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清华论坛 Focus 78 胡权:工业4.0研究 院 院长兼首席经济 学家 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已经有260 年,但真正给制造业赋予智能化的 能力,也是在计算机发明之后, 这期间经历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嵌入式系统、信息物理系统 (CPS,Cyber-Physical Systems)、智能 制造等概念的引入及发展。其中,智能制造的 概念通俗易懂,一直受到行业人士的追捧,可 惜自1989年日本雄心勃勃想把智能制造概念体 系化失败之后,智能制造一直以描述性或不系 统的中庸假说方式存在,本人在2016年9月号 《清华管理评论》上发表的《智能时代的新自 动化挑战》中,就对中庸假说进行了较为详细 的介绍。 重新定义智能制造 胡 权 | 文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悄然来临之 际,结合到中国制造2025战略 的实施,中国的学者和专家有 机会重新定义智能制造,为人 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做出贡 献。同时,利用智能化和网络 化两大驱动力,重点推动AI 2.0驱动的传统制造系统转型和 重新设计,能够有效地解决中 国制造大而不强的问题。 全文閱讀請至月旦知識庫 http://www.lawdata.com.tw/

重新定义智能制造 · 清华管理评论 Tsinghua Business Review 2018年 第1-2期 重新定义智能制造79 即便如此,最近几年时间,德国、美 国、中国和日本等制造业主要国家,纷纷提

  • Upload
    others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重新定义智能制造 · 清华管理评论 Tsinghua Business Review 2018年 第1-2期 重新定义智能制造79 即便如此,最近几年时间,德国、美 国、中国和日本等制造业主要国家,纷纷提

清华论坛 Focus78

胡权:工业4.0研究院 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已经有260

年,但真正给制造业赋予智能化的

能力,也是在计算机发明之后,

这期间经历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嵌入式系统、信息物理系统

(CPS,Cyber-Physical Systems)、智能

制造等概念的引入及发展。其中,智能制造的

概念通俗易懂,一直受到行业人士的追捧,可

惜自1989年日本雄心勃勃想把智能制造概念体

系化失败之后,智能制造一直以描述性或不系

统的中庸假说方式存在,本人在2016年9月号

《清华管理评论》上发表的《智能时代的新自

动化挑战》中,就对中庸假说进行了较为详细

的介绍。

重新定义智能制造胡 权 | 文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悄然来临之际,结合到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中国的学者和专家有机会重新定义智能制造,为人类 社 会 的 工 业 化 进 程 做 出 贡献。同时,利用智能化和网络化两大驱动力,重点推动AI 2.0驱动的传统制造系统转型和重新设计,能够有效地解决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问题。

全文閱讀請至月旦知識庫 http://www.lawdata.com.tw/

Page 2: 重新定义智能制造 · 清华管理评论 Tsinghua Business Review 2018年 第1-2期 重新定义智能制造79 即便如此,最近几年时间,德国、美 国、中国和日本等制造业主要国家,纷纷提

清华管理评论 Tsinghua Business Review 2018年 第1-2期

79重新定义智能制造

即便如此,最近几年时间,德国、美

国、中国和日本等制造业主要国家,纷纷提

出以新一代技术推动的、制造技术为核心的

国家制造业战略,其指向却可以用智能制造

这个中庸假说的概念来描述。德国提出的工

业4.0体系中,智能工厂是根本;美国通用电

气提出的工业互联网体系,也有所谓智慧工

厂(Brilliant Factory);中国则直接把智能

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而日本

经过长时间犹豫,2017年也宣布要推进基于

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制造系统(SMS,Smart

Manufacturing Systems)。

虽然针对智能制造概念进行严格定义和体

系化的努力一直都存在,但目前还没有公认的

结果。早在1989年,日本就提出国际研究合

作项目IMS,即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s,按照中文的翻译习惯,我们一般把

本文提及的SMS和IMS都翻译为智能制造系

统,而对此不加以严格的区分。当时日本提出

IMS计划,其目的被定义为对日本制造业的技

术诀窍进行研究,形成体系化的制造业知识系

统——也就是可以作为教科书的智能制造学

科。虽然日本没有成功推动教科书式的智能制

造学科出现,但人类社会追求先进制造体系化

知识的目标并没有减弱,我们需要重新定义智

能制造。

历史视野中的智能制造

在过去的100年期间,人类社会的工业化

进展带来的生产力提升非常巨大,这有赖于电

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带来的生产系统改进,

从而大大发挥了规模经济的效用。不过,在

最近10年时间,从国际经合组织(OEC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发布的统计数据来看,

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仅仅增长了0.5%,这

远比过去动辄几倍或者几十倍的增长水平要

低,这迫使人们开始思考提升生产力水平的新

办法和新来源。

不仅如此,由于几乎所有国家都看到了工

业化给国家经济增长和国民富强带来的好处,

纷纷发展工业产业,这也导致了全球不少产业

的产能过剩,发达工业国家为此开始思考新的

差异化优势的方式,诸如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等方式就成为了一种选择。

正是在提升生产力水平和大规模定制两大

需求的驱动下,智能制造作为一种制造技术驱

动力,成为了全球各国关注的焦点。事实上,

目前正在发生的主要工业国家制造业战略性的

竞争,本质上也是为了实现智能制造,而这种

先进制造方面的竞争,更是以1989年日本提

出IMS国际研究合作计划为标志性的事件。

二十年前的日本IMS探索

要真正认识智能制造,我们需要回到上

个世纪80年代,日本当时是全球制造业的典

范,其制造业产品几乎席卷了全球,诸如索

尼的Walkman随声听、东芝的电视机等产

品,成为了当时日本制造的代名词。由于美

国人颇为喜欢日本的电子产品,导致了美国

对日本的贸易逆差非常大,同时美国还认为

日本是从美国学习模仿的先进制造技术,导

致了“教会了学生,饿死了师父”。在这样

的背景下,一直依附于美国经济的日本开始

考虑要做一些事情。

从当时的历史记录来看,当时日本为了降

低美国所诟病的贸易逆差,日本承诺让日元升

值,同时也建立了不平等的贸易规则(当时美

国进口日本车需要收取关税,而美国车进入日

本则不需要任何关税),即便如此,日本仍然

无法让美国满意。

全文閱讀請至月旦知識庫 http://www.lawdata.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