳥瞰圖

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配置圖

●大展廳

●辦公樓

●酒店

●小展廳

●中心圓樓

●鉆石樓

●地下車庫

34

(2)工程特點

A、量體大:總樓地板面積 147 万平公尺,高度 43m,占地面積 85.6 公頃。

B、工期短:2013 年 2 月開工,2014 年底竣工,開工至完工約 2 年。

C、技術高:深基坑、高支撐模板、大跨度鋼結構吊裝、超高超重大跨雙

向預力梁等。

D、管理複雜:涉及資源多,協調組織複雜;多專業工種,施工組織艱難。

(3)應用 BIM 技術之理由

A、建構工程項目資訊平台,提供查詢數據資料庫,有效整合資源。

B、指導各專業之深化設計,運用可視化協同作業,指導現場施工。

C、應用 4D-BIM 優化施工進度及重大方案。

D、工程量核實計算,提升契約管理。

E、各專業分包工作面動態管理,提升協調組織能力。

F、施工現場可視化管理,提高生產安全管理能力。

G、數字化交付營運維護管理。

(4)實施策略

A. 組織架構

中博會業主/

項目管理公司

中建八局

項目 BIM 工作室

土建

總包

鋼構

分包

機電

分包

幕牆

分包

屋面

分包

裝飾

分包

電梯

分包

消防

分包

BIM 專家諮詢

單位

35

B.實施策劃流程

C.實施方案

BIM 專家策劃諮詢 項目各部門BIM需求整理 BIM 實施方案編制

施工中 BIM 應用與總結 BIM 工作標準化培訓 BIM 實施方案發布

BIM 實施方案進一步優化

項目 BIM 組織架構

各方 BIM 職責

總包 BIM 團隊建設

軟、硬件配置

與業主、諮詢、分包單位 BIM 工作溝通

途徑建立

總包 BIM 執行計劃書

分包 BIM 團隊和系統建設要求

項目 BIM 管理方式程工作流程

項目 BIM 實施標準

BIM 建模標準

BIM 成果交付標準

BIM 在深化設計階段應用探索

36

D. 工作機制

E.協同工作平台

(5)施工階段之主要應用

施工規劃期:錯漏碰撞檢測與可視化溝通,各專業施工圖會審及進度編

排與展示,施工方案與優化。

現場施工期:鋼結構、梁柱勁度與節點深化;管線碰撞與排序、機房設

備配置與材料統計等機電工程深化;期程與材料控制等優

化;預算與變更等成本控制;施工範圍劃分與順序安排、

工作機制

每周例會

匯報進展、協調問題

工作周報

階段成果總結

高層峰會

頂層推進 BIM 工作

BIM 管理平台

BIM模型及應用成果審核

37

虛擬施工與現場等組織協調;機料配置與危險品置放、勞

工作業安全設施配置等安全管理

竣工期:竣工模型與數據資料庫之交付及竣工結算。

(6)模型協調與整合

(7)梁柱節點深化:梁柱節點配筋複雜、交錯,傳統上為工程品質之弱點,

透過 BIM 可將節點深化後消除衝突,使每個部份得良

好的佈置確保節點品質

●勁性梁、柱頭鍵節點部位深化

●鋼結構與土建交接區深化

各部位施工前對相關

專業 BIM 模型進行整

合、碰撞檢測,並通過

多維剖分對隱蔽、複雜

部位進行查看,經過充

分協調後施工,避免返

節點深化

節點深化

碰撞檢測

碰撞檢測

F2區勁性梁柱節點深化

38

(8)施工重點及困難點優化

(9)工程項目數量計算

對工程重點及因難點部位(預應力梁柱節點、高支

模等),依托 BIM 進行虛擬建造,預測施工過程中

可能出現的問題,在方案階段就得以優化。

例如:發展插件,

自動計算結構工

程模板面積。

區段劃分 砌體排布

砌體算量

D0 區 F4 層混凝土工程量分區統計 D0 區 F2 層砌體排布方案

Revit 建模 確定鋼筋、預應力套筒位 出圖指導現場施工

C1 展廳 16m 平台預應力方案優化

39

(10)現場施工管理

(11)機電工程 BIM 實施流程

●預先建立並及時更新施工現場 BIM 模型,為現場管理提供工具。

●直觀再現施工現場的整體,進行規劃、布置、協調等工作。

國家會展項目二標段施工現場模型 場地建模 進度模型 不同階段場地規劃、管理

40

(12)碰撞檢測方案優化

(13)牆壁預留管線開口

Revit 軟件整合土建與機電專業模型,插件自動

檢測,生成洞口,可出預留洞施工圖,並進行

洞口尺寸統計,套管預制

方案優化

Tekla 鋼構模型

Revit MEP 模型

碰撞檢測

桁架模型(C1 展廳) 桁架現場(C1 展廳)

