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制智能遥控小车 小学生登上央视了 长江日报讯 (通讯员尹国波 )自制有 定位功能的智能遥控小车,还能导航、导 游,光谷九小学生许榀优创作的作品荣获 全国大奖,获邀到北京参加航天研学之 旅。上周,关于此次研学之旅的纪录片在 央视少儿频道播出。 许榀优创作的作品“东湖景区智能 巡航车”,基于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 位功能,通过电脑编程,充分发挥导航作 用,可以在东湖景区向全世界游客进行准 确的东湖游览相关语音播报。游客还可 扫描车身二维码进入专门制作的“童眼看 绿道”微信公众平台,浏览声、频、图、文等 丰富导游内容。这个作品获得了由中国 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宇航学会等单 位组织的“北斗领航梦想—创·艺北斗” 比赛二等奖。 凭借优秀的设计,许榀优获邀参加了 组委会组织的航天研学之旅,参观了多所 航空基地、科学院,并学习了气压火箭制作 及发射课程,完成了超疏水材料纳米实验、 非牛顿流体实验和荧光分子实验等科学 实验。中央电视台专题拍摄该活动,节目 连续三期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芝麻开 门》栏目播出。许榀优说,一系列的探究活 动让他体验到动手动脑、享受创新成果的 快乐,收获很大。 2019年9月23日 星期一 责编:宋兰兰 美编:陈昌 版式:杜云秀 责校:刘谏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19 ·践 学· 你问 我答 鲁迅先生曾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 童的天使。”每一个孩子都不应该被剥夺玩的权利。但是 “玩”的时间和“学”的时间如何分配?怎样“玩”才更有益孩 子的身心发展?在这里,我针对“玩”与“学”的平衡,向各位 家长给出一些我的小建议。 —营造好氛围,“学”“玩”都专心。学习时,干净整洁 的学习环境能够帮助孩子集中精力。家中每个孩子都应该 有单独的学习空间。学习前,家长可以指导孩子整理归纳书 桌,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种开始学习的仪式。家长在孩子 学习时可以稍作监督,但不要过度干扰。如果孩子年龄小, 需要帮助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请在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所有 任务后再进行帮助。当孩子完成学习任务后,要给孩子安排 时间玩耍,这时也不要打扰孩子,让他们专心玩,释放自己的 天性。 —“番茄法”管理,时间切小份。孩子的注意力无法长 时间集中,可以利用“番茄时间管理法”。这是由弗朗西斯 科·西里洛于1992年创立的一种微观的时间管理方法,具体 操作方法是:将所要完成的任务分解为多个“番茄钟”,每个 “番茄钟”是 25 分钟。在每个“番茄钟”时间内,孩子要专注完 成任务,中途不能因任何事情打断。当“番茄钟”响起,孩子 可以休息 5 分钟,每 4 个“番茄钟”结束休息 15-30 分钟,如此 循环。让孩子从一个个自己完成的“番茄钟”里获得成就感 和满足感。 —“玩”得有意义,自主定作息。家长们可以在孩子 “玩”的时候给予一些指导。其实孩子们更喜欢户外的游戏, 每逢节假日,家长们可以带孩子来到公园、郊外和同伴一起 玩耍。家长们也可以教孩子下棋、唱歌等有益身心的游戏方 式,让“玩”更有意义。现在很多家长为孩子爱玩手机、平板 电脑感到困扰。其实,现在的孩子从一出生就接触电子产 品,家长也没有必要像从前那样抵制手机、电脑。建议家长 试试和孩子一起选择电子游戏,共同制定一天的作息,陪孩 子管理自己的时间,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长江日报记者刘嘉 通讯员张传音 整理) 如今,机器人的性能已经越来越 完美,他们正以疾风一般的速度向前 演化。在惊艳震撼的同时,我们同样 抱有疑惑,如此智能的机器人,是否有 一天会取代我们的工作呢? 对此,斯坦福教授卡普兰做了一 项统计,美国注册在案的720个职业 中,将有47%被人工智能取代,那些以 低端技术、体力工作为主的国家,比例 可超过70%。比如,机器人能在60分 钟内砌起1000块砖,两天之内可搭起 一栋住房;德勤财务机器人,一个顶15 个人类,36万小时的人力工作,财务机 器人几秒就能完成! 这些事例无一不 说明人工智能在不断更新我们的生 活,也同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取代 人类。正如霍金先生在生前告诫我 们:机器人的进化速度比人类想象的 快,他们的终极目标是不可预测的。 人工智能在将来很可能取代人类,成 为新物种。 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未必。