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 第一期程三年成果考核報告 填報日期:中華民國 100 年 3 月 1 日

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 第一期程三年成果考核報告teacher.dali.tc.edu.tw/dyna1/data/user/admin/files/201203131104080.pdf · 希望透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及優質化方案輔助下建立學生下列特色:

  • Upload
    others

  • View
    89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

第一期程三年成果考核報告

填報日期中華民國 100 年 3 月 1 日

目 次 壹前言--------------------------------------------------1

貳學校優質化發展目標及學校進步情形----------------------1

一優質化的發展目標-----------------------------------4

二學校近年進步情形-----------------------------------5

參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13

一子計畫類別教師教學------------------------------13

二子計畫類別學生學習------------------------------17

三子計畫類別教師專業發展--------------------------22

四子計畫類別課程發展------------------------------26

肆結語-------------------------------------------------30

【附件】

一 學校概要-----------------------------------------31

二 學生結構-----------------------------------------32

三 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33

四 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34

五 學生畢業進路-------------------------------------34

六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35

七 學生對外表現-------------------------------------36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41

壹 前言

國立大里高中成立於民國九十年是一所純高中(各年級有 14 班

共 42 班)本校成立十年多來在創校黃校長義虎的領導與全體師生的共

同努力下很快的就贏得各界的肯定成為學生與家長心中的理想高中

繼任者游校長源忠在穩固的基礎上求新求變鼓勵老師創新教學培

養學生國際觀及服務學習的態度更讓大里高中的學生不只在課業上有所

表現也願將所學與社區生活結合塑造出一所具有特色的大里高中

希望透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及優質化方案輔助下建立學生下列特色

1 重視生活基本技能與生活智慧能力

2 加強英語及第二外語訓練

3 培養國際宏觀視野

4 加強溝通協調能力

5 尊重生命及人文關懷

6 培養探究自然科學的興趣與能力

7 提升閱讀與寫作高度

本校獲教育部核定9899及 100學年度優質化方案補助優質高中學校

在經費的挹注下對於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教師專業發展課程發展及

學校教學設備均有很大的幫助這三年本校執行優質化的各項子計畫讓

相關的老師與學生不斷成長進步受益匪淺將在下列詳細敘述

貳 學校優質化發展目標及學校進步情形

本校的發展目標

一 總體經營校務由優秀而卓越

(一)鼓勵終身學習辦理教職員研習聯誼活動凝聚共識

形塑共同願景建立學校文化特色以承繼學校優良形象

1

與傳統邁向「高效能學校」

(二)全面校園規劃創造具美感導向的精神人文空間涵育學

生人格氣質充實校園資訊設備與網絡環境建構完善的

數位學習環境塑造優美環境兼具藝術價值與培養鑑賞

的功能營造真善美校園文化

(三)透過課程領導教學領導同儕視導等專業方式建構全

校知識管理平台整合資訊融入課程有效提高教學品質

進行相關專題研究計畫以創新教學方法提昇教學品質

營造成為學習型校園

(四)以多元創意學校本位課程為方向擬定課程計畫兼重

語文及科技教育推廣國際教育交流營造學術研究風氣

激發潛力以多元發展學習課程涵養學生成為社會菁英

(五)關懷學生以開放多元的教學評量開發學生智能鼓勵

學生肯定自我具備創新思考的研究能力提昇整體校風

追求卓越

(六)發展學生性向興趣培養休閒生活增進民主素養推

動人權教育落實校園民主

(七)推動品德教育以服務學習為導向「友善校園」的學輔方

式涵養學生自律負責禮讓尊重感恩的自我學習

能力及積極的生活態度與進取的人生觀

二 教學與輔導並重培育社會菁英

(一)完整均衡由生活素養生涯發展生命價值三層面著手

透過教學活動及輔導措施使學生具備完整均衡的智慧

成為術德兼修之現代公民

(二)教學與升學輔導結合建立各科教學特色提高教學品質

妥善規劃學生在高中三年自我認識及探索輔導學生適性

適才升學

(三)重視生活教育與品格輔導以人文教育推展為主落實品

德教育培養學生健全的學習態度建立正確的人生態度

(四)注重個別化差異落實生涯輔導了解學生需要透過野

2

雁飛行隊適性輔導團體輔導個別晤談等措施協助

學生適性發展

(五)終身學習鼓勵學生勇於築夢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追求

與能力體現自我價值

三 整合行政全方位品質管理

(一)塑造具執行力的行政團隊精進優質行政服務

(二)透過溝通聯繫行政彼此尊重互為支援成為完整行政

團隊

(三)廣納師生意見建立溝通機制平台尊重學生與教師的反

應與需求化解歧見形成共識以民主化方式取得師

生信任

(四)全方位品質管理建立學習型組織提高教學及行政效能

落實執行力由優秀邁向卓越

四 結合社區資源建構藝術與人文校園環境

(一)結合家長社區資源與學校建立夥伴關係成為堅強的教

育支援組織

(二)推動永續校園環境教育及計畫進行環境教育教學活動

並擴及社區

(三)積極整合學校資源運用電腦資訊設備輔助達到資源共享

效能提升的友善環境

(四)結合鄰近學校和相關機構分享地區輔導資源及輔導網絡

(五)主動參與社區活動加強與家長社區互動達到學校全面

行銷及品牌口碑之建立

本校實施優質化這三年來遵循自訂的優質化發展架構圖如下

3

一優質化的發展目標

以下分別就「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教師專業發展」及「課程發展」

等四大類別說明本校優質化發展目標及子計畫目標間之關聯性

(一) 教師教學

優質化發展目標 子計畫

1數理科教師共組指導專題研究團隊跨科編輯教材

2讓課程活潑有創意並提高學生學習意願

3課程創新多元同科合作與各科協同教學教師自

我成長快速

4推展台灣文化課程與國際接軌拓展國際視野

創新教學計畫

遠距視訊教學計畫

(二) 學生學習

優質化發展目標 子計畫

1透過閱讀推廣活動增進學生的知識的廣度與深

度透過辦理的閱讀寫作講座提供學生楷模學習

的機會汲取智慧

2透過輕鬆閱讀區的建置改善圖書館的空間規劃

增進閱讀氛圍提昇學生利用圖書館的意願

3培養學生探究自然科學的興趣與能力

4透過各項比賽提升學生的英文能力鼓勵學生多利

用線上英檢平台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科學研究輔導計畫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全全人人發發展展

民民主主

決決策策

效效能能

行行政政

專專業業

團團隊隊

卓卓越越

學學習習

多多元元

環環境境

整整合合

資資源源

校校務務行行政政

環環境境

關懷懷

輔輔導導

溫溫馨馨

校校園園

資源源 學學習習

輔輔導導

4

(三) 教師專業發展

優質化發展目標 子計畫

1透過教學相長的機會以提升教學的能力

2透過參與「教師評鑑」作為促進教師精進的方式

3擴展學校行政與教師同仁的視野學習他校的優點

4與國際交流提升同仁的國際視野與胸襟

教師研習成長計畫

優質學校交流計畫

(四)課程發展

優質化發展目標 子計畫

1激發學生對自己生命的熱愛對他人生命的關懷

對大自然環境的珍惜能透過活動反思

2讓課程活潑有創意並提高學生學習意願

3學生能深刻體認並演唱出台灣與世界經典合唱曲

領略精緻藝術之美

4激發學生的創意及想像力透過腦力激盪建構設計

出具功能性且創新的機器人

5指導學生準備機器人比賽透過團隊思考及實驗

在比賽中獲得好名次

6引導學生深度思考做相關科展或小論文研究願

意選讀相關科系繼續探討學習

生命教育課程發展計畫

藝術課程發展計畫

機器人創意教學計畫

二學校近年進步情形

以下就「新生入學方式及成績」「學生對外表現」「學生圖書館運用」

「學生體適能獎章」「教師專業成長」「優質化問卷分析」等不同面向介

紹本校近年進步情形以及尋找出可再努力之方向

(一)新生入學方式及成績

198 學年度新生成績達第一志願而選本校就讀的約有 20 人到 100 學年度

新生成績達第一志願而進入本校的人數是 68 人

Pr96 以上新生

入學人數

97 學年 98 學年 99 學年 100 學年

338 328 441 416

(其中 100學年度開放免試入學名額多達 122人故 Pr96 以上人數有略降)

5

由此數據可見高優質學生對本校的嚮往越來越高本校近年的進步也更能

吸引多數的高中生本校也積極配合教育部的政策持續增加開放免試入

學的名額從 99 年 51 名到 100 年增為 122 名今年(101 學年)將大幅

增加為 202 名

0

100

200

300

400

500

97 98 99 100 學年度

PR96以上入學新生及免試入學人數

PR96以上

免試入學

(二)學生對外表現

本校學生近幾年來的對外表現的確是越來越好不論是數理資訊學科競賽

方面語文競賽方面美術及音樂方面甚至各式社區活動都有極亮眼的

表現得到很好的成績也因此為校爭取到許多的榮譽(詳細資料如附件七)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

1學生每年參加網路讀書會及小論文比賽獲獎篇數如下

學年 網路讀書會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獲獎篇數

97 55 68

98 127 50

99 36 14

100 38 12

圖 1國立大里高中 PR96 以上新生及免試入學新生人數

說明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定各校參加件數致獲

獎篇數也下降

2學生的圖書借閱冊數從 97 學年度平均每人 108 冊提升至 98 學年度平

6

均每人 278 冊99 學年度平均每人 24 冊100 學年預估為 29 冊可見

推動閱讀計畫方案後學生的圖書借閱率有顯著提升

0

5

10

15

20

25

30

97 98 99 100

平均冊數

圖 2國立大里高中 97-100 學年度每位學生平均借書冊數(100 學年為預估)

(四)學生體適能獎章

1本校鼓勵運動風氣推動游泳教學強調游泳技能(自救)並利用本

校室內溫水游泳池教學訂定高一捷式 25 公尺高二蛙式 25 公尺高

三能游 50 公尺高一通過率約 60高二通過率約 70高三通過率

約 80

2學生在體適能獎章方面金質獎章銀質獎章及銅質獎章的獲獎率總和

約 17-18之間可見本校在各項體育教學都很均衡發展學生的體

適能也因本校運動風氣佳而有很好的成績

0

2

4

6

8

10

12

14

16

97年 98年 99年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體適能獎章獲獎百分比

圖 3國立大里高中 97-99 學年度學生體適能獎章獲獎百分比

7

(五)教師專業成長

1校內辦理各科的教師進修與研習教學組承辦學科中心委辦的教師研

習計有數學歷史英文國文及地理等科三年來約共舉辦 15 場

本組承辦優質化校際合作觀摩研習每學期都有 1~2場這兩年來每

學期也承辦 PLC 初階與進階研習各兩場這讓本校教師更方便就近參加

與自己專業相關的許多研習

2本校校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開始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期有 39

位老師完成第一階段認證並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從 98 年起除了鼓勵教師們參與縣市合作夥辦專業知能進修外本校

針對各學科辦理專業成長研習聘請校內外優秀講師蒞校演講讓教師

們可以自行尋找有興趣的主題適合的講師不用離開學校就能達到自

我進修的效果自 98 學年度起至 99 學年度本校教師平均研習時數由

138 小時提升至 220 小時預估 100 學年度本校教師平均研習時數可

達 28 小時

教師平均研習時數

0

10

20

30

平均時數 164 138 22 28

97學年 98學年 99學年 100學年

圖 4國立大里高中

97-100 學年度每位

教師平均研習時

數(100 學年為預

估值)

(六)學校校務評鑑

197 學年度接受教育部高中校務評鑑總成績獲得最高榮譽「一等」殊榮

2在各項目等第方面校長領導課程教學社群互動等獲一等行政管

8

理學務輔導環境設備及績效表現為二等

3今年 3 月 15 日本校即將再接受教育部校務評鑑相信這三年來的努力

成果一定能在評鑑中獲得各評鑑委員的認同

表 197 學年度國立大里高中校評鑑結果

項目 等第

一校長領導 一等

二行政管理 二等

三課程教學 一等

四學務輔導 二等

五環境設備 二等

六社群互動 一等

七績效表現 二等

總成績 一等

(七)優質化問卷分析

1在優值化問卷分析方面由表 2「教師」填答問卷部分結果可知本校

教師在「教師專業發展」及「學校整體評估」這兩大項的問卷結果皆遠

高於全體平均值極多但在「學校管理與領導」及「課程教學與輔導」

這兩大項的問卷結果卻有部分低於全體平均有部分持平部分些微

領先這是值得我們警惕並需要加強努力的方向

2由表 3「家長」填答問卷部分結果可知幾乎所有的題目問卷結果都遠

高於全體平均值很多甚至有些多達近 20可見家長對本校在各方面

的表現是十分認同的唯有「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及「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這兩個題目的問卷結果是低於全體平均

值 10及 18這可能是家長擔心未來 12 年國民教育實施後學校的明

星高中光環會漸漸失色以及許多南投苗栗的優秀學生不遠千里選擇

就讀本校的原因這是對本校的認同與肯定但我們能要持續對家長說

明 12 年國教的教育政策並以學校的努力辦學走出特色保留部分特

9

色招生的名額

3由表 4「學生」填答問卷部分結果一可知本校同學對老師的教學認同

度遠高於其他學校各題問卷結果高出全體的平均值 10~30值得慶

幸唯一一題「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的結果是低於全體

平均值 117可見本校老師的教學不是只以考試為唯一目的

4由表 5「學生」填答問卷部分結果二可知同學對本校課程及他自己的

學習經驗問卷結果都遠優於全體平均值唯有一題「我會用背答案來

應付考試」是低於全體平均 114而在「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

就讀」「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來就讀」「如果現在能從重新

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會選擇本校」等項

目都遠超過全體平均值 20以上這正是學校優質化的最佳佐證

表 2「教師」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

理適切的活動

6112 9552 +344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

或行政工作

5945 9848 +290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6147 9412 +326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6409 9412 +300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9602 9851 +251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

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9197 8806 -39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

需求

9360 9706 +346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

參與

9392 9853 +46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教師」問卷樣本數 全體N=2655國立大里高中n=86填答率 8023

10

表 3「家長」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8190 9835 +165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7432 9333 +190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7987 8644 +677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7031 9000 +19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7397 9167 +177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7537 9492 +196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6727 5726 -100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8463 6695 -237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家長」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52國立大里高中n=120

表 4「學生」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一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

解課程內容

5129 7632 +250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3421 6230 +281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5161 8033 +287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2909 1736 -117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

差異

4089 4918 +829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

題並加以指導

4104 5041 +937

說明1「大部分老師」=「大部分老師是這樣」+「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差異」為「大里高中」-

「全體」之值

2「學生」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18國立大里高中n=122

11

表 5「學生」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7820 9508 +169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7177 9344 +217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

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7362 9098 +174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

6837 8197 +136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

就讀

7103 9339 +2236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3685 2541 -114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

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4946 8099 +3153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

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是會選擇本校就

4798 6250 +145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學生」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18國立大里高中n=122

12

參 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以下分別就「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教師專業發展」「課程發展」

及「其他」等五大子計畫類別依「三年計畫目標」「工作內容整合說明」

「計畫執行情形與檢討修正說明」「執行效益說明」「未來焦點創新」及

「實施成效評鑑」來表述本校優質化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一子計畫類別教師教學

本校在「教師教學」上主要分兩類教學創新研究及遠距視訊教學

其中教學創新研究又在下列幾個面向上提升教師的創新教學能力

1跨科編輯教材

2數理科教師共組指導專題研究團隊

3校外參訪教學活動

4國文科教師開發高一國文文學擂台賽題庫

5天文實察與觀測

而遠距視訊教學則是本校的特色發展項目三年來的許多成果將在後面詳細敘

述說明

98學年

1-1數學建模創新課程推廣教學及競賽

1-2 遠距視訊英文講座邀請 AIT(美國在台協會)外交官 Mr Scott Robinson

為本校師生講述美國文化與美國高中大學校園生活

遠距視訊教學連線學校美國明尼蘇達州普林斯頓中小學 Princeton Public Schools Minnesota USA

視訊教學跨校交流邀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及虎尾高中觀摩視訊演示

1-3國文科創新教學計畫文學擂台賽心靈花園封面封底設計徵圖比賽

詩詞吟唱暨校園民歌教學

99學年

1-1演講「日全食北極光觀測」「中興大學材料系貴儀參訪活動」

「衛星遙測所揭露全球暖化警訊」

1-2 跨國遠距視訊教學計畫

「即席口語表達比賽」「國際餐桌禮儀」「法官蒞校演講」

「美國外交官演講」

100 學年

1-1 參加 i-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設計比賽認識太陽能課程

1-2 誇國遠距視訊-國際高峰會議題National and Global Security

多國文化交流 1異國美食景點 2宗教慶典 3習俗等 簡報解說提問

國際生命教育 1關懷癌症兒童 2幫助災民等 簡報討論宣導服務

13

198 年數學科及國文科的老師參加優質化的教學創新計畫讓原本令人畏懼的數

學能以不同的面貌展現在學生面前同樣的國文教學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背誦

及文意的解釋而成為更活潑生活化的文學薰陶雖然這樣的教學方式深獲

同學的肯定也能從中學得許多部只在書本上得到的知識但由於課程受限於上

課時數的限制很難持續推廣下去因此只作了一年但文學擂臺賽也因深受同

學的喜愛而變成學校的常態性活動

文學擂臺賽 林玉珊老師主持語文高手關卡

299 學年開始連續兩年本校就把創新教學聚焦到物理科及天文地科方面而藉

由優質化的經費補助讓執行子計畫的老師能夠發揮自己的研究專長指導學生

在國際科技儀器創新比賽及參與國際計畫進而發現新的小行星能有很亮麗的表

現而後者的成果更讓本校的師生研究團隊榮登雅虎奇摩新聞首頁

398 學年至 100 學年這三年來從未間斷的遠距視訊教學更是本校的一大特色

在本校視訊團隊師生的努力下除了參與國際視訊的各項會議或比賽也關心全

球的各式議題全球暖化節能減碳生態保育關懷弱勢(重大災難救助)等等

更利用視訊發表將我們的文化特色歷史節慶傳統介紹給國外的交流學校讓

他們對中華文化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除此之外也與國內的大學及高中作視訊教

學的交流與推廣這三年來在視訊團隊的努力付出下累積不下百場的視訊經

驗除了參與的老師和同學收穫滿滿外更贏得了教流學校的友誼及外界的好評

國際視訊分組教學報告 2011 年全球學術視訊大會台灣主播台

14

198學年數學科教師推展數學建模創新課程由三位老師及近八十位高一同學參

加分13組參加數學建模競賽藉由不同的學習方式與解題思考讓學生體驗數

學在生活上的應用並實際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藉由各組團隊腦力激盪與探

討將該組的想法統合成為系統性解決方案並發表成果各組分享這種學習歷

程的經驗是學生們未曾有的經驗也讓他們收穫良多

學生上台發表各組自己研究的成果

298學年國文科教師首次推動文學擂台賽由國文科9位老師分高一高二兩場

共約1100同學參加除了增進學生對於文學的認識以寓教於樂的形式現場競

賽之氣氛帶動各班同學對於文學的喜愛並促進學生鑽研文學領域之好樂心

提升同學得文學素養由於此次的反應熱烈深獲同學的喜愛第二年之後就成

為國文科的常態活動

399~100學年物理及地科老師接著加入教學創新計畫由於兩位老師的用心投

入兩年來辦了不少的活動參觀興大貴儀中心科博館的系列演講請外校講

師來校對科研社的同學上課及戶外觀星活動等等共約有280人次參與活動除此

之外黃詩翔老師指導學生參加「第九屆旺宏科學獎」榮獲銀牌「第二屆i-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設計比賽」榮獲佳作林士超老師指導學生參加99學年地科科

展優等與100年中區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地球科學)第一名

「第九屆旺宏科學獎」榮獲銀牌 各媒體的專文報導與訪問

498~100學年持續遠距視訊教學計畫施玫玫老師所帶領的視訊團隊三年來所

舉辦的國內外遠距視訊場次超過百場參加的學生人次超過3000人同學們為

了要跟國外學生視訊交流事前英語演練及資料準備都很用心也因此提升了

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與自信心而多元化的視訊內容讓學生與老師從中學習到

不同的知識也曾受到各媒體的專文報導與訪問讓本校更堅持推廣英語視訊

進而塑造同學能更有國際視野及國際觀

15

分組教學 報告有效節能宣導 視訊連線結束後請校長指導講評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教學)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1-1 創新教學研究 168 230 907 1000

98-1-2 遠距視訊教學 343 487 962 1000

99-1-1 創新教學研究 1302 455 990 1000

99-1-2 遠距視訊教學 4932 625 949 1000

100-1-1 創新教學研究 67 110 882 1000

100-1-2 遠距視訊教學 138 27 1000 1000

總 計 1339 1934 946 1000

三年的優質化中在教師教學方面讓本校找到特色發展的方向mdash遠距視訊教學的推廣與應用將是本校的能夠吸引更多學生及老師投入的一大亮點至於數理

的教學創新研究及專題的持續發展也因本校於100學年度成立資優班後要常態

推動的主要課題而遠距視訊是否能跨科結合則是我們有待努力的地方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16

二子計畫類別學生學習

本校在「學生學習」上主要分三方面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閱讀暨撰寫能力提升科學研究能力輔導及英文能力提升

閱讀及撰寫能力

1悅讀手冊計畫學生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

2成立班及讀書會並完成各組心得報告編輯成冊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與中興大學理工學系合作提供學生加深課程

2依學生興趣開設各類專題研究

3TRML遠哲科學競賽等課外指導培訓課程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利用選修及假日開設日語及西班牙語

2建立線上英檢平台

3辦理英文歌唱比賽

4加強英檢輔導課程

98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邀請吳啟銘老師演講「走入閱讀的新天地」

陳正家老師演講「閱讀與寫作的技巧」林承謨老師「台灣文學的金銀島」

侯育平老師演講「無話可說有話要說把話說好」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推動學生參

與科學探究(參賽科展)天文常識及星空認識比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多益普

及英語測驗」演講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99學年

2-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中台灣高中巡迴詩展舉辦三場文學講座舉

辦「大里經典閱讀二十」活動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學競賽選手培訓數理學科能力競賽遠哲科

學趣味競賽校內科學研究競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100 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校內遠哲科學競賽

2-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語聽力訓練口語表達訓練英語寫作能力測驗的翻

譯和作文練習

17

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1)此計畫持續 3年藉由學校印發精美的「悅讀手冊」給高一新生並鼓勵學生

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並頒獎給予表現認真心

得報告寫作優異的同學各班推廣成立班級讀書會藉由同儕的力量相互影響

介紹好書與同學分享閱讀之樂

(2)每學期舉辦專家演講 2-3 場藉由專家現身說法鼓勵同學領略閱讀的樂趣

並養成終身受益的閱讀習慣

(3)藉由優質化的經費添購許多專家老師與同學推薦的好書充實圖書館藏

盡量滿足讀者的所需完成輕鬆閱讀區的規劃期望在軟硬體的設備都能充分

滿足全校師生的閱讀需求讓閱讀成為一種享受

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此計畫由設備組配合執行在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遠哲科學趣

味競賽(校內競賽)及培養同學參加科展甚至參加清華盃化學科能力競賽這

三年來老師的用心付出與同學的努力下都有很亮麗得成績(詳細得獎資料如附

件)

遠哲科學競賽汽墊滑車 製作場景 清華盃化學競賽化學實驗實作

(2)天文地科方面在優質化的經費挹注下充實星空教室的設備讓本校天文社

蓬勃發展使的對天文有興趣的同學有發揮的餘地加上地科林士超老師的用心

指導讓同學在地球科學能力競賽及地科科展都有很好的成績更值的一提的是

國立大里高中學生參加國際小行星搜尋計畫成功找到太陽系裡六顆以往未曾被

發現的小行星未來可能擁有命名權「國大里」是可能的命名選項學生們的成

果受到重視 總計全球有 7個國家32 所高中的一百多位高中生參加這項國際

小行星搜尋計畫(IASC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Search Collaboration)

並加入所謂的「地球防衛隊」找尋太陽系中未曾出現的小行星

18

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98~99 學年接連兩年舉辦英語歌唱比賽藉此活動讓學生能開口說英文並藉

由英語歌曲學習英文單字進而喜歡英文提高英文學習興趣更因為同學反應

熱烈極受全體師生的喜愛因此改為常態性活動每年由教學組承辦

112演唱Wait For You 114演唱Seasons in the Sun

(2)98-100協助英文科教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成立數位學習教室對於報名參加

英檢的同學實施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並給予通過英檢的同學報名費的補助

(3)98-100 配合國際視訊課程全面輔導同學提升英語聽力口語表達英語寫作

能力測驗的翻譯和作文練習 執

1每學期邀請專家演講每場約500人聆聽三場共約1500人受益三年來預估

約有9000人次參與

高一專題演講(1000219) 高二專題演講(1000318)

19

2悅讀手冊三年來共發出約1800本本校高一至高三的同學每人都有一本並要

求同學將閱讀心得報告寫入手冊內期望高中三年能寫滿100篇

悅讀手冊查閱 讀書心得分享

3在設備組與本校數理學科老師相互配合下對於科學研究輔導的成效十分良

好且能從各項的數理科學競賽的名次得到驗證

43年來線上英檢平台的利用及英檢考前輔導方案受惠的學生約3000人而通過

英檢中高級或中級受補助的同學有中高級18人中級128人更值的令人慶

賀的事高三陳歆旻參加去年多益(TOEIC)測驗成績高達985分(滿分990)

學生使用本校線上英檢平台進行模擬考試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學生學習)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52 200 1000 1000

98-2-2 科學研究輔導 384 0 889

98-2-3 英文能力提升 152 135 588 1000

99-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35 200 1000 1000

99-2-2 科學研究輔導 713 276 875 1000

20

99-2-3 英文能力提升 925 455 431 1000

100-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68 230 1000 1000

100-2-2 科學研究輔導 343 487 917 1000

100-2-3 英文能力提升 1302 455 604 1000

總 計 2270 2438 856 1000

1三年來辦理閱讀推廣活動成效頗佳同學的書籍借閱冊數逐年提升加上充

實圖書館的軟硬體設施增進閱讀氛圍提升師生利用圖書館的意願而閱

讀習慣有助於終身學習的養成是一項不能間斷的工作

2本校於100學年度獲准成立資優班資優班的成立除了要我們在拔尖方面更加

努力外也藉由資優班的各專題演講帶動全面提升同學的數理課程

3英文能力一向是本校的重點發展項目除了既有優勢下仍須持續提升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1

三子計畫類別教師專業發展

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主要分兩類教師成長及學校交流

其中教師成長方面

1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2辦理全校54小時資優教育研習

3各科教學研究會分科邀請學者專家講座與指導

4辦理PLC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學校交流方面

1行政團隊及各科教師前往他校學習取經

2各科教師參與帶學生出團訪其他國家地區從事教育交流

3辦理校際觀摩

98學年

3-1國文科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數學科繪圖軟體操作研習教師專

業發展評鑑研習

3-2-1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嘉義高中優質化專家諮詢輔導訪視會議

3-2-2新加坡南洋初級學院來本校參訪

雙方互贈禮物 參訪師生在本校中庭大合照

99學年

3-1國文科台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99課綱數學科教學心得分享

3-2 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100 學年

3-1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體研習-路竹高中鍾志輝老師主講建國中學教

師mdash曾政清老師分享專業成長計劃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

3-2 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彰化高中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

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22

198~99 學年國文科舉辦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除了邀請專家分享

外老師都能踴躍參加與會老師就教學心得提出問題與演講者交流並相

互切磋

現代散文教學與閱讀寫作指導 國文科老師專心聆聽演講

298~99 學年數學科舉辦繪圖軟體操作研習及 99 課綱教學心得分享此研習幫

助教師提升專業智能增進教師研究與教學能力並讓科內教師能相互觀摩學

習彼此的長處探討教學上的問題

3100 學年修正前兩年由國文數學各科舉辦教學研習除了各科教學研究會

定期開會討論相關教學成長議題外更鼓勵教師參與縣市伙伴專業知能研習

499 學年度期末校務會議本校教師通過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第一梯共有

42 位老師主動參加接下來到 100 學年就舉辦三場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

體研習(共 12 小時)加上線上研習 10 小時最後共有 39 位老師完成 22 小時

研習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鍾志輝老師談教室觀察系統 教師們均認真聽講藉以瞭解未來趨勢

5優質學校交流計畫3年來共參訪過嘉義高中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彰化高

中等校除了觀摩學習各校的優點外也讓本校的行政同仁能有更廣的視野

提升自我的競爭優勢

699~100 學年度本校為優質化中區總召協辦多項教師研習如中區優質化

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做為承辦學校讓本校教師能

就近參與這些研習也讓參加過的老師受益良多

23

1國文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邀請校外專家來校分享教學心得科內老師都全

數參加並能從研習中充實專業知能增進教學能力

2數學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由科內老師分享繪圖軟體操作及99課綱教學心

得分享老師們毫不不吝嗇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並相互學習他人長處讓

整科的教學效益大大提升

助教蔡清良老師與講師蔡志強老師 數學科研習教師們認真實作

3校際交流讓本校教師能到各優質高中取經學習各校的長處受益老師約有

100人次

4承辦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兩年來參與研習教師約380人

會議前老師們閱讀研習資料 演講者回答老師問題

5承辦PLC教師專業社群初階及進階研習至今約960位老師參加研習

專注聆聽的教師們

師大陳佩英教授開場

溝通網活動過程

講師李玲惠校長

24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專業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

行完畢後

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3-1 教師研習成長 37 0 638 0

98-3-2 優質學校交流 88 0 726 0

99-3-1 教師研習成長 393 0 626 0

99-3-2 優質學校交流 243 0 1000 0

100-3-1 教師研習成長 25 0 737 0

100-3-2 優質學校交流 592 0 730 0

總 計 2728 0 726 0

1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應該再多著墨在推動校內教師自主成立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讓PLC的理念在校內落實並紮根

2本校部分教師通過第一階段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除了要繼續參加下一階段教室

觀察外其餘教師也陸續積極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在校際交流方面這幾年鄰近高中的參訪除了帶給我們成長的刺激更讓我們

不自滿而要不斷提升年年比前一年更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5

四子計畫類別課程發展

本校在「課程發展」上主要分三項生命教育藝術課程及生活藝能

生命教育

1結合各班導師社團等前往慈善機構或弱勢團體擔任志工服務學習

2辦理農村體驗淨山活動與參與飢餓三十等活動

藝術課程

1藉由多元選修課程教授學生書法寫字的技巧並由臨摹與自運的方式

培養學生書法寫字的習慣

2重點強化合唱藝術課程讓學生感染音樂的生命力並透過表演培養積極

大方的人生態度

生活藝能

1機器人程式設計融入生活科技課程

2將平時防震緊急事件防護如入課程辦理防震設計競賽

98學年

4-1-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清華大學第六屆清華盃全國高級中學化

學科能力競賽』

4-1-2「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綠色青年高峰會』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國文科經典讀誦』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4-2-3「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地理實察活動』

4-2-4「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高等法院台中分院實施計畫』

4-2-5「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盲童育幼院實施計畫』

4-2-6「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生命教育傳愛計畫』

4-2-7「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環境教育校外教學』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99學年

4-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 天文研究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惠明盲童育幼院交流計畫』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2-3生命教育課程-『臺中大坑登山步道淨山活動』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100 學年

4-1 生命教育課程-『彰化埔鹽鄉農村服務活動』

4-2-1藝術課程發展計畫-『書法文藝營』

4-2-2藝術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3「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26

198 年為第一次執行本計畫當時每個活動就自成一個子計畫因此洋洋灑灑列

了 11 個子計畫雖然活動辦了很多但每個活動都是點狀無法串連成系列活動

而且勞師動眾讓各科參與的老師深感負擔而學生的獲益也無法延伸發酵因此

在 99 學年開始就把本計畫整併成三個子計畫生命教育課程藝術課程及生活

藝能課程

2生命教育課程著重在讓學生去體驗或實際參與進而有更深刻的感受展現熱

愛生命愛護一切生物及大地甚至樂於去幫助弱勢讓同學從服務學習中瞭解

生命的意義

3藝術課程著重在合唱團的訓練及書法藝術的體驗合唱團在徐惠君老師的帶領

下不論是學生的演唱技巧肢體語言甚至在美聲美學的陶冶下每位同學都展

現特有的氣質也難怪會在各種的合唱比賽贏得很好的成績

4生活藝能課程則由張敏慧老師發展機器人的課程計畫帶領同學研究組裝

設計不同功能的機器人並參與 2010 奧林匹亞機器人競賽台中市校際盃榮獲第一

2010 年 WRO 縣市盃獲第一名 機器人課程同學專心研究機械結構

198學年在課程發展的子計畫下(11個)執行後參與的學生多達2035人次量是

分可觀但質方面卻是我們要加強改善的檢討之後下學年度修正子計畫讓

子計畫的效果能給學生全面性的收穫而不是發錢辦完活動就結束了

同學參訪台灣文獻館專心聽導覽員解說 與惠明盲童一起在禮拜堂參加活動

299-100生命教育課程98學年參訪完惠明盲童育幼院同學於下學期便提議前往

育幼院與院童交流藉由與惠明盲童育幼院院童互動交流讓學生更能體會生命的珍

貴並同理他人之不便此次活動共有83位同學參與

27

這位盲生是比較活潑的會主動與同學聊天 106同學與院童全體大合照

100年舉辦台中大坑步道淨山活動及去農家服務學習體驗活動大坑健行之餘

更隨手撿拾垃圾讓學生寓教於樂學生腳踏實地親自體驗農事服務是最大的收穫

3藝術課程合唱團的訓練課程讓受益的學生約 200 人次建立學生對於音

樂技能與美感的基礎觀念並於實際練唱中學習歌唱技巧了解音樂的感染力

並藉由舞台表演的經驗培養積極大方的人生態度成果發表展現與觀眾互動作音

樂文化交流另外書法文藝營受惠學生約 100 人次

合唱團同學舞台藝術的肢體展現 合唱藝術的多元呈現mdash成果發表

4生活藝能課程張敏慧老師這三年來持續推動機器人課程應用參與學生

人數近500人次建立學生對於機電整合及程式控制機器人的基本概念並於實際

操作中瞭解機器人在工業科技的重要性為了推廣機器人課程教學還親自編印

機器人組裝參考手冊1本easyBot讓學生易於學習並帶領學生多次參加WRO

機器人比賽獲台中縣市盃第一名第四名及優勝2隊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課程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完

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4-1 數理實驗課程 204 0 868 0

98-4-2 人文品德課程 410 175 989 1000

98-4-3 生活藝能課程 98 273 996 1000

99-4-1 數理實驗課程 1173 1616 927 1000

99-4-2 人文品德課程 1372 230 776 1000

99-4-3 生活藝能課程 54 4524 724 1000

100-4-1 生命教育課程 51 0 806 0

28

100-4-2 藝術課程 104 140 994 1000

100-4-3 生活藝能課程 46 245 997 1000

總 計 1221 1677 921 1000

1生命教育是要持續不斷的推動三年下來我們感覺到參與過的學生的確有不一

樣的改變未來要若要落實生命教育一定要將生命教育融入各科教學及生活中

2合唱團是本校表現很傑出的社團將藝術課程子計畫結合社團活動讓學生在

社團的學習成果藉由成果發表讓學生在舞台上展現自己

3機器人課程在張敏慧老師的努力下三年來的課程發展已經很成熟學生對於

課程的接受度也很高希望將來能將此課程推廣到其他學校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9

30

肆 結語

大里高中在中部地區辦學績優已是有口皆碑的優質學府在短短十

年半來學校的成長茁壯是歷經兩位校長老師同學及社區人士共同

努力的成果然而未來少子化趨勢及城鄉差距擴大的情況下必須思考如

何透過創新再突破現狀發揮最大資源效益學校要能永續發展就是要

具有特色成為獨樹一格的品牌高中

在優質化第一期程中我們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全校師生閱讀

發展國際視訊教學課程落實科學輔導計畫人文品德方面強調生活中的

實踐鼓勵學生志工服務這些計畫的執行更凝聚全校共識使得全校

師生受惠讓大家感受到進步的動力逐步邁向優質特色高中

執行優質化這三年來即將告一段落大部分原計畫目標都能達成

僅以此成果考核報告書感謝優質化核心團隊及諮輔委員們的指導與督

促也同時要感謝校長各處室主任及參與計畫執行的老師同學與行政

同仁未來學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個計畫的結束並不代表停止

本校的全體師生仍要不斷的追求進步以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成效成就 12

年國民教育願景

附件

學校基本資料

一學校概要

校名

全銜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100 學年度)

聯絡人 姓名 林月霞 職稱 教師兼教務主任 電話

(04)24875199-301

學校

規模

部別

(科別)

普通科 (含綜高學術學程

及特殊班)

職業類科 (含綜高職業

學程)

附設進修學校 附設國中部

高三 高二 高一 合計 高三 高二 高一 高三 高二 高一 國三 國二 國一

班級數 14 14 14 42

學生總數 595 596 583 1774

男性 386 330 304 1020

女性 209 266 279 754

特殊班

級設班

情形

班別 數理資優班

年度 100

班級數 1

學生數 30

師資

結構

(不含校

長 教官)

學 歷 博 士 碩 士 研究所 40 學分 大學 專科 教師

數總 94 人1 人 77 人 2 人 9 人 0 人

教學年

未滿 5年 5-9 年 10-19 年 20-29 年 30 年以上 男性 45 人

5 人 42 人 34 人 7 人 1 人 女性 49 人

說明1學校如設有各類特殊班級(含各類資優班特殊教育班與體育班)時請另外填寫

設班情形與學生人數欄位可自行增刪

31

二學生結構

(一) 學區範圍

編號 國 中 校 名

是否為高中職

社區化之適性

學習社區國中

畢業生進入本校學生人數

98 年 99 年 100 年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 總人數

1 縣立太平國中 是 0 3 3 2 10

2 縣立霧峰國中 是 6 4 6 2 3

3 私立明德女中 是 0 0 0 0 0

4 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是 1 1 2 2 2

5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是 9 0 9 0 12

6 私立華盛頓高中 是 1 0 3 0 1

7 縣立成功國中 是 4 3 21 2 25

8 市立育英國中 是 5 0 2 3 3

9 市立崇倫國中 是 9 4 9 2 4

10 縣立光榮國中 是 10 12 40 4 43

11 縣立中平國中 是 6 6 8 2 2

12 市立忠明高中 是 0 0 0 0 1

13 縣立光正國中 是 8 0 6 9 2

14 縣立立新國中 是 4 3 5 3 3

15 市立向上國中 是 13 2 11 1 12

16 市立四育國中 是 6 3 7 3 4

17 私立大明高中 是 3 0 5 0 3

18 縣立新光國中 是 0 2 11 6 9

19 縣立光德國中 是 32 7 8 2 7

20 縣立溪南國中 是 4 3 4 1 2

21 縣立烏日國中 是 14 3 3 1 1

22 縣立爽文國中 是 7 12 20 5 20

23 市立東峰國中 是 5 1 1 2 4

24 臺中市市立大里高中 是 4 7 8 3 3

25 台中縣私立立人高中 是 7 3 5 3 7

26 市立居仁國中 是 36 3 47 3 43

27 臺中市私立僑泰高中 是 3 0 2 0 0

28 縣立光復國中(小) 是 35 5 7 3 7

29 市立光明國中 是 18 9 23 2 17

30 私立宜寧高中 是 6 0 4 0 6

32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目 次 壹前言--------------------------------------------------1

貳學校優質化發展目標及學校進步情形----------------------1

一優質化的發展目標-----------------------------------4

二學校近年進步情形-----------------------------------5

參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13

一子計畫類別教師教學------------------------------13

二子計畫類別學生學習------------------------------17

三子計畫類別教師專業發展--------------------------22

四子計畫類別課程發展------------------------------26

肆結語-------------------------------------------------30

【附件】

一 學校概要-----------------------------------------31

二 學生結構-----------------------------------------32

三 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33

四 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34

五 學生畢業進路-------------------------------------34

六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35

七 學生對外表現-------------------------------------36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41

壹 前言

國立大里高中成立於民國九十年是一所純高中(各年級有 14 班

共 42 班)本校成立十年多來在創校黃校長義虎的領導與全體師生的共

同努力下很快的就贏得各界的肯定成為學生與家長心中的理想高中

繼任者游校長源忠在穩固的基礎上求新求變鼓勵老師創新教學培

養學生國際觀及服務學習的態度更讓大里高中的學生不只在課業上有所

表現也願將所學與社區生活結合塑造出一所具有特色的大里高中

希望透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及優質化方案輔助下建立學生下列特色

1 重視生活基本技能與生活智慧能力

2 加強英語及第二外語訓練

3 培養國際宏觀視野

4 加強溝通協調能力

5 尊重生命及人文關懷

6 培養探究自然科學的興趣與能力

7 提升閱讀與寫作高度

本校獲教育部核定9899及 100學年度優質化方案補助優質高中學校

在經費的挹注下對於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教師專業發展課程發展及

學校教學設備均有很大的幫助這三年本校執行優質化的各項子計畫讓

相關的老師與學生不斷成長進步受益匪淺將在下列詳細敘述

貳 學校優質化發展目標及學校進步情形

本校的發展目標

一 總體經營校務由優秀而卓越

(一)鼓勵終身學習辦理教職員研習聯誼活動凝聚共識

形塑共同願景建立學校文化特色以承繼學校優良形象

1

與傳統邁向「高效能學校」

(二)全面校園規劃創造具美感導向的精神人文空間涵育學

生人格氣質充實校園資訊設備與網絡環境建構完善的

數位學習環境塑造優美環境兼具藝術價值與培養鑑賞

的功能營造真善美校園文化

(三)透過課程領導教學領導同儕視導等專業方式建構全

校知識管理平台整合資訊融入課程有效提高教學品質

進行相關專題研究計畫以創新教學方法提昇教學品質

營造成為學習型校園

(四)以多元創意學校本位課程為方向擬定課程計畫兼重

語文及科技教育推廣國際教育交流營造學術研究風氣

激發潛力以多元發展學習課程涵養學生成為社會菁英

(五)關懷學生以開放多元的教學評量開發學生智能鼓勵

學生肯定自我具備創新思考的研究能力提昇整體校風

追求卓越

(六)發展學生性向興趣培養休閒生活增進民主素養推

動人權教育落實校園民主

(七)推動品德教育以服務學習為導向「友善校園」的學輔方

式涵養學生自律負責禮讓尊重感恩的自我學習

能力及積極的生活態度與進取的人生觀

二 教學與輔導並重培育社會菁英

(一)完整均衡由生活素養生涯發展生命價值三層面著手

透過教學活動及輔導措施使學生具備完整均衡的智慧

成為術德兼修之現代公民

(二)教學與升學輔導結合建立各科教學特色提高教學品質

妥善規劃學生在高中三年自我認識及探索輔導學生適性

適才升學

(三)重視生活教育與品格輔導以人文教育推展為主落實品

德教育培養學生健全的學習態度建立正確的人生態度

(四)注重個別化差異落實生涯輔導了解學生需要透過野

2

雁飛行隊適性輔導團體輔導個別晤談等措施協助

學生適性發展

(五)終身學習鼓勵學生勇於築夢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追求

與能力體現自我價值

三 整合行政全方位品質管理

(一)塑造具執行力的行政團隊精進優質行政服務

(二)透過溝通聯繫行政彼此尊重互為支援成為完整行政

團隊

(三)廣納師生意見建立溝通機制平台尊重學生與教師的反

應與需求化解歧見形成共識以民主化方式取得師

生信任

(四)全方位品質管理建立學習型組織提高教學及行政效能

落實執行力由優秀邁向卓越

四 結合社區資源建構藝術與人文校園環境

(一)結合家長社區資源與學校建立夥伴關係成為堅強的教

育支援組織

(二)推動永續校園環境教育及計畫進行環境教育教學活動

並擴及社區

(三)積極整合學校資源運用電腦資訊設備輔助達到資源共享

效能提升的友善環境

(四)結合鄰近學校和相關機構分享地區輔導資源及輔導網絡

(五)主動參與社區活動加強與家長社區互動達到學校全面

行銷及品牌口碑之建立

本校實施優質化這三年來遵循自訂的優質化發展架構圖如下

3

一優質化的發展目標

以下分別就「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教師專業發展」及「課程發展」

等四大類別說明本校優質化發展目標及子計畫目標間之關聯性

(一) 教師教學

優質化發展目標 子計畫

1數理科教師共組指導專題研究團隊跨科編輯教材

2讓課程活潑有創意並提高學生學習意願

3課程創新多元同科合作與各科協同教學教師自

我成長快速

4推展台灣文化課程與國際接軌拓展國際視野

創新教學計畫

遠距視訊教學計畫

(二) 學生學習

優質化發展目標 子計畫

1透過閱讀推廣活動增進學生的知識的廣度與深

度透過辦理的閱讀寫作講座提供學生楷模學習

的機會汲取智慧

2透過輕鬆閱讀區的建置改善圖書館的空間規劃

增進閱讀氛圍提昇學生利用圖書館的意願

3培養學生探究自然科學的興趣與能力

4透過各項比賽提升學生的英文能力鼓勵學生多利

用線上英檢平台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科學研究輔導計畫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全全人人發發展展

民民主主

決決策策

效效能能

行行政政

專專業業

團團隊隊

卓卓越越

學學習習

多多元元

環環境境

整整合合

資資源源

校校務務行行政政

環環境境

關懷懷

輔輔導導

溫溫馨馨

校校園園

資源源 學學習習

輔輔導導

4

(三) 教師專業發展

優質化發展目標 子計畫

1透過教學相長的機會以提升教學的能力

2透過參與「教師評鑑」作為促進教師精進的方式

3擴展學校行政與教師同仁的視野學習他校的優點

4與國際交流提升同仁的國際視野與胸襟

教師研習成長計畫

優質學校交流計畫

(四)課程發展

優質化發展目標 子計畫

1激發學生對自己生命的熱愛對他人生命的關懷

對大自然環境的珍惜能透過活動反思

2讓課程活潑有創意並提高學生學習意願

3學生能深刻體認並演唱出台灣與世界經典合唱曲

領略精緻藝術之美

4激發學生的創意及想像力透過腦力激盪建構設計

出具功能性且創新的機器人

5指導學生準備機器人比賽透過團隊思考及實驗

在比賽中獲得好名次

6引導學生深度思考做相關科展或小論文研究願

意選讀相關科系繼續探討學習

生命教育課程發展計畫

藝術課程發展計畫

機器人創意教學計畫

二學校近年進步情形

以下就「新生入學方式及成績」「學生對外表現」「學生圖書館運用」

「學生體適能獎章」「教師專業成長」「優質化問卷分析」等不同面向介

紹本校近年進步情形以及尋找出可再努力之方向

(一)新生入學方式及成績

198 學年度新生成績達第一志願而選本校就讀的約有 20 人到 100 學年度

新生成績達第一志願而進入本校的人數是 68 人

Pr96 以上新生

入學人數

97 學年 98 學年 99 學年 100 學年

338 328 441 416

(其中 100學年度開放免試入學名額多達 122人故 Pr96 以上人數有略降)

5

由此數據可見高優質學生對本校的嚮往越來越高本校近年的進步也更能

吸引多數的高中生本校也積極配合教育部的政策持續增加開放免試入

學的名額從 99 年 51 名到 100 年增為 122 名今年(101 學年)將大幅

增加為 202 名

0

100

200

300

400

500

97 98 99 100 學年度

PR96以上入學新生及免試入學人數

PR96以上

免試入學

(二)學生對外表現

本校學生近幾年來的對外表現的確是越來越好不論是數理資訊學科競賽

方面語文競賽方面美術及音樂方面甚至各式社區活動都有極亮眼的

表現得到很好的成績也因此為校爭取到許多的榮譽(詳細資料如附件七)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

1學生每年參加網路讀書會及小論文比賽獲獎篇數如下

學年 網路讀書會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獲獎篇數

97 55 68

98 127 50

99 36 14

100 38 12

圖 1國立大里高中 PR96 以上新生及免試入學新生人數

說明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定各校參加件數致獲

獎篇數也下降

2學生的圖書借閱冊數從 97 學年度平均每人 108 冊提升至 98 學年度平

6

均每人 278 冊99 學年度平均每人 24 冊100 學年預估為 29 冊可見

推動閱讀計畫方案後學生的圖書借閱率有顯著提升

0

5

10

15

20

25

30

97 98 99 100

平均冊數

圖 2國立大里高中 97-100 學年度每位學生平均借書冊數(100 學年為預估)

(四)學生體適能獎章

1本校鼓勵運動風氣推動游泳教學強調游泳技能(自救)並利用本

校室內溫水游泳池教學訂定高一捷式 25 公尺高二蛙式 25 公尺高

三能游 50 公尺高一通過率約 60高二通過率約 70高三通過率

約 80

2學生在體適能獎章方面金質獎章銀質獎章及銅質獎章的獲獎率總和

約 17-18之間可見本校在各項體育教學都很均衡發展學生的體

適能也因本校運動風氣佳而有很好的成績

0

2

4

6

8

10

12

14

16

97年 98年 99年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體適能獎章獲獎百分比

圖 3國立大里高中 97-99 學年度學生體適能獎章獲獎百分比

7

(五)教師專業成長

1校內辦理各科的教師進修與研習教學組承辦學科中心委辦的教師研

習計有數學歷史英文國文及地理等科三年來約共舉辦 15 場

本組承辦優質化校際合作觀摩研習每學期都有 1~2場這兩年來每

學期也承辦 PLC 初階與進階研習各兩場這讓本校教師更方便就近參加

與自己專業相關的許多研習

2本校校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開始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期有 39

位老師完成第一階段認證並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從 98 年起除了鼓勵教師們參與縣市合作夥辦專業知能進修外本校

針對各學科辦理專業成長研習聘請校內外優秀講師蒞校演講讓教師

們可以自行尋找有興趣的主題適合的講師不用離開學校就能達到自

我進修的效果自 98 學年度起至 99 學年度本校教師平均研習時數由

138 小時提升至 220 小時預估 100 學年度本校教師平均研習時數可

達 28 小時

教師平均研習時數

0

10

20

30

平均時數 164 138 22 28

97學年 98學年 99學年 100學年

圖 4國立大里高中

97-100 學年度每位

教師平均研習時

數(100 學年為預

估值)

(六)學校校務評鑑

197 學年度接受教育部高中校務評鑑總成績獲得最高榮譽「一等」殊榮

2在各項目等第方面校長領導課程教學社群互動等獲一等行政管

8

理學務輔導環境設備及績效表現為二等

3今年 3 月 15 日本校即將再接受教育部校務評鑑相信這三年來的努力

成果一定能在評鑑中獲得各評鑑委員的認同

表 197 學年度國立大里高中校評鑑結果

項目 等第

一校長領導 一等

二行政管理 二等

三課程教學 一等

四學務輔導 二等

五環境設備 二等

六社群互動 一等

七績效表現 二等

總成績 一等

(七)優質化問卷分析

1在優值化問卷分析方面由表 2「教師」填答問卷部分結果可知本校

教師在「教師專業發展」及「學校整體評估」這兩大項的問卷結果皆遠

高於全體平均值極多但在「學校管理與領導」及「課程教學與輔導」

這兩大項的問卷結果卻有部分低於全體平均有部分持平部分些微

領先這是值得我們警惕並需要加強努力的方向

2由表 3「家長」填答問卷部分結果可知幾乎所有的題目問卷結果都遠

高於全體平均值很多甚至有些多達近 20可見家長對本校在各方面

的表現是十分認同的唯有「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及「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這兩個題目的問卷結果是低於全體平均

值 10及 18這可能是家長擔心未來 12 年國民教育實施後學校的明

星高中光環會漸漸失色以及許多南投苗栗的優秀學生不遠千里選擇

就讀本校的原因這是對本校的認同與肯定但我們能要持續對家長說

明 12 年國教的教育政策並以學校的努力辦學走出特色保留部分特

9

色招生的名額

3由表 4「學生」填答問卷部分結果一可知本校同學對老師的教學認同

度遠高於其他學校各題問卷結果高出全體的平均值 10~30值得慶

幸唯一一題「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的結果是低於全體

平均值 117可見本校老師的教學不是只以考試為唯一目的

4由表 5「學生」填答問卷部分結果二可知同學對本校課程及他自己的

學習經驗問卷結果都遠優於全體平均值唯有一題「我會用背答案來

應付考試」是低於全體平均 114而在「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

就讀」「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來就讀」「如果現在能從重新

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會選擇本校」等項

目都遠超過全體平均值 20以上這正是學校優質化的最佳佐證

表 2「教師」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

理適切的活動

6112 9552 +344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

或行政工作

5945 9848 +290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6147 9412 +326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6409 9412 +300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9602 9851 +251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

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9197 8806 -39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

需求

9360 9706 +346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

參與

9392 9853 +46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教師」問卷樣本數 全體N=2655國立大里高中n=86填答率 8023

10

表 3「家長」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8190 9835 +165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7432 9333 +190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7987 8644 +677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7031 9000 +19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7397 9167 +177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7537 9492 +196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6727 5726 -100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8463 6695 -237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家長」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52國立大里高中n=120

表 4「學生」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一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

解課程內容

5129 7632 +250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3421 6230 +281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5161 8033 +287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2909 1736 -117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

差異

4089 4918 +829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

題並加以指導

4104 5041 +937

說明1「大部分老師」=「大部分老師是這樣」+「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差異」為「大里高中」-

「全體」之值

2「學生」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18國立大里高中n=122

11

表 5「學生」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7820 9508 +169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7177 9344 +217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

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7362 9098 +174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

6837 8197 +136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

就讀

7103 9339 +2236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3685 2541 -114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

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4946 8099 +3153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

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是會選擇本校就

4798 6250 +145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學生」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18國立大里高中n=122

12

參 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以下分別就「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教師專業發展」「課程發展」

及「其他」等五大子計畫類別依「三年計畫目標」「工作內容整合說明」

「計畫執行情形與檢討修正說明」「執行效益說明」「未來焦點創新」及

「實施成效評鑑」來表述本校優質化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一子計畫類別教師教學

本校在「教師教學」上主要分兩類教學創新研究及遠距視訊教學

其中教學創新研究又在下列幾個面向上提升教師的創新教學能力

1跨科編輯教材

2數理科教師共組指導專題研究團隊

3校外參訪教學活動

4國文科教師開發高一國文文學擂台賽題庫

5天文實察與觀測

而遠距視訊教學則是本校的特色發展項目三年來的許多成果將在後面詳細敘

述說明

98學年

1-1數學建模創新課程推廣教學及競賽

1-2 遠距視訊英文講座邀請 AIT(美國在台協會)外交官 Mr Scott Robinson

為本校師生講述美國文化與美國高中大學校園生活

遠距視訊教學連線學校美國明尼蘇達州普林斯頓中小學 Princeton Public Schools Minnesota USA

視訊教學跨校交流邀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及虎尾高中觀摩視訊演示

1-3國文科創新教學計畫文學擂台賽心靈花園封面封底設計徵圖比賽

詩詞吟唱暨校園民歌教學

99學年

1-1演講「日全食北極光觀測」「中興大學材料系貴儀參訪活動」

「衛星遙測所揭露全球暖化警訊」

1-2 跨國遠距視訊教學計畫

「即席口語表達比賽」「國際餐桌禮儀」「法官蒞校演講」

「美國外交官演講」

100 學年

1-1 參加 i-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設計比賽認識太陽能課程

1-2 誇國遠距視訊-國際高峰會議題National and Global Security

多國文化交流 1異國美食景點 2宗教慶典 3習俗等 簡報解說提問

國際生命教育 1關懷癌症兒童 2幫助災民等 簡報討論宣導服務

13

198 年數學科及國文科的老師參加優質化的教學創新計畫讓原本令人畏懼的數

學能以不同的面貌展現在學生面前同樣的國文教學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背誦

及文意的解釋而成為更活潑生活化的文學薰陶雖然這樣的教學方式深獲

同學的肯定也能從中學得許多部只在書本上得到的知識但由於課程受限於上

課時數的限制很難持續推廣下去因此只作了一年但文學擂臺賽也因深受同

學的喜愛而變成學校的常態性活動

文學擂臺賽 林玉珊老師主持語文高手關卡

299 學年開始連續兩年本校就把創新教學聚焦到物理科及天文地科方面而藉

由優質化的經費補助讓執行子計畫的老師能夠發揮自己的研究專長指導學生

在國際科技儀器創新比賽及參與國際計畫進而發現新的小行星能有很亮麗的表

現而後者的成果更讓本校的師生研究團隊榮登雅虎奇摩新聞首頁

398 學年至 100 學年這三年來從未間斷的遠距視訊教學更是本校的一大特色

在本校視訊團隊師生的努力下除了參與國際視訊的各項會議或比賽也關心全

球的各式議題全球暖化節能減碳生態保育關懷弱勢(重大災難救助)等等

更利用視訊發表將我們的文化特色歷史節慶傳統介紹給國外的交流學校讓

他們對中華文化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除此之外也與國內的大學及高中作視訊教

學的交流與推廣這三年來在視訊團隊的努力付出下累積不下百場的視訊經

驗除了參與的老師和同學收穫滿滿外更贏得了教流學校的友誼及外界的好評

國際視訊分組教學報告 2011 年全球學術視訊大會台灣主播台

14

198學年數學科教師推展數學建模創新課程由三位老師及近八十位高一同學參

加分13組參加數學建模競賽藉由不同的學習方式與解題思考讓學生體驗數

學在生活上的應用並實際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藉由各組團隊腦力激盪與探

討將該組的想法統合成為系統性解決方案並發表成果各組分享這種學習歷

程的經驗是學生們未曾有的經驗也讓他們收穫良多

學生上台發表各組自己研究的成果

298學年國文科教師首次推動文學擂台賽由國文科9位老師分高一高二兩場

共約1100同學參加除了增進學生對於文學的認識以寓教於樂的形式現場競

賽之氣氛帶動各班同學對於文學的喜愛並促進學生鑽研文學領域之好樂心

提升同學得文學素養由於此次的反應熱烈深獲同學的喜愛第二年之後就成

為國文科的常態活動

399~100學年物理及地科老師接著加入教學創新計畫由於兩位老師的用心投

入兩年來辦了不少的活動參觀興大貴儀中心科博館的系列演講請外校講

師來校對科研社的同學上課及戶外觀星活動等等共約有280人次參與活動除此

之外黃詩翔老師指導學生參加「第九屆旺宏科學獎」榮獲銀牌「第二屆i-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設計比賽」榮獲佳作林士超老師指導學生參加99學年地科科

展優等與100年中區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地球科學)第一名

「第九屆旺宏科學獎」榮獲銀牌 各媒體的專文報導與訪問

498~100學年持續遠距視訊教學計畫施玫玫老師所帶領的視訊團隊三年來所

舉辦的國內外遠距視訊場次超過百場參加的學生人次超過3000人同學們為

了要跟國外學生視訊交流事前英語演練及資料準備都很用心也因此提升了

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與自信心而多元化的視訊內容讓學生與老師從中學習到

不同的知識也曾受到各媒體的專文報導與訪問讓本校更堅持推廣英語視訊

進而塑造同學能更有國際視野及國際觀

15

分組教學 報告有效節能宣導 視訊連線結束後請校長指導講評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教學)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1-1 創新教學研究 168 230 907 1000

98-1-2 遠距視訊教學 343 487 962 1000

99-1-1 創新教學研究 1302 455 990 1000

99-1-2 遠距視訊教學 4932 625 949 1000

100-1-1 創新教學研究 67 110 882 1000

100-1-2 遠距視訊教學 138 27 1000 1000

總 計 1339 1934 946 1000

三年的優質化中在教師教學方面讓本校找到特色發展的方向mdash遠距視訊教學的推廣與應用將是本校的能夠吸引更多學生及老師投入的一大亮點至於數理

的教學創新研究及專題的持續發展也因本校於100學年度成立資優班後要常態

推動的主要課題而遠距視訊是否能跨科結合則是我們有待努力的地方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16

二子計畫類別學生學習

本校在「學生學習」上主要分三方面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閱讀暨撰寫能力提升科學研究能力輔導及英文能力提升

閱讀及撰寫能力

1悅讀手冊計畫學生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

2成立班及讀書會並完成各組心得報告編輯成冊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與中興大學理工學系合作提供學生加深課程

2依學生興趣開設各類專題研究

3TRML遠哲科學競賽等課外指導培訓課程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利用選修及假日開設日語及西班牙語

2建立線上英檢平台

3辦理英文歌唱比賽

4加強英檢輔導課程

98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邀請吳啟銘老師演講「走入閱讀的新天地」

陳正家老師演講「閱讀與寫作的技巧」林承謨老師「台灣文學的金銀島」

侯育平老師演講「無話可說有話要說把話說好」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推動學生參

與科學探究(參賽科展)天文常識及星空認識比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多益普

及英語測驗」演講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99學年

2-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中台灣高中巡迴詩展舉辦三場文學講座舉

辦「大里經典閱讀二十」活動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學競賽選手培訓數理學科能力競賽遠哲科

學趣味競賽校內科學研究競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100 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校內遠哲科學競賽

2-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語聽力訓練口語表達訓練英語寫作能力測驗的翻

譯和作文練習

17

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1)此計畫持續 3年藉由學校印發精美的「悅讀手冊」給高一新生並鼓勵學生

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並頒獎給予表現認真心

得報告寫作優異的同學各班推廣成立班級讀書會藉由同儕的力量相互影響

介紹好書與同學分享閱讀之樂

(2)每學期舉辦專家演講 2-3 場藉由專家現身說法鼓勵同學領略閱讀的樂趣

並養成終身受益的閱讀習慣

(3)藉由優質化的經費添購許多專家老師與同學推薦的好書充實圖書館藏

盡量滿足讀者的所需完成輕鬆閱讀區的規劃期望在軟硬體的設備都能充分

滿足全校師生的閱讀需求讓閱讀成為一種享受

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此計畫由設備組配合執行在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遠哲科學趣

味競賽(校內競賽)及培養同學參加科展甚至參加清華盃化學科能力競賽這

三年來老師的用心付出與同學的努力下都有很亮麗得成績(詳細得獎資料如附

件)

遠哲科學競賽汽墊滑車 製作場景 清華盃化學競賽化學實驗實作

(2)天文地科方面在優質化的經費挹注下充實星空教室的設備讓本校天文社

蓬勃發展使的對天文有興趣的同學有發揮的餘地加上地科林士超老師的用心

指導讓同學在地球科學能力競賽及地科科展都有很好的成績更值的一提的是

國立大里高中學生參加國際小行星搜尋計畫成功找到太陽系裡六顆以往未曾被

發現的小行星未來可能擁有命名權「國大里」是可能的命名選項學生們的成

果受到重視 總計全球有 7個國家32 所高中的一百多位高中生參加這項國際

小行星搜尋計畫(IASC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Search Collaboration)

並加入所謂的「地球防衛隊」找尋太陽系中未曾出現的小行星

18

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98~99 學年接連兩年舉辦英語歌唱比賽藉此活動讓學生能開口說英文並藉

由英語歌曲學習英文單字進而喜歡英文提高英文學習興趣更因為同學反應

熱烈極受全體師生的喜愛因此改為常態性活動每年由教學組承辦

112演唱Wait For You 114演唱Seasons in the Sun

(2)98-100協助英文科教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成立數位學習教室對於報名參加

英檢的同學實施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並給予通過英檢的同學報名費的補助

(3)98-100 配合國際視訊課程全面輔導同學提升英語聽力口語表達英語寫作

能力測驗的翻譯和作文練習 執

1每學期邀請專家演講每場約500人聆聽三場共約1500人受益三年來預估

約有9000人次參與

高一專題演講(1000219) 高二專題演講(1000318)

19

2悅讀手冊三年來共發出約1800本本校高一至高三的同學每人都有一本並要

求同學將閱讀心得報告寫入手冊內期望高中三年能寫滿100篇

悅讀手冊查閱 讀書心得分享

3在設備組與本校數理學科老師相互配合下對於科學研究輔導的成效十分良

好且能從各項的數理科學競賽的名次得到驗證

43年來線上英檢平台的利用及英檢考前輔導方案受惠的學生約3000人而通過

英檢中高級或中級受補助的同學有中高級18人中級128人更值的令人慶

賀的事高三陳歆旻參加去年多益(TOEIC)測驗成績高達985分(滿分990)

學生使用本校線上英檢平台進行模擬考試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學生學習)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52 200 1000 1000

98-2-2 科學研究輔導 384 0 889

98-2-3 英文能力提升 152 135 588 1000

99-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35 200 1000 1000

99-2-2 科學研究輔導 713 276 875 1000

20

99-2-3 英文能力提升 925 455 431 1000

100-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68 230 1000 1000

100-2-2 科學研究輔導 343 487 917 1000

100-2-3 英文能力提升 1302 455 604 1000

總 計 2270 2438 856 1000

1三年來辦理閱讀推廣活動成效頗佳同學的書籍借閱冊數逐年提升加上充

實圖書館的軟硬體設施增進閱讀氛圍提升師生利用圖書館的意願而閱

讀習慣有助於終身學習的養成是一項不能間斷的工作

2本校於100學年度獲准成立資優班資優班的成立除了要我們在拔尖方面更加

努力外也藉由資優班的各專題演講帶動全面提升同學的數理課程

3英文能力一向是本校的重點發展項目除了既有優勢下仍須持續提升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1

三子計畫類別教師專業發展

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主要分兩類教師成長及學校交流

其中教師成長方面

1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2辦理全校54小時資優教育研習

3各科教學研究會分科邀請學者專家講座與指導

4辦理PLC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學校交流方面

1行政團隊及各科教師前往他校學習取經

2各科教師參與帶學生出團訪其他國家地區從事教育交流

3辦理校際觀摩

98學年

3-1國文科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數學科繪圖軟體操作研習教師專

業發展評鑑研習

3-2-1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嘉義高中優質化專家諮詢輔導訪視會議

3-2-2新加坡南洋初級學院來本校參訪

雙方互贈禮物 參訪師生在本校中庭大合照

99學年

3-1國文科台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99課綱數學科教學心得分享

3-2 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100 學年

3-1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體研習-路竹高中鍾志輝老師主講建國中學教

師mdash曾政清老師分享專業成長計劃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

3-2 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彰化高中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

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22

198~99 學年國文科舉辦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除了邀請專家分享

外老師都能踴躍參加與會老師就教學心得提出問題與演講者交流並相

互切磋

現代散文教學與閱讀寫作指導 國文科老師專心聆聽演講

298~99 學年數學科舉辦繪圖軟體操作研習及 99 課綱教學心得分享此研習幫

助教師提升專業智能增進教師研究與教學能力並讓科內教師能相互觀摩學

習彼此的長處探討教學上的問題

3100 學年修正前兩年由國文數學各科舉辦教學研習除了各科教學研究會

定期開會討論相關教學成長議題外更鼓勵教師參與縣市伙伴專業知能研習

499 學年度期末校務會議本校教師通過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第一梯共有

42 位老師主動參加接下來到 100 學年就舉辦三場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

體研習(共 12 小時)加上線上研習 10 小時最後共有 39 位老師完成 22 小時

研習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鍾志輝老師談教室觀察系統 教師們均認真聽講藉以瞭解未來趨勢

5優質學校交流計畫3年來共參訪過嘉義高中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彰化高

中等校除了觀摩學習各校的優點外也讓本校的行政同仁能有更廣的視野

提升自我的競爭優勢

699~100 學年度本校為優質化中區總召協辦多項教師研習如中區優質化

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做為承辦學校讓本校教師能

就近參與這些研習也讓參加過的老師受益良多

23

1國文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邀請校外專家來校分享教學心得科內老師都全

數參加並能從研習中充實專業知能增進教學能力

2數學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由科內老師分享繪圖軟體操作及99課綱教學心

得分享老師們毫不不吝嗇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並相互學習他人長處讓

整科的教學效益大大提升

助教蔡清良老師與講師蔡志強老師 數學科研習教師們認真實作

3校際交流讓本校教師能到各優質高中取經學習各校的長處受益老師約有

100人次

4承辦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兩年來參與研習教師約380人

會議前老師們閱讀研習資料 演講者回答老師問題

5承辦PLC教師專業社群初階及進階研習至今約960位老師參加研習

專注聆聽的教師們

師大陳佩英教授開場

溝通網活動過程

講師李玲惠校長

24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專業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

行完畢後

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3-1 教師研習成長 37 0 638 0

98-3-2 優質學校交流 88 0 726 0

99-3-1 教師研習成長 393 0 626 0

99-3-2 優質學校交流 243 0 1000 0

100-3-1 教師研習成長 25 0 737 0

100-3-2 優質學校交流 592 0 730 0

總 計 2728 0 726 0

1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應該再多著墨在推動校內教師自主成立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讓PLC的理念在校內落實並紮根

2本校部分教師通過第一階段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除了要繼續參加下一階段教室

觀察外其餘教師也陸續積極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在校際交流方面這幾年鄰近高中的參訪除了帶給我們成長的刺激更讓我們

不自滿而要不斷提升年年比前一年更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5

四子計畫類別課程發展

本校在「課程發展」上主要分三項生命教育藝術課程及生活藝能

生命教育

1結合各班導師社團等前往慈善機構或弱勢團體擔任志工服務學習

2辦理農村體驗淨山活動與參與飢餓三十等活動

藝術課程

1藉由多元選修課程教授學生書法寫字的技巧並由臨摹與自運的方式

培養學生書法寫字的習慣

2重點強化合唱藝術課程讓學生感染音樂的生命力並透過表演培養積極

大方的人生態度

生活藝能

1機器人程式設計融入生活科技課程

2將平時防震緊急事件防護如入課程辦理防震設計競賽

98學年

4-1-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清華大學第六屆清華盃全國高級中學化

學科能力競賽』

4-1-2「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綠色青年高峰會』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國文科經典讀誦』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4-2-3「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地理實察活動』

4-2-4「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高等法院台中分院實施計畫』

4-2-5「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盲童育幼院實施計畫』

4-2-6「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生命教育傳愛計畫』

4-2-7「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環境教育校外教學』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99學年

4-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 天文研究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惠明盲童育幼院交流計畫』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2-3生命教育課程-『臺中大坑登山步道淨山活動』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100 學年

4-1 生命教育課程-『彰化埔鹽鄉農村服務活動』

4-2-1藝術課程發展計畫-『書法文藝營』

4-2-2藝術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3「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26

198 年為第一次執行本計畫當時每個活動就自成一個子計畫因此洋洋灑灑列

了 11 個子計畫雖然活動辦了很多但每個活動都是點狀無法串連成系列活動

而且勞師動眾讓各科參與的老師深感負擔而學生的獲益也無法延伸發酵因此

在 99 學年開始就把本計畫整併成三個子計畫生命教育課程藝術課程及生活

藝能課程

2生命教育課程著重在讓學生去體驗或實際參與進而有更深刻的感受展現熱

愛生命愛護一切生物及大地甚至樂於去幫助弱勢讓同學從服務學習中瞭解

生命的意義

3藝術課程著重在合唱團的訓練及書法藝術的體驗合唱團在徐惠君老師的帶領

下不論是學生的演唱技巧肢體語言甚至在美聲美學的陶冶下每位同學都展

現特有的氣質也難怪會在各種的合唱比賽贏得很好的成績

4生活藝能課程則由張敏慧老師發展機器人的課程計畫帶領同學研究組裝

設計不同功能的機器人並參與 2010 奧林匹亞機器人競賽台中市校際盃榮獲第一

2010 年 WRO 縣市盃獲第一名 機器人課程同學專心研究機械結構

198學年在課程發展的子計畫下(11個)執行後參與的學生多達2035人次量是

分可觀但質方面卻是我們要加強改善的檢討之後下學年度修正子計畫讓

子計畫的效果能給學生全面性的收穫而不是發錢辦完活動就結束了

同學參訪台灣文獻館專心聽導覽員解說 與惠明盲童一起在禮拜堂參加活動

299-100生命教育課程98學年參訪完惠明盲童育幼院同學於下學期便提議前往

育幼院與院童交流藉由與惠明盲童育幼院院童互動交流讓學生更能體會生命的珍

貴並同理他人之不便此次活動共有83位同學參與

27

這位盲生是比較活潑的會主動與同學聊天 106同學與院童全體大合照

100年舉辦台中大坑步道淨山活動及去農家服務學習體驗活動大坑健行之餘

更隨手撿拾垃圾讓學生寓教於樂學生腳踏實地親自體驗農事服務是最大的收穫

3藝術課程合唱團的訓練課程讓受益的學生約 200 人次建立學生對於音

樂技能與美感的基礎觀念並於實際練唱中學習歌唱技巧了解音樂的感染力

並藉由舞台表演的經驗培養積極大方的人生態度成果發表展現與觀眾互動作音

樂文化交流另外書法文藝營受惠學生約 100 人次

合唱團同學舞台藝術的肢體展現 合唱藝術的多元呈現mdash成果發表

4生活藝能課程張敏慧老師這三年來持續推動機器人課程應用參與學生

人數近500人次建立學生對於機電整合及程式控制機器人的基本概念並於實際

操作中瞭解機器人在工業科技的重要性為了推廣機器人課程教學還親自編印

機器人組裝參考手冊1本easyBot讓學生易於學習並帶領學生多次參加WRO

機器人比賽獲台中縣市盃第一名第四名及優勝2隊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課程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完

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4-1 數理實驗課程 204 0 868 0

98-4-2 人文品德課程 410 175 989 1000

98-4-3 生活藝能課程 98 273 996 1000

99-4-1 數理實驗課程 1173 1616 927 1000

99-4-2 人文品德課程 1372 230 776 1000

99-4-3 生活藝能課程 54 4524 724 1000

100-4-1 生命教育課程 51 0 806 0

28

100-4-2 藝術課程 104 140 994 1000

100-4-3 生活藝能課程 46 245 997 1000

總 計 1221 1677 921 1000

1生命教育是要持續不斷的推動三年下來我們感覺到參與過的學生的確有不一

樣的改變未來要若要落實生命教育一定要將生命教育融入各科教學及生活中

2合唱團是本校表現很傑出的社團將藝術課程子計畫結合社團活動讓學生在

社團的學習成果藉由成果發表讓學生在舞台上展現自己

3機器人課程在張敏慧老師的努力下三年來的課程發展已經很成熟學生對於

課程的接受度也很高希望將來能將此課程推廣到其他學校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9

30

肆 結語

大里高中在中部地區辦學績優已是有口皆碑的優質學府在短短十

年半來學校的成長茁壯是歷經兩位校長老師同學及社區人士共同

努力的成果然而未來少子化趨勢及城鄉差距擴大的情況下必須思考如

何透過創新再突破現狀發揮最大資源效益學校要能永續發展就是要

具有特色成為獨樹一格的品牌高中

在優質化第一期程中我們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全校師生閱讀

發展國際視訊教學課程落實科學輔導計畫人文品德方面強調生活中的

實踐鼓勵學生志工服務這些計畫的執行更凝聚全校共識使得全校

師生受惠讓大家感受到進步的動力逐步邁向優質特色高中

執行優質化這三年來即將告一段落大部分原計畫目標都能達成

僅以此成果考核報告書感謝優質化核心團隊及諮輔委員們的指導與督

促也同時要感謝校長各處室主任及參與計畫執行的老師同學與行政

同仁未來學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個計畫的結束並不代表停止

本校的全體師生仍要不斷的追求進步以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成效成就 12

年國民教育願景

附件

學校基本資料

一學校概要

校名

全銜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100 學年度)

聯絡人 姓名 林月霞 職稱 教師兼教務主任 電話

(04)24875199-301

學校

規模

部別

(科別)

普通科 (含綜高學術學程

及特殊班)

職業類科 (含綜高職業

學程)

附設進修學校 附設國中部

高三 高二 高一 合計 高三 高二 高一 高三 高二 高一 國三 國二 國一

班級數 14 14 14 42

學生總數 595 596 583 1774

男性 386 330 304 1020

女性 209 266 279 754

特殊班

級設班

情形

班別 數理資優班

年度 100

班級數 1

學生數 30

師資

結構

(不含校

長 教官)

學 歷 博 士 碩 士 研究所 40 學分 大學 專科 教師

數總 94 人1 人 77 人 2 人 9 人 0 人

教學年

未滿 5年 5-9 年 10-19 年 20-29 年 30 年以上 男性 45 人

5 人 42 人 34 人 7 人 1 人 女性 49 人

說明1學校如設有各類特殊班級(含各類資優班特殊教育班與體育班)時請另外填寫

設班情形與學生人數欄位可自行增刪

31

二學生結構

(一) 學區範圍

編號 國 中 校 名

是否為高中職

社區化之適性

學習社區國中

畢業生進入本校學生人數

98 年 99 年 100 年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 總人數

1 縣立太平國中 是 0 3 3 2 10

2 縣立霧峰國中 是 6 4 6 2 3

3 私立明德女中 是 0 0 0 0 0

4 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是 1 1 2 2 2

5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是 9 0 9 0 12

6 私立華盛頓高中 是 1 0 3 0 1

7 縣立成功國中 是 4 3 21 2 25

8 市立育英國中 是 5 0 2 3 3

9 市立崇倫國中 是 9 4 9 2 4

10 縣立光榮國中 是 10 12 40 4 43

11 縣立中平國中 是 6 6 8 2 2

12 市立忠明高中 是 0 0 0 0 1

13 縣立光正國中 是 8 0 6 9 2

14 縣立立新國中 是 4 3 5 3 3

15 市立向上國中 是 13 2 11 1 12

16 市立四育國中 是 6 3 7 3 4

17 私立大明高中 是 3 0 5 0 3

18 縣立新光國中 是 0 2 11 6 9

19 縣立光德國中 是 32 7 8 2 7

20 縣立溪南國中 是 4 3 4 1 2

21 縣立烏日國中 是 14 3 3 1 1

22 縣立爽文國中 是 7 12 20 5 20

23 市立東峰國中 是 5 1 1 2 4

24 臺中市市立大里高中 是 4 7 8 3 3

25 台中縣私立立人高中 是 7 3 5 3 7

26 市立居仁國中 是 36 3 47 3 43

27 臺中市私立僑泰高中 是 3 0 2 0 0

28 縣立光復國中(小) 是 35 5 7 3 7

29 市立光明國中 是 18 9 23 2 17

30 私立宜寧高中 是 6 0 4 0 6

32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壹 前言

國立大里高中成立於民國九十年是一所純高中(各年級有 14 班

共 42 班)本校成立十年多來在創校黃校長義虎的領導與全體師生的共

同努力下很快的就贏得各界的肯定成為學生與家長心中的理想高中

繼任者游校長源忠在穩固的基礎上求新求變鼓勵老師創新教學培

養學生國際觀及服務學習的態度更讓大里高中的學生不只在課業上有所

表現也願將所學與社區生活結合塑造出一所具有特色的大里高中

希望透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及優質化方案輔助下建立學生下列特色

1 重視生活基本技能與生活智慧能力

2 加強英語及第二外語訓練

3 培養國際宏觀視野

4 加強溝通協調能力

5 尊重生命及人文關懷

6 培養探究自然科學的興趣與能力

7 提升閱讀與寫作高度

本校獲教育部核定9899及 100學年度優質化方案補助優質高中學校

在經費的挹注下對於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教師專業發展課程發展及

學校教學設備均有很大的幫助這三年本校執行優質化的各項子計畫讓

相關的老師與學生不斷成長進步受益匪淺將在下列詳細敘述

貳 學校優質化發展目標及學校進步情形

本校的發展目標

一 總體經營校務由優秀而卓越

(一)鼓勵終身學習辦理教職員研習聯誼活動凝聚共識

形塑共同願景建立學校文化特色以承繼學校優良形象

1

與傳統邁向「高效能學校」

(二)全面校園規劃創造具美感導向的精神人文空間涵育學

生人格氣質充實校園資訊設備與網絡環境建構完善的

數位學習環境塑造優美環境兼具藝術價值與培養鑑賞

的功能營造真善美校園文化

(三)透過課程領導教學領導同儕視導等專業方式建構全

校知識管理平台整合資訊融入課程有效提高教學品質

進行相關專題研究計畫以創新教學方法提昇教學品質

營造成為學習型校園

(四)以多元創意學校本位課程為方向擬定課程計畫兼重

語文及科技教育推廣國際教育交流營造學術研究風氣

激發潛力以多元發展學習課程涵養學生成為社會菁英

(五)關懷學生以開放多元的教學評量開發學生智能鼓勵

學生肯定自我具備創新思考的研究能力提昇整體校風

追求卓越

(六)發展學生性向興趣培養休閒生活增進民主素養推

動人權教育落實校園民主

(七)推動品德教育以服務學習為導向「友善校園」的學輔方

式涵養學生自律負責禮讓尊重感恩的自我學習

能力及積極的生活態度與進取的人生觀

二 教學與輔導並重培育社會菁英

(一)完整均衡由生活素養生涯發展生命價值三層面著手

透過教學活動及輔導措施使學生具備完整均衡的智慧

成為術德兼修之現代公民

(二)教學與升學輔導結合建立各科教學特色提高教學品質

妥善規劃學生在高中三年自我認識及探索輔導學生適性

適才升學

(三)重視生活教育與品格輔導以人文教育推展為主落實品

德教育培養學生健全的學習態度建立正確的人生態度

(四)注重個別化差異落實生涯輔導了解學生需要透過野

2

雁飛行隊適性輔導團體輔導個別晤談等措施協助

學生適性發展

(五)終身學習鼓勵學生勇於築夢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追求

與能力體現自我價值

三 整合行政全方位品質管理

(一)塑造具執行力的行政團隊精進優質行政服務

(二)透過溝通聯繫行政彼此尊重互為支援成為完整行政

團隊

(三)廣納師生意見建立溝通機制平台尊重學生與教師的反

應與需求化解歧見形成共識以民主化方式取得師

生信任

(四)全方位品質管理建立學習型組織提高教學及行政效能

落實執行力由優秀邁向卓越

四 結合社區資源建構藝術與人文校園環境

(一)結合家長社區資源與學校建立夥伴關係成為堅強的教

育支援組織

(二)推動永續校園環境教育及計畫進行環境教育教學活動

並擴及社區

(三)積極整合學校資源運用電腦資訊設備輔助達到資源共享

效能提升的友善環境

(四)結合鄰近學校和相關機構分享地區輔導資源及輔導網絡

(五)主動參與社區活動加強與家長社區互動達到學校全面

行銷及品牌口碑之建立

本校實施優質化這三年來遵循自訂的優質化發展架構圖如下

3

一優質化的發展目標

以下分別就「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教師專業發展」及「課程發展」

等四大類別說明本校優質化發展目標及子計畫目標間之關聯性

(一) 教師教學

優質化發展目標 子計畫

1數理科教師共組指導專題研究團隊跨科編輯教材

2讓課程活潑有創意並提高學生學習意願

3課程創新多元同科合作與各科協同教學教師自

我成長快速

4推展台灣文化課程與國際接軌拓展國際視野

創新教學計畫

遠距視訊教學計畫

(二) 學生學習

優質化發展目標 子計畫

1透過閱讀推廣活動增進學生的知識的廣度與深

度透過辦理的閱讀寫作講座提供學生楷模學習

的機會汲取智慧

2透過輕鬆閱讀區的建置改善圖書館的空間規劃

增進閱讀氛圍提昇學生利用圖書館的意願

3培養學生探究自然科學的興趣與能力

4透過各項比賽提升學生的英文能力鼓勵學生多利

用線上英檢平台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科學研究輔導計畫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全全人人發發展展

民民主主

決決策策

效效能能

行行政政

專專業業

團團隊隊

卓卓越越

學學習習

多多元元

環環境境

整整合合

資資源源

校校務務行行政政

環環境境

關懷懷

輔輔導導

溫溫馨馨

校校園園

資源源 學學習習

輔輔導導

4

(三) 教師專業發展

優質化發展目標 子計畫

1透過教學相長的機會以提升教學的能力

2透過參與「教師評鑑」作為促進教師精進的方式

3擴展學校行政與教師同仁的視野學習他校的優點

4與國際交流提升同仁的國際視野與胸襟

教師研習成長計畫

優質學校交流計畫

(四)課程發展

優質化發展目標 子計畫

1激發學生對自己生命的熱愛對他人生命的關懷

對大自然環境的珍惜能透過活動反思

2讓課程活潑有創意並提高學生學習意願

3學生能深刻體認並演唱出台灣與世界經典合唱曲

領略精緻藝術之美

4激發學生的創意及想像力透過腦力激盪建構設計

出具功能性且創新的機器人

5指導學生準備機器人比賽透過團隊思考及實驗

在比賽中獲得好名次

6引導學生深度思考做相關科展或小論文研究願

意選讀相關科系繼續探討學習

生命教育課程發展計畫

藝術課程發展計畫

機器人創意教學計畫

二學校近年進步情形

以下就「新生入學方式及成績」「學生對外表現」「學生圖書館運用」

「學生體適能獎章」「教師專業成長」「優質化問卷分析」等不同面向介

紹本校近年進步情形以及尋找出可再努力之方向

(一)新生入學方式及成績

198 學年度新生成績達第一志願而選本校就讀的約有 20 人到 100 學年度

新生成績達第一志願而進入本校的人數是 68 人

Pr96 以上新生

入學人數

97 學年 98 學年 99 學年 100 學年

338 328 441 416

(其中 100學年度開放免試入學名額多達 122人故 Pr96 以上人數有略降)

5

由此數據可見高優質學生對本校的嚮往越來越高本校近年的進步也更能

吸引多數的高中生本校也積極配合教育部的政策持續增加開放免試入

學的名額從 99 年 51 名到 100 年增為 122 名今年(101 學年)將大幅

增加為 202 名

0

100

200

300

400

500

97 98 99 100 學年度

PR96以上入學新生及免試入學人數

PR96以上

免試入學

(二)學生對外表現

本校學生近幾年來的對外表現的確是越來越好不論是數理資訊學科競賽

方面語文競賽方面美術及音樂方面甚至各式社區活動都有極亮眼的

表現得到很好的成績也因此為校爭取到許多的榮譽(詳細資料如附件七)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

1學生每年參加網路讀書會及小論文比賽獲獎篇數如下

學年 網路讀書會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獲獎篇數

97 55 68

98 127 50

99 36 14

100 38 12

圖 1國立大里高中 PR96 以上新生及免試入學新生人數

說明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定各校參加件數致獲

獎篇數也下降

2學生的圖書借閱冊數從 97 學年度平均每人 108 冊提升至 98 學年度平

6

均每人 278 冊99 學年度平均每人 24 冊100 學年預估為 29 冊可見

推動閱讀計畫方案後學生的圖書借閱率有顯著提升

0

5

10

15

20

25

30

97 98 99 100

平均冊數

圖 2國立大里高中 97-100 學年度每位學生平均借書冊數(100 學年為預估)

(四)學生體適能獎章

1本校鼓勵運動風氣推動游泳教學強調游泳技能(自救)並利用本

校室內溫水游泳池教學訂定高一捷式 25 公尺高二蛙式 25 公尺高

三能游 50 公尺高一通過率約 60高二通過率約 70高三通過率

約 80

2學生在體適能獎章方面金質獎章銀質獎章及銅質獎章的獲獎率總和

約 17-18之間可見本校在各項體育教學都很均衡發展學生的體

適能也因本校運動風氣佳而有很好的成績

0

2

4

6

8

10

12

14

16

97年 98年 99年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體適能獎章獲獎百分比

圖 3國立大里高中 97-99 學年度學生體適能獎章獲獎百分比

7

(五)教師專業成長

1校內辦理各科的教師進修與研習教學組承辦學科中心委辦的教師研

習計有數學歷史英文國文及地理等科三年來約共舉辦 15 場

本組承辦優質化校際合作觀摩研習每學期都有 1~2場這兩年來每

學期也承辦 PLC 初階與進階研習各兩場這讓本校教師更方便就近參加

與自己專業相關的許多研習

2本校校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開始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期有 39

位老師完成第一階段認證並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從 98 年起除了鼓勵教師們參與縣市合作夥辦專業知能進修外本校

針對各學科辦理專業成長研習聘請校內外優秀講師蒞校演講讓教師

們可以自行尋找有興趣的主題適合的講師不用離開學校就能達到自

我進修的效果自 98 學年度起至 99 學年度本校教師平均研習時數由

138 小時提升至 220 小時預估 100 學年度本校教師平均研習時數可

達 28 小時

教師平均研習時數

0

10

20

30

平均時數 164 138 22 28

97學年 98學年 99學年 100學年

圖 4國立大里高中

97-100 學年度每位

教師平均研習時

數(100 學年為預

估值)

(六)學校校務評鑑

197 學年度接受教育部高中校務評鑑總成績獲得最高榮譽「一等」殊榮

2在各項目等第方面校長領導課程教學社群互動等獲一等行政管

8

理學務輔導環境設備及績效表現為二等

3今年 3 月 15 日本校即將再接受教育部校務評鑑相信這三年來的努力

成果一定能在評鑑中獲得各評鑑委員的認同

表 197 學年度國立大里高中校評鑑結果

項目 等第

一校長領導 一等

二行政管理 二等

三課程教學 一等

四學務輔導 二等

五環境設備 二等

六社群互動 一等

七績效表現 二等

總成績 一等

(七)優質化問卷分析

1在優值化問卷分析方面由表 2「教師」填答問卷部分結果可知本校

教師在「教師專業發展」及「學校整體評估」這兩大項的問卷結果皆遠

高於全體平均值極多但在「學校管理與領導」及「課程教學與輔導」

這兩大項的問卷結果卻有部分低於全體平均有部分持平部分些微

領先這是值得我們警惕並需要加強努力的方向

2由表 3「家長」填答問卷部分結果可知幾乎所有的題目問卷結果都遠

高於全體平均值很多甚至有些多達近 20可見家長對本校在各方面

的表現是十分認同的唯有「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及「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這兩個題目的問卷結果是低於全體平均

