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 05 5 CHONGQING DAI CHONGQING DAILY LY 看点 农村版 责编 刘俊颖 美编 张 2018 7 16 日 星期一 0 05 5 CHONGQING DAI CHONGQING DAILY LY 分数公布尘埃定 天方夜谭改成绩 案例介绍: 何女士的女儿高考成绩比 预期差了20多分,一心想让女儿上好学 校的她收到短信称,可以修改高考成绩, 何女士随即加了对方QQ号与其联系,通 过支付宝转了 1 万元作为修改成绩的费 用,还转了5000元钱作为保密金给对方。 提醒: 高考成绩一旦公布即尘埃落 定,对自己成绩有异议的考生可以通过市 教育考试院官方渠道复查试卷,但直接修 改成绩肯定是天方夜谭。不法分子抓住考 生求学心切的心理设局诈骗,切勿上当。 提前录取莫轻信 官网查看最保险 案例介绍: 小王收到自称某大学招生 办的电话,称因艺术类院校是提前招生, 小王的录取状态为“自由可投”,如果想被 学校录取,需提前交纳学费,否则有退档无 法录取的风险,小王向对方支付了 8000 元。 提醒: 提前批次录取主要针对军事、 国防、艺术类院校等考生,录取工作全部 实行异地远程网上录取,由专门的计算机 系统按志愿和投档规则投档,不受任何人 为因素影响。因此考生对收到任何以招 生为由要求打款的电话短信(学费等只在 学生入校报到时才缴纳),都不要相信。 考生可通过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录取信 息,切不可“病急乱投医”。 “内部指标”莫虚有 军校招生很严格 案例介绍: 小刘一心想报考军校成为 国防生,可分数还差一点。正当他沮丧 时,他收到自称为某军校招生办主任的电 话,称学校有“内部招生指标”,但得先交 保证金。为打消小刘顾虑,对方还通过 QQ给小刘看了学校的招生公文,小刘深 信不疑,当即交付保证金5000元。 专家提醒: 军校招生与其他地方高校 招生一样,有严格的程序和规定。军校招 生没有“内部招生名额”的说法,军队和武 警部队也绝不允许任何个人私自携带招 生公文,招生过程也不存在向考生或家长 展示公文这一环节。求学心切的考生和 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一定不要相信“花 钱就能上大学”的骗局。 高等教育形式多 统招生“变”培训班学员 案例介绍: 谢某因儿子高考成绩不理 想,通过关系找到刘某为其办理武汉大学 入学事宜。刘某表示通过第三方途径交 纳5万元给武大,就可以去该校商学院读 书,享受统一招生待遇。 9月中旬,刘某将武汉大学人力资源 管理高级研修班的录取通知书交给谢 某。谢某随后到武大国际交流中心报到, 并向工作人员另缴纳学费等1万余元,后 来发现就读的是短期培训班。 专家提醒: 目前,确有高校联合社会 力量合作办理短期培训班、继续教育等非 学历教育。但国家承认的学历教育学生 必须通过高考招录,高校无法仅收钱办理 入学。不法分子把普通高校与网络教育、 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等其他教育形式混 淆,声称只要花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可以 上名牌院校。遇到此类情况,家长要直接 向学校核实具体性质,不要因培训机构在 学校内或其周边而盲目轻信。 高考录取期间,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发 布虚假信息、伪造身份等方式骗取考生或家 长信任,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小编特地梳 理了几种常见骗术,提醒大家小心提防。 骗术一:发布虚假查分网站、虚 假招生信息行骗 不法分子利用考生考后希望早知道分 数和录取信息的心理,发布虚假录取查分 网站或手机应用程序,盗取考生手机号、身 份证号、银行卡号等资料,并进而盗取考生的 网络支付账号、手机SIM 卡和银行信息等。 市教委提醒,因此考生一定要通过市 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重庆招考信息网、市 教委公众号、市考试院公众号等官方途径 进行查询,考生和家长切不可轻易点开所 谓的录取查分网站,以免受骗。 骗术二:谎称有“特殊渠道”, 或冒充军队、高校招办人员行骗 不法分子利用自主招生、定向招生等 政策误导家长,谎称可通过“内部指标”保 证录取,或摆出“特殊培养”“机动指标”等 名目,妄图骗取钱财。 实际上,经教育部批准可进行特殊类 型招生(如国家专项计划、自主招生)的 高校已对社会公布政策,考生均要参加高 考并达到规定的分数线后,通过填报志愿, 经各省级招办统一办理录取手续。享受高 考加分的考生,须按省级招办规定程序进 行申请、审核、公示,任何个人和机构都不 可能通过“特别途径”加分。 骗术三:利用公开信息行骗 部分家长和考生不了解和熟悉高校招 生信息的公开渠道,不法分子查询到正常 投档和录取结果,却向考生家长邀功请赏 收取钱财。 骗术四:利用补录环节行骗 9 月,在新生报到时,有的高职专科院 校会因为部分新生未前往入学报到,会进 行补录。这期间,骗子会利用考生及家长 不熟悉招生程序和规定的弱点,打着补录 旗号行骗。实际上,各地招办对落榜考生 会进行网上公开征集志愿录取,不再打电 话,更不会派人来找家长。 骗术五:打着“低分高录”“跳 档”等旗号行骗 一些不法分子声称有办法让不够一本 线的考生录取到一本院校,让专科分数线 段的考生录取到本科院校等,向考生家长 骗取钱财。他们通过伪造录取通知书、安 排学生旁听学校课程等方式使其虚假入 学。但最后考生在教育部网站却无法查找 到毕业证书编号,这对考生造成财产损失 的同时,会对考生求学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市教委负责人表示,普通高校招生录 取是严格按国家和重庆市的招生政策和 规定执行的,没有任何人可以在高校招生 中享有特权,更没有任何人可以用钱“买 分数”“买指标”,考生分数没到学校投档 线根本无法提档,因此考生和家长切记、 万勿受骗。 有同学问,高考录取期间学校或 招办会不会打电话来呢?如今骗子 横行,该怎么判断识别? 市教委提醒,录取期间,高校或 者市教委考试院是有可能打电话给 考生的,但不是每个考生都打,一般 是特殊情况下需要征询考生的意见, 才会打电话。例如高分考生没有服 从专业调剂,或者是因为其他原因无 法被专业录取,这个时候高校就会打 电话给考生询问是否愿意专业调剂; 或者考生因为特殊原因被高校列入 “预退档”时,考试院会打电话给考生 核实或者询问相关信息,来判断是否 同意高校退档。 那么,这两种情况下打来的电话 都非常重要,考生一定要认真对待和 回答。但市教委也郑重提醒,无论是 考试院还是高校打电话与考生进行 沟通询问时,都不会向考生索取钱财 或是要求提前缴学费、保证金等。所 以,考生可依据自己的成绩、所填报 院校以及官方渠道查询到的录取进 程,合理进行判断、回答。 高考结束后的 高考结束后的 4 4 大常见骗局 大常见骗局 高考录取期间,考生 和家长在等待录取结果 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 也打着各种招生诈骗旗 号到处行骗,而敛财是 所有高考诈骗的最终 目的。本期生活周 刊特地采访市教委 及市教育考试院, 辅以案例剖析几 种常见的骗术, 提醒广大考生和 家长,千万不要 相信“花钱就 能上大学”的 骗局。 本版稿件均由记者 李星婷 采写,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高考录取期间 会有电话通知吗?

