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 2020 9 9 9 9 主编 主编 赵本春 赵本春 责编 责编 李德强 李德强 视觉 视觉 胡颖 胡颖 耿士明 耿士明 责校 责校 蒋国敏 蒋国敏 06 06 06 流行病学博士宿昆从北京载誉归来,他说:“这份荣誉……背后 包含无数家庭的付出和支持”;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大队长彭国生所 在的大队,一个多月时间内共检查登记车辆10万余台次,他笑着说, 这次他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表彰,老婆也有功劳;带 着 14 名护士驰援“武汉保卫战”。在 58 天的苦战坚守中,张感触最 深的,是“80后、 90 后撑起了一片天”。 荣誉因为遗憾更响亮 医学“侦探”宿昆: 欠儿子一句“抱歉” 把荣誉化作特殊礼物 昨日上午,重庆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呼吸道 与新发传染病防制科科长、流行病学博士宿昆,第一次 进入北京人民大会堂开会,第一次收获人生中至高荣 誉: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傍晚,他胸戴奖牌返渝,胸前这份荣誉沉甸甸的, 他意识到责任更重了。 9日,他将紧接着前往广西接受专业培训。 他习惯了奔波和忙碌,却对家庭始终抱有歉疚和 遗憾。 返渝,带回一份特殊礼物 长期工作在传染病防控一线,36岁的宿昆被称之 为医学“侦探”,在面对“疑难杂症”时,更多的是冷静。 但这次,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现 场,理性的他,突然感性起来。身边全是参与抗疫斗 争一线的战友,大家精神饱满,眼神坚定,热血激昂。 他不禁联想起重庆的9月,行人匆匆、车流如织,书声 琅琅、机器轰鸣……重庆的一切正在“复苏”。 他还不禁回想曾经的战斗经历,特别是今年1至 3月,大部分时间奔走于重庆近20个区县,最多时一 天接听100多个电话,有时累了就睡在办公室行军床 上,曾连续40多天没回家……想到这里,他联想到了 对家庭的愧疚。 昨日傍晚,宿昆返渝,在机场他归家心切,激动地 对记者说:“这份荣誉不属于我一个人,属于所有重庆 疾控人,这背后包含无数家庭的付出和支持!” 同时,他想把这份荣誉,作为特殊礼物献给家人, 尤其作为弥补,献给他的儿子。 愧疚,但疫情还没结束 宿昆出生在河南普通家庭,而今肩负起了一个男 人的社会责任,不断兑现着自己的入党誓言。 但回想起对爱人和两个儿子的诺言,宿昆却深怀 愧疚。 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谁最重要?他说,都重要, 但往往不能两全。 他只是深知肩上责任很重,不能有丝毫麻痹大 意,这关乎更多人的生命安全。 他知道,自己不仅欠儿子一句“抱歉”,还亏欠家 人太多。 时至今日,爱人和儿子都没有责怪他。尤其每当 下班回家,孩子们高兴得跳起来,奔向他、拥抱他时, 宿昆的内心便越复杂,越充满歉意。 “我该怎么弥补呢?疫情还没过去,没有放松可 言,还有许多跟我一样的战友,都在坚持不懈地奋斗, 只好委屈家人。”而今的宿昆,仍然早上 6 时出门,傍晚 后回家,有时加班至深夜。 他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立足本职,为孩子做榜样。 眼下,已进入秋冬防疫防控前期工作,全市疫情流 行病学分析、趋势研判、风险评估、防控策略和措施制 定等工作紧张进行,陪伴两个儿子的时间仍旧有限。 今年8月,他抽时间陪两个儿子去游乐园和水世 界玩了两次。陪患有腰椎病的爱人去了一次医院检 查。他希望接下来的疫情防控能朝好的方向发展,如 果可以,能抽时间回一趟河南老家。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李琅 丁丁 丁丁 丁丁 丁丁 丁丁 丁丁 丁丁 丁丁 丁丁 丁丁 丁丁 丁丁 丁丁 丁丁 丁丁 丁丁 丁丁 丁丁 丁丁 丁丁 丁丁 丁丁 丁丁 丁丁 丁丁 丁丁 丁丁 丁丁 丁丁 丁丁 丁丁 丁丁 丁丁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张支援湖北吃了 72 天盒饭 要带着队员吃遍重庆美食 带着 14 名护士驰援,加入“武汉保卫战”。在 58 天的苦战坚守中,多方协调、严格管理,全力以 赴尽到一个“妈”的责任,将队员平安带回家。她 是队员口中把整个队伍扛在肩上的“张妈”。 昨日傍晚,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的张晞回忆 起在人民大会堂参加表彰的场景,感动的泪花浸 红了双眼。“80后、90后撑起了一片天。”张晞告诉 记者,在人民大会堂,她脑海里掠过最多的,是曾 奋战抗疫一线年轻医护人员的倩影。 约好要定期吃重庆美食 1 月 27 日晚,作为领队,张晞与另外 14 名成 员作为重庆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坐上前往驰 援武汉的动车。 15 个人在武汉 58 天、集中休养 14 天,一共 72天互相鼓励。其中,有8人来自市急救中心、5 人来自市六院、2人来自市肿瘤医院。 在武汉抗疫期间,每天吃得最多的是盒饭,时 间久了,大家特别想吃到重庆火锅。 “我答应过,全体平安回重庆隔离休养完,第 一顿就吃火锅。”