人 类对于人工智能的畏惧来源于创新,人 工智能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开启了一个 全新的时代,对于人工智能是否抢走人 类饭碗的讨论中,人们似乎达成了共 识,即创意使自己区别于机器人。机器 能够超越我们的,仅仅是运算层面,而 人类的理解、情感、同情心、共鸣性等软 实力,是机器人无法取代的。 所以,人类和人工智能应通过合 作来达到人类文明史上的最大潜力, 而不是互相取代。在我们的身边,人 工智能也正在不断贴近、服务着我们 的生活。《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作为 选修课在中国40所学校首次发布,除 课本以外,学校还与科技公司合作设 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这些实验室配 置了深度学习开放平台,学生上课时 可根据课本内容结合实验室模型进行 体验。 这些,都说明了人类与人工智能 是不可分割,互惠互利的。事实上,人 工智能的本质是一项技术,而不是一 个行业。其根本作用就像互联网会给 各行各业带来更多便利,而不是互相 取代。 在这个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努 力钻研,找到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的 平衡点,使人工智能与人类互惠互利、 互相促进,筑建人类美好新未来。 指导老师李春玲点评: 文章立论 角度新颖,不落俗套,并没有一味地主 张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而是更理 性地提出人类应与人工智能达成合 作,令人眼前一亮。全文中心观点突 出,逻辑清晰,衔接自然连贯,结构简 洁明了,是一篇完成度较高的时评文。 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 中含着绿叶与泥土的气息。早晨,好 清爽! 一下车,就带着满心的愉悦,沿幽 幽的湖水,随楚才小记者团,一同去访 问我的朋友。 那片枫树林,是我拜访的第一位 朋友。缓步进入树林,仿佛进入了一 个新的天地。这里没有城市的嘈杂, 没有城市的绚烂光彩,也没有城市无 穷的压力,只有枫脂的清香,鸟儿的独 唱。在这能放下一切烦恼,如脱胎换 骨般。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为我抒 散着“小升初”的阴云。我靠在一棵树 上,默默间,仿佛自己也变成了树,望 着娴静的湖水,徜徉在无拘无束的世 界中。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 友?我热情地向他们问候:你好!静 静的土地,你虽默默无闻,却激发了山 林里无限的生机;你好!神奇的白云, 你天生就拥有那无穷变幻的法术,跟 齐天大圣一样神通广大,能教教我 吗?你好,美丽的石子,也许你的外表 比不上美玉和珍珠,但你为了让人们 的鞋不染上泥土,无私地承受着人们 的踩压,你的心比琉璃更加无瑕。喂, 机灵的喜鹊,你飞来飞去在做些什么 呢?一定是为周边的人们送去好运 气,不是吗? 走到东湖边,望着那广阔平静的湖 水,一只白鹭掠过,那高傲的姿态让人 有几分敬畏,又让人有些羡慕。湖面 上,一群小野鸭悠闲地在水上漫步,几 只百舌伫立在湖畔栏杆上歌唱。身边, 几个外国人摆出帅气的姿态自拍,老人 们倚着护栏享受着风掠过脸颊的舒 适。远处,一对年轻父母推着婴儿车, 不时地弯下腰对着婴儿说些什么。东 湖,我们的朋友,正是你用博大的胸襟, 包容了如此多的人、动物和植物,把和 谐、温馨融入这美丽的风景里。 太阳升起来了,我该回家了。我 轻轻地挥手,告别这里的朋友。带回 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了夏 日的音讯。 指导老师韩颖点评: 小作者以清 新的手法,如探访老友,娓娓描述东湖 的优美风光。枫树、小山、湖水、喜鹊、 白鹭、小野鸭、百舌……如此多的朋 友,陪伴着我们。东湖之美,在于包容 之美,更是点睛之笔。 “轰隆隆轰隆隆,天空中一只如绿巨 人浩克的大手向庞大的垃圾山抓去……” 我走进门去,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险 些不受控制地跌倒。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恰好周末 的小记者活动的主题和环境保护有 关,这次的目的地是去一个垃圾处理 场,去那里学习垃圾怎样分类,还要去 参观那里的垃圾是怎样被处理的。这 正是我感兴趣的问题。 到达目的地,“武汉绿色动力再生 能源”几个绿色的大字明确地告诉我 们,接下来我们要开启一段环保之 旅。我们先来到了一个窄小的通道 内,阿姨给我们介绍了可回收、不可回 收物及其他生活垃圾,告诉我们垃圾 分类处理的优点:可以减少占地,减少 环境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呢。