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論語》的學與教 馮慧心 恒生管理學院中文系講師

《論語》的學與教 - Education Bureau · 子為父隱 – 傳統與現代 現今社會重視法治,為親隱諱是否不合時宜? 1. 從現今法理觀之:除古代中國外,不少重視法理

  • Upload
    others

  • View
    1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論語》的學與教 馮慧心

恒生管理學院中文系講師

以前任教:中國語文及文化科

最難應付的:卷二 文化題

教學篇章與試題→有關?無關?似有還無?

新高中課程中文科→更難?更易?

考什麼?→ 教什麼?

如2009年高考考題:中庸之道/ 狂者進取→哪一篇文化篇章?

「變」與「不變」→ 思考 !

現今課程:啟發思考、求「用」?求「考」?

了解孔子 與課程設計

「學」與「教」→ 好題目,學先於教

《論語》所見:孔子何許人也?

敏感、感性、具有同理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同理心)

感情豐沛、對人充滿了解、同情:將每一弟子視為獨立個體,針對其品性、思想感情,時而嚴厲,時而嘉許,時而批評,時而幽默

大陸「批孔運動」:唯心主義者

感性的孔子

顏淵死:

〈先進〉:「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先進〉:「噫!天喪予!天喪予!」

子路死:

《禮記‧檀弓上》:「孔子哭子路於中庭。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既哭,進使者而問故。使者曰:『醢之矣。』遂命覆醢。」

課堂設計 – 以「情」切入

吳森〈情與中國文化〉:禮→情

教學策略:以「情」切入,道不遠人

情乃本於人性的自然流露,內在人心,孟子云:「非由外鑠我也」。

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將心比己,設身處地,理解別人的處境及感受,而非只著眼於一己的角度

人皆可以為堯舜→學生也可以了解孔子

講授課題

課題:「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

相關課題→【論孝】其中一節: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里仁〉第四)

要令學生明白孔子,不若學生化身孔子

情:同理心、敏感、共感、內在人心、生而有之、設身處地、不著眼於一己之私……

教學內容及方法

教學方法:討論

全班分成多個小組,學生需要推敲孔子立場 (「子為父隱,直在其中」) 背後的推論

給學生的三項提示

1. 同理心→ 感性切入、設身處地

2. 敏銳→ 留意細節

3. 不斷質疑 → 正反立論、真理越辯(辨)越明

課堂情況

課堂實況、學生反應:

偏薄古人型:孔子迂腐、不合理,難以「自圓其說」→放棄

簡單二分型:中國文化重情輕理→毋庸異議

躲懶取巧型:不知道、怕錯、逃避責任、等待答案→ ??

幸好尚有:力學上進型、靈活變通型、細心敏感型、挑戰權威型……

教學重點:不只在立場,更在於推論

朋輩討論 = 思考

挑戰老師 = 思考

閱讀論語的方法

儒家:靈活,非空談原則,考慮實際情況

案例細節→關鍵!

咬文嚼字→ 必要!

文學方式研讀《論語》:感性聯想、文本細讀

教科書定義、註釋:簡單、單一解釋

古人彙評→ 字詞訓釋、討論辯論、旁徵博引、儒家體系

子為父隱

教學活動

討論問題

為什麼孔子認為為父親隱瞞罪行是「直在其中」?試說明孔子的考慮及理據。

你又會如何處理?

子為父隱 – 原文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 (1) 有直躬 (2)者,其父攘羊(3) ,而子證 (4) 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 (5) 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1. 黨:古代地方組織的名稱,五百家為一黨。

2. 直躬:遵行正直之道的人。

3. 攘羊:別人的羊到了自己的家而拾遺不報。

(參皇侃:「有因而盜曰攘,他人物來己家而藏隱取之。」)

4. 證:告發

5. 隱:隱藏,不告發 ( 參鄭玄:「隱謂不稱揚其過失也。」)

子為父隱 – 討論提示

討論注意事項:

1. 敏銳、留意細節→ 何謂攘?何謂證?何謂隱?

2. 同理心、將心比己→ 何謂「直」?如果那是我的爸爸……?

3. 質疑、建構、推翻→ 告發=正直?

隱瞞=正直?兩者以外的其他選擇?

子為父隱 – 討論總結

孔子提倡徇私枉法嗎?

在此案例中,須考慮的要素—

1) 父親所犯罪行之輕重

2) 兒子與父親之關係

3) 人情→ 順乎人情/ 自然

兒子應如何?