张晞说,驰援武汉出发时,80 多 岁的母亲给她派了个“任务”,“带的哪些人出去, 就要全部带回来,只能多不能少!” 在武汉,她带领的医疗队有15个人,被打散 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多个科室里,并不是每天都 在一起,只有吃饭、坐车的时候才会见面。 作为队长,张晞要去关心每个人的工作和健 康,她需要熟悉每一个人每一天的状况,时间久 了,队员们开始叫她“张妈”。 “我的目标实现了!”张晞说,“我们相约吃遍 重庆美食,隔段时间抽空聚一聚。” 集中隔离休养结束后,张晞和队友在医院旁 大吃了一顿。 “大家都馋了好久了!”张晞说。 是队员口中的“张妈” 张晞和队员重点是支援金银潭医院临床一线 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护理工作。 作为领队,张晞身兼数职,行政管理、后勤保 障、对外联络、院感管理、技术指导、临床救治,需 要她夜以继日的操劳。在忙碌中,张晞始终把自 己“铆”在了前线,留给大家的是坚毅奋战的背影。 同时,张晞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为队员们进 行心理疏导。 张晞说,队伍里很多人都是第一次面对这样 的场面,很紧张。而且,身处异乡,对当地的工作 流程、环境都不了解,容易产生陌生感。 张晞还在考虑从饮 食上下功夫。她要尽量 协调后勤方面,提供更多 高蛋白的食物,让队员们 保证营养跟上,这才能够 更好地工作。 对于这些,张晞都要 考虑进去,工作量着实 不小。 “队员们叫我一声 ‘张妈’,我就得尽到一 个‘母亲’的责任。”张晞 说,对于队员们,她没有 别的要求,只希望能够 将他们平平安安地带回 家,让他们与家人团聚、 与朋友相见。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 记者 郭发祥 重庆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高 速公路第二支队六大队大队长彭国生: “欠下的家务我一定补回来” “老婆,我回来了!” 昨日傍晚,彭国生一下飞机第一时间给妻子 打了一通电话。 彭国生是重庆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 高速公路第二支队六大队大队长,也是这次获得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表彰的一员。 挂完电话,彭国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笑 着说,这次能获得表彰,至少有妻子一半的功劳。 对妻子许下承诺后 他连夜赶往抗疫一线 今年春节前夕,彭国生像往年一样,在万开高 速路上连续值守着,目送一批又一批急切回家的 人们踏上归途。 终于等到正月初一,春节前的返程高峰暂告 一段落,白天彭国生替发烧的同事顶完岗,回到梁 平家里,准备和家人补吃一顿团圆饭。 就在他盘算着轮休期间的安排时,微信群里 收到一条消息:开州区政府加强对所有过境车辆 的全面排查。 “我立马意识到疫情防控升级了,事态十分紧 急,我得马上回去!” 来不及想更多,彭国生抓起沙发上的外套,给 正在准备团圆饭的妻子说了一声,就打开了家门。 妻子追出来:“你不是刚开始轮休吗?怎么又 要去单位?记得按时吃药啊!” “知道了!下次回来我给你做饭!”撂下这句话, 彭国生头也不回地出了门,火速从梁平赶回开州。 防控进入常态化 他要把欠下的家务补回来 没想到的是,夫妻俩再次见面隔了近一个月。 彭国生说,春节七天假期很快过去,疫情形势 却越发严峻,而新一轮返程大潮再次开始。 “我的辖区内有 1 个省界防疫检查点和 6 个收 费站检查点,每天有6000多辆车必须逐一停车检 查。”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和交通安全两不误,如何文 明执法劝返不合规车辆,如何保障队员24小时值 守而做好自身安全防护,如何做好因防疫需要而隔 离家中和因发热自发隔离队员的心理疏导和人文 关怀……都成为摆在彭国生面前的一道道难题。 “过去十七年,我的工作职责是保证高速公路 顺畅通达,这一次,却要在高速路上筑起一道‘墙’, 坚决阻断病毒传播!”彭国生把川、渝、鄂三地的交 通防控方案看了一遍又一遍,不敢疏漏一丝一毫, 休息时,也只能在办公室内就着一张折叠床和衣而 眠,常常睡下时已是半夜三四点。一个多月时间 内,彭国生所在大队共检查登记车辆10万余台次。 随着今年3月,疫情防控 进入常态化,彭国生和家人的 生活工作慢慢回到正轨。 “当我在‘一线’抗疫的时 候,其实老婆女儿也很需要我 的陪伴,这也是我的遗憾。” 彭国生笑着说,这次他获 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 进个人表彰,老婆也有功劳。 “现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 化,我基本每个周末都会回 去,家务做饭我都主动承包, 尽量多陪陪家人,答应老婆的 事要说到做到嘛!”彭国生一 脸幸福。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 王淳 彭国生给家人报喜。 上游新闻记者 高科 宿昆 丁丁丁 丁丁丁 丁丁丁 丁丁丁 丁丁丁 丁丁丁 丁丁丁 丁丁丁 丁丁丁 急救医疗中心 张晞获全国抗击新 冠肺炎疫情先进个 人、全国优秀共产 党员表彰。 上游新闻记 李斌