在一 个很大的展示厅,我们看到了垃圾处 理场的立体图,引导员阿姨指着一个 很大的“仓库”给我们看:你们看,这就 是我们的下一站!这个比展示厅还要 大好多倍的“仓库”,就是我们行程中 重要的一个地点—“垃圾焚烧场”。 还没到之前,我想象着一批批垃 圾在传送带上被运到焚烧炉口,被高 温熔化的情景。可现实原来并不是这 样,比我先到的几个同学正目瞪口呆 地望着楼下的一个大洞,我凑过去一 看,吓了一跳—洞足有十来米深,如 果人掉下去,必定会有大麻烦!与此 同时,我也看到了在脑海中想象了无 数遍的那番情景:堆得高高的垃圾山, 被机械大爪子一次次地运送到它该去 的地方。我惊呆了,因为我从来没有 看到过这么多的垃圾,这里聚集了武 汉多少家庭的生活垃圾,我不敢想象, 如果世界上没有垃圾处理场,将会是 一个什么样的景象! 我回想起几年前,我和妈妈去到 日本,那里的居民已经把垃圾分类看 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街道上到处可 以看到不同颜色不同功能的回收箱; 人们出门随身携带环保袋去装日常产 生的垃圾;餐厅没有一个服务员,顾客 们自己处理餐余垃圾,回收餐盘,桌面 上保持整洁。我想如果现在我们开始 像日本一样做,也不迟。 这次活动让我们增长了见识,所 见所闻让我记忆犹新,真是一次与众 不同的经历! 指导老师李三民点评: 小作者回 顾了在参观绿色资源回收处理公司的 所看和所想,对垃圾处理的工作场景 展开了生动具体的描述,观察细致。 文章开头“庞大的垃圾山”,与文末在 日本旅游时的生活垃圾分类体验的对 比,体现了小作者对加强环保的感悟。 校园 之声 长江日报讯 (通讯员程慧 潘伟 詹斌 )“原来武汉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武汉 还有一个地方叫铁箕山,那里有许多三叶 虫、海百合、腕足动物等古生物化石。”9 月 19 日,全国科普日“地学科普进校园”在武 汉市汉口辅仁小学举行。来自湖北省地质 科学研究院的工程师刘汉生给小学生们讲 了两场精彩的科普报告。 在第一场报告《漫游地球》上,刘汉生给 孩子们分享了各种有趣“石头”,带领他们了 解地球环境的特殊性、唯一性,感受大地之 美、矿物之奇。在第二场报告《铁箕山化石 研学简介》里,孩子们详细了解了沉积岩、化 石的形成,还学习了地质考察工具的使用。 五(2)班张芷瑞说,通过这两场讲座,他才知 道原来通过一片化石就能看到武汉的前世 今生,感受到了地质学的奇妙与魅力。 14年前,刘汉生从汉口辅仁小学毕业, 成长为地质科学工程师。他告诉母校的孩 子们,要好好学习,好好锻炼身体,欢迎他们 未来从事地质工作,一起去了解地球、保护 地球。 美学课教会学生“发光” 作品义卖 帮助贫困学生 长江日报讯 (通讯员余旭林 )“把 称重好的豆蜡加热后放在加热的容 器里,加热的过程要注意搅拌。”9 月 20日,武汉市洪山区洪山中学香草 花园社团的美学课程上,老师司灵正 指导着学生们制作香薰蜡片。 课上,学生们分工明确、配合默 契,每完成一片,都能看出他们眼中 的欣喜。制作香薰蜡片、香薰蜡烛、 石膏扩香片、手工皂……美学课程是 香草社团的老师和学生一起开发的 一门课程,每学期老师和学生们会一 起研究学习主题,学生们喜欢什么就 学什么。在老师引导下,学生们不仅 掌握了生活美学的技能,还修炼出一 颗懂生活、爱分享的心,用自己的方 式温暖别人。 “这里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胡 思乱想’,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方 式发光’。”司灵老师介绍,社团创设 两年以来,师生们一起研究主题做 出美学作品,并在校内外义卖,收入 用来帮助贫困的学生和病重的老 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助他人、温 暖他人。 “玩”与“学”的天平如何平衡? 开学已经近一个月了,三年级的小天(化名)却终日心不在焉。老师发现,从前上课积极的他,现在总是在座位上默默地低着 头,有时候还连续打哈欠、开小差。爸爸妈妈也发现,他最近学习效率不高,作业还未完成就吵闹着要玩ipad,每天晚上不好好写 作业,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吃东西。小天的妈妈很苦恼,向老师求助: “孩子变得贪玩了,怎么才能让他好好学习?”本期“你问 我答”邀请江汉区取水楼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何平湖,分享平衡孩子“玩”与“学”的方法。 “地学科普”走进汉口辅仁小学 “一片化石”带学生了解武汉前世今生 刘汉生给学生们讲解化石标本 拥抱智能时代 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7)班周霁 佳作 赏析 一次特别的活动 武汉市洪山区武珞路小学四(6)班贺博然 夏日访友 华中师大一附中初中部 702 班 朱勃睿 江汉区取水楼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何平湖