C1 區鋼結構屋蓋與機電綜合模型

洞口生成設置

尋出預留洞施工圖

C0 辦公樓地下一層牆體留洞布置

41

(14)管線淨高分析

(15)竣工資訊模型交付

根據機電管線最低標高,繪製各層淨高

分析圖,為後續裝飾專業施工提供參考。

BIM 模型中設備與相關電子文檔關聯,

形成電子數据庫,便於以後檢修、維護

設備資料

設備圖紙

衛生間淨高優化

管廊布置(C0 區,F5 層

優化前 淨高優化

C1 展廳 F5 層,機房設備竣工信息關聯

42

(16)施工進度模型-依不同預定及實際進度產生相對進度之量體、工項模型

(17)屋面板深化設計

進度

進度工程量 Rivet 建模

Project 進度計劃

施工進度模擬

Naviswoeks 合成 5DBIM

金屬屋面構造複

雜,通過 Revit 深

化設計,及時發現

問題,並利用模型

程設計院進行溝

通並及時調整

施工進度材料統計單

C1 區幕牆施工進度工程量

檐口深化 BIM 模型 天溝深化 BIM 模型

Revit 建模

錯漏碰缺檢測

方案優化

出圖施工

43

(18)曲面板分割與空間定位控制

(19)機電設備點位及檢修口定位

不規則弧形曲面結構,傳統方式不易得到每塊構造

板的 X.Y.Z 空間坐標,利用 BIM 技術在深化設計過

程中可獲取每塊鋁複合板座標值及尺寸,控制每一

塊板的安裝定位。

Revit 量體生成

Revit 量體生成

出圖施工

面板深化

Rhino 曲面建模、網格劃分、坐標提取

量體生成

出裝飾圖

房間燈具、風口、噴淋等末端定位

末端點位方案優化

各專業模型整合

Revit 建模

走廊燈具、風口、噴淋等末端定位

衛生 具的定位

44

(20)快速建模軟體研發

(21)效益分析:

A.由 4F1 個實施項目,綜合得出下列使用 BIM 效益:

a. 排除約 90%圖紙錯誤。

b. 減少約 60%重作,相對減少材料耗損。

c. 節省約 10%工程進度。

d. 大幅提高數量計算效率與精確度。

e. 竣工模型提供營運維管使用。

f. 提高協同作業及工作管理。

g. 加強安全管理能力。

快速建模,注重施工應用

準確算量,符合施工需求

模板計算

45

B. 中建八局會議及展覽中心項目應用 BIM 實際效益

(22)BIM 技術應用尚需完善之處

A. BIM 相關標準及實施指南。

B. 完善協同作業平台供全員參與。

C. Revit 模型與算量模型信息交互規範。

(四)、拜訪上海建工公司 BIM 發展聯盟

此行拜訪感謝歐特克(Autodesk)遠東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張學生先生安排,

並感謝上海建工公司 BIM 發展聯盟所長于曉明先生率副所長俞曉萌先生、技術

主管張亮先生及相關工程師共同參與簡報研討分享,內容概述如下:

1、公司概述

上海建工集團下轄全資、控股企業 300 餘家,擁有總資產 238 億元,國

與各專業碰撞檢查

深化設計

施工工藝模擬

加工材料用量統計

商務算量統計

驗證設計可行性

序號 應用點 解決的問題

F2、E2C 樓梯與鋼梁碰撞 5 處

C1 區管桁架支座節點碰撞 32 處、混凝工柱頂標高與鋼結

構所需標高不符

各分區單體間截面、構造及節點等問題 123 處

F2、E2C 區發現桁架截面存在突變 63 處

F2 區、E2C 區一節柱與土建鋼筋分布搭接問題,E2C 區圓

鋼管柱與土建外包混凝土問題

進行了 3 萬噸的鋼結構深化設計,結構形式特點多為大跨

度空間結構

出具完整細緻的加工圖紙,進行精確的鋼材用量、勞動

力用量統計與分析

出具完整細緻的加工圖紙,進行精確的鋼材用量、勞動力

用量統計與分析

商務部門快速精確的得到量化數據

實現了用清晰直觀的方式展示各種施工工藝的流程

E2C 區、F2 區鋼結構屋面檁條結構邊線凸出幕牆;F2R 區

鋼結構屋面兩根懸挑梁超出幕牆範圍

46

家所有者權益 48 億元,具有建設部核發的最高等級的房屋建築和市政公用工

程總承包雙特級資質;同時還具有商務部核準的進出口經營權和外交部授權的

因公外事審批權;集團是一家集建造、設計諮詢、房產開發、建材構件及基礎

設施投資的綜合性建設集團,承攬工程遍及世界 30 餘個國家、國內 25 個省

市自治區的 100 多個城市,2015 年新簽契約即完成產值雙雙超過 1600 億人民

幣。

2、BIM 的推動導入

(1) BIM 推動歷程

為進一步促進 BIM 技術的發展與推廣應用,強化內部 BIM 技術產學研用

技術交流與合作,2015 年由上海建工集團工程研究總院發起的“上海建工

BIM 發展聯盟”宣告成立。目前,上海建工集團己形成了兩級的 BIM 工作體

系,現有 BIM 工作室(所)9 家,BIM 工作組(團隊)7 家,專兼職從事 BIM 工作

人員近 500 人,並在 70 餘項重點工程中廣泛應用 BIM 技術,貫穿房產開發、

設計諮詢、施工建造、運營維護等整個產業鏈。依據住建部《關於推進建築

資訊模型應用的指導意見》和上海市《關於在本市推進建築資訊模型技術應

用的指導意見》,上海建工集團努力構建形成 BIM 應用標準,並主持承擔上

海市科委的中美國際合作科研課題《基於工程項目管理的 BIM 集成綜合應用

研究與實踐》研究為契機,通過與美國 DPR 建築公司進行技術交流與合作,

瞭解和學習美方建築市場 BIM 技術,形成集團的成套 BIM 集成技術,以進一

步提高集團 BIM 技術二次開發技術應用的能力。同時,以集團開發建設的浦

東周康航基地專案為重點,開展相應 BIM 技術應用試點,探索建築全生命週

期內的基於BIM技術的工程項目應用技術,創建集團BIM技術應用示範視窗。

47

(2) BIM 聯盟概況

“上海建工 BIM 發展聯盟”既是上海建工集團創建 BIM“產學研用”的

集成平台,也是以聯盟形式積極推進行業 BIM 技術發展與應用的嘗試。作為

上海建工集團 BIM 資源整合的一項重要載體,聯盟的成立將進一步增強 BIM

技術在該集團整體技術創新中的戰略地位,促進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推動產

“產學研用”在戰略層面的緊密合作,推動創新要素的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

普及推廣

應用實踐

積極探索

成立由集團總工領導的上海建工 BIM 發展聯盟

實現 BIM 技術在集團各層面的全方位推廣與應用

各子集團相繼組建設立 BIM 研究所、工作室(組)

在各重點項目中進行 BIM 技術示範性推

示範工程:上海迪士尼城堡

上海建工開始進入 BIM 技術探索實踐階段

示範工程:上海迪士尼城堡

技術研發

2015 年 9 月”上海建工 BIM 發展聯盟”成立

技術研發

資源共享

學術交流

人才培養

統一規劃集團 BIM 戰略發展方向和實施策

略,整合集團內部 BIM 技術力量與研究成果

建設集團層面 BIM 應用技術、標準、軟件研

發與應用創新平台,實現技一成果產業化及標

準化

構建中國本土化的 BIM 集成管理體系,助推

集團五大事業群的產業聯動發展

助力企業創新轉型發展,提集團的產業技術創

新能力程核心競爭力

四大平台 建構中國本土化的

上海 BIM 集團管

理作業

48

(3) BIM 發展成果

3、BIM 的推動作法

BIM 的推動從政策引導開始,先訂定標準,並以六大主要任務推廣 BIM

的使用。

(1)政策引導

近年來,上海建工集團在 BIM 領域取得了豐碩

的研究成果,先後主持或參與了 40 餘項國家

級、市級及企業級 BIM 技術相關科研項目與標

準規範的制定工作,涉及房產發展、設計諮詢、

施工建造、運營維護等整個工程建設領域;在”

創新杯”、”龍圖杯”、”中國工程建設 BIM 應用

大賽”、中國建築業年度信息模型 BIM 邀請賽”

等各類全國 BIM 大賽中屢獲大獎。

●BIM 技術在國內逐漸興起於 2010 年前

後,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翼等經濟發達

地區起步較早,發展較快,國家和各地政

府也在積極推動BIM 理念和技術的深入發

展。2015年 6月,住建部發布了《關於推

進建築信息摸型應用的指導意見》,標註著

全國轉入全面推行 BIM 技的新階段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城鄉建設部

《2011-2015 年建築業信息發展綱要》

《關於徵求關於推荐 BIM 技術在建築領域》

應用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關於推進建築業發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見》

《關於推進建築信息模型應用的指導意見》

建立”住房程城鄉建設產品 BIM 大型數據庫

《2015-2020 年建築業信息化發展網要》

主要承擔的國家級、省市級重點科研項目:

《綠色建造虛擬技術研究與示範》

《BIM 技術應用能力評估研究》

《基於工程項目管理的 BIM 集成綜合應用研究與實踐》

《后世博大型建築群體數字化協同施工關鍵技術研究》

《醫療衛生建築新建程改造數字化施工技術研究與示範》

《基於物聯網的建築工程建造智慧監控系統研發及應用》

《超高層順逆結合項目 BIM 及信息管理集成技術》

《基於三維掃描的數字化建造關鍵技術研究》

主要承擔的國家級、省市級重點科研項目:

國家標準《建築工程設計信息模型分類和編碼標準》

國家標準《建築工程設計信息模型交付標準》

國家標準《建築工程設計信息模型存儲標準》

國家標準《建築工程設計信息模型制圖標準》

國家標準《建築工程施工信息模型應用標準》

行業指南《混凝土結構設計P-BIM軟件與信息交換標準》

行業指南《中國市政工程設計行業 BIM 實施指南》

行業指南《綜合管廊 BIM 應用》

上海市標準《上海市建築信息模型應用標準》

住房城鄉建設部政策指導過程

49

(2) BIM 相關標準建立

國家標準 國家/省市 發布時間 標準信息 編制情況

住建部

《建築工程設計信息模型交付標準》 在編

《建築工程設計信息模型分類和編碼》 在編

《建築工程信息模型應用統一標準》 在編

《建築工程信息模型存儲標準》 在編

《建築工程施工信息模型應用標準》 在編

BIM 相關標準

(3)上海市 BIM 推廣主要任務

序號 主要任

務 工作內容 牽頭部門 時間節點

1

成立推

進組織

成立上海市建築信息模型技術應用推廣聯席會議 市住建委 2015.1

2 成立上海建築信息模型技術發應用推廣心 市住建委 2015.6

3 建立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專家庫 市住建委 2015.10

4 建之區縣政府推進組織 各區縣政府、特

定區域管委會 2015.8

5 成立上海 BIM 技術創新聯盟 市經信委 2016.5

主要任務(1)