(參考:前節「三年之喪」:

「汝安則為之」)

子為父隱 – 討論總結

1) 父親的罪行:攘羊

何謂攘羊?

鄰人之羊自來而竊取之→拾遺不報

為小罪頂證父親,對社會公義無甚裨益,卻嚴重傷害父子之情

有謂:「大義滅親」(誰說的?孔子?)

攘羊= 大義?何謂大義?

失羊者會如何評價兒子的行為? (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之原則思考)

子為父隱 – 討論總結

2) 兒子與父親的關係

將心比己,你會告發父親嗎?

父子天性、生育養育之恩 VS 失羊者 (陌生人)

→「親親」

「仁者,人也,親親為大。」

子為父隱 – 討論總結

孔子未有否定父親犯錯,但讓父親受罰不應當是兒子的責任 →正名定份 (身份與責任 – 倫理身份: 父慈子孝)

孝乃人類根本的良知(感恩報本),如果泯滅了孝心、良知,則失去精神上的安身立命之所 (親親→仁民→愛物)

子為父隱 – 討論總結

3) 人情→ 順乎人性/ 自然

兒子應如何?你會如何?

父攘羊→ 直躬者與孔子的不同選擇

直躬者:「證之」→主動告發、舉證父親

孔子:「隱」→ 隱藏、隱隱不發、隱隱不言 ( 參鄭玄:「隱謂不稱揚其過失也。」)

隱:消極否定「證」之舉動,不揭發,不一定替其掩飾圓謊

子為父隱 – 討論總結

兒子不主動告發父親→人情自然

參前節三年之喪「汝安則為之」→「安」?

應不應→ 能不能 (感性)

告發父親,你能做到嗎?

若否,父親犯罪,你當如何?

兒子雖未有告發父親,但亦不是坐視不理,應有所跟進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里仁〉)

「幾諫」→ 諫:用言語或行動勸告別人改正錯誤 (台灣教育局國語辭典)

「幾諫」 :微諫 (何晏解釋),「下氣怡色,柔聲以諫」(皇侃引《禮記》解)→委婉恭敬

「見志不從,又敬不違」:若父母不聽,仍保持孝敬,不觸怒父母,不敢勉強亦不願放棄,等待父母回心轉意

子為父隱 – 討論總結

子為父隱 – 討論總結

強調尊卑、恭敬→ 溫故而知新→與之相類的條目

「不違」(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敬」(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為父隱 – 討論總結

「勞而不怨」:勞有兩解—

1. 勞苦:「諫又不從,或至十至百,則己不敢辭己之勞以怨於親也。」 (皇侃)

→ 不因自己勞苦而怨恨父母

2. 憂慮:孟子〈萬章〉:「『父母愛之,喜而不忘。父母惡之,勞而不怨。』勞與喜相類,亦謂憂而不怨也。」(王引之)

子為父隱 – 討論總結

唯心/ 感性一點→「勞」宜解作「憂」

若言勞苦,終究從一己出發

憂慮則渾忘己身,始終以父母為重之真切情感

子為父隱:討論總結

回歸討論焦點 /扣題:什麼是「直」 ?

孔子與葉公對「直」有不同理解:

葉公:正直→公平、一視同仁

孔子:直率→真率、人情、特殊取向

「吾黨之直者異於是」→ 何謂「異」?「異」之用例?

√〈先進〉: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X 〈為政〉: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子為父隱:討論總結

孔子與葉公:不同角度,各言其志

葉公:從公平原則角度看

→無論誰犯罪,皆須受罰

→不別親疏

子為父隱:討論總結

孔子:從人情角度看 (著重倫理、人情)

→「隱」乃順應人情,仁的體現

(參朱熹:「父子相隱,天理人情之至也,故不求為直,而直在其中。」)

(參「以直報怨」)

「直在其中」→「其中」?

直在「隱」中

直在「父子關係」之中

子為父隱:討論總結

→「隱」亦衡量事情輕重、人情道理後的合宜之舉

(親親相隱亦有限制:《左傳‧昭公十四年》叔向弟叔魚欺君枉法,接受賄賂,叔向秉公辦理,判弟以戮尸之刑)

子為父隱 – 傳統與現代 現今社會重視法治,為親隱諱是否不合時宜?