自制智能遥控小车 小学生登上央视了 - cjn.cncjrb.cjn.cn/images/2019-09/23/19/23R19C.pdf · 自制智能遥控小车 小学生登上央视了 长江日报讯(通讯员尹国波)自制有

  • Upload
    others

  • View
    1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自制智能遥控小车 小学生登上央视了 - cjn.cncjrb.cjn.cn/images/2019-09/23/19/23R19C.pdf · 自制智能遥控小车 小学生登上央视了 长江日报讯(通讯员尹国波)自制有

自制智能遥控小车

小学生登上央视了长江日报讯(通讯员尹国波)自制有

定位功能的智能遥控小车,还能导航、导游,光谷九小学生许榀优创作的作品荣获全国大奖,获邀到北京参加航天研学之旅。上周,关于此次研学之旅的纪录片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

许榀优创作的作品“东湖景区智能巡航车”,基于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功能,通过电脑编程,充分发挥导航作

用,可以在东湖景区向全世界游客进行准确的东湖游览相关语音播报。游客还可扫描车身二维码进入专门制作的“童眼看绿道”微信公众平台,浏览声、频、图、文等丰富导游内容。这个作品获得了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宇航学会等单位组织的“北斗领航梦想——创·艺北斗”比赛二等奖。

凭借优秀的设计,许榀优获邀参加了

组委会组织的航天研学之旅,参观了多所航空基地、科学院,并学习了气压火箭制作及发射课程,完成了超疏水材料纳米实验、非牛顿流体实验和荧光分子实验等科学实验。中央电视台专题拍摄该活动,节目连续三期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芝麻开门》栏目播出。许榀优说,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他体验到动手动脑、享受创新成果的快乐,收获很大。