值 10及 18這可能是家長擔心未來 12 年國民教育實施後學校的明

星高中光環會漸漸失色以及許多南投苗栗的優秀學生不遠千里選擇

就讀本校的原因這是對本校的認同與肯定但我們能要持續對家長說

明 12 年國教的教育政策並以學校的努力辦學走出特色保留部分特

9

色招生的名額

3由表 4「學生」填答問卷部分結果一可知本校同學對老師的教學認同

度遠高於其他學校各題問卷結果高出全體的平均值 10~30值得慶

幸唯一一題「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的結果是低於全體

平均值 117可見本校老師的教學不是只以考試為唯一目的

4由表 5「學生」填答問卷部分結果二可知同學對本校課程及他自己的

學習經驗問卷結果都遠優於全體平均值唯有一題「我會用背答案來

應付考試」是低於全體平均 114而在「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

就讀」「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來就讀」「如果現在能從重新

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會選擇本校」等項

目都遠超過全體平均值 20以上這正是學校優質化的最佳佐證

表 2「教師」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

理適切的活動

6112 9552 +344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

或行政工作

5945 9848 +290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6147 9412 +326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6409 9412 +300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9602 9851 +251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

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9197 8806 -39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

需求

9360 9706 +346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

參與

9392 9853 +46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教師」問卷樣本數 全體N=2655國立大里高中n=86填答率 8023

10

表 3「家長」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8190 9835 +165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7432 9333 +190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7987 8644 +677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7031 9000 +19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7397 9167 +177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7537 9492 +196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6727 5726 -100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8463 6695 -237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家長」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52國立大里高中n=120

表 4「學生」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一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

解課程內容

5129 7632 +250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3421 6230 +281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5161 8033 +287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2909 1736 -117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

差異

4089 4918 +829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

題並加以指導

4104 5041 +937

說明1「大部分老師」=「大部分老師是這樣」+「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差異」為「大里高中」-

「全體」之值

2「學生」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18國立大里高中n=122

11

表 5「學生」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7820 9508 +169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7177 9344 +217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

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7362 9098 +174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

6837 8197 +136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

就讀

7103 9339 +2236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3685 2541 -114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

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4946 8099 +3153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

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是會選擇本校就

4798 6250 +145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學生」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18國立大里高中n=122

12

參 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以下分別就「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教師專業發展」「課程發展」

及「其他」等五大子計畫類別依「三年計畫目標」「工作內容整合說明」

「計畫執行情形與檢討修正說明」「執行效益說明」「未來焦點創新」及

「實施成效評鑑」來表述本校優質化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一子計畫類別教師教學

本校在「教師教學」上主要分兩類教學創新研究及遠距視訊教學

其中教學創新研究又在下列幾個面向上提升教師的創新教學能力

1跨科編輯教材

2數理科教師共組指導專題研究團隊

3校外參訪教學活動

4國文科教師開發高一國文文學擂台賽題庫

5天文實察與觀測

而遠距視訊教學則是本校的特色發展項目三年來的許多成果將在後面詳細敘

述說明

98學年

1-1數學建模創新課程推廣教學及競賽

1-2 遠距視訊英文講座邀請 AIT(美國在台協會)外交官 Mr Scott Robinson

為本校師生講述美國文化與美國高中大學校園生活

遠距視訊教學連線學校美國明尼蘇達州普林斯頓中小學 Princeton Public Schools Minnesota USA

視訊教學跨校交流邀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及虎尾高中觀摩視訊演示

1-3國文科創新教學計畫文學擂台賽心靈花園封面封底設計徵圖比賽

詩詞吟唱暨校園民歌教學

99學年

1-1演講「日全食北極光觀測」「中興大學材料系貴儀參訪活動」

「衛星遙測所揭露全球暖化警訊」

1-2 跨國遠距視訊教學計畫

「即席口語表達比賽」「國際餐桌禮儀」「法官蒞校演講」

「美國外交官演講」

100 學年

1-1 參加 i-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設計比賽認識太陽能課程

1-2 誇國遠距視訊-國際高峰會議題National and Global Security

多國文化交流 1異國美食景點 2宗教慶典 3習俗等 簡報解說提問

國際生命教育 1關懷癌症兒童 2幫助災民等 簡報討論宣導服務

13

198 年數學科及國文科的老師參加優質化的教學創新計畫讓原本令人畏懼的數

學能以不同的面貌展現在學生面前同樣的國文教學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背誦

及文意的解釋而成為更活潑生活化的文學薰陶雖然這樣的教學方式深獲

同學的肯定也能從中學得許多部只在書本上得到的知識但由於課程受限於上

課時數的限制很難持續推廣下去因此只作了一年但文學擂臺賽也因深受同

學的喜愛而變成學校的常態性活動

文學擂臺賽 林玉珊老師主持語文高手關卡

299 學年開始連續兩年本校就把創新教學聚焦到物理科及天文地科方面而藉

由優質化的經費補助讓執行子計畫的老師能夠發揮自己的研究專長指導學生

在國際科技儀器創新比賽及參與國際計畫進而發現新的小行星能有很亮麗的表

現而後者的成果更讓本校的師生研究團隊榮登雅虎奇摩新聞首頁

398 學年至 100 學年這三年來從未間斷的遠距視訊教學更是本校的一大特色

在本校視訊團隊師生的努力下除了參與國際視訊的各項會議或比賽也關心全

球的各式議題全球暖化節能減碳生態保育關懷弱勢(重大災難救助)等等

更利用視訊發表將我們的文化特色歷史節慶傳統介紹給國外的交流學校讓

他們對中華文化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除此之外也與國內的大學及高中作視訊教

學的交流與推廣這三年來在視訊團隊的努力付出下累積不下百場的視訊經

驗除了參與的老師和同學收穫滿滿外更贏得了教流學校的友誼及外界的好評

國際視訊分組教學報告 2011 年全球學術視訊大會台灣主播台

14

198學年數學科教師推展數學建模創新課程由三位老師及近八十位高一同學參

加分13組參加數學建模競賽藉由不同的學習方式與解題思考讓學生體驗數

學在生活上的應用並實際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藉由各組團隊腦力激盪與探

討將該組的想法統合成為系統性解決方案並發表成果各組分享這種學習歷

程的經驗是學生們未曾有的經驗也讓他們收穫良多

學生上台發表各組自己研究的成果

298學年國文科教師首次推動文學擂台賽由國文科9位老師分高一高二兩場

共約1100同學參加除了增進學生對於文學的認識以寓教於樂的形式現場競

賽之氣氛帶動各班同學對於文學的喜愛並促進學生鑽研文學領域之好樂心

提升同學得文學素養由於此次的反應熱烈深獲同學的喜愛第二年之後就成

為國文科的常態活動

399~100學年物理及地科老師接著加入教學創新計畫由於兩位老師的用心投

入兩年來辦了不少的活動參觀興大貴儀中心科博館的系列演講請外校講

師來校對科研社的同學上課及戶外觀星活動等等共約有280人次參與活動除此

之外黃詩翔老師指導學生參加「第九屆旺宏科學獎」榮獲銀牌「第二屆i-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設計比賽」榮獲佳作林士超老師指導學生參加99學年地科科

展優等與100年中區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地球科學)第一名

「第九屆旺宏科學獎」榮獲銀牌 各媒體的專文報導與訪問

498~100學年持續遠距視訊教學計畫施玫玫老師所帶領的視訊團隊三年來所

舉辦的國內外遠距視訊場次超過百場參加的學生人次超過3000人同學們為

了要跟國外學生視訊交流事前英語演練及資料準備都很用心也因此提升了

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與自信心而多元化的視訊內容讓學生與老師從中學習到

不同的知識也曾受到各媒體的專文報導與訪問讓本校更堅持推廣英語視訊

進而塑造同學能更有國際視野及國際觀

15

分組教學 報告有效節能宣導 視訊連線結束後請校長指導講評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教學)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1-1 創新教學研究 168 230 907 1000

98-1-2 遠距視訊教學 343 487 962 1000

99-1-1 創新教學研究 1302 455 990 1000

99-1-2 遠距視訊教學 4932 625 949 1000

100-1-1 創新教學研究 67 110 882 1000

100-1-2 遠距視訊教學 138 27 1000 1000

總 計 1339 1934 946 1000

三年的優質化中在教師教學方面讓本校找到特色發展的方向mdash遠距視訊教學的推廣與應用將是本校的能夠吸引更多學生及老師投入的一大亮點至於數理

的教學創新研究及專題的持續發展也因本校於100學年度成立資優班後要常態

推動的主要課題而遠距視訊是否能跨科結合則是我們有待努力的地方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16

二子計畫類別學生學習

本校在「學生學習」上主要分三方面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閱讀暨撰寫能力提升科學研究能力輔導及英文能力提升

閱讀及撰寫能力

1悅讀手冊計畫學生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

2成立班及讀書會並完成各組心得報告編輯成冊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與中興大學理工學系合作提供學生加深課程

2依學生興趣開設各類專題研究

3TRML遠哲科學競賽等課外指導培訓課程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利用選修及假日開設日語及西班牙語

2建立線上英檢平台

3辦理英文歌唱比賽

4加強英檢輔導課程

98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邀請吳啟銘老師演講「走入閱讀的新天地」

陳正家老師演講「閱讀與寫作的技巧」林承謨老師「台灣文學的金銀島」

侯育平老師演講「無話可說有話要說把話說好」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推動學生參

與科學探究(參賽科展)天文常識及星空認識比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多益普

及英語測驗」演講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99學年

2-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中台灣高中巡迴詩展舉辦三場文學講座舉

辦「大里經典閱讀二十」活動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學競賽選手培訓數理學科能力競賽遠哲科

學趣味競賽校內科學研究競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100 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校內遠哲科學競賽

2-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語聽力訓練口語表達訓練英語寫作能力測驗的翻

譯和作文練習

17

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1)此計畫持續 3年藉由學校印發精美的「悅讀手冊」給高一新生並鼓勵學生

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並頒獎給予表現認真心

得報告寫作優異的同學各班推廣成立班級讀書會藉由同儕的力量相互影響

介紹好書與同學分享閱讀之樂

(2)每學期舉辦專家演講 2-3 場藉由專家現身說法鼓勵同學領略閱讀的樂趣

並養成終身受益的閱讀習慣

(3)藉由優質化的經費添購許多專家老師與同學推薦的好書充實圖書館藏

盡量滿足讀者的所需完成輕鬆閱讀區的規劃期望在軟硬體的設備都能充分

滿足全校師生的閱讀需求讓閱讀成為一種享受

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此計畫由設備組配合執行在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遠哲科學趣

味競賽(校內競賽)及培養同學參加科展甚至參加清華盃化學科能力競賽這

三年來老師的用心付出與同學的努力下都有很亮麗得成績(詳細得獎資料如附

件)

遠哲科學競賽汽墊滑車 製作場景 清華盃化學競賽化學實驗實作

(2)天文地科方面在優質化的經費挹注下充實星空教室的設備讓本校天文社

蓬勃發展使的對天文有興趣的同學有發揮的餘地加上地科林士超老師的用心

指導讓同學在地球科學能力競賽及地科科展都有很好的成績更值的一提的是

國立大里高中學生參加國際小行星搜尋計畫成功找到太陽系裡六顆以往未曾被

發現的小行星未來可能擁有命名權「國大里」是可能的命名選項學生們的成

果受到重視 總計全球有 7個國家32 所高中的一百多位高中生參加這項國際

小行星搜尋計畫(IASC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Search Collaboration)

並加入所謂的「地球防衛隊」找尋太陽系中未曾出現的小行星

18

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98~99 學年接連兩年舉辦英語歌唱比賽藉此活動讓學生能開口說英文並藉

由英語歌曲學習英文單字進而喜歡英文提高英文學習興趣更因為同學反應

熱烈極受全體師生的喜愛因此改為常態性活動每年由教學組承辦

112演唱Wait For You 114演唱Seasons in the Sun

(2)98-100協助英文科教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成立數位學習教室對於報名參加

英檢的同學實施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並給予通過英檢的同學報名費的補助

(3)98-100 配合國際視訊課程全面輔導同學提升英語聽力口語表達英語寫作

能力測驗的翻譯和作文練習 執

1每學期邀請專家演講每場約500人聆聽三場共約1500人受益三年來預估

約有9000人次參與

高一專題演講(1000219) 高二專題演講(1000318)

19

2悅讀手冊三年來共發出約1800本本校高一至高三的同學每人都有一本並要

求同學將閱讀心得報告寫入手冊內期望高中三年能寫滿100篇

悅讀手冊查閱 讀書心得分享

3在設備組與本校數理學科老師相互配合下對於科學研究輔導的成效十分良

好且能從各項的數理科學競賽的名次得到驗證

43年來線上英檢平台的利用及英檢考前輔導方案受惠的學生約3000人而通過

英檢中高級或中級受補助的同學有中高級18人中級128人更值的令人慶

賀的事高三陳歆旻參加去年多益(TOEIC)測驗成績高達985分(滿分990)

學生使用本校線上英檢平台進行模擬考試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學生學習)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52 200 1000 1000

98-2-2 科學研究輔導 384 0 889

98-2-3 英文能力提升 152 135 588 1000

99-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35 200 1000 1000

99-2-2 科學研究輔導 713 276 875 1000

20

99-2-3 英文能力提升 925 455 431 1000

100-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68 230 1000 1000

100-2-2 科學研究輔導 343 487 917 1000

100-2-3 英文能力提升 1302 455 604 1000

總 計 2270 2438 856 1000

1三年來辦理閱讀推廣活動成效頗佳同學的書籍借閱冊數逐年提升加上充

實圖書館的軟硬體設施增進閱讀氛圍提升師生利用圖書館的意願而閱

讀習慣有助於終身學習的養成是一項不能間斷的工作

2本校於100學年度獲准成立資優班資優班的成立除了要我們在拔尖方面更加

努力外也藉由資優班的各專題演講帶動全面提升同學的數理課程

3英文能力一向是本校的重點發展項目除了既有優勢下仍須持續提升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1

三子計畫類別教師專業發展

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主要分兩類教師成長及學校交流

其中教師成長方面

1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2辦理全校54小時資優教育研習

3各科教學研究會分科邀請學者專家講座與指導

4辦理PLC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學校交流方面

1行政團隊及各科教師前往他校學習取經

2各科教師參與帶學生出團訪其他國家地區從事教育交流

3辦理校際觀摩

98學年

3-1國文科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數學科繪圖軟體操作研習教師專

業發展評鑑研習

3-2-1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嘉義高中優質化專家諮詢輔導訪視會議

3-2-2新加坡南洋初級學院來本校參訪

雙方互贈禮物 參訪師生在本校中庭大合照

99學年

3-1國文科台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99課綱數學科教學心得分享

3-2 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100 學年

3-1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體研習-路竹高中鍾志輝老師主講建國中學教

師mdash曾政清老師分享專業成長計劃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

3-2 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彰化高中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

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22

198~99 學年國文科舉辦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除了邀請專家分享

外老師都能踴躍參加與會老師就教學心得提出問題與演講者交流並相

互切磋

現代散文教學與閱讀寫作指導 國文科老師專心聆聽演講

298~99 學年數學科舉辦繪圖軟體操作研習及 99 課綱教學心得分享此研習幫

助教師提升專業智能增進教師研究與教學能力並讓科內教師能相互觀摩學

習彼此的長處探討教學上的問題

3100 學年修正前兩年由國文數學各科舉辦教學研習除了各科教學研究會

定期開會討論相關教學成長議題外更鼓勵教師參與縣市伙伴專業知能研習

499 學年度期末校務會議本校教師通過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第一梯共有

42 位老師主動參加接下來到 100 學年就舉辦三場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

體研習(共 12 小時)加上線上研習 10 小時最後共有 39 位老師完成 22 小時

研習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鍾志輝老師談教室觀察系統 教師們均認真聽講藉以瞭解未來趨勢

5優質學校交流計畫3年來共參訪過嘉義高中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彰化高

中等校除了觀摩學習各校的優點外也讓本校的行政同仁能有更廣的視野

提升自我的競爭優勢

699~100 學年度本校為優質化中區總召協辦多項教師研習如中區優質化

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做為承辦學校讓本校教師能

就近參與這些研習也讓參加過的老師受益良多

23

1國文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邀請校外專家來校分享教學心得科內老師都全

數參加並能從研習中充實專業知能增進教學能力

2數學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由科內老師分享繪圖軟體操作及99課綱教學心

得分享老師們毫不不吝嗇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並相互學習他人長處讓

整科的教學效益大大提升

助教蔡清良老師與講師蔡志強老師 數學科研習教師們認真實作

3校際交流讓本校教師能到各優質高中取經學習各校的長處受益老師約有

100人次

4承辦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兩年來參與研習教師約380人

會議前老師們閱讀研習資料 演講者回答老師問題

5承辦PLC教師專業社群初階及進階研習至今約960位老師參加研習

專注聆聽的教師們

師大陳佩英教授開場

溝通網活動過程

講師李玲惠校長

24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專業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

行完畢後

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3-1 教師研習成長 37 0 638 0

98-3-2 優質學校交流 88 0 726 0

99-3-1 教師研習成長 393 0 626 0

99-3-2 優質學校交流 243 0 1000 0

100-3-1 教師研習成長 25 0 737 0

100-3-2 優質學校交流 592 0 730 0

總 計 2728 0 726 0

1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應該再多著墨在推動校內教師自主成立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讓PLC的理念在校內落實並紮根

2本校部分教師通過第一階段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除了要繼續參加下一階段教室

觀察外其餘教師也陸續積極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在校際交流方面這幾年鄰近高中的參訪除了帶給我們成長的刺激更讓我們

不自滿而要不斷提升年年比前一年更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5

四子計畫類別課程發展

本校在「課程發展」上主要分三項生命教育藝術課程及生活藝能

生命教育

1結合各班導師社團等前往慈善機構或弱勢團體擔任志工服務學習

2辦理農村體驗淨山活動與參與飢餓三十等活動

藝術課程

1藉由多元選修課程教授學生書法寫字的技巧並由臨摹與自運的方式

培養學生書法寫字的習慣

2重點強化合唱藝術課程讓學生感染音樂的生命力並透過表演培養積極

大方的人生態度

生活藝能

1機器人程式設計融入生活科技課程

2將平時防震緊急事件防護如入課程辦理防震設計競賽

98學年

4-1-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清華大學第六屆清華盃全國高級中學化

學科能力競賽』

4-1-2「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綠色青年高峰會』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國文科經典讀誦』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4-2-3「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地理實察活動』

4-2-4「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高等法院台中分院實施計畫』

4-2-5「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盲童育幼院實施計畫』

4-2-6「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生命教育傳愛計畫』

4-2-7「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環境教育校外教學』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99學年

4-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 天文研究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惠明盲童育幼院交流計畫』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2-3生命教育課程-『臺中大坑登山步道淨山活動』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100 學年

4-1 生命教育課程-『彰化埔鹽鄉農村服務活動』

4-2-1藝術課程發展計畫-『書法文藝營』

4-2-2藝術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3「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26

198 年為第一次執行本計畫當時每個活動就自成一個子計畫因此洋洋灑灑列

了 11 個子計畫雖然活動辦了很多但每個活動都是點狀無法串連成系列活動

而且勞師動眾讓各科參與的老師深感負擔而學生的獲益也無法延伸發酵因此

在 99 學年開始就把本計畫整併成三個子計畫生命教育課程藝術課程及生活

藝能課程

2生命教育課程著重在讓學生去體驗或實際參與進而有更深刻的感受展現熱

愛生命愛護一切生物及大地甚至樂於去幫助弱勢讓同學從服務學習中瞭解

生命的意義

3藝術課程著重在合唱團的訓練及書法藝術的體驗合唱團在徐惠君老師的帶領

下不論是學生的演唱技巧肢體語言甚至在美聲美學的陶冶下每位同學都展

現特有的氣質也難怪會在各種的合唱比賽贏得很好的成績

4生活藝能課程則由張敏慧老師發展機器人的課程計畫帶領同學研究組裝

設計不同功能的機器人並參與 2010 奧林匹亞機器人競賽台中市校際盃榮獲第一

2010 年 WRO 縣市盃獲第一名 機器人課程同學專心研究機械結構

198學年在課程發展的子計畫下(11個)執行後參與的學生多達2035人次量是

分可觀但質方面卻是我們要加強改善的檢討之後下學年度修正子計畫讓

子計畫的效果能給學生全面性的收穫而不是發錢辦完活動就結束了

同學參訪台灣文獻館專心聽導覽員解說 與惠明盲童一起在禮拜堂參加活動

299-100生命教育課程98學年參訪完惠明盲童育幼院同學於下學期便提議前往

育幼院與院童交流藉由與惠明盲童育幼院院童互動交流讓學生更能體會生命的珍

貴並同理他人之不便此次活動共有83位同學參與

27

這位盲生是比較活潑的會主動與同學聊天 106同學與院童全體大合照

100年舉辦台中大坑步道淨山活動及去農家服務學習體驗活動大坑健行之餘

更隨手撿拾垃圾讓學生寓教於樂學生腳踏實地親自體驗農事服務是最大的收穫

3藝術課程合唱團的訓練課程讓受益的學生約 200 人次建立學生對於音

樂技能與美感的基礎觀念並於實際練唱中學習歌唱技巧了解音樂的感染力

並藉由舞台表演的經驗培養積極大方的人生態度成果發表展現與觀眾互動作音

樂文化交流另外書法文藝營受惠學生約 100 人次

合唱團同學舞台藝術的肢體展現 合唱藝術的多元呈現mdash成果發表

4生活藝能課程張敏慧老師這三年來持續推動機器人課程應用參與學生

人數近500人次建立學生對於機電整合及程式控制機器人的基本概念並於實際

操作中瞭解機器人在工業科技的重要性為了推廣機器人課程教學還親自編印

機器人組裝參考手冊1本easyBot讓學生易於學習並帶領學生多次參加WRO

機器人比賽獲台中縣市盃第一名第四名及優勝2隊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課程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完

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4-1 數理實驗課程 204 0 868 0

98-4-2 人文品德課程 410 175 989 1000

98-4-3 生活藝能課程 98 273 996 1000

99-4-1 數理實驗課程 1173 1616 927 1000

99-4-2 人文品德課程 1372 230 776 1000

99-4-3 生活藝能課程 54 4524 724 1000

100-4-1 生命教育課程 51 0 806 0

28

100-4-2 藝術課程 104 140 994 1000

100-4-3 生活藝能課程 46 245 997 1000

總 計 1221 1677 921 1000

1生命教育是要持續不斷的推動三年下來我們感覺到參與過的學生的確有不一

樣的改變未來要若要落實生命教育一定要將生命教育融入各科教學及生活中

2合唱團是本校表現很傑出的社團將藝術課程子計畫結合社團活動讓學生在

社團的學習成果藉由成果發表讓學生在舞台上展現自己

3機器人課程在張敏慧老師的努力下三年來的課程發展已經很成熟學生對於

課程的接受度也很高希望將來能將此課程推廣到其他學校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9

30

肆 結語

大里高中在中部地區辦學績優已是有口皆碑的優質學府在短短十

年半來學校的成長茁壯是歷經兩位校長老師同學及社區人士共同

努力的成果然而未來少子化趨勢及城鄉差距擴大的情況下必須思考如

何透過創新再突破現狀發揮最大資源效益學校要能永續發展就是要

具有特色成為獨樹一格的品牌高中

在優質化第一期程中我們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全校師生閱讀

發展國際視訊教學課程落實科學輔導計畫人文品德方面強調生活中的

實踐鼓勵學生志工服務這些計畫的執行更凝聚全校共識使得全校

師生受惠讓大家感受到進步的動力逐步邁向優質特色高中

執行優質化這三年來即將告一段落大部分原計畫目標都能達成

僅以此成果考核報告書感謝優質化核心團隊及諮輔委員們的指導與督

促也同時要感謝校長各處室主任及參與計畫執行的老師同學與行政

同仁未來學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個計畫的結束並不代表停止

本校的全體師生仍要不斷的追求進步以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成效成就 12

年國民教育願景

附件

學校基本資料

一學校概要

校名

全銜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100 學年度)

聯絡人 姓名 林月霞 職稱 教師兼教務主任 電話

(04)24875199-301

學校

規模

部別

(科別)

普通科 (含綜高學術學程

及特殊班)

職業類科 (含綜高職業

學程)

附設進修學校 附設國中部

高三 高二 高一 合計 高三 高二 高一 高三 高二 高一 國三 國二 國一

班級數 14 14 14 42

學生總數 595 596 583 1774

男性 386 330 304 1020

女性 209 266 279 754

特殊班

級設班

情形

班別 數理資優班

年度 100

班級數 1

學生數 30

師資

結構

(不含校

長 教官)

學 歷 博 士 碩 士 研究所 40 學分 大學 專科 教師

數總 94 人1 人 77 人 2 人 9 人 0 人

教學年

未滿 5年 5-9 年 10-19 年 20-29 年 30 年以上 男性 45 人

5 人 42 人 34 人 7 人 1 人 女性 49 人

說明1學校如設有各類特殊班級(含各類資優班特殊教育班與體育班)時請另外填寫

設班情形與學生人數欄位可自行增刪

31

二學生結構

(一) 學區範圍

編號 國 中 校 名

是否為高中職

社區化之適性

學習社區國中

畢業生進入本校學生人數

98 年 99 年 100 年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 總人數

1 縣立太平國中 是 0 3 3 2 10

2 縣立霧峰國中 是 6 4 6 2 3

3 私立明德女中 是 0 0 0 0 0

4 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是 1 1 2 2 2

5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是 9 0 9 0 12

6 私立華盛頓高中 是 1 0 3 0 1

7 縣立成功國中 是 4 3 21 2 25

8 市立育英國中 是 5 0 2 3 3

9 市立崇倫國中 是 9 4 9 2 4

10 縣立光榮國中 是 10 12 40 4 43

11 縣立中平國中 是 6 6 8 2 2

12 市立忠明高中 是 0 0 0 0 1

13 縣立光正國中 是 8 0 6 9 2

14 縣立立新國中 是 4 3 5 3 3

15 市立向上國中 是 13 2 11 1 12

16 市立四育國中 是 6 3 7 3 4

17 私立大明高中 是 3 0 5 0 3

18 縣立新光國中 是 0 2 11 6 9

19 縣立光德國中 是 32 7 8 2 7

20 縣立溪南國中 是 4 3 4 1 2

21 縣立烏日國中 是 14 3 3 1 1

22 縣立爽文國中 是 7 12 20 5 20

23 市立東峰國中 是 5 1 1 2 4

24 臺中市市立大里高中 是 4 7 8 3 3

25 台中縣私立立人高中 是 7 3 5 3 7

26 市立居仁國中 是 36 3 47 3 43

27 臺中市私立僑泰高中 是 3 0 2 0 0

28 縣立光復國中(小) 是 35 5 7 3 7

29 市立光明國中 是 18 9 23 2 17

30 私立宜寧高中 是 6 0 4 0 6

32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與傳統邁向「高效能學校」

(二)全面校園規劃創造具美感導向的精神人文空間涵育學

生人格氣質充實校園資訊設備與網絡環境建構完善的

數位學習環境塑造優美環境兼具藝術價值與培養鑑賞

的功能營造真善美校園文化

(三)透過課程領導教學領導同儕視導等專業方式建構全

校知識管理平台整合資訊融入課程有效提高教學品質

進行相關專題研究計畫以創新教學方法提昇教學品質

營造成為學習型校園

(四)以多元創意學校本位課程為方向擬定課程計畫兼重

語文及科技教育推廣國際教育交流營造學術研究風氣

激發潛力以多元發展學習課程涵養學生成為社會菁英

(五)關懷學生以開放多元的教學評量開發學生智能鼓勵

學生肯定自我具備創新思考的研究能力提昇整體校風

追求卓越

(六)發展學生性向興趣培養休閒生活增進民主素養推

動人權教育落實校園民主

(七)推動品德教育以服務學習為導向「友善校園」的學輔方

式涵養學生自律負責禮讓尊重感恩的自我學習

能力及積極的生活態度與進取的人生觀

二 教學與輔導並重培育社會菁英

(一)完整均衡由生活素養生涯發展生命價值三層面著手

透過教學活動及輔導措施使學生具備完整均衡的智慧

成為術德兼修之現代公民

(二)教學與升學輔導結合建立各科教學特色提高教學品質

妥善規劃學生在高中三年自我認識及探索輔導學生適性

適才升學

(三)重視生活教育與品格輔導以人文教育推展為主落實品

德教育培養學生健全的學習態度建立正確的人生態度

(四)注重個別化差異落實生涯輔導了解學生需要透過野

2

雁飛行隊適性輔導團體輔導個別晤談等措施協助

學生適性發展

(五)終身學習鼓勵學生勇於築夢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追求

與能力體現自我價值

三 整合行政全方位品質管理

(一)塑造具執行力的行政團隊精進優質行政服務

(二)透過溝通聯繫行政彼此尊重互為支援成為完整行政

團隊

(三)廣納師生意見建立溝通機制平台尊重學生與教師的反

應與需求化解歧見形成共識以民主化方式取得師

生信任

(四)全方位品質管理建立學習型組織提高教學及行政效能

落實執行力由優秀邁向卓越

四 結合社區資源建構藝術與人文校園環境

(一)結合家長社區資源與學校建立夥伴關係成為堅強的教

育支援組織

(二)推動永續校園環境教育及計畫進行環境教育教學活動

並擴及社區

(三)積極整合學校資源運用電腦資訊設備輔助達到資源共享

效能提升的友善環境

(四)結合鄰近學校和相關機構分享地區輔導資源及輔導網絡

(五)主動參與社區活動加強與家長社區互動達到學校全面

行銷及品牌口碑之建立

本校實施優質化這三年來遵循自訂的優質化發展架構圖如下

3

一優質化的發展目標

以下分別就「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教師專業發展」及「課程發展」

等四大類別說明本校優質化發展目標及子計畫目標間之關聯性

(一) 教師教學

優質化發展目標 子計畫

1數理科教師共組指導專題研究團隊跨科編輯教材

2讓課程活潑有創意並提高學生學習意願

3課程創新多元同科合作與各科協同教學教師自

我成長快速

4推展台灣文化課程與國際接軌拓展國際視野

創新教學計畫

遠距視訊教學計畫

(二) 學生學習

優質化發展目標 子計畫

1透過閱讀推廣活動增進學生的知識的廣度與深

度透過辦理的閱讀寫作講座提供學生楷模學習

的機會汲取智慧

2透過輕鬆閱讀區的建置改善圖書館的空間規劃

增進閱讀氛圍提昇學生利用圖書館的意願

3培養學生探究自然科學的興趣與能力

4透過各項比賽提升學生的英文能力鼓勵學生多利

用線上英檢平台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科學研究輔導計畫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全全人人發發展展

民民主主

決決策策

效效能能

行行政政

專專業業

團團隊隊

卓卓越越

學學習習

多多元元

環環境境

整整合合

資資源源

校校務務行行政政

環環境境

關懷懷

輔輔導導

溫溫馨馨

校校園園

資源源 學學習習

輔輔導導

4

(三) 教師專業發展

優質化發展目標 子計畫

1透過教學相長的機會以提升教學的能力

2透過參與「教師評鑑」作為促進教師精進的方式

3擴展學校行政與教師同仁的視野學習他校的優點

4與國際交流提升同仁的國際視野與胸襟

教師研習成長計畫

優質學校交流計畫

(四)課程發展

優質化發展目標 子計畫

1激發學生對自己生命的熱愛對他人生命的關懷

對大自然環境的珍惜能透過活動反思

2讓課程活潑有創意並提高學生學習意願

3學生能深刻體認並演唱出台灣與世界經典合唱曲

領略精緻藝術之美

4激發學生的創意及想像力透過腦力激盪建構設計

出具功能性且創新的機器人

5指導學生準備機器人比賽透過團隊思考及實驗

在比賽中獲得好名次

6引導學生深度思考做相關科展或小論文研究願

意選讀相關科系繼續探討學習

生命教育課程發展計畫

藝術課程發展計畫

機器人創意教學計畫

二學校近年進步情形

以下就「新生入學方式及成績」「學生對外表現」「學生圖書館運用」

「學生體適能獎章」「教師專業成長」「優質化問卷分析」等不同面向介

紹本校近年進步情形以及尋找出可再努力之方向

(一)新生入學方式及成績

198 學年度新生成績達第一志願而選本校就讀的約有 20 人到 100 學年度

新生成績達第一志願而進入本校的人數是 68 人

Pr96 以上新生

入學人數

97 學年 98 學年 99 學年 100 學年

338 328 441 416

(其中 100學年度開放免試入學名額多達 122人故 Pr96 以上人數有略降)

5

由此數據可見高優質學生對本校的嚮往越來越高本校近年的進步也更能

吸引多數的高中生本校也積極配合教育部的政策持續增加開放免試入

學的名額從 99 年 51 名到 100 年增為 122 名今年(101 學年)將大幅

增加為 202 名

0

100

200

300

400

500

97 98 99 100 學年度

PR96以上入學新生及免試入學人數

PR96以上

免試入學

(二)學生對外表現

本校學生近幾年來的對外表現的確是越來越好不論是數理資訊學科競賽

方面語文競賽方面美術及音樂方面甚至各式社區活動都有極亮眼的

表現得到很好的成績也因此為校爭取到許多的榮譽(詳細資料如附件七)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

1學生每年參加網路讀書會及小論文比賽獲獎篇數如下

學年 網路讀書會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獲獎篇數

97 55 68

98 127 50

99 36 14

100 38 12

圖 1國立大里高中 PR96 以上新生及免試入學新生人數

說明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定各校參加件數致獲

獎篇數也下降

2學生的圖書借閱冊數從 97 學年度平均每人 108 冊提升至 98 學年度平

6

均每人 278 冊99 學年度平均每人 24 冊100 學年預估為 29 冊可見

推動閱讀計畫方案後學生的圖書借閱率有顯著提升

0

5

10

15

20

25

30

97 98 99 100

平均冊數

圖 2國立大里高中 97-100 學年度每位學生平均借書冊數(100 學年為預估)

(四)學生體適能獎章

1本校鼓勵運動風氣推動游泳教學強調游泳技能(自救)並利用本

校室內溫水游泳池教學訂定高一捷式 25 公尺高二蛙式 25 公尺高

三能游 50 公尺高一通過率約 60高二通過率約 70高三通過率

約 80

2學生在體適能獎章方面金質獎章銀質獎章及銅質獎章的獲獎率總和

約 17-18之間可見本校在各項體育教學都很均衡發展學生的體

適能也因本校運動風氣佳而有很好的成績

0

2

4

6

8

10

12

14

16

97年 98年 99年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體適能獎章獲獎百分比

圖 3國立大里高中 97-99 學年度學生體適能獎章獲獎百分比

7

(五)教師專業成長

1校內辦理各科的教師進修與研習教學組承辦學科中心委辦的教師研

習計有數學歷史英文國文及地理等科三年來約共舉辦 15 場

本組承辦優質化校際合作觀摩研習每學期都有 1~2場這兩年來每

學期也承辦 PLC 初階與進階研習各兩場這讓本校教師更方便就近參加

與自己專業相關的許多研習

2本校校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開始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期有 39

位老師完成第一階段認證並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從 98 年起除了鼓勵教師們參與縣市合作夥辦專業知能進修外本校

針對各學科辦理專業成長研習聘請校內外優秀講師蒞校演講讓教師

們可以自行尋找有興趣的主題適合的講師不用離開學校就能達到自

我進修的效果自 98 學年度起至 99 學年度本校教師平均研習時數由

138 小時提升至 220 小時預估 100 學年度本校教師平均研習時數可

達 28 小時

教師平均研習時數

0

10

20

30

平均時數 164 138 22 28

97學年 98學年 99學年 100學年

圖 4國立大里高中

97-100 學年度每位

教師平均研習時

數(100 學年為預

估值)

(六)學校校務評鑑

197 學年度接受教育部高中校務評鑑總成績獲得最高榮譽「一等」殊榮

2在各項目等第方面校長領導課程教學社群互動等獲一等行政管

8

理學務輔導環境設備及績效表現為二等

3今年 3 月 15 日本校即將再接受教育部校務評鑑相信這三年來的努力

成果一定能在評鑑中獲得各評鑑委員的認同

表 197 學年度國立大里高中校評鑑結果

項目 等第

一校長領導 一等

二行政管理 二等

三課程教學 一等

四學務輔導 二等

五環境設備 二等

六社群互動 一等

七績效表現 二等

總成績 一等

(七)優質化問卷分析

1在優值化問卷分析方面由表 2「教師」填答問卷部分結果可知本校

教師在「教師專業發展」及「學校整體評估」這兩大項的問卷結果皆遠

高於全體平均值極多但在「學校管理與領導」及「課程教學與輔導」

這兩大項的問卷結果卻有部分低於全體平均有部分持平部分些微

領先這是值得我們警惕並需要加強努力的方向

2由表 3「家長」填答問卷部分結果可知幾乎所有的題目問卷結果都遠

高於全體平均值很多甚至有些多達近 20可見家長對本校在各方面

的表現是十分認同的唯有「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及「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這兩個題目的問卷結果是低於全體平均

值 10及 18這可能是家長擔心未來 12 年國民教育實施後學校的明

星高中光環會漸漸失色以及許多南投苗栗的優秀學生不遠千里選擇

就讀本校的原因這是對本校的認同與肯定但我們能要持續對家長說

明 12 年國教的教育政策並以學校的努力辦學走出特色保留部分特

9

色招生的名額

3由表 4「學生」填答問卷部分結果一可知本校同學對老師的教學認同

度遠高於其他學校各題問卷結果高出全體的平均值 10~30值得慶

幸唯一一題「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的結果是低於全體

平均值 117可見本校老師的教學不是只以考試為唯一目的

4由表 5「學生」填答問卷部分結果二可知同學對本校課程及他自己的

學習經驗問卷結果都遠優於全體平均值唯有一題「我會用背答案來

應付考試」是低於全體平均 114而在「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

就讀」「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來就讀」「如果現在能從重新

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會選擇本校」等項

目都遠超過全體平均值 20以上這正是學校優質化的最佳佐證

表 2「教師」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

理適切的活動

6112 9552 +344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

或行政工作

5945 9848 +290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6147 9412 +326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6409 9412 +300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9602 9851 +251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

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9197 8806 -39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

需求

9360 9706 +346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

參與

9392 9853 +46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教師」問卷樣本數 全體N=2655國立大里高中n=86填答率 8023

10

表 3「家長」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8190 9835 +165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7432 9333 +190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7987 8644 +677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7031 9000 +19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7397 9167 +177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7537 9492 +196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6727 5726 -100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8463 6695 -237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家長」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52國立大里高中n=120

表 4「學生」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一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

解課程內容

5129 7632 +250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3421 6230 +281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5161 8033 +287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2909 1736 -117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

差異

4089 4918 +829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

題並加以指導

4104 5041 +937

說明1「大部分老師」=「大部分老師是這樣」+「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差異」為「大里高中」-

「全體」之值

2「學生」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18國立大里高中n=122

11

表 5「學生」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7820 9508 +169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7177 9344 +217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

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7362 9098 +174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

6837 8197 +136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

就讀

7103 9339 +2236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3685 2541 -114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

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4946 8099 +3153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

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是會選擇本校就

4798 6250 +145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學生」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18國立大里高中n=122

12

參 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以下分別就「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教師專業發展」「課程發展」

及「其他」等五大子計畫類別依「三年計畫目標」「工作內容整合說明」

「計畫執行情形與檢討修正說明」「執行效益說明」「未來焦點創新」及

「實施成效評鑑」來表述本校優質化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一子計畫類別教師教學

本校在「教師教學」上主要分兩類教學創新研究及遠距視訊教學

其中教學創新研究又在下列幾個面向上提升教師的創新教學能力

1跨科編輯教材

2數理科教師共組指導專題研究團隊

3校外參訪教學活動

4國文科教師開發高一國文文學擂台賽題庫

5天文實察與觀測

而遠距視訊教學則是本校的特色發展項目三年來的許多成果將在後面詳細敘

述說明

98學年

1-1數學建模創新課程推廣教學及競賽

1-2 遠距視訊英文講座邀請 AIT(美國在台協會)外交官 Mr Scott Robinson

為本校師生講述美國文化與美國高中大學校園生活

遠距視訊教學連線學校美國明尼蘇達州普林斯頓中小學 Princeton Public Schools Minnesota USA

視訊教學跨校交流邀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及虎尾高中觀摩視訊演示

1-3國文科創新教學計畫文學擂台賽心靈花園封面封底設計徵圖比賽

詩詞吟唱暨校園民歌教學

99學年

1-1演講「日全食北極光觀測」「中興大學材料系貴儀參訪活動」

「衛星遙測所揭露全球暖化警訊」

1-2 跨國遠距視訊教學計畫

「即席口語表達比賽」「國際餐桌禮儀」「法官蒞校演講」

「美國外交官演講」

100 學年

1-1 參加 i-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設計比賽認識太陽能課程

1-2 誇國遠距視訊-國際高峰會議題National and Global Security

多國文化交流 1異國美食景點 2宗教慶典 3習俗等 簡報解說提問

國際生命教育 1關懷癌症兒童 2幫助災民等 簡報討論宣導服務

13

198 年數學科及國文科的老師參加優質化的教學創新計畫讓原本令人畏懼的數

學能以不同的面貌展現在學生面前同樣的國文教學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背誦

及文意的解釋而成為更活潑生活化的文學薰陶雖然這樣的教學方式深獲

同學的肯定也能從中學得許多部只在書本上得到的知識但由於課程受限於上

課時數的限制很難持續推廣下去因此只作了一年但文學擂臺賽也因深受同

學的喜愛而變成學校的常態性活動

文學擂臺賽 林玉珊老師主持語文高手關卡

299 學年開始連續兩年本校就把創新教學聚焦到物理科及天文地科方面而藉

由優質化的經費補助讓執行子計畫的老師能夠發揮自己的研究專長指導學生

在國際科技儀器創新比賽及參與國際計畫進而發現新的小行星能有很亮麗的表

現而後者的成果更讓本校的師生研究團隊榮登雅虎奇摩新聞首頁

398 學年至 100 學年這三年來從未間斷的遠距視訊教學更是本校的一大特色

在本校視訊團隊師生的努力下除了參與國際視訊的各項會議或比賽也關心全

球的各式議題全球暖化節能減碳生態保育關懷弱勢(重大災難救助)等等

更利用視訊發表將我們的文化特色歷史節慶傳統介紹給國外的交流學校讓

他們對中華文化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除此之外也與國內的大學及高中作視訊教

學的交流與推廣這三年來在視訊團隊的努力付出下累積不下百場的視訊經

驗除了參與的老師和同學收穫滿滿外更贏得了教流學校的友誼及外界的好評

國際視訊分組教學報告 2011 年全球學術視訊大會台灣主播台

14

198學年數學科教師推展數學建模創新課程由三位老師及近八十位高一同學參

加分13組參加數學建模競賽藉由不同的學習方式與解題思考讓學生體驗數

學在生活上的應用並實際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藉由各組團隊腦力激盪與探

討將該組的想法統合成為系統性解決方案並發表成果各組分享這種學習歷

程的經驗是學生們未曾有的經驗也讓他們收穫良多

學生上台發表各組自己研究的成果

298學年國文科教師首次推動文學擂台賽由國文科9位老師分高一高二兩場

共約1100同學參加除了增進學生對於文學的認識以寓教於樂的形式現場競

賽之氣氛帶動各班同學對於文學的喜愛並促進學生鑽研文學領域之好樂心

提升同學得文學素養由於此次的反應熱烈深獲同學的喜愛第二年之後就成

為國文科的常態活動

399~100學年物理及地科老師接著加入教學創新計畫由於兩位老師的用心投

入兩年來辦了不少的活動參觀興大貴儀中心科博館的系列演講請外校講

師來校對科研社的同學上課及戶外觀星活動等等共約有280人次參與活動除此

之外黃詩翔老師指導學生參加「第九屆旺宏科學獎」榮獲銀牌「第二屆i-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設計比賽」榮獲佳作林士超老師指導學生參加99學年地科科

展優等與100年中區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地球科學)第一名

「第九屆旺宏科學獎」榮獲銀牌 各媒體的專文報導與訪問

498~100學年持續遠距視訊教學計畫施玫玫老師所帶領的視訊團隊三年來所

舉辦的國內外遠距視訊場次超過百場參加的學生人次超過3000人同學們為

了要跟國外學生視訊交流事前英語演練及資料準備都很用心也因此提升了

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與自信心而多元化的視訊內容讓學生與老師從中學習到

不同的知識也曾受到各媒體的專文報導與訪問讓本校更堅持推廣英語視訊

進而塑造同學能更有國際視野及國際觀

15

分組教學 報告有效節能宣導 視訊連線結束後請校長指導講評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教學)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1-1 創新教學研究 168 230 907 1000

98-1-2 遠距視訊教學 343 487 962 1000

99-1-1 創新教學研究 1302 455 990 1000

99-1-2 遠距視訊教學 4932 625 949 1000

100-1-1 創新教學研究 67 110 882 1000

100-1-2 遠距視訊教學 138 27 1000 1000

總 計 1339 1934 946 1000

三年的優質化中在教師教學方面讓本校找到特色發展的方向mdash遠距視訊教學的推廣與應用將是本校的能夠吸引更多學生及老師投入的一大亮點至於數理

的教學創新研究及專題的持續發展也因本校於100學年度成立資優班後要常態

推動的主要課題而遠距視訊是否能跨科結合則是我們有待努力的地方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16

二子計畫類別學生學習

本校在「學生學習」上主要分三方面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閱讀暨撰寫能力提升科學研究能力輔導及英文能力提升

閱讀及撰寫能力

1悅讀手冊計畫學生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

2成立班及讀書會並完成各組心得報告編輯成冊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與中興大學理工學系合作提供學生加深課程

2依學生興趣開設各類專題研究

3TRML遠哲科學競賽等課外指導培訓課程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利用選修及假日開設日語及西班牙語

2建立線上英檢平台

3辦理英文歌唱比賽

4加強英檢輔導課程

98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邀請吳啟銘老師演講「走入閱讀的新天地」

陳正家老師演講「閱讀與寫作的技巧」林承謨老師「台灣文學的金銀島」

侯育平老師演講「無話可說有話要說把話說好」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推動學生參

與科學探究(參賽科展)天文常識及星空認識比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多益普

及英語測驗」演講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99學年

2-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中台灣高中巡迴詩展舉辦三場文學講座舉

辦「大里經典閱讀二十」活動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學競賽選手培訓數理學科能力競賽遠哲科

學趣味競賽校內科學研究競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100 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校內遠哲科學競賽

2-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語聽力訓練口語表達訓練英語寫作能力測驗的翻

譯和作文練習

17

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1)此計畫持續 3年藉由學校印發精美的「悅讀手冊」給高一新生並鼓勵學生

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並頒獎給予表現認真心

得報告寫作優異的同學各班推廣成立班級讀書會藉由同儕的力量相互影響

介紹好書與同學分享閱讀之樂

(2)每學期舉辦專家演講 2-3 場藉由專家現身說法鼓勵同學領略閱讀的樂趣

並養成終身受益的閱讀習慣

(3)藉由優質化的經費添購許多專家老師與同學推薦的好書充實圖書館藏

盡量滿足讀者的所需完成輕鬆閱讀區的規劃期望在軟硬體的設備都能充分

滿足全校師生的閱讀需求讓閱讀成為一種享受

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此計畫由設備組配合執行在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遠哲科學趣

味競賽(校內競賽)及培養同學參加科展甚至參加清華盃化學科能力競賽這

三年來老師的用心付出與同學的努力下都有很亮麗得成績(詳細得獎資料如附

件)

遠哲科學競賽汽墊滑車 製作場景 清華盃化學競賽化學實驗實作

(2)天文地科方面在優質化的經費挹注下充實星空教室的設備讓本校天文社

蓬勃發展使的對天文有興趣的同學有發揮的餘地加上地科林士超老師的用心

指導讓同學在地球科學能力競賽及地科科展都有很好的成績更值的一提的是

國立大里高中學生參加國際小行星搜尋計畫成功找到太陽系裡六顆以往未曾被

發現的小行星未來可能擁有命名權「國大里」是可能的命名選項學生們的成

果受到重視 總計全球有 7個國家32 所高中的一百多位高中生參加這項國際

小行星搜尋計畫(IASC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Search Collaboration)

並加入所謂的「地球防衛隊」找尋太陽系中未曾出現的小行星

18

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98~99 學年接連兩年舉辦英語歌唱比賽藉此活動讓學生能開口說英文並藉

由英語歌曲學習英文單字進而喜歡英文提高英文學習興趣更因為同學反應

熱烈極受全體師生的喜愛因此改為常態性活動每年由教學組承辦

112演唱Wait For You 114演唱Seasons in the Sun

(2)98-100協助英文科教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成立數位學習教室對於報名參加

英檢的同學實施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並給予通過英檢的同學報名費的補助

(3)98-100 配合國際視訊課程全面輔導同學提升英語聽力口語表達英語寫作

能力測驗的翻譯和作文練習 執

1每學期邀請專家演講每場約500人聆聽三場共約1500人受益三年來預估

約有9000人次參與

高一專題演講(1000219) 高二專題演講(1000318)

19

2悅讀手冊三年來共發出約1800本本校高一至高三的同學每人都有一本並要

求同學將閱讀心得報告寫入手冊內期望高中三年能寫滿100篇

悅讀手冊查閱 讀書心得分享

3在設備組與本校數理學科老師相互配合下對於科學研究輔導的成效十分良

好且能從各項的數理科學競賽的名次得到驗證

43年來線上英檢平台的利用及英檢考前輔導方案受惠的學生約3000人而通過

英檢中高級或中級受補助的同學有中高級18人中級128人更值的令人慶

賀的事高三陳歆旻參加去年多益(TOEIC)測驗成績高達985分(滿分990)

學生使用本校線上英檢平台進行模擬考試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學生學習)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52 200 1000 1000

98-2-2 科學研究輔導 384 0 889

98-2-3 英文能力提升 152 135 588 1000

99-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35 200 1000 1000

99-2-2 科學研究輔導 713 276 875 1000

20

99-2-3 英文能力提升 925 455 431 1000

100-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68 230 1000 1000

100-2-2 科學研究輔導 343 487 917 1000

100-2-3 英文能力提升 1302 455 604 1000

總 計 2270 2438 856 1000

1三年來辦理閱讀推廣活動成效頗佳同學的書籍借閱冊數逐年提升加上充

實圖書館的軟硬體設施增進閱讀氛圍提升師生利用圖書館的意願而閱

讀習慣有助於終身學習的養成是一項不能間斷的工作

2本校於100學年度獲准成立資優班資優班的成立除了要我們在拔尖方面更加

努力外也藉由資優班的各專題演講帶動全面提升同學的數理課程

3英文能力一向是本校的重點發展項目除了既有優勢下仍須持續提升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1

三子計畫類別教師專業發展

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主要分兩類教師成長及學校交流

其中教師成長方面

1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2辦理全校54小時資優教育研習

3各科教學研究會分科邀請學者專家講座與指導

4辦理PLC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學校交流方面

1行政團隊及各科教師前往他校學習取經

2各科教師參與帶學生出團訪其他國家地區從事教育交流

3辦理校際觀摩

98學年

3-1國文科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數學科繪圖軟體操作研習教師專

業發展評鑑研習

3-2-1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嘉義高中優質化專家諮詢輔導訪視會議

3-2-2新加坡南洋初級學院來本校參訪

雙方互贈禮物 參訪師生在本校中庭大合照

99學年

3-1國文科台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99課綱數學科教學心得分享

3-2 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100 學年

3-1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體研習-路竹高中鍾志輝老師主講建國中學教

師mdash曾政清老師分享專業成長計劃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

3-2 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彰化高中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

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22

198~99 學年國文科舉辦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除了邀請專家分享

外老師都能踴躍參加與會老師就教學心得提出問題與演講者交流並相

互切磋

現代散文教學與閱讀寫作指導 國文科老師專心聆聽演講

298~99 學年數學科舉辦繪圖軟體操作研習及 99 課綱教學心得分享此研習幫

助教師提升專業智能增進教師研究與教學能力並讓科內教師能相互觀摩學

習彼此的長處探討教學上的問題

3100 學年修正前兩年由國文數學各科舉辦教學研習除了各科教學研究會

定期開會討論相關教學成長議題外更鼓勵教師參與縣市伙伴專業知能研習

499 學年度期末校務會議本校教師通過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第一梯共有

42 位老師主動參加接下來到 100 學年就舉辦三場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

體研習(共 12 小時)加上線上研習 10 小時最後共有 39 位老師完成 22 小時

研習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鍾志輝老師談教室觀察系統 教師們均認真聽講藉以瞭解未來趨勢

5優質學校交流計畫3年來共參訪過嘉義高中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彰化高

中等校除了觀摩學習各校的優點外也讓本校的行政同仁能有更廣的視野

提升自我的競爭優勢

699~100 學年度本校為優質化中區總召協辦多項教師研習如中區優質化

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做為承辦學校讓本校教師能

就近參與這些研習也讓參加過的老師受益良多

23

1國文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邀請校外專家來校分享教學心得科內老師都全

數參加並能從研習中充實專業知能增進教學能力

2數學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由科內老師分享繪圖軟體操作及99課綱教學心

得分享老師們毫不不吝嗇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並相互學習他人長處讓

整科的教學效益大大提升

助教蔡清良老師與講師蔡志強老師 數學科研習教師們認真實作

3校際交流讓本校教師能到各優質高中取經學習各校的長處受益老師約有

100人次

4承辦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兩年來參與研習教師約380人

會議前老師們閱讀研習資料 演講者回答老師問題

5承辦PLC教師專業社群初階及進階研習至今約960位老師參加研習

專注聆聽的教師們

師大陳佩英教授開場

溝通網活動過程

講師李玲惠校長

24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專業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

行完畢後

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3-1 教師研習成長 37 0 638 0

98-3-2 優質學校交流 88 0 726 0

99-3-1 教師研習成長 393 0 626 0

99-3-2 優質學校交流 243 0 1000 0

100-3-1 教師研習成長 25 0 737 0

100-3-2 優質學校交流 592 0 730 0

總 計 2728 0 726 0

1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應該再多著墨在推動校內教師自主成立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讓PLC的理念在校內落實並紮根

2本校部分教師通過第一階段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除了要繼續參加下一階段教室

觀察外其餘教師也陸續積極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在校際交流方面這幾年鄰近高中的參訪除了帶給我們成長的刺激更讓我們

不自滿而要不斷提升年年比前一年更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5

四子計畫類別課程發展

本校在「課程發展」上主要分三項生命教育藝術課程及生活藝能

生命教育

1結合各班導師社團等前往慈善機構或弱勢團體擔任志工服務學習

2辦理農村體驗淨山活動與參與飢餓三十等活動

藝術課程

1藉由多元選修課程教授學生書法寫字的技巧並由臨摹與自運的方式

培養學生書法寫字的習慣

2重點強化合唱藝術課程讓學生感染音樂的生命力並透過表演培養積極

大方的人生態度

生活藝能

1機器人程式設計融入生活科技課程

2將平時防震緊急事件防護如入課程辦理防震設計競賽

98學年

4-1-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清華大學第六屆清華盃全國高級中學化

學科能力競賽』

4-1-2「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綠色青年高峰會』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國文科經典讀誦』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4-2-3「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地理實察活動』

4-2-4「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高等法院台中分院實施計畫』

4-2-5「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盲童育幼院實施計畫』

4-2-6「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生命教育傳愛計畫』

4-2-7「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環境教育校外教學』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99學年

4-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 天文研究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惠明盲童育幼院交流計畫』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2-3生命教育課程-『臺中大坑登山步道淨山活動』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100 學年

4-1 生命教育課程-『彰化埔鹽鄉農村服務活動』

4-2-1藝術課程發展計畫-『書法文藝營』

4-2-2藝術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3「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26

198 年為第一次執行本計畫當時每個活動就自成一個子計畫因此洋洋灑灑列

了 11 個子計畫雖然活動辦了很多但每個活動都是點狀無法串連成系列活動

而且勞師動眾讓各科參與的老師深感負擔而學生的獲益也無法延伸發酵因此

在 99 學年開始就把本計畫整併成三個子計畫生命教育課程藝術課程及生活

藝能課程

2生命教育課程著重在讓學生去體驗或實際參與進而有更深刻的感受展現熱

愛生命愛護一切生物及大地甚至樂於去幫助弱勢讓同學從服務學習中瞭解

生命的意義

3藝術課程著重在合唱團的訓練及書法藝術的體驗合唱團在徐惠君老師的帶領

下不論是學生的演唱技巧肢體語言甚至在美聲美學的陶冶下每位同學都展

現特有的氣質也難怪會在各種的合唱比賽贏得很好的成績

4生活藝能課程則由張敏慧老師發展機器人的課程計畫帶領同學研究組裝

設計不同功能的機器人並參與 2010 奧林匹亞機器人競賽台中市校際盃榮獲第一

2010 年 WRO 縣市盃獲第一名 機器人課程同學專心研究機械結構

198學年在課程發展的子計畫下(11個)執行後參與的學生多達2035人次量是

分可觀但質方面卻是我們要加強改善的檢討之後下學年度修正子計畫讓

子計畫的效果能給學生全面性的收穫而不是發錢辦完活動就結束了

同學參訪台灣文獻館專心聽導覽員解說 與惠明盲童一起在禮拜堂參加活動

299-100生命教育課程98學年參訪完惠明盲童育幼院同學於下學期便提議前往

育幼院與院童交流藉由與惠明盲童育幼院院童互動交流讓學生更能體會生命的珍

貴並同理他人之不便此次活動共有83位同學參與

27

這位盲生是比較活潑的會主動與同學聊天 106同學與院童全體大合照

100年舉辦台中大坑步道淨山活動及去農家服務學習體驗活動大坑健行之餘

更隨手撿拾垃圾讓學生寓教於樂學生腳踏實地親自體驗農事服務是最大的收穫

3藝術課程合唱團的訓練課程讓受益的學生約 200 人次建立學生對於音

樂技能與美感的基礎觀念並於實際練唱中學習歌唱技巧了解音樂的感染力

並藉由舞台表演的經驗培養積極大方的人生態度成果發表展現與觀眾互動作音

樂文化交流另外書法文藝營受惠學生約 100 人次

合唱團同學舞台藝術的肢體展現 合唱藝術的多元呈現mdash成果發表

4生活藝能課程張敏慧老師這三年來持續推動機器人課程應用參與學生

人數近500人次建立學生對於機電整合及程式控制機器人的基本概念並於實際

操作中瞭解機器人在工業科技的重要性為了推廣機器人課程教學還親自編印

機器人組裝參考手冊1本easyBot讓學生易於學習並帶領學生多次參加WRO

機器人比賽獲台中縣市盃第一名第四名及優勝2隊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課程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完

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4-1 數理實驗課程 204 0 868 0

98-4-2 人文品德課程 410 175 989 1000

98-4-3 生活藝能課程 98 273 996 1000

99-4-1 數理實驗課程 1173 1616 927 1000

99-4-2 人文品德課程 1372 230 776 1000

99-4-3 生活藝能課程 54 4524 724 1000

100-4-1 生命教育課程 51 0 806 0

28

100-4-2 藝術課程 104 140 994 1000

100-4-3 生活藝能課程 46 245 997 1000

總 計 1221 1677 921 1000

1生命教育是要持續不斷的推動三年下來我們感覺到參與過的學生的確有不一

樣的改變未來要若要落實生命教育一定要將生命教育融入各科教學及生活中

2合唱團是本校表現很傑出的社團將藝術課程子計畫結合社團活動讓學生在

社團的學習成果藉由成果發表讓學生在舞台上展現自己

3機器人課程在張敏慧老師的努力下三年來的課程發展已經很成熟學生對於

課程的接受度也很高希望將來能將此課程推廣到其他學校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9

30

肆 結語

大里高中在中部地區辦學績優已是有口皆碑的優質學府在短短十

年半來學校的成長茁壯是歷經兩位校長老師同學及社區人士共同

努力的成果然而未來少子化趨勢及城鄉差距擴大的情況下必須思考如

何透過創新再突破現狀發揮最大資源效益學校要能永續發展就是要

具有特色成為獨樹一格的品牌高中

在優質化第一期程中我們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全校師生閱讀

發展國際視訊教學課程落實科學輔導計畫人文品德方面強調生活中的

實踐鼓勵學生志工服務這些計畫的執行更凝聚全校共識使得全校

師生受惠讓大家感受到進步的動力逐步邁向優質特色高中

執行優質化這三年來即將告一段落大部分原計畫目標都能達成

僅以此成果考核報告書感謝優質化核心團隊及諮輔委員們的指導與督

促也同時要感謝校長各處室主任及參與計畫執行的老師同學與行政

同仁未來學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個計畫的結束並不代表停止

本校的全體師生仍要不斷的追求進步以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成效成就 12

年國民教育願景

附件

學校基本資料

一學校概要

校名

全銜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100 學年度)

聯絡人 姓名 林月霞 職稱 教師兼教務主任 電話

(04)24875199-301

學校

規模

部別

(科別)

普通科 (含綜高學術學程

及特殊班)

職業類科 (含綜高職業

學程)

附設進修學校 附設國中部

高三 高二 高一 合計 高三 高二 高一 高三 高二 高一 國三 國二 國一

班級數 14 14 14 42

學生總數 595 596 583 1774

男性 386 330 304 1020

女性 209 266 279 754

特殊班

級設班

情形

班別 數理資優班

年度 100

班級數 1

學生數 30

師資

結構

(不含校

長 教官)

學 歷 博 士 碩 士 研究所 40 學分 大學 專科 教師

數總 94 人1 人 77 人 2 人 9 人 0 人

教學年

未滿 5年 5-9 年 10-19 年 20-29 年 30 年以上 男性 45 人

5 人 42 人 34 人 7 人 1 人 女性 49 人

說明1學校如設有各類特殊班級(含各類資優班特殊教育班與體育班)時請另外填寫

設班情形與學生人數欄位可自行增刪

31

二學生結構

(一) 學區範圍

編號 國 中 校 名

是否為高中職

社區化之適性

學習社區國中

畢業生進入本校學生人數

98 年 99 年 100 年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 總人數

1 縣立太平國中 是 0 3 3 2 10

2 縣立霧峰國中 是 6 4 6 2 3

3 私立明德女中 是 0 0 0 0 0

4 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是 1 1 2 2 2

5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是 9 0 9 0 12

6 私立華盛頓高中 是 1 0 3 0 1

7 縣立成功國中 是 4 3 21 2 25

8 市立育英國中 是 5 0 2 3 3

9 市立崇倫國中 是 9 4 9 2 4

10 縣立光榮國中 是 10 12 40 4 43

11 縣立中平國中 是 6 6 8 2 2

12 市立忠明高中 是 0 0 0 0 1

13 縣立光正國中 是 8 0 6 9 2

14 縣立立新國中 是 4 3 5 3 3

15 市立向上國中 是 13 2 11 1 12

16 市立四育國中 是 6 3 7 3 4

17 私立大明高中 是 3 0 5 0 3

18 縣立新光國中 是 0 2 11 6 9

19 縣立光德國中 是 32 7 8 2 7

20 縣立溪南國中 是 4 3 4 1 2

21 縣立烏日國中 是 14 3 3 1 1

22 縣立爽文國中 是 7 12 20 5 20

23 市立東峰國中 是 5 1 1 2 4

24 臺中市市立大里高中 是 4 7 8 3 3

25 台中縣私立立人高中 是 7 3 5 3 7

26 市立居仁國中 是 36 3 47 3 43

27 臺中市私立僑泰高中 是 3 0 2 0 0

28 縣立光復國中(小) 是 35 5 7 3 7

29 市立光明國中 是 18 9 23 2 17

30 私立宜寧高中 是 6 0 4 0 6

32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雁飛行隊適性輔導團體輔導個別晤談等措施協助

學生適性發展

(五)終身學習鼓勵學生勇於築夢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追求

與能力體現自我價值

三 整合行政全方位品質管理

(一)塑造具執行力的行政團隊精進優質行政服務

(二)透過溝通聯繫行政彼此尊重互為支援成為完整行政

團隊

(三)廣納師生意見建立溝通機制平台尊重學生與教師的反

應與需求化解歧見形成共識以民主化方式取得師

生信任

(四)全方位品質管理建立學習型組織提高教學及行政效能

落實執行力由優秀邁向卓越

四 結合社區資源建構藝術與人文校園環境

(一)結合家長社區資源與學校建立夥伴關係成為堅強的教

育支援組織

(二)推動永續校園環境教育及計畫進行環境教育教學活動

並擴及社區

(三)積極整合學校資源運用電腦資訊設備輔助達到資源共享

效能提升的友善環境

(四)結合鄰近學校和相關機構分享地區輔導資源及輔導網絡

(五)主動參與社區活動加強與家長社區互動達到學校全面

行銷及品牌口碑之建立

本校實施優質化這三年來遵循自訂的優質化發展架構圖如下

3

一優質化的發展目標

以下分別就「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教師專業發展」及「課程發展」

等四大類別說明本校優質化發展目標及子計畫目標間之關聯性

(一) 教師教學

優質化發展目標 子計畫

1數理科教師共組指導專題研究團隊跨科編輯教材

2讓課程活潑有創意並提高學生學習意願

3課程創新多元同科合作與各科協同教學教師自

我成長快速

4推展台灣文化課程與國際接軌拓展國際視野

創新教學計畫

遠距視訊教學計畫

(二) 學生學習

優質化發展目標 子計畫

1透過閱讀推廣活動增進學生的知識的廣度與深

度透過辦理的閱讀寫作講座提供學生楷模學習

的機會汲取智慧

2透過輕鬆閱讀區的建置改善圖書館的空間規劃

增進閱讀氛圍提昇學生利用圖書館的意願

3培養學生探究自然科學的興趣與能力

4透過各項比賽提升學生的英文能力鼓勵學生多利

用線上英檢平台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科學研究輔導計畫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全全人人發發展展

民民主主

決決策策

效效能能

行行政政

專專業業

團團隊隊

卓卓越越

學學習習

多多元元

環環境境

整整合合

資資源源

校校務務行行政政

環環境境

關懷懷

輔輔導導

溫溫馨馨

校校園園

資源源 學學習習

輔輔導導

4

(三) 教師專業發展

優質化發展目標 子計畫

1透過教學相長的機會以提升教學的能力

2透過參與「教師評鑑」作為促進教師精進的方式

3擴展學校行政與教師同仁的視野學習他校的優點

4與國際交流提升同仁的國際視野與胸襟

教師研習成長計畫

優質學校交流計畫

(四)課程發展

優質化發展目標 子計畫

1激發學生對自己生命的熱愛對他人生命的關懷

對大自然環境的珍惜能透過活動反思

2讓課程活潑有創意並提高學生學習意願

3學生能深刻體認並演唱出台灣與世界經典合唱曲

領略精緻藝術之美

4激發學生的創意及想像力透過腦力激盪建構設計

出具功能性且創新的機器人

5指導學生準備機器人比賽透過團隊思考及實驗

在比賽中獲得好名次

6引導學生深度思考做相關科展或小論文研究願

意選讀相關科系繼續探討學習

生命教育課程發展計畫

藝術課程發展計畫

機器人創意教學計畫

二學校近年進步情形

以下就「新生入學方式及成績」「學生對外表現」「學生圖書館運用」

「學生體適能獎章」「教師專業成長」「優質化問卷分析」等不同面向介

紹本校近年進步情形以及尋找出可再努力之方向

(一)新生入學方式及成績

198 學年度新生成績達第一志願而選本校就讀的約有 20 人到 100 學年度

新生成績達第一志願而進入本校的人數是 68 人

Pr96 以上新生

入學人數

97 學年 98 學年 99 學年 100 學年

338 328 441 416

(其中 100學年度開放免試入學名額多達 122人故 Pr96 以上人數有略降)

5

由此數據可見高優質學生對本校的嚮往越來越高本校近年的進步也更能

吸引多數的高中生本校也積極配合教育部的政策持續增加開放免試入

學的名額從 99 年 51 名到 100 年增為 122 名今年(101 學年)將大幅

增加為 202 名

0

100

200

300

400

500

97 98 99 100 學年度

PR96以上入學新生及免試入學人數

PR96以上

免試入學

(二)學生對外表現

本校學生近幾年來的對外表現的確是越來越好不論是數理資訊學科競賽

方面語文競賽方面美術及音樂方面甚至各式社區活動都有極亮眼的

表現得到很好的成績也因此為校爭取到許多的榮譽(詳細資料如附件七)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

1學生每年參加網路讀書會及小論文比賽獲獎篇數如下

學年 網路讀書會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獲獎篇數

97 55 68

98 127 50

99 36 14

100 38 12

圖 1國立大里高中 PR96 以上新生及免試入學新生人數

說明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定各校參加件數致獲

獎篇數也下降

2學生的圖書借閱冊數從 97 學年度平均每人 108 冊提升至 98 學年度平

6

均每人 278 冊99 學年度平均每人 24 冊100 學年預估為 29 冊可見

推動閱讀計畫方案後學生的圖書借閱率有顯著提升

0

5

10

15

20

25

30

97 98 99 100

平均冊數

圖 2國立大里高中 97-100 學年度每位學生平均借書冊數(100 學年為預估)

(四)學生體適能獎章

1本校鼓勵運動風氣推動游泳教學強調游泳技能(自救)並利用本

校室內溫水游泳池教學訂定高一捷式 25 公尺高二蛙式 25 公尺高

三能游 50 公尺高一通過率約 60高二通過率約 70高三通過率

約 80

2學生在體適能獎章方面金質獎章銀質獎章及銅質獎章的獲獎率總和

約 17-18之間可見本校在各項體育教學都很均衡發展學生的體

適能也因本校運動風氣佳而有很好的成績

0

2

4

6

8

10

12

14

16

97年 98年 99年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體適能獎章獲獎百分比

圖 3國立大里高中 97-99 學年度學生體適能獎章獲獎百分比

7

(五)教師專業成長

1校內辦理各科的教師進修與研習教學組承辦學科中心委辦的教師研

習計有數學歷史英文國文及地理等科三年來約共舉辦 15 場

本組承辦優質化校際合作觀摩研習每學期都有 1~2場這兩年來每

學期也承辦 PLC 初階與進階研習各兩場這讓本校教師更方便就近參加

與自己專業相關的許多研習

2本校校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開始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期有 39

位老師完成第一階段認證並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從 98 年起除了鼓勵教師們參與縣市合作夥辦專業知能進修外本校

針對各學科辦理專業成長研習聘請校內外優秀講師蒞校演講讓教師

們可以自行尋找有興趣的主題適合的講師不用離開學校就能達到自

我進修的效果自 98 學年度起至 99 學年度本校教師平均研習時數由

138 小時提升至 220 小時預估 100 學年度本校教師平均研習時數可

達 28 小時

教師平均研習時數

0

10

20

30

平均時數 164 138 22 28

97學年 98學年 99學年 100學年

圖 4國立大里高中

97-100 學年度每位

教師平均研習時

數(100 學年為預

估值)

(六)學校校務評鑑

197 學年度接受教育部高中校務評鑑總成績獲得最高榮譽「一等」殊榮

2在各項目等第方面校長領導課程教學社群互動等獲一等行政管

8

理學務輔導環境設備及績效表現為二等

3今年 3 月 15 日本校即將再接受教育部校務評鑑相信這三年來的努力

成果一定能在評鑑中獲得各評鑑委員的認同

表 197 學年度國立大里高中校評鑑結果

項目 等第

一校長領導 一等

二行政管理 二等

三課程教學 一等

四學務輔導 二等

五環境設備 二等

六社群互動 一等

七績效表現 二等

總成績 一等

(七)優質化問卷分析

1在優值化問卷分析方面由表 2「教師」填答問卷部分結果可知本校

教師在「教師專業發展」及「學校整體評估」這兩大項的問卷結果皆遠

高於全體平均值極多但在「學校管理與領導」及「課程教學與輔導」

這兩大項的問卷結果卻有部分低於全體平均有部分持平部分些微

領先這是值得我們警惕並需要加強努力的方向

2由表 3「家長」填答問卷部分結果可知幾乎所有的題目問卷結果都遠

高於全體平均值很多甚至有些多達近 20可見家長對本校在各方面

的表現是十分認同的唯有「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及「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這兩個題目的問卷結果是低於全體平均

值 10及 18這可能是家長擔心未來 12 年國民教育實施後學校的明

星高中光環會漸漸失色以及許多南投苗栗的優秀學生不遠千里選擇

就讀本校的原因這是對本校的認同與肯定但我們能要持續對家長說

明 12 年國教的教育政策並以學校的努力辦學走出特色保留部分特

9

色招生的名額

3由表 4「學生」填答問卷部分結果一可知本校同學對老師的教學認同

度遠高於其他學校各題問卷結果高出全體的平均值 10~30值得慶

幸唯一一題「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的結果是低於全體

平均值 117可見本校老師的教學不是只以考試為唯一目的

4由表 5「學生」填答問卷部分結果二可知同學對本校課程及他自己的

學習經驗問卷結果都遠優於全體平均值唯有一題「我會用背答案來

應付考試」是低於全體平均 114而在「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

就讀」「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來就讀」「如果現在能從重新

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會選擇本校」等項

目都遠超過全體平均值 20以上這正是學校優質化的最佳佐證

表 2「教師」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

理適切的活動

6112 9552 +344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

或行政工作

5945 9848 +290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6147 9412 +326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6409 9412 +300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9602 9851 +251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

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9197 8806 -39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

需求

9360 9706 +346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

參與

9392 9853 +46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教師」問卷樣本數 全體N=2655國立大里高中n=86填答率 8023

10

表 3「家長」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8190 9835 +165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7432 9333 +190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7987 8644 +677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7031 9000 +19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7397 9167 +177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7537 9492 +196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6727 5726 -100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8463 6695 -237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家長」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52國立大里高中n=120

表 4「學生」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一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

解課程內容

5129 7632 +250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3421 6230 +281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5161 8033 +287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2909 1736 -117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

差異

4089 4918 +829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

題並加以指導

4104 5041 +937

說明1「大部分老師」=「大部分老師是這樣」+「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差異」為「大里高中」-

「全體」之值

2「學生」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18國立大里高中n=122

11

表 5「學生」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7820 9508 +169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7177 9344 +217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

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7362 9098 +174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

6837 8197 +136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

就讀

7103 9339 +2236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3685 2541 -114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

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4946 8099 +3153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

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是會選擇本校就

4798 6250 +145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學生」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18國立大里高中n=122

12

參 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以下分別就「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教師專業發展」「課程發展」

及「其他」等五大子計畫類別依「三年計畫目標」「工作內容整合說明」

「計畫執行情形與檢討修正說明」「執行效益說明」「未來焦點創新」及

「實施成效評鑑」來表述本校優質化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一子計畫類別教師教學

本校在「教師教學」上主要分兩類教學創新研究及遠距視訊教學

其中教學創新研究又在下列幾個面向上提升教師的創新教學能力

1跨科編輯教材

2數理科教師共組指導專題研究團隊

3校外參訪教學活動

4國文科教師開發高一國文文學擂台賽題庫

5天文實察與觀測

而遠距視訊教學則是本校的特色發展項目三年來的許多成果將在後面詳細敘

述說明

98學年

1-1數學建模創新課程推廣教學及競賽

1-2 遠距視訊英文講座邀請 AIT(美國在台協會)外交官 Mr Scott Robinson

為本校師生講述美國文化與美國高中大學校園生活

遠距視訊教學連線學校美國明尼蘇達州普林斯頓中小學 Princeton Public Schools Minnesota USA

視訊教學跨校交流邀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及虎尾高中觀摩視訊演示

1-3國文科創新教學計畫文學擂台賽心靈花園封面封底設計徵圖比賽

詩詞吟唱暨校園民歌教學

99學年

1-1演講「日全食北極光觀測」「中興大學材料系貴儀參訪活動」

「衛星遙測所揭露全球暖化警訊」

1-2 跨國遠距視訊教學計畫

「即席口語表達比賽」「國際餐桌禮儀」「法官蒞校演講」

「美國外交官演講」

100 學年

1-1 參加 i-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設計比賽認識太陽能課程

1-2 誇國遠距視訊-國際高峰會議題National and Global Security

多國文化交流 1異國美食景點 2宗教慶典 3習俗等 簡報解說提問

國際生命教育 1關懷癌症兒童 2幫助災民等 簡報討論宣導服務

13

198 年數學科及國文科的老師參加優質化的教學創新計畫讓原本令人畏懼的數

學能以不同的面貌展現在學生面前同樣的國文教學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背誦

及文意的解釋而成為更活潑生活化的文學薰陶雖然這樣的教學方式深獲

同學的肯定也能從中學得許多部只在書本上得到的知識但由於課程受限於上

課時數的限制很難持續推廣下去因此只作了一年但文學擂臺賽也因深受同

學的喜愛而變成學校的常態性活動

文學擂臺賽 林玉珊老師主持語文高手關卡

299 學年開始連續兩年本校就把創新教學聚焦到物理科及天文地科方面而藉

由優質化的經費補助讓執行子計畫的老師能夠發揮自己的研究專長指導學生

在國際科技儀器創新比賽及參與國際計畫進而發現新的小行星能有很亮麗的表

現而後者的成果更讓本校的師生研究團隊榮登雅虎奇摩新聞首頁

398 學年至 100 學年這三年來從未間斷的遠距視訊教學更是本校的一大特色

在本校視訊團隊師生的努力下除了參與國際視訊的各項會議或比賽也關心全

球的各式議題全球暖化節能減碳生態保育關懷弱勢(重大災難救助)等等

更利用視訊發表將我們的文化特色歷史節慶傳統介紹給國外的交流學校讓

他們對中華文化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除此之外也與國內的大學及高中作視訊教

學的交流與推廣這三年來在視訊團隊的努力付出下累積不下百場的視訊經

驗除了參與的老師和同學收穫滿滿外更贏得了教流學校的友誼及外界的好評

國際視訊分組教學報告 2011 年全球學術視訊大會台灣主播台

14

198學年數學科教師推展數學建模創新課程由三位老師及近八十位高一同學參

加分13組參加數學建模競賽藉由不同的學習方式與解題思考讓學生體驗數

學在生活上的應用並實際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藉由各組團隊腦力激盪與探

討將該組的想法統合成為系統性解決方案並發表成果各組分享這種學習歷

程的經驗是學生們未曾有的經驗也讓他們收穫良多

學生上台發表各組自己研究的成果

298學年國文科教師首次推動文學擂台賽由國文科9位老師分高一高二兩場

共約1100同學參加除了增進學生對於文學的認識以寓教於樂的形式現場競

賽之氣氛帶動各班同學對於文學的喜愛並促進學生鑽研文學領域之好樂心

提升同學得文學素養由於此次的反應熱烈深獲同學的喜愛第二年之後就成

為國文科的常態活動

399~100學年物理及地科老師接著加入教學創新計畫由於兩位老師的用心投

入兩年來辦了不少的活動參觀興大貴儀中心科博館的系列演講請外校講

師來校對科研社的同學上課及戶外觀星活動等等共約有280人次參與活動除此

之外黃詩翔老師指導學生參加「第九屆旺宏科學獎」榮獲銀牌「第二屆i-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設計比賽」榮獲佳作林士超老師指導學生參加99學年地科科

展優等與100年中區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地球科學)第一名

「第九屆旺宏科學獎」榮獲銀牌 各媒體的專文報導與訪問

498~100學年持續遠距視訊教學計畫施玫玫老師所帶領的視訊團隊三年來所

舉辦的國內外遠距視訊場次超過百場參加的學生人次超過3000人同學們為

了要跟國外學生視訊交流事前英語演練及資料準備都很用心也因此提升了

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與自信心而多元化的視訊內容讓學生與老師從中學習到

不同的知識也曾受到各媒體的專文報導與訪問讓本校更堅持推廣英語視訊

進而塑造同學能更有國際視野及國際觀

15

分組教學 報告有效節能宣導 視訊連線結束後請校長指導講評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教學)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1-1 創新教學研究 168 230 907 1000

98-1-2 遠距視訊教學 343 487 962 1000

99-1-1 創新教學研究 1302 455 990 1000

99-1-2 遠距視訊教學 4932 625 949 1000

100-1-1 創新教學研究 67 110 882 1000

100-1-2 遠距視訊教學 138 27 1000 1000

總 計 1339 1934 946 1000

三年的優質化中在教師教學方面讓本校找到特色發展的方向mdash遠距視訊教學的推廣與應用將是本校的能夠吸引更多學生及老師投入的一大亮點至於數理

的教學創新研究及專題的持續發展也因本校於100學年度成立資優班後要常態

推動的主要課題而遠距視訊是否能跨科結合則是我們有待努力的地方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16

二子計畫類別學生學習

本校在「學生學習」上主要分三方面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閱讀暨撰寫能力提升科學研究能力輔導及英文能力提升

閱讀及撰寫能力

1悅讀手冊計畫學生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

2成立班及讀書會並完成各組心得報告編輯成冊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與中興大學理工學系合作提供學生加深課程

2依學生興趣開設各類專題研究

3TRML遠哲科學競賽等課外指導培訓課程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利用選修及假日開設日語及西班牙語

2建立線上英檢平台

3辦理英文歌唱比賽

4加強英檢輔導課程

98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邀請吳啟銘老師演講「走入閱讀的新天地」

陳正家老師演講「閱讀與寫作的技巧」林承謨老師「台灣文學的金銀島」

侯育平老師演講「無話可說有話要說把話說好」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推動學生參

與科學探究(參賽科展)天文常識及星空認識比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多益普

及英語測驗」演講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99學年

2-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中台灣高中巡迴詩展舉辦三場文學講座舉

辦「大里經典閱讀二十」活動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學競賽選手培訓數理學科能力競賽遠哲科

學趣味競賽校內科學研究競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100 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校內遠哲科學競賽

2-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語聽力訓練口語表達訓練英語寫作能力測驗的翻

譯和作文練習

17

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1)此計畫持續 3年藉由學校印發精美的「悅讀手冊」給高一新生並鼓勵學生

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並頒獎給予表現認真心

得報告寫作優異的同學各班推廣成立班級讀書會藉由同儕的力量相互影響

介紹好書與同學分享閱讀之樂

(2)每學期舉辦專家演講 2-3 場藉由專家現身說法鼓勵同學領略閱讀的樂趣

並養成終身受益的閱讀習慣

(3)藉由優質化的經費添購許多專家老師與同學推薦的好書充實圖書館藏

盡量滿足讀者的所需完成輕鬆閱讀區的規劃期望在軟硬體的設備都能充分

滿足全校師生的閱讀需求讓閱讀成為一種享受

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此計畫由設備組配合執行在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遠哲科學趣

味競賽(校內競賽)及培養同學參加科展甚至參加清華盃化學科能力競賽這

三年來老師的用心付出與同學的努力下都有很亮麗得成績(詳細得獎資料如附

件)

遠哲科學競賽汽墊滑車 製作場景 清華盃化學競賽化學實驗實作

(2)天文地科方面在優質化的經費挹注下充實星空教室的設備讓本校天文社

蓬勃發展使的對天文有興趣的同學有發揮的餘地加上地科林士超老師的用心

指導讓同學在地球科學能力競賽及地科科展都有很好的成績更值的一提的是

國立大里高中學生參加國際小行星搜尋計畫成功找到太陽系裡六顆以往未曾被

發現的小行星未來可能擁有命名權「國大里」是可能的命名選項學生們的成

果受到重視 總計全球有 7個國家32 所高中的一百多位高中生參加這項國際

小行星搜尋計畫(IASC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Search Collaboration)

並加入所謂的「地球防衛隊」找尋太陽系中未曾出現的小行星

18

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98~99 學年接連兩年舉辦英語歌唱比賽藉此活動讓學生能開口說英文並藉

由英語歌曲學習英文單字進而喜歡英文提高英文學習興趣更因為同學反應

熱烈極受全體師生的喜愛因此改為常態性活動每年由教學組承辦

112演唱Wait For You 114演唱Seasons in the Sun

(2)98-100協助英文科教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成立數位學習教室對於報名參加

英檢的同學實施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並給予通過英檢的同學報名費的補助

(3)98-100 配合國際視訊課程全面輔導同學提升英語聽力口語表達英語寫作

能力測驗的翻譯和作文練習 執

1每學期邀請專家演講每場約500人聆聽三場共約1500人受益三年來預估

約有9000人次參與

高一專題演講(1000219) 高二專題演講(1000318)

19

2悅讀手冊三年來共發出約1800本本校高一至高三的同學每人都有一本並要

求同學將閱讀心得報告寫入手冊內期望高中三年能寫滿100篇

悅讀手冊查閱 讀書心得分享

3在設備組與本校數理學科老師相互配合下對於科學研究輔導的成效十分良

好且能從各項的數理科學競賽的名次得到驗證

43年來線上英檢平台的利用及英檢考前輔導方案受惠的學生約3000人而通過

英檢中高級或中級受補助的同學有中高級18人中級128人更值的令人慶

賀的事高三陳歆旻參加去年多益(TOEIC)測驗成績高達985分(滿分990)

學生使用本校線上英檢平台進行模擬考試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學生學習)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52 200 1000 1000

98-2-2 科學研究輔導 384 0 889

98-2-3 英文能力提升 152 135 588 1000

99-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35 200 1000 1000

99-2-2 科學研究輔導 713 276 875 1000

20

99-2-3 英文能力提升 925 455 431 1000

100-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68 230 1000 1000

100-2-2 科學研究輔導 343 487 917 1000

100-2-3 英文能力提升 1302 455 604 1000

總 計 2270 2438 856 1000

1三年來辦理閱讀推廣活動成效頗佳同學的書籍借閱冊數逐年提升加上充

實圖書館的軟硬體設施增進閱讀氛圍提升師生利用圖書館的意願而閱

讀習慣有助於終身學習的養成是一項不能間斷的工作

2本校於100學年度獲准成立資優班資優班的成立除了要我們在拔尖方面更加

努力外也藉由資優班的各專題演講帶動全面提升同學的數理課程

3英文能力一向是本校的重點發展項目除了既有優勢下仍須持續提升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1

三子計畫類別教師專業發展

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主要分兩類教師成長及學校交流

其中教師成長方面

1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2辦理全校54小時資優教育研習

3各科教學研究會分科邀請學者專家講座與指導

4辦理PLC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學校交流方面

1行政團隊及各科教師前往他校學習取經

2各科教師參與帶學生出團訪其他國家地區從事教育交流

3辦理校際觀摩

98學年

3-1國文科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數學科繪圖軟體操作研習教師專

業發展評鑑研習

3-2-1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嘉義高中優質化專家諮詢輔導訪視會議

3-2-2新加坡南洋初級學院來本校參訪

雙方互贈禮物 參訪師生在本校中庭大合照

99學年

3-1國文科台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99課綱數學科教學心得分享

3-2 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100 學年

3-1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體研習-路竹高中鍾志輝老師主講建國中學教

師mdash曾政清老師分享專業成長計劃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

3-2 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彰化高中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

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22

198~99 學年國文科舉辦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除了邀請專家分享

外老師都能踴躍參加與會老師就教學心得提出問題與演講者交流並相

互切磋

現代散文教學與閱讀寫作指導 國文科老師專心聆聽演講

298~99 學年數學科舉辦繪圖軟體操作研習及 99 課綱教學心得分享此研習幫

助教師提升專業智能增進教師研究與教學能力並讓科內教師能相互觀摩學

習彼此的長處探討教學上的問題

3100 學年修正前兩年由國文數學各科舉辦教學研習除了各科教學研究會

定期開會討論相關教學成長議題外更鼓勵教師參與縣市伙伴專業知能研習

499 學年度期末校務會議本校教師通過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第一梯共有

42 位老師主動參加接下來到 100 學年就舉辦三場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

體研習(共 12 小時)加上線上研習 10 小時最後共有 39 位老師完成 22 小時

研習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鍾志輝老師談教室觀察系統 教師們均認真聽講藉以瞭解未來趨勢

5優質學校交流計畫3年來共參訪過嘉義高中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彰化高

中等校除了觀摩學習各校的優點外也讓本校的行政同仁能有更廣的視野

提升自我的競爭優勢

699~100 學年度本校為優質化中區總召協辦多項教師研習如中區優質化

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做為承辦學校讓本校教師能

就近參與這些研習也讓參加過的老師受益良多

23

1國文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邀請校外專家來校分享教學心得科內老師都全

數參加並能從研習中充實專業知能增進教學能力

2數學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由科內老師分享繪圖軟體操作及99課綱教學心

得分享老師們毫不不吝嗇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並相互學習他人長處讓

整科的教學效益大大提升

助教蔡清良老師與講師蔡志強老師 數學科研習教師們認真實作

3校際交流讓本校教師能到各優質高中取經學習各校的長處受益老師約有

100人次

4承辦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兩年來參與研習教師約380人

會議前老師們閱讀研習資料 演講者回答老師問題

5承辦PLC教師專業社群初階及進階研習至今約960位老師參加研習

專注聆聽的教師們

師大陳佩英教授開場

溝通網活動過程

講師李玲惠校長

24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專業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

行完畢後

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3-1 教師研習成長 37 0 638 0

98-3-2 優質學校交流 88 0 726 0

99-3-1 教師研習成長 393 0 626 0

99-3-2 優質學校交流 243 0 1000 0

100-3-1 教師研習成長 25 0 737 0

100-3-2 優質學校交流 592 0 730 0

總 計 2728 0 726 0

1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應該再多著墨在推動校內教師自主成立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讓PLC的理念在校內落實並紮根

2本校部分教師通過第一階段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除了要繼續參加下一階段教室

觀察外其餘教師也陸續積極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在校際交流方面這幾年鄰近高中的參訪除了帶給我們成長的刺激更讓我們