荣誉因为遗憾更响亮 - epaper.cqcb.com · 急,我得马上回去!” 来不及想更多 ,彭国生抓起沙发上的外套 给 正在准备团圆饭的妻子说了一声,就打开了家门。

  • Upload
    others

  • View
    18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荣誉因为遗憾更响亮 - epaper.cqcb.com · 急,我得马上回去!” 来不及想更多 ,彭国生抓起沙发上的外套 给 正在准备团圆饭的妻子说了一声,就打开了家门。

赞20202020年年99月月99日日 星星期期三三

主编主编 赵本春赵本春 责编责编 李德强李德强 视觉视觉 胡颖胡颖 耿士明耿士明 责校责校 蒋国敏蒋国敏

060606

流行病学博士宿昆从北京载誉归来,他说:“这份荣誉……背后包含无数家庭的付出和支持”;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大队长彭国生所在的大队,一个多月时间内共检查登记车辆10万余台次,他笑着说,这次他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表彰,老婆也有功劳;带着14名护士驰援“武汉保卫战”。在58天的苦战坚守中,张晞感触最深的,是“80后、90后撑起了一片天”。

荣誉因为遗憾更响亮

医学“侦探”宿昆:

欠儿子一句“抱歉”把荣誉化作特殊礼物

昨日上午,重庆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呼吸道与新发传染病防制科科长、流行病学博士宿昆,第一次进入北京人民大会堂开会,第一次收获人生中至高荣誉: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傍晚,他胸戴奖牌返渝,胸前这份荣誉沉甸甸的,他意识到责任更重了。