2019年9月23日 星期一

责编:宋兰兰 美编:陈昌 版式:杜云秀 责校:刘谏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19·践 学·

你问我答

鲁迅先生曾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每一个孩子都不应该被剥夺玩的权利。但是

“玩”的时间和“学”的时间如何分配?怎样“玩”才更有益孩子的身心发展?在这里,我针对“玩”与“学”的平衡,向各位家长给出一些我的小建议。

——营造好氛围,“学”“玩”都专心。学习时,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能够帮助孩子集中精力。家中每个孩子都应该有单独的学习空间。学习前,家长可以指导孩子整理归纳书桌,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种开始学习的仪式。家长在孩子学习时可以稍作监督,但不要过度干扰。如果孩子年龄小,需要帮助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请在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所有任务后再进行帮助。当孩子完成学习任务后,要给孩子安排时间玩耍,这时也不要打扰孩子,让他们专心玩,释放自己的天性。

——“番茄法”管理,时间切小份。孩子的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可以利用“番茄时间管理法”。这是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1992年创立的一种微观的时间管理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所要完成的任务分解为多个“番茄钟”,每个

“番茄钟”是25分钟。在每个“番茄钟”时间内,孩子要专注完成任务,中途不能因任何事情打断。当“番茄钟”响起,孩子可以休息5分钟,每4个“番茄钟”结束休息15-30分钟,如此循环。让孩子从一个个自己完成的“番茄钟”里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玩”得有意义,自主定作息。家长们可以在孩子“玩”的时候给予一些指导。其实孩子们更喜欢户外的游戏,每逢节假日,家长们可以带孩子来到公园、郊外和同伴一起玩耍。家长们也可以教孩子下棋、唱歌等有益身心的游戏方式,让“玩”更有意义。现在很多家长为孩子爱玩手机、平板电脑感到困扰。其实,现在的孩子从一出生就接触电子产品,家长也没有必要像从前那样抵制手机、电脑。建议家长试试和孩子一起选择电子游戏,共同制定一天的作息,陪孩子管理自己的时间,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长江日报记者刘嘉 通讯员张传音 整理)

如今,机器人的性能已经越来越完美,他们正以疾风一般的速度向前演化。在惊艳震撼的同时,我们同样抱有疑惑,如此智能的机器人,是否有一天会取代我们的工作呢?

对此,斯坦福教授卡普兰做了一项统计,美国注册在案的720个职业中,将有47%被人工智能取代,那些以低端技术、体力工作为主的国家,比例可超过70%。比如,机器人能在60分钟内砌起1000块砖,两天之内可搭起一栋住房;德勤财务机器人,一个顶15个人类,36万小时的人力工作,财务机器人几秒就能完成! 这些事例无一不说明人工智能在不断更新我们的生活,也同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取代人类。正如霍金先生在生前告诫我们:机器人的进化速度比人类想象的快,他们的终极目标是不可预测的。人工智能在将来很可能取代人类,成为新物种。

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未必。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畏惧来源于创新,人工智能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对于人工智能是否抢走人类饭碗的讨论中,人们似乎达成了共识,即创意使自己区别于机器人。机器能够超越我们的,仅仅是运算层面,而人类的理解、情感、同情心、共鸣性等软

实力,是机器人无法取代的。所以,人类和人工智能应通过合

作来达到人类文明史上的最大潜力,而不是互相取代。在我们的身边,人工智能也正在不断贴近、服务着我们的生活。《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作为选修课在中国40所学校首次发布,除课本以外,学校还与科技公司合作设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这些实验室配置了深度学习开放平台,学生上课时可根据课本内容结合实验室模型进行体验。

这些,都说明了人类与人工智能是不可分割,互惠互利的。事实上,人工智能的本质是一项技术,而不是一个行业。其根本作用就像互联网会给各行各业带来更多便利,而不是互相取代。

在这个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努力钻研,找到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的平衡点,使人工智能与人类互惠互利、互相促进,筑建人类美好新未来。

指导老师李春玲点评:文章立论角度新颖,不落俗套,并没有一味地主张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而是更理性地提出人类应与人工智能达成合作,令人眼前一亮。全文中心观点突出,逻辑清晰,衔接自然连贯,结构简洁明了,是一篇完成度较高的时评文。

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绿叶与泥土的气息。早晨,好清爽!