不自滿而要不斷提升年年比前一年更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5

四子計畫類別課程發展

本校在「課程發展」上主要分三項生命教育藝術課程及生活藝能

生命教育

1結合各班導師社團等前往慈善機構或弱勢團體擔任志工服務學習

2辦理農村體驗淨山活動與參與飢餓三十等活動

藝術課程

1藉由多元選修課程教授學生書法寫字的技巧並由臨摹與自運的方式

培養學生書法寫字的習慣

2重點強化合唱藝術課程讓學生感染音樂的生命力並透過表演培養積極

大方的人生態度

生活藝能

1機器人程式設計融入生活科技課程

2將平時防震緊急事件防護如入課程辦理防震設計競賽

98學年

4-1-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清華大學第六屆清華盃全國高級中學化

學科能力競賽』

4-1-2「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綠色青年高峰會』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國文科經典讀誦』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4-2-3「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地理實察活動』

4-2-4「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高等法院台中分院實施計畫』

4-2-5「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盲童育幼院實施計畫』

4-2-6「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生命教育傳愛計畫』

4-2-7「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環境教育校外教學』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99學年

4-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 天文研究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惠明盲童育幼院交流計畫』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2-3生命教育課程-『臺中大坑登山步道淨山活動』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100 學年

4-1 生命教育課程-『彰化埔鹽鄉農村服務活動』

4-2-1藝術課程發展計畫-『書法文藝營』

4-2-2藝術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3「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26

198 年為第一次執行本計畫當時每個活動就自成一個子計畫因此洋洋灑灑列

了 11 個子計畫雖然活動辦了很多但每個活動都是點狀無法串連成系列活動

而且勞師動眾讓各科參與的老師深感負擔而學生的獲益也無法延伸發酵因此

在 99 學年開始就把本計畫整併成三個子計畫生命教育課程藝術課程及生活

藝能課程

2生命教育課程著重在讓學生去體驗或實際參與進而有更深刻的感受展現熱

愛生命愛護一切生物及大地甚至樂於去幫助弱勢讓同學從服務學習中瞭解

生命的意義

3藝術課程著重在合唱團的訓練及書法藝術的體驗合唱團在徐惠君老師的帶領

下不論是學生的演唱技巧肢體語言甚至在美聲美學的陶冶下每位同學都展

現特有的氣質也難怪會在各種的合唱比賽贏得很好的成績

4生活藝能課程則由張敏慧老師發展機器人的課程計畫帶領同學研究組裝

設計不同功能的機器人並參與 2010 奧林匹亞機器人競賽台中市校際盃榮獲第一

2010 年 WRO 縣市盃獲第一名 機器人課程同學專心研究機械結構

198學年在課程發展的子計畫下(11個)執行後參與的學生多達2035人次量是

分可觀但質方面卻是我們要加強改善的檢討之後下學年度修正子計畫讓

子計畫的效果能給學生全面性的收穫而不是發錢辦完活動就結束了

同學參訪台灣文獻館專心聽導覽員解說 與惠明盲童一起在禮拜堂參加活動

299-100生命教育課程98學年參訪完惠明盲童育幼院同學於下學期便提議前往

育幼院與院童交流藉由與惠明盲童育幼院院童互動交流讓學生更能體會生命的珍

貴並同理他人之不便此次活動共有83位同學參與

27

這位盲生是比較活潑的會主動與同學聊天 106同學與院童全體大合照

100年舉辦台中大坑步道淨山活動及去農家服務學習體驗活動大坑健行之餘

更隨手撿拾垃圾讓學生寓教於樂學生腳踏實地親自體驗農事服務是最大的收穫

3藝術課程合唱團的訓練課程讓受益的學生約 200 人次建立學生對於音

樂技能與美感的基礎觀念並於實際練唱中學習歌唱技巧了解音樂的感染力

並藉由舞台表演的經驗培養積極大方的人生態度成果發表展現與觀眾互動作音

樂文化交流另外書法文藝營受惠學生約 100 人次

合唱團同學舞台藝術的肢體展現 合唱藝術的多元呈現mdash成果發表

4生活藝能課程張敏慧老師這三年來持續推動機器人課程應用參與學生

人數近500人次建立學生對於機電整合及程式控制機器人的基本概念並於實際

操作中瞭解機器人在工業科技的重要性為了推廣機器人課程教學還親自編印

機器人組裝參考手冊1本easyBot讓學生易於學習並帶領學生多次參加WRO

機器人比賽獲台中縣市盃第一名第四名及優勝2隊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課程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完

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4-1 數理實驗課程 204 0 868 0

98-4-2 人文品德課程 410 175 989 1000

98-4-3 生活藝能課程 98 273 996 1000

99-4-1 數理實驗課程 1173 1616 927 1000

99-4-2 人文品德課程 1372 230 776 1000

99-4-3 生活藝能課程 54 4524 724 1000

100-4-1 生命教育課程 51 0 806 0

28

100-4-2 藝術課程 104 140 994 1000

100-4-3 生活藝能課程 46 245 997 1000

總 計 1221 1677 921 1000

1生命教育是要持續不斷的推動三年下來我們感覺到參與過的學生的確有不一

樣的改變未來要若要落實生命教育一定要將生命教育融入各科教學及生活中

2合唱團是本校表現很傑出的社團將藝術課程子計畫結合社團活動讓學生在

社團的學習成果藉由成果發表讓學生在舞台上展現自己

3機器人課程在張敏慧老師的努力下三年來的課程發展已經很成熟學生對於

課程的接受度也很高希望將來能將此課程推廣到其他學校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9

30

肆 結語

大里高中在中部地區辦學績優已是有口皆碑的優質學府在短短十

年半來學校的成長茁壯是歷經兩位校長老師同學及社區人士共同

努力的成果然而未來少子化趨勢及城鄉差距擴大的情況下必須思考如

何透過創新再突破現狀發揮最大資源效益學校要能永續發展就是要

具有特色成為獨樹一格的品牌高中

在優質化第一期程中我們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全校師生閱讀

發展國際視訊教學課程落實科學輔導計畫人文品德方面強調生活中的

實踐鼓勵學生志工服務這些計畫的執行更凝聚全校共識使得全校

師生受惠讓大家感受到進步的動力逐步邁向優質特色高中

執行優質化這三年來即將告一段落大部分原計畫目標都能達成

僅以此成果考核報告書感謝優質化核心團隊及諮輔委員們的指導與督

促也同時要感謝校長各處室主任及參與計畫執行的老師同學與行政

同仁未來學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個計畫的結束並不代表停止

本校的全體師生仍要不斷的追求進步以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成效成就 12

年國民教育願景

附件

學校基本資料

一學校概要

校名

全銜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100 學年度)

聯絡人 姓名 林月霞 職稱 教師兼教務主任 電話

(04)24875199-301

學校

規模

部別

(科別)

普通科 (含綜高學術學程

及特殊班)

職業類科 (含綜高職業

學程)

附設進修學校 附設國中部

高三 高二 高一 合計 高三 高二 高一 高三 高二 高一 國三 國二 國一

班級數 14 14 14 42

學生總數 595 596 583 1774

男性 386 330 304 1020

女性 209 266 279 754

特殊班

級設班

情形

班別 數理資優班

年度 100

班級數 1

學生數 30

師資

結構

(不含校

長 教官)

學 歷 博 士 碩 士 研究所 40 學分 大學 專科 教師

數總 94 人1 人 77 人 2 人 9 人 0 人

教學年

未滿 5年 5-9 年 10-19 年 20-29 年 30 年以上 男性 45 人

5 人 42 人 34 人 7 人 1 人 女性 49 人

說明1學校如設有各類特殊班級(含各類資優班特殊教育班與體育班)時請另外填寫

設班情形與學生人數欄位可自行增刪

31

二學生結構

(一) 學區範圍

編號 國 中 校 名

是否為高中職

社區化之適性

學習社區國中

畢業生進入本校學生人數

98 年 99 年 100 年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 總人數

1 縣立太平國中 是 0 3 3 2 10

2 縣立霧峰國中 是 6 4 6 2 3

3 私立明德女中 是 0 0 0 0 0

4 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是 1 1 2 2 2

5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是 9 0 9 0 12

6 私立華盛頓高中 是 1 0 3 0 1

7 縣立成功國中 是 4 3 21 2 25

8 市立育英國中 是 5 0 2 3 3

9 市立崇倫國中 是 9 4 9 2 4

10 縣立光榮國中 是 10 12 40 4 43

11 縣立中平國中 是 6 6 8 2 2

12 市立忠明高中 是 0 0 0 0 1

13 縣立光正國中 是 8 0 6 9 2

14 縣立立新國中 是 4 3 5 3 3

15 市立向上國中 是 13 2 11 1 12

16 市立四育國中 是 6 3 7 3 4

17 私立大明高中 是 3 0 5 0 3

18 縣立新光國中 是 0 2 11 6 9

19 縣立光德國中 是 32 7 8 2 7

20 縣立溪南國中 是 4 3 4 1 2

21 縣立烏日國中 是 14 3 3 1 1

22 縣立爽文國中 是 7 12 20 5 20

23 市立東峰國中 是 5 1 1 2 4

24 臺中市市立大里高中 是 4 7 8 3 3

25 台中縣私立立人高中 是 7 3 5 3 7

26 市立居仁國中 是 36 3 47 3 43

27 臺中市私立僑泰高中 是 3 0 2 0 0

28 縣立光復國中(小) 是 35 5 7 3 7

29 市立光明國中 是 18 9 23 2 17

30 私立宜寧高中 是 6 0 4 0 6

32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一優質化的發展目標

以下分別就「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教師專業發展」及「課程發展」

等四大類別說明本校優質化發展目標及子計畫目標間之關聯性

(一) 教師教學

優質化發展目標 子計畫

1數理科教師共組指導專題研究團隊跨科編輯教材

2讓課程活潑有創意並提高學生學習意願

3課程創新多元同科合作與各科協同教學教師自

我成長快速

4推展台灣文化課程與國際接軌拓展國際視野

創新教學計畫

遠距視訊教學計畫

(二) 學生學習

優質化發展目標 子計畫

1透過閱讀推廣活動增進學生的知識的廣度與深

度透過辦理的閱讀寫作講座提供學生楷模學習

的機會汲取智慧

2透過輕鬆閱讀區的建置改善圖書館的空間規劃

增進閱讀氛圍提昇學生利用圖書館的意願

3培養學生探究自然科學的興趣與能力

4透過各項比賽提升學生的英文能力鼓勵學生多利

用線上英檢平台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科學研究輔導計畫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全全人人發發展展

民民主主

決決策策

效效能能

行行政政

專專業業

團團隊隊

卓卓越越

學學習習

多多元元

環環境境

整整合合

資資源源

校校務務行行政政

環環境境

關懷懷

輔輔導導

溫溫馨馨

校校園園

資源源 學學習習

輔輔導導

4

(三) 教師專業發展

優質化發展目標 子計畫

1透過教學相長的機會以提升教學的能力

2透過參與「教師評鑑」作為促進教師精進的方式

3擴展學校行政與教師同仁的視野學習他校的優點

4與國際交流提升同仁的國際視野與胸襟

教師研習成長計畫

優質學校交流計畫

(四)課程發展

優質化發展目標 子計畫

1激發學生對自己生命的熱愛對他人生命的關懷

對大自然環境的珍惜能透過活動反思

2讓課程活潑有創意並提高學生學習意願

3學生能深刻體認並演唱出台灣與世界經典合唱曲

領略精緻藝術之美

4激發學生的創意及想像力透過腦力激盪建構設計

出具功能性且創新的機器人

5指導學生準備機器人比賽透過團隊思考及實驗

在比賽中獲得好名次

6引導學生深度思考做相關科展或小論文研究願

意選讀相關科系繼續探討學習

生命教育課程發展計畫

藝術課程發展計畫

機器人創意教學計畫

二學校近年進步情形

以下就「新生入學方式及成績」「學生對外表現」「學生圖書館運用」

「學生體適能獎章」「教師專業成長」「優質化問卷分析」等不同面向介

紹本校近年進步情形以及尋找出可再努力之方向

(一)新生入學方式及成績

198 學年度新生成績達第一志願而選本校就讀的約有 20 人到 100 學年度

新生成績達第一志願而進入本校的人數是 68 人

Pr96 以上新生

入學人數

97 學年 98 學年 99 學年 100 學年

338 328 441 416

(其中 100學年度開放免試入學名額多達 122人故 Pr96 以上人數有略降)

5

由此數據可見高優質學生對本校的嚮往越來越高本校近年的進步也更能

吸引多數的高中生本校也積極配合教育部的政策持續增加開放免試入

學的名額從 99 年 51 名到 100 年增為 122 名今年(101 學年)將大幅

增加為 202 名

0

100

200

300

400

500

97 98 99 100 學年度

PR96以上入學新生及免試入學人數

PR96以上

免試入學

(二)學生對外表現

本校學生近幾年來的對外表現的確是越來越好不論是數理資訊學科競賽

方面語文競賽方面美術及音樂方面甚至各式社區活動都有極亮眼的

表現得到很好的成績也因此為校爭取到許多的榮譽(詳細資料如附件七)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

1學生每年參加網路讀書會及小論文比賽獲獎篇數如下

學年 網路讀書會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獲獎篇數

97 55 68

98 127 50

99 36 14

100 38 12

圖 1國立大里高中 PR96 以上新生及免試入學新生人數

說明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定各校參加件數致獲

獎篇數也下降

2學生的圖書借閱冊數從 97 學年度平均每人 108 冊提升至 98 學年度平

6

均每人 278 冊99 學年度平均每人 24 冊100 學年預估為 29 冊可見

推動閱讀計畫方案後學生的圖書借閱率有顯著提升

0

5

10

15

20

25

30

97 98 99 100

平均冊數

圖 2國立大里高中 97-100 學年度每位學生平均借書冊數(100 學年為預估)

(四)學生體適能獎章

1本校鼓勵運動風氣推動游泳教學強調游泳技能(自救)並利用本

校室內溫水游泳池教學訂定高一捷式 25 公尺高二蛙式 25 公尺高

三能游 50 公尺高一通過率約 60高二通過率約 70高三通過率

約 80

2學生在體適能獎章方面金質獎章銀質獎章及銅質獎章的獲獎率總和

約 17-18之間可見本校在各項體育教學都很均衡發展學生的體

適能也因本校運動風氣佳而有很好的成績

0

2

4

6

8

10

12

14

16

97年 98年 99年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體適能獎章獲獎百分比

圖 3國立大里高中 97-99 學年度學生體適能獎章獲獎百分比

7

(五)教師專業成長

1校內辦理各科的教師進修與研習教學組承辦學科中心委辦的教師研

習計有數學歷史英文國文及地理等科三年來約共舉辦 15 場

本組承辦優質化校際合作觀摩研習每學期都有 1~2場這兩年來每

學期也承辦 PLC 初階與進階研習各兩場這讓本校教師更方便就近參加

與自己專業相關的許多研習

2本校校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開始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期有 39

位老師完成第一階段認證並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從 98 年起除了鼓勵教師們參與縣市合作夥辦專業知能進修外本校

針對各學科辦理專業成長研習聘請校內外優秀講師蒞校演講讓教師

們可以自行尋找有興趣的主題適合的講師不用離開學校就能達到自

我進修的效果自 98 學年度起至 99 學年度本校教師平均研習時數由

138 小時提升至 220 小時預估 100 學年度本校教師平均研習時數可

達 28 小時

教師平均研習時數

0

10

20

30

平均時數 164 138 22 28

97學年 98學年 99學年 100學年

圖 4國立大里高中

97-100 學年度每位

教師平均研習時

數(100 學年為預

估值)

(六)學校校務評鑑

197 學年度接受教育部高中校務評鑑總成績獲得最高榮譽「一等」殊榮

2在各項目等第方面校長領導課程教學社群互動等獲一等行政管

8

理學務輔導環境設備及績效表現為二等

3今年 3 月 15 日本校即將再接受教育部校務評鑑相信這三年來的努力

成果一定能在評鑑中獲得各評鑑委員的認同

表 197 學年度國立大里高中校評鑑結果

項目 等第

一校長領導 一等

二行政管理 二等

三課程教學 一等

四學務輔導 二等

五環境設備 二等

六社群互動 一等

七績效表現 二等

總成績 一等

(七)優質化問卷分析

1在優值化問卷分析方面由表 2「教師」填答問卷部分結果可知本校

教師在「教師專業發展」及「學校整體評估」這兩大項的問卷結果皆遠

高於全體平均值極多但在「學校管理與領導」及「課程教學與輔導」

這兩大項的問卷結果卻有部分低於全體平均有部分持平部分些微

領先這是值得我們警惕並需要加強努力的方向

2由表 3「家長」填答問卷部分結果可知幾乎所有的題目問卷結果都遠

高於全體平均值很多甚至有些多達近 20可見家長對本校在各方面

的表現是十分認同的唯有「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及「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這兩個題目的問卷結果是低於全體平均

值 10及 18這可能是家長擔心未來 12 年國民教育實施後學校的明

星高中光環會漸漸失色以及許多南投苗栗的優秀學生不遠千里選擇

就讀本校的原因這是對本校的認同與肯定但我們能要持續對家長說

明 12 年國教的教育政策並以學校的努力辦學走出特色保留部分特

9

色招生的名額

3由表 4「學生」填答問卷部分結果一可知本校同學對老師的教學認同

度遠高於其他學校各題問卷結果高出全體的平均值 10~30值得慶

幸唯一一題「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的結果是低於全體

平均值 117可見本校老師的教學不是只以考試為唯一目的

4由表 5「學生」填答問卷部分結果二可知同學對本校課程及他自己的

學習經驗問卷結果都遠優於全體平均值唯有一題「我會用背答案來

應付考試」是低於全體平均 114而在「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

就讀」「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來就讀」「如果現在能從重新

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會選擇本校」等項

目都遠超過全體平均值 20以上這正是學校優質化的最佳佐證

表 2「教師」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

理適切的活動

6112 9552 +344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

或行政工作

5945 9848 +290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6147 9412 +326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6409 9412 +300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9602 9851 +251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

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9197 8806 -39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

需求

9360 9706 +346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

參與

9392 9853 +46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教師」問卷樣本數 全體N=2655國立大里高中n=86填答率 8023

10

表 3「家長」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8190 9835 +165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7432 9333 +190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7987 8644 +677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7031 9000 +19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7397 9167 +177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7537 9492 +196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6727 5726 -100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8463 6695 -237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家長」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52國立大里高中n=120

表 4「學生」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一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

解課程內容

5129 7632 +250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3421 6230 +281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5161 8033 +287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2909 1736 -117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

差異

4089 4918 +829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

題並加以指導

4104 5041 +937

說明1「大部分老師」=「大部分老師是這樣」+「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差異」為「大里高中」-

「全體」之值

2「學生」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18國立大里高中n=122

11

表 5「學生」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7820 9508 +169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7177 9344 +217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

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7362 9098 +174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

6837 8197 +136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

就讀

7103 9339 +2236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3685 2541 -114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

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4946 8099 +3153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

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是會選擇本校就

4798 6250 +145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學生」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18國立大里高中n=122

12

參 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以下分別就「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教師專業發展」「課程發展」

及「其他」等五大子計畫類別依「三年計畫目標」「工作內容整合說明」

「計畫執行情形與檢討修正說明」「執行效益說明」「未來焦點創新」及

「實施成效評鑑」來表述本校優質化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一子計畫類別教師教學

本校在「教師教學」上主要分兩類教學創新研究及遠距視訊教學

其中教學創新研究又在下列幾個面向上提升教師的創新教學能力

1跨科編輯教材

2數理科教師共組指導專題研究團隊

3校外參訪教學活動

4國文科教師開發高一國文文學擂台賽題庫

5天文實察與觀測

而遠距視訊教學則是本校的特色發展項目三年來的許多成果將在後面詳細敘

述說明

98學年

1-1數學建模創新課程推廣教學及競賽

1-2 遠距視訊英文講座邀請 AIT(美國在台協會)外交官 Mr Scott Robinson

為本校師生講述美國文化與美國高中大學校園生活

遠距視訊教學連線學校美國明尼蘇達州普林斯頓中小學 Princeton Public Schools Minnesota USA

視訊教學跨校交流邀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及虎尾高中觀摩視訊演示

1-3國文科創新教學計畫文學擂台賽心靈花園封面封底設計徵圖比賽

詩詞吟唱暨校園民歌教學

99學年

1-1演講「日全食北極光觀測」「中興大學材料系貴儀參訪活動」

「衛星遙測所揭露全球暖化警訊」

1-2 跨國遠距視訊教學計畫

「即席口語表達比賽」「國際餐桌禮儀」「法官蒞校演講」

「美國外交官演講」

100 學年

1-1 參加 i-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設計比賽認識太陽能課程

1-2 誇國遠距視訊-國際高峰會議題National and Global Security

多國文化交流 1異國美食景點 2宗教慶典 3習俗等 簡報解說提問

國際生命教育 1關懷癌症兒童 2幫助災民等 簡報討論宣導服務

13

198 年數學科及國文科的老師參加優質化的教學創新計畫讓原本令人畏懼的數

學能以不同的面貌展現在學生面前同樣的國文教學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背誦

及文意的解釋而成為更活潑生活化的文學薰陶雖然這樣的教學方式深獲

同學的肯定也能從中學得許多部只在書本上得到的知識但由於課程受限於上

課時數的限制很難持續推廣下去因此只作了一年但文學擂臺賽也因深受同

學的喜愛而變成學校的常態性活動

文學擂臺賽 林玉珊老師主持語文高手關卡

299 學年開始連續兩年本校就把創新教學聚焦到物理科及天文地科方面而藉

由優質化的經費補助讓執行子計畫的老師能夠發揮自己的研究專長指導學生

在國際科技儀器創新比賽及參與國際計畫進而發現新的小行星能有很亮麗的表

現而後者的成果更讓本校的師生研究團隊榮登雅虎奇摩新聞首頁

398 學年至 100 學年這三年來從未間斷的遠距視訊教學更是本校的一大特色

在本校視訊團隊師生的努力下除了參與國際視訊的各項會議或比賽也關心全

球的各式議題全球暖化節能減碳生態保育關懷弱勢(重大災難救助)等等

更利用視訊發表將我們的文化特色歷史節慶傳統介紹給國外的交流學校讓

他們對中華文化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除此之外也與國內的大學及高中作視訊教

學的交流與推廣這三年來在視訊團隊的努力付出下累積不下百場的視訊經

驗除了參與的老師和同學收穫滿滿外更贏得了教流學校的友誼及外界的好評

國際視訊分組教學報告 2011 年全球學術視訊大會台灣主播台

14

198學年數學科教師推展數學建模創新課程由三位老師及近八十位高一同學參

加分13組參加數學建模競賽藉由不同的學習方式與解題思考讓學生體驗數

學在生活上的應用並實際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藉由各組團隊腦力激盪與探

討將該組的想法統合成為系統性解決方案並發表成果各組分享這種學習歷

程的經驗是學生們未曾有的經驗也讓他們收穫良多

學生上台發表各組自己研究的成果

298學年國文科教師首次推動文學擂台賽由國文科9位老師分高一高二兩場

共約1100同學參加除了增進學生對於文學的認識以寓教於樂的形式現場競

賽之氣氛帶動各班同學對於文學的喜愛並促進學生鑽研文學領域之好樂心

提升同學得文學素養由於此次的反應熱烈深獲同學的喜愛第二年之後就成

為國文科的常態活動

399~100學年物理及地科老師接著加入教學創新計畫由於兩位老師的用心投

入兩年來辦了不少的活動參觀興大貴儀中心科博館的系列演講請外校講

師來校對科研社的同學上課及戶外觀星活動等等共約有280人次參與活動除此

之外黃詩翔老師指導學生參加「第九屆旺宏科學獎」榮獲銀牌「第二屆i-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設計比賽」榮獲佳作林士超老師指導學生參加99學年地科科

展優等與100年中區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地球科學)第一名

「第九屆旺宏科學獎」榮獲銀牌 各媒體的專文報導與訪問

498~100學年持續遠距視訊教學計畫施玫玫老師所帶領的視訊團隊三年來所

舉辦的國內外遠距視訊場次超過百場參加的學生人次超過3000人同學們為

了要跟國外學生視訊交流事前英語演練及資料準備都很用心也因此提升了

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與自信心而多元化的視訊內容讓學生與老師從中學習到

不同的知識也曾受到各媒體的專文報導與訪問讓本校更堅持推廣英語視訊

進而塑造同學能更有國際視野及國際觀

15

分組教學 報告有效節能宣導 視訊連線結束後請校長指導講評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教學)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1-1 創新教學研究 168 230 907 1000

98-1-2 遠距視訊教學 343 487 962 1000

99-1-1 創新教學研究 1302 455 990 1000

99-1-2 遠距視訊教學 4932 625 949 1000

100-1-1 創新教學研究 67 110 882 1000

100-1-2 遠距視訊教學 138 27 1000 1000

總 計 1339 1934 946 1000

三年的優質化中在教師教學方面讓本校找到特色發展的方向mdash遠距視訊教學的推廣與應用將是本校的能夠吸引更多學生及老師投入的一大亮點至於數理

的教學創新研究及專題的持續發展也因本校於100學年度成立資優班後要常態

推動的主要課題而遠距視訊是否能跨科結合則是我們有待努力的地方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16

二子計畫類別學生學習

本校在「學生學習」上主要分三方面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閱讀暨撰寫能力提升科學研究能力輔導及英文能力提升

閱讀及撰寫能力

1悅讀手冊計畫學生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

2成立班及讀書會並完成各組心得報告編輯成冊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與中興大學理工學系合作提供學生加深課程

2依學生興趣開設各類專題研究

3TRML遠哲科學競賽等課外指導培訓課程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利用選修及假日開設日語及西班牙語

2建立線上英檢平台

3辦理英文歌唱比賽

4加強英檢輔導課程

98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邀請吳啟銘老師演講「走入閱讀的新天地」

陳正家老師演講「閱讀與寫作的技巧」林承謨老師「台灣文學的金銀島」

侯育平老師演講「無話可說有話要說把話說好」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推動學生參

與科學探究(參賽科展)天文常識及星空認識比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多益普

及英語測驗」演講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99學年

2-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中台灣高中巡迴詩展舉辦三場文學講座舉

辦「大里經典閱讀二十」活動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學競賽選手培訓數理學科能力競賽遠哲科

學趣味競賽校內科學研究競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100 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校內遠哲科學競賽

2-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語聽力訓練口語表達訓練英語寫作能力測驗的翻

譯和作文練習

17

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1)此計畫持續 3年藉由學校印發精美的「悅讀手冊」給高一新生並鼓勵學生

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並頒獎給予表現認真心

得報告寫作優異的同學各班推廣成立班級讀書會藉由同儕的力量相互影響

介紹好書與同學分享閱讀之樂

(2)每學期舉辦專家演講 2-3 場藉由專家現身說法鼓勵同學領略閱讀的樂趣

並養成終身受益的閱讀習慣

(3)藉由優質化的經費添購許多專家老師與同學推薦的好書充實圖書館藏

盡量滿足讀者的所需完成輕鬆閱讀區的規劃期望在軟硬體的設備都能充分

滿足全校師生的閱讀需求讓閱讀成為一種享受

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此計畫由設備組配合執行在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遠哲科學趣

味競賽(校內競賽)及培養同學參加科展甚至參加清華盃化學科能力競賽這

三年來老師的用心付出與同學的努力下都有很亮麗得成績(詳細得獎資料如附

件)

遠哲科學競賽汽墊滑車 製作場景 清華盃化學競賽化學實驗實作

(2)天文地科方面在優質化的經費挹注下充實星空教室的設備讓本校天文社

蓬勃發展使的對天文有興趣的同學有發揮的餘地加上地科林士超老師的用心

指導讓同學在地球科學能力競賽及地科科展都有很好的成績更值的一提的是

國立大里高中學生參加國際小行星搜尋計畫成功找到太陽系裡六顆以往未曾被

發現的小行星未來可能擁有命名權「國大里」是可能的命名選項學生們的成

果受到重視 總計全球有 7個國家32 所高中的一百多位高中生參加這項國際

小行星搜尋計畫(IASC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Search Collaboration)

並加入所謂的「地球防衛隊」找尋太陽系中未曾出現的小行星

18

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98~99 學年接連兩年舉辦英語歌唱比賽藉此活動讓學生能開口說英文並藉

由英語歌曲學習英文單字進而喜歡英文提高英文學習興趣更因為同學反應

熱烈極受全體師生的喜愛因此改為常態性活動每年由教學組承辦

112演唱Wait For You 114演唱Seasons in the Sun

(2)98-100協助英文科教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成立數位學習教室對於報名參加

英檢的同學實施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並給予通過英檢的同學報名費的補助

(3)98-100 配合國際視訊課程全面輔導同學提升英語聽力口語表達英語寫作

能力測驗的翻譯和作文練習 執

1每學期邀請專家演講每場約500人聆聽三場共約1500人受益三年來預估

約有9000人次參與

高一專題演講(1000219) 高二專題演講(1000318)

19

2悅讀手冊三年來共發出約1800本本校高一至高三的同學每人都有一本並要

求同學將閱讀心得報告寫入手冊內期望高中三年能寫滿100篇

悅讀手冊查閱 讀書心得分享

3在設備組與本校數理學科老師相互配合下對於科學研究輔導的成效十分良

好且能從各項的數理科學競賽的名次得到驗證

43年來線上英檢平台的利用及英檢考前輔導方案受惠的學生約3000人而通過

英檢中高級或中級受補助的同學有中高級18人中級128人更值的令人慶

賀的事高三陳歆旻參加去年多益(TOEIC)測驗成績高達985分(滿分990)

學生使用本校線上英檢平台進行模擬考試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學生學習)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52 200 1000 1000

98-2-2 科學研究輔導 384 0 889

98-2-3 英文能力提升 152 135 588 1000

99-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35 200 1000 1000

99-2-2 科學研究輔導 713 276 875 1000

20

99-2-3 英文能力提升 925 455 431 1000

100-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68 230 1000 1000

100-2-2 科學研究輔導 343 487 917 1000

100-2-3 英文能力提升 1302 455 604 1000

總 計 2270 2438 856 1000

1三年來辦理閱讀推廣活動成效頗佳同學的書籍借閱冊數逐年提升加上充

實圖書館的軟硬體設施增進閱讀氛圍提升師生利用圖書館的意願而閱

讀習慣有助於終身學習的養成是一項不能間斷的工作

2本校於100學年度獲准成立資優班資優班的成立除了要我們在拔尖方面更加

努力外也藉由資優班的各專題演講帶動全面提升同學的數理課程

3英文能力一向是本校的重點發展項目除了既有優勢下仍須持續提升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1

三子計畫類別教師專業發展

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主要分兩類教師成長及學校交流

其中教師成長方面

1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2辦理全校54小時資優教育研習

3各科教學研究會分科邀請學者專家講座與指導

4辦理PLC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學校交流方面

1行政團隊及各科教師前往他校學習取經

2各科教師參與帶學生出團訪其他國家地區從事教育交流

3辦理校際觀摩

98學年

3-1國文科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數學科繪圖軟體操作研習教師專

業發展評鑑研習

3-2-1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嘉義高中優質化專家諮詢輔導訪視會議

3-2-2新加坡南洋初級學院來本校參訪

雙方互贈禮物 參訪師生在本校中庭大合照

99學年

3-1國文科台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99課綱數學科教學心得分享

3-2 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100 學年

3-1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體研習-路竹高中鍾志輝老師主講建國中學教

師mdash曾政清老師分享專業成長計劃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

3-2 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彰化高中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

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22

198~99 學年國文科舉辦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除了邀請專家分享

外老師都能踴躍參加與會老師就教學心得提出問題與演講者交流並相

互切磋

現代散文教學與閱讀寫作指導 國文科老師專心聆聽演講

298~99 學年數學科舉辦繪圖軟體操作研習及 99 課綱教學心得分享此研習幫

助教師提升專業智能增進教師研究與教學能力並讓科內教師能相互觀摩學

習彼此的長處探討教學上的問題

3100 學年修正前兩年由國文數學各科舉辦教學研習除了各科教學研究會

定期開會討論相關教學成長議題外更鼓勵教師參與縣市伙伴專業知能研習

499 學年度期末校務會議本校教師通過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第一梯共有

42 位老師主動參加接下來到 100 學年就舉辦三場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

體研習(共 12 小時)加上線上研習 10 小時最後共有 39 位老師完成 22 小時

研習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鍾志輝老師談教室觀察系統 教師們均認真聽講藉以瞭解未來趨勢

5優質學校交流計畫3年來共參訪過嘉義高中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彰化高

中等校除了觀摩學習各校的優點外也讓本校的行政同仁能有更廣的視野

提升自我的競爭優勢

699~100 學年度本校為優質化中區總召協辦多項教師研習如中區優質化

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做為承辦學校讓本校教師能

就近參與這些研習也讓參加過的老師受益良多

23

1國文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邀請校外專家來校分享教學心得科內老師都全

數參加並能從研習中充實專業知能增進教學能力

2數學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由科內老師分享繪圖軟體操作及99課綱教學心

得分享老師們毫不不吝嗇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並相互學習他人長處讓

整科的教學效益大大提升

助教蔡清良老師與講師蔡志強老師 數學科研習教師們認真實作

3校際交流讓本校教師能到各優質高中取經學習各校的長處受益老師約有

100人次

4承辦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兩年來參與研習教師約380人

會議前老師們閱讀研習資料 演講者回答老師問題

5承辦PLC教師專業社群初階及進階研習至今約960位老師參加研習

專注聆聽的教師們

師大陳佩英教授開場

溝通網活動過程

講師李玲惠校長

24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專業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

行完畢後

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3-1 教師研習成長 37 0 638 0

98-3-2 優質學校交流 88 0 726 0

99-3-1 教師研習成長 393 0 626 0

99-3-2 優質學校交流 243 0 1000 0

100-3-1 教師研習成長 25 0 737 0

100-3-2 優質學校交流 592 0 730 0

總 計 2728 0 726 0

1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應該再多著墨在推動校內教師自主成立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讓PLC的理念在校內落實並紮根

2本校部分教師通過第一階段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除了要繼續參加下一階段教室

觀察外其餘教師也陸續積極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在校際交流方面這幾年鄰近高中的參訪除了帶給我們成長的刺激更讓我們

不自滿而要不斷提升年年比前一年更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5

四子計畫類別課程發展

本校在「課程發展」上主要分三項生命教育藝術課程及生活藝能

生命教育

1結合各班導師社團等前往慈善機構或弱勢團體擔任志工服務學習

2辦理農村體驗淨山活動與參與飢餓三十等活動

藝術課程

1藉由多元選修課程教授學生書法寫字的技巧並由臨摹與自運的方式

培養學生書法寫字的習慣

2重點強化合唱藝術課程讓學生感染音樂的生命力並透過表演培養積極

大方的人生態度

生活藝能

1機器人程式設計融入生活科技課程

2將平時防震緊急事件防護如入課程辦理防震設計競賽

98學年

4-1-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清華大學第六屆清華盃全國高級中學化

學科能力競賽』

4-1-2「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綠色青年高峰會』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國文科經典讀誦』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4-2-3「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地理實察活動』

4-2-4「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高等法院台中分院實施計畫』

4-2-5「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盲童育幼院實施計畫』

4-2-6「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生命教育傳愛計畫』

4-2-7「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環境教育校外教學』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99學年

4-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 天文研究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惠明盲童育幼院交流計畫』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2-3生命教育課程-『臺中大坑登山步道淨山活動』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100 學年

4-1 生命教育課程-『彰化埔鹽鄉農村服務活動』

4-2-1藝術課程發展計畫-『書法文藝營』

4-2-2藝術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3「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26

198 年為第一次執行本計畫當時每個活動就自成一個子計畫因此洋洋灑灑列

了 11 個子計畫雖然活動辦了很多但每個活動都是點狀無法串連成系列活動

而且勞師動眾讓各科參與的老師深感負擔而學生的獲益也無法延伸發酵因此

在 99 學年開始就把本計畫整併成三個子計畫生命教育課程藝術課程及生活

藝能課程

2生命教育課程著重在讓學生去體驗或實際參與進而有更深刻的感受展現熱

愛生命愛護一切生物及大地甚至樂於去幫助弱勢讓同學從服務學習中瞭解

生命的意義

3藝術課程著重在合唱團的訓練及書法藝術的體驗合唱團在徐惠君老師的帶領

下不論是學生的演唱技巧肢體語言甚至在美聲美學的陶冶下每位同學都展

現特有的氣質也難怪會在各種的合唱比賽贏得很好的成績

4生活藝能課程則由張敏慧老師發展機器人的課程計畫帶領同學研究組裝

設計不同功能的機器人並參與 2010 奧林匹亞機器人競賽台中市校際盃榮獲第一

2010 年 WRO 縣市盃獲第一名 機器人課程同學專心研究機械結構

198學年在課程發展的子計畫下(11個)執行後參與的學生多達2035人次量是

分可觀但質方面卻是我們要加強改善的檢討之後下學年度修正子計畫讓

子計畫的效果能給學生全面性的收穫而不是發錢辦完活動就結束了

同學參訪台灣文獻館專心聽導覽員解說 與惠明盲童一起在禮拜堂參加活動

299-100生命教育課程98學年參訪完惠明盲童育幼院同學於下學期便提議前往

育幼院與院童交流藉由與惠明盲童育幼院院童互動交流讓學生更能體會生命的珍

貴並同理他人之不便此次活動共有83位同學參與

27

這位盲生是比較活潑的會主動與同學聊天 106同學與院童全體大合照

100年舉辦台中大坑步道淨山活動及去農家服務學習體驗活動大坑健行之餘

更隨手撿拾垃圾讓學生寓教於樂學生腳踏實地親自體驗農事服務是最大的收穫

3藝術課程合唱團的訓練課程讓受益的學生約 200 人次建立學生對於音

樂技能與美感的基礎觀念並於實際練唱中學習歌唱技巧了解音樂的感染力

並藉由舞台表演的經驗培養積極大方的人生態度成果發表展現與觀眾互動作音

樂文化交流另外書法文藝營受惠學生約 100 人次

合唱團同學舞台藝術的肢體展現 合唱藝術的多元呈現mdash成果發表

4生活藝能課程張敏慧老師這三年來持續推動機器人課程應用參與學生

人數近500人次建立學生對於機電整合及程式控制機器人的基本概念並於實際

操作中瞭解機器人在工業科技的重要性為了推廣機器人課程教學還親自編印

機器人組裝參考手冊1本easyBot讓學生易於學習並帶領學生多次參加WRO

機器人比賽獲台中縣市盃第一名第四名及優勝2隊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課程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完

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4-1 數理實驗課程 204 0 868 0

98-4-2 人文品德課程 410 175 989 1000

98-4-3 生活藝能課程 98 273 996 1000

99-4-1 數理實驗課程 1173 1616 927 1000

99-4-2 人文品德課程 1372 230 776 1000

99-4-3 生活藝能課程 54 4524 724 1000

100-4-1 生命教育課程 51 0 806 0

28

100-4-2 藝術課程 104 140 994 1000

100-4-3 生活藝能課程 46 245 997 1000

總 計 1221 1677 921 1000

1生命教育是要持續不斷的推動三年下來我們感覺到參與過的學生的確有不一

樣的改變未來要若要落實生命教育一定要將生命教育融入各科教學及生活中

2合唱團是本校表現很傑出的社團將藝術課程子計畫結合社團活動讓學生在

社團的學習成果藉由成果發表讓學生在舞台上展現自己

3機器人課程在張敏慧老師的努力下三年來的課程發展已經很成熟學生對於

課程的接受度也很高希望將來能將此課程推廣到其他學校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9

30

肆 結語

大里高中在中部地區辦學績優已是有口皆碑的優質學府在短短十

年半來學校的成長茁壯是歷經兩位校長老師同學及社區人士共同

努力的成果然而未來少子化趨勢及城鄉差距擴大的情況下必須思考如

何透過創新再突破現狀發揮最大資源效益學校要能永續發展就是要

具有特色成為獨樹一格的品牌高中

在優質化第一期程中我們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全校師生閱讀

發展國際視訊教學課程落實科學輔導計畫人文品德方面強調生活中的

實踐鼓勵學生志工服務這些計畫的執行更凝聚全校共識使得全校

師生受惠讓大家感受到進步的動力逐步邁向優質特色高中

執行優質化這三年來即將告一段落大部分原計畫目標都能達成

僅以此成果考核報告書感謝優質化核心團隊及諮輔委員們的指導與督

促也同時要感謝校長各處室主任及參與計畫執行的老師同學與行政

同仁未來學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個計畫的結束並不代表停止

本校的全體師生仍要不斷的追求進步以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成效成就 12

年國民教育願景

附件

學校基本資料

一學校概要

校名

全銜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100 學年度)

聯絡人 姓名 林月霞 職稱 教師兼教務主任 電話

(04)24875199-301

學校

規模

部別

(科別)

普通科 (含綜高學術學程

及特殊班)

職業類科 (含綜高職業

學程)

附設進修學校 附設國中部

高三 高二 高一 合計 高三 高二 高一 高三 高二 高一 國三 國二 國一

班級數 14 14 14 42

學生總數 595 596 583 1774

男性 386 330 304 1020

女性 209 266 279 754

特殊班

級設班

情形

班別 數理資優班

年度 100

班級數 1

學生數 30

師資

結構

(不含校

長 教官)

學 歷 博 士 碩 士 研究所 40 學分 大學 專科 教師

數總 94 人1 人 77 人 2 人 9 人 0 人

教學年

未滿 5年 5-9 年 10-19 年 20-29 年 30 年以上 男性 45 人

5 人 42 人 34 人 7 人 1 人 女性 49 人

說明1學校如設有各類特殊班級(含各類資優班特殊教育班與體育班)時請另外填寫

設班情形與學生人數欄位可自行增刪

31

二學生結構

(一) 學區範圍

編號 國 中 校 名

是否為高中職

社區化之適性

學習社區國中

畢業生進入本校學生人數

98 年 99 年 100 年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 總人數

1 縣立太平國中 是 0 3 3 2 10

2 縣立霧峰國中 是 6 4 6 2 3

3 私立明德女中 是 0 0 0 0 0

4 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是 1 1 2 2 2

5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是 9 0 9 0 12

6 私立華盛頓高中 是 1 0 3 0 1

7 縣立成功國中 是 4 3 21 2 25

8 市立育英國中 是 5 0 2 3 3

9 市立崇倫國中 是 9 4 9 2 4

10 縣立光榮國中 是 10 12 40 4 43

11 縣立中平國中 是 6 6 8 2 2

12 市立忠明高中 是 0 0 0 0 1

13 縣立光正國中 是 8 0 6 9 2

14 縣立立新國中 是 4 3 5 3 3

15 市立向上國中 是 13 2 11 1 12

16 市立四育國中 是 6 3 7 3 4

17 私立大明高中 是 3 0 5 0 3

18 縣立新光國中 是 0 2 11 6 9

19 縣立光德國中 是 32 7 8 2 7

20 縣立溪南國中 是 4 3 4 1 2

21 縣立烏日國中 是 14 3 3 1 1

22 縣立爽文國中 是 7 12 20 5 20

23 市立東峰國中 是 5 1 1 2 4

24 臺中市市立大里高中 是 4 7 8 3 3

25 台中縣私立立人高中 是 7 3 5 3 7

26 市立居仁國中 是 36 3 47 3 43

27 臺中市私立僑泰高中 是 3 0 2 0 0

28 縣立光復國中(小) 是 35 5 7 3 7

29 市立光明國中 是 18 9 23 2 17

30 私立宜寧高中 是 6 0 4 0 6

32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三) 教師專業發展

優質化發展目標 子計畫

1透過教學相長的機會以提升教學的能力

2透過參與「教師評鑑」作為促進教師精進的方式

3擴展學校行政與教師同仁的視野學習他校的優點

4與國際交流提升同仁的國際視野與胸襟

教師研習成長計畫

優質學校交流計畫

(四)課程發展

優質化發展目標 子計畫

1激發學生對自己生命的熱愛對他人生命的關懷

對大自然環境的珍惜能透過活動反思

2讓課程活潑有創意並提高學生學習意願

3學生能深刻體認並演唱出台灣與世界經典合唱曲

領略精緻藝術之美

4激發學生的創意及想像力透過腦力激盪建構設計

出具功能性且創新的機器人

5指導學生準備機器人比賽透過團隊思考及實驗

在比賽中獲得好名次

6引導學生深度思考做相關科展或小論文研究願

意選讀相關科系繼續探討學習

生命教育課程發展計畫

藝術課程發展計畫

機器人創意教學計畫

二學校近年進步情形

以下就「新生入學方式及成績」「學生對外表現」「學生圖書館運用」

「學生體適能獎章」「教師專業成長」「優質化問卷分析」等不同面向介

紹本校近年進步情形以及尋找出可再努力之方向

(一)新生入學方式及成績

198 學年度新生成績達第一志願而選本校就讀的約有 20 人到 100 學年度

新生成績達第一志願而進入本校的人數是 68 人

Pr96 以上新生

入學人數

97 學年 98 學年 99 學年 100 學年

338 328 441 416

(其中 100學年度開放免試入學名額多達 122人故 Pr96 以上人數有略降)

5

由此數據可見高優質學生對本校的嚮往越來越高本校近年的進步也更能

吸引多數的高中生本校也積極配合教育部的政策持續增加開放免試入

學的名額從 99 年 51 名到 100 年增為 122 名今年(101 學年)將大幅

增加為 202 名

0

100

200

300

400

500

97 98 99 100 學年度

PR96以上入學新生及免試入學人數

PR96以上

免試入學

(二)學生對外表現

本校學生近幾年來的對外表現的確是越來越好不論是數理資訊學科競賽

方面語文競賽方面美術及音樂方面甚至各式社區活動都有極亮眼的

表現得到很好的成績也因此為校爭取到許多的榮譽(詳細資料如附件七)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

1學生每年參加網路讀書會及小論文比賽獲獎篇數如下

學年 網路讀書會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獲獎篇數

97 55 68

98 127 50

99 36 14

100 38 12

圖 1國立大里高中 PR96 以上新生及免試入學新生人數

說明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定各校參加件數致獲

獎篇數也下降

2學生的圖書借閱冊數從 97 學年度平均每人 108 冊提升至 98 學年度平

6

均每人 278 冊99 學年度平均每人 24 冊100 學年預估為 29 冊可見

推動閱讀計畫方案後學生的圖書借閱率有顯著提升

0

5

10

15

20

25

30

97 98 99 100

平均冊數

圖 2國立大里高中 97-100 學年度每位學生平均借書冊數(100 學年為預估)

(四)學生體適能獎章

1本校鼓勵運動風氣推動游泳教學強調游泳技能(自救)並利用本

校室內溫水游泳池教學訂定高一捷式 25 公尺高二蛙式 25 公尺高

三能游 50 公尺高一通過率約 60高二通過率約 70高三通過率

約 80

2學生在體適能獎章方面金質獎章銀質獎章及銅質獎章的獲獎率總和

約 17-18之間可見本校在各項體育教學都很均衡發展學生的體

適能也因本校運動風氣佳而有很好的成績

0

2

4

6

8

10

12

14

16

97年 98年 99年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體適能獎章獲獎百分比

圖 3國立大里高中 97-99 學年度學生體適能獎章獲獎百分比

7

(五)教師專業成長

1校內辦理各科的教師進修與研習教學組承辦學科中心委辦的教師研

習計有數學歷史英文國文及地理等科三年來約共舉辦 15 場

本組承辦優質化校際合作觀摩研習每學期都有 1~2場這兩年來每

學期也承辦 PLC 初階與進階研習各兩場這讓本校教師更方便就近參加

與自己專業相關的許多研習

2本校校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開始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期有 39

位老師完成第一階段認證並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從 98 年起除了鼓勵教師們參與縣市合作夥辦專業知能進修外本校

針對各學科辦理專業成長研習聘請校內外優秀講師蒞校演講讓教師

們可以自行尋找有興趣的主題適合的講師不用離開學校就能達到自

我進修的效果自 98 學年度起至 99 學年度本校教師平均研習時數由

138 小時提升至 220 小時預估 100 學年度本校教師平均研習時數可

達 28 小時

教師平均研習時數

0

10

20

30

平均時數 164 138 22 28

97學年 98學年 99學年 100學年

圖 4國立大里高中

97-100 學年度每位

教師平均研習時

數(100 學年為預

估值)

(六)學校校務評鑑

197 學年度接受教育部高中校務評鑑總成績獲得最高榮譽「一等」殊榮

2在各項目等第方面校長領導課程教學社群互動等獲一等行政管

8

理學務輔導環境設備及績效表現為二等

3今年 3 月 15 日本校即將再接受教育部校務評鑑相信這三年來的努力

成果一定能在評鑑中獲得各評鑑委員的認同

表 197 學年度國立大里高中校評鑑結果

項目 等第

一校長領導 一等

二行政管理 二等

三課程教學 一等

四學務輔導 二等

五環境設備 二等

六社群互動 一等

七績效表現 二等

總成績 一等

(七)優質化問卷分析

1在優值化問卷分析方面由表 2「教師」填答問卷部分結果可知本校

教師在「教師專業發展」及「學校整體評估」這兩大項的問卷結果皆遠

高於全體平均值極多但在「學校管理與領導」及「課程教學與輔導」

這兩大項的問卷結果卻有部分低於全體平均有部分持平部分些微

領先這是值得我們警惕並需要加強努力的方向

2由表 3「家長」填答問卷部分結果可知幾乎所有的題目問卷結果都遠

高於全體平均值很多甚至有些多達近 20可見家長對本校在各方面

的表現是十分認同的唯有「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及「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這兩個題目的問卷結果是低於全體平均

值 10及 18這可能是家長擔心未來 12 年國民教育實施後學校的明

星高中光環會漸漸失色以及許多南投苗栗的優秀學生不遠千里選擇

就讀本校的原因這是對本校的認同與肯定但我們能要持續對家長說

明 12 年國教的教育政策並以學校的努力辦學走出特色保留部分特

9

色招生的名額

3由表 4「學生」填答問卷部分結果一可知本校同學對老師的教學認同

度遠高於其他學校各題問卷結果高出全體的平均值 10~30值得慶

幸唯一一題「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的結果是低於全體

平均值 117可見本校老師的教學不是只以考試為唯一目的

4由表 5「學生」填答問卷部分結果二可知同學對本校課程及他自己的

學習經驗問卷結果都遠優於全體平均值唯有一題「我會用背答案來

應付考試」是低於全體平均 114而在「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

就讀」「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來就讀」「如果現在能從重新

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會選擇本校」等項

目都遠超過全體平均值 20以上這正是學校優質化的最佳佐證

表 2「教師」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

理適切的活動

6112 9552 +344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

或行政工作

5945 9848 +290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6147 9412 +326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6409 9412 +300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9602 9851 +251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

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9197 8806 -39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

需求

9360 9706 +346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

參與

9392 9853 +46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教師」問卷樣本數 全體N=2655國立大里高中n=86填答率 8023

10

表 3「家長」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8190 9835 +165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7432 9333 +190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7987 8644 +677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7031 9000 +19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7397 9167 +177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7537 9492 +196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6727 5726 -100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8463 6695 -237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家長」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52國立大里高中n=120

表 4「學生」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一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

解課程內容

5129 7632 +250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3421 6230 +281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5161 8033 +287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2909 1736 -117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

差異

4089 4918 +829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

題並加以指導

4104 5041 +937

說明1「大部分老師」=「大部分老師是這樣」+「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差異」為「大里高中」-

「全體」之值

2「學生」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18國立大里高中n=122

11

表 5「學生」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7820 9508 +169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7177 9344 +217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

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7362 9098 +174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

6837 8197 +136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

就讀

7103 9339 +2236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3685 2541 -114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

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4946 8099 +3153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

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是會選擇本校就

4798 6250 +145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學生」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18國立大里高中n=122

12

參 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以下分別就「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教師專業發展」「課程發展」

及「其他」等五大子計畫類別依「三年計畫目標」「工作內容整合說明」

「計畫執行情形與檢討修正說明」「執行效益說明」「未來焦點創新」及

「實施成效評鑑」來表述本校優質化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一子計畫類別教師教學

本校在「教師教學」上主要分兩類教學創新研究及遠距視訊教學

其中教學創新研究又在下列幾個面向上提升教師的創新教學能力

1跨科編輯教材

2數理科教師共組指導專題研究團隊

3校外參訪教學活動

4國文科教師開發高一國文文學擂台賽題庫

5天文實察與觀測

而遠距視訊教學則是本校的特色發展項目三年來的許多成果將在後面詳細敘

述說明

98學年

1-1數學建模創新課程推廣教學及競賽

1-2 遠距視訊英文講座邀請 AIT(美國在台協會)外交官 Mr Scott Robinson

為本校師生講述美國文化與美國高中大學校園生活

遠距視訊教學連線學校美國明尼蘇達州普林斯頓中小學 Princeton Public Schools Minnesota USA

視訊教學跨校交流邀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及虎尾高中觀摩視訊演示

1-3國文科創新教學計畫文學擂台賽心靈花園封面封底設計徵圖比賽

詩詞吟唱暨校園民歌教學

99學年

1-1演講「日全食北極光觀測」「中興大學材料系貴儀參訪活動」

「衛星遙測所揭露全球暖化警訊」

1-2 跨國遠距視訊教學計畫

「即席口語表達比賽」「國際餐桌禮儀」「法官蒞校演講」

「美國外交官演講」

100 學年

1-1 參加 i-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設計比賽認識太陽能課程

1-2 誇國遠距視訊-國際高峰會議題National and Global Security

多國文化交流 1異國美食景點 2宗教慶典 3習俗等 簡報解說提問

國際生命教育 1關懷癌症兒童 2幫助災民等 簡報討論宣導服務

13

198 年數學科及國文科的老師參加優質化的教學創新計畫讓原本令人畏懼的數

學能以不同的面貌展現在學生面前同樣的國文教學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背誦

及文意的解釋而成為更活潑生活化的文學薰陶雖然這樣的教學方式深獲

同學的肯定也能從中學得許多部只在書本上得到的知識但由於課程受限於上

課時數的限制很難持續推廣下去因此只作了一年但文學擂臺賽也因深受同

學的喜愛而變成學校的常態性活動

文學擂臺賽 林玉珊老師主持語文高手關卡

299 學年開始連續兩年本校就把創新教學聚焦到物理科及天文地科方面而藉

由優質化的經費補助讓執行子計畫的老師能夠發揮自己的研究專長指導學生

在國際科技儀器創新比賽及參與國際計畫進而發現新的小行星能有很亮麗的表

現而後者的成果更讓本校的師生研究團隊榮登雅虎奇摩新聞首頁

398 學年至 100 學年這三年來從未間斷的遠距視訊教學更是本校的一大特色

在本校視訊團隊師生的努力下除了參與國際視訊的各項會議或比賽也關心全

球的各式議題全球暖化節能減碳生態保育關懷弱勢(重大災難救助)等等

更利用視訊發表將我們的文化特色歷史節慶傳統介紹給國外的交流學校讓

他們對中華文化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除此之外也與國內的大學及高中作視訊教

學的交流與推廣這三年來在視訊團隊的努力付出下累積不下百場的視訊經

驗除了參與的老師和同學收穫滿滿外更贏得了教流學校的友誼及外界的好評

國際視訊分組教學報告 2011 年全球學術視訊大會台灣主播台

14

198學年數學科教師推展數學建模創新課程由三位老師及近八十位高一同學參

加分13組參加數學建模競賽藉由不同的學習方式與解題思考讓學生體驗數

學在生活上的應用並實際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藉由各組團隊腦力激盪與探

討將該組的想法統合成為系統性解決方案並發表成果各組分享這種學習歷

程的經驗是學生們未曾有的經驗也讓他們收穫良多

學生上台發表各組自己研究的成果

298學年國文科教師首次推動文學擂台賽由國文科9位老師分高一高二兩場

共約1100同學參加除了增進學生對於文學的認識以寓教於樂的形式現場競

賽之氣氛帶動各班同學對於文學的喜愛並促進學生鑽研文學領域之好樂心

提升同學得文學素養由於此次的反應熱烈深獲同學的喜愛第二年之後就成

為國文科的常態活動

399~100學年物理及地科老師接著加入教學創新計畫由於兩位老師的用心投

入兩年來辦了不少的活動參觀興大貴儀中心科博館的系列演講請外校講

師來校對科研社的同學上課及戶外觀星活動等等共約有280人次參與活動除此

之外黃詩翔老師指導學生參加「第九屆旺宏科學獎」榮獲銀牌「第二屆i-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設計比賽」榮獲佳作林士超老師指導學生參加99學年地科科

展優等與100年中區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地球科學)第一名

「第九屆旺宏科學獎」榮獲銀牌 各媒體的專文報導與訪問

498~100學年持續遠距視訊教學計畫施玫玫老師所帶領的視訊團隊三年來所

舉辦的國內外遠距視訊場次超過百場參加的學生人次超過3000人同學們為

了要跟國外學生視訊交流事前英語演練及資料準備都很用心也因此提升了

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與自信心而多元化的視訊內容讓學生與老師從中學習到

不同的知識也曾受到各媒體的專文報導與訪問讓本校更堅持推廣英語視訊

進而塑造同學能更有國際視野及國際觀

15

分組教學 報告有效節能宣導 視訊連線結束後請校長指導講評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教學)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1-1 創新教學研究 168 230 907 1000

98-1-2 遠距視訊教學 343 487 962 1000

99-1-1 創新教學研究 1302 455 990 1000

99-1-2 遠距視訊教學 4932 625 949 1000

100-1-1 創新教學研究 67 110 882 1000

100-1-2 遠距視訊教學 138 27 1000 1000

總 計 1339 1934 946 1000

三年的優質化中在教師教學方面讓本校找到特色發展的方向mdash遠距視訊教學的推廣與應用將是本校的能夠吸引更多學生及老師投入的一大亮點至於數理

的教學創新研究及專題的持續發展也因本校於100學年度成立資優班後要常態

推動的主要課題而遠距視訊是否能跨科結合則是我們有待努力的地方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16

二子計畫類別學生學習

本校在「學生學習」上主要分三方面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閱讀暨撰寫能力提升科學研究能力輔導及英文能力提升

閱讀及撰寫能力

1悅讀手冊計畫學生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

2成立班及讀書會並完成各組心得報告編輯成冊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與中興大學理工學系合作提供學生加深課程

2依學生興趣開設各類專題研究

3TRML遠哲科學競賽等課外指導培訓課程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利用選修及假日開設日語及西班牙語

2建立線上英檢平台

3辦理英文歌唱比賽

4加強英檢輔導課程

98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邀請吳啟銘老師演講「走入閱讀的新天地」

陳正家老師演講「閱讀與寫作的技巧」林承謨老師「台灣文學的金銀島」

侯育平老師演講「無話可說有話要說把話說好」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推動學生參

與科學探究(參賽科展)天文常識及星空認識比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多益普

及英語測驗」演講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99學年

2-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中台灣高中巡迴詩展舉辦三場文學講座舉

辦「大里經典閱讀二十」活動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學競賽選手培訓數理學科能力競賽遠哲科

學趣味競賽校內科學研究競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100 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校內遠哲科學競賽

2-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語聽力訓練口語表達訓練英語寫作能力測驗的翻

譯和作文練習

17

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1)此計畫持續 3年藉由學校印發精美的「悅讀手冊」給高一新生並鼓勵學生

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並頒獎給予表現認真心

得報告寫作優異的同學各班推廣成立班級讀書會藉由同儕的力量相互影響

介紹好書與同學分享閱讀之樂

(2)每學期舉辦專家演講 2-3 場藉由專家現身說法鼓勵同學領略閱讀的樂趣

並養成終身受益的閱讀習慣

(3)藉由優質化的經費添購許多專家老師與同學推薦的好書充實圖書館藏

盡量滿足讀者的所需完成輕鬆閱讀區的規劃期望在軟硬體的設備都能充分

滿足全校師生的閱讀需求讓閱讀成為一種享受

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此計畫由設備組配合執行在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遠哲科學趣

味競賽(校內競賽)及培養同學參加科展甚至參加清華盃化學科能力競賽這

三年來老師的用心付出與同學的努力下都有很亮麗得成績(詳細得獎資料如附

件)

遠哲科學競賽汽墊滑車 製作場景 清華盃化學競賽化學實驗實作

(2)天文地科方面在優質化的經費挹注下充實星空教室的設備讓本校天文社

蓬勃發展使的對天文有興趣的同學有發揮的餘地加上地科林士超老師的用心

指導讓同學在地球科學能力競賽及地科科展都有很好的成績更值的一提的是

國立大里高中學生參加國際小行星搜尋計畫成功找到太陽系裡六顆以往未曾被

發現的小行星未來可能擁有命名權「國大里」是可能的命名選項學生們的成

果受到重視 總計全球有 7個國家32 所高中的一百多位高中生參加這項國際

小行星搜尋計畫(IASC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Search Collaboration)

並加入所謂的「地球防衛隊」找尋太陽系中未曾出現的小行星

18

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98~99 學年接連兩年舉辦英語歌唱比賽藉此活動讓學生能開口說英文並藉

由英語歌曲學習英文單字進而喜歡英文提高英文學習興趣更因為同學反應

熱烈極受全體師生的喜愛因此改為常態性活動每年由教學組承辦

112演唱Wait For You 114演唱Seasons in the Sun

(2)98-100協助英文科教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成立數位學習教室對於報名參加

英檢的同學實施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並給予通過英檢的同學報名費的補助

(3)98-100 配合國際視訊課程全面輔導同學提升英語聽力口語表達英語寫作

能力測驗的翻譯和作文練習 執

1每學期邀請專家演講每場約500人聆聽三場共約1500人受益三年來預估

約有9000人次參與

高一專題演講(1000219) 高二專題演講(1000318)

19

2悅讀手冊三年來共發出約1800本本校高一至高三的同學每人都有一本並要

求同學將閱讀心得報告寫入手冊內期望高中三年能寫滿100篇

悅讀手冊查閱 讀書心得分享

3在設備組與本校數理學科老師相互配合下對於科學研究輔導的成效十分良

好且能從各項的數理科學競賽的名次得到驗證

43年來線上英檢平台的利用及英檢考前輔導方案受惠的學生約3000人而通過

英檢中高級或中級受補助的同學有中高級18人中級128人更值的令人慶

賀的事高三陳歆旻參加去年多益(TOEIC)測驗成績高達985分(滿分990)

學生使用本校線上英檢平台進行模擬考試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學生學習)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52 200 1000 1000

98-2-2 科學研究輔導 384 0 889

98-2-3 英文能力提升 152 135 588 1000

99-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35 200 1000 1000

99-2-2 科學研究輔導 713 276 875 1000

20

99-2-3 英文能力提升 925 455 431 1000

100-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68 230 1000 1000

100-2-2 科學研究輔導 343 487 917 1000

100-2-3 英文能力提升 1302 455 604 1000

總 計 2270 2438 856 1000

1三年來辦理閱讀推廣活動成效頗佳同學的書籍借閱冊數逐年提升加上充

實圖書館的軟硬體設施增進閱讀氛圍提升師生利用圖書館的意願而閱

讀習慣有助於終身學習的養成是一項不能間斷的工作

2本校於100學年度獲准成立資優班資優班的成立除了要我們在拔尖方面更加

努力外也藉由資優班的各專題演講帶動全面提升同學的數理課程

3英文能力一向是本校的重點發展項目除了既有優勢下仍須持續提升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1

三子計畫類別教師專業發展

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主要分兩類教師成長及學校交流

其中教師成長方面

1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2辦理全校54小時資優教育研習

3各科教學研究會分科邀請學者專家講座與指導

4辦理PLC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學校交流方面

1行政團隊及各科教師前往他校學習取經

2各科教師參與帶學生出團訪其他國家地區從事教育交流

3辦理校際觀摩

98學年

3-1國文科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數學科繪圖軟體操作研習教師專

業發展評鑑研習

3-2-1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嘉義高中優質化專家諮詢輔導訪視會議

3-2-2新加坡南洋初級學院來本校參訪

雙方互贈禮物 參訪師生在本校中庭大合照

99學年

3-1國文科台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99課綱數學科教學心得分享

3-2 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100 學年

3-1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體研習-路竹高中鍾志輝老師主講建國中學教

師mdash曾政清老師分享專業成長計劃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

3-2 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彰化高中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

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22

198~99 學年國文科舉辦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除了邀請專家分享

外老師都能踴躍參加與會老師就教學心得提出問題與演講者交流並相

互切磋

現代散文教學與閱讀寫作指導 國文科老師專心聆聽演講

298~99 學年數學科舉辦繪圖軟體操作研習及 99 課綱教學心得分享此研習幫

助教師提升專業智能增進教師研究與教學能力並讓科內教師能相互觀摩學

習彼此的長處探討教學上的問題

3100 學年修正前兩年由國文數學各科舉辦教學研習除了各科教學研究會

定期開會討論相關教學成長議題外更鼓勵教師參與縣市伙伴專業知能研習

499 學年度期末校務會議本校教師通過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第一梯共有

42 位老師主動參加接下來到 100 學年就舉辦三場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

體研習(共 12 小時)加上線上研習 10 小時最後共有 39 位老師完成 22 小時

研習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鍾志輝老師談教室觀察系統 教師們均認真聽講藉以瞭解未來趨勢

5優質學校交流計畫3年來共參訪過嘉義高中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彰化高

中等校除了觀摩學習各校的優點外也讓本校的行政同仁能有更廣的視野

提升自我的競爭優勢

699~100 學年度本校為優質化中區總召協辦多項教師研習如中區優質化

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做為承辦學校讓本校教師能

就近參與這些研習也讓參加過的老師受益良多

23

1國文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邀請校外專家來校分享教學心得科內老師都全

數參加並能從研習中充實專業知能增進教學能力

2數學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由科內老師分享繪圖軟體操作及99課綱教學心

得分享老師們毫不不吝嗇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並相互學習他人長處讓

整科的教學效益大大提升

助教蔡清良老師與講師蔡志強老師 數學科研習教師們認真實作

3校際交流讓本校教師能到各優質高中取經學習各校的長處受益老師約有

100人次

4承辦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兩年來參與研習教師約380人

會議前老師們閱讀研習資料 演講者回答老師問題

5承辦PLC教師專業社群初階及進階研習至今約960位老師參加研習

專注聆聽的教師們

師大陳佩英教授開場

溝通網活動過程

講師李玲惠校長

24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專業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

行完畢後

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3-1 教師研習成長 37 0 638 0

98-3-2 優質學校交流 88 0 726 0

99-3-1 教師研習成長 393 0 626 0

99-3-2 優質學校交流 243 0 1000 0

100-3-1 教師研習成長 25 0 737 0

100-3-2 優質學校交流 592 0 730 0

總 計 2728 0 726 0

1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應該再多著墨在推動校內教師自主成立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讓PLC的理念在校內落實並紮根

2本校部分教師通過第一階段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除了要繼續參加下一階段教室

觀察外其餘教師也陸續積極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在校際交流方面這幾年鄰近高中的參訪除了帶給我們成長的刺激更讓我們

不自滿而要不斷提升年年比前一年更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5

四子計畫類別課程發展

本校在「課程發展」上主要分三項生命教育藝術課程及生活藝能

生命教育

1結合各班導師社團等前往慈善機構或弱勢團體擔任志工服務學習

2辦理農村體驗淨山活動與參與飢餓三十等活動

藝術課程

1藉由多元選修課程教授學生書法寫字的技巧並由臨摹與自運的方式

培養學生書法寫字的習慣

2重點強化合唱藝術課程讓學生感染音樂的生命力並透過表演培養積極

大方的人生態度

生活藝能

1機器人程式設計融入生活科技課程

2將平時防震緊急事件防護如入課程辦理防震設計競賽

98學年

4-1-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清華大學第六屆清華盃全國高級中學化

學科能力競賽』

4-1-2「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綠色青年高峰會』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國文科經典讀誦』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4-2-3「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地理實察活動』

4-2-4「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高等法院台中分院實施計畫』

4-2-5「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盲童育幼院實施計畫』

4-2-6「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生命教育傳愛計畫』

4-2-7「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環境教育校外教學』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99學年

4-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 天文研究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惠明盲童育幼院交流計畫』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2-3生命教育課程-『臺中大坑登山步道淨山活動』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100 學年

4-1 生命教育課程-『彰化埔鹽鄉農村服務活動』

4-2-1藝術課程發展計畫-『書法文藝營』

4-2-2藝術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3「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26

198 年為第一次執行本計畫當時每個活動就自成一個子計畫因此洋洋灑灑列

了 11 個子計畫雖然活動辦了很多但每個活動都是點狀無法串連成系列活動

而且勞師動眾讓各科參與的老師深感負擔而學生的獲益也無法延伸發酵因此

在 99 學年開始就把本計畫整併成三個子計畫生命教育課程藝術課程及生活

藝能課程

2生命教育課程著重在讓學生去體驗或實際參與進而有更深刻的感受展現熱

愛生命愛護一切生物及大地甚至樂於去幫助弱勢讓同學從服務學習中瞭解

生命的意義

3藝術課程著重在合唱團的訓練及書法藝術的體驗合唱團在徐惠君老師的帶領

下不論是學生的演唱技巧肢體語言甚至在美聲美學的陶冶下每位同學都展

現特有的氣質也難怪會在各種的合唱比賽贏得很好的成績

4生活藝能課程則由張敏慧老師發展機器人的課程計畫帶領同學研究組裝

設計不同功能的機器人並參與 2010 奧林匹亞機器人競賽台中市校際盃榮獲第一

2010 年 WRO 縣市盃獲第一名 機器人課程同學專心研究機械結構

198學年在課程發展的子計畫下(11個)執行後參與的學生多達2035人次量是

分可觀但質方面卻是我們要加強改善的檢討之後下學年度修正子計畫讓

子計畫的效果能給學生全面性的收穫而不是發錢辦完活動就結束了

同學參訪台灣文獻館專心聽導覽員解說 與惠明盲童一起在禮拜堂參加活動

299-100生命教育課程98學年參訪完惠明盲童育幼院同學於下學期便提議前往

育幼院與院童交流藉由與惠明盲童育幼院院童互動交流讓學生更能體會生命的珍

貴並同理他人之不便此次活動共有83位同學參與

27

這位盲生是比較活潑的會主動與同學聊天 106同學與院童全體大合照

100年舉辦台中大坑步道淨山活動及去農家服務學習體驗活動大坑健行之餘

更隨手撿拾垃圾讓學生寓教於樂學生腳踏實地親自體驗農事服務是最大的收穫

3藝術課程合唱團的訓練課程讓受益的學生約 200 人次建立學生對於音

樂技能與美感的基礎觀念並於實際練唱中學習歌唱技巧了解音樂的感染力

並藉由舞台表演的經驗培養積極大方的人生態度成果發表展現與觀眾互動作音

樂文化交流另外書法文藝營受惠學生約 100 人次

合唱團同學舞台藝術的肢體展現 合唱藝術的多元呈現mdash成果發表

4生活藝能課程張敏慧老師這三年來持續推動機器人課程應用參與學生

人數近500人次建立學生對於機電整合及程式控制機器人的基本概念並於實際

操作中瞭解機器人在工業科技的重要性為了推廣機器人課程教學還親自編印

機器人組裝參考手冊1本easyBot讓學生易於學習並帶領學生多次參加WRO

機器人比賽獲台中縣市盃第一名第四名及優勝2隊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課程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完

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4-1 數理實驗課程 204 0 868 0

98-4-2 人文品德課程 410 175 989 1000

98-4-3 生活藝能課程 98 273 996 1000

99-4-1 數理實驗課程 1173 1616 927 1000

99-4-2 人文品德課程 1372 230 776 1000

99-4-3 生活藝能課程 54 4524 724 1000

100-4-1 生命教育課程 51 0 806 0

28

100-4-2 藝術課程 104 140 994 1000

100-4-3 生活藝能課程 46 245 997 1000

總 計 1221 1677 921 1000

1生命教育是要持續不斷的推動三年下來我們感覺到參與過的學生的確有不一

樣的改變未來要若要落實生命教育一定要將生命教育融入各科教學及生活中

2合唱團是本校表現很傑出的社團將藝術課程子計畫結合社團活動讓學生在

社團的學習成果藉由成果發表讓學生在舞台上展現自己

3機器人課程在張敏慧老師的努力下三年來的課程發展已經很成熟學生對於

課程的接受度也很高希望將來能將此課程推廣到其他學校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9

30

肆 結語

大里高中在中部地區辦學績優已是有口皆碑的優質學府在短短十

年半來學校的成長茁壯是歷經兩位校長老師同學及社區人士共同

努力的成果然而未來少子化趨勢及城鄉差距擴大的情況下必須思考如

何透過創新再突破現狀發揮最大資源效益學校要能永續發展就是要

具有特色成為獨樹一格的品牌高中

在優質化第一期程中我們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全校師生閱讀

發展國際視訊教學課程落實科學輔導計畫人文品德方面強調生活中的

實踐鼓勵學生志工服務這些計畫的執行更凝聚全校共識使得全校

師生受惠讓大家感受到進步的動力逐步邁向優質特色高中

執行優質化這三年來即將告一段落大部分原計畫目標都能達成

僅以此成果考核報告書感謝優質化核心團隊及諮輔委員們的指導與督

促也同時要感謝校長各處室主任及參與計畫執行的老師同學與行政

同仁未來學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個計畫的結束並不代表停止

本校的全體師生仍要不斷的追求進步以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成效成就 12

年國民教育願景

附件

學校基本資料

一學校概要

校名

全銜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100 學年度)

聯絡人 姓名 林月霞 職稱 教師兼教務主任 電話

(04)24875199-301

學校

規模

部別

(科別)

普通科 (含綜高學術學程

及特殊班)

職業類科 (含綜高職業

學程)

附設進修學校 附設國中部

高三 高二 高一 合計 高三 高二 高一 高三 高二 高一 國三 國二 國一

班級數 14 14 14 42

學生總數 595 596 583 1774

男性 386 330 304 1020

女性 209 266 279 754

特殊班

級設班

情形

班別 數理資優班

年度 100

班級數 1

學生數 30

師資

結構

(不含校

長 教官)

學 歷 博 士 碩 士 研究所 40 學分 大學 專科 教師

數總 94 人1 人 77 人 2 人 9 人 0 人

教學年

未滿 5年 5-9 年 10-19 年 20-29 年 30 年以上 男性 45 人

5 人 42 人 34 人 7 人 1 人 女性 49 人

說明1學校如設有各類特殊班級(含各類資優班特殊教育班與體育班)時請另外填寫

設班情形與學生人數欄位可自行增刪

31

二學生結構

(一) 學區範圍

編號 國 中 校 名

是否為高中職

社區化之適性

學習社區國中

畢業生進入本校學生人數

98 年 99 年 100 年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 總人數

1 縣立太平國中 是 0 3 3 2 10

2 縣立霧峰國中 是 6 4 6 2 3

3 私立明德女中 是 0 0 0 0 0

4 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是 1 1 2 2 2

5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是 9 0 9 0 12

6 私立華盛頓高中 是 1 0 3 0 1

7 縣立成功國中 是 4 3 21 2 25

8 市立育英國中 是 5 0 2 3 3

9 市立崇倫國中 是 9 4 9 2 4

10 縣立光榮國中 是 10 12 40 4 43

11 縣立中平國中 是 6 6 8 2 2

12 市立忠明高中 是 0 0 0 0 1

13 縣立光正國中 是 8 0 6 9 2

14 縣立立新國中 是 4 3 5 3 3

15 市立向上國中 是 13 2 11 1 12

16 市立四育國中 是 6 3 7 3 4

17 私立大明高中 是 3 0 5 0 3

18 縣立新光國中 是 0 2 11 6 9

19 縣立光德國中 是 32 7 8 2 7

20 縣立溪南國中 是 4 3 4 1 2

21 縣立烏日國中 是 14 3 3 1 1

22 縣立爽文國中 是 7 12 20 5 20

23 市立東峰國中 是 5 1 1 2 4

24 臺中市市立大里高中 是 4 7 8 3 3

25 台中縣私立立人高中 是 7 3 5 3 7

26 市立居仁國中 是 36 3 47 3 43

27 臺中市私立僑泰高中 是 3 0 2 0 0

28 縣立光復國中(小) 是 35 5 7 3 7

29 市立光明國中 是 18 9 23 2 17

30 私立宜寧高中 是 6 0 4 0 6

32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由此數據可見高優質學生對本校的嚮往越來越高本校近年的進步也更能

吸引多數的高中生本校也積極配合教育部的政策持續增加開放免試入

學的名額從 99 年 51 名到 100 年增為 122 名今年(101 學年)將大幅

增加為 202 名

0

100

200

300

400

500

97 98 99 100 學年度

PR96以上入學新生及免試入學人數

PR96以上

免試入學

(二)學生對外表現

本校學生近幾年來的對外表現的確是越來越好不論是數理資訊學科競賽

方面語文競賽方面美術及音樂方面甚至各式社區活動都有極亮眼的

表現得到很好的成績也因此為校爭取到許多的榮譽(詳細資料如附件七)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

1學生每年參加網路讀書會及小論文比賽獲獎篇數如下

學年 網路讀書會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獲獎篇數

97 55 68

98 127 50

99 36 14

100 38 12

圖 1國立大里高中 PR96 以上新生及免試入學新生人數

說明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定各校參加件數致獲

獎篇數也下降

2學生的圖書借閱冊數從 97 學年度平均每人 108 冊提升至 98 學年度平

6

均每人 278 冊99 學年度平均每人 24 冊100 學年預估為 29 冊可見

推動閱讀計畫方案後學生的圖書借閱率有顯著提升

0

5

10

15

20

25

30

97 98 99 100

平均冊數

圖 2國立大里高中 97-100 學年度每位學生平均借書冊數(100 學年為預估)

(四)學生體適能獎章

1本校鼓勵運動風氣推動游泳教學強調游泳技能(自救)並利用本

校室內溫水游泳池教學訂定高一捷式 25 公尺高二蛙式 25 公尺高

三能游 50 公尺高一通過率約 60高二通過率約 70高三通過率

約 80

2學生在體適能獎章方面金質獎章銀質獎章及銅質獎章的獲獎率總和

約 17-18之間可見本校在各項體育教學都很均衡發展學生的體

適能也因本校運動風氣佳而有很好的成績

0

2

4

6

8

10

12

14

16

97年 98年 99年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體適能獎章獲獎百分比

圖 3國立大里高中 97-99 學年度學生體適能獎章獲獎百分比

7

(五)教師專業成長

1校內辦理各科的教師進修與研習教學組承辦學科中心委辦的教師研

習計有數學歷史英文國文及地理等科三年來約共舉辦 15 場

本組承辦優質化校際合作觀摩研習每學期都有 1~2場這兩年來每

學期也承辦 PLC 初階與進階研習各兩場這讓本校教師更方便就近參加

與自己專業相關的許多研習

2本校校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開始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期有 39

位老師完成第一階段認證並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從 98 年起除了鼓勵教師們參與縣市合作夥辦專業知能進修外本校

針對各學科辦理專業成長研習聘請校內外優秀講師蒞校演講讓教師

們可以自行尋找有興趣的主題適合的講師不用離開學校就能達到自

我進修的效果自 98 學年度起至 99 學年度本校教師平均研習時數由

138 小時提升至 220 小時預估 100 學年度本校教師平均研習時數可

達 28 小時

教師平均研習時數

0

10

20

30

平均時數 164 138 22 28

97學年 98學年 99學年 100學年

圖 4國立大里高中

97-100 學年度每位

教師平均研習時

數(100 學年為預

估值)

(六)學校校務評鑑

197 學年度接受教育部高中校務評鑑總成績獲得最高榮譽「一等」殊榮

2在各項目等第方面校長領導課程教學社群互動等獲一等行政管

8

理學務輔導環境設備及績效表現為二等

3今年 3 月 15 日本校即將再接受教育部校務評鑑相信這三年來的努力

成果一定能在評鑑中獲得各評鑑委員的認同

表 197 學年度國立大里高中校評鑑結果

項目 等第

一校長領導 一等

二行政管理 二等

三課程教學 一等

四學務輔導 二等

五環境設備 二等

六社群互動 一等

七績效表現 二等

總成績 一等

(七)優質化問卷分析

1在優值化問卷分析方面由表 2「教師」填答問卷部分結果可知本校

教師在「教師專業發展」及「學校整體評估」這兩大項的問卷結果皆遠

高於全體平均值極多但在「學校管理與領導」及「課程教學與輔導」

這兩大項的問卷結果卻有部分低於全體平均有部分持平部分些微

領先這是值得我們警惕並需要加強努力的方向

2由表 3「家長」填答問卷部分結果可知幾乎所有的題目問卷結果都遠

高於全體平均值很多甚至有些多達近 20可見家長對本校在各方面

的表現是十分認同的唯有「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及「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這兩個題目的問卷結果是低於全體平均

值 10及 18這可能是家長擔心未來 12 年國民教育實施後學校的明

星高中光環會漸漸失色以及許多南投苗栗的優秀學生不遠千里選擇

就讀本校的原因這是對本校的認同與肯定但我們能要持續對家長說

明 12 年國教的教育政策並以學校的努力辦學走出特色保留部分特

9

色招生的名額

3由表 4「學生」填答問卷部分結果一可知本校同學對老師的教學認同

度遠高於其他學校各題問卷結果高出全體的平均值 10~30值得慶

幸唯一一題「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的結果是低於全體

平均值 117可見本校老師的教學不是只以考試為唯一目的

4由表 5「學生」填答問卷部分結果二可知同學對本校課程及他自己的

學習經驗問卷結果都遠優於全體平均值唯有一題「我會用背答案來

應付考試」是低於全體平均 114而在「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

就讀」「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來就讀」「如果現在能從重新

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會選擇本校」等項

目都遠超過全體平均值 20以上這正是學校優質化的最佳佐證

表 2「教師」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

理適切的活動

6112 9552 +344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

或行政工作

5945 9848 +290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6147 9412 +326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6409 9412 +300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9602 9851 +251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

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9197 8806 -39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

需求

9360 9706 +346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

參與

9392 9853 +46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教師」問卷樣本數 全體N=2655國立大里高中n=86填答率 8023

10

表 3「家長」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8190 9835 +165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7432 9333 +190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7987 8644 +677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7031 9000 +19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7397 9167 +177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7537 9492 +196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6727 5726 -100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8463 6695 -237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家長」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52國立大里高中n=120

表 4「學生」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一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

解課程內容

5129 7632 +250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3421 6230 +281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5161 8033 +287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2909 1736 -117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

差異

4089 4918 +829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

題並加以指導

4104 5041 +937

說明1「大部分老師」=「大部分老師是這樣」+「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差異」為「大里高中」-

「全體」之值

2「學生」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18國立大里高中n=122

11

表 5「學生」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7820 9508 +169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7177 9344 +217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

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7362 9098 +174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

6837 8197 +136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

就讀

7103 9339 +2236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3685 2541 -114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

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4946 8099 +3153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

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是會選擇本校就

4798 6250 +145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學生」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18國立大里高中n=122

12

參 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以下分別就「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教師專業發展」「課程發展」

及「其他」等五大子計畫類別依「三年計畫目標」「工作內容整合說明」

「計畫執行情形與檢討修正說明」「執行效益說明」「未來焦點創新」及

「實施成效評鑑」來表述本校優質化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一子計畫類別教師教學

本校在「教師教學」上主要分兩類教學創新研究及遠距視訊教學

其中教學創新研究又在下列幾個面向上提升教師的創新教學能力

1跨科編輯教材

2數理科教師共組指導專題研究團隊

3校外參訪教學活動

4國文科教師開發高一國文文學擂台賽題庫

5天文實察與觀測

而遠距視訊教學則是本校的特色發展項目三年來的許多成果將在後面詳細敘

述說明

98學年

1-1數學建模創新課程推廣教學及競賽

1-2 遠距視訊英文講座邀請 AIT(美國在台協會)外交官 Mr Scott Robinson

為本校師生講述美國文化與美國高中大學校園生活

遠距視訊教學連線學校美國明尼蘇達州普林斯頓中小學 Princeton Public Schools Minnesota USA

視訊教學跨校交流邀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及虎尾高中觀摩視訊演示

1-3國文科創新教學計畫文學擂台賽心靈花園封面封底設計徵圖比賽

詩詞吟唱暨校園民歌教學

99學年

1-1演講「日全食北極光觀測」「中興大學材料系貴儀參訪活動」

「衛星遙測所揭露全球暖化警訊」

1-2 跨國遠距視訊教學計畫

「即席口語表達比賽」「國際餐桌禮儀」「法官蒞校演講」

「美國外交官演講」

100 學年

1-1 參加 i-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設計比賽認識太陽能課程

1-2 誇國遠距視訊-國際高峰會議題National and Global Security

多國文化交流 1異國美食景點 2宗教慶典 3習俗等 簡報解說提問

國際生命教育 1關懷癌症兒童 2幫助災民等 簡報討論宣導服務

13

198 年數學科及國文科的老師參加優質化的教學創新計畫讓原本令人畏懼的數

學能以不同的面貌展現在學生面前同樣的國文教學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背誦

及文意的解釋而成為更活潑生活化的文學薰陶雖然這樣的教學方式深獲

同學的肯定也能從中學得許多部只在書本上得到的知識但由於課程受限於上

課時數的限制很難持續推廣下去因此只作了一年但文學擂臺賽也因深受同

學的喜愛而變成學校的常態性活動

文學擂臺賽 林玉珊老師主持語文高手關卡

299 學年開始連續兩年本校就把創新教學聚焦到物理科及天文地科方面而藉

由優質化的經費補助讓執行子計畫的老師能夠發揮自己的研究專長指導學生

在國際科技儀器創新比賽及參與國際計畫進而發現新的小行星能有很亮麗的表

現而後者的成果更讓本校的師生研究團隊榮登雅虎奇摩新聞首頁

398 學年至 100 學年這三年來從未間斷的遠距視訊教學更是本校的一大特色

在本校視訊團隊師生的努力下除了參與國際視訊的各項會議或比賽也關心全

球的各式議題全球暖化節能減碳生態保育關懷弱勢(重大災難救助)等等

更利用視訊發表將我們的文化特色歷史節慶傳統介紹給國外的交流學校讓

他們對中華文化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除此之外也與國內的大學及高中作視訊教

學的交流與推廣這三年來在視訊團隊的努力付出下累積不下百場的視訊經

驗除了參與的老師和同學收穫滿滿外更贏得了教流學校的友誼及外界的好評

國際視訊分組教學報告 2011 年全球學術視訊大會台灣主播台

14

198學年數學科教師推展數學建模創新課程由三位老師及近八十位高一同學參

加分13組參加數學建模競賽藉由不同的學習方式與解題思考讓學生體驗數

學在生活上的應用並實際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藉由各組團隊腦力激盪與探

討將該組的想法統合成為系統性解決方案並發表成果各組分享這種學習歷

程的經驗是學生們未曾有的經驗也讓他們收穫良多

學生上台發表各組自己研究的成果

298學年國文科教師首次推動文學擂台賽由國文科9位老師分高一高二兩場

共約1100同學參加除了增進學生對於文學的認識以寓教於樂的形式現場競

賽之氣氛帶動各班同學對於文學的喜愛並促進學生鑽研文學領域之好樂心

提升同學得文學素養由於此次的反應熱烈深獲同學的喜愛第二年之後就成

為國文科的常態活動

399~100學年物理及地科老師接著加入教學創新計畫由於兩位老師的用心投

入兩年來辦了不少的活動參觀興大貴儀中心科博館的系列演講請外校講

師來校對科研社的同學上課及戶外觀星活動等等共約有280人次參與活動除此

之外黃詩翔老師指導學生參加「第九屆旺宏科學獎」榮獲銀牌「第二屆i-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設計比賽」榮獲佳作林士超老師指導學生參加99學年地科科

展優等與100年中區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地球科學)第一名

「第九屆旺宏科學獎」榮獲銀牌 各媒體的專文報導與訪問

498~100學年持續遠距視訊教學計畫施玫玫老師所帶領的視訊團隊三年來所

舉辦的國內外遠距視訊場次超過百場參加的學生人次超過3000人同學們為

了要跟國外學生視訊交流事前英語演練及資料準備都很用心也因此提升了

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與自信心而多元化的視訊內容讓學生與老師從中學習到

不同的知識也曾受到各媒體的專文報導與訪問讓本校更堅持推廣英語視訊

進而塑造同學能更有國際視野及國際觀

15

分組教學 報告有效節能宣導 視訊連線結束後請校長指導講評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教學)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1-1 創新教學研究 168 230 907 1000

98-1-2 遠距視訊教學 343 487 962 1000

99-1-1 創新教學研究 1302 455 990 1000

99-1-2 遠距視訊教學 4932 625 949 1000

100-1-1 創新教學研究 67 110 882 1000

100-1-2 遠距視訊教學 138 27 1000 1000

總 計 1339 1934 946 1000

三年的優質化中在教師教學方面讓本校找到特色發展的方向mdash遠距視訊教學的推廣與應用將是本校的能夠吸引更多學生及老師投入的一大亮點至於數理

的教學創新研究及專題的持續發展也因本校於100學年度成立資優班後要常態

推動的主要課題而遠距視訊是否能跨科結合則是我們有待努力的地方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16

二子計畫類別學生學習

本校在「學生學習」上主要分三方面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閱讀暨撰寫能力提升科學研究能力輔導及英文能力提升

閱讀及撰寫能力

1悅讀手冊計畫學生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

2成立班及讀書會並完成各組心得報告編輯成冊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與中興大學理工學系合作提供學生加深課程

2依學生興趣開設各類專題研究

3TRML遠哲科學競賽等課外指導培訓課程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利用選修及假日開設日語及西班牙語

2建立線上英檢平台

3辦理英文歌唱比賽

4加強英檢輔導課程

98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邀請吳啟銘老師演講「走入閱讀的新天地」

陳正家老師演講「閱讀與寫作的技巧」林承謨老師「台灣文學的金銀島」

侯育平老師演講「無話可說有話要說把話說好」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推動學生參

與科學探究(參賽科展)天文常識及星空認識比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多益普

及英語測驗」演講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99學年

2-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中台灣高中巡迴詩展舉辦三場文學講座舉

辦「大里經典閱讀二十」活動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學競賽選手培訓數理學科能力競賽遠哲科