9日,他将紧接着前往广西接受专业培训。他习惯了奔波和忙碌,却对家庭始终抱有歉疚和

遗憾。

返渝,带回一份特殊礼物

长期工作在传染病防控一线,36岁的宿昆被称之为医学“侦探”,在面对“疑难杂症”时,更多的是冷静。

但这次,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现场,理性的他,突然感性起来。身边全是参与抗疫斗争一线的战友,大家精神饱满,眼神坚定,热血激昂。

他不禁联想起重庆的9月,行人匆匆、车流如织,书声琅琅、机器轰鸣……重庆的一切正在“复苏”。

他还不禁回想曾经的战斗经历,特别是今年1至3月,大部分时间奔走于重庆近20个区县,最多时一天接听100多个电话,有时累了就睡在办公室行军床上,曾连续40多天没回家……想到这里,他联想到了对家庭的愧疚。

昨日傍晚,宿昆返渝,在机场他归家心切,激动地对记者说:“这份荣誉不属于我一个人,属于所有重庆疾控人,这背后包含无数家庭的付出和支持!”

同时,他想把这份荣誉,作为特殊礼物献给家人,尤其作为弥补,献给他的儿子。

愧疚,但疫情还没结束

宿昆出生在河南普通家庭,而今肩负起了一个男人的社会责任,不断兑现着自己的入党誓言。

但回想起对爱人和两个儿子的诺言,宿昆却深怀愧疚。

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谁最重要?他说,都重要,但往往不能两全。

他只是深知肩上责任很重,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这关乎更多人的生命安全。

他知道,自己不仅欠儿子一句“抱歉”,还亏欠家人太多。

时至今日,爱人和儿子都没有责怪他。尤其每当下班回家,孩子们高兴得跳起来,奔向他、拥抱他时,宿昆的内心便越复杂,越充满歉意。

“我该怎么弥补呢?疫情还没过去,没有放松可言,还有许多跟我一样的战友,都在坚持不懈地奋斗,只好委屈家人。”而今的宿昆,仍然早上6时出门,傍晚后回家,有时加班至深夜。

他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立足本职,为孩子做榜样。眼下,已进入秋冬防疫防控前期工作,全市疫情流

行病学分析、趋势研判、风险评估、防控策略和措施制定等工作紧张进行,陪伴两个儿子的时间仍旧有限。

今年8月,他抽时间陪两个儿子去游乐园和水世界玩了两次。陪患有腰椎病的爱人去了一次医院检查。他希望接下来的疫情防控能朝好的方向发展,如果可以,能抽时间回一趟河南老家。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李琅

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

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

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张晞:

支援湖北吃了72天盒饭要带着队员吃遍重庆美食

带着14名护士驰援,加入“武汉保卫战”。在58天的苦战坚守中,多方协调、严格管理,全力以赴尽到一个“妈”的责任,将队员平安带回家。她是队员口中把整个队伍扛在肩上的“张妈”。

昨日傍晚,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的张晞回忆起在人民大会堂参加表彰的场景,感动的泪花浸红了双眼。“80后、90后撑起了一片天。”张晞告诉记者,在人民大会堂,她脑海里掠过最多的,是曾奋战抗疫一线年轻医护人员的倩影。

约好要定期吃重庆美食

1月27日晚,作为领队,张晞与另外14名成员作为重庆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坐上前往驰援武汉的动车。

15个人在武汉58天、集中休养14天,一共72天互相鼓励。其中,有8人来自市急救中心、5人来自市六院、2人来自市肿瘤医院。

在武汉抗疫期间,每天吃得最多的是盒饭,时间久了,大家特别想吃到重庆火锅。

“我答应过,全体平安回重庆隔离休养完,第一顿就吃火锅。”张晞说,驰援武汉出发时,80多岁的母亲给她派了个“任务”,“带的哪些人出去,就要全部带回来,只能多不能少!”