序號 主要任務 工作內容 牽頭部門 時間節點

1

出台相關

配套政策

發布《關於在本市推進技術應用指導意見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

府辦公廳 2014.10

2 發布《上海市推進建築信息模型技術應用三年行動計

劃(2015-2017)》 聯席會議辦公

室 2015.7

3 發布《關於在本市發展建築信息模型技術應用試點工

作的通知》 聯席會議辦公

室 2015.7

4 發布《關於在本市保障性住房項目實施建築信息模型

技術應用的通知》 市住建委 2016.4

主要任務(2)

行業標準 國家/省市 發布時間 標準信息 編制情況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

化協會建築信息模

型專業委員會

《中國工程建設協會系列 BIM 標準頭 P-BIM 軟

件技術與信息交換標準》 在編

50

序號 主要任務 工作內容 牽頭部門 時間節點

1

發展試點

示範和推

廣應用

發展本市 BIM 技術應用試點工作

聯席會議成員

單位、重點功能

區管委會世博

發展集團、陳家

嘴集團

2015.9

2 啟動落實 BIM 技術應用試點資金配套機制 市發改委 2015.9

3 啟動對 BIM 技術應用試點項目予以專項資金支持 市經信委 2015.2

4 啟動楊浦區 BIM 技術應用示範區建設 楊浦區政府 2016.2

主要任務(3)

序號 主要任務 工作內容 牽頭部門 時間節點

1

編製配套

標準規範

出台《上海市建築信息模型發展應用指南(2015

版)》 市住建委 2015.5

2

完成 6 項地方標準

1.《建築信息模型應用標準》

2.《城市軌道交通建築信息模型技術應用標準》

3.《城市軌道交通信息模型交付標準》

4.《市政給排水信息模型應用標準》

5.《市政道路橋梁信息模型應用標準》

6.《人防工程設計信息模型交付標準》

市住建委 2015.12

3

發布《上海市建築信息模型技術應用諮詢服務

招標示範文本(2015 版)》和《上海市建築信息

模型技術應用諮詢服務合同示範文本 (2015

版)》

聯席會議辦公

室 2015.8

4 啟動楊浦區 BIM 技術應用示範區建設 市住建委 2016.8

任務(4)

序號 主要任務 工作內容 牽頭部門 時間節點

1

相關課題

研究

發展《房屋建築工程信息模型應基礎關鍵技術研究

與示範》研究 市科委 2015.5

2 發展基於 BIM 技術的民防工程信息管理平台建設 市民防辦 2015.12

3 完成《BIM 技術在政府投資建設項目跟蹤審計中的運

用研究》 市審計局 2015.8

主要任務(5)

51

序號 主要任務 工作內容 牽頭部門 時間節點

1

示範引領

和宣傳交

建立 BIM 技術應用推廣信息簡報制度程新聞宣傳渠

聯席會議辦公

室 2015.6

2 發展《上海市建築信息模型技術應用指南(2015 版)》

的宣貫會後培訓會

市住建委、上海

BIM 推廣中心 2015.6 2105.9

3 發展 BIM 技術應用情況首次普查工作 聯席會議辦公

室 2015.10

4 舉辦上海市 BIM 國際高峰論壇

市住建委、上海

國際旅遊度假

區管委會

2015.10

5 舉辦”建工杯”上海市建設交通行業青年 BIM 技術應

用大賽

市建設交通團

工委與建工集

團團委

2015.12

6 定期發展市建設項目 BIM 技術應用現場推選會

聯席會議成員

單位、上海 BIM

推廣中心

2015.12

主要任務(6)

4、 BIM 的應用

(1) 上海中心大廈

上海中心大廈應用 BIM 技術之深化設計

深化設計

上海中心大廈系統非常複雜,最終深化圖紙超過 10 萬張

52

上海中心大廈應用 BIM 技術之施工模擬

上海中心大廈應用 BIM 技術之運維管理平台

(2)上海迪士尼樂園

上海迪士尼樂園應用 BIM 技術之深化設計

施工模擬

上海中心大廈項目地處繁雜的陳家嘴金融商業區,為了盡

量減少對周遭環境的影響,保證現場施工的順利進行,我

們業專項施工方案和施工計劃進行了模擬優化。

運維管理平台

土建結構是建築的軀干,則機電是建築的血液,運用自主開發的 FM 集智運維系統與自控 IBMS 系統以及 BIM

管理系統共同協作,開展運維工作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便收集設備招標、深化設計、施工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各類