學趣味競賽校內科學研究競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100 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校內遠哲科學競賽

2-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語聽力訓練口語表達訓練英語寫作能力測驗的翻

譯和作文練習

17

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1)此計畫持續 3年藉由學校印發精美的「悅讀手冊」給高一新生並鼓勵學生

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並頒獎給予表現認真心

得報告寫作優異的同學各班推廣成立班級讀書會藉由同儕的力量相互影響

介紹好書與同學分享閱讀之樂

(2)每學期舉辦專家演講 2-3 場藉由專家現身說法鼓勵同學領略閱讀的樂趣

並養成終身受益的閱讀習慣

(3)藉由優質化的經費添購許多專家老師與同學推薦的好書充實圖書館藏

盡量滿足讀者的所需完成輕鬆閱讀區的規劃期望在軟硬體的設備都能充分

滿足全校師生的閱讀需求讓閱讀成為一種享受

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此計畫由設備組配合執行在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遠哲科學趣

味競賽(校內競賽)及培養同學參加科展甚至參加清華盃化學科能力競賽這

三年來老師的用心付出與同學的努力下都有很亮麗得成績(詳細得獎資料如附

件)

遠哲科學競賽汽墊滑車 製作場景 清華盃化學競賽化學實驗實作

(2)天文地科方面在優質化的經費挹注下充實星空教室的設備讓本校天文社

蓬勃發展使的對天文有興趣的同學有發揮的餘地加上地科林士超老師的用心

指導讓同學在地球科學能力競賽及地科科展都有很好的成績更值的一提的是

國立大里高中學生參加國際小行星搜尋計畫成功找到太陽系裡六顆以往未曾被

發現的小行星未來可能擁有命名權「國大里」是可能的命名選項學生們的成

果受到重視 總計全球有 7個國家32 所高中的一百多位高中生參加這項國際

小行星搜尋計畫(IASC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Search Collaboration)

並加入所謂的「地球防衛隊」找尋太陽系中未曾出現的小行星

18

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98~99 學年接連兩年舉辦英語歌唱比賽藉此活動讓學生能開口說英文並藉

由英語歌曲學習英文單字進而喜歡英文提高英文學習興趣更因為同學反應

熱烈極受全體師生的喜愛因此改為常態性活動每年由教學組承辦

112演唱Wait For You 114演唱Seasons in the Sun

(2)98-100協助英文科教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成立數位學習教室對於報名參加

英檢的同學實施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並給予通過英檢的同學報名費的補助

(3)98-100 配合國際視訊課程全面輔導同學提升英語聽力口語表達英語寫作

能力測驗的翻譯和作文練習 執

1每學期邀請專家演講每場約500人聆聽三場共約1500人受益三年來預估

約有9000人次參與

高一專題演講(1000219) 高二專題演講(1000318)

19

2悅讀手冊三年來共發出約1800本本校高一至高三的同學每人都有一本並要

求同學將閱讀心得報告寫入手冊內期望高中三年能寫滿100篇

悅讀手冊查閱 讀書心得分享

3在設備組與本校數理學科老師相互配合下對於科學研究輔導的成效十分良

好且能從各項的數理科學競賽的名次得到驗證

43年來線上英檢平台的利用及英檢考前輔導方案受惠的學生約3000人而通過

英檢中高級或中級受補助的同學有中高級18人中級128人更值的令人慶

賀的事高三陳歆旻參加去年多益(TOEIC)測驗成績高達985分(滿分990)

學生使用本校線上英檢平台進行模擬考試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學生學習)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52 200 1000 1000

98-2-2 科學研究輔導 384 0 889

98-2-3 英文能力提升 152 135 588 1000

99-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35 200 1000 1000

99-2-2 科學研究輔導 713 276 875 1000

20

99-2-3 英文能力提升 925 455 431 1000

100-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68 230 1000 1000

100-2-2 科學研究輔導 343 487 917 1000

100-2-3 英文能力提升 1302 455 604 1000

總 計 2270 2438 856 1000

1三年來辦理閱讀推廣活動成效頗佳同學的書籍借閱冊數逐年提升加上充

實圖書館的軟硬體設施增進閱讀氛圍提升師生利用圖書館的意願而閱

讀習慣有助於終身學習的養成是一項不能間斷的工作

2本校於100學年度獲准成立資優班資優班的成立除了要我們在拔尖方面更加

努力外也藉由資優班的各專題演講帶動全面提升同學的數理課程

3英文能力一向是本校的重點發展項目除了既有優勢下仍須持續提升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1

三子計畫類別教師專業發展

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主要分兩類教師成長及學校交流

其中教師成長方面

1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2辦理全校54小時資優教育研習

3各科教學研究會分科邀請學者專家講座與指導

4辦理PLC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學校交流方面

1行政團隊及各科教師前往他校學習取經

2各科教師參與帶學生出團訪其他國家地區從事教育交流

3辦理校際觀摩

98學年

3-1國文科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數學科繪圖軟體操作研習教師專

業發展評鑑研習

3-2-1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嘉義高中優質化專家諮詢輔導訪視會議

3-2-2新加坡南洋初級學院來本校參訪

雙方互贈禮物 參訪師生在本校中庭大合照

99學年

3-1國文科台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99課綱數學科教學心得分享

3-2 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100 學年

3-1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體研習-路竹高中鍾志輝老師主講建國中學教

師mdash曾政清老師分享專業成長計劃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

3-2 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彰化高中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

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22

198~99 學年國文科舉辦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除了邀請專家分享

外老師都能踴躍參加與會老師就教學心得提出問題與演講者交流並相

互切磋

現代散文教學與閱讀寫作指導 國文科老師專心聆聽演講

298~99 學年數學科舉辦繪圖軟體操作研習及 99 課綱教學心得分享此研習幫

助教師提升專業智能增進教師研究與教學能力並讓科內教師能相互觀摩學

習彼此的長處探討教學上的問題

3100 學年修正前兩年由國文數學各科舉辦教學研習除了各科教學研究會

定期開會討論相關教學成長議題外更鼓勵教師參與縣市伙伴專業知能研習

499 學年度期末校務會議本校教師通過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第一梯共有

42 位老師主動參加接下來到 100 學年就舉辦三場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

體研習(共 12 小時)加上線上研習 10 小時最後共有 39 位老師完成 22 小時

研習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鍾志輝老師談教室觀察系統 教師們均認真聽講藉以瞭解未來趨勢

5優質學校交流計畫3年來共參訪過嘉義高中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彰化高

中等校除了觀摩學習各校的優點外也讓本校的行政同仁能有更廣的視野

提升自我的競爭優勢

699~100 學年度本校為優質化中區總召協辦多項教師研習如中區優質化

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做為承辦學校讓本校教師能

就近參與這些研習也讓參加過的老師受益良多

23

1國文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邀請校外專家來校分享教學心得科內老師都全

數參加並能從研習中充實專業知能增進教學能力

2數學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由科內老師分享繪圖軟體操作及99課綱教學心

得分享老師們毫不不吝嗇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並相互學習他人長處讓

整科的教學效益大大提升

助教蔡清良老師與講師蔡志強老師 數學科研習教師們認真實作

3校際交流讓本校教師能到各優質高中取經學習各校的長處受益老師約有

100人次

4承辦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兩年來參與研習教師約380人

會議前老師們閱讀研習資料 演講者回答老師問題

5承辦PLC教師專業社群初階及進階研習至今約960位老師參加研習

專注聆聽的教師們

師大陳佩英教授開場

溝通網活動過程

講師李玲惠校長

24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專業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

行完畢後

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3-1 教師研習成長 37 0 638 0

98-3-2 優質學校交流 88 0 726 0

99-3-1 教師研習成長 393 0 626 0

99-3-2 優質學校交流 243 0 1000 0

100-3-1 教師研習成長 25 0 737 0

100-3-2 優質學校交流 592 0 730 0

總 計 2728 0 726 0

1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應該再多著墨在推動校內教師自主成立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讓PLC的理念在校內落實並紮根

2本校部分教師通過第一階段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除了要繼續參加下一階段教室

觀察外其餘教師也陸續積極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在校際交流方面這幾年鄰近高中的參訪除了帶給我們成長的刺激更讓我們

不自滿而要不斷提升年年比前一年更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5

四子計畫類別課程發展

本校在「課程發展」上主要分三項生命教育藝術課程及生活藝能

生命教育

1結合各班導師社團等前往慈善機構或弱勢團體擔任志工服務學習

2辦理農村體驗淨山活動與參與飢餓三十等活動

藝術課程

1藉由多元選修課程教授學生書法寫字的技巧並由臨摹與自運的方式

培養學生書法寫字的習慣

2重點強化合唱藝術課程讓學生感染音樂的生命力並透過表演培養積極

大方的人生態度

生活藝能

1機器人程式設計融入生活科技課程

2將平時防震緊急事件防護如入課程辦理防震設計競賽

98學年

4-1-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清華大學第六屆清華盃全國高級中學化

學科能力競賽』

4-1-2「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綠色青年高峰會』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國文科經典讀誦』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4-2-3「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地理實察活動』

4-2-4「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高等法院台中分院實施計畫』

4-2-5「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盲童育幼院實施計畫』

4-2-6「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生命教育傳愛計畫』

4-2-7「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環境教育校外教學』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99學年

4-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 天文研究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惠明盲童育幼院交流計畫』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2-3生命教育課程-『臺中大坑登山步道淨山活動』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100 學年

4-1 生命教育課程-『彰化埔鹽鄉農村服務活動』

4-2-1藝術課程發展計畫-『書法文藝營』

4-2-2藝術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3「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26

198 年為第一次執行本計畫當時每個活動就自成一個子計畫因此洋洋灑灑列

了 11 個子計畫雖然活動辦了很多但每個活動都是點狀無法串連成系列活動

而且勞師動眾讓各科參與的老師深感負擔而學生的獲益也無法延伸發酵因此

在 99 學年開始就把本計畫整併成三個子計畫生命教育課程藝術課程及生活

藝能課程

2生命教育課程著重在讓學生去體驗或實際參與進而有更深刻的感受展現熱

愛生命愛護一切生物及大地甚至樂於去幫助弱勢讓同學從服務學習中瞭解

生命的意義

3藝術課程著重在合唱團的訓練及書法藝術的體驗合唱團在徐惠君老師的帶領

下不論是學生的演唱技巧肢體語言甚至在美聲美學的陶冶下每位同學都展

現特有的氣質也難怪會在各種的合唱比賽贏得很好的成績

4生活藝能課程則由張敏慧老師發展機器人的課程計畫帶領同學研究組裝

設計不同功能的機器人並參與 2010 奧林匹亞機器人競賽台中市校際盃榮獲第一

2010 年 WRO 縣市盃獲第一名 機器人課程同學專心研究機械結構

198學年在課程發展的子計畫下(11個)執行後參與的學生多達2035人次量是

分可觀但質方面卻是我們要加強改善的檢討之後下學年度修正子計畫讓

子計畫的效果能給學生全面性的收穫而不是發錢辦完活動就結束了

同學參訪台灣文獻館專心聽導覽員解說 與惠明盲童一起在禮拜堂參加活動

299-100生命教育課程98學年參訪完惠明盲童育幼院同學於下學期便提議前往

育幼院與院童交流藉由與惠明盲童育幼院院童互動交流讓學生更能體會生命的珍

貴並同理他人之不便此次活動共有83位同學參與

27

這位盲生是比較活潑的會主動與同學聊天 106同學與院童全體大合照

100年舉辦台中大坑步道淨山活動及去農家服務學習體驗活動大坑健行之餘

更隨手撿拾垃圾讓學生寓教於樂學生腳踏實地親自體驗農事服務是最大的收穫

3藝術課程合唱團的訓練課程讓受益的學生約 200 人次建立學生對於音

樂技能與美感的基礎觀念並於實際練唱中學習歌唱技巧了解音樂的感染力

並藉由舞台表演的經驗培養積極大方的人生態度成果發表展現與觀眾互動作音

樂文化交流另外書法文藝營受惠學生約 100 人次

合唱團同學舞台藝術的肢體展現 合唱藝術的多元呈現mdash成果發表

4生活藝能課程張敏慧老師這三年來持續推動機器人課程應用參與學生

人數近500人次建立學生對於機電整合及程式控制機器人的基本概念並於實際

操作中瞭解機器人在工業科技的重要性為了推廣機器人課程教學還親自編印

機器人組裝參考手冊1本easyBot讓學生易於學習並帶領學生多次參加WRO

機器人比賽獲台中縣市盃第一名第四名及優勝2隊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課程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完

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4-1 數理實驗課程 204 0 868 0

98-4-2 人文品德課程 410 175 989 1000

98-4-3 生活藝能課程 98 273 996 1000

99-4-1 數理實驗課程 1173 1616 927 1000

99-4-2 人文品德課程 1372 230 776 1000

99-4-3 生活藝能課程 54 4524 724 1000

100-4-1 生命教育課程 51 0 806 0

28

100-4-2 藝術課程 104 140 994 1000

100-4-3 生活藝能課程 46 245 997 1000

總 計 1221 1677 921 1000

1生命教育是要持續不斷的推動三年下來我們感覺到參與過的學生的確有不一

樣的改變未來要若要落實生命教育一定要將生命教育融入各科教學及生活中

2合唱團是本校表現很傑出的社團將藝術課程子計畫結合社團活動讓學生在

社團的學習成果藉由成果發表讓學生在舞台上展現自己

3機器人課程在張敏慧老師的努力下三年來的課程發展已經很成熟學生對於

課程的接受度也很高希望將來能將此課程推廣到其他學校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9

30

肆 結語

大里高中在中部地區辦學績優已是有口皆碑的優質學府在短短十

年半來學校的成長茁壯是歷經兩位校長老師同學及社區人士共同

努力的成果然而未來少子化趨勢及城鄉差距擴大的情況下必須思考如

何透過創新再突破現狀發揮最大資源效益學校要能永續發展就是要

具有特色成為獨樹一格的品牌高中

在優質化第一期程中我們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全校師生閱讀

發展國際視訊教學課程落實科學輔導計畫人文品德方面強調生活中的

實踐鼓勵學生志工服務這些計畫的執行更凝聚全校共識使得全校

師生受惠讓大家感受到進步的動力逐步邁向優質特色高中

執行優質化這三年來即將告一段落大部分原計畫目標都能達成

僅以此成果考核報告書感謝優質化核心團隊及諮輔委員們的指導與督

促也同時要感謝校長各處室主任及參與計畫執行的老師同學與行政

同仁未來學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個計畫的結束並不代表停止

本校的全體師生仍要不斷的追求進步以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成效成就 12

年國民教育願景

附件

學校基本資料

一學校概要

校名

全銜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100 學年度)

聯絡人 姓名 林月霞 職稱 教師兼教務主任 電話

(04)24875199-301

學校

規模

部別

(科別)

普通科 (含綜高學術學程

及特殊班)

職業類科 (含綜高職業

學程)

附設進修學校 附設國中部

高三 高二 高一 合計 高三 高二 高一 高三 高二 高一 國三 國二 國一

班級數 14 14 14 42

學生總數 595 596 583 1774

男性 386 330 304 1020

女性 209 266 279 754

特殊班

級設班

情形

班別 數理資優班

年度 100

班級數 1

學生數 30

師資

結構

(不含校

長 教官)

學 歷 博 士 碩 士 研究所 40 學分 大學 專科 教師

數總 94 人1 人 77 人 2 人 9 人 0 人

教學年

未滿 5年 5-9 年 10-19 年 20-29 年 30 年以上 男性 45 人

5 人 42 人 34 人 7 人 1 人 女性 49 人

說明1學校如設有各類特殊班級(含各類資優班特殊教育班與體育班)時請另外填寫

設班情形與學生人數欄位可自行增刪

31

二學生結構

(一) 學區範圍

編號 國 中 校 名

是否為高中職

社區化之適性

學習社區國中

畢業生進入本校學生人數

98 年 99 年 100 年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 總人數

1 縣立太平國中 是 0 3 3 2 10

2 縣立霧峰國中 是 6 4 6 2 3

3 私立明德女中 是 0 0 0 0 0

4 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是 1 1 2 2 2

5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是 9 0 9 0 12

6 私立華盛頓高中 是 1 0 3 0 1

7 縣立成功國中 是 4 3 21 2 25

8 市立育英國中 是 5 0 2 3 3

9 市立崇倫國中 是 9 4 9 2 4

10 縣立光榮國中 是 10 12 40 4 43

11 縣立中平國中 是 6 6 8 2 2

12 市立忠明高中 是 0 0 0 0 1

13 縣立光正國中 是 8 0 6 9 2

14 縣立立新國中 是 4 3 5 3 3

15 市立向上國中 是 13 2 11 1 12

16 市立四育國中 是 6 3 7 3 4

17 私立大明高中 是 3 0 5 0 3

18 縣立新光國中 是 0 2 11 6 9

19 縣立光德國中 是 32 7 8 2 7

20 縣立溪南國中 是 4 3 4 1 2

21 縣立烏日國中 是 14 3 3 1 1

22 縣立爽文國中 是 7 12 20 5 20

23 市立東峰國中 是 5 1 1 2 4

24 臺中市市立大里高中 是 4 7 8 3 3

25 台中縣私立立人高中 是 7 3 5 3 7

26 市立居仁國中 是 36 3 47 3 43

27 臺中市私立僑泰高中 是 3 0 2 0 0

28 縣立光復國中(小) 是 35 5 7 3 7

29 市立光明國中 是 18 9 23 2 17

30 私立宜寧高中 是 6 0 4 0 6

32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均每人 278 冊99 學年度平均每人 24 冊100 學年預估為 29 冊可見

推動閱讀計畫方案後學生的圖書借閱率有顯著提升

0

5

10

15

20

25

30

97 98 99 100

平均冊數

圖 2國立大里高中 97-100 學年度每位學生平均借書冊數(100 學年為預估)

(四)學生體適能獎章

1本校鼓勵運動風氣推動游泳教學強調游泳技能(自救)並利用本

校室內溫水游泳池教學訂定高一捷式 25 公尺高二蛙式 25 公尺高

三能游 50 公尺高一通過率約 60高二通過率約 70高三通過率

約 80

2學生在體適能獎章方面金質獎章銀質獎章及銅質獎章的獲獎率總和

約 17-18之間可見本校在各項體育教學都很均衡發展學生的體

適能也因本校運動風氣佳而有很好的成績

0

2

4

6

8

10

12

14

16

97年 98年 99年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體適能獎章獲獎百分比

圖 3國立大里高中 97-99 學年度學生體適能獎章獲獎百分比

7

(五)教師專業成長

1校內辦理各科的教師進修與研習教學組承辦學科中心委辦的教師研

習計有數學歷史英文國文及地理等科三年來約共舉辦 15 場

本組承辦優質化校際合作觀摩研習每學期都有 1~2場這兩年來每

學期也承辦 PLC 初階與進階研習各兩場這讓本校教師更方便就近參加

與自己專業相關的許多研習

2本校校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開始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期有 39

位老師完成第一階段認證並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從 98 年起除了鼓勵教師們參與縣市合作夥辦專業知能進修外本校

針對各學科辦理專業成長研習聘請校內外優秀講師蒞校演講讓教師

們可以自行尋找有興趣的主題適合的講師不用離開學校就能達到自

我進修的效果自 98 學年度起至 99 學年度本校教師平均研習時數由

138 小時提升至 220 小時預估 100 學年度本校教師平均研習時數可

達 28 小時

教師平均研習時數

0

10

20

30

平均時數 164 138 22 28

97學年 98學年 99學年 100學年

圖 4國立大里高中

97-100 學年度每位

教師平均研習時

數(100 學年為預

估值)

(六)學校校務評鑑

197 學年度接受教育部高中校務評鑑總成績獲得最高榮譽「一等」殊榮

2在各項目等第方面校長領導課程教學社群互動等獲一等行政管

8

理學務輔導環境設備及績效表現為二等

3今年 3 月 15 日本校即將再接受教育部校務評鑑相信這三年來的努力

成果一定能在評鑑中獲得各評鑑委員的認同

表 197 學年度國立大里高中校評鑑結果

項目 等第

一校長領導 一等

二行政管理 二等

三課程教學 一等

四學務輔導 二等

五環境設備 二等

六社群互動 一等

七績效表現 二等

總成績 一等

(七)優質化問卷分析

1在優值化問卷分析方面由表 2「教師」填答問卷部分結果可知本校

教師在「教師專業發展」及「學校整體評估」這兩大項的問卷結果皆遠

高於全體平均值極多但在「學校管理與領導」及「課程教學與輔導」

這兩大項的問卷結果卻有部分低於全體平均有部分持平部分些微

領先這是值得我們警惕並需要加強努力的方向

2由表 3「家長」填答問卷部分結果可知幾乎所有的題目問卷結果都遠

高於全體平均值很多甚至有些多達近 20可見家長對本校在各方面

的表現是十分認同的唯有「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及「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這兩個題目的問卷結果是低於全體平均

值 10及 18這可能是家長擔心未來 12 年國民教育實施後學校的明

星高中光環會漸漸失色以及許多南投苗栗的優秀學生不遠千里選擇

就讀本校的原因這是對本校的認同與肯定但我們能要持續對家長說

明 12 年國教的教育政策並以學校的努力辦學走出特色保留部分特

9

色招生的名額

3由表 4「學生」填答問卷部分結果一可知本校同學對老師的教學認同

度遠高於其他學校各題問卷結果高出全體的平均值 10~30值得慶

幸唯一一題「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的結果是低於全體

平均值 117可見本校老師的教學不是只以考試為唯一目的

4由表 5「學生」填答問卷部分結果二可知同學對本校課程及他自己的

學習經驗問卷結果都遠優於全體平均值唯有一題「我會用背答案來

應付考試」是低於全體平均 114而在「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

就讀」「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來就讀」「如果現在能從重新

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會選擇本校」等項

目都遠超過全體平均值 20以上這正是學校優質化的最佳佐證

表 2「教師」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

理適切的活動

6112 9552 +344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

或行政工作

5945 9848 +290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6147 9412 +326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6409 9412 +300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9602 9851 +251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

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9197 8806 -39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

需求

9360 9706 +346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

參與

9392 9853 +46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教師」問卷樣本數 全體N=2655國立大里高中n=86填答率 8023

10

表 3「家長」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8190 9835 +165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7432 9333 +190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7987 8644 +677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7031 9000 +19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7397 9167 +177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7537 9492 +196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6727 5726 -100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8463 6695 -237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家長」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52國立大里高中n=120

表 4「學生」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一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

解課程內容

5129 7632 +250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3421 6230 +281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5161 8033 +287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2909 1736 -117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

差異

4089 4918 +829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

題並加以指導

4104 5041 +937

說明1「大部分老師」=「大部分老師是這樣」+「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差異」為「大里高中」-

「全體」之值

2「學生」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18國立大里高中n=122

11

表 5「學生」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7820 9508 +169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7177 9344 +217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

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7362 9098 +174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

6837 8197 +136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

就讀

7103 9339 +2236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3685 2541 -114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

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4946 8099 +3153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

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是會選擇本校就

4798 6250 +145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學生」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18國立大里高中n=122

12

參 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以下分別就「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教師專業發展」「課程發展」

及「其他」等五大子計畫類別依「三年計畫目標」「工作內容整合說明」

「計畫執行情形與檢討修正說明」「執行效益說明」「未來焦點創新」及

「實施成效評鑑」來表述本校優質化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一子計畫類別教師教學

本校在「教師教學」上主要分兩類教學創新研究及遠距視訊教學

其中教學創新研究又在下列幾個面向上提升教師的創新教學能力

1跨科編輯教材

2數理科教師共組指導專題研究團隊

3校外參訪教學活動

4國文科教師開發高一國文文學擂台賽題庫

5天文實察與觀測

而遠距視訊教學則是本校的特色發展項目三年來的許多成果將在後面詳細敘

述說明

98學年

1-1數學建模創新課程推廣教學及競賽

1-2 遠距視訊英文講座邀請 AIT(美國在台協會)外交官 Mr Scott Robinson

為本校師生講述美國文化與美國高中大學校園生活

遠距視訊教學連線學校美國明尼蘇達州普林斯頓中小學 Princeton Public Schools Minnesota USA

視訊教學跨校交流邀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及虎尾高中觀摩視訊演示

1-3國文科創新教學計畫文學擂台賽心靈花園封面封底設計徵圖比賽

詩詞吟唱暨校園民歌教學

99學年

1-1演講「日全食北極光觀測」「中興大學材料系貴儀參訪活動」

「衛星遙測所揭露全球暖化警訊」

1-2 跨國遠距視訊教學計畫

「即席口語表達比賽」「國際餐桌禮儀」「法官蒞校演講」

「美國外交官演講」

100 學年

1-1 參加 i-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設計比賽認識太陽能課程

1-2 誇國遠距視訊-國際高峰會議題National and Global Security

多國文化交流 1異國美食景點 2宗教慶典 3習俗等 簡報解說提問

國際生命教育 1關懷癌症兒童 2幫助災民等 簡報討論宣導服務

13

198 年數學科及國文科的老師參加優質化的教學創新計畫讓原本令人畏懼的數

學能以不同的面貌展現在學生面前同樣的國文教學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背誦

及文意的解釋而成為更活潑生活化的文學薰陶雖然這樣的教學方式深獲

同學的肯定也能從中學得許多部只在書本上得到的知識但由於課程受限於上

課時數的限制很難持續推廣下去因此只作了一年但文學擂臺賽也因深受同

學的喜愛而變成學校的常態性活動

文學擂臺賽 林玉珊老師主持語文高手關卡

299 學年開始連續兩年本校就把創新教學聚焦到物理科及天文地科方面而藉

由優質化的經費補助讓執行子計畫的老師能夠發揮自己的研究專長指導學生

在國際科技儀器創新比賽及參與國際計畫進而發現新的小行星能有很亮麗的表

現而後者的成果更讓本校的師生研究團隊榮登雅虎奇摩新聞首頁

398 學年至 100 學年這三年來從未間斷的遠距視訊教學更是本校的一大特色

在本校視訊團隊師生的努力下除了參與國際視訊的各項會議或比賽也關心全

球的各式議題全球暖化節能減碳生態保育關懷弱勢(重大災難救助)等等

更利用視訊發表將我們的文化特色歷史節慶傳統介紹給國外的交流學校讓

他們對中華文化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除此之外也與國內的大學及高中作視訊教

學的交流與推廣這三年來在視訊團隊的努力付出下累積不下百場的視訊經

驗除了參與的老師和同學收穫滿滿外更贏得了教流學校的友誼及外界的好評

國際視訊分組教學報告 2011 年全球學術視訊大會台灣主播台

14

198學年數學科教師推展數學建模創新課程由三位老師及近八十位高一同學參

加分13組參加數學建模競賽藉由不同的學習方式與解題思考讓學生體驗數

學在生活上的應用並實際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藉由各組團隊腦力激盪與探

討將該組的想法統合成為系統性解決方案並發表成果各組分享這種學習歷

程的經驗是學生們未曾有的經驗也讓他們收穫良多

學生上台發表各組自己研究的成果

298學年國文科教師首次推動文學擂台賽由國文科9位老師分高一高二兩場

共約1100同學參加除了增進學生對於文學的認識以寓教於樂的形式現場競

賽之氣氛帶動各班同學對於文學的喜愛並促進學生鑽研文學領域之好樂心

提升同學得文學素養由於此次的反應熱烈深獲同學的喜愛第二年之後就成

為國文科的常態活動

399~100學年物理及地科老師接著加入教學創新計畫由於兩位老師的用心投

入兩年來辦了不少的活動參觀興大貴儀中心科博館的系列演講請外校講

師來校對科研社的同學上課及戶外觀星活動等等共約有280人次參與活動除此

之外黃詩翔老師指導學生參加「第九屆旺宏科學獎」榮獲銀牌「第二屆i-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設計比賽」榮獲佳作林士超老師指導學生參加99學年地科科

展優等與100年中區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地球科學)第一名

「第九屆旺宏科學獎」榮獲銀牌 各媒體的專文報導與訪問

498~100學年持續遠距視訊教學計畫施玫玫老師所帶領的視訊團隊三年來所

舉辦的國內外遠距視訊場次超過百場參加的學生人次超過3000人同學們為

了要跟國外學生視訊交流事前英語演練及資料準備都很用心也因此提升了

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與自信心而多元化的視訊內容讓學生與老師從中學習到

不同的知識也曾受到各媒體的專文報導與訪問讓本校更堅持推廣英語視訊

進而塑造同學能更有國際視野及國際觀

15

分組教學 報告有效節能宣導 視訊連線結束後請校長指導講評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教學)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1-1 創新教學研究 168 230 907 1000

98-1-2 遠距視訊教學 343 487 962 1000

99-1-1 創新教學研究 1302 455 990 1000

99-1-2 遠距視訊教學 4932 625 949 1000

100-1-1 創新教學研究 67 110 882 1000

100-1-2 遠距視訊教學 138 27 1000 1000

總 計 1339 1934 946 1000

三年的優質化中在教師教學方面讓本校找到特色發展的方向mdash遠距視訊教學的推廣與應用將是本校的能夠吸引更多學生及老師投入的一大亮點至於數理

的教學創新研究及專題的持續發展也因本校於100學年度成立資優班後要常態

推動的主要課題而遠距視訊是否能跨科結合則是我們有待努力的地方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16

二子計畫類別學生學習

本校在「學生學習」上主要分三方面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閱讀暨撰寫能力提升科學研究能力輔導及英文能力提升

閱讀及撰寫能力

1悅讀手冊計畫學生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

2成立班及讀書會並完成各組心得報告編輯成冊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與中興大學理工學系合作提供學生加深課程

2依學生興趣開設各類專題研究

3TRML遠哲科學競賽等課外指導培訓課程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利用選修及假日開設日語及西班牙語

2建立線上英檢平台

3辦理英文歌唱比賽

4加強英檢輔導課程

98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邀請吳啟銘老師演講「走入閱讀的新天地」

陳正家老師演講「閱讀與寫作的技巧」林承謨老師「台灣文學的金銀島」

侯育平老師演講「無話可說有話要說把話說好」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推動學生參

與科學探究(參賽科展)天文常識及星空認識比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多益普

及英語測驗」演講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99學年

2-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中台灣高中巡迴詩展舉辦三場文學講座舉

辦「大里經典閱讀二十」活動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學競賽選手培訓數理學科能力競賽遠哲科

學趣味競賽校內科學研究競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100 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校內遠哲科學競賽

2-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語聽力訓練口語表達訓練英語寫作能力測驗的翻

譯和作文練習

17

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1)此計畫持續 3年藉由學校印發精美的「悅讀手冊」給高一新生並鼓勵學生

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並頒獎給予表現認真心

得報告寫作優異的同學各班推廣成立班級讀書會藉由同儕的力量相互影響

介紹好書與同學分享閱讀之樂

(2)每學期舉辦專家演講 2-3 場藉由專家現身說法鼓勵同學領略閱讀的樂趣

並養成終身受益的閱讀習慣

(3)藉由優質化的經費添購許多專家老師與同學推薦的好書充實圖書館藏

盡量滿足讀者的所需完成輕鬆閱讀區的規劃期望在軟硬體的設備都能充分

滿足全校師生的閱讀需求讓閱讀成為一種享受

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此計畫由設備組配合執行在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遠哲科學趣

味競賽(校內競賽)及培養同學參加科展甚至參加清華盃化學科能力競賽這

三年來老師的用心付出與同學的努力下都有很亮麗得成績(詳細得獎資料如附

件)

遠哲科學競賽汽墊滑車 製作場景 清華盃化學競賽化學實驗實作

(2)天文地科方面在優質化的經費挹注下充實星空教室的設備讓本校天文社

蓬勃發展使的對天文有興趣的同學有發揮的餘地加上地科林士超老師的用心

指導讓同學在地球科學能力競賽及地科科展都有很好的成績更值的一提的是

國立大里高中學生參加國際小行星搜尋計畫成功找到太陽系裡六顆以往未曾被

發現的小行星未來可能擁有命名權「國大里」是可能的命名選項學生們的成

果受到重視 總計全球有 7個國家32 所高中的一百多位高中生參加這項國際

小行星搜尋計畫(IASC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Search Collaboration)

並加入所謂的「地球防衛隊」找尋太陽系中未曾出現的小行星

18

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98~99 學年接連兩年舉辦英語歌唱比賽藉此活動讓學生能開口說英文並藉

由英語歌曲學習英文單字進而喜歡英文提高英文學習興趣更因為同學反應

熱烈極受全體師生的喜愛因此改為常態性活動每年由教學組承辦

112演唱Wait For You 114演唱Seasons in the Sun

(2)98-100協助英文科教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成立數位學習教室對於報名參加

英檢的同學實施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並給予通過英檢的同學報名費的補助

(3)98-100 配合國際視訊課程全面輔導同學提升英語聽力口語表達英語寫作

能力測驗的翻譯和作文練習 執

1每學期邀請專家演講每場約500人聆聽三場共約1500人受益三年來預估

約有9000人次參與

高一專題演講(1000219) 高二專題演講(1000318)

19

2悅讀手冊三年來共發出約1800本本校高一至高三的同學每人都有一本並要

求同學將閱讀心得報告寫入手冊內期望高中三年能寫滿100篇

悅讀手冊查閱 讀書心得分享

3在設備組與本校數理學科老師相互配合下對於科學研究輔導的成效十分良

好且能從各項的數理科學競賽的名次得到驗證

43年來線上英檢平台的利用及英檢考前輔導方案受惠的學生約3000人而通過

英檢中高級或中級受補助的同學有中高級18人中級128人更值的令人慶

賀的事高三陳歆旻參加去年多益(TOEIC)測驗成績高達985分(滿分990)

學生使用本校線上英檢平台進行模擬考試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學生學習)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52 200 1000 1000

98-2-2 科學研究輔導 384 0 889

98-2-3 英文能力提升 152 135 588 1000

99-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35 200 1000 1000

99-2-2 科學研究輔導 713 276 875 1000

20

99-2-3 英文能力提升 925 455 431 1000

100-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68 230 1000 1000

100-2-2 科學研究輔導 343 487 917 1000

100-2-3 英文能力提升 1302 455 604 1000

總 計 2270 2438 856 1000

1三年來辦理閱讀推廣活動成效頗佳同學的書籍借閱冊數逐年提升加上充

實圖書館的軟硬體設施增進閱讀氛圍提升師生利用圖書館的意願而閱

讀習慣有助於終身學習的養成是一項不能間斷的工作

2本校於100學年度獲准成立資優班資優班的成立除了要我們在拔尖方面更加

努力外也藉由資優班的各專題演講帶動全面提升同學的數理課程

3英文能力一向是本校的重點發展項目除了既有優勢下仍須持續提升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1

三子計畫類別教師專業發展

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主要分兩類教師成長及學校交流

其中教師成長方面

1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2辦理全校54小時資優教育研習

3各科教學研究會分科邀請學者專家講座與指導

4辦理PLC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學校交流方面

1行政團隊及各科教師前往他校學習取經

2各科教師參與帶學生出團訪其他國家地區從事教育交流

3辦理校際觀摩

98學年

3-1國文科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數學科繪圖軟體操作研習教師專

業發展評鑑研習

3-2-1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嘉義高中優質化專家諮詢輔導訪視會議

3-2-2新加坡南洋初級學院來本校參訪

雙方互贈禮物 參訪師生在本校中庭大合照

99學年

3-1國文科台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99課綱數學科教學心得分享

3-2 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100 學年

3-1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體研習-路竹高中鍾志輝老師主講建國中學教

師mdash曾政清老師分享專業成長計劃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

3-2 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彰化高中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

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22

198~99 學年國文科舉辦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除了邀請專家分享

外老師都能踴躍參加與會老師就教學心得提出問題與演講者交流並相

互切磋

現代散文教學與閱讀寫作指導 國文科老師專心聆聽演講

298~99 學年數學科舉辦繪圖軟體操作研習及 99 課綱教學心得分享此研習幫

助教師提升專業智能增進教師研究與教學能力並讓科內教師能相互觀摩學

習彼此的長處探討教學上的問題

3100 學年修正前兩年由國文數學各科舉辦教學研習除了各科教學研究會

定期開會討論相關教學成長議題外更鼓勵教師參與縣市伙伴專業知能研習

499 學年度期末校務會議本校教師通過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第一梯共有

42 位老師主動參加接下來到 100 學年就舉辦三場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

體研習(共 12 小時)加上線上研習 10 小時最後共有 39 位老師完成 22 小時

研習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鍾志輝老師談教室觀察系統 教師們均認真聽講藉以瞭解未來趨勢

5優質學校交流計畫3年來共參訪過嘉義高中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彰化高

中等校除了觀摩學習各校的優點外也讓本校的行政同仁能有更廣的視野

提升自我的競爭優勢

699~100 學年度本校為優質化中區總召協辦多項教師研習如中區優質化

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做為承辦學校讓本校教師能

就近參與這些研習也讓參加過的老師受益良多

23

1國文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邀請校外專家來校分享教學心得科內老師都全

數參加並能從研習中充實專業知能增進教學能力

2數學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由科內老師分享繪圖軟體操作及99課綱教學心

得分享老師們毫不不吝嗇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並相互學習他人長處讓

整科的教學效益大大提升

助教蔡清良老師與講師蔡志強老師 數學科研習教師們認真實作

3校際交流讓本校教師能到各優質高中取經學習各校的長處受益老師約有

100人次

4承辦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兩年來參與研習教師約380人

會議前老師們閱讀研習資料 演講者回答老師問題

5承辦PLC教師專業社群初階及進階研習至今約960位老師參加研習

專注聆聽的教師們

師大陳佩英教授開場

溝通網活動過程

講師李玲惠校長

24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專業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

行完畢後

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3-1 教師研習成長 37 0 638 0

98-3-2 優質學校交流 88 0 726 0

99-3-1 教師研習成長 393 0 626 0

99-3-2 優質學校交流 243 0 1000 0

100-3-1 教師研習成長 25 0 737 0

100-3-2 優質學校交流 592 0 730 0

總 計 2728 0 726 0

1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應該再多著墨在推動校內教師自主成立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讓PLC的理念在校內落實並紮根

2本校部分教師通過第一階段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除了要繼續參加下一階段教室

觀察外其餘教師也陸續積極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在校際交流方面這幾年鄰近高中的參訪除了帶給我們成長的刺激更讓我們

不自滿而要不斷提升年年比前一年更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5

四子計畫類別課程發展

本校在「課程發展」上主要分三項生命教育藝術課程及生活藝能

生命教育

1結合各班導師社團等前往慈善機構或弱勢團體擔任志工服務學習

2辦理農村體驗淨山活動與參與飢餓三十等活動

藝術課程

1藉由多元選修課程教授學生書法寫字的技巧並由臨摹與自運的方式

培養學生書法寫字的習慣

2重點強化合唱藝術課程讓學生感染音樂的生命力並透過表演培養積極

大方的人生態度

生活藝能

1機器人程式設計融入生活科技課程

2將平時防震緊急事件防護如入課程辦理防震設計競賽

98學年

4-1-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清華大學第六屆清華盃全國高級中學化

學科能力競賽』

4-1-2「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綠色青年高峰會』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國文科經典讀誦』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4-2-3「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地理實察活動』

4-2-4「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高等法院台中分院實施計畫』

4-2-5「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盲童育幼院實施計畫』

4-2-6「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生命教育傳愛計畫』

4-2-7「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環境教育校外教學』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99學年

4-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 天文研究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惠明盲童育幼院交流計畫』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2-3生命教育課程-『臺中大坑登山步道淨山活動』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100 學年

4-1 生命教育課程-『彰化埔鹽鄉農村服務活動』

4-2-1藝術課程發展計畫-『書法文藝營』

4-2-2藝術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3「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26

198 年為第一次執行本計畫當時每個活動就自成一個子計畫因此洋洋灑灑列

了 11 個子計畫雖然活動辦了很多但每個活動都是點狀無法串連成系列活動

而且勞師動眾讓各科參與的老師深感負擔而學生的獲益也無法延伸發酵因此

在 99 學年開始就把本計畫整併成三個子計畫生命教育課程藝術課程及生活

藝能課程

2生命教育課程著重在讓學生去體驗或實際參與進而有更深刻的感受展現熱

愛生命愛護一切生物及大地甚至樂於去幫助弱勢讓同學從服務學習中瞭解

生命的意義

3藝術課程著重在合唱團的訓練及書法藝術的體驗合唱團在徐惠君老師的帶領

下不論是學生的演唱技巧肢體語言甚至在美聲美學的陶冶下每位同學都展

現特有的氣質也難怪會在各種的合唱比賽贏得很好的成績

4生活藝能課程則由張敏慧老師發展機器人的課程計畫帶領同學研究組裝

設計不同功能的機器人並參與 2010 奧林匹亞機器人競賽台中市校際盃榮獲第一

2010 年 WRO 縣市盃獲第一名 機器人課程同學專心研究機械結構

198學年在課程發展的子計畫下(11個)執行後參與的學生多達2035人次量是

分可觀但質方面卻是我們要加強改善的檢討之後下學年度修正子計畫讓

子計畫的效果能給學生全面性的收穫而不是發錢辦完活動就結束了

同學參訪台灣文獻館專心聽導覽員解說 與惠明盲童一起在禮拜堂參加活動

299-100生命教育課程98學年參訪完惠明盲童育幼院同學於下學期便提議前往

育幼院與院童交流藉由與惠明盲童育幼院院童互動交流讓學生更能體會生命的珍

貴並同理他人之不便此次活動共有83位同學參與

27

這位盲生是比較活潑的會主動與同學聊天 106同學與院童全體大合照

100年舉辦台中大坑步道淨山活動及去農家服務學習體驗活動大坑健行之餘

更隨手撿拾垃圾讓學生寓教於樂學生腳踏實地親自體驗農事服務是最大的收穫

3藝術課程合唱團的訓練課程讓受益的學生約 200 人次建立學生對於音

樂技能與美感的基礎觀念並於實際練唱中學習歌唱技巧了解音樂的感染力

並藉由舞台表演的經驗培養積極大方的人生態度成果發表展現與觀眾互動作音

樂文化交流另外書法文藝營受惠學生約 100 人次

合唱團同學舞台藝術的肢體展現 合唱藝術的多元呈現mdash成果發表

4生活藝能課程張敏慧老師這三年來持續推動機器人課程應用參與學生

人數近500人次建立學生對於機電整合及程式控制機器人的基本概念並於實際

操作中瞭解機器人在工業科技的重要性為了推廣機器人課程教學還親自編印

機器人組裝參考手冊1本easyBot讓學生易於學習並帶領學生多次參加WRO

機器人比賽獲台中縣市盃第一名第四名及優勝2隊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課程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完

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4-1 數理實驗課程 204 0 868 0

98-4-2 人文品德課程 410 175 989 1000

98-4-3 生活藝能課程 98 273 996 1000

99-4-1 數理實驗課程 1173 1616 927 1000

99-4-2 人文品德課程 1372 230 776 1000

99-4-3 生活藝能課程 54 4524 724 1000

100-4-1 生命教育課程 51 0 806 0

28

100-4-2 藝術課程 104 140 994 1000

100-4-3 生活藝能課程 46 245 997 1000

總 計 1221 1677 921 1000

1生命教育是要持續不斷的推動三年下來我們感覺到參與過的學生的確有不一

樣的改變未來要若要落實生命教育一定要將生命教育融入各科教學及生活中

2合唱團是本校表現很傑出的社團將藝術課程子計畫結合社團活動讓學生在

社團的學習成果藉由成果發表讓學生在舞台上展現自己

3機器人課程在張敏慧老師的努力下三年來的課程發展已經很成熟學生對於

課程的接受度也很高希望將來能將此課程推廣到其他學校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9

30

肆 結語

大里高中在中部地區辦學績優已是有口皆碑的優質學府在短短十

年半來學校的成長茁壯是歷經兩位校長老師同學及社區人士共同

努力的成果然而未來少子化趨勢及城鄉差距擴大的情況下必須思考如

何透過創新再突破現狀發揮最大資源效益學校要能永續發展就是要

具有特色成為獨樹一格的品牌高中

在優質化第一期程中我們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全校師生閱讀

發展國際視訊教學課程落實科學輔導計畫人文品德方面強調生活中的

實踐鼓勵學生志工服務這些計畫的執行更凝聚全校共識使得全校

師生受惠讓大家感受到進步的動力逐步邁向優質特色高中

執行優質化這三年來即將告一段落大部分原計畫目標都能達成

僅以此成果考核報告書感謝優質化核心團隊及諮輔委員們的指導與督

促也同時要感謝校長各處室主任及參與計畫執行的老師同學與行政

同仁未來學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個計畫的結束並不代表停止

本校的全體師生仍要不斷的追求進步以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成效成就 12

年國民教育願景

附件

學校基本資料

一學校概要

校名

全銜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100 學年度)

聯絡人 姓名 林月霞 職稱 教師兼教務主任 電話

(04)24875199-301

學校

規模

部別

(科別)

普通科 (含綜高學術學程

及特殊班)

職業類科 (含綜高職業

學程)

附設進修學校 附設國中部

高三 高二 高一 合計 高三 高二 高一 高三 高二 高一 國三 國二 國一

班級數 14 14 14 42

學生總數 595 596 583 1774

男性 386 330 304 1020

女性 209 266 279 754

特殊班

級設班

情形

班別 數理資優班

年度 100

班級數 1

學生數 30

師資

結構

(不含校

長 教官)

學 歷 博 士 碩 士 研究所 40 學分 大學 專科 教師

數總 94 人1 人 77 人 2 人 9 人 0 人

教學年

未滿 5年 5-9 年 10-19 年 20-29 年 30 年以上 男性 45 人

5 人 42 人 34 人 7 人 1 人 女性 49 人

說明1學校如設有各類特殊班級(含各類資優班特殊教育班與體育班)時請另外填寫

設班情形與學生人數欄位可自行增刪

31

二學生結構

(一) 學區範圍

編號 國 中 校 名

是否為高中職

社區化之適性

學習社區國中

畢業生進入本校學生人數

98 年 99 年 100 年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 總人數

1 縣立太平國中 是 0 3 3 2 10

2 縣立霧峰國中 是 6 4 6 2 3

3 私立明德女中 是 0 0 0 0 0

4 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是 1 1 2 2 2

5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是 9 0 9 0 12

6 私立華盛頓高中 是 1 0 3 0 1

7 縣立成功國中 是 4 3 21 2 25

8 市立育英國中 是 5 0 2 3 3

9 市立崇倫國中 是 9 4 9 2 4

10 縣立光榮國中 是 10 12 40 4 43

11 縣立中平國中 是 6 6 8 2 2

12 市立忠明高中 是 0 0 0 0 1

13 縣立光正國中 是 8 0 6 9 2

14 縣立立新國中 是 4 3 5 3 3

15 市立向上國中 是 13 2 11 1 12

16 市立四育國中 是 6 3 7 3 4

17 私立大明高中 是 3 0 5 0 3

18 縣立新光國中 是 0 2 11 6 9

19 縣立光德國中 是 32 7 8 2 7

20 縣立溪南國中 是 4 3 4 1 2

21 縣立烏日國中 是 14 3 3 1 1

22 縣立爽文國中 是 7 12 20 5 20

23 市立東峰國中 是 5 1 1 2 4

24 臺中市市立大里高中 是 4 7 8 3 3

25 台中縣私立立人高中 是 7 3 5 3 7

26 市立居仁國中 是 36 3 47 3 43

27 臺中市私立僑泰高中 是 3 0 2 0 0

28 縣立光復國中(小) 是 35 5 7 3 7

29 市立光明國中 是 18 9 23 2 17

30 私立宜寧高中 是 6 0 4 0 6

32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五)教師專業成長

1校內辦理各科的教師進修與研習教學組承辦學科中心委辦的教師研

習計有數學歷史英文國文及地理等科三年來約共舉辦 15 場

本組承辦優質化校際合作觀摩研習每學期都有 1~2場這兩年來每

學期也承辦 PLC 初階與進階研習各兩場這讓本校教師更方便就近參加

與自己專業相關的許多研習

2本校校務會議通過 100 學年度開始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期有 39

位老師完成第一階段認證並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從 98 年起除了鼓勵教師們參與縣市合作夥辦專業知能進修外本校

針對各學科辦理專業成長研習聘請校內外優秀講師蒞校演講讓教師

們可以自行尋找有興趣的主題適合的講師不用離開學校就能達到自

我進修的效果自 98 學年度起至 99 學年度本校教師平均研習時數由

138 小時提升至 220 小時預估 100 學年度本校教師平均研習時數可

達 28 小時

教師平均研習時數

0

10

20

30

平均時數 164 138 22 28

97學年 98學年 99學年 100學年

圖 4國立大里高中

97-100 學年度每位

教師平均研習時

數(100 學年為預

估值)

(六)學校校務評鑑

197 學年度接受教育部高中校務評鑑總成績獲得最高榮譽「一等」殊榮

2在各項目等第方面校長領導課程教學社群互動等獲一等行政管

8

理學務輔導環境設備及績效表現為二等

3今年 3 月 15 日本校即將再接受教育部校務評鑑相信這三年來的努力

成果一定能在評鑑中獲得各評鑑委員的認同

表 197 學年度國立大里高中校評鑑結果

項目 等第

一校長領導 一等

二行政管理 二等

三課程教學 一等

四學務輔導 二等

五環境設備 二等

六社群互動 一等

七績效表現 二等

總成績 一等

(七)優質化問卷分析

1在優值化問卷分析方面由表 2「教師」填答問卷部分結果可知本校

教師在「教師專業發展」及「學校整體評估」這兩大項的問卷結果皆遠

高於全體平均值極多但在「學校管理與領導」及「課程教學與輔導」

這兩大項的問卷結果卻有部分低於全體平均有部分持平部分些微

領先這是值得我們警惕並需要加強努力的方向

2由表 3「家長」填答問卷部分結果可知幾乎所有的題目問卷結果都遠

高於全體平均值很多甚至有些多達近 20可見家長對本校在各方面

的表現是十分認同的唯有「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及「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這兩個題目的問卷結果是低於全體平均

值 10及 18這可能是家長擔心未來 12 年國民教育實施後學校的明

星高中光環會漸漸失色以及許多南投苗栗的優秀學生不遠千里選擇

就讀本校的原因這是對本校的認同與肯定但我們能要持續對家長說

明 12 年國教的教育政策並以學校的努力辦學走出特色保留部分特

9

色招生的名額

3由表 4「學生」填答問卷部分結果一可知本校同學對老師的教學認同

度遠高於其他學校各題問卷結果高出全體的平均值 10~30值得慶

幸唯一一題「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的結果是低於全體

平均值 117可見本校老師的教學不是只以考試為唯一目的

4由表 5「學生」填答問卷部分結果二可知同學對本校課程及他自己的

學習經驗問卷結果都遠優於全體平均值唯有一題「我會用背答案來

應付考試」是低於全體平均 114而在「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

就讀」「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來就讀」「如果現在能從重新

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會選擇本校」等項

目都遠超過全體平均值 20以上這正是學校優質化的最佳佐證

表 2「教師」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

理適切的活動

6112 9552 +344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

或行政工作

5945 9848 +290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6147 9412 +326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6409 9412 +300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9602 9851 +251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

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9197 8806 -39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

需求

9360 9706 +346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

參與

9392 9853 +46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教師」問卷樣本數 全體N=2655國立大里高中n=86填答率 8023

10

表 3「家長」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8190 9835 +165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7432 9333 +190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7987 8644 +677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7031 9000 +19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7397 9167 +177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7537 9492 +196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6727 5726 -100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8463 6695 -237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家長」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52國立大里高中n=120

表 4「學生」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一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

解課程內容

5129 7632 +250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3421 6230 +281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5161 8033 +287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2909 1736 -117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

差異

4089 4918 +829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

題並加以指導

4104 5041 +937

說明1「大部分老師」=「大部分老師是這樣」+「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差異」為「大里高中」-

「全體」之值

2「學生」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18國立大里高中n=122

11

表 5「學生」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7820 9508 +169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7177 9344 +217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

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7362 9098 +174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

6837 8197 +136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

就讀

7103 9339 +2236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3685 2541 -114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

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4946 8099 +3153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

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是會選擇本校就

4798 6250 +145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學生」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18國立大里高中n=122

12

參 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以下分別就「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教師專業發展」「課程發展」

及「其他」等五大子計畫類別依「三年計畫目標」「工作內容整合說明」

「計畫執行情形與檢討修正說明」「執行效益說明」「未來焦點創新」及

「實施成效評鑑」來表述本校優質化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一子計畫類別教師教學

本校在「教師教學」上主要分兩類教學創新研究及遠距視訊教學

其中教學創新研究又在下列幾個面向上提升教師的創新教學能力

1跨科編輯教材

2數理科教師共組指導專題研究團隊

3校外參訪教學活動

4國文科教師開發高一國文文學擂台賽題庫

5天文實察與觀測

而遠距視訊教學則是本校的特色發展項目三年來的許多成果將在後面詳細敘

述說明

98學年

1-1數學建模創新課程推廣教學及競賽

1-2 遠距視訊英文講座邀請 AIT(美國在台協會)外交官 Mr Scott Robinson

為本校師生講述美國文化與美國高中大學校園生活

遠距視訊教學連線學校美國明尼蘇達州普林斯頓中小學 Princeton Public Schools Minnesota USA

視訊教學跨校交流邀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及虎尾高中觀摩視訊演示

1-3國文科創新教學計畫文學擂台賽心靈花園封面封底設計徵圖比賽

詩詞吟唱暨校園民歌教學

99學年

1-1演講「日全食北極光觀測」「中興大學材料系貴儀參訪活動」

「衛星遙測所揭露全球暖化警訊」

1-2 跨國遠距視訊教學計畫

「即席口語表達比賽」「國際餐桌禮儀」「法官蒞校演講」

「美國外交官演講」

100 學年

1-1 參加 i-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設計比賽認識太陽能課程

1-2 誇國遠距視訊-國際高峰會議題National and Global Security

多國文化交流 1異國美食景點 2宗教慶典 3習俗等 簡報解說提問

國際生命教育 1關懷癌症兒童 2幫助災民等 簡報討論宣導服務

13

198 年數學科及國文科的老師參加優質化的教學創新計畫讓原本令人畏懼的數

學能以不同的面貌展現在學生面前同樣的國文教學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背誦

及文意的解釋而成為更活潑生活化的文學薰陶雖然這樣的教學方式深獲

同學的肯定也能從中學得許多部只在書本上得到的知識但由於課程受限於上

課時數的限制很難持續推廣下去因此只作了一年但文學擂臺賽也因深受同

學的喜愛而變成學校的常態性活動

文學擂臺賽 林玉珊老師主持語文高手關卡

299 學年開始連續兩年本校就把創新教學聚焦到物理科及天文地科方面而藉

由優質化的經費補助讓執行子計畫的老師能夠發揮自己的研究專長指導學生

在國際科技儀器創新比賽及參與國際計畫進而發現新的小行星能有很亮麗的表

現而後者的成果更讓本校的師生研究團隊榮登雅虎奇摩新聞首頁

398 學年至 100 學年這三年來從未間斷的遠距視訊教學更是本校的一大特色

在本校視訊團隊師生的努力下除了參與國際視訊的各項會議或比賽也關心全

球的各式議題全球暖化節能減碳生態保育關懷弱勢(重大災難救助)等等

更利用視訊發表將我們的文化特色歷史節慶傳統介紹給國外的交流學校讓

他們對中華文化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除此之外也與國內的大學及高中作視訊教

學的交流與推廣這三年來在視訊團隊的努力付出下累積不下百場的視訊經

驗除了參與的老師和同學收穫滿滿外更贏得了教流學校的友誼及外界的好評

國際視訊分組教學報告 2011 年全球學術視訊大會台灣主播台

14

198學年數學科教師推展數學建模創新課程由三位老師及近八十位高一同學參

加分13組參加數學建模競賽藉由不同的學習方式與解題思考讓學生體驗數

學在生活上的應用並實際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藉由各組團隊腦力激盪與探

討將該組的想法統合成為系統性解決方案並發表成果各組分享這種學習歷

程的經驗是學生們未曾有的經驗也讓他們收穫良多

學生上台發表各組自己研究的成果

298學年國文科教師首次推動文學擂台賽由國文科9位老師分高一高二兩場

共約1100同學參加除了增進學生對於文學的認識以寓教於樂的形式現場競

賽之氣氛帶動各班同學對於文學的喜愛並促進學生鑽研文學領域之好樂心

提升同學得文學素養由於此次的反應熱烈深獲同學的喜愛第二年之後就成

為國文科的常態活動

399~100學年物理及地科老師接著加入教學創新計畫由於兩位老師的用心投

入兩年來辦了不少的活動參觀興大貴儀中心科博館的系列演講請外校講

師來校對科研社的同學上課及戶外觀星活動等等共約有280人次參與活動除此

之外黃詩翔老師指導學生參加「第九屆旺宏科學獎」榮獲銀牌「第二屆i-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設計比賽」榮獲佳作林士超老師指導學生參加99學年地科科

展優等與100年中區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地球科學)第一名

「第九屆旺宏科學獎」榮獲銀牌 各媒體的專文報導與訪問

498~100學年持續遠距視訊教學計畫施玫玫老師所帶領的視訊團隊三年來所

舉辦的國內外遠距視訊場次超過百場參加的學生人次超過3000人同學們為

了要跟國外學生視訊交流事前英語演練及資料準備都很用心也因此提升了

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與自信心而多元化的視訊內容讓學生與老師從中學習到

不同的知識也曾受到各媒體的專文報導與訪問讓本校更堅持推廣英語視訊

進而塑造同學能更有國際視野及國際觀

15

分組教學 報告有效節能宣導 視訊連線結束後請校長指導講評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教學)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1-1 創新教學研究 168 230 907 1000

98-1-2 遠距視訊教學 343 487 962 1000

99-1-1 創新教學研究 1302 455 990 1000

99-1-2 遠距視訊教學 4932 625 949 1000

100-1-1 創新教學研究 67 110 882 1000

100-1-2 遠距視訊教學 138 27 1000 1000

總 計 1339 1934 946 1000

三年的優質化中在教師教學方面讓本校找到特色發展的方向mdash遠距視訊教學的推廣與應用將是本校的能夠吸引更多學生及老師投入的一大亮點至於數理

的教學創新研究及專題的持續發展也因本校於100學年度成立資優班後要常態

推動的主要課題而遠距視訊是否能跨科結合則是我們有待努力的地方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16

二子計畫類別學生學習

本校在「學生學習」上主要分三方面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閱讀暨撰寫能力提升科學研究能力輔導及英文能力提升

閱讀及撰寫能力

1悅讀手冊計畫學生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

2成立班及讀書會並完成各組心得報告編輯成冊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與中興大學理工學系合作提供學生加深課程

2依學生興趣開設各類專題研究

3TRML遠哲科學競賽等課外指導培訓課程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利用選修及假日開設日語及西班牙語

2建立線上英檢平台

3辦理英文歌唱比賽

4加強英檢輔導課程

98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邀請吳啟銘老師演講「走入閱讀的新天地」

陳正家老師演講「閱讀與寫作的技巧」林承謨老師「台灣文學的金銀島」

侯育平老師演講「無話可說有話要說把話說好」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推動學生參

與科學探究(參賽科展)天文常識及星空認識比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多益普

及英語測驗」演講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99學年

2-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中台灣高中巡迴詩展舉辦三場文學講座舉

辦「大里經典閱讀二十」活動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學競賽選手培訓數理學科能力競賽遠哲科

學趣味競賽校內科學研究競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100 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校內遠哲科學競賽

2-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語聽力訓練口語表達訓練英語寫作能力測驗的翻

譯和作文練習

17

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1)此計畫持續 3年藉由學校印發精美的「悅讀手冊」給高一新生並鼓勵學生

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並頒獎給予表現認真心

得報告寫作優異的同學各班推廣成立班級讀書會藉由同儕的力量相互影響

介紹好書與同學分享閱讀之樂

(2)每學期舉辦專家演講 2-3 場藉由專家現身說法鼓勵同學領略閱讀的樂趣

並養成終身受益的閱讀習慣

(3)藉由優質化的經費添購許多專家老師與同學推薦的好書充實圖書館藏

盡量滿足讀者的所需完成輕鬆閱讀區的規劃期望在軟硬體的設備都能充分

滿足全校師生的閱讀需求讓閱讀成為一種享受

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此計畫由設備組配合執行在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遠哲科學趣

味競賽(校內競賽)及培養同學參加科展甚至參加清華盃化學科能力競賽這

三年來老師的用心付出與同學的努力下都有很亮麗得成績(詳細得獎資料如附

件)

遠哲科學競賽汽墊滑車 製作場景 清華盃化學競賽化學實驗實作

(2)天文地科方面在優質化的經費挹注下充實星空教室的設備讓本校天文社

蓬勃發展使的對天文有興趣的同學有發揮的餘地加上地科林士超老師的用心

指導讓同學在地球科學能力競賽及地科科展都有很好的成績更值的一提的是

國立大里高中學生參加國際小行星搜尋計畫成功找到太陽系裡六顆以往未曾被

發現的小行星未來可能擁有命名權「國大里」是可能的命名選項學生們的成

果受到重視 總計全球有 7個國家32 所高中的一百多位高中生參加這項國際

小行星搜尋計畫(IASC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Search Collaboration)

並加入所謂的「地球防衛隊」找尋太陽系中未曾出現的小行星

18

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98~99 學年接連兩年舉辦英語歌唱比賽藉此活動讓學生能開口說英文並藉

由英語歌曲學習英文單字進而喜歡英文提高英文學習興趣更因為同學反應

熱烈極受全體師生的喜愛因此改為常態性活動每年由教學組承辦

112演唱Wait For You 114演唱Seasons in the Sun

(2)98-100協助英文科教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成立數位學習教室對於報名參加

英檢的同學實施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並給予通過英檢的同學報名費的補助

(3)98-100 配合國際視訊課程全面輔導同學提升英語聽力口語表達英語寫作

能力測驗的翻譯和作文練習 執

1每學期邀請專家演講每場約500人聆聽三場共約1500人受益三年來預估

約有9000人次參與

高一專題演講(1000219) 高二專題演講(1000318)

19

2悅讀手冊三年來共發出約1800本本校高一至高三的同學每人都有一本並要

求同學將閱讀心得報告寫入手冊內期望高中三年能寫滿100篇

悅讀手冊查閱 讀書心得分享

3在設備組與本校數理學科老師相互配合下對於科學研究輔導的成效十分良

好且能從各項的數理科學競賽的名次得到驗證

43年來線上英檢平台的利用及英檢考前輔導方案受惠的學生約3000人而通過

英檢中高級或中級受補助的同學有中高級18人中級128人更值的令人慶

賀的事高三陳歆旻參加去年多益(TOEIC)測驗成績高達985分(滿分990)

學生使用本校線上英檢平台進行模擬考試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學生學習)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52 200 1000 1000

98-2-2 科學研究輔導 384 0 889

98-2-3 英文能力提升 152 135 588 1000

99-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35 200 1000 1000

99-2-2 科學研究輔導 713 276 875 1000

20

99-2-3 英文能力提升 925 455 431 1000

100-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68 230 1000 1000

100-2-2 科學研究輔導 343 487 917 1000

100-2-3 英文能力提升 1302 455 604 1000

總 計 2270 2438 856 1000

1三年來辦理閱讀推廣活動成效頗佳同學的書籍借閱冊數逐年提升加上充

實圖書館的軟硬體設施增進閱讀氛圍提升師生利用圖書館的意願而閱

讀習慣有助於終身學習的養成是一項不能間斷的工作

2本校於100學年度獲准成立資優班資優班的成立除了要我們在拔尖方面更加

努力外也藉由資優班的各專題演講帶動全面提升同學的數理課程

3英文能力一向是本校的重點發展項目除了既有優勢下仍須持續提升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1

三子計畫類別教師專業發展

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主要分兩類教師成長及學校交流

其中教師成長方面

1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2辦理全校54小時資優教育研習

3各科教學研究會分科邀請學者專家講座與指導

4辦理PLC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學校交流方面

1行政團隊及各科教師前往他校學習取經

2各科教師參與帶學生出團訪其他國家地區從事教育交流

3辦理校際觀摩

98學年

3-1國文科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數學科繪圖軟體操作研習教師專

業發展評鑑研習

3-2-1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嘉義高中優質化專家諮詢輔導訪視會議

3-2-2新加坡南洋初級學院來本校參訪

雙方互贈禮物 參訪師生在本校中庭大合照

99學年

3-1國文科台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99課綱數學科教學心得分享

3-2 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100 學年

3-1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體研習-路竹高中鍾志輝老師主講建國中學教

師mdash曾政清老師分享專業成長計劃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

3-2 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彰化高中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

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22

198~99 學年國文科舉辦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除了邀請專家分享

外老師都能踴躍參加與會老師就教學心得提出問題與演講者交流並相

互切磋

現代散文教學與閱讀寫作指導 國文科老師專心聆聽演講

298~99 學年數學科舉辦繪圖軟體操作研習及 99 課綱教學心得分享此研習幫

助教師提升專業智能增進教師研究與教學能力並讓科內教師能相互觀摩學

習彼此的長處探討教學上的問題

3100 學年修正前兩年由國文數學各科舉辦教學研習除了各科教學研究會

定期開會討論相關教學成長議題外更鼓勵教師參與縣市伙伴專業知能研習

499 學年度期末校務會議本校教師通過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第一梯共有

42 位老師主動參加接下來到 100 學年就舉辦三場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

體研習(共 12 小時)加上線上研習 10 小時最後共有 39 位老師完成 22 小時

研習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鍾志輝老師談教室觀察系統 教師們均認真聽講藉以瞭解未來趨勢

5優質學校交流計畫3年來共參訪過嘉義高中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彰化高

中等校除了觀摩學習各校的優點外也讓本校的行政同仁能有更廣的視野

提升自我的競爭優勢

699~100 學年度本校為優質化中區總召協辦多項教師研習如中區優質化

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做為承辦學校讓本校教師能

就近參與這些研習也讓參加過的老師受益良多

23

1國文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邀請校外專家來校分享教學心得科內老師都全

數參加並能從研習中充實專業知能增進教學能力

2數學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由科內老師分享繪圖軟體操作及99課綱教學心

得分享老師們毫不不吝嗇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並相互學習他人長處讓

整科的教學效益大大提升

助教蔡清良老師與講師蔡志強老師 數學科研習教師們認真實作

3校際交流讓本校教師能到各優質高中取經學習各校的長處受益老師約有

100人次

4承辦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兩年來參與研習教師約380人

會議前老師們閱讀研習資料 演講者回答老師問題

5承辦PLC教師專業社群初階及進階研習至今約960位老師參加研習

專注聆聽的教師們

師大陳佩英教授開場

溝通網活動過程

講師李玲惠校長

24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專業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

行完畢後

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3-1 教師研習成長 37 0 638 0

98-3-2 優質學校交流 88 0 726 0

99-3-1 教師研習成長 393 0 626 0

99-3-2 優質學校交流 243 0 1000 0

100-3-1 教師研習成長 25 0 737 0

100-3-2 優質學校交流 592 0 730 0

總 計 2728 0 726 0

1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應該再多著墨在推動校內教師自主成立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讓PLC的理念在校內落實並紮根

2本校部分教師通過第一階段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除了要繼續參加下一階段教室

觀察外其餘教師也陸續積極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在校際交流方面這幾年鄰近高中的參訪除了帶給我們成長的刺激更讓我們

不自滿而要不斷提升年年比前一年更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5

四子計畫類別課程發展

本校在「課程發展」上主要分三項生命教育藝術課程及生活藝能

生命教育

1結合各班導師社團等前往慈善機構或弱勢團體擔任志工服務學習

2辦理農村體驗淨山活動與參與飢餓三十等活動

藝術課程

1藉由多元選修課程教授學生書法寫字的技巧並由臨摹與自運的方式

培養學生書法寫字的習慣

2重點強化合唱藝術課程讓學生感染音樂的生命力並透過表演培養積極

大方的人生態度

生活藝能

1機器人程式設計融入生活科技課程

2將平時防震緊急事件防護如入課程辦理防震設計競賽

98學年

4-1-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清華大學第六屆清華盃全國高級中學化

學科能力競賽』

4-1-2「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綠色青年高峰會』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國文科經典讀誦』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4-2-3「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地理實察活動』

4-2-4「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高等法院台中分院實施計畫』

4-2-5「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盲童育幼院實施計畫』

4-2-6「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生命教育傳愛計畫』

4-2-7「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環境教育校外教學』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99學年

4-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 天文研究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惠明盲童育幼院交流計畫』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2-3生命教育課程-『臺中大坑登山步道淨山活動』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100 學年

4-1 生命教育課程-『彰化埔鹽鄉農村服務活動』

4-2-1藝術課程發展計畫-『書法文藝營』

4-2-2藝術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3「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26

198 年為第一次執行本計畫當時每個活動就自成一個子計畫因此洋洋灑灑列

了 11 個子計畫雖然活動辦了很多但每個活動都是點狀無法串連成系列活動

而且勞師動眾讓各科參與的老師深感負擔而學生的獲益也無法延伸發酵因此

在 99 學年開始就把本計畫整併成三個子計畫生命教育課程藝術課程及生活

藝能課程

2生命教育課程著重在讓學生去體驗或實際參與進而有更深刻的感受展現熱

愛生命愛護一切生物及大地甚至樂於去幫助弱勢讓同學從服務學習中瞭解

生命的意義

3藝術課程著重在合唱團的訓練及書法藝術的體驗合唱團在徐惠君老師的帶領

下不論是學生的演唱技巧肢體語言甚至在美聲美學的陶冶下每位同學都展

現特有的氣質也難怪會在各種的合唱比賽贏得很好的成績

4生活藝能課程則由張敏慧老師發展機器人的課程計畫帶領同學研究組裝

設計不同功能的機器人並參與 2010 奧林匹亞機器人競賽台中市校際盃榮獲第一

2010 年 WRO 縣市盃獲第一名 機器人課程同學專心研究機械結構

198學年在課程發展的子計畫下(11個)執行後參與的學生多達2035人次量是

分可觀但質方面卻是我們要加強改善的檢討之後下學年度修正子計畫讓

子計畫的效果能給學生全面性的收穫而不是發錢辦完活動就結束了

同學參訪台灣文獻館專心聽導覽員解說 與惠明盲童一起在禮拜堂參加活動

299-100生命教育課程98學年參訪完惠明盲童育幼院同學於下學期便提議前往

育幼院與院童交流藉由與惠明盲童育幼院院童互動交流讓學生更能體會生命的珍

貴並同理他人之不便此次活動共有83位同學參與

27

這位盲生是比較活潑的會主動與同學聊天 106同學與院童全體大合照

100年舉辦台中大坑步道淨山活動及去農家服務學習體驗活動大坑健行之餘

更隨手撿拾垃圾讓學生寓教於樂學生腳踏實地親自體驗農事服務是最大的收穫

3藝術課程合唱團的訓練課程讓受益的學生約 200 人次建立學生對於音

樂技能與美感的基礎觀念並於實際練唱中學習歌唱技巧了解音樂的感染力

並藉由舞台表演的經驗培養積極大方的人生態度成果發表展現與觀眾互動作音

樂文化交流另外書法文藝營受惠學生約 100 人次

合唱團同學舞台藝術的肢體展現 合唱藝術的多元呈現mdash成果發表

4生活藝能課程張敏慧老師這三年來持續推動機器人課程應用參與學生

人數近500人次建立學生對於機電整合及程式控制機器人的基本概念並於實際

操作中瞭解機器人在工業科技的重要性為了推廣機器人課程教學還親自編印

機器人組裝參考手冊1本easyBot讓學生易於學習並帶領學生多次參加WRO

機器人比賽獲台中縣市盃第一名第四名及優勝2隊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課程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完

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4-1 數理實驗課程 204 0 868 0

98-4-2 人文品德課程 410 175 989 1000

98-4-3 生活藝能課程 98 273 996 1000

99-4-1 數理實驗課程 1173 1616 927 1000

99-4-2 人文品德課程 1372 230 776 1000

99-4-3 生活藝能課程 54 4524 724 1000

100-4-1 生命教育課程 51 0 806 0

28

100-4-2 藝術課程 104 140 994 1000

100-4-3 生活藝能課程 46 245 997 1000

總 計 1221 1677 921 1000

1生命教育是要持續不斷的推動三年下來我們感覺到參與過的學生的確有不一

樣的改變未來要若要落實生命教育一定要將生命教育融入各科教學及生活中

2合唱團是本校表現很傑出的社團將藝術課程子計畫結合社團活動讓學生在

社團的學習成果藉由成果發表讓學生在舞台上展現自己

3機器人課程在張敏慧老師的努力下三年來的課程發展已經很成熟學生對於

課程的接受度也很高希望將來能將此課程推廣到其他學校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9

30

肆 結語

大里高中在中部地區辦學績優已是有口皆碑的優質學府在短短十

年半來學校的成長茁壯是歷經兩位校長老師同學及社區人士共同

努力的成果然而未來少子化趨勢及城鄉差距擴大的情況下必須思考如

何透過創新再突破現狀發揮最大資源效益學校要能永續發展就是要

具有特色成為獨樹一格的品牌高中

在優質化第一期程中我們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全校師生閱讀

發展國際視訊教學課程落實科學輔導計畫人文品德方面強調生活中的

實踐鼓勵學生志工服務這些計畫的執行更凝聚全校共識使得全校

師生受惠讓大家感受到進步的動力逐步邁向優質特色高中

執行優質化這三年來即將告一段落大部分原計畫目標都能達成

僅以此成果考核報告書感謝優質化核心團隊及諮輔委員們的指導與督

促也同時要感謝校長各處室主任及參與計畫執行的老師同學與行政

同仁未來學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個計畫的結束並不代表停止

本校的全體師生仍要不斷的追求進步以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成效成就 12

年國民教育願景

附件

學校基本資料

一學校概要

校名

全銜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100 學年度)

聯絡人 姓名 林月霞 職稱 教師兼教務主任 電話

(04)24875199-301

學校

規模

部別

(科別)

普通科 (含綜高學術學程

及特殊班)

職業類科 (含綜高職業

學程)

附設進修學校 附設國中部

高三 高二 高一 合計 高三 高二 高一 高三 高二 高一 國三 國二 國一

班級數 14 14 14 42

學生總數 595 596 583 1774

男性 386 330 304 1020

女性 209 266 279 754

特殊班

級設班

情形

班別 數理資優班

年度 100

班級數 1

學生數 30

師資

結構

(不含校

長 教官)

學 歷 博 士 碩 士 研究所 40 學分 大學 專科 教師

數總 94 人1 人 77 人 2 人 9 人 0 人

教學年

未滿 5年 5-9 年 10-19 年 20-29 年 30 年以上 男性 45 人

5 人 42 人 34 人 7 人 1 人 女性 49 人

說明1學校如設有各類特殊班級(含各類資優班特殊教育班與體育班)時請另外填寫

設班情形與學生人數欄位可自行增刪

31

二學生結構

(一) 學區範圍

編號 國 中 校 名

是否為高中職

社區化之適性

學習社區國中

畢業生進入本校學生人數

98 年 99 年 100 年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 總人數

1 縣立太平國中 是 0 3 3 2 10

2 縣立霧峰國中 是 6 4 6 2 3

3 私立明德女中 是 0 0 0 0 0

4 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是 1 1 2 2 2

5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是 9 0 9 0 12

6 私立華盛頓高中 是 1 0 3 0 1

7 縣立成功國中 是 4 3 21 2 25

8 市立育英國中 是 5 0 2 3 3

9 市立崇倫國中 是 9 4 9 2 4

10 縣立光榮國中 是 10 12 40 4 43

11 縣立中平國中 是 6 6 8 2 2

12 市立忠明高中 是 0 0 0 0 1

13 縣立光正國中 是 8 0 6 9 2

14 縣立立新國中 是 4 3 5 3 3

15 市立向上國中 是 13 2 11 1 12

16 市立四育國中 是 6 3 7 3 4

17 私立大明高中 是 3 0 5 0 3

18 縣立新光國中 是 0 2 11 6 9

19 縣立光德國中 是 32 7 8 2 7

20 縣立溪南國中 是 4 3 4 1 2

21 縣立烏日國中 是 14 3 3 1 1

22 縣立爽文國中 是 7 12 20 5 20

23 市立東峰國中 是 5 1 1 2 4

24 臺中市市立大里高中 是 4 7 8 3 3

25 台中縣私立立人高中 是 7 3 5 3 7

26 市立居仁國中 是 36 3 47 3 43

27 臺中市私立僑泰高中 是 3 0 2 0 0

28 縣立光復國中(小) 是 35 5 7 3 7

29 市立光明國中 是 18 9 23 2 17

30 私立宜寧高中 是 6 0 4 0 6

32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理學務輔導環境設備及績效表現為二等

3今年 3 月 15 日本校即將再接受教育部校務評鑑相信這三年來的努力

成果一定能在評鑑中獲得各評鑑委員的認同

表 197 學年度國立大里高中校評鑑結果

項目 等第

一校長領導 一等

二行政管理 二等

三課程教學 一等

四學務輔導 二等

五環境設備 二等

六社群互動 一等

七績效表現 二等

總成績 一等

(七)優質化問卷分析

1在優值化問卷分析方面由表 2「教師」填答問卷部分結果可知本校

教師在「教師專業發展」及「學校整體評估」這兩大項的問卷結果皆遠

高於全體平均值極多但在「學校管理與領導」及「課程教學與輔導」

這兩大項的問卷結果卻有部分低於全體平均有部分持平部分些微

領先這是值得我們警惕並需要加強努力的方向

2由表 3「家長」填答問卷部分結果可知幾乎所有的題目問卷結果都遠

高於全體平均值很多甚至有些多達近 20可見家長對本校在各方面

的表現是十分認同的唯有「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及「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這兩個題目的問卷結果是低於全體平均

值 10及 18這可能是家長擔心未來 12 年國民教育實施後學校的明

星高中光環會漸漸失色以及許多南投苗栗的優秀學生不遠千里選擇

就讀本校的原因這是對本校的認同與肯定但我們能要持續對家長說

明 12 年國教的教育政策並以學校的努力辦學走出特色保留部分特

9

色招生的名額

3由表 4「學生」填答問卷部分結果一可知本校同學對老師的教學認同

度遠高於其他學校各題問卷結果高出全體的平均值 10~30值得慶

幸唯一一題「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的結果是低於全體

平均值 117可見本校老師的教學不是只以考試為唯一目的

4由表 5「學生」填答問卷部分結果二可知同學對本校課程及他自己的

學習經驗問卷結果都遠優於全體平均值唯有一題「我會用背答案來

應付考試」是低於全體平均 114而在「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

就讀」「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來就讀」「如果現在能從重新

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會選擇本校」等項

目都遠超過全體平均值 20以上這正是學校優質化的最佳佐證

表 2「教師」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

理適切的活動

6112 9552 +344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

或行政工作

5945 9848 +290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6147 9412 +326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6409 9412 +300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9602 9851 +251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

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9197 8806 -39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

需求

9360 9706 +346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

參與

9392 9853 +46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教師」問卷樣本數 全體N=2655國立大里高中n=86填答率 8023

10

表 3「家長」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8190 9835 +165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7432 9333 +190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7987 8644 +677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7031 9000 +19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7397 9167 +177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7537 9492 +196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6727 5726 -100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8463 6695 -237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家長」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52國立大里高中n=120

表 4「學生」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一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

解課程內容

5129 7632 +250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3421 6230 +281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5161 8033 +287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2909 1736 -117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

差異

4089 4918 +829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

題並加以指導

4104 5041 +937

說明1「大部分老師」=「大部分老師是這樣」+「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差異」為「大里高中」-

「全體」之值

2「學生」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18國立大里高中n=122

11

表 5「學生」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7820 9508 +169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7177 9344 +217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

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7362 9098 +174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

6837 8197 +136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

就讀

7103 9339 +2236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3685 2541 -114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

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4946 8099 +3153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

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是會選擇本校就

4798 6250 +145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學生」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18國立大里高中n=122

12

參 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以下分別就「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教師專業發展」「課程發展」

及「其他」等五大子計畫類別依「三年計畫目標」「工作內容整合說明」

「計畫執行情形與檢討修正說明」「執行效益說明」「未來焦點創新」及

「實施成效評鑑」來表述本校優質化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一子計畫類別教師教學

本校在「教師教學」上主要分兩類教學創新研究及遠距視訊教學

其中教學創新研究又在下列幾個面向上提升教師的創新教學能力

1跨科編輯教材

2數理科教師共組指導專題研究團隊

3校外參訪教學活動

4國文科教師開發高一國文文學擂台賽題庫

5天文實察與觀測

而遠距視訊教學則是本校的特色發展項目三年來的許多成果將在後面詳細敘

述說明

98學年

1-1數學建模創新課程推廣教學及競賽

1-2 遠距視訊英文講座邀請 AIT(美國在台協會)外交官 Mr Scott Robinson

為本校師生講述美國文化與美國高中大學校園生活

遠距視訊教學連線學校美國明尼蘇達州普林斯頓中小學 Princeton Public Schools Minnesota USA

視訊教學跨校交流邀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及虎尾高中觀摩視訊演示

1-3國文科創新教學計畫文學擂台賽心靈花園封面封底設計徵圖比賽

詩詞吟唱暨校園民歌教學

99學年

1-1演講「日全食北極光觀測」「中興大學材料系貴儀參訪活動」

「衛星遙測所揭露全球暖化警訊」

1-2 跨國遠距視訊教學計畫

「即席口語表達比賽」「國際餐桌禮儀」「法官蒞校演講」

「美國外交官演講」

100 學年

1-1 參加 i-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設計比賽認識太陽能課程

1-2 誇國遠距視訊-國際高峰會議題National and Global Security

多國文化交流 1異國美食景點 2宗教慶典 3習俗等 簡報解說提問

國際生命教育 1關懷癌症兒童 2幫助災民等 簡報討論宣導服務

13

198 年數學科及國文科的老師參加優質化的教學創新計畫讓原本令人畏懼的數

學能以不同的面貌展現在學生面前同樣的國文教學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背誦

及文意的解釋而成為更活潑生活化的文學薰陶雖然這樣的教學方式深獲

同學的肯定也能從中學得許多部只在書本上得到的知識但由於課程受限於上

課時數的限制很難持續推廣下去因此只作了一年但文學擂臺賽也因深受同

學的喜愛而變成學校的常態性活動

文學擂臺賽 林玉珊老師主持語文高手關卡

299 學年開始連續兩年本校就把創新教學聚焦到物理科及天文地科方面而藉

由優質化的經費補助讓執行子計畫的老師能夠發揮自己的研究專長指導學生

在國際科技儀器創新比賽及參與國際計畫進而發現新的小行星能有很亮麗的表

現而後者的成果更讓本校的師生研究團隊榮登雅虎奇摩新聞首頁

398 學年至 100 學年這三年來從未間斷的遠距視訊教學更是本校的一大特色

在本校視訊團隊師生的努力下除了參與國際視訊的各項會議或比賽也關心全

球的各式議題全球暖化節能減碳生態保育關懷弱勢(重大災難救助)等等

更利用視訊發表將我們的文化特色歷史節慶傳統介紹給國外的交流學校讓

他們對中華文化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除此之外也與國內的大學及高中作視訊教

學的交流與推廣這三年來在視訊團隊的努力付出下累積不下百場的視訊經

驗除了參與的老師和同學收穫滿滿外更贏得了教流學校的友誼及外界的好評

國際視訊分組教學報告 2011 年全球學術視訊大會台灣主播台

14

198學年數學科教師推展數學建模創新課程由三位老師及近八十位高一同學參

加分13組參加數學建模競賽藉由不同的學習方式與解題思考讓學生體驗數

學在生活上的應用並實際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藉由各組團隊腦力激盪與探

討將該組的想法統合成為系統性解決方案並發表成果各組分享這種學習歷

程的經驗是學生們未曾有的經驗也讓他們收穫良多

學生上台發表各組自己研究的成果

298學年國文科教師首次推動文學擂台賽由國文科9位老師分高一高二兩場

共約1100同學參加除了增進學生對於文學的認識以寓教於樂的形式現場競

賽之氣氛帶動各班同學對於文學的喜愛並促進學生鑽研文學領域之好樂心

提升同學得文學素養由於此次的反應熱烈深獲同學的喜愛第二年之後就成

為國文科的常態活動

399~100學年物理及地科老師接著加入教學創新計畫由於兩位老師的用心投

入兩年來辦了不少的活動參觀興大貴儀中心科博館的系列演講請外校講

師來校對科研社的同學上課及戶外觀星活動等等共約有280人次參與活動除此

之外黃詩翔老師指導學生參加「第九屆旺宏科學獎」榮獲銀牌「第二屆i-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設計比賽」榮獲佳作林士超老師指導學生參加99學年地科科

展優等與100年中區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地球科學)第一名

「第九屆旺宏科學獎」榮獲銀牌 各媒體的專文報導與訪問

498~100學年持續遠距視訊教學計畫施玫玫老師所帶領的視訊團隊三年來所

舉辦的國內外遠距視訊場次超過百場參加的學生人次超過3000人同學們為

了要跟國外學生視訊交流事前英語演練及資料準備都很用心也因此提升了

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與自信心而多元化的視訊內容讓學生與老師從中學習到

不同的知識也曾受到各媒體的專文報導與訪問讓本校更堅持推廣英語視訊

進而塑造同學能更有國際視野及國際觀

15

分組教學 報告有效節能宣導 視訊連線結束後請校長指導講評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教學)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1-1 創新教學研究 168 230 907 1000

98-1-2 遠距視訊教學 343 487 962 1000

99-1-1 創新教學研究 1302 455 990 1000

99-1-2 遠距視訊教學 4932 625 949 1000

100-1-1 創新教學研究 67 110 882 1000

100-1-2 遠距視訊教學 138 27 1000 1000

總 計 1339 1934 946 1000

三年的優質化中在教師教學方面讓本校找到特色發展的方向mdash遠距視訊教學的推廣與應用將是本校的能夠吸引更多學生及老師投入的一大亮點至於數理

的教學創新研究及專題的持續發展也因本校於100學年度成立資優班後要常態

推動的主要課題而遠距視訊是否能跨科結合則是我們有待努力的地方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16

二子計畫類別學生學習

本校在「學生學習」上主要分三方面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閱讀暨撰寫能力提升科學研究能力輔導及英文能力提升

閱讀及撰寫能力

1悅讀手冊計畫學生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

2成立班及讀書會並完成各組心得報告編輯成冊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與中興大學理工學系合作提供學生加深課程

2依學生興趣開設各類專題研究

3TRML遠哲科學競賽等課外指導培訓課程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利用選修及假日開設日語及西班牙語

2建立線上英檢平台

3辦理英文歌唱比賽

4加強英檢輔導課程

98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邀請吳啟銘老師演講「走入閱讀的新天地」

陳正家老師演講「閱讀與寫作的技巧」林承謨老師「台灣文學的金銀島」

侯育平老師演講「無話可說有話要說把話說好」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推動學生參

與科學探究(參賽科展)天文常識及星空認識比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多益普

及英語測驗」演講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99學年

2-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中台灣高中巡迴詩展舉辦三場文學講座舉

辦「大里經典閱讀二十」活動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學競賽選手培訓數理學科能力競賽遠哲科

學趣味競賽校內科學研究競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100 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校內遠哲科學競賽

2-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語聽力訓練口語表達訓練英語寫作能力測驗的翻

譯和作文練習

17

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1)此計畫持續 3年藉由學校印發精美的「悅讀手冊」給高一新生並鼓勵學生

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並頒獎給予表現認真心

得報告寫作優異的同學各班推廣成立班級讀書會藉由同儕的力量相互影響

介紹好書與同學分享閱讀之樂

(2)每學期舉辦專家演講 2-3 場藉由專家現身說法鼓勵同學領略閱讀的樂趣

並養成終身受益的閱讀習慣

(3)藉由優質化的經費添購許多專家老師與同學推薦的好書充實圖書館藏

盡量滿足讀者的所需完成輕鬆閱讀區的規劃期望在軟硬體的設備都能充分

滿足全校師生的閱讀需求讓閱讀成為一種享受

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此計畫由設備組配合執行在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遠哲科學趣

味競賽(校內競賽)及培養同學參加科展甚至參加清華盃化學科能力競賽這

三年來老師的用心付出與同學的努力下都有很亮麗得成績(詳細得獎資料如附

件)

遠哲科學競賽汽墊滑車 製作場景 清華盃化學競賽化學實驗實作

(2)天文地科方面在優質化的經費挹注下充實星空教室的設備讓本校天文社

蓬勃發展使的對天文有興趣的同學有發揮的餘地加上地科林士超老師的用心

指導讓同學在地球科學能力競賽及地科科展都有很好的成績更值的一提的是

國立大里高中學生參加國際小行星搜尋計畫成功找到太陽系裡六顆以往未曾被

發現的小行星未來可能擁有命名權「國大里」是可能的命名選項學生們的成

果受到重視 總計全球有 7個國家32 所高中的一百多位高中生參加這項國際

小行星搜尋計畫(IASC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Search Collaboration)

並加入所謂的「地球防衛隊」找尋太陽系中未曾出現的小行星

18

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98~99 學年接連兩年舉辦英語歌唱比賽藉此活動讓學生能開口說英文並藉

由英語歌曲學習英文單字進而喜歡英文提高英文學習興趣更因為同學反應

熱烈極受全體師生的喜愛因此改為常態性活動每年由教學組承辦

112演唱Wait For You 114演唱Seasons in the Sun

(2)98-100協助英文科教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成立數位學習教室對於報名參加

英檢的同學實施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並給予通過英檢的同學報名費的補助

(3)98-100 配合國際視訊課程全面輔導同學提升英語聽力口語表達英語寫作

能力測驗的翻譯和作文練習 執

1每學期邀請專家演講每場約500人聆聽三場共約1500人受益三年來預估

約有9000人次參與

高一專題演講(1000219) 高二專題演講(1000318)