在武汉,她带领的医疗队有15个人,被打散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多个科室里,并不是每天都在一起,只有吃饭、坐车的时候才会见面。

作为队长,张晞要去关心每个人的工作和健康,她需要熟悉每一个人每一天的状况,时间久了,队员们开始叫她“张妈”。

“我的目标实现了!”张晞说,“我们相约吃遍重庆美食,隔段时间抽空聚一聚。”

集中隔离休养结束后,张晞和队友在医院旁大吃了一顿。“大家都馋了好久了!”张晞说。

是队员口中的“张妈”

张晞和队员重点是支援金银潭医院临床一线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护理工作。

作为领队,张晞身兼数职,行政管理、后勤保障、对外联络、院感管理、技术指导、临床救治,需要她夜以继日的操劳。在忙碌中,张晞始终把自己“铆”在了前线,留给大家的是坚毅奋战的背影。

同时,张晞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为队员们进行心理疏导。

张晞说,队伍里很多人都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场面,很紧张。而且,身处异乡,对当地的工作流程、环境都不了解,容易产生陌生感。

张晞还在考虑从饮食上下功夫。她要尽量协调后勤方面,提供更多高蛋白的食物,让队员们保证营养跟上,这才能够更好地工作。

对于这些,张晞都要考虑进去,工作量着实不小。

“队员们叫我一声‘张妈’,我就得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张晞说,对于队员们,她没有别的要求,只希望能够将他们平平安安地带回家,让他们与家人团聚、与朋友相见。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郭发祥

重庆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高速公路第二支队六大队大队长彭国生:

“欠下的家务我一定补回来”

“老婆,我回来了!”昨日傍晚,彭国生一下飞机第一时间给妻子

打了一通电话。彭国生是重庆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

高速公路第二支队六大队大队长,也是这次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表彰的一员。

挂完电话,彭国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笑着说,这次能获得表彰,至少有妻子一半的功劳。

对妻子许下承诺后他连夜赶往抗疫一线

今年春节前夕,彭国生像往年一样,在万开高速路上连续值守着,目送一批又一批急切回家的人们踏上归途。

终于等到正月初一,春节前的返程高峰暂告一段落,白天彭国生替发烧的同事顶完岗,回到梁平家里,准备和家人补吃一顿团圆饭。

就在他盘算着轮休期间的安排时,微信群里收到一条消息:开州区政府加强对所有过境车辆的全面排查。

“我立马意识到疫情防控升级了,事态十分紧急,我得马上回去!”

来不及想更多,彭国生抓起沙发上的外套,给正在准备团圆饭的妻子说了一声,就打开了家门。

妻子追出来:“你不是刚开始轮休吗?怎么又要去单位?记得按时吃药啊!”

“知道了!下次回来我给你做饭!”撂下这句话,彭国生头也不回地出了门,火速从梁平赶回开州。

防控进入常态化他要把欠下的家务补回来

没想到的是,夫妻俩再次见面隔了近一个月。彭国生说,春节七天假期很快过去,疫情形势

却越发严峻,而新一轮返程大潮再次开始。“我的辖区内有1个省界防疫检查点和6个收

费站检查点,每天有6000多辆车必须逐一停车检查。”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和交通安全两不误,如何文明执法劝返不合规车辆,如何保障队员24小时值守而做好自身安全防护,如何做好因防疫需要而隔离家中和因发热自发隔离队员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都成为摆在彭国生面前的一道道难题。

“过去十七年,我的工作职责是保证高速公路顺畅通达,这一次,却要在高速路上筑起一道‘墙’,坚决阻断病毒传播!”彭国生把川、渝、鄂三地的交通防控方案看了一遍又一遍,不敢疏漏一丝一毫,休息时,也只能在办公室内就着一张折叠床和衣而眠,常常睡下时已是半夜三四点。一个多月时间内,彭国生所在大队共检查登记车辆10万余台次。

随着今年3月,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彭国生和家人的生活工作慢慢回到正轨。

“当我在‘一线’抗疫的时候,其实老婆女儿也很需要我的陪伴,这也是我的遗憾。”

彭国生笑着说,这次他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表彰,老婆也有功劳。

“现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我基本每个周末都会回去,家务做饭我都主动承包,尽量多陪陪家人,答应老婆的事要说到做到嘛!”彭国生一脸幸福。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王淳

彭国生给家人报喜。上游新闻记者 高科 摄

宿昆

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

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

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

急救医疗中心张晞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表彰。

上 游 新 闻 记者 李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