信息數据,由其分析整理後錄入信息平台,保障業主的後期運維需求。

手持移動可顯示各類設備運行參數等有效信息,便於巡檢人員對於故障點的分析,避免了傳總模式下巡檢人員

需攜大量資料至故障現場。

深化設計

BIM 技術在上海迪士尼樂園項目深化工作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53

上海迪士尼樂園應用 BIM 技術之施工模擬

上海迪士尼樂園應用 BIM 技術之 3D 掃描

(3) 上海中心大廈、上海迪士尼樂園

上海中心大廈及迪士尼樂園應用 BIM 技術之預鑄模擬

施工模擬

在迪士尼項目中,我們發現基於 BIM 的 4D 施工模擬,可以有

效的幫助方案設計人員發現空間衝突,改善安裝方案,為產

品安全安裝、為施工安全、高效、經濟提供有力保障。

三維掃描技術

三維掃描檢測

對異型建築掃描

對單體建築掃描,掃描實

際點雲維果與 BIM 模型

輪廓差別如下圖所示。

(注:掃描圖中橙色線表

示實際點雲的輪廓、黃色

線表示 BIM 模型的輪廓)

工業化建造

上海中心大廈和士尼樂園項目中,我任成功

運用 BIM 及自動化加工技術,實現施工過程

中設備、材料的有效控制,利 BIM 技術的精

確性提高了預制加工設計的精准度,在保證

現場施工質量的同時減少不必要的材料損

耗、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

建築質量

54

上海中心大廈及迪士尼樂園應用 BIM 技術之工程量統計

5、項目管理平台結合業主方工程的特色需求做好全生命周期的 BIM

應用

BIM 技術之應用

交進入參數化運維奠定基礎。

工程量統計

在 BIM 模型聿模修改時充分考慮模型參數要求、錄入相關參數、為複雜模型的工程量統計及後期竣工模型提

深化設計-模型管理 深化設計-模型管理

運維管理

物流追蹤管理(RFID) 質量安全管理

BIM 數據管理 進度計劃管理 總平面圖、空間管理

55

(五)、參訪上海丁香路 778 號商辦大樓

此行拜訪感謝歐特克(Autodesk)遠東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張學生先生安排,

並感謝德晟集團首席技術官黨剛先生、產品中心經理姚安娜小姐及上安機電相

關工程師共同參觀分享,內容概述如下:

1、上海丁香路 778 號商辦大樓概述

丁香路 778 號商業辦公樓是上海市標誌性建築,從設計方案初始便受到

高度重視,該專案坐落於上海最繁華的內環商圈,緊靠世紀公園,完成後將

帶給上海社會及商業繁榮發展。本商業辦公樓專案建築面積為地上 82505.4 平

方米、地下 67922 平方米、地下 4 層、地上 20 層、裙樓 3 層,為雙塔大底盤

建築。地下四層、三層為停車庫及機房,地下二層至地上四層為商業部分,

其中地上三層設置 1100 座的電影院,五層以上為標準層,用作租賃辦公區域。

在 BIM 標準流程的控制下,運用適合專案的軟體對完成大型綠色專案是不

可少的。

大樓位置圖 交流及分享

一樓平面圖

56

外觀模擬圖

監控中心 交換機中心

遮陽自動控制 大樓屋頂角隅

57

2、BIM 之導入

上海上安機電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安機電”)是上海建

工集團下屬上海市安裝工程有限公司下屬一家集設計、深化設計、BIM 顧

問、機電顧問為一體的專業機電公司,上安機電於 2008 年開始對 BIM 技術

及軟體運用進行探索與嘗試,並以此作為推動全公司整體機電業務的發展重

要手段,2009 年正式成立 BIM 工作室宣示公司 BIM 業務的全面啟動,公司

近階段先後在上海中心、迪士尼夢幻樂園、虹橋國展中心等多個大型專案中

成功應用 BIM 技術,尤其是利用 BIM 對深化設計、現場施工配合、綜合管

線淨高控制等方面累積了豐富的實戰經驗,並在專案中實際應用到了 BIM

異地協同、超大型專案 BIM 應用、管道預製加工、基於 BIM 的施工模擬方

案優化、BIM 2D 碼技術、BIM 現場測繪放樣等技術,在多個超大型專案結

束後總結一套上安內部的企業級標準,為提升將來專案工程品質和管理水準

做好了準備。

當 BIM 近年來在眾多領域中都備受關注時,越來越多的案例走向公眾,

與此同時,更高層次的 BIM 實踐也的確是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提

升了工程建設的集成化程度。上安機電的丁香路 778 號商業辦公樓專案就是

這樣一個企業級 BIM 應用的完美實踐,並通過 BIM 技術的深化應用,丁香

路 778 號商業辦公樓專案成為了上海上安機電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企業級

BIM 應用的里程碑,並走出了一條智慧管理的新路。為了更好的完成該專案

的建設,上安機電特將全球先進的 BIM 技術引入到專案的建設過程中,通

過 BIM 先進的 3D 模擬技術將建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提前“預

演”,確保專案的順利實施,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提高建築品質。同時,該

專案也是上海上安機電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首個作為 BIM 總承包承接的專

案,對企業級的 BIM 應用而言具有里程碑意義。

上海上安機電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的邢磊說:“公司針對這個專案,制

58

定了相應的目標,整個專案必須著眼於數位化建造的目標上,並盡可能實現

整個管理的數位化平台和相應的管理手段,作為本專案的總協調,必須協調

各個參與方之間的溝通管理問題,通過本工程的 BIM 3D 資訊化模型,對建

成後的成果進行漫遊,提出優化建議,協同多個參與進行軟硬碰撞檢測,管

線綜合,提前解決碰撞問題,提高設計準確率,避免返工,通過進度類比、

施工類比,提前預演施工進度、搭建工序及場地安排,虛擬展示效果,提高

現場施工效率,不斷對模型錄入詳盡的物理、物性、施工參數,為運營維護

提供有效的保障,實現依據 3D 模型資料實現施工、運維之間的數位化移交,

通過 3D 模型溝通協調,提升設計效率和現場生產效率,降低工程施工及運

營維護管理工作的成本和風險,管理設計、施工過程中的資料、模型,説明

業主發揮出 BIM 的優勢及作用。”

對於該專案來說,在設計和施工中遇到的難度和挑戰都是很多的,用什

麼樣的方式去解決它,正是專案所面臨的一個非常客觀的問題,怎麼去做?

怎麼去管?為此,上海上安機電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的湯協康表示,“對於

專案而言,我們的亮點就是流程,這個專案首次讓公司的 BIM 標準成功落

地。”

其實對於該專案來說,“最開始業主並不信任我們,覺得 BIM 沒有外

界說的那麼好,一步一步做給他看,幫他解決了結構上沒有按圖施工導致的

偏差,設計圖紙上與設備廠商之間溝通等問題。同時,公司還通過上海中心

專案總結了一套適合於上海上安機電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的一套標準流程,

其中包含作為 BIM 顧問如何與業主、設計院、顧問公司、總包、分包等專

案參與方往來資料標準和流程,並通過一系列流程來協調和控制各專案參與

方的工作。”

當然,在標準流程的控制下,運用適合專案的軟體對完成專案是必不可

少的。隨著 BIM 在專案中應用地不斷地深入,問題也隨之出現,其實,對

於很多專案來說,能夠攻克 BIM 的實施標準,都是十分不易的。對此,邢

59

磊表示,“BIM 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和管理手段,但必須有一定的標

準,才能使應用更加得心應手。”在此,BIM 模型規劃標準的建立必須以模

型為依據,以提供圖紙為資料來源進行建模,同時還要考慮,圖紙等設計檔,

總進度計畫,當地規範和標準等,並根據設計變更為資料來源進行模型更新,

其中,基礎建模階段的模型主要反映設計意圖,因此建築結構、機電各系統

管線的精確尺寸、管線材質,主要設備構件的幾何資料、佈留位置、用途及

各類閥門的規格將被完整地反映到模型當中。

深化設計階段的模型旨在提前反映現場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實際情況,模

型中的所有設備都會按照實際樣本進行修改,特別對於設備構建及管線末端

添加精確尺寸、設備編號。工程竣工階段為工程的收尾階段,把所有施工資

訊包括機電管線的安裝資訊、設備材料的廠家資訊,設備型號、連接件最終

尺寸都輸入到模型當中,通過建立完善的資料庫為後期運營管理做好基礎工

作。

有一點值得一提,那就是整個專案各方面的深化應用,專案由承包商向

BIM 諮詢顧問提交深化設計模型,再由 BIM 諮詢顧問根據深化設計完成各

專業及單項深化設計的模型整合集成。BIM 諮詢顧問提交深化設計碰撞檢查

報告,尚需負責協調內部專業技術力量對碰撞問題提出設計方的解決方案建

議。各專業單位根據優化報告和工程實際需求調整深化設計,完成對深化設

計的調整後,由業主提供經過確認後的深化設計調整圖紙。根據深化設計調

整後的圖紙完成各專業及單項深化設計的模型更新。此外,湯協康還補說:

“待施工進度計畫確定後,還會為業主提供 BIM 進度計畫類比演示,整體

進度計畫演示階段類比主要反映專案整體建造過程,具體描述某一節點或某

一專業進度情況。單體進度計畫演示階段類比主要表現單體建築內各專業的

主要進度計畫,並具體反映某一專業細節的進度情況。”