19

2悅讀手冊三年來共發出約1800本本校高一至高三的同學每人都有一本並要

求同學將閱讀心得報告寫入手冊內期望高中三年能寫滿100篇

悅讀手冊查閱 讀書心得分享

3在設備組與本校數理學科老師相互配合下對於科學研究輔導的成效十分良

好且能從各項的數理科學競賽的名次得到驗證

43年來線上英檢平台的利用及英檢考前輔導方案受惠的學生約3000人而通過

英檢中高級或中級受補助的同學有中高級18人中級128人更值的令人慶

賀的事高三陳歆旻參加去年多益(TOEIC)測驗成績高達985分(滿分990)

學生使用本校線上英檢平台進行模擬考試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學生學習)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52 200 1000 1000

98-2-2 科學研究輔導 384 0 889

98-2-3 英文能力提升 152 135 588 1000

99-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35 200 1000 1000

99-2-2 科學研究輔導 713 276 875 1000

20

99-2-3 英文能力提升 925 455 431 1000

100-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68 230 1000 1000

100-2-2 科學研究輔導 343 487 917 1000

100-2-3 英文能力提升 1302 455 604 1000

總 計 2270 2438 856 1000

1三年來辦理閱讀推廣活動成效頗佳同學的書籍借閱冊數逐年提升加上充

實圖書館的軟硬體設施增進閱讀氛圍提升師生利用圖書館的意願而閱

讀習慣有助於終身學習的養成是一項不能間斷的工作

2本校於100學年度獲准成立資優班資優班的成立除了要我們在拔尖方面更加

努力外也藉由資優班的各專題演講帶動全面提升同學的數理課程

3英文能力一向是本校的重點發展項目除了既有優勢下仍須持續提升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1

三子計畫類別教師專業發展

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主要分兩類教師成長及學校交流

其中教師成長方面

1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2辦理全校54小時資優教育研習

3各科教學研究會分科邀請學者專家講座與指導

4辦理PLC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學校交流方面

1行政團隊及各科教師前往他校學習取經

2各科教師參與帶學生出團訪其他國家地區從事教育交流

3辦理校際觀摩

98學年

3-1國文科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數學科繪圖軟體操作研習教師專

業發展評鑑研習

3-2-1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嘉義高中優質化專家諮詢輔導訪視會議

3-2-2新加坡南洋初級學院來本校參訪

雙方互贈禮物 參訪師生在本校中庭大合照

99學年

3-1國文科台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99課綱數學科教學心得分享

3-2 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100 學年

3-1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體研習-路竹高中鍾志輝老師主講建國中學教

師mdash曾政清老師分享專業成長計劃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

3-2 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彰化高中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

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22

198~99 學年國文科舉辦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除了邀請專家分享

外老師都能踴躍參加與會老師就教學心得提出問題與演講者交流並相

互切磋

現代散文教學與閱讀寫作指導 國文科老師專心聆聽演講

298~99 學年數學科舉辦繪圖軟體操作研習及 99 課綱教學心得分享此研習幫

助教師提升專業智能增進教師研究與教學能力並讓科內教師能相互觀摩學

習彼此的長處探討教學上的問題

3100 學年修正前兩年由國文數學各科舉辦教學研習除了各科教學研究會

定期開會討論相關教學成長議題外更鼓勵教師參與縣市伙伴專業知能研習

499 學年度期末校務會議本校教師通過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第一梯共有

42 位老師主動參加接下來到 100 學年就舉辦三場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

體研習(共 12 小時)加上線上研習 10 小時最後共有 39 位老師完成 22 小時

研習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鍾志輝老師談教室觀察系統 教師們均認真聽講藉以瞭解未來趨勢

5優質學校交流計畫3年來共參訪過嘉義高中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彰化高

中等校除了觀摩學習各校的優點外也讓本校的行政同仁能有更廣的視野

提升自我的競爭優勢

699~100 學年度本校為優質化中區總召協辦多項教師研習如中區優質化

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做為承辦學校讓本校教師能

就近參與這些研習也讓參加過的老師受益良多

23

1國文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邀請校外專家來校分享教學心得科內老師都全

數參加並能從研習中充實專業知能增進教學能力

2數學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由科內老師分享繪圖軟體操作及99課綱教學心

得分享老師們毫不不吝嗇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並相互學習他人長處讓

整科的教學效益大大提升

助教蔡清良老師與講師蔡志強老師 數學科研習教師們認真實作

3校際交流讓本校教師能到各優質高中取經學習各校的長處受益老師約有

100人次

4承辦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兩年來參與研習教師約380人

會議前老師們閱讀研習資料 演講者回答老師問題

5承辦PLC教師專業社群初階及進階研習至今約960位老師參加研習

專注聆聽的教師們

師大陳佩英教授開場

溝通網活動過程

講師李玲惠校長

24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專業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

行完畢後

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3-1 教師研習成長 37 0 638 0

98-3-2 優質學校交流 88 0 726 0

99-3-1 教師研習成長 393 0 626 0

99-3-2 優質學校交流 243 0 1000 0

100-3-1 教師研習成長 25 0 737 0

100-3-2 優質學校交流 592 0 730 0

總 計 2728 0 726 0

1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應該再多著墨在推動校內教師自主成立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讓PLC的理念在校內落實並紮根

2本校部分教師通過第一階段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除了要繼續參加下一階段教室

觀察外其餘教師也陸續積極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在校際交流方面這幾年鄰近高中的參訪除了帶給我們成長的刺激更讓我們

不自滿而要不斷提升年年比前一年更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5

四子計畫類別課程發展

本校在「課程發展」上主要分三項生命教育藝術課程及生活藝能

生命教育

1結合各班導師社團等前往慈善機構或弱勢團體擔任志工服務學習

2辦理農村體驗淨山活動與參與飢餓三十等活動

藝術課程

1藉由多元選修課程教授學生書法寫字的技巧並由臨摹與自運的方式

培養學生書法寫字的習慣

2重點強化合唱藝術課程讓學生感染音樂的生命力並透過表演培養積極

大方的人生態度

生活藝能

1機器人程式設計融入生活科技課程

2將平時防震緊急事件防護如入課程辦理防震設計競賽

98學年

4-1-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清華大學第六屆清華盃全國高級中學化

學科能力競賽』

4-1-2「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綠色青年高峰會』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國文科經典讀誦』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4-2-3「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地理實察活動』

4-2-4「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高等法院台中分院實施計畫』

4-2-5「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盲童育幼院實施計畫』

4-2-6「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生命教育傳愛計畫』

4-2-7「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環境教育校外教學』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99學年

4-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 天文研究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惠明盲童育幼院交流計畫』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2-3生命教育課程-『臺中大坑登山步道淨山活動』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100 學年

4-1 生命教育課程-『彰化埔鹽鄉農村服務活動』

4-2-1藝術課程發展計畫-『書法文藝營』

4-2-2藝術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3「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26

198 年為第一次執行本計畫當時每個活動就自成一個子計畫因此洋洋灑灑列

了 11 個子計畫雖然活動辦了很多但每個活動都是點狀無法串連成系列活動

而且勞師動眾讓各科參與的老師深感負擔而學生的獲益也無法延伸發酵因此

在 99 學年開始就把本計畫整併成三個子計畫生命教育課程藝術課程及生活

藝能課程

2生命教育課程著重在讓學生去體驗或實際參與進而有更深刻的感受展現熱

愛生命愛護一切生物及大地甚至樂於去幫助弱勢讓同學從服務學習中瞭解

生命的意義

3藝術課程著重在合唱團的訓練及書法藝術的體驗合唱團在徐惠君老師的帶領

下不論是學生的演唱技巧肢體語言甚至在美聲美學的陶冶下每位同學都展

現特有的氣質也難怪會在各種的合唱比賽贏得很好的成績

4生活藝能課程則由張敏慧老師發展機器人的課程計畫帶領同學研究組裝

設計不同功能的機器人並參與 2010 奧林匹亞機器人競賽台中市校際盃榮獲第一

2010 年 WRO 縣市盃獲第一名 機器人課程同學專心研究機械結構

198學年在課程發展的子計畫下(11個)執行後參與的學生多達2035人次量是

分可觀但質方面卻是我們要加強改善的檢討之後下學年度修正子計畫讓

子計畫的效果能給學生全面性的收穫而不是發錢辦完活動就結束了

同學參訪台灣文獻館專心聽導覽員解說 與惠明盲童一起在禮拜堂參加活動

299-100生命教育課程98學年參訪完惠明盲童育幼院同學於下學期便提議前往

育幼院與院童交流藉由與惠明盲童育幼院院童互動交流讓學生更能體會生命的珍

貴並同理他人之不便此次活動共有83位同學參與

27

這位盲生是比較活潑的會主動與同學聊天 106同學與院童全體大合照

100年舉辦台中大坑步道淨山活動及去農家服務學習體驗活動大坑健行之餘

更隨手撿拾垃圾讓學生寓教於樂學生腳踏實地親自體驗農事服務是最大的收穫

3藝術課程合唱團的訓練課程讓受益的學生約 200 人次建立學生對於音

樂技能與美感的基礎觀念並於實際練唱中學習歌唱技巧了解音樂的感染力

並藉由舞台表演的經驗培養積極大方的人生態度成果發表展現與觀眾互動作音

樂文化交流另外書法文藝營受惠學生約 100 人次

合唱團同學舞台藝術的肢體展現 合唱藝術的多元呈現mdash成果發表

4生活藝能課程張敏慧老師這三年來持續推動機器人課程應用參與學生

人數近500人次建立學生對於機電整合及程式控制機器人的基本概念並於實際

操作中瞭解機器人在工業科技的重要性為了推廣機器人課程教學還親自編印

機器人組裝參考手冊1本easyBot讓學生易於學習並帶領學生多次參加WRO

機器人比賽獲台中縣市盃第一名第四名及優勝2隊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課程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完

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4-1 數理實驗課程 204 0 868 0

98-4-2 人文品德課程 410 175 989 1000

98-4-3 生活藝能課程 98 273 996 1000

99-4-1 數理實驗課程 1173 1616 927 1000

99-4-2 人文品德課程 1372 230 776 1000

99-4-3 生活藝能課程 54 4524 724 1000

100-4-1 生命教育課程 51 0 806 0

28

100-4-2 藝術課程 104 140 994 1000

100-4-3 生活藝能課程 46 245 997 1000

總 計 1221 1677 921 1000

1生命教育是要持續不斷的推動三年下來我們感覺到參與過的學生的確有不一

樣的改變未來要若要落實生命教育一定要將生命教育融入各科教學及生活中

2合唱團是本校表現很傑出的社團將藝術課程子計畫結合社團活動讓學生在

社團的學習成果藉由成果發表讓學生在舞台上展現自己

3機器人課程在張敏慧老師的努力下三年來的課程發展已經很成熟學生對於

課程的接受度也很高希望將來能將此課程推廣到其他學校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9

30

肆 結語

大里高中在中部地區辦學績優已是有口皆碑的優質學府在短短十

年半來學校的成長茁壯是歷經兩位校長老師同學及社區人士共同

努力的成果然而未來少子化趨勢及城鄉差距擴大的情況下必須思考如

何透過創新再突破現狀發揮最大資源效益學校要能永續發展就是要

具有特色成為獨樹一格的品牌高中

在優質化第一期程中我們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全校師生閱讀

發展國際視訊教學課程落實科學輔導計畫人文品德方面強調生活中的

實踐鼓勵學生志工服務這些計畫的執行更凝聚全校共識使得全校

師生受惠讓大家感受到進步的動力逐步邁向優質特色高中

執行優質化這三年來即將告一段落大部分原計畫目標都能達成

僅以此成果考核報告書感謝優質化核心團隊及諮輔委員們的指導與督

促也同時要感謝校長各處室主任及參與計畫執行的老師同學與行政

同仁未來學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個計畫的結束並不代表停止

本校的全體師生仍要不斷的追求進步以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成效成就 12

年國民教育願景

附件

學校基本資料

一學校概要

校名

全銜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100 學年度)

聯絡人 姓名 林月霞 職稱 教師兼教務主任 電話

(04)24875199-301

學校

規模

部別

(科別)

普通科 (含綜高學術學程

及特殊班)

職業類科 (含綜高職業

學程)

附設進修學校 附設國中部

高三 高二 高一 合計 高三 高二 高一 高三 高二 高一 國三 國二 國一

班級數 14 14 14 42

學生總數 595 596 583 1774

男性 386 330 304 1020

女性 209 266 279 754

特殊班

級設班

情形

班別 數理資優班

年度 100

班級數 1

學生數 30

師資

結構

(不含校

長 教官)

學 歷 博 士 碩 士 研究所 40 學分 大學 專科 教師

數總 94 人1 人 77 人 2 人 9 人 0 人

教學年

未滿 5年 5-9 年 10-19 年 20-29 年 30 年以上 男性 45 人

5 人 42 人 34 人 7 人 1 人 女性 49 人

說明1學校如設有各類特殊班級(含各類資優班特殊教育班與體育班)時請另外填寫

設班情形與學生人數欄位可自行增刪

31

二學生結構

(一) 學區範圍

編號 國 中 校 名

是否為高中職

社區化之適性

學習社區國中

畢業生進入本校學生人數

98 年 99 年 100 年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 總人數

1 縣立太平國中 是 0 3 3 2 10

2 縣立霧峰國中 是 6 4 6 2 3

3 私立明德女中 是 0 0 0 0 0

4 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是 1 1 2 2 2

5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是 9 0 9 0 12

6 私立華盛頓高中 是 1 0 3 0 1

7 縣立成功國中 是 4 3 21 2 25

8 市立育英國中 是 5 0 2 3 3

9 市立崇倫國中 是 9 4 9 2 4

10 縣立光榮國中 是 10 12 40 4 43

11 縣立中平國中 是 6 6 8 2 2

12 市立忠明高中 是 0 0 0 0 1

13 縣立光正國中 是 8 0 6 9 2

14 縣立立新國中 是 4 3 5 3 3

15 市立向上國中 是 13 2 11 1 12

16 市立四育國中 是 6 3 7 3 4

17 私立大明高中 是 3 0 5 0 3

18 縣立新光國中 是 0 2 11 6 9

19 縣立光德國中 是 32 7 8 2 7

20 縣立溪南國中 是 4 3 4 1 2

21 縣立烏日國中 是 14 3 3 1 1

22 縣立爽文國中 是 7 12 20 5 20

23 市立東峰國中 是 5 1 1 2 4

24 臺中市市立大里高中 是 4 7 8 3 3

25 台中縣私立立人高中 是 7 3 5 3 7

26 市立居仁國中 是 36 3 47 3 43

27 臺中市私立僑泰高中 是 3 0 2 0 0

28 縣立光復國中(小) 是 35 5 7 3 7

29 市立光明國中 是 18 9 23 2 17

30 私立宜寧高中 是 6 0 4 0 6

32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色招生的名額

3由表 4「學生」填答問卷部分結果一可知本校同學對老師的教學認同

度遠高於其他學校各題問卷結果高出全體的平均值 10~30值得慶

幸唯一一題「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的結果是低於全體

平均值 117可見本校老師的教學不是只以考試為唯一目的

4由表 5「學生」填答問卷部分結果二可知同學對本校課程及他自己的

學習經驗問卷結果都遠優於全體平均值唯有一題「我會用背答案來

應付考試」是低於全體平均 114而在「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

就讀」「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來就讀」「如果現在能從重新

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會選擇本校」等項

目都遠超過全體平均值 20以上這正是學校優質化的最佳佐證

表 2「教師」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

理適切的活動

6112 9552 +344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

或行政工作

5945 9848 +290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6147 9412 +326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6409 9412 +300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9602 9851 +251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

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9197 8806 -39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

需求

9360 9706 +346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

參與

9392 9853 +46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教師」問卷樣本數 全體N=2655國立大里高中n=86填答率 8023

10

表 3「家長」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8190 9835 +165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7432 9333 +190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7987 8644 +677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7031 9000 +19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7397 9167 +177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7537 9492 +196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6727 5726 -100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8463 6695 -237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家長」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52國立大里高中n=120

表 4「學生」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一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

解課程內容

5129 7632 +250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3421 6230 +281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5161 8033 +287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2909 1736 -117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

差異

4089 4918 +829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

題並加以指導

4104 5041 +937

說明1「大部分老師」=「大部分老師是這樣」+「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差異」為「大里高中」-

「全體」之值

2「學生」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18國立大里高中n=122

11

表 5「學生」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7820 9508 +169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7177 9344 +217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

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7362 9098 +174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

6837 8197 +136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

就讀

7103 9339 +2236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3685 2541 -114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

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4946 8099 +3153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

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是會選擇本校就

4798 6250 +145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學生」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18國立大里高中n=122

12

參 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以下分別就「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教師專業發展」「課程發展」

及「其他」等五大子計畫類別依「三年計畫目標」「工作內容整合說明」

「計畫執行情形與檢討修正說明」「執行效益說明」「未來焦點創新」及

「實施成效評鑑」來表述本校優質化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一子計畫類別教師教學

本校在「教師教學」上主要分兩類教學創新研究及遠距視訊教學

其中教學創新研究又在下列幾個面向上提升教師的創新教學能力

1跨科編輯教材

2數理科教師共組指導專題研究團隊

3校外參訪教學活動

4國文科教師開發高一國文文學擂台賽題庫

5天文實察與觀測

而遠距視訊教學則是本校的特色發展項目三年來的許多成果將在後面詳細敘

述說明

98學年

1-1數學建模創新課程推廣教學及競賽

1-2 遠距視訊英文講座邀請 AIT(美國在台協會)外交官 Mr Scott Robinson

為本校師生講述美國文化與美國高中大學校園生活

遠距視訊教學連線學校美國明尼蘇達州普林斯頓中小學 Princeton Public Schools Minnesota USA

視訊教學跨校交流邀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及虎尾高中觀摩視訊演示

1-3國文科創新教學計畫文學擂台賽心靈花園封面封底設計徵圖比賽

詩詞吟唱暨校園民歌教學

99學年

1-1演講「日全食北極光觀測」「中興大學材料系貴儀參訪活動」

「衛星遙測所揭露全球暖化警訊」

1-2 跨國遠距視訊教學計畫

「即席口語表達比賽」「國際餐桌禮儀」「法官蒞校演講」

「美國外交官演講」

100 學年

1-1 參加 i-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設計比賽認識太陽能課程

1-2 誇國遠距視訊-國際高峰會議題National and Global Security

多國文化交流 1異國美食景點 2宗教慶典 3習俗等 簡報解說提問

國際生命教育 1關懷癌症兒童 2幫助災民等 簡報討論宣導服務

13

198 年數學科及國文科的老師參加優質化的教學創新計畫讓原本令人畏懼的數

學能以不同的面貌展現在學生面前同樣的國文教學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背誦

及文意的解釋而成為更活潑生活化的文學薰陶雖然這樣的教學方式深獲

同學的肯定也能從中學得許多部只在書本上得到的知識但由於課程受限於上

課時數的限制很難持續推廣下去因此只作了一年但文學擂臺賽也因深受同

學的喜愛而變成學校的常態性活動

文學擂臺賽 林玉珊老師主持語文高手關卡

299 學年開始連續兩年本校就把創新教學聚焦到物理科及天文地科方面而藉

由優質化的經費補助讓執行子計畫的老師能夠發揮自己的研究專長指導學生

在國際科技儀器創新比賽及參與國際計畫進而發現新的小行星能有很亮麗的表

現而後者的成果更讓本校的師生研究團隊榮登雅虎奇摩新聞首頁

398 學年至 100 學年這三年來從未間斷的遠距視訊教學更是本校的一大特色

在本校視訊團隊師生的努力下除了參與國際視訊的各項會議或比賽也關心全

球的各式議題全球暖化節能減碳生態保育關懷弱勢(重大災難救助)等等

更利用視訊發表將我們的文化特色歷史節慶傳統介紹給國外的交流學校讓

他們對中華文化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除此之外也與國內的大學及高中作視訊教

學的交流與推廣這三年來在視訊團隊的努力付出下累積不下百場的視訊經

驗除了參與的老師和同學收穫滿滿外更贏得了教流學校的友誼及外界的好評

國際視訊分組教學報告 2011 年全球學術視訊大會台灣主播台

14

198學年數學科教師推展數學建模創新課程由三位老師及近八十位高一同學參

加分13組參加數學建模競賽藉由不同的學習方式與解題思考讓學生體驗數

學在生活上的應用並實際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藉由各組團隊腦力激盪與探

討將該組的想法統合成為系統性解決方案並發表成果各組分享這種學習歷

程的經驗是學生們未曾有的經驗也讓他們收穫良多

學生上台發表各組自己研究的成果

298學年國文科教師首次推動文學擂台賽由國文科9位老師分高一高二兩場

共約1100同學參加除了增進學生對於文學的認識以寓教於樂的形式現場競

賽之氣氛帶動各班同學對於文學的喜愛並促進學生鑽研文學領域之好樂心

提升同學得文學素養由於此次的反應熱烈深獲同學的喜愛第二年之後就成

為國文科的常態活動

399~100學年物理及地科老師接著加入教學創新計畫由於兩位老師的用心投

入兩年來辦了不少的活動參觀興大貴儀中心科博館的系列演講請外校講

師來校對科研社的同學上課及戶外觀星活動等等共約有280人次參與活動除此

之外黃詩翔老師指導學生參加「第九屆旺宏科學獎」榮獲銀牌「第二屆i-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設計比賽」榮獲佳作林士超老師指導學生參加99學年地科科

展優等與100年中區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地球科學)第一名

「第九屆旺宏科學獎」榮獲銀牌 各媒體的專文報導與訪問

498~100學年持續遠距視訊教學計畫施玫玫老師所帶領的視訊團隊三年來所

舉辦的國內外遠距視訊場次超過百場參加的學生人次超過3000人同學們為

了要跟國外學生視訊交流事前英語演練及資料準備都很用心也因此提升了

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與自信心而多元化的視訊內容讓學生與老師從中學習到

不同的知識也曾受到各媒體的專文報導與訪問讓本校更堅持推廣英語視訊

進而塑造同學能更有國際視野及國際觀

15

分組教學 報告有效節能宣導 視訊連線結束後請校長指導講評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教學)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1-1 創新教學研究 168 230 907 1000

98-1-2 遠距視訊教學 343 487 962 1000

99-1-1 創新教學研究 1302 455 990 1000

99-1-2 遠距視訊教學 4932 625 949 1000

100-1-1 創新教學研究 67 110 882 1000

100-1-2 遠距視訊教學 138 27 1000 1000

總 計 1339 1934 946 1000

三年的優質化中在教師教學方面讓本校找到特色發展的方向mdash遠距視訊教學的推廣與應用將是本校的能夠吸引更多學生及老師投入的一大亮點至於數理

的教學創新研究及專題的持續發展也因本校於100學年度成立資優班後要常態

推動的主要課題而遠距視訊是否能跨科結合則是我們有待努力的地方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16

二子計畫類別學生學習

本校在「學生學習」上主要分三方面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閱讀暨撰寫能力提升科學研究能力輔導及英文能力提升

閱讀及撰寫能力

1悅讀手冊計畫學生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

2成立班及讀書會並完成各組心得報告編輯成冊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與中興大學理工學系合作提供學生加深課程

2依學生興趣開設各類專題研究

3TRML遠哲科學競賽等課外指導培訓課程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利用選修及假日開設日語及西班牙語

2建立線上英檢平台

3辦理英文歌唱比賽

4加強英檢輔導課程

98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邀請吳啟銘老師演講「走入閱讀的新天地」

陳正家老師演講「閱讀與寫作的技巧」林承謨老師「台灣文學的金銀島」

侯育平老師演講「無話可說有話要說把話說好」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推動學生參

與科學探究(參賽科展)天文常識及星空認識比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多益普

及英語測驗」演講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99學年

2-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中台灣高中巡迴詩展舉辦三場文學講座舉

辦「大里經典閱讀二十」活動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學競賽選手培訓數理學科能力競賽遠哲科

學趣味競賽校內科學研究競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100 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校內遠哲科學競賽

2-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語聽力訓練口語表達訓練英語寫作能力測驗的翻

譯和作文練習

17

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1)此計畫持續 3年藉由學校印發精美的「悅讀手冊」給高一新生並鼓勵學生

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並頒獎給予表現認真心

得報告寫作優異的同學各班推廣成立班級讀書會藉由同儕的力量相互影響

介紹好書與同學分享閱讀之樂

(2)每學期舉辦專家演講 2-3 場藉由專家現身說法鼓勵同學領略閱讀的樂趣

並養成終身受益的閱讀習慣

(3)藉由優質化的經費添購許多專家老師與同學推薦的好書充實圖書館藏

盡量滿足讀者的所需完成輕鬆閱讀區的規劃期望在軟硬體的設備都能充分

滿足全校師生的閱讀需求讓閱讀成為一種享受

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此計畫由設備組配合執行在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遠哲科學趣

味競賽(校內競賽)及培養同學參加科展甚至參加清華盃化學科能力競賽這

三年來老師的用心付出與同學的努力下都有很亮麗得成績(詳細得獎資料如附

件)

遠哲科學競賽汽墊滑車 製作場景 清華盃化學競賽化學實驗實作

(2)天文地科方面在優質化的經費挹注下充實星空教室的設備讓本校天文社

蓬勃發展使的對天文有興趣的同學有發揮的餘地加上地科林士超老師的用心

指導讓同學在地球科學能力競賽及地科科展都有很好的成績更值的一提的是

國立大里高中學生參加國際小行星搜尋計畫成功找到太陽系裡六顆以往未曾被

發現的小行星未來可能擁有命名權「國大里」是可能的命名選項學生們的成

果受到重視 總計全球有 7個國家32 所高中的一百多位高中生參加這項國際

小行星搜尋計畫(IASC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Search Collaboration)

並加入所謂的「地球防衛隊」找尋太陽系中未曾出現的小行星

18

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98~99 學年接連兩年舉辦英語歌唱比賽藉此活動讓學生能開口說英文並藉

由英語歌曲學習英文單字進而喜歡英文提高英文學習興趣更因為同學反應

熱烈極受全體師生的喜愛因此改為常態性活動每年由教學組承辦

112演唱Wait For You 114演唱Seasons in the Sun

(2)98-100協助英文科教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成立數位學習教室對於報名參加

英檢的同學實施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並給予通過英檢的同學報名費的補助

(3)98-100 配合國際視訊課程全面輔導同學提升英語聽力口語表達英語寫作

能力測驗的翻譯和作文練習 執

1每學期邀請專家演講每場約500人聆聽三場共約1500人受益三年來預估

約有9000人次參與

高一專題演講(1000219) 高二專題演講(1000318)

19

2悅讀手冊三年來共發出約1800本本校高一至高三的同學每人都有一本並要

求同學將閱讀心得報告寫入手冊內期望高中三年能寫滿100篇

悅讀手冊查閱 讀書心得分享

3在設備組與本校數理學科老師相互配合下對於科學研究輔導的成效十分良

好且能從各項的數理科學競賽的名次得到驗證

43年來線上英檢平台的利用及英檢考前輔導方案受惠的學生約3000人而通過

英檢中高級或中級受補助的同學有中高級18人中級128人更值的令人慶

賀的事高三陳歆旻參加去年多益(TOEIC)測驗成績高達985分(滿分990)

學生使用本校線上英檢平台進行模擬考試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學生學習)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52 200 1000 1000

98-2-2 科學研究輔導 384 0 889

98-2-3 英文能力提升 152 135 588 1000

99-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35 200 1000 1000

99-2-2 科學研究輔導 713 276 875 1000

20

99-2-3 英文能力提升 925 455 431 1000

100-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68 230 1000 1000

100-2-2 科學研究輔導 343 487 917 1000

100-2-3 英文能力提升 1302 455 604 1000

總 計 2270 2438 856 1000

1三年來辦理閱讀推廣活動成效頗佳同學的書籍借閱冊數逐年提升加上充

實圖書館的軟硬體設施增進閱讀氛圍提升師生利用圖書館的意願而閱

讀習慣有助於終身學習的養成是一項不能間斷的工作

2本校於100學年度獲准成立資優班資優班的成立除了要我們在拔尖方面更加

努力外也藉由資優班的各專題演講帶動全面提升同學的數理課程

3英文能力一向是本校的重點發展項目除了既有優勢下仍須持續提升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1

三子計畫類別教師專業發展

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主要分兩類教師成長及學校交流

其中教師成長方面

1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2辦理全校54小時資優教育研習

3各科教學研究會分科邀請學者專家講座與指導

4辦理PLC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學校交流方面

1行政團隊及各科教師前往他校學習取經

2各科教師參與帶學生出團訪其他國家地區從事教育交流

3辦理校際觀摩

98學年

3-1國文科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數學科繪圖軟體操作研習教師專

業發展評鑑研習

3-2-1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嘉義高中優質化專家諮詢輔導訪視會議

3-2-2新加坡南洋初級學院來本校參訪

雙方互贈禮物 參訪師生在本校中庭大合照

99學年

3-1國文科台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99課綱數學科教學心得分享

3-2 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100 學年

3-1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體研習-路竹高中鍾志輝老師主講建國中學教

師mdash曾政清老師分享專業成長計劃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

3-2 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彰化高中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

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22

198~99 學年國文科舉辦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除了邀請專家分享

外老師都能踴躍參加與會老師就教學心得提出問題與演講者交流並相

互切磋

現代散文教學與閱讀寫作指導 國文科老師專心聆聽演講

298~99 學年數學科舉辦繪圖軟體操作研習及 99 課綱教學心得分享此研習幫

助教師提升專業智能增進教師研究與教學能力並讓科內教師能相互觀摩學

習彼此的長處探討教學上的問題

3100 學年修正前兩年由國文數學各科舉辦教學研習除了各科教學研究會

定期開會討論相關教學成長議題外更鼓勵教師參與縣市伙伴專業知能研習

499 學年度期末校務會議本校教師通過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第一梯共有

42 位老師主動參加接下來到 100 學年就舉辦三場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

體研習(共 12 小時)加上線上研習 10 小時最後共有 39 位老師完成 22 小時

研習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鍾志輝老師談教室觀察系統 教師們均認真聽講藉以瞭解未來趨勢

5優質學校交流計畫3年來共參訪過嘉義高中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彰化高

中等校除了觀摩學習各校的優點外也讓本校的行政同仁能有更廣的視野

提升自我的競爭優勢

699~100 學年度本校為優質化中區總召協辦多項教師研習如中區優質化

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做為承辦學校讓本校教師能

就近參與這些研習也讓參加過的老師受益良多

23

1國文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邀請校外專家來校分享教學心得科內老師都全

數參加並能從研習中充實專業知能增進教學能力

2數學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由科內老師分享繪圖軟體操作及99課綱教學心

得分享老師們毫不不吝嗇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並相互學習他人長處讓

整科的教學效益大大提升

助教蔡清良老師與講師蔡志強老師 數學科研習教師們認真實作

3校際交流讓本校教師能到各優質高中取經學習各校的長處受益老師約有

100人次

4承辦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兩年來參與研習教師約380人

會議前老師們閱讀研習資料 演講者回答老師問題

5承辦PLC教師專業社群初階及進階研習至今約960位老師參加研習

專注聆聽的教師們

師大陳佩英教授開場

溝通網活動過程

講師李玲惠校長

24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專業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

行完畢後

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3-1 教師研習成長 37 0 638 0

98-3-2 優質學校交流 88 0 726 0

99-3-1 教師研習成長 393 0 626 0

99-3-2 優質學校交流 243 0 1000 0

100-3-1 教師研習成長 25 0 737 0

100-3-2 優質學校交流 592 0 730 0

總 計 2728 0 726 0

1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應該再多著墨在推動校內教師自主成立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讓PLC的理念在校內落實並紮根

2本校部分教師通過第一階段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除了要繼續參加下一階段教室

觀察外其餘教師也陸續積極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在校際交流方面這幾年鄰近高中的參訪除了帶給我們成長的刺激更讓我們

不自滿而要不斷提升年年比前一年更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5

四子計畫類別課程發展

本校在「課程發展」上主要分三項生命教育藝術課程及生活藝能

生命教育

1結合各班導師社團等前往慈善機構或弱勢團體擔任志工服務學習

2辦理農村體驗淨山活動與參與飢餓三十等活動

藝術課程

1藉由多元選修課程教授學生書法寫字的技巧並由臨摹與自運的方式

培養學生書法寫字的習慣

2重點強化合唱藝術課程讓學生感染音樂的生命力並透過表演培養積極

大方的人生態度

生活藝能

1機器人程式設計融入生活科技課程

2將平時防震緊急事件防護如入課程辦理防震設計競賽

98學年

4-1-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清華大學第六屆清華盃全國高級中學化

學科能力競賽』

4-1-2「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綠色青年高峰會』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國文科經典讀誦』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4-2-3「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地理實察活動』

4-2-4「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高等法院台中分院實施計畫』

4-2-5「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盲童育幼院實施計畫』

4-2-6「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生命教育傳愛計畫』

4-2-7「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環境教育校外教學』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99學年

4-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 天文研究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惠明盲童育幼院交流計畫』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2-3生命教育課程-『臺中大坑登山步道淨山活動』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100 學年

4-1 生命教育課程-『彰化埔鹽鄉農村服務活動』

4-2-1藝術課程發展計畫-『書法文藝營』

4-2-2藝術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3「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26

198 年為第一次執行本計畫當時每個活動就自成一個子計畫因此洋洋灑灑列

了 11 個子計畫雖然活動辦了很多但每個活動都是點狀無法串連成系列活動

而且勞師動眾讓各科參與的老師深感負擔而學生的獲益也無法延伸發酵因此

在 99 學年開始就把本計畫整併成三個子計畫生命教育課程藝術課程及生活

藝能課程

2生命教育課程著重在讓學生去體驗或實際參與進而有更深刻的感受展現熱

愛生命愛護一切生物及大地甚至樂於去幫助弱勢讓同學從服務學習中瞭解

生命的意義

3藝術課程著重在合唱團的訓練及書法藝術的體驗合唱團在徐惠君老師的帶領

下不論是學生的演唱技巧肢體語言甚至在美聲美學的陶冶下每位同學都展

現特有的氣質也難怪會在各種的合唱比賽贏得很好的成績

4生活藝能課程則由張敏慧老師發展機器人的課程計畫帶領同學研究組裝

設計不同功能的機器人並參與 2010 奧林匹亞機器人競賽台中市校際盃榮獲第一

2010 年 WRO 縣市盃獲第一名 機器人課程同學專心研究機械結構

198學年在課程發展的子計畫下(11個)執行後參與的學生多達2035人次量是

分可觀但質方面卻是我們要加強改善的檢討之後下學年度修正子計畫讓

子計畫的效果能給學生全面性的收穫而不是發錢辦完活動就結束了

同學參訪台灣文獻館專心聽導覽員解說 與惠明盲童一起在禮拜堂參加活動

299-100生命教育課程98學年參訪完惠明盲童育幼院同學於下學期便提議前往

育幼院與院童交流藉由與惠明盲童育幼院院童互動交流讓學生更能體會生命的珍

貴並同理他人之不便此次活動共有83位同學參與

27

這位盲生是比較活潑的會主動與同學聊天 106同學與院童全體大合照

100年舉辦台中大坑步道淨山活動及去農家服務學習體驗活動大坑健行之餘

更隨手撿拾垃圾讓學生寓教於樂學生腳踏實地親自體驗農事服務是最大的收穫

3藝術課程合唱團的訓練課程讓受益的學生約 200 人次建立學生對於音

樂技能與美感的基礎觀念並於實際練唱中學習歌唱技巧了解音樂的感染力

並藉由舞台表演的經驗培養積極大方的人生態度成果發表展現與觀眾互動作音

樂文化交流另外書法文藝營受惠學生約 100 人次

合唱團同學舞台藝術的肢體展現 合唱藝術的多元呈現mdash成果發表

4生活藝能課程張敏慧老師這三年來持續推動機器人課程應用參與學生

人數近500人次建立學生對於機電整合及程式控制機器人的基本概念並於實際

操作中瞭解機器人在工業科技的重要性為了推廣機器人課程教學還親自編印

機器人組裝參考手冊1本easyBot讓學生易於學習並帶領學生多次參加WRO

機器人比賽獲台中縣市盃第一名第四名及優勝2隊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課程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完

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4-1 數理實驗課程 204 0 868 0

98-4-2 人文品德課程 410 175 989 1000

98-4-3 生活藝能課程 98 273 996 1000

99-4-1 數理實驗課程 1173 1616 927 1000

99-4-2 人文品德課程 1372 230 776 1000

99-4-3 生活藝能課程 54 4524 724 1000

100-4-1 生命教育課程 51 0 806 0

28

100-4-2 藝術課程 104 140 994 1000

100-4-3 生活藝能課程 46 245 997 1000

總 計 1221 1677 921 1000

1生命教育是要持續不斷的推動三年下來我們感覺到參與過的學生的確有不一

樣的改變未來要若要落實生命教育一定要將生命教育融入各科教學及生活中

2合唱團是本校表現很傑出的社團將藝術課程子計畫結合社團活動讓學生在

社團的學習成果藉由成果發表讓學生在舞台上展現自己

3機器人課程在張敏慧老師的努力下三年來的課程發展已經很成熟學生對於

課程的接受度也很高希望將來能將此課程推廣到其他學校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9

30

肆 結語

大里高中在中部地區辦學績優已是有口皆碑的優質學府在短短十

年半來學校的成長茁壯是歷經兩位校長老師同學及社區人士共同

努力的成果然而未來少子化趨勢及城鄉差距擴大的情況下必須思考如

何透過創新再突破現狀發揮最大資源效益學校要能永續發展就是要

具有特色成為獨樹一格的品牌高中

在優質化第一期程中我們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全校師生閱讀

發展國際視訊教學課程落實科學輔導計畫人文品德方面強調生活中的

實踐鼓勵學生志工服務這些計畫的執行更凝聚全校共識使得全校

師生受惠讓大家感受到進步的動力逐步邁向優質特色高中

執行優質化這三年來即將告一段落大部分原計畫目標都能達成

僅以此成果考核報告書感謝優質化核心團隊及諮輔委員們的指導與督

促也同時要感謝校長各處室主任及參與計畫執行的老師同學與行政

同仁未來學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個計畫的結束並不代表停止

本校的全體師生仍要不斷的追求進步以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成效成就 12

年國民教育願景

附件

學校基本資料

一學校概要

校名

全銜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100 學年度)

聯絡人 姓名 林月霞 職稱 教師兼教務主任 電話

(04)24875199-301

學校

規模

部別

(科別)

普通科 (含綜高學術學程

及特殊班)

職業類科 (含綜高職業

學程)

附設進修學校 附設國中部

高三 高二 高一 合計 高三 高二 高一 高三 高二 高一 國三 國二 國一

班級數 14 14 14 42

學生總數 595 596 583 1774

男性 386 330 304 1020

女性 209 266 279 754

特殊班

級設班

情形

班別 數理資優班

年度 100

班級數 1

學生數 30

師資

結構

(不含校

長 教官)

學 歷 博 士 碩 士 研究所 40 學分 大學 專科 教師

數總 94 人1 人 77 人 2 人 9 人 0 人

教學年

未滿 5年 5-9 年 10-19 年 20-29 年 30 年以上 男性 45 人

5 人 42 人 34 人 7 人 1 人 女性 49 人

說明1學校如設有各類特殊班級(含各類資優班特殊教育班與體育班)時請另外填寫

設班情形與學生人數欄位可自行增刪

31

二學生結構

(一) 學區範圍

編號 國 中 校 名

是否為高中職

社區化之適性

學習社區國中

畢業生進入本校學生人數

98 年 99 年 100 年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 總人數

1 縣立太平國中 是 0 3 3 2 10

2 縣立霧峰國中 是 6 4 6 2 3

3 私立明德女中 是 0 0 0 0 0

4 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是 1 1 2 2 2

5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是 9 0 9 0 12

6 私立華盛頓高中 是 1 0 3 0 1

7 縣立成功國中 是 4 3 21 2 25

8 市立育英國中 是 5 0 2 3 3

9 市立崇倫國中 是 9 4 9 2 4

10 縣立光榮國中 是 10 12 40 4 43

11 縣立中平國中 是 6 6 8 2 2

12 市立忠明高中 是 0 0 0 0 1

13 縣立光正國中 是 8 0 6 9 2

14 縣立立新國中 是 4 3 5 3 3

15 市立向上國中 是 13 2 11 1 12

16 市立四育國中 是 6 3 7 3 4

17 私立大明高中 是 3 0 5 0 3

18 縣立新光國中 是 0 2 11 6 9

19 縣立光德國中 是 32 7 8 2 7

20 縣立溪南國中 是 4 3 4 1 2

21 縣立烏日國中 是 14 3 3 1 1

22 縣立爽文國中 是 7 12 20 5 20

23 市立東峰國中 是 5 1 1 2 4

24 臺中市市立大里高中 是 4 7 8 3 3

25 台中縣私立立人高中 是 7 3 5 3 7

26 市立居仁國中 是 36 3 47 3 43

27 臺中市私立僑泰高中 是 3 0 2 0 0

28 縣立光復國中(小) 是 35 5 7 3 7

29 市立光明國中 是 18 9 23 2 17

30 私立宜寧高中 是 6 0 4 0 6

32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表 3「家長」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8190 9835 +165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7432 9333 +190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7987 8644 +677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7031 9000 +19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7397 9167 +177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7537 9492 +196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6727 5726 -100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8463 6695 -237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家長」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52國立大里高中n=120

表 4「學生」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一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

解課程內容

5129 7632 +250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3421 6230 +281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5161 8033 +287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2909 1736 -117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

差異

4089 4918 +829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

題並加以指導

4104 5041 +937

說明1「大部分老師」=「大部分老師是這樣」+「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差異」為「大里高中」-

「全體」之值

2「學生」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18國立大里高中n=122

11

表 5「學生」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7820 9508 +169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7177 9344 +217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

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7362 9098 +174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

6837 8197 +136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

就讀

7103 9339 +2236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3685 2541 -114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

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4946 8099 +3153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

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是會選擇本校就

4798 6250 +145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學生」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18國立大里高中n=122

12

參 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以下分別就「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教師專業發展」「課程發展」

及「其他」等五大子計畫類別依「三年計畫目標」「工作內容整合說明」

「計畫執行情形與檢討修正說明」「執行效益說明」「未來焦點創新」及

「實施成效評鑑」來表述本校優質化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一子計畫類別教師教學

本校在「教師教學」上主要分兩類教學創新研究及遠距視訊教學

其中教學創新研究又在下列幾個面向上提升教師的創新教學能力

1跨科編輯教材

2數理科教師共組指導專題研究團隊

3校外參訪教學活動

4國文科教師開發高一國文文學擂台賽題庫

5天文實察與觀測

而遠距視訊教學則是本校的特色發展項目三年來的許多成果將在後面詳細敘

述說明

98學年

1-1數學建模創新課程推廣教學及競賽

1-2 遠距視訊英文講座邀請 AIT(美國在台協會)外交官 Mr Scott Robinson

為本校師生講述美國文化與美國高中大學校園生活

遠距視訊教學連線學校美國明尼蘇達州普林斯頓中小學 Princeton Public Schools Minnesota USA

視訊教學跨校交流邀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及虎尾高中觀摩視訊演示

1-3國文科創新教學計畫文學擂台賽心靈花園封面封底設計徵圖比賽

詩詞吟唱暨校園民歌教學

99學年

1-1演講「日全食北極光觀測」「中興大學材料系貴儀參訪活動」

「衛星遙測所揭露全球暖化警訊」

1-2 跨國遠距視訊教學計畫

「即席口語表達比賽」「國際餐桌禮儀」「法官蒞校演講」

「美國外交官演講」

100 學年

1-1 參加 i-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設計比賽認識太陽能課程

1-2 誇國遠距視訊-國際高峰會議題National and Global Security

多國文化交流 1異國美食景點 2宗教慶典 3習俗等 簡報解說提問

國際生命教育 1關懷癌症兒童 2幫助災民等 簡報討論宣導服務

13

198 年數學科及國文科的老師參加優質化的教學創新計畫讓原本令人畏懼的數

學能以不同的面貌展現在學生面前同樣的國文教學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背誦

及文意的解釋而成為更活潑生活化的文學薰陶雖然這樣的教學方式深獲

同學的肯定也能從中學得許多部只在書本上得到的知識但由於課程受限於上

課時數的限制很難持續推廣下去因此只作了一年但文學擂臺賽也因深受同

學的喜愛而變成學校的常態性活動

文學擂臺賽 林玉珊老師主持語文高手關卡

299 學年開始連續兩年本校就把創新教學聚焦到物理科及天文地科方面而藉

由優質化的經費補助讓執行子計畫的老師能夠發揮自己的研究專長指導學生

在國際科技儀器創新比賽及參與國際計畫進而發現新的小行星能有很亮麗的表

現而後者的成果更讓本校的師生研究團隊榮登雅虎奇摩新聞首頁

398 學年至 100 學年這三年來從未間斷的遠距視訊教學更是本校的一大特色

在本校視訊團隊師生的努力下除了參與國際視訊的各項會議或比賽也關心全

球的各式議題全球暖化節能減碳生態保育關懷弱勢(重大災難救助)等等

更利用視訊發表將我們的文化特色歷史節慶傳統介紹給國外的交流學校讓

他們對中華文化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除此之外也與國內的大學及高中作視訊教

學的交流與推廣這三年來在視訊團隊的努力付出下累積不下百場的視訊經

驗除了參與的老師和同學收穫滿滿外更贏得了教流學校的友誼及外界的好評

國際視訊分組教學報告 2011 年全球學術視訊大會台灣主播台

14

198學年數學科教師推展數學建模創新課程由三位老師及近八十位高一同學參

加分13組參加數學建模競賽藉由不同的學習方式與解題思考讓學生體驗數

學在生活上的應用並實際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藉由各組團隊腦力激盪與探

討將該組的想法統合成為系統性解決方案並發表成果各組分享這種學習歷

程的經驗是學生們未曾有的經驗也讓他們收穫良多

學生上台發表各組自己研究的成果

298學年國文科教師首次推動文學擂台賽由國文科9位老師分高一高二兩場

共約1100同學參加除了增進學生對於文學的認識以寓教於樂的形式現場競

賽之氣氛帶動各班同學對於文學的喜愛並促進學生鑽研文學領域之好樂心

提升同學得文學素養由於此次的反應熱烈深獲同學的喜愛第二年之後就成

為國文科的常態活動

399~100學年物理及地科老師接著加入教學創新計畫由於兩位老師的用心投

入兩年來辦了不少的活動參觀興大貴儀中心科博館的系列演講請外校講

師來校對科研社的同學上課及戶外觀星活動等等共約有280人次參與活動除此

之外黃詩翔老師指導學生參加「第九屆旺宏科學獎」榮獲銀牌「第二屆i-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設計比賽」榮獲佳作林士超老師指導學生參加99學年地科科

展優等與100年中區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地球科學)第一名

「第九屆旺宏科學獎」榮獲銀牌 各媒體的專文報導與訪問

498~100學年持續遠距視訊教學計畫施玫玫老師所帶領的視訊團隊三年來所

舉辦的國內外遠距視訊場次超過百場參加的學生人次超過3000人同學們為

了要跟國外學生視訊交流事前英語演練及資料準備都很用心也因此提升了

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與自信心而多元化的視訊內容讓學生與老師從中學習到

不同的知識也曾受到各媒體的專文報導與訪問讓本校更堅持推廣英語視訊

進而塑造同學能更有國際視野及國際觀

15

分組教學 報告有效節能宣導 視訊連線結束後請校長指導講評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教學)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1-1 創新教學研究 168 230 907 1000

98-1-2 遠距視訊教學 343 487 962 1000

99-1-1 創新教學研究 1302 455 990 1000

99-1-2 遠距視訊教學 4932 625 949 1000

100-1-1 創新教學研究 67 110 882 1000

100-1-2 遠距視訊教學 138 27 1000 1000

總 計 1339 1934 946 1000

三年的優質化中在教師教學方面讓本校找到特色發展的方向mdash遠距視訊教學的推廣與應用將是本校的能夠吸引更多學生及老師投入的一大亮點至於數理

的教學創新研究及專題的持續發展也因本校於100學年度成立資優班後要常態

推動的主要課題而遠距視訊是否能跨科結合則是我們有待努力的地方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16

二子計畫類別學生學習

本校在「學生學習」上主要分三方面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閱讀暨撰寫能力提升科學研究能力輔導及英文能力提升

閱讀及撰寫能力

1悅讀手冊計畫學生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

2成立班及讀書會並完成各組心得報告編輯成冊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與中興大學理工學系合作提供學生加深課程

2依學生興趣開設各類專題研究

3TRML遠哲科學競賽等課外指導培訓課程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利用選修及假日開設日語及西班牙語

2建立線上英檢平台

3辦理英文歌唱比賽

4加強英檢輔導課程

98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邀請吳啟銘老師演講「走入閱讀的新天地」

陳正家老師演講「閱讀與寫作的技巧」林承謨老師「台灣文學的金銀島」

侯育平老師演講「無話可說有話要說把話說好」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推動學生參

與科學探究(參賽科展)天文常識及星空認識比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多益普

及英語測驗」演講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99學年

2-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中台灣高中巡迴詩展舉辦三場文學講座舉

辦「大里經典閱讀二十」活動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學競賽選手培訓數理學科能力競賽遠哲科

學趣味競賽校內科學研究競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100 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校內遠哲科學競賽

2-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語聽力訓練口語表達訓練英語寫作能力測驗的翻

譯和作文練習

17

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1)此計畫持續 3年藉由學校印發精美的「悅讀手冊」給高一新生並鼓勵學生

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並頒獎給予表現認真心

得報告寫作優異的同學各班推廣成立班級讀書會藉由同儕的力量相互影響

介紹好書與同學分享閱讀之樂

(2)每學期舉辦專家演講 2-3 場藉由專家現身說法鼓勵同學領略閱讀的樂趣

並養成終身受益的閱讀習慣

(3)藉由優質化的經費添購許多專家老師與同學推薦的好書充實圖書館藏

盡量滿足讀者的所需完成輕鬆閱讀區的規劃期望在軟硬體的設備都能充分

滿足全校師生的閱讀需求讓閱讀成為一種享受

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此計畫由設備組配合執行在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遠哲科學趣

味競賽(校內競賽)及培養同學參加科展甚至參加清華盃化學科能力競賽這

三年來老師的用心付出與同學的努力下都有很亮麗得成績(詳細得獎資料如附

件)

遠哲科學競賽汽墊滑車 製作場景 清華盃化學競賽化學實驗實作

(2)天文地科方面在優質化的經費挹注下充實星空教室的設備讓本校天文社

蓬勃發展使的對天文有興趣的同學有發揮的餘地加上地科林士超老師的用心

指導讓同學在地球科學能力競賽及地科科展都有很好的成績更值的一提的是

國立大里高中學生參加國際小行星搜尋計畫成功找到太陽系裡六顆以往未曾被

發現的小行星未來可能擁有命名權「國大里」是可能的命名選項學生們的成

果受到重視 總計全球有 7個國家32 所高中的一百多位高中生參加這項國際

小行星搜尋計畫(IASC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Search Collaboration)

並加入所謂的「地球防衛隊」找尋太陽系中未曾出現的小行星

18

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98~99 學年接連兩年舉辦英語歌唱比賽藉此活動讓學生能開口說英文並藉

由英語歌曲學習英文單字進而喜歡英文提高英文學習興趣更因為同學反應

熱烈極受全體師生的喜愛因此改為常態性活動每年由教學組承辦

112演唱Wait For You 114演唱Seasons in the Sun

(2)98-100協助英文科教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成立數位學習教室對於報名參加

英檢的同學實施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並給予通過英檢的同學報名費的補助

(3)98-100 配合國際視訊課程全面輔導同學提升英語聽力口語表達英語寫作

能力測驗的翻譯和作文練習 執

1每學期邀請專家演講每場約500人聆聽三場共約1500人受益三年來預估

約有9000人次參與

高一專題演講(1000219) 高二專題演講(1000318)

19

2悅讀手冊三年來共發出約1800本本校高一至高三的同學每人都有一本並要

求同學將閱讀心得報告寫入手冊內期望高中三年能寫滿100篇

悅讀手冊查閱 讀書心得分享

3在設備組與本校數理學科老師相互配合下對於科學研究輔導的成效十分良

好且能從各項的數理科學競賽的名次得到驗證

43年來線上英檢平台的利用及英檢考前輔導方案受惠的學生約3000人而通過

英檢中高級或中級受補助的同學有中高級18人中級128人更值的令人慶

賀的事高三陳歆旻參加去年多益(TOEIC)測驗成績高達985分(滿分990)

學生使用本校線上英檢平台進行模擬考試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學生學習)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52 200 1000 1000

98-2-2 科學研究輔導 384 0 889

98-2-3 英文能力提升 152 135 588 1000

99-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35 200 1000 1000

99-2-2 科學研究輔導 713 276 875 1000

20

99-2-3 英文能力提升 925 455 431 1000

100-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68 230 1000 1000

100-2-2 科學研究輔導 343 487 917 1000

100-2-3 英文能力提升 1302 455 604 1000

總 計 2270 2438 856 1000

1三年來辦理閱讀推廣活動成效頗佳同學的書籍借閱冊數逐年提升加上充

實圖書館的軟硬體設施增進閱讀氛圍提升師生利用圖書館的意願而閱

讀習慣有助於終身學習的養成是一項不能間斷的工作

2本校於100學年度獲准成立資優班資優班的成立除了要我們在拔尖方面更加

努力外也藉由資優班的各專題演講帶動全面提升同學的數理課程

3英文能力一向是本校的重點發展項目除了既有優勢下仍須持續提升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1

三子計畫類別教師專業發展

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主要分兩類教師成長及學校交流

其中教師成長方面

1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2辦理全校54小時資優教育研習

3各科教學研究會分科邀請學者專家講座與指導

4辦理PLC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學校交流方面

1行政團隊及各科教師前往他校學習取經

2各科教師參與帶學生出團訪其他國家地區從事教育交流

3辦理校際觀摩

98學年

3-1國文科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數學科繪圖軟體操作研習教師專

業發展評鑑研習

3-2-1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嘉義高中優質化專家諮詢輔導訪視會議

3-2-2新加坡南洋初級學院來本校參訪

雙方互贈禮物 參訪師生在本校中庭大合照

99學年

3-1國文科台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99課綱數學科教學心得分享

3-2 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100 學年

3-1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體研習-路竹高中鍾志輝老師主講建國中學教

師mdash曾政清老師分享專業成長計劃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

3-2 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彰化高中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

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22

198~99 學年國文科舉辦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除了邀請專家分享

外老師都能踴躍參加與會老師就教學心得提出問題與演講者交流並相

互切磋

現代散文教學與閱讀寫作指導 國文科老師專心聆聽演講

298~99 學年數學科舉辦繪圖軟體操作研習及 99 課綱教學心得分享此研習幫

助教師提升專業智能增進教師研究與教學能力並讓科內教師能相互觀摩學

習彼此的長處探討教學上的問題

3100 學年修正前兩年由國文數學各科舉辦教學研習除了各科教學研究會

定期開會討論相關教學成長議題外更鼓勵教師參與縣市伙伴專業知能研習

499 學年度期末校務會議本校教師通過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第一梯共有

42 位老師主動參加接下來到 100 學年就舉辦三場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

體研習(共 12 小時)加上線上研習 10 小時最後共有 39 位老師完成 22 小時

研習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鍾志輝老師談教室觀察系統 教師們均認真聽講藉以瞭解未來趨勢

5優質學校交流計畫3年來共參訪過嘉義高中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彰化高

中等校除了觀摩學習各校的優點外也讓本校的行政同仁能有更廣的視野

提升自我的競爭優勢

699~100 學年度本校為優質化中區總召協辦多項教師研習如中區優質化

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做為承辦學校讓本校教師能

就近參與這些研習也讓參加過的老師受益良多

23

1國文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邀請校外專家來校分享教學心得科內老師都全

數參加並能從研習中充實專業知能增進教學能力

2數學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由科內老師分享繪圖軟體操作及99課綱教學心

得分享老師們毫不不吝嗇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並相互學習他人長處讓

整科的教學效益大大提升

助教蔡清良老師與講師蔡志強老師 數學科研習教師們認真實作

3校際交流讓本校教師能到各優質高中取經學習各校的長處受益老師約有

100人次

4承辦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兩年來參與研習教師約380人

會議前老師們閱讀研習資料 演講者回答老師問題

5承辦PLC教師專業社群初階及進階研習至今約960位老師參加研習

專注聆聽的教師們

師大陳佩英教授開場

溝通網活動過程

講師李玲惠校長

24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專業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

行完畢後

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3-1 教師研習成長 37 0 638 0

98-3-2 優質學校交流 88 0 726 0

99-3-1 教師研習成長 393 0 626 0

99-3-2 優質學校交流 243 0 1000 0

100-3-1 教師研習成長 25 0 737 0

100-3-2 優質學校交流 592 0 730 0

總 計 2728 0 726 0

1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應該再多著墨在推動校內教師自主成立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讓PLC的理念在校內落實並紮根

2本校部分教師通過第一階段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除了要繼續參加下一階段教室

觀察外其餘教師也陸續積極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在校際交流方面這幾年鄰近高中的參訪除了帶給我們成長的刺激更讓我們

不自滿而要不斷提升年年比前一年更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5

四子計畫類別課程發展

本校在「課程發展」上主要分三項生命教育藝術課程及生活藝能

生命教育

1結合各班導師社團等前往慈善機構或弱勢團體擔任志工服務學習

2辦理農村體驗淨山活動與參與飢餓三十等活動

藝術課程

1藉由多元選修課程教授學生書法寫字的技巧並由臨摹與自運的方式

培養學生書法寫字的習慣

2重點強化合唱藝術課程讓學生感染音樂的生命力並透過表演培養積極

大方的人生態度

生活藝能

1機器人程式設計融入生活科技課程

2將平時防震緊急事件防護如入課程辦理防震設計競賽

98學年

4-1-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清華大學第六屆清華盃全國高級中學化

學科能力競賽』

4-1-2「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綠色青年高峰會』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國文科經典讀誦』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4-2-3「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地理實察活動』

4-2-4「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高等法院台中分院實施計畫』

4-2-5「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盲童育幼院實施計畫』

4-2-6「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生命教育傳愛計畫』

4-2-7「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環境教育校外教學』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99學年

4-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 天文研究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惠明盲童育幼院交流計畫』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2-3生命教育課程-『臺中大坑登山步道淨山活動』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100 學年

4-1 生命教育課程-『彰化埔鹽鄉農村服務活動』

4-2-1藝術課程發展計畫-『書法文藝營』

4-2-2藝術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3「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26

198 年為第一次執行本計畫當時每個活動就自成一個子計畫因此洋洋灑灑列

了 11 個子計畫雖然活動辦了很多但每個活動都是點狀無法串連成系列活動

而且勞師動眾讓各科參與的老師深感負擔而學生的獲益也無法延伸發酵因此

在 99 學年開始就把本計畫整併成三個子計畫生命教育課程藝術課程及生活

藝能課程

2生命教育課程著重在讓學生去體驗或實際參與進而有更深刻的感受展現熱

愛生命愛護一切生物及大地甚至樂於去幫助弱勢讓同學從服務學習中瞭解

生命的意義

3藝術課程著重在合唱團的訓練及書法藝術的體驗合唱團在徐惠君老師的帶領

下不論是學生的演唱技巧肢體語言甚至在美聲美學的陶冶下每位同學都展

現特有的氣質也難怪會在各種的合唱比賽贏得很好的成績

4生活藝能課程則由張敏慧老師發展機器人的課程計畫帶領同學研究組裝

設計不同功能的機器人並參與 2010 奧林匹亞機器人競賽台中市校際盃榮獲第一

2010 年 WRO 縣市盃獲第一名 機器人課程同學專心研究機械結構

198學年在課程發展的子計畫下(11個)執行後參與的學生多達2035人次量是

分可觀但質方面卻是我們要加強改善的檢討之後下學年度修正子計畫讓

子計畫的效果能給學生全面性的收穫而不是發錢辦完活動就結束了

同學參訪台灣文獻館專心聽導覽員解說 與惠明盲童一起在禮拜堂參加活動

299-100生命教育課程98學年參訪完惠明盲童育幼院同學於下學期便提議前往

育幼院與院童交流藉由與惠明盲童育幼院院童互動交流讓學生更能體會生命的珍

貴並同理他人之不便此次活動共有83位同學參與

27

這位盲生是比較活潑的會主動與同學聊天 106同學與院童全體大合照

100年舉辦台中大坑步道淨山活動及去農家服務學習體驗活動大坑健行之餘

更隨手撿拾垃圾讓學生寓教於樂學生腳踏實地親自體驗農事服務是最大的收穫

3藝術課程合唱團的訓練課程讓受益的學生約 200 人次建立學生對於音

樂技能與美感的基礎觀念並於實際練唱中學習歌唱技巧了解音樂的感染力

並藉由舞台表演的經驗培養積極大方的人生態度成果發表展現與觀眾互動作音

樂文化交流另外書法文藝營受惠學生約 100 人次

合唱團同學舞台藝術的肢體展現 合唱藝術的多元呈現mdash成果發表

4生活藝能課程張敏慧老師這三年來持續推動機器人課程應用參與學生

人數近500人次建立學生對於機電整合及程式控制機器人的基本概念並於實際

操作中瞭解機器人在工業科技的重要性為了推廣機器人課程教學還親自編印

機器人組裝參考手冊1本easyBot讓學生易於學習並帶領學生多次參加WRO

機器人比賽獲台中縣市盃第一名第四名及優勝2隊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課程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完

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4-1 數理實驗課程 204 0 868 0

98-4-2 人文品德課程 410 175 989 1000

98-4-3 生活藝能課程 98 273 996 1000

99-4-1 數理實驗課程 1173 1616 927 1000

99-4-2 人文品德課程 1372 230 776 1000

99-4-3 生活藝能課程 54 4524 724 1000

100-4-1 生命教育課程 51 0 806 0

28

100-4-2 藝術課程 104 140 994 1000

100-4-3 生活藝能課程 46 245 997 1000

總 計 1221 1677 921 1000

1生命教育是要持續不斷的推動三年下來我們感覺到參與過的學生的確有不一

樣的改變未來要若要落實生命教育一定要將生命教育融入各科教學及生活中

2合唱團是本校表現很傑出的社團將藝術課程子計畫結合社團活動讓學生在

社團的學習成果藉由成果發表讓學生在舞台上展現自己

3機器人課程在張敏慧老師的努力下三年來的課程發展已經很成熟學生對於

課程的接受度也很高希望將來能將此課程推廣到其他學校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9

30

肆 結語

大里高中在中部地區辦學績優已是有口皆碑的優質學府在短短十

年半來學校的成長茁壯是歷經兩位校長老師同學及社區人士共同

努力的成果然而未來少子化趨勢及城鄉差距擴大的情況下必須思考如

何透過創新再突破現狀發揮最大資源效益學校要能永續發展就是要

具有特色成為獨樹一格的品牌高中

在優質化第一期程中我們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全校師生閱讀

發展國際視訊教學課程落實科學輔導計畫人文品德方面強調生活中的

實踐鼓勵學生志工服務這些計畫的執行更凝聚全校共識使得全校

師生受惠讓大家感受到進步的動力逐步邁向優質特色高中

執行優質化這三年來即將告一段落大部分原計畫目標都能達成

僅以此成果考核報告書感謝優質化核心團隊及諮輔委員們的指導與督

促也同時要感謝校長各處室主任及參與計畫執行的老師同學與行政

同仁未來學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個計畫的結束並不代表停止

本校的全體師生仍要不斷的追求進步以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成效成就 12

年國民教育願景

附件

學校基本資料

一學校概要

校名

全銜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100 學年度)

聯絡人 姓名 林月霞 職稱 教師兼教務主任 電話

(04)24875199-301

學校

規模

部別

(科別)

普通科 (含綜高學術學程

及特殊班)

職業類科 (含綜高職業

學程)

附設進修學校 附設國中部

高三 高二 高一 合計 高三 高二 高一 高三 高二 高一 國三 國二 國一

班級數 14 14 14 42

學生總數 595 596 583 1774

男性 386 330 304 1020

女性 209 266 279 754

特殊班

級設班

情形

班別 數理資優班

年度 100

班級數 1

學生數 30

師資

結構

(不含校

長 教官)

學 歷 博 士 碩 士 研究所 40 學分 大學 專科 教師

數總 94 人1 人 77 人 2 人 9 人 0 人

教學年

未滿 5年 5-9 年 10-19 年 20-29 年 30 年以上 男性 45 人

5 人 42 人 34 人 7 人 1 人 女性 49 人

說明1學校如設有各類特殊班級(含各類資優班特殊教育班與體育班)時請另外填寫

設班情形與學生人數欄位可自行增刪

31

二學生結構

(一) 學區範圍

編號 國 中 校 名

是否為高中職

社區化之適性

學習社區國中

畢業生進入本校學生人數

98 年 99 年 100 年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 總人數

1 縣立太平國中 是 0 3 3 2 10

2 縣立霧峰國中 是 6 4 6 2 3

3 私立明德女中 是 0 0 0 0 0

4 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是 1 1 2 2 2

5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是 9 0 9 0 12

6 私立華盛頓高中 是 1 0 3 0 1

7 縣立成功國中 是 4 3 21 2 25

8 市立育英國中 是 5 0 2 3 3

9 市立崇倫國中 是 9 4 9 2 4

10 縣立光榮國中 是 10 12 40 4 43

11 縣立中平國中 是 6 6 8 2 2

12 市立忠明高中 是 0 0 0 0 1

13 縣立光正國中 是 8 0 6 9 2

14 縣立立新國中 是 4 3 5 3 3

15 市立向上國中 是 13 2 11 1 12

16 市立四育國中 是 6 3 7 3 4

17 私立大明高中 是 3 0 5 0 3

18 縣立新光國中 是 0 2 11 6 9

19 縣立光德國中 是 32 7 8 2 7

20 縣立溪南國中 是 4 3 4 1 2

21 縣立烏日國中 是 14 3 3 1 1

22 縣立爽文國中 是 7 12 20 5 20

23 市立東峰國中 是 5 1 1 2 4

24 臺中市市立大里高中 是 4 7 8 3 3

25 台中縣私立立人高中 是 7 3 5 3 7

26 市立居仁國中 是 36 3 47 3 43

27 臺中市私立僑泰高中 是 3 0 2 0 0

28 縣立光復國中(小) 是 35 5 7 3 7

29 市立光明國中 是 18 9 23 2 17

30 私立宜寧高中 是 6 0 4 0 6

32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表 5「學生」填答優質化問卷部分結果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差異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7820 9508 +169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7177 9344 +217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

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7362 9098 +174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

6837 8197 +136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

就讀

7103 9339 +2236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3685 2541 -114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

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4946 8099 +3153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

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是會選擇本校就

4798 6250 +145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差異」為「認同」欄位中「大里高中」-「全體」之值

2「學生」問卷樣本數 全體N=4818國立大里高中n=122

12

參 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以下分別就「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教師專業發展」「課程發展」

及「其他」等五大子計畫類別依「三年計畫目標」「工作內容整合說明」

「計畫執行情形與檢討修正說明」「執行效益說明」「未來焦點創新」及

「實施成效評鑑」來表述本校優質化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一子計畫類別教師教學

本校在「教師教學」上主要分兩類教學創新研究及遠距視訊教學

其中教學創新研究又在下列幾個面向上提升教師的創新教學能力

1跨科編輯教材

2數理科教師共組指導專題研究團隊

3校外參訪教學活動

4國文科教師開發高一國文文學擂台賽題庫

5天文實察與觀測

而遠距視訊教學則是本校的特色發展項目三年來的許多成果將在後面詳細敘

述說明

98學年

1-1數學建模創新課程推廣教學及競賽

1-2 遠距視訊英文講座邀請 AIT(美國在台協會)外交官 Mr Scott Robinson

為本校師生講述美國文化與美國高中大學校園生活

遠距視訊教學連線學校美國明尼蘇達州普林斯頓中小學 Princeton Public Schools Minnesota USA

視訊教學跨校交流邀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及虎尾高中觀摩視訊演示

1-3國文科創新教學計畫文學擂台賽心靈花園封面封底設計徵圖比賽

詩詞吟唱暨校園民歌教學

99學年

1-1演講「日全食北極光觀測」「中興大學材料系貴儀參訪活動」

「衛星遙測所揭露全球暖化警訊」

1-2 跨國遠距視訊教學計畫

「即席口語表達比賽」「國際餐桌禮儀」「法官蒞校演講」

「美國外交官演講」

100 學年

1-1 參加 i-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設計比賽認識太陽能課程

1-2 誇國遠距視訊-國際高峰會議題National and Global Security

多國文化交流 1異國美食景點 2宗教慶典 3習俗等 簡報解說提問

國際生命教育 1關懷癌症兒童 2幫助災民等 簡報討論宣導服務

13

198 年數學科及國文科的老師參加優質化的教學創新計畫讓原本令人畏懼的數

學能以不同的面貌展現在學生面前同樣的國文教學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背誦

及文意的解釋而成為更活潑生活化的文學薰陶雖然這樣的教學方式深獲

同學的肯定也能從中學得許多部只在書本上得到的知識但由於課程受限於上

課時數的限制很難持續推廣下去因此只作了一年但文學擂臺賽也因深受同

學的喜愛而變成學校的常態性活動

文學擂臺賽 林玉珊老師主持語文高手關卡

299 學年開始連續兩年本校就把創新教學聚焦到物理科及天文地科方面而藉

由優質化的經費補助讓執行子計畫的老師能夠發揮自己的研究專長指導學生

在國際科技儀器創新比賽及參與國際計畫進而發現新的小行星能有很亮麗的表

現而後者的成果更讓本校的師生研究團隊榮登雅虎奇摩新聞首頁

398 學年至 100 學年這三年來從未間斷的遠距視訊教學更是本校的一大特色

在本校視訊團隊師生的努力下除了參與國際視訊的各項會議或比賽也關心全

球的各式議題全球暖化節能減碳生態保育關懷弱勢(重大災難救助)等等

更利用視訊發表將我們的文化特色歷史節慶傳統介紹給國外的交流學校讓

他們對中華文化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除此之外也與國內的大學及高中作視訊教

學的交流與推廣這三年來在視訊團隊的努力付出下累積不下百場的視訊經

驗除了參與的老師和同學收穫滿滿外更贏得了教流學校的友誼及外界的好評

國際視訊分組教學報告 2011 年全球學術視訊大會台灣主播台

14

198學年數學科教師推展數學建模創新課程由三位老師及近八十位高一同學參

加分13組參加數學建模競賽藉由不同的學習方式與解題思考讓學生體驗數

學在生活上的應用並實際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藉由各組團隊腦力激盪與探

討將該組的想法統合成為系統性解決方案並發表成果各組分享這種學習歷

程的經驗是學生們未曾有的經驗也讓他們收穫良多

學生上台發表各組自己研究的成果

298學年國文科教師首次推動文學擂台賽由國文科9位老師分高一高二兩場

共約1100同學參加除了增進學生對於文學的認識以寓教於樂的形式現場競

賽之氣氛帶動各班同學對於文學的喜愛並促進學生鑽研文學領域之好樂心

提升同學得文學素養由於此次的反應熱烈深獲同學的喜愛第二年之後就成

為國文科的常態活動

399~100學年物理及地科老師接著加入教學創新計畫由於兩位老師的用心投

入兩年來辦了不少的活動參觀興大貴儀中心科博館的系列演講請外校講

師來校對科研社的同學上課及戶外觀星活動等等共約有280人次參與活動除此

之外黃詩翔老師指導學生參加「第九屆旺宏科學獎」榮獲銀牌「第二屆i-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設計比賽」榮獲佳作林士超老師指導學生參加99學年地科科

展優等與100年中區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地球科學)第一名

「第九屆旺宏科學獎」榮獲銀牌 各媒體的專文報導與訪問

498~100學年持續遠距視訊教學計畫施玫玫老師所帶領的視訊團隊三年來所

舉辦的國內外遠距視訊場次超過百場參加的學生人次超過3000人同學們為

了要跟國外學生視訊交流事前英語演練及資料準備都很用心也因此提升了

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與自信心而多元化的視訊內容讓學生與老師從中學習到

不同的知識也曾受到各媒體的專文報導與訪問讓本校更堅持推廣英語視訊

進而塑造同學能更有國際視野及國際觀

15

分組教學 報告有效節能宣導 視訊連線結束後請校長指導講評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教學)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1-1 創新教學研究 168 230 907 1000

98-1-2 遠距視訊教學 343 487 962 1000

99-1-1 創新教學研究 1302 455 990 1000

99-1-2 遠距視訊教學 4932 625 949 1000

100-1-1 創新教學研究 67 110 882 1000

100-1-2 遠距視訊教學 138 27 1000 1000

總 計 1339 1934 946 1000

三年的優質化中在教師教學方面讓本校找到特色發展的方向mdash遠距視訊教學的推廣與應用將是本校的能夠吸引更多學生及老師投入的一大亮點至於數理

的教學創新研究及專題的持續發展也因本校於100學年度成立資優班後要常態

推動的主要課題而遠距視訊是否能跨科結合則是我們有待努力的地方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16

二子計畫類別學生學習

本校在「學生學習」上主要分三方面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閱讀暨撰寫能力提升科學研究能力輔導及英文能力提升

閱讀及撰寫能力

1悅讀手冊計畫學生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

2成立班及讀書會並完成各組心得報告編輯成冊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與中興大學理工學系合作提供學生加深課程

2依學生興趣開設各類專題研究

3TRML遠哲科學競賽等課外指導培訓課程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利用選修及假日開設日語及西班牙語

2建立線上英檢平台

3辦理英文歌唱比賽

4加強英檢輔導課程

98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邀請吳啟銘老師演講「走入閱讀的新天地」

陳正家老師演講「閱讀與寫作的技巧」林承謨老師「台灣文學的金銀島」

侯育平老師演講「無話可說有話要說把話說好」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推動學生參

與科學探究(參賽科展)天文常識及星空認識比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多益普

及英語測驗」演講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99學年

2-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中台灣高中巡迴詩展舉辦三場文學講座舉

辦「大里經典閱讀二十」活動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學競賽選手培訓數理學科能力競賽遠哲科

學趣味競賽校內科學研究競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100 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校內遠哲科學競賽

2-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語聽力訓練口語表達訓練英語寫作能力測驗的翻

譯和作文練習

17

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1)此計畫持續 3年藉由學校印發精美的「悅讀手冊」給高一新生並鼓勵學生

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並頒獎給予表現認真心

得報告寫作優異的同學各班推廣成立班級讀書會藉由同儕的力量相互影響

介紹好書與同學分享閱讀之樂

(2)每學期舉辦專家演講 2-3 場藉由專家現身說法鼓勵同學領略閱讀的樂趣

並養成終身受益的閱讀習慣

(3)藉由優質化的經費添購許多專家老師與同學推薦的好書充實圖書館藏

盡量滿足讀者的所需完成輕鬆閱讀區的規劃期望在軟硬體的設備都能充分

滿足全校師生的閱讀需求讓閱讀成為一種享受

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此計畫由設備組配合執行在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遠哲科學趣

味競賽(校內競賽)及培養同學參加科展甚至參加清華盃化學科能力競賽這

三年來老師的用心付出與同學的努力下都有很亮麗得成績(詳細得獎資料如附

件)

遠哲科學競賽汽墊滑車 製作場景 清華盃化學競賽化學實驗實作

(2)天文地科方面在優質化的經費挹注下充實星空教室的設備讓本校天文社

蓬勃發展使的對天文有興趣的同學有發揮的餘地加上地科林士超老師的用心

指導讓同學在地球科學能力競賽及地科科展都有很好的成績更值的一提的是

國立大里高中學生參加國際小行星搜尋計畫成功找到太陽系裡六顆以往未曾被

發現的小行星未來可能擁有命名權「國大里」是可能的命名選項學生們的成

果受到重視 總計全球有 7個國家32 所高中的一百多位高中生參加這項國際

小行星搜尋計畫(IASC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Search Collaboration)

並加入所謂的「地球防衛隊」找尋太陽系中未曾出現的小行星

18

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98~99 學年接連兩年舉辦英語歌唱比賽藉此活動讓學生能開口說英文並藉

由英語歌曲學習英文單字進而喜歡英文提高英文學習興趣更因為同學反應

熱烈極受全體師生的喜愛因此改為常態性活動每年由教學組承辦

112演唱Wait For You 114演唱Seasons in the Sun

(2)98-100協助英文科教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成立數位學習教室對於報名參加

英檢的同學實施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並給予通過英檢的同學報名費的補助

(3)98-100 配合國際視訊課程全面輔導同學提升英語聽力口語表達英語寫作

能力測驗的翻譯和作文練習 執

1每學期邀請專家演講每場約500人聆聽三場共約1500人受益三年來預估

約有9000人次參與

高一專題演講(1000219) 高二專題演講(1000318)

19

2悅讀手冊三年來共發出約1800本本校高一至高三的同學每人都有一本並要

求同學將閱讀心得報告寫入手冊內期望高中三年能寫滿100篇

悅讀手冊查閱 讀書心得分享

3在設備組與本校數理學科老師相互配合下對於科學研究輔導的成效十分良

好且能從各項的數理科學競賽的名次得到驗證

43年來線上英檢平台的利用及英檢考前輔導方案受惠的學生約3000人而通過

英檢中高級或中級受補助的同學有中高級18人中級128人更值的令人慶

賀的事高三陳歆旻參加去年多益(TOEIC)測驗成績高達985分(滿分990)

學生使用本校線上英檢平台進行模擬考試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學生學習)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52 200 1000 1000

98-2-2 科學研究輔導 384 0 889

98-2-3 英文能力提升 152 135 588 1000

99-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35 200 1000 1000

99-2-2 科學研究輔導 713 276 875 1000

20

99-2-3 英文能力提升 925 455 431 1000

100-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68 230 1000 1000

100-2-2 科學研究輔導 343 487 917 1000

100-2-3 英文能力提升 1302 455 604 1000

總 計 2270 2438 856 1000

1三年來辦理閱讀推廣活動成效頗佳同學的書籍借閱冊數逐年提升加上充

實圖書館的軟硬體設施增進閱讀氛圍提升師生利用圖書館的意願而閱

讀習慣有助於終身學習的養成是一項不能間斷的工作

2本校於100學年度獲准成立資優班資優班的成立除了要我們在拔尖方面更加

努力外也藉由資優班的各專題演講帶動全面提升同學的數理課程

3英文能力一向是本校的重點發展項目除了既有優勢下仍須持續提升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1

三子計畫類別教師專業發展

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主要分兩類教師成長及學校交流

其中教師成長方面

1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2辦理全校54小時資優教育研習

3各科教學研究會分科邀請學者專家講座與指導

4辦理PLC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學校交流方面

1行政團隊及各科教師前往他校學習取經

2各科教師參與帶學生出團訪其他國家地區從事教育交流

3辦理校際觀摩

98學年

3-1國文科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數學科繪圖軟體操作研習教師專

業發展評鑑研習

3-2-1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嘉義高中優質化專家諮詢輔導訪視會議

3-2-2新加坡南洋初級學院來本校參訪

雙方互贈禮物 參訪師生在本校中庭大合照

99學年

3-1國文科台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99課綱數學科教學心得分享

3-2 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100 學年

3-1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體研習-路竹高中鍾志輝老師主講建國中學教

師mdash曾政清老師分享專業成長計劃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

3-2 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彰化高中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

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22

198~99 學年國文科舉辦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除了邀請專家分享

外老師都能踴躍參加與會老師就教學心得提出問題與演講者交流並相

互切磋

現代散文教學與閱讀寫作指導 國文科老師專心聆聽演講

298~99 學年數學科舉辦繪圖軟體操作研習及 99 課綱教學心得分享此研習幫

助教師提升專業智能增進教師研究與教學能力並讓科內教師能相互觀摩學

習彼此的長處探討教學上的問題

3100 學年修正前兩年由國文數學各科舉辦教學研習除了各科教學研究會

定期開會討論相關教學成長議題外更鼓勵教師參與縣市伙伴專業知能研習

499 學年度期末校務會議本校教師通過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第一梯共有

42 位老師主動參加接下來到 100 學年就舉辦三場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

體研習(共 12 小時)加上線上研習 10 小時最後共有 39 位老師完成 22 小時

研習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鍾志輝老師談教室觀察系統 教師們均認真聽講藉以瞭解未來趨勢

5優質學校交流計畫3年來共參訪過嘉義高中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彰化高

中等校除了觀摩學習各校的優點外也讓本校的行政同仁能有更廣的視野

提升自我的競爭優勢

699~100 學年度本校為優質化中區總召協辦多項教師研習如中區優質化

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做為承辦學校讓本校教師能

就近參與這些研習也讓參加過的老師受益良多

23

1國文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邀請校外專家來校分享教學心得科內老師都全

數參加並能從研習中充實專業知能增進教學能力

2數學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由科內老師分享繪圖軟體操作及99課綱教學心

得分享老師們毫不不吝嗇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並相互學習他人長處讓

整科的教學效益大大提升

助教蔡清良老師與講師蔡志強老師 數學科研習教師們認真實作

3校際交流讓本校教師能到各優質高中取經學習各校的長處受益老師約有

100人次

4承辦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兩年來參與研習教師約380人

會議前老師們閱讀研習資料 演講者回答老師問題

5承辦PLC教師專業社群初階及進階研習至今約960位老師參加研習

專注聆聽的教師們

師大陳佩英教授開場

溝通網活動過程

講師李玲惠校長

24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專業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

行完畢後

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3-1 教師研習成長 37 0 638 0

98-3-2 優質學校交流 88 0 726 0

99-3-1 教師研習成長 393 0 626 0

99-3-2 優質學校交流 243 0 1000 0

100-3-1 教師研習成長 25 0 737 0

100-3-2 優質學校交流 592 0 730 0

總 計 2728 0 726 0

1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應該再多著墨在推動校內教師自主成立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讓PLC的理念在校內落實並紮根

2本校部分教師通過第一階段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除了要繼續參加下一階段教室

觀察外其餘教師也陸續積極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在校際交流方面這幾年鄰近高中的參訪除了帶給我們成長的刺激更讓我們

不自滿而要不斷提升年年比前一年更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5

四子計畫類別課程發展

本校在「課程發展」上主要分三項生命教育藝術課程及生活藝能

生命教育

1結合各班導師社團等前往慈善機構或弱勢團體擔任志工服務學習

2辦理農村體驗淨山活動與參與飢餓三十等活動

藝術課程

1藉由多元選修課程教授學生書法寫字的技巧並由臨摹與自運的方式

培養學生書法寫字的習慣

2重點強化合唱藝術課程讓學生感染音樂的生命力並透過表演培養積極

大方的人生態度

生活藝能

1機器人程式設計融入生活科技課程

2將平時防震緊急事件防護如入課程辦理防震設計競賽

98學年

4-1-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清華大學第六屆清華盃全國高級中學化

學科能力競賽』

4-1-2「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綠色青年高峰會』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國文科經典讀誦』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4-2-3「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地理實察活動』

4-2-4「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高等法院台中分院實施計畫』

4-2-5「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盲童育幼院實施計畫』

4-2-6「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生命教育傳愛計畫』

4-2-7「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環境教育校外教學』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99學年

4-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 天文研究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惠明盲童育幼院交流計畫』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2-3生命教育課程-『臺中大坑登山步道淨山活動』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100 學年

4-1 生命教育課程-『彰化埔鹽鄉農村服務活動』

4-2-1藝術課程發展計畫-『書法文藝營』

4-2-2藝術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3「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26

198 年為第一次執行本計畫當時每個活動就自成一個子計畫因此洋洋灑灑列

了 11 個子計畫雖然活動辦了很多但每個活動都是點狀無法串連成系列活動

而且勞師動眾讓各科參與的老師深感負擔而學生的獲益也無法延伸發酵因此

在 99 學年開始就把本計畫整併成三個子計畫生命教育課程藝術課程及生活

藝能課程

2生命教育課程著重在讓學生去體驗或實際參與進而有更深刻的感受展現熱

愛生命愛護一切生物及大地甚至樂於去幫助弱勢讓同學從服務學習中瞭解

生命的意義

3藝術課程著重在合唱團的訓練及書法藝術的體驗合唱團在徐惠君老師的帶領

下不論是學生的演唱技巧肢體語言甚至在美聲美學的陶冶下每位同學都展

現特有的氣質也難怪會在各種的合唱比賽贏得很好的成績

4生活藝能課程則由張敏慧老師發展機器人的課程計畫帶領同學研究組裝

設計不同功能的機器人並參與 2010 奧林匹亞機器人競賽台中市校際盃榮獲第一

2010 年 WRO 縣市盃獲第一名 機器人課程同學專心研究機械結構

198學年在課程發展的子計畫下(11個)執行後參與的學生多達2035人次量是

分可觀但質方面卻是我們要加強改善的檢討之後下學年度修正子計畫讓

子計畫的效果能給學生全面性的收穫而不是發錢辦完活動就結束了

同學參訪台灣文獻館專心聽導覽員解說 與惠明盲童一起在禮拜堂參加活動

299-100生命教育課程98學年參訪完惠明盲童育幼院同學於下學期便提議前往

育幼院與院童交流藉由與惠明盲童育幼院院童互動交流讓學生更能體會生命的珍

貴並同理他人之不便此次活動共有83位同學參與

27

這位盲生是比較活潑的會主動與同學聊天 106同學與院童全體大合照

100年舉辦台中大坑步道淨山活動及去農家服務學習體驗活動大坑健行之餘

更隨手撿拾垃圾讓學生寓教於樂學生腳踏實地親自體驗農事服務是最大的收穫

3藝術課程合唱團的訓練課程讓受益的學生約 200 人次建立學生對於音

樂技能與美感的基礎觀念並於實際練唱中學習歌唱技巧了解音樂的感染力

並藉由舞台表演的經驗培養積極大方的人生態度成果發表展現與觀眾互動作音

樂文化交流另外書法文藝營受惠學生約 100 人次

合唱團同學舞台藝術的肢體展現 合唱藝術的多元呈現mdash成果發表

4生活藝能課程張敏慧老師這三年來持續推動機器人課程應用參與學生

人數近500人次建立學生對於機電整合及程式控制機器人的基本概念並於實際

操作中瞭解機器人在工業科技的重要性為了推廣機器人課程教學還親自編印

機器人組裝參考手冊1本easyBot讓學生易於學習並帶領學生多次參加WRO

機器人比賽獲台中縣市盃第一名第四名及優勝2隊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課程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完

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4-1 數理實驗課程 204 0 868 0

98-4-2 人文品德課程 410 175 989 1000

98-4-3 生活藝能課程 98 273 996 1000

99-4-1 數理實驗課程 1173 1616 927 1000

99-4-2 人文品德課程 1372 230 776 1000

99-4-3 生活藝能課程 54 4524 724 1000

100-4-1 生命教育課程 51 0 806 0

28

100-4-2 藝術課程 104 140 994 1000

100-4-3 生活藝能課程 46 245 997 1000

總 計 1221 1677 921 1000

1生命教育是要持續不斷的推動三年下來我們感覺到參與過的學生的確有不一

樣的改變未來要若要落實生命教育一定要將生命教育融入各科教學及生活中

2合唱團是本校表現很傑出的社團將藝術課程子計畫結合社團活動讓學生在

社團的學習成果藉由成果發表讓學生在舞台上展現自己

3機器人課程在張敏慧老師的努力下三年來的課程發展已經很成熟學生對於

課程的接受度也很高希望將來能將此課程推廣到其他學校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9

30

肆 結語

大里高中在中部地區辦學績優已是有口皆碑的優質學府在短短十

年半來學校的成長茁壯是歷經兩位校長老師同學及社區人士共同

努力的成果然而未來少子化趨勢及城鄉差距擴大的情況下必須思考如

何透過創新再突破現狀發揮最大資源效益學校要能永續發展就是要

具有特色成為獨樹一格的品牌高中

在優質化第一期程中我們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全校師生閱讀

發展國際視訊教學課程落實科學輔導計畫人文品德方面強調生活中的

實踐鼓勵學生志工服務這些計畫的執行更凝聚全校共識使得全校

師生受惠讓大家感受到進步的動力逐步邁向優質特色高中

執行優質化這三年來即將告一段落大部分原計畫目標都能達成

僅以此成果考核報告書感謝優質化核心團隊及諮輔委員們的指導與督

促也同時要感謝校長各處室主任及參與計畫執行的老師同學與行政

同仁未來學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個計畫的結束並不代表停止

本校的全體師生仍要不斷的追求進步以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成效成就 12

年國民教育願景

附件

學校基本資料

一學校概要

校名

全銜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100 學年度)

聯絡人 姓名 林月霞 職稱 教師兼教務主任 電話

(04)24875199-301

學校

規模

部別

(科別)

普通科 (含綜高學術學程

及特殊班)

職業類科 (含綜高職業

學程)

附設進修學校 附設國中部

高三 高二 高一 合計 高三 高二 高一 高三 高二 高一 國三 國二 國一

班級數 14 14 14 42

學生總數 595 596 583 1774

男性 386 330 304 1020

女性 209 266 279 754

特殊班

級設班

情形

班別 數理資優班

年度 100

班級數 1

學生數 30

師資

結構

(不含校

長 教官)