一下车,就带着满心的愉悦,沿幽幽的湖水,随楚才小记者团,一同去访问我的朋友。

那片枫树林,是我拜访的第一位朋友。缓步进入树林,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这里没有城市的嘈杂,没有城市的绚烂光彩,也没有城市无穷的压力,只有枫脂的清香,鸟儿的独唱。在这能放下一切烦恼,如脱胎换骨般。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为我抒散着“小升初”的阴云。我靠在一棵树上,默默间,仿佛自己也变成了树,望着娴静的湖水,徜徉在无拘无束的世界中。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情地向他们问候:你好!静静的土地,你虽默默无闻,却激发了山林里无限的生机;你好!神奇的白云,你天生就拥有那无穷变幻的法术,跟齐天大圣一样神通广大,能教教我吗?你好,美丽的石子,也许你的外表比不上美玉和珍珠,但你为了让人们的鞋不染上泥土,无私地承受着人们

的踩压,你的心比琉璃更加无瑕。喂,机灵的喜鹊,你飞来飞去在做些什么呢?一定是为周边的人们送去好运气,不是吗?

走到东湖边,望着那广阔平静的湖水,一只白鹭掠过,那高傲的姿态让人有几分敬畏,又让人有些羡慕。湖面上,一群小野鸭悠闲地在水上漫步,几只百舌伫立在湖畔栏杆上歌唱。身边,几个外国人摆出帅气的姿态自拍,老人们倚着护栏享受着风掠过脸颊的舒适。远处,一对年轻父母推着婴儿车,不时地弯下腰对着婴儿说些什么。东湖,我们的朋友,正是你用博大的胸襟,包容了如此多的人、动物和植物,把和谐、温馨融入这美丽的风景里。

太阳升起来了,我该回家了。我轻轻地挥手,告别这里的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了夏日的音讯。

指导老师韩颖点评: 小作者以清新的手法,如探访老友,娓娓描述东湖的优美风光。枫树、小山、湖水、喜鹊、白鹭、小野鸭、百舌……如此多的朋友,陪伴着我们。东湖之美,在于包容之美,更是点睛之笔。

“轰隆隆轰隆隆,天空中一只如绿巨人浩克的大手向庞大的垃圾山抓去……”我走进门去,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险些不受控制地跌倒。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恰好周末的小记者活动的主题和环境保护有关,这次的目的地是去一个垃圾处理场,去那里学习垃圾怎样分类,还要去参观那里的垃圾是怎样被处理的。这正是我感兴趣的问题。

到达目的地,“武汉绿色动力再生能源”几个绿色的大字明确地告诉我们,接下来我们要开启一段环保之旅。我们先来到了一个窄小的通道内,阿姨给我们介绍了可回收、不可回收物及其他生活垃圾,告诉我们垃圾分类处理的优点:可以减少占地,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呢。在一个很大的展示厅,我们看到了垃圾处理场的立体图,引导员阿姨指着一个很大的“仓库”给我们看:你们看,这就是我们的下一站!这个比展示厅还要大好多倍的“仓库”,就是我们行程中重要的一个地点——“垃圾焚烧场”。

还没到之前,我想象着一批批垃圾在传送带上被运到焚烧炉口,被高温熔化的情景。可现实原来并不是这样,比我先到的几个同学正目瞪口呆地望着楼下的一个大洞,我凑过去一

看,吓了一跳——洞足有十来米深,如果人掉下去,必定会有大麻烦!与此同时,我也看到了在脑海中想象了无数遍的那番情景:堆得高高的垃圾山,被机械大爪子一次次地运送到它该去的地方。我惊呆了,因为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多的垃圾,这里聚集了武汉多少家庭的生活垃圾,我不敢想象,如果世界上没有垃圾处理场,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