1. 從現今法理觀之:除古代中國外,不少重視法理的西方國家,其法制亦考慮「為親隱諱」之原則。

法國、德國、意大利法典:明知近親犯罪而不告發、故意隱匿自己的親屬、為其作偽證、助親屬逃脫,都不能認定是有罪。

→非怕他們串通,而是不希望父子親情受到摧殘。因為倫常親情崩潰,人間溫暖消失,法制再嚴明也沒有意義

(香港受英美法系影響→為親隱諱權僅限於配偶)

子為父隱 – 傳統與現代

2. 儒家所推廣的人倫秩序、價值自覺,是發自內心而非從外強加的→強調個人內省、自覺、自律

子為父隱:正名定份 (身份與責任) →禮

禮:一方面照顧到每一個人的特殊處境與關係,另一方面又以建立和維持人倫秩序為目的

禮與法的整齊劃一不同

以禮調節法

(參:余英時〈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

子為父隱 – 傳統與現代

3.儒家追求更高的「公平」和更合理的「秩序」→從有價值自覺的個人推廣出來

「子為父隱」引發竊盜者的「恥」心

法:消極,「禁於已然之後」

禮:積極,「禁於將然之前」

社會不能沒有法律,但法律不能真正解決問題。要人不犯法,全憑那人的自覺及自律。

(參:余英時〈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

子為父隱 – 小結

法理與人情並非對立,法律不外乎人情

儒家強調處事靈活適切,權衡人情、事情之輕重,方作合宜之舉 → 禮及人倫秩序

子為父隱亦非一成不變的真理,當按案情斟酌 (細節)

將之視為唯一法則,陷落「法」(整齊劃一)之窠臼

現今法律判刑雖有既定準則,但亦有靈活調適(量刑、酌情權)

子為父隱 – 小結

在法理與人情間取得平衡→ 合情合理

如何取得平衡?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子為父隱 – 總結與思考

總結:

情→ 人情 (關係)、真情 (忠於自己的感性)、事情 (輕重、細節)

法律不外乎人情

將心比己、敏銳共感

學生與孔子 – 聖人與我同類也

思考:

若你是故事中的兒子 (如父親在巴士拾得手提電話而不報),你會怎樣做?

你認同孔子嗎?若你是葉公,你會如何延續這個討論?

子為父隱 – 學生追問/質疑/挑戰

1.攘羊或屬小事,若涉及嚴重罪行又當如何?如行劫?殺人??

2. 現今常有「獸父」侵犯女兒之事,又當如何?

3. 父子關係,各家不同,若父子之情本已淡薄,遵孔子之道而行,反屬矯情? (學生真切感受)

4. 你認同孔子嗎?你又會如何?

5. 人人為親隱諱,社會秩序又如何維繫?

子為父隱 – 課後思考

1.人情不同,孔子判斷亦有異,學生以不同案例,反復提問,可見已掌握儒家思考的方法

提問 / 思考 = 答案

反之,以「子為父隱」為唯一選擇→ 自我推翻

2. 一本萬殊,事理無窮,對應不同案例,端視教師準備 (積學以儲寶),因「材」施教

子為父隱 – 課後思考

3. 儒家永恆地對?如父親殺人,孟子的看法亦未必合於情理,更不適用於現代社會

參「瞽叟殺人」一例,孟子的建議:「舜視棄天下,猶棄敝履也。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訢然,樂而忘天下。」

學生追問→ 瞽叟何人?與舜之關係?

→殺人?!有何跟進?欣然?!樂?!

子為父隱 – 延伸討論

是次討論,只完成了一半?

子為父隱→ 父為子隱?

若子女犯罪,父母又當如何?

《論語》未有親子之道? 為什麼?

現今社會:重視親子關係→怪獸家長?

《明報》:「富家子藏毒 母大義滅親報警」(7-12-2013)

《頭條日報》:「痛心母大義滅親舉報毒兒」(20-4-2014)

參考資料

黃懷信編 (2008)。《論語彙校集釋(全二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余英時〈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載余英時 (2007)。《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臺北:時報文化。

楊照 (2013)。《所有人的孔老師──論語》。臺北:聯經出版。

論仁

貧賤、造次、顛沛、終食之間→ 不違仁

久處約

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克己 復禮 →為仁由己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堅守仁德

原因:

仁者安仁

(長處樂)

仁之內涵及 實踐

論孝 (孝悌為仁之本)

1. 關心父母→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2. 敬 (心態、態度)

1.「養」+ 「敬」

2.「無違」: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3. 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內在:敬(情)

外在:禮節行為

敬、禮

論君子 1. 君子坦蕩蕩 (小人長戚戚)

2. 君子不憂不懼→ 內省不疚

1. 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

2.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

3. 過,則勿憚改

4.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5. 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6.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7.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8.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君子 內涵

君子 外在行為/ 實踐

仁者

安仁

為仁

由己

克己復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