高考结束后的 4大常见骗局 - epaper.cqrb.cn › html › ncb › 2018-07 › 16 › 005 › ... · 骗术三:利用公开信息行骗 部分家长和考生不了解和熟悉高校招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高考结束后的 4大常见骗局 - epaper.cqrb.cn › html › ncb › 2018-07 › 16 › 005 › ... · 骗术三:利用公开信息行骗 部分家长和考生不了解和熟悉高校招

看点农村版

责编 王竣夫美编 郑 典

2017年 12月 4日 星期一 0055CHONGQING DAICHONGQING DAILYLY看点农村版

责编 刘俊颖美编 张 辉

2018年7月16日 星期一 0055CHONGQING DAICHONGQING DAILYLY

分数公布尘埃定天方夜谭改成绩

案例介绍:何女士的女儿高考成绩比预期差了 20 多分,一心想让女儿上好学校的她收到短信称,可以修改高考成绩,何女士随即加了对方QQ号与其联系,通过支付宝转了 1 万元作为修改成绩的费用,还转了5000元钱作为保密金给对方。

提醒:高考成绩一旦公布即尘埃落定,对自己成绩有异议的考生可以通过市教育考试院官方渠道复查试卷,但直接修改成绩肯定是天方夜谭。不法分子抓住考生求学心切的心理设局诈骗,切勿上当。

提前录取莫轻信官网查看最保险

案例介绍:小王收到自称某大学招生办的电话,称因艺术类院校是提前招生,小王的录取状态为“自由可投”,如果想被学校录取,需提前交纳学费,否则有退档无法录取的风险,小王向对方支付了8000元。

提醒:提前批次录取主要针对军事、国防、艺术类院校等考生,录取工作全部

实行异地远程网上录取,由专门的计算机系统按志愿和投档规则投档,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影响。因此考生对收到任何以招生为由要求打款的电话短信(学费等只在学生入校报到时才缴纳),都不要相信。考生可通过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录取信息,切不可“病急乱投医”。

“内部指标”莫虚有军校招生很严格

案例介绍:小刘一心想报考军校成为国防生,可分数还差一点。正当他沮丧时,他收到自称为某军校招生办主任的电话,称学校有“内部招生指标”,但得先交保证金。为打消小刘顾虑,对方还通过QQ给小刘看了学校的招生公文,小刘深信不疑,当即交付保证金5000元。

专家提醒:军校招生与其他地方高校招生一样,有严格的程序和规定。军校招生没有“内部招生名额”的说法,军队和武警部队也绝不允许任何个人私自携带招生公文,招生过程也不存在向考生或家长展示公文这一环节。求学心切的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一定不要相信“花