我回想起几年前,我和妈妈去到日本,那里的居民已经把垃圾分类看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街道上到处可以看到不同颜色不同功能的回收箱;人们出门随身携带环保袋去装日常产生的垃圾;餐厅没有一个服务员,顾客们自己处理餐余垃圾,回收餐盘,桌面上保持整洁。我想如果现在我们开始像日本一样做,也不迟。

这次活动让我们增长了见识,所见所闻让我记忆犹新,真是一次与众不同的经历!

指导老师李三民点评:小作者回顾了在参观绿色资源回收处理公司的所看和所想,对垃圾处理的工作场景展开了生动具体的描述,观察细致。文章开头“庞大的垃圾山”,与文末在日本旅游时的生活垃圾分类体验的对比,体现了小作者对加强环保的感悟。

校园之声

长江日报讯(通讯员程慧 潘伟 詹斌华)“原来武汉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武汉还有一个地方叫铁箕山,那里有许多三叶虫、海百合、腕足动物等古生物化石。”9月19 日,全国科普日“地学科普进校园”在武汉市汉口辅仁小学举行。来自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的工程师刘汉生给小学生们讲了两场精彩的科普报告。

在第一场报告《漫游地球》上,刘汉生给孩子们分享了各种有趣“石头”,带领他们了解地球环境的特殊性、唯一性,感受大地之

美、矿物之奇。在第二场报告《铁箕山化石研学简介》里,孩子们详细了解了沉积岩、化石的形成,还学习了地质考察工具的使用。五(2)班张芷瑞说,通过这两场讲座,他才知道原来通过一片化石就能看到武汉的前世今生,感受到了地质学的奇妙与魅力。

14年前,刘汉生从汉口辅仁小学毕业,成长为地质科学工程师。他告诉母校的孩子们,要好好学习,好好锻炼身体,欢迎他们未来从事地质工作,一起去了解地球、保护地球。

美学课教会学生“发光”

作品义卖帮助贫困学生

长江日报讯(通讯员余旭林)“把称重好的豆蜡加热后放在加热的容器里,加热的过程要注意搅拌。”9月20 日,武汉市洪山区洪山中学香草花园社团的美学课程上,老师司灵正指导着学生们制作香薰蜡片。

课上,学生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每完成一片,都能看出他们眼中的欣喜。制作香薰蜡片、香薰蜡烛、石膏扩香片、手工皂……美学课程是香草社团的老师和学生一起开发的一门课程,每学期老师和学生们会一起研究学习主题,学生们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在老师引导下,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生活美学的技能,还修炼出一颗懂生活、爱分享的心,用自己的方式温暖别人。

“这里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胡思乱想’,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发光’。”司灵老师介绍,社团创设两年以来,师生们一起研究主题做出美学作品,并在校内外义卖,收入用来帮助贫困的学生和病重的老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助他人、温暖他人。

“玩”与“学”的天平如何平衡?

开学已经近一个月了,三年级的小天(化名)却终日心不在焉。老师发现,从前上课积极的他,现在总是在座位上默默地低着

头,有时候还连续打哈欠、开小差。爸爸妈妈也发现,他最近学习效率不高,作业还未完成就吵闹着要玩ipad,每天晚上不好好写

作业,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吃东西。小天的妈妈很苦恼,向老师求助:“孩子变得贪玩了,怎么才能让他好好学习?”本期“你问

我答”邀请江汉区取水楼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何平湖,分享平衡孩子“玩”与“学”的方法。

“地学科普”走进汉口辅仁小学

“一片化石”带学生了解武汉前世今生

刘汉生给学生们讲解化石标本

拥抱智能时代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7)班 周霁

佳作赏析

一次特别的活动武汉市洪山区武珞路小学四(6)班 贺博然

夏日访友华中师大一附中初中部702班 朱勃睿

江汉区取水楼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何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