學 歷 博 士 碩 士 研究所 40 學分 大學 專科 教師

數總 94 人1 人 77 人 2 人 9 人 0 人

教學年

未滿 5年 5-9 年 10-19 年 20-29 年 30 年以上 男性 45 人

5 人 42 人 34 人 7 人 1 人 女性 49 人

說明1學校如設有各類特殊班級(含各類資優班特殊教育班與體育班)時請另外填寫

設班情形與學生人數欄位可自行增刪

31

二學生結構

(一) 學區範圍

編號 國 中 校 名

是否為高中職

社區化之適性

學習社區國中

畢業生進入本校學生人數

98 年 99 年 100 年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 總人數

1 縣立太平國中 是 0 3 3 2 10

2 縣立霧峰國中 是 6 4 6 2 3

3 私立明德女中 是 0 0 0 0 0

4 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是 1 1 2 2 2

5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是 9 0 9 0 12

6 私立華盛頓高中 是 1 0 3 0 1

7 縣立成功國中 是 4 3 21 2 25

8 市立育英國中 是 5 0 2 3 3

9 市立崇倫國中 是 9 4 9 2 4

10 縣立光榮國中 是 10 12 40 4 43

11 縣立中平國中 是 6 6 8 2 2

12 市立忠明高中 是 0 0 0 0 1

13 縣立光正國中 是 8 0 6 9 2

14 縣立立新國中 是 4 3 5 3 3

15 市立向上國中 是 13 2 11 1 12

16 市立四育國中 是 6 3 7 3 4

17 私立大明高中 是 3 0 5 0 3

18 縣立新光國中 是 0 2 11 6 9

19 縣立光德國中 是 32 7 8 2 7

20 縣立溪南國中 是 4 3 4 1 2

21 縣立烏日國中 是 14 3 3 1 1

22 縣立爽文國中 是 7 12 20 5 20

23 市立東峰國中 是 5 1 1 2 4

24 臺中市市立大里高中 是 4 7 8 3 3

25 台中縣私立立人高中 是 7 3 5 3 7

26 市立居仁國中 是 36 3 47 3 43

27 臺中市私立僑泰高中 是 3 0 2 0 0

28 縣立光復國中(小) 是 35 5 7 3 7

29 市立光明國中 是 18 9 23 2 17

30 私立宜寧高中 是 6 0 4 0 6

32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參 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以下分別就「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教師專業發展」「課程發展」

及「其他」等五大子計畫類別依「三年計畫目標」「工作內容整合說明」

「計畫執行情形與檢討修正說明」「執行效益說明」「未來焦點創新」及

「實施成效評鑑」來表述本校優質化第一期程實施成果檢討

一子計畫類別教師教學

本校在「教師教學」上主要分兩類教學創新研究及遠距視訊教學

其中教學創新研究又在下列幾個面向上提升教師的創新教學能力

1跨科編輯教材

2數理科教師共組指導專題研究團隊

3校外參訪教學活動

4國文科教師開發高一國文文學擂台賽題庫

5天文實察與觀測

而遠距視訊教學則是本校的特色發展項目三年來的許多成果將在後面詳細敘

述說明

98學年

1-1數學建模創新課程推廣教學及競賽

1-2 遠距視訊英文講座邀請 AIT(美國在台協會)外交官 Mr Scott Robinson

為本校師生講述美國文化與美國高中大學校園生活

遠距視訊教學連線學校美國明尼蘇達州普林斯頓中小學 Princeton Public Schools Minnesota USA

視訊教學跨校交流邀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及虎尾高中觀摩視訊演示

1-3國文科創新教學計畫文學擂台賽心靈花園封面封底設計徵圖比賽

詩詞吟唱暨校園民歌教學

99學年

1-1演講「日全食北極光觀測」「中興大學材料系貴儀參訪活動」

「衛星遙測所揭露全球暖化警訊」

1-2 跨國遠距視訊教學計畫

「即席口語表達比賽」「國際餐桌禮儀」「法官蒞校演講」

「美國外交官演講」

100 學年

1-1 參加 i-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設計比賽認識太陽能課程

1-2 誇國遠距視訊-國際高峰會議題National and Global Security

多國文化交流 1異國美食景點 2宗教慶典 3習俗等 簡報解說提問

國際生命教育 1關懷癌症兒童 2幫助災民等 簡報討論宣導服務

13

198 年數學科及國文科的老師參加優質化的教學創新計畫讓原本令人畏懼的數

學能以不同的面貌展現在學生面前同樣的國文教學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背誦

及文意的解釋而成為更活潑生活化的文學薰陶雖然這樣的教學方式深獲

同學的肯定也能從中學得許多部只在書本上得到的知識但由於課程受限於上

課時數的限制很難持續推廣下去因此只作了一年但文學擂臺賽也因深受同

學的喜愛而變成學校的常態性活動

文學擂臺賽 林玉珊老師主持語文高手關卡

299 學年開始連續兩年本校就把創新教學聚焦到物理科及天文地科方面而藉

由優質化的經費補助讓執行子計畫的老師能夠發揮自己的研究專長指導學生

在國際科技儀器創新比賽及參與國際計畫進而發現新的小行星能有很亮麗的表

現而後者的成果更讓本校的師生研究團隊榮登雅虎奇摩新聞首頁

398 學年至 100 學年這三年來從未間斷的遠距視訊教學更是本校的一大特色

在本校視訊團隊師生的努力下除了參與國際視訊的各項會議或比賽也關心全

球的各式議題全球暖化節能減碳生態保育關懷弱勢(重大災難救助)等等

更利用視訊發表將我們的文化特色歷史節慶傳統介紹給國外的交流學校讓

他們對中華文化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除此之外也與國內的大學及高中作視訊教

學的交流與推廣這三年來在視訊團隊的努力付出下累積不下百場的視訊經

驗除了參與的老師和同學收穫滿滿外更贏得了教流學校的友誼及外界的好評

國際視訊分組教學報告 2011 年全球學術視訊大會台灣主播台

14

198學年數學科教師推展數學建模創新課程由三位老師及近八十位高一同學參

加分13組參加數學建模競賽藉由不同的學習方式與解題思考讓學生體驗數

學在生活上的應用並實際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藉由各組團隊腦力激盪與探

討將該組的想法統合成為系統性解決方案並發表成果各組分享這種學習歷

程的經驗是學生們未曾有的經驗也讓他們收穫良多

學生上台發表各組自己研究的成果

298學年國文科教師首次推動文學擂台賽由國文科9位老師分高一高二兩場

共約1100同學參加除了增進學生對於文學的認識以寓教於樂的形式現場競

賽之氣氛帶動各班同學對於文學的喜愛並促進學生鑽研文學領域之好樂心

提升同學得文學素養由於此次的反應熱烈深獲同學的喜愛第二年之後就成

為國文科的常態活動

399~100學年物理及地科老師接著加入教學創新計畫由於兩位老師的用心投

入兩年來辦了不少的活動參觀興大貴儀中心科博館的系列演講請外校講

師來校對科研社的同學上課及戶外觀星活動等等共約有280人次參與活動除此

之外黃詩翔老師指導學生參加「第九屆旺宏科學獎」榮獲銀牌「第二屆i-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設計比賽」榮獲佳作林士超老師指導學生參加99學年地科科

展優等與100年中區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地球科學)第一名

「第九屆旺宏科學獎」榮獲銀牌 各媒體的專文報導與訪問

498~100學年持續遠距視訊教學計畫施玫玫老師所帶領的視訊團隊三年來所

舉辦的國內外遠距視訊場次超過百場參加的學生人次超過3000人同學們為

了要跟國外學生視訊交流事前英語演練及資料準備都很用心也因此提升了

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與自信心而多元化的視訊內容讓學生與老師從中學習到

不同的知識也曾受到各媒體的專文報導與訪問讓本校更堅持推廣英語視訊

進而塑造同學能更有國際視野及國際觀

15

分組教學 報告有效節能宣導 視訊連線結束後請校長指導講評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教學)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1-1 創新教學研究 168 230 907 1000

98-1-2 遠距視訊教學 343 487 962 1000

99-1-1 創新教學研究 1302 455 990 1000

99-1-2 遠距視訊教學 4932 625 949 1000

100-1-1 創新教學研究 67 110 882 1000

100-1-2 遠距視訊教學 138 27 1000 1000

總 計 1339 1934 946 1000

三年的優質化中在教師教學方面讓本校找到特色發展的方向mdash遠距視訊教學的推廣與應用將是本校的能夠吸引更多學生及老師投入的一大亮點至於數理

的教學創新研究及專題的持續發展也因本校於100學年度成立資優班後要常態

推動的主要課題而遠距視訊是否能跨科結合則是我們有待努力的地方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16

二子計畫類別學生學習

本校在「學生學習」上主要分三方面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閱讀暨撰寫能力提升科學研究能力輔導及英文能力提升

閱讀及撰寫能力

1悅讀手冊計畫學生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

2成立班及讀書會並完成各組心得報告編輯成冊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與中興大學理工學系合作提供學生加深課程

2依學生興趣開設各類專題研究

3TRML遠哲科學競賽等課外指導培訓課程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利用選修及假日開設日語及西班牙語

2建立線上英檢平台

3辦理英文歌唱比賽

4加強英檢輔導課程

98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邀請吳啟銘老師演講「走入閱讀的新天地」

陳正家老師演講「閱讀與寫作的技巧」林承謨老師「台灣文學的金銀島」

侯育平老師演講「無話可說有話要說把話說好」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推動學生參

與科學探究(參賽科展)天文常識及星空認識比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多益普

及英語測驗」演講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99學年

2-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中台灣高中巡迴詩展舉辦三場文學講座舉

辦「大里經典閱讀二十」活動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學競賽選手培訓數理學科能力競賽遠哲科

學趣味競賽校內科學研究競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100 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校內遠哲科學競賽

2-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語聽力訓練口語表達訓練英語寫作能力測驗的翻

譯和作文練習

17

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1)此計畫持續 3年藉由學校印發精美的「悅讀手冊」給高一新生並鼓勵學生

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並頒獎給予表現認真心

得報告寫作優異的同學各班推廣成立班級讀書會藉由同儕的力量相互影響

介紹好書與同學分享閱讀之樂

(2)每學期舉辦專家演講 2-3 場藉由專家現身說法鼓勵同學領略閱讀的樂趣

並養成終身受益的閱讀習慣

(3)藉由優質化的經費添購許多專家老師與同學推薦的好書充實圖書館藏

盡量滿足讀者的所需完成輕鬆閱讀區的規劃期望在軟硬體的設備都能充分

滿足全校師生的閱讀需求讓閱讀成為一種享受

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此計畫由設備組配合執行在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遠哲科學趣

味競賽(校內競賽)及培養同學參加科展甚至參加清華盃化學科能力競賽這

三年來老師的用心付出與同學的努力下都有很亮麗得成績(詳細得獎資料如附

件)

遠哲科學競賽汽墊滑車 製作場景 清華盃化學競賽化學實驗實作

(2)天文地科方面在優質化的經費挹注下充實星空教室的設備讓本校天文社

蓬勃發展使的對天文有興趣的同學有發揮的餘地加上地科林士超老師的用心

指導讓同學在地球科學能力競賽及地科科展都有很好的成績更值的一提的是

國立大里高中學生參加國際小行星搜尋計畫成功找到太陽系裡六顆以往未曾被

發現的小行星未來可能擁有命名權「國大里」是可能的命名選項學生們的成

果受到重視 總計全球有 7個國家32 所高中的一百多位高中生參加這項國際

小行星搜尋計畫(IASC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Search Collaboration)

並加入所謂的「地球防衛隊」找尋太陽系中未曾出現的小行星

18

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98~99 學年接連兩年舉辦英語歌唱比賽藉此活動讓學生能開口說英文並藉

由英語歌曲學習英文單字進而喜歡英文提高英文學習興趣更因為同學反應

熱烈極受全體師生的喜愛因此改為常態性活動每年由教學組承辦

112演唱Wait For You 114演唱Seasons in the Sun

(2)98-100協助英文科教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成立數位學習教室對於報名參加

英檢的同學實施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並給予通過英檢的同學報名費的補助

(3)98-100 配合國際視訊課程全面輔導同學提升英語聽力口語表達英語寫作

能力測驗的翻譯和作文練習 執

1每學期邀請專家演講每場約500人聆聽三場共約1500人受益三年來預估

約有9000人次參與

高一專題演講(1000219) 高二專題演講(1000318)

19

2悅讀手冊三年來共發出約1800本本校高一至高三的同學每人都有一本並要

求同學將閱讀心得報告寫入手冊內期望高中三年能寫滿100篇

悅讀手冊查閱 讀書心得分享

3在設備組與本校數理學科老師相互配合下對於科學研究輔導的成效十分良

好且能從各項的數理科學競賽的名次得到驗證

43年來線上英檢平台的利用及英檢考前輔導方案受惠的學生約3000人而通過

英檢中高級或中級受補助的同學有中高級18人中級128人更值的令人慶

賀的事高三陳歆旻參加去年多益(TOEIC)測驗成績高達985分(滿分990)

學生使用本校線上英檢平台進行模擬考試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學生學習)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52 200 1000 1000

98-2-2 科學研究輔導 384 0 889

98-2-3 英文能力提升 152 135 588 1000

99-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35 200 1000 1000

99-2-2 科學研究輔導 713 276 875 1000

20

99-2-3 英文能力提升 925 455 431 1000

100-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68 230 1000 1000

100-2-2 科學研究輔導 343 487 917 1000

100-2-3 英文能力提升 1302 455 604 1000

總 計 2270 2438 856 1000

1三年來辦理閱讀推廣活動成效頗佳同學的書籍借閱冊數逐年提升加上充

實圖書館的軟硬體設施增進閱讀氛圍提升師生利用圖書館的意願而閱

讀習慣有助於終身學習的養成是一項不能間斷的工作

2本校於100學年度獲准成立資優班資優班的成立除了要我們在拔尖方面更加

努力外也藉由資優班的各專題演講帶動全面提升同學的數理課程

3英文能力一向是本校的重點發展項目除了既有優勢下仍須持續提升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1

三子計畫類別教師專業發展

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主要分兩類教師成長及學校交流

其中教師成長方面

1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2辦理全校54小時資優教育研習

3各科教學研究會分科邀請學者專家講座與指導

4辦理PLC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學校交流方面

1行政團隊及各科教師前往他校學習取經

2各科教師參與帶學生出團訪其他國家地區從事教育交流

3辦理校際觀摩

98學年

3-1國文科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數學科繪圖軟體操作研習教師專

業發展評鑑研習

3-2-1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嘉義高中優質化專家諮詢輔導訪視會議

3-2-2新加坡南洋初級學院來本校參訪

雙方互贈禮物 參訪師生在本校中庭大合照

99學年

3-1國文科台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99課綱數學科教學心得分享

3-2 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100 學年

3-1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體研習-路竹高中鍾志輝老師主講建國中學教

師mdash曾政清老師分享專業成長計劃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

3-2 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彰化高中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

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22

198~99 學年國文科舉辦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除了邀請專家分享

外老師都能踴躍參加與會老師就教學心得提出問題與演講者交流並相

互切磋

現代散文教學與閱讀寫作指導 國文科老師專心聆聽演講

298~99 學年數學科舉辦繪圖軟體操作研習及 99 課綱教學心得分享此研習幫

助教師提升專業智能增進教師研究與教學能力並讓科內教師能相互觀摩學

習彼此的長處探討教學上的問題

3100 學年修正前兩年由國文數學各科舉辦教學研習除了各科教學研究會

定期開會討論相關教學成長議題外更鼓勵教師參與縣市伙伴專業知能研習

499 學年度期末校務會議本校教師通過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第一梯共有

42 位老師主動參加接下來到 100 學年就舉辦三場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

體研習(共 12 小時)加上線上研習 10 小時最後共有 39 位老師完成 22 小時

研習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鍾志輝老師談教室觀察系統 教師們均認真聽講藉以瞭解未來趨勢

5優質學校交流計畫3年來共參訪過嘉義高中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彰化高

中等校除了觀摩學習各校的優點外也讓本校的行政同仁能有更廣的視野

提升自我的競爭優勢

699~100 學年度本校為優質化中區總召協辦多項教師研習如中區優質化

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做為承辦學校讓本校教師能

就近參與這些研習也讓參加過的老師受益良多

23

1國文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邀請校外專家來校分享教學心得科內老師都全

數參加並能從研習中充實專業知能增進教學能力

2數學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由科內老師分享繪圖軟體操作及99課綱教學心

得分享老師們毫不不吝嗇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並相互學習他人長處讓

整科的教學效益大大提升

助教蔡清良老師與講師蔡志強老師 數學科研習教師們認真實作

3校際交流讓本校教師能到各優質高中取經學習各校的長處受益老師約有

100人次

4承辦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兩年來參與研習教師約380人

會議前老師們閱讀研習資料 演講者回答老師問題

5承辦PLC教師專業社群初階及進階研習至今約960位老師參加研習

專注聆聽的教師們

師大陳佩英教授開場

溝通網活動過程

講師李玲惠校長

24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專業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

行完畢後

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3-1 教師研習成長 37 0 638 0

98-3-2 優質學校交流 88 0 726 0

99-3-1 教師研習成長 393 0 626 0

99-3-2 優質學校交流 243 0 1000 0

100-3-1 教師研習成長 25 0 737 0

100-3-2 優質學校交流 592 0 730 0

總 計 2728 0 726 0

1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應該再多著墨在推動校內教師自主成立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讓PLC的理念在校內落實並紮根

2本校部分教師通過第一階段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除了要繼續參加下一階段教室

觀察外其餘教師也陸續積極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在校際交流方面這幾年鄰近高中的參訪除了帶給我們成長的刺激更讓我們

不自滿而要不斷提升年年比前一年更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5

四子計畫類別課程發展

本校在「課程發展」上主要分三項生命教育藝術課程及生活藝能

生命教育

1結合各班導師社團等前往慈善機構或弱勢團體擔任志工服務學習

2辦理農村體驗淨山活動與參與飢餓三十等活動

藝術課程

1藉由多元選修課程教授學生書法寫字的技巧並由臨摹與自運的方式

培養學生書法寫字的習慣

2重點強化合唱藝術課程讓學生感染音樂的生命力並透過表演培養積極

大方的人生態度

生活藝能

1機器人程式設計融入生活科技課程

2將平時防震緊急事件防護如入課程辦理防震設計競賽

98學年

4-1-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清華大學第六屆清華盃全國高級中學化

學科能力競賽』

4-1-2「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綠色青年高峰會』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國文科經典讀誦』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4-2-3「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地理實察活動』

4-2-4「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高等法院台中分院實施計畫』

4-2-5「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盲童育幼院實施計畫』

4-2-6「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生命教育傳愛計畫』

4-2-7「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環境教育校外教學』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99學年

4-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 天文研究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惠明盲童育幼院交流計畫』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2-3生命教育課程-『臺中大坑登山步道淨山活動』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100 學年

4-1 生命教育課程-『彰化埔鹽鄉農村服務活動』

4-2-1藝術課程發展計畫-『書法文藝營』

4-2-2藝術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3「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26

198 年為第一次執行本計畫當時每個活動就自成一個子計畫因此洋洋灑灑列

了 11 個子計畫雖然活動辦了很多但每個活動都是點狀無法串連成系列活動

而且勞師動眾讓各科參與的老師深感負擔而學生的獲益也無法延伸發酵因此

在 99 學年開始就把本計畫整併成三個子計畫生命教育課程藝術課程及生活

藝能課程

2生命教育課程著重在讓學生去體驗或實際參與進而有更深刻的感受展現熱

愛生命愛護一切生物及大地甚至樂於去幫助弱勢讓同學從服務學習中瞭解

生命的意義

3藝術課程著重在合唱團的訓練及書法藝術的體驗合唱團在徐惠君老師的帶領

下不論是學生的演唱技巧肢體語言甚至在美聲美學的陶冶下每位同學都展

現特有的氣質也難怪會在各種的合唱比賽贏得很好的成績

4生活藝能課程則由張敏慧老師發展機器人的課程計畫帶領同學研究組裝

設計不同功能的機器人並參與 2010 奧林匹亞機器人競賽台中市校際盃榮獲第一

2010 年 WRO 縣市盃獲第一名 機器人課程同學專心研究機械結構

198學年在課程發展的子計畫下(11個)執行後參與的學生多達2035人次量是

分可觀但質方面卻是我們要加強改善的檢討之後下學年度修正子計畫讓

子計畫的效果能給學生全面性的收穫而不是發錢辦完活動就結束了

同學參訪台灣文獻館專心聽導覽員解說 與惠明盲童一起在禮拜堂參加活動

299-100生命教育課程98學年參訪完惠明盲童育幼院同學於下學期便提議前往

育幼院與院童交流藉由與惠明盲童育幼院院童互動交流讓學生更能體會生命的珍

貴並同理他人之不便此次活動共有83位同學參與

27

這位盲生是比較活潑的會主動與同學聊天 106同學與院童全體大合照

100年舉辦台中大坑步道淨山活動及去農家服務學習體驗活動大坑健行之餘

更隨手撿拾垃圾讓學生寓教於樂學生腳踏實地親自體驗農事服務是最大的收穫

3藝術課程合唱團的訓練課程讓受益的學生約 200 人次建立學生對於音

樂技能與美感的基礎觀念並於實際練唱中學習歌唱技巧了解音樂的感染力

並藉由舞台表演的經驗培養積極大方的人生態度成果發表展現與觀眾互動作音

樂文化交流另外書法文藝營受惠學生約 100 人次

合唱團同學舞台藝術的肢體展現 合唱藝術的多元呈現mdash成果發表

4生活藝能課程張敏慧老師這三年來持續推動機器人課程應用參與學生

人數近500人次建立學生對於機電整合及程式控制機器人的基本概念並於實際

操作中瞭解機器人在工業科技的重要性為了推廣機器人課程教學還親自編印

機器人組裝參考手冊1本easyBot讓學生易於學習並帶領學生多次參加WRO

機器人比賽獲台中縣市盃第一名第四名及優勝2隊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課程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完

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4-1 數理實驗課程 204 0 868 0

98-4-2 人文品德課程 410 175 989 1000

98-4-3 生活藝能課程 98 273 996 1000

99-4-1 數理實驗課程 1173 1616 927 1000

99-4-2 人文品德課程 1372 230 776 1000

99-4-3 生活藝能課程 54 4524 724 1000

100-4-1 生命教育課程 51 0 806 0

28

100-4-2 藝術課程 104 140 994 1000

100-4-3 生活藝能課程 46 245 997 1000

總 計 1221 1677 921 1000

1生命教育是要持續不斷的推動三年下來我們感覺到參與過的學生的確有不一

樣的改變未來要若要落實生命教育一定要將生命教育融入各科教學及生活中

2合唱團是本校表現很傑出的社團將藝術課程子計畫結合社團活動讓學生在

社團的學習成果藉由成果發表讓學生在舞台上展現自己

3機器人課程在張敏慧老師的努力下三年來的課程發展已經很成熟學生對於

課程的接受度也很高希望將來能將此課程推廣到其他學校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9

30

肆 結語

大里高中在中部地區辦學績優已是有口皆碑的優質學府在短短十

年半來學校的成長茁壯是歷經兩位校長老師同學及社區人士共同

努力的成果然而未來少子化趨勢及城鄉差距擴大的情況下必須思考如

何透過創新再突破現狀發揮最大資源效益學校要能永續發展就是要

具有特色成為獨樹一格的品牌高中

在優質化第一期程中我們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全校師生閱讀

發展國際視訊教學課程落實科學輔導計畫人文品德方面強調生活中的

實踐鼓勵學生志工服務這些計畫的執行更凝聚全校共識使得全校

師生受惠讓大家感受到進步的動力逐步邁向優質特色高中

執行優質化這三年來即將告一段落大部分原計畫目標都能達成

僅以此成果考核報告書感謝優質化核心團隊及諮輔委員們的指導與督

促也同時要感謝校長各處室主任及參與計畫執行的老師同學與行政

同仁未來學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個計畫的結束並不代表停止

本校的全體師生仍要不斷的追求進步以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成效成就 12

年國民教育願景

附件

學校基本資料

一學校概要

校名

全銜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100 學年度)

聯絡人 姓名 林月霞 職稱 教師兼教務主任 電話

(04)24875199-301

學校

規模

部別

(科別)

普通科 (含綜高學術學程

及特殊班)

職業類科 (含綜高職業

學程)

附設進修學校 附設國中部

高三 高二 高一 合計 高三 高二 高一 高三 高二 高一 國三 國二 國一

班級數 14 14 14 42

學生總數 595 596 583 1774

男性 386 330 304 1020

女性 209 266 279 754

特殊班

級設班

情形

班別 數理資優班

年度 100

班級數 1

學生數 30

師資

結構

(不含校

長 教官)

學 歷 博 士 碩 士 研究所 40 學分 大學 專科 教師

數總 94 人1 人 77 人 2 人 9 人 0 人

教學年

未滿 5年 5-9 年 10-19 年 20-29 年 30 年以上 男性 45 人

5 人 42 人 34 人 7 人 1 人 女性 49 人

說明1學校如設有各類特殊班級(含各類資優班特殊教育班與體育班)時請另外填寫

設班情形與學生人數欄位可自行增刪

31

二學生結構

(一) 學區範圍

編號 國 中 校 名

是否為高中職

社區化之適性

學習社區國中

畢業生進入本校學生人數

98 年 99 年 100 年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 總人數

1 縣立太平國中 是 0 3 3 2 10

2 縣立霧峰國中 是 6 4 6 2 3

3 私立明德女中 是 0 0 0 0 0

4 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是 1 1 2 2 2

5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是 9 0 9 0 12

6 私立華盛頓高中 是 1 0 3 0 1

7 縣立成功國中 是 4 3 21 2 25

8 市立育英國中 是 5 0 2 3 3

9 市立崇倫國中 是 9 4 9 2 4

10 縣立光榮國中 是 10 12 40 4 43

11 縣立中平國中 是 6 6 8 2 2

12 市立忠明高中 是 0 0 0 0 1

13 縣立光正國中 是 8 0 6 9 2

14 縣立立新國中 是 4 3 5 3 3

15 市立向上國中 是 13 2 11 1 12

16 市立四育國中 是 6 3 7 3 4

17 私立大明高中 是 3 0 5 0 3

18 縣立新光國中 是 0 2 11 6 9

19 縣立光德國中 是 32 7 8 2 7

20 縣立溪南國中 是 4 3 4 1 2

21 縣立烏日國中 是 14 3 3 1 1

22 縣立爽文國中 是 7 12 20 5 20

23 市立東峰國中 是 5 1 1 2 4

24 臺中市市立大里高中 是 4 7 8 3 3

25 台中縣私立立人高中 是 7 3 5 3 7

26 市立居仁國中 是 36 3 47 3 43

27 臺中市私立僑泰高中 是 3 0 2 0 0

28 縣立光復國中(小) 是 35 5 7 3 7

29 市立光明國中 是 18 9 23 2 17

30 私立宜寧高中 是 6 0 4 0 6

32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198 年數學科及國文科的老師參加優質化的教學創新計畫讓原本令人畏懼的數

學能以不同的面貌展現在學生面前同樣的國文教學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背誦

及文意的解釋而成為更活潑生活化的文學薰陶雖然這樣的教學方式深獲

同學的肯定也能從中學得許多部只在書本上得到的知識但由於課程受限於上

課時數的限制很難持續推廣下去因此只作了一年但文學擂臺賽也因深受同

學的喜愛而變成學校的常態性活動

文學擂臺賽 林玉珊老師主持語文高手關卡

299 學年開始連續兩年本校就把創新教學聚焦到物理科及天文地科方面而藉

由優質化的經費補助讓執行子計畫的老師能夠發揮自己的研究專長指導學生

在國際科技儀器創新比賽及參與國際計畫進而發現新的小行星能有很亮麗的表

現而後者的成果更讓本校的師生研究團隊榮登雅虎奇摩新聞首頁

398 學年至 100 學年這三年來從未間斷的遠距視訊教學更是本校的一大特色

在本校視訊團隊師生的努力下除了參與國際視訊的各項會議或比賽也關心全

球的各式議題全球暖化節能減碳生態保育關懷弱勢(重大災難救助)等等

更利用視訊發表將我們的文化特色歷史節慶傳統介紹給國外的交流學校讓

他們對中華文化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除此之外也與國內的大學及高中作視訊教

學的交流與推廣這三年來在視訊團隊的努力付出下累積不下百場的視訊經

驗除了參與的老師和同學收穫滿滿外更贏得了教流學校的友誼及外界的好評

國際視訊分組教學報告 2011 年全球學術視訊大會台灣主播台

14

198學年數學科教師推展數學建模創新課程由三位老師及近八十位高一同學參

加分13組參加數學建模競賽藉由不同的學習方式與解題思考讓學生體驗數

學在生活上的應用並實際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藉由各組團隊腦力激盪與探

討將該組的想法統合成為系統性解決方案並發表成果各組分享這種學習歷

程的經驗是學生們未曾有的經驗也讓他們收穫良多

學生上台發表各組自己研究的成果

298學年國文科教師首次推動文學擂台賽由國文科9位老師分高一高二兩場

共約1100同學參加除了增進學生對於文學的認識以寓教於樂的形式現場競

賽之氣氛帶動各班同學對於文學的喜愛並促進學生鑽研文學領域之好樂心

提升同學得文學素養由於此次的反應熱烈深獲同學的喜愛第二年之後就成

為國文科的常態活動

399~100學年物理及地科老師接著加入教學創新計畫由於兩位老師的用心投

入兩年來辦了不少的活動參觀興大貴儀中心科博館的系列演講請外校講

師來校對科研社的同學上課及戶外觀星活動等等共約有280人次參與活動除此

之外黃詩翔老師指導學生參加「第九屆旺宏科學獎」榮獲銀牌「第二屆i-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設計比賽」榮獲佳作林士超老師指導學生參加99學年地科科

展優等與100年中區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地球科學)第一名

「第九屆旺宏科學獎」榮獲銀牌 各媒體的專文報導與訪問

498~100學年持續遠距視訊教學計畫施玫玫老師所帶領的視訊團隊三年來所

舉辦的國內外遠距視訊場次超過百場參加的學生人次超過3000人同學們為

了要跟國外學生視訊交流事前英語演練及資料準備都很用心也因此提升了

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與自信心而多元化的視訊內容讓學生與老師從中學習到

不同的知識也曾受到各媒體的專文報導與訪問讓本校更堅持推廣英語視訊

進而塑造同學能更有國際視野及國際觀

15

分組教學 報告有效節能宣導 視訊連線結束後請校長指導講評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教學)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1-1 創新教學研究 168 230 907 1000

98-1-2 遠距視訊教學 343 487 962 1000

99-1-1 創新教學研究 1302 455 990 1000

99-1-2 遠距視訊教學 4932 625 949 1000

100-1-1 創新教學研究 67 110 882 1000

100-1-2 遠距視訊教學 138 27 1000 1000

總 計 1339 1934 946 1000

三年的優質化中在教師教學方面讓本校找到特色發展的方向mdash遠距視訊教學的推廣與應用將是本校的能夠吸引更多學生及老師投入的一大亮點至於數理

的教學創新研究及專題的持續發展也因本校於100學年度成立資優班後要常態

推動的主要課題而遠距視訊是否能跨科結合則是我們有待努力的地方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16

二子計畫類別學生學習

本校在「學生學習」上主要分三方面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閱讀暨撰寫能力提升科學研究能力輔導及英文能力提升

閱讀及撰寫能力

1悅讀手冊計畫學生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

2成立班及讀書會並完成各組心得報告編輯成冊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與中興大學理工學系合作提供學生加深課程

2依學生興趣開設各類專題研究

3TRML遠哲科學競賽等課外指導培訓課程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利用選修及假日開設日語及西班牙語

2建立線上英檢平台

3辦理英文歌唱比賽

4加強英檢輔導課程

98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邀請吳啟銘老師演講「走入閱讀的新天地」

陳正家老師演講「閱讀與寫作的技巧」林承謨老師「台灣文學的金銀島」

侯育平老師演講「無話可說有話要說把話說好」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推動學生參

與科學探究(參賽科展)天文常識及星空認識比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多益普

及英語測驗」演講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99學年

2-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中台灣高中巡迴詩展舉辦三場文學講座舉

辦「大里經典閱讀二十」活動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學競賽選手培訓數理學科能力競賽遠哲科

學趣味競賽校內科學研究競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100 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校內遠哲科學競賽

2-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語聽力訓練口語表達訓練英語寫作能力測驗的翻

譯和作文練習

17

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1)此計畫持續 3年藉由學校印發精美的「悅讀手冊」給高一新生並鼓勵學生

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並頒獎給予表現認真心

得報告寫作優異的同學各班推廣成立班級讀書會藉由同儕的力量相互影響

介紹好書與同學分享閱讀之樂

(2)每學期舉辦專家演講 2-3 場藉由專家現身說法鼓勵同學領略閱讀的樂趣

並養成終身受益的閱讀習慣

(3)藉由優質化的經費添購許多專家老師與同學推薦的好書充實圖書館藏

盡量滿足讀者的所需完成輕鬆閱讀區的規劃期望在軟硬體的設備都能充分

滿足全校師生的閱讀需求讓閱讀成為一種享受

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此計畫由設備組配合執行在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遠哲科學趣

味競賽(校內競賽)及培養同學參加科展甚至參加清華盃化學科能力競賽這

三年來老師的用心付出與同學的努力下都有很亮麗得成績(詳細得獎資料如附

件)

遠哲科學競賽汽墊滑車 製作場景 清華盃化學競賽化學實驗實作

(2)天文地科方面在優質化的經費挹注下充實星空教室的設備讓本校天文社

蓬勃發展使的對天文有興趣的同學有發揮的餘地加上地科林士超老師的用心

指導讓同學在地球科學能力競賽及地科科展都有很好的成績更值的一提的是

國立大里高中學生參加國際小行星搜尋計畫成功找到太陽系裡六顆以往未曾被

發現的小行星未來可能擁有命名權「國大里」是可能的命名選項學生們的成

果受到重視 總計全球有 7個國家32 所高中的一百多位高中生參加這項國際

小行星搜尋計畫(IASC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Search Collaboration)

並加入所謂的「地球防衛隊」找尋太陽系中未曾出現的小行星

18

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98~99 學年接連兩年舉辦英語歌唱比賽藉此活動讓學生能開口說英文並藉

由英語歌曲學習英文單字進而喜歡英文提高英文學習興趣更因為同學反應

熱烈極受全體師生的喜愛因此改為常態性活動每年由教學組承辦

112演唱Wait For You 114演唱Seasons in the Sun

(2)98-100協助英文科教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成立數位學習教室對於報名參加

英檢的同學實施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並給予通過英檢的同學報名費的補助

(3)98-100 配合國際視訊課程全面輔導同學提升英語聽力口語表達英語寫作

能力測驗的翻譯和作文練習 執

1每學期邀請專家演講每場約500人聆聽三場共約1500人受益三年來預估

約有9000人次參與

高一專題演講(1000219) 高二專題演講(1000318)

19

2悅讀手冊三年來共發出約1800本本校高一至高三的同學每人都有一本並要

求同學將閱讀心得報告寫入手冊內期望高中三年能寫滿100篇

悅讀手冊查閱 讀書心得分享

3在設備組與本校數理學科老師相互配合下對於科學研究輔導的成效十分良

好且能從各項的數理科學競賽的名次得到驗證

43年來線上英檢平台的利用及英檢考前輔導方案受惠的學生約3000人而通過

英檢中高級或中級受補助的同學有中高級18人中級128人更值的令人慶

賀的事高三陳歆旻參加去年多益(TOEIC)測驗成績高達985分(滿分990)

學生使用本校線上英檢平台進行模擬考試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學生學習)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52 200 1000 1000

98-2-2 科學研究輔導 384 0 889

98-2-3 英文能力提升 152 135 588 1000

99-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35 200 1000 1000

99-2-2 科學研究輔導 713 276 875 1000

20

99-2-3 英文能力提升 925 455 431 1000

100-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68 230 1000 1000

100-2-2 科學研究輔導 343 487 917 1000

100-2-3 英文能力提升 1302 455 604 1000

總 計 2270 2438 856 1000

1三年來辦理閱讀推廣活動成效頗佳同學的書籍借閱冊數逐年提升加上充

實圖書館的軟硬體設施增進閱讀氛圍提升師生利用圖書館的意願而閱

讀習慣有助於終身學習的養成是一項不能間斷的工作

2本校於100學年度獲准成立資優班資優班的成立除了要我們在拔尖方面更加

努力外也藉由資優班的各專題演講帶動全面提升同學的數理課程

3英文能力一向是本校的重點發展項目除了既有優勢下仍須持續提升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1

三子計畫類別教師專業發展

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主要分兩類教師成長及學校交流

其中教師成長方面

1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2辦理全校54小時資優教育研習

3各科教學研究會分科邀請學者專家講座與指導

4辦理PLC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學校交流方面

1行政團隊及各科教師前往他校學習取經

2各科教師參與帶學生出團訪其他國家地區從事教育交流

3辦理校際觀摩

98學年

3-1國文科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數學科繪圖軟體操作研習教師專

業發展評鑑研習

3-2-1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嘉義高中優質化專家諮詢輔導訪視會議

3-2-2新加坡南洋初級學院來本校參訪

雙方互贈禮物 參訪師生在本校中庭大合照

99學年

3-1國文科台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99課綱數學科教學心得分享

3-2 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100 學年

3-1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體研習-路竹高中鍾志輝老師主講建國中學教

師mdash曾政清老師分享專業成長計劃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

3-2 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彰化高中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

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22

198~99 學年國文科舉辦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除了邀請專家分享

外老師都能踴躍參加與會老師就教學心得提出問題與演講者交流並相

互切磋

現代散文教學與閱讀寫作指導 國文科老師專心聆聽演講

298~99 學年數學科舉辦繪圖軟體操作研習及 99 課綱教學心得分享此研習幫

助教師提升專業智能增進教師研究與教學能力並讓科內教師能相互觀摩學

習彼此的長處探討教學上的問題

3100 學年修正前兩年由國文數學各科舉辦教學研習除了各科教學研究會

定期開會討論相關教學成長議題外更鼓勵教師參與縣市伙伴專業知能研習

499 學年度期末校務會議本校教師通過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第一梯共有

42 位老師主動參加接下來到 100 學年就舉辦三場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

體研習(共 12 小時)加上線上研習 10 小時最後共有 39 位老師完成 22 小時

研習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鍾志輝老師談教室觀察系統 教師們均認真聽講藉以瞭解未來趨勢

5優質學校交流計畫3年來共參訪過嘉義高中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彰化高

中等校除了觀摩學習各校的優點外也讓本校的行政同仁能有更廣的視野

提升自我的競爭優勢

699~100 學年度本校為優質化中區總召協辦多項教師研習如中區優質化

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做為承辦學校讓本校教師能

就近參與這些研習也讓參加過的老師受益良多

23

1國文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邀請校外專家來校分享教學心得科內老師都全

數參加並能從研習中充實專業知能增進教學能力

2數學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由科內老師分享繪圖軟體操作及99課綱教學心

得分享老師們毫不不吝嗇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並相互學習他人長處讓

整科的教學效益大大提升

助教蔡清良老師與講師蔡志強老師 數學科研習教師們認真實作

3校際交流讓本校教師能到各優質高中取經學習各校的長處受益老師約有

100人次

4承辦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兩年來參與研習教師約380人

會議前老師們閱讀研習資料 演講者回答老師問題

5承辦PLC教師專業社群初階及進階研習至今約960位老師參加研習

專注聆聽的教師們

師大陳佩英教授開場

溝通網活動過程

講師李玲惠校長

24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專業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

行完畢後

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3-1 教師研習成長 37 0 638 0

98-3-2 優質學校交流 88 0 726 0

99-3-1 教師研習成長 393 0 626 0

99-3-2 優質學校交流 243 0 1000 0

100-3-1 教師研習成長 25 0 737 0

100-3-2 優質學校交流 592 0 730 0

總 計 2728 0 726 0

1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應該再多著墨在推動校內教師自主成立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讓PLC的理念在校內落實並紮根

2本校部分教師通過第一階段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除了要繼續參加下一階段教室

觀察外其餘教師也陸續積極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在校際交流方面這幾年鄰近高中的參訪除了帶給我們成長的刺激更讓我們

不自滿而要不斷提升年年比前一年更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5

四子計畫類別課程發展

本校在「課程發展」上主要分三項生命教育藝術課程及生活藝能

生命教育

1結合各班導師社團等前往慈善機構或弱勢團體擔任志工服務學習

2辦理農村體驗淨山活動與參與飢餓三十等活動

藝術課程

1藉由多元選修課程教授學生書法寫字的技巧並由臨摹與自運的方式

培養學生書法寫字的習慣

2重點強化合唱藝術課程讓學生感染音樂的生命力並透過表演培養積極

大方的人生態度

生活藝能

1機器人程式設計融入生活科技課程

2將平時防震緊急事件防護如入課程辦理防震設計競賽

98學年

4-1-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清華大學第六屆清華盃全國高級中學化

學科能力競賽』

4-1-2「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綠色青年高峰會』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國文科經典讀誦』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4-2-3「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地理實察活動』

4-2-4「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高等法院台中分院實施計畫』

4-2-5「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盲童育幼院實施計畫』

4-2-6「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生命教育傳愛計畫』

4-2-7「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環境教育校外教學』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99學年

4-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 天文研究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惠明盲童育幼院交流計畫』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2-3生命教育課程-『臺中大坑登山步道淨山活動』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100 學年

4-1 生命教育課程-『彰化埔鹽鄉農村服務活動』

4-2-1藝術課程發展計畫-『書法文藝營』

4-2-2藝術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3「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26

198 年為第一次執行本計畫當時每個活動就自成一個子計畫因此洋洋灑灑列

了 11 個子計畫雖然活動辦了很多但每個活動都是點狀無法串連成系列活動

而且勞師動眾讓各科參與的老師深感負擔而學生的獲益也無法延伸發酵因此

在 99 學年開始就把本計畫整併成三個子計畫生命教育課程藝術課程及生活

藝能課程

2生命教育課程著重在讓學生去體驗或實際參與進而有更深刻的感受展現熱

愛生命愛護一切生物及大地甚至樂於去幫助弱勢讓同學從服務學習中瞭解

生命的意義

3藝術課程著重在合唱團的訓練及書法藝術的體驗合唱團在徐惠君老師的帶領

下不論是學生的演唱技巧肢體語言甚至在美聲美學的陶冶下每位同學都展

現特有的氣質也難怪會在各種的合唱比賽贏得很好的成績

4生活藝能課程則由張敏慧老師發展機器人的課程計畫帶領同學研究組裝

設計不同功能的機器人並參與 2010 奧林匹亞機器人競賽台中市校際盃榮獲第一

2010 年 WRO 縣市盃獲第一名 機器人課程同學專心研究機械結構

198學年在課程發展的子計畫下(11個)執行後參與的學生多達2035人次量是

分可觀但質方面卻是我們要加強改善的檢討之後下學年度修正子計畫讓

子計畫的效果能給學生全面性的收穫而不是發錢辦完活動就結束了

同學參訪台灣文獻館專心聽導覽員解說 與惠明盲童一起在禮拜堂參加活動

299-100生命教育課程98學年參訪完惠明盲童育幼院同學於下學期便提議前往

育幼院與院童交流藉由與惠明盲童育幼院院童互動交流讓學生更能體會生命的珍

貴並同理他人之不便此次活動共有83位同學參與

27

這位盲生是比較活潑的會主動與同學聊天 106同學與院童全體大合照

100年舉辦台中大坑步道淨山活動及去農家服務學習體驗活動大坑健行之餘

更隨手撿拾垃圾讓學生寓教於樂學生腳踏實地親自體驗農事服務是最大的收穫

3藝術課程合唱團的訓練課程讓受益的學生約 200 人次建立學生對於音

樂技能與美感的基礎觀念並於實際練唱中學習歌唱技巧了解音樂的感染力

並藉由舞台表演的經驗培養積極大方的人生態度成果發表展現與觀眾互動作音

樂文化交流另外書法文藝營受惠學生約 100 人次

合唱團同學舞台藝術的肢體展現 合唱藝術的多元呈現mdash成果發表

4生活藝能課程張敏慧老師這三年來持續推動機器人課程應用參與學生

人數近500人次建立學生對於機電整合及程式控制機器人的基本概念並於實際

操作中瞭解機器人在工業科技的重要性為了推廣機器人課程教學還親自編印

機器人組裝參考手冊1本easyBot讓學生易於學習並帶領學生多次參加WRO

機器人比賽獲台中縣市盃第一名第四名及優勝2隊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課程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完

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4-1 數理實驗課程 204 0 868 0

98-4-2 人文品德課程 410 175 989 1000

98-4-3 生活藝能課程 98 273 996 1000

99-4-1 數理實驗課程 1173 1616 927 1000

99-4-2 人文品德課程 1372 230 776 1000

99-4-3 生活藝能課程 54 4524 724 1000

100-4-1 生命教育課程 51 0 806 0

28

100-4-2 藝術課程 104 140 994 1000

100-4-3 生活藝能課程 46 245 997 1000

總 計 1221 1677 921 1000

1生命教育是要持續不斷的推動三年下來我們感覺到參與過的學生的確有不一

樣的改變未來要若要落實生命教育一定要將生命教育融入各科教學及生活中

2合唱團是本校表現很傑出的社團將藝術課程子計畫結合社團活動讓學生在

社團的學習成果藉由成果發表讓學生在舞台上展現自己

3機器人課程在張敏慧老師的努力下三年來的課程發展已經很成熟學生對於

課程的接受度也很高希望將來能將此課程推廣到其他學校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9

30

肆 結語

大里高中在中部地區辦學績優已是有口皆碑的優質學府在短短十

年半來學校的成長茁壯是歷經兩位校長老師同學及社區人士共同

努力的成果然而未來少子化趨勢及城鄉差距擴大的情況下必須思考如

何透過創新再突破現狀發揮最大資源效益學校要能永續發展就是要

具有特色成為獨樹一格的品牌高中

在優質化第一期程中我們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全校師生閱讀

發展國際視訊教學課程落實科學輔導計畫人文品德方面強調生活中的

實踐鼓勵學生志工服務這些計畫的執行更凝聚全校共識使得全校

師生受惠讓大家感受到進步的動力逐步邁向優質特色高中

執行優質化這三年來即將告一段落大部分原計畫目標都能達成

僅以此成果考核報告書感謝優質化核心團隊及諮輔委員們的指導與督

促也同時要感謝校長各處室主任及參與計畫執行的老師同學與行政

同仁未來學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個計畫的結束並不代表停止

本校的全體師生仍要不斷的追求進步以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成效成就 12

年國民教育願景

附件

學校基本資料

一學校概要

校名

全銜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100 學年度)

聯絡人 姓名 林月霞 職稱 教師兼教務主任 電話

(04)24875199-301

學校

規模

部別

(科別)

普通科 (含綜高學術學程

及特殊班)

職業類科 (含綜高職業

學程)

附設進修學校 附設國中部

高三 高二 高一 合計 高三 高二 高一 高三 高二 高一 國三 國二 國一

班級數 14 14 14 42

學生總數 595 596 583 1774

男性 386 330 304 1020

女性 209 266 279 754

特殊班

級設班

情形

班別 數理資優班

年度 100

班級數 1

學生數 30

師資

結構

(不含校

長 教官)

學 歷 博 士 碩 士 研究所 40 學分 大學 專科 教師

數總 94 人1 人 77 人 2 人 9 人 0 人

教學年

未滿 5年 5-9 年 10-19 年 20-29 年 30 年以上 男性 45 人

5 人 42 人 34 人 7 人 1 人 女性 49 人

說明1學校如設有各類特殊班級(含各類資優班特殊教育班與體育班)時請另外填寫

設班情形與學生人數欄位可自行增刪

31

二學生結構

(一) 學區範圍

編號 國 中 校 名

是否為高中職

社區化之適性

學習社區國中

畢業生進入本校學生人數

98 年 99 年 100 年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 總人數

1 縣立太平國中 是 0 3 3 2 10

2 縣立霧峰國中 是 6 4 6 2 3

3 私立明德女中 是 0 0 0 0 0

4 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是 1 1 2 2 2

5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是 9 0 9 0 12

6 私立華盛頓高中 是 1 0 3 0 1

7 縣立成功國中 是 4 3 21 2 25

8 市立育英國中 是 5 0 2 3 3

9 市立崇倫國中 是 9 4 9 2 4

10 縣立光榮國中 是 10 12 40 4 43

11 縣立中平國中 是 6 6 8 2 2

12 市立忠明高中 是 0 0 0 0 1

13 縣立光正國中 是 8 0 6 9 2

14 縣立立新國中 是 4 3 5 3 3

15 市立向上國中 是 13 2 11 1 12

16 市立四育國中 是 6 3 7 3 4

17 私立大明高中 是 3 0 5 0 3

18 縣立新光國中 是 0 2 11 6 9

19 縣立光德國中 是 32 7 8 2 7

20 縣立溪南國中 是 4 3 4 1 2

21 縣立烏日國中 是 14 3 3 1 1

22 縣立爽文國中 是 7 12 20 5 20

23 市立東峰國中 是 5 1 1 2 4

24 臺中市市立大里高中 是 4 7 8 3 3

25 台中縣私立立人高中 是 7 3 5 3 7

26 市立居仁國中 是 36 3 47 3 43

27 臺中市私立僑泰高中 是 3 0 2 0 0

28 縣立光復國中(小) 是 35 5 7 3 7

29 市立光明國中 是 18 9 23 2 17

30 私立宜寧高中 是 6 0 4 0 6

32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198學年數學科教師推展數學建模創新課程由三位老師及近八十位高一同學參

加分13組參加數學建模競賽藉由不同的學習方式與解題思考讓學生體驗數

學在生活上的應用並實際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藉由各組團隊腦力激盪與探

討將該組的想法統合成為系統性解決方案並發表成果各組分享這種學習歷

程的經驗是學生們未曾有的經驗也讓他們收穫良多

學生上台發表各組自己研究的成果

298學年國文科教師首次推動文學擂台賽由國文科9位老師分高一高二兩場

共約1100同學參加除了增進學生對於文學的認識以寓教於樂的形式現場競

賽之氣氛帶動各班同學對於文學的喜愛並促進學生鑽研文學領域之好樂心

提升同學得文學素養由於此次的反應熱烈深獲同學的喜愛第二年之後就成

為國文科的常態活動

399~100學年物理及地科老師接著加入教學創新計畫由於兩位老師的用心投

入兩年來辦了不少的活動參觀興大貴儀中心科博館的系列演講請外校講

師來校對科研社的同學上課及戶外觀星活動等等共約有280人次參與活動除此

之外黃詩翔老師指導學生參加「第九屆旺宏科學獎」榮獲銀牌「第二屆i-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設計比賽」榮獲佳作林士超老師指導學生參加99學年地科科

展優等與100年中區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地球科學)第一名

「第九屆旺宏科學獎」榮獲銀牌 各媒體的專文報導與訪問

498~100學年持續遠距視訊教學計畫施玫玫老師所帶領的視訊團隊三年來所

舉辦的國內外遠距視訊場次超過百場參加的學生人次超過3000人同學們為

了要跟國外學生視訊交流事前英語演練及資料準備都很用心也因此提升了

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與自信心而多元化的視訊內容讓學生與老師從中學習到

不同的知識也曾受到各媒體的專文報導與訪問讓本校更堅持推廣英語視訊

進而塑造同學能更有國際視野及國際觀

15

分組教學 報告有效節能宣導 視訊連線結束後請校長指導講評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教學)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1-1 創新教學研究 168 230 907 1000

98-1-2 遠距視訊教學 343 487 962 1000

99-1-1 創新教學研究 1302 455 990 1000

99-1-2 遠距視訊教學 4932 625 949 1000

100-1-1 創新教學研究 67 110 882 1000

100-1-2 遠距視訊教學 138 27 1000 1000

總 計 1339 1934 946 1000

三年的優質化中在教師教學方面讓本校找到特色發展的方向mdash遠距視訊教學的推廣與應用將是本校的能夠吸引更多學生及老師投入的一大亮點至於數理

的教學創新研究及專題的持續發展也因本校於100學年度成立資優班後要常態

推動的主要課題而遠距視訊是否能跨科結合則是我們有待努力的地方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16

二子計畫類別學生學習

本校在「學生學習」上主要分三方面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閱讀暨撰寫能力提升科學研究能力輔導及英文能力提升

閱讀及撰寫能力

1悅讀手冊計畫學生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

2成立班及讀書會並完成各組心得報告編輯成冊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與中興大學理工學系合作提供學生加深課程

2依學生興趣開設各類專題研究

3TRML遠哲科學競賽等課外指導培訓課程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利用選修及假日開設日語及西班牙語

2建立線上英檢平台

3辦理英文歌唱比賽

4加強英檢輔導課程

98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邀請吳啟銘老師演講「走入閱讀的新天地」

陳正家老師演講「閱讀與寫作的技巧」林承謨老師「台灣文學的金銀島」

侯育平老師演講「無話可說有話要說把話說好」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推動學生參

與科學探究(參賽科展)天文常識及星空認識比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多益普

及英語測驗」演講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99學年

2-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中台灣高中巡迴詩展舉辦三場文學講座舉

辦「大里經典閱讀二十」活動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學競賽選手培訓數理學科能力競賽遠哲科

學趣味競賽校內科學研究競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100 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校內遠哲科學競賽

2-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語聽力訓練口語表達訓練英語寫作能力測驗的翻

譯和作文練習

17

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1)此計畫持續 3年藉由學校印發精美的「悅讀手冊」給高一新生並鼓勵學生

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並頒獎給予表現認真心

得報告寫作優異的同學各班推廣成立班級讀書會藉由同儕的力量相互影響

介紹好書與同學分享閱讀之樂

(2)每學期舉辦專家演講 2-3 場藉由專家現身說法鼓勵同學領略閱讀的樂趣

並養成終身受益的閱讀習慣

(3)藉由優質化的經費添購許多專家老師與同學推薦的好書充實圖書館藏

盡量滿足讀者的所需完成輕鬆閱讀區的規劃期望在軟硬體的設備都能充分

滿足全校師生的閱讀需求讓閱讀成為一種享受

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此計畫由設備組配合執行在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遠哲科學趣

味競賽(校內競賽)及培養同學參加科展甚至參加清華盃化學科能力競賽這

三年來老師的用心付出與同學的努力下都有很亮麗得成績(詳細得獎資料如附

件)

遠哲科學競賽汽墊滑車 製作場景 清華盃化學競賽化學實驗實作

(2)天文地科方面在優質化的經費挹注下充實星空教室的設備讓本校天文社

蓬勃發展使的對天文有興趣的同學有發揮的餘地加上地科林士超老師的用心

指導讓同學在地球科學能力競賽及地科科展都有很好的成績更值的一提的是

國立大里高中學生參加國際小行星搜尋計畫成功找到太陽系裡六顆以往未曾被

發現的小行星未來可能擁有命名權「國大里」是可能的命名選項學生們的成

果受到重視 總計全球有 7個國家32 所高中的一百多位高中生參加這項國際

小行星搜尋計畫(IASC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Search Collaboration)

並加入所謂的「地球防衛隊」找尋太陽系中未曾出現的小行星

18

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98~99 學年接連兩年舉辦英語歌唱比賽藉此活動讓學生能開口說英文並藉

由英語歌曲學習英文單字進而喜歡英文提高英文學習興趣更因為同學反應

熱烈極受全體師生的喜愛因此改為常態性活動每年由教學組承辦

112演唱Wait For You 114演唱Seasons in the Sun

(2)98-100協助英文科教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成立數位學習教室對於報名參加

英檢的同學實施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並給予通過英檢的同學報名費的補助

(3)98-100 配合國際視訊課程全面輔導同學提升英語聽力口語表達英語寫作

能力測驗的翻譯和作文練習 執

1每學期邀請專家演講每場約500人聆聽三場共約1500人受益三年來預估

約有9000人次參與

高一專題演講(1000219) 高二專題演講(1000318)

19

2悅讀手冊三年來共發出約1800本本校高一至高三的同學每人都有一本並要

求同學將閱讀心得報告寫入手冊內期望高中三年能寫滿100篇

悅讀手冊查閱 讀書心得分享

3在設備組與本校數理學科老師相互配合下對於科學研究輔導的成效十分良

好且能從各項的數理科學競賽的名次得到驗證

43年來線上英檢平台的利用及英檢考前輔導方案受惠的學生約3000人而通過

英檢中高級或中級受補助的同學有中高級18人中級128人更值的令人慶

賀的事高三陳歆旻參加去年多益(TOEIC)測驗成績高達985分(滿分990)

學生使用本校線上英檢平台進行模擬考試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學生學習)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52 200 1000 1000

98-2-2 科學研究輔導 384 0 889

98-2-3 英文能力提升 152 135 588 1000

99-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35 200 1000 1000

99-2-2 科學研究輔導 713 276 875 1000

20

99-2-3 英文能力提升 925 455 431 1000

100-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68 230 1000 1000

100-2-2 科學研究輔導 343 487 917 1000

100-2-3 英文能力提升 1302 455 604 1000

總 計 2270 2438 856 1000

1三年來辦理閱讀推廣活動成效頗佳同學的書籍借閱冊數逐年提升加上充

實圖書館的軟硬體設施增進閱讀氛圍提升師生利用圖書館的意願而閱

讀習慣有助於終身學習的養成是一項不能間斷的工作

2本校於100學年度獲准成立資優班資優班的成立除了要我們在拔尖方面更加

努力外也藉由資優班的各專題演講帶動全面提升同學的數理課程

3英文能力一向是本校的重點發展項目除了既有優勢下仍須持續提升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1

三子計畫類別教師專業發展

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主要分兩類教師成長及學校交流

其中教師成長方面

1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2辦理全校54小時資優教育研習

3各科教學研究會分科邀請學者專家講座與指導

4辦理PLC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學校交流方面

1行政團隊及各科教師前往他校學習取經

2各科教師參與帶學生出團訪其他國家地區從事教育交流

3辦理校際觀摩

98學年

3-1國文科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數學科繪圖軟體操作研習教師專

業發展評鑑研習

3-2-1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嘉義高中優質化專家諮詢輔導訪視會議

3-2-2新加坡南洋初級學院來本校參訪

雙方互贈禮物 參訪師生在本校中庭大合照

99學年

3-1國文科台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99課綱數學科教學心得分享

3-2 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100 學年

3-1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體研習-路竹高中鍾志輝老師主講建國中學教

師mdash曾政清老師分享專業成長計劃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

3-2 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彰化高中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

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22

198~99 學年國文科舉辦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除了邀請專家分享

外老師都能踴躍參加與會老師就教學心得提出問題與演講者交流並相

互切磋

現代散文教學與閱讀寫作指導 國文科老師專心聆聽演講

298~99 學年數學科舉辦繪圖軟體操作研習及 99 課綱教學心得分享此研習幫

助教師提升專業智能增進教師研究與教學能力並讓科內教師能相互觀摩學

習彼此的長處探討教學上的問題

3100 學年修正前兩年由國文數學各科舉辦教學研習除了各科教學研究會

定期開會討論相關教學成長議題外更鼓勵教師參與縣市伙伴專業知能研習

499 學年度期末校務會議本校教師通過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第一梯共有

42 位老師主動參加接下來到 100 學年就舉辦三場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

體研習(共 12 小時)加上線上研習 10 小時最後共有 39 位老師完成 22 小時

研習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鍾志輝老師談教室觀察系統 教師們均認真聽講藉以瞭解未來趨勢

5優質學校交流計畫3年來共參訪過嘉義高中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彰化高

中等校除了觀摩學習各校的優點外也讓本校的行政同仁能有更廣的視野

提升自我的競爭優勢

699~100 學年度本校為優質化中區總召協辦多項教師研習如中區優質化

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做為承辦學校讓本校教師能

就近參與這些研習也讓參加過的老師受益良多

23

1國文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邀請校外專家來校分享教學心得科內老師都全

數參加並能從研習中充實專業知能增進教學能力

2數學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由科內老師分享繪圖軟體操作及99課綱教學心

得分享老師們毫不不吝嗇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並相互學習他人長處讓

整科的教學效益大大提升

助教蔡清良老師與講師蔡志強老師 數學科研習教師們認真實作

3校際交流讓本校教師能到各優質高中取經學習各校的長處受益老師約有

100人次

4承辦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兩年來參與研習教師約380人

會議前老師們閱讀研習資料 演講者回答老師問題

5承辦PLC教師專業社群初階及進階研習至今約960位老師參加研習

專注聆聽的教師們

師大陳佩英教授開場

溝通網活動過程

講師李玲惠校長

24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專業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

行完畢後

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3-1 教師研習成長 37 0 638 0

98-3-2 優質學校交流 88 0 726 0

99-3-1 教師研習成長 393 0 626 0

99-3-2 優質學校交流 243 0 1000 0

100-3-1 教師研習成長 25 0 737 0

100-3-2 優質學校交流 592 0 730 0

總 計 2728 0 726 0

1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應該再多著墨在推動校內教師自主成立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讓PLC的理念在校內落實並紮根

2本校部分教師通過第一階段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除了要繼續參加下一階段教室

觀察外其餘教師也陸續積極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在校際交流方面這幾年鄰近高中的參訪除了帶給我們成長的刺激更讓我們

不自滿而要不斷提升年年比前一年更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5

四子計畫類別課程發展

本校在「課程發展」上主要分三項生命教育藝術課程及生活藝能

生命教育

1結合各班導師社團等前往慈善機構或弱勢團體擔任志工服務學習

2辦理農村體驗淨山活動與參與飢餓三十等活動

藝術課程

1藉由多元選修課程教授學生書法寫字的技巧並由臨摹與自運的方式

培養學生書法寫字的習慣

2重點強化合唱藝術課程讓學生感染音樂的生命力並透過表演培養積極

大方的人生態度

生活藝能

1機器人程式設計融入生活科技課程

2將平時防震緊急事件防護如入課程辦理防震設計競賽

98學年

4-1-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清華大學第六屆清華盃全國高級中學化

學科能力競賽』

4-1-2「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綠色青年高峰會』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國文科經典讀誦』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4-2-3「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地理實察活動』

4-2-4「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高等法院台中分院實施計畫』

4-2-5「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盲童育幼院實施計畫』

4-2-6「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生命教育傳愛計畫』

4-2-7「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環境教育校外教學』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99學年

4-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 天文研究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惠明盲童育幼院交流計畫』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2-3生命教育課程-『臺中大坑登山步道淨山活動』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100 學年

4-1 生命教育課程-『彰化埔鹽鄉農村服務活動』

4-2-1藝術課程發展計畫-『書法文藝營』

4-2-2藝術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3「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26

198 年為第一次執行本計畫當時每個活動就自成一個子計畫因此洋洋灑灑列

了 11 個子計畫雖然活動辦了很多但每個活動都是點狀無法串連成系列活動

而且勞師動眾讓各科參與的老師深感負擔而學生的獲益也無法延伸發酵因此

在 99 學年開始就把本計畫整併成三個子計畫生命教育課程藝術課程及生活

藝能課程

2生命教育課程著重在讓學生去體驗或實際參與進而有更深刻的感受展現熱

愛生命愛護一切生物及大地甚至樂於去幫助弱勢讓同學從服務學習中瞭解

生命的意義

3藝術課程著重在合唱團的訓練及書法藝術的體驗合唱團在徐惠君老師的帶領

下不論是學生的演唱技巧肢體語言甚至在美聲美學的陶冶下每位同學都展

現特有的氣質也難怪會在各種的合唱比賽贏得很好的成績

4生活藝能課程則由張敏慧老師發展機器人的課程計畫帶領同學研究組裝

設計不同功能的機器人並參與 2010 奧林匹亞機器人競賽台中市校際盃榮獲第一

2010 年 WRO 縣市盃獲第一名 機器人課程同學專心研究機械結構

198學年在課程發展的子計畫下(11個)執行後參與的學生多達2035人次量是

分可觀但質方面卻是我們要加強改善的檢討之後下學年度修正子計畫讓

子計畫的效果能給學生全面性的收穫而不是發錢辦完活動就結束了

同學參訪台灣文獻館專心聽導覽員解說 與惠明盲童一起在禮拜堂參加活動

299-100生命教育課程98學年參訪完惠明盲童育幼院同學於下學期便提議前往

育幼院與院童交流藉由與惠明盲童育幼院院童互動交流讓學生更能體會生命的珍

貴並同理他人之不便此次活動共有83位同學參與

27

這位盲生是比較活潑的會主動與同學聊天 106同學與院童全體大合照

100年舉辦台中大坑步道淨山活動及去農家服務學習體驗活動大坑健行之餘

更隨手撿拾垃圾讓學生寓教於樂學生腳踏實地親自體驗農事服務是最大的收穫

3藝術課程合唱團的訓練課程讓受益的學生約 200 人次建立學生對於音

樂技能與美感的基礎觀念並於實際練唱中學習歌唱技巧了解音樂的感染力

並藉由舞台表演的經驗培養積極大方的人生態度成果發表展現與觀眾互動作音

樂文化交流另外書法文藝營受惠學生約 100 人次

合唱團同學舞台藝術的肢體展現 合唱藝術的多元呈現mdash成果發表

4生活藝能課程張敏慧老師這三年來持續推動機器人課程應用參與學生

人數近500人次建立學生對於機電整合及程式控制機器人的基本概念並於實際

操作中瞭解機器人在工業科技的重要性為了推廣機器人課程教學還親自編印

機器人組裝參考手冊1本easyBot讓學生易於學習並帶領學生多次參加WRO

機器人比賽獲台中縣市盃第一名第四名及優勝2隊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課程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完

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4-1 數理實驗課程 204 0 868 0

98-4-2 人文品德課程 410 175 989 1000

98-4-3 生活藝能課程 98 273 996 1000

99-4-1 數理實驗課程 1173 1616 927 1000

99-4-2 人文品德課程 1372 230 776 1000

99-4-3 生活藝能課程 54 4524 724 1000

100-4-1 生命教育課程 51 0 806 0

28

100-4-2 藝術課程 104 140 994 1000

100-4-3 生活藝能課程 46 245 997 1000

總 計 1221 1677 921 1000

1生命教育是要持續不斷的推動三年下來我們感覺到參與過的學生的確有不一

樣的改變未來要若要落實生命教育一定要將生命教育融入各科教學及生活中

2合唱團是本校表現很傑出的社團將藝術課程子計畫結合社團活動讓學生在

社團的學習成果藉由成果發表讓學生在舞台上展現自己

3機器人課程在張敏慧老師的努力下三年來的課程發展已經很成熟學生對於

課程的接受度也很高希望將來能將此課程推廣到其他學校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9

30

肆 結語

大里高中在中部地區辦學績優已是有口皆碑的優質學府在短短十

年半來學校的成長茁壯是歷經兩位校長老師同學及社區人士共同

努力的成果然而未來少子化趨勢及城鄉差距擴大的情況下必須思考如

何透過創新再突破現狀發揮最大資源效益學校要能永續發展就是要

具有特色成為獨樹一格的品牌高中

在優質化第一期程中我們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全校師生閱讀

發展國際視訊教學課程落實科學輔導計畫人文品德方面強調生活中的

實踐鼓勵學生志工服務這些計畫的執行更凝聚全校共識使得全校

師生受惠讓大家感受到進步的動力逐步邁向優質特色高中

執行優質化這三年來即將告一段落大部分原計畫目標都能達成

僅以此成果考核報告書感謝優質化核心團隊及諮輔委員們的指導與督

促也同時要感謝校長各處室主任及參與計畫執行的老師同學與行政

同仁未來學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個計畫的結束並不代表停止

本校的全體師生仍要不斷的追求進步以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成效成就 12

年國民教育願景

附件

學校基本資料

一學校概要

校名

全銜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100 學年度)

聯絡人 姓名 林月霞 職稱 教師兼教務主任 電話

(04)24875199-301

學校

規模

部別

(科別)

普通科 (含綜高學術學程

及特殊班)

職業類科 (含綜高職業

學程)

附設進修學校 附設國中部

高三 高二 高一 合計 高三 高二 高一 高三 高二 高一 國三 國二 國一

班級數 14 14 14 42

學生總數 595 596 583 1774

男性 386 330 304 1020

女性 209 266 279 754

特殊班

級設班

情形

班別 數理資優班

年度 100

班級數 1

學生數 30

師資

結構

(不含校

長 教官)

學 歷 博 士 碩 士 研究所 40 學分 大學 專科 教師

數總 94 人1 人 77 人 2 人 9 人 0 人

教學年

未滿 5年 5-9 年 10-19 年 20-29 年 30 年以上 男性 45 人

5 人 42 人 34 人 7 人 1 人 女性 49 人

說明1學校如設有各類特殊班級(含各類資優班特殊教育班與體育班)時請另外填寫

設班情形與學生人數欄位可自行增刪

31

二學生結構

(一) 學區範圍

編號 國 中 校 名

是否為高中職

社區化之適性

學習社區國中

畢業生進入本校學生人數

98 年 99 年 100 年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 總人數

1 縣立太平國中 是 0 3 3 2 10

2 縣立霧峰國中 是 6 4 6 2 3

3 私立明德女中 是 0 0 0 0 0

4 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是 1 1 2 2 2

5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是 9 0 9 0 12

6 私立華盛頓高中 是 1 0 3 0 1

7 縣立成功國中 是 4 3 21 2 25

8 市立育英國中 是 5 0 2 3 3

9 市立崇倫國中 是 9 4 9 2 4

10 縣立光榮國中 是 10 12 40 4 43

11 縣立中平國中 是 6 6 8 2 2

12 市立忠明高中 是 0 0 0 0 1

13 縣立光正國中 是 8 0 6 9 2

14 縣立立新國中 是 4 3 5 3 3

15 市立向上國中 是 13 2 11 1 12

16 市立四育國中 是 6 3 7 3 4

17 私立大明高中 是 3 0 5 0 3

18 縣立新光國中 是 0 2 11 6 9

19 縣立光德國中 是 32 7 8 2 7

20 縣立溪南國中 是 4 3 4 1 2

21 縣立烏日國中 是 14 3 3 1 1

22 縣立爽文國中 是 7 12 20 5 20

23 市立東峰國中 是 5 1 1 2 4

24 臺中市市立大里高中 是 4 7 8 3 3

25 台中縣私立立人高中 是 7 3 5 3 7

26 市立居仁國中 是 36 3 47 3 43

27 臺中市私立僑泰高中 是 3 0 2 0 0

28 縣立光復國中(小) 是 35 5 7 3 7

29 市立光明國中 是 18 9 23 2 17

30 私立宜寧高中 是 6 0 4 0 6

32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分組教學 報告有效節能宣導 視訊連線結束後請校長指導講評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教學)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1-1 創新教學研究 168 230 907 1000

98-1-2 遠距視訊教學 343 487 962 1000

99-1-1 創新教學研究 1302 455 990 1000

99-1-2 遠距視訊教學 4932 625 949 1000

100-1-1 創新教學研究 67 110 882 1000

100-1-2 遠距視訊教學 138 27 1000 1000

總 計 1339 1934 946 1000

三年的優質化中在教師教學方面讓本校找到特色發展的方向mdash遠距視訊教學的推廣與應用將是本校的能夠吸引更多學生及老師投入的一大亮點至於數理

的教學創新研究及專題的持續發展也因本校於100學年度成立資優班後要常態

推動的主要課題而遠距視訊是否能跨科結合則是我們有待努力的地方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16

二子計畫類別學生學習

本校在「學生學習」上主要分三方面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閱讀暨撰寫能力提升科學研究能力輔導及英文能力提升

閱讀及撰寫能力

1悅讀手冊計畫學生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

2成立班及讀書會並完成各組心得報告編輯成冊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與中興大學理工學系合作提供學生加深課程

2依學生興趣開設各類專題研究

3TRML遠哲科學競賽等課外指導培訓課程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利用選修及假日開設日語及西班牙語

2建立線上英檢平台

3辦理英文歌唱比賽

4加強英檢輔導課程

98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邀請吳啟銘老師演講「走入閱讀的新天地」

陳正家老師演講「閱讀與寫作的技巧」林承謨老師「台灣文學的金銀島」

侯育平老師演講「無話可說有話要說把話說好」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推動學生參

與科學探究(參賽科展)天文常識及星空認識比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多益普

及英語測驗」演講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99學年

2-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中台灣高中巡迴詩展舉辦三場文學講座舉

辦「大里經典閱讀二十」活動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學競賽選手培訓數理學科能力競賽遠哲科

學趣味競賽校內科學研究競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100 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校內遠哲科學競賽

2-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語聽力訓練口語表達訓練英語寫作能力測驗的翻

譯和作文練習

17

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1)此計畫持續 3年藉由學校印發精美的「悅讀手冊」給高一新生並鼓勵學生

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並頒獎給予表現認真心

得報告寫作優異的同學各班推廣成立班級讀書會藉由同儕的力量相互影響

介紹好書與同學分享閱讀之樂

(2)每學期舉辦專家演講 2-3 場藉由專家現身說法鼓勵同學領略閱讀的樂趣

並養成終身受益的閱讀習慣

(3)藉由優質化的經費添購許多專家老師與同學推薦的好書充實圖書館藏

盡量滿足讀者的所需完成輕鬆閱讀區的規劃期望在軟硬體的設備都能充分

滿足全校師生的閱讀需求讓閱讀成為一種享受

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此計畫由設備組配合執行在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遠哲科學趣

味競賽(校內競賽)及培養同學參加科展甚至參加清華盃化學科能力競賽這

三年來老師的用心付出與同學的努力下都有很亮麗得成績(詳細得獎資料如附

件)

遠哲科學競賽汽墊滑車 製作場景 清華盃化學競賽化學實驗實作

(2)天文地科方面在優質化的經費挹注下充實星空教室的設備讓本校天文社

蓬勃發展使的對天文有興趣的同學有發揮的餘地加上地科林士超老師的用心

指導讓同學在地球科學能力競賽及地科科展都有很好的成績更值的一提的是

國立大里高中學生參加國際小行星搜尋計畫成功找到太陽系裡六顆以往未曾被

發現的小行星未來可能擁有命名權「國大里」是可能的命名選項學生們的成

果受到重視 總計全球有 7個國家32 所高中的一百多位高中生參加這項國際

小行星搜尋計畫(IASC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Search Collaboration)

並加入所謂的「地球防衛隊」找尋太陽系中未曾出現的小行星

18

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98~99 學年接連兩年舉辦英語歌唱比賽藉此活動讓學生能開口說英文並藉

由英語歌曲學習英文單字進而喜歡英文提高英文學習興趣更因為同學反應

熱烈極受全體師生的喜愛因此改為常態性活動每年由教學組承辦

112演唱Wait For You 114演唱Seasons in the Sun

(2)98-100協助英文科教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成立數位學習教室對於報名參加

英檢的同學實施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並給予通過英檢的同學報名費的補助

(3)98-100 配合國際視訊課程全面輔導同學提升英語聽力口語表達英語寫作

能力測驗的翻譯和作文練習 執

1每學期邀請專家演講每場約500人聆聽三場共約1500人受益三年來預估

約有9000人次參與

高一專題演講(1000219) 高二專題演講(1000318)

19

2悅讀手冊三年來共發出約1800本本校高一至高三的同學每人都有一本並要

求同學將閱讀心得報告寫入手冊內期望高中三年能寫滿100篇

悅讀手冊查閱 讀書心得分享

3在設備組與本校數理學科老師相互配合下對於科學研究輔導的成效十分良

好且能從各項的數理科學競賽的名次得到驗證

43年來線上英檢平台的利用及英檢考前輔導方案受惠的學生約3000人而通過

英檢中高級或中級受補助的同學有中高級18人中級128人更值的令人慶

賀的事高三陳歆旻參加去年多益(TOEIC)測驗成績高達985分(滿分990)

學生使用本校線上英檢平台進行模擬考試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學生學習)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52 200 1000 1000

98-2-2 科學研究輔導 384 0 889

98-2-3 英文能力提升 152 135 588 1000

99-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35 200 1000 1000

99-2-2 科學研究輔導 713 276 875 1000

20

99-2-3 英文能力提升 925 455 431 1000

100-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68 230 1000 1000

100-2-2 科學研究輔導 343 487 917 1000

100-2-3 英文能力提升 1302 455 604 1000

總 計 2270 2438 856 1000

1三年來辦理閱讀推廣活動成效頗佳同學的書籍借閱冊數逐年提升加上充

實圖書館的軟硬體設施增進閱讀氛圍提升師生利用圖書館的意願而閱

讀習慣有助於終身學習的養成是一項不能間斷的工作

2本校於100學年度獲准成立資優班資優班的成立除了要我們在拔尖方面更加

努力外也藉由資優班的各專題演講帶動全面提升同學的數理課程

3英文能力一向是本校的重點發展項目除了既有優勢下仍須持續提升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1

三子計畫類別教師專業發展

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主要分兩類教師成長及學校交流

其中教師成長方面

1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2辦理全校54小時資優教育研習

3各科教學研究會分科邀請學者專家講座與指導

4辦理PLC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學校交流方面

1行政團隊及各科教師前往他校學習取經

2各科教師參與帶學生出團訪其他國家地區從事教育交流

3辦理校際觀摩

98學年

3-1國文科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數學科繪圖軟體操作研習教師專

業發展評鑑研習

3-2-1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嘉義高中優質化專家諮詢輔導訪視會議

3-2-2新加坡南洋初級學院來本校參訪

雙方互贈禮物 參訪師生在本校中庭大合照

99學年

3-1國文科台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99課綱數學科教學心得分享

3-2 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100 學年

3-1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體研習-路竹高中鍾志輝老師主講建國中學教

師mdash曾政清老師分享專業成長計劃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

3-2 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彰化高中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

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22

198~99 學年國文科舉辦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除了邀請專家分享

外老師都能踴躍參加與會老師就教學心得提出問題與演講者交流並相

互切磋

現代散文教學與閱讀寫作指導 國文科老師專心聆聽演講

298~99 學年數學科舉辦繪圖軟體操作研習及 99 課綱教學心得分享此研習幫

助教師提升專業智能增進教師研究與教學能力並讓科內教師能相互觀摩學

習彼此的長處探討教學上的問題

3100 學年修正前兩年由國文數學各科舉辦教學研習除了各科教學研究會

定期開會討論相關教學成長議題外更鼓勵教師參與縣市伙伴專業知能研習

499 學年度期末校務會議本校教師通過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第一梯共有

42 位老師主動參加接下來到 100 學年就舉辦三場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

體研習(共 12 小時)加上線上研習 10 小時最後共有 39 位老師完成 22 小時

研習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鍾志輝老師談教室觀察系統 教師們均認真聽講藉以瞭解未來趨勢

5優質學校交流計畫3年來共參訪過嘉義高中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彰化高

中等校除了觀摩學習各校的優點外也讓本校的行政同仁能有更廣的視野

提升自我的競爭優勢

699~100 學年度本校為優質化中區總召協辦多項教師研習如中區優質化

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做為承辦學校讓本校教師能

就近參與這些研習也讓參加過的老師受益良多

23

1國文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邀請校外專家來校分享教學心得科內老師都全

數參加並能從研習中充實專業知能增進教學能力

2數學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由科內老師分享繪圖軟體操作及99課綱教學心

得分享老師們毫不不吝嗇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並相互學習他人長處讓

整科的教學效益大大提升

助教蔡清良老師與講師蔡志強老師 數學科研習教師們認真實作

3校際交流讓本校教師能到各優質高中取經學習各校的長處受益老師約有

100人次

4承辦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兩年來參與研習教師約380人

會議前老師們閱讀研習資料 演講者回答老師問題

5承辦PLC教師專業社群初階及進階研習至今約960位老師參加研習

專注聆聽的教師們

師大陳佩英教授開場

溝通網活動過程

講師李玲惠校長

24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專業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

行完畢後

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3-1 教師研習成長 37 0 638 0

98-3-2 優質學校交流 88 0 726 0

99-3-1 教師研習成長 393 0 626 0

99-3-2 優質學校交流 243 0 1000 0

100-3-1 教師研習成長 25 0 737 0

100-3-2 優質學校交流 592 0 730 0

總 計 2728 0 726 0

1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應該再多著墨在推動校內教師自主成立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讓PLC的理念在校內落實並紮根

2本校部分教師通過第一階段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除了要繼續參加下一階段教室

觀察外其餘教師也陸續積極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在校際交流方面這幾年鄰近高中的參訪除了帶給我們成長的刺激更讓我們

不自滿而要不斷提升年年比前一年更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5

四子計畫類別課程發展

本校在「課程發展」上主要分三項生命教育藝術課程及生活藝能

生命教育

1結合各班導師社團等前往慈善機構或弱勢團體擔任志工服務學習

2辦理農村體驗淨山活動與參與飢餓三十等活動

藝術課程

1藉由多元選修課程教授學生書法寫字的技巧並由臨摹與自運的方式

培養學生書法寫字的習慣

2重點強化合唱藝術課程讓學生感染音樂的生命力並透過表演培養積極

大方的人生態度

生活藝能

1機器人程式設計融入生活科技課程

2將平時防震緊急事件防護如入課程辦理防震設計競賽

98學年

4-1-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清華大學第六屆清華盃全國高級中學化

學科能力競賽』

4-1-2「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綠色青年高峰會』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國文科經典讀誦』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4-2-3「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地理實察活動』

4-2-4「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高等法院台中分院實施計畫』

4-2-5「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盲童育幼院實施計畫』

4-2-6「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生命教育傳愛計畫』

4-2-7「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環境教育校外教學』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99學年

4-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 天文研究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惠明盲童育幼院交流計畫』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2-3生命教育課程-『臺中大坑登山步道淨山活動』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100 學年

4-1 生命教育課程-『彰化埔鹽鄉農村服務活動』

4-2-1藝術課程發展計畫-『書法文藝營』

4-2-2藝術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3「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26

198 年為第一次執行本計畫當時每個活動就自成一個子計畫因此洋洋灑灑列

了 11 個子計畫雖然活動辦了很多但每個活動都是點狀無法串連成系列活動

而且勞師動眾讓各科參與的老師深感負擔而學生的獲益也無法延伸發酵因此

在 99 學年開始就把本計畫整併成三個子計畫生命教育課程藝術課程及生活

藝能課程

2生命教育課程著重在讓學生去體驗或實際參與進而有更深刻的感受展現熱

愛生命愛護一切生物及大地甚至樂於去幫助弱勢讓同學從服務學習中瞭解

生命的意義

3藝術課程著重在合唱團的訓練及書法藝術的體驗合唱團在徐惠君老師的帶領

下不論是學生的演唱技巧肢體語言甚至在美聲美學的陶冶下每位同學都展

現特有的氣質也難怪會在各種的合唱比賽贏得很好的成績

4生活藝能課程則由張敏慧老師發展機器人的課程計畫帶領同學研究組裝

設計不同功能的機器人並參與 2010 奧林匹亞機器人競賽台中市校際盃榮獲第一

2010 年 WRO 縣市盃獲第一名 機器人課程同學專心研究機械結構

198學年在課程發展的子計畫下(11個)執行後參與的學生多達2035人次量是

分可觀但質方面卻是我們要加強改善的檢討之後下學年度修正子計畫讓

子計畫的效果能給學生全面性的收穫而不是發錢辦完活動就結束了

同學參訪台灣文獻館專心聽導覽員解說 與惠明盲童一起在禮拜堂參加活動

299-100生命教育課程98學年參訪完惠明盲童育幼院同學於下學期便提議前往

育幼院與院童交流藉由與惠明盲童育幼院院童互動交流讓學生更能體會生命的珍

貴並同理他人之不便此次活動共有83位同學參與

27

這位盲生是比較活潑的會主動與同學聊天 106同學與院童全體大合照

100年舉辦台中大坑步道淨山活動及去農家服務學習體驗活動大坑健行之餘

更隨手撿拾垃圾讓學生寓教於樂學生腳踏實地親自體驗農事服務是最大的收穫

3藝術課程合唱團的訓練課程讓受益的學生約 200 人次建立學生對於音

樂技能與美感的基礎觀念並於實際練唱中學習歌唱技巧了解音樂的感染力

並藉由舞台表演的經驗培養積極大方的人生態度成果發表展現與觀眾互動作音

樂文化交流另外書法文藝營受惠學生約 100 人次

合唱團同學舞台藝術的肢體展現 合唱藝術的多元呈現mdash成果發表

4生活藝能課程張敏慧老師這三年來持續推動機器人課程應用參與學生

人數近500人次建立學生對於機電整合及程式控制機器人的基本概念並於實際

操作中瞭解機器人在工業科技的重要性為了推廣機器人課程教學還親自編印

機器人組裝參考手冊1本easyBot讓學生易於學習並帶領學生多次參加WRO

機器人比賽獲台中縣市盃第一名第四名及優勝2隊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課程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完

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4-1 數理實驗課程 204 0 868 0

98-4-2 人文品德課程 410 175 989 1000

98-4-3 生活藝能課程 98 273 996 1000

99-4-1 數理實驗課程 1173 1616 927 1000

99-4-2 人文品德課程 1372 230 776 1000

99-4-3 生活藝能課程 54 4524 724 1000

100-4-1 生命教育課程 51 0 806 0

28

100-4-2 藝術課程 104 140 994 1000

100-4-3 生活藝能課程 46 245 997 1000

總 計 1221 1677 921 1000

1生命教育是要持續不斷的推動三年下來我們感覺到參與過的學生的確有不一

樣的改變未來要若要落實生命教育一定要將生命教育融入各科教學及生活中

2合唱團是本校表現很傑出的社團將藝術課程子計畫結合社團活動讓學生在

社團的學習成果藉由成果發表讓學生在舞台上展現自己

3機器人課程在張敏慧老師的努力下三年來的課程發展已經很成熟學生對於

課程的接受度也很高希望將來能將此課程推廣到其他學校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9

30

肆 結語

大里高中在中部地區辦學績優已是有口皆碑的優質學府在短短十

年半來學校的成長茁壯是歷經兩位校長老師同學及社區人士共同

努力的成果然而未來少子化趨勢及城鄉差距擴大的情況下必須思考如

何透過創新再突破現狀發揮最大資源效益學校要能永續發展就是要

具有特色成為獨樹一格的品牌高中

在優質化第一期程中我們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全校師生閱讀

發展國際視訊教學課程落實科學輔導計畫人文品德方面強調生活中的

實踐鼓勵學生志工服務這些計畫的執行更凝聚全校共識使得全校

師生受惠讓大家感受到進步的動力逐步邁向優質特色高中

執行優質化這三年來即將告一段落大部分原計畫目標都能達成

僅以此成果考核報告書感謝優質化核心團隊及諮輔委員們的指導與督

促也同時要感謝校長各處室主任及參與計畫執行的老師同學與行政

同仁未來學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個計畫的結束並不代表停止

本校的全體師生仍要不斷的追求進步以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成效成就 12

年國民教育願景

附件

學校基本資料

一學校概要

校名

全銜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100 學年度)

聯絡人 姓名 林月霞 職稱 教師兼教務主任 電話

(04)24875199-301

學校

規模

部別

(科別)

普通科 (含綜高學術學程

及特殊班)

職業類科 (含綜高職業

學程)

附設進修學校 附設國中部

高三 高二 高一 合計 高三 高二 高一 高三 高二 高一 國三 國二 國一

班級數 14 14 14 42

學生總數 595 596 583 1774

男性 386 330 304 1020

女性 209 266 279 754

特殊班

級設班

情形

班別 數理資優班

年度 100

班級數 1

學生數 30

師資

結構

(不含校

長 教官)

學 歷 博 士 碩 士 研究所 40 學分 大學 專科 教師

數總 94 人1 人 77 人 2 人 9 人 0 人

教學年

未滿 5年 5-9 年 10-19 年 20-29 年 30 年以上 男性 45 人

5 人 42 人 34 人 7 人 1 人 女性 49 人

說明1學校如設有各類特殊班級(含各類資優班特殊教育班與體育班)時請另外填寫

設班情形與學生人數欄位可自行增刪

31

二學生結構

(一) 學區範圍

編號 國 中 校 名

是否為高中職

社區化之適性

學習社區國中

畢業生進入本校學生人數

98 年 99 年 100 年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 總人數

1 縣立太平國中 是 0 3 3 2 10

2 縣立霧峰國中 是 6 4 6 2 3

3 私立明德女中 是 0 0 0 0 0

4 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是 1 1 2 2 2

5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是 9 0 9 0 12

6 私立華盛頓高中 是 1 0 3 0 1

7 縣立成功國中 是 4 3 21 2 25

8 市立育英國中 是 5 0 2 3 3

9 市立崇倫國中 是 9 4 9 2 4

10 縣立光榮國中 是 10 12 40 4 43

11 縣立中平國中 是 6 6 8 2 2

12 市立忠明高中 是 0 0 0 0 1

13 縣立光正國中 是 8 0 6 9 2

14 縣立立新國中 是 4 3 5 3 3

15 市立向上國中 是 13 2 11 1 12

16 市立四育國中 是 6 3 7 3 4

17 私立大明高中 是 3 0 5 0 3

18 縣立新光國中 是 0 2 11 6 9

19 縣立光德國中 是 32 7 8 2 7

20 縣立溪南國中 是 4 3 4 1 2

21 縣立烏日國中 是 14 3 3 1 1

22 縣立爽文國中 是 7 12 20 5 20

23 市立東峰國中 是 5 1 1 2 4

24 臺中市市立大里高中 是 4 7 8 3 3

25 台中縣私立立人高中 是 7 3 5 3 7

26 市立居仁國中 是 36 3 47 3 43

27 臺中市私立僑泰高中 是 3 0 2 0 0

28 縣立光復國中(小) 是 35 5 7 3 7

29 市立光明國中 是 18 9 23 2 17

30 私立宜寧高中 是 6 0 4 0 6

32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二子計畫類別學生學習

本校在「學生學習」上主要分三方面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閱讀暨撰寫能力提升科學研究能力輔導及英文能力提升

閱讀及撰寫能力

1悅讀手冊計畫學生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

2成立班及讀書會並完成各組心得報告編輯成冊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與中興大學理工學系合作提供學生加深課程

2依學生興趣開設各類專題研究

3TRML遠哲科學競賽等課外指導培訓課程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利用選修及假日開設日語及西班牙語

2建立線上英檢平台

3辦理英文歌唱比賽

4加強英檢輔導課程

98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邀請吳啟銘老師演講「走入閱讀的新天地」

陳正家老師演講「閱讀與寫作的技巧」林承謨老師「台灣文學的金銀島」

侯育平老師演講「無話可說有話要說把話說好」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推動學生參

與科學探究(參賽科展)天文常識及星空認識比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多益普

及英語測驗」演講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99學年

2-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中台灣高中巡迴詩展舉辦三場文學講座舉

辦「大里經典閱讀二十」活動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數學競賽選手培訓數理學科能力競賽遠哲科