上海上安機電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希望通過丁香路 778 號商業辦公樓專

案的 BIM 技術應用,不僅使 BIM 在技術層面得到提升,而是從管理層面使

60

BIM 上升至更高一個層次,通過合理的管理方案實現 BIM 技術落地。同時,

將更多地關注實質操作中的重點難點,並希望能通過專案應用尋找出其中答

案,確保 BIM 技術尤其是核心技術的可操作性,通過專案經驗歸納提升完

善現有的操作性流程,從理論概要到細枝末節實現條理化規範化,為 BIM 技

術更好的推廣打下堅實基礎,以 BIM 理念實現綠色施工,引領行業發展的

目標。

(六)、參觀虹橋車站

虹橋車站是上海市第 1 大火車站,包括站場與線路占地約 90 公頃,位

於虹橋機場 T2 航廈西側是虹橋綜合交通樞紐的主要部分,於 2010 年 7 月 1

日啟用,為上海鐵路局上海直屬站管理的特等站,包括京滬線、滬杭線及滬

寧線等城際高速鐵路及其他一般鐵路線,計有 14 座島式與 2 座岸壁式月台 30

線股道,其中高速鐵路有 9 座島式與 1 座岸壁式月台 19 線股道,一般鐵路 5

座島式與 1 座岸壁式月台 11 線股道,候車大廳及售票大廳樓地板面積約 14.5

萬平方公尺,其他空間樓地板面積約 9.5 萬平方公尺。可轉乘地鐵 2 號線及

10 號線、未來 5 號、17 號、20 號延伸線及虹橋公車與中長程客運西轉運站。

虹橋車站也是大陸現代化程度最高的火車站,車站設備設施自動化程度

高,大量設置自動售票機、自動驗票閘門、自動引導系统等自助服務設備。

車站為地下 1 層為到達大廳、轉乘通道、商場美食街及停車場,地上 1 層為

月台層、地上 2 層為候車大廳約 11340 平方公尺,最多可同時容纳約 1 萬人,

全站共設自動售票機 80 台(B1 及 2F 均有自動售票機及人工售票),進出站

驗票閘門計 196 台,其中進站 126 台,出站 70 台。另外,上海虹橋車站廣設

太陽能發電、及利用電能餘熱等多项環保技術,為上海市低碳經濟示範點。

大陸由於幅員廣大、融合多種民族,所以進入地鐵及火車站均需經過安檢。

61

1 樓月台層平面配置圖

B1 商場

入口安全檢查

62

2F 候車大廳

63

肆、考察心得與建議

一、BIM 技術應用推廣由公部門主導、頒布政策及訂定目標積極輔導可加速相關

領域使用力度與速度、成熟度:

上海市政府在 BIM 推展工作成立推廣聯席會議,由副市長擔任召集人,

成員包住建委、交通委、水務局、科委等單位,推行範疇除房建項目外亦包

括水務、水利、交通等領域,制定 BIM 實施管理方式、實施要求,並採取試

點培育、推廣運用、全面應用等三推廣階段,並訂定目標,2017 年起上海市

政府投資規模 1 億元(人民幣)以上施工項目須應用 BIM 技術,且 2 017 年底前

9 0%市政工程須使用 BIM 技術並選定市內楊沛區為應用示範區,對試點建設

項目給予 BIM 工作專項經費,在市政部門積極推展輔導下擴及產、官、學及

聯盟協會各界配合推廣研發下,BIM 實施蓬勃發展。

二、BIM 技術應用範圍包含工程全生命期之規劃、設計、施工、維(營)管等階段,

各階段適用相關軟體不斷研發、功能擴充,使 BIM 技術帶給工程效益與日俱

增。

本次考察香港及上海 BIM 技術之應用內容,除利用可視化特性(3D),

各階段參與人員協調溝通變得容易、規劃階段可結合 GIS(包括地貌、地質、

管線、交通與都計)、空中攝影作資料收集進行方案分析比較與決策、計畫成

本估算(5D)及效益宣導動畫;設計階段可作環控模擬(包括遮陽、採光、

通風、節能與水資源)、法規驗證、管線與空間碰撞檢核、緊急逃生、建築成

本估算及時程規劃(4D);施工階段可作深化設變,工料成本估算(5D)、進

度排程(4D)、施工模擬、施工管理、安全管理、竣工履歷模型及設備性能確

認與交付資訊;營管階段可作設施管理系統(7D)等外,大陸中建八局公司

及上海建工 2 公司之 BIM 技術部門均持續研究與開發相關軟體及應用,使設

計、施工及管理、維管工作改變傳統作業方式,功能效益大幅提升。

64

三、BIM 實施效益與成本:

依據中建八局公司對實施 BIM 工程項目經驗得出下列效益:

經濟效益:1.傳統設計方式圖紙錯誤 90%可排除。

2.由於設計不週造成施工重作之現象可減少 60%,節省工料損耗,

進度耽延。

3.可節省施工進度 10%此點與上海、香港使用 BIM 得出經驗值相

仿。

綜合效益:1.各事業協同作業能力大幅提升,管理工作效能提高。

2.數值化工地使品質、安全能力顯著加強。

成本效益:

1.時間成本:

A.設計階段:由 BIM 建立與運作會產生較傳統設計之工作增加,

使得設計工作時間較傳統增加 50%~100%(隨工程複

雜度不同)。

B.施工階段:施工前期須進行施工分階段規劃,故其 BIM 模型須

具不同區塊不同階段之特性與設計,與設計時採整

體建模性質不同,故施工單位對設計單位移交模型

須進行修改模型或重新建模以符合施工管理需求,

施工前期須有大量時間建模。

2.經濟成本:無論設計或施工階段實施 BIM 都會產生持續性人力、

設備額外成本,這也是國內中型以下建築師事務所

或施工廠商未積極引入實施之主要原因。

四、導入 BIM 技術之成本考量,傳統設、施工分別招標之方式較民間工程或 BOT

工程(規劃、設計、施工及營管一體)或統包工程(設計及施工一體)導入

之成本高:

香港新世界建築公司之地產開發及上海建工集團、中建第八工程局有限

65

公司,從規劃、設計、施工甚或營運物業管理等均一貫承作,所以公司設有

BIM技術專業部門於設計階段即納入施工需求考量,依其需求量身制定專屬

之BIM屬性建模標準、規範,模型建置完成後,各階段僅需將其相關部分納

入局部維護更新模型即可,無各階段重新建模之耗時及成本。

五、BIM 領域人才培育不易

BIM 建置工作人員須同時具備工項專業及資訊系統應用等雙重專長方可

為之,目前工程專業人員對學習資訊系統(IT)學習普遍意願不高,而資訊人員

無執行專業項目知識,故 BIM 人才稀少影響推展工作。

六、BIM 協同作業終端作業行動化,改變傳統方式

中建八局公司在工程項目成立 BIM 工作室進行模型整合及協同作業,建

立內部區域網在終端工作(工地查勘)使用 ipad 作為移動查勘平台,工程師至工

地查不再須要抱著厚厚一疊圖說,以 ipad 作為查勘工具,工地查勘以網路連

線方式下載所勘查工作項目圖說與各專業分包商當場溝通,倘須變更立即修

正回傳系統,可線上修改模型及修正圖說,在香港訪問得知並未建立此移動

作業方式。

依據上述心得提出對本局推行 BIM 工作及主管機關之建議意見如下:

一、訂定 BIM 技術之招標文件及建模標準與規範:

本局首次在高雄鐵路地下化延伸鳳山計畫鳳山車站工程(工程金額 176.25

億元)施工階段導入 BIM 技術之應用,由於執行之經驗不足,建議可參考香港

及上海結合產業界、專家諮詢管理標案 BIM 建置需求目標及項目整理等,訂

定建模標準與規範之經驗,將訂定之工作納入鳳山車站工程監造契約之 BIM

工項內容,鐵路工程推 BIM 招標文件及統一標準與規範,俾順利推動於後續

新計畫工程應用,另建議主管機關儘速訂 BIM 全國通用標準。

66

二、BIM 技術人才之積極培育、鼓勵及認證,有助 BIM 技術之推廣及應用研發:

臺灣 BIM 技術相關人才尚不普遍,雖有與香港及上海一樣,部分大學也

開設 BIM 技術訓練、應用及研究相關科系與課程,然亦可參考香港營造業議

會為統一 BIM 技術人員訓練課程之品質,與建築信息模擬學會合作,公布訓

練教學分級課綱,讓有意加入訓練工作之單位,依課綱自行擬訂細部教學內

容,經學會認可再招生訓練測驗後辦理認證相關登記,於招標文件規定工程

參與廠商應聘具相關證照人員,使 BIM 執行具專業化,方能落實執行工作;

另也可定期舉辦 BIM 技術相關比賽,以鼓勵相關業界及人才,進而加速 BIM

技術之推廣。

三、產業及學研界 BIM 技術之應用與研發較政府機關快且積極,但主管機關大力

推廣對應用發展有水到渠成之效,建議後續由相關主管機關引領推廣。

依香港、上海經驗,工程導入 BIM 技術應用之歷程,均由產業及學研界

先引入及推動;臺灣初始約於 2000 年亦由相關軟體公司引進後先獲少數建築

師事務所採用,2006 年臺灣大學、成功大學及臺灣科技大學開始陸續研究

B.I.M 於工程之相關應用,接續於 2010 年政府公共工程建設及建築管理相關

部門開始導入,雖與香港約略同時甚較上海更早引入,然我國公共工程 BIM

技術之應用及推廣似有須加速之需要;爰可參考香港營造業議會利用其本身

在香港營建產業官方與民間溝通管道之特殊地位,積極結合民間及政府相關

單位組成 BIM 推廣小組,並擬訂其發展策略以及上海政府由機關主導積極結

合產業及學研界共同推廣及研發。

四、在採購法內「機關委託技術服務評選及計費辦法」內明列設計、施工案採用

BIM,政府給付費用標準並在相關標案預算編列。

「機關委託技術服務評選及計費辦法」針對新興工作均有明列工作費用

另行計列,如智慧綠建築設計費用,BIM 亦屬新興工作應比照予以法定明列。

67

五、BIM 實施策劃工程招標機關在招標前要先與各機關內部門研討整理所欲達到

成果項目,列入招標文件內實施以免需求不一主辦機關期望過高,茲生履約

困擾。

BIM 工作執行項目多寡與欲達工程管理目的息息相關,亦直接管理工作

成本故須先界定工作範圍給予相對應費用,以明確履約權利義務。

六、BIM 實施對技術之招標文件內容及建模標準與規範,須明確可行:

為有效推廣及利用 BIM 作為提升施工品質之工作方法,對於使 BIM 技術

之單位(公、民營)給予經費補助,根據行前訪問國內建築師事務所及營造公司

實施 BIM 須使用人力及經費,對營業成本是一重大影響,故意願遲滯,建議

比照上海市政府對示範區內工程項目使用 BIM 給予專案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