钱就能上大学”的骗局。

高等教育形式多统招生“变”培训班学员

案例介绍:谢某因儿子高考成绩不理想,通过关系找到刘某为其办理武汉大学入学事宜。刘某表示通过第三方途径交纳5万元给武大,就可以去该校商学院读书,享受统一招生待遇。

9月中旬,刘某将武汉大学人力资源管理高级研修班的录取通知书交给谢某。谢某随后到武大国际交流中心报到,并向工作人员另缴纳学费等1万余元,后来发现就读的是短期培训班。

专家提醒:目前,确有高校联合社会力量合作办理短期培训班、继续教育等非学历教育。但国家承认的学历教育学生必须通过高考招录,高校无法仅收钱办理入学。不法分子把普通高校与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等其他教育形式混淆,声称只要花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可以上名牌院校。遇到此类情况,家长要直接向学校核实具体性质,不要因培训机构在学校内或其周边而盲目轻信。

高考录取期间,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发布虚假信息、伪造身份等方式骗取考生或家长信任,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小编特地梳理了几种常见骗术,提醒大家小心提防。

骗术一:发布虚假查分网站、虚假招生信息行骗

不法分子利用考生考后希望早知道分数和录取信息的心理,发布虚假录取查分网站或手机应用程序,盗取考生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资料,并进而盗取考生的网络支付账号、手机SIM卡和银行信息等。

市教委提醒,因此考生一定要通过市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重庆招考信息网、市教委公众号、市考试院公众号等官方途径进行查询,考生和家长切不可轻易点开所谓的录取查分网站,以免受骗。

骗术二:谎称有“特殊渠道”,或冒充军队、高校招办人员行骗

不法分子利用自主招生、定向招生等政策误导家长,谎称可通过“内部指标”保证录取,或摆出“特殊培养”“机动指标”等名目,妄图骗取钱财。

实际上,经教育部批准可进行特殊类型招生(如国家专项计划、自主招生)的

高校已对社会公布政策,考生均要参加高考并达到规定的分数线后,通过填报志愿,经各省级招办统一办理录取手续。享受高考加分的考生,须按省级招办规定程序进行申请、审核、公示,任何个人和机构都不可能通过“特别途径”加分。

骗术三:利用公开信息行骗

部分家长和考生不了解和熟悉高校招生信息的公开渠道,不法分子查询到正常投档和录取结果,却向考生家长邀功请赏收取钱财。

骗术四:利用补录环节行骗

9月,在新生报到时,有的高职专科院校会因为部分新生未前往入学报到,会进行补录。这期间,骗子会利用考生及家长不熟悉招生程序和规定的弱点,打着补录旗号行骗。实际上,各地招办对落榜考生会进行网上公开征集志愿录取,不再打电话,更不会派人来找家长。

骗术五:打着“低分高录”“跳档”等旗号行骗

一些不法分子声称有办法让不够一本线的考生录取到一本院校,让专科分数线段的考生录取到本科院校等,向考生家长骗取钱财。他们通过伪造录取通知书、安排学生旁听学校课程等方式使其虚假入学。但最后考生在教育部网站却无法查找到毕业证书编号,这对考生造成财产损失的同时,会对考生求学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市教委负责人表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是严格按国家和重庆市的招生政策和规定执行的,没有任何人可以在高校招生中享有特权,更没有任何人可以用钱“买分数”“买指标”,考生分数没到学校投档线根本无法提档,因此考生和家长切记、万勿受骗。

有同学问,高考录取期间学校或招办会不会打电话来呢?如今骗子横行,该怎么判断识别?

市教委提醒,录取期间,高校或者市教委考试院是有可能打电话给考生的,但不是每个考生都打,一般是特殊情况下需要征询考生的意见,才会打电话。例如高分考生没有服从专业调剂,或者是因为其他原因无法被专业录取,这个时候高校就会打电话给考生询问是否愿意专业调剂;或者考生因为特殊原因被高校列入

“预退档”时,考试院会打电话给考生核实或者询问相关信息,来判断是否同意高校退档。

那么,这两种情况下打来的电话都非常重要,考生一定要认真对待和回答。但市教委也郑重提醒,无论是考试院还是高校打电话与考生进行沟通询问时,都不会向考生索取钱财或是要求提前缴学费、保证金等。所以,考生可依据自己的成绩、所填报院校以及官方渠道查询到的录取进程,合理进行判断、回答。

高考结束后的高考结束后的44大常见骗局大常见骗局

骗术要提防

高考录取期间,考生

和家长在等待录取结果

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

也打着各种招生诈骗旗

号到处行骗,而敛财是

所有高考诈骗的最终

目的。本期生活周

刊特地采访市教委

及市教育考试院,

辅以案例剖析几

种常见的骗术,

提醒广大考生和

家长,千万不要

相 信“ 花 钱 就

能上大学”的

骗局。

本版稿件均由记者 李星婷 采写,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大大

高考录取期间会有电话通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