學趣味競賽校內科學研究競賽 2-3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舉辦英語歌唱比賽

100 學年

2-1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2-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校內遠哲科學競賽

2-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英語聽力訓練口語表達訓練英語寫作能力測驗的翻

譯和作文練習

17

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1)此計畫持續 3年藉由學校印發精美的「悅讀手冊」給高一新生並鼓勵學生

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並頒獎給予表現認真心

得報告寫作優異的同學各班推廣成立班級讀書會藉由同儕的力量相互影響

介紹好書與同學分享閱讀之樂

(2)每學期舉辦專家演講 2-3 場藉由專家現身說法鼓勵同學領略閱讀的樂趣

並養成終身受益的閱讀習慣

(3)藉由優質化的經費添購許多專家老師與同學推薦的好書充實圖書館藏

盡量滿足讀者的所需完成輕鬆閱讀區的規劃期望在軟硬體的設備都能充分

滿足全校師生的閱讀需求讓閱讀成為一種享受

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此計畫由設備組配合執行在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遠哲科學趣

味競賽(校內競賽)及培養同學參加科展甚至參加清華盃化學科能力競賽這

三年來老師的用心付出與同學的努力下都有很亮麗得成績(詳細得獎資料如附

件)

遠哲科學競賽汽墊滑車 製作場景 清華盃化學競賽化學實驗實作

(2)天文地科方面在優質化的經費挹注下充實星空教室的設備讓本校天文社

蓬勃發展使的對天文有興趣的同學有發揮的餘地加上地科林士超老師的用心

指導讓同學在地球科學能力競賽及地科科展都有很好的成績更值的一提的是

國立大里高中學生參加國際小行星搜尋計畫成功找到太陽系裡六顆以往未曾被

發現的小行星未來可能擁有命名權「國大里」是可能的命名選項學生們的成

果受到重視 總計全球有 7個國家32 所高中的一百多位高中生參加這項國際

小行星搜尋計畫(IASC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Search Collaboration)

並加入所謂的「地球防衛隊」找尋太陽系中未曾出現的小行星

18

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98~99 學年接連兩年舉辦英語歌唱比賽藉此活動讓學生能開口說英文並藉

由英語歌曲學習英文單字進而喜歡英文提高英文學習興趣更因為同學反應

熱烈極受全體師生的喜愛因此改為常態性活動每年由教學組承辦

112演唱Wait For You 114演唱Seasons in the Sun

(2)98-100協助英文科教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成立數位學習教室對於報名參加

英檢的同學實施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並給予通過英檢的同學報名費的補助

(3)98-100 配合國際視訊課程全面輔導同學提升英語聽力口語表達英語寫作

能力測驗的翻譯和作文練習 執

1每學期邀請專家演講每場約500人聆聽三場共約1500人受益三年來預估

約有9000人次參與

高一專題演講(1000219) 高二專題演講(1000318)

19

2悅讀手冊三年來共發出約1800本本校高一至高三的同學每人都有一本並要

求同學將閱讀心得報告寫入手冊內期望高中三年能寫滿100篇

悅讀手冊查閱 讀書心得分享

3在設備組與本校數理學科老師相互配合下對於科學研究輔導的成效十分良

好且能從各項的數理科學競賽的名次得到驗證

43年來線上英檢平台的利用及英檢考前輔導方案受惠的學生約3000人而通過

英檢中高級或中級受補助的同學有中高級18人中級128人更值的令人慶

賀的事高三陳歆旻參加去年多益(TOEIC)測驗成績高達985分(滿分990)

學生使用本校線上英檢平台進行模擬考試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學生學習)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52 200 1000 1000

98-2-2 科學研究輔導 384 0 889

98-2-3 英文能力提升 152 135 588 1000

99-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35 200 1000 1000

99-2-2 科學研究輔導 713 276 875 1000

20

99-2-3 英文能力提升 925 455 431 1000

100-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68 230 1000 1000

100-2-2 科學研究輔導 343 487 917 1000

100-2-3 英文能力提升 1302 455 604 1000

總 計 2270 2438 856 1000

1三年來辦理閱讀推廣活動成效頗佳同學的書籍借閱冊數逐年提升加上充

實圖書館的軟硬體設施增進閱讀氛圍提升師生利用圖書館的意願而閱

讀習慣有助於終身學習的養成是一項不能間斷的工作

2本校於100學年度獲准成立資優班資優班的成立除了要我們在拔尖方面更加

努力外也藉由資優班的各專題演講帶動全面提升同學的數理課程

3英文能力一向是本校的重點發展項目除了既有優勢下仍須持續提升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1

三子計畫類別教師專業發展

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主要分兩類教師成長及學校交流

其中教師成長方面

1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2辦理全校54小時資優教育研習

3各科教學研究會分科邀請學者專家講座與指導

4辦理PLC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學校交流方面

1行政團隊及各科教師前往他校學習取經

2各科教師參與帶學生出團訪其他國家地區從事教育交流

3辦理校際觀摩

98學年

3-1國文科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數學科繪圖軟體操作研習教師專

業發展評鑑研習

3-2-1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嘉義高中優質化專家諮詢輔導訪視會議

3-2-2新加坡南洋初級學院來本校參訪

雙方互贈禮物 參訪師生在本校中庭大合照

99學年

3-1國文科台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99課綱數學科教學心得分享

3-2 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100 學年

3-1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體研習-路竹高中鍾志輝老師主講建國中學教

師mdash曾政清老師分享專業成長計劃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

3-2 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彰化高中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

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22

198~99 學年國文科舉辦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除了邀請專家分享

外老師都能踴躍參加與會老師就教學心得提出問題與演講者交流並相

互切磋

現代散文教學與閱讀寫作指導 國文科老師專心聆聽演講

298~99 學年數學科舉辦繪圖軟體操作研習及 99 課綱教學心得分享此研習幫

助教師提升專業智能增進教師研究與教學能力並讓科內教師能相互觀摩學

習彼此的長處探討教學上的問題

3100 學年修正前兩年由國文數學各科舉辦教學研習除了各科教學研究會

定期開會討論相關教學成長議題外更鼓勵教師參與縣市伙伴專業知能研習

499 學年度期末校務會議本校教師通過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第一梯共有

42 位老師主動參加接下來到 100 學年就舉辦三場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

體研習(共 12 小時)加上線上研習 10 小時最後共有 39 位老師完成 22 小時

研習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鍾志輝老師談教室觀察系統 教師們均認真聽講藉以瞭解未來趨勢

5優質學校交流計畫3年來共參訪過嘉義高中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彰化高

中等校除了觀摩學習各校的優點外也讓本校的行政同仁能有更廣的視野

提升自我的競爭優勢

699~100 學年度本校為優質化中區總召協辦多項教師研習如中區優質化

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做為承辦學校讓本校教師能

就近參與這些研習也讓參加過的老師受益良多

23

1國文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邀請校外專家來校分享教學心得科內老師都全

數參加並能從研習中充實專業知能增進教學能力

2數學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由科內老師分享繪圖軟體操作及99課綱教學心

得分享老師們毫不不吝嗇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並相互學習他人長處讓

整科的教學效益大大提升

助教蔡清良老師與講師蔡志強老師 數學科研習教師們認真實作

3校際交流讓本校教師能到各優質高中取經學習各校的長處受益老師約有

100人次

4承辦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兩年來參與研習教師約380人

會議前老師們閱讀研習資料 演講者回答老師問題

5承辦PLC教師專業社群初階及進階研習至今約960位老師參加研習

專注聆聽的教師們

師大陳佩英教授開場

溝通網活動過程

講師李玲惠校長

24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專業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

行完畢後

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3-1 教師研習成長 37 0 638 0

98-3-2 優質學校交流 88 0 726 0

99-3-1 教師研習成長 393 0 626 0

99-3-2 優質學校交流 243 0 1000 0

100-3-1 教師研習成長 25 0 737 0

100-3-2 優質學校交流 592 0 730 0

總 計 2728 0 726 0

1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應該再多著墨在推動校內教師自主成立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讓PLC的理念在校內落實並紮根

2本校部分教師通過第一階段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除了要繼續參加下一階段教室

觀察外其餘教師也陸續積極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在校際交流方面這幾年鄰近高中的參訪除了帶給我們成長的刺激更讓我們

不自滿而要不斷提升年年比前一年更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5

四子計畫類別課程發展

本校在「課程發展」上主要分三項生命教育藝術課程及生活藝能

生命教育

1結合各班導師社團等前往慈善機構或弱勢團體擔任志工服務學習

2辦理農村體驗淨山活動與參與飢餓三十等活動

藝術課程

1藉由多元選修課程教授學生書法寫字的技巧並由臨摹與自運的方式

培養學生書法寫字的習慣

2重點強化合唱藝術課程讓學生感染音樂的生命力並透過表演培養積極

大方的人生態度

生活藝能

1機器人程式設計融入生活科技課程

2將平時防震緊急事件防護如入課程辦理防震設計競賽

98學年

4-1-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清華大學第六屆清華盃全國高級中學化

學科能力競賽』

4-1-2「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綠色青年高峰會』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國文科經典讀誦』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4-2-3「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地理實察活動』

4-2-4「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高等法院台中分院實施計畫』

4-2-5「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盲童育幼院實施計畫』

4-2-6「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生命教育傳愛計畫』

4-2-7「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環境教育校外教學』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99學年

4-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 天文研究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惠明盲童育幼院交流計畫』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2-3生命教育課程-『臺中大坑登山步道淨山活動』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100 學年

4-1 生命教育課程-『彰化埔鹽鄉農村服務活動』

4-2-1藝術課程發展計畫-『書法文藝營』

4-2-2藝術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3「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26

198 年為第一次執行本計畫當時每個活動就自成一個子計畫因此洋洋灑灑列

了 11 個子計畫雖然活動辦了很多但每個活動都是點狀無法串連成系列活動

而且勞師動眾讓各科參與的老師深感負擔而學生的獲益也無法延伸發酵因此

在 99 學年開始就把本計畫整併成三個子計畫生命教育課程藝術課程及生活

藝能課程

2生命教育課程著重在讓學生去體驗或實際參與進而有更深刻的感受展現熱

愛生命愛護一切生物及大地甚至樂於去幫助弱勢讓同學從服務學習中瞭解

生命的意義

3藝術課程著重在合唱團的訓練及書法藝術的體驗合唱團在徐惠君老師的帶領

下不論是學生的演唱技巧肢體語言甚至在美聲美學的陶冶下每位同學都展

現特有的氣質也難怪會在各種的合唱比賽贏得很好的成績

4生活藝能課程則由張敏慧老師發展機器人的課程計畫帶領同學研究組裝

設計不同功能的機器人並參與 2010 奧林匹亞機器人競賽台中市校際盃榮獲第一

2010 年 WRO 縣市盃獲第一名 機器人課程同學專心研究機械結構

198學年在課程發展的子計畫下(11個)執行後參與的學生多達2035人次量是

分可觀但質方面卻是我們要加強改善的檢討之後下學年度修正子計畫讓

子計畫的效果能給學生全面性的收穫而不是發錢辦完活動就結束了

同學參訪台灣文獻館專心聽導覽員解說 與惠明盲童一起在禮拜堂參加活動

299-100生命教育課程98學年參訪完惠明盲童育幼院同學於下學期便提議前往

育幼院與院童交流藉由與惠明盲童育幼院院童互動交流讓學生更能體會生命的珍

貴並同理他人之不便此次活動共有83位同學參與

27

這位盲生是比較活潑的會主動與同學聊天 106同學與院童全體大合照

100年舉辦台中大坑步道淨山活動及去農家服務學習體驗活動大坑健行之餘

更隨手撿拾垃圾讓學生寓教於樂學生腳踏實地親自體驗農事服務是最大的收穫

3藝術課程合唱團的訓練課程讓受益的學生約 200 人次建立學生對於音

樂技能與美感的基礎觀念並於實際練唱中學習歌唱技巧了解音樂的感染力

並藉由舞台表演的經驗培養積極大方的人生態度成果發表展現與觀眾互動作音

樂文化交流另外書法文藝營受惠學生約 100 人次

合唱團同學舞台藝術的肢體展現 合唱藝術的多元呈現mdash成果發表

4生活藝能課程張敏慧老師這三年來持續推動機器人課程應用參與學生

人數近500人次建立學生對於機電整合及程式控制機器人的基本概念並於實際

操作中瞭解機器人在工業科技的重要性為了推廣機器人課程教學還親自編印

機器人組裝參考手冊1本easyBot讓學生易於學習並帶領學生多次參加WRO

機器人比賽獲台中縣市盃第一名第四名及優勝2隊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課程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完

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4-1 數理實驗課程 204 0 868 0

98-4-2 人文品德課程 410 175 989 1000

98-4-3 生活藝能課程 98 273 996 1000

99-4-1 數理實驗課程 1173 1616 927 1000

99-4-2 人文品德課程 1372 230 776 1000

99-4-3 生活藝能課程 54 4524 724 1000

100-4-1 生命教育課程 51 0 806 0

28

100-4-2 藝術課程 104 140 994 1000

100-4-3 生活藝能課程 46 245 997 1000

總 計 1221 1677 921 1000

1生命教育是要持續不斷的推動三年下來我們感覺到參與過的學生的確有不一

樣的改變未來要若要落實生命教育一定要將生命教育融入各科教學及生活中

2合唱團是本校表現很傑出的社團將藝術課程子計畫結合社團活動讓學生在

社團的學習成果藉由成果發表讓學生在舞台上展現自己

3機器人課程在張敏慧老師的努力下三年來的課程發展已經很成熟學生對於

課程的接受度也很高希望將來能將此課程推廣到其他學校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9

30

肆 結語

大里高中在中部地區辦學績優已是有口皆碑的優質學府在短短十

年半來學校的成長茁壯是歷經兩位校長老師同學及社區人士共同

努力的成果然而未來少子化趨勢及城鄉差距擴大的情況下必須思考如

何透過創新再突破現狀發揮最大資源效益學校要能永續發展就是要

具有特色成為獨樹一格的品牌高中

在優質化第一期程中我們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全校師生閱讀

發展國際視訊教學課程落實科學輔導計畫人文品德方面強調生活中的

實踐鼓勵學生志工服務這些計畫的執行更凝聚全校共識使得全校

師生受惠讓大家感受到進步的動力逐步邁向優質特色高中

執行優質化這三年來即將告一段落大部分原計畫目標都能達成

僅以此成果考核報告書感謝優質化核心團隊及諮輔委員們的指導與督

促也同時要感謝校長各處室主任及參與計畫執行的老師同學與行政

同仁未來學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個計畫的結束並不代表停止

本校的全體師生仍要不斷的追求進步以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成效成就 12

年國民教育願景

附件

學校基本資料

一學校概要

校名

全銜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100 學年度)

聯絡人 姓名 林月霞 職稱 教師兼教務主任 電話

(04)24875199-301

學校

規模

部別

(科別)

普通科 (含綜高學術學程

及特殊班)

職業類科 (含綜高職業

學程)

附設進修學校 附設國中部

高三 高二 高一 合計 高三 高二 高一 高三 高二 高一 國三 國二 國一

班級數 14 14 14 42

學生總數 595 596 583 1774

男性 386 330 304 1020

女性 209 266 279 754

特殊班

級設班

情形

班別 數理資優班

年度 100

班級數 1

學生數 30

師資

結構

(不含校

長 教官)

學 歷 博 士 碩 士 研究所 40 學分 大學 專科 教師

數總 94 人1 人 77 人 2 人 9 人 0 人

教學年

未滿 5年 5-9 年 10-19 年 20-29 年 30 年以上 男性 45 人

5 人 42 人 34 人 7 人 1 人 女性 49 人

說明1學校如設有各類特殊班級(含各類資優班特殊教育班與體育班)時請另外填寫

設班情形與學生人數欄位可自行增刪

31

二學生結構

(一) 學區範圍

編號 國 中 校 名

是否為高中職

社區化之適性

學習社區國中

畢業生進入本校學生人數

98 年 99 年 100 年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 總人數

1 縣立太平國中 是 0 3 3 2 10

2 縣立霧峰國中 是 6 4 6 2 3

3 私立明德女中 是 0 0 0 0 0

4 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是 1 1 2 2 2

5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是 9 0 9 0 12

6 私立華盛頓高中 是 1 0 3 0 1

7 縣立成功國中 是 4 3 21 2 25

8 市立育英國中 是 5 0 2 3 3

9 市立崇倫國中 是 9 4 9 2 4

10 縣立光榮國中 是 10 12 40 4 43

11 縣立中平國中 是 6 6 8 2 2

12 市立忠明高中 是 0 0 0 0 1

13 縣立光正國中 是 8 0 6 9 2

14 縣立立新國中 是 4 3 5 3 3

15 市立向上國中 是 13 2 11 1 12

16 市立四育國中 是 6 3 7 3 4

17 私立大明高中 是 3 0 5 0 3

18 縣立新光國中 是 0 2 11 6 9

19 縣立光德國中 是 32 7 8 2 7

20 縣立溪南國中 是 4 3 4 1 2

21 縣立烏日國中 是 14 3 3 1 1

22 縣立爽文國中 是 7 12 20 5 20

23 市立東峰國中 是 5 1 1 2 4

24 臺中市市立大里高中 是 4 7 8 3 3

25 台中縣私立立人高中 是 7 3 5 3 7

26 市立居仁國中 是 36 3 47 3 43

27 臺中市私立僑泰高中 是 3 0 2 0 0

28 縣立光復國中(小) 是 35 5 7 3 7

29 市立光明國中 是 18 9 23 2 17

30 私立宜寧高中 是 6 0 4 0 6

32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1 閱讀及撰寫能力提升計畫

(1)此計畫持續 3年藉由學校印發精美的「悅讀手冊」給高一新生並鼓勵學生

自高一到高三須分別完成 503515 篇閱讀心得報告並頒獎給予表現認真心

得報告寫作優異的同學各班推廣成立班級讀書會藉由同儕的力量相互影響

介紹好書與同學分享閱讀之樂

(2)每學期舉辦專家演講 2-3 場藉由專家現身說法鼓勵同學領略閱讀的樂趣

並養成終身受益的閱讀習慣

(3)藉由優質化的經費添購許多專家老師與同學推薦的好書充實圖書館藏

盡量滿足讀者的所需完成輕鬆閱讀區的規劃期望在軟硬體的設備都能充分

滿足全校師生的閱讀需求讓閱讀成為一種享受

2 科學研究能力輔導計畫

(1)此計畫由設備組配合執行在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選手培訓遠哲科學趣

味競賽(校內競賽)及培養同學參加科展甚至參加清華盃化學科能力競賽這

三年來老師的用心付出與同學的努力下都有很亮麗得成績(詳細得獎資料如附

件)

遠哲科學競賽汽墊滑車 製作場景 清華盃化學競賽化學實驗實作

(2)天文地科方面在優質化的經費挹注下充實星空教室的設備讓本校天文社

蓬勃發展使的對天文有興趣的同學有發揮的餘地加上地科林士超老師的用心

指導讓同學在地球科學能力競賽及地科科展都有很好的成績更值的一提的是

國立大里高中學生參加國際小行星搜尋計畫成功找到太陽系裡六顆以往未曾被

發現的小行星未來可能擁有命名權「國大里」是可能的命名選項學生們的成

果受到重視 總計全球有 7個國家32 所高中的一百多位高中生參加這項國際

小行星搜尋計畫(IASC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Search Collaboration)

並加入所謂的「地球防衛隊」找尋太陽系中未曾出現的小行星

18

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98~99 學年接連兩年舉辦英語歌唱比賽藉此活動讓學生能開口說英文並藉

由英語歌曲學習英文單字進而喜歡英文提高英文學習興趣更因為同學反應

熱烈極受全體師生的喜愛因此改為常態性活動每年由教學組承辦

112演唱Wait For You 114演唱Seasons in the Sun

(2)98-100協助英文科教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成立數位學習教室對於報名參加

英檢的同學實施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並給予通過英檢的同學報名費的補助

(3)98-100 配合國際視訊課程全面輔導同學提升英語聽力口語表達英語寫作

能力測驗的翻譯和作文練習 執

1每學期邀請專家演講每場約500人聆聽三場共約1500人受益三年來預估

約有9000人次參與

高一專題演講(1000219) 高二專題演講(1000318)

19

2悅讀手冊三年來共發出約1800本本校高一至高三的同學每人都有一本並要

求同學將閱讀心得報告寫入手冊內期望高中三年能寫滿100篇

悅讀手冊查閱 讀書心得分享

3在設備組與本校數理學科老師相互配合下對於科學研究輔導的成效十分良

好且能從各項的數理科學競賽的名次得到驗證

43年來線上英檢平台的利用及英檢考前輔導方案受惠的學生約3000人而通過

英檢中高級或中級受補助的同學有中高級18人中級128人更值的令人慶

賀的事高三陳歆旻參加去年多益(TOEIC)測驗成績高達985分(滿分990)

學生使用本校線上英檢平台進行模擬考試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學生學習)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52 200 1000 1000

98-2-2 科學研究輔導 384 0 889

98-2-3 英文能力提升 152 135 588 1000

99-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35 200 1000 1000

99-2-2 科學研究輔導 713 276 875 1000

20

99-2-3 英文能力提升 925 455 431 1000

100-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68 230 1000 1000

100-2-2 科學研究輔導 343 487 917 1000

100-2-3 英文能力提升 1302 455 604 1000

總 計 2270 2438 856 1000

1三年來辦理閱讀推廣活動成效頗佳同學的書籍借閱冊數逐年提升加上充

實圖書館的軟硬體設施增進閱讀氛圍提升師生利用圖書館的意願而閱

讀習慣有助於終身學習的養成是一項不能間斷的工作

2本校於100學年度獲准成立資優班資優班的成立除了要我們在拔尖方面更加

努力外也藉由資優班的各專題演講帶動全面提升同學的數理課程

3英文能力一向是本校的重點發展項目除了既有優勢下仍須持續提升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1

三子計畫類別教師專業發展

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主要分兩類教師成長及學校交流

其中教師成長方面

1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2辦理全校54小時資優教育研習

3各科教學研究會分科邀請學者專家講座與指導

4辦理PLC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學校交流方面

1行政團隊及各科教師前往他校學習取經

2各科教師參與帶學生出團訪其他國家地區從事教育交流

3辦理校際觀摩

98學年

3-1國文科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數學科繪圖軟體操作研習教師專

業發展評鑑研習

3-2-1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嘉義高中優質化專家諮詢輔導訪視會議

3-2-2新加坡南洋初級學院來本校參訪

雙方互贈禮物 參訪師生在本校中庭大合照

99學年

3-1國文科台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99課綱數學科教學心得分享

3-2 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100 學年

3-1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體研習-路竹高中鍾志輝老師主講建國中學教

師mdash曾政清老師分享專業成長計劃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

3-2 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彰化高中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

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22

198~99 學年國文科舉辦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除了邀請專家分享

外老師都能踴躍參加與會老師就教學心得提出問題與演講者交流並相

互切磋

現代散文教學與閱讀寫作指導 國文科老師專心聆聽演講

298~99 學年數學科舉辦繪圖軟體操作研習及 99 課綱教學心得分享此研習幫

助教師提升專業智能增進教師研究與教學能力並讓科內教師能相互觀摩學

習彼此的長處探討教學上的問題

3100 學年修正前兩年由國文數學各科舉辦教學研習除了各科教學研究會

定期開會討論相關教學成長議題外更鼓勵教師參與縣市伙伴專業知能研習

499 學年度期末校務會議本校教師通過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第一梯共有

42 位老師主動參加接下來到 100 學年就舉辦三場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

體研習(共 12 小時)加上線上研習 10 小時最後共有 39 位老師完成 22 小時

研習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鍾志輝老師談教室觀察系統 教師們均認真聽講藉以瞭解未來趨勢

5優質學校交流計畫3年來共參訪過嘉義高中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彰化高

中等校除了觀摩學習各校的優點外也讓本校的行政同仁能有更廣的視野

提升自我的競爭優勢

699~100 學年度本校為優質化中區總召協辦多項教師研習如中區優質化

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做為承辦學校讓本校教師能

就近參與這些研習也讓參加過的老師受益良多

23

1國文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邀請校外專家來校分享教學心得科內老師都全

數參加並能從研習中充實專業知能增進教學能力

2數學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由科內老師分享繪圖軟體操作及99課綱教學心

得分享老師們毫不不吝嗇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並相互學習他人長處讓

整科的教學效益大大提升

助教蔡清良老師與講師蔡志強老師 數學科研習教師們認真實作

3校際交流讓本校教師能到各優質高中取經學習各校的長處受益老師約有

100人次

4承辦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兩年來參與研習教師約380人

會議前老師們閱讀研習資料 演講者回答老師問題

5承辦PLC教師專業社群初階及進階研習至今約960位老師參加研習

專注聆聽的教師們

師大陳佩英教授開場

溝通網活動過程

講師李玲惠校長

24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專業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

行完畢後

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3-1 教師研習成長 37 0 638 0

98-3-2 優質學校交流 88 0 726 0

99-3-1 教師研習成長 393 0 626 0

99-3-2 優質學校交流 243 0 1000 0

100-3-1 教師研習成長 25 0 737 0

100-3-2 優質學校交流 592 0 730 0

總 計 2728 0 726 0

1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應該再多著墨在推動校內教師自主成立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讓PLC的理念在校內落實並紮根

2本校部分教師通過第一階段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除了要繼續參加下一階段教室

觀察外其餘教師也陸續積極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在校際交流方面這幾年鄰近高中的參訪除了帶給我們成長的刺激更讓我們

不自滿而要不斷提升年年比前一年更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5

四子計畫類別課程發展

本校在「課程發展」上主要分三項生命教育藝術課程及生活藝能

生命教育

1結合各班導師社團等前往慈善機構或弱勢團體擔任志工服務學習

2辦理農村體驗淨山活動與參與飢餓三十等活動

藝術課程

1藉由多元選修課程教授學生書法寫字的技巧並由臨摹與自運的方式

培養學生書法寫字的習慣

2重點強化合唱藝術課程讓學生感染音樂的生命力並透過表演培養積極

大方的人生態度

生活藝能

1機器人程式設計融入生活科技課程

2將平時防震緊急事件防護如入課程辦理防震設計競賽

98學年

4-1-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清華大學第六屆清華盃全國高級中學化

學科能力競賽』

4-1-2「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綠色青年高峰會』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國文科經典讀誦』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4-2-3「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地理實察活動』

4-2-4「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高等法院台中分院實施計畫』

4-2-5「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盲童育幼院實施計畫』

4-2-6「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生命教育傳愛計畫』

4-2-7「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環境教育校外教學』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99學年

4-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 天文研究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惠明盲童育幼院交流計畫』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2-3生命教育課程-『臺中大坑登山步道淨山活動』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100 學年

4-1 生命教育課程-『彰化埔鹽鄉農村服務活動』

4-2-1藝術課程發展計畫-『書法文藝營』

4-2-2藝術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3「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26

198 年為第一次執行本計畫當時每個活動就自成一個子計畫因此洋洋灑灑列

了 11 個子計畫雖然活動辦了很多但每個活動都是點狀無法串連成系列活動

而且勞師動眾讓各科參與的老師深感負擔而學生的獲益也無法延伸發酵因此

在 99 學年開始就把本計畫整併成三個子計畫生命教育課程藝術課程及生活

藝能課程

2生命教育課程著重在讓學生去體驗或實際參與進而有更深刻的感受展現熱

愛生命愛護一切生物及大地甚至樂於去幫助弱勢讓同學從服務學習中瞭解

生命的意義

3藝術課程著重在合唱團的訓練及書法藝術的體驗合唱團在徐惠君老師的帶領

下不論是學生的演唱技巧肢體語言甚至在美聲美學的陶冶下每位同學都展

現特有的氣質也難怪會在各種的合唱比賽贏得很好的成績

4生活藝能課程則由張敏慧老師發展機器人的課程計畫帶領同學研究組裝

設計不同功能的機器人並參與 2010 奧林匹亞機器人競賽台中市校際盃榮獲第一

2010 年 WRO 縣市盃獲第一名 機器人課程同學專心研究機械結構

198學年在課程發展的子計畫下(11個)執行後參與的學生多達2035人次量是

分可觀但質方面卻是我們要加強改善的檢討之後下學年度修正子計畫讓

子計畫的效果能給學生全面性的收穫而不是發錢辦完活動就結束了

同學參訪台灣文獻館專心聽導覽員解說 與惠明盲童一起在禮拜堂參加活動

299-100生命教育課程98學年參訪完惠明盲童育幼院同學於下學期便提議前往

育幼院與院童交流藉由與惠明盲童育幼院院童互動交流讓學生更能體會生命的珍

貴並同理他人之不便此次活動共有83位同學參與

27

這位盲生是比較活潑的會主動與同學聊天 106同學與院童全體大合照

100年舉辦台中大坑步道淨山活動及去農家服務學習體驗活動大坑健行之餘

更隨手撿拾垃圾讓學生寓教於樂學生腳踏實地親自體驗農事服務是最大的收穫

3藝術課程合唱團的訓練課程讓受益的學生約 200 人次建立學生對於音

樂技能與美感的基礎觀念並於實際練唱中學習歌唱技巧了解音樂的感染力

並藉由舞台表演的經驗培養積極大方的人生態度成果發表展現與觀眾互動作音

樂文化交流另外書法文藝營受惠學生約 100 人次

合唱團同學舞台藝術的肢體展現 合唱藝術的多元呈現mdash成果發表

4生活藝能課程張敏慧老師這三年來持續推動機器人課程應用參與學生

人數近500人次建立學生對於機電整合及程式控制機器人的基本概念並於實際

操作中瞭解機器人在工業科技的重要性為了推廣機器人課程教學還親自編印

機器人組裝參考手冊1本easyBot讓學生易於學習並帶領學生多次參加WRO

機器人比賽獲台中縣市盃第一名第四名及優勝2隊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課程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完

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4-1 數理實驗課程 204 0 868 0

98-4-2 人文品德課程 410 175 989 1000

98-4-3 生活藝能課程 98 273 996 1000

99-4-1 數理實驗課程 1173 1616 927 1000

99-4-2 人文品德課程 1372 230 776 1000

99-4-3 生活藝能課程 54 4524 724 1000

100-4-1 生命教育課程 51 0 806 0

28

100-4-2 藝術課程 104 140 994 1000

100-4-3 生活藝能課程 46 245 997 1000

總 計 1221 1677 921 1000

1生命教育是要持續不斷的推動三年下來我們感覺到參與過的學生的確有不一

樣的改變未來要若要落實生命教育一定要將生命教育融入各科教學及生活中

2合唱團是本校表現很傑出的社團將藝術課程子計畫結合社團活動讓學生在

社團的學習成果藉由成果發表讓學生在舞台上展現自己

3機器人課程在張敏慧老師的努力下三年來的課程發展已經很成熟學生對於

課程的接受度也很高希望將來能將此課程推廣到其他學校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9

30

肆 結語

大里高中在中部地區辦學績優已是有口皆碑的優質學府在短短十

年半來學校的成長茁壯是歷經兩位校長老師同學及社區人士共同

努力的成果然而未來少子化趨勢及城鄉差距擴大的情況下必須思考如

何透過創新再突破現狀發揮最大資源效益學校要能永續發展就是要

具有特色成為獨樹一格的品牌高中

在優質化第一期程中我們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全校師生閱讀

發展國際視訊教學課程落實科學輔導計畫人文品德方面強調生活中的

實踐鼓勵學生志工服務這些計畫的執行更凝聚全校共識使得全校

師生受惠讓大家感受到進步的動力逐步邁向優質特色高中

執行優質化這三年來即將告一段落大部分原計畫目標都能達成

僅以此成果考核報告書感謝優質化核心團隊及諮輔委員們的指導與督

促也同時要感謝校長各處室主任及參與計畫執行的老師同學與行政

同仁未來學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個計畫的結束並不代表停止

本校的全體師生仍要不斷的追求進步以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成效成就 12

年國民教育願景

附件

學校基本資料

一學校概要

校名

全銜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100 學年度)

聯絡人 姓名 林月霞 職稱 教師兼教務主任 電話

(04)24875199-301

學校

規模

部別

(科別)

普通科 (含綜高學術學程

及特殊班)

職業類科 (含綜高職業

學程)

附設進修學校 附設國中部

高三 高二 高一 合計 高三 高二 高一 高三 高二 高一 國三 國二 國一

班級數 14 14 14 42

學生總數 595 596 583 1774

男性 386 330 304 1020

女性 209 266 279 754

特殊班

級設班

情形

班別 數理資優班

年度 100

班級數 1

學生數 30

師資

結構

(不含校

長 教官)

學 歷 博 士 碩 士 研究所 40 學分 大學 專科 教師

數總 94 人1 人 77 人 2 人 9 人 0 人

教學年

未滿 5年 5-9 年 10-19 年 20-29 年 30 年以上 男性 45 人

5 人 42 人 34 人 7 人 1 人 女性 49 人

說明1學校如設有各類特殊班級(含各類資優班特殊教育班與體育班)時請另外填寫

設班情形與學生人數欄位可自行增刪

31

二學生結構

(一) 學區範圍

編號 國 中 校 名

是否為高中職

社區化之適性

學習社區國中

畢業生進入本校學生人數

98 年 99 年 100 年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 總人數

1 縣立太平國中 是 0 3 3 2 10

2 縣立霧峰國中 是 6 4 6 2 3

3 私立明德女中 是 0 0 0 0 0

4 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是 1 1 2 2 2

5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是 9 0 9 0 12

6 私立華盛頓高中 是 1 0 3 0 1

7 縣立成功國中 是 4 3 21 2 25

8 市立育英國中 是 5 0 2 3 3

9 市立崇倫國中 是 9 4 9 2 4

10 縣立光榮國中 是 10 12 40 4 43

11 縣立中平國中 是 6 6 8 2 2

12 市立忠明高中 是 0 0 0 0 1

13 縣立光正國中 是 8 0 6 9 2

14 縣立立新國中 是 4 3 5 3 3

15 市立向上國中 是 13 2 11 1 12

16 市立四育國中 是 6 3 7 3 4

17 私立大明高中 是 3 0 5 0 3

18 縣立新光國中 是 0 2 11 6 9

19 縣立光德國中 是 32 7 8 2 7

20 縣立溪南國中 是 4 3 4 1 2

21 縣立烏日國中 是 14 3 3 1 1

22 縣立爽文國中 是 7 12 20 5 20

23 市立東峰國中 是 5 1 1 2 4

24 臺中市市立大里高中 是 4 7 8 3 3

25 台中縣私立立人高中 是 7 3 5 3 7

26 市立居仁國中 是 36 3 47 3 43

27 臺中市私立僑泰高中 是 3 0 2 0 0

28 縣立光復國中(小) 是 35 5 7 3 7

29 市立光明國中 是 18 9 23 2 17

30 私立宜寧高中 是 6 0 4 0 6

32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3 英文能力提升計畫

(1)98~99 學年接連兩年舉辦英語歌唱比賽藉此活動讓學生能開口說英文並藉

由英語歌曲學習英文單字進而喜歡英文提高英文學習興趣更因為同學反應

熱烈極受全體師生的喜愛因此改為常態性活動每年由教學組承辦

112演唱Wait For You 114演唱Seasons in the Sun

(2)98-100協助英文科教師建立線上英檢平台成立數位學習教室對於報名參加

英檢的同學實施英檢考前密集輔導方案並給予通過英檢的同學報名費的補助

(3)98-100 配合國際視訊課程全面輔導同學提升英語聽力口語表達英語寫作

能力測驗的翻譯和作文練習 執

1每學期邀請專家演講每場約500人聆聽三場共約1500人受益三年來預估

約有9000人次參與

高一專題演講(1000219) 高二專題演講(1000318)

19

2悅讀手冊三年來共發出約1800本本校高一至高三的同學每人都有一本並要

求同學將閱讀心得報告寫入手冊內期望高中三年能寫滿100篇

悅讀手冊查閱 讀書心得分享

3在設備組與本校數理學科老師相互配合下對於科學研究輔導的成效十分良

好且能從各項的數理科學競賽的名次得到驗證

43年來線上英檢平台的利用及英檢考前輔導方案受惠的學生約3000人而通過

英檢中高級或中級受補助的同學有中高級18人中級128人更值的令人慶

賀的事高三陳歆旻參加去年多益(TOEIC)測驗成績高達985分(滿分990)

學生使用本校線上英檢平台進行模擬考試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學生學習)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52 200 1000 1000

98-2-2 科學研究輔導 384 0 889

98-2-3 英文能力提升 152 135 588 1000

99-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35 200 1000 1000

99-2-2 科學研究輔導 713 276 875 1000

20

99-2-3 英文能力提升 925 455 431 1000

100-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68 230 1000 1000

100-2-2 科學研究輔導 343 487 917 1000

100-2-3 英文能力提升 1302 455 604 1000

總 計 2270 2438 856 1000

1三年來辦理閱讀推廣活動成效頗佳同學的書籍借閱冊數逐年提升加上充

實圖書館的軟硬體設施增進閱讀氛圍提升師生利用圖書館的意願而閱

讀習慣有助於終身學習的養成是一項不能間斷的工作

2本校於100學年度獲准成立資優班資優班的成立除了要我們在拔尖方面更加

努力外也藉由資優班的各專題演講帶動全面提升同學的數理課程

3英文能力一向是本校的重點發展項目除了既有優勢下仍須持續提升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1

三子計畫類別教師專業發展

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主要分兩類教師成長及學校交流

其中教師成長方面

1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2辦理全校54小時資優教育研習

3各科教學研究會分科邀請學者專家講座與指導

4辦理PLC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學校交流方面

1行政團隊及各科教師前往他校學習取經

2各科教師參與帶學生出團訪其他國家地區從事教育交流

3辦理校際觀摩

98學年

3-1國文科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數學科繪圖軟體操作研習教師專

業發展評鑑研習

3-2-1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嘉義高中優質化專家諮詢輔導訪視會議

3-2-2新加坡南洋初級學院來本校參訪

雙方互贈禮物 參訪師生在本校中庭大合照

99學年

3-1國文科台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99課綱數學科教學心得分享

3-2 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100 學年

3-1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體研習-路竹高中鍾志輝老師主講建國中學教

師mdash曾政清老師分享專業成長計劃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

3-2 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彰化高中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

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22

198~99 學年國文科舉辦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除了邀請專家分享

外老師都能踴躍參加與會老師就教學心得提出問題與演講者交流並相

互切磋

現代散文教學與閱讀寫作指導 國文科老師專心聆聽演講

298~99 學年數學科舉辦繪圖軟體操作研習及 99 課綱教學心得分享此研習幫

助教師提升專業智能增進教師研究與教學能力並讓科內教師能相互觀摩學

習彼此的長處探討教學上的問題

3100 學年修正前兩年由國文數學各科舉辦教學研習除了各科教學研究會

定期開會討論相關教學成長議題外更鼓勵教師參與縣市伙伴專業知能研習

499 學年度期末校務會議本校教師通過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第一梯共有

42 位老師主動參加接下來到 100 學年就舉辦三場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

體研習(共 12 小時)加上線上研習 10 小時最後共有 39 位老師完成 22 小時

研習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鍾志輝老師談教室觀察系統 教師們均認真聽講藉以瞭解未來趨勢

5優質學校交流計畫3年來共參訪過嘉義高中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彰化高

中等校除了觀摩學習各校的優點外也讓本校的行政同仁能有更廣的視野

提升自我的競爭優勢

699~100 學年度本校為優質化中區總召協辦多項教師研習如中區優質化

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做為承辦學校讓本校教師能

就近參與這些研習也讓參加過的老師受益良多

23

1國文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邀請校外專家來校分享教學心得科內老師都全

數參加並能從研習中充實專業知能增進教學能力

2數學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由科內老師分享繪圖軟體操作及99課綱教學心

得分享老師們毫不不吝嗇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並相互學習他人長處讓

整科的教學效益大大提升

助教蔡清良老師與講師蔡志強老師 數學科研習教師們認真實作

3校際交流讓本校教師能到各優質高中取經學習各校的長處受益老師約有

100人次

4承辦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兩年來參與研習教師約380人

會議前老師們閱讀研習資料 演講者回答老師問題

5承辦PLC教師專業社群初階及進階研習至今約960位老師參加研習

專注聆聽的教師們

師大陳佩英教授開場

溝通網活動過程

講師李玲惠校長

24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專業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

行完畢後

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3-1 教師研習成長 37 0 638 0

98-3-2 優質學校交流 88 0 726 0

99-3-1 教師研習成長 393 0 626 0

99-3-2 優質學校交流 243 0 1000 0

100-3-1 教師研習成長 25 0 737 0

100-3-2 優質學校交流 592 0 730 0

總 計 2728 0 726 0

1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應該再多著墨在推動校內教師自主成立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讓PLC的理念在校內落實並紮根

2本校部分教師通過第一階段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除了要繼續參加下一階段教室

觀察外其餘教師也陸續積極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在校際交流方面這幾年鄰近高中的參訪除了帶給我們成長的刺激更讓我們

不自滿而要不斷提升年年比前一年更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5

四子計畫類別課程發展

本校在「課程發展」上主要分三項生命教育藝術課程及生活藝能

生命教育

1結合各班導師社團等前往慈善機構或弱勢團體擔任志工服務學習

2辦理農村體驗淨山活動與參與飢餓三十等活動

藝術課程

1藉由多元選修課程教授學生書法寫字的技巧並由臨摹與自運的方式

培養學生書法寫字的習慣

2重點強化合唱藝術課程讓學生感染音樂的生命力並透過表演培養積極

大方的人生態度

生活藝能

1機器人程式設計融入生活科技課程

2將平時防震緊急事件防護如入課程辦理防震設計競賽

98學年

4-1-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清華大學第六屆清華盃全國高級中學化

學科能力競賽』

4-1-2「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綠色青年高峰會』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國文科經典讀誦』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4-2-3「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地理實察活動』

4-2-4「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高等法院台中分院實施計畫』

4-2-5「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盲童育幼院實施計畫』

4-2-6「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生命教育傳愛計畫』

4-2-7「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環境教育校外教學』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99學年

4-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 天文研究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惠明盲童育幼院交流計畫』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2-3生命教育課程-『臺中大坑登山步道淨山活動』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100 學年

4-1 生命教育課程-『彰化埔鹽鄉農村服務活動』

4-2-1藝術課程發展計畫-『書法文藝營』

4-2-2藝術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3「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26

198 年為第一次執行本計畫當時每個活動就自成一個子計畫因此洋洋灑灑列

了 11 個子計畫雖然活動辦了很多但每個活動都是點狀無法串連成系列活動

而且勞師動眾讓各科參與的老師深感負擔而學生的獲益也無法延伸發酵因此

在 99 學年開始就把本計畫整併成三個子計畫生命教育課程藝術課程及生活

藝能課程

2生命教育課程著重在讓學生去體驗或實際參與進而有更深刻的感受展現熱

愛生命愛護一切生物及大地甚至樂於去幫助弱勢讓同學從服務學習中瞭解

生命的意義

3藝術課程著重在合唱團的訓練及書法藝術的體驗合唱團在徐惠君老師的帶領

下不論是學生的演唱技巧肢體語言甚至在美聲美學的陶冶下每位同學都展

現特有的氣質也難怪會在各種的合唱比賽贏得很好的成績

4生活藝能課程則由張敏慧老師發展機器人的課程計畫帶領同學研究組裝

設計不同功能的機器人並參與 2010 奧林匹亞機器人競賽台中市校際盃榮獲第一

2010 年 WRO 縣市盃獲第一名 機器人課程同學專心研究機械結構

198學年在課程發展的子計畫下(11個)執行後參與的學生多達2035人次量是

分可觀但質方面卻是我們要加強改善的檢討之後下學年度修正子計畫讓

子計畫的效果能給學生全面性的收穫而不是發錢辦完活動就結束了

同學參訪台灣文獻館專心聽導覽員解說 與惠明盲童一起在禮拜堂參加活動

299-100生命教育課程98學年參訪完惠明盲童育幼院同學於下學期便提議前往

育幼院與院童交流藉由與惠明盲童育幼院院童互動交流讓學生更能體會生命的珍

貴並同理他人之不便此次活動共有83位同學參與

27

這位盲生是比較活潑的會主動與同學聊天 106同學與院童全體大合照

100年舉辦台中大坑步道淨山活動及去農家服務學習體驗活動大坑健行之餘

更隨手撿拾垃圾讓學生寓教於樂學生腳踏實地親自體驗農事服務是最大的收穫

3藝術課程合唱團的訓練課程讓受益的學生約 200 人次建立學生對於音

樂技能與美感的基礎觀念並於實際練唱中學習歌唱技巧了解音樂的感染力

並藉由舞台表演的經驗培養積極大方的人生態度成果發表展現與觀眾互動作音

樂文化交流另外書法文藝營受惠學生約 100 人次

合唱團同學舞台藝術的肢體展現 合唱藝術的多元呈現mdash成果發表

4生活藝能課程張敏慧老師這三年來持續推動機器人課程應用參與學生

人數近500人次建立學生對於機電整合及程式控制機器人的基本概念並於實際

操作中瞭解機器人在工業科技的重要性為了推廣機器人課程教學還親自編印

機器人組裝參考手冊1本easyBot讓學生易於學習並帶領學生多次參加WRO

機器人比賽獲台中縣市盃第一名第四名及優勝2隊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課程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完

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4-1 數理實驗課程 204 0 868 0

98-4-2 人文品德課程 410 175 989 1000

98-4-3 生活藝能課程 98 273 996 1000

99-4-1 數理實驗課程 1173 1616 927 1000

99-4-2 人文品德課程 1372 230 776 1000

99-4-3 生活藝能課程 54 4524 724 1000

100-4-1 生命教育課程 51 0 806 0

28

100-4-2 藝術課程 104 140 994 1000

100-4-3 生活藝能課程 46 245 997 1000

總 計 1221 1677 921 1000

1生命教育是要持續不斷的推動三年下來我們感覺到參與過的學生的確有不一

樣的改變未來要若要落實生命教育一定要將生命教育融入各科教學及生活中

2合唱團是本校表現很傑出的社團將藝術課程子計畫結合社團活動讓學生在

社團的學習成果藉由成果發表讓學生在舞台上展現自己

3機器人課程在張敏慧老師的努力下三年來的課程發展已經很成熟學生對於

課程的接受度也很高希望將來能將此課程推廣到其他學校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9

30

肆 結語

大里高中在中部地區辦學績優已是有口皆碑的優質學府在短短十

年半來學校的成長茁壯是歷經兩位校長老師同學及社區人士共同

努力的成果然而未來少子化趨勢及城鄉差距擴大的情況下必須思考如

何透過創新再突破現狀發揮最大資源效益學校要能永續發展就是要

具有特色成為獨樹一格的品牌高中

在優質化第一期程中我們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全校師生閱讀

發展國際視訊教學課程落實科學輔導計畫人文品德方面強調生活中的

實踐鼓勵學生志工服務這些計畫的執行更凝聚全校共識使得全校

師生受惠讓大家感受到進步的動力逐步邁向優質特色高中

執行優質化這三年來即將告一段落大部分原計畫目標都能達成

僅以此成果考核報告書感謝優質化核心團隊及諮輔委員們的指導與督

促也同時要感謝校長各處室主任及參與計畫執行的老師同學與行政

同仁未來學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個計畫的結束並不代表停止

本校的全體師生仍要不斷的追求進步以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成效成就 12

年國民教育願景

附件

學校基本資料

一學校概要

校名

全銜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100 學年度)

聯絡人 姓名 林月霞 職稱 教師兼教務主任 電話

(04)24875199-301

學校

規模

部別

(科別)

普通科 (含綜高學術學程

及特殊班)

職業類科 (含綜高職業

學程)

附設進修學校 附設國中部

高三 高二 高一 合計 高三 高二 高一 高三 高二 高一 國三 國二 國一

班級數 14 14 14 42

學生總數 595 596 583 1774

男性 386 330 304 1020

女性 209 266 279 754

特殊班

級設班

情形

班別 數理資優班

年度 100

班級數 1

學生數 30

師資

結構

(不含校

長 教官)

學 歷 博 士 碩 士 研究所 40 學分 大學 專科 教師

數總 94 人1 人 77 人 2 人 9 人 0 人

教學年

未滿 5年 5-9 年 10-19 年 20-29 年 30 年以上 男性 45 人

5 人 42 人 34 人 7 人 1 人 女性 49 人

說明1學校如設有各類特殊班級(含各類資優班特殊教育班與體育班)時請另外填寫

設班情形與學生人數欄位可自行增刪

31

二學生結構

(一) 學區範圍

編號 國 中 校 名

是否為高中職

社區化之適性

學習社區國中

畢業生進入本校學生人數

98 年 99 年 100 年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 總人數

1 縣立太平國中 是 0 3 3 2 10

2 縣立霧峰國中 是 6 4 6 2 3

3 私立明德女中 是 0 0 0 0 0

4 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是 1 1 2 2 2

5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是 9 0 9 0 12

6 私立華盛頓高中 是 1 0 3 0 1

7 縣立成功國中 是 4 3 21 2 25

8 市立育英國中 是 5 0 2 3 3

9 市立崇倫國中 是 9 4 9 2 4

10 縣立光榮國中 是 10 12 40 4 43

11 縣立中平國中 是 6 6 8 2 2

12 市立忠明高中 是 0 0 0 0 1

13 縣立光正國中 是 8 0 6 9 2

14 縣立立新國中 是 4 3 5 3 3

15 市立向上國中 是 13 2 11 1 12

16 市立四育國中 是 6 3 7 3 4

17 私立大明高中 是 3 0 5 0 3

18 縣立新光國中 是 0 2 11 6 9

19 縣立光德國中 是 32 7 8 2 7

20 縣立溪南國中 是 4 3 4 1 2

21 縣立烏日國中 是 14 3 3 1 1

22 縣立爽文國中 是 7 12 20 5 20

23 市立東峰國中 是 5 1 1 2 4

24 臺中市市立大里高中 是 4 7 8 3 3

25 台中縣私立立人高中 是 7 3 5 3 7

26 市立居仁國中 是 36 3 47 3 43

27 臺中市私立僑泰高中 是 3 0 2 0 0

28 縣立光復國中(小) 是 35 5 7 3 7

29 市立光明國中 是 18 9 23 2 17

30 私立宜寧高中 是 6 0 4 0 6

32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2悅讀手冊三年來共發出約1800本本校高一至高三的同學每人都有一本並要

求同學將閱讀心得報告寫入手冊內期望高中三年能寫滿100篇

悅讀手冊查閱 讀書心得分享

3在設備組與本校數理學科老師相互配合下對於科學研究輔導的成效十分良

好且能從各項的數理科學競賽的名次得到驗證

43年來線上英檢平台的利用及英檢考前輔導方案受惠的學生約3000人而通過

英檢中高級或中級受補助的同學有中高級18人中級128人更值的令人慶

賀的事高三陳歆旻參加去年多益(TOEIC)測驗成績高達985分(滿分990)

學生使用本校線上英檢平台進行模擬考試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學生學習)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

完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52 200 1000 1000

98-2-2 科學研究輔導 384 0 889

98-2-3 英文能力提升 152 135 588 1000

99-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35 200 1000 1000

99-2-2 科學研究輔導 713 276 875 1000

20

99-2-3 英文能力提升 925 455 431 1000

100-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68 230 1000 1000

100-2-2 科學研究輔導 343 487 917 1000

100-2-3 英文能力提升 1302 455 604 1000

總 計 2270 2438 856 1000

1三年來辦理閱讀推廣活動成效頗佳同學的書籍借閱冊數逐年提升加上充

實圖書館的軟硬體設施增進閱讀氛圍提升師生利用圖書館的意願而閱

讀習慣有助於終身學習的養成是一項不能間斷的工作

2本校於100學年度獲准成立資優班資優班的成立除了要我們在拔尖方面更加

努力外也藉由資優班的各專題演講帶動全面提升同學的數理課程

3英文能力一向是本校的重點發展項目除了既有優勢下仍須持續提升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1

三子計畫類別教師專業發展

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主要分兩類教師成長及學校交流

其中教師成長方面

1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2辦理全校54小時資優教育研習

3各科教學研究會分科邀請學者專家講座與指導

4辦理PLC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學校交流方面

1行政團隊及各科教師前往他校學習取經

2各科教師參與帶學生出團訪其他國家地區從事教育交流

3辦理校際觀摩

98學年

3-1國文科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數學科繪圖軟體操作研習教師專

業發展評鑑研習

3-2-1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嘉義高中優質化專家諮詢輔導訪視會議

3-2-2新加坡南洋初級學院來本校參訪

雙方互贈禮物 參訪師生在本校中庭大合照

99學年

3-1國文科台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99課綱數學科教學心得分享

3-2 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100 學年

3-1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體研習-路竹高中鍾志輝老師主講建國中學教

師mdash曾政清老師分享專業成長計劃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

3-2 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彰化高中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

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22

198~99 學年國文科舉辦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除了邀請專家分享

外老師都能踴躍參加與會老師就教學心得提出問題與演講者交流並相

互切磋

現代散文教學與閱讀寫作指導 國文科老師專心聆聽演講

298~99 學年數學科舉辦繪圖軟體操作研習及 99 課綱教學心得分享此研習幫

助教師提升專業智能增進教師研究與教學能力並讓科內教師能相互觀摩學

習彼此的長處探討教學上的問題

3100 學年修正前兩年由國文數學各科舉辦教學研習除了各科教學研究會

定期開會討論相關教學成長議題外更鼓勵教師參與縣市伙伴專業知能研習

499 學年度期末校務會議本校教師通過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第一梯共有

42 位老師主動參加接下來到 100 學年就舉辦三場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

體研習(共 12 小時)加上線上研習 10 小時最後共有 39 位老師完成 22 小時

研習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鍾志輝老師談教室觀察系統 教師們均認真聽講藉以瞭解未來趨勢

5優質學校交流計畫3年來共參訪過嘉義高中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彰化高

中等校除了觀摩學習各校的優點外也讓本校的行政同仁能有更廣的視野

提升自我的競爭優勢

699~100 學年度本校為優質化中區總召協辦多項教師研習如中區優質化

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做為承辦學校讓本校教師能

就近參與這些研習也讓參加過的老師受益良多

23

1國文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邀請校外專家來校分享教學心得科內老師都全

數參加並能從研習中充實專業知能增進教學能力

2數學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由科內老師分享繪圖軟體操作及99課綱教學心

得分享老師們毫不不吝嗇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並相互學習他人長處讓

整科的教學效益大大提升

助教蔡清良老師與講師蔡志強老師 數學科研習教師們認真實作

3校際交流讓本校教師能到各優質高中取經學習各校的長處受益老師約有

100人次

4承辦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兩年來參與研習教師約380人

會議前老師們閱讀研習資料 演講者回答老師問題

5承辦PLC教師專業社群初階及進階研習至今約960位老師參加研習

專注聆聽的教師們

師大陳佩英教授開場

溝通網活動過程

講師李玲惠校長

24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專業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

行完畢後

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3-1 教師研習成長 37 0 638 0

98-3-2 優質學校交流 88 0 726 0

99-3-1 教師研習成長 393 0 626 0

99-3-2 優質學校交流 243 0 1000 0

100-3-1 教師研習成長 25 0 737 0

100-3-2 優質學校交流 592 0 730 0

總 計 2728 0 726 0

1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應該再多著墨在推動校內教師自主成立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讓PLC的理念在校內落實並紮根

2本校部分教師通過第一階段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除了要繼續參加下一階段教室

觀察外其餘教師也陸續積極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在校際交流方面這幾年鄰近高中的參訪除了帶給我們成長的刺激更讓我們

不自滿而要不斷提升年年比前一年更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5

四子計畫類別課程發展

本校在「課程發展」上主要分三項生命教育藝術課程及生活藝能

生命教育

1結合各班導師社團等前往慈善機構或弱勢團體擔任志工服務學習

2辦理農村體驗淨山活動與參與飢餓三十等活動

藝術課程

1藉由多元選修課程教授學生書法寫字的技巧並由臨摹與自運的方式

培養學生書法寫字的習慣

2重點強化合唱藝術課程讓學生感染音樂的生命力並透過表演培養積極

大方的人生態度

生活藝能

1機器人程式設計融入生活科技課程

2將平時防震緊急事件防護如入課程辦理防震設計競賽

98學年

4-1-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清華大學第六屆清華盃全國高級中學化

學科能力競賽』

4-1-2「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綠色青年高峰會』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國文科經典讀誦』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4-2-3「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地理實察活動』

4-2-4「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高等法院台中分院實施計畫』

4-2-5「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盲童育幼院實施計畫』

4-2-6「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生命教育傳愛計畫』

4-2-7「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環境教育校外教學』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99學年

4-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 天文研究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惠明盲童育幼院交流計畫』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2-3生命教育課程-『臺中大坑登山步道淨山活動』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100 學年

4-1 生命教育課程-『彰化埔鹽鄉農村服務活動』

4-2-1藝術課程發展計畫-『書法文藝營』

4-2-2藝術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3「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26

198 年為第一次執行本計畫當時每個活動就自成一個子計畫因此洋洋灑灑列

了 11 個子計畫雖然活動辦了很多但每個活動都是點狀無法串連成系列活動

而且勞師動眾讓各科參與的老師深感負擔而學生的獲益也無法延伸發酵因此

在 99 學年開始就把本計畫整併成三個子計畫生命教育課程藝術課程及生活

藝能課程

2生命教育課程著重在讓學生去體驗或實際參與進而有更深刻的感受展現熱

愛生命愛護一切生物及大地甚至樂於去幫助弱勢讓同學從服務學習中瞭解

生命的意義

3藝術課程著重在合唱團的訓練及書法藝術的體驗合唱團在徐惠君老師的帶領

下不論是學生的演唱技巧肢體語言甚至在美聲美學的陶冶下每位同學都展

現特有的氣質也難怪會在各種的合唱比賽贏得很好的成績

4生活藝能課程則由張敏慧老師發展機器人的課程計畫帶領同學研究組裝

設計不同功能的機器人並參與 2010 奧林匹亞機器人競賽台中市校際盃榮獲第一

2010 年 WRO 縣市盃獲第一名 機器人課程同學專心研究機械結構

198學年在課程發展的子計畫下(11個)執行後參與的學生多達2035人次量是

分可觀但質方面卻是我們要加強改善的檢討之後下學年度修正子計畫讓

子計畫的效果能給學生全面性的收穫而不是發錢辦完活動就結束了

同學參訪台灣文獻館專心聽導覽員解說 與惠明盲童一起在禮拜堂參加活動

299-100生命教育課程98學年參訪完惠明盲童育幼院同學於下學期便提議前往

育幼院與院童交流藉由與惠明盲童育幼院院童互動交流讓學生更能體會生命的珍

貴並同理他人之不便此次活動共有83位同學參與

27

這位盲生是比較活潑的會主動與同學聊天 106同學與院童全體大合照

100年舉辦台中大坑步道淨山活動及去農家服務學習體驗活動大坑健行之餘

更隨手撿拾垃圾讓學生寓教於樂學生腳踏實地親自體驗農事服務是最大的收穫

3藝術課程合唱團的訓練課程讓受益的學生約 200 人次建立學生對於音

樂技能與美感的基礎觀念並於實際練唱中學習歌唱技巧了解音樂的感染力

並藉由舞台表演的經驗培養積極大方的人生態度成果發表展現與觀眾互動作音

樂文化交流另外書法文藝營受惠學生約 100 人次

合唱團同學舞台藝術的肢體展現 合唱藝術的多元呈現mdash成果發表

4生活藝能課程張敏慧老師這三年來持續推動機器人課程應用參與學生

人數近500人次建立學生對於機電整合及程式控制機器人的基本概念並於實際

操作中瞭解機器人在工業科技的重要性為了推廣機器人課程教學還親自編印

機器人組裝參考手冊1本easyBot讓學生易於學習並帶領學生多次參加WRO

機器人比賽獲台中縣市盃第一名第四名及優勝2隊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課程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完

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4-1 數理實驗課程 204 0 868 0

98-4-2 人文品德課程 410 175 989 1000

98-4-3 生活藝能課程 98 273 996 1000

99-4-1 數理實驗課程 1173 1616 927 1000

99-4-2 人文品德課程 1372 230 776 1000

99-4-3 生活藝能課程 54 4524 724 1000

100-4-1 生命教育課程 51 0 806 0

28

100-4-2 藝術課程 104 140 994 1000

100-4-3 生活藝能課程 46 245 997 1000

總 計 1221 1677 921 1000

1生命教育是要持續不斷的推動三年下來我們感覺到參與過的學生的確有不一

樣的改變未來要若要落實生命教育一定要將生命教育融入各科教學及生活中

2合唱團是本校表現很傑出的社團將藝術課程子計畫結合社團活動讓學生在

社團的學習成果藉由成果發表讓學生在舞台上展現自己

3機器人課程在張敏慧老師的努力下三年來的課程發展已經很成熟學生對於

課程的接受度也很高希望將來能將此課程推廣到其他學校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9

30

肆 結語

大里高中在中部地區辦學績優已是有口皆碑的優質學府在短短十

年半來學校的成長茁壯是歷經兩位校長老師同學及社區人士共同

努力的成果然而未來少子化趨勢及城鄉差距擴大的情況下必須思考如

何透過創新再突破現狀發揮最大資源效益學校要能永續發展就是要

具有特色成為獨樹一格的品牌高中

在優質化第一期程中我們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全校師生閱讀

發展國際視訊教學課程落實科學輔導計畫人文品德方面強調生活中的

實踐鼓勵學生志工服務這些計畫的執行更凝聚全校共識使得全校

師生受惠讓大家感受到進步的動力逐步邁向優質特色高中

執行優質化這三年來即將告一段落大部分原計畫目標都能達成

僅以此成果考核報告書感謝優質化核心團隊及諮輔委員們的指導與督

促也同時要感謝校長各處室主任及參與計畫執行的老師同學與行政

同仁未來學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個計畫的結束並不代表停止

本校的全體師生仍要不斷的追求進步以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成效成就 12

年國民教育願景

附件

學校基本資料

一學校概要

校名

全銜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100 學年度)

聯絡人 姓名 林月霞 職稱 教師兼教務主任 電話

(04)24875199-301

學校

規模

部別

(科別)

普通科 (含綜高學術學程

及特殊班)

職業類科 (含綜高職業

學程)

附設進修學校 附設國中部

高三 高二 高一 合計 高三 高二 高一 高三 高二 高一 國三 國二 國一

班級數 14 14 14 42

學生總數 595 596 583 1774

男性 386 330 304 1020

女性 209 266 279 754

特殊班

級設班

情形

班別 數理資優班

年度 100

班級數 1

學生數 30

師資

結構

(不含校

長 教官)

學 歷 博 士 碩 士 研究所 40 學分 大學 專科 教師

數總 94 人1 人 77 人 2 人 9 人 0 人

教學年

未滿 5年 5-9 年 10-19 年 20-29 年 30 年以上 男性 45 人

5 人 42 人 34 人 7 人 1 人 女性 49 人

說明1學校如設有各類特殊班級(含各類資優班特殊教育班與體育班)時請另外填寫

設班情形與學生人數欄位可自行增刪

31

二學生結構

(一) 學區範圍

編號 國 中 校 名

是否為高中職

社區化之適性

學習社區國中

畢業生進入本校學生人數

98 年 99 年 100 年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 總人數

1 縣立太平國中 是 0 3 3 2 10

2 縣立霧峰國中 是 6 4 6 2 3

3 私立明德女中 是 0 0 0 0 0

4 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是 1 1 2 2 2

5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是 9 0 9 0 12

6 私立華盛頓高中 是 1 0 3 0 1

7 縣立成功國中 是 4 3 21 2 25

8 市立育英國中 是 5 0 2 3 3

9 市立崇倫國中 是 9 4 9 2 4

10 縣立光榮國中 是 10 12 40 4 43

11 縣立中平國中 是 6 6 8 2 2

12 市立忠明高中 是 0 0 0 0 1

13 縣立光正國中 是 8 0 6 9 2

14 縣立立新國中 是 4 3 5 3 3

15 市立向上國中 是 13 2 11 1 12

16 市立四育國中 是 6 3 7 3 4

17 私立大明高中 是 3 0 5 0 3

18 縣立新光國中 是 0 2 11 6 9

19 縣立光德國中 是 32 7 8 2 7

20 縣立溪南國中 是 4 3 4 1 2

21 縣立烏日國中 是 14 3 3 1 1

22 縣立爽文國中 是 7 12 20 5 20

23 市立東峰國中 是 5 1 1 2 4

24 臺中市市立大里高中 是 4 7 8 3 3

25 台中縣私立立人高中 是 7 3 5 3 7

26 市立居仁國中 是 36 3 47 3 43

27 臺中市私立僑泰高中 是 3 0 2 0 0

28 縣立光復國中(小) 是 35 5 7 3 7

29 市立光明國中 是 18 9 23 2 17

30 私立宜寧高中 是 6 0 4 0 6

32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99-2-3 英文能力提升 925 455 431 1000

100-2-1 閱讀及撰寫

能力提升

168 230 1000 1000

100-2-2 科學研究輔導 343 487 917 1000

100-2-3 英文能力提升 1302 455 604 1000

總 計 2270 2438 856 1000

1三年來辦理閱讀推廣活動成效頗佳同學的書籍借閱冊數逐年提升加上充

實圖書館的軟硬體設施增進閱讀氛圍提升師生利用圖書館的意願而閱

讀習慣有助於終身學習的養成是一項不能間斷的工作

2本校於100學年度獲准成立資優班資優班的成立除了要我們在拔尖方面更加

努力外也藉由資優班的各專題演講帶動全面提升同學的數理課程

3英文能力一向是本校的重點發展項目除了既有優勢下仍須持續提升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1

三子計畫類別教師專業發展

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主要分兩類教師成長及學校交流

其中教師成長方面

1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2辦理全校54小時資優教育研習

3各科教學研究會分科邀請學者專家講座與指導

4辦理PLC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學校交流方面

1行政團隊及各科教師前往他校學習取經

2各科教師參與帶學生出團訪其他國家地區從事教育交流

3辦理校際觀摩

98學年

3-1國文科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數學科繪圖軟體操作研習教師專

業發展評鑑研習

3-2-1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嘉義高中優質化專家諮詢輔導訪視會議

3-2-2新加坡南洋初級學院來本校參訪

雙方互贈禮物 參訪師生在本校中庭大合照

99學年

3-1國文科台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99課綱數學科教學心得分享

3-2 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100 學年

3-1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體研習-路竹高中鍾志輝老師主講建國中學教

師mdash曾政清老師分享專業成長計劃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

3-2 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彰化高中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

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22

198~99 學年國文科舉辦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除了邀請專家分享

外老師都能踴躍參加與會老師就教學心得提出問題與演講者交流並相

互切磋

現代散文教學與閱讀寫作指導 國文科老師專心聆聽演講

298~99 學年數學科舉辦繪圖軟體操作研習及 99 課綱教學心得分享此研習幫

助教師提升專業智能增進教師研究與教學能力並讓科內教師能相互觀摩學

習彼此的長處探討教學上的問題

3100 學年修正前兩年由國文數學各科舉辦教學研習除了各科教學研究會

定期開會討論相關教學成長議題外更鼓勵教師參與縣市伙伴專業知能研習

499 學年度期末校務會議本校教師通過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第一梯共有

42 位老師主動參加接下來到 100 學年就舉辦三場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

體研習(共 12 小時)加上線上研習 10 小時最後共有 39 位老師完成 22 小時

研習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鍾志輝老師談教室觀察系統 教師們均認真聽講藉以瞭解未來趨勢

5優質學校交流計畫3年來共參訪過嘉義高中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彰化高

中等校除了觀摩學習各校的優點外也讓本校的行政同仁能有更廣的視野

提升自我的競爭優勢

699~100 學年度本校為優質化中區總召協辦多項教師研習如中區優質化

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做為承辦學校讓本校教師能

就近參與這些研習也讓參加過的老師受益良多

23

1國文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邀請校外專家來校分享教學心得科內老師都全

數參加並能從研習中充實專業知能增進教學能力

2數學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由科內老師分享繪圖軟體操作及99課綱教學心

得分享老師們毫不不吝嗇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並相互學習他人長處讓

整科的教學效益大大提升

助教蔡清良老師與講師蔡志強老師 數學科研習教師們認真實作

3校際交流讓本校教師能到各優質高中取經學習各校的長處受益老師約有

100人次

4承辦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兩年來參與研習教師約380人

會議前老師們閱讀研習資料 演講者回答老師問題

5承辦PLC教師專業社群初階及進階研習至今約960位老師參加研習

專注聆聽的教師們

師大陳佩英教授開場

溝通網活動過程

講師李玲惠校長

24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專業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

行完畢後

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3-1 教師研習成長 37 0 638 0

98-3-2 優質學校交流 88 0 726 0

99-3-1 教師研習成長 393 0 626 0

99-3-2 優質學校交流 243 0 1000 0

100-3-1 教師研習成長 25 0 737 0

100-3-2 優質學校交流 592 0 730 0

總 計 2728 0 726 0

1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應該再多著墨在推動校內教師自主成立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讓PLC的理念在校內落實並紮根

2本校部分教師通過第一階段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除了要繼續參加下一階段教室

觀察外其餘教師也陸續積極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在校際交流方面這幾年鄰近高中的參訪除了帶給我們成長的刺激更讓我們

不自滿而要不斷提升年年比前一年更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5

四子計畫類別課程發展

本校在「課程發展」上主要分三項生命教育藝術課程及生活藝能

生命教育

1結合各班導師社團等前往慈善機構或弱勢團體擔任志工服務學習

2辦理農村體驗淨山活動與參與飢餓三十等活動

藝術課程

1藉由多元選修課程教授學生書法寫字的技巧並由臨摹與自運的方式

培養學生書法寫字的習慣

2重點強化合唱藝術課程讓學生感染音樂的生命力並透過表演培養積極

大方的人生態度

生活藝能

1機器人程式設計融入生活科技課程

2將平時防震緊急事件防護如入課程辦理防震設計競賽

98學年

4-1-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清華大學第六屆清華盃全國高級中學化

學科能力競賽』

4-1-2「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綠色青年高峰會』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國文科經典讀誦』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4-2-3「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地理實察活動』

4-2-4「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高等法院台中分院實施計畫』

4-2-5「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盲童育幼院實施計畫』

4-2-6「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生命教育傳愛計畫』

4-2-7「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環境教育校外教學』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99學年

4-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 天文研究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惠明盲童育幼院交流計畫』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2-3生命教育課程-『臺中大坑登山步道淨山活動』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100 學年

4-1 生命教育課程-『彰化埔鹽鄉農村服務活動』

4-2-1藝術課程發展計畫-『書法文藝營』

4-2-2藝術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3「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26

198 年為第一次執行本計畫當時每個活動就自成一個子計畫因此洋洋灑灑列

了 11 個子計畫雖然活動辦了很多但每個活動都是點狀無法串連成系列活動

而且勞師動眾讓各科參與的老師深感負擔而學生的獲益也無法延伸發酵因此

在 99 學年開始就把本計畫整併成三個子計畫生命教育課程藝術課程及生活

藝能課程

2生命教育課程著重在讓學生去體驗或實際參與進而有更深刻的感受展現熱

愛生命愛護一切生物及大地甚至樂於去幫助弱勢讓同學從服務學習中瞭解

生命的意義

3藝術課程著重在合唱團的訓練及書法藝術的體驗合唱團在徐惠君老師的帶領

下不論是學生的演唱技巧肢體語言甚至在美聲美學的陶冶下每位同學都展

現特有的氣質也難怪會在各種的合唱比賽贏得很好的成績

4生活藝能課程則由張敏慧老師發展機器人的課程計畫帶領同學研究組裝

設計不同功能的機器人並參與 2010 奧林匹亞機器人競賽台中市校際盃榮獲第一

2010 年 WRO 縣市盃獲第一名 機器人課程同學專心研究機械結構

198學年在課程發展的子計畫下(11個)執行後參與的學生多達2035人次量是

分可觀但質方面卻是我們要加強改善的檢討之後下學年度修正子計畫讓

子計畫的效果能給學生全面性的收穫而不是發錢辦完活動就結束了

同學參訪台灣文獻館專心聽導覽員解說 與惠明盲童一起在禮拜堂參加活動

299-100生命教育課程98學年參訪完惠明盲童育幼院同學於下學期便提議前往

育幼院與院童交流藉由與惠明盲童育幼院院童互動交流讓學生更能體會生命的珍

貴並同理他人之不便此次活動共有83位同學參與

27

這位盲生是比較活潑的會主動與同學聊天 106同學與院童全體大合照

100年舉辦台中大坑步道淨山活動及去農家服務學習體驗活動大坑健行之餘

更隨手撿拾垃圾讓學生寓教於樂學生腳踏實地親自體驗農事服務是最大的收穫

3藝術課程合唱團的訓練課程讓受益的學生約 200 人次建立學生對於音

樂技能與美感的基礎觀念並於實際練唱中學習歌唱技巧了解音樂的感染力

並藉由舞台表演的經驗培養積極大方的人生態度成果發表展現與觀眾互動作音

樂文化交流另外書法文藝營受惠學生約 100 人次

合唱團同學舞台藝術的肢體展現 合唱藝術的多元呈現mdash成果發表

4生活藝能課程張敏慧老師這三年來持續推動機器人課程應用參與學生

人數近500人次建立學生對於機電整合及程式控制機器人的基本概念並於實際

操作中瞭解機器人在工業科技的重要性為了推廣機器人課程教學還親自編印

機器人組裝參考手冊1本easyBot讓學生易於學習並帶領學生多次參加WRO

機器人比賽獲台中縣市盃第一名第四名及優勝2隊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課程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完

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4-1 數理實驗課程 204 0 868 0

98-4-2 人文品德課程 410 175 989 1000

98-4-3 生活藝能課程 98 273 996 1000

99-4-1 數理實驗課程 1173 1616 927 1000

99-4-2 人文品德課程 1372 230 776 1000

99-4-3 生活藝能課程 54 4524 724 1000

100-4-1 生命教育課程 51 0 806 0

28

100-4-2 藝術課程 104 140 994 1000

100-4-3 生活藝能課程 46 245 997 1000

總 計 1221 1677 921 1000

1生命教育是要持續不斷的推動三年下來我們感覺到參與過的學生的確有不一

樣的改變未來要若要落實生命教育一定要將生命教育融入各科教學及生活中

2合唱團是本校表現很傑出的社團將藝術課程子計畫結合社團活動讓學生在

社團的學習成果藉由成果發表讓學生在舞台上展現自己

3機器人課程在張敏慧老師的努力下三年來的課程發展已經很成熟學生對於

課程的接受度也很高希望將來能將此課程推廣到其他學校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9

30

肆 結語

大里高中在中部地區辦學績優已是有口皆碑的優質學府在短短十

年半來學校的成長茁壯是歷經兩位校長老師同學及社區人士共同

努力的成果然而未來少子化趨勢及城鄉差距擴大的情況下必須思考如

何透過創新再突破現狀發揮最大資源效益學校要能永續發展就是要

具有特色成為獨樹一格的品牌高中

在優質化第一期程中我們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全校師生閱讀

發展國際視訊教學課程落實科學輔導計畫人文品德方面強調生活中的

實踐鼓勵學生志工服務這些計畫的執行更凝聚全校共識使得全校

師生受惠讓大家感受到進步的動力逐步邁向優質特色高中

執行優質化這三年來即將告一段落大部分原計畫目標都能達成

僅以此成果考核報告書感謝優質化核心團隊及諮輔委員們的指導與督

促也同時要感謝校長各處室主任及參與計畫執行的老師同學與行政

同仁未來學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個計畫的結束並不代表停止

本校的全體師生仍要不斷的追求進步以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成效成就 12

年國民教育願景

附件

學校基本資料

一學校概要

校名

全銜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100 學年度)

聯絡人 姓名 林月霞 職稱 教師兼教務主任 電話

(04)24875199-301

學校

規模

部別

(科別)

普通科 (含綜高學術學程

及特殊班)

職業類科 (含綜高職業

學程)

附設進修學校 附設國中部

高三 高二 高一 合計 高三 高二 高一 高三 高二 高一 國三 國二 國一

班級數 14 14 14 42

學生總數 595 596 583 1774

男性 386 330 304 1020

女性 209 266 279 754

特殊班

級設班

情形

班別 數理資優班

年度 100

班級數 1

學生數 30

師資

結構

(不含校

長 教官)

學 歷 博 士 碩 士 研究所 40 學分 大學 專科 教師

數總 94 人1 人 77 人 2 人 9 人 0 人

教學年

未滿 5年 5-9 年 10-19 年 20-29 年 30 年以上 男性 45 人

5 人 42 人 34 人 7 人 1 人 女性 49 人

說明1學校如設有各類特殊班級(含各類資優班特殊教育班與體育班)時請另外填寫

設班情形與學生人數欄位可自行增刪

31

二學生結構

(一) 學區範圍

編號 國 中 校 名

是否為高中職

社區化之適性

學習社區國中

畢業生進入本校學生人數

98 年 99 年 100 年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 總人數

1 縣立太平國中 是 0 3 3 2 10

2 縣立霧峰國中 是 6 4 6 2 3

3 私立明德女中 是 0 0 0 0 0

4 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是 1 1 2 2 2

5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是 9 0 9 0 12

6 私立華盛頓高中 是 1 0 3 0 1

7 縣立成功國中 是 4 3 21 2 25

8 市立育英國中 是 5 0 2 3 3

9 市立崇倫國中 是 9 4 9 2 4

10 縣立光榮國中 是 10 12 40 4 43

11 縣立中平國中 是 6 6 8 2 2

12 市立忠明高中 是 0 0 0 0 1

13 縣立光正國中 是 8 0 6 9 2

14 縣立立新國中 是 4 3 5 3 3

15 市立向上國中 是 13 2 11 1 12

16 市立四育國中 是 6 3 7 3 4

17 私立大明高中 是 3 0 5 0 3

18 縣立新光國中 是 0 2 11 6 9

19 縣立光德國中 是 32 7 8 2 7

20 縣立溪南國中 是 4 3 4 1 2

21 縣立烏日國中 是 14 3 3 1 1

22 縣立爽文國中 是 7 12 20 5 20

23 市立東峰國中 是 5 1 1 2 4

24 臺中市市立大里高中 是 4 7 8 3 3

25 台中縣私立立人高中 是 7 3 5 3 7

26 市立居仁國中 是 36 3 47 3 43

27 臺中市私立僑泰高中 是 3 0 2 0 0

28 縣立光復國中(小) 是 35 5 7 3 7

29 市立光明國中 是 18 9 23 2 17

30 私立宜寧高中 是 6 0 4 0 6

32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三子計畫類別教師專業發展

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主要分兩類教師成長及學校交流

其中教師成長方面

1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2辦理全校54小時資優教育研習

3各科教學研究會分科邀請學者專家講座與指導

4辦理PLC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學校交流方面

1行政團隊及各科教師前往他校學習取經

2各科教師參與帶學生出團訪其他國家地區從事教育交流

3辦理校際觀摩

98學年

3-1國文科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數學科繪圖軟體操作研習教師專

業發展評鑑研習

3-2-1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嘉義高中優質化專家諮詢輔導訪視會議

3-2-2新加坡南洋初級學院來本校參訪

雙方互贈禮物 參訪師生在本校中庭大合照

99學年

3-1國文科台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99課綱數學科教學心得分享

3-2 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100 學年

3-1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體研習-路竹高中鍾志輝老師主講建國中學教

師mdash曾政清老師分享專業成長計劃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

3-2 優質學校交流計畫-參訪彰化高中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

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

22

198~99 學年國文科舉辦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除了邀請專家分享

外老師都能踴躍參加與會老師就教學心得提出問題與演講者交流並相

互切磋

現代散文教學與閱讀寫作指導 國文科老師專心聆聽演講

298~99 學年數學科舉辦繪圖軟體操作研習及 99 課綱教學心得分享此研習幫

助教師提升專業智能增進教師研究與教學能力並讓科內教師能相互觀摩學

習彼此的長處探討教學上的問題

3100 學年修正前兩年由國文數學各科舉辦教學研習除了各科教學研究會

定期開會討論相關教學成長議題外更鼓勵教師參與縣市伙伴專業知能研習

499 學年度期末校務會議本校教師通過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第一梯共有

42 位老師主動參加接下來到 100 學年就舉辦三場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

體研習(共 12 小時)加上線上研習 10 小時最後共有 39 位老師完成 22 小時

研習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鍾志輝老師談教室觀察系統 教師們均認真聽講藉以瞭解未來趨勢

5優質學校交流計畫3年來共參訪過嘉義高中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彰化高

中等校除了觀摩學習各校的優點外也讓本校的行政同仁能有更廣的視野

提升自我的競爭優勢

699~100 學年度本校為優質化中區總召協辦多項教師研習如中區優質化

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做為承辦學校讓本校教師能

就近參與這些研習也讓參加過的老師受益良多

23

1國文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邀請校外專家來校分享教學心得科內老師都全

數參加並能從研習中充實專業知能增進教學能力

2數學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由科內老師分享繪圖軟體操作及99課綱教學心

得分享老師們毫不不吝嗇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並相互學習他人長處讓

整科的教學效益大大提升

助教蔡清良老師與講師蔡志強老師 數學科研習教師們認真實作

3校際交流讓本校教師能到各優質高中取經學習各校的長處受益老師約有

100人次

4承辦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兩年來參與研習教師約380人

會議前老師們閱讀研習資料 演講者回答老師問題

5承辦PLC教師專業社群初階及進階研習至今約960位老師參加研習

專注聆聽的教師們

師大陳佩英教授開場

溝通網活動過程

講師李玲惠校長

24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專業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

行完畢後

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3-1 教師研習成長 37 0 638 0

98-3-2 優質學校交流 88 0 726 0

99-3-1 教師研習成長 393 0 626 0

99-3-2 優質學校交流 243 0 1000 0

100-3-1 教師研習成長 25 0 737 0

100-3-2 優質學校交流 592 0 730 0

總 計 2728 0 726 0

1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應該再多著墨在推動校內教師自主成立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讓PLC的理念在校內落實並紮根

2本校部分教師通過第一階段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除了要繼續參加下一階段教室

觀察外其餘教師也陸續積極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在校際交流方面這幾年鄰近高中的參訪除了帶給我們成長的刺激更讓我們

不自滿而要不斷提升年年比前一年更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5

四子計畫類別課程發展

本校在「課程發展」上主要分三項生命教育藝術課程及生活藝能

生命教育

1結合各班導師社團等前往慈善機構或弱勢團體擔任志工服務學習

2辦理農村體驗淨山活動與參與飢餓三十等活動

藝術課程

1藉由多元選修課程教授學生書法寫字的技巧並由臨摹與自運的方式

培養學生書法寫字的習慣

2重點強化合唱藝術課程讓學生感染音樂的生命力並透過表演培養積極

大方的人生態度

生活藝能

1機器人程式設計融入生活科技課程

2將平時防震緊急事件防護如入課程辦理防震設計競賽

98學年

4-1-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清華大學第六屆清華盃全國高級中學化

學科能力競賽』

4-1-2「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綠色青年高峰會』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國文科經典讀誦』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4-2-3「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地理實察活動』

4-2-4「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高等法院台中分院實施計畫』

4-2-5「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盲童育幼院實施計畫』

4-2-6「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生命教育傳愛計畫』

4-2-7「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環境教育校外教學』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99學年

4-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 天文研究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惠明盲童育幼院交流計畫』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2-3生命教育課程-『臺中大坑登山步道淨山活動』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100 學年

4-1 生命教育課程-『彰化埔鹽鄉農村服務活動』

4-2-1藝術課程發展計畫-『書法文藝營』

4-2-2藝術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3「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26

198 年為第一次執行本計畫當時每個活動就自成一個子計畫因此洋洋灑灑列

了 11 個子計畫雖然活動辦了很多但每個活動都是點狀無法串連成系列活動

而且勞師動眾讓各科參與的老師深感負擔而學生的獲益也無法延伸發酵因此

在 99 學年開始就把本計畫整併成三個子計畫生命教育課程藝術課程及生活

藝能課程

2生命教育課程著重在讓學生去體驗或實際參與進而有更深刻的感受展現熱

愛生命愛護一切生物及大地甚至樂於去幫助弱勢讓同學從服務學習中瞭解

生命的意義

3藝術課程著重在合唱團的訓練及書法藝術的體驗合唱團在徐惠君老師的帶領

下不論是學生的演唱技巧肢體語言甚至在美聲美學的陶冶下每位同學都展

現特有的氣質也難怪會在各種的合唱比賽贏得很好的成績

4生活藝能課程則由張敏慧老師發展機器人的課程計畫帶領同學研究組裝

設計不同功能的機器人並參與 2010 奧林匹亞機器人競賽台中市校際盃榮獲第一

2010 年 WRO 縣市盃獲第一名 機器人課程同學專心研究機械結構

198學年在課程發展的子計畫下(11個)執行後參與的學生多達2035人次量是

分可觀但質方面卻是我們要加強改善的檢討之後下學年度修正子計畫讓

子計畫的效果能給學生全面性的收穫而不是發錢辦完活動就結束了

同學參訪台灣文獻館專心聽導覽員解說 與惠明盲童一起在禮拜堂參加活動

299-100生命教育課程98學年參訪完惠明盲童育幼院同學於下學期便提議前往

育幼院與院童交流藉由與惠明盲童育幼院院童互動交流讓學生更能體會生命的珍

貴並同理他人之不便此次活動共有83位同學參與

27

這位盲生是比較活潑的會主動與同學聊天 106同學與院童全體大合照

100年舉辦台中大坑步道淨山活動及去農家服務學習體驗活動大坑健行之餘

更隨手撿拾垃圾讓學生寓教於樂學生腳踏實地親自體驗農事服務是最大的收穫

3藝術課程合唱團的訓練課程讓受益的學生約 200 人次建立學生對於音

樂技能與美感的基礎觀念並於實際練唱中學習歌唱技巧了解音樂的感染力

並藉由舞台表演的經驗培養積極大方的人生態度成果發表展現與觀眾互動作音

樂文化交流另外書法文藝營受惠學生約 100 人次

合唱團同學舞台藝術的肢體展現 合唱藝術的多元呈現mdash成果發表

4生活藝能課程張敏慧老師這三年來持續推動機器人課程應用參與學生

人數近500人次建立學生對於機電整合及程式控制機器人的基本概念並於實際

操作中瞭解機器人在工業科技的重要性為了推廣機器人課程教學還親自編印

機器人組裝參考手冊1本easyBot讓學生易於學習並帶領學生多次參加WRO

機器人比賽獲台中縣市盃第一名第四名及優勝2隊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課程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完

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4-1 數理實驗課程 204 0 868 0

98-4-2 人文品德課程 410 175 989 1000

98-4-3 生活藝能課程 98 273 996 1000

99-4-1 數理實驗課程 1173 1616 927 1000

99-4-2 人文品德課程 1372 230 776 1000

99-4-3 生活藝能課程 54 4524 724 1000

100-4-1 生命教育課程 51 0 806 0

28

100-4-2 藝術課程 104 140 994 1000

100-4-3 生活藝能課程 46 245 997 1000

總 計 1221 1677 921 1000

1生命教育是要持續不斷的推動三年下來我們感覺到參與過的學生的確有不一

樣的改變未來要若要落實生命教育一定要將生命教育融入各科教學及生活中

2合唱團是本校表現很傑出的社團將藝術課程子計畫結合社團活動讓學生在

社團的學習成果藉由成果發表讓學生在舞台上展現自己

3機器人課程在張敏慧老師的努力下三年來的課程發展已經很成熟學生對於

課程的接受度也很高希望將來能將此課程推廣到其他學校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9

30

肆 結語

大里高中在中部地區辦學績優已是有口皆碑的優質學府在短短十

年半來學校的成長茁壯是歷經兩位校長老師同學及社區人士共同

努力的成果然而未來少子化趨勢及城鄉差距擴大的情況下必須思考如

何透過創新再突破現狀發揮最大資源效益學校要能永續發展就是要

具有特色成為獨樹一格的品牌高中

在優質化第一期程中我們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全校師生閱讀

發展國際視訊教學課程落實科學輔導計畫人文品德方面強調生活中的

實踐鼓勵學生志工服務這些計畫的執行更凝聚全校共識使得全校

師生受惠讓大家感受到進步的動力逐步邁向優質特色高中

執行優質化這三年來即將告一段落大部分原計畫目標都能達成

僅以此成果考核報告書感謝優質化核心團隊及諮輔委員們的指導與督

促也同時要感謝校長各處室主任及參與計畫執行的老師同學與行政

同仁未來學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個計畫的結束並不代表停止

本校的全體師生仍要不斷的追求進步以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成效成就 12

年國民教育願景

附件

學校基本資料

一學校概要

校名

全銜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100 學年度)

聯絡人 姓名 林月霞 職稱 教師兼教務主任 電話

(04)24875199-301

學校

規模

部別

(科別)

普通科 (含綜高學術學程

及特殊班)

職業類科 (含綜高職業

學程)

附設進修學校 附設國中部

高三 高二 高一 合計 高三 高二 高一 高三 高二 高一 國三 國二 國一

班級數 14 14 14 42

學生總數 595 596 583 1774

男性 386 330 304 1020

女性 209 266 279 754

特殊班

級設班

情形

班別 數理資優班

年度 100

班級數 1

學生數 30

師資

結構

(不含校

長 教官)

學 歷 博 士 碩 士 研究所 40 學分 大學 專科 教師

數總 94 人1 人 77 人 2 人 9 人 0 人

教學年

未滿 5年 5-9 年 10-19 年 20-29 年 30 年以上 男性 45 人

5 人 42 人 34 人 7 人 1 人 女性 49 人

說明1學校如設有各類特殊班級(含各類資優班特殊教育班與體育班)時請另外填寫

設班情形與學生人數欄位可自行增刪

31

二學生結構

(一) 學區範圍

編號 國 中 校 名

是否為高中職

社區化之適性

學習社區國中

畢業生進入本校學生人數

98 年 99 年 100 年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 總人數

1 縣立太平國中 是 0 3 3 2 10

2 縣立霧峰國中 是 6 4 6 2 3

3 私立明德女中 是 0 0 0 0 0

4 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是 1 1 2 2 2

5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是 9 0 9 0 12

6 私立華盛頓高中 是 1 0 3 0 1

7 縣立成功國中 是 4 3 21 2 25

8 市立育英國中 是 5 0 2 3 3

9 市立崇倫國中 是 9 4 9 2 4

10 縣立光榮國中 是 10 12 40 4 43

11 縣立中平國中 是 6 6 8 2 2

12 市立忠明高中 是 0 0 0 0 1

13 縣立光正國中 是 8 0 6 9 2

14 縣立立新國中 是 4 3 5 3 3

15 市立向上國中 是 13 2 11 1 12

16 市立四育國中 是 6 3 7 3 4

17 私立大明高中 是 3 0 5 0 3

18 縣立新光國中 是 0 2 11 6 9

19 縣立光德國中 是 32 7 8 2 7

20 縣立溪南國中 是 4 3 4 1 2

21 縣立烏日國中 是 14 3 3 1 1

22 縣立爽文國中 是 7 12 20 5 20

23 市立東峰國中 是 5 1 1 2 4

24 臺中市市立大里高中 是 4 7 8 3 3

25 台中縣私立立人高中 是 7 3 5 3 7

26 市立居仁國中 是 36 3 47 3 43

27 臺中市私立僑泰高中 是 3 0 2 0 0

28 縣立光復國中(小) 是 35 5 7 3 7

29 市立光明國中 是 18 9 23 2 17

30 私立宜寧高中 是 6 0 4 0 6

32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198~99 學年國文科舉辦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除了邀請專家分享

外老師都能踴躍參加與會老師就教學心得提出問題與演講者交流並相

互切磋

現代散文教學與閱讀寫作指導 國文科老師專心聆聽演講

298~99 學年數學科舉辦繪圖軟體操作研習及 99 課綱教學心得分享此研習幫

助教師提升專業智能增進教師研究與教學能力並讓科內教師能相互觀摩學

習彼此的長處探討教學上的問題

3100 學年修正前兩年由國文數學各科舉辦教學研習除了各科教學研究會

定期開會討論相關教學成長議題外更鼓勵教師參與縣市伙伴專業知能研習

499 學年度期末校務會議本校教師通過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第一梯共有

42 位老師主動參加接下來到 100 學年就舉辦三場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實

體研習(共 12 小時)加上線上研習 10 小時最後共有 39 位老師完成 22 小時

研習通過初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鍾志輝老師談教室觀察系統 教師們均認真聽講藉以瞭解未來趨勢

5優質學校交流計畫3年來共參訪過嘉義高中溪湖高中竹山高中彰化高

中等校除了觀摩學習各校的優點外也讓本校的行政同仁能有更廣的視野

提升自我的競爭優勢

699~100 學年度本校為優質化中區總召協辦多項教師研習如中區優質化

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PLC 教師專業社群研習做為承辦學校讓本校教師能

就近參與這些研習也讓參加過的老師受益良多

23

1國文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邀請校外專家來校分享教學心得科內老師都全

數參加並能從研習中充實專業知能增進教學能力

2數學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由科內老師分享繪圖軟體操作及99課綱教學心

得分享老師們毫不不吝嗇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並相互學習他人長處讓

整科的教學效益大大提升

助教蔡清良老師與講師蔡志強老師 數學科研習教師們認真實作

3校際交流讓本校教師能到各優質高中取經學習各校的長處受益老師約有

100人次

4承辦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兩年來參與研習教師約380人

會議前老師們閱讀研習資料 演講者回答老師問題

5承辦PLC教師專業社群初階及進階研習至今約960位老師參加研習

專注聆聽的教師們

師大陳佩英教授開場

溝通網活動過程

講師李玲惠校長

24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專業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

行完畢後

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3-1 教師研習成長 37 0 638 0

98-3-2 優質學校交流 88 0 726 0

99-3-1 教師研習成長 393 0 626 0

99-3-2 優質學校交流 243 0 1000 0

100-3-1 教師研習成長 25 0 737 0

100-3-2 優質學校交流 592 0 730 0

總 計 2728 0 726 0

1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應該再多著墨在推動校內教師自主成立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讓PLC的理念在校內落實並紮根

2本校部分教師通過第一階段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除了要繼續參加下一階段教室

觀察外其餘教師也陸續積極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在校際交流方面這幾年鄰近高中的參訪除了帶給我們成長的刺激更讓我們

不自滿而要不斷提升年年比前一年更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5

四子計畫類別課程發展

本校在「課程發展」上主要分三項生命教育藝術課程及生活藝能

生命教育

1結合各班導師社團等前往慈善機構或弱勢團體擔任志工服務學習

2辦理農村體驗淨山活動與參與飢餓三十等活動

藝術課程

1藉由多元選修課程教授學生書法寫字的技巧並由臨摹與自運的方式

培養學生書法寫字的習慣

2重點強化合唱藝術課程讓學生感染音樂的生命力並透過表演培養積極

大方的人生態度

生活藝能

1機器人程式設計融入生活科技課程

2將平時防震緊急事件防護如入課程辦理防震設計競賽

98學年

4-1-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清華大學第六屆清華盃全國高級中學化

學科能力競賽』

4-1-2「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綠色青年高峰會』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國文科經典讀誦』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4-2-3「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地理實察活動』

4-2-4「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高等法院台中分院實施計畫』

4-2-5「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盲童育幼院實施計畫』

4-2-6「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生命教育傳愛計畫』

4-2-7「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環境教育校外教學』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99學年

4-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 天文研究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惠明盲童育幼院交流計畫』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2-3生命教育課程-『臺中大坑登山步道淨山活動』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100 學年

4-1 生命教育課程-『彰化埔鹽鄉農村服務活動』

4-2-1藝術課程發展計畫-『書法文藝營』

4-2-2藝術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3「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26

198 年為第一次執行本計畫當時每個活動就自成一個子計畫因此洋洋灑灑列

了 11 個子計畫雖然活動辦了很多但每個活動都是點狀無法串連成系列活動

而且勞師動眾讓各科參與的老師深感負擔而學生的獲益也無法延伸發酵因此

在 99 學年開始就把本計畫整併成三個子計畫生命教育課程藝術課程及生活

藝能課程

2生命教育課程著重在讓學生去體驗或實際參與進而有更深刻的感受展現熱

愛生命愛護一切生物及大地甚至樂於去幫助弱勢讓同學從服務學習中瞭解

生命的意義

3藝術課程著重在合唱團的訓練及書法藝術的體驗合唱團在徐惠君老師的帶領

下不論是學生的演唱技巧肢體語言甚至在美聲美學的陶冶下每位同學都展

現特有的氣質也難怪會在各種的合唱比賽贏得很好的成績

4生活藝能課程則由張敏慧老師發展機器人的課程計畫帶領同學研究組裝

設計不同功能的機器人並參與 2010 奧林匹亞機器人競賽台中市校際盃榮獲第一

2010 年 WRO 縣市盃獲第一名 機器人課程同學專心研究機械結構

198學年在課程發展的子計畫下(11個)執行後參與的學生多達2035人次量是

分可觀但質方面卻是我們要加強改善的檢討之後下學年度修正子計畫讓

子計畫的效果能給學生全面性的收穫而不是發錢辦完活動就結束了

同學參訪台灣文獻館專心聽導覽員解說 與惠明盲童一起在禮拜堂參加活動

299-100生命教育課程98學年參訪完惠明盲童育幼院同學於下學期便提議前往

育幼院與院童交流藉由與惠明盲童育幼院院童互動交流讓學生更能體會生命的珍

貴並同理他人之不便此次活動共有83位同學參與

27

這位盲生是比較活潑的會主動與同學聊天 106同學與院童全體大合照

100年舉辦台中大坑步道淨山活動及去農家服務學習體驗活動大坑健行之餘

更隨手撿拾垃圾讓學生寓教於樂學生腳踏實地親自體驗農事服務是最大的收穫

3藝術課程合唱團的訓練課程讓受益的學生約 200 人次建立學生對於音

樂技能與美感的基礎觀念並於實際練唱中學習歌唱技巧了解音樂的感染力

並藉由舞台表演的經驗培養積極大方的人生態度成果發表展現與觀眾互動作音

樂文化交流另外書法文藝營受惠學生約 100 人次

合唱團同學舞台藝術的肢體展現 合唱藝術的多元呈現mdash成果發表

4生活藝能課程張敏慧老師這三年來持續推動機器人課程應用參與學生

人數近500人次建立學生對於機電整合及程式控制機器人的基本概念並於實際

操作中瞭解機器人在工業科技的重要性為了推廣機器人課程教學還親自編印

機器人組裝參考手冊1本easyBot讓學生易於學習並帶領學生多次參加WRO

機器人比賽獲台中縣市盃第一名第四名及優勝2隊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課程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完

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4-1 數理實驗課程 204 0 868 0

98-4-2 人文品德課程 410 175 989 1000

98-4-3 生活藝能課程 98 273 996 1000

99-4-1 數理實驗課程 1173 1616 927 1000

99-4-2 人文品德課程 1372 230 776 1000

99-4-3 生活藝能課程 54 4524 724 1000

100-4-1 生命教育課程 51 0 806 0

28

100-4-2 藝術課程 104 140 994 1000

100-4-3 生活藝能課程 46 245 997 1000

總 計 1221 1677 921 1000

1生命教育是要持續不斷的推動三年下來我們感覺到參與過的學生的確有不一

樣的改變未來要若要落實生命教育一定要將生命教育融入各科教學及生活中

2合唱團是本校表現很傑出的社團將藝術課程子計畫結合社團活動讓學生在

社團的學習成果藉由成果發表讓學生在舞台上展現自己

3機器人課程在張敏慧老師的努力下三年來的課程發展已經很成熟學生對於

課程的接受度也很高希望將來能將此課程推廣到其他學校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9

30

肆 結語

大里高中在中部地區辦學績優已是有口皆碑的優質學府在短短十

年半來學校的成長茁壯是歷經兩位校長老師同學及社區人士共同

努力的成果然而未來少子化趨勢及城鄉差距擴大的情況下必須思考如

何透過創新再突破現狀發揮最大資源效益學校要能永續發展就是要

具有特色成為獨樹一格的品牌高中

在優質化第一期程中我們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全校師生閱讀

發展國際視訊教學課程落實科學輔導計畫人文品德方面強調生活中的

實踐鼓勵學生志工服務這些計畫的執行更凝聚全校共識使得全校

師生受惠讓大家感受到進步的動力逐步邁向優質特色高中

執行優質化這三年來即將告一段落大部分原計畫目標都能達成

僅以此成果考核報告書感謝優質化核心團隊及諮輔委員們的指導與督

促也同時要感謝校長各處室主任及參與計畫執行的老師同學與行政

同仁未來學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個計畫的結束並不代表停止

本校的全體師生仍要不斷的追求進步以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成效成就 12

年國民教育願景

附件

學校基本資料

一學校概要

校名

全銜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100 學年度)

聯絡人 姓名 林月霞 職稱 教師兼教務主任 電話

(04)24875199-301

學校

規模

部別

(科別)

普通科 (含綜高學術學程

及特殊班)

職業類科 (含綜高職業

學程)

附設進修學校 附設國中部

高三 高二 高一 合計 高三 高二 高一 高三 高二 高一 國三 國二 國一

班級數 14 14 14 42

學生總數 595 596 583 1774

男性 386 330 304 1020

女性 209 266 279 754

特殊班

級設班

情形

班別 數理資優班

年度 100

班級數 1

學生數 30

師資

結構

(不含校

長 教官)

學 歷 博 士 碩 士 研究所 40 學分 大學 專科 教師

數總 94 人1 人 77 人 2 人 9 人 0 人

教學年

未滿 5年 5-9 年 10-19 年 20-29 年 30 年以上 男性 45 人

5 人 42 人 34 人 7 人 1 人 女性 49 人

說明1學校如設有各類特殊班級(含各類資優班特殊教育班與體育班)時請另外填寫

設班情形與學生人數欄位可自行增刪

31

二學生結構

(一) 學區範圍

編號 國 中 校 名

是否為高中職

社區化之適性

學習社區國中

畢業生進入本校學生人數

98 年 99 年 100 年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 總人數

1 縣立太平國中 是 0 3 3 2 10

2 縣立霧峰國中 是 6 4 6 2 3

3 私立明德女中 是 0 0 0 0 0

4 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是 1 1 2 2 2

5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是 9 0 9 0 12

6 私立華盛頓高中 是 1 0 3 0 1

7 縣立成功國中 是 4 3 21 2 25

8 市立育英國中 是 5 0 2 3 3

9 市立崇倫國中 是 9 4 9 2 4

10 縣立光榮國中 是 10 12 40 4 43

11 縣立中平國中 是 6 6 8 2 2

12 市立忠明高中 是 0 0 0 0 1

13 縣立光正國中 是 8 0 6 9 2

14 縣立立新國中 是 4 3 5 3 3

15 市立向上國中 是 13 2 11 1 12

16 市立四育國中 是 6 3 7 3 4

17 私立大明高中 是 3 0 5 0 3

18 縣立新光國中 是 0 2 11 6 9

19 縣立光德國中 是 32 7 8 2 7

20 縣立溪南國中 是 4 3 4 1 2

21 縣立烏日國中 是 14 3 3 1 1

22 縣立爽文國中 是 7 12 20 5 20

23 市立東峰國中 是 5 1 1 2 4

24 臺中市市立大里高中 是 4 7 8 3 3

25 台中縣私立立人高中 是 7 3 5 3 7

26 市立居仁國中 是 36 3 47 3 43

27 臺中市私立僑泰高中 是 3 0 2 0 0

28 縣立光復國中(小) 是 35 5 7 3 7

29 市立光明國中 是 18 9 23 2 17

30 私立宜寧高中 是 6 0 4 0 6

32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1國文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邀請校外專家來校分享教學心得科內老師都全

數參加並能從研習中充實專業知能增進教學能力

2數學科舉辦的教師研習都由科內老師分享繪圖軟體操作及99課綱教學心

得分享老師們毫不不吝嗇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並相互學習他人長處讓

整科的教學效益大大提升

助教蔡清良老師與講師蔡志強老師 數學科研習教師們認真實作

3校際交流讓本校教師能到各優質高中取經學習各校的長處受益老師約有

100人次

4承辦中區優質化學校-校際交流觀摩會兩年來參與研習教師約380人

會議前老師們閱讀研習資料 演講者回答老師問題

5承辦PLC教師專業社群初階及進階研習至今約960位老師參加研習

專注聆聽的教師們

師大陳佩英教授開場

溝通網活動過程

講師李玲惠校長

24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專業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

行完畢後

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3-1 教師研習成長 37 0 638 0

98-3-2 優質學校交流 88 0 726 0

99-3-1 教師研習成長 393 0 626 0

99-3-2 優質學校交流 243 0 1000 0

100-3-1 教師研習成長 25 0 737 0

100-3-2 優質學校交流 592 0 730 0

總 計 2728 0 726 0

1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應該再多著墨在推動校內教師自主成立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讓PLC的理念在校內落實並紮根

2本校部分教師通過第一階段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除了要繼續參加下一階段教室

觀察外其餘教師也陸續積極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在校際交流方面這幾年鄰近高中的參訪除了帶給我們成長的刺激更讓我們

不自滿而要不斷提升年年比前一年更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5

四子計畫類別課程發展

本校在「課程發展」上主要分三項生命教育藝術課程及生活藝能

生命教育

1結合各班導師社團等前往慈善機構或弱勢團體擔任志工服務學習

2辦理農村體驗淨山活動與參與飢餓三十等活動

藝術課程

1藉由多元選修課程教授學生書法寫字的技巧並由臨摹與自運的方式

培養學生書法寫字的習慣

2重點強化合唱藝術課程讓學生感染音樂的生命力並透過表演培養積極

大方的人生態度

生活藝能

1機器人程式設計融入生活科技課程

2將平時防震緊急事件防護如入課程辦理防震設計競賽

98學年

4-1-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清華大學第六屆清華盃全國高級中學化

學科能力競賽』

4-1-2「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綠色青年高峰會』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國文科經典讀誦』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4-2-3「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地理實察活動』

4-2-4「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高等法院台中分院實施計畫』

4-2-5「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盲童育幼院實施計畫』

4-2-6「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生命教育傳愛計畫』

4-2-7「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環境教育校外教學』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99學年

4-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 天文研究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惠明盲童育幼院交流計畫』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2-3生命教育課程-『臺中大坑登山步道淨山活動』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100 學年

4-1 生命教育課程-『彰化埔鹽鄉農村服務活動』

4-2-1藝術課程發展計畫-『書法文藝營』

4-2-2藝術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3「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26

198 年為第一次執行本計畫當時每個活動就自成一個子計畫因此洋洋灑灑列

了 11 個子計畫雖然活動辦了很多但每個活動都是點狀無法串連成系列活動

而且勞師動眾讓各科參與的老師深感負擔而學生的獲益也無法延伸發酵因此

在 99 學年開始就把本計畫整併成三個子計畫生命教育課程藝術課程及生活

藝能課程

2生命教育課程著重在讓學生去體驗或實際參與進而有更深刻的感受展現熱

愛生命愛護一切生物及大地甚至樂於去幫助弱勢讓同學從服務學習中瞭解

生命的意義

3藝術課程著重在合唱團的訓練及書法藝術的體驗合唱團在徐惠君老師的帶領

下不論是學生的演唱技巧肢體語言甚至在美聲美學的陶冶下每位同學都展

現特有的氣質也難怪會在各種的合唱比賽贏得很好的成績

4生活藝能課程則由張敏慧老師發展機器人的課程計畫帶領同學研究組裝

設計不同功能的機器人並參與 2010 奧林匹亞機器人競賽台中市校際盃榮獲第一

2010 年 WRO 縣市盃獲第一名 機器人課程同學專心研究機械結構

198學年在課程發展的子計畫下(11個)執行後參與的學生多達2035人次量是

分可觀但質方面卻是我們要加強改善的檢討之後下學年度修正子計畫讓

子計畫的效果能給學生全面性的收穫而不是發錢辦完活動就結束了

同學參訪台灣文獻館專心聽導覽員解說 與惠明盲童一起在禮拜堂參加活動

299-100生命教育課程98學年參訪完惠明盲童育幼院同學於下學期便提議前往

育幼院與院童交流藉由與惠明盲童育幼院院童互動交流讓學生更能體會生命的珍

貴並同理他人之不便此次活動共有83位同學參與

27

這位盲生是比較活潑的會主動與同學聊天 106同學與院童全體大合照

100年舉辦台中大坑步道淨山活動及去農家服務學習體驗活動大坑健行之餘

更隨手撿拾垃圾讓學生寓教於樂學生腳踏實地親自體驗農事服務是最大的收穫

3藝術課程合唱團的訓練課程讓受益的學生約 200 人次建立學生對於音

樂技能與美感的基礎觀念並於實際練唱中學習歌唱技巧了解音樂的感染力

並藉由舞台表演的經驗培養積極大方的人生態度成果發表展現與觀眾互動作音

樂文化交流另外書法文藝營受惠學生約 100 人次

合唱團同學舞台藝術的肢體展現 合唱藝術的多元呈現mdash成果發表

4生活藝能課程張敏慧老師這三年來持續推動機器人課程應用參與學生

人數近500人次建立學生對於機電整合及程式控制機器人的基本概念並於實際

操作中瞭解機器人在工業科技的重要性為了推廣機器人課程教學還親自編印

機器人組裝參考手冊1本easyBot讓學生易於學習並帶領學生多次參加WRO

機器人比賽獲台中縣市盃第一名第四名及優勝2隊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課程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完

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4-1 數理實驗課程 204 0 868 0

98-4-2 人文品德課程 410 175 989 1000

98-4-3 生活藝能課程 98 273 996 1000

99-4-1 數理實驗課程 1173 1616 927 1000

99-4-2 人文品德課程 1372 230 776 1000

99-4-3 生活藝能課程 54 4524 724 1000

100-4-1 生命教育課程 51 0 806 0

28

100-4-2 藝術課程 104 140 994 1000

100-4-3 生活藝能課程 46 245 997 1000

總 計 1221 1677 921 1000

1生命教育是要持續不斷的推動三年下來我們感覺到參與過的學生的確有不一

樣的改變未來要若要落實生命教育一定要將生命教育融入各科教學及生活中

2合唱團是本校表現很傑出的社團將藝術課程子計畫結合社團活動讓學生在

社團的學習成果藉由成果發表讓學生在舞台上展現自己

3機器人課程在張敏慧老師的努力下三年來的課程發展已經很成熟學生對於

課程的接受度也很高希望將來能將此課程推廣到其他學校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9

30

肆 結語

大里高中在中部地區辦學績優已是有口皆碑的優質學府在短短十

年半來學校的成長茁壯是歷經兩位校長老師同學及社區人士共同

努力的成果然而未來少子化趨勢及城鄉差距擴大的情況下必須思考如

何透過創新再突破現狀發揮最大資源效益學校要能永續發展就是要

具有特色成為獨樹一格的品牌高中

在優質化第一期程中我們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全校師生閱讀

發展國際視訊教學課程落實科學輔導計畫人文品德方面強調生活中的

實踐鼓勵學生志工服務這些計畫的執行更凝聚全校共識使得全校

師生受惠讓大家感受到進步的動力逐步邁向優質特色高中

執行優質化這三年來即將告一段落大部分原計畫目標都能達成

僅以此成果考核報告書感謝優質化核心團隊及諮輔委員們的指導與督

促也同時要感謝校長各處室主任及參與計畫執行的老師同學與行政

同仁未來學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個計畫的結束並不代表停止

本校的全體師生仍要不斷的追求進步以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成效成就 12

年國民教育願景

附件

學校基本資料

一學校概要

校名

全銜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100 學年度)

聯絡人 姓名 林月霞 職稱 教師兼教務主任 電話

(04)24875199-301

學校

規模

部別

(科別)

普通科 (含綜高學術學程

及特殊班)

職業類科 (含綜高職業

學程)

附設進修學校 附設國中部

高三 高二 高一 合計 高三 高二 高一 高三 高二 高一 國三 國二 國一

班級數 14 14 14 42

學生總數 595 596 583 1774

男性 386 330 304 1020

女性 209 266 279 754

特殊班

級設班

情形

班別 數理資優班

年度 100

班級數 1

學生數 30

師資

結構

(不含校

長 教官)

學 歷 博 士 碩 士 研究所 40 學分 大學 專科 教師

數總 94 人1 人 77 人 2 人 9 人 0 人

教學年

未滿 5年 5-9 年 10-19 年 20-29 年 30 年以上 男性 45 人

5 人 42 人 34 人 7 人 1 人 女性 49 人

說明1學校如設有各類特殊班級(含各類資優班特殊教育班與體育班)時請另外填寫

設班情形與學生人數欄位可自行增刪

31

二學生結構

(一) 學區範圍

編號 國 中 校 名

是否為高中職

社區化之適性

學習社區國中

畢業生進入本校學生人數

98 年 99 年 100 年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 總人數

1 縣立太平國中 是 0 3 3 2 10

2 縣立霧峰國中 是 6 4 6 2 3

3 私立明德女中 是 0 0 0 0 0

4 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是 1 1 2 2 2

5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是 9 0 9 0 12

6 私立華盛頓高中 是 1 0 3 0 1

7 縣立成功國中 是 4 3 21 2 25

8 市立育英國中 是 5 0 2 3 3

9 市立崇倫國中 是 9 4 9 2 4

10 縣立光榮國中 是 10 12 40 4 43

11 縣立中平國中 是 6 6 8 2 2

12 市立忠明高中 是 0 0 0 0 1

13 縣立光正國中 是 8 0 6 9 2

14 縣立立新國中 是 4 3 5 3 3

15 市立向上國中 是 13 2 11 1 12

16 市立四育國中 是 6 3 7 3 4

17 私立大明高中 是 3 0 5 0 3

18 縣立新光國中 是 0 2 11 6 9

19 縣立光德國中 是 32 7 8 2 7

20 縣立溪南國中 是 4 3 4 1 2

21 縣立烏日國中 是 14 3 3 1 1

22 縣立爽文國中 是 7 12 20 5 20

23 市立東峰國中 是 5 1 1 2 4

24 臺中市市立大里高中 是 4 7 8 3 3

25 台中縣私立立人高中 是 7 3 5 3 7

26 市立居仁國中 是 36 3 47 3 43

27 臺中市私立僑泰高中 是 3 0 2 0 0

28 縣立光復國中(小) 是 35 5 7 3 7

29 市立光明國中 是 18 9 23 2 17

30 私立宜寧高中 是 6 0 4 0 6

32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教師專業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

行完畢後

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3-1 教師研習成長 37 0 638 0

98-3-2 優質學校交流 88 0 726 0

99-3-1 教師研習成長 393 0 626 0

99-3-2 優質學校交流 243 0 1000 0

100-3-1 教師研習成長 25 0 737 0

100-3-2 優質學校交流 592 0 730 0

總 計 2728 0 726 0

1本校在教師專業發展上應該再多著墨在推動校內教師自主成立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讓PLC的理念在校內落實並紮根

2本校部分教師通過第一階段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除了要繼續參加下一階段教室

觀察外其餘教師也陸續積極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在校際交流方面這幾年鄰近高中的參訪除了帶給我們成長的刺激更讓我們

不自滿而要不斷提升年年比前一年更進步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5

四子計畫類別課程發展

本校在「課程發展」上主要分三項生命教育藝術課程及生活藝能

生命教育

1結合各班導師社團等前往慈善機構或弱勢團體擔任志工服務學習

2辦理農村體驗淨山活動與參與飢餓三十等活動

藝術課程

1藉由多元選修課程教授學生書法寫字的技巧並由臨摹與自運的方式

培養學生書法寫字的習慣

2重點強化合唱藝術課程讓學生感染音樂的生命力並透過表演培養積極

大方的人生態度

生活藝能

1機器人程式設計融入生活科技課程

2將平時防震緊急事件防護如入課程辦理防震設計競賽

98學年

4-1-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清華大學第六屆清華盃全國高級中學化

學科能力競賽』

4-1-2「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綠色青年高峰會』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國文科經典讀誦』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4-2-3「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地理實察活動』

4-2-4「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高等法院台中分院實施計畫』

4-2-5「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盲童育幼院實施計畫』

4-2-6「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生命教育傳愛計畫』

4-2-7「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環境教育校外教學』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99學年

4-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 天文研究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惠明盲童育幼院交流計畫』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2-3生命教育課程-『臺中大坑登山步道淨山活動』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100 學年

4-1 生命教育課程-『彰化埔鹽鄉農村服務活動』

4-2-1藝術課程發展計畫-『書法文藝營』

4-2-2藝術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3「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26

198 年為第一次執行本計畫當時每個活動就自成一個子計畫因此洋洋灑灑列

了 11 個子計畫雖然活動辦了很多但每個活動都是點狀無法串連成系列活動

而且勞師動眾讓各科參與的老師深感負擔而學生的獲益也無法延伸發酵因此

在 99 學年開始就把本計畫整併成三個子計畫生命教育課程藝術課程及生活

藝能課程

2生命教育課程著重在讓學生去體驗或實際參與進而有更深刻的感受展現熱

愛生命愛護一切生物及大地甚至樂於去幫助弱勢讓同學從服務學習中瞭解

生命的意義

3藝術課程著重在合唱團的訓練及書法藝術的體驗合唱團在徐惠君老師的帶領

下不論是學生的演唱技巧肢體語言甚至在美聲美學的陶冶下每位同學都展

現特有的氣質也難怪會在各種的合唱比賽贏得很好的成績

4生活藝能課程則由張敏慧老師發展機器人的課程計畫帶領同學研究組裝

設計不同功能的機器人並參與 2010 奧林匹亞機器人競賽台中市校際盃榮獲第一

2010 年 WRO 縣市盃獲第一名 機器人課程同學專心研究機械結構

198學年在課程發展的子計畫下(11個)執行後參與的學生多達2035人次量是

分可觀但質方面卻是我們要加強改善的檢討之後下學年度修正子計畫讓

子計畫的效果能給學生全面性的收穫而不是發錢辦完活動就結束了

同學參訪台灣文獻館專心聽導覽員解說 與惠明盲童一起在禮拜堂參加活動

299-100生命教育課程98學年參訪完惠明盲童育幼院同學於下學期便提議前往

育幼院與院童交流藉由與惠明盲童育幼院院童互動交流讓學生更能體會生命的珍

貴並同理他人之不便此次活動共有83位同學參與

27

這位盲生是比較活潑的會主動與同學聊天 106同學與院童全體大合照

100年舉辦台中大坑步道淨山活動及去農家服務學習體驗活動大坑健行之餘

更隨手撿拾垃圾讓學生寓教於樂學生腳踏實地親自體驗農事服務是最大的收穫

3藝術課程合唱團的訓練課程讓受益的學生約 200 人次建立學生對於音

樂技能與美感的基礎觀念並於實際練唱中學習歌唱技巧了解音樂的感染力

並藉由舞台表演的經驗培養積極大方的人生態度成果發表展現與觀眾互動作音

樂文化交流另外書法文藝營受惠學生約 100 人次

合唱團同學舞台藝術的肢體展現 合唱藝術的多元呈現mdash成果發表

4生活藝能課程張敏慧老師這三年來持續推動機器人課程應用參與學生

人數近500人次建立學生對於機電整合及程式控制機器人的基本概念並於實際

操作中瞭解機器人在工業科技的重要性為了推廣機器人課程教學還親自編印

機器人組裝參考手冊1本easyBot讓學生易於學習並帶領學生多次參加WRO

機器人比賽獲台中縣市盃第一名第四名及優勝2隊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課程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完

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4-1 數理實驗課程 204 0 868 0

98-4-2 人文品德課程 410 175 989 1000

98-4-3 生活藝能課程 98 273 996 1000

99-4-1 數理實驗課程 1173 1616 927 1000

99-4-2 人文品德課程 1372 230 776 1000

99-4-3 生活藝能課程 54 4524 724 1000

100-4-1 生命教育課程 51 0 806 0

28

100-4-2 藝術課程 104 140 994 1000

100-4-3 生活藝能課程 46 245 997 1000

總 計 1221 1677 921 1000

1生命教育是要持續不斷的推動三年下來我們感覺到參與過的學生的確有不一

樣的改變未來要若要落實生命教育一定要將生命教育融入各科教學及生活中

2合唱團是本校表現很傑出的社團將藝術課程子計畫結合社團活動讓學生在

社團的學習成果藉由成果發表讓學生在舞台上展現自己

3機器人課程在張敏慧老師的努力下三年來的課程發展已經很成熟學生對於

課程的接受度也很高希望將來能將此課程推廣到其他學校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9

30

肆 結語

大里高中在中部地區辦學績優已是有口皆碑的優質學府在短短十

年半來學校的成長茁壯是歷經兩位校長老師同學及社區人士共同

努力的成果然而未來少子化趨勢及城鄉差距擴大的情況下必須思考如

何透過創新再突破現狀發揮最大資源效益學校要能永續發展就是要

具有特色成為獨樹一格的品牌高中

在優質化第一期程中我們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全校師生閱讀

發展國際視訊教學課程落實科學輔導計畫人文品德方面強調生活中的

實踐鼓勵學生志工服務這些計畫的執行更凝聚全校共識使得全校

師生受惠讓大家感受到進步的動力逐步邁向優質特色高中

執行優質化這三年來即將告一段落大部分原計畫目標都能達成

僅以此成果考核報告書感謝優質化核心團隊及諮輔委員們的指導與督

促也同時要感謝校長各處室主任及參與計畫執行的老師同學與行政

同仁未來學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個計畫的結束並不代表停止

本校的全體師生仍要不斷的追求進步以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成效成就 12

年國民教育願景

附件

學校基本資料

一學校概要

校名

全銜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100 學年度)

聯絡人 姓名 林月霞 職稱 教師兼教務主任 電話

(04)24875199-301

學校

規模

部別

(科別)

普通科 (含綜高學術學程

及特殊班)

職業類科 (含綜高職業

學程)

附設進修學校 附設國中部

高三 高二 高一 合計 高三 高二 高一 高三 高二 高一 國三 國二 國一

班級數 14 14 14 42

學生總數 595 596 583 1774

男性 386 330 304 1020

女性 209 266 279 754

特殊班

級設班

情形

班別 數理資優班

年度 100

班級數 1

學生數 30

師資

結構

(不含校

長 教官)

學 歷 博 士 碩 士 研究所 40 學分 大學 專科 教師

數總 94 人1 人 77 人 2 人 9 人 0 人

教學年

未滿 5年 5-9 年 10-19 年 20-29 年 30 年以上 男性 45 人

5 人 42 人 34 人 7 人 1 人 女性 49 人

說明1學校如設有各類特殊班級(含各類資優班特殊教育班與體育班)時請另外填寫

設班情形與學生人數欄位可自行增刪

31

二學生結構

(一) 學區範圍

編號 國 中 校 名

是否為高中職

社區化之適性

學習社區國中

畢業生進入本校學生人數

98 年 99 年 100 年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 總人數

1 縣立太平國中 是 0 3 3 2 10

2 縣立霧峰國中 是 6 4 6 2 3

3 私立明德女中 是 0 0 0 0 0

4 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是 1 1 2 2 2

5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是 9 0 9 0 12

6 私立華盛頓高中 是 1 0 3 0 1

7 縣立成功國中 是 4 3 21 2 25

8 市立育英國中 是 5 0 2 3 3

9 市立崇倫國中 是 9 4 9 2 4

10 縣立光榮國中 是 10 12 40 4 43

11 縣立中平國中 是 6 6 8 2 2

12 市立忠明高中 是 0 0 0 0 1

13 縣立光正國中 是 8 0 6 9 2

14 縣立立新國中 是 4 3 5 3 3

15 市立向上國中 是 13 2 11 1 12

16 市立四育國中 是 6 3 7 3 4

17 私立大明高中 是 3 0 5 0 3

18 縣立新光國中 是 0 2 11 6 9

19 縣立光德國中 是 32 7 8 2 7

20 縣立溪南國中 是 4 3 4 1 2

21 縣立烏日國中 是 14 3 3 1 1

22 縣立爽文國中 是 7 12 20 5 20

23 市立東峰國中 是 5 1 1 2 4

24 臺中市市立大里高中 是 4 7 8 3 3

25 台中縣私立立人高中 是 7 3 5 3 7

26 市立居仁國中 是 36 3 47 3 43

27 臺中市私立僑泰高中 是 3 0 2 0 0

28 縣立光復國中(小) 是 35 5 7 3 7

29 市立光明國中 是 18 9 23 2 17

30 私立宜寧高中 是 6 0 4 0 6

32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四子計畫類別課程發展

本校在「課程發展」上主要分三項生命教育藝術課程及生活藝能

生命教育

1結合各班導師社團等前往慈善機構或弱勢團體擔任志工服務學習

2辦理農村體驗淨山活動與參與飢餓三十等活動

藝術課程

1藉由多元選修課程教授學生書法寫字的技巧並由臨摹與自運的方式

培養學生書法寫字的習慣

2重點強化合唱藝術課程讓學生感染音樂的生命力並透過表演培養積極

大方的人生態度

生活藝能

1機器人程式設計融入生活科技課程

2將平時防震緊急事件防護如入課程辦理防震設計競賽

98學年

4-1-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清華大學第六屆清華盃全國高級中學化

學科能力競賽』

4-1-2「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綠色青年高峰會』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國文科經典讀誦』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4-2-3「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地理實察活動』

4-2-4「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高等法院台中分院實施計畫』

4-2-5「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參訪盲童育幼院實施計畫』

4-2-6「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生命教育傳愛計畫』

4-2-7「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環境教育校外教學』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99學年

4-1「數理實驗課程發展計畫」- 天文研究

4-2-1「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惠明盲童育幼院交流計畫』

4-2-2「人文品德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2-3生命教育課程-『臺中大坑登山步道淨山活動』

4-3-1「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4-3-2「藝能生活課程發展計畫」-『後石油時代能源動力發展計畫』

100 學年

4-1 生命教育課程-『彰化埔鹽鄉農村服務活動』

4-2-1藝術課程發展計畫-『書法文藝營』

4-2-2藝術課程發展計畫-『合唱藝術』

4-3「生活藝能課程發展計畫」-『奧林匹克機器人教育挑戰計畫』

26

198 年為第一次執行本計畫當時每個活動就自成一個子計畫因此洋洋灑灑列

了 11 個子計畫雖然活動辦了很多但每個活動都是點狀無法串連成系列活動

而且勞師動眾讓各科參與的老師深感負擔而學生的獲益也無法延伸發酵因此

在 99 學年開始就把本計畫整併成三個子計畫生命教育課程藝術課程及生活

藝能課程

2生命教育課程著重在讓學生去體驗或實際參與進而有更深刻的感受展現熱

愛生命愛護一切生物及大地甚至樂於去幫助弱勢讓同學從服務學習中瞭解

生命的意義

3藝術課程著重在合唱團的訓練及書法藝術的體驗合唱團在徐惠君老師的帶領

下不論是學生的演唱技巧肢體語言甚至在美聲美學的陶冶下每位同學都展

現特有的氣質也難怪會在各種的合唱比賽贏得很好的成績

4生活藝能課程則由張敏慧老師發展機器人的課程計畫帶領同學研究組裝

設計不同功能的機器人並參與 2010 奧林匹亞機器人競賽台中市校際盃榮獲第一

2010 年 WRO 縣市盃獲第一名 機器人課程同學專心研究機械結構

198學年在課程發展的子計畫下(11個)執行後參與的學生多達2035人次量是

分可觀但質方面卻是我們要加強改善的檢討之後下學年度修正子計畫讓

子計畫的效果能給學生全面性的收穫而不是發錢辦完活動就結束了

同學參訪台灣文獻館專心聽導覽員解說 與惠明盲童一起在禮拜堂參加活動

299-100生命教育課程98學年參訪完惠明盲童育幼院同學於下學期便提議前往

育幼院與院童交流藉由與惠明盲童育幼院院童互動交流讓學生更能體會生命的珍

貴並同理他人之不便此次活動共有83位同學參與

27

這位盲生是比較活潑的會主動與同學聊天 106同學與院童全體大合照

100年舉辦台中大坑步道淨山活動及去農家服務學習體驗活動大坑健行之餘

更隨手撿拾垃圾讓學生寓教於樂學生腳踏實地親自體驗農事服務是最大的收穫

3藝術課程合唱團的訓練課程讓受益的學生約 200 人次建立學生對於音

樂技能與美感的基礎觀念並於實際練唱中學習歌唱技巧了解音樂的感染力

並藉由舞台表演的經驗培養積極大方的人生態度成果發表展現與觀眾互動作音

樂文化交流另外書法文藝營受惠學生約 100 人次

合唱團同學舞台藝術的肢體展現 合唱藝術的多元呈現mdash成果發表

4生活藝能課程張敏慧老師這三年來持續推動機器人課程應用參與學生

人數近500人次建立學生對於機電整合及程式控制機器人的基本概念並於實際

操作中瞭解機器人在工業科技的重要性為了推廣機器人課程教學還親自編印

機器人組裝參考手冊1本easyBot讓學生易於學習並帶領學生多次參加WRO

機器人比賽獲台中縣市盃第一名第四名及優勝2隊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課程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完

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4-1 數理實驗課程 204 0 868 0

98-4-2 人文品德課程 410 175 989 1000

98-4-3 生活藝能課程 98 273 996 1000

99-4-1 數理實驗課程 1173 1616 927 1000

99-4-2 人文品德課程 1372 230 776 1000

99-4-3 生活藝能課程 54 4524 724 1000

100-4-1 生命教育課程 51 0 806 0

28

100-4-2 藝術課程 104 140 994 1000

100-4-3 生活藝能課程 46 245 997 1000

總 計 1221 1677 921 1000

1生命教育是要持續不斷的推動三年下來我們感覺到參與過的學生的確有不一

樣的改變未來要若要落實生命教育一定要將生命教育融入各科教學及生活中

2合唱團是本校表現很傑出的社團將藝術課程子計畫結合社團活動讓學生在

社團的學習成果藉由成果發表讓學生在舞台上展現自己

3機器人課程在張敏慧老師的努力下三年來的課程發展已經很成熟學生對於

課程的接受度也很高希望將來能將此課程推廣到其他學校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9

30

肆 結語

大里高中在中部地區辦學績優已是有口皆碑的優質學府在短短十

年半來學校的成長茁壯是歷經兩位校長老師同學及社區人士共同

努力的成果然而未來少子化趨勢及城鄉差距擴大的情況下必須思考如

何透過創新再突破現狀發揮最大資源效益學校要能永續發展就是要

具有特色成為獨樹一格的品牌高中

在優質化第一期程中我們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全校師生閱讀

發展國際視訊教學課程落實科學輔導計畫人文品德方面強調生活中的

實踐鼓勵學生志工服務這些計畫的執行更凝聚全校共識使得全校

師生受惠讓大家感受到進步的動力逐步邁向優質特色高中

執行優質化這三年來即將告一段落大部分原計畫目標都能達成

僅以此成果考核報告書感謝優質化核心團隊及諮輔委員們的指導與督

促也同時要感謝校長各處室主任及參與計畫執行的老師同學與行政

同仁未來學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個計畫的結束並不代表停止

本校的全體師生仍要不斷的追求進步以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成效成就 12

年國民教育願景

附件

學校基本資料

一學校概要

校名

全銜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100 學年度)

聯絡人 姓名 林月霞 職稱 教師兼教務主任 電話

(04)24875199-301

學校

規模

部別

(科別)

普通科 (含綜高學術學程

及特殊班)

職業類科 (含綜高職業

學程)

附設進修學校 附設國中部

高三 高二 高一 合計 高三 高二 高一 高三 高二 高一 國三 國二 國一

班級數 14 14 14 42

學生總數 595 596 583 1774

男性 386 330 304 1020

女性 209 266 279 754

特殊班

級設班

情形

班別 數理資優班

年度 100

班級數 1

學生數 30

師資

結構

(不含校

長 教官)

學 歷 博 士 碩 士 研究所 40 學分 大學 專科 教師

數總 94 人1 人 77 人 2 人 9 人 0 人

教學年

未滿 5年 5-9 年 10-19 年 20-29 年 30 年以上 男性 45 人

5 人 42 人 34 人 7 人 1 人 女性 49 人

說明1學校如設有各類特殊班級(含各類資優班特殊教育班與體育班)時請另外填寫

設班情形與學生人數欄位可自行增刪

31

二學生結構

(一) 學區範圍

編號 國 中 校 名

是否為高中職

社區化之適性

學習社區國中

畢業生進入本校學生人數

98 年 99 年 100 年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 總人數

1 縣立太平國中 是 0 3 3 2 10

2 縣立霧峰國中 是 6 4 6 2 3

3 私立明德女中 是 0 0 0 0 0

4 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是 1 1 2 2 2

5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是 9 0 9 0 12

6 私立華盛頓高中 是 1 0 3 0 1

7 縣立成功國中 是 4 3 21 2 25

8 市立育英國中 是 5 0 2 3 3

9 市立崇倫國中 是 9 4 9 2 4

10 縣立光榮國中 是 10 12 40 4 43

11 縣立中平國中 是 6 6 8 2 2

12 市立忠明高中 是 0 0 0 0 1

13 縣立光正國中 是 8 0 6 9 2

14 縣立立新國中 是 4 3 5 3 3

15 市立向上國中 是 13 2 11 1 12

16 市立四育國中 是 6 3 7 3 4

17 私立大明高中 是 3 0 5 0 3

18 縣立新光國中 是 0 2 11 6 9

19 縣立光德國中 是 32 7 8 2 7

20 縣立溪南國中 是 4 3 4 1 2

21 縣立烏日國中 是 14 3 3 1 1

22 縣立爽文國中 是 7 12 20 5 20

23 市立東峰國中 是 5 1 1 2 4

24 臺中市市立大里高中 是 4 7 8 3 3

25 台中縣私立立人高中 是 7 3 5 3 7

26 市立居仁國中 是 36 3 47 3 43

27 臺中市私立僑泰高中 是 3 0 2 0 0

28 縣立光復國中(小) 是 35 5 7 3 7

29 市立光明國中 是 18 9 23 2 17

30 私立宜寧高中 是 6 0 4 0 6

32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198 年為第一次執行本計畫當時每個活動就自成一個子計畫因此洋洋灑灑列

了 11 個子計畫雖然活動辦了很多但每個活動都是點狀無法串連成系列活動

而且勞師動眾讓各科參與的老師深感負擔而學生的獲益也無法延伸發酵因此

在 99 學年開始就把本計畫整併成三個子計畫生命教育課程藝術課程及生活

藝能課程

2生命教育課程著重在讓學生去體驗或實際參與進而有更深刻的感受展現熱

愛生命愛護一切生物及大地甚至樂於去幫助弱勢讓同學從服務學習中瞭解

生命的意義

3藝術課程著重在合唱團的訓練及書法藝術的體驗合唱團在徐惠君老師的帶領

下不論是學生的演唱技巧肢體語言甚至在美聲美學的陶冶下每位同學都展

現特有的氣質也難怪會在各種的合唱比賽贏得很好的成績

4生活藝能課程則由張敏慧老師發展機器人的課程計畫帶領同學研究組裝

設計不同功能的機器人並參與 2010 奧林匹亞機器人競賽台中市校際盃榮獲第一

2010 年 WRO 縣市盃獲第一名 機器人課程同學專心研究機械結構

198學年在課程發展的子計畫下(11個)執行後參與的學生多達2035人次量是

分可觀但質方面卻是我們要加強改善的檢討之後下學年度修正子計畫讓

子計畫的效果能給學生全面性的收穫而不是發錢辦完活動就結束了

同學參訪台灣文獻館專心聽導覽員解說 與惠明盲童一起在禮拜堂參加活動

299-100生命教育課程98學年參訪完惠明盲童育幼院同學於下學期便提議前往

育幼院與院童交流藉由與惠明盲童育幼院院童互動交流讓學生更能體會生命的珍

貴並同理他人之不便此次活動共有83位同學參與

27

這位盲生是比較活潑的會主動與同學聊天 106同學與院童全體大合照

100年舉辦台中大坑步道淨山活動及去農家服務學習體驗活動大坑健行之餘

更隨手撿拾垃圾讓學生寓教於樂學生腳踏實地親自體驗農事服務是最大的收穫

3藝術課程合唱團的訓練課程讓受益的學生約 200 人次建立學生對於音

樂技能與美感的基礎觀念並於實際練唱中學習歌唱技巧了解音樂的感染力

並藉由舞台表演的經驗培養積極大方的人生態度成果發表展現與觀眾互動作音

樂文化交流另外書法文藝營受惠學生約 100 人次

合唱團同學舞台藝術的肢體展現 合唱藝術的多元呈現mdash成果發表

4生活藝能課程張敏慧老師這三年來持續推動機器人課程應用參與學生

人數近500人次建立學生對於機電整合及程式控制機器人的基本概念並於實際

操作中瞭解機器人在工業科技的重要性為了推廣機器人課程教學還親自編印

機器人組裝參考手冊1本easyBot讓學生易於學習並帶領學生多次參加WRO

機器人比賽獲台中縣市盃第一名第四名及優勝2隊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課程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完

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4-1 數理實驗課程 204 0 868 0

98-4-2 人文品德課程 410 175 989 1000

98-4-3 生活藝能課程 98 273 996 1000

99-4-1 數理實驗課程 1173 1616 927 1000

99-4-2 人文品德課程 1372 230 776 1000

99-4-3 生活藝能課程 54 4524 724 1000

100-4-1 生命教育課程 51 0 806 0

28

100-4-2 藝術課程 104 140 994 1000

100-4-3 生活藝能課程 46 245 997 1000

總 計 1221 1677 921 1000

1生命教育是要持續不斷的推動三年下來我們感覺到參與過的學生的確有不一

樣的改變未來要若要落實生命教育一定要將生命教育融入各科教學及生活中

2合唱團是本校表現很傑出的社團將藝術課程子計畫結合社團活動讓學生在

社團的學習成果藉由成果發表讓學生在舞台上展現自己

3機器人課程在張敏慧老師的努力下三年來的課程發展已經很成熟學生對於

課程的接受度也很高希望將來能將此課程推廣到其他學校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9

30

肆 結語

大里高中在中部地區辦學績優已是有口皆碑的優質學府在短短十

年半來學校的成長茁壯是歷經兩位校長老師同學及社區人士共同

努力的成果然而未來少子化趨勢及城鄉差距擴大的情況下必須思考如

何透過創新再突破現狀發揮最大資源效益學校要能永續發展就是要

具有特色成為獨樹一格的品牌高中

在優質化第一期程中我們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全校師生閱讀

發展國際視訊教學課程落實科學輔導計畫人文品德方面強調生活中的

實踐鼓勵學生志工服務這些計畫的執行更凝聚全校共識使得全校

師生受惠讓大家感受到進步的動力逐步邁向優質特色高中

執行優質化這三年來即將告一段落大部分原計畫目標都能達成

僅以此成果考核報告書感謝優質化核心團隊及諮輔委員們的指導與督

促也同時要感謝校長各處室主任及參與計畫執行的老師同學與行政

同仁未來學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個計畫的結束並不代表停止

本校的全體師生仍要不斷的追求進步以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成效成就 12

年國民教育願景

附件

學校基本資料

一學校概要

校名

全銜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100 學年度)

聯絡人 姓名 林月霞 職稱 教師兼教務主任 電話

(04)24875199-301

學校

規模

部別

(科別)

普通科 (含綜高學術學程

及特殊班)

職業類科 (含綜高職業

學程)

附設進修學校 附設國中部

高三 高二 高一 合計 高三 高二 高一 高三 高二 高一 國三 國二 國一

班級數 14 14 14 42

學生總數 595 596 583 1774

男性 386 330 304 1020

女性 209 266 279 754

特殊班

級設班

情形

班別 數理資優班

年度 100

班級數 1

學生數 30

師資

結構

(不含校

長 教官)

學 歷 博 士 碩 士 研究所 40 學分 大學 專科 教師

數總 94 人1 人 77 人 2 人 9 人 0 人

教學年

未滿 5年 5-9 年 10-19 年 20-29 年 30 年以上 男性 45 人

5 人 42 人 34 人 7 人 1 人 女性 49 人

說明1學校如設有各類特殊班級(含各類資優班特殊教育班與體育班)時請另外填寫

設班情形與學生人數欄位可自行增刪

31

二學生結構

(一) 學區範圍

編號 國 中 校 名

是否為高中職

社區化之適性

學習社區國中

畢業生進入本校學生人數

98 年 99 年 100 年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 總人數

1 縣立太平國中 是 0 3 3 2 10

2 縣立霧峰國中 是 6 4 6 2 3

3 私立明德女中 是 0 0 0 0 0

4 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是 1 1 2 2 2

5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是 9 0 9 0 12

6 私立華盛頓高中 是 1 0 3 0 1

7 縣立成功國中 是 4 3 21 2 25

8 市立育英國中 是 5 0 2 3 3

9 市立崇倫國中 是 9 4 9 2 4

10 縣立光榮國中 是 10 12 40 4 43

11 縣立中平國中 是 6 6 8 2 2

12 市立忠明高中 是 0 0 0 0 1

13 縣立光正國中 是 8 0 6 9 2

14 縣立立新國中 是 4 3 5 3 3

15 市立向上國中 是 13 2 11 1 12

16 市立四育國中 是 6 3 7 3 4

17 私立大明高中 是 3 0 5 0 3

18 縣立新光國中 是 0 2 11 6 9

19 縣立光德國中 是 32 7 8 2 7

20 縣立溪南國中 是 4 3 4 1 2

21 縣立烏日國中 是 14 3 3 1 1

22 縣立爽文國中 是 7 12 20 5 20

23 市立東峰國中 是 5 1 1 2 4

24 臺中市市立大里高中 是 4 7 8 3 3

25 台中縣私立立人高中 是 7 3 5 3 7

26 市立居仁國中 是 36 3 47 3 43

27 臺中市私立僑泰高中 是 3 0 2 0 0

28 縣立光復國中(小) 是 35 5 7 3 7

29 市立光明國中 是 18 9 23 2 17

30 私立宜寧高中 是 6 0 4 0 6

32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這位盲生是比較活潑的會主動與同學聊天 106同學與院童全體大合照

100年舉辦台中大坑步道淨山活動及去農家服務學習體驗活動大坑健行之餘

更隨手撿拾垃圾讓學生寓教於樂學生腳踏實地親自體驗農事服務是最大的收穫

3藝術課程合唱團的訓練課程讓受益的學生約 200 人次建立學生對於音

樂技能與美感的基礎觀念並於實際練唱中學習歌唱技巧了解音樂的感染力

並藉由舞台表演的經驗培養積極大方的人生態度成果發表展現與觀眾互動作音

樂文化交流另外書法文藝營受惠學生約 100 人次

合唱團同學舞台藝術的肢體展現 合唱藝術的多元呈現mdash成果發表

4生活藝能課程張敏慧老師這三年來持續推動機器人課程應用參與學生

人數近500人次建立學生對於機電整合及程式控制機器人的基本概念並於實際

操作中瞭解機器人在工業科技的重要性為了推廣機器人課程教學還親自編印

機器人組裝參考手冊1本easyBot讓學生易於學習並帶領學生多次參加WRO

機器人比賽獲台中縣市盃第一名第四名及優勝2隊

三年子計畫經費彙整表(課程發展)

項次 子計畫項目

名稱

主管機關

核列經費

經費執行

率()

計畫性質

本年度執行完

畢後終止 經常 資本 經常 資本

98-4-1 數理實驗課程 204 0 868 0

98-4-2 人文品德課程 410 175 989 1000

98-4-3 生活藝能課程 98 273 996 1000

99-4-1 數理實驗課程 1173 1616 927 1000

99-4-2 人文品德課程 1372 230 776 1000

99-4-3 生活藝能課程 54 4524 724 1000

100-4-1 生命教育課程 51 0 806 0

28

100-4-2 藝術課程 104 140 994 1000

100-4-3 生活藝能課程 46 245 997 1000

總 計 1221 1677 921 1000

1生命教育是要持續不斷的推動三年下來我們感覺到參與過的學生的確有不一

樣的改變未來要若要落實生命教育一定要將生命教育融入各科教學及生活中

2合唱團是本校表現很傑出的社團將藝術課程子計畫結合社團活動讓學生在

社團的學習成果藉由成果發表讓學生在舞台上展現自己

3機器人課程在張敏慧老師的努力下三年來的課程發展已經很成熟學生對於

課程的接受度也很高希望將來能將此課程推廣到其他學校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9

30

肆 結語

大里高中在中部地區辦學績優已是有口皆碑的優質學府在短短十

年半來學校的成長茁壯是歷經兩位校長老師同學及社區人士共同

努力的成果然而未來少子化趨勢及城鄉差距擴大的情況下必須思考如

何透過創新再突破現狀發揮最大資源效益學校要能永續發展就是要

具有特色成為獨樹一格的品牌高中

在優質化第一期程中我們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全校師生閱讀

發展國際視訊教學課程落實科學輔導計畫人文品德方面強調生活中的

實踐鼓勵學生志工服務這些計畫的執行更凝聚全校共識使得全校

師生受惠讓大家感受到進步的動力逐步邁向優質特色高中

執行優質化這三年來即將告一段落大部分原計畫目標都能達成

僅以此成果考核報告書感謝優質化核心團隊及諮輔委員們的指導與督

促也同時要感謝校長各處室主任及參與計畫執行的老師同學與行政

同仁未來學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個計畫的結束並不代表停止

本校的全體師生仍要不斷的追求進步以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成效成就 12

年國民教育願景

附件

學校基本資料

一學校概要

校名

全銜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100 學年度)

聯絡人 姓名 林月霞 職稱 教師兼教務主任 電話

(04)24875199-301

學校

規模

部別

(科別)

普通科 (含綜高學術學程

及特殊班)

職業類科 (含綜高職業

學程)

附設進修學校 附設國中部

高三 高二 高一 合計 高三 高二 高一 高三 高二 高一 國三 國二 國一

班級數 14 14 14 42

學生總數 595 596 583 1774

男性 386 330 304 1020

女性 209 266 279 754

特殊班

級設班

情形

班別 數理資優班

年度 100

班級數 1

學生數 30

師資

結構

(不含校

長 教官)

學 歷 博 士 碩 士 研究所 40 學分 大學 專科 教師

數總 94 人1 人 77 人 2 人 9 人 0 人

教學年

未滿 5年 5-9 年 10-19 年 20-29 年 30 年以上 男性 45 人

5 人 42 人 34 人 7 人 1 人 女性 49 人

說明1學校如設有各類特殊班級(含各類資優班特殊教育班與體育班)時請另外填寫

設班情形與學生人數欄位可自行增刪

31

二學生結構

(一) 學區範圍

編號 國 中 校 名

是否為高中職

社區化之適性

學習社區國中

畢業生進入本校學生人數

98 年 99 年 100 年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 總人數

1 縣立太平國中 是 0 3 3 2 10

2 縣立霧峰國中 是 6 4 6 2 3

3 私立明德女中 是 0 0 0 0 0

4 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是 1 1 2 2 2

5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是 9 0 9 0 12

6 私立華盛頓高中 是 1 0 3 0 1

7 縣立成功國中 是 4 3 21 2 25

8 市立育英國中 是 5 0 2 3 3

9 市立崇倫國中 是 9 4 9 2 4

10 縣立光榮國中 是 10 12 40 4 43

11 縣立中平國中 是 6 6 8 2 2

12 市立忠明高中 是 0 0 0 0 1

13 縣立光正國中 是 8 0 6 9 2

14 縣立立新國中 是 4 3 5 3 3

15 市立向上國中 是 13 2 11 1 12

16 市立四育國中 是 6 3 7 3 4

17 私立大明高中 是 3 0 5 0 3

18 縣立新光國中 是 0 2 11 6 9

19 縣立光德國中 是 32 7 8 2 7

20 縣立溪南國中 是 4 3 4 1 2

21 縣立烏日國中 是 14 3 3 1 1

22 縣立爽文國中 是 7 12 20 5 20

23 市立東峰國中 是 5 1 1 2 4

24 臺中市市立大里高中 是 4 7 8 3 3

25 台中縣私立立人高中 是 7 3 5 3 7

26 市立居仁國中 是 36 3 47 3 43

27 臺中市私立僑泰高中 是 3 0 2 0 0

28 縣立光復國中(小) 是 35 5 7 3 7

29 市立光明國中 是 18 9 23 2 17

30 私立宜寧高中 是 6 0 4 0 6

32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100-4-2 藝術課程 104 140 994 1000

100-4-3 生活藝能課程 46 245 997 1000

總 計 1221 1677 921 1000

1生命教育是要持續不斷的推動三年下來我們感覺到參與過的學生的確有不一

樣的改變未來要若要落實生命教育一定要將生命教育融入各科教學及生活中

2合唱團是本校表現很傑出的社團將藝術課程子計畫結合社團活動讓學生在

社團的學習成果藉由成果發表讓學生在舞台上展現自己

3機器人課程在張敏慧老師的努力下三年來的課程發展已經很成熟學生對於

課程的接受度也很高希望將來能將此課程推廣到其他學校

學校自我評鑑

委員評鑑

績優 優 良

可 可

待改進 不佳

29

30

肆 結語

大里高中在中部地區辦學績優已是有口皆碑的優質學府在短短十

年半來學校的成長茁壯是歷經兩位校長老師同學及社區人士共同

努力的成果然而未來少子化趨勢及城鄉差距擴大的情況下必須思考如

何透過創新再突破現狀發揮最大資源效益學校要能永續發展就是要

具有特色成為獨樹一格的品牌高中

在優質化第一期程中我們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全校師生閱讀

發展國際視訊教學課程落實科學輔導計畫人文品德方面強調生活中的

實踐鼓勵學生志工服務這些計畫的執行更凝聚全校共識使得全校

師生受惠讓大家感受到進步的動力逐步邁向優質特色高中

執行優質化這三年來即將告一段落大部分原計畫目標都能達成

僅以此成果考核報告書感謝優質化核心團隊及諮輔委員們的指導與督

促也同時要感謝校長各處室主任及參與計畫執行的老師同學與行政

同仁未來學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個計畫的結束並不代表停止

本校的全體師生仍要不斷的追求進步以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成效成就 12

年國民教育願景

附件

學校基本資料

一學校概要

校名

全銜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100 學年度)

聯絡人 姓名 林月霞 職稱 教師兼教務主任 電話

(04)24875199-301

學校

規模

部別

(科別)

普通科 (含綜高學術學程

及特殊班)

職業類科 (含綜高職業

學程)

附設進修學校 附設國中部

高三 高二 高一 合計 高三 高二 高一 高三 高二 高一 國三 國二 國一

班級數 14 14 14 42

學生總數 595 596 583 1774

男性 386 330 304 1020

女性 209 266 279 754

特殊班

級設班

情形

班別 數理資優班

年度 100

班級數 1

學生數 30

師資

結構

(不含校

長 教官)

學 歷 博 士 碩 士 研究所 40 學分 大學 專科 教師

數總 94 人1 人 77 人 2 人 9 人 0 人

教學年

未滿 5年 5-9 年 10-19 年 20-29 年 30 年以上 男性 45 人

5 人 42 人 34 人 7 人 1 人 女性 49 人

說明1學校如設有各類特殊班級(含各類資優班特殊教育班與體育班)時請另外填寫

設班情形與學生人數欄位可自行增刪

31

二學生結構

(一) 學區範圍

編號 國 中 校 名

是否為高中職

社區化之適性

學習社區國中

畢業生進入本校學生人數

98 年 99 年 100 年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 總人數

1 縣立太平國中 是 0 3 3 2 10

2 縣立霧峰國中 是 6 4 6 2 3

3 私立明德女中 是 0 0 0 0 0

4 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是 1 1 2 2 2

5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是 9 0 9 0 12

6 私立華盛頓高中 是 1 0 3 0 1

7 縣立成功國中 是 4 3 21 2 25

8 市立育英國中 是 5 0 2 3 3

9 市立崇倫國中 是 9 4 9 2 4

10 縣立光榮國中 是 10 12 40 4 43

11 縣立中平國中 是 6 6 8 2 2

12 市立忠明高中 是 0 0 0 0 1

13 縣立光正國中 是 8 0 6 9 2

14 縣立立新國中 是 4 3 5 3 3

15 市立向上國中 是 13 2 11 1 12

16 市立四育國中 是 6 3 7 3 4

17 私立大明高中 是 3 0 5 0 3

18 縣立新光國中 是 0 2 11 6 9

19 縣立光德國中 是 32 7 8 2 7

20 縣立溪南國中 是 4 3 4 1 2

21 縣立烏日國中 是 14 3 3 1 1

22 縣立爽文國中 是 7 12 20 5 20

23 市立東峰國中 是 5 1 1 2 4

24 臺中市市立大里高中 是 4 7 8 3 3

25 台中縣私立立人高中 是 7 3 5 3 7

26 市立居仁國中 是 36 3 47 3 43

27 臺中市私立僑泰高中 是 3 0 2 0 0

28 縣立光復國中(小) 是 35 5 7 3 7

29 市立光明國中 是 18 9 23 2 17

30 私立宜寧高中 是 6 0 4 0 6

32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30

肆 結語

大里高中在中部地區辦學績優已是有口皆碑的優質學府在短短十

年半來學校的成長茁壯是歷經兩位校長老師同學及社區人士共同

努力的成果然而未來少子化趨勢及城鄉差距擴大的情況下必須思考如

何透過創新再突破現狀發揮最大資源效益學校要能永續發展就是要

具有特色成為獨樹一格的品牌高中

在優質化第一期程中我們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全校師生閱讀

發展國際視訊教學課程落實科學輔導計畫人文品德方面強調生活中的

實踐鼓勵學生志工服務這些計畫的執行更凝聚全校共識使得全校

師生受惠讓大家感受到進步的動力逐步邁向優質特色高中

執行優質化這三年來即將告一段落大部分原計畫目標都能達成

僅以此成果考核報告書感謝優質化核心團隊及諮輔委員們的指導與督

促也同時要感謝校長各處室主任及參與計畫執行的老師同學與行政

同仁未來學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個計畫的結束並不代表停止

本校的全體師生仍要不斷的追求進步以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成效成就 12

年國民教育願景

附件

學校基本資料

一學校概要

校名

全銜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100 學年度)

聯絡人 姓名 林月霞 職稱 教師兼教務主任 電話

(04)24875199-301

學校

規模

部別

(科別)

普通科 (含綜高學術學程

及特殊班)

職業類科 (含綜高職業

學程)

附設進修學校 附設國中部

高三 高二 高一 合計 高三 高二 高一 高三 高二 高一 國三 國二 國一

班級數 14 14 14 42

學生總數 595 596 583 1774

男性 386 330 304 1020

女性 209 266 279 754

特殊班

級設班

情形

班別 數理資優班

年度 100

班級數 1

學生數 30

師資

結構

(不含校

長 教官)

學 歷 博 士 碩 士 研究所 40 學分 大學 專科 教師

數總 94 人1 人 77 人 2 人 9 人 0 人

教學年

未滿 5年 5-9 年 10-19 年 20-29 年 30 年以上 男性 45 人

5 人 42 人 34 人 7 人 1 人 女性 49 人

說明1學校如設有各類特殊班級(含各類資優班特殊教育班與體育班)時請另外填寫

設班情形與學生人數欄位可自行增刪

31

二學生結構

(一) 學區範圍

編號 國 中 校 名

是否為高中職

社區化之適性

學習社區國中

畢業生進入本校學生人數

98 年 99 年 100 年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 總人數

1 縣立太平國中 是 0 3 3 2 10

2 縣立霧峰國中 是 6 4 6 2 3

3 私立明德女中 是 0 0 0 0 0

4 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是 1 1 2 2 2

5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是 9 0 9 0 12

6 私立華盛頓高中 是 1 0 3 0 1

7 縣立成功國中 是 4 3 21 2 25

8 市立育英國中 是 5 0 2 3 3

9 市立崇倫國中 是 9 4 9 2 4

10 縣立光榮國中 是 10 12 40 4 43

11 縣立中平國中 是 6 6 8 2 2

12 市立忠明高中 是 0 0 0 0 1

13 縣立光正國中 是 8 0 6 9 2

14 縣立立新國中 是 4 3 5 3 3

15 市立向上國中 是 13 2 11 1 12

16 市立四育國中 是 6 3 7 3 4

17 私立大明高中 是 3 0 5 0 3

18 縣立新光國中 是 0 2 11 6 9

19 縣立光德國中 是 32 7 8 2 7

20 縣立溪南國中 是 4 3 4 1 2

21 縣立烏日國中 是 14 3 3 1 1

22 縣立爽文國中 是 7 12 20 5 20

23 市立東峰國中 是 5 1 1 2 4

24 臺中市市立大里高中 是 4 7 8 3 3

25 台中縣私立立人高中 是 7 3 5 3 7

26 市立居仁國中 是 36 3 47 3 43

27 臺中市私立僑泰高中 是 3 0 2 0 0

28 縣立光復國中(小) 是 35 5 7 3 7

29 市立光明國中 是 18 9 23 2 17

30 私立宜寧高中 是 6 0 4 0 6

32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附件

學校基本資料

一學校概要

校名

全銜 國立大里高級中學(100 學年度)

聯絡人 姓名 林月霞 職稱 教師兼教務主任 電話

(04)24875199-301

學校

規模

部別

(科別)

普通科 (含綜高學術學程

及特殊班)

職業類科 (含綜高職業

學程)

附設進修學校 附設國中部

高三 高二 高一 合計 高三 高二 高一 高三 高二 高一 國三 國二 國一

班級數 14 14 14 42

學生總數 595 596 583 1774

男性 386 330 304 1020

女性 209 266 279 754

特殊班

級設班

情形

班別 數理資優班

年度 100

班級數 1

學生數 30

師資

結構

(不含校

長 教官)

學 歷 博 士 碩 士 研究所 40 學分 大學 專科 教師

數總 94 人1 人 77 人 2 人 9 人 0 人

教學年

未滿 5年 5-9 年 10-19 年 20-29 年 30 年以上 男性 45 人

5 人 42 人 34 人 7 人 1 人 女性 49 人

說明1學校如設有各類特殊班級(含各類資優班特殊教育班與體育班)時請另外填寫

設班情形與學生人數欄位可自行增刪

31

二學生結構

(一) 學區範圍

編號 國 中 校 名

是否為高中職

社區化之適性

學習社區國中

畢業生進入本校學生人數

98 年 99 年 100 年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 總人數

1 縣立太平國中 是 0 3 3 2 10

2 縣立霧峰國中 是 6 4 6 2 3

3 私立明德女中 是 0 0 0 0 0

4 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是 1 1 2 2 2

5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是 9 0 9 0 12

6 私立華盛頓高中 是 1 0 3 0 1

7 縣立成功國中 是 4 3 21 2 25

8 市立育英國中 是 5 0 2 3 3

9 市立崇倫國中 是 9 4 9 2 4

10 縣立光榮國中 是 10 12 40 4 43

11 縣立中平國中 是 6 6 8 2 2

12 市立忠明高中 是 0 0 0 0 1

13 縣立光正國中 是 8 0 6 9 2

14 縣立立新國中 是 4 3 5 3 3

15 市立向上國中 是 13 2 11 1 12

16 市立四育國中 是 6 3 7 3 4

17 私立大明高中 是 3 0 5 0 3

18 縣立新光國中 是 0 2 11 6 9

19 縣立光德國中 是 32 7 8 2 7

20 縣立溪南國中 是 4 3 4 1 2

21 縣立烏日國中 是 14 3 3 1 1

22 縣立爽文國中 是 7 12 20 5 20

23 市立東峰國中 是 5 1 1 2 4

24 臺中市市立大里高中 是 4 7 8 3 3

25 台中縣私立立人高中 是 7 3 5 3 7

26 市立居仁國中 是 36 3 47 3 43

27 臺中市私立僑泰高中 是 3 0 2 0 0

28 縣立光復國中(小) 是 35 5 7 3 7

29 市立光明國中 是 18 9 23 2 17

30 私立宜寧高中 是 6 0 4 0 6

32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二學生結構

(一) 學區範圍

編號 國 中 校 名

是否為高中職

社區化之適性

學習社區國中

畢業生進入本校學生人數

98 年 99 年 100 年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總人數

免試入

學人數 總人數

1 縣立太平國中 是 0 3 3 2 10

2 縣立霧峰國中 是 6 4 6 2 3

3 私立明德女中 是 0 0 0 0 0

4 臺中市立長億高中 是 1 1 2 2 2

5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是 9 0 9 0 12

6 私立華盛頓高中 是 1 0 3 0 1

7 縣立成功國中 是 4 3 21 2 25

8 市立育英國中 是 5 0 2 3 3

9 市立崇倫國中 是 9 4 9 2 4

10 縣立光榮國中 是 10 12 40 4 43

11 縣立中平國中 是 6 6 8 2 2

12 市立忠明高中 是 0 0 0 0 1

13 縣立光正國中 是 8 0 6 9 2

14 縣立立新國中 是 4 3 5 3 3

15 市立向上國中 是 13 2 11 1 12

16 市立四育國中 是 6 3 7 3 4

17 私立大明高中 是 3 0 5 0 3

18 縣立新光國中 是 0 2 11 6 9

19 縣立光德國中 是 32 7 8 2 7

20 縣立溪南國中 是 4 3 4 1 2

21 縣立烏日國中 是 14 3 3 1 1

22 縣立爽文國中 是 7 12 20 5 20

23 市立東峰國中 是 5 1 1 2 4

24 臺中市市立大里高中 是 4 7 8 3 3

25 台中縣私立立人高中 是 7 3 5 3 7

26 市立居仁國中 是 36 3 47 3 43

27 臺中市私立僑泰高中 是 3 0 2 0 0

28 縣立光復國中(小) 是 35 5 7 3 7

29 市立光明國中 是 18 9 23 2 17

30 私立宜寧高中 是 6 0 4 0 6

32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二) 新生入學情形

新生人數

來自學

區國中

學生數

申請入

學學生

免試

入學學

生數

低收入

戶學生

入學基測 PR 值學生人數與百分比

(普通科含綜高學術學程)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PR20

以下

PR21

PR50

PR51

PR70

PR71

PR85

PR86

PR90

PR91

PR95

PR96

以上

N

(P)

N

(P)

97 611 322

527

223

364

2

03

2

03

15

25

6

10

250

409

338

553

98 593 258

435

218

368

4

07

1

02

1

02

18

30

9

15

236

398

amp

328

553

99 596 277

465

171

285

51

85

3

05

51

87

9

15

6

10

88

148

441

740

100 585 262

448

154

263

122

209

4

09

124

02

1

02

6

10

5

09

33

56

416

711

說明入學基測 PR 值不含藝術才能班與體育班等特殊班級請分別填入人數與百分比

三學生圖書館運用與體適能情形

學年

圖書館運用(小數點至兩位) 體適能獎章()(填人次系統計算)

每生平均

借書冊數

網路讀書會

獲獎篇數

小論文比賽

獲獎篇數 金質獎章 銀質獎章 銅質獎章

97 108 55 68 045(8) 185(33) 1529(273)

98 278 127 50 094(17) 193(35) 1486(269)

99 24 36 14 050(9) 239(43) 1417(255)

100 29 38 12

說明1「體適能獎章」項請填寫達到各該獎章標準之全校學生百分比

【100 學年尚未施測】

2網路讀書會小論文比賽自 99 學年度起取消「入選」獎項且限制參加人數分

33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別為 84 人42 人【100 學年以上學期表現作預估值】

四教師流動及專業成長情形

學年 合格教師率 教師流動率

教師研習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

全學年每人平均

研習時數

全學年未參加研

習人數

已參加本部試辦

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計畫(人)

採行學校本

位模式(人)

95 100 54 170 0 0

96 100 0 150 0 0

97 100 34 164 0 0 ˇ

98 100 0 138 0 0 ˇ

99 100 45 220 0 42

說明「教師專業發展」分成兩項若學校已正式參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請在

「已參加本部試辦評鑑計畫」欄中填入參與人數若學校採行學校本位或其他專

業成長模式則請於「採行學校本位模式」打 V

五學生畢業進路

近 三 年 所 有 畢 業 學 生 畢 業 進 路(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

學生

人數

畢 業 進 路

升公立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升私立大學

人數及升學

率()

升國外大學人

數及升學率

()

就業人數

及就業率

()

其他

97 573 425(742) 136(237) ( ) 12(21) ( )

98 604 453(750) 145(240) ( ) 6(10) ( )

99 612 460(767) 132(216) ( ) 5(08) ( )

繁星計畫和低收入戶畢業生升大學之人數和百分比(所有畢業學生)

畢業學生

人數

繁星計畫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低收入戶學生升大學人數及比率

( )

95 556 0(000) 2(036)

96 570 6(105) 2(035)

34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97 573 7(122) 2(035)

98 604 5(083) 2(033)

99 612 12(196) 4(065)

六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學校及系所名單

96 學年度

校名 科系 人數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 1

國立清華大學 理學院學士學位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榮譽學院不分系繁

星班

1

97 學年度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 1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1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學位學程

精誠榮譽學院不分

系繁星班

1

98 學年度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1

99 學年度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1

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1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1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

1

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1

35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99 學年度

國立清華大學 科技管理學院學士

1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1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1

七學生對外表現

1數理資訊學科表現

98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49 屆全國

科展 高中地

球科學科

教育部 第三名及最佳創

意獎

賴廷彥 劉家安

林冠吾 沈雅涵 林士超老師

98 學年度數

學資訊及自

然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生物第 5名 張毅軒 蔡喬筑老師

資訊 第 6名 李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 佳作 侯韋志 張啟中老師

地球科學佳作 王志瑄 林士超老師

化學佳作 陳信龍 游宗憲老師

化學 佳作 林鈺杰 游宗憲老師

物理佳作 林忠緯 陳仲閔老師

i-ONE 儀器科

技創新獎

國家儀器

中心

「視差影像測距

儀」三獎

塗嘉維盧宥竹

高旭鋒張耕毓 黃詩翔老師

物理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4 張思偉 陳仲閔老師

生物奧林匹

亞競賽國手

選拔初選

教育部

初選入選 312 陳彥宇 蔡喬筑老師

初選入選 311 王志瑄 程景周老師

初選入選 311 許鈞筌 程景周老師

清華盃化學

科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成績優良獎 314 張毅軒 游宗憲老師

台中市 2010

奧林匹亞機

器人競賽

台中市政

府 第一名

103 林柏宏103 鄭

湖瀚 張敏慧老師

36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99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國際物理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陳昱嘉陳信傑

侯韋志 陳介文老師

國際生物奧

林匹亞初選

競賽

教育部 初選入選 王詣婷何宛霖 許世賢老師

第 51 屆高中

職第三區科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優等 209 王浩 林士超老師

2011 全國中

學生力學競

教育部 金牌獎 313 陳信傑 陳介文老師

2010 年第九

屆旺宏科學

旺宏科學

基金會

銀牌獎 212 楊子玄 黃詩翔老師

佳作 214 卓向文 黃詩翔老師

99 學年度高級

中學數理及資

訊學科能力競

賽中區複賽

教育部

物理科 第二名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資訊科 第四名 313 李 昊 張啟中老師

資訊科 佳作 205 劉興隆 張啟中老師

化學科 佳作 314 呂孟儒 莊釧賢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09 劉玉華 林士超老師

地球科學科佳作 314 李玟儀 林士超老師

數學科 佳作 313 林 杰 邱繼輝老師

99 學年度高

級中學數理

及資訊學科

能力競賽物

理科決賽

教育部 第二等獎 313 陳昱嘉 陳介文老師

2010 抗震盃

國際邀請賽

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 耐震獎

周元龍蔡宏緯

吳建甫陳傳禹 張敏慧老師

2010 第七屆 國立清華 個人銀牌 313 林 杰 莊釧賢老師

37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大學 個人銅牌 313 陳昱嘉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銅牌 314 康世宣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侯韋志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313 陳信傑 莊釧賢老師

個人成績優良 209 巫長庭 吳麗淑老師

2010 化學創

意實驗闖關

比賽

教育部

第三名 林祐竹蔡佳岑

陳士涵 游宗憲老師

第三名 張中憲林士豪

廖家唯 莊釧賢老師

第三名 游筑筠廖君瑞

許靜文 林玉珊老師

100 學年度

比賽項目 主辦單位 得獎項目 參加學生 指導老師

第 13 屆台灣

區 TRML 全國

高中數學競

中區三等獎 施柏毅等 15 人(團

體賽)

孟主安老師

2011 第八屆

清華盃全國

高中化學科

能力競賽

國立清華

大學

個人金牌 309 巫長庭 莊釧賢老師

個人銀牌 314 周紀寧 施子方老師

個人銅牌 黃昱凱 陳宗澤 施子方老師

100 學年度

高級中學數

理及資訊學

科能力競賽

中區複賽

教育部

地球科學科

第一名

211 陳光庭 林士超老師

物理科 第三名 314 周紀寧 林新發老師

物理科 佳作 314 林霈昇 林新發老師

化學科 佳作 巫長庭黃昱凱 施子方老師

資訊科 佳作 劉興隆楊育昇 張啟中老師

數學科 佳作 施柏毅 孟主安老師

38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2 國語文競賽

學年度 國語文競賽獲獎項目名次

98 1 全國國語演說第 3名

2 全國作文第 4名

3 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1名

4 台中縣原住民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客家語朗讀第 2名

6 台中縣寫字第 2名

7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2名

8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3名

9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3名

10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3名

99 1 全國原住民語朗讀第 4名(排灣)

2 全國寫字第 6名

3 台中縣字音字形第 1名

4 台中縣國語演說第 1名

5 台中縣國語朗讀第 1名

6 台中縣閩南語演說第 1名

7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布農)

8 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1名(阿美)

9 台中縣閩南語朗讀第 2名

10台中縣作文第 3名

11台中縣客語演說第 3名

12台中縣客語朗讀第 3名

13台中縣原住民語朗讀第 3名(泰雅)

100 1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泰雅族語澤敖利語系朗讀第一名

2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排灣族語東排灣語系朗讀第一名

3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賽德克族語朗讀第一名

4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作文第二名

5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演說第二名

6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閩南語演說第二名

7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字音字形第三名

8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寫字第三名

9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國語朗讀第三名

10全國語文競賽 臺中市複賽客家語演說(大埔腔)第三名

39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40

3 合唱團音樂比賽

學年度 合唱團競賽獲獎項目

98 1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客家語系 特優

2 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決賽 高中組-原住民語系 優等

3 全國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特優

4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 第一名

5 台中縣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高中職組 B組第一名

99 1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客家語 特優

2 全國鄉土歌謠比賽總決賽原住民語 特優

3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混聲合唱 優等-第一名

4 全國音樂比賽台中縣初賽混聲合唱 第一名

5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 第一名

6 台中縣鄉土歌謠比賽客家語系 第一名

100 1歌之國際合唱比賽混聲青年組及民歌組金牌暨總冠軍

2台中市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與客家語系第一名

3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男高音獨唱第一名

4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中胡獨奏第一名

5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笙獨奏第二名

6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 A組第二名

7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笛獨奏第三名

8台中市學生音樂比賽 合奏絲竹樂打擊樂合奏第三名

4美術比賽

100 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 第一名

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一名

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一名

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第二名

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二名

6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第二名

7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書法類第三名

8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漫畫類第三名

9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水墨畫類第三名

10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版畫類第三名

11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2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西畫類佳作

13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台中市初賽 平面設計類佳作

14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水墨畫類 甲等

15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全國決賽 書法類 入選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八優質化高中問卷填答情形

表 6「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本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有助於建立或深化本校特色 358 441 9642 9559

Q3本校的各處室能互相支援有效處理行政業務 1065 588 8935 9412

Q4本校圖書與設備能滿足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640 294 9360 9706

Q5本校的自主管理與考核機制運作良好 674 588 9326 9412

Q6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決定 827 735 9173 9265

Q7本校的校務決策相關會議都有家長代表參與 608 147 9392 9853

Q8學校經營獲得家長與社區在人力或物力上的支持 509 294 9491 9706

Q9校長能帶領學校成員建立或落實學校的願景與目標 499 588 9501 9412

Q10校長能引領學校成員分享新知或教學實務 585 1176 9415 8824

Q11校長能鼓舞與激勵學校成員士氣突破困境或勇於創新 722 1176 9278 8824

Q12學校成員認同校長領導 676 1471 9324 852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1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表 7「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 13本校提供跨科學習之統整性課程(或活動) 998 1045 9002 8955

Q14本校積極發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連結之特色課程(或活動) 803 1194 9197 8806

Q15本校教學視導工作能發現並有效改善教學問題 640 746 9360 9254

Q16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研發與教材編選 398 149 9602 9851

Q17教師能善用教學設備進行教學 211 149 9789 9851

Q18本校依據學生特性積極規劃並引導學生多元學習 375 448 9625 9552

Q19教師積極發展學生活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265 448 9735 9552

Q20教師在教學或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187 299 9813 9701

Q21教師能善用測驗或評量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問題 363 149 9637 9851

Q22學校或教師為學習落後的學生學習提供各種輔助方法(例如教學

影片課後輔導等)

211 149 9789

9851

Q23學生在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026 149 9974 985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2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表 8「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三)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24本校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規劃並辦理適切的活動 3888 448 6112 9552

Q25本校已建立教師專業成長的輔導機制且運作良好 3440 1212 6560 8788

Q26教師積極從事教學實驗研究或課程創新 3284 606 6716 9394

Q27教師經常以非正式方式分享教案與教學心得 3594 303 6406 9697

Q28教師樂於將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教學或行政工作 4055 152 5945 9848

Q29教師積極加入同科或跨科領域小組研發課程或創新教學 3731 758 6269 9242

Q30本校的同儕或團隊合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工作表現 3272 462 6728 9538

Q31教師能用反思與對話等方式自我學習和成長 3600 769 6400 9231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3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表 9「教師」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四)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32本校發展的願景和目標比以前更具共識 3603 1176 6397 8824

Q33本校行政運作之效能已經明顯提升 3566 1029 6434 8971

Q34學校整體發展獲得更多的教師參與 3550 1176 6450 8824

Q35本校課程比以前更豐富多元 3853 588 6147 9412

Q36教師更有意願參與課程和教學之研究 3857 735 6143 9265

Q37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提升 3591 588 6409 9412

Q38學習弱勢學生比以前獲得更有效的輔導與協助 3848 1029 6152 8971

Q39學生的生活常規比以前更好 3737 1324 6263 8676

Q40學生的學習表現比以前更好 3011 1029 6989 8971

Q41教師對於學校更滿意或更有認同感 3023 1176 6977 8824

Q42家長與社區更認同學校 3451 735 6549 9265

Q43本校比以前更具招生優勢 3802 1029 6198 8971

Q44高中優質化計畫有助於本校整體之發展 4244 882 5756 9118

Q45我贊成學校繼續推動優質化 4663 1618 5337 8382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教師」問卷樣本數全體 N=2790 國立大里高中 n=86填答率 8023

44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表 10「 家長」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

不認同 認同 不清楚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1 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989 083 8190 9835 820 083

Q2 學校各項活動對我的孩子很有吸引力 1622 333 7432 9333 946 333

Q3 我的孩子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 1350 667 7387 8333 1263 1000

Q4 老師能夠適時鼓勵或引導我的孩子學習 823 583 8229 8583 949 833

Q5 老師的教學有良好的成效 1260 756 7773 8319 966 924

Q6 老師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948 508 7987 8644 1065 847

Q7 學校老師(或課程)幫助我的孩子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1073 500 7838 8833 1089 667

Q8 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

能力

1255 833 7835 8917 910 250

Q9 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357 1167 7471 7833 1173 1000

Q10-1 這所學校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 1676 583 7031 9000 1293 417

Q10-2 這所學校的學生行為表現良好 1282 583 7397 9167 1321 250

Q11 我清楚了解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 1501 932 5832 7119 2667 1949

Q12 學校行政團隊的運作是有效能的 1375 750 6661 8000 1964 1250

Q13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1412 1261 7279 7563 1309 1176

Q14 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1325 1261 7525 7983 1150 756

Q15 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883 504 6970 7563 2148 1933

Q16 當我介紹這所學校時我很清楚哪些學校特色可以強調 1598 1017 6200 7712 2202 1271

Q17 我會推薦親友的子女來就讀本校 1593 339 7537 9492 870 169

45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Q18 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1118 254 8364 9407 518 339

Q19 本校因為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而有明顯的進步 960 763 7177 7966 1863 1271

Q20 我支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實施 2441 3761 6727 5726 832 513

Q21 我希望我的孩子就近入學 1038 2966 8463 6695 499 339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家長」問卷樣本數全體 N=4556 國立大里高中 n=121

表 11「 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一)

少部分老師 半數老師 大部分老師

題目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全體

()

大里高中

()

Q3 老師會用不同的方法或教學活動幫助我了解課程內容 2248 1475 2624 902 5129 7623

Q4 老師的教學能引導我去思考 1851 410 3321 2869 4828 6721

Q5 老師上課生動讓我很喜歡上課 2848 492 3731 3279 3421 6230

Q6 老師講解清楚讓我能聽懂上課的內容 1315 246 3524 1721 5161 8033

Q7 老師的教學與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幫助我活用知識 2539 1311 3408 3279 4054 5410

Q8 老師教學強調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4143 6116 2947 2149 2909 1736

Q9 老師在教學與評量時會考量學生程度上的差異 2731 2951 3180 2131 4089 4918

Q10 老師會針對考試或測驗結果指出我的問題並加以指導 3059 3058 2837 1901 4104 5041

說明1「少部分老師」=「沒有老師是這樣」+「少部分老師是這樣」「大部分老師」=「全部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是這樣」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46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表 12「學生」填答高中優質化問卷結果(二)

不認同 認同

題目 全體() 大里高中() 全體() 大里高中()

Q11 學校課程多樣化讓不同興趣或專長的同學都有機會表現 2117 902 7883 9098

Q12 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2367 1639 7633 8361

Q13 學校有一些跨學科的課程(或活動)讓我了解各學科知識之間是相關

聯的

1826 1230 8174 8770

Q14 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2164 1322 7836 8678

Q15 我覺得在學校可以自由參加想要的社團 2022 579 7978 9421

Q16 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

片課後輔導等)

1426 1230 8574 8770

Q17 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1465 1148 8535 8852

Q18 學校有充實的設備與良好的學習環境 2180 492 7820 9508

Q19 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2823 656 7177 9344

Q20 當我要跟別人介紹我的學校時我很清楚知道有哪些特色可以強調 2638 902 7362 9098

Q21 我感受到每位同學都受到學校良好的照顧 3163 1803 6837 8197

Q22 我覺得學校越來越吸引更多學生選擇來就讀 2897 661 7103 9339

Q23 我會用背答案來應付考試 6315 7459 3685 2541

Q24 我會仔細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作為小論文或專題報告的題材 3870 3443 6130 6557

Q25 我常有機會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2261 1885 7739 8115

Q26 我在學校經常獲得學習的滿足與成就感 2994 1885 7006 8115

Q27 我喜歡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例如說故事比賽閱讀獎勵計劃等 4616 3770 5384 6230

Q28 不管我現在成績如何我知道未來我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3120 2705 6880 7295

47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

48

Q29 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1848 1311 8152 8689

Q30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1002 410 8998 9590

Q31 我喜歡我的學校 1990 328 8010 9672

Q32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距離遠或交通不方便我還是

會選擇本校就讀

5054 1901 4946 8099

Q33 如果現在能重新選擇就讀的高中即使本校大學錄取率不夠好我還

是會選擇本校就讀

5202 3750 4798 6250

說明1「認同」=「同意」+「非常同意」 「不認同」=「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2「學生」問卷樣本數全體 N=4819 國立大里高中 n=122

  • 優質化成果封面
  • 三年成果報告
  • 